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见义勇为人员权益法律保障现存问题及解决构想
论见义勇为人员权益法律保障现存问题及解决构想
www.xiexiebang.com 长城网 时间: 2010-04-07 14:24:00
见义勇为,匡扶正义,是一项崇高而光荣的公益事业。大力弘扬这种见义勇为精神,对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风气的好转,构建和谐社会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关于见义勇为者权益保障的法律规定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和缺失,这给保障见义勇为者合法权益带来一系列问题,应通过全国性立法统一界定见义勇为的含义,明确对见义勇为者权益的保障内容及范围等,从而切实维护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
见义勇为在中国历史上是一种道德约束。古人云:“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宋史·欧阳修传》中将见义勇为当做一种优秀的品德加以肯定。进入20世纪,曾有人做过调查:当问及“给你一个见义勇为的机会,你最先考虑的是什么”时,有63.4%的人首先考虑自身的安全和实力,只有18.4%的人最先考虑“受害人的利益”;当问到“在交通车上看见一个小偷正在偷人钱包,你会怎么办”时,只有16%的人“上前制止”,有高达65%的人选择躲闪和沉默,还有19.7%的人“不知道怎么办”,其中有30%的人“本想上前制止,但怕寡不敌众”最后还是选择了做懦夫。
上述可见,尽管见义勇为属于道德范畴,但是从一定程度上来讲,相应的法律保障也是极为必要的。在更多的“英雄流血又流泪”的事情发生之后,我们不能期待着在对见义勇为者没有制度保障或者制度保障不合理、不健全的情况下还不断地涌现出见义勇为的个人。一个社会的道德风尚水平的提高和保持,仅仅是通过政府的号召、舆论的呼吁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由相应的制度作为保证。如果我们能在法律层面上对见义勇为者在其实施了见义勇为的行为之后对其权益予以保障甚至是奖励,那将极大地鼓舞起人们的热情,对于弘扬社会正气及整个社会道德风尚水平的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见义勇为者权益保障的相关规定及其不足
(一)刑法中对见义勇为者权益保障的制度规定——关于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是刑法规定的排除社会危害性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由于见义勇为的特点,见义勇为者在排除不法侵害的时候处于防卫人的地位,其实施的见义勇为可适用正当防卫的规定,排除行为的违法性。这样也就保护了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起到了鼓励见义勇为的作用。刑法中规定正当防卫,明确地告诉每个公民,法律不仅允许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进行正当防卫,还允许为保护国家的、他人的合法权益而实行正当防卫。
为了鼓励广大群众见义勇为,积极同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作斗争,为了更有效地惩罚犯罪,保护人民,1997年修订的刑法对正当防卫制度进行了修改,增加了关于无过当之防卫的规定。即《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此种情况下,实际排除了防卫过当的可能,不存在防卫过当的问题。这样规定同样保护了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
正当防卫的规定虽然有利于保护见义勇为者,但也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首先,正当防卫侧重于防卫行为的正当性与合法性,排除防卫人的刑事责任。而在见义勇为中还存在着大量的民事责任问题。其次,从行为的对象看,正当防卫是为了排除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与危险。而见义勇为包括排除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和抢险救灾。显而易见,见义勇为的范围远远超过正当防卫,因此,目前现行刑法的规定不能解决见义勇为产生的问题。再次,从行为的目的看,正当防卫可以是为他人利益的,也可以是为自己利益的;而见义勇为基本上都是为了他人利益。
另外,由于刑法关于无过当之防卫的规定,放宽了正当防卫的适用条件,能够鼓励群众见义勇为,同严重的暴力犯罪作斗争。但由于无过当防卫在立法上存在某些缺陷,因此在实践中产生了不可回避、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如何理解“行凶”的含义。由于“行凶”一词不是罪名,也不是正式的法律术语,其含义难以界定。刑法采用行凶一词,有明显缺陷,这种缺陷必然也会带到见义勇为的认定中去。
(二)民法中与见义勇为相关的规定——关于无因管理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三条规定:“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到损失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第一百零九条规定:“因防止、制止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的财产、人身遭受侵害而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害人承担赔偿责任,受益人也可以给予适当的补偿。”上述规定确立了我国民法体系中的无因管理制度。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自愿管理他人事务或为他人提供服务的行为。无因管理是立法鼓励助人为乐,危难相助、见义勇为风尚的产物,它能划清侵权行为和互助行为的界限,促使助人为乐、危难相助、见义勇为风尚的发扬光大。
从这一概念和宗旨来看,见义勇为与无因管理具有某些相似性,比如行为人行为之初均不负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均为替他人照管一定的事务;行为本身均为适法行为因而受到法律的肯定,等等。
因见义勇为而遭受的人身及财产损害,立法上必须切实规定相应的救济措施。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为见义勇为者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然而,见义勇为虽然属于无因管理的范畴,但是它只是无因管理行为的类型之一,与其他无因管理行为相比较,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
第一,从法律渊源与立法目的上来看,无因管理是私法中的制度,主要目的在于维护私权私利,促进私生活之安康。而见义勇为其保障与奖励则更多属于公法中的制度,主要目的在于维护公权运作与社会公益,保障与促进危难相助、抚危济困之社会风尚。
第二,见义勇为的内容和范围有特殊的限定,外延较窄。见义勇为只是指危难救助,即维护国家、集体、他人的财产以及公民人身安全利益的行为,并非所有的无因管理都是见义勇为。而无因管理除了包括危难救助的行为外,还包括提供服务或者劳务等助人为乐的行为,外延较宽泛。
第三,见义勇为的构成要件比一般的无因管理行为更为严格,内涵更为丰富。见义勇为的构成不但具备一切无因管理行为所必须具备的共同要件,而且还有进一步的特殊要求。
第四,尽管某些无因管理行为具有人身危险性,如勇救落水者、抓住冲向某人狂奔之烈马、疯犬等,但应该说,这是无因管理活动中数量较少的一类。绝大多数的无因管理行为均属管理与服务行为,主要是指对财产的保存、利用、改良或者处分行为以及提供劳务帮助,行为本身通常不具有危险性;而见义勇为行为虽然不以行为自身的危险性为成立的必要条件,但是应当看到,绝大多数的见义勇为行为自身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第五,无因管理,如果管理人所管事务的产生系由加害人造成,则管理人究竟为受害人抑或为加害人实施管理,应就个案判断,[5]也就是不排除管理人为了加害人而对被害人进行管理的这种可能。而在见义勇为行为中,纵使存在着加害人,也可以排除行为者为了加害人而实施见义勇为的可能性,加害人永远是遭排斥与否定的对象。
所以,民事法律关于无因管理的规定不能满足对见义勇为者权益的保障要求。鉴于见义勇为行为与无因管理行为的不同,其救济也不能完全适用关于无因管理的法律规定。
2003年12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其中第十五条规定:“为维护国家、集体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而使自己受到人身损害,因没有侵权人、不能确定侵权人或者侵权人没有赔偿能力,赔偿权利人请求受益人在受益范围内予以适当补偿的,人民法院予以支持。”从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来看,在司法实践中是肯定了受益人应对见义勇为者予以补偿的。但是,仍然存在的问题在于,一方面有的受益人没有丝毫的补偿能力,其自身甚至需要得到救助;另一方面受益人在受益范围内予以适当补偿这一规定也会产生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对于见义勇为者实行了救助行为,但是由于救助没有成功自己却遭受了人身伤害,那么,就因为没有明显的受益人而得不到补偿。这种以后果来肯定行为的做法,对于见义勇为者是极大的不公平。第二,如果见义勇为者在人身方面产生了重大伤残,那么,在受益范围内给予补偿是远远不能满足对于见义勇为者权益进行保障的需要的。
(三)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中有关见义勇为的规定
1、工伤保险。根据劳动部1996年8月12日发布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八条第六项规定,从事抢险、救灾、救人等维护国家、社会和公众利益的活动而负伤、致残、死亡的,应当认定为工伤。2004年1月1日起施行《工伤保险条例》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参加工伤保险的具体步骤和实施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根据以上规定,凡是用人单位的职工从事抢险、救灾、救人等见义勇为行为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可以享受工伤的待遇。但这也存在问题,一是见义勇为的范围应该不限于抢险、救灾和救人,如果当事人是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而受了伤,算不算工伤呢?重庆小伙张建庭就经历了这样的争议。相比于张建庭,同样因为见义勇为致伤的陕西阎和平是费了9年的波折才得到工伤认定。这里面存在的问题之二是如果用人单位根本就交不起工伤保险费或者根本就不交怎么办?存在这样问题的用人单位在目前形势下还不是一家两家,这样的结果必然会损害见义勇为者的利益。
2、医疗保险。1953年1月2日,由政务院修正发布的《劳动保险条例》第一条规定,制定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工人职员的健康,减轻其生活中的困难。”按照条例规定,劳保医疗经费来自企业;职工除本人可依规定享受医疗保险待遇,所供养的直系亲属也能享受半费医疗待遇。但劳保条例的实施范围限制定在(1)有工人职员100人以上的国营、公私合营、私营及合作社经营的工厂、矿山及其附属单位;(2)铁路、航运、邮电的各企业单位与附属公司;(3)工矿、交通事业的基本建设单位;(4)国营建筑公司。从50年代至今,医疗保险制度经历了诸多变革。1998年11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该《决定》规定: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包括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等)、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乡镇企业及其职工、城镇个体经济组织业主及其从业人员是否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虽然根据医疗保险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的职工可以享受到医疗救助,但是,医疗保险中只是针对基本的因生病治疗,对见义勇为致伤需救助的没有作出特殊规定。此外,工伤保险中存在的问题之二同样存在于医疗保险中。
上面的工伤和医疗保险都是针对于有用人单位的职工,如果是一个农民或是没有职业的公民因为见义勇为受伤而需要救助,他就很难找到救助的依据。对此从实践中一些典型的案例,另外,根据卫生部制定的《全国医院工作条例》第七条和《医院工作制度》之十五条“急诊室工作制度”都规定了医疗机构对于需要救治的病人是必须治疗而不得拒绝的,这样的规定使医疗机构在医疗费用上承担比较大的风险,虽然是有利于见义勇为者的救治,但是,现实中还是存在医院对于不能预先支付医疗费用的病人包括很多需要急救的见义勇为人员拒绝救治。如广东顺德一位见义勇为者就因没钱而被停药。
3、伤残抚恤。1997年4月1日,民政部颁布了《伤残抚恤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民政部门负责评残的对象是:(1)《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实施以前退出现役的军人;(2)参战民兵民工、参加县级以上人武部或预备役部队组织的军事训练的无工作单位人员;(3)为维护社会治安同犯罪分子进行斗争致残的无工作单位人员;(4)国家机关行政编制工作人员;(5)授予警衔的行政编制人民警察。以上评残对象因战、因公致残,医疗终结三年内申请评残的,有档案记载和确切证明,残情符合三等乙级(含三等乙级)以上,可给予评定伤残等级;医疗终结三年后申请评残的,有档案记载或确切证明,残情符合二等乙级(含二等乙级)以上,可给予补办评残手续。但如果是国家机关行政编制工作人员,除了上述情况,因保护国家或集体财产致残的也属于民政部门伤残抚恤对象。根据此《办法》,无工作单位的人员只有为维护社会治安同犯罪分子进行斗争和参战民兵民工、参加军事训练等致残的才属于伤残抚恤对象。因而上面提到的毛永固也无法根据《办法》而得到帮助,只因为他是个农民。
4、劳动者的用工保护。现行《劳动法》规定了不能解除劳动合同的几种情形,包括:(1)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2)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3)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本条规定能保护因公负伤者的劳动权益,不被辞退,但在实践中却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某一职工实施了见义勇为的行为而受伤,首先,他要先通过工伤鉴定这一道关,这道关口却并非容易通过。其次,如果是效益好的国有或集体企业,见义勇为者的权益还能较好地保护,如果是私营、倒闭或是濒临倒闭的企业,他们的权益却是很难得到保护的。
(四)地方立法
目前,全国各省、市基本上都有自己的见义勇为者的保障性立法,对于保护见义勇为者的利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全国没有统一的立法,在实践中还是出现诸多的问题。如一个见义勇为者的行为在不同的省份可能会得到不一样的认定结果,哪些行为属于见义勇为,应当由哪一级、哪一个部门给予什么表彰,目前没有统一规范,仅由各地方、各部门自定标准,自主决定。以致有的见义勇为行为得到了应有的表彰和奖励,有的则无声无息地被埋没。另外,对见义勇为行为的救助工作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就如上面提到的阎和平,因为是在江苏见义勇为,在江苏会很快得到认定,但是江苏的认定没法约束陕西的社保部门,所以,地方性立法的局限性就是只能保护本地的见义勇为者(指本地市民在本地实施,还不包括本地市民在外地见义勇为和外地市民在本地见义勇为),虽然各地立法中也保护后两者,但保护的力度太小。
二、见义勇为者权益保障性立法的不足与缺失所带来的问题
由于我国在有关保障见义勇为者权益方面没有统一性立法,加之各部门立法中对见义勇为者保障的不足及地方性立法中的缺失,使得一些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甚至陷人窘迫境地,具体表现在:
(一)见义勇为者一旦受伤,其医疗救助往往无从落实。见义勇为者遇到这种情况只有自己想办法。此外,一些医院片面注重经济效益,规定先交钱、后看病,致使有的见义勇为者受伤后因一时无法拿出巨额手术费、住院费,而得不到及时的救治。这不仅给见义勇为者的身心健康带来直接影响,也给周围的人们心中投下一层阴影。
(二)见义勇为者一旦致残,其本人及家人的生活困难往往难以解决。见义勇为者致残后,完全丧失行为能力者不可能再继续工作,部分丧失行为能力者的工作安排也往往面临困难,而本为失业、待业者其就业就更加困难。另外,见义勇为者的致残也势必给家人带来生活上的麻烦和困难。特别是原本就有抚养、扶养、赡养负担的,生活将更加窘迫。
(三)见义勇为者人身安全缺乏具体保障。这主要是指见义勇为者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后,社会对其本人或家属可能受到的报复伤害或骚扰,缺乏必要的预防和处置措施。
上述问题如不尽快加以解决,必将成为人民群众见义勇为的后顾之忧。我们不可能企盼所有见义勇为者都成为新闻媒介的关注焦点,进而使一切困难问题迎刃而解。我们需要一个明确、稳定的保障制度来体现对见义勇为者的保护,尤其需要借助法律的约束力和强制力实现对见义勇为者的权益保障。
三、关于加强对见义勇为者权益保障的几点构想
在我国现有部门法及地方相关立法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未来应探讨制定全国性见义勇为者权益保障法。同时应着力解决以下问题:
(一)必须明确界定见义勇为的基本含义
应在全国性见义勇为者的保障性立法中统一界定见义勇为的基本含义。从而有利于在实践中正确认定见义勇为,切实保障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我们对见义勇为的界定是:个人非因法定职责,为保护国家、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与正在发生的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或者抢险救灾、救死扶伤等积极实施救助的行为。据此,要构成见义勇为应当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1、见义勇为的主体是不负法定职责的公民。应当说明的是,“负有法定职责”,是指这一职责与其所实施的救助行为是相适应的,否则,便无所谓“法定职责”。如,消防员负有灭火抢险的义务,却不负有抓捕罪犯的义务。
2、见义勇为者救助的对象一般情况下是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利益,并且这些利益正在或将要遭受到不法侵害、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在特殊情况下,公民本人或亲属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违法犯罪的侵犯时也可成为救助对象,但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和完善,这类行为也可以逐渐退出见义勇为的范畴。
3、主观上,见义勇为者必须有使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利益免受或少受损害的目的。见义勇为者是在这些利益面临危险时,出于崇高的精神而实施的救助行为。据此,行为人虽然实施了危难救助,但主观目的却是为了获得报酬,不能构成见义勇为。
4、客观上,见义勇为者面临较大的人身危险而积极实施救助。见义勇为获得社会所褒扬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见义勇为者实施救助时都冒着较大的人身危险,要实施救助很可能遭受巨大伤害,如伤残,甚至献出生命。然而就是这样,却置自己的安危于不顾,挺身而出。与一般的助人为乐相比,体现出见义勇为者崇高的思想境界。另外,救助应该是以积极的方式表现出来,消极不作为不构成见义勇为。
(二)见义勇为者权益保障的
主要内容
我们认为,对见义勇为者的保障应当体现客观、公正、及时、充分保障原则。在权益保障内容方面主要包括医疗保障、本人及其亲属的生活保障、就业保障、人身安全保障等等。
1、医疗保障。是指不仅要对因见义勇为而造成的伤害,给予及时全面的治疗,已经发生的治疗费用应予保障,而且对于后续治疗的治疗费用及康复费用也应该给予保障。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看到,虽然目前一些地方性法规中还规定了医疗单位和医务人员应对受伤的见义勇为人员积极、及时地进行救治及不及时救治的行政、经济责任,甚至是刑事责任。但是,不能得到及时救治的情况还是屡屡发生。究其原因,一是对于追究责任的具体程序不明确,由谁追究,通过何种程序追究没有规定。二是医院本身是一个企业,要求其超越经济利益对任何一个付不起医药费的见义勇为者都给予救治也是不公平的,作为见义勇为的受益人之一的政府如果不能承担责任的话,又怎么能把这种责任转嫁到企业的头上?因此,由政府承担责任才是对见义勇为者权益的最大保护。
2、生活保障。是指对因见义勇为丧失劳动能力、生活能力的,应当按月给予生活困难补助和伤残补助金。这在有的地方性法规中已经得到体现。如,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北京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实施办法》第二十条规定:“无工作单位的见义勇为负伤人员在医疗期间,由行为发生地的区县民政部门从基金中给予不低于本市当时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经济补助。”
3、就业保障。是指对因见义勇为丧失部分劳动能力而无工作单位的,由政府解决就业。如《<北京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实施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见义勇为人员受伤致残后尚有一定劳动能力而无工作单位的,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本市有关规定解决就业。”
4、人身安全保障。是指为了保证见义勇为人员及其亲属的人身安全,由特定机关采取措施予以保护,防止骚扰、报复等情况的发生。《浙江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公安、司法机关对需要保护的见义勇为人员及其亲属,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保护。”但是,在警力不足的情况下,公安、司法机关本身又具有繁忙的日常工作,如何能使人身安全保障落在实处还值得认真加以研究。
(三)关于现有见义勇为者权益保障规定的适用范围
对于保障的适用范围,目前各省市的地方性法规一般都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本市公民见义勇为行为的奖励和保护。非本市人员在本市行政区域内见义勇为,或者本市公民在本市行政区域外见义勇为,参照奖励和保护。如《吉林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第三条规定:“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本省见义勇为人员的奖励和保护。非本省人员在本省行政区域内见义勇为的,或者本省人员在本省行政区域外见义勇为的,参照本条例予以奖励和保护。” 《内蒙古自治区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第三条规定:“在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见义勇为行为适用本条例。自治区公民在自治区行政区域外的见义勇为行为参照本条例执行。”还有一些地方性法规,如《辽宁省奖励和保护维护社会治安见义勇为人员条例》、《甘肃省奖励和保护维护社会治安见义勇为人员条例》、《天津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也属此类。
但也有一些地方只规定了本省行政区域内本省见义勇为人员的奖励和保护,而对外省人员在本省行政区域内见义勇为的,或者本省人员在本省行政区域外见义勇为的没有进行规定,如《河北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或规定适用于在本行政区域内得到确认的,如《上海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办法》、《福建省鼓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陕西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江苏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等。
对见义勇为者权益保障的适用范围,有的学者认为应采取双重标准。
我们认为,为了弘扬社会正气,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鼓励见义勇为行为,各地在适用时还是应该把适用范围规定得更广一些,也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从而避免英雄流血又流泪的悲剧发生。鉴于现在还没有关于见义勇为者权益保护的全国性的法律法规,今后在全国性的立法上也应该尽量地扩大范围。
(四)关于见义勇为者权益保障中的费用负担
我们认为,对见义勇为者的保障费用,可以先通过政府的专项基金支付,而后由政府代见义勇为者向侵害者或受益人提出追偿的要求。因为政府对见义勇为者权益的保障,并不意味侵害者对侵权后果责任的承担已经免除。相反,不能放弃对侵害人的追偿要求,侵害人必须付出应有的代价。至于受益人无法足额支付对见义勇为者的保障费用的,应当部分支付,余额由政府从专项基金中扣除。
综上所述,对见义勇为者的权益保障主要是涉及两个方面的法律问题,一是公法的问题,即政府或国家对见义勇为行为的褒奖与鼓励;二是私法问题,即侵权行为人或者受益人对见义勇为者的民事责任。在目前形势下,考虑我国的国情,国家应适当扩大对见义勇为基金的投入,比如对经济不发达的西部可以多用财政拨款支持,对经济比较发达的省市,可以发挥企业的作用,让企业多捐一些,同时要加强对基金会的监管。对因实施见义勇为行为而丧失工作能力、丧失经济来源的,应当一次性或者分期向其支付生活费用和其他补助费用。在对侵权行为人或受益人民事责任方面,法院要为见义勇为者撑起一片天,如果侵权行为人或是受益人有能力赔偿或补偿而不履行的,法院就要加大执行力度,依法保护见义勇为者的权益;如果是无能力履行的,那就要转入政府救助,以切实维护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
第二篇:论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
论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
[摘 要] 农民工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出现在我们的周围并迅速壮大起来,这是我国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的重要标志,他们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虽然各地针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问题采取了种种措施,⑤其权益得到真正有效的保障和维护依然任重而道远。全面落实新《劳动法》,加强《劳动法》
执行情况的监督是解决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劳动法 农民工 劳动权益 保障
①
农民工常常被称为城市“候鸟”,他们常年或大部分时间从事第二、三产业。户口仍然是农民,有承包地,从事城镇职工不愿干的又脏又累的工作,但不享受城镇居民的各种补贴、社会保险、公费医疗等劳保待遇。就是这群都市之中的“流动风景”,对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②付出了不可磨灭的辛勤与汗水。由于城市社会由历史的二元社会结构所形成的就业、医疗、教育、劳动保护、社会保障等制度不可能立即得到改变,城市管理者还没有切实地考虑和解
③决这些“新来者”的权益问题,并且还会对这些“新来者”采取一些限制和排斥措施。虽
然政府管理部门也作出了相关反应,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但这些有限的改革与国家工业化对城市化的要求来讲仍然十分不够。以户口身份为准入条件的就业、就学、人事、保险、福利、⑨医疗等相关制度仍将农民工拒之门外。作为城市发展必须点击的人群,如何让城市的“屋
檐”成为农民工温暖的“家”,是和谐社会一直没有倦怠的思考。
一、农民工权益受损的现状
1、职业危险度大,劳动保护不到位
大量农民工只能从事收入低、工作环境差、福利低劣的工作。农民工主要集中在城市的④非传统就业部门即脏、累、险、差及一些社会排序低、收入低的职业。农民工每天工作的时间较长,月平均收入也较低。用人单位为减小成本支出,对农民工从事的工作,不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
2、工作不稳定,经常面临失业的窘境
许多用人单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时,一年签一回,农民工担心单位来年不给续约,压力很大,天天加班图好好表现,从不敢休探亲假。农民工一旦提出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单位就表示不再续签,并且不给农民工任何补偿。
农民工在城市打工多年却始终处于城市的边缘群体,用人单位“随便找个违纪借口”辞退农民工,农民工在城市中都有没活儿干的经历,从“失业”时间上看,失业在3个月以下的居多,当然一部分农民工的失业情况还非常严重。就业过程突然中断,对于农民工的打击比下岗对于城市职工的打击更为沉重。因为下岗职工还有稳定的住所,有一定数量的生活保障金,有家庭的直接支持。而农民工几乎一无所有,农民工可能会因为突然失业而出现全面生活危机。
3、未受劳动合同的有效保护
由于没有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少数私营、民营、“三资”等企业为掌握用工主动权,想辞退就辞退,没有依照法律法规规范用工行为,没有和农民工签订有效适用的劳动合同,有的有劳动合同也“明目张胆”不履行合同。另外,这些企业主法
④ 律意识普遍淡薄,少数经营者唯利是图,有意克扣、拖欠工资。
4、用人单位违规损害农民工的权益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1
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排开除农民工参加,制订出许多漠视法律法规的规章制度,限制农民工的权利,广大农民工根本无权参与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审核工作。
5、用人单位没有依法为农民工购买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是指国家对劳动者在患病、伤残、失业、工伤、年老以及其他生活困难情况下,给予物质帮助的制度。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我国宪法第四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我国劳动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在新《劳动法》颁布以前,几乎没有任何用工单位像对待城市工人那样为农民工办理基本的社会保险。在湖南岳阳的的一份调查中,265位被调查者当中只有21人参加了劳动或
⑥医疗保险,而其中劳务单位代为缴纳保险费的仅有1人。这使农民工在年老、疾病或者丧
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无法享受所需要的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在遭遇疾病等天灾人祸时只能束手无策。
二、农民工权益受损的原因
1、经济原因
在我国现代,农民工基本上是依靠打工维生的,他们中有一部分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还有一部分是出去闯天下的乡村青年,他们出身贫穷落后困苦了世世代代的中国农民阶层,他们的角色意识、思想观念、社会权利、行为模式和生产生活方式还具有农民的特点。由于农民工没有占有有生产资料,他们根本不会思考到劳动权益的维护。于是,当他们走进城市成为一名“工人”时,任何脏、累、险、差的工作都能接手,在工作中首先发扬的是吃苦耐劳的精神,往往忽略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2、户口原因
1958年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管理条例》将中国公民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大类,在城乡之间筑起了近半个世纪的壁垒,阻碍了人员、资本的自由流动,同时也造成了今天城市农民工“身份”和“职业”的尴尬。一方面城市的发展需要作为工人的他们流汗流血作出贡献,另一方面城市又以他们的“身份”为由,把他们作为“临时劳动者”,提高他们的交易成本,设置包括就业制度、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种种制
①度障碍限制他们个人发展,剥夺他们公平竞争的自由。
农民工一直以来总是利益的被侵害者,农民工与城市工人同工不同酬、不同时、不同权。农民工只能从事最脏、最累、最苦、最危险的活,即使在农民工获准进入的领域他们仍然低
②人一等,在薪酬和权益保障方面受到不公待遇。
3、观念原因
当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加速农村的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时,作为城里的居民阶层还依旧保持着高高在上的姿态,面对涌入的农民工,认为农民工只是作为盲流而存在,认为他们抢走了城里居民的饭碗,还带来城市里不安定的因素。在建国后的五十多年里实行的一系列政策都是以城镇为中心,以城镇的发展、工业的发展为根本,“三农问题”只是在近些年变得
①越来越尖锐,变成了社会的一个顽疾才被中央所重视。
4、素质原因
农民工自身素质的相对低下。目前,农村的文化、科技、教育等等事业的发展都远远低于城市。这导致了农村人口思想观念低、教育水平低、素质技能低下的窘况。当农村的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时,由于自身素质技能的低下,在很多领域无法与城市居民进行竞争。同时由于法律意识淡薄,往往国家或地方出台了政策和法律而无法领悟,还是用小农意识进行思考,自行放弃利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如何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1、建立人员自由合理流动的许可机制
针对农民工与正式工“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权”等现象,让农民工取得与正式工同等的身份地位、权利义务,并从制度上规定任职领域、劳动关系、薪酬待遇等相同。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解决用人单位不与农民工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带来的问题,保障与用人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农民工享有的各项权益。
2、政府与社会团体加强维护农民工权益的合作
各级政府应建立农民进城务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劳动与社会保障、卫生、法制办、公安、教育、工商、司法、城市建设、安全生产等政府部门以及工会、青联、妇联等群众组织
⑧应参加,统筹协调农民工,规划劳动管理及权益保障工作。要明确农民工输出地和输入地
有关部门各自的职责,要重视发挥新闻舆论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方面的导向和监督作用,⑨更好地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⑤
3、强化劳动保障监察职能
要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快健全省市县三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有条件的地方应向街道、乡镇和社区延伸,力争在基层及时预防和查处用人单位侵犯农民工劳动权益的行为。要加强劳动保障监察的执法力度,要加快歧视性政策的清理,建立健全监督保障机制,确保中央关于农民工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落到实处。
4、健全、落实农民工的工资保障制度
农民工进城的首要目的是要增加收入,现在的问题是农民工应该得到的劳动报酬却无法得到。如果要在当前的形势下保障农民工的切身利益,那么保障农民工能够如期得到他们应得的工资是最现实的。因此必须坚决贯彻、严格执行《劳动法》,保障用人单位向农民工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5、发挥工会的“保护伞”作用
工会要代表和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首先要将进城务工人员最大限度地吸收到自己的组织中来,特别要吸纳农民工加入,形成一个集体的力量,以工会出面,用联合的劳动力所有权与资本进行谈判,提高与企业、雇主谈判的筹码,实现自身的权利,维护自身的发展。确立工会对农民工的集体劳动权代表者身份,变散漫无序为组织有力,变个别劳动关系的不
⑦均衡状态为集体劳动关系的的市场均衡状态。
6、建立健全劳动者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制度
当前由于“户口”等原因,用人单位不交或少交农民工的社会保险费,农民工也认为交了社会保险没有意义,主要是农民工工作的“临时性”造成的。因此,实行全国统筹办理统一的农民工养老保险账户,一旦农民工离开,账户也随人走,接受地区的社保部门也不难办理转移手续,这样就可以避免地方、企业的规避行为发生。
7、加强农民工的思想观念和法律意识的教育和培训工作,让广大农民工坚持走依法维
①权之路,积极参与劳动争议处理。
①①钟新峰 《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思考》,②《今日关注:农民工权益保障》 成都日报2007-3-10
③《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④《我省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⑤《工运理论:健全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的思考》,http://news.sina.com.cn/c/2004-09-03/09273572688s.shtml
⑥张平均《企事业单位应对新劳动法实录》,《岳阳晚报》2008-01-25
⑦梁庆朝、范海昌、张秋喜、李秀丽、吴江华、杨辉《关于进城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探析》
⑧张俊九《切实维护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央视国际(2004年03月09日 15:50)⑨孙玉栋《浅议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
参考文献
⒈《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7年6月29日通过,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⒉孙树菡、张思圆:《都市边缘群体及其社会保障权益》,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保障制度》,2003年3月。
⒊赵康:《论我国社会保障法体系的完善》,《政治学刊》,2001年10月。
⒋徐赛嫦:《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探析》,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保障制度》,2003年10月。
第三篇:浅论实习生劳动权益的法律保障问题
浅论实习生劳动权益的法律保障问题
摘要:由于对实习生身份界定的不清,我国目前尚未形成完善的法律保护实习生的劳动权益。保护实习生劳动权益,完善实习生权益保护立法,已是当务之急。在本文中,笔者选取典型对中西方劳动法律关系进行了比较,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对实习生劳动权益的法律保障问题进行了浅析。
关键字:实习生 劳动权益 劳动法 缺陷
前言: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扩招的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的形式日益严峻。作为就业“前奏”的实习也随之变得困难起来。找实习机会难,找合适的实习机会更难,找适合自己并且管理规范的实习机会则是难上加难。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利益的天平就会不自觉地向用人单位倾斜。实习生权益被侵害的现象也越来越多。然而目前我国可用于保护实习生权益的法律法规很宽泛,实际上并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在此,笔者将就实习生劳动权益保障进行探讨,具体内容如下:
一、我国及国外关于实习生的权益保障的相关法律规定 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对实习生劳动权益保护的专门性立法。仅有一些法律法规部分涉及到了实习生劳动权益保护的内容。原劳动部颁布了《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在这份意见中,其第十二条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不视为就业,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但是也就是这条规定,表面上对劳动者的身份进行了明确,不过就是这种明确,导致了现在实习生权益无法得到全面的保护。教育部颁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第九条规定“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明确了在实习生权益受损时,学校应当承担的责任。但是很明显,用人单位并没有进入责任主体的范围。教育部与财政部联合下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中对实习生权益保护做了相应的规定,其中包括实习协议、报酬等内容。不过这个管理办法正如其名称显示仅限于保障中等职业学校实习生,高校实习生并没有被包括在内。教育部曾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实习管理工作的通知》当然还是仅限于对中等职业学校实习生。2007年,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企业支付实习生报酬税前扣除管理办法》,针对实习生报酬征税的问题做出了很具体的规定,不过这个办法仅限于实习生报酬征税。此外,在我国针对实习生权益保护,有一些地方走在了全国前列,2010年,广东省曾颁布《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生实习与毕业生就业见习条例》,作为地方性法规,该条例规定了学校、实习单位、学生,三方都应签订实习协议,协议应包括意外伤害保险、损害赔偿等约定,并且规定要支付实习生一定的劳动报酬,而且必须支付生活补贴,标准是不低于当地的最低的公司标准的80%,不高于120%等等。同时它规定了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实习单位应当按照同岗位职工工资的一定比例向学生支付实习报酬不难看出,该条例有效而细致地规定了用人单位与学校在对实习生权益保护方面所应承担的责任,广东省在实习生权益保护方面开了全国之先河。为各省市乃至
全国实习生权益立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实习期间受到伤害,工伤不能得到支持的情况下,实习生还可根据适用《民法通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于问题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由实习单位和学校对受害的实习生承担损害赔偿的责任。
参照国外,作为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有很多国家在实习生权益保护方面做得很好。笔者选取大陆法系国家日本和英美法系国家美国为代表,简单看一下国外的具体做法。日本《劳动基准法》就针对实习生的种类、实习生的薪酬、甚至实习生的住宿条件做出了很具体的规定,为我国劳动立法提供了借鉴。此外,美国《联邦劳动法》在实习生薪酬方面做出了规定,虽然企业不是必须给付实习生劳动报酬,但是如果录用“无薪实习生”,企业就必须提供类似职业学校一样的实习培训,并且能够使实习生受益。在实习生权益保护方面,国外显然比我国先进了许多。
二、目前我国实习生劳动权益保障立法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分析目前我国实习生权益保护的问题之前,笔者认为对实习生自身特征进行分析很有必要。马克思将人放在人类社会中进行研究,认为人之所以能区别于其他动物是在于其具有社会属性,即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从实习生来看,笔者认为其具有双重的社会属性:
1、学生。实习生首先是受教育的对象,其受教育不仅仅在学校进行,实习也是其在工作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强化专业技能的需要,实习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学习。在这种情况下,不能说实习的目标与用人单位(尤其是企业)的目标完全相反,但至少两者有很多不一致的地方。因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用人单位追求工作效益。一个熟练的业务人员教一个新手完成相应任务所花费的时间远比自己亲自操作的时间长得多。也就是说教育实习生势必会影响到工作的效率。由此,从短期来看,用人单位重视实习生权益的积极性自然不会太高;
2、劳动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大学生当然也拥有劳动权利。《民法通则》第十一条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这就使得宪法赋予大学生的劳动权利更加具备实际生活中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五十六条规定“高等学校的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参加社会服务和勤工助学活动,但不得影响学业任务的完成。高等学校应当对学生的社会服务和勤工助学活动给予鼓励和支持,并进行引导和管理。”目前我国大学生兼职实习的现象普遍存在。无论是从立法还是社会实际来看,实习生都在使用着自己的劳动者身份。虽然由于学生身份的存在导致实习生劳动者的身份并不那样“纯粹”,正因为如此,我国法律目前还尚未赋予实习生准确的定位。
综观我国关于实习生权益保护的规定,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缺陷有待改进: 首先,我国尚无专门的实习生劳动保护法律。通过对实习生社会属性的分析不难看出,机械地将实习生权益保护纳入现行的劳动法是不合适的。这一方面不
利于实习生学习目的的实现,另一方面则可能严重损害用人单位的利益,最终造成实习更加困难。
其次,在尚无专门的实习生劳动保护的法律规定的同时,也不将实习劳动关系纳入到劳动法的管辖范围。目前,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发生事故还主要是依靠《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侵权责任法》及相关的司法解释来解决。这实际上是把劳动关系简化成为了普通的民事法律关系,这种法律关系的“普通化”直接导致了实习生与用人单位之间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等。在实习劳动中,实习生一方面是学生的身份,与单位没有劳动关系,另一方面却是在实习单位工作中受的伤。按照“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在劳动中受伤后,应进行工伤鉴定,而医疗费用应由工伤保险或用人单位来支付。但对于学生在实习期间因工受伤后该如何认定,我国法律目前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另外,由于实习机会的稀缺,高校为了保证其就业率,不得不“凑合”放宽输送学生到实习单位的条件,对一些单位是能忍则忍。与此同时,实习生也缺乏相应的法律意识,一般情况下也不会坚持要与用人单位之间签订劳动合同。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发生事故,在用人单位方面由于不属于劳动法、工伤保险的规定范畴,实习生很难得到赔偿。在学校方面,学校由于并不是直接责任人,这样即使可以获得一些补偿,但也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总之,目前由于我国立法界对实习劳动关系尚未明确,导致了立法方面的严重缺陷,这成为了我国实习生劳动维权难的最根本的问题。立法的滞后与缺陷带来了一连串的社会问题亟待解决。
三、完善实习生劳动权益法律保障的立法建议
根据实习生的社会属性特征以及目前我国实习生劳动权益立法的缺陷,笔者认为现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积极出台相关地方性法规,为在校大学生维护其合法权益提供保障。在我国,地方性法规的出台要比全国性立法容易许多。要求出台全国性的法律,一步到位,不太容易实现。相比之下,地方性法规的及时出台则有助于缓解目前实习生劳动权益保障“少”法可依的局面。笔者建议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出台相关地方性法规,使在校大学生维护其合法权益有章可循。笔者认为,由于目前劳动法缺乏对于在校实习生的保护,那么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可以参照广东省颁布的《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生实习与毕业生就业见习条例》,制定符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的相关法规,切实保证在校大学实习生的权利,以解燃眉之急。
(二)明确人身损害赔偿责任。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大学生工伤认定和赔偿问题。
笔者认为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对于实习期间发生伤害,如果属于试用性质的实习,有事实劳动关系(即从法律上承认实习生的事实劳动关系)的存在,可先申请工伤认定,从而获得工伤赔偿。如果无法分清,也可先申请工伤认定,如不能获得支持,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向劳动仲裁部门提起仲裁,如果仲裁没有得到支持,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在实习期间受到伤害,工伤不能得到
支持的情况下,实习生还可根据适用《民法通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于问题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由实习单位和学校对受害的实习生承担损害赔偿的责任。
(三))完善法律规定,加快专门保护实习生劳动权益立法的进程。
要解决法律对大学生实习期间合法权益保护的法律不完善问题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解决这个问题,不能一步到位,只能循序渐进,过快则会导致用人单位与实习生之间利益的失衡,催生新的社会问题。从根本上做到完善有关法律规定。对《劳动法》及其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弥补其中的漏洞,使其能够适应整个社会的发展。从实习生的双重身份出发,笔者认为“准劳动关系”的提法是可行的。这样既区别于一般的劳动关系,便于用人单位接受和法律适用的明确。另一方面,这种“准劳动关系”又在概念上区别于事实劳动关系,准劳动关系也是劳动关系的一种,便于法律结构和内容的优化。与此同时,很多用人单位通过实习生选拔人才,这种“准劳动关系”表明了实习生正式就业的准备状态。借此,可以解决目前我国法律对实习生身份界定不清的问题。
结语:
总之由于实习生社会属性的双重特征导致了我国目前关于实习生身份界定的不清晰。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对实践情况的总结,强化劳动法律理论研究,尽快为实习生在法律上“正名”是目前问题的必经之路。由于笔者理论功底欠缺,实践经验不足,在文中出现的一些观点贻笑大方,还望海涵雅正。
第四篇:《快递人员的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课件
论文题目:
姓 名:身份证号:准考证号:所在单位:报考机构: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劳动关系协调师论文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广东劳动学会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劳动关系协调师
论文题目:
关于快递人员劳动权益保障的研究问题
编号:
关于快递人员劳动权益保障的研究问题
摘要:在互联网网购盛行的今天,中国快递行业飞速发展。短短几年内,快递业务量实现了从“百万级”到“千万级”的跨越,电商的助推是最大动力,快递员对我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不容忽视。没有他们,就没有互联网行业的繁荣。但同时,我们也更应该关注到他们的就业环境恶劣、工作压力大、劳动保障不规范、人员流失率居高不下等问题。本文将从该问题的现状、造成的原因和解决措施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快递行业 快递员 劳动关系 权益保障
最近,顺丰集团员工被打一事刷爆了各大社交平台。北京市某小区内一名骑三轮送货车的顺丰快递员,在派送过程中与一辆黑色小轿车发生轻微碰撞。车主连抽快递员耳光,而快递小哥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然而这样的被打事件还远远不止这一起。近日,西安快递小哥小徐称派件时,其三轮车被一轿车撞上。在双方交涉中,轿车司机辱骂并暴打了小徐30拳左右后开车逃逸。该行为已造成小徐眉骨骨折。
近年来这样的事件屡屡出现在公众视野,网络上也可谓是闹得沸沸扬扬,这也让我们看到了快递员目前的生存压力和尴尬状态。更让我们了解到目前对于快递人员的劳动权益保障问题尚存不少漏洞。在分析和探讨该问题的现状之前,先来了解一下快递行业的特点,这有助于理解后文所说的关于该行业的劳动关系问题。
一、快递行业
1、定义
快递:是兼有邮递功能的门对门物流活动,即指快递公司通过铁路、公路、空运和航运等交通工具,对客户货物进行快速投递。
2、行业特点(1)资本投入较大
公司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到网点建设、运输工具、信息处理中心等方面,不仅如此,快递作为服务业,容纳大量的劳动力,因此员工工资也是一笔相当大的投入。(2)人力资源需求量大
快递行业作为重要的服务业之一,目前的现代化程度较低,且环节众多,多为人工处理,因此对于劳动力需求大。
(3)区域性
我国快递行业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近两年,全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在东部地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的业务量占比最大。
(4)季节性
快递行业的季节性特征明显,如我们所熟知的“双十一”,2015年的这一购物狂欢节的预计快递业务量高达五亿件。除此之外,大大小小的节日带来的高峰形成了快递业务需求的旺季。这一急剧增加的快递量也对快递人员的工作提出了考验。
3、快递从业人员职责
依照公司要求,负责日常收件、送件工作;
负责客户快件不受损失,确保公司利益不受侵害,指导客户填并及时取回; 整理并呈递相关业务单据和资料;
客户的维护,客户咨询的处理和意见的反馈;
服务业的特征之一是劳动密集,而快递行业作为我国重要的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样具有容纳大量劳动力的特点。来自国家邮政局的统计数据显示,顺丰、申通、圆通、韵达等8家全国网络型快递企业的职工人数达108.4万人,快递行业的职工总数估计超过140万人。
如此庞大的快递员大军不可避免地会造成该行业人力成本高,但快递公司不该为此而不择手段地为攫取更高的企业利润而置劳动者权益于不顾。快递人员的生存现状理应引起社会和主管部门的关注,从而完善保障机制,加强行业规范,提升从业人员的幸福指数。
还有大家一定要多参考法律规定和业内专家意见 中国劳动关系网 劳动关系协调仲裁案件评审意见、劳动关系协调资源网,都有相关的专家论证 如果实在找不到例子可以直接用啊 这样可以省去很多功夫 而且专家的肯定比你们自己总结的到位 然后再结合自己的语言修改
二、快递人员的劳动权益保障问题
1、超时超载作业
快递行业现在实行的是底薪极低、计件提成的薪资制度来激励“马儿快跑”。不少人看过不少快递员月薪超万的此类新闻,这确有其事,但是这背后也隐藏着不为人知的艰辛。他们的工作常常伴随着超长工作、超载运输、和工作风险大的特点。
新华网记者走访时发现,在哈尔滨派送小件计费一元多,大件可以拿到两元。在大型快递公司或者北京等一线城市送件费用高一些。按照每个快递员日送150件、每月工作25天计算,快递员可以拿到绩效工资7000元,有些快递员拼命多送件,再加上基本工资,才可以达到月薪上万。
笔者在自己所在的小区收件时也了解到,由于一些顾客的不配合,他们甚至得跑个三四趟才能成功派件。不仅如此,对于一些非电梯房,快递小哥得爬上好几层楼送货上门,交通、地理位置、顾客需求等等各种因素的结合导致了快递员的工作时长存在极大的不稳定性,也无疑延长了他们的日常工作时间。
2、工作风险大
笔者还发现在一些快递员的招聘要求中明确写明应聘者需要自备电动车、摩托车、汽车等交通工具。他们基本都是室外作业,在拥挤的车流和人群中穿梭,则进一步加大这些安全系数低的交通工具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
如果大家平日有留意过快递送货小车的话也可以发现,他们所骑的电动车的尾
部,快件堆得超高,外面甚至直接用麻绳把这件快件绑起来,这会造成快递员上路时事故高发,对于车辆追尾、撞到猫狗、转弯摔跤等险情,他们都基本经历过。中美快递员在工作环境及待遇上差别很大。在美国,快递员开公司的汽车进行派件,并且车上装有空调,冬天暖和夏天凉爽,与中国的快递员相比,他们的工作环境的确更加人性化,也更加舒适。同时他们派件也不需要用户签收,只需放在客户收货门口便可以了。他们也基本不存在上文提及的超时工作问题,只需完成8个小时的工作量即可。如果碰上超时工作,会有加班费补贴提供。而相比之下,中国的快递员则大多风里来雨里去,工作环境差。夏季高温情况下,快递员大多领不到高温津贴。工作时间长,快件承包的方式让不少快递员甚至一周工作七天,出现月入过万元却没时间找对象的怪相。
3、未签劳动合同未缴纳保险
《法制日报》曾经报道过一起快递员因为难以确认劳动关系引发的劳动纠纷。李某2012年在苏州某快递公司当了快递员。前几个月平均月薪能拿到五千多,但好景不长,不久李某就因为公司业务进入淡季而被解雇。李某想让公司多付一个月工资,但公司没有同意,于是引发了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最后由于没有签劳动合同导致李某无法证明自己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而被法院驳回了索要赔偿的请求。
新华网则报道了另一件因未纳保险而无法取得赔偿的案例。2013年5月20日,申通快递公司的快递员小陆在一次上班途中遭遇车祸,腿部受重伤,经鉴定构成八级伤残。当地的社会保障局将其认定为工伤,年底,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做出仲裁裁决,申通快递支付小陆伤残补助金等费用共计约27.9万元。可两年过去了,小陆至今未拿到任何工伤赔偿。
没有社保,就意味着当发生严重工伤时,快递员会得不到相应的社会保障。对于一般的没有月薪过万的快递员来说,一次大额的医疗费用就足以剥光他们的所有储蓄。小陆的例子也足够诠释这一点。
不与员工签合同也不缴保险,是业内公开的秘密。东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杨素云表示,按照《劳动合同法》和《社会保险法》规定,中国境内的用人单位,无论是个体经济组织、还是民办非企业单位都必须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快递公司也不应例外,“哪怕是新兴产业也要遵纪守法,规范运行,只有起步是正确的,以后才能走得又快又好”
三、行业劳动争议众多的原因
为什么快递行业劳动争议此起彼伏?笔者认为原因有以下这些:
1、行业监管薄弱,恶性竞争激烈。
为争得市场份额,部分企业相互压价,加剧了业内恶性竞争。有些无良的快递企业会以牺牲员工利益来降低成本,从而产生劳动争议。
南京市法院公开的裁判文书显示,自今年初至11月,全市审理的“快递小哥”诉讼已有20余件,其中快递圆通、申通、天天等主流快递均当过被告,讨薪、鉴定工伤、确认劳动关系、支付劳动补偿金,成为快递员的主要诉请内容。物流企业集中的上海青浦区劳动及人事争议仲裁院统计,2012年-2013年间,该行业仲裁受理案件473起,其中劳动报酬类及工伤引发的劳动关系确立类纠纷数量居前两位,分别占到总案件数的46%及14%。
2、行业准入门槛低
随着电子商务市场的快速发展,一些快递企业因为业务量过大、自身条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选择外包、倒手给不具备运送资质的企业或个人在公司层面,但在这些加盟商中,一张桌子、几部电话、一个租来的门店便可以组成物流园区里的一家快递公司,他们中大多数都没有运输车辆与固定资产,公司没注册,办公一旦出了问题,员工想维权都找不到人。有的快递公司缺乏一定的场地,货物就堆在马路边。因此形成了快递行业小、散、乱的管理现状。
3、企业内部管理混乱。
目前不少快递企业都采取加盟形式,大区域有加盟商,加盟商再把区域下属的若干个片区划分给承包商,每个承包商会招四五个快递员。有时候,加盟商也会把一些好的片区留给自己,招几个快递员运作。
分属的网点流动性大,有承办商以此而不与快递员签订劳动合同,不缴纳社保费,更谈不上企业文化的构建和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而有些承包快递的直接就是老夫老妻店,劳动人事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缺乏。
4、快递人员维权意识差
对于快递员自身而言,笔者发现,快递员的招聘要求中写着“高中及以上学历”,现实生活当中,相当多的一部分快递员甚至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他们自身的职业素养意识较为薄弱,而且维权意识较差,觉得开车送快递不过是个简单的体力活,所以所谓岗前培训是没有必要的,认为导致出了事故才想起自身权益受到了损害。可谓是有苦自己咽。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很多快递人员没有经过之前培训就直接上岗,导致素质参差不齐,服务意识差。
四、解决措施
1、国家层面:出台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关于上文提到的相关快递公司不依法签约合同缴纳社保的行为,国家应建立并不断完善申诉与执法联动机制,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至于因加盟商良莠不齐而导致的管理乱象,有法律专家表示,《快递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对经营主体的范围规定应更为严格,从规范快递经营主体的角度来规范快递业的劳动关系。明确加盟主体必须具有企业法人资格,同时禁止经营主体采取分包、转包、承包等其他形式,防止经营主体规避《劳动法》,以有效保护快递员的劳动权益。同时应改进快递行业车辆管理,制定快递专用机动车辆系列标准,及时发布和修订车辆生产企业公告。研究出台快递专用电动三轮车国家标准以及生产、使用。管理规定。各地可结合实际制定快递专用三轮车用于城市收投服务的管理办法,解决当前快递员骑三轮车等安全性能低的交通工具送货的乱象。
2、行业层面:完善行业标准,提高准入规则
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一是引导企业规范自身经营行为,淘汰落后企业。二是发挥行业协会的监督和协调作用,当发生快递员被侵权的事件时,行业协会应该积极主动地站出来予以帮助,协调各方力量给予最大程度的支持,让这个行业一线员工感到温暖且心安。
3、公司层面:依法与员工订立合同和缴纳保险
《劳动法》第16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同时《劳动法》第72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同时应从业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做到持证上岗,规范服务快递做一家良心企业。公司内部应同时努力发挥其法务部门的作用,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4、个人层面:提高维权意识和职业素养
《劳动法》第44条第3款规定支付加班工资: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所以当快递公司实行的是定时工作制时,员工可依法索要加班费和节假日加班报酬。如果实行不定时工时制时,原则上在法定节假日不用支付,但地方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再者,《社会保险法》规定,社会保险属公法范畴,属强制缴纳。快递公司不给快递人员缴纳或未足额缴纳时,快递员可以依法向有关部门举报、投诉,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公司在未缴纳或未足额缴纳期间,快递人员生病、生育、受伤等无法享受医疗、生育、工伤等保险待遇,所产生的相关损失,均由公司赔
偿。因此快递员们应该提高职业素养,多了解自己所处行业的相关劳动者权益保障法律,积极维护自身权益,同时以便于当发生被侵权的事件时,自己懂得如何寻找法律途径维权。
五、结束语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快递员作为新职业已纳入我国新修订的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这是其职业身份在“国家确定职业分类”上首次得以确立,也意味着快递行业将逐步规范起来。希望通过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可以构建一个更健康更和谐的快递行业环境,让辛苦工作在一线的快递员们可以不再“心寒”。
(1)网易新闻《快递员没有劳动合同该如何维权》http://news.163.com/15/0306/21/AK28NG9I00014AED.html(2)人民网《曝全国近百万快递从业人员未签合同未缴保险》http://js.people.com.cn/n/2015/0708/c360302-25499195.html(3)新华网《透视快递员高压生存状况:从“月薪过万”到“过劳死”风险》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3-11/21/c_118238447.htm(4)劳动报《
快递
员权
益
保护
也需
“
提
速
”》http:///Home/report/107982-1.htm
(6)新华网《快递员工伤两年未获赔偿 劳动保障别落下快递哥》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5-12/10/c_128516705.htm(7)《工友》 2015年第11期《那些一直在路上的人们——武汉市快递员生存状况调查》
第五篇:论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基层司法所权益的法律保障
论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基层司法所权益的法律保障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非监禁性的刑罚执行活动,是我国刑罚制度改革的新生事物,据了解,2011年我市基层人民法院每年判处的适于社区矫正的对象现在已达到40%左右,这个数字不包括各监外执行、假释、保外就医人员,如果累加起来,监禁刑基本与监禁刑持平,非监禁刑在刑罚执行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区矫正作为非监禁刑的执行方式,在国内始于2002年8月,2010年开始在甘肃省试行。在国内矫正立法尚不完善的状况下,做好社区矫正工作,对于完善我国刑罚执行制度体系,推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我镇自实施社区矫正工作以来,司法所承担了大量业务,但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其实,作为基层矫正工作者之一,本人认为,各地在实际工作中出现和存在的问题大同小异,只不过因地域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差异导致表现出矛盾重点不同,下面就如何在农村开展社区矫正工作进行交流和探讨。
一、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基层司法所权益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坚实的经济基础作后盾。社区矫正工作经费在基层司法所是其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一个基层司法所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仅搭建工作“平台”就需资金十万元,每名矫正对象年经费也需要2000元左右。由于相关文件对每个社区矫正对象所需的具体工作经费,没有明确的保障内容、保障标准和保障时间要求,导致在实际中,工作经费难以及时到位。在调研中发现,由于当前社区矫正的经费主要依靠政府临时性拨款和司法行政机关工作经费的自行调剂,在基层乡镇财力普遍脆弱的情况下,基层乡镇无力保障社区矫正所需的工作经费,严重制约了社区矫正工作的正常开展。国家没有给予充足的资金支持,司法所连社区矫正人员的工资都无法保证。再加上上级对社区矫正要求高(卷宗、谈话、回访、追踪等等)。由此可见,资金不足是基层司法所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最大障碍,当前需要做的是引起国家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加大对基层司法所资金的投入,以保证工作的有效运行。
(二)、资源配备不合理、不均衡,社区矫正工作实际落在司法所。其表现是: 尽管社区矫正工作从中央、省市、县区乃至乡镇,都成立了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整个社区矫正工作的领导,但真正发展职能作用的落实在基层的只有基层司法所,形成基层司法所单打独面的工作格局。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的职能作用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的发挥,组织机构形同虚设。
(三)、基层司法所在工作中行政执法手段缺位。司法所在承担社区矫正工作中,作为内部管理单位来讲,司法所人员的身份及职责是明确的,但是对外来讲,确没有从事相对应工作的身份证明和执法所需的证件。目前司法所在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中,对极个别社区矫正人员不愿意接受矫正和不愿意服从社区矫正管理及违规人员,司法所只能劝说,但没有强制执行力。按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规定,公安机关予以协助,但实践中难免出现推诿扯皮现象。由于缺乏强制手段,导致司法所无能力对社区矫正人员实施有效监管,司法所面临的不仅是一种无奈更是一种尴尬。
(四)、社区矫正、帮教人员的构成情况有待落实。按照社区矫正人员实施办法第3条的规定,除了有司法所工作人员外,还有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还有社区矫正人员所在的村、居、家庭成员和监护人、保证人作为社区矫正帮教的成员。但是在实践中在报到时,社区矫正人员都是一人前来报到。有些社区矫正人员的家庭几乎是人户分离,在实践中对帮教工作都流于形式。落实这些情况仅仅靠基层司法所去办理,显然不现实,应该提升到政府工作的层面。
(五)对矫正人员管理制度的规定不够完善。如社区矫正工作实施办法对矫正人员的请销假制度的规定有待进一步完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规定,基层司法所所长对社区矫正对象的请销假审批权限只有7天,超过7天需报上级司法行政机关,最长假期不超过1个月。而对于大多数判处缓刑和假释的罪犯大多数都是初次犯罪,主管恶性程度不深、社区危害性不大,而这些人出来。必须面对的是一个生活和生存的环境,不得不外出打工、求职。而本地方的资源又有限,如果局限于法定假期只有1个月,一不利于矫正人员的生活和工作,二也不利于矫正人员的教育改造,如果法定假期届满,还可续假,对于一个矫正人员外出务工那就得每月都要请假,每月都要审批,在操作起来既增加了工作量,也不利于监管。在实践中不好操作,缺乏可行性。实践中多数对象超过规定时间,对其管理的责任落到基层司法所,显然,增加了司法所的工作量和权益责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