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夫中学教师专业发展三年总体规划

时间:2019-05-14 22:00: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逸夫中学教师专业发展三年总体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逸夫中学教师专业发展三年总体规划》。

第一篇:逸夫中学教师专业发展三年总体规划

逸夫中学教师专业发展三年总体规划

一、总体目标

1、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是最终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有高质量的教师。由于教师的劳动具有非常强的协作性和集体性,其成果是整体力量的体现,学生的成长或发展,应该说是教师集体付出的结果。因此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需要有一大批高质量的教师。

2、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当前基础教育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教师的素质一定要与实施素质教育相适应,教师的素质就体现在是否具有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上。因此要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就要提高教师整体上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3、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当前的一个重大举措就是进行新课程改革。通过新课程的实施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因此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又具体到是否能投入到新课程改革当中去,是否具有实施新课改的能力和水平。

4、提高教师课堂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教书育人的主战场,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新课程的实施在课堂,课堂教育教学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败,课改的成败又关系到能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关系到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是一个关键性、决定性的问题,也是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

二、主要任务

1、以“一德三新”为主要内容开展培训

(1)师德教育

师德教育是教师教育永恒的重点。在新一轮中小继教中仍然要将师德教育摆在重要位置来抓。领导和教师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师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从实施素质教育及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出发,从教师自身在新时期存在的不适应、不符合问题入手,以“新时期师德修养”为主要学习和研究内容,通过集中培训、自主学习、专题讨论、师德论坛、撰写心得等形式认真开展师德教育。

通过三年的培训,使各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有大幅度提高,坚定地树立远大、正确的职业理想,并转化为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校、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的具体行动,同时能较好地解决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此外,还要在推进师德建设创新方面,包含师德建设的观念创新、理论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等方面都要有所突破,逐步建立和完善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建设起一支群众满意的教师队伍。

(2)新理念

新理念培训应以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论为核心,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反思。通过培训使各教师进一步提高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更新教育思想,逐步树立与素质教育相符合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在知识性领域和发展性领域中,要坚持把发展性领域摆在青少年学生成长过程的第一位;同时将新理念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增强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主动实现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以及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

(3)新课程

新课程培训应根据各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情况,结合教师实际针对性地进行。新课程培训应以提高课堂教育教学为重点,学校从实际出发,以校本培训为主渠道,采取多种形式,狠抓教师学科教学业务能力和水平的提高。通过上观摩课、示范课、公开课;确定研究专题有针对性地组织大家上研究课、讨论课、达标课,切实提高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再通过三年扎实的训练过程,使各年级教师把握课改发展的基本规律,掌握好新课程具体目标和课程标准;熟悉新课程的教学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常规和教学评价;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3)新课改

重点是总结推广我校在2012年新课改的基础上建立的“二三六”课堂教学模式。

2、推进各项专项培训

(1)骨干教师培训

骨干教师培训计划:三年内,学校将从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师中选6—8名以上优秀教师作为重点对象加以培养,骨干教师的学科专业结构要覆盖新课程计划规定开设的全部课程。

学科骨干教师培训:各学科要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和本组教师的实际出发,认真组织新课程标准规定的所有学科骨干教师培训,重点要加强英语、信息技术、音、体、美等紧缺学科骨干教师培训,此外还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理化生实验教师等骨干教师培训。(2)新教师培训

新教师培训指对教龄在一年以内或见习期教师的培训。新教师培训内容含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法律法规、所任教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班主任工作等培训。

三、工作重点

1、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为重点。

2、以“一德三新”为主要内容。

3、以推广“二三六”课堂教学模式为抓手。

4、以“以校为本”的培训为主要形式。

即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为重点,以“以校为本”的培训为主要形式,狠抓“二三六”课堂教学模式的推广,努力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

四、新课改的实施步骤

1、部分推广阶段(2013年3月至6月底):此阶段要认真组织初一初二教师学习我校课改模式,广泛做好宣传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和管理措施,搞好调查研究,制定培训规划和实施细则;对初一初二教师进行培训。我校新课改,是一项周期长、要求高、难度大的项目,学校教导处在原来五个班课改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经验整合,然后在教导处具体指导下进行,再把成功经验加以推广。

2、全面推广阶段(2013年9至2013年12月为全面推广阶段):全面推广阶段由教导处根据实际情况分期分批地展开,不搞“一刀切和齐步走”。培训进度允许有先有后,但应确保在2013年底前完成实施意见规定的培训任务,确保全校教师都能用上好课改课。全面推广阶段要注重过程,讲求实效,要保证培训质量,切忌搞形式主义和走过场。

五、研修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突出重点,大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因学校条件有限,本校教师外出培训机会较少或没有机会,因此,教师主要依靠校本培训学习提高,在新一轮培训中,必须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培训为研修工作的重点,千方百计下大力气加速促进教师专业化进程。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当前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也是继教全员培训的重点和难点。学校行政和教导处都要坚持“面向全员、倾斜薄弱科目、突出骨干”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教师培训。

2、狠抓关键,扎实稳步推进新课改

我们必须明确,继教要抓好“三新一德”为主要内容的培训,重点就是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关键是开展“二三六”课堂教学模式的推广和总结,着力于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实际能力和水平。教导处要认真组织,加强管理;课改有经验的教师要做好对“二三六”课堂教学模式的培训指导工作,骨干教师要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提高训练的效率和水平;要注意总结在课改中的经验,组织现场学习和交流。使广大教师实施新课改的能力和水平有明显提高,使课堂教学质量上一个新台阶。要培养和发现一批课堂教学标兵、教学能手,打造处一支我校的名师队伍,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我校基础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以校为本,努力探索校本研修模式

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发挥系统办学优势,有效整合教育资源,为广大教师提供优质教学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构建开放、高效、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模式,这我们的要求,也是教师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新一轮研修中,其思路是依托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的实施,努力促进教师教育体系和多媒体、计算机互联网及其他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大规模、高质量、高效益地开展教师培训。

校本研修是实施教师网联计划主要途径和重要基础,是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全员培训、提高教师素质最重要、最有效的方式,也是构建学习型学校不可或缺的方式。

校长是开展校本培训的领导者、组织者和责任人,同时也是参与者。校长要带领全校教师开展以校为本、互教互学、能者为师的培训,并注意培养和提高教师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浓厚的学习、讨论、研究的继教氛围,努力构建学习型学校。学校要逐步建立起一支校本研修的骨干教师队伍,以提高校本研修的质量,同时通过校本教研、校本研修等各种形式,让教师对自己的实践和经验进行总结、回顾、梳理和反思,最终促进其专业发展。市逸夫中学 2013年3月

第二篇:中学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

教师专业发展规划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我校未来十年处于发展的重要时期,能否做强做大、提升学校教育品牌,关键要有一支教育理念新、教育教学水平高和教育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提供支持。现根据我校整体发展规划和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划草案。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为目标,以深化课改为契机,扎实推进生本课改工程。以“校本教研”为依托,立足本校,借助外力,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科研活动。培养和造就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过硬、观念先进、善于创新、有团结精神并能自主发展的教师队伍,以确保学校在新的发展时期抓住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我校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二、规划目标

通过本规划的实施,初步创建有我校特色的教师专业发展培养机制,营造自主、合作、开放、互动的教研氛围,探索教师发展评价机制。促进新教师迅速成长,造就一支思想观念新、教学技艺高、科研能力强的骨干教师队伍,同时培养一批水平较高的各级各类名师。

三、组织保证

1、建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导处、教研处、德育处主任为副组长,科组长、年级组长、备课组长为成员的教师专业发展领导小组。教导处和教研处具体负责教师成长的管理、考核、实施、督促和评价。

2、在教师专业发展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以各科组、年级组为基本单位,具体负责实施本组的教师发展规划,各组长为第一责任人。

四、实施方案和举措

第一部分:学科教师专业发展

(一)、专业引领,构建成长平台。

(1)每学至少请1名教育理论专家,1—2名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一线学科教师开设专题讲座,促进教师不断转变观念,建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始终走在教学改革的前沿。每学年组织学科骨干教师到先进学校参观学习一次。

(2)积极承办各级教研活动(各学科每学年一次以上),通过承办这一平台,实现和有关专家、教研员互动教研,构建“教、学、研一体化”的培训机制,以保持教师专业的长足发展

(3)教研处每月安排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的交流活动一次,要有专题发言(科组负责登记),鼓励成立各种形式的学术沙龙、专题论坛,切实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4)鼓励青年教师函授、自考、在职攻读研究生,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三年内使我校教师在本科学历达100%的基础上,有3至6名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

(5)建立校级课题管理机制,引导教师进行专题研究,为申报各类各级课题作积极准备,每个科组有一个研究课题,每位教师至少参加一个课题研究,学校课题申报时间为每年年初,争取每年有若干省、市、区、校各级课题立项。加强课题的过程管理,让课题成为研究教育教学的真问题;真正形成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学的良好局面。

(6)力争尽早开办《校本教研》交流刊物,定期汇编教师论文、案例分析、反思体会等。

(7)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一方面鼓励每个教师结合自己特长和学校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

材,另一方面启动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组织部分教师及科组编写校本课程,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三年内开发1-2个校本课程系列。

(8)建立教师专业发展考核量化指标,以考核促普及,以评价促发展,并依据考核结果指导教师自我发展。

(9)每学举行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优质课评比,获奖成绩作为评定先进个人、优秀科组的重要指标之一。

(10)发挥青年教师研究会功能,为青年教师营造良好的读书学习氛围,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加快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强化整合,促进新进教师成长。

新教师的培训和整合将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新教师的培养主要以科组为基地,进一步加强以“老”带新的制度,建立新教师培训体系,使新教师在二年内要适应育才实验学校的教学工作,站稳讲台,夯实教学基本功,形成一定的理解和处理教材的能力,在整合原来的教学方法和技能基础之上有较大的提高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并能做到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有良好的师德修养,认真履行和完成学校规定的各项任务。

(1)新教师上岗前要参加由校长主持的新教师座谈会,学校各个科、处、室必须参加,对新教师要提出努力方向并充分听取新教师的意见,使新教师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

(2)每学期听同一备课组教师或指导老师的课不少于15节(学科带头人、高级教师不作要求),学期结束将听课笔记上交教导处备查。

(3)备课要求写出详案,且有教后记,学期结束将备课笔记上交教务处备查(学科带头人、高级教师不作要求)。

(4)每学期开一节展示课,连续开两个学期,由科组给出评价意见后备查。

(5)每学期独立完成一份试卷的命题,由科组签署意见后交教务处(学科带头人、高级教师不作要求)。

(三)、重视年轻教师成长,夯实学校发展基础。

年轻教师(毕业三年以内)是学校发展的希望,是最有成长潜力的一个群体,对青年教师要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平台,进一步加强“师徒结对”制度,了解教材、大纲、备课、批改、辅导认真到位,合乎规范,坚持写详案;能按常规和一般模式组织教学,全面进入教师“角色”;虚心向老教师学习;认真听课、参加教研活动,通过自学有关的理论书刊、做习题、钻研教材、练习教学基本功等途径,初步形成适合教师工作的较完备的认知结构;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应通过劳动人事部门的考核。使新教师在三年内要适应教学工作,站稳讲台,学会和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技能,夯实教学基本功,形成一定的理解和处理教材的能力。并能做到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有良好的师德修养,认真履行和完成学校规定的各项任务。

(1)每学期听同一备课组老师或指导老师的课不少于20节,学期结束将听课笔记上交教务处备查。

(2)备课要求写出详案,且有教后记,学期结束将备课笔记上交教务处备查。

(3)每学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开设一节汇报课,连续开三年,由教研组给出评价意见后报教务处。

(4)每学期独立完成一份单元测试题的编写,由科组签署意见后交教务处。

(5)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业务比赛。

(四)、加强中青年教师的专业提升,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

中青年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是学校最具战斗力的教师队伍,从教3年以上的教师,教学要有特色,具备任教各年级的能力;能主动从事教科研活动,能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和案例,每两年至少有一篇文章获奖或发表;能独立开设校本课程;能够规划校级课

题或省、市、区级课题。

(1)确定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培养人选,规划培养,争取三年内新增1-2名市级学科带头人或教坛新秀。

(2)与青年教师结对,指导青年教师学习、备课、上课、评课等,与结对教师进行学习心得交流,帮助青年教师学习理论等。

(3)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业务比赛。争取3年内有一批优质课冲出越秀区,走向全市。

(4)积极参与教研交流,每年至少有一篇文章公开发表或市级以上获奖。

(5)每年必须申报校级以上课题一项,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编辑的教学资源。

(五)、强化高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专业发展,打造育实品牌。

学科带头人和高级教师是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代表学校学术最高发展水平,在未来十年内对45周岁以下的高级教师要建立考核制度,五年内争取80%学科能涌现出越秀区学科带头人,争取2-3名市级名师,有个别特级教师培养人选.(1)学科带头人、高级教师必须结对培养青年教师,指导青年教师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每学期开设研究课不得少于一节。

(2)学科带头人、高级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要在年级的教学质量监控中起带头作用。

(3)每年承担市级以上课题一项,并指导青年教师开展科研活动。

(4)学科带头人、高级教师(45周岁以下)必须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并每年至少有一篇以上的文章市级以上获奖或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

(5)学科带头人、高级教师(45周岁以下)必须每年参与有关书籍的编写(包括校本课程的开发、教辅用书的编写)。

广州市育才实验学校

2011-2-1

52010学年下学期教师专业化发展计划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我校未来十年处于发展的重要时期,能否做强做大、提升学校教育品牌,关键要有一支教育理念新、教育教学水平高和教育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提供支持。

第三篇:徐汇区逸夫小学学校发展三年规划(讨论稿)

徐汇区逸夫小学学校发展三年规划(讨论稿)

(2008年9月—2010年8月)

自2007年4月逸夫小学转制为民办校之后,学校各方面的发展都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创办“一所成功的、让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民办学校”,已成为全体教职员工的共识和追求目标。为了进一步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探索民办学校的发展机制,特制定2008年至2010年三年新规划。

一、规划制定、实施的基础

(一)学校概况:

徐汇区逸夫小学,创建于1996年7月,2007年4月由公立转制小学转为民办小学。从刚开办时的名不见经传成长为目前一所在市区享有一定声誉、为数不多的民办学校,这都源于戴舜琴校长科学的办学理念和“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思想以及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的艰辛劳动与付出。学校目前是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优秀家长学校、上海市科技特色学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EPD教育项目实验学校、中国创造协会创造教育专业委员会先进实验基地,也是徐汇区素质教育实验校、徐汇区基层党组织标兵支部、徐汇区“三八”红旗集体、共青团徐汇区新长征突击队以及徐汇区艺术特色学校。

学校目前占地面积 13032平方米,24个教学班,学生960人,在职在编教工79人,其中3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82%,教师本科学历达72%。

学校目前有陶艺室、美术室、博览馆、艺术苑、信息库、书画斋、多媒体教室、自然常识实验室、儿童乐园等13个专用教室和专用活动场所。

(二)具备的基础:

学校从一所地处偏僻地段的公立转制小学,经过十一年的奋斗,改制成为民办学校,逸夫人在校长的带领下一步一个脚印地实践着、奋斗着,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王懋功局长用“追求卓越、和谐发展”这八个字总结了逸夫十一年发展的精髓,学校所构建的个性化的创造教育课程体系更落实了“尚德、益智、添能、立人”的校训,而“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更成为逸夫小学孜孜不倦的追求。

1、爱的教育活动形成学校德育系列

学校通过各种教育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悟爱的真谛,接受爱的教育。学校以爱的教育为德育工作的核心,确立了“孝敬教育”、“责任教育”、“感恩教育”等学校德育的几项重点教育内容。学校以年级系列活动为载体,形成了具有逸夫特色的爱的教育系列主题活动。

2、教师专业化发展有所突破

学校制定了校骨干教师、特长教师、“十佳”教师的评选、奖励制度以及教研组建设制度,教师校本培训计划等,这些制度和计划的建立与实施,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学校现有教学人员59人;中共党员21人,区骨干教师7名,局学科带头人1名,中学高级教师1名。13人次获市园丁奖、区“骏马奖”、“耕耘奖”和“育人奖”等荣誉称号。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团结进取、乐于奉献、专业水平高的教师队伍。

3、学校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上海市“二期课改”的全面推进,逸夫教师正在不断探索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个课题。学校教学流程管理严谨,教研组、备课组的制度建设完善,组长作用发挥充分。教导处重视教学检查、反馈,做好三级教学质量分析,形成教学巡视制度,对全面了解学校的教学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教师无论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还是教学形式上,都力求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主体作用与潜能的发挥,注重“生活”化的教学设计,注重教学问题的探究和情境体验,激发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鼓励与引导学生多角度质疑问题,锻炼了学生开放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为中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有爱心和责任心,学习习惯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

4、学校教科研工作进一步完善

近几年,在学校创造教育课题确立的基础上,通过校本培训,校本指导,校本教研等形式和途径,建立了《以人为本,促进师资队伍发展》的党建课题、《小学生数学基础性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的教学课题以及英语阅读区本课程的编写。学校参与课题研究的人数占47%。

5、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进一步深入

学校网站以“学科利用率高,内容更新快,资源积累更富,师生、生生、家校互动多”获得徐汇区学校网站“金牌奖”的称号。学校重视信息化工作的硬件投入,目前每个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平台,每位教师都配备了电脑进行信息化办公。学校从一年级开始开设信息科技校本课程。我校教师分别担任信息科技四年级区本课程的编写工作。

(三)存在的不足:

从学校未来的发展看,还需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不仅要继续保持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还要努力申报上海市素质教育实验校,目前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在加强教师师德教育以及思想学习等方面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够。

2、学校在推出品牌教师方面的计划和制度不够完善,缺乏一定的培养力度。

3、学校在德育全面渗透学科,对综合学科质量检查方面的制度不够完善。

4、学校在新课题的开发上,领导重视不够,教育科研工作缺乏研究力度。

在新的三年里,面对当前教育工作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学校将在如何进一步传承优良办学传统的基础上,寻找新的发展点,为继续保持教师整体队伍的领先优势,培养更多的在区里具有一定影响的优秀教师,保证学校可持续发展,特制定以下三年规划。

二、指导思想

继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国、市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依据,以上海市“二期课改”的深化为依托,继续传承逸夫的优良传统,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和谐校园;坚持育人为先,提升教育质量;坚持办学特色,凸现逸夫品牌,积极、务实地推进学校的各项工作。

三、总体目标

以“和谐中求发展,发展中创和谐”的学校规划为基础,以再创新一轮上海市文明单位为动力,以办成一所人民满意的、成功的、具有逸夫特色的民办学校为目标,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契机,巩固和发展“爱的教育”系列德育模式,进一步完善富有逸夫特色的学校校本课程;塑造“团结向上、创新教学、勤于反思、合作互助”的逸夫教师形象,努力把逸夫的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具有创造性能力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四、具体目标

(一)德育教育 目标: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意见》、《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不断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活动,以“二期课改”理念为指导,在“基础、拓展、探究”三大课程中,注重“两纲”教育有效地渗透,不断为“上海市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校”的荣誉称号增光添色。措施:

1、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建设,以班主任的师德修养和专业能力为重点,定期开展班主任工作例会,组织班主任学习育人经验,交流工作心得,探讨工作方式。建立班主任工作网络平台,反馈班主任工作成效,促进班主任之间的互动交流并组织班主任撰写教育个案,总结工作经验,汇编班主任工作案例集。

2、完善学校“育人奖”的评选过程和制度,以班主任的育人事迹为主要评审内容,凸现班主任工作的育人特点。

3、发挥骨干班主任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提高班主任师德修养和工作能力,做好“老带新”的带教工作。

4、充分发挥家委会的作用,探究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的德育新模式,促进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教育教学工作,有针对性、有实效地开展“家长学校”活动。

5、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的特点,组织形式多样、渗透两纲精神的少先队、儿童团活动,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走向实践。

6、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进一步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室的作用。通过自培或引进,培养1名心理辅导教师,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7、学校行政班子成员深入各个年级组,支持、配合年级组长开展年级组活动、处理年级组内发生的各类矛盾和问题。

8、加强学生行为规范的各项训练、评比与检查。

(二)课程与教学 目标:

根据上海市“二期课改”的要求,在完成基础型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拓展型课程和实践校本课程。措施:

1、加强对课程、教材与教学的推进,充分发掘校内外课程资源,积极进行校本培训。

1)进一步贯彻落实课改精神,扎实推进基础型课程。2)继续开发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拓展内容和活动。

3)进一步完善《小学生学陶艺》、《儿童Flash》和《儿童学书法》等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4)积极开设有学校特色的俱乐部活动。

2、加强教研组建设,强化教研组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功能。

1)不断完善教研组活动的相关制度,进一步明确教研组活动要求,强化教研组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并以数学教研组为引领,组织教师进行有效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的分析与研究以及对新教材应用与评价,增强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反思能力,带动其他教研组争创区示范性教研组。

2)注重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重视校教师优质课的评选、“骏马奖”、“耕耘奖”等评选过程,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3)进一步做好学校体、卫、艺各项工作,认真设计、组织开展“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的活动,同时扎实推进“阳光体育”、“三团一队”、“卫生防御”、“逃生演习”等工作,建立科、艺、体各类特长学生的档案,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特长。

3、做好陶艺学科的“一校一品”的深化推广工作。

1)让学生通过动手制作到了解陶艺的文化背景的,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陶冶情操,积淀传统文化阅历。

2)让教师成为陶艺的学习者和了解者,营造一种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3)让家长了解具有逸夫特色的校本课程,树立现代教育的家校互动观。

(三)师资队伍 目标:

结合校内外多方有利资源,探索培养方法,重点培养一批具有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高水准品牌教师,逐步形成逸夫小学的人才高地。措施:

1、开展师德风范教育。

1)加强教师思想学习的实效性,组织教师学习、讨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大力开展以奉献精神、师德规范、人文素养等为内容的、多形式、多渠道的教育活动,进一步形成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良好风尚,提升教师的师德素养和人文修养。

2)坚持集体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全体学习与小组讨论相结合。通过导读、精读、赏读,研究、讨论、辩论等形式,开展师德演讲、榜样激励、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教师乐于读书、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教师的职业修养。

3)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邀请教育教学资深专家作有关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师心理辅导的报告,同时创造条件搭建舞台让教师走出去学习取经,并不断加强与友好姐妹校的校际联动交流。

2、继续鼓励教师参加高一层次学历进修,通过继续教育、在职培训、“240”进修等途径,提高教师整体素养。

1)2009年申报《徐汇区教师发展达标校》,2010年争创《徐汇区教师发展示范校》。

2)加强教师校本研训的实效性,结合学校假期学习的特点,根据教师需求,设计、安排培训内容,通过集中培训、网络讨论、听讲座等形式,使全体教师三年内完成“十一五”校本自培65%的学分。

3、进一步加强加大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

1)制订详细的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建立骨干教师培养的机制,选送、推荐成熟期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比赛,提升、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使他们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

2)通过任务驱动方式,落实骨干教师示范引领职责,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校内外的示范、引领与辐射作用。

3)三年中培育出1名区级的学科带头人和2至4名中学高级教师。4)继续开展“师徒带教”工作。

4、完善学校激励机制。

1)组织、实施对第四届“逸夫十佳”教师的评选、宣传和奖励工作。2)每年完成一次学科优质课的评选与奖励。3)继续一学期一次逸夫好园丁的评选与奖励。4)进一步完善教师完成学历进修的学费奖励制度。5)进一步完善教师出国学习、培训等制度。

(四)学校管理 目标:

学校将继续传承依法办校、以人为本的绿色管理模式,不断探索完善符合学校发展需求的管理制度,以“人人有才、扬长避短、人人成长”的观点建立一所 “民主、和谐、创新、高效”的学校行政管理特点。措施:

1、加强班子成员在管理过程中的学习自觉性和自我修养,养成善于思考、主动创新的工作模式,使管理工作逐步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

2、提高班子成员教学和管理能力,不断在日常工作中加强自律,身先士卒,努力塑造乐于奉献、勇于开拓、务实求真的学校干部形象。

3、重视对后备干部的培养,完善后备干部梯队结构。

4、实行全员聘任合同制,进一步完善岗位责任制度、教师奖惩制度和结构工资制度,充分调动教师奋发进取、改革创新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责任心。

(五)教育科研 目标:

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堂教改为契机,围绕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深入开展研究、实验活动。通过市、区级课题的研究,及时总结推广经验,把学校教科研工作落到实处,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措施:

1、继市级课题《小学创造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小学创造教育校本课程评价的实证研究》之后,确立新的课题。

2、在继续开展对现有的课题成果的总结和推广的基础上,鼓励教师进行体现教育教学实效性的小课题的研究,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帮助。

3、(六)后勤服务 目标:

有效使用先进的教育设施、设备,探索切实可行的学校后勤优质服务的运作方式,保证学校集中精力抓好教育教学;在有限的校园场地内,尽力挖掘可利用资源,为全校师生创设一个安全、温馨、和谐、美观的学习、工作环境,再创“上海市花园单位”。措施:

1、不断提高后勤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满足全校师生在教育教学中的合理需求。

2、结合文明单位的评选,建立逸夫校史陈列室;对学校多功能开课教室以及教导处进行改建;建立第二个电脑房;为学校专用教室的环境布置提供物质支持。

3、通过各类规章制度的完善,规范后勤工作的(文印、采购、外勤、维修等)制度管理。

4、认真贯彻实施《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以新一轮创建“健康校园”为抓手,推进学校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五、规划实施的保障

目标:学校党支部、团支部、工会要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各个部门的先进作用,通过各种有效的机制保障学校工作朝更高更好的目标发展。措施:

1、充分发挥学校党支部在规划实施过程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思想引领作用,更好地发挥好区标兵党支部的模范作用,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发扬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是学校顺利完成未来三年规划的思想保障。

1)进一步完善党支部组织工作,成立党小组。

2)不断提高党员组织生活的学习质量,落实学习的自觉性和实效性。3)继续做好与社区的共建,坚持党支部带领教师参加暑期志愿者活动。4)做好“微型党课”工作,培养若干名入党积极分子。

2、充分发挥学校工会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保障教工的合法权益,是学校顺利完成未来三年规划的有力保障。

1)2008年12月配合党支部作好第四届逸夫“十佳”教师的评选工作。2)2008年10月完成工会换届改选工作。3)继续开展各类教职工活动,不断增进教工之间的情感交流

3、充分发挥学校团支部在学校青年教师队伍中的中流砥柱作用,配合学校党支部作好青年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使之成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坚强团队。

1)加强组织生活中学习的自觉性和实效性。2)争取再创区优秀共青团队。

3)组织青年教师开展有意义的文体活动。

4、完善激励机制,设立项目专项奖励,根据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对所有参与人员进行奖惩。

1)继续实施学校原有的各项奖励制度和措施。

2)继续保持教工每年年收入增加10%(视学校发展情况作浮动)。

十几年的办学,不仅让“逸夫人”品尝到了创业的艰辛,成功的喜悦,也让他们感受到了体制所带来的挑战性和优越性。

展望未来,办一所优质的民办学校是全体“逸夫人”的愿望和目标,而做到这一点不仅要靠学校校长正确的办学思想,更要靠全体“逸夫人”的共同努力。

——(引用十年校庆书刊中的一段话)

徐汇区逸夫小学 2008年8月4日

第四篇:吴兴高级中学教师专业发展五年总体规划

吴兴高级中学教师专业发展五年总体规划

(2011-2015学年)

为了适应深化课程改革的需要,努力建设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使我校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根据教育部、浙江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和《湖州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工作的实施方案》及《湖州市中小学校本研修工作考核方案》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强化领导

为使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有序、高效、扎实地进行,学校特成立了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专项领导小组。

组 长:黄丽君

副组长:吴建新 潘悦昌 邓为雄 史文波

组 员:王明华 田葵 吴红权 徐国华 方建华 陶 鎏 刘晓东

李红宇 朱丽萍 卞红莲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全方位、正能量”的教师继续教育体系为导向,以提高教师教育能力为根本,更新培训理念,完善培训机制,创新培训模式,丰富培训内容,使培训更具自主性、选择性 和实效性,促进我校师资队伍向“师德高尚,业务精谌,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方向发展。

三、培训目标

(一)总体目标

以“自主、多元、实效”为主题,积极开展以教师发展需求为着眼点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主要指为教师提高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而组织和举办的非学历培训,包括校本培训、指令培训、远程网络培训等,教师参加高一级学历进修也可纳入专业发展培训范围。不断完善教师培训机制,提高教师培训活动的实效性,努力使教师成为教育思想先进,教育理念先进,教育技能扎实,教科意识强烈,个体风格显现,富有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专家型教师,着力打造一支讲师德、爱学习、肯钻研、有品位的教师队伍,为提高我校教育质量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阶段目标

1.2011学年:分析校情,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领导。制订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五年规划与学年计划。初建以校本培训为基础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启动培训工作。安排好各学科不少于20%的教师参加集中培训。积极参加市继续教育中心组织的教师培训,平均学时不少于72学时/人。

2.2012学年:继续分析教师实际情况与发展需求,制订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学年计划。不断完善以校本培训为基础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继续实施培训工作,安排各学科不少于20%的教师参加集中培 2 训。积极参加市继续教育中心组织的教师培训,平均学时不少于72学时/人。

3.2013学年:阶段性总结两年来本校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根据规划制订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学年计划。积极整理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探究培训特色。继续实施培训工作,安排各学科不少于20%的教师参加集中培训。积极参加市继续教育中心组织的教师培训,平均学时不少于72学时/人。

4.2014学年:在阶段总结基础上,拟定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学年计划。继续有效实施培训工作,安排各学科不少于20%的教师参加集中培训。积极参加市继续教育中心组织的教师培训,平均学时不少于72学时/人。

5.2015学年:制订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学年计划。安排各学科未参加外出集中培训教师参加集中培训,顺利实施完毕五年培训工作。做好工作总结,评比先进教师。积极参加市继续教育中心组织的教师培训,平均学时不少于72学时/人,确保所有老师完成不少于360学分的培训任务。

三、培训任务

1.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每5年为一个周期。在职教师周期内参加专业发展培训时间应累计不少于360学时,其中校本培训120学时。教师周期内培训时间可以集中使用,也可分散使用,但每年参加培训时间一般不低于48学时,最高不超过144学时(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管理平台设定)。周期内至少参加一次不少于90学时的脱产集中培训。2.班主任周期内应参加不少于30学时的专题培训。

3.新录用的、教龄在一年以内的新任教师,在试用期内须参加不少于180学时的培训,其中实践培训不少于60学时。新任教师在试用期内接受规定培训的时数,不列入教师周期内专业发展培训时数。

4.新任校长到岗一年内须参加300学时的任职资格培训,其中集中培训不少于90学时。新任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的时数,不列入校长周期内在职提高培训时数。

5.在培训周期内退休的教师(退休前)每年应参加24学时的校本培训和不少于24学时的其他短期培训。

四、策略措施

(一)培训内容

1.师德专题培训。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深入开展以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重点的专题培训活动。进一步深化“师德推进年”活动,大力弘扬“敬业、爱生、奉献”精神。深入学习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浙江省教育规划纲要》,更新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政策理论水平。

2.教育理论培训。从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基础理论入手,通过专家引领、教育理论专著自学、学校漂流书等途径,主动吸收和借鉴国内外教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最新理论成果,对教师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帮助教师不断更新教育思想、创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水平。3.学科实践培训。着眼深化课程改革,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运用专题教研、教学竞赛、知识竞赛等有效形式,引导广大教师深入学习课程标准,帮助教师把握深化课程改革理念、驾驭教材,并将其转化为先进的教学行为,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教育科研培训。引导教师充分认识科研的先导地位,带领和指导广大教师开展行动研究,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帮助教师确立基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科研课题,同时进行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培训,切实提高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5.技能拓展培训。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开展以教学基本功和基本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教师技能拓展培训。培养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能力,培训教师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课程设计的能力,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二)培训层次

1.全员校级培训。培训对象为全体教师。培训内容主要为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教学技能训练,知识更新与扩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教学实践研究。突出课程教材改革对教师知识能力的新要求、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等重点培养。

2.班主任培训。按照《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有关要求,围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班级管理等方面内容,帮助班主任确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现代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 5 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提高班主任工作艺术水平,营造和谐班级氛围,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3.青年教师“135培训工程”。对新教师进行职业道德规范、政策法规、新课程标准、教育理论和课堂教学基本功等方面的培训,使新教师尽快完成角色的转换,在试用期内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熟知教育教学常规,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基本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继续大力实施“师徒结对”,指导青年教师科学制订并认真执行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五年规划,积极创设有利于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学术环境。

4.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在骨干教师中普遍存在“高原现象”,我们希望通过骨干教师培训,建立一套有效的青年骨干教师的培训模式,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一点可资借鉴的操作原则。促进骨干教师个人素质的全面提升,不仅是知识、技能、研究力的提升,更是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幸福感的建立,教师心理品质的优化。具有职业幸福感和职业威信的骨干教师对青年教师会产生辐射、带动作用,并促成健康、和谐的学习型组织的构建。骨干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能带来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化,能更好地为公众提供满意的教育,造就更符合社会和谐发展的高素质公民。

5.名师培养工程。继续探索实施“名师培养工程”,既要着眼培育市级骨干教师、名师,又要探索校级名师的培育选拔。学校要把握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的原则,努力设计不同培训内容,采用多种培训方法,为富有潜力的教师掌握前沿教育理念、拓宽专业知识层面、提 6 高学术研究水平创造良好的条件,使他们都能立足自身基础得到有效发展,切实提高学科带头人的专业水平。

6.其他分组培训。其他分组培训主要指教师所在的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等培训学习活动。要充分发挥各小组的教育培训功能,让教师在组内互帮互学、内化成长。小组活动可以在校内,也可以在校外。

(三)培训形式

从加强针对性、注重实效性出发,立足校本资源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现有教师的作用,坚持理论学习与实际训练相结合、集中研修与分散自学相结合,通过集中学习﹑专家讲座﹑专题培训﹑自我反思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大力加强校本培训,主要采取主题培训、协作交流、教学竞赛、教学观摩、课题研究、师徒结对等形式,积极探索、实践“课题驱动式”这种教师自主参与、行之有效的培训模式,使培训形式更加灵活多样。

(四)主要策略

1.教师成长规划引路。根据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五年规划和教师个人实际,制订个人专业发展培训五年规划(名师培养对象先实践,在逐步推广到全体教师)。面向全体教师,狠抓青年教师培训,突出骨干教师及名师的培养,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着眼点,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为目的,提升师德修养,改进教育行为,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善于从事素质教育并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质队伍。

2.校本培训形成联动。继续加强调研力度,使教师教育教学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成为教师讨论的热点,坚持学校组织培训和自主参与培训有机结合。开展重自主,讲实效的校本培训,要求教师每学年至少上交一份精心设计的教案,初级教师每学期上一堂公开课,中级教师没学年上一节公开课,名师上示范课等。

3.师徒结对共同发展。实施“一年入门,三年成型,五年成才”的系列培训模式,为青年教师成才创造条件。完善岗位设置中全面师徒结对制度,制订师徒结对计划,完成师徒共同成长目标。师徒之间互相听课,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研讨,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促进新老教师素质的共同提高。

4.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优先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到教育先进地区学习、考察,参加各个层次的教育研讨会、经验交流会、报告会等学术活动等,使其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本着“选好对象、培养骨干、加大培训、讲究实效”原则,发现培养人才。

5.学历进修自主提高。我校教师大多是本科学历,已有少数教师正在攻读研究生或已取得研究生学历。在此基础上,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参加高一级学历进修,以改善教师智能结构,加快学习型学校建设。

五、培训保障

1.组织保障。学校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分管领导和负责科室,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领导,形成专题研究校本培训工作的良好氛围。及早开展科学规划,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与要求,制订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五年规划与分学年计划,保证培训工作顺利开展。2.制度保障。学校从提高办学水平,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与执教能力出发,建立以校本培训为基础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规范管理。专人负责做好教师参加集中培训项目的申报、审批、登记、备案等工作,尤其要重视制订科学规范的集中培训申报制度与规范的培训学时登记制度。制定考核、评比制度,加强对校本培训的考核与管理,以保证高质量地完成培训任务。

3.经费保障。除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外,学校按照上级有关文件规定提取教师培训经费。教师在区域内自主选择参加本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360学时的培训,原则上培训费用学校全额保障。经学校批准参加专业发展培训,凭培训结业证书和实际培训课时数,在培训课时报销经费标准内报销培训经费。

吴兴高级中学学术委员会

2011.10.9

第五篇:逸夫小学2012年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工作汇报

逸夫小学2012年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工作汇报

逸夫小学自建校以来,始终把打造一流教师队伍作为塑造学校品牌的有力支撑,倡导“校以师名、师以校名”的双名优模式,以名师创名校、名校塑名师为教师队伍建设发展方向,不断促进骨干教师梯队式成长,为学校赢得了较好的社会声誉。

一、建设规划

首先,用科学的理念,系统思考学校整体管理。学校始终坚持“为学生一生着想”的办学宗旨,探索形成了“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坚持做好“面向全体学生,办规范加特色学校;着眼全面发展,育合格加特长人才”,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校校训、教风、学风都是结合学校实际融办学目标与办学理念于一体的集中体现。学校积极将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各项要求落实到学校管理和平时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做到教师专业发展有规划,年初有计划,实施方案有落实,检查有记录,年末有总结、有评比。

其次,完善制度,做到事事有章可循。为实现学校事事有章可循的“法制”化,我们制定了《逸夫小学教师一日行为规范》每个人从迈进学校的第一步,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每一项工作都知道该如何做到更好。为了能更好的调动各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对教师的工作给予恰当的评价,学校制定了《逸夫小学教师量化考核细则》,各位教师通过参照细则即可对自己的工作给予较客观的评价。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已纳入我校整体规划,并制定了具体计划,提出了一整套实施方案和保障措施。教师们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制定个人发展规划,该规划符合学科专业化、教育专业化、职业伦理专业化的要求。学校则依据规划定期对教师发展情况进行评价,同时关注教师心理健康,有专门的教师心理知识学习计划,在实施学校发展规划的过程中,学校不断总结经验,及时调整工作步骤,使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得到良性发展。但在教师心理的关注度上,及教师发展情况评价等方面,我校还需逐步加强。

二、组织领导

从我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教学管理上我校制度健全、落实到位。在教师专业发展工作中,校长始终是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组织学校教师发展。为了更好的落实各项教师专业发展计划,学校设立了专门的教师专

对教学预设及课堂教学的生成,深入地进行反思。教师们将自己的备课及反思放在学校的QQ群共享上,与其他教师共享。各位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其他教师的备课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改进自身的教学行为。学校定期对老师们的备课进行检查公布检查结果,并纳入期末的量化考核。

(2)以校本教研为抓手,深入研究课堂教学。在建立备课模式的基础上,学校又建立了逸夫小学校本教研模式。创设一种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切磋、交流的学校文化环境,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发展的场所,也是一个促进教师不断成长与提高的学习化共同体。教师之间听课、评课,通过检查、展示、交流等活动有效促进教师授课、听课、评课素质的提高,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要上1次组内研究课,认真听取同行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每学期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15节。听课要记笔记,并作适当评论。

(3)建立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校本教研体系。强调自我反思,自我成长,开展案例与反思活动。反思的主要内容为:教学设计是否切合实际,行之有效;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是否解决现实问题;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反思的目的在于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养成教师对自己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性见解,真正成为教学和教研的主人。通过丰富的校本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包括开展骨干教师与非骨干教师结对子、同伴交流与互助的集体备课与评课相结合的常规教研活动、校级公开课、同课异构、同课同构、一课多轮等活动,教师们的学科思想在交流中相互碰撞,在交融中达成共识,从而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我校还不定期邀请县教研室的专家们到我校指导教学,积极响应送课下乡活动,开展校本培训。教师们通过参加这样的活动,开阔了他们的眼界,使他们领会了许多独自探索所达不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3、科研制度:日常教学中,我们提倡教师将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重点、难点并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来自于教学实践的现实问题进行研究,通过教研组、学校乃至上级教研部门帮助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讨论解决的策略,通过典型课例研究、连环跟进等进行深入研究。

在主题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注重将课程实施中的共性、重点、难点问题,提炼为校本的教研课题,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积极探索。2008年9月申报了保定市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课题编号2008-BDDJ-007,2010年10月结题;2010年4月,申报了保定市立项课题《集体备课优化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编号103020。我校还建立了

的校本教研制度。保证教师在改革实践中不断学习与反思,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为发挥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的带动、辐射作用,同时注重原有骨干的热情保持,学校不断为其搭建各种发展平台,充分发掘其潜能,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引领作用,保持住骨干不断发展的自信与热情。首先从教研组人员安排上我们比较注意老中青、骨干与非骨干的搭配,通过在教材研讨、听课评课、跨组教研等活动平台中让他们担当主角的方式继续锻炼他们,一方面发挥其骨干带动作用,一方面促使其不断进步。

2.抓准主线,深化校本教研工作。

“阵地前移”,关注课前研究。过去的教研往往推出一节课,大家观看完了课例进行研讨。这样学生无疑成为了实验品,成为了研究的辅助工具,这是与校本教研的主旨相违背的。因此教研组的教研内容“前移”,要求每次教研由教研组长组织对下一周的教学内容进行教材分析,将问题解决在上课之前。除了明确课程标准对这部分教学的要求外,语文教学要以读者、编者、学生的身份走进语文文本。数学教学要明确各部分的教学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

“重心下移”,开展常态课堂教学研究。课堂教学是校本教研的永恒话题,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阵地,主方向。但是那些所谓的“优质课”在学校实际教学中实用价值较低,因而各个教研组以常态课作为教研的主要内容开展研讨活动。集体备课之后轮流由教研组成员提供课例,同时坚持“讲研结合”授课教师与同组教师共同探讨教学过程中的成败得失,探讨改进措施。以课例为载体的课后研讨,把教研的方向直至“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上来,真正做到了“重心下移”。

研读课程标准,观摩名家课堂。在进行常态课堂教学研究的同时我们还组织老师们观摩名师的视频课例,并结合课程标准对这些名家课例细细咀嚼,反思自身的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实践,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2008年9月——2010年10月,我校开展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的课题研究。通过课题研究各位教师对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时机、方式都有了深刻的认识。在进一步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实践的同时,我们还要求老师们着手建立学校的校本资源库。老师们将备课、上课搜集使用的各种资源,制作的教学课件,按照科目及年段整理好放在学校的电脑上。这样不仅可以督促各位教师积极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还为今后老师们的教学积累了宝贵的素材,实现了资源的共享。

下载逸夫中学教师专业发展三年总体规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逸夫中学教师专业发展三年总体规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红土民族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三年规划(模版)

    红土民族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三年规划 (2013-2015年) 为了适应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努力建设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使我校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进一步规范......

    逸夫创新工作总结

    永和镇逸夫小学本年度创新工作总结 本年度,学校工作任务明,确步调一致,围绕“ 自信 阳光 感恩 奋进”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加强校园软、硬件建设,以“让学校......

    金沙县逸夫中学2011

    金沙县逸夫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校本教研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毕节试验区教育"三项改革"为契机,按照县教育局2011年教学教研文件精神,结合......

    逸夫小学面试题大全

    逸夫 一、我要做名小学生 1、到黑板用圆形、三角等等拼图形 2、三角形代表一个单词,正方形代表一个单词,菱形单词,老师随便读几个单词,然后看谁指的快 二、我和羊羊做朋友 1、帮......

    金台区逸夫小学

    坚持育人为本,努力营造学生健康幸福成长的最优环境 ——金台区逸夫小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汇报 金台区逸夫小学 一、学校基本情况 金台区逸夫小学始建于1956年,是一所区......

    逸夫小学工作总结

    逸夫小学深入学习 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调研阶段总结 (2009年9月24日----10月30日)根据市委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意见和学习调研阶段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在......

    逸夫培训方案

    盂 县 逸 夫 实 验 小 学2013年暑期教师培训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师德师风建设,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文化素养,更新知识结构,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

    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总结

    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总结 导语:教育教学观念的根本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条布满艰辛和汗水的道路,是一项长期的任重道远的艰巨任务。下面小编为你整理的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总结,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