学习《习近平在正定》心得体会

2019-09-24 15:21: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学习《习近平在正定》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习《习近平在正定》心得体会》。

学习《习近平在正定》心得体会5篇

【篇一】

正定,是总书记从政起步的地方。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是青年干部习近平的工作风格。

站在人民立场、善于发现问题,是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第一步。1982年3月,习近平同志从部队转业,下定决心来到河北省正定县为群众做实事。那个时候,正定是我国北方地区第一个粮食亩产“跨长江”的高产县,被树为全国“农业学大寨”先进典型,是一个“好县”。通过走村入户、和群众交心,他很快摸清了真实情况,大胆提出,正定是一个“高产穷县”。习近平同志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为群众负责,为群众担当,下定决心改变正定经济“单打一”、粮食“单打一”、群众吃不饱的状况。

发现问题不容易,为之负责、为之担当更不容易。习近平同志敢于负责、勇于担当,他把情况汇报给县委书记、与县委班子成员沟通后,给中央写了一封信,反映正定高征购使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不久,中央、省委、地委联合调查组就来到了正定调研,一致认为反映的情况属实。之后上级决定把每年征购7600万斤核减到4800万斤。这样一来,正定调整了种植结构,适当压缩粮食作物,上经济作物,一年农业产值就翻了一番,农民人均收入翻了一番半,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

负责不容易,负责到底更不容易;担当不容易,担当到底更不容易。1980年代初,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大潮涌起。经常骑自行车下乡的习近平同志发现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广泛存在“干不干,八分半”的想法;热爱读书学习的他从报纸上了解到,安徽和四川正在酝酿“大包干”。如何在正定这个典型的内陆县进行改革开放,如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成为他深入思考的问题,他下定决心要从根本上解决。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当时中央没文件,河北没精神,石家庄地委领导没讲话,谁敢“冒尖”呢?可是,如果没有人“冒尖”,问题怎么解决呢?改革怎么推进呢?习近平同志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决定迈出改革的第一步。他找老书记“说说”,还请县长找其他领导同志“说说”,逐步扭转大家的看法;选里双店公社开展

“大包干”试点,第一年就成功了,公社农业产值翻了一番半,社员年人均收入分配翻了一番。就这样,正定开了全省“大包干”的先河,迈出了改革开放的第一步。

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是为老百姓做实事的生动体现。梁家河七年,知青习近平就树立了“为老百姓做实事”的初心;正定三年多,青年干部习近平践行了“为老百姓做实事”的初心。在改革初期,他投身改革开放第一线,骑着一辆“二八”式自行车跑遍正定每个村落。不论风霜雪雨,不论严寒酷暑,都无法阻拦那颗赤诚的初心;遇到滹沱河的“大沙窝”,推也推不动,骑也骑不动,他就扛着自行车过去了。西兆通、塔元庄、二十里铺、三角村、东权城村、南村……正定的每个村落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见证了他的初心。一位记者目睹了他的工作状态:每天马不停蹄,经常到乡村去调研、在现场办公。一位县委办公室的同志深情回忆道:“习书记对人民群众有一颗赤子之心。”30多年过去了,他的人民情结,他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始终不变。总书记初心不改,他把对人民的深厚感情运用到工作当中,反复强调:“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初心是赤诚之心、高尚之心,亦是勇敢之心、无畏之心。永葆初心不变,才能有负责之勇气、担当之精神,才能勇往直前、奋不顾身,才能干成大事、善作善成。

总书记强调:“能否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最能看出一个干部的党性和作风。”他在正定工作时立下了为民负责、为民担当的标杆,如今他严格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在新时代,就要坚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刻保持对党的忠诚心、对人民的感恩心、对事业的进取心、对法纪的敬畏心,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用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赤诚。

【篇二】

按照支部学习《习近平在正定》要求,我在《学习强国网》学习了有关《习近平在正定》的往事,深刻地感受了中国伟人在基层不凡经历。真切地感受到我们共产党人只有发扬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实事求是、务实创新,干好基层工作才能为实现定国安邦奠定基础。而习近平为我们党员干部树立学习的典范。

体会一:吃苦在前方能获得群众认同

1982年春天,习近平初到正定,人们对这个来自京城的年轻人有各种猜测:高干子弟,无非是下来镀镀金、做做样子,用不了半年,吃不下这份苦就会卷铺盖走人。他常穿一件褪色的军装,像个炊事班长,甚至显得有点“土”。和大家一起排队吃食堂的“大锅饭”,蹲在水泥板搭成的“饭桌”前边吃边聊天,如果因为下乡误了吃饭时间,就在办公室用小柴油炉煮挂面。作为一名县委书记,没有以领导身份自居,而是谦逊的是“向大家学习的”。

再看他与乡下群众如何相处。他不是驱车,前呼后拥的跟队调研。而是经常骑着自行车到乡村去,经过河滩、泥泞时还得把自行车扛在肩上。一是为锻炼身体,二是接近群众,三是节约汽油。在乡下,他最爱吃老百姓家的玉米饼和咸菜,临走时总会留下钱和粮票。

从穿着上、交通工具上、生活习惯上融入普通干部群众,没有等级,没有特权,公正无私,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敬仰和认同,才能真真了解群众疾苦和真实情况。

体会二:老百姓的日子好过才是最大的政绩观。

20世纪70年代初,正定曾以华北粮食高产县而名噪一时,但因片面追求粮食高产,棉花、油料、瓜果都被压缩,52万亩耕地,每年要上交7600万斤粮食,很多人家不足温饱,要去外地买口粮。

初来乍到的习近平,打算先从这个很多人都有些忌讳的敏感问题入手,让正定百姓填饱肚子。他和另一位正定县委副书记主动承担任务,跑省进京,向上汇报,请求把粮食征购基数降下来。

1982年初夏,国务院派出调查组和省委、地委一起到正定深入调查后,决定减少粮食征购任务2800万斤,农民口粮紧张问题得以缓解。

这件事关系到正定县42万人的利益,由此可以说明近平工作大胆,有魄力,不唯上,只唯实。

如今,脱贫攻坚是压倒性的工作任务,我们不能一味强调指标上脱贫,应付验收了事,而更要关注的是“脱真贫”和“真脱贫”。

体会三:领导干部带头调研方能推动工作向前发展。

习近平作为县委书记撰写的《中青年干部要“尊老”》这篇评论刊登在1984年12月7日的《人民日报》上。一位县委书记的文章能登上中共最重要的媒体,相当罕见。

作为县委书记,习近平的首要目标是经济改革。他借鉴了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半城郊型经济”的概念,使正定这个传统的农业大县,迅速转向“掏城市腰包”的商品生产——城市需要什么,就种什么、就加工什么。

习近平还推动各级干部解放思想,开阔眼界,带着干部去南方改革开放先行地区取经,去乡镇企业起步较早的浙江、江苏、天津考察学习。

作为法院的党员干部,不应当把调研工作作为单项的一项考核指标,将调研工作与其他工作割裂开来,而要讲调研作为一项务实的工作作风,用来解决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有的领导干部认为调研工作是牵头部门应当完成的基础性工作,忘记了一个领导干部应当主动了解情况,提出有效对策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向前发展的重要方面。

工作一名党员应当求真务实,心细人民群众,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有所作为。

【篇三】

《习近平在正定》是习近平在正定工作的采访实录,其中有一句“习近平非常爱学习,读书很多”让我记忆深刻。他的办公桌和床头上都是书,他一个人坐办公室,晚上基本上就是研究工作和学习。习近平在2013年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曾说自己最大的爱好是读书,读书已经成为他的一种生活方式。

我以为,读书有几样好处。其一,可以获得知识,而求知欲的满足又使人愉悦。其二,可以增长理性和独立思考之能力。其三,让我遨游天地之大,体悟个体生命的渺小却神奇……总之,阅读滋养着我的灵魂。

读书使人快乐。我们听过源远流长的读书训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又听过父母谆谆教导的读书告诫:你要好好读书才能考上大学,考上大学将来才能有份好工作。还听过铿锵有力的读书豪言: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些读书论自然流传甚广,可是我却欣赏陶渊明的一句话: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我以为陶潜道出了读书的真谛之一,即阅读所能够带给我们的愉悦。

怎样做一个明理的人?要读书。启蒙时期的法国大哲伏尔泰与卢梭交恶。他不认同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关于人生而平等的论述,寄希望于通过开明的君主实现君主立宪制的改革,但是后来卢梭受到迫害,伏尔泰站出来为卢梭抱不平,他说: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理性是什么,它不绝对、不偏狭,他质疑权威、崇尚逻辑,从而让人能够包容和理解这个世界的各种差异性存在,正是人们在认识上的进步,我们的社会才有了多样文化的生存空间。

怎么做一个摆脱平庸的人?要读书。“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余秋雨说,“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以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区区五尺之躯,短短几十年光阴,居然能驰骋古今、经天纬地,这种奇迹的产生,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

怎么做一个与时俱进的人?要读书。进入“互联网+”的时代,善于在“互联网+”的大趋势中、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中创造性地读书。在阅读中了解外面的世界,耳聪目明,从我在办公室的工作期间发现我们各个科室处理的公文繁多,办公室几乎一周要用两箱的打印纸,如果我们也学习我们采用无纸化办公系统将大大提高办公的效率,节约更多的资源,据了解,南通已经开始了无纸化办公的试行。学和用结合起来,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知和行结合起来,我们找到这样一个视角,就会有更多更快地提升。不为了读书而读书,要和我们的时代脉搏,和我们的生活需求,和我们现在干的事情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汲取到文化的思想和养分。

读书,要读懂读透。朱熹《观书有感》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学悟透彻必要经历王国维的读书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第一境界,意思是刚读书的时候总是觉得一场困难,觉得这是一条无止尽的路。意味着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第二境界。意思是经过第一境界后你就渐渐产生了对读书的兴趣,就算为此衣带渐宽和人憔悴都不悔过。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为第三境界。意思是经过前两个境界后你就会豁然开朗,读书就变得轻松简单。

【篇四】

《习近平在正定》是一部学习总书记执政风范、追寻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源头的好教材。它通过对26位与总书记在正定有工作交往或熟知总书记正定工作经历的干部群众的采访,展现了总书记执政正定期间的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雄韬大略和亲民、爱民、为民的崇高思想境界,读后深受教育,有四点突出的感悟。

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期间呈现的一心为民的赤子情怀,突显出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早已扎根灵魂深处。习近平同志不仅怀着一颗“到基层去锻炼,能为老百姓做一些具体的事情”的初心,毅然决然从中央军委机关到正定接受锻炼;而且,躬身实践,执着于从群众需要出发,矢志为群众谋利益。1982年,到正定不久,他发现粮食高征购负担过重、影响农民收入问题,就积极向上级反映,争得近

4成的核减指标,使全县种植结构得以调整,农民人均收入因此从148元提高到400多元,一年就解决了温饱问题。看到县城到处是残垣断壁、碎砖烂瓦,街道污水横流,生活垃圾随处乱丢,群众生活环境受到很大影响,他强调必须“两个文明”一起抓,不能摘了“高产穷县”的帽子,再落个“高产脏县”的名声。他组织成立“五讲四美三热爱”办公室,在县城修建37个垃圾池、11个公共厕所,建立13个乡镇文化站、45个农村俱乐部,为71个村安上自来水。为解决西兆通“奶牛村”群众卖牛奶难问题,他请求当时没有隶属关系的石家庄市的市委书记帮助协调在村里建起收奶站。1983年10月,听说南牛公社南永固村小学因校舍漏雨,学生被迫停课,他立即作出批示,要求南牛公社党委从南永固村小学办学条件问题中看到与党的要求的差距,迅速采取措施改善办学条件;了解到里双店公社傅家村小学房子露天、窗户没玻璃,就把公社书记叫到办公室,进行严肃批评:“里双店搞‘大包干’不错,但不能一俊遮百丑,教育抓不上去,改善办学条件不力,那你也不是一个好书记。”

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期间呈现的敢做善为的创新精神,突显出他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使命担当早已融入红色血脉。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时,适逢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大潮涌起,开拓创新成为时代潮流。他常说“改革必然海阔天空,守旧未必风平浪静”,强调改革要体现“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的真意。针对正定处在城市和农村过渡地带的区位特点,他大胆提出发展“半城郊型”经济的发展路子,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大搞农工商,把正定经济带入快车道。针对“干不干,八分半”平均主义分配方式、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实际,他摆脱“中央没文件,河北没精神,石家庄地委领导没讲话”的束缚,冒着犯方向路线错误的危险,向县委提出仿照安徽和四川等地的做法,开展“大包干”试点,试点公社当年农业产值就翻了一番半。他敢于和善于抓班子、带队伍、改作风,主持制定“正定六项规定”,用以规范干部言行,要求干部必须总揽全局,抓大事;反对官衙作风,注重工作实效;搞好“一班人”团结,维护县委领导的统一;以身作则,不搞不正之风;加强学习,不断提高领导水平;树立雄心壮志,为

“四化”争先创优。他要求各级党组织开展好“三会一课”,解决好领导班子自身组织生活不正常、涣散软弱问题;要求党员对照党章要求,对照先进党员、英雄模范,对照入党誓词,反思思想上行动上的差距和不足;果断决定对落后党组织进行整顿,对不合格党员进行清理。强调对党员干部要开展好党性教育、方针路线教育、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教育“三项教育”,领导班子要切实解决好政治路线政治立场问题、为人民服务不到位问题、政治生活不健全问题、领导班子涣散问题“四大问题”,为干部教育和领导班子建设指明了方向。

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期间呈现的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的思路理念,突显出他求实务实抓落实的严实作风在从政初期就早已成型定格。“做事实在,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这是很多正定人对总书记的褒扬。在正定工作期间,他大力倡导“人才是发展经济、翻番致富的根本”,亲自主持制定“正定人才九条”,提出:凡是来正定的科技人员,搞成项目,利润按比例分成或拨付一次性报酬;凡有技术专长的,一定接收,允许研究项目失败,不追究责任,工资报酬、往返车费照付;凡到正定讲学的专家、学者、教授,车接车送,并发津贴。为了挽救县油泵油嘴厂,他专程登门拜访,聘请无锡某公司原经理担任厂长,当年实现产值翻番。为了争得爽脚粉项目落户正定,他连夜骑行数十里赶往石家庄,喊遍谈固小区几十栋家属楼,寻访项目持有人,投产不到一年,就赚得纯利润30多万元。他轻车简从深入实地调研,因势利导改造“连茅圈”,协调开通市县公交线路,实行教师聘任制,破除家庭成分论,组织举办群众体育运动会等,都成为惠民生、顺民意、深得干部群众交口称赞、影响正定长远发展的实事好事。

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期间呈现的“习以为苦”“勤以为常”的自我修养,突显出“勤以修身、俭以养德”的中华传统美德早已浸透他勤朴清廉的政治品格。习近平同志从小就接受春雨一样革命家风的熏陶,不仅在生活上“习以为苦”、工作上“勤以为常”,而且学习上“孜孜以求”。他自觉把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向书本学习知识、向实践学习真知、向历史学习经验、向群众学习智慧,成就了他学富五车的远见卓识。他习惯和大家一起排队吃食堂“大锅饭”,一起蹲在树下吃饭聊天,总是骑着自行车往乡下跑,深入百姓当中拉家常、问寒暖,和干部群众打成一片,“一起干、一块苦、一同过”。他苦以励志,一间

10多平方米的宿办室,一张三屉桌,一个文件柜,一双木板凳,一张木板床,一个脸盆架,一个暖水瓶,一只白炽灯,异常简陋的办公条件,展现了总书记一生崇尚简朴的高尚生活方式。“从思想修养到行为遵循,从工作作风到群众关系,他都不折不扣地履行了作为领导干部的职责,做到做人唯正、做官唯民、做事唯实、思想观念唯新”——从正定人的评价中,能够深切体会出总书记作为一代伟人勤以修身、俭以养德、艰苦奋斗的优秀品格。

习近平同志把正定称为“第二故乡”。其间,他广交朋友,与很多干部群众结下了深厚友谊。离开正定以后,他依然念念不忘曾经一起工作、战斗过的同事和战友,先后6次返回正定,看望故交和乡亲。他与吕玉兰、贾大山的友谊传为美谈。他始终关怀和支持正定经济社会发展和老百姓的生产生活,被正定干部群众称为“正定永不卸任的县委书记”,也是值得我们一生永远爱戴、学无止境的好书记。

【篇五】

总书记曾经饱含深情地说过,“正定是我从政起步的地方”。研读《习近平在正定》,是中青年干部学习为政之道的重要途径。这种阅读,这种感悟,就是在追寻为政之道的源头。

感悟真挚浓厚的为民情怀。大家都熟悉的一张照片,在正定的大街上,习近平同志坐在一张桌子前,倾听一位老大娘的倾诉。这是他经常在大街上接待群众、现场做信访工作的一幕。他对塔元庄的关心,从任职正定一直延续到担任总书记之后,成就一段领袖与人民心连心的佳话。把一个村里的体校迁入县城,办成国家乒乓球队的训练基地,是需要付出真情才能办到的。感悟为民情怀,就是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真真切切的实际行动来回答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

感悟坚定执着的理想信念。一名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就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习近平同志主动要求到县里工作,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他说“只想着过舒适的生活,是平庸的追求。我是准备入‘苦海’的”。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吃住都在办公室,几个月也难得回一次家。穿着旧军装,还经常拿出自己的工资资助困难群众。感悟理想信念,就是要对党绝对忠诚,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感悟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正定,习近平同志经常骑着自行车,不打招呼,随时来到田间地头、工厂街道,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基层情况,听取各种意见和建议,与大家打成一片。在里双店试点“大包干”,就是充分掌握当地情况,因地制宜展开的,当年农业产值就翻了一番半。他坚持从当地实际出发,推出引起全国轰动的广招人才的正定“人才九条”,借电视剧《红楼梦》的东风修建荣国府奠定正定旅游环境,成立农村研究所推动“三农”领域的各种实验和探索,等等。感悟实事求是,就是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

感悟老老实实的做人操守。在正定时,习近平同志自己骑自行车下乡,却把县委唯一的一辆吉普车安排给老干部使用,还常常利用节假日去老干部家走访看望。他除了每天十几个小时孜孜不倦地投入工作,有限的业余时间就是读书。他做到了做人唯正、做官唯民、做事唯实、观念唯新,认真落实思想作风建设的“六项规定”,不摆花架子,不练虚功夫,不唱过场戏。感悟做人操守,就是要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心无旁骛努力工作,为党和人民做实事。

感悟慎独慎微的严格自律。在正定,习近平同志生活十分简朴。他在办公室里睡觉,铺盖是自己带来的,褥子是母亲做的,还有很多补丁。平时吃在县委机关大食堂,大家吃什么,自己也吃什么。每次回家,从没报销过车费。他说,一个人廉洁自律不过关,做人就没有骨气。感悟严格自律,就是要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任何时候都要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经得起考验。

下载学习《习近平在正定》心得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习《习近平在正定》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资料之五——习近平在正定

    习近平同志在正定 龙年的冬月,虽然已是寒风凛冽,但古城正定却处处洋溢着喜庆热烈的气氛。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习近平同志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的消息传来,正......

    学习《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心得体会(5篇)

    做一个实实在在的人 ——学习《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心得体会平乡县第四中学 李国平 “朴实低调、亲和务实”是总书记留给正定人民的印象;“我们要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

    读《习近平在正定》有感

    读《习近平在正定》有感六篇【篇一】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让我深刻地理解总书记如何在七年的知青岁月里系好了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此时,我又迫不及待地追寻总书记的足......

    《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心得体会

    《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心得体会 《习近平同志在正定》这篇饱含深情的长篇通讯,再现了30多年前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30多年弹指一......

    习近平在正定心得(精选5篇)

    学习《习近平在正定》心得体会习近平担任正定县委书记时,他就很少呆在县委机关,一年里大部分时间都在乡下跑,往干部群众家中跑,同时要求干部转变衙门作风,抓大事、干实事。他明......

    群众路线---《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心得体会

    《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心得体会 学习崇高风范 造福一方百姓 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

    读《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心得体会

    读《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心得体会在这次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我们集中学习了《习近平同志在正定》一文,对我有很大启发。年轻时期的习近平在正定的一番作为,赢得了党和群众的支持......

    习近平在正定工作期间坚持群众路线纪实

    习近平在正定,与民同呼吸心相印 一、宣讲目标 1、通过结合 “习近平同志在正定”的工作实例,让党员干部了解“坚持群众路线”的精神实质。 2、通过“习近平同志在正定”的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