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村官调研队新闻稿
大学生村官调研队新闻稿
为总结XX师范大学的实践经验,推动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更好发展,XX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大学生村官现状调研暑期社会实践队”于XX年7月-8月期间到达XX市XX县,以XX县下辖的XX镇,XX镇,XX堡,XX寺等五个村镇的驻村村官为样本进行了实地调研。在实践队内,我负责的工作主要是收发新闻稿件、上传活动内容及照片并发布至人民网微博、新浪网微博的客户端,同时将稿件发至校团委社会实践邮箱,在实践结束后,将实践所得资料整合汇总并加以整理。
在实践当中,我所要做的首要任务是了解大学生村官制度,对于该制度的起因、发展历程、推进阶段、实施背景、主要内容、发展前景预测等做一个详细而全面的了解,做好准备工作,为调研总结的撰写打下基础。除此之外,运用不同微博平台发布新闻稿件、实践照片也是必不可少的调研任务,由于大一期间做过相关的工作,因此这一次也是比较得心应手,很快就学会了操作人民网微博和新浪微博。以下是我从大学生村官制度中所学得的一些内容。
“经中央同意,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决定,从XX年开始,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这是继XX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实施意见》后,党中央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又一重大决策。从1995年江苏省率先招聘大学毕业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至今,有关大学生“村官”的探索已进行了19年。大学生村官制度发展历程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是推出阶段、整体推进阶段、大范围试验阶段、全面发展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大学生村官从无到有,到快速发展,经历了长时间的积累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国家培养了无数大学生村官人才,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基层工作以后,充分利用自己的所学和特长,积极为建设农村、服务农民、发展农业作出贡献,同时自身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
大学生村官政策出台的原因有宏观原因、现实原因、时势原因、直接原因等多方面组成:中国农村的乡土性使农村治理主要依靠家长制,宗族制和人情关系,这与现代社会的民主、法制要求形成鲜明对比;社会利益格局分化,村级领导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导致治理危机频发;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村精英流失造成农村工作缺乏人才支撑;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出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不容乐观的形势。这些原因都导致,大学生村官制度成为特殊形式下的特殊举措,XX年12月,习近平主席更是在大学生“村官”代表座谈会上指出,实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迫切需要一大批密切联系群众、带领农民致富、促进农村稳定的农村基层干部,迫切需要一大批有现代知识、现代思维、现代眼光的优秀青年人才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大学生村官的政策制定经历了几个阶段,包括多项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完善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的优惠政策。逐步实行省级以上党政机关从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中考录公务员的办法。加大选调应届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锻炼的工作力度。加大财政支持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力度。为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适当增加周转编制。在这些政策内容中,大学生村官的优惠政策对于大学生村官的职业发展有着现实和深远的影响。关于大学生村官计划中的各种优惠政策,国家只给出了指导性意见,各地根据当地情况在指导性意见的基础之上做出具体安排。
对于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发展前景预测,主要有四种,包括留任上调、择业创业、继续深造和留在农村继续服务等,实际上,大学生村官的“出路”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在基层政策的落实,二在大学生村官本人的努力,两者缺一不可。解决出路问题,不能舍本求末、被表面问题所困扰,要认识到待遇与发展是自身所关心的,同时也是自身所决定和创造的。当代的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将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这就需要大学生村官要富有长期扎根农村、切实为农村发展贡献力量的热情,把所学知识专长和农村资源、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眼界宽、信息灵、思路活的优势,带领农民群众创业,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力军。农村需要大学生村官来建设,大学生村官留任农村或创业也有非常好的前景,这是实践所得的经验。中国农村地广人多,有近百万个行政村庄,将村级组织的行政功能扩大或制度化,需要大量的扎根农村的大学生村官和志愿者,新农村建设和大学生村官的发展是互相的、有机组合的,大学生村官要在发展农业、服务农村、造福农民的实践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实现自身价值。
党的血脉在人民、根基在群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需要一代又一代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接班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工作多、任务重、范围广,对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深远,关乎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大学生村官在基层任职,一方面要建立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一方面要真抓实干为农村做出实实在在的事情。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改革发展的第一线,要坚定自己的人生选择,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干事创业、有所作为。从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带领农民群众创业致富,施展才能干出一番事业。大学生村官要热爱农村、扎根农村,这样才能农村建功立业、实现自我价值。在大学生村官中,一部分人把到农村任职作为了严峻就业压力和优惠政策引力下的无奈选择,工作后不安心、不敬业。
总之,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基层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不负重托、不畏艰苦、踏实工作,真正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生力军,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作出应有的贡献。我和实践队的成员们也会加紧完成此次的实践任务,将所的材料进行整理汇总,有条理、有重点的撰写调研报告,全面分析保定市定兴县以及XX县下辖的XX镇,XX镇,XX堡,XX寺等五个村镇的驻村村官实际情况,并及时上传稿件、发布微博,进行实践队的宣传报告,圆满完成实践任务。
第二篇:大学生村官培训班新闻稿
中组部、农业部联合举办大学生村官培训班
(新闻稿)
2012年5月6日,中组部、农业部联合举办的两期大学生村官培训班分别在北京市房山区韩村河村和陕西省户县东韩村开班。中组部党员教育中心主任曹毅、农业部人事劳动司巡视员曾一春出席韩村河培训班开班仪式并讲话,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书记高华致辞,仪式由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主任王秀忠主持。每期培训班各有100名大学生村官参加培训。
2011年11月,中组部、农业部在韩村河村联合举办了一期高规格的“全国大学生村官培训班”,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同志做了重要讲话,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同志亲自为大学生村官讲了课。该培训班举办得非常成功,受到参训大学生村官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应各省区市组织部门和农业部门以及广大大学生村官的要求,中组部、农业部决定依托农业部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支撑计划,继续联合举办全国大学生村官培训班。自5月6日培训班开始,2012全年将在北京韩村河村、江苏华西村、山东西霞口村、四川农科村和陕西东韩村等农业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相继开展十期大学生村官培训班,届时有来自全国31省市区共计1000名大学生村官参加培训。
今年的培训班在总结农业部6年大学生村官培训班经验的基础上,又按照大学生村官的不同需求将培训细化为四类主题班: 第一类是选派已经在村庄进行自主创业、联合创业或有强烈创业意向的大学生村官的创业主题培训班;第二类是面向具备农产品加工专业背景,或有意向从事农产品加工服务的大学生村官的农产品加工主题培训班;第三类是针对在村庄领办、合办、筹划成立合作社的大学生村官参加合作社主题培训班;第四类是调训富有进取精神、开拓创新意识较强、综合素质较高的大学生村官参加的综合班。希望通过这种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场作为课堂、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者请上讲台、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型案例编写成教材的培训模式,让大学生村官在农业部实用人才基地——新农村建设先进村采取听、看、学、谈的培训方式,亲耳聆听吴仁宝、田雄、田文科、付华廷、史可训等训基地致富带头人传授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管理农村事务、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先进经验,收获良多;亲眼目睹培训基地发展一二三产业和各项农村社会事业的生动现场,身临其境感受培训基地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学发展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转变观念,增强士气,坚定信心,开阔眼界;亲身感受培训基地艰苦创业、坚持发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实事求是、科学发展的光辉历程,深刻感悟;亲自参加与基地致富带头人和广大同行面对面座谈交流,讲讲心得、说说感受,找找差距、谈谈收获,借鉴经验、提出设想,相互启发、共谋发展,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同时还根据不同主题班开设必要的专题讲座,来帮助参训大学生村官理清发展思路,增强创业意识,提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 同致富的能力。从而体现大学生村官培训实际、实用、实效的鲜明特点,达到“开阔眼界、开拓思路,增长才干、增强信心”的目的,真正做到有所启迪,确实做到回去能够用得上。
培训班为期七天,将于五月十一日结束。
第三篇:大学生村官调研
大学生村官调研
摘要:大学生“村官”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所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为了了解该政策在基层的实施情况以及其起到的积极作用和出现的问题,我们社会实践小组利用今年寒假时间对河北省一些县政府、乡镇机关、农村基层干部,广大农民以及大学生村官本人进行了调研,通过实地考察、座谈、访问、问卷调查等各种调查方式,掌握了较为详细的资料和数据,通过对其系统分析,从而对大学生村官对建设新农村起到的积极作用 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相应的对策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字:大学生村官 现状 问题 建议
正文:人才兴国,人才立国是个亘古不变的定律。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一体化、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如何在积累的社会竞争中取得胜利,作为国家“四化”建设接班人的当代大学生就肩负着祖国振兴、民族富强的历史使命。梁启超先生曾写到过:“少年强则国家强”,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如何才能做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呢?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祖国的农村地区去,在那里我们照旧能施展才华、在那里我们依旧开创事业。
一、大学生村官的现状
1、待遇较差。大学生村官是新时期的一个特殊群体,相比尚未就业的大学生而言,他们算“幸运儿”,毕竟他们有盼头、有奔头、有想头。但其待遇较差,基本处在收入群体的最边缘。目前因各种原因,村官的工作都大多延伸到了乡镇,他们承担甚至超出了公务员的工作量,然而他们所得到的也仅仅是财政拨款给村官应得的那点基本生活费,年薪不及一个普通农民工的二分之一,常常被个人基本开支和人情世故所累。部分乡镇领导还能考虑到这个问题,给予合情合理的精神和物质鼓励,但大多没有把他们“捡到篮子里”,总认为年轻人应该吃苦,我们都是这么走过来的。村官们鉴于以后的推荐、考核、考察、评比等压力,只好埋头苦干,委屈求全。
2、村官乡用。近年来不管是公务员还是事业单位人员流动性加大,致使“借调风”盛行,县属部门差人找乡镇借,大镇差人找小乡借,条件好的乡镇差人找边远地区借。所借之人基本回不到原单位,拼死拼活也要考调到机关或好单位。因此乡镇都显得人手紧缺,大学生村官自然也成了“借用品”,致使村官不能专用,通常名义上把他们安排到村,其实质就在负责乡政府某个部门或某个方面的工作。大学生村官刚步入社会,专业知识强,工作激情高,哪里差人就往哪里装,几乎成了文秘、组织、人事、远程教育“专干”。有的村官一年就很少有时间去做自己所在村里的工作,一年两年以后,也许就没多少村民能认识他们了。
3、难以立足。大学生村官有活力,也受群众欢迎,但一般难以立足,大多有插不上手、无所适从的感觉。究其原因:一是自身缺乏吃苦精神,难以适应现实条件。我们有很多村办公条件还相当差,即使有办公用房的,也形同虚设。大学生村官多是外地人,吃住行都没基本的保障,加之初来咋到,一看条件就傻了眼,村里的办公条件与农民的小康步伐相隔太远了,再一想,两年啊,怎么熬出头?二是“老村官”要保名保位,任意使唤“新村官”。很多村书记或主任在当地德高望重,工作几十年了,他们害怕丢掉手中的“杵路棍”(权利),往往把大学生村官安排做一些业务工作,填填表、跑跑腿,像对待驻村干部一样,不给他们发挥作用的机会,更不给他们展示才华的平台。三是人生地不熟,难以融入村民当中去。两年锻炼一晃就过去了,外地大学生要把自己融入村民大家庭,确实不易,不管是风土人情、语言交流和感情融洽,都需要一个过程。因此他们感到无所适从,对“三农”问题更是迷惘、彷徨、惶恐,难以适应农村工作的需要。
二、大学生村官的建议
1.注重培养,确保“上好岗”。一是强化教育培训。围绕提高大学生村官农村工作的能力和素质,将大学生村官纳入全县干部培训规划,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科学设置培训内容,进行适岗培训,重点加强农村政策法规、农业科技、创业技能和农村工作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培训,优化大学生村官知识结构,增强大学生村官适岗能力。二是搭建交流平台。以乡镇为单位,每月开展一次“大学生村官讲坛”活动,采取大学生村官相互交流、领导上党课、典型引路等方式,让大学生村官畅所欲言,谈创业经历、收获体会、工作中遇到的难题,相互学习借鉴。三是结对帮带提升。建立帮扶机制,即每名大学生村官分别确定一名乡镇基层组织建设办公室成员为培养责任人,一个乡镇部门领导为结对帮扶人,一名村“两委”班子成员为管理监护人,一名农村乡土人才为帮带联系人,共同帮带。通过工作示范、口头传教、实践指导等方式开展帮带活动,帮助他们尽快上手工作。
2.规范管理,确保“管得实”。一是明确县乡村三级管理责任。县委组织部负责牵头抓总,对大学生村官实行统一管理,负责对大学生村官进行指导督查、考核等工作。乡镇建立大学生村官成长档案,对大学生村官进行经常性教育和培养;村级主要抓好大学生村官的日常管理,形成分级管理、齐抓共管的管理格局。二是推行“四个一”管理模式。“四个一”即年初一个计划。每年初,大学生村官结合自身实际和农村工作情况,制定工作计划,明确工作重点,制订具体措施,并在所任职村进行了公示;每天一篇日志。建立工作日志制度,县委组织部统一印制大学生村官工作日志,内容包括工作实录、体会收获及意见建议等内容,要求大学生村官每天记一篇工作日志,县委组织部随时进行调阅;每月一次工作例会。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各乡镇每月召开一次大学生村官工作例会,听取近期工作情况汇报,学习政策理论,交流工作经验,研究解决问题,安排部署工作;每季度一篇工作总结。每季度进行一次自查,形成思想和工作总结。三是建立民情访谈制度。要求大学生村官每年对所任职村农户走访一遍,通过走家串户,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了解村、户基本情况,探索适合村经济发展路子,为村民排忧解难,多办好事实事。
3.关心关爱,确保“待得住”。一是思想上注重引导。组织部门应带头定期不定期下乡入村,与大学生村官面对面谈心交流,引导其调整心态、转变角色,通过开展交心谈心活动等形式,使大学生村官充分认识到在农村就业和创业同样可以大有作为,坚定了干事创业的信心。二是生活上用心照顾。创造条件解决大学生村官的生活问题,为每名大学生村官安排适宜居住的场所,提供必备的日常生活用品、办公用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尤其需确保大学生村官特别是女村官的安全。三是待遇上认真落实。受聘高校毕业生在聘期内应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同时,按照有关规定,为受聘高校毕业生办理有关社会保险,以解除了大学生村官的后顾之忧。
4.发挥作用,确保“干得好”。一是推行一职多岗。明确受聘高校毕业生所在村职务和工作岗位,由所在乡镇根据其素质能力安排。是中共党员的,可安排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是预备党员或非中共党员的,可安排村委会主任助理;是共青团员的,可安排兼任村团组织书记或副书记。每名大学生村官应根据自身专业和特长,承担一些村级具体事务,同时兼任“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联络员、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的管理员、村务决策的参谋员、农村信访员、基层组织工作的信息员等,最大限度地为其在农村广阔天地中施展才能提供平台。二是挂职锻炼,才尽所能。大学生村官在不脱离所在村工作的基础上,可根据其专业特长和个人爱好,可以到乡镇直部门、管区、企业、项目区等进行挂职,协助处理日常事务,发挥内在能力。三是鼓励创业,助推“两个增收”。通过加强创业培训、搭建创业融资平台、建立创业指导服务中心、设立“创业讲坛”、建立创业实践基地等一系列服务措施,助推大学生村官创业,增加村集体收入和农民收入。
5.严格考核,确保“流得动”。一是实行三级联动考评。即由县委组织部、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三级各负其责,构建以“平时日志管理—季度督查通报—半年述职—考核”为主要内容的考评链。日常日志管理由村党支部负责,村党支部建立大学生村官管理日志,对其平时工作、生活,特别是工作日志记录情况、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出勤、为民办实事等方面进行详细记录。建立督查通报制度,每季度一督查一通报,由乡镇党委负责。乡镇每月对大学生村官的上岗情况、履职情况、目标完成情况及工作实绩督查一次。半年述职由村支部和乡镇党委共同负责,考核由乡镇党委和县委组织部共同组织实施。二是建立定期述职评议制度。述职评议与所在村干部述职一并进行,每半年一次,要求大学生村官就半年以来的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回顾,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整改措施,接受党员和村民代表的评议和监督,评议结果记入大学生村官管理档案。三是建立正常退出机制。对严重违反工作纪律、不安心基层工作、实际工作能力差、群众认可度低,在评议考察中连续两年确定为不称职等次的大学生村官按照合同规定依法及时予以解聘。
第四篇:大学生村官调研
大学生村官调研报告 为贯彻落实第三批科学发展观活动,提高大学生村官对农村基层工作的认识和了解,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本人于8月2日至8月25日,对安徽省下仓镇下辖的12个行政村进行了认真调研,尤其以自己家乡所在的下仓镇东洪村为调研重点,现根据自己近一个月调研情况,以下仓镇新农村建设为整体背景,以走访大学生村官村为重点,点面结合,就新农村建设有关情况调研如下:
一、目前下仓镇新农村建设整体情况
2009年以来,下仓镇新农村建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推进特色产业为支撑,以创新农村工作机制为载体,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到又好又快发展,涌现了马山、东洪、东洪、王田等一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典型。下仓镇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为根本出发点,以“十有六化”为目标,制定了“整合空间,传承文化,提升产业”三大战略,务实推进本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圆满完成了各级既定目标任务,尤其在推进镇区建设和市级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工作中更是得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特色得以充分体现。
本人将下仓镇成功做法总结如下:
第一,组织领导到位,新农村建设工作责任层层落实
下仓镇建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协调机制,加强统一领导,明确职责分工,成立了以镇长为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镇三套班子领导分片包干,各片区设立片长,细化了责任分工,镇里与各区办签订了目标责任状,全镇助理级干部分区驻点,并明确各村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配备专人具体抓,有关单位部门配合抓的工作格局,切实落实经费保证工作开展,形成组织领导保障体系。规划控制方面,建立了“建设审批一支笔”制度,由镇长根据全镇总体规划对新增、改扩建项目进行审批,确保了规划的实效性。
第二,宣传引导到位,创建有利工作氛围
下仓镇宣传部门在各村建立了宣传阵地,依托群众秧歌队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社会主义新道德观,同时,积极倡导各村根据自身特点,固定活动场所,组建秧歌队、拔河队等群众自娱自乐组织,为群众提供健康的休闲娱乐方式。2009年10月,下仓镇成功举办了宿松县“四新”文化演出之《金秋唱响新下仓》文艺演出,各村积极参与,群众热情高涨,本人也参演了诗歌朗诵节目并表演了武术节目,县有关部门领导列席观看。
第三,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减轻农民负担
全镇12个行政村,严格执行了村务公开制度和一事一议制度,且无挪用村级资金事件发生,还完成了洋浦村、东洪村、马山村等3个村的会计电算化,有力地推动了村级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建设。
第四,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
镇党委紧紧依托大官湖的优势,大力发展远东洪滩涂养殖业。镇党委引进日本对虾、硬壳蛤等新品种,推广虾蟹健康养殖等新技术,使临湖产业日趋科技化、集约化、高效化。在发展养殖业的同时,不断培育湖德益、前湖产品等骨干加工企业10家,将淡水产品转化成商品,提高其附加值,进一步拓宽农民收入渠道。
在做好沿湖产业文章的同时还全力推进内陆村庄的工业化进程。借助沿湖丰富的废旧渔网资源,借助浙江客商示范带动,以王田村为试点,扶持发展污染少、投资小、见效快、带动作用强的废旧渔网再生颗粒加工业,既解决了废旧渔网处理难题也为老百姓开辟了致富路。
第五,一支“领头雁”队伍引领新农村建设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阵地建设,培养“双带双强”型基层干部队伍,全面激发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一直是下仓镇工作的着力点,尤其是2004年以来,下仓镇党委一直将构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作为重点工作,细化57名党组织书记第一负责人职责,12个行政村村村都有党员科技创业示范户、村村都有无职党员示范岗,每位党员能识字的都有一本《先锋日记》,每位流出党员都有一个党员证、一份流动档案,每位流入党员都有一本《组织生活指南》、一份组织生活档案,每个留守家庭都有一份支部帮扶计划、一名“爱心帮扶”党员志愿者。
第六,环境与绿化,常抓不懈
下仓镇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把环境卫生当成一项民心工程来系统推进,同时把该项工作作为干部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常抓不懈,我镇在党委的领导下成立了环境整洁领导小组,并下发了考核办法,并进行考核,目前全镇所有村庄的主要街道两侧没有乱堆垃圾现象。各村全部配备拖拉机、铁锹等垃圾处理设备,设立垃圾池,对垃圾进行集体处理,并设立专职人员分管。下仓镇还把党委大院工作人员分成三组,每周五下村实行义务劳动,在有力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同时,也取得了社会群众的一致好评。目前,东洪村村正在申报安庆市生态村。
第七,一句承诺保驾护航新农村建设
下仓镇党委在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认真贯彻上级综治工作部署,通过“一二三四”工作法,明确目标,构筑载体,突出重点,系列推进,全力为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即锁定一个进入首批受国家表彰的平安边界创建活动先进单位之列的创建目标,服务新农村建设;加强镇村两级综治工作平台,夯实平安建设基础;建立边界地区治安联防、矛盾联调、警务联动 的“三联”工作机制,打造和谐省际边界;狠抓综治进农村、进校园、进企业、进园区的“四进”工作,开展系列创建活动。下仓镇党委在12个行政村村村建有警务室,24小时有人值班,并且下仓派出所每天晚上都有值班人员在辖内进行巡逻。
第八,关心弱势群体,完善社会救助
全镇现有符合低保条件人口1520人,补助低保人口1520人,实现了应保尽保,全镇还发放救灾款物折合1.2万元,全面完成任务,有效提高了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
第十,下仓镇十分重视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
通过组织扭秧歌、篮球比赛、拨河比赛等娱乐活动,在极大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使群众受到了公民道德的教育与文化文明的熏陶,村民的文化素质与文明意识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村民们对新生活的向往日益强烈,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促进了乡风文明的发展。下仓镇的群众体育工作多次受到市政府表彰,2005年,下仓镇被市命名为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镇,下仓拔河队荣获全市冠军两次、县冠军两次、市农民体育节第一名一次,东洪村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被全国老龄委誉为“老年体育之花”。下仓镇在全县率先实现村村建有篮球场、乒乓球室,并成功举办了多场大型文艺演出。
二、目前东洪村村新农村建设有关情况
(一)东洪村村概况
东洪村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下仓镇东北,东临泊湖、南连黄湖分汊,村域总面积760公顷,耕地2578亩,山场面积700亩,全村24个村民小组,12个自然村庄,803户,总人口3043人。东洪村交通便利,是农业大村,多年来坚持科学发展,合理利用优势资源,集镇开发如火入荼,我村是镇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也是镇商业中心。目前,我村已实现了组组通水泥路,户户通自来水,光纤宽带连接到户达85%。
村党支部连续18年被县镇评为“先进党支部”、连续10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文明村”,连续8次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文明村”,并被市委评为“五十优五十好村支部”和“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先后被评为省文明村、市综合实力“百强村”、市康居示范村、县“三十佳(社区)文明村”等。
(二)东洪村村新农村建设主要做法:
1、做强经济文章,发挥党组织模范作用
东洪村村党总支一班人,在村党总支书记李志珍的带领下,认真执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以“做强经济文章,提升创建水平,巩固组织阵地”为目标,把发展经济作为第一要务,强力推进组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以党支部包船队、包企业、党员包船头、包班组的形式,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近年来,五星级党员和创业明星占党员总数的85%,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做大传统产业,做强工业经济,推动新农村建设
村两委班子充分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有坚强经济作后盾,只有发展经济,提高村集体和村民收入,才能真正建设好新农村。东洪村村靠的是传统的淡水渔业生产的发展,来增加农民收入,推动新农村建设。我村充分利用和发挥资源地域优势,以发展淡水渔业经济为重点,大力发展淡水渔业生产,到目前为止,全村小型渔船13艘,年创产值50多万元。同时村里还注重抓好滩涂养殖,自2004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落户该村以来,进步完善黄湖牌大闸蟹等多品种立体养殖项目,养殖效益连续多年成倍增长,该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现已成为全村的支柱产业。近年来,东洪村村不断寻找新经济发展突破口,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抓好传统渔业的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几年来共引进各类企业8多家,主要有养殖,蔬菜等。该村的示范小区已初具规模,进区项目也有3家,工业经济持续增长,工业纳税09年突破50万元。
3、建好班子,带好队伍和群众一起建设好新农村
村党支部是推进全村各项工作的核心,也是全村工作组织者和实施者,要坚持做到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带头领好路、走好路,帮助群众一起致富,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要积极参加,带头奉献,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宣传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群众真正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心任务和根本宗旨,使老百姓真正地能够解放思想,积极投入到建设新农村的大潮中去,并发挥各自的作用。下仓镇人大副主席、东洪村村党总支书记李志珍充分发挥致富路上领头雁作用,村两委人人有致富项目,并发挥淡水渔业、老年、工业三个党支部作用,在全村形成干群一家人、科学上项目,奋力奔小康、建好新农村的浓厚氛围,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组织和人力保证。
4、树文明新风,营造良好氛围,构筑和谐新农村
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东洪村村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和人的和谐发展,以文化为纽带,推动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全村上下以“做文明公民、创文明家庭、建文明村庄”为主题,广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发扬优良乡风民俗,强调邻里和睦、妯娌和睦、孝敬父母、不打架不骂人,以好的乡风民俗来约束不好的做法,让社会公德来制约个人的私心,至2009年底全村“十星级文明户”达到90%以上。积极加大文化娱乐设施投入,投资40多万元,先后建立和完善了村党员活动室、科技书屋、老年活动中心、文体活动室、篮球场、党员之家等,并配备了电视、电脑、VCD等电教和远程教育设备,文体活动室内购置了乒乓球台、综合健身器等文体活动器材,图书室现存书5120册,还坚持每年订阅十多种的报刊杂志。我们充分利用村广播电教室,聘请安庆师范学院、安徽大学有关专家、教授及专业技术人员来我们东洪村村开展各类讲座和技术培训,通地培训教育,使大多数村民都能学会和掌握2-3门致富技术,增加了种植、养殖等方面的技能。
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包括东洪村村在内,下仓镇新农村建设存在几个问题。
问题一:产业化结构单一,长远效益不明显。
一是产业发展不平衡。从调查的情况来看,下仓镇西部几个村还缺少有力支柱产业,有的村产业结构也很单一。就全镇而言,产业布局也不尽合理,长效支柱产业尚未形成,产业发展不平衡。二是产业链条不完整。新农村建设中产业化经营格局尚未真正形成,缺乏稳定的精深加工企业,生产资料供应、储藏、保鲜、运输、包装、精深加工、批发零售以及物流等诸环节链条不够完整,造成初级产品所占的市场份额比例越来越重。如下仓镇的淡水鱼加工项目,企业主要集中于沿湖的几个村,且多以淡水鱼初级加工为主,由于诸多原因销售不畅,也不能准确把握市场信息,效益不容乐观。三是产业品牌不够响。传统产品多,优质产品少,品牌不多、不响,走出省市的品牌更少,直接影响农民增收,严重制约了产业经济的发展。四是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本人所调查的下仓镇西部几个村,虽然组建了一些协会,但是组织化程度普遍不高、内部管理不规范,协会与会员之间联结松散,协会和农民之间还未真正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农民很少在协会的二次分配中获益增收。同时,各种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功能尚不健全,对产业的拉动力弱,带动致富能力不强。
问题二: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以党政部门或村两委为主要实施主体,而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主动性不强的现象。
这种现象大大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也不利于干群建设积极性的发挥,甚至出现了很多领导唱戏群众看戏的局面,这也促使有些领导无法将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到彻底。
问题三: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常会出现以牺牲环境做代价的做法。
特别是在新建和改建过程中这种现象更容易出现,另外农村居民住宅区也极易出现脏乱差问题,给人居环境造成不和谐。
问题四:创新性的工作作风有待加强。
部分领导由于工作安排部署的多,检查落实的少,因而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面上工作多,深入基层的时间少,平时只顾忙着尽力去做好本职工作,不太注意周围发生的事情,对与自己无关的或关系不大的事还不够热心、不够主动,也没能更热情更主动地关心群众,谈心不够,交流较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思路不宽,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够,工作只停留在一般化的水平上,改革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尚有部分干部对待工作有时只满足于认真完成单位领导交给的任务,开拓意识还不够,常常求稳怕乱。由于自己思想不够解放,就谈不上敢想、敢试、缺乏知难而上、困难而进的工作态度和勇气。
四、建议及对策
1、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下仓镇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延长农业产业化链条,增加农业效益。目前,淡水鱼加工项目虽然存在着很大的现实困难,但也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要切实做好服务,帮助他们扩大生产,提倡产品深加工;要切实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实现超常规发展。要支持他们引进、示范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建设科技研发、质量标准和信息网络体系。继续推广和完善“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健全企业和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同时,要加大对企业原材料基地建设的扶持力度,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对有市场前景和科技含量的产业,可由政府出面给与协调部分资金贷款以扶持发展。要继续推进东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步伐,鼓励和支持西北部村落的农业开发和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力度,创立品牌,占足市场份额。同时,要大力开发高、新、特、优农产品和安全、保健、绿色食品,充分挖掘新兴特色产业等。
2、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要紧紧围绕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和壮大区域经济三大目标,突出农产品加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规模企业的配套产业和农村服务业四个重点,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全面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质量效益水平。要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形成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新的支撑点。坚持把发展农村小型加工业与发展小城镇有机结合起来,以产业为支撑,以特色兴产业、赢市场、增活力,把小城镇建设成农产品加工和销售、农业产业化的信息和技术服务的中心。特别是可耕种面积比较少的村域,要着力发展二、三产业,特别是要发展工业,走工业强村工业致富道路,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拉动农民增收。
3、落实优惠政策,引导农民自主创新。
要积极出台旨在提高农民自主创新能力的文件政策,建立和完善鼓励农民自己创业的激励机制,引导农民走好三条路子:一是引导农民走好传统农业向优势产业转移的路子。二是引导农民走好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的路子。三是引导农民走好优秀人才返乡回流的路子。动员和吸引有能力、有技术、有实力的在外打工人才回乡创业。同时,完善鼓励大学生回乡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使农村经济发展与人才和技术牢牢捆在一起,形成人才输出与回流的共振效应,从而推动农民不断自主创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4、抓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在提高执行力上下功夫。
充分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体制机制不灵活,奖惩不能兑现,就不能调动干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成立领导小组,完善新农村建设工作机制。明确部门责任,强化新农村建设监督考核。要把新农村建设工作纳入重点工作目标管理,实行动态管理。要明确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相应建设内容的第一责任人,各部门也要把具体建设任务相应地列入本部门的工作计划,将任务分解到人。同时,要制定操作性强的奖惩机制,明确专人负责新农村建设的监督和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指标之一。
5、政府搭台,让群众唱戏,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农民群众参与,增强了民主意识,保障了新农村建设工作顺利进行。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在村党支部领导下,自发成立各种新农村建设组织,在新农村建设管理中实行自我管理,同时政府在为农民规划建设新居时,听一听群众意见和建议,尊重农民的意愿去为农民构筑美好新农村蓝图。在统一规划下,如何建设,建设什么由农民发言,提高参与度,争取广大农民群众理解、支持。新农村建设中的立足点和着力点在于为农民提供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乡村都抓住新农村建设契机,加快农民住宅建设步伐,为农民提供良好的人居环境。可以这样说规划是建设的龙头。这就要求有关部门要首先深入调研,在群众参与及尊重民意的前提下做好规划。各村应从农村地域出发,符合经济条件和农民意愿前提下有集中连片建筑群,还要有风格各异的新房,不要照学照搬没有自己的特色。依据“合理布局、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原则,编制新农村中心村规划。政府加强技术指导。政府加强规划设计、技术指导,根据农民财力,量力而行,设计出一些实用美观的房屋图纸供农民建房参考。
6、狠抓农村住宅卫生创建工作。
城管部门及村委会要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农村住宅区脏、乱、差整治抓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做起,狠抓农村住宅卫生创建工作。首先是要有一个好队伍。抽调公安、工商、街道、等部门人员参加组建一支经常性创建组织,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其次是要有一套好工作思路,变突击整治小城镇脏乱差为常抓不懈;其三是要一套好方法。就是抓好进农民的卫生习惯意识。着力打造新时期农民整体形象,同时设立垃圾箱,聘请清扫人员保洁,并实行各户居民门前“三包”,提高农民环境意识。
7、要创新工作理念,选准切入点,围绕提高农民的思想政治和科学文化素质开展工作,增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思想政治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要紧密联系农村和农民思想和生活实际,从农民最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入手,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在这方面,要努力做到“四个结合”:一是与农民生产、生活和思想的实际需要相结合;二是与办好事、办裙带、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三是与组织开展以整治村容村貌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四是与科学治乡、依法治村相结合,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贴近基层、贴近农民。把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放在第一位,把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化解农村各种矛盾,与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重点放在全面提高农民群众的民主法制、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上来,使他们成为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型农民。
赶乘科学东风浪,誓把农村做大强。适逢宿松县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推动,下仓镇新农村建设,尤其是东洪村村,将以科学为指导,以发展为目标,以具体实践为抓手,科学合理、以人为本推进各项事业,真正把新农村建设当成一件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这次调研活动,让我感触颇多。通过深入调研,我不仅更多地了解到当前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困难,而且更多地看到了广大干群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潜在的动力和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巨大热情。新农村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要充分考虑各地发展的实际情况,按照整村推进的模式,实行分类指导,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分步骤实施。
第五篇:大学生村官面试工作新闻稿
我区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
面试工作圆满结束
6月7日,我区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面试工作在区委会议楼举行,共有76名考生参加了面试。据了解,今年全区共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25人,其中面向坐落在天津市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和天津市生源在外地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的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研究生选聘10人;面向具有西青区原籍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或毕业1—3年的大学本科毕业生、研究生选聘15人。面试当天,市委组织部有关领导到我区面试考场进行巡视。
本次面试工作,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在面试过程中,不公开考生个人信息,考生全部通过抽签方式,确定面试考场。考生不得向考官透露姓名、准考证号、学历背景等信息。面试考官组由市派考官和本区考官组成,采取抽签方式确定各自考场,统一收取通讯工具,实行封闭式管理,考生面试成绩当场公布。另外,本次面试工作,从纪检部门抽掉了5名纪检监督员,对整个面试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切实保证了面试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