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全国自考组织行为学真题及答案

时间:2019-05-14 22:44: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年7月全国自考组织行为学真题及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年7月全国自考组织行为学真题及答案》。

第一篇:2011年7月全国自考组织行为学真题及答案

2011年7月全国自考 组织行为学试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组织行为学是一门()A.理论性学科 B.应用性学科 C.实验性学科 D.综合性学科 2.以下不属于组织行为学所使用的实验法的是()...A.现场实验法 B.实验室实验法 C.心理测验法 D.准实验法

3.把能力分为智力、专门能力和创造力三类,其划分的标准是()A.差异性 B.倾向性 C.适应性 D.独立性 4.创造性行为产生的内在主观特征是()A.创造性思维 B.创造性需要 C.创造性动机 D.创造性能力

5.组织和员工对事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实施和监控的过程是()A.事业生涯管理 B.事业生涯开发 C.事业生涯设计 D.事业生涯选择 6.由组织结构确定的职务分配很明确的群体是()A.正式群体 B.非正式群体 C.命令型群体 D.任务型群体

7.群体规范可以规划一个人在群体中的行为方式,这是群体规范的()A.标准功能 B.导向功能 C.评价功能 D.动力功能 8.对一种角色的态度与实际角色行为的一致性是()A.角色知觉 B.角色规范 C.角色同一性 D.角色期待 9.有他人在场会使活动效率提高的现象是()A.群体促进效应 B.群体凝聚效应 C.群体协同效应 D.群体互动效应

10.心理学家舒兹将人际关系需求分为包容需求、控制需求与()A.尊重需求 B.感情需求 C.成就需求 D.利益需求 11.关于冲突观念的现代观点认为()A.冲突有害无益 B.应当避免冲突 C.冲突有利无害 D.保持适度水平的冲突是有益的 12.有效领导的基础是()A.领导的权威 B.领导的素质 C.领导的能力 D.领导的职位

13.领导作风论认为创新型组织和以知识型员工为主导的组织最适宜采用的领导方式是()A.集权式 B.集权与民主结合式 C.民主式 D.放任式 14.提高领导效能的根本措施是()A.科学决策 B.民主决策 C.有效沟通 D.有效激励

15.把动机分为原始动机、一般动机与习得动机三种类型,其划分依据是()A.动机的属性不同 B.动机的作用强度不同 C.动机的由来不同 D.动机的作用结果不同

16.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埋头工作是为了受表扬,留个好名声;有的人埋头工作是为了多拿点奖金;还有人为了多做贡献而埋头工作。这些现象说明()A.同一动机可以引起不同的行为 B.同一行为可以出自不同的动机 C.好的动机可以引起不合理的行为 D.坏的动机可能被外表积极的行为掩盖 17.动机会由于良好的行为结果而加强,使该行为重复出现,这是动机的()A.始发功能 B.选择机能 C.强化机能 D.导向功能 18.根据奥德弗的ERG理论,下面正确的命题是()A.生存需要的满足越少,人对关系需要的要求就越少 B.关系需要的满足越少,人对成长需要的要求就越多 C.成长需要的满足越少,人对成长需要的要求就越少 D.成长需要的满足越多,人对关系需要的要求就越多 19.职业生活质量的理论依据是()A.公平理论 C.双因素理论

B.期望理论 D.需要层次理论

nnj=1j=120.综合型激励理论可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为:M=Vit+EiaVia+EiaEejVej,其中EiaEejVej表示的是()A.任务结果激励 C.任务完成的效价

21.组织决策合理化的主观条件是()A.组织决策民主化 C.组织决策者素质的现代化

B.组织决策手段科学化 D.组织决策体制的科学化 B.任务内在激励 D.任务完成激励

22.从组织应达到的功效来看,以下不属于组织变革和发展应达到的具体目标的是()...A.使组织具有各种合理的规章、制度和条例 B.使组织具有先进可行的经营目标和工作目标 C.使组织具有科学、合理和系统的组织结构 D.使组织具有足够的持续性

23.在组织变革的过程中,对改革没有把握,为改革的前途担忧,从而表现得左顾右盼,犹豫不决,这是影响组织变革顺利进行的()A.保守性心理 C.求稳性心理

B.恐惧性心理 D.习惯性心理

24.以下组织变革的内容中,属于组织结构方面改革的是()A.操作程序更新 C.工艺流程自动化

B.开辟新市场 D.报酬制度改革

25.组织非常重视资历、年龄和经验,要求其成员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忠诚感。这类组织文化是()A.学院型 B.俱乐部型 C.棒球队型 D.堡垒型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6.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内容包括()A.行为规范 B.行为技巧 C.行为方法 D.行为标准

E.行为科学 27.创造性行为的特点包括()A.有用性 B.有效性 C.适应性 D.多变性

E.主动性 28.小道消息的目标包括()A.建构和缓解焦虑 B.将支离破碎的信息说得完整 C.将群体成员或局外人组成一个整体 D.表明信息发送者的地位或权力 E.强化正式沟通效果

29.根据领导权变理论,以下关于被领导者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是实现领导目标的基本力量 B.能反映领导的管理特征 C.能反映领导的有效性 D.是领导活动的客体

E.是领导活动的主体 30.影响人的优势动机变化的因素有()A.兴趣 B.习惯 C.爱好 D.价值观

E.抱负水准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投射

32.群体凝聚力

33.决策智囊团

34.客观不公平感

35.组织发展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要说明组织行为学的性质与特点。

37.组织对员工事业生涯管理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38.影响从众行为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39.建立组织文化一般应遵循哪些原则? 40.简述组织行为科学化的内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试述归因论的基本内容。

42.联系实际谈谈你对需要层次理论的“普遍性”、“层次性”和“主导性”的看法。

2011年7月 全国自考组织行为学 真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

1---5,BCCDA 6---10,ABCAB 11---15,DACAC 16---20,BCBBA 21---25,CDBDB 二,多选

26、BC

27、ACDE

28、ABCD

29、ABCD 30、ACDE 三,名词解释

31、投射:投射就是以己度人的思想方法。(P45)

32、群体凝聚力:所谓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中的程度。(P143)

33、决策智囊团:智囊团是一种在组织系统中独立于决策者之外,但要站在决策人立场上进行研究的决策参与团体,它在研究和论证决策方案时,能够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指出对方应该怎么办,怎么办最合理或最符合课题交办组织的真正利益。(P297)

34、客观不公平感:由于客观不公平的现象而引起的不公平感。(P341)

35、组织发展:是由最初对组织某些部分或某些方面进行小范围变革或修改而发展起来的。它的实际含义指任何一个组织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而运用科学知识进行的有计划的和全局的,旨在提高组织效能,使其健康运转的组织更新过程。

四、简答题

36、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多学科、多层次相互交叉的边缘性学科,又是具有两重性和应用性的学科。

一、边缘性

二、两重性

三、应用性(P9)37、1、职工要学习和掌握对自己的事业生涯进行设计和规划的能力。

2、职工必须具备接受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在事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素质,更好地适应环境及改变环境,这是事业生涯自我管理的关键。

3、职工必须学会与主管人员就事业生涯目标进行沟通和反馈的能力。

4、职工必须学会对事业目标进行调整的能力。(P102)38、1、群体的气氛

2、其他的竞争性

3、群体凝聚力

4、群体成员的共同性

5、群体目标

6、群体的规模(P153)

39、一、目标原则

二、价值原则

三、卓越原则

四、激励原则

五、环境原则

六、个性原则

七、相对稳定原则(P436)

40、一、组织结构合理化

二、组织运行有效化

三、组织行为心理化(P383)

五、论述题

41、(P47)

42、(P318)

论述题文字太多,请各位朋友自己参照课本总结,请谅解。

说明:

看到网上尽然没有本次考试的真题答案,本人在业余时间按照课本总结出来,以上答案是个 人倾力完成的,正确率在99%,祝你好运,谢谢大家支持!

第二篇:最新版自考组织行为学第八章章节真题及答案

第八章

一、单项选择题

(201504)

25、价值观得到组织成员的广泛而深刻的认同的组织文化是(C)8 A、主文化

B、亚文化

C、强文化

D、弱文化(201510)

25、组织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是(C)8 A、组织作风 B、共同的价值观 C、组织目标 D、组织规范(201604)

24、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把组织成员结合在一起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称为(D)8

A、k织理念 B、组织伦理 C、组织规范 D、组织文化

(201604)

25、组织非常重视资历、年龄和经验,要求其成员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忠诚感,这类组织 文化是(B)8 A、学院型 B、倶乐部型 C、棒球队型 D、堡垒型(201610)

16、组织文化最重要的特征是(A)8 A、独特性 B、个体性 C、间断性 D、控制性

(201610)

17、在组织文化的维系过程中,起着特别重要作用的因素是甄选过程、社会化和(B)8

A、市场化 B、高层管理人员 C、结构化 D、人际关系(201704)

16、组织文化向组织成员展示的是信念和(D)8 A、情感

B、气质

C、能力

D、态度(201704)

17、7S管理模式是一种(A)8 A、组织文化理论

B、领导理论

C、个性理论

D、团队理论(201704)

18、双环学习经常发生在(D)8 A、组织成立初期

B、组织衰退期

C、组织成熟期

D、组织的渐进或根本性创新时期(201710)

16、组织文化向组织成员展示的是态度和(D)8 A、情感

B、气质

C、能力

D、信念

(201710)

17、在组织文化因素理论中,迪尔和肯尼迪认为形成企业文化唯一的而且是最大的影响因素是(D)8 A、价值观

B、英雄人物

C、文化网络

D、企业环境

二、多项选择题

(201604)30、组织文化的积极作用有(ABD)8 A、目标导向功能 B、激励功能 C、效率功能 D、凝聚功能 E、创新功能

(201610)

29、组织文化的特征有(ABCD)8 A、继承性 B、整体性 C、连续性 D、创新性 E、科学性

三、名词解释

(201504)(201610)

35、组织文化8 答:组织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倾向,其实质是一个组织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把组织成员结合在一起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四、简答题

(201510)40、简述组织文化的积极作用8 答: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目标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创新功能,约束功能,效率功能

(201704)40、简述组织文化的积极功能。8 答:导向功能、凝聚功能、约束功能、激励功能、辐射功能、调适功能、创新功能

(201710)40、简述组织文化的消极功能。8 答:(1)削弱个体的创造性。(2)变革的障碍。(3)多样化的障碍。(4)兼并和收购的障碍。

第三篇:全国自考大学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考试真题。从2008至2011年。

四、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阅读《容忍与自由》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我曾说过,我应该用容忍的态度来报答社会对我的容忍。现在常常想,我们还得戒律自己:我们若想别人容忍谅解我们的见解,我们必须先养成能够容忍谅解别人的见解的度量。至少至少我们应该戒约自己决不可“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我们受过实验主义的训练的人,本来就不承认有“绝对之是”,更不可以“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A.这段文字是针对文章中哪一个事例所生发的议论?强调“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是谁? 针对陈独秀提倡白话文的事例。陈独秀; B.“绝对之是”是什么意思? “不允许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不能够容忍别人的不同意见。自己的意见绝对正确。C.这段文字的论点是什么?该论点对文章中心论点的论述有什么作用? 论点:不承认有“绝对之是”。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是总论点“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的三个分论点之一。

37.阅读《哭小弟》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我哭小弟,哭他在剧痛中还拿着那本航空资料“想再看看”,哭他的“胃下垂”、“肾游走”;我也哭蒋筑英抱病奔波,客殇成都;我也哭罗健夫不肯一个人坐一辆汽车!我还要哭那些没有见诸报章的过早离去的我的同辈人。他们几经雪欺霜冻,好不容易奋斗着张开几片花瓣,尚未盛开,就骤然凋谢。我哭我们这迟开而早谢的一代人!已经是迟开了,让这些迟开的花朵尽可能延长他们的光彩吧。

A.举例说明文中使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比喻,排比;

B.文中的“雪欺霜冻”和“骤然凋谢”的寓意是什么? 政治运动对知识分子的迫害;英年早逝; C.文中揭示主旨的是哪一句话? 让这些迟开的花朵尽可能延长他们的光彩吧

38.阅读《我与地坛》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所以,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

A.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并指出它的中心语句。

探讨对人生的思考。中心句: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

B.“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喻指的是什么? 喻指怎样活的问题。

C.从“所以,十五年了”至结尾的文字采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比喻: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

比拟;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

排比;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

39.阅读《长恨歌》中的一节,回答问题: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A.概括这一节的大意。

第三层次:从“君臣相顾尽沾衣”至“魂魄不曾来入梦”。描写唐玄宗回长安后对杨贵妃的无穷思念。

B.说明这一节在全诗结构中的作用。

描写唐玄宗回长安后对杨贵妃的无穷思念,推动情节继续发展发展,生发出整体第四段的一系列情节。有助于表现主题。

C.举出其中借比喻抒情、借行为举止抒情的诗句(各一句)。借比喻抒情:“芙蓉如面柳如眉。借行动抒情:“孤灯挑尽未成眠”。

40.阅读《婴宁》结尾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异史氏曰:“观其孜孜憨笑,似全无心肝者;而墙下恶作剧,其黠孰甚焉!至凄恋鬼母,反笑为哭,我婴宁殆隐于笑者矣。窃闻山中有草,名‘笑矣乎’。嗅之,则笑不可止。房中植此一种,则合欢、忘忧,并无颜色矣。若解语花,正嫌其作态耳。” 译文:异史氏曰:“看她嗤嗤憨笑,好像是全无心肝的人;但是那墙下的恶作剧,她的狡黠又有谁比得上!至于她凄告地眷恋鬼母,笑改变为哭,我们的婴宁恐怕是用笑隐藏真实情感的人啊。我听说山中有种草,叫做‘笑矣乎’,嗅嗅这种草,就会笑而不止。房中种有一株‘笑矣乎’,那么合欢草、忘忧草就都没有价值,相形逊色了;至于像杨贵妃那样的‘解语花’,就要嫌她扭捏作态了。” A.“异史氏”是谁?他生活在哪个朝代? 蒲松龄 明末清初;

B.这段文字概括了婴宁哪些性格特征? 爱笑,但是此“笑”是“隐于笑者”

“隐于笑者”就是表面上是笑,用笑来掩饰自己的真情实感。“隐于笑者”就是表面上是笑,用笑来掩饰自己的真情实感。婴宁是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性格上具有“亦憨亦黠”的特点,婴宁表面上的特点是“笑”,用笑声塑性格。婴宁的笑千姿百态、不拘礼节。为了突出婴宁的独特个性,作品极少雷同的写出她千姿百态的笑:含笑、隐笑、嗤笑、复笑、狂笑、大笑、憨笑、浓笑、忍笑等等。婴宁的“笑”表明了她是一个痴憨,没有受到世俗的污染,太真烂漫,把生活看成是欢乐的女孩子。这是表面现象。而内心深处,婴宁还有精明的一面,笑是她应付生活,探讨人生,取得胜利的手段。这可以从她结婚后想要迁母之坟看出。她对至亲阿婆的老人,甚至对同床共枕的情人尚如此不肯轻易袒露,尚必待仔细审查后方倾诉内心的愿望,婴宁的心灵是何等的深沉,何等的细致,又何等的善于控制啊!这正是其性格产生的社会根源。C.“异史氏”将婴宁比作何种花草?他对婴宁的自然天性持何种态度? 将婴宁比做“笑矣乎”。像花一样美丽而又善解人意,善于讲话迎合,这些迎合不是天性的自然流露,作态,造作,不自然。婴宁的自然天性是未经世俗污染的自然天性的自由流淌,寄予着作者真情赞美和向往。

36.阅读《我的世界观》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要是没有志同道合者之间的亲切感情,要不是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那个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那末在我看来,生活就会是空虚的。

A.作者认为,怎样才能使生活不空虚? 一是要有志同道具合者之间的亲切感情,二是全神贯注与对客观世界奥秘的探求。B.写出文中体现“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语句。

作者认为客观世界是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这各认识体现了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基本概念。

C.解释其中的两个成语。

志同道合:志向相同,道路一致,形容彼此志趣一致 全神贯注:把全部精神集中起来,形容精神高度集中。

37.阅读《张中丞传后叙》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及城陷,贼缚巡等数十人坐,且将戮。巡起旋,其众见巡起,或起或泣。巡曰:“汝勿怖!死,命也。”众泣不能仰视。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

A.这里表现出张巡怎样的性格特点? 从容镇定,视死如归。

B.文中运用了哪几种人物描写方法? 侧面描写,语言与肖像描写

C.指出文中侧面烘托张巡形象的句子。其众见巡起。仰视

38.阅读《爱尔克的灯光》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我高兴地来,痛苦地去。汽车离站时我心里的确充满了留恋。但是清晨的微风,路上的尘土,马达的叫吼,车轮的滚动,和广大田野里一片盛开的菜子花,这一切驱散了我的离愁。我不顾同行者的劝告,把头伸到车窗外面,去呼吸广大天幕下的新鲜空气。我很高兴,自己又一次离开了狭小的家,走向广大的世界中去!A.这里用了哪几种人物描写方法? 心理描写,景物描写

B.“但是清晨的微风„„”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外面的世界的向往,外面的精彩世界驱散了作者的离愁,写出了作者渴望到外面的世界的理想和追求。

C.说明这段文字中“我”的感情。写出了我对新生活的理想和追求。

39.阅读《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回答问题: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A.概括这首词的情感内容。

表现词人对亡妻的深厚感情和无限思念。B.指出上片所用的比喻及其比喻意义

梧桐半死和鸳鸯失伴喻恩爱夫妻中年丧偶。清霜喻年老,头白喻为年老,且有白头偕老的喻意,露初晞,喻为新近丧偶且有生命短暂之叹

C.下片运用了哪些抒情手法? 借景,借事,借比喻,借举止,借典故

40.阅读《宝黛吵架》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那宝玉心中又想着:“我不管怎么样都好,只要你随意,我就立刻因你死了,也是情愿的;你知也罢,不知也罢,只由我的心,那才是你和我近,不和我远。”黛玉心里又想着:“你只管你就是了;你好,我自然好。你要把自己丢开,只管周旋我,是你不叫我近你,竟叫我远了。”看官,你道两个人原是一个心,如此看来,却都是多生了枝叶,将那求近之心,反弄成疏远之意了。

A.为什么说这段描写体现了宝黛爱情的深挚? 即使在吵架中,也是真心诚意地为对方着想。

B.如何理解作者所言“将那求近之心,反弄成疏远之意了”? 吵架是多生了枝叶但实质上都是一个心 C.这里运用了何种人物描写方法? 直接的心理描写

36.阅读《秋水》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A.庄子嘲讽伯夷、仲尼“自多”所依据的理念是什么?宇宙无限而人的知识有限。B.这里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归纳和类比方法。C.这里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排比,对偶,反问。37.阅读《垓下之围》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A.写出这段文字中引出的两个成语。霸王别姬,四面楚歌。B.项羽的诗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自以为天下第一,但承认失败了,无可奈何的心情,面对战怪马,面对虞姬,即无可奈何,又温情脉脉。

C.文中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 语言描写,行为描写。38.阅读《哭小弟》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小弟白面长身,美丰仪;喜文艺,娴诗词;且工书法篆刻。父亲在挽联中说他是“全才罕遇”,实非夸张。如果他有三次生命,他的多方面的才能和精力也是用不完的;可就这一辈子,也没有得以充分地发挥和施展。他病危弥留的时间很长,他那颗丹心,那颗让祖国飞起来的丹心,顽强地跳动,不肯停息。他不甘心!这样壮志未酬的人,不只他一个呵!A.举例说明文中的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写小北白面长身。侧面:父亲在。。B.这段文字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正面描写,议论抒情于一体。C.联系全文,“这样壮志未酬的人,不只他一个呵’’一句有何深意? 由哭小弟变为哭一代知识分子深化主题。39.阅读《湘夫人》中的一段,回答问题: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A.前两句为全诗设定了怎样的情景? 期约不遇害,充满忧伤 B.这一情景与《蒹葭》中的什么情景相近? 在水一方,可望难即。C.这里运用了怎样的情景交融方式? 融情入景

40.阅读《断魂枪》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谁不晓得沙子龙是利落,短瘦,硬棒,两眼明得像霜夜的大星?可是,现在他身上放了肉。镖局改了客栈,他自己在后小院占着三间北房,大枪立在墙角,院子里有几只楼鸽。只是在夜间,他把小院的门关好,熟习熟习他的“五虎断魂枪”。这条枪与这套枪,二十年的工夫,在西北一带,给他创出来:“神枪沙子龙”五个字,没遇见过敌手。现在,这条枪与这套枪不会再替他增光显胜了;只是摸摸这凉,滑,硬而发颤的杆子,使他心中少难过一些而已。只有在夜间独自拿起枪来,才能相信自己还是“神枪沙”。在白天,他不大谈武艺与往事;他的世界已被狂风吹了走。

A.举例说明这段文字中对沙子龙的描写所运用的三种人物描写方法。

肖像:两眼明得像霜夜的大星。行为,只是摸摸这凉,滑硬而发。杆子。心理,使他心中少难过一些而已,B.沙子龙“镖局改了客栈”反映了怎样的社会背景? 时代变化,在西方紧船利炮前,以刀枪棍棒为代表的国术无用了,不得不谋求改变 C.沙子龙夜间练枪表现出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仍沉湎于神枪沙子龙的旧梦,珍爱在快枪面前无用的断魂枪。36.阅读《吃饭》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伊尹是中国第一个哲学家厨师,在他眼里,整个人世间好比是做菜的厨房。《吕氏春秋·本味篇》记伊尹以至味说汤,把最伟大的统治哲学讲成惹人垂涎的食谱。这个观念渗透了中国古代的政治意识,所以自从《尚书·说命》起,做宰相总比为“和羹调鼎”,老子也说“治国如烹小鲜”。

A.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以伊尹等为例,痫阐述作者和而不同的社会的概念。B.这里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法,引证法。

C.这里采用了怎样的联想方式和修辞手法? 相似性联想,比喻。

37.阅读《张中丞传后叙》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A.这里所说的“淫辞”指的是哪一句? 不迫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 B.这段文字包含哪四重对比关系?

C.写出文中的对偶句。

38.阅读《湘夫人》中的一节,回答问题: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擗蕙 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A.这里描写了什么情景? 描写湘君筑室水中以迎接湘夫人的情景。B.这里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情感? 举例论证法、引证法 C.这里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铺叙

39.阅读李清照《声声慢》,回答问题: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A.开头十四个叠字分别写了什么? 寻寻觅觅”写行为。统领作者喝酒、望雁、看菊、听雨等行动。

“冷冷清清”写环境,统领气候、晚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景物。

“凄凄惨惨戚戚”写心情,统领秋愁、家破人亡之思、身世变迁之感、孤苦绝望之悲等情感。B.“雁过”引发出怎样的思绪? 引发了作者对故土家园和往日夫妻伉俪情深的追怀,表现了作者由家破人亡所造成的痛苦心情

C.词中运用了哪些宋人口语? 将息”、“怎生”、“次第”、“了得”等为宋人口语 40.阅读《金鲤鱼的百裥裙》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到了大喜的日子,果然没有任何一条红百裥裙出现。不穿大红百裥裙,固然没有身份的区别了,但是,穿了呢?不就有区别了吗?她就是要这一点点的区别呀!„„她多少年就梦想着,有一天穿上一条绣着满是梅花的大红西洋缎的百裥裙,在上房里,在花厅上,在喜棚下走动着。的声音,是从熨得平整坚实的裙裥子里发出来的。那个声音,曾令她羡妒,令她渴望,令她伤心。

A.“大喜的日子,果然没有任何一条红百裥裙出现”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许大太太压制金鲤鱼,不让她实现自己“鲤鱼跳过龙门”而取得“太太”的地位。B.金鲤鱼梦想穿“大红百裥裙”的动机是什么? 梦想取得正房太太一样的地位,改变自己低下的地位。

C.结尾三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排比。表现了金鲤鱼对百裥裙所体现的身份意识和等级观念的向往和伤心失望,揭示出她所受到的身份意识和等级观念的心灵创伤。

36.阅读《容忍与自由》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我曾说过,我应该用容忍的态度来报答社会对我的容忍。现在常常想,我们还得戒律自己:我们若想别人容忍谅解我们的见解,我们必须先养成能够容忍谅解别人的见解的度量。至少至少我们应该戒约自己决不可“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我们受过实验主义的训练的人,本来就不承认有“绝对之是”,更不可以“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

A.这段文字是针对文章中哪一个事例所生发的议论?强调“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是谁? 针对陈独秀提倡白话文的事例。陈独秀;

B.“绝对之是”是什么意思? “不允许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不能够容忍别人的不同意见。自己的意见绝对正确。C.这段文字的论点是什么?该论点对文章中心论点的论述有什么作用? 论点:不承认有“绝对之是”。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是总论点“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的三个分论点之一。

37.阅读《哭小弟》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我哭小弟,哭他在剧痛中还拿着那本航空资料“想再看看”,哭他的“胃下垂”、“肾游走”;我也哭蒋筑英抱病奔波,客殇成都;我也哭罗健夫不肯一个人坐一辆汽车!我还要哭那些没有见诸报章的过早离去的我的同辈人。他们几经雪欺霜冻,好不容易奋斗着张开几片花瓣,尚未盛开,就骤然凋谢。我哭我们这迟开而早谢的一代人!已经是迟开了,让这些迟开的花朵尽可能延长他们的光彩吧。

A.举例说明文中使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比喻,排比;

B.文中的“雪欺霜冻”和“骤然凋谢”的寓意是什么? 政治运动对知识分子的迫害;英年早逝; C.文中揭示主旨的是哪一句话? 让这些迟开的花朵尽可能延长他们的光彩吧

38.阅读《我与地坛》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所以,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A.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并指出它的中心语句。

探讨对人生的思考。中心句: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

B.“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喻指的是什么? 喻指怎样活的问题。

C.从“所以,十五年了”至结尾的文字采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比喻: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

比拟;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

排比;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

39.阅读《长恨歌》中的一节,回答问题: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A.概括这一节的大意。

第三层次:从“君臣相顾尽沾衣”至“魂魄不曾来入梦”。描写唐玄宗回长安后对杨贵妃的无穷思念。

B.说明这一节在全诗结构中的作用。

描写唐玄宗回长安后对杨贵妃的无穷思念,推动情节继续发展发展,生发出整体第四段的一系列情节。有助于表现主题。

C.举出其中借比喻抒情、借行为举止抒情的诗句(各一句)。借比喻抒情:“芙蓉如面柳如眉。借行动抒情:“孤灯挑尽未成眠”。

40.阅读《婴宁》结尾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异史氏曰:“观其孜孜憨笑,似全无心肝者;而墙下恶作剧,其黠孰甚焉!至凄恋鬼母,反笑为哭,我婴宁殆隐于笑者矣。窃闻山中有草,名‘笑矣乎’。嗅之,则笑不可止。房中植此一种,则合欢、忘忧,并无颜色矣。若解语花,正嫌其作态耳。” 译文:异史氏曰:“看她嗤嗤憨笑,好像是全无心肝的人;但是那墙下的恶作剧,她的狡黠又有谁比得上!至于她凄告地眷恋鬼母,笑改变为哭,我们的婴宁恐怕是用笑隐藏真实情感的人啊。我听说山中有种草,叫做‘笑矣乎’,嗅嗅这种草,就会笑而不止。房中种有一株‘笑矣乎’,那么合欢草、忘忧草就都没有价值,相形逊色了;至于像杨贵妃那样的‘解语花’,就要嫌她扭捏作态了。” A.“异史氏”是谁?他生活在哪个朝代? 蒲松龄 明末清初;

B.这段文字概括了婴宁哪些性格特征? 爱笑,但是此“笑”是“隐于笑者”

“隐于笑者”就是表面上是笑,用笑来掩饰自己的真情实感。“隐于笑者”就是表面上是笑,用笑来掩饰自己的真情实感。婴宁是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性格上具有“亦憨亦黠”的特点,婴宁表面上的特点是“笑”,用笑声塑性格。婴宁的笑千姿百态、不拘礼节。为了突出婴宁的独特个性,作品极少雷同的写出她千姿百态的笑:含笑、隐笑、嗤笑、复笑、狂笑、大笑、憨笑、浓笑、忍笑等等。婴宁的“笑”表明了她是一个痴憨,没有受到世俗的污染,太真烂漫,把生活看成是欢乐的女孩子。这是表面现象。而内心深处,婴宁还有精明的一面,笑是她应付生活,探讨人生,取得胜利的手段。这可以从她结婚后想要迁母之坟看出。她对至亲阿婆的老人,甚至对同床共枕的情人尚如此不肯轻易袒露,尚必待仔细审查后方倾诉内心的愿望,婴宁的心灵是何等的深沉,何等的细致,又何等的善于控制啊!这正是其性格产生的社会根源。C.“异史氏”将婴宁比作何种花草?他对婴宁的自然天性持何种态度? 将婴宁比做“笑矣乎”。像花一样美丽而又善解人意,善于讲话迎合,这些迎合不是天性的自然流露,作态,造作,不自然。婴宁的自然天性是未经世俗污染的自然天性的自由流淌,寄予着作者真情赞美和向往。

【2012.1.】(P9)36.阅读《秋水》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A.文中有几个人物,他们各是谁,什么身份? [参考答案]:两个人物,他们分别是黄河河神伯和海神若。

B.说明作者安排这几位人物出场的用意。[参考答案]在整体构思上,作者安排两个神话人物的对话来展开说理,阐明观点。

C.文中景物描写的意图是什么? [参考答案] 通过描写河水和海景,以具体的景物的比照来陪衬河伯和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地渲染了文章主旨,为后文发展做铺垫。【2012.1.】(P6 3)37.阅读《垓下之围》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A.本段文字选自《史记》中的哪一篇?属于什么文体? [参考答案]:本文选择《史记••项羽本纪》,属于纪传体。

B.指出本段文字中司马迁所进行的合乎情理的艺术加工之处,它表现了项羽什么样的心境? [参考答案]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表现出英雄多情而又无可奈何的的心境。C.这段文字暗示了项羽怎样的处境? [参考答案] “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暗示出项羽不善用人,众叛亲离的困境。【2012.1.】(P169)38.阅读《行路难》(其一),回答问题: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矛盾? [参考答案]其一表现了诗人对朝廷黑暗的不满和自己仕途的艰难的愤慨和无可奈何的心情,其二诗人执着的追求理想和对自己才能的充分自信表现出其积极的人生态度,又使他对前途满怀希冀。

B.指出诗中运用比兴的诗句,并说明其含义。[参考答案]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自然景象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用路途的遥远艰辛比仕途的艰难。C.分别指出诗中借行为举止抒情与借典故抒情的诗句。[参考答案]借行为举止抒情的诗句是: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形象的表达出诗人失意的抑郁悲愤。借典故抒情的诗句是: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通过借助古人的事例及言行,昭示自己对前途的希冀与信念。【2012.1.】(P200)39.阅读《一句话》中的一节诗,回答问题: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得透火山的沉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A.最后一句中“咱们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咱们的中国“暗示人民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未来将有人民当家作主,同时也表达出诗人对理想中国的深切向往和赞颂。B.开头两句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参考答案]其中“一句话”隐喻火种,“火”隐喻民众革命,“说出来就是祸”暗示反动统治者对民众革命的惧怕和镇压,“能点着火”暗示民众普通存在着不满和反抗情绪;暗示了了反动统治者对民众的镇压,民众普遍不满的反抗情绪。C.说明这节诗使用的抒情方法。[参考答案]本节诗语言自然平易而富于节奏感且运用了大量的隐喻象征手法。借比喻抒情,借象征抒情。象征诗人对理想中国的期盼,蕴含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2012.1.】(P239)40.阅读《断魂枪》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夜静人稀,沙子龙关好了小门,一气把六十四枪刺下来;而后,拄着枪,望着天上的群星,想起当年在野店荒林的威风。叹一口气,用手指慢慢摸着凉滑的枪身,又微微一笑,“不传!不传!” A.这段文字体现了沙子龙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表达出沙子龙对昔日神枪的威风八面满怀留恋及对不愿意传授枪技的固执性格。

B.说明这段文字描写人物的方法。[参考答案]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C.说明这段文字的语言特点。[参考答案]小说语言生动简洁,运用白描手法描写人物十分传神,比喻新奇贴切,极富变现力。

第四篇:0全国2013年04月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历年真题及答案

全国201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组织行为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

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着重对人的个别差异研究的学科是【 C 】1-19

A.普通心理学

C.人事心理学 B.社会心理学 D.劳动心理学

2.行为的理论模式用函数关系式表达为【 B 】1-18

A.B=f(s·p)

C.B=f(s·E)B.B=f(p·E)D.B=f(p·M)

3.组织行为学家西拉杰和华莱士,把研究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的系统过程归纳为【 C 】2-28

A.四个步骤

C.六个步骤 B.五个步骤 D.七个步骤

4.人们较容易注意观察能满足需要的事物,而对于满足需要无关的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是【 A 】3-44

A.知觉防御

C.投射效应 B.晕轮效应 D.首因效应

5.激发人的行为并给行为以方向性的心理因素是【 B 】3-60

A.需要

C.态度 B.动机 D.信念

6.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美国心理学家是【 C 】3-46

A.麦克里兰

C.海德

7.创造性行为的主要特点是【 B 】4-79

A.系统性

C.社会性 B.有用性 D.差异性 B.史布兰格 D.特尔曼

8.对个人今后所要从事的职业、要去的工作组织、要担负的工作职务和工作职位的发展

道路,作出设想和计划的过程是【 B 】5-96

A.事业生涯开发

C.事业生涯决策 B.事业生涯设计 D.事业生涯管理

9.在满足成员的社会需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群体是【 B 】6-127

A.正式群体

C.命令群体

B.非正式群体 D.任务群体

10.影响群体有效性的因素是群体任务的复杂性和【 D 】6-134

A.群体结构

C.性格特点 B.群体规范 D.相互依赖性

11.最能集中体现民主或参与管理的沟通网络形式是【 B 】7-159

A.轮式

C.链式 B.全方位式 D.Y式

12.小道消息传播的方式主要是【 D 】7-160

A.流言式

C.单线式 B.偶然式 D.集束式

13.最早提出社会测量理论的学者是【 A 】8-187

A.莫里诺

C.韦伯 B.霍曼斯 D.阿西

14.最简单、花费最低的管理群体间互动的方法是【 C 】9-200

A.运用层次等级

C.构建规则与程序 B.设立特别工作组 D.成立工作团队

15.对组织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的分配权称为领导的【 C 】10-230

A.奖罚权

C.资源控制权 B.专长权 D.决策权

16.衡量领导有效性的最重要的指标是【 A 】10-240

A.工作绩效

C.德才兼备 B.工作计划 D.工作目标

17.影响领导有效性的最重要的权变因素是【 C 】11-266

A.领导者自身的特点

C.领导的情景 B.被领导者的特点 D.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18.无论是个体、组织,还是管理过程,其成功的保证都依赖于【 D 】12-278

A.决策的合理性

C.决策的前瞻性 B.决策的科学性 D.决策的有效性

19.动机会由于行为的良好结果而加强,使该行为重复出现,这表明了动机具有【 D 】13-301

A.始发机能

C.选择机能 B.反馈机能 D.强化机能

20.在组织行为学中,把权力、成就、情谊等这类动机称为【 B 】13-303

A.原始动机

C.一般动机 B.习得动机 D.生理性动机

21.用奖酬,如认可、奖赏、增加工资、提升等,对员工的某一行为进行肯定,从而使员工在类似条件下重复这一行为,这是【 A 】14-345

A.正强化

B.负强化

22.期望理论的提出者是著名心理学家【 C 】14-327

A.马斯洛

C.弗鲁姆 B.麦克里兰 D.亚当斯

23.在现代组织结构的形式中,事业部制也被称为【 A 】16-377

A.斯隆模型

C.立体组织制 B.直线职能制 D.职能制

24.组织变革力场分析的提出者是【 A 】17-402

A.勒温

C.罗西 B.卡斯特 D.艾诺芬

25.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把组织成员结合在一起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称为【 D 】18-425

A.组织理念

C.组织规范 B.组织伦理 D.组织文化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6.态度的构成因素有【 ABC 】3-53

A.认知

C.意向

E.价值观

27.研究群体发展的模型有【 AD 】6-122

A.五阶段模型

C.生命周期模型

E.激励模型

28.按沟通的表现形式来划分,沟通可分为【 BCD 】7-156

A.正式沟通

C.书面沟通

E.非正式沟通

29.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 ABCDE 】8-181/185

A.容貌

C.邻近

E.互惠

30.根据需要的功能特征的不同,可以把需要划分为【 CE 】13-304

A.自然需要

C.物质需要

E.精神需要

B.社会需要 D.生理需要 B.个性特点 D.相似 B.口头沟通 D.非言语性沟通 B.群体阶段模型 D.间断—平衡模型 B.情感 D.行为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组织行为学1-5

答:所谓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的科学。

32.群体结构4-89

答:

所谓群体结构指的是群体成员的组成成分,从不同角度上加以划分,如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专业结构、性格结构等。

33.角色冲突6-142

答:当个体面临多种角色期待时,就可能会产生角色冲。如果个体服从一种角色的要求,那么就很难服从另一种角色要求,这就产生了角色冲突。

34.领导10-223

答:

领导是影响和指引他人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其目标的行动过程。

35.激励13-308

答:激励首先作为心理学的一个术语,是指心理上的驱动力,含有激发动机,鼓励行为,形成动力的意思,也就是说,通过某些内部或外部刺激,使人奋发起来,驱使人去实现目标。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决定群体规范重要性的因素有哪些?6-138

(1)能促进群体的生存。

(2)能增加群体成员行为的可预测性。

(3)能够减少群体成员中令人尴尬的人际关系问题。

(4)允许群体成员表达群体的中心价值观,澄清代表群体身份的标志。

37.简述人际反应特质理论的内容。8-178/179

答:

在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中,每个人对待别人的方法都不尽相同,正如个人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个性一样。人们在人际关系中也有自己独特的反应倾向,这种倾向就是人际反应特质。心理学家舒兹认为,每个人都需要别人,因而具有人际关系的需求,这些需求可以分为三类,而每一类需求又会以不同方式表现出来,从而形成不同的人际反应特质。

(1)包容的需求

具有这种需求的人希望与别人来往、结交,想与别人建立并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以此行为动机而产生的与人交往的特征是交往、沟通、融洽、参与、出席等。与此相反的特点为孤立、退缩、疏远、排斥、忽视等。

(2)控制的需求

在权力上有与别人建立并维持良好关系的欲望。其行为特征是运用权力、权威,超越、影响、控制、支配、指挥他人等。与此相反的特点是抗拒权威、忽视秩序、受人支配、被动顺从、追随他人等。

(3)感情的需求

在感情上有与他人建立并维持良好关系的愿望,其行为特征是喜爱、亲密、同情、友善、热心、照顾等。与此相反的特点为憎恨、厌恶、敌意、冷淡等。

38.在哪些情况下运用回避策略处理冲突最合适?9-217

答:

严格地讲,回避是一种消极的策略,既不合作也不竞争,对自己和他人的利益都缺乏兴趣。适用于下列情况:

(1)当问题微不足道,或还有更紧迫、更重要的问题需要解决时;

(2)当你认识到不可能满足你的要求和关心时;

(3)当问题解决后带来的潜在破坏性将超过它能获得的利益时;

(4)当收集信息比立刻决策更重要时;

(5)当其他人能更有效地解决冲突时;

(6)当这一问题与其他问题无关或是其他问题的导火索时。

39.什么是领导二元四分图模式?11-260

领导二元四分图是从关心工作和关心人两个维度,用四分图的形式把领导行为分成四个区域,以鉴别领导方式的模式。现代管理提出要由以工作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用四分图从两个角度考察领导方式的尝试,为研究领导行为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40.简述组织文化的基本功能。18-432/433

一、组织文化的积极作用

1、目标导向功能

2、凝聚功能

3、激励功能

4、创新功能

5、约束功能

6、效率功能

二、组织文化的消极作用

1、阻碍组织的变革

2、削弱个体优势

3、组织合并的障碍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述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及其现实意义。14-320/322

答:

一、简述

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F.Herzberg)提出,要从人的内心、从工作本身来调动人的积极性,工作对人的吸引力才是最主要的激励因素。赫兹伯格的结论来自他对9个工业企业中203名工程师、会计师的调查。他的研究成果发表于《工作的激励》、《工作与人性》、《再一次,你如何激励职工》等著作中,资料分析表明:使员工感到不满意的因素与使员工感到非常满意的因素是不同的,前者往往是由外界的工作环境所引起,后者则通常是由工作本身所产生的。由此,赫兹伯格得出结论,认为人类有两种不同类型的需要,或者对激励而言,存在着两类不同类型的因素,它们是彼此独立,且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人们的行为。赫兹伯格称能够使人们产生工作满意感的这一类因素为激励因素(moti¬vating factor),相应地称另一类促使人们产生不满意的因素为保健因素(hygiene factor)。此即双因素理论(2-factor theory)。

二、现实意义

1、双因素理论修正了传统的满意与不满意的观点。

2、不是所有的需要得到满足都能激励起人们的积极性,只有那些被称为激励因素的需要得到满足时积极性才能得到极大的调动。缺乏保健因素时将引起很大的不满,但具备时并不会激起强烈的激励。

3、激励因素是以工作为核心的,也就是说,激励因素是在工作进行时发生的,由于工作本身就有报酬,所以在进行工作时也就有可能调动内在的积极因素。

42.联系实际谈谈组织管理者如何制定组织变革的方案。17-410

(1)关键环节的选择是组织变革的基础

组织变革的环节是指对变革的诸多方面都会发生一定影响的事项。变革的关键环节是指对变革的各个方面均会发生强烈影响的关键事项。整个变革的成功与否将取决于关键环节的选择以及围绕关键环节所建立起来的成套变革体系的成功与否。

(2)在确定关键环节的基础上,还要选择组织变革的配套环节

在组织变革中如果没有其他环节的配套,违反了系统论的原则,关键环节的变革也是难以实现的。配套环节实质上是起辅助作用的由一系列环节所组成的完整的配套体系。尽管配套环节的变革在组织变革中只起辅助作用,但对于变革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有的甚至会导致整个变革的失败。

第五篇:自学考试真题:10-04组织行为学答案

全国2010年4月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5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态度一旦形成将持续一段时间而不轻易改变,在这方面起着突出作用的是(B)3-53

A.认知

B.情感

C.意向

D.行为

2.把组织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组织的心理与行为规律的是(D)1-14

A.行为科学

B.组织科学

C.微观组织行为学

D.宏观组织行为学

3.用数量指标对每种情况中可能有或可能没有的心理现象进行分析的方法是(B)2-35

A.趋势分析

B.抉择分析

C.相关分析

D.因素分析

4.把能力分为能力低下、一般能力、才能和天才,其划分的标准是(A)3-63

A.差异性

B.倾向性

C.适应性

D.独立性

5.创造性行为的特点是(C)4-79

A.社会性

B.系统性

C.主动性

D.管理性

6.在领导决策过程中必须提出两个以上的方案进行比较,在多种方案中择优选用。这体现了领导决策应坚持(A)12-281

A.择优原则

B.随意原则

C.衡量原则

D.平衡原则

7.按个人生命周期划分,人的一生大致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B)5-113

A.四个

B.五个

C.六个

D.七个

8.“事业生涯计划是一个持续发现的过程”。提出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C)5-108

A.霍莱特

B.霍兰德

C.薛恩

D.罗斯

9.组织中所存在的亚文化,通常是以何种群体为中心产生的?(D)6-129

A.正式

B.非正式

C.异质

D.工作

10.在人的个性特点中,决定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印象的关键因素是(C)8-181

A.外貌

B.聪明

C.热情

D.能力

11.在预测群体成员的离职率的问题上,影响最大的变量是(C)6-133

A.外部环境

B.群体规模

C.群体构成D.群体任务

l2.一个人的活动由于有别人同时参加或在场旁观,活动效率提高或降低的倾向被称为

(A)7-148

A.群体促进效应

B.社会惰化效应

C.协同效应

D.从众效应

13.群体决策有多种方法,其中决策速度最慢的决策方法是(C)7-174

A.头脑风暴法

B.命名小组法

C.德尔斐法

D.电子会议法

14.了解人际关系最简便、最常用的方法是(A)8-187

A.观察法

B.社会测量法

C.关系分析法

D.参照测量法

15.管理群体间互动有许多办法,其中功能性最强,但代价最高的办法是(D)9-202

A.设计联络员角色

B.建立工作团队

C.成立特别工作组

D.构建综合部门

16.一般地,人们把冲突源概括为沟通变量、个人变量与(B)9-205

A.层次变量

B.结构变量

C.类型变量

D.行为变量

17.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有效的领导行为应该综合考虑工作行为、关系行为与(A)11-271

A.被领导者的工作成熟度

B.被领导者的性格

C.被领导者的气质

D.被领导者的个性特点

18.领导过程是否有效主要取决于(C)11-278

A.决策的合理性

B.决策的创新性

C.决策的正确性

D.决策的民主性

19.人的需要因为满足方式的改变而变化,随着生活条件的发展而发展。这表明了需要具有(D)13-305

A.再生性

B.交替性

C.转移性

D.发展性

20.美国的组织行为学教授奥德弗认为,在管理实践中将员工需要分为三类较为合理,它们是(B)14-323

A.生存需要、相互关系需要、合群需要

B.生存需要、相互关系需要、成长需要

C.生理需要、尊重需要、权力需要

D.生存需要、尊重需要、成长需要

21.吉林羊毛衫厂在实施全员塑形法过程中设立了“三奖”,这“三奖”具体是指(D)15-358

A.增益奖、增辉奖、增效奖

B.增辉奖、增效奖、争先奖

C.增效奖、增益奖、争先奖

D.增益奖、增辉奖、争先奖

22.组织成员愿意为组织目标而奋斗的精神状态,或组织中成员的群体意识与群体态度的总称,被称为组织成员的(A)16-390

A.认同感

B.协同性

C.参与度

D.和谐度

23.根据组织变革的力场分析方法,为开创组织变革的局面,管理者可以采用下列哪种方法?(B)17-402

A.降低变革压力的强度

B.增大变革压力的强度

C.增大变革阻力的稳定性

D.把变革的压力转变为变革的阻力

24.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了一个新的组织管理科学理论,它的兴起标志着组织管理科学研究进入新的阶段。这一理论是(C)18-428

A.行为科学理论

B.权变管理理论

C.组织文化理论

D.人际关系理论

25.世界著名的IBM公司和宝洁公司为其成员提供大量的专门培训,并安排他们在特定的职能领域从事各种专业化工作。这种组织文化属于典型的(A)18-442

A.学院型

B.俱乐部型

C.棒球队型

D.堡垒型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在调查法中,一般采用的具体的调查方法有(ABD)2-31

A.面谈法

B.电话调查法

C.案例追踪法

D.问卷调查法

E.心理测验法

27.下列属于莱维特所说的组织和群体中正式沟通网络基本形式的有(ABCDE)7-158

A.轮式沟通

B.Y式沟通

C.链式沟通

D.全方位沟通

E.圆式沟通

28.领导权的分配应坚持的原则有(BCD)10-232

A.量才适用,德才兼备原则

B.职权一致,责权对等原则

C.分配适度,系统优化原则

D.因事设人,量才授权原则

E.保权授责,科学授权原则

29.途径—目标理论的补充者和发展者豪斯教授提出的领导方式有(ACDE)11-270

A.指令型

B.独裁型

C.支持型

D.参与型

E.成就型

30.在下列激励理论中,属于内容型激励理论的有(ABD)14-315

A.需要层次理论

B.双因素理论

C.期望理论

D.ERG理论

E.公平理论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工业心理学1-13

答:

所谓工业心

理学就是用心理学原理与方法来分析工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

等领域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

32.事业生涯的设计5-96

答:

所谓事业生涯的设计,就是对个人今后

所要从事的职业、要去的工作组织和单位、要担负的工作职务和工

作职位的发展道路,作出设想和计划的过程。

33.群体思维7-168

答:

群体思维是指这样一些情况,在这些情况下,群体对于从众的压力使群体对不寻常的、少数人的或不受欢

迎的观点得不出客观的评价。

34.冲突9-203

答:

冲突是一种过程,这种过程肇始于一方感觉到另

一方对自己关心的事情产生消极影响或将要产生消极影响。

35.职业生活质量15-353

答:

职业生活质量就是,在工作中员工所产生的心理和生理健康的感觉。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文化的功能。1-22

答:

文化的功能有以下五点:

(1)文化是区别不同社会的标志。

(2)文化使一个社会的价值观更系统化。

(3)文化为社会的团结和组织的凝聚力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基础。

(4)文化对社会结构提供材料和蓝图。

(5)社会和组织的文化,能够塑造社会和组织的个性与性格。

37.简述制约群体有效性的外部环境条件。6-127

答:

制约群体的外部环境条件有:

(1)组织战战略;

(2)权力结构;

(3)正式规范;

(4)组织资源;

(5)人员甄选过程;

(6)绩效评估和奖酬体系;

(7)组织文化;

(8)物理工作环境。

38.简述领导威信的作用。10-234

答:

领导威信的作用有:

(1)决定领导者影响力的强弱;

(2)提高领导效能的重要条件;

(3)有利于推进组织改革;

(4)有助于融洽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5)

有利于吸引人才。

39.简述组织变革的内容。17-416、417、418

答:

组织变革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机构调整和管理体制的调整;

(2)企业领导制度的变动;

(3)管理的转轨变型;

(4)企业经营方式的多样化;

(5)企业责任-权利体系的完善。

40.简述组织文化的积极作用。18-432

答:

组织文化的积极作用有:

(1)目标导向功能

(2)凝聚功能

(3)激励功能

(4)创新功能

(5)约束功能

(6)效率功能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述麦克里格Y理论的基本观点及相应的管理措施。3-46

答:

麦克里格在进行X理论的概括后,他表示不赞成那种观点和

做法。他提出了一种Y理论来取代X理论。

一、Y理论的基本观点有即领导者对被领导者的看法:

1、人并非生来就是懒惰,要

求工作是人的本能,人们从事工作如游戏和休息一样自然;

2、在合适的条件下,人们不仅愿意承担一定的责任,而且还追求责任;

3、人的个人的需要和欲望与组织的需要是可以相结合的,只要领

导上安排得当,个人的目标与组织的目标是能够相统一的;

4、人

们愿意实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来实现个人和组织的目标;

5、人

们把工作取得成就看作是一种最大的奖酬,他们从完成工作任务

中得到极大的满足;6、大多数人均具有较高的想像力和创造性,能够妥善地解决组织的各种问题,并且潜能只是部分发挥。

二、相应的管理措施即相应的领导方式和领导行为:

1、领导者的任务是给职工

安排具有吸引和富有意义的工作,把每个人的智慧能力充分发挥

出来;

2、重视人的个性特征和需要,鼓励他们在实现组织目标过

程中获得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3、实现职工的参与管理,把责

任最大限度交给他们,相信他们能自觉地完成任务;

4、鼓励职工

进行自我工作成绩的评价;

5、总之是用“启发与诱导”代替“命令

与服从”,用信任代替监督,用“分权与授权”代替“集权”。

42.试述动机与行为的关系及其在管理上的意义。13-305

答:

一、动机和行为的关系有:

1、所谓动机即是引起某种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该行为为导向一定目标的洗礼过程。

2、动机是一种主观状态,正因为如此,它具有内隐性的特点。但是,动机总是要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因而人们还是可以根据行为溯

源到真正动机的。但是,动机和行为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其

复杂性表现在动机与行为关系的复杂性。

3、这种复杂性表现在:

(1)同一动机可以引起种种不同的行为;

(2)同一行为,可以出自不同动机;

(3)好的动机可能引起不合理甚至错误的行为;

(4)错误的动机有时被外表积极的行为所掩盖。

二、在管理上的意义:

1、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一个人的外在表现和内在动机,可能相互一致,也可能不一致,所以,在管理实践中,既不可简单地从行为推断动机,也不可绝对的有动机来判断行为,而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设置满足员工需要的目标,增强他们实现这一目标的动机,规范他们达到目标的行为,从而使员工做出与组织目标一致的行为,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满足个人的需要。

下载2011年7月全国自考组织行为学真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年7月全国自考组织行为学真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自学考试真题:10-07组织行为学答案

    全国2010年7月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试题课程代码:001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

    全国2014年4月自考组织行为学试题和答案

    自考赢家制作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组织行为学试题和答案评分标准 课程代码:0015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

    2011年7月自考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1年7月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试题课程代码:001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

    2010年7月组织行为学真题

    考试真题软件网(down.examebook.com )出品自考三件宝:笔记、真题及答案、音频! 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组织行为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5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

    组织行为学自考(5篇)

    一 单项选择题 1—5BACAD 6—10 DABDD 11—15BBCBA 16—20 CAAAB 二 多项选择题 21ABCDE 22ABC 23ACD 24ABC 25ACE 三 名词解释 26 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

    自考《组织行为学》总结

    自考《组织行为学》总结 2006-12-14 09:49 【大 中 小】【我要纠错】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应考者获得高等教育学历的国家考试,命题是确保考试质量的核心工作。 为做好工商企业......

    组织行为学总结——自考

    第一篇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 — 37) 第一章 组织行为学的对象与性质(2 — 23) 一、组织行为学与管理人员 组织 及其涵义(6项)。 ·行为(狭义、广义)。 ∳行为的特点(适应、多样、动态......

    全国2010年7月自考组织行为学试题和答案(定稿)

    全国2010年7月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5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着重如何设计适合每一个人工作程序与工作环境的学科是( ) A.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