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本芳荣誉2016-2017优秀律师事务所称号
本芳荣誉|贵州省第六次律师代表大会在贵阳胜利召开——本所荣获表彰
6月23日,贵州省第六次律师代表大会在贵阳市委党校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省律师协会领导班子,新设立了省律师协会监事会,并对全省优秀律师事务所和优秀律师进行表彰。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孙学雷,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盛雷鸣出席并讲话。省政法委、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省公安厅等有关领导出席开幕式。
会上,中华全国律师副会长盛雷鸣代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及会长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对全省律师在服务“大生态、大扶贫、大数据”三大战略中发挥的职能示范作用给予充分肯定。
孙学雷指出,全省律师工作在省委、省政府和司法部、全国律协的关心指导和支持帮助下,紧紧围绕发展这条主线,以壮大队伍为中心,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服务管理为手段,以作用发挥为目标,经过不懈努力,全省律师工作在律师队伍、律师制度改革、律师执业环境、律师管理、律师行业党建工作、律师职能作用、律师协会自身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并对新时代律师工作提出了意见。
在开幕式上,贵州本芳律师事务所被评为2016-2017年度全省优秀律师事务所,我所执行主任左秀柒被评为2016-2017年度全省优秀律师。
下午七时,举行大会闭幕式,周全富代表省司法厅党委对新当选的协会领导班子成员、常务理事、理事、监事们表示祝贺,并从坚持律师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不懈加强律师队伍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升律师工作的“群众满意度”、加强律师协会建设等方面提出履新要求。
第二篇:荣誉市民称号授予办标准本
银川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公
告
《银川市荣誉市民称号授予办法》,于2008年8月13日银川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2008年9月19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批准。现予公布,自批准之日起施行。
银川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08年9月19日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批准《银川市荣誉市民称号授予办法》的决定
(2008年9月19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届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决定:批准《银川市荣誉市民称号授予办法》,由银川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施行。
宁 夏 回 族 自 治 区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08年9月19日 银川市荣誉市民称号授予办法
第一条 为了鼓励和表彰对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市外人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市外人士,包括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和国内非本市公民。
第三条 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法规,本人自愿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市外人士,可以授予“银川市荣誉市民”(以下简称荣誉市民)称号:
(一)为本市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公益事业和福利事业,贡献突出的;
(二)为本市开拓国内外市场,开展经贸活动,贡献突出的;
(三)为本市工业、农业、基础设施、环境保护、高新技术和其他产业发展,贡献突出的;
(四)为本市引进人才、资金、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或者帮助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贡献突出的;
(五)为促进本市对外交往,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开展交流合作,以及促进海峡两岸交流,贡献突出的;
(六)为本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出或者提供有重 要理论价值或者现实意义的建议、信息,并产生重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
(七)为本市做出其他突出贡献的。
第四条 授予荣誉市民称号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荣誉市民的人选,由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县(区、市)人民政府、市级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推荐。
荣誉市民人选属外国人的,向市人民政府外事工作机构推荐;属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和华侨的,向市人民政府侨务工作机构推荐;属台湾同胞的,向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工作机构推荐;属其他非本市中国公民的,向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推荐。
(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外事、侨务、台湾事务工作机构对推荐的荣誉市民人选进行审核并提出审查意见,报市人民政府讨论。
(三)市人民政府对推荐的荣誉市民人选讨论通过后,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决定并予以公告。
第五条 授予荣誉市民称号,由市人民政府举行授予仪式,颁发荣誉市民证书和证章。
荣誉市民证书和证章由市人民政府统一制作,证书由市长签署。
第六条 对荣誉市民的事迹应当予以宣传报道。第七条 荣誉市民应邀可以列席本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和其他会议。荣誉市民应邀参加本市庆典或者其他重大活动时,享受贵宾礼遇。
推荐单位应当与荣誉市民保持经常联系,定期向其通报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情况。
第八条 荣誉市民因受到刑事追究或者有其他与荣誉市民称号不相称的行为并造成严重后果的,市人民政府应当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撤销其荣誉市民称号。
第九条 本办法自批准之日起施行。关于制定《银川市荣誉市民称号授予办法》 的说明
(2008年9月19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届人大常委会
第五次会议上)
银川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吕秀斌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银川市(以下简称市)人大常委会的委托,现就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银川市荣誉市民称号授予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作如下说明。
一、制定办法的必要性和法律依据
授予荣誉市民称号是对在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或者对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以及对社会作出卓越贡献的非本市公民的褒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许多城市都对一些外国友人、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华侨以及其他非本市中国公民授予“荣誉市民”的称号。这些人为所在城市扩大改革开放和招商引资成果,促进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提高国际影响和知名度,增进与这些国家或地区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发挥了积极作用。获得荣誉市民称号的人普遍在其 所在国家或地区政治地位特殊、经济实力较强、社会影响较大,他们的宣传比我们自己的宣传更容易引起国内外主流媒体的关注;他们的印象,感观等比我们自己的推介更有说服力和感召力;他们对招商引资的态度可以影响或带动几个或一批企业。荣誉市民不仅是发展国际友好交流与合作的桥梁与纽带,也是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与外部的交流合作。近年来,一些外国友人、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华侨以及其他非本市中国公民在我市投资、经商、兴办公益事业,为我市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授予他们荣誉市民称号,对他们为我市作出的贡献予以认可和褒扬,有利于他们更好的为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也有利于引导和影响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我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授予地方荣誉称号是《地方组织法》赋予地方人大常委会的一项权力,制定本办法是将此项工作纳入法治轨道的必然要求。依法授予荣誉市民称号才能赋予荣誉市民最高的公信力,使之获得所有市民的共同尊敬和认同,成为社会道德的标尺和社会风气及核心价值确立的重要因素。因此制定本办法非常必要。
二、制定办法的过程
今年上半年市委提出制定本办法的建议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决定作为今年的立法任务,由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承担本办法的起草工作。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在借鉴外地成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起草了办法草案讨论稿,并召集常委会相关委办,市政府办公厅、法制办、外事侨务办、市台湾事务办等部门,对办法草案讨论稿进行了反复论证、修改。之后又将修改后的办法草案稿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和市人大常委会立法专家咨询委员会征求意见,得到了具体的指导和帮助。市人大法制委员会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对办法草案进行了统一审议,并经常委会主任会议决定,将办法草案提交常委会会议审议。8月12日至13日,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对办法草案进行了审议,认为办法草案内容合法可行,各方面意见比较一致,通过了办法草案。
三、办法的主要内容
(一)荣誉市民的主体
办法规定我市荣誉市民的主体是: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和国内非本市公民。
(二)获得荣誉市民的条件
办法规定,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法规,本人自愿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市外人士,可以授予银川市荣誉市民称号:
1、为本市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公益事业和福利事业,贡献突出的;
2、为本市开拓国内外市场,开展经贸活动,贡献突出的;
3、为本市工业、农业、基础设施、环境保护、高新技术和其他产业发展,贡献突出的;
4、为本市引进人才、资金、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或者帮助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贡献突出的;
5、为促进本市对外交往,建立友好城市关系,以及促进海峡两岸交流,开展交流合作,贡献突出的;
6、为本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出或者提供有重要理论价值或者现实意义的建议、信息,并产生重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
7、为本市作出其他突出贡献的。
(三)授予荣誉市民称号的程序
办法规定:
1、推荐荣誉市民的人选,由市政府各部门、县(区、市)政府、市级民主党派、人民团体负责。其中荣誉市民人选属外国人的,向市政府外事工作机构推荐;属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和华侨的,向市政府侨务工作机构推荐;属台湾同胞的,向市政府台湾事务工作机构推荐;属其他非本市中国公民的,向市政府办公厅推荐。
2、审核荣誉市民的人选,由市政府办公厅、外事、侨务、台湾事务工作机构负责并提出审查意见,报市政府讨论。
3、决定荣誉市民的人选,市政府对推荐的荣誉市民人选讨论 通过后,提请市人大会常委会审议决定并予以公告。
授予荣誉市民称号,由市政府举行授予仪式,颁发荣誉市民证书和证章。证书由市长签署。
(四)荣誉市民的待遇
一是荣誉市民应邀可以列席本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和其他会议;二是对荣誉市民的事迹应当予以宣传报道;三是荣誉市民应邀参加本市庆典或者其他重大活动时,享受贵宾礼遇;四是推荐单位应当与荣誉市民保持经常联系,定期向其通报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情况。
(五)荣誉市民称号的撤销
荣誉市民因受到刑事追究或者有其他与荣誉市民称号不相称的行为并造成严重后果的,市政府应当提请市人大常委会撤销其荣誉市民称号。
以上说明及办法请审议。
第三篇:本芳律师事务所律师工作专题调研11
律师工作专题调研报告
报考单位:贵州本芳律师事务所
2014年8月13日
律师工作专题调研报告
律师是社会组织的一份子,律师行业是社会组织中具有特殊行业性质和广泛社会影响的行业,律师工作与和谐社会建设、与民主法制建设密不可分。为大力响应省司法厅党委在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开展“两找两定”专项调研活动的指示要求及指导精神,根据市司法局的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律师工作的客观实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之上,现就我市律师工作各方面的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关于各级政府及政府工作部门聘请法律顾问的情况 政府法律顾问在各级政府的日常行政管理事务中有着十分重要的重要,政府聘请法律顾问参与政府招商引资、规范性文件审查、重大经济项目谈判、合同审核等方面的工作,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推动了政府依法行政工作的进程,体现了政府法律顾问存在的价值和特殊性及不可替代性,就拿我所来说,从2003年成立至今,我所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渐的壮大,我所执业律师30人中,目前共有8人分别接受了大方县凤山乡人民政府、毕节市长春县人民政府、毕节市双山新区管委会、毕节市西办事处等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委托,担任其法律顾问,为政府重大决策提供法律意见和法律论证,审核把关政府规范性文件,参与信访案件处理,就行政复议等案件涉及的重大法律问题提供法律咨询
等各方面的问题决策。取得了重大成果,推进了政府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律师事务所布局和规范化
目前,我市各大律所的布局严格按照有利于律师办公、方便当事人来访的原则进行布局设计,但主要集中在市中心,基层律师事务所比较欠缺。现阶段本地共有29家律师事务所,共199名执业律师,其中专职律师180人,兼职律师19人,位于毕节市区中心地段的律师事务所达11家,共89名律师,2013年受理的案件50%以上都由该11家律师事务所承办。由此可以得出,目前本地区律师事务所布局重点在市中心,而服务在基层的法律人员仍然十分有限。
我市各大律师事务所都有一定意义上的分工,致力于为当事人提供优质的专业化的法律服务,逐渐走向规范化和专业化的道路。但是在实践操作中职责不明确,缺少专业化、高层次的人才。
(三)国资律师事务所的发展现状
国资律师事务所是我国律师事务所的组织形成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中西部贫困落后地区。现阶段本地共有29家律师事务所,其中合伙律师事务所10家,个人律师事务所10家,国资律师事务所9家,由此可见,国资律师事务所已从主流的组织形式演变成为一种补充形式。
(四)律师党建工作及律师队伍的教育培训
虽然,我市各大律所都实行定期政治学习制度,政治学习内
容为时事政治,按照会议的布置参与讨论、发言,提交书面心得体会材料。每年,对于新来的实习律师,定期进行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教育,以及执业法律法规及技能的教育培训外,还要组织实习律师参加由律师协会的举办的专项培训,通过开展专业知识培训,选派律师出省学习,加强行业间的交流,不断提升律师队伍的业务能力及服务水平。
二、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一)关于各级政府及政府工作部门聘请法律顾问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律师在担任各级政府及政府工作部门的法律顾问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与问题:
一是部分法律事务任务多、情况急、情形复杂多样,律师没有更多的时间考证证据,深入调查研究。由于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管理的事务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遇到纠纷或者其他法律事务多而杂,情况也比较紧急,顾问律师缺少足够的时间去深入调查研究,不利于政府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是政府法律顾问工作不断弱化,政府法律顾问工作的长效机制有待建立。许多政府及政府工作部门在日常的行政管理事务中,聘请法律顾问的意识不强,多是在事发后才意识到法律顾问的重要性,法律顾问工作有后置化顾问的情形,阻碍了政府法律顾问工作的发展、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工作没有得到重视。
(二)律师事务所布局与规范化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经济、交通等个方面的原因,我市的律师事务所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市中心而偏远一点的地方已然比较少。实现律师事务所专业化分工及规范化管理的目标,有待各所根据本所及我市的具体情况加以调整。
(三)国资律师事务所存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随着合伙、个人律师事务所的法律地位在《律师法》中得以确立,形成了国资、合伙、个人所相互并存、相互竞争、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给国资所带来了强有力的冲击,使其出现队伍不稳、人才流失、竞争乏力的状况。国资律师事务所管理体制僵化,在人事和财务方面没有独立处理权等问题,并且,人员积极性不高,案源不足,行政事务繁重。
(四)律师执业困难重重,律师合法权益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
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维护司法公平公正,依法保护每一位公民的合法权益。在这种良好氛围的影响下,律师执业权利的保障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律师执业过程中的“会见难、阅卷难、调查取证难”等三难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在部分地区,律师到看守所会见犯罪嫌疑人,凭正常手续不能得到会见,竟然还需要得到承办人员的同意,这种做法给律师的会见工作增加了难度。在律师调查取证的工程中,有的司法机关及社会行政部门对于律师要求收集、调取证据的申请不予理会;或以内部规定为由不让律师查阅相关
材料;有的部门要求律师必须提供法院的立案通知书,甚至是法院“调查令”,才能调查相关档案材料,而法院又要求提供相关证据材料才能决定是否立案,两方规定互为前置条件,使得律师处于两难境地。
(五)律师及律师事务所考核有待完善
律师及律师事务所考核偏重于绩能的考核,轻视律师执业道德的考核。一个优秀的成功的律师,不仅仅是在业务技能上表现出色,还应有崇高的法律信仰和执业道德,坚守法律的底线。而在律师及律师事务所考核中,律师应坚守的法律执业道德没有的到很好的体现。
(六)律师党建工作及律师队伍的教育培训有待加强和完善 在我所的专职律师中,党员律师只有2人,不符合基层党支部设立的条件,没有属于自己的党支部,更好的宣传党的大政方针。执业律师案源多、任务重,没有更多的时间来参加更多的教育培训。实习律师实战经验不足,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三、建议与对策
(一)各级政府(含政府工作部门)聘请法律顾问的对策研究
律师为各级政府提供法律顾问服务,应当把握好大局,搞好服务定位,突出服务重点,注重服务质量和实效,为建设法治国家、法治社会、法治政府,维护社会稳定,创造和谐发展的法治环境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顾问服务。
针对各级政府及政府部门法律顾问任务多、情况急、情形复杂多样,律师没有更多的时间考证证据,深入调查研究的问题,我们认为,各级政府及政府工作部门应加强与顾问律师之间的沟通,凡事主动与顾问律师及时联系,寻求解决之策。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虚心向顾问律师进行咨询与交流,有条件的,可以加派人手协助顾问律师处理有关工作。严格要求顾问律师应加强自身业务能力水平,注重对各类法律法规及国家大政方针的研究,对在法律服务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做出判断,及时给政府提供风险提示,避免造成比必要损失。应加大宣传,提高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对于法律顾问重要性的认识。
应努力寻求建立起政府顾问工作的长效机制,在政府聘请法律顾问上严格把关,选派那些比较优秀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较高的执业律师担任。进一步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工作机制,明确法律顾问的职责范围,切实提高法律顾问的工作实效。转变工作绩效的考核方式,把担任政府法律顾问工作纳入绩效考核的范围,提高对政府法律顾问重要性的认识。从贯彻依法行政、民主执政和科学执政的法治理念出发,应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法律顾问机制,确保政府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有关部门应出台各项鼓励措施,鼓励有条件的律师事务所到基层建立分所,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加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建设,建立健全基层法律服务保障机制,让社会主义法治的光芒散落在每一个基层的角落,让每一位公民都感受到司法的公
平与公正。
(三)不断完善国资律师事务所的体制机制
一是深入调查研究,加快改革步伐。对于国资所的改革,重要的是摸清底子,找出普遍问题,对症下药,一刀见效。这样就必须做好深入细致调查研究工作,特别是县级国资所更为重要。前几年《中国律师报》就推出四川泸州市委市政府鼓励支持律改工作侧记,对国资所的改革作出了大胆的举措,实行“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监督,实行聘用管理”的新体制,为国资所改革走出了一条新路子。所以,只有改革,国资所才有出路,只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行政主管机关积极开拓,国资所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适合律师发展的新路子,国资所也必将成为律师行业一支重要的主干力量。
二是强化对国资所的法律规范及政策调整。由于地域的差异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之领导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的不同。国资所需要更多的从法律上和政策上给予更加明确和具体的指导,特别对国资所的产权、分配、资金管理、人才竞争等关系国资所发展的根本上给予可操作而具体的实施办法,从而避免因认识上的不同而导致国资所发展的人为限制。
(四)充分发挥律协在维护律师执业权益保护的作用,营造一个宽松的执业环境,充分发挥执业律师的智慧和才能。
一是强化行业管理,充分发挥律师协会组织的职能作用。各级律师协会是律师管理的自律性组织,律师协会职能作用的发
挥,直接关系到律师所和执业律师的发展和生存。《律师法》的将律师事务所这一特殊机构由过去的行政事业机构,划定为社会中介服务性机构,随着主体资格的改变,其管理方式也随之改变。而律师协会作为律师的行业主管部门,主要精力应放在对律师事务所发展和执业环境的改善方面,使律师协会真正成为律师之家,消除律师事务所和执业律师的后顾之忧。
二要营造宽松的执业环境,充分发挥执业律师的智慧和才能。给律师事务所和执业律师营造一个宽松的生存执业环境,是律师发展道路中一直都在探讨和解决的深刻课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单靠行业管理显得势单力薄,必须全社会给予高度重视,各级各部门给予大力支持,从方方面面加之考虑、重视,对有损于律师发展的不利因素,采取果断强有力的措施,严格依据《律师法》及司法部的规定章程办事,使律师行业逐步从不成熟,走向成熟、完善、规范的发展轨道,以宽松的环境,给律师发展提供一个美好的执业氛围,充分发挥执业律师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独特的才能和智慧。
(五)进一步健全律师及律师事务所考核方式
把律师执业道德和执业诚信纳入律师及律师事务所考核中去,加强执业律师的执业道德素养,树立一支诚实守信,依法执业的优秀的律师队伍,促进执业律师在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切实加强对律师事务所执业活动的管理和监督,完善律师监督体系,对律师法律服务进行有效监管,督促律师诚信执业、依法执业,树立律师行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六)加强律师事务所党建工作及教育培训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环节,是开展律师队伍党建工作的基础。
1、把握发展机遇,提高律师行业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司法行政机关要切实担负起加强律师党建工作的重要职责,积极履行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要把新形势下加强党律师党建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认真研究,改进工作方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抓好律师党建工作,实现党对律师行业的领导。其次,律师行业要提高对自身的认识,澄清模糊思想,把加强党建与加强律师行业的管理、发展联系起来,通过抓党建,帮助、引导、促进律师行业健康发展。
2、加强组织建设,使党支部成为律师所发展的政治核心
首先,必须把主要精力用在党支部领导班子建设上,只有支部委员不断提高的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才能增强党支部在律师中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才能把党支部建设成为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和领导核心。其次,必须围绕改革、经营来加强支部建设,坚持与时俱进,改进、创新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再次,必须定期组织党员进行政治学习,有针对性开展理想、操守教育,教育党员律师努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牢固树立敬业为民、诚实守信、热心公益、奉献社会的良好形象,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第四,必须用严
格的制度、严格的纪律和符合律师工作特性的方法保证党支部的组织制度、生活制度、监督制度和工作制度得到落实,把接受党员和职工群众的评议,作为检验支部工作成效的重要途径,形成律师事务所党的建设的长效机制,使党支部的工作走上规范化、系统化、制度化的轨道。第五,必须充分调动全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干事创业的热情。党支部要经常与律师保持联系,及时了解掌握律师的思想动态,倾听他们的呼声,关心他们的疾苦,帮助他们解决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营造出浓浓的家庭氛围。以深厚的感情对待职工群众,必然会紧密党群关系,增强基层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3、紧扣行业特点,把党建工作与律师执业活动有机统一 在律师行业开展党建工作,应针对律师执业特点,开展以“扩大影响力、增强凝聚力、提高战斗力”为主要内容,通过明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活动主题,树立先进典型,加强分类指导,探索活动方式,加强自身建设,使律师行业党组织形成工作规范有序,活动丰富多彩,内容常搞常新的良性运行机制。第一,党建工作要与律师行业经营和管理相统一。律师党组织活动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律师行业的发展相融合。党员律师要模范地执行行业规范和律师事务所的制度,党员律师要争做业务骨干,为社会提供优质法律服务,要积极参与党组织活动,带头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促进律师事务所的规范化、专业化和民主管理建设。只有这样,党组织才有地位,才有亲和力和凝聚力,对律
师行业发展才有促进作用。第二,党建工作要与律师行业形象建设相统一。律师行业是以“服务”为唯一特征的,而服务是以“诚实信用”为前提。因此,律师党建工作,必须将诚信建设和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相结合。党员律师必须做“诚实守信”的带头人,做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行为规范的模范,做诚实守信的标兵,带动、教育和影响其他律师。第三,党建工作要与提高律师综合能力相统一。党员律师要牢记自己肩负的先锋模范作用和表率作用的任务,要求党员律师要在学习和更新法律知识上起带头作用;要在办理案件认真负责、耐心仔细上起带头作用;在办案中要在全心全意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为最高准则上起带头作用;要在恪守律师职业道德,遵守律师执业纪律上起带头作用。律师党建工作必须采取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形式,使律师的素质逐年有所提高。这样既提高了素质,又融洽了感情,既开展了党的活动,做了群众工作,又使非党律师团结在党员的周围,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第四,党建工作要与律师文化建设相统一。律师事务所的发展离不开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在创建律师文化和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律师党建工作可以开展党建工作模范律师事务所、模范党员律师的活动,大张旗鼓地宣传优秀律师事务所和执业律师,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还可以积极开展律师文化研究、社会公益活动、法律援助活动等等,进一步增强律师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荣誉感和责任感。
第四篇:广州市荣誉市民称号授予条例
广州市荣誉市民称号授予条例
广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64号)
广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于2009年8月13日通过的《广州市荣誉市民称号授予条例》,业经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09年11月26日批准,现予公布,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
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0年1月15日
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
《广州市荣誉市民称号授予条例》的决定
(2009年11月26日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查了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请批准的《广州市荣誉市民称号授予条例》,该条例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的地方性法规不抵触,决定予以批准,由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施行。
第一条为了规范广州市荣誉市民称号的授予,鼓励在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华侨、港澳台同胞和外籍人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华侨、港澳台同胞和外籍人士,可以被授予广州市荣誉市民称号:
(一)在本市投资兴办企业,为广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
(二)为发展本市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
(三)为本市社会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
(四)为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有重要价值的建议,经采纳后产生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
(五)在促进本市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经济合作、融合发展,增强本市的区域竞争力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
(六)在促进本市与台湾地区的交流与合作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
(七)在促进本市对外交流与合作、推动发展国际友好城市关系、提升广州国际形象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
(八)在其所在国家或者地区享有较高社会声誉,为本市引进资金、人才、重大科技成果,促进本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
(九)为本市作出其他突出贡献的。
第三条符合本条例第二条规定条件的人士,可以由本市有关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推荐为广州市荣誉市民人选,也可以由本人自荐为广州市荣誉市民人选。
本市有关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推荐广州市荣誉市民人选的,应当经被推荐人同意。
第四条推荐和自荐广州市荣誉市民人选,分别由下列部门受理:
(一)被推荐人或者自荐人是华侨、港澳同胞的,由市人民政府侨务部门受理;
(二)被推荐人或者自荐人是台湾同胞的,由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部门受理;
(三)被推荐人或者自荐人是外籍人士的,由市人民政府外事部门受理。
第五条推荐和自荐广州市荣誉市民人选的,应当向受理部门提交《广州市荣誉市民推荐表》、《广州市荣誉市民自荐表》以及相关证明材料。
《广州市荣誉市民推荐表》和《广州市荣誉市民自荐表》由市人民政府侨务部门统一印
制。
第六条受理部门在收到推荐和自荐材料后,应当征询有关单位的意见,提出初审意见,由市人民政府侨务部门汇总后报市人民政府审核。
第七条市人民政府应当将审核确定的荣誉市民人选名单向社会公示,公示期不得少于七日。公示后有异议的,受理部门应当自公示期满三十日内进行调查,提出处理建议,由市人民政府侨务部门汇总后报请市人民政府审定。
第八条市人民政府应当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举行三十日前,将有关荣誉市民称号授予的议案报送市人大常委会。
第九条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华侨外事民族宗教工作委员会负责办理荣誉市民称号授予议案的具体工作。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全体会议上听取市人民政府关于议案的说明和市人民代表大会华侨外事民族宗教委员会的审议结果报告,由分组会议对议案进行审议。分组会议审议后,市人民代表大会华侨外事民族宗教委员会根据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提出关于议案的决定草案,由主任会议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决定草案中的荣誉市民人选逐一表决,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授予荣誉市民称号的决定应当向社会公告。
第十条市人民政府根据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举行荣誉市民称号授予仪式,向荣誉市民颁发荣誉证书和证章。荣誉市民证书由市长签署。
第十一条本市荣誉市民称号的授予一般三年举行一次。
第十二条荣誉市民在本市可以享受下列礼遇:
(一)应邀列席市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州市委员会的会议;
(二)应邀参加本市举行的重大活动,享受贵宾礼遇;
(三)应邀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专题调研、决策咨询等活动;
(四)进出广州有关客运口岸时,由有关部门协调查验单位提供专门通道或者通关便利;
(五)获赠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关资料。
第十三条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加强与荣誉市民的沟通和联系,通报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听取荣誉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宣传荣誉市民事迹。
第十四条荣誉市民称号授予活动的相关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专款专用。
第十五条荣誉市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市人民政府应当及时提出荣誉市民称号撤销的议案,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决定:
(一)提供虚假信息骗取荣誉市民称号的;
(二)因犯罪受到刑事处罚的;
(三)有其他与荣誉市民称号严重不相称的行为的。
撤销荣誉市民称号的决定应当向社会公告。
第十六条国家工作人员在荣誉市民称号授予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十七条本条例的实施细则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八条本条例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
第五篇:XXXXX县荣誉市民称号授予管理办法
XXX县荣誉市民称号授予办法
第一条 为了鼓励和表彰对XXX县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和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县外人士,促进对外交流与合作,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县外人士,包括驻县援疆干部、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和国内非本县公民。
第三条 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法规,本人自愿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市外人士,可以授予“XXX县荣誉市民”(以下简称荣誉市民)称号:
(一)为本县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公益事业和福利事业,贡献突出的;
(二)为本县开拓国内外市场,开展经贸活动,贡献突出的;
(三)为本县工业、农业、基础设施、环境保护、高新技术和其他产业发展,贡献突出的;
(四)为本县引进人才、资金、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或者帮助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贡献突出的;
(五)为促进本县对外交往,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开展交流合作,以及促进海峡两岸交流,贡献突出的;
(六)为本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出或者提供有重要理论价值或者现实意义的建议、信息,并产生重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
(七)为本县做出其他突出贡献的。
第四条 设立XXX县荣誉市民工作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职责如下:
(一)讨论决定授予荣誉市民工作具体方案;
(二)初审授予“XXX县荣誉市民”称号的被推荐人名单;
(三)初审拟撤销“XXX县荣誉市民”称号的名单;
(四)其他有关荣誉市民工作的重大事项。
联席会议由县外事侨务、经贸、公安、工商、环保、税务、劳动保障、安监等部门组成。联席会议可以根据需要,邀请县国土、建设、规划、国家安全以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海关等有关单位列席。
联席会议由县政府召集或者由县政府委托县联席会成员单位部门召集。
第五条 授予荣誉市民称号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荣誉市民的人选,由县人民政府各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县级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推荐。
荣誉市民人选属外国人、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和华侨的,向县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工作机构推荐;属于驻XXX县援疆干部的,向县援疆办公室推荐;属其他非本县中国公民的,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推荐。
(二)县荣誉市民工作联席会成员单位对拟授予“XXX县荣誉市民”称号的被推荐人名单进行初审后,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外事侨务、援疆办公室工作机构对推荐的荣誉市民人选进行审核并提出审查意见,报县人民政府讨论。
(三)县人民政府对推荐的荣誉市民人选讨论通过后,提请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决定并予以公告。
第六条 申报XXX县荣誉市民时,应当提供下列经被推荐人确认的材料:
(一)《XXX县荣誉市民申报表》;
(二)主要事迹材料;
(三)无犯罪、不良信用记录的证明材料;
(四)无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以及其他严重违法行为的证明材料;
(五)主管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七条 授予荣誉市民称号,由县人民政府举行授予仪式,颁发荣誉市民证书和证章。
荣誉市民证书和证章由县人民政府统一制作,证书由县长签署。
第八条 对荣誉市民的事迹应当予以宣传报道。第九条 荣誉市民应邀可以列席本县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和其他会议。
荣誉市民应邀参加本县庆典或者其他重大活动时,享受贵宾礼遇。
推荐单位应当与荣誉市民保持经常联系,定期向其通报本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情况。第十条 被授予“XXX县荣誉市民”称号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县政府应当将撤销“XXX县荣誉市民”称号的议案提请县人大常委会审议决定:
(一)在申报“XXX县荣誉市民”称号活动中弄虚作假的;
(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社会公德,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
(三)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等有关规定,导致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环境污染、劳动纠纷或者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
(四)拒不执行人民法院、仲裁机构生效法律文书的;
(五)受到刑事处罚的;
(六)有其他应当撤销“XXX县荣誉市民”称号情形的。撤销“荣誉市民”称号的决定应当向社会公告,并由县相关部门通知本人
第十一条 国家工作人员在授予荣誉市民称号工作中滥用职权,弄虚作假,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二条 授予“XXX县荣誉市民”称号活动每次间隔时间不得少于两年。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