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党管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党管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同志们:
国以才业、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工作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在党和国家的全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我们必须重视人才工作,在人才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不断探索实践人事干部制度改革,努力建设一支与我县新世纪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组织保证。按照县委的安排,下面,我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题讲三点意见:
一、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的重要意义
胡锦涛指出,做好人才工作,落实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党管人才的原则是党管干部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深化和发展。落实党管人才的原则,关键要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加快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落实党管人才的原则,必须紧紧围绕以上“四管”来思考、来拓展、来深化。坚持党管人才,并不是用计划代替市场去配置人才,把人才都管起来、统起来,也不是党委包揽人才工作的一切,更不是用条条框框去束缚人才,使人才失去发展空间,而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管宏观,就是既要总揽人才工作全局,又不能包揽所有的具体工作;管政策,就是既要制定事关全局的重大政策,又要防止制定政策过细、过死,出台政策过多、过滥;管协调,就是既要统筹各方面力量,形成人才工作整体合力,又要防止命令式地指挥一切;管服务,就是既要为人才提供政策服务、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又要防止陷入琐碎的日常事务中。
(一)坚持党管人才,有利于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才支持。
实现十六大确定的奋斗目标,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就是人才。从国内看,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需要一大批忠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较强的科学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善于治党治国治军的优秀党政领导人才;一大批精通经营管理,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一大批站在国际科研前沿,具有科技创新能力,能够推动科技进步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的竞争越来越突出地表现为人才的竞争,许多国家纷纷采取措施加大培养、吸引、使用人才的力度,西方发达国家还凭借其经济优势加紧对世界范围的人才进行争夺,我国的人才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是对这一历史大趋势的有力回应。XX年5月,中央批准下发《XX—XX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作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决策。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必须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大力提升人才工作的战略地位,加大人才队伍建设的力度,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
(二)坚持党管人才,有利于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要巩固和扩大执政基础、提高执政能力,必须把各类优秀人才吸纳进党的各级组织或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对人才队伍的社会构成产生了深刻影响。改革开放前,绝大多数人才集中在公有部门,而现在包括私营、外资、合资企业以及中介组织等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吸引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加入世贸组织后,人才的流动趋势将进一步增强,非公有制经济中的人才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这些人才都是党执政必须依靠的重要力量,而现行的人才工作模式又难以将这部分人才纳入管理范围。如果不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加强对整个人才队伍的管理,就不仅不利于人才的成长进步和充分发挥作用,而且会逐渐削弱党的影响力,从而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能力。
(三)坚持党管人才,有利于加强人才队伍自身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工作水平。
近些年来,随着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县不断加大培养、吸引、用好人才的工作力度,人才队伍建设成绩显著。但是,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我县的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还存在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如人才总量不足,素质和能力亟待提高;人才利用效率不高,人才不足和人才浪费同时存在等等。与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相比,人才工作也存在多头管理、缺乏协调、力量分散等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现有人才工作布局的基础上,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统一领导,建立党的干部工作和人才工作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形成人才工作的合力。
二、我县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
XX年度全县党政机关领导干部1120名,其中,妇女干部263名,少数民族干部628名,非党干部428名。截止5月25日,我县共有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418名,其中:含44名县级领导、374名科级领导。大专以上学历的领导干部260名,占领导干部总数的62.2%;少数民族干部234名,占领导干部总数的55.97%;妇女干部和党外干部均是46名,各占领导干部总数的10%。35周岁以下领导干部97名,占领导干部总数的20.8%。从上面的数据显示,我县虽然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实施了人才强县战略,确立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才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宏观布局,人才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现代化建设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和复合型人才短缺;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不够,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尚未消除,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有待完善。
要落实党管人才的原则,做好新时期的人才工作,我县人才工作应着重在以下七个方面有新突破:
(一)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人才工作有新突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推进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根本指针。按照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坚决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于人才工作的全过程,努力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
(二)围绕发展主题抓人才工作方面有新突破。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人才工作的目标任务要围绕发展来确立,人才工作的政策措施要根据发展来制定,人才工作的成效要用发展来检验。
(三)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上有新突破。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作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能成才。
(四)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有新突破。坚持把能力建设作为人才资源开发的主题。加大对人才工作的投入,优先发展科学教育事业,努力把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为各类人才不断涌现和充分发挥作用奠定坚实基础。
(五)坚持三支人才队伍建设上有新突破。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主体,必须坚持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着重培养造就大批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带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
(六)推进人才结构调整上有新突破。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加快人才结构调整,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促进人才合理分布,发挥人才队伍的整体功能。
(七)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和优化环境有新突破。人才的活力取决于机制和环境。遵循人才资源开发规律,坚持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改革取向,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才工作机制。着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
三、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要求我们全面贯彻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坚持任人唯贤、公道正派,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坚持不懈地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顾全大局,增强团结,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一)坚持民主集中,全面推进干部工作的民主化进程
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要求,坚持民主集中制,践行顺应潮流、高度公开的民主理念,推进干部工作民主化进程,严格把好“三个关口”,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强领导集体。
1、发扬民主,严把推荐关。把民主推荐干部作为选拔任用干部坚持群众公认原则的有效形式和从源头上防止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的重要措施,增强透明度,充分体现群众意愿。
2、实事求是,严把考察关。在组织考察中,坚持“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标准,把考察对象的当前实绩与长远实绩结合起来,形成以实绩论干部的用人观,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位干部。在考察方式方法上,在坚持完善民主测评法、个别谈话法、实地考察法等常规性考察工作的同时,注重结合中心工作、学习培训、公务员年度考核等方面的工作,对干部进行多渠道、立体式的考察。
3、严格程序,严把审批关。在民主推荐组织考察的基础上,坚持集体讨论的原则。整个选拔任用过程基本做到:列入考察对象的人选多于拟任职人数,新提拔对象不是后备干部的不提交,群众不拥护、意见大、问题还没有核查清楚的不提交、对没有民主推荐的不提交,未经组织考察的人选不研究,县委常委会、县委全会没有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到会不研究,没有组织部考察情况的干部不讨论,未达到规定票数同意的不通知。并且在任前通过电视进行公示,凡有影响任职的重大问题的人不任用,增强了透明度。
在把好“三个关口”的同时,狠杀“跑官要官”的歪风,对“跑官要官”者坚持做到“三个坚决”,即坚决批评教育,不予提拔重用,在重要岗位上的要予以调整;已得到提拔的,坚决撤下来;制止不力造成重大失误的,坚决追究责任。
(二)坚持反腐倡廉,加强干部队伍的监督管理。
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将长期经受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考验,也将长期经受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考验。这两大考验紧密联系,相互作用,而从很大意义上说,后一个考验比前一个考验更现实、更艰巨、更严峻。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经受住各种考验。
1、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以机关作风建设和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为载体,着力解决领导干部在思想、组织、作风以及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衙门作风,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纳入领导干部的实绩考核内容,切实做到同步部署、同步研究、同步考核,加大干部队伍的监督管理。
2、认真贯彻领导干部任职政策。在坚持以往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的同时,按照我县领导干部辞职制度、调整不称职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制度、领导干部任职年龄制度等规定,严格按照程序,依法对部分领导干部进行免职,改任非领导职务。
3、健全领导干部考核制度。规范领导干部岗位职责,对不同岗位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分类考察,严格按规定做好年度考核、届中考核和届末考核,全面考核领导干部的德、能、勤、绩、廉等情况,把考核结果作为使用干部的主要依据。
4、完善领导干部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干部选拔拟任联席会议制度,推行干部任前公示制,坚持和完善领导集体重大问题议事制度,加强与执纪执法部门的联系,切实纠正重选拔任用、轻任后监督的做法,形成多方监督、团结协作、齐抓共管的监督管理格局。
(三)坚持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
围绕建设公平竞争、尊重人才、鼓励创业的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这一目标,以爱才之心、求才之诚、识才之智、用才之义、容才之量、护才之魄加强干部教育,充分发挥县委党校、乡镇党校、农技校和村级党员活动室等县、乡、村三级培训阵地的积极作用,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坚持理论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个人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专题教育与宗旨教育相结合,切实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能力,特别是识人用人方面的能力。
1、坚持理想信念教育,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坚定理想信念,着眼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着眼于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2、坚持勤奋学习,扎扎实实地提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领。坚持治学严谨,在理论学习上保持先进性;坚持理念创新,在工作业绩上保持先进性的要求,进一步增强学习的紧迫感、使命感,努力做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实践者、推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典范;强化理论武装,注重学习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一切知识;坚持马克思主义学风,理论与实践结合,努力培养掌握知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更新学习理念,创新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力,增强创新力,始终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提高、提高、再提高。
3、坚持党的根本宗旨教育,始终不渝地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领导必须牢记党的宗旨,以新的眼光审视新时期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极端重要性,以新的姿态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其中最重要的,是要继承和发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强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意识,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4、坚持勤奋工作,兢兢业业地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对于共产党员来说,责任是一种奉献,更是一种使命、一种有比一般群众更高的责任要求和责任境界。领导干部各自所从事的岗位工作,都是党的全部工作的一部分;领导干部的每一份责任,都是对党和人民负责。作为共产党的一名领导干部必须充分认识所肩负的责任,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求真务实、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在工作岗位上,努力创造一流的业绩。
5、坚持遵守党的纪律,身体力行地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自律,是领导干部思想境界和廉政的表现。党的纪律是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领导干部自律,首先要体现在严守党的纪律上。坚持诚实守信,在团结协作上保持先进性的要求,增强自律意识,加强“五风”建设,落实“四自”要求,筑牢守纪防线;要把遵守党纪与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工作、生活等方面纪律,遵守社会公德结合起来,做遵纪守法的模范。
6、坚持“两个务必”,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一个政党如果骄奢之风滋长,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抬头,腐朽文化就会乘虚而入,腐败堕落现象就会产生。领导干部要建功立业,时刻不能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不能自降标准,将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面对五光十色、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要按照党组织的要求,时时牢记入党誓词、坚定理想信念、遵守党的纪律,时刻保持高度的警觉和清醒的认识,高举反腐倡廉大旗,做“两个务必”的坚定实践者。
(四)坚持改革创新,努力形成科学的人才评价和使用机制
1、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坚持走群众路线,注重通过实践检验人才。完善人才评价标准,克服人才评价中重学历、资历,轻能力、业绩的倾向。根据德才兼备的要求,从规范职位分类与职业标准入手,建立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改革各类人才评价方式,积极探索主体明确、各具特色的评价方法。完善人才评价手段,努力提高人才评价的科学水平。
一是着重建立群众认可的党政人才的评价机制。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拥护不拥护”为准尺,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制度,把群众的意见作为考核评价党政人才的重要尺度。制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党政人才的岗位职责规范,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和考核评价标准。完善定期考核和日常考核制度,改进考核方法。建立健全考核工作责任制。
二是着重建立市场和出资人认可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评价机制。发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机构,探索社会化的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完善反映经营业绩的财务指标和反映综合管理能力等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体系,积极开发适应不同类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考核测评技术。改进国有资产出资人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考核评价工作,围绕任期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突出对经营业绩和综合素质的考核。
三是着重建立社会和业内认可的专业技术人才的评价机制。以打破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为重点,研究制定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全面推行专业技术职业资格制度,加快执业资格制度建设。积极探索资格考试、考核和同行评议相结合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方法。发展和规范人才评价中介组织,在政府宏观指导下,开展以岗位要求为基础、社会化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工作。积极推进专业技术人才执业资格国际互认。
2、建立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
一是以扩大民主、加强监督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不断提高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完善选任制,改进委任制,规范考任制,推行聘任制。改进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办法。加大选拔任用优秀年轻干部的力度,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快车道”。逐步推行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建立和完善干部正常退出机制,实行优胜劣汰,增强干部队伍活力。
二是以推进企业经营管理者市场化、职业化为重点,坚持市场配置、组织选拔和依法管理相结合,改革和完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选拔任用方式。对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依法实行派出制或选举制。对经理人推行聘任制,实行契约化管理。按照企业发展战略和市场取向,拓宽选人视野,吸引县内外一流人才到企业任职。大力扶持能够整合生产要素、利用社会资源和聚集各类人才积极创业的经营管理人才。重视非公有制企业的人才培养工作。非公有制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探索新思路、构建新机制,以“有组织、有活动、有阵地、有经费、有制度”为内容,抓好人才队伍建设。
三是以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按照政事职责分开、单位自主用人、个人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监管的要求,建立符合各类事业单位特点的用人制度。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促进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研究制定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规范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酬、合同管理等管理环节,逐步做到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
(五)坚持德才兼备,加强“四化”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和后备干部建设工作
“四化”干部是干部队伍的主力军。要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保证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关键是要从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入手,加大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工作力度。从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客观需要出发,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省、州有关培养选拔干部工作的精神,坚持干部“四化”标准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健全以能力为主导的选拔任用机制,以能力为标准解决领导干部“下”的问题,建立有效的淘汰机制,树立“以发展论英雄、以稳定论本领、以创新论水平、以改革开放论开明”的科学人才观,切实做到有能有为者有位、无能无为者无位。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就要结合全县干部队伍现状,始终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切实加大优秀年轻干部、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逐渐形成“以素质论人、凭实绩用人、用机制管人”的用人机制。
在选好、用好、管理好干部的同时,还要切实加强后备干部的建设工作。一是建立后备干部管理档案,并制定了相关培养措施。结合近年来国家公务员公开招考、民主推荐(含民族、妇女、非党干部的专门推荐)、组织考察的情况,坚持优胜劣汰的原则及时调整充实形成后备干部培养方案;二是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后备干部的特点和干部本人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通过下派、挂职、轮岗等形式,坚持在实践中提高、在使用中提高的原则,切实提高后备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为我县后备干部队伍注入了新的活力;三是抓好县级后备干部推荐工作。按照省、州党委关于加强民主推荐党外后备干部的有关精神,制定了全县党内科级干部的推荐方案,严格按照推荐程序,切实做好我县后备干部推荐工作。四是严格按照《**县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选派办法(暂行)》和《**县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适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对我县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的优秀年轻干部、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的选派工作,切实加强管理,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精业务、协调强的后备干部队伍。
同志们,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是一项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我们只有通过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促进人才在城乡、区域、产业、行业和不同所有制之间的合理分布,有效盘活人才存量,大幅度提高人才增量,不断提升人才素质,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最终达到人才总量充足、结构科学合理的人才工作目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提供强有力的人才队伍!
第二篇:在党管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同志们:
国以才业、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工作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在党和国家的全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我们必须重视人才工作,在人才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不断探索实践人事干部制度改革,努力建设一支与我县新世纪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组织保证。按照县委的安排,下面,我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题讲三点意见:
一、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的重要意义
胡锦涛指出,做好人才工作,落实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党管人才的原则是党管干部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深化和发展。落实党管人才的原则,关键要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加快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落实党管人才的原则,必须紧紧围绕以上“四管”来思考、来拓展、来深化。坚持党管人才,并不是用计划代替市场去配置人才,把人才都管起来、统起来,也不是党委包揽人才工作的一切,更不是用条条框框去束缚人才,使人才失去发展空间,而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管宏观,就是既要总揽人才工作全局,又不能包揽所有的具体工作;管政策,就是既要制定事关全局的重大政策,又要防止制定政策过细、过死,出台政策过多、过滥;管协调,就是既要统筹各方面力量,形成人才工作整体合力,又要防止命令式地指挥一切;管服务,就是既要为人才提供政策服务、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又要防止陷入琐碎的日常事务中。
(一)坚持党管人才,有利于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才支持。
实现十六大确定的奋斗目标,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就是人才。从国内看,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需要一大批忠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较强的科学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善于治党治国治军的优秀党政领导人才;一大批精通经营管理,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一大批站在国际科研前沿,具有科技创新能力,能够推动科技进步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的竞争越来越突出地表现为人才的竞争,许多国家纷纷采取措施加大培养、吸引、使用人才的力度,西方发达国家还凭借其经济优势加紧对世界范围的人才进行争夺,我国的人才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是对这一历史大趋势的有力回应。2002年5月,中央批准下发《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作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决策。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必须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大力提升人才工作的战略地位,加大人才队伍建设的力度,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
(二)坚持党管人才,有利于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要巩固和扩大执政基础、提高执政能力,必须把各类优秀人才吸纳进党的各级组织或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对人才队伍的社会构成产生了深刻影响。改革开放前,绝大多数人才集中在公有部门,而现在包括私营、外资、合资企业以及中介组织等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吸引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加入世贸组织后,人才的流动趋势将进一步增强,非公有制经济中的人才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这些人才都是党执政必须依靠的重要力量,而现行的人才工作模式又难以将这部分人才纳入管理范围。如果不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加强对整个人才队伍的管理,就不仅不利于人才的成长进步和充分发挥作用,而且会逐渐削弱党的影响力,从而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能力。
(三)坚持党管人才,有利于加强人才队伍自身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工作水平。
近些年来,随着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县不断加大培养、吸引、用好人才的工作力度,人才队伍建设成绩显著。但是,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我县的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还存在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如人才总量不足,素质和能力亟待提高;人才利用效率不高,人才不足和人才浪费同时存在等等。与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相比,人才工作也存在多头管理、缺乏协调、力量分散等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现有人才工作布局的基础上,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统一领导,建立党的干部工作和人才工作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形成人才工作的合力。
二、我县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
2004全县党政机关领导干部1120名,其中,妇女干部263名,少数民族干部628名,非党干部428名。截止5月25日,我县共有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418名,其中:含44名县级领导、374名科级领导。大专以上学历的领导干部260名,占领导干部总数的62.2%;少数民族干部234名,占领导干部总数的55.97%;妇女干部和党外干部均是46名,各占领导干部总数的10%。35周岁以下领导干部97名,占领导干部总数的 20.8%。从上面的数据显示,我县虽然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实施了人才强县战略,确立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才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宏观布局,人才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现代化建设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和复合型人才短缺;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不够,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尚未消除,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有待完善。
要落实党管人才的原则,做好新时期的人才工作,我县人才工作应着重在以下七个方面有新突破:
(一)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人才工作有新突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推进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根本指针。按照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坚决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于人才工作的全过程,努力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
(二)围绕发展主题抓人才工作方面有新突破。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人才工作的目标任务要围绕发展来确立,人才工作的政策措施要根据发展来制定,人才工作的成效要用发展来检验。
(三)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上有新突破。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作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能成才。
(四)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有新突破。坚持把能力建设作为人才资源开发的主题。加大对人才工作的投入,优先发展科学教育事业,努力把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为各类人才不断涌现和充分发挥作用奠定坚实基础。
(五)坚持三支人才队伍建设上有新突破。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主体,必须坚持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着重培养造就大批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带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
(六)推进人才结构调整上有新突破。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加快人才结构调整,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促进人才合理分布,发挥人才队伍的整体功能。
(七)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和优化环境有新突破。人才的活力取决于机制和环境。遵循人才资源开发规律,坚持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改革取向,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才工作机制。着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
三、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要求我们全面贯彻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坚持任人唯贤、公道正派,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坚持不懈地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顾全大局,增强团结,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一)坚持民主集中,全面推进干部工作的民主化进程
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要求,坚持民主集中制,践行顺应潮流、高度公开的民主理念,推进干部工作民主化进程,严格把好“三个关口”,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强领导集体。
1、发扬民主,严把推荐关。把民主推荐干部作为选拔任用干部坚持群众公认原则的有效形式和从源头上防止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的重要措施,增强透明度,充分体现群众意愿。
2、实事求是,严把考察关。在组织考察中,坚持“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标准,把考察对象的当前实绩与长远实绩结合起来,形成以实绩论干部的用人观,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位干部。在考察方式方法上,在坚持完善民主测评法、个别谈话法、实地考察法等常规性考察工作的同时,注重结合中心工作、学习培训、公务员考核等方面的工作,对干部进行多渠道、立体式的考察。
3、严格程序,严把审批关。在民主推荐组织考察的基础上,坚持集体讨论的原则。整个选拔任用过程基本做到:列入考察对象的人选多于拟任职人数,新提拔对象不是后备干部的不提交,群众不拥护、意见大、问题还没有核查清楚的不提交、对没有民主推荐的不提交,未经组织考察的人选不研究,县委常委会、县委全会没有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到会不研究,没有组织部考察情况的干部不讨论,未达到规定票数同意的不通知。并且在任前通过电视进行公示,凡有影响任职的重大问题的人不任用,增强了透明度。
在把好“三个关口”的同时,狠杀“跑官要官”的歪风,对“跑官要官”者坚持做到“三个坚决”,即坚决批评教育,不予提拔重用,在重要岗位上的要予以调整;已得到提拔的,坚决撤下来;制止不力造成重大失误的,坚决追究责任。
(二)坚持反腐倡廉,加强干部队伍的监督管理。
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将长期经受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考验,也将长期经受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考验。这两大考验紧密联系,相互作用,而从很大意义上说,后一个考验比前一个考验更现实、更艰巨、更严峻。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经受住各种考验。
1、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以机关作风建设和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为载体,着力解决领导干部在思想、组织、作风以及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衙门作风,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纳入领导干部的实绩考核内容,切实做到同步部署、同步研究、同步考核,加大干部队伍的监督管理。
2、认真贯彻领导干部任职政策。在坚持以往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的同时,按照我县领导干部辞职制度、调整不称职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制度、领导干部任职年龄制度等规定,严格按照程序,依法对部分领导干部进行免职,改任非领导职务。
3、健全领导干部考核制度。规范领导干部岗位职责,对不同岗位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分类考察,严格按规定做好考核、届中考核和届末考核,全面考核领导干部的德、能、勤、绩、廉等情况,把考核结果作为使用干部的主要依据。
4、完善领导干部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干部选拔拟任联席会议制度,推行干部任前公示制,坚持和完善领导集体重大问题议事制度,加强与执纪执法部门的联系,切实纠正重选拔任用、轻任后监督的做法,形成多方监督、团结协作、齐抓共管的监督管理格局。
(三)坚持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
围绕建设公平竞争、尊重人才、鼓励创业的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这一目标,以爱才之心、求才之诚、识才之智、用才之义、容才之量、护才之魄加强干部教育,充分发挥县委党校、乡镇党校、农技校和村级党员活动室等县、乡、村三级培训阵地的积极作用,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坚持理论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个人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专题教育与宗旨教育相结合,切实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能力,特别是识人用人方面的能力。
1、坚持理想信念教育,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坚定理想信念,着眼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着眼于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2、坚持勤奋学习,扎扎实实地提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领。坚持治学严谨,在理论学习上保持先进性;坚持理念创新,在工作业绩上保持先进性的要求,进一步增强学习的紧迫感、使命感,努力做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实践者、推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典范;强化理论武装,注重学习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一切知识;坚持马克思主义学风,理论与实践结合,努力培养掌握知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更新学习理念,创新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力,增强创新力,始终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提高、提高、再提高。
3、坚持党的根本宗旨教育,始终不渝地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领导必须牢记党的宗旨,以新的眼光审视新时期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极端重要性,以新的姿态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其中最重要的,是要继承和发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强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意识,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4、坚持勤奋工作,兢兢业业地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对于共产党员来说,责任是一种奉献,更是一种使命、一种有比一般群众更高的责任要求和责任境界。领导干部各自所从事的岗位工作,都是党的全部工作的一部分;领导干部的每一份责任,都是对党和人民负责。作为共产党的一名领导干部必须充分认识所肩负的责任,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求真务实、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在工作岗位上,努力创造一流的业绩。
5、坚持遵守党的纪律,身体力行地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自律,是领导干部思想境界和廉政的表现。党的纪律是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领导干部自律,首先要体现在严守党的纪律上。坚持诚实守信,在团结协作上保持先进性的要求,增强自律意识,加强“五风”建设,落实“四自”要求,筑牢守纪防线;要把遵守党纪与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工作、生活等方面纪律,遵守社会公德结合起来,做遵纪守法的模范。
6、坚持“两个务必”,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一个政党如果骄奢之风滋长,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抬头,腐朽文化就会乘虚而入,腐败堕落现象就会产生。领导干部要建功立业,时刻不能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不能自降标准,将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面对五光十色、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要按照党组织的要求,时时牢记入党誓词、坚定理想信念、遵守党的纪律,时刻保持高度的警觉和清醒的认识,高举反腐倡廉大旗,做“两个务必”的坚定实践者。
(四)坚持改革创新,努力形成科学的人才评价和使用机制
1、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坚持走群众路线,注重通过实践检验人才。完善人才评价标准,克服人才评价中重学历、资历,轻能力、业绩的倾向。根据德才兼备的要求,从规范职位分类与职业标准入手,建立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改革各类人才评价方式,积极探索主体明确、各具特色的评价方法。完善人才评价手段,努力提高人才评价的科学水平。
一是着重建立群众认可的党政人才的评价机制。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拥护不拥护”为准尺,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制度,把群众的意见作为考核评价党政人才的重要尺度。制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党政人才的岗位职责规范,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和考核评价标准。完善定期考核和日常考核制度,改进考核方法。建立健全考核工作责任制。
二是着重建立市场和出资人认可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评价机制。发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机构,探索社会化的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完善反映经营业绩的财务指标和反映综合管理能力等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体系,积极开发适应不同类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考核测评技术。改进国有资产出资人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考核评价工作,围绕任期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突出对经营业绩和综合素质的考核。
三是着重建立社会和业内认可的专业技术人才的评价机制。以打破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为重点,研究制定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全面推行专业技术职业资格制度,加快执业资格制度建设。积极探索资格考试、考核和同行评议相结合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方法。发展和规范人才评价中介组织,在政府宏观指导下,开展以岗位要求为基础、社会化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工作。积极推进专业技术人才执业资格国际互认。
2、建立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
一是以扩大民主、加强监督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不断提高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完善选任制,改进委任制,规范考任制,推行聘任制。改进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办法。加大选拔任用优秀年轻干部的力度,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快车道”。逐步推行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建立和完善干部正常退出机制,实行优胜劣汰,增强干部队伍活力。
二是以推进企业经营管理者市场化、职业化为重点,坚持市场配置、组织选拔和依法管理相结合,改革和完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选拔任用方式。对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依法实行派出制或选举制。对经理人推行聘任制,实行契约化管理。按照企业发展战略和市场取向,拓宽选人视野,吸引县内外一流人才到企业任职。大力扶持能够整合生产要素、利用社会资源和聚集各类人才积极创业的经营管理人才。重视非公有制企业的人才培养工作。非公有制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探索新思路、构建新机制,以“有组织、有活动、有阵地、有经费、有制度”为内容,抓好人才队伍建设。
三是以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按照政事职责分开、单位自主用人、个人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监管的要求,建立符合各类事业单位特点的用人制度。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促进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研究制定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规范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酬、合同管理等管理环节,逐步做到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
(五)坚持德才兼备,加强“四化”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和后备干部建设工作
“四化”干部是干部队伍的主力军。要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保证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关键是要从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入手,加大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工作力度。从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客观需要出发,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省、州有关培养选拔干部工作的精神,坚持干部“四化”标准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健全以能力为主导的选拔任用机制,以能力为标准解决领导干部“下”的问题,建立有效的淘汰机制,树立“以发展论英雄、以稳定论本领、以创新论水平、以改革开放论开明”的科学人才观,切实做到有能有为者有位、无能无为者无位。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就要结合全县干部队伍现状,始终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切实加大优秀年轻干部、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逐渐形成“以素质论人、凭实绩用人、用机制管人”的用人机制。
在选好、用好、管理好干部的同时,还要切实加强后备干部的建设工作。一是建立后备干部管理档案,并制定了相关培养措施。结合近年来国家公务员公开招考、民主推荐(含民族、妇女、非党干部的专门推荐)、组织考察的情况,坚持优胜劣汰的原则及时调整充实形成后备干部培养方案;二是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后备干部的特点和干部本人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通过下派、挂职、轮岗等形式,坚持在实践中提高、在使用中提高的原则,切实提高后备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为我县后备干部队伍注入了新的活力;三是抓好县级后备干部推荐工作。按照省、州党委关于加强民主推荐党外后备干部的有关精神,制定了全县党内科级干部的推荐方案,严格按照推荐程序,切实做好我县后备干部推荐工作。四是严格按照《**县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选派办法(暂行)》和《**县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适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对我县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的优秀年轻干部、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的选派工作,切实加强管理,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精业务、协调强的后备干部队伍。
同志们,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是一项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我们只有通过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促进人才在城乡、区域、产业、行业和不同所有制之间的合理分布,有效盘活人才存量,大幅度提高人才增量,不断提升人才素质,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最终达到人才总量充足、结构科学合理的人才工作目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提供强有力的人才队伍!
第三篇:在全县党管武装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县党管武装暨武装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蒋丙生(2012年2月 日)
同志们:
这次全县党管武装暨武装工作会议,时间虽短,但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对于各级领导深化认识、强化责任,进一步推动全县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科学发展,开创党管武装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刚才,水平同志总结了去年全县武装工作情况,对今年的工作进行了部署,远满同志宣读了表彰通报,对党管武装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了授奖,三个乡镇的党委书记作了口头述职,其它单位的同志作了书面述职,会议开得很成功。
会同历来有党管武装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时期,这一光荣传统不断得到发扬光大。从2009年开始,我们有计划、分层次地组织乡镇党委书记进行党管武装工作述职,形成了制度。通过这几年述职,各级党政领导抓武装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明显增强,党管武装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对推动全县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前,全县党管武装工作氛围浓厚,军政军民关系和谐融洽,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发展势头良好。我们要珍惜和维护这一大好局面,将这一实践证 明行之有效的做法坚持下去,并不断加以完善。
武装工作涉及军地双方和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任务重、要求高、政策性强,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各级领导尤其是各乡镇党政主要领导,要真正把武装工作当成党的事业来干,切实肩负起领导责任,不断提高领导水平,推动党管武装工作创新发展。下面我就如何做好党管武装工作,讲五点意见,具体就是要坚持“五抓”:
一是坚持抓根本,确保党管武装的正确方向。这个根本,就是必须坚持党对武装工作的绝对领导。2012年,国家大事多,敏感问题多,影响安全发展的变数多。党的十八大将要召开,香港、台湾领导人面临选举更迭,美国高调宣布重返亚太。纵观形势,迎接十八大、贯彻十八大是我们思考问题最大的背景,推动科学发展是最大的主题,确保安全稳定是最大的底线,积极应对战略威胁是最大的挑战。我们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的意见》要求,坚持把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强化军魂意识、宗旨意识和使命意识,始终做到高举旗帜、听党指挥、服务人民,确保正确的建设方向。要加强和改进党对民兵预备役部队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民兵预备役部队政治合格。
二是坚持抓队伍,通过提高能力素质促进武装工作全面落 实。要把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作为党管武装工作一项紧迫和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高度重视人武干部、基层专武干部、民兵干部和国防动员机构干部的选拔培养。抓好《专武干部招录办法》的落实,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公开招录专武干部,进一步改善专武干部结构,巩固基层武装阵地。要突出解决好基层专武干部队伍年龄老化、兼职过多、精力分散等问题,着力造就一支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敢打敢拼的武装工作骨干队伍,为推动武装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
三是坚持抓解难,为武装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党管武装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范畴,坚持既管方向、抓大事,又解难题、办实事,特别是对于那些影响制约武装工作发展的瓶颈问题,要重点攻关、着力解决。要加强协调,形成军地合力,共同解决好市场经济条件下民兵预备役部队人员难集中、活动难开展、教育训练质量难提高、军事任务难落实等问题。要加大投入,适当增加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经费,增长的幅度要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应急动员准备所需的各项经费,要重点优先保障。认真落实拥军优属和军转安置的各项政策,认真解决复转军人安置、随军家属就业、子女上学等现实问题,解除官兵的后顾之忧。
四是坚持抓机制,努力实现党管武装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就是要按照党委把方向、军队提需求、国动委搞协调、政府抓 落实的总体工作要求,构建党管武装工作的长效机制。健全纳入机制,将武装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健全领导决策机制,坚持党委议军制度,定期召开党政军主要领导联席会、议军会、国动委全会、现场办公会,及时研究解决武装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健全保障机制,将经费保障纳入财政预算重点安排,推动形成综合保障体系;健全检查督导和考评激励机制,将武装工作纳入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完善任职谈话、述职、质询、问责等制度,加强军地联合督查,推动责任落实;健全国防教育机制,全面落实国防教育“六进”制度,在全县推动形成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生动局面。
五是坚持抓创新,不断开创党管武装工作的新局面。要在坚持党管武装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认真总结我县在多年实践中形成的党管武装的好做法、好经验,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党管武装工作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着力解决在非公有制企业建立民兵预备役组织、落实党管武装等问题,使党管武装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同志们,2012年是迎接、筹备和召开党的十八大的重要一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实现我县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的关键一年。让我们高举旗帜,开拓进取,勤奋工作,加快推进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努力把我县党管武装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第四篇:在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召开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发展的重要论述,落实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和省委《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人才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学习传达省人才工作座谈会会议精神,总结交流我市人才工作,安排部署我市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工作。刚才,苏长青同志对近年来我市人才工作进行了认真总结,并对下一步工作作了具体的安排部署,讲得很全面很具体,有很强的针对性,我完全同意;史根治同志传达了全省人才工作座谈会会议精神。希望各级各部门认真领会,结合实际,抓好落实。梁园区、虞城县、市第一人民医院就如何抓好人才工作作了交流发言,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各具特色、成效明显,希望大家相互学习借鉴,见贤思齐,共同提高。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国际国内发展大势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中央出台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和省委出台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人才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贯彻落实“大人才观”全链条推动人才发展的实施意见》,对人才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和组织领导作出系统安排,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各县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加快形成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的体制机制,为商丘又好又快跨越发展决胜全面小康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下面,我就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人才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深化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重要会议、重要场合就人才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指出了人才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特殊重要性,深刻阐明了推进人才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重大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必须建设规模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在目标任务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提高全球配置人才资源能力;在体制机制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大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落实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在核心要求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做好团结引领服务工作,真诚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激励广大人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聪明才智。今年4月13日,省委召开全省人才工作座谈会,省委书记谢伏瞻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认清形势,推动改革创新,加快形成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的体制机制,全面提升人才发展水平,为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这些重要论述和重要讲话,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的人才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上来,统一到省委书记谢伏瞻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准确把握精神实质,深刻理解丰富内涵,坚决抓好贯彻落实,推动全市人才事业创新发展。
近年来,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我市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不断强化领导、健全机制、加大投入、创新平台,实现了人才总量、素质、贡献率大幅提升,全市人才工作良好格局已经形成,人才引进培养的政策体系初步建立,人才工作领导体制逐步健全,人才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市五次党代会以来,我们在引进和集聚高层次人才、推动政企研高端对接、人才服务精准扶贫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效,为全市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保持了又好又快跨越发展的好态势。今年1—5月份,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2.8%,居全省第1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16.2%,居全省第1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4%,居全省第4位。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与周边地市相比,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无论是在人才的引进和使用上、人才队伍的数量和质量上,还是在人才工作的机制和环境上,都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人才总量不够、结构不优。人才总量占总人口的比例依然低于发达地区水平,虽是人口大市,却不是人才大市。全市各类人才总量约占总人口的6.07%,大大低于全省9.3%、全国10.5%的平均水平。二是高层次人才和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人才十分短缺。尤其是复合型人才、拔尖人才、领军人才严重不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电子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环保工程、城市规划等专业人才极为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平台建设比较薄弱。自身的科研院所数量较少,产业集聚区的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平台还不能满足企业创新发展的需求,缺乏吸引人才创新创造的平台。四是在推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人才作用。发展过程中与人才结合不够,项目的引进和人才的引进没有很好统筹起来,存在重项目引进轻人才引进的现象。五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还不完善。人才管理体制不顺、权责不清,用人主体自主权落实不到位,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评价激励机制不够完善,人才流动还存在不少障碍,有的政策没有得到很好落实。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认真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竞争更多的表现为人才竞争,发展优势更多的表现为人才优势。当前,我市正处在转型发展、跨越赶超的关键时期,市五次党代会以来,我们坚持继承创新、统筹谋划,在“四个总”总体思路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一六六一”跨越发展思路要求,在前不久召开的市“两会“上,正式向全市发出了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的动员令,目的就是提振士气,厚植优势,晋位争优,跨越发展。实施“一六六一”跨越发展思路要求,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打造枢纽经济试验区、城乡统筹发展承载区、创新驱动引领区、转型升级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华夏历史文明商丘传承创新区,需要强大的人才支撑,需要我们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优势,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完善全链条育才、全视角引才、全方位用才的发展体系,最大限度解放和增强人才活力。尤其要看到,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我们要深刻认识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做好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着眼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推动又好又快跨越发展,以制度环境、政策环境的优化激活人才这一池春水,以人才优势赢得竞争、赢得未来。
二、强化改革创新,全面提升人才发展水平
做好新形势下的人才工作,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聚焦人才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着力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发挥人才作用,加快构建具有商丘特色和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上下更大功夫,全面提升人才发展水平。
(一)要以活力迸发的机制引才用才。
用好用活人才,关键在体制机制。只有实施更加积极更加灵活的人才政策,打破制约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枷锁”,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才能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迸发。要坚持问题导向,围绕贯彻落实《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人才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市实际,重点解决好人才管理中行政化、“官本位”的问题,人才评价中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的问题,科研成果转化难、收益难的问题,人才流动不畅的问题,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坚决破除不合时宜、束缚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观念、做法和体制。要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坚持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改革取向,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人才资源开发规律,进一步完善以业绩为核心、以贡献为标尺、以体现人才价值为根本、以维护人才权益为基础的分配激励机制,形成人人争当人才、人人争做贡献的浓厚社会氛围。要创新人才投入机制。加大财政对人才工作的投入,特别是对创新创业人才开发和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专项投入,优先保证人才发展重大工程项目和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引进的需要。对于人才建设,各级政府要善于投入、舍得投入。要设立人才培养、引进和奖励的专项资金,确保教育、科技、人才支出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要充分发挥企业和社会组织在科技、人才投入上的主体作用,支持它们建立人才发展基金,提高企业职工培训经费提取比例。要统筹协调各类人才经费的使用,加强监管,切实提高投入效益。要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根据德才兼备的要求,从规范职位分类和职业标准入手,建立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克服人才评价中重资历、学历,轻能力、业绩的倾向。要创新人才流动机制。人才的合理流动有利于人才的成长,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才的潜能,有利于事业发展的大局。要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畅通各类人才之间的流动渠道,引导人才向重点产业集聚、向经济建设一线集聚、向基层和困难企业集聚,让优秀人才各展其能、实现价值。比如,我市正在谋划设立省科学院商丘分院和省社科院商丘分院,希望各县(区)抓紧研究谋划、积极主动对接,围绕主导产业,力争引进一批博士等高技能人才,推动商丘发展。(二)要以筑巢引凤的办法养才育才。
只有种好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我们要着眼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不断加强人才工作平台建设,比如,各县(区)产业集聚区在搞好其他服务的同时,要尽快设立主导产业研发平台,从而为广大人才在商丘能够发挥作用、展现作为搭建舞台。一方面,要配置好本地资源,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商丘市各类人才有用武之地;另一方面,要加强人才工作对外开放,完善柔性引才引智机制,放眼全省乃至全国,开展与省内外高校合作,用好博士服务团、科技副县长等渠道,引进更多更适用的人才,力争引进的人才既为我所有也为我所用,即使不为我所有也要为我所用。要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部署、重点任务和中心工作,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促进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要紧紧围绕我市正在着力打造的纺织服装、食品加工、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发展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紧紧围绕我市由传统农业大市向国家区域中心城市转型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紧紧围绕产业集聚区晋位升级、保障改善民生、满足广大群众日益提升的公共服务期盼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不断提高人才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立足长远,重点扶持,跟踪培养,加强教育引导,鼓励探索创新,紧密结合省、市关于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要求,从各自的职能和发展需要出发,研究提出并积极实施切合发展的人才工程项目,进一步为培养人才搭建有效平台。要积极构建全链条人才发展体系,着眼贯通优生优育、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道德教育、就业创业、高端引领的人才发展全链条,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要着眼于我市人口大市实际,围绕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刚刚印发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持续加强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和职教攻坚工程,着力培养造就一批“大国工匠”和“金蓝领”。尤其要围绕落实国家人社部出台的《关于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注重在实践中锻炼人、培养人,根据各类人才的不同特点,引导他们向农村、向企业、向社区、向基层流动,真正让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第一线磨炼意志、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增长才干。(三)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留才聚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地方,没有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眼光和胸襟,是很难快速发展起来的。良好的人才环境,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对内产生凝聚力、创造力和推动力,对外具有影响力、竞争力和吸引力。留住人才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想办法让各类人才在商丘有干事创业的条件、无各种后顾之忧的困扰、搭建好的舞台,不能让英雄无用武之地。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牢固树立人才优先发展理念,从政策扶持、优化服务、舆论宣传等方面,努力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要认真贯彻落实我市《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人才兴商战略的实施意见》提出的相关举措,同时抓紧出台有效管用的人才引进培养配套措施,确保这些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效应。要注重防止“重抢才、轻用才”的倾向,既要有“三顾茅庐”的执着,又要有“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包容,充分信任、放手使用引进人才,着力解决好人事关系、社会保障、住房安居、配偶就业、子女教育等现实问题,全方位提升人才服务保障水平。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使各类人才在商丘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在工作上要多支持,帮助他们掌握更多信息,争取项目资金,落实工作经费;在生活上要多照顾,竭尽全力为他们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多办实事、好事,着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人才工作的社会风尚,推动形成为科技专家喝彩、向优秀人才致敬的浓厚氛围,从而为广大人才营造安心舒心的工作环境。(四)要以“高精尖缺”的导向纳才强才。
目前,我市人才资源分布不均、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较为突出。因此,我们一定要在努力扩大总量、提高质量、盘活存量的基础上,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不拘一格为我所用。培养和引进一名高层次人才,就可以盘活一个单位、带动一个产业、造福一方百姓,高层次人才对于推动一个城市实现跨越发展至关重要。要突出“高精尖缺”导向,瞄准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和优势学科,坚持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产业发展相统一,重点围绕我市城市建设、装备制造、现代物流、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大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培养引进一批懂项目、懂管理、懂技术、懂经营的高层次人才。同时,具有超前战略思维的优秀企业家短缺也是我市人才工作的一个短板,也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只有保持企业家队伍的青山不老,才有经济发展的绿水长流。要把企业家和优秀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放在更加重要位置来谋划,按照市场经济导向,打破行业、系统壁垒,积极引导各类人才主动投身经济建设的热潮中,鼓励支持杰出经营管理人才闯市场、创大业,使其成为推动商丘加快发展的领跑者。要围绕建立“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结合落实领导干部服务企业五项制度,在帮助企业引进人才、创新创业上多想办法、多谋良策,促进企业加快发展。要统筹抓好各类人才培养,推进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形成一个门类齐全、梯次合理、素质优良、新老衔接、充分适应商丘建设需要的宏大人才队伍,塑造商丘发展人才优势。三、加强党的领导,为人才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人才事业是宏大的事业,人才工作是系统工程,涵盖领域广、参与主体多,政治性、政策性都很强,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为人才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一)要坚持党管人才。
党管人才是人才工作的根本原则,也是中国特色人才制度优势的集中体现。各级党委要把人才工作摆在全局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发挥党委在人才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定期听取人才工作专项汇报。特别是在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党管人才原则贯穿于改革的全过程和各环节。要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用人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形成统分结合、上下联动、协调高效、整体推进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二)要加强引领服务。
各级党委要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把握好各方面人才的思想实际和工作特点,做好各类人才的团结引领服务工作,研究制定进一步加强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办法。领导干部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慧眼识才、爱才惜才,带头加强同广大专家的联系,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善于同各方面人才交朋友,做到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为他们发挥聪明才智创造良好条件、搭建广阔舞台。(三)要落实改革责任。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人才发展改革摆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大盘子中来统筹推进,及时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逐级压实责任,层层抓好落实。各级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作用,加强宏观指导、科学决策、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主动作为,该转的职能要尽快转,该放的权力要放到位,扎实推进改革任务落实。要加强督促检查,做好改革落实情况的跟踪检查,对推进不力、效果不好的要严肃问责追责。(四)要营造良好氛围。
加强宣传舆论引导,大力宣传中央和省、市制定的人才工作文件的政策要求,宣传我市人才工作的成效探索,宣传我市涌现出来的优秀人才,在全社会大兴重才育才爱才聚才之风,努力营造尊重人才、见贤思齐的社会环境,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政策环境,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环境。同志们,时代呼唤人才,发展需要人才,环境造就人才。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实现商丘又好又快跨越发展的宏伟蓝图,为人才事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难得的机遇。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奋力开创商丘人才工作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第五篇:在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主要是传达贯彻中央、省、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人才工作经验,研究部署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市人才工作的主要任务,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措施,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加快建设人才强市,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刚才,士官同志传达了省、枣庄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新能凤凰能源公司和高端人才代表苗付标同志、大学生村官代表王腾同志分别作了很好的典型发言。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会议精神,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人才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充分认识加强人才工作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把人才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不断加强人才引进、培养、激励和服务工作,人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全市各类人才总量达到14.3万人,人才总量居全省县级前列,初步形成了一支规模较大、素质较高、门类较齐全的人才队伍。二是人才队伍优势逐步显现。先后实施了人才培养计划、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等一批重点人才工程,建立博士后工作站3处、省级院士工作站1处,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兼职我市科技顾问,人才队伍竞争优势进一步增强。三是人才发展环境日益改善。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政策文件,全社会人才意识不断增强,初步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四是人才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全市各类人才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一大批技术含量高、带动性强、产业化前景广阔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进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同先进地区相比,我市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才短缺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人才总量不足。2010年,全市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例为13.8%,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2个百分点。二是人才层次不高。高层次人才和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人才十分短缺,尤其是复合型人才、拔尖人才、领军人才严重不足,全市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仅有8人,博士仅有4人,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仅有1人,省级首席技师仅有2人,省级乡村之星仅有2人。三是人才结构不够合理。社科类、基础学科类人才多,理工类、应用学科类人才少,特别是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能创业的实用型人才严重不足;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人才集中,经济建设一线人才不足,民营企业人才稀缺,人才的潜性闲置与显性短缺并存。四是人才发展环境不够宽松。一些地方和单位对人才工作认识不够到位,存在重物质投入轻智力投入、重资源开发轻人才开发、重项目引进轻人才引进的现象等等。我们一定要清醒认识我市在人才工作上存在的差距,进一步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自觉性,以战略的眼光、创新的思维,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好人才工作。
古人讲:“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要兴旺发达,关键在人才。近年来,党和国家对人才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推进力度越来越大,中央印发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专门召开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提出了人才第一资源、党管人才原则、人才强国战略等一系列新论断、新思想、新举措。省委、省政府和枣庄市委、市政府也相继召开了人才工作会议,对加强人才工作作出了全面安排部署。这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充分表明人才资源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问
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人才发展进入了优先发展的新时期。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上来,用全局和战略的眼光看待人才工作,深刻认识人才和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第一,人才是发展之要,做好人才工作是推动科学发展、实现跨越崛起的重要保证。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第一要素、第一推动力。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市转方式、调结构、推进科学发展、实现跨越崛起的关键时期。去年底今年初召开的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人代会,明确提出了我市今年和“十二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就是努力把徐海打造成为科学发展示范区,尽快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方阵,建成具有较强辐射力的转型示范城市、新型工业城市、特色旅游城市、生态宜居城市、文明幸福城市。实现既定奋斗目标,关键在人才,根本靠人才。当前,我们急需眼界开阔、思维超前的党政人才,急需敢闯市场、善闯市场的经营管理人才,急需既能创新、又能创业的专业技术人才,急需技术熟练、素质过硬的实用人才。只有牢牢抓住人才工作不放松,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从待遇上、政策上、情感上营造一种良好环境,才能最大限度地将现有人才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把外面的人才吸引进来,使潜在的人才涌现出来,为推动科学发展、实现跨越崛起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第二,人才是竞争之本,做好人才工作是增强核心竞争力、增创发展新优势的关键所在。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以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区域竞争越来越激烈。区域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优势是最需培育、最有潜力、最可依靠的优势,谁拥有了人才竞争优势,谁就赢得了区域竞争的主动权,谁就抢占了科学发展的制高点。人才总是稀缺的,如果不去争,就会错失良才、错失机遇、贻误发展。因此,我们只有坚持出实招、重实效,早一步、快半拍,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才能在人才竞争中抢得主动权、制胜权,才能在未来发展中决战决胜、抢占先机。
第三,人才是活力之源,做好人才工作是推动徐海新一轮创业创新的动力源泉。人才是最具活力、最具竞争力的资源,发展每向前一步,都凝聚着人的劳动和创造,而人才的创业创新,更是我们事业向前推进的不竭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形成一股势不可挡的创业创新热潮。今后一个时期,徐海改革发展任务更加艰巨繁重,发展的主体在人,动力源泉在于创新。只有广大人才创造性的劳动,人才工作的持续发展和全面提升,才能让智慧涌流,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的活力和激情,形成人人竞相成才、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
第四,人才是执政之基,做好人才工作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支撑。随着党的历史方位、执政环境、队伍状况深刻变化,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考验。为此,中央进一步提出“党管人才”的原则,明确了党在新时期巩固执政基础、提高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工作着力点。就徐海而言,提高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最根本的是要不断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党政人才和其他各方面人才。只有把我们的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成为由先进分子组成、集聚大量优秀人才的队伍,使全市各级党组织成为善于培养和使用人才、广泛团结和吸纳人才的组织,才能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担当起推动徐海科学发展的重任。
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人才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危机感和紧迫感,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上来,牢固树立“抓人才就是抓发展、抓长远、抓后劲”的理念,把人才工作放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入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进一步激发各类人才服务发展、支撑发展、推动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努力开创我市人才工作新局面
根据国家、省、枣庄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徐海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提出了建设人才强市的目标任务,明确了到2020年全市人才总量达到25.9万人,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例提高到25%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个战略目标,重点要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培养培训,提升“育才”水平。人才与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抓人才首先要抓教育,充分发挥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作用。要突出培养创新型人才,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全面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实施“善国英才”选拔培养工程,努力打造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人才团队。要围绕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六支人才队伍,进一步优化教育的结构和布局,加快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加大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山东化工技师学院等高校应用型学科建设力度,紧贴煤化工、机械制造、新型建材、食品医药、电子信息、汽车配套等产业发展,重点培养适应徐海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紧缺实用性人才,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使我市每一个重点领域和特色优势产业,都能够拥有一个创新人才团队、一支专门的科技和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一大批高素质劳动者,构筑起年龄、知识、专业、能力等梯次配备的产业发展人才体系。要加强与国内知名高校的合作,充分借用知名高校的教育资源,共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要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发展各类专业化培训机构,发展壮大人才培训市场。要继续广泛开展“创学习型城市,建书香徐海”活动,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办好徐海大讲堂,选择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课题,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来滕进行专题辅导报告,让党员干部及时学习掌握最新的理论和专业知识,促进各级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二)坚持人尽其才,提高“用才”效能。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人才发展以用为本。只有用好人才,把人才用到合适的位置上,让他们充分发挥作用,才能体现人才价值、发挥人才效能,才能更好地培养人才、吸引人才。要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要改革企事业单位人才选拔任用方式,把优秀人才放到关键岗位使用、放到一线经受锻炼,使不同专业特长、不同职业岗位、不同成长经历、不同能力水平的人才都能各得其所、各展其才、建功立业,做到人岗相适、用当其时、才尽其用。要改革人才分配制度,推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实行股权、期权激励制度,真正让一流的人才得到一流的报酬。要注重遵循人才成长和工作规律,积极为各类人才提供干事创业、发挥作用的平台,让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三)勇于开拓创新,拓宽“引才”渠道。招才引智是改善我市人才结构、提升人才核心竞争力的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也是最经济、最实用的方法。下一步,随着京沪高速铁路的投入运营,我市与北京、上海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接受长三角经济圈、京津冀经济圈的辐射、带动效应更加明显。各级各部门要抢抓机遇,解放思想,主动出击,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和力度引才聚才。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有针对性地制定招才引智计划,到先进发达地区举办政策推介和引才活动,努力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要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以包容的心态、宽阔的视野,拓宽引人渠道,创新柔性引才引智方式,设立政府特聘专家特殊岗位,建立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公开招标制度,推进校企共建产学研联合体,采取“周末工程师”、博士后流动站和专家公寓等方式,着力引进一批高层次创新型领军人才,带动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
(四)完善政策措施,营造“聚才”环境。对人才而言,发展环境的优劣非常关键,可以说,环境就是凝聚力、吸引力和竞争力。要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等各项政策,不断加大投入,创造良好平台,真正以更加优越的综合环境优势推动人才发展、集聚
各方英才。一要建立健全人才扶持政策。进一步完善各类人才创业资助、科研扶持、安家落户等政策,尤其是对高层次人才来徐海创业发展的,要主动关心、加强扶持,对其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要通过“一事一议”等方式妥善予以解决,真正使高层次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要推进人才专用房政策,有序推进人才专项住房建设,逐步解决各类人才的住房问题,努力让在徐海工作和创业的各类人才安居乐业。要建立人才项目融资的政策,加快培育和引进创业风险投资基金投融资平台,加大民营资本与人才资本的融合,为人才创业提供完善的金融服务。要制定出台激励鼓励政策,组织开展“善国英才”的评选活动,每两年评选有突出贡献的“善国英才”5-10名,由市政府一次性奖励10万元;评选有较大贡献的“善国英才”20名,一次性奖励5万元;评选成绩突出的“善国英才”30名,一次性奖励1万元,真正让一流的人才得到一流的荣誉。二要切实加大对人才工作的投入。人才的投入是一种战略性的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在这方面要善于投入,舍得投入。各级财政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步加大对人才工作的投入力度。市财政设立“善国英才”计划专项基金,重点用于全市“善国英才”的培养、引进、资助、奖励和人才开发培训等。要发挥政府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企业和社会各个方面加大投入,形成人才资源开发的多元化投入体系。三要加强人才平台载体建设。加快推进科研教学机构、科研项目、创新基地建设,使之成为吸引人才的磁场、培养人才的摇篮、展示人才的舞台。要加快推进机械工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小数控机床行业技术中心、国家机床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鲁南煤化工工程技术研究院、中俄高新技术科技示范产业园等平台建设,使之成为吸引凝聚人才、发现培养人才的重要载体。要充分发挥市经济开发区和木石高科技化工、西岗苯制品、徐海现代玻璃等十大特色产业基地的作用,千方百计吸纳市内外人才智力资源向重大项目、支柱产业流动,通过项目聚人才,依靠人才上项目,使各类园区成为吸纳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要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国内知名研究院所的合作,依托重点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更多地组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来我市研究开发、多出成果。
三、全面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
切实做好人才工作,加快建设人才强市,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是根本保证。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自觉用科学理论指导人才工作、用科学制度保障人才工作、用科学方法推进人才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工作水平。要落实党管人才责任。各级党委要把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履行好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职责,保证人才工作的正确方向。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担负起抓第一资源的主要责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履行好党管人才职责,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团结人才、用好人才、服务人才。要研究制定人才规划纲要分工方案和详细实施计划,明确责任,抓好落实,做到领导责任到位、政策措施到位、工作力度到位。要形成工作合力。充分发挥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的组织协调作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组织部门要认真落实牵头抓总职责,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的政策研究、宏观指导和组织协调;各成员单位要进一步在加强公共服务、提供具体保障等方面多办实事、多干好事。要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动员全社会力量协调一致做好人才工作。要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形成见贤思齐、奋发努力的良好风尚。要加强督促检查。建立完善人才工作专项考核制度,制定人才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健全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将考核结果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和奖惩的重要依据。要加强督查调度,及时了解掌握工作进展情况,确保人才工作的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同志们,时代呼唤人才,发展需要人才。站在徐海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大人才开发
力度、加快建设人才强市,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全市上下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理念、更加开拓的思路,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为创建科学发展示范区、争当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加快建设繁荣昌盛、文明富裕、安定和谐的幸福徐海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