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研究(大全)

时间:2019-05-14 22:06: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研究(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研究(大全)》。

第一篇: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研究(大全)

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研究

2011-7-22

摘要:物联网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物体自动识别和信息共享的网络系统,被誉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全球信息产业领域的第三次浪潮。本文阐述了世界主要经济体物联网发展的现状以及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基本架构、产业链和商业模式,分析了我国物联网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并给出了推进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物联网,基本架构,产业链,商业模式

1、物联网的基本概念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被誉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全球信息产业领域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的概念最早出现于1999年,指的是利用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GPS)、激光扫描器等,按照一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进行连接和结合,并同时进行数据和信息的交换与通讯,以实现物品的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等一系列的智能化活动的网络[1]。

2、国外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概述

近年来,世界主要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制定与物联网相关的信息化战略。在有关物联网的应用和研发方面,美、欧、日、韩等少数国家起步较早,总体实力较强。物联网最初的研发方向是条形码、RFID等技术在物流、商业零售等领域的应用,而随着RFID、传感器、近程通信等技术的发展,目前其应用已经拓展到环境监测、生物医疗、智能基础设施等领域。

2.1 美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现状

美国是物联网技术的主导和先行国之一,较早开展了物联网及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据美国科学时报报道,在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NSF)资助下,马萨诸塞州剑桥城于2007年就着手打造全球第一个全城无线传感网。2008年7月,在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发表的《2025年对美国利益潜在影响的6种关键技术》的报告中,将“物联网”技术列入其中,认为物联网技术将会对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2009年1月,在奥巴马总统与美国工商界领袖举行的一次会议上,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提出了“智慧地球”概念,并建议美国政府投资新一代智慧型基础设施。奥巴马对此给予积极回应:“经济刺激资金将会投入到宽带网络等新兴技术中去,毫无疑问,这就是美国在21世纪保持和夺回竞争优势的方式。”此后,物联网产业引发全美工商界的高度关注,并认为“智慧地球”有望成为又一个“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从而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轰动[2]。

2.2 欧盟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

欧盟早在2006年就成立工作组,专门进行RFID技术研究,并于2008年发布了《2020年的物联网——未来路线》。2009年6月,欧盟委员会发布《物联网——欧洲行动计划》,提出了包括监管、隐私保护、芯片、基础设施保护、标准修改、技术研发等在内的14项框架内容,对物联网未来发展以及重点研究领域给出了明确的路线图,并计划与2011年-2010年间每年新增2亿欧元加强研发力度,同时出资3亿欧元,专门支持物联网相关公私合作短期项目建设[3]。

2.3 日本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现状

日本政府早在2004年就推出了“u-Japan”计划,着力于发展泛在网及相关产业,并希望由此催生新一代信息科技革命,在2010年实现“无所不在的日本”。在2009年8月,日本又将”u-Japan”升级为“i-Japan”战略,提出“智慧泛在”构想,将传感网列为其国家重点战略之一,致力于构建一个个性化的物联网智能服务体系,充分调动日本电子信息企业积极性,确保日本在信息时代的国家竞争力始终位于全球第一阵营。同时,日本政府希望通过物联网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减轻由于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医疗、养老等社会负担[3]。

2.4 韩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现状

韩国也十分重视信息技术产业化发展,在2004年几乎与日本同步提出了“u-Korea”战略,并制定了详尽的“IT839战略”,重点支持泛在网建设。在2009年10月韩国颁布了《物联网基础设施构建基本规划》,将物联网市场确定为新增长动力,确定了构建物联网基础设施、发展物联网服务、研发物联网技术、营造物联网扩散环境等4大领域、12项详细课题,并提出到2012年实现”通过构建世界最先进的物联网基础设施,打造未来广播通信融合领域超一流ICT(信息通信技术)强国”的目标[4]。

此外,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也在加紧部署物联网经济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下一代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

3、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

2009年8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无锡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视察中指出: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加快推进传感网发展,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国”中心[5]。目前,物联网关键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RFID目前主要应用在电子票证川刁禁管理、仓库/运输/物流、车辆管理、工业生产线管理、动物识别等领域。

3.1 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基本架构

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基本架构如图3.1所示[1],分为国家层、行业/区域层以及企业层。

(1)国家层

国家物联网管理中心是国内一级管理中心,制定和发布总体标准,建设和维护全国CRS网络,负责与国际物联网互联,负责全局相关数据的存储与发布,并对二级物联网管理中心进行管理。

(2)行业/区域层

包括行业/区域物联网管理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行业/区域物联网管理中心是国内二级管理中心,分为各行业的物联网管理中心(如交通运输业、药品行业、服装业、邮政业等)、专用物联网管理中心(如军事、海关)、区域物联网管理中心(如北京市、辽宁省等)。制订各行业、各领域、各区域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存储各行业、各领域、各区域内部的相关数据,并将部分数据上传给国家管理中心。行业/区域公共服务平台为本行业或者区域的企业和政府提供跟踪、防伪、查询等物联网公共服务。

(3)企业层

包括各企业及各单位内部的RFID、传感器、GPS等应用系统以及RFID、传感器、GPS等信息采集系统。应用系统负责前端的标签识别、读写和信息管理以及访问行业区域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获取各种物联网公共应用服务;信息采集系统包括电子标签、读写器等各种射频终端,各种传感器终端以及GPS终端等,负责采集RFID、传感、位置等信息。

3.2 我国物联网的产业链分析

物联网的产业链定义为:与生产和提供物联网产品业务相关的企业,以提供满足用户某种需求的产品或业务为纽带,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联接而成的具有内部分工和价值增值功能的、动态的链网式企业集合。与传统的产业链相比,物联网产业链涉及的行业范围更加广泛。产业链中不仅包括与物联网技术直接相关的企业,如RFID读写器制造商、传感器制造商,还包括公交、物流、安防等传统企业。可以说,物联网产业链是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有机地整合现有行业的产业链,以实现”万物相连”的设想[6]。

我国物联网产业链如图3.2所示,其中包括系统设备提供商、芯片制造商、RFID&传感器制造商等。

(1)系统设备提供商

系统设备提供商指提供诸如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硬件的提供商,如IBM、惠普、思科、华为等公司。

(2)芯片制造商

包括RFID识别芯片,智能芯片等产品的生产厂家,如高通、德州仪器、意法半导体等。

(3)RFID&传感器制造商

包括RFID设备、传感器两大类产品的生产厂家。可细分为RFID识读设备生产厂家,摄像头、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一系列传感器设备生产厂家,传感器通信网络模块生产商等。

(4)系统集成商

系统集成是指一个组织机构内的设备、信息的集成,并通过完整地系统来实现对应用的支持,包括设备系统集成和应用系统集成。系统集成商是指具备系统资质,能对行业用户实施系统集成的企业。

(5)电信运营商

目前我国有三家主要的电信运营商,分别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及中国电信,其运营网络范围包括2G网络、3G网络、WiFi、WiMAX、Internet等。

(6)平台提供商

主要是指物联网信息管理平台的提供者。

(7)科研机构及咨询机构

物联网的科研机构主要指各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目前我国主要从事物联网研究的科研结构包括无锡传感网研究中心、北京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与传感网研究院等。物联网行业标准制定机构包括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等。

咨询机构主要向物联网产业的上下游相关公司提供战略、管理、IT等领域的咨询服务。

此外,作为风险投资者或战略投资者,银行和风险投资商可以为物联网产业链中的上下游公司提供资金、管理及资本运作上的支持。

3.3 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是为了实现顾客价值而进行的价值创造过程,是对企业内部结构和流程进行整合,并对企业在价值网中的位置进行重新定位的活动[7]。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说:“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商业模式在推动业务发展和促进技术应用创新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物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其未来的发展急需探索、实践、创新一个新的商业模式。

目前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物联网示范应用均由政府买单,而用户自发建设的相对较少。政府为一些与物联网发展相关的公共服务、民生工程买单,有助于产业化过程中加强各行业主管部门的协调与互动,有效地保障物联网产业的顺利发展[8]。

为了提高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物联网产业链中的相关企业不仅要在技术上不断创新,还要积极开发新型的商业模式。除了上述政府买单的商业模式以外,发展物联网产业将可能会形成以下几种商业模式:

(1)运营商推动模式。运营商包括电信运营商和软件服务运营商,他们依据定位的客户市场和客户群体共性需求特征,充分利用传感技术和运营商的运营服务能力,形成智能终端或其它智能应用,广泛服务于大规模的用户群体,直接带动社会化的应用创新和生活方式改变。

(2)免费模式。公司通过向某一类客户收取少量费用或提供免费服务,来吸引足够数量的同类客户,然后再依靠他们来大量吸引另一类客户,而后者贡献的收入将大大超过公司获取和服务前者的成本。“免费”就是这样的一种商业模式。它所代表的正是数字化网络时代的商业未来。因此,当今的网络商业模式中的免费策略仍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例如谷歌和百度。在物联网的产业发展初期,可以先通过免费服务吸引大量用户的关注和使用,并逐渐将其中的一部分升级为付费的VIP,以更好的增值服务作为交换。

(3)用户与厂商联合推动模式。这类应用的推动力量来自行业(领域)用户的业务需求,系统集成商或软件产品厂商作为系统的实施方,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针对用户需求形成满足行业(领域)需要的智能化服务方案(如环保领域的碳足迹监控系统、智能化城市交通系统等),这类应用将在促进两化融合、保障民生、促进社会生活健康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4)垂直应用模式。这种模式高度标准化,与企业流程紧密结合,专业性强,业务门槛特别高。在这种模式下物联网应用推进速度非常快,同时需要跟企业实施战略合作才能有效推进。电力、石油、铁路等行业领域都可采取此种模式。共性是一个行业内往往存在一个或几个大型企业,具有非常强的执行力。

(5)行业共性平台模式。这个行业内的企业碎片化,存在很多大大小小的企业,因此该行业的物联网难以规模发展,需要公共平台的支持和服务。另一方面,这样的行业标准化推进难度非常大,只有在政府、行业、企业共同合作推进之下,运营商提供的行业共性平台服务才能有相应的市场。

4、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目前我国物联网产业还处在零散应用的产业启动期,距离大规模产业化推广仍存在很大差距[9],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标准体系问题

物联网主要是跨行业、跨领域的应用,各行各业的应用特点和用户需求不同,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造成物联网开发、集成、部署和维护的成本较高,制约了物联网业务的规模应用。

(2)行业融合问题

物联网的发展目标是促进信息技术与其他行业的深度融合,这种融合会触及到企业的业务流程改变、机械设备改造、人员岗位调整等,必然会遇到较大阻力。

(3)商业模式的完善与创新问题

物联网的产业链构成复杂,涉及终端制造商、应用开发商、网络运营商、最终用户等诸多环节,各环节利益分配困难,难以实现共赢,进而导致商业模式的不可持续,需要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多元化。

(4)隐私及安全问题

随着物联网应用的不断推广,会涉及越来越多的关系国家安全、企业机密和个人隐私的信息。这就要求物联网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从技术上加以保障,有关部门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法令、法规,来保障用户的信息安全、保护个人隐私。

5、推进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物联网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尚处于初创阶段,其标准、技术、商业模式以及配套政策等还不成熟。为了推进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加大物联网基础技术和核心技术研究的投入,加快物联网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形成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

(2)建立物联网创新性产业集群及物联网产业孵化基地。创新型产业集群是指以创新型企业和人才为主体,以知识密集型产业和平台产品为主要依据,以创新组织网络和商业模式为依托,以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和文化为环境的一种产业集群方式[4]。

(3)建立物联网产业孵化基地,通过试点示范项目推广物联网的应用。这样不仅可以为中小企业的创新提供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管理、市场等方面的一站式服务,还可以培育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4)健全物联网产业政策环境。

通过开放的产业投资政策、优惠的税收政策,引导国有、民营、国际的各种资本向物联网产业倾斜,打破行业壁垒,允许跨行业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积极推广关键应用。尤其在产业启动阶段,要鼓励产业链的开放,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通过适度宽松的准入政策、价格政策等政策手段营造开放的产业环境,为我国物联网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志硕,魏凤等.我国物联网的体系架构研究 [J].物流技术,2010,(4):1-3.[2]王光辉.物联网战略的国际观察与思考 [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0,(4):7-9.[3]朱国平.国内外物联网产业发展动态 [J].杭州科技,2010,(1):39-40.[4]唐亮.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与产业链分析[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0.[5]邵威,李莉.感知中国——我国物联网发展路径研究 [J].中国科技信息,2009,(24):330-331.[6]戴蕾,舒华英等.中国物联网产业链浅析 [A].两化融合与物联网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管理委员会,2010.17-21.[7]范鹏飞,曹自立等.基于运营商视角的物联网商业模式 [J].通信企业管理,2010,(12):84-85.[8]陶冶.物联网产业商业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4):15-18.[9]李向文.欧、美、日韩及我国的物联网发展战略——物联网的全球发展行动 [J].射频世界,2010,(3):50-53.作者简介:丁学君,东北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博士生。研究方向:移动互联网及物联网。

作者:丁学君 来源:《电子商务》2011年第05期

责任编辑:唐小鹏

第二篇:物联网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及关键问题

物联网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及关键问题

一、物联网定义①:

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它具有普通对象设备化、自治终端互联化和普适服务智能化3个重要特征。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指的是将无处不在(Ubiquitous)的末端设备(Devices)和设施(Facilities),包括具备“内在智能”的传感器、移动终端、工业系统、楼控系统、家庭智能设施、视频监控系统等和“外在使能”(Enabled)的,如贴上RFID的各种资产(Assets)、携带无线终端的个人与车辆等“智能化物件或动物”或“智能尘埃”(Mote),通过各种无线/有线的长距离/短距离通讯网络实现互联互通(M2M)、应用大集成(Grand Integration)、以及基于云计算的SaaS营运等模式,提供安全可控乃至个性化的实时在线监测、定位追溯、报警联动、调度指挥、预案管理、远程控制、安全防范、远程维保、在线升级、统计报表、决策支持、领导桌面(集中展示的Cockpit Dashboard)等管理和服务功能,实现对“万物”的“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管、控、营”一体化。

二、物联网的背景①:

1、物联网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

2、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提出了,“传感网是下一个世纪人类面临的又一个发展机遇”。

3、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提出传感网络技术将是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

4、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

5、物联网产业链可以细分为标识、感知、处理和信息传送四个环节,每个环节的关键技术分别为RFID、传感器、智能芯片和电信运营商的无线传输网络。EPOSS在《Internet of Things in 2020》报告中分析预测,未来物联网的发展将经历四个阶段,2010年之前RFID被广泛应用于物流、零售和制药领域,2010~2015年物体互联,2015~2020年物体进入半智能化,2020年之后物体进入全智能化。

6、作为物联网发展的排头兵,RFID成为了市场最为关注的技术。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RFID市场规模已从2007年的49.3亿美元上升到52.9亿美元,这个数字覆盖了RFID市场的方方面面,包括标签、阅读器、其他基础设施、软件和服务等。

7、2011年我国物联网发展经过从“感知中国”到“智慧城市”,从物联网进入政府工作报告到列入“十二五”规划,国家一直在物联网产业发展过程中扮演者极其重要的角色,物联网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物联网是一个新兴领域,产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将会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如微电子技术、传感元器件、自动控制、机器智能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持续发展,它带来的市场利润将进一步扩大。

三、物联网的内涵①:

1、物联网可以理解为从现有网络向泛在边缘拓展,即“公网/专网+传感网”。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物联网主要涉及与电信网的通信接口,业务应用处理控制平台等,并不涉及独立建网或大网改造问题,当然,为了适配某些高价值物联网应用,有可能需要对于网络本身进行一些优化和适配,2、物联网的体系架构可以分为三层,最底层是感知层。主要包括各类传感器/敏感器件以及物与物(M2M)终端、传感网网关、二维码、射频识别标签等;中间层是网络层或联 1

网层。各种物联网应用借助无线、有线手段接入网络,在网络互联支持下提供信息的传递、共享和服务的支撑;最上层是应用层,属于业务支撑及运营管理层。该层主要涉及感知信息的传递控制、存储、关联、分析,支持分布式扁平化的信息处理框架,如网格、分布式计算和云计算等。

3、物联网强调物与物、物与人的通信,而泛在网还进一步包括人与人的通信,因而内涵更加广泛。从另一个角度看,物联网实质上是泛在网要融合协同的一种网络工作模式,是泛在网络及信息化在行业应用角度的一个重要体现,也可以看做是泛在网的一类具体表现形态。

四、物联网的特征:

首先,它是各种感知技术的广泛应用。物联网上部署了海量的多种类型传感器,每个传感器都是一个信息源,不同类别的传感器所捕获的信息内容和信息格式不同。传感器获得的数据具有实时性,按一定的频率周期性的采集环境信息,不断更新数据。

其次,它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泛在网络。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仍旧是互联网,通过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在物联网上的传感器定时采集的信息需要通过网络传输,由于其数量极其庞大,形成了海量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为了保障数据的正确性和及时性,必须适应各种异构网络和协议。

再次,物联网不仅仅提供了传感器的连接,其本身也具有智能处理的能力,能够对物体实施智能控制。物联网将传感器和智能处理相结合,利用云计算、模式识别等各种智能技术,扩充其应用领域。从传感器获得的海量信息中分析、加工和处理出有意义的数据,以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发现新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

五、物联网的关键技术②:

1、传感器技术,这也是计算机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大家都知道,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计算机处理的都是数字信号。自从有计算机以来就需要传感器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计算机才能处理。

2、RFID标签也是一种传感器技术,RFID技术是融合了无线射频技术和嵌入式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技术,RFID在自动识别、物品物流管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3、政府应该加大对产业的投入,这个投入可以不是资金,而是给企业更多的政策,特别是在操作系统、开发工具、IC设计等产业链中高端领域上从政策到资金都要加大投入。在管理上引入重大资金投向问责制,对长期投入资金不能市场化、产业化的项目,定期论证评估,不能达标的关停并转甚至要追究责任。

4、减少盲目引进项目,在嵌入式与物联网的发展中,核心技术坚持鼓励国产化,从资金上、税收上加大力度向自主研发产品倾斜。杜绝盲目引进产业链的中高端技术,特别是不能出现像其他行业一样,重复引进同一个外国品牌多条生产线的状况。

六、物联网在我国发展的现状②:

1、我国已形成基本齐全的物联网产业体系,部分领域已形成一定市场规模,网络通信相关技术和产业支持能力与国外差距相对较小,传感器、RFID等感知端制造产业、高端软件和集成服务与国外差距相对较大。仪器仪表、嵌入式系统、软件与集成服务等产业虽已有较大规模,但真正与物联网相关的设备和服务尚在起步。

2、我国已形成了较完整的敏感元件与传感器产业,产业规模稳步增长。

3、尽管我国在物联网相关通信服务领域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但应在M2M通信网络技术、认知无线电和环境感知技术、传感器与通信集成终端、RFID与通信集成终端、物联网网关等方面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4、在物联网应用基础设施服务业领域,虽然不是所有云计算产业都可纳入物联网产业范畴,但云计算是物联网应用基础设施服务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的大规模应用也将

大大推动云计算服务发展。国内云计算商业服务尚在起步,SaaS已形成一定规模,而真正具有云计算意义的IaaS和PaaS商业服务还未开展。目前,我国在云计算服务的基础设施(IDC 中心)建设、云计算软硬件产业支持和超大规模云计算服务的核心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

5、在物联网应用服务业领域,整体上我国物联网应用服务业尚未成形,已有物联网应用大多是各行业或企业的内部化服务,未形成社会化、商业化的服务业,外部化的物联网应用服务业还需一个较长时期的市场培育,并需突破成本、安全、行业壁垒等一系列制约。

综上所述,我国尚未形成真正意义的物联网产业形态和爆发点,物联网有形成巨大市场的潜力,但潜在空间转化为现实市场还需要较长时间培育,关键点是通过技术和应用创新形成新兴业态和新增市场。

七、我国物联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③:

1、我国物联网发展具有一定的基础,但整体创新实力有待提高。目前我国物联网存在技术分散、单一,核心技术薄弱,整体技术集成创新能力弱,产业化应用服务环境等问题,整体创新实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2、主管部门已开始规划,但必须统筹协调。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来看,我国物联网的发展还没有一个有效的统筹协调机构,缺少统一的规划部署好人全面的统筹协调,整体推进速度较为缓慢。

3、地方政府积极性高涨,地方政府对物联网发展的方向和核心技术成熟把握不准,大多关注于物联网前端的信息传感器装置的硬件及其标准化。不少地方缺乏科学规划,盲目投资引进国外系统和设备,分散发展。

4、科研活动活跃,但企业参与热情不高。由于物联网尚处于孕育发展阶段,有诸多关键技术和标准需要研究和突破。由于物联网发展初期往往投入大、风险高、周期长,缺乏用户需求的持久动力,产业化应用成熟度较低,因而企业跟进参与的热情不高,大多数企业都只是在做局部的产品研发和小规模的应用实验,还难以形成规模化的产业发展格局。

八、我国物联网发展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1、科学规划,着手研究制定物联网中长期发展规划。把“感知中国”作为我国物联网发展的目标,包含了丰富的内涵。要从长远发展、宏观布局的战略高度,组织战略规划研究。

2、统筹协调,尽快设立“感知中国”物联网创新等有关部门。通过形成“感知中国”物联网有关部门的支持,统筹协调解决物联网规划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积极引导我国物联网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3、做好顶层设计,率先发展“感知中国”物联网框架体系和标准规范研究。我国物联网创新发展是一项战略性任务,决定成败的关键是要加强宏观把握,做好顶层设计。

4、以应用促进创新,加强自主创新,把握发展主动权。力争在智能电网、现代物流、智能交通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形成系统化的行业应用集成解方案,要积极调动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性,根据各个发展优势和特色,合理布局,有计划、有步骤稳步推进,避免盲目冒进和无规竞争。

5、培育环境,营造“感知中国”物联网创新发展的好气氛等等。

九、在物联网世界,物流行业存在哪些机遇③:

1、物联网是通过光学识别、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链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2、物联网与物流业结合,不仅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信息技术支持,而且拓展了物联

网产业的发展空间。

3、利用物联网技术,发展现代物流业,可以加快对现有仓储、转运设施和运输工具的标准化改造。同时,鼓励企业采用标准化的物流设施和设备,实现物流设施、设备的标准化。

4、物联网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充分运用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以高速全光网络为依托,为物流活动的各种需求作出智能的响应。加快建设物联网才能抢占物流化信息浪潮制高点。

5、在物流领域来看,物联网只是技术手段,目标是物流的智能化。

6、物联网目前在交流物流和公共事业为更大的发展方向,从应用来讲,在公共事业监控以及交流物流信息采集、定位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7、,物流公司与物联网关系十分密切,通过物联网建设,企业不但可以实现物流的顺利运行,城市交通和市民生活也将获得很大的改观。

① 刘兆元;;物联网业务关键技术与模式探讨[J];广东通信技术;2009年12期

② 郝文江;武捷;;物联网技术安全问题探析[J];信息网络安全;2010年01期

③ 甘志祥;;物联网发展中问题的初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0年05期

09物流管理符致柏29020101078

第三篇:我国物联网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对策分析

我国物联网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对策分析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与互联网相对,但不同于互联网,物联网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用于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首先,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次,物联网的用户端基于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李一等,2010)。

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江苏无锡调研时,对微纳传感器研发中心予以高度关注,提出了把传感网络中心设在无锡、辐射全国的想法。温家宝总理指出“在传感网发展中,要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加快推进传感网发展”,“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国’中心”。物联网即传感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

自2008年初爆发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持续下滑,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均出现了负增长,而物联网被看作是重振经济增长的利器。在这样的背景下,培育和发展物联网产业.对于我国扭转长期锁定在产业链低端,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努力发展新兴产业,走产业高端化道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物联网发展概述

1995年,比尔•盖茨就在《未来之路》一书中提及了物联网的概念。此后在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提出传感网络技术将是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2004年,物联网因其能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即时交流.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全球十大热门技术。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正式提出了物联网概念。也拉开了物联网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序幕(侯赞慧等,2010)。

清华大学教授李星表示:现在的互联网是人和人之间的通讯,物联网包括人和机器的通讯,机器和机器的通讯,包括传感器、控制器等。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解释说:“物联网时代的冰箱、彩电等家电产品,都可以用手机控制。例如在家电上安装传感器。就可以用手机通过网络进行操控”。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表示,3G带来了巨大的机会。尤其是物联网时代,3G将促进物联网有效发挥无缝通信的巨大威力。相辅相成的是,物联网实现了人与物、物与物的传输。这也将成为未来移动通信的巨大蓝海。

物联网是未来4G业务可选择的商业模式。物联网是下一代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应用,因为物联网突出表现为每一个物体都可通信、可寻址、可控制,并且未来任何物体都可实现上网,移动互联网将随处可见。与此同时,物物通信还会包涵大量数据业务,而未来4G的高带宽正好有了“用武之地”。也就是说,物联网会对数据业务有较大需求,也许会成为未来

4G业务可选择的商业模式。近年来,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制定与物联网相关的信息化战略,寄希望于物联网是金融危机的解决之道,刺激经济的新一轮增长。

(一)美国“智慧的地球”

2008年年底,IBM公司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建议将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到各行各业之中,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全球每个角落的各种物体中,并且普遍连接,形成“物联网”,而后通过超级计算机将“物联网”整合起来,使人类能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最终形成“互联网+物联网=智慧的地球”。

(二)欧盟“物联网行动计划”

2009年6月,欧盟委员会宣布了“物联网行动计划”,实现将各种物品如书籍、汽车等连接到网络中,确保欧洲在构建新型的互联网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欧盟认为,此项行动计划将会帮助欧洲在互联网的变革中获益,同时也提出了未来会面临的问题,如隐私问题、安全问题以及个人的数据保护问题。

(三)日本“i-Japan计划”

2009年8月日本继“e-Japan”、“u-Japan”之后提出了更新版本的国家信息化战略:“i-Japan战略2015”,其要点是大力发展电子政府和电子地方自治体,推动医疗、健康和教育的电子化。政府希望通过执行“i-Japan”战略,开拓支持日本中长期经济发展的新产业,大力发展以绿色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环境技术和智能交通系统等重大项目。

(四)中国“感知中国”

2009年8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江苏无锡调研时,对微纳传感器研发中心予以高度关注,提出了把传感网络中心设在无锡、辐射全国的想法。温家宝总理指出“在传感网发展中,要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加快推进传感网发展”,“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国’中心”。

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

早在1999年,中科院就启动了传感网研究,分别在无线智能传感器网络通信技术、微型传感器、传感器终端机、移动基站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我国的技术研发水平目前处于世界前列,并拥有多项专利。据工信部透露,到目前为止我国传感网标准体系已形成初步框架,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的多项标准提案已被采纳。在这个全新产业未来发展中,我国和国际上的其他国家相比具有同发优势。在传感领域目前走在世界前列,与德国、美国、英国等一起,成为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国之一。尽管如此,今后仍需加大对物联网研发和应用的支持力度,要极力避免当初计算机和互联网产业大规模发展时,因为没有掌握核心技术而不得不付出的巨大代价。

2009年10月24日,在第四届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博览会上,西安优势微电子公司宣布:中国的第一颗物联网的中国芯—“唐芯一号”芯片研制成功,中国已经攻克了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唐芯一号”芯片是一颗2.4G超低功耗射频可编程片上系统PSoC,可以满足各种条件下无线传感网、无线个域网、有源RFID等物联网应用的特殊需要,为我国的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目前,上海已经制定了国内第一个物联网应用地方标准,即首个轨道交通防恐系统。在轨道交通里,警察牵条警犬来闻嗅,这是一种有形的防范;但如果通过无所不在的传感器,能够实时感知危化品等险情并迅速做出反应,将大大提高轨道交通安全防范水平。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对策及路径分析

(一)完善政府政策导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本文认为应该由政府的相关部门联合成立领导小组协同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从宏观战略层面提出物联网产业发展方向,组织专家制定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扶持政策;完善各项政策措施,搭建各类物联网企业技术中心、相关研究机构和一些工程研究中心的技术创新、共享和交流平台,进一步降低研发成本、优化创新资源;积极利用政府和社会资源,建立专门的以物联网产业化应用培育和推广为主要职能的服务机构,推进物联网技术产业化应用。

(二)注重园区建设,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

加大专项投入,积极推进物联网创新产业园区建设;抓紧编制物联网创新产业园发展规划,推动园区健康、快速发展;出台各种物联网专项优惠政策措施,以吸引国内外物联网核心企业向产业园区集聚;以产业战略联盟为载体,通过市场化的合作方式,引导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开展协作分工,形成产业链协作体系,进一步推动科技孵化器建设。

(三)加大产业联盟力度,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当今世界,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服务,三流企业卖产品。谁掌握产业标准,就可能掌握未来产业发展的主动权;要紧紧抓住标准的制定和采用的契机,尽快建立以现有产业龙头企业为核心,以政府的统筹协调为依托,联合运营商、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共同参与,基于共同标准和制度的产业共同体,推进产业技术联盟、产业化联盟等联盟建设,实现从企业内部创新走向外部联合创新。

(四)搭建推广平台,推动技术应用和市场化发展

通过承办高级别的相关技术和产品博览会,打造相关技术和产品的展示窗口和交易平台;搭建相关技术和产品供需交流机制,增进政府各部门与相关物联网企业的信息对接,引导相关企业、研究机构和科研院所加强技术交流和合作,推进物联网产业高速发展。

(五)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强产学研合作

国内物联网发展面临三大瓶颈:一是国内RFID产业仍然以低频为主,在RFID高端芯片等核心领域产业化难题尚待破解;二是国内传感器产业化水平较低,高端产品被国外厂商垄断;三是实现物物互联数据计算量庞大,需要算法革命来支撑。要想在抢占技术制高点,就必需要统筹组织科研人员、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集中优势力量,安排专项经费,大力开展重点课题攻关,在掌控物联网核心技术获取先发优势上下功夫。

第四篇:我国未来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四大趋势

我国未来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四大趋势

1、物联网标准体系是一个渐进发展、逐步成熟的过程,将呈现从成熟应用方案提炼形成行业标准,以行业标准带动关键技术标准逐步演进形成标准体系的趋势。

2、针对物联网领域的商业模式创新将是把技术与人的行为模式充分结合的结果。物联网将机器、人、社会的行动都互联在一起,新的商业模式将是把物联网相关技术与人的行为模式充分结合的结果。

3、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以应用为先导,存在着从公共管理和服务市场到企业和行业应用市场再到个人家庭市场逐步发展成熟的细分市场递进趋势。

4、随着行业应用的逐渐成熟,新的通用性强的物联网技术平台将出现。物联网的创新是应用集成性的创新,一个单独的企业是无法完全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的。

第五篇:我国物联网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对策分析

物流管理概论及案例分析论文

上课7.8节班级13603

题目:我国物联网产业现状及其

发展对策分析

姓名:XXXX学号:1040210200班级:10机制()系别:机电工程系指导老师:范荣华

我国物联网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对策分析

内容摘要:物联网即传感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对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目前该产业还处于简单应用阶段,对于该产业的具体规划和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都未明晰,本文在对物联网的发展历程进行概述和对我国物联网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对策及路径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为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物联网现状对策路径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与互联网相对,但不同于互联网,物联网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用于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首先,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次,物联网的用户端基于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李一等,2010)。

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江苏无锡调研时,对微纳传感器研发中心予以高度关注,提出了把传感网络中心设在无锡、辐射全国的想法。温家宝总理指出“在传感网发展中,要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加快推进传感网发展”,“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国’中心”。物联网即传感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

自2008年初爆发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持续下滑,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均出现了负增长,而物联网被看作是重振经济增长的利器。在这样的背景下,培育和发展物联网产业.对于我国扭转长期锁定在产业链低端,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努力发展新兴产业,走产业高端化道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物联网发展概述

1995年,比尔•盖茨就在《未来之路》一书中提及了物联网的概念。此后在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提出传感网络技术将是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2004年,物联网因其能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即时交流.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全球十大热门技术。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正式提出了物联网概念。也拉开了物联网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序幕(侯赞慧等,2010)。

清华大学教授李星表示:现在的互联网是人和人之间的通讯,物联网包括人和机器的通讯,机器和机器的通讯,包括传感器、控制器等。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解释说:“物联网时代的冰箱、彩电等家电产品,都可以用手机控制。例如在家电上安装传感器。就可以用手机通过网络进行操控”。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表示,3G带来了巨大的机会。尤其是物联网时代,3G将促进物联网有效发挥无缝通信的巨大威力。相辅相成的是,物联网实现了人与物、物与物的传输。这也将成为未来移动通信的巨大蓝海。

物联网是未来4G业务可选择的商业模式。物联网是下一代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应用,因为物联网突出表现为每一个物体都可通信、可寻址、可控制,并且未来任何物体都可实现上网,移动互联网将随处可见。与此同时,物物通信还会包涵大量数据业务,而未来4G的高带宽正好有了“用武之地”。也就是说,物联网会对数据业务有较大需求,也许会成为未来4G业务可选择的商业模式。近年来,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制定与物联网相关的信息化战略,寄希望于物联网是金融危机的解决之道,刺激经济的新一轮增长。

(一)美国“智慧的地球”

2008年年底,IBM公司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建议将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到各

行各业之中,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全球每个角落的各种物体中,并且普遍连接,形成“物联网”,而后通过超级计算机将“物联网”整合起来,使人类能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最终形成“互联网+物联网=智慧的地球”。

(二)欧盟“物联网行动计划”

2009年6月,欧盟委员会宣布了“物联网行动计划”,实现将各种物品如书籍、汽车等连接到网络中,确保欧洲在构建新型的互联网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欧盟认为,此项行动计划将会帮助欧洲在互联网的变革中获益,同时也提出了未来会面临的问题,如隐私问题、安全问题以及个人的数据保护问题。

(三)日本“i-Japan计划”

2009年8月日本继“e-Japan”、“u-Japan”之后提出了更新版本的国家信息化战略:“i-Japan战略2015”,其要点是大力发展电子政府和电子地方自治体,推动医疗、健康和教育的电子化。政府希望通过执行“i-Japan”战略,开拓支持日本中长期经济发展的新产业,大力发展以绿色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环境技术和智能交通系统等重大项目。

(四)中国“感知中国”

2009年8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江苏无锡调研时,对微纳传感器研发中心予以高度关注,提出了把传感网络中心设在无锡、辐射全国的想法。温家宝总理指出“在传感网发展中,要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加快推进传感网发展”,“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国’中心”。

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

早在1999年,中科院就启动了传感网研究,分别在无线智能传感器网络通信技术、微型传感器、传感器终端机、移动基站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我国的技术研发水平目前处于世界前列,并拥有多项专利。据工信部透露,到目前为止我国传感网标准体系已形成初步框架,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的多项标准提案已被采纳。在这个全新产业未来发展中,我国和国际上的其他国家相比具有同发优势。在传感领域目前走在世界前列,与德国、美国、英国等一起,成为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国之一。尽管如此,今后仍需加大对物联网研发和应用的支持力度,要极力避免当初计算机和互联网产业大规模发展时,因为没有掌握核心技术而不得不付出的巨大代价。

2009年10月24日,在第四届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博览会上,西安优势微电子公司宣布:中国的第一颗物联网的中国芯—“唐芯一号”芯片研制成功,中国已经攻克了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唐芯一号”芯片是一颗2.4G超低功耗射频可编程片上系统PSoC,可以满足各种条件下无线传感网、无线个域网、有源RFID等物联网应用的特殊需要,为我国的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目前,上海已经制定了国内第一个物联网应用地方标准,即首个轨道交通防恐系统。在轨道交通里,警察牵条警犬来闻嗅,这是一种有形的防范;但如果通过无所不在的传感器,能够实时感知危化品等险情并迅速做出反应,将大大提高轨道交通安全防范水平。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对策及路径分析

(一)完善政府政策导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本文认为应该由政府的相关部门联合成立领导小组协同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从宏观战略层面提出物联网产业发展方向,组织专家制定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扶持政策;完善各项政策措施,搭建各类物联网企业技术中心、相关研究机构和一些工程研究中心的技术创新、共享和交流平台,进一步降低研发成本、优化创新资源;积极利用政府和社会资源,建立专门的以物联网产业化应用培育和推广为主要职能的服务机构,推进物联网技术产业化应用。

(二)注重园区建设,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

加大专项投入,积极推进物联网创新产业园区建设;抓紧编制物联网创新产业园发展规划,推动园区健康、快速发展;出台各种物联网专项优惠政策措施,以吸引国内外物联网核心企业向产业园区集聚;以产业战略联盟为载体,通过市场化的合作方式,引导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开展协作分工,形成产业链协作体系,进一步推动科技孵化器建设。

(三)加大产业联盟力度,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当今世界,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服务,三流企业卖产品。谁掌握产业标准,就可能掌握未来产业发展的主动权;要紧紧抓住标准的制定和采用的契机,尽快建立以现有产业龙头企业为核心,以政府的统筹协调为依托,联合运营商、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共同参与,基于共同标准和制度的产业共同体,推进产业技术联盟、产业化联盟等联盟建设,实现从企业内部创新走向外部联合创新。

(四)搭建推广平台,推动技术应用和市场化发展

通过承办高级别的相关技术和产品博览会,打造相关技术和产品的展示窗口和交易平台;搭建相关技术和产品供需交流机制,增进政府各部门与相关物联网企业的信息对接,引导相关企业、研究机构和科研院所加强技术交流和合作,推进物联网产业高速发展。

(五)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强产学研合作

国内物联网发展面临三大瓶颈:一是国内RFID产业仍然以低频为主,在RFID高端芯片等核心领域产业化难题尚待破解;二是国内传感器产业化水平较低,高端产品被国外厂商垄断;三是实现物物互联数据计算量庞大,需要算法革命来支撑。要想在抢占技术制高点,就必需要统筹组织科研人员、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集中优势力量,安排专项经费,大力开展重点课题攻关,在掌控物联网核心技术获取先发优势上下功夫。

(六)培养和引进核心人才,强化智力支撑

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加强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再培训,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平台建设;进一步拓宽政策扶持范围、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各研究机构、企业和科研院所积极引进和培养优秀研发人才、高级管理人才;积极探索人才引进机制,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鼓励各研究机构、企业和科研院所积极开展与国外物联网领域知名院校和研究人员联合攻关,提升整合全球技术创新资源能力。结论

综上所述,尽管物联网产业前景诱人,但是相关核心技术还有待攻关,大量应用还需时日,目前不能操之过急。物联网的发展不仅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还需要国家层面出台相关的配套扶持措施,以引导相关企业、研究机构和科研院所进行相关核心技术攻关和促进物联网产业的技术推广和市场化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李一,陈火峰.关于物联网的研究思考.价值工程,2010(8)

2.邵威,李莉.感知中国—我国物联网发展路径研究.中国科技信息,2009(24)

3.侯赞慧,岳中刚.我国物联网产业未来发展路径探析.现代管理科学,2010(2)

4.张云霞.物联网商业模式探讨.电信科学,2010(4)

5.甘志祥.物联网发展中问题的初析.中国科技信息,2010(5)

6.杨大春.无锡发展物联网产业的竞争优势及战略选择.江南论坛,2009(11)

7.孔晓波.物联网概念和演进路径.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9(12)

8.兰建平.关于浙江省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建议.杭州科技,2010(1)

9.王卫宏.物联网的发展与相关产业价值链.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9(12)

下载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研究(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研究(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年度蓝皮书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年度蓝皮书(2010)》: 何谓物联网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 作者: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年度蓝皮书( 2010 )》由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筹)......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赛迪顾问通信产业研究中心 余周军 2009年8月7日下午,温家宝总理在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考察时指出要大力发展传感网,掌握核心技术,并指出“把传感系统和3G......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物联网智慧谷——物联网门户网站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013年5月9日 巨大的应用空间,加上国家政策层面的鼎力支持,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正驶入快车道。多位业内人士......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浅析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浅析物联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发展物联网产业不仅是提高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成为......

    我国各地区物联网产业联盟组织概况

    2009年8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无锡讲话时指出,在物联网的发展中,要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中国物联网发展一年间,各地纷纷抢占物联网产业的核心地位,组职各大......

    我国物联网的发展相关政策

    全面支持我国物联网的发展 ——财政部企业司负责人就《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答记者问 2011年4月8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管理......

    我国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研究 一、有色金属产业基本认识(一)有色金属简介 有色金属,是指除铁、锰、铬构成的黑色金属以外的所有金属的总称。与黑色金属相比,有色金属更具有耐蚀性、......

    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简介

    中心简介 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筹) 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 中国科学院物联网发展中心 为落实温家宝总理关于建设“感知中国中心”的重要指示,2009年11月12日,江苏省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