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十八届六中全会党课讲稿二
十八届六中全会党课讲稿二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指导未来五年我国发展的宏伟蓝图和纲领性文件。我们要全面把握新的目标要求,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新理念,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再上新台阶。确保我市美丽乡村建设持续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必须按照“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理念,以开放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开放的制度设计和供给、开放的产业体系,实现赶超发展、跨越发展。
1.坚持创新发展,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激发发展活力。
一是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城乡要素的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进一步繁荣农村经济。
二是推进农村合作经济“三位一体”改革,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三是推进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体制改革,进一步强化科技、人才和智力支持。四是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拓展发展空间,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农村新型业态蓬勃发展、推动农民创业增收、转业增收、就业增收。
2.坚持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一是主动接轨“一路一带”、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市和现代林业示范市建设。
二是着力加快市本级发展,按照建设美丽乡村示范市的目标要求,全面提升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管理、经营水平。
三是大力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突出特色小城镇发展,带动农业跨二进
三、接二连三,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
四是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3.坚持绿色发展,全面优化环境,不断增强发展的永续性。
全面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论述,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一是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大力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市建设。
二是促进农村居住方式转变,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程。
三是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大力实施资源环境国情和生态价值观教育计划,全民节能行动计划。
四是加强生态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机制,横向和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等。
4.坚持共享发展,全面改善民生,不断增进农民的福祉。
一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农民收入持续普遍较快增长的若干意见》。
二是精准实施农村扶贫,深入开展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行动,加大产业扶贫、创业就业扶持、财政金融支持等措施,切实提高低收入农户发展能力和收入水平。
三是优化社会保障水平,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基层医疗卫生和计生服务能力。
四是创新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
第二篇:十八届六中全会党课材料
十八届六中全会党课材料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总书记先后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以下是留学网为您整理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党课材料,供您参考!
【十八届六中全会党课材料】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总书记先后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2013年11月9至12日在北京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如何学习、宣传、贯彻三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是全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一、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
(一)时代背景。一中全会:一般在党代会闭幕第二天召开,会后新中央领导班子与中外记者见面。党代会闭幕当天会选举出新一届中央委员会,随后就在人民大会堂,新当选的中央委员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一般中午之前就能开完,之后,新任的政治局常委们将与中外记者见面。二中全会:一般在党代会第二年的两会前召开,提出新的各中央机构人选,然后将名单推荐给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三中到六中:从党代会第二年起,中间三年将召开这四次中央会议。四中、五中全会一般中央军委会进行重大调整,如十三届五中全会,邓小平辞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江*民担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十六届四中全会,胡*涛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自十六大开始,五中全会首次开始制定五年规划。六中全会主要抓精神文明。
如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十六届六中全会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七届六中全会推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七中全会:一般在下次党代会开幕前一周左右召开,完成承前启后作用,多有人事问题。七中全会最直接的一项工作,就是为下届中共全国代表大会作最后准备。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研究什么议题、作出什么决定、采取什么举措、释放什么信号,是人们判断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施政方针和工作重点的重要依据,对做好未来5年乃至10年工作意义重大。十一届、十二届、十四届、十六届三中全会分别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展开,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构建和完善四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把“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十二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改革由农村走向城市;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已经35个年头。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能发生深刻变化,我国能在国际社会赢得举足轻重的地位,靠的就是坚持不懈推进改革开放。
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说:“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因此,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正是从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的高度,得出:要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于深化改革。
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也释放出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号,以及将改革进行到底的信心和勇气。比如,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号召。他用“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三句诗,描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历史进程;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有国才有家,只有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习近平同志指出,说一千,道一万,伟大中国梦最终还是要靠实干来实现。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新中国成立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的一个个梦想成为现实:圆了民族独立梦,圆了百年奥运梦,圆了航天航海梦,也圆了房子、汽车、上学、养老、医疗的百姓梦。中国梦,正在逐步实现!比如,关于推进科学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指出发展仍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以对人民群众、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如,关于加强意识形态工作。
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全党动手、全党参与,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要把中国故事讲好,把中国声音传播好。比如,关于反腐倡廉工作,习近平同志指出,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集中解决“四风”问题;等等。
(二)历史意义。今年4月,中央政治局经过深入思考和研究、广泛听取党内外各方面意见,决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并作出决定。所以,本次全会与十一届三中会不同,不是纠正路线的大会,而是一次全面深化贯彻十八大精神的大会,是一次将改革全面推进深入的大会。如果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华大地改革开放的历史序幕,35年来我们谱写了中国改革开放鸿篇巨制的上篇,那么,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始,我们将继续谱写中国改革开放灿烂篇章的下篇,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二、《决定》的主要特点
《决定》除引言和结束语外,共16个部分,分三大板块。第一部分构成第一板块,是总论,主要阐述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第二至第十五部分构成第二板块,是分论,主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防和军队6个方面,具体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其中,经济方面6条,政治方面3条,文化方面1条,社会方面2条,生态方面1条,国防和军队方面1条。十八届三中全会暨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党课讲稿。第十六部分构成第三板块,讲组织领导,主要阐述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决定》全文约2万字、涵盖15个领域、16项60条,句句闪烁着许多改革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提及制度183次、机制115次、体制88次、体系68次、改革136次、发展86次、市场81次、经济74次、深化48次、创新44次、人民42次、国有38次、民主34次、全面29次、生态29次、开放28次、公平20次、金融18次、法治17次、农村16次、非公有12次。
一是主题全面。这次会议确定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这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前6次三中全会有所不同。尽管前6次会议也都与改革有关,但主题仅是某一方面改革。这次则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二是主线清晰。《决定》提出“6个紧紧围绕”,分别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建这6个领域的改革主线,反映各个领域改革的基本理念。如第一个主线是“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就是说,基本经济制度、市场体系、财税金融、宏观调控等经济领域的所有改革,都要围绕这个主线来展开和推进。
三是重点明确。《决定》的定位是全面深化改革,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发挥其对其他领域改革的“火车头”牵引作用。15个改革任务中,6个是经济,生态文明体制也与经济密切相关。经济占了所有改革任务近一半。
四是力度空前。《决定》2万字左右,涵盖15个领域、60个具体任务,句句是改革,字字有力度。每一句话的内涵十分丰富,落实下去都会使该领域的体制机制发生重大变化。
五是行动扎实。这次《决定》的落实是有保证的,体现在:组织落实,明确提出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时间落实,鲜明提出到2020年完成《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改革进程是可检查、可评估的。
三、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要求。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二)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二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四是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凝聚共识,形成合力。
四、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和总部署
(一)总目标。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面深化”的提法,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从未有过。全面,而非局部,预示着改革将横向铺开,不再留下死角。深化,而非浅进,预示着改革将纵深推进,不再遇难辄止。因此,改革越是向前推进,越容易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瓶颈。也正因此,此番改革,可谓背水一战,不留退路。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这是《决定》的一个亮点,是从制度层面提出的现代化目标。国家治理体系,是党领导人民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维护社会和市场秩序;防范、处理天灾人祸等社会风险;调和、处置社会纠纷和冲突;服务和管理流动务工人员、农村留守老妇幼等特殊人群。
(二)主要任务。有15项:
1、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2、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3、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4、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5、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6、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7、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8、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9、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10、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
11、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
12、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13、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14、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
15、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三)总部署。《决定》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方面作出了“六位一体”的改革总体部署,即“六个紧紧围绕”:
1、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2、要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3、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4、要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5、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
6、要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五、《决定》的主要亮点
(一)经济体制方面
亮点1市场的作用从“基础”变为“决定”。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都在不同程度提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决定》明确指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从“基础”到“决定”,2个字的改变,意义十分重大,是《决定》最大亮点和重大理论创新。基础性作用,给人的理解是在市场之上还有一个力量在配置资源,那只能是政府。《决定》2个字的改动说明其他力量可以影响和引导资源配置,但决定者不是别的,只有市场。
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绝不是否定或弱化政府作用。在现代经济中,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同样重要,没有市场或没有政府,经济发展都会孤掌难鸣。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没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行,没有政府的作用也不行。《决定》清晰界定了政府职能和作用,可以概括为5项职能,即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
亮点2公有制经济和非公经济都是重要组成部分。《决定》指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没有老大、老二之分了。在保护产权、使用生产要素、参与市场竞争、法律保护、市场监管、依法监管等各方面,强调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公平、公正、统一。同时强调既要发展国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也要鼓励发展非公有制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亮点3为财税改革确定了新基调。《决定》明确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将财税改革与国家治理紧密相连。1994年之后我国财政收入(主要是中央财政收入)高速增长,为改革带来了“财政红利”。《决定》提出财税体制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把财税改革与政府、市场关系的改革紧密相连,提出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亮点4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决定》指出: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企业投资项目,除关系国家安全和生态安全、涉及全国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等项目外,一律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政府不再审批。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推动公办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创造条件,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优化行政区划设置,有条件的地方探索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体制改革。
亮点5打破二元结构,让城乡发展一体化。《决定》提出“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
亮点6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决定》提出“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
无论是赋予农民财产权,还是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解决土地权属问题是关键。要进一步明确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也就是要进一步确权和赋权,赋予农民对土地的财产权,在此基础上,建立土地相关权益的流转或交易市场。
亮点7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决定》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要实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城市国有建设用地“同地同价同权”,要素市场平等化,才能真正的流转。
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在城市是国有土地,农村是集体所有制土地,二者处于相对隔绝的两个市场,农村土地不能进入市场直接交易。正因此,地方政府往往以极低的价格从农民手中获得农村建设用地,转手后又用城市建设的市场价格售出。导致一些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财政,热衷于“以地生财”、“以地套现”,使得农民被动上楼,被城镇化。
在现阶段,广大农民最重要的资产就是土地。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将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将会改变农村建设用地和城市不能公平同权问题,改变不少地方在农村征地过程中损害农民应有的财产权利的问题。
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其背后的含义十分明确,就是要改变集体土地先通过地方政府征地,然后进入市场的状态。接下来的改革,很可能就是农村集体土地直接入市。这在短时间内虽不会完全实现,但收缩政府征地范围,最终将达到同地同权同价的目标。从全国来看,安徽已经先行一步,在20个县进行改革试点,预计在2016年前,农用地承包经营权改革基本完成,在此基础上可能出台全国统一的农村建设用地改革的方案,以实现土地流转,此项改革,很可能融入城镇化改革进程之中。
亮点8扩大内陆沿边开放。《决定》指出,允许沿边重点口岸、边境城市、经济合作区在人员往来、加工物流、旅游等方面实行特殊方式和政策。
(二)政治制度方面
亮点1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决定》将司法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之一,提出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新举措,包括改革司法管理体制,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等。
亮点2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决定》对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进行了重点部署,主要是加强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统一领导,明确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制定实施切实可行的责任追究制度;推动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实行统一名称、统一管理;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对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亮点3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决定》提出,围绕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和建设,健全领导干部带头改进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机制,完善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改革会议公文制度,健全严格的财务预算、核准和审计制度,着力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和楼堂馆所建设,完善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和责任追究制度,改革政绩考核机制;规范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工作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亲属经商、担任公职和社会组织职务、出国定居等相关制度规定。
(三)文化体制方面
亮点1政府办文化转向管文化。全会提出,要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从“办”到“管”是一个很大的转变。文化部门如何完成这个转变?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文化部门手上抓的好多事将进一步下放,交给社会。有一些现在政府办的事情,以后可以用购买服务的办法、招标的办法,交给社会团体、中介机构、院团去承担。已经转企改制的文化企业,要按照改革要求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法人治理结构,促使它们尽快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提高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少数保留事业性质的文艺院团也要实行企业化管理,人员身份改成聘任制和合同制,内部分配制度要执行岗位绩效工资,他们的社会保险要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接轨。
亮点2公共文化服务应有标准。有哪些项目,有多少人,有多少经费都需要标准。《决定》提出“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和“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其中的“现代”有四个特点:要符合市场规律,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要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要更加开放。这就要求政府要减少行政审批,不再过度干预市场行为,要降低门槛、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对国有和民营一视同仁,公平竞争。实现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汉族地区和民族地区之间、不同阶层之间资源合理分配。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个特征是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国外演艺团体,特别是像交响乐、芭蕾舞、歌剧院这些高雅艺术,经费构成基本上是“1/3格局”,就是政府拨款占1/3,社会赞助占1/3,票房收入占1/3。我国现在是以政府投入为主,票房收入还比较低,全国一年演艺市场票房到现在还不到100亿元,比电影票房还少。更重要是社会赞助这部分基本上没有。
亮点3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创作不是为评奖,而是为提高百姓的幸福指数。《决定》里提出健全文化产品评价体系,改革评价制度,推出更多文化精品。在具体操作上如何体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从创作主体艺术家来讲,就是要引导他们深入生活、接地气,鼓励创作反映现实生活、充满生活气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而不是闭门造车。要鼓励人民群众的创作。不能只盯在名家身上,评判一个作品不能只以专家标准为标准,要看老百姓反应,使老百姓感觉到提高了他的幸福指数才行。
(四)社会建设方面
亮点1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决定》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促进教育公平,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要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要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等。
亮点2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决定》提出,要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制度,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增长机制,健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由要素市场决定的报酬机制,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建立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
亮点3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决定》提出,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建立健全合理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加快健全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和经办服务体系,健全符合国情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等;健全社会保障财政投入制度,加强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和监督,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等;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
亮点4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亮点5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决定》提出,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确保国家网络和信息安全。
亮点6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家安全不仅包括军事与国防安全问题,还涵盖经济、文化、外交、意识形态等领域的安全问题。《决定》提出,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国家安全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制定和实施国家安全战略,推进国家安全法治建设,制定国家安全工作方针政策,研究解决国家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五)生态文明建设方面
亮点1明确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加大环境指标的权重,将官员的责任与环境保护牢牢捆绑在一起。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亮点2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通过改革来将不同部门职能整合起来;生态系统修复和污染防治实行陆海统筹和区域联动,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以期达到改善环境质量的最终目的;加强地方政府环境保护职责,加强环境保护领域基层执法力量,加大对破坏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形成环境保护工作全民群策群力、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局面。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由一个部门负责领土范围内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
亮点3加快资源税改革,推动环境保护费改税。把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无疑将提高这些产品的价格,有利于改变全社会的消费习惯,从消费结构入手,引导全社会共同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六)国防和军队建设方面
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决定》将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作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要内容,强调要紧紧围绕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一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优化职能配置和机构设置,完善各军兵种、武装警察部队领导管理体制;优化军队规模结构,调整改善军兵种比例、官兵比例、部队与机关比例、不同方向部队编成;深化军队院校改革等。《决定》还提出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健全国防工业体系等
(七)党的建设方面
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决定》提出,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主要职责是统一部署全国性重大改革,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协调各方力量形成推进改革合力,加强督促检查,推动全面落实改革目标任务。决定》提出人民是改革的主体,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齐心协力推进改革。
第三篇:十八届六中全会党课讲稿
十八届六中全会党课讲稿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6年10月24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了工作报告。十八届六中全会指明了我们党下一步的哪些重点工作?
主要会议议程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审议通过了《关于召开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习近平就《准则(讨论稿)》和《条例(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党内政治生活
两个关键
全会总结了我们党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经验,分析了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认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
坚持四个“着力”
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坚持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着力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着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着力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形成六“有”政治局面
努力在全党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重点与关键
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重点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关键是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
首要任务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必须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
根本保证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也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的根本保证。必须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偏离和动摇。
重要目的
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全党令行禁止,是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所系,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目的。
重要内容
纪律严明是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的重要保障,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必须严明党的纪律,把纪律挺在前面,用铁的纪律从严治党。
根本要求
我们党来自人民,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党就会失去根基。必须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要求。全党必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当好人民公仆。
重要制度保障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的重要制度保障。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是民主集中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始终坚持,任何组织和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以任何理由违反这项制度。
重要基础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是党内政治生活积极健康的重要基础。党内决策、执行、监督等工作必须执行党章党规确定的民主原则和程序,任何党组织和个人都不得压制党内民主、破坏党内民主。
组织保证
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组织保证。选拔任用干部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
重要内容和载体
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形式。必须坚持党的组织生活各项制度,创新方式方法,增强党的组织生活活力。
重要手段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也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必须坚持不懈把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讲党性不讲私情、讲真理不讲面子。
重要举措
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举措。必须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党内不允许有不受制约的权力,也不允许有不受监督的特殊党员。
重要任务
建设廉洁政治,坚决反对腐败,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任务。必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和制度防线,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
党内监督
落实之法
党内监督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尊崇党章,依规治党,坚持党内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相结合,增强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两个“没有”
党内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各级党组织应当把信任激励同严格监督结合起来,促使党的领导干部做到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
三种监督
党内监督要贯彻民主集中制,依规依纪进行,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
任务
党内监督的任务是确保党章党规党纪在全党有效执行,维护党的团结统一,重点解决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保证党的组织充分履行职能、发挥核心作用,保证全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证党的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
主要内容
党内监督的主要内容是遵守党章党规和国家宪法法律,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党的干部标准,廉洁自律、秉公用权,完成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部署的任务等情况。
重点对象
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建立健全党中央统一领导,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律检查机关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的党内监督体系。
领导者
党的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全面领导党内监督工作。
参与者
各级党委应当支持和保证同级人大、政府、监察机关、司法机关等对国家机关及公职人员依法进行监督,人民政协依章程进行民主监督,审计机关依法进行审计监督。要支持民主党派履行监督职能,重视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提出的意见、批评、建议。要认真对待、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会议决定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
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王珉、吕锡文严重违纪问题的审查报告,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关于范长秘、牛志忠严重违纪问题的审查报告,确认中央政治局之前作出的给予王珉、吕锡文、范长秘、牛志忠开除党籍的处分。
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还给党员干部划出这些红线!
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态度暧昧
考察识别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首先看是否坚定不移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态度暧昧,不能动摇基本政治立场,不能被错误言论所左右。
党内决不允许存在不受纪律约束的特殊组织和特殊党员
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对党忠诚老实、光明磊落,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如实向党反映和报告情况,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反对弄虚作假、虚报浮夸,反对隐瞒实情、报喜不报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不准以任何理由和名义纵容、唆使、暗示或强迫下级说假话。党内不准搞拉拉扯扯、吹吹拍拍、阿谀奉承。对领导人的宣传要实事求是,禁止吹捧。
决不允许当官做老爷、漠视群众疾苦
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决不允许在群众面前自以为是、盛气凌人,决不允许当官做老爷、漠视群众疾苦,更不允许欺压群众、损害和侵占群众利益。
对一切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的行为,要严肃问责追责,依纪依法处理。
任何党组织和个人都不得压制党内民主、破坏党内民主
党内决策、执行、监督等工作必须执行党章党规确定的民主原则和程序,任何党组织和个人都不得压制党内民主、破坏党内民主。
坚持党内民主平等的同志关系,任何党组织和党员不得侵害党员民主权利。
党内不准搞人身依附关系
坚决禁止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行为,坚决禁止向党伸手要职务、要名誉、要待遇行为,坚决禁止向党组织讨价还价、不服从组织决定的行为。
任何人都不准把党的干部当作私有财产,党内不准搞人身依附关系。
十八届六中全会党课讲稿
通过收听收看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在北京胜利闭幕的新闻,认真学习会议公报,我与其他同志的心情一样,感到精神振奋,倍受教育和鼓舞,增强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致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一定能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的决心和信心。
一是感到全会明确习主席的核心地位,得党心、顺军心、合民意,对此坚决拥护和赞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局面,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展示出非凡的智慧、胆识和领导才干,在新的伟大斗争实践中已经成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正如人民日报评论所说,这次全会,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是党和国家根本利益所在,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根本保证,是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迫切需要。这对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领导,对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更好凝聚力量抓住机遇、战胜挑战,对全党团结一心、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对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是感到全会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主题鲜明,抓住了关键,正逢其时。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实事求是地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对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看得越来越清楚,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新经验新成果,并结合新的实践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新形势下,要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迫切需要把这些新经验新成果新观点新举措上升到制度层面,纳入党的建设的轨道,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提供根本遵循,增强我们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的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很好地满足了这一需要,是强根固本之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三是感到全会明确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党的共同任务、必须全党一起动手,使我们顿觉肩负任务很重、责任很大。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这固然需要“关键少数”以身作则、以上率下,为全党全社会作出示范,发挥“向我看齐”的表率作用,更需要每名普通党员一起动手、共同推进,汇聚起全面从严治党的强大正能量。在党言党,在党为党,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全会明确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党的共同任务,强调各级党委(党组)要全面履行领导责任,明确是“全党的共同任务”,对于把全面从严治党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压实到基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八届六中全会胜利闭幕了,下一步贵在抓落实、抓执行,让全会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是坚决维护核心。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作为一名普通党员,一定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听从党中央、习主席和中央军委指挥,模范履行好新的历史使命,出色完成各项任务。要坚持学习上聚焦“核心”,这样才能心有方向、行有定力。要坚持政治上维护“核心”,这样党中央才有权威,党才有力量,国家才有力量。要坚持实践上彰显“核心”,在落实决策部署上不讲条件、不打折扣、不能含糊。要坚持境界上对表“核心”,党员领导干部要时刻保持看齐意识、经常对表,把我们的“表”时刻对准“北京时间”,与核心保持“同频共振、节奏统一”,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二是保证令行禁止。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对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和加强党内监督划出诸多红线。其中包括党员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态度暧昧、决不允许存在不受纪律约束的特殊党员,决不允许当官做老爷、漠视群众疾苦,坚决禁止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行为等。制度的制定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最关键的一步还在于制度的真正落实和执行。无论是高级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党员,都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法律前面,立起来、严起来。要熟知纪律规定,把党规党纪的边界弄明白、想清楚,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知道违反了纪律要付出什么代价、受到什么追究。要始终绷紧纪律这根弦,自觉以党规党纪为活动边界,一切行为都在纪律这把尺子的测量限度内,不逾规、不踩线、不打擦边球。要主动接受监督,必须以良好的心态认识监督,以宽广的胸怀接受批评意见并切实改正,及时将违规念头收回去,将违纪行为改过来,把手中的权力关进党规党纪的笼子里,时刻保持不触红线、不破底线、不碰高压线的警醒,确保自己的行为始终符合党规党纪的要求,自觉把自己的言行约束在党规党纪的边界内。
三是树立优良作风。全面深化改革已经步入攻坚期深水期,需要解决的问题格外艰巨,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我感到,每名党员都必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把六中全会精神转化为投身改革支持改革的务实行动。要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彻底摒弃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做到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要力戒享乐主义、狠刹奢靡之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以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要防止自满懈怠情绪、因循守旧思想,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工作,确保如期完成各项改革任务。
十八届六中全会党课讲稿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6年10月24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
全会审议通过了哪些文件?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关于召开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
习近平就《准则(讨论稿)》和《条例(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充分肯定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全会一致认为,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央政治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把握时代大势,回应实践要求,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协力、苦干实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防和军队改革迈出重大步伐,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全会高度评价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党内政治生活展现新气象,赢得了党心民心,为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证。
全会总结了我们党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经验,分析了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认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为更好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经受“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有必要制定一部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准则。
全会强调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
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坚持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着力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着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着力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努力在全党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重点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关键是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领导层组成人员必须以身作则,模范遵守党章党规,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持率先垂范、以上率下,为全党全社会作出示范。
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
全会提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必须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
全党同志必须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以实际行动让党员和群众感受到理想信念的强大力量。全党必须毫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党的各级组织必须坚持不懈抓好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自觉抓好学习、增强党性修养。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的根本保证
全会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也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的根本保证。
必须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偏离和动摇。
全党必须聚精会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根本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必须勇于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坚定不移实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必须把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贯穿于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全过程,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考察识别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首先看是否坚定不移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态度暧昧,不能动摇基本政治立场,不能被错误言论所左右。
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目的 全会提出,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全党令行禁止,是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所系,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目的。
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全党必须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党的各级组织、全体党员特别是高级干部都要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
纪律严明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全会提出,纪律严明是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的重要保障,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必须严明党的纪律,把纪律挺在前面,用铁的纪律从严治党。坚持纪律面前一律平等,遵守纪律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党内决不允许存在不受纪律约束的特殊组织和特殊党员。
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对党忠诚老实、光明磊落,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如实向党反映和报告情况,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反对弄虚作假、虚报浮夸,反对隐瞒实情、报喜不报忧。
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不准以任何理由和名义纵容、唆使、暗示或强迫下级说假话。党内不准搞拉拉扯扯、吹吹拍拍、阿谀奉承。对领导人的宣传要实事求是,禁止吹捧。党的各级组织必须担负起执行和维护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责任,坚决防止和纠正执行纪律宽松软的问题。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要求
全会提出,我们党来自人民,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党就会失去根基。必须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要求。
全党必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当好人民公仆。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决不允许在群众面前自以为是、盛气凌人,决不允许当官做老爷、漠视群众疾苦,更不允许欺压群众、损害和侵占群众利益。
必须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到条件艰苦、情况复杂、矛盾突出的地方解决问题,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对一切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的行为,要严肃问责追责,依纪依法处理。
民主集中制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的重要制度保障
全会提出,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的重要制度保障。
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是民主集中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始终坚持,任何组织和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以任何理由违反这项制度。各级党委(党组)必须坚持集体领导制度,领导班子成员必须增强全局观念和责任意识,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必须发扬民主、善于集中、敢于担责,领导班子成员必须坚决执行党组织决定。
党内民主是党内政治生活积极健康的重要基础
全会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是党内政治生活积极健康的重要基础。党内决策、执行、监督等工作必须执行党章党规确定的民主原则和程序,任何党组织和个人都不得压制党内民主、破坏党内民主。
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和党的各级委员会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必须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
必须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保障全体党员平等享有党章规定的党员权利、履行党章规定的党员义务,坚持党内民主平等的同志关系,任何党组织和党员不得侵害党员民主权利。
畅通党员参与讨论党内事务的途径,拓宽党员表达意见渠道,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的政治氛围。党员有权向党负责地揭发、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纪违法的事实,提倡实名举报。
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组织保证
全会提出,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组织保证。选拔任用干部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
党的各级组织必须自觉防范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种种偏向。党的各级组织要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坚决禁止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行为,坚决禁止向党伸手要职务、要名誉、要待遇行为,坚决禁止向党组织讨价还价、不服从组织决定的行为。
任何人都不准把党的干部当作私有财产,党内不准搞人身依附关系。规范和纯洁党内同志交往,领导干部对党员不能颐指气使,党员对领导干部不能阿谀奉承。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别是改革创新中的失误。
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
全会提出,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形式。必须坚持党的组织生活各项制度,创新方式方法,增强党的组织生活活力。
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增强党的意识,时刻牢记自己第一身份是党员。要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坚持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制度,坚持谈心谈话制度,坚持对党员进行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必须强化组织观念,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个人有关事项必须按规定按程序向组织请示报告。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
全会提出,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也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必须坚持不懈把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用好。
批评和自我批评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讲党性不讲私情、讲真理不讲面子。党员、干部必须严于自我解剖,对发现的问题要深入剖析原因,认真整改。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对各种不同意见都必须听取,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带头从谏如流、敢于直言。
监督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举措
全会提出,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举措。必须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党内不允许有不受制约的权力,也不允许有不受监督的特殊党员。
要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形成有权必有责、用权必担责、滥权必追责的制度安排。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决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对涉及违纪违法行为的举报,对党员反映的问题,任何党组织和领导干部都不准隐瞒不报、拖延不办。涉及所反映问题的领导干部应该回避,不准干预或插手组织调查。
坚决反对腐败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任务
全会提出,建设廉洁政治,坚决反对腐败,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任务。必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和制度防线,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
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修养、讲道德、讲诚信、讲廉耻。各级领导干部是人民公仆,没有搞特殊化的权利,要带头执行廉洁自律准则,自觉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教育管理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
禁止利用职权或影响力为家属亲友谋求特殊照顾,禁止领导干部家属亲友插手领导干部职权范围内的工作、插手人事安排。要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党内决不允许有腐败分子藏身之地。
加强党内监督是全党的共同任务
全会强调,党内监督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尊崇党章,依规治党,坚持党内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相结合,增强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全会指出,党内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各级党组织应当把信任激励同严格监督结合起来,促使党的领导干部做到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党内监督要贯彻民主集中制,依规依纪进行,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
全会强调,党内监督的任务是确保党章党规党纪在全党有效执行,维护党的团结统一,重点解决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保证党的组织充分履行职能、发挥核心作用,保证全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证党的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党内监督的主要内容是遵守党章党规和国家宪法法律,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党的干部标准,廉洁自律、秉公用权,完成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部署的任务等情况。
全会指出,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建立健全党中央统一领导,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律检查机关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的党内监督体系。
全会强调,党的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全面领导党内监督工作。党委(党组)在党内监督中负主体责任,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党委常委会委员(党组成员)和党委委员在职责范围内履行监督职责。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要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党的工作部门要加强职责范围内党内监督工作。党的基层组织要监督党员切实履行义务,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党员要积极行使党员权利,加强对党的领导干部的民主监督。
全会强调,各级党委应当支持和保证同级人大、政府、监察机关、司法机关等对国家机关及公职人员依法进行监督,人民政协依章程进行民主监督,审计机关依法进行审计监督。要支持民主党派履行监督职能,重视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提出的意见、批评、建议。要认真对待、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全会强调,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是全党的共同任务,必须全党一起动手。各级党委(党组)要全面履行领导责任,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把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第四篇:十八届六中全会解读党课课件
十八届六中全会解读党课课件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简称十八届六中全会。会议于2016年10月24日至27日召开。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审议通过了《关于召开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接下来,我就十八届六中全会相关情况与大家分享如下:
第一部分
十八届六中全会会议的召开背景
时代背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集中领导体制回归常态,中央全会定期召开,研究党和国家层面的重大问题。
从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到2011年十七届六中全会,总共召开了7次六中全会。这7次六中全会都会有一个研究主题,最后通过一个决议(决定)。
会议背景: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6日召开会议,决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
第二部分
历届全会召开背景和意义
1981年6月召开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建国32年来党的历史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作出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地位,科学地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同他的正确思想加以区别,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对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1986年9月2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共8个部分。全会认为,这个决议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阐明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和基本指导方针,是新时期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献。
这次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对于推动我国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1990年3月12日,中共十三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决定》提出,党要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首要的问题是建立健全民主的科学的决策和决策执行程序,保证决策和决策的执行符合人民的利益。要积极疏通和拓宽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渠道。要加强党风和廉政建设,克服消极腐败现象。要建立和完善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制度,切实加强对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监督。
1996年10月7日,中共中央十四届六中全会在北京隆重开幕。全会强调,各级党委要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取经济一时的发展。全会决定,中央成立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相应的机构。十四届六中全会开创了一个新形势下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促进了我国各项建设工作的全面、健康发展。
2001年9月,十五届六中全会全面分析了进入新世纪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认为这次会议着重研究党的作风建设是适时和必要的。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召开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这次大会,是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召开的极为重要的会议,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要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
2011年10月,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胡锦涛代表中央政治局向全会报告工作并讲话,强调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第三部分
十八届六中全会会议议程及各项安排部署 会议议程: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制定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修订《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具体的安排部署主要有:一是要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二是要制定新形势下的准则;三是要修订《党内监督条例》;四是要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具体的工作内容主要有:
关于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会议认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党始终把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作为党的建设重要任务来抓,形成了以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严明党的纪律等为主要内容的党内政治生活基本规范,为巩固党的团结统一、增强党的生机活力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保证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完成中心任务发挥了重要作用。关于制定新形势下的准则:会议认为,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状况总体是好的,同时一个时期以来,党内政治生活中也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党内政治生活展现新气象,赢得了党心民心,为开创治国理政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证。
综合分析,有必要制定一部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准则。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重点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关键是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领导层组成人员必须以身作则,模范遵守党章党规,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持率先垂范、以上率下,为全党作出示范。
关于修订《党内监督条例》:会议认为,加强党内监督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贯要求,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党内监督在党和国家各种监督形式中是最基本的、第一位的。
只有以党内监督带动其他监督、完善监督体系,才能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2003年颁布施行以来,对我们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加强党内监督,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随着形势任务发展变化,《条例》与新实践新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显现出来。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对强化党内监督提出了明确要求,为修订党内监督条例提供了重要遵循。
这几年,我们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落实“两个责任”,严明党的纪律,积累了不少经验,为修订党内监督条例奠定了重要实践基础。修订工作时机成熟、条件具备,应抓紧抓好。
自2003年12月31日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以来,该条例已经实施12年多,对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强党内监督,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形势发展,该条例已不能完全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的实践需要。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对强化党内监督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是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治国、依规治党,为修订党内监督条例提供了重要遵循。
另外,党的十八大重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按照惯例,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四中全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五中全会中央提出制定十三五规划建议,六中全会讨论党建问题比较合适。”在六中全会讨论《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也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全面从严治党符合逻辑的展开。
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
各级党委领导党内监督工作,对党委常委、委员,同级纪委和党委工作部门、直属机构、派出机关以及相当级别的党组(党委)的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监督,对下一级党组织及其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负责人进行监督。
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是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
党内监督主要是监督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宪法、法律的遵守,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保障党员权利,选人用人工作中执行党和国家有关规定,密切联系群众、维护群众利益以及廉洁自律和党风廉政建设等情况。
党内监督主要形式包括以下几种: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述职述廉、信访处理、巡视、谈话和诫勉、罢免或撤换要求及处理,舆论监督等。
其中巡视是近年来采用较多的方式,是党委按照有关规定对下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监督的制度。
修订的《党内监督条例》与制定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相统一,与《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以及刚刚实施的《问责条例》,都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管党治党理论和实践创新的重要成果,对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党的历史使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全面规范党内监督制度的重要基础性法规,《党内监督条例》将明确此处的监督是党内监督,与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外部监督相适应。同时,《党内监督条例》与《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问责条例》相衔接。衔接之后,将形成完整的党内监督体系和问责制度,不仅将坚持从严治党、依规治党、权责一致等原则,也将体现纪法分开、纪在法前和正确运用监督执纪问责“四种形态”的要求。
第四部分
十三五规划十大重点关注
制定五年规划一直是历届五中全会的重要议题,但与以往不同的是,到“十三五”末,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因此“十三五”规划的一项重要任务将是“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0月25日,人民日报官方公布“十三五”规划的十个任务目标:
1、保持经济增长,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3、调整优化产业结构,4、推动创新驱动发展,5、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6、改革体制机制,7、推动协调发展,8、加强生态文明建设,9、保障和改善民生,10、推进扶贫开发。其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是首度写入五年规划。可以看到,保持经济增长依然是十三五的排名第一的主要任务。
下面我就这十大任务进行简要的介绍。
第五部分
全面从严治党三个方面的期待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无疑将是党的建设历史上浓浓的一笔。经过4年来的全面从严治党探索和实践,已到了梳理经验,对党建理论创新形成结论的时候。正在引领中国迈向世界中心的中国共产党,承载着实现中华民族几百年来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我们必须走好政党建设与国家发展的每一步,全面从严治党就是最关键的一环。因为治党若是不严,一切都将变成空谈。
一是要建设信仰和忠诚的党。政党执政,既要谋“势”,更要谋“略”,有些国家的政党分分合合,动不动就从原党分裂出来组建新党,这样的政党只会谋“势”而不善谋“略”。在这里,“势”是态势、权势的意思,“略”是方略、战略的意思。只会谋“势”的政党是没有真正政治信仰的,今朝得势则气势汹汹,明日失势则气息奄奄。善于谋“略”的政党则不同,因为方略的实现往往需要很长时间,如我们党制定的“两个一百年”方略就是小平同志提出的,要经过好几十年时间才能完成。要实现长远目标,就必然会对执政党提出严格要求:全党的信仰和忠诚。没有信仰就易朝令夕政,没有忠诚就会中途变道。习总书记提出的“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深刻包含了对党信仰和忠诚的要义。
十八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我们有理由期待,把信仰与忠诚作为衡量党员的基本标准,并在这个前提下发展新党员,评判所有党员,确保党的信仰在每一个党员身上得到体现,从而建设出完全由信仰和忠诚组成的政党队伍。
二是要建设远见和担当的党。一个政党一旦缺失远见,就会短视,在信息化“地球村”的今天就很难在世界上立足。前苏共的解体,导致从此退出历史舞台是深刻教训,今天台湾国民党陷入困境更是“现身说法”。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防范于未然必深受其害,对个人如此,对政党也如此。我们党之所以具有先进性,是因为各级党员中都不乏有远见之人和敢于担当的党员干部群体。但这还远远不够,因为“四个全面”要实现,我们还需要大量的有远见和有担当的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习总书记指出:“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要走好我们这个时代的长征路,党员干部没有远见是不行的,没有远见就无法正确决策,没有担当就无法落实和执行。我们坚信,十八届六中全会,将更加重视高素质领导干部人才群的培养,更加重视共产党员在各自岗位上担当精神的树立。让党员干部远离平庸,拥有真知灼见,敢于担当,这是长期的任务。
三是要建设纯洁和活力的党。我们党已经有8800多万党员,是世界第一大执政党,“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这句话一点也不假。据中央纪委公布:从2013年起至2016年9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01.8万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01万人,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建设纯洁的党具有时间紧迫性。能人腐败、换届贿选、基层不正之风等案例也无不提醒我们,有的党员工作有活力,但活力不是因为追求党的事业,而是背后的利益。我们要建设纯洁而有活力的党不仅是当前要务,也是持久的要务。今天各级机关依然存在的庸懒散浮拖和不作为乱作为也在对我们敲响警钟,建设纯洁的党,建设活力的党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建设纯洁的党,就是要严把入口关,畅通出口关。对那些常年不参加组织生活,不按时缴纳党费的党员,应当一律开除;对那些思想上对党的理想、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不认同不接受,与党中央根本谈不上保持一致的党员,应当一律除名;对那些死守教条,对党在新时期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持反对意见的僵化党员要加强教育转化;对那些想方设法充当西方宪政民主代言人,欲把党引进自我消亡绝境的别有用心的“党员”,应当采取断然措施,不要让他们玷污了党旗的颜色。
党的活力在于“革命理想高于天”、“革命事业重于山”,中国模式正在影响世界经济,我们需要每个党员都是党身上的健康细胞,每个党组织都是党身上的健康器官健康肌体。健全的党的组织构架,法制化的决策机制,常态化的人才选拔机制,强有力的监督机制等,都是保持党的活力的基本要素,相信十八届六中全会将为之找到答案。
以上是我对十八届六中全会的一些所学所悟,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第五篇:十八届六中全会
十八届六中全会学习心得体会一
10月24日拉开帷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围绕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将审议《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党内政治生活展现新气象,赢得了党心民心。
严思想——树立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
总书记曾谈到:“在我们党90多年的历史中,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流血牺牲,靠的就是一种信仰,为的就是一个理想。”
中国共产党人,以理想信念为“精神钙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追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密码”。十八大以来,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再到全面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理想信念集中“补钙”,8800多万共产党人不断从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要固本培元,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引导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严纪律——练就共产党人的“金刚不坏之身”
纪律是我们党的生命线,也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保障。毛泽东在延安时说“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蒋介石败退台湾后感慨“共产党有纪律,国民党没纪律”,在今天仍值得深思。对党员,纪律是高压线;对政党,纪律是生命线。“遵守党的纪律是无条件的”“党内不允许有不受纪律约束的特殊党员”“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猛药去疴、壮士断腕的决心从严治党,必须使各项纪律规矩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要激浊扬清,坚持激浊和扬清两手抓,让党内正能量充沛,让歪风邪气无所遁形,铲除腐败这个最致命的“污染源”,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坚持正确用人导向,真正让那些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让那些阳奉阴违、阿谀逢迎、弄虚作假、不干实事、会跑会要的干部没市场、受惩戒,倡导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
要立规明矩,把纪律规矩立起来、严起来,使各项纪律规矩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防止出现“破窗效应”。
严队伍——建强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坚决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把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精心培养起来、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要以上率下,从高级干部做起,对党绝对忠诚,模范遵守党章,严格按党的制度和规矩办事,夙兴夜寐为党和人民工作,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都不破坏党的制度和规矩。
严格对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要坚持扭住党委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把党委班子搞得很坚强,增强党委班子的原则性、战斗性。坚持教人先正己,坚持严字当头,加大从严治教、从严治学、从严治研、从严治考力度,严格对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高标准抓好干部队伍建设。要持之以恒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肃整改查处存在的问题,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严制度——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
扎紧制度笼子,完善法规体系,无疑是管党治党的根本之策、长远之计。
中共十八大以来,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不断完善。2015年10月印发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被不少党建专家称为“改革开放以来最全、最严党纪”。2016年6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旨在以问责制度倒逼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落实。十八届六中全会将对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和党内监督条例进行审议,这两个文件通过后,将进一步强化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保障。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只有不断坚定理想信念,严明纪律、建强队伍、健全制度,才能凝聚力量,助推全面从严治党迈向新征程。
十八届六中全会学习心得体会二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拥有8875.8万党员(截至2015年底)的超大型政党,其成员总数超过德国等欧洲大国人口。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领导和治理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超大规模国家,党首先必须严格淬炼、锻造自身,以全面从严治党来保障和推动高效治国。从这个意义上讲,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党内监督,提高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确保党的纯洁性、先进性、革命性,不仅关及党自身的生死存亡,也关及民族伟业的兴衰成败。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党的建设,在按照“五位一体”总布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过程中,始终将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战略之魂、军帐之帅。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效抑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党风、政风、军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为之一新;坚持铁腕反腐,以极大的政治决心和政治勇气严惩贪污腐化分子,达到了齐党心、稳军心、得民心的巨大政治效果。通过强调“四个意识”、倡导“三严三实”、推动“两学一做”,加强了党的团结统一、提高了党员的党性修养、强化了党内学习教育、严肃了党内政治生活、净化了党内政治生态。
诚然,在我们为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而欢欣鼓舞的同时,必须冷静思考一个更加根本、更加长远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如何建构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体系,从而确保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持续、有效推进?鉴于党的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法治国家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改革和完善党内法规体系,不断将全面从严治党的具体做法、措施、经验进行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的制度化水平。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党内制度建设。
从制定“中央八项规定”,到修订《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到出台《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在短短4年内,中央创设或修订的党内法规超过50部,占现行150多部中央党内法规的三分之一多。党章是党内根本大法,是党内政治生活的总规矩,基此创设的全部中央党内法规与党章一道构成了党的制度体系,它们和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作风、优良传统、优良方法共同构成了党的政治规矩,全体党员务须严格遵循。
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以来,受市场经济以及形形色色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部分党员同志的理想信念变得淡薄、党性观念变得淡漠,“党内政治生活不经常、不认真、不严肃的问题比较普遍。一是庸俗化。不讲党性讲关系、不讲原则讲圆滑、不讲正气讲‘和气’,把批评和自我批评变成‘表扬和自我表扬’。二是随意化。一些党组织不按章办事,党内政治生活不及时、不坚持、不规范,党内情况不通报不反映,党内政治生活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三是平淡化。开会时看‘出勤’而不讲效果,讨论时也发言而不管质量,习惯念报纸、读文件,照本宣科走过场,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总书记严正指出:“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有之,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有之,搞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有之,搞收买人心、拉动选票的有之,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有之,搞自行其是、阳奉阴违的有之,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的也有之”。总书记的“七个有之”高度概括了党内政治生活存在的问题。
十八届六中全会聚焦全面从严治党这一重大历史课题,为全党制定党内政治生活准则、修订党内监督条例,必将进一步完善党的政治规矩。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对于每一名党员来说,既是行动指南,也是行动铁律,是任何一名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不可逾越的政治红线;党内监督条例,既是党内法规之一,也是监督党内法规贯彻、执行情况的法规,是连接党内法规和党内政治生活、政治实践的制度纽带。因此,制定党内政治生活准则、修订党内监督条例,不仅会进一步完善党内政治规矩,而且必将使得各项政治规矩有效地运转起来。
总之,十八届六中全会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的创制成果,必将对建构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体系、确保全面从严治党战略的持续有效推进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从而将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推向新的高度,进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锻造坚强的领导核心、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
十八届六中全会学习心得体会三
十八届六中全会,将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作为重要的议题,无疑是对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党和反腐工作的总结和继续深化,也是制度层面巩固反腐败实践成果的体现。从严治党也是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必然举措。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对全面从严治党作出许多部署。十八届六中全会,将进一步全面推进这项工作。整体布局,步步推进,目的就是将治党管党一抓到底,标本兼治,保持长效。全面从严治党,看起来只有六个字,真正要实现起来却是需要每一个基层党务工作者和每一个党员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这样才能保障从严治党能够贯彻落实到每一个党支部当中、每一个党员身上。
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基层。政策落实最怕“上面九级风浪,下面纹丝不动”。基层党委、纪委要把纪律建设作为治本之策,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实践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违纪必究,用严明的纪律管住基层党员干部。没有问责就难有担当,要真正把压力传导到基层,就要用好“问责”这一杀手锏,追责情况要定期报告,典型问题要公开曝光,使问责形成制度、成为常态。坚持“一案双查”,对发生腐败问题听之任之,或压案不报、有案不查甚至袒护包庇的,严肃问责党委、纪委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层层传导压力,把“两个责任”压实到基层。
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和党员。党员不抓,一盘散沙。把“两学一做”活动开展到每个支部,就是让从严治党的精神真正灌输到党组织的每一个党员中来,把每个党员锻造成党组织在基层的“螺丝钉”,以实际行动体现党的先进性,以自我要求巩固党的纯洁性。要按照党中央部署精心组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引导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觉悟,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基层党员提供“造血”功能,让基层党员提高思想觉悟,增强纪律意识。
全面从严治党要与时俱进。从严治党的具体内容会随着不同的历史阶段发生变化,从严治党只会越来越严。全面从严治党从建章立制、明确规范等方面与时俱进,就能够让新问题、新挑战更好地得到解决,凸显全面从严治党的效果。如新修订的《准则》和《条例》就是新常态下全面从严治党的需要。与时俱进的完善党内法规的同时,最关键的是要养成长期严明党纪的良好习惯,营造良好地政治环境。
十八届六中全会学习心得体会四
历史在见证,人民在期待。2016年10月24日至27日,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将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制定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修订《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对全面从严治党作出全面系统的战略部署,将在党的建设光辉历程中,镌刻下时代经纬,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向更加广阔的新天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涤荡“四风”,党风政风为之一新;铁腕反腐,党心民心为之一振;强调“四个意识”,加强党的团结统一,维护坚强领导核心;践行群众路线,倡导“三严三实”,推动“两学一做”,深化党内教育,锻造合格党员„„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展示出非凡的政治智慧和政治勇气。作为一个拥有88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只有把“五个必须”贯穿全面从严治党的全过程,才能担负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民族复兴梦想的使命。
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加强思想建设。思想建设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总开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一些人蜕化变质,一步步走向腐化的泥潭,往往是从思想上的病变开始的。重视思想教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先后开展了一系列党内教育,目的就是为党员干部补足精神之“钙”,筑牢思想之“魂”,防止思想决堤。全面从严治党首先严在党员思想上,要从理想信念、党性修养、理论学习、警示教育等方面抓起,用好思想建党这个传家宝,牢牢抓住思想教育这个从严治党的根本,让广大党员保持高度警惕,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的侵袭,把握正确的思想航向。
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强化制度建设。习近平同志指出:“铲除不良作风和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根本上要靠法规制度”。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这是党的十八大后全面落实从严治党重要举措,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离不开制度保障,“严”字不能停留在纸上,贴在墙上,挂在嘴上,一旦法规制度成为摆设,就会产生“破窗效应”,对任何触犯法规的行为,必须严格依照法规制度,以“零容忍”的态度进行惩处,不留“暗门”,不开“天窗”,不以问题小而姑息,不以违者众而放任,不折不扣地将法规制度落到实处,积极营造人人遵守制度、敬法畏纪、按规矩办事的氛围,使全面从严治党深入人心。
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严肃党内生活。习近平同志指出:“党要管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从古田会议首次提出党内生活政治化、科学化,到延安整风建立党内政治生活的制度基础,再到改革开放之初制定《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95年来,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在党内政治生活这个大熔炉中,锤炼党性、砥砺品格。严肃认真的党内生活,增强了党的团结统一,提高了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如果党内政治生活的大熔炉长期不生火,变成了没有温度的冷灶台,就会失去其应有的功能。党内政治生活松一寸,党员干部队伍就散一尺。只有严肃党内生活,才能让锤炼党性的熔炉真正热起来。
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严明党的纪律。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政党,靠什么来管好自己的队伍?靠什么来战胜风险挑战?除了正确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外,必须靠严明规范和纪律。”纪纲一废,何事不生?纪律是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保持党的战斗力的基本条件,从近年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来看,违法必先破纪,干部走向腐败,大多是从突破纪律、破坏规矩开始的。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树立规矩意识、增强纪律自觉,筑起纪律和规矩的坚固防线,坚决在法纪之下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开展工作,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始终做遵规守纪的表率。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以“钉钉子”精神,一着不让抓好规章制度落实,使党纪党规始终成为带电“高压线”。
全面从严治党必须落实治党责任。“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全面从严治党是党员干部最根本的政治责任,各级党委及其书记必须肩负起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进一步深化“责任不明确、责任不落实,就做不到从严治党”的思想认识,将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主动把责任记在心、扛在肩、抓在手,推动党的各项事业无往不胜。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以强力问责倒逼责任落实,让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督促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在其位、谋其职、担其责,真正使管党治党严起来、实起来。
扬帆起航,正当其时。十八届六中全会将对全面从严治党进行再强调再部署,必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走向新境界、新高度、新成就,必将锻造一个更加坚强有力、更加蓬勃向上、更加团结奋进的共产党,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十八届六中全会学习心得体会五
近日,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聚焦全面从严治党这一重大历史课题,举世瞩目。此次会议为全党制定党内政治生活准则、修订党内监督条例,党的政治规矩必将进一步健全,管党治党必将更加“严紧硬”。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是根本性、经常性、基础性工作。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党内政治生活,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严明党的纪律等为主要内容的党内政治生活基本规范。1980年2月29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是一部比较全面系统的党规党法。纵观党的发展壮大历程,我们发现严肃认真地开展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锤炼党性、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党员先进性的“熔炉”。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健全党内政治生活准则这一“规矩”。把这一“规矩”作为党员的行动指南、行动铁律,作为任何一名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不可逾越的政治红线。让党内政治生活真正发挥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提高党员干部政治素养和政治判断力、政治辨别力,保持清醒政治头脑的作用。让守纪律、讲规矩、循规范如涓涓细流融化在党员干部的日常生活里。
找准“短板”,齐头并进。不可否认,当前部分党员同志的理想信念变得淡薄、党性观念变得淡漠,党内政治生活不经常、不认真、不严肃的问题还存在。因此必须找准这块“短板”,对症下药。对那些批评和自我批评变成表扬和自我表扬,对同志讲关系、讲圆滑、讲和气的现象坚决纠正;对开会时看“出勤”而不讲效果,讨论时看发言而不管质量,习惯读文件照本宣科走过场的问题坚决整改。把党内政治生活开展的质量作为考核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让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习近平同志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坚定的理想信念,能让党员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各级党组织要着力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质量,让党员干部“红脸出汗”,接受同志的批评提醒,做一个名信念坚定、为民务实清廉的合格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