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工医交叉学科基础研究培育计划管理办法doc(★)

时间:2019-05-14 22:06: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工医交叉学科基础研究培育计划管理办法doc》,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工医交叉学科基础研究培育计划管理办法doc》。

第一篇: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工医交叉学科基础研究培育计划管理办法doc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工医交叉学科基础研究

培育计划管理办法

(校科发[2009]296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落实哈尔滨工业大学基础研究振兴计划的相关部署,加强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的基础研究水平,突出科研优势与特色,促进新兴交叉学科发展,拓展基础研究领域,培育科研新增长点,实施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工医交叉学科基础研究培育计划(以下简称“理工医交叉计划”),作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基础研究振兴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条 理工医交叉计划旨在鼓励、引导、组织理、工、医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和学科交叉运行机制的探索,以国家重大需求为目标导向,瞄准国际科学前沿,开展国际、国内高水平科学合作研究。

第三条 理工医交叉计划面向学科前沿、面向基础研究,突出理工学科优势,侧重理工科向医科交叉,鼓励不同学科的科研人员通过合作方式,开展创新性的科学研究,优先支持基础好、跨度大的交叉学科方向,优先支持具备学科交叉研究团队或研究平台的研究和方向。

第四条 理工医交叉计划每年组织申报和评审一次,采取研究项目和研究方向相互结合的支持方式,并坚持优先支持和重点支持的原则。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专家评审,向。

第九条 理工医交叉计划对申请者的要求:

1.申请者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学风严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求实、创新、协作、奉献精神。

2.A类申请者应具有中级或以上级别专业技术职称并已获得博士学位,项目组应具有相关的研究工作基础和一定的交叉学科知识背景,研究条件可以通过合作研究解决实现。

3.B类申请者作为学术带头人应具有副高级或以上级别专业技术职称并已获得博士学位,为本学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具有广博的多学科知识;此外,项目组应具有良好的理工医交叉学科研究工作基础,具备交叉研究条件或具备合作研究条件。

4.申请者或参加人员同期只能申请或参加1项A类或B类项目,作为项目负责人或参加人的在研项目合计限为2项。

5.鼓励理学学科、基础学科和优势学科广泛开展校内外交叉合作研究,鼓励青年科技人才提出研究方向具有较大发展潜力,拟开展的研究工作有创新性构想的项目。

第十条 理工医交叉计划每年受理一次,受理时限以当年度正式通知为准。申请者根据通知要求提交《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工医交叉学科基础研究培育计划申请书》及有关附件材料,通过所在基层单位审核及合作研究单位审核后提出申请。

第三章 评审与批准

第十一条 理工医交叉计划的评审程序为征求建议、发布指南、第十五条 理工医交叉计划采取项目负责人制,获资助项目负责人在接到批准资助通知后,按照规定开展项目研究工作。

第十六条 获资助项目负责人于资助计划实施开始,每年12月1日前应认真填写《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工医交叉学科基础研究培育计划年度进展报告》,由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或委托基础与国际合作研究部组织对获资助项目的研究工作进行中期评估。评估情况由科学技术委员会向所在基层单位通报,并作为今后拨款的依据。不参加中期评估或中期评估不合格者,中止拨款。

第十七条 资助期限结束后3个月内,获资助项目负责人应认真撰写《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工医交叉学科基础研究培育计划总结报告》,并附主要论文、专著、研究成果以及获科技奖励等有关材料,经所在基层单位审核评议后报送基础与国际合作研究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结题验收,确属研究成绩突出,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可以连续资助。

第十八条 获资助项目负责人发表、出版与理工医交叉计划资助有关的论文、著作、学术报告,以及鉴定、上报成果等,均应标注“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工医交叉学科基础研究培育计划”字样,英文为“Supported by Program for Interdisciplinary Basic Research of Science-Engineering-Medicine in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英文缩写为“IBRSEM”。

第十九条 理工医交叉计划获资助者一般不得变更。因连续一年以上出国或调离本科研岗位或其他特殊原因,致使获资助项目无法继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哈尔滨工业大学科学与工业技术研究院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材管理办法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材管理办法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从事教学活动的基本工具,因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为进一步推动我校教材建设工作,规范教材管理,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教材编写

第一条 高水平教材是学校办学水平的标志之一,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必须要有一批自己的高水平教材。学校每年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教材建设,实施优秀教材奖励制度;同时要求各院系在职称评定、聘岗工作中加大编写教材特别是出版优秀教材的权重;鼓励青年教师“秣兵厉马”,从实验、实习及课程设计指导书、习题解答、试题库等编写做起,并根据工作的质和量给予补贴。要求资深教师行动起来,“著书立说”,把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学科及所授课程的体会见解总结出来,为学校的“财富积累”奉献力量和智慧。

第二条 哈工大教材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教务处,负责教材立项项目的申报、拨款和管理等工作,并为立项教材的按期出版创造条件,提供服务。

第三条 教材立项结果公布后,项目负责人应对项目内容、体系进行深入研究,开展编写工作,履行相应义务,保证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完成任务,真正成为精品教材。

第四条 如项目负责人放弃立项,资助经费要如数退还,由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项目负责人负责。如项目获学校资助后,又获得上级立项,学校不再重复资助。

第二章教材选用

第五条 本着“编”、“选”并重的原则,为保证高质量教材进入课堂,对我校暂时不具备编写高水平教材的课程,坚持优先选用国内外精品教材,确保教学质量。

第六条 选用何种教材由课程教学组提出初步意见,经所在院系教学主任批准后,提交教材科统一采购、发放。任课教师不能以任何理由自行在课堂上售书。此现象一经出现,责任由教师所在院系主任负责。

第七条 教务处要定期以适当的形式,对教材使用情况追踪,征求师生意见,对教师、学生有争议的教材及时组织专家检查,问题属实,立即更换。

第三章奖励及优秀教材评审

第八条 争取到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材、获得国家一等奖的优秀教材主编,奖励现金1.5万元;参编按位次奖励现金若干元。

第九条 列入国家重点规划教材,启动经费1.0万元。获得国家二等奖的优秀教材主编,奖励现金0.8万元,参编按位次奖励现金若干元。

第十条 各级规划教材,可作为教学研究项目,参加学校每两年一次的教学成果奖评审,奖级和奖金与教学成果相同。

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修订之日起,原《哈尔滨工业大学关于设立教学单项奖的决定》停止执行。

第三篇:哈尔滨工业大学采购工作审计管理办法

哈尔滨工业大学采购工作审计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哈尔滨工业大学采购工作的审计监督,规范采购工作审计行为,提高学校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哈尔滨工业大学采购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采购工作审计是指审计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采购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的审查和评价。

第三条 采购工作审计由审计处负责组织实施,应该遵循公平、客观的原则,依法独立开展工作。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哈尔滨工业大学采购管理办法(试行)》中所规定的货物、建设工程、药品药材、后勤保障等采购行为进行的审计监督,对有关招标投标的重要事项进行专项审计或审计调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采购工作全过程审计。

第五条 审计人员应具有采购管理的相关专业知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学校内部有关规定,掌握采购内部控制原则,了解学校采购现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开展专业技术性较强的采购工作审计,审计处可聘请外部专家参与。

第二章

审计职责

第六条 审计处是学校进行采购审计的执行部门,在学校采购监督小组的领导下履行下列职责:

(一)会同其他监督部门对采购归口管理部门、校内采购单位及有关 1 人员执行采购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制度的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二)对学校的采购政策、制度的制定提出建议、意见。

(三)对采购工作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违纪行为提请采购归口管理部门予以制止,并建议采购执行部门向采购领导小组汇报;

(四)对采购工作过程中发现的采购方式等方面的不足或不合理情况,应向采购归口管理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必要时应提出管理建议书;

(五)对与采购项目有关的投资管理和资金运行情况进行专项审计监督;

(六)协同监察部门查处采购工作中的违法违纪行为。

第七条 审计处和审计人员对采购工作中涉及保密的事项负有保密责任。审计人员要遵守审计工作纪律,要客观公正、忠于职守、秉公办事、不徇私情。

第三章

审计权限

第八条 在采购工作审计中,审计处具有以下权限:

(一)参加招标人或其代理机构组织的开标、评标、定标等工作,招标人或其代理机构应当通知审计处参加。

(二)要求采购归口管理部门提供与采购工作有关的文件、资料,采购归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审计部门的要求提供相关文件、资料;

(三)对采购归口管理部门正在进行的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采购行为,有权予以纠正或制止;

(四)向采购归口管理部门、供应商等调查了解与采购有关的情况;

(五)监督检查采购工作结果的执行情况。

第四章

审计内容

第九条 采购组织形式的审计

(一)符合学校采购限额的项目,是否按规定进行采购,有无采用化整为零、分解整体项目、增加采购批次等手段规避公开招标的情况;

(二)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及材料认证等采购方式是否按规定程序和权限进行,有无随意采购,擅自扩大范围、提高标准,有无规避学校采购监督的问题。

第十条 采购方式的审计

(一)采购方式的选择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是否贯彻了以公开招标作为 采购的主要方式,采用非公开招标方式的理由是否真实、充分;

(二)是否将应以公开招标方式采购的货物、工程或服务化整为零,有无以其他方式规避公开招标采购或擅自采用其他采购方式;

(三)是否严格按照已确定的采购方式和要求进行采购,有无在执行过程中自行改变采购方式等。

第十一条 采购程序审计

(一)公开招投标程序的审计

1、招标审计

(1)学校自行组织的招标是否符合有关条件,委托代理招标是否签订委托协议,明确委托代理的事项;

(2)是否在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媒体上发布招标公告;(3)自招标文件开始发出之日起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止的时间是否符合规定的时间;

(4)招标文件的内容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是否完整,有无以不合理的要求限制或排斥潜在投标供应商,对潜在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或歧视待遇,招标文件指定特定的供应商,是否含有倾向性或排斥潜在供应商的其他内容的;

(5)是否存在招标机构、采购单位和供应商相互恶意串通,虚假招标行为;

3(6)已发出的招标文件进行必要澄清或者修改的,是否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日期规定的时间前,是否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投标人,招标过程中是否存在擅自修改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的违法行为等。

2、投标审计

(1)投标人是否具备学校采购项目所需的资质(资格),是否具备招标文件中列举的要求;

(2)投标文件的编写、密封、撤回、更正、补充、替代方案等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及招标文件的要求;

(3)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联合投标的,其资质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和采购人规定的特定条件;

(4)投标人在递交投标文件的同时,是否递交了投标保证金;(5)投标人是否向招标采购单位、评标委员会成员提供不正当利益手段谋取中标。

3、开标、评标与定标审计

(1)参加开标会议的人员、开标时间、开标记录及开标程序是否符合规定,无效标的处理是否符合规定,开标是否在监督小组的监督下进行,是否公正、公开;

(2)评标委员会是否由招标人的代表和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组成,评标专家是否按规定抽取,与投标人有利害关系的人员是否按规定回避,评标标准和方法是否在招标文件中载明,在评标时是否另行制定或修改、补充任何评标标准和方法,评标标准和方法是否对所有投标人都相同,评标的指标、标准是否科学合理,标底的编制和确定是否合规、合理、科学,评标委员会是否执行了评标纪律或受单位非法干预、影响,评标过程是否在有关监督机关监督下进行;

(3)评标委员会完成评标后,是否向招标人提供书面评标报告,并推荐合格中标候选人,中标候选人的基本条件是否符合规定的条件,是否按规定进行了排序,采购人是否按照评标报告中推荐的中标候选供应商顺序确定中标供应商或事先授权评标委员会直接确定中标供应商;

4(4)中标供应商确定后,中标结果是否在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媒体上发布公告,并向中标供应商发出中标通知书;

(5)投标供应商对中标公告是否有异议,招标采购单位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对质疑内容作出答复。

4、中标审计

是否在规定期限内与中标供应商签订书面合同,所签订的合同是否对招标文件和中标供应商投标文件作实质性修改,采购单位有无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作为签订合同的条件,是否与中标供应商私下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协议,是否存在中标书发出后无正当理由不与中标人签订采购合同的行为。

(二)邀请招标及其他采购方式程序的审计

1、邀请招标程序的审计

主要审查采购项目是否符合邀请招标方式的条件,供应商是否根据资信和业绩进行选择,供应商是否在三家以上。

2、竞争性谈判程序的审计

主要审查采购单位是否按照规定成立谈判小组,谈判小组人数和组成是否符合规定,被邀请的供应商是否符合相应资格条件,是否不少于三家,谈判文件是否符合要求。

3、询价采购程序的审计

主要审查采购单位是否按照规定成立询价小组,询价小组人数和组成是否符合规定,被询价的供应商是否符合相应资格条件,是否不少于三家,询价方案是否符合要求,报价方式是否符合规定,是否按照符合采购需求、质量和服务相等且报价最低的原则确定成交供应商等。

4、单一来源采购程序的审计

主要审查其采购行为是否符合该采购方式条件,采购项目质量是否符合要求,采购价格是否合理等。

5、工程项目材料认证程序的审计

5(1)主要审查采购单位是否按照规定成立工程项目材料认证小组,材料认证行为是否符合该采购方式条件, 认证文件是否符合要求;

(2)参加认证的供应商是否符合相应资格条件,是否不少于三家,材料报价方式是否符合规定;

(3)认证的材料质量和提供的服务是否符合采购需求,采购价格是否合理等。

第十二条 采购文件完整性审计

主要审查政府采购文件,包括采购活动记录、采购预算、招标文件、投标文件、评标标准、评标报告、定标文件、合同文本、验收证明、质疑答复、投诉处理决定及其他有关文件、资料等是否齐全并得到妥善保存。

第十三条 采购合同签订审计

(一)采购合同的合法性、合规性

1、采购合同的主体、内容、形式、程序等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

2、采购合同的签订是否符合学校采购预算、采购计划的要求,合同的主要条款是否符合招标文件的要求等;

3、采购单位追加与合同标的相同的货物或服务,与供应商签订补充合同,原采购合同其他条款是否变更,所有补充合同的采购金额是否超过原采购合同金额的百分之十。

(二)采购合同条款和内容是否完整、明确、具体,意思表达是否清楚准确

1、商品或服务的名称是否规范;

2、数量、规格、质量、性能表述是否正确;

3、价款和酬金是否明确合理;

4、合同履行的期限、地点和方式是否明确合理;

5、风险规避方式的选择是否正确;

6、违反合同的责任是否明确。

第十四条 采购合同履行审计

(一)采购单位是否按照合同约定,对合同履约情况进行验收;

(二)采购标的物的验收是否由专业人员来进行,验收记录、验收证明书是否齐全、完整等。重大采购项目是否委托国家认可的专业检测机构办理验收事项,验收方成员是否在验收书上签字;

(三)采购合同的双方当事人是否擅自变更、中止或终止合同,如合同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需要变更合同,或者合同继续履行将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必须变更、中止、终止的合同,审查合同变更、中止、终止是否经过学校采购归口管理部门审批,相关法律手续是否完备。

第十五条 采购资金支付审计

(一)采购资金的申请和划拨是否根据批准的采购预算,科学编制用款计划,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资金支付;

(二)预付款是否符合采购合同所约定的条件(工程采购还应审查是否符合招标文件的要求和工程进度);

(三)支付资金是否符合采购预算、采购计划、采购合同的要求;

(四)预付和结算是否由财务部门直接向供应商、劳务提供者或施工企业支付,有无采购部门或采购机构违规支付的情况;

(五)结算时是否扣除了预付款,是否预留了质量保证金,有无提前支付的情况。

第五章 审计程序

第十六条 采购工作审计可以采取项目管理式审计和过程参与式审计两种方式。

(一)项目管理式审计是有重点、有目的地将某采购部门、采购环节等纳入审计计划,形成为特定审计项目,并实施相应审计程序的审计模式。

(二)过程参与式审计是由审计处派出审计人员参与监督采购的全过程或者部分重要过程,实现采购工作审计的日常化。

第十七条 项目管理式审计程序如下:

(一)采购归口管理部门编制的采购工作计划,应当报送审计处备案。

审计处根据审计工作计划、招标部门采购计划和采购项目具体情况,确定采购项目审计计划,经审计处负责人批准后实施审计。

(二)审计处根据审计项目计划确定的审计事项组成审计组,并应在实施审计三日前,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

被审计单位以及与采购活动有关的单位、部门,应当配合审计处的工作,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三)审计人员通过审查招标投标文件、合同、会计资料,以及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等方式实施审计,并取得证明材料。

(四)审计组对采购事项实施审计后,提出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应当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被审计单位应当自接到审计报告之日起十日内,将其书面意见送交审计组或者审计处。

(五)审计处审定审计报告,对审计事项作出评价,出具审计意见书;对违反国家规定的招标投标行为,需要依法给予处理、处罚的,在职权范围内作出审计决定或者向有关主管部门提出处理、处罚意见。

被审计单位应当执行审计决定,对审计处提出的处理、处罚意见应及时将结果反馈审计处。

第十八条 过程参与式审计程序如下:

(一)采购归口管理部门编制的招标文件在公布时应送交审计处,审计人员应认真掌握采购项目招标文件中的采购要求及学校相关预算资金控制情况;

(二)采购归口管理部门提前一天通知审计处开标时间,审计人员参加现场监督投标、开标、评标全过程。

(三)会同其他监督部门的人员对采购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进行监督,包括对我校采购组织单位、评委(专家)在采购过程中的合法性、合规性监督;采购结果产生的程序、方法的合理性、有效性监督;

(四)按照采购程序,会同其他监督部门人员对供应商身份确认,对投标单位的投标报价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对于重大的错误经与其他评委统一意见后,及时向采购归口管理部门提出,讨论处理方案,并充分发表意见;

(五)参与采购合同的会签。

第六章

罚则

第十九条 被审计单位违反本办法,拒绝或者拖延提供与审计事项有关的资料,或者拒绝、阻碍审计的,或者拒不执行审计决定的,审计处责令改正。

第二十条 审计人员有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泄露秘密、玩忽职守、索贿受贿等违反相关的国家法律、规定等行为,按相应规定处理。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 若本细则与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相抵触时,按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学校审计处负责解释。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哈尔滨工业大学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哈尔滨工业大学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管理,充分发挥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大型精密仪器设备范围、国家科委经管的二十三种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单价在人民币 10 万元(含)以上的仪器设备;、单台(件)不足 10 万元,但属于成套购置和需配套使用的,人民币 10 万元(含)以上的成套仪器设备。

第三条 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管理范围及审批权限、单位在 20 万元以上(含)和国家科委审定的 23 种仪器为校管;、单位在 20 万元以下,10 万元以上(含)为院(系、部、处)管;

第二章 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购置

第四条 各院(系)根据教育事业和学科的发展规划合理购置大型精密仪器设备,购置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应履行下列程序:、购置仪器设备的可行性论证报告

⑴ 仪器对本校、本地区工作任务的必要性及工作量预测分析(属于更新的仪器设备要提供原仪器设备发挥效益的情况);

⑵ 所购仪器设备的先进性和适用性,包括仪器设备适用学科范围,所选品牌、档次、规格、性能、价格及技术指标的合理性;

⑶ 欲购仪器设备附件、零配件、软件配套经费及购后每年所需不低于购置费 6 %的运行维修费的落实情况;

⑷ 仪器设备工作人员的配备情况;

⑸ 安装场地、使用环境及各项辅助设施的安全、完备程度;

⑹ 校、内外共用方案;

⑺ 效益预测及风险分析。、购置仪器设备的审批

⑴ 学校申请单位提交可行性论证报告;

⑵ 学校主管部门组织相关学科专家及有关人员对可行性报告进行论证,并提出审核意见;

⑶ 主管校(院)长审批。

第五条 购置大型精密仪器设备,要选择能明确完成仪器设备安装、调试、验收、索赔、保修,并能随时提供零配件的公司或厂家,保证所购仪器设备符合所需要的指标,并在验收合格后,能在可用期内正常运转。

第六条 大型精密仪器设备购置必须经过招标采购,详细规定根据《哈尔滨工业大学关于大宗物品仪器设备采购实行公开招标暂行规定的通知》校后 [2000]600 号文件精神执行。

第七条 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到货后,必须立即通知使用单位,组织技术验收小组,进行严格验收,并办理报帐、建帐、入帐、技术档案归档等手续,验收时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后勤处国有资产办公室,根据有关规定,办理退换或赔偿手续。

第八条 国外进口大型精密仪器到货后,使用单位提货时应及时检查外包装完好情况,发现问题,做好索赔现场照像、索证等工作,如无问题,进行验收,验收时若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后勤处国有资产办公室,根据有关规定,办理退换或赔偿手续。

第三章 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管理

第九条 对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必须逐台建立技术档案,将原本存档案馆或国有资产办公室存档,制定严密的操作规程,指定有经验的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负责掌握和指导使用。

第十条 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使用单位,必须有专人负责,精心维护保养,经常保持完好可用状态。要有使用、维修等记录。要按照国家技术监督局有关规定,对精度和性能降低的要及时进行修复。每年末检查一次使用、管理、维护、保养和完好情况填报工作,并做好大型精密仪器的使用记录和履历书工作。

第十一条 为了充分发挥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应逐步集中到中心实验室或公共检测室,供全校使用,各单位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除完成本单位的实验、测试任务外,同时积极参加校际和地区的协作,积极开展对外服务。

第十二条 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制定收费标准。

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使用单位对校内教学使用仪器设备不得收费,科研使用仪器设备可适当收取机时费,所收经费由仪器设备所有部门统一管理,并根据学校、省级、国家级主管部门有关规定将这部分经费用于补偿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运行、消耗、维护、维修及支付必要的劳

务费用。

第十三条 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一般不准拆改和分解使用。确因功能开发、改造升级或研制新产品需拆改和分解时,应经学校主管设备的部门批准。

第十四条 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使用部门要积极培训能独立操作仪器设备的人员,并加强管理,实行“持证上机制 ”,避免仪器设备的损坏。

仪器设备配备人员的数量和结构层次,应以能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充分发挥效益为原则。

仪器设备的使用、维修、管理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和考核,并建立相应的岗位责任和管理办法。

第十五条 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维修,应组织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严格技术鉴定,经设备主管部门批准方可进行维修,修好后将维修情况装入档案。使用单位不能自行维修和改造。

第十六条 发生重点设备损坏事故,使用单位要详细写出事故报告;必须在二十四小时内报告设备主管部门,设备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迅速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上报主管校长审批。

第十七条 因违章操作、擅自拆修或玩忽职守造成重大事故的,要追究当事人责任,视情节轻重给当事人以必要的纪律处分或经济惩罚,严重者要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八条 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一律不准借出校外。

第四章 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报损和报废

第十九条 因技术落后、损坏、无零配件或维修费过高确需报废的仪器设备,要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及时报损报废。、学校仪器设备所属单位提交报废申请;、学校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审议,提出技术鉴定报告和意见;、报主管校长审批;、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报主管部门审批或备案。

第二十条 报废仪器设备收回的残值,应根据《高等学校财务制度》、《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的有关规定,纳入学校设备经费。

第二十一条 在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申请购置、使用管理、维护维修、技术改造、报损报废等工作中作出突出成绩的机组和个人学校将根据其工作量对其奖励。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务处

二 ○○五年十月修订

第五篇: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试行)

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我省“十五”科技发展的总体布局,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为资助和引导科技人员按照我省科技创新的目标导向,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推进优势学科的建设和高水平人才队伍的培养,加强技术储备,培育创新源,提高持续创新能力,特设立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基金])。

第二条 基金由省科技厅、省财政厅共同管理,并实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基金委)任期管理制,省基金委设主任委员一名,副主任委员2-4名,委员5-7名,每届任期4年,负责基金的业务领导。

第三条 省基金委下设重点学科组,每个学科组由7-15位专家组成。主要负责本学科发展规划研究、项目咨询、项目检查、验收与评议等工作。

第四条 省基金委的日常工作由省基金委办公室(以下简称省基金办)负责,办公室设在省科技厅社会发展与基础研究处。

第二章 项目申请

第五条 基金主要资助符合我省科技创新目标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实行面向全省、发布指南、自由申请、专家咨询、择优支持的资助原则。

第六条 省基金委每年发布《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指导项目申请工作。第七条 基金项目每年集中受理一次,资助项目的研究期限一般二至三年。

第八条 基金资助领域包括:基础学科、信息学科、农业学科、生物医药学科、工程与材料学科、资源与环境学科等。

第九条 基金对以下项目予以重点资助:

1、符合我省重点科技创新目标,属于具有重要创新价值的科学技术问题;

2、未满35周岁且已取得博士学位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青年科技人员申请的项目;

3、对我省独有的科学数据、物种标本等进行整理和开发的基础性工作。

第十条 项目申请条件:

1、申请项目的研究内容必须符合基金指南范围;

2、第一申请人必须是项目的实际主持人,且为单位在职人员并一般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必须有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推荐;

3、第一申请人每年只能申请一个项目,且无在研基金项目(重点资助的项目除外);

4、申请手续必须完备,所需资料必须齐全。

第十一条 项目申请单位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为主;优先鼓励省级以上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以学科团队的方式申请;支持已建立国家级或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流动站的高新技术企业申请。

第十二条 申请人应根据项目指南如实填报《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一式四份),项目组成员应在申请书上签名,不得代签。

第十三条 申请人所在单位的学术委员会应对研究项目的意义、创新点、方法和技术路线等进行全面审查并签署具体意见。申请人所在单位负责对申请项目进行严格审查,保证申请书陈述内容真实可靠,并对支持该项目研究及监督其计划的执行等做出保证,授权其科研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有合作单位的,应在申请书上签署合作意见并加盖公章。

第十四条 项目申请采取直接申请和推荐申请相结合的方式。部属高校申请的项目由本单位科研主管部门汇总申报;省属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申请的项目,由省各有关主管部门汇总,并签署推荐意见;部属科研机构和符合第十条规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及具备基础研究能力的市属科研院所申请的项目,由省辖市科技主管部门汇总,并会同同级财政部门签署推荐意见;然后将申请项目及汇总表和项目评审费集中报省基金办。

第三章 咨询与批准

第十五条 项目咨询采取会议咨询或通讯咨询的方法。省基金办根据申请项目的专业领域,以学科组成员为基础,聘请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进行咨询。

第十六条 专家咨询的全过程实行回避与保密制度。咨询组专家不参加本人申请项目所在学科组的咨询,回避有可能影响公正性的申请项目的咨询。参加咨询工作的全体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保护申请人知识产权,不准擅自复制、抄录和留用申请书,不准泄露咨询人姓名、咨询过程中的意见和未经审批的咨询结果。咨询的有关资料由省基金办负责收回。

第十七条 在专家咨询的基础上,由基金办汇总审核专家咨询意见,提出基金项目计划安排建议方案,报省基金委审定后,编制下达计划,省科技厅、省财政厅共同下达经费计划。计划下达前,项目承担单位、项目推荐单位和项目保证单位应组织项目负责人在规定的时间内与省基金办签订科技项目合同。无正当理由而逾期未签订合同者视作自动放弃;如项目承担单位或项目负责人提出无法落实合同确定的条款,则取消该项目。

第四章 实施与管理

第十八条 项目负责人每需提交项目执行情况的报表,重点反映研究项目的重要进展和阶段性成果、经费使用情况和下工作计划等,经所在单位科研主管部门或推荐部门审查后,按规定时间报省基金办。

第十九条 项目承担单位的科研主管部门或推荐部门负责项目的日常管理,建立项目管理档案,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协调解决项目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并每年向省基金办提交本单位或本系统的项目工作总结。遇有项目主要研究人员发生变动和研究内容作重大调整等,以及需延期、调整、中止项目的,应及时报省基金办审批。其中,延期项目延长期限不得超过一年。

第二十条 省基金办对在研基金项目实行目标管理,每年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有关学科组专家,对项目实施情况以及项目承担单位的科研主管部门或推荐部门的项目日常管理情况,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检查。对重点资助的项目,省基金办将组织专家或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中期检查或评估。

第五章 验收与结题

第二十一条 项目结题一般采取验收的方式。需提交的研究成果形式包括:论文(需在国家核心期刊或sci源等期刊上发表)、软件、数据库、模型、专利等。申请结题验收的项目,由项目负责人提出验收申请,提交《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验收报告》,经所在单位科研主管部门或推荐部门审查盖章后,报省基金办审批,由基金办组织或委托验收。结题验收应邀请不少于5名外单位的专家,采取会议或函审的方式进行。因客观原因不能在规定期限按计划结题的项目,由项目负责人提交情况说明和总结报告,提出结题申请,由所在单位科研主管部门或推荐部门审核后报省基金办审批。

第二十二条 省基金办每年组织有关专家对验收和总结的项目进行总体评议,提出综合评议意见,对项目完成情况按优、良、中、差评定等级,报省基金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评议结果与各单位基金项目的申请与安排直接挂钩。对取得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项目成果,向省高技术研究计划和科技攻关计划等科技计划推荐;对评为差的项目负责人将停止两年基金项目的申请。

第二十三条 项目研究成果由项目承担单位与省基金委共享,发表的论文、论著等成果均应标注“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及项目编号,未标注的不予验收。

第六章 经费管理

第二十四条 基金实行资助制。基金的资金来源主要为省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项资金,同时接受社会捐赠。省财政厅根据自然科学基金计划一次性或分批拨付自然科学基金。

第二十五条 基金主要用于与项目研究相关的设备购置费、能源材料费、试验外协费、资料印刷费、租赁费、差旅费等,不得用于人员工资及其他与项目无关的费用开支。

第二十六条 重点资助的项目验收前需经审计。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凡在基金项目中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并核实,将予以通报批评,并取消其两年申请项目的资格。

第二十八条 对在基金项目实施中取得重大突破、发明和其他科技成果的单位及个人,省基金委可视情况予以表彰或奖励。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1997年4月25日印发的苏科计[1997]152号《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同时废止。本办法由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财政厅

二00一年八月十七日

下载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工医交叉学科基础研究培育计划管理办法doc(★)word格式文档
下载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工医交叉学科基础研究培育计划管理办法doc(★).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