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中考物理辅导:物理复习注意公式总结归纳
2018中考物理辅导:物理复习注意公式总结归
纳
科学安排、合理利用,在这有限的时间内中等以上的学生成绩就会有明显的提高,部分学生成绩还会出现质的飞跃。为了复习工作能够科学有效,为了做好中考复习工作全面迎接中考,下文为各位考生准备了2016中考物理辅导。
物理
指导老师:广铁一中物理科李雪
第一阶段:打好基础。开始复习时,很有必要先把物理课本通看一遍,主要目的是对一些重要的概念、公式进行理解和记忆。然后结合中考复习参考书试着去解题,这样不但可以加强知识点的回忆和巩固,从而加深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还可以总结一些相关的解题技巧。
第二阶段:形成系统。由于中考物理公式、定理、解题方法比较多,在复习的过程中,应该把一些应注意的公式、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加强前后之间的联系,并利用零碎时间多多翻阅。
第三阶段:查漏补缺。这一阶段,要对自己前两个阶段复习中出现含糊不清的、掌握不牢的地方重点加强。几乎每个考生在复习中都有某些头疼的地方,或是概念不清,或是方法不多。在最后的复习中应该通过与其他知识的联系,把这些心理的钉子拔掉,这样在考场上才能信心十足。
希望为大家提供的2016中考物理辅导的内容,能够对大家有用,更多相关内容,请及时关注!
第二篇:中考物理公式
物理中考复习---物理公式
单位换算:
m==10dm=102cm=103mm
1h=60min=3600
s;
1min=60s
物理量
单位
v——速度
m/s
km/h
s——路程
m
km
t——时间
s
h
速度公式:
公式变形:求路程——
求时间——
物理量
单位
G——重力
N
m——质量
kg
g——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g=9.8N/kg;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G
=
mg
单位换算:
1kg=103
g
1g/cm3=1×103kg/m3
1m3=106cm3
1L=1dm3
1mL=1cm3
物理量
单位
ρ——密度
kg/m3
g/cm3
m——质量
kg
g
V——体积
m3
cm3
密度公式:
物理量
单位
F浮——浮力
N
G
——物体的重力
N
F
——物体浸没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N
浮力公式:
F浮=G
–
F
G排——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N
m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质量
kg
物理量
单位
F浮——浮力
N
ρ
——密度
kg/m3
V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m3
g=9.8N/kg,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F浮=G排=m排g
F浮=ρ水gV排
物理量
单位
F浮——浮力
N
G
——物体的重力
N
提示:[当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时]
F浮=G
面积单位换算:
cm2
=10--4m2
mm2
=10--6m2
注意:S是受力面积,指有受到压力作用的那部分面积
物理量
单位
p——压强
Pa;N/m2
F——压力
N
S——受力面积
m2
压强公式:
p=
物理量
单位
p——压强
Pa;N/m2
ρ——液体密度
kg/m3
h——深度
m
g=9.8N/kg,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注意:深度是指液体内部某一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
液体压强公式:
p=ρgh
提示:应用帕斯卡原理解题时,只要代入的单位相同,无须国际单位;
帕斯卡原理:∵p1=p2
∴或
物理量
单位
F1——动力
N
L1——动力臂
m
F2——阻力
N
L2——阻力臂
m
提示:应用杠杆平衡条件解题时,L1、L2的单位只要相同即可,无须国际单位;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
或写成:
物理量
单位
F
——
动力
N
G总——总重
N
(当不摩擦时,G总=G物+G动)
n
——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滑轮组:
F
=
G总
物理量
单位
s——动力通过的距离
m
h——重物被提升的高度
m
n——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s
=nh
对于定滑轮而言:
∵
n=1
∴F
=
G
s
=
h
对于动滑轮而言:
∵
n=2
∴F
=
G
s
=2
h
物理量
单位
W——动力做的功
J
F——动力
N
s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m
机械功公式:
提示:克服重力做功或重力做功:W=G
h
W=F
s
单位换算:
1W=1J/s
1马力=735W
1kW=103W
1MW=106W
物理量
单位
P——功率
W
W——功
J
t
——时间
s
功率公式:
P
=
提示:机械效率η没有单位,用百分率表示,且总小于1
W有=G
h
[对于所有简单机械]
W总=F
s
[对于杠杆和滑轮]
W总=P
t
[对于起重机和抽水机]
物理量
单位
η——机械效率
W有——有用功
J
W总——总功
J
机械效率:
×100%
热量计算公式:
提示:
当物体吸热后,终温t2高于初温t1,△t
=
t2
t1
当物体放热后,终温t2低于初温t1。△t
=
t1-
t2
物理量
单位
Q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J
c
——比热容
J/(kg·℃)
m
——质量
kg
△t
——温度差
℃
物体吸热或放热
Q
=
c
m
△t
(保证
△t
>0)
燃料燃烧时放热物理量
单位
Q放
——放出的热量
J
m
——燃料的质量
kg
q
——燃料的热值
J/kg
提示:
如果是气体燃料可应用Q放
=
Vq;
Q放=
mq
提示:电流等于1s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物理量
单位
I——电流
A
Q——电荷量
库
C
t——时间
s
★电流定义式:
物理量
单位
I——电流
A
U——电压
V
R——电阻
Ω
同一性:I、U、R三量必须对应同一导体(同一段电路);
同时性:I、U、R三量对应的是同一时刻。
欧姆定律:
物理量
单位
W——电功
J
U——电压
V
I——电流
A
t——通电时间
s
提示:
(1)
I、U、t
必须对同一段电路、同一时刻而言。
(2)
式中各量必须采用国际单位;
1度=1
kWh
=
3.6×10
J。
(3)普遍适用公式,对任何类型用电器都适用;
电功公式:
W
=
U
I
t
只能用于如电烙铁、电热器、白炽
灯等纯电阻电路(对含有电动机、日光灯等非纯电阻电路不能用)
W
=
U
I
t
结合U=I
R
→→W
=
I
2Rt
W
=
U
I
t
结合I=U/R
→→W
=
t
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W
如电热器。
物理量
单位
单位
P——电功率
W
kW
W——电功
J
kWh
t——通电时间
s
h
电功率公式:
P
=
W
/t
物理量
单位
P——电功率
W
I——电流
A
U——电压
V
P=
P=I2R
P
=
I
U
只能用于:纯电阻电路。
第三篇:中考物理复习总结
中考物理复习总结
2017年中考复习,在教务处、教研组的组织下,我们对九年级物理复习工作制定了计划,按照计划我们对物理学科进行全面的、有针对性的、有效的复习。现将我们的复习过程总结如下;
一、正确把握中考物理命题思路和方向,能有效的提升复习效果
中考命题以《物理课程标准》的目标、理念、内容标准为依据,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要求。近两年的中考命题特点是:1.突出基础性。中考题特别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将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放在真实、生动、具体的情景下进行考查,使多个知识点融合在-起,要求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2.注重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生对问题情景的分析与解决过程来考查学生认识世界和理解世界的能力。3.注重科学探究,注重过程与方法。中考题更加注重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和发展,注重“过程与方法”。4.注重考查学生处理和表达信息的能力。中考题中通过文字描述、表格数据、数理图象、曲线或统计图、示意图等方式呈现大量的信息,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选择适当的方法,对题给信息进行处理、分析、综合。5.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中考题特别关注环保、能源、可持续发展、等社会热点问题。此类题重视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突出科学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6.注重学科渗透和综合。考题都比较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间的渗透与综合,注重不同学科知识内在融合与渗透,特别是人文思想的渗透。7.注重开发和利用本土资源。就这样,有了明确的命题思路和方向,我们通过制定复习计划、上复习研讨课、专题复习、复习反思等进行全面的、有针对性的、有效的复习。
二、采用三轮复习法,螺旋往复的提升复习效果
我们根据中考命题的特点,将中考复习分成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轮复习:回归课本,夯实基础。考题要求学生能在具体事实中,辨认出物理现象或物理规律、建立以现实生活为实例、发现物理知识点、探究物理知识的内涵,总结一般性物理规律特点的模式。同时考查学生对基本测量仪器的使用、认识和掌握,对基本物理概念、规律、公式、单位及常用的物理常数的记忆和理解。(1)对基本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理解(2)注意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的过程以及伴随的科学方法。在初中物理教材中,经常采用的有“控制变量法”还有 “类比法”、“实验法”、“推理法”、“归纳法”、“观察法”等。(3)注意教材中的实例分析(各类插图、生活及有关科技发展的实例等)。(4)注意教材中各种实验的原理、研究方法和过程。
第二轮复习:初中物理大致可以分成力、热、光、电磁四大板块。复习时就需要我们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使前后所学的知识相互迁移,连成线,织成网。最好自己编织知识网络,自己总结,强化学科知识的横向联系去帮助记忆和理解,这在整个复习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它有利于开拓思路、发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综合应用的能力。我们还可以把多个知识点链接在某一具体的事例或事件上来,从而达到帮助记忆和理解、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第三轮复习:以综合模拟为主,进行适应性的强化训练。这也是心理和智力的综合训练阶段,是整个复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最后一环。这一阶段的复习主要是为增强考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实际操作的能力、正确决策的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洞察能力及创造能力。通过练、评、反思及时发现问题,插漏补缺。
三、激发兴趣和调整心态,稳步提升复习效果
初三复习阶段学生的学习负担重,学习压力大,易出现“复习疲劳综合症”。在复习课上要积极创设一些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特别在最后冲刺阶段要注意把学生的心理状态调整好,把握节奏,愉快复习,对待学生的心理问题,要努力做好针对性的疏导工作,力争使学生能以较好的竞技状态进入考场,发挥出他们的最佳学习和复习水平。
总而言之,我们在新的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认认真真地对待复习工作,在复习中充分理解改革与继承的关系,注意改变学科本位观念,既关注社会热点,也关注中考动向,科学规划,稳步推进,取的了理想的成绩。
李家岭
2017-7-10
第四篇:初中物理公式总结
初中物理公式总结
速度:V(m/S)v= S:路程/t:时间
重力:G(N)G=mg(m:质量;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kg/m3)ρ= m/v(m:质量; V:体积)
合力:F合(N)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N)F浮=G物—G视(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浮力:F浮(N)F浮=G物(此公式只适用 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N)F浮=G排=m排g=ρ液gV排(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ρ液:液体的密度 ;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F1:动力 ;L1:动力臂;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轮: F=G物S=h(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 F=(G物+G轮)/2S=2 h(G物:物体的重力; 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 F=(G物+G轮)S=n h(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机械功:W(J)W=Fs(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W有 =G物h
总功:W总 W总=Fs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机械效率: η=W有/W总 ×100%
功率:P(w)P= w/t(W:功;t:时间)
压强p(Pa)P= F/s(F:压力;S: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p(Pa)P=ρgh(ρ:液体的密度; h:深度)
热量:Q(J)Q=cm△t(c:物质的比热容; m:质量 ;△t:温度的变化值)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Q(J)Q=mq(m:质量; q:热值)
欧姆定率: I= U/I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流定义式 I= Q/t(Q:电荷量(库仑);t:时间(S))
电功:W(J)W=UIt=Pt(U:电压; I:电流; t:时间; P:电功率)电功率: P=UI=I2R=U2/R(U:电压; I:电流; R:电阻)
电磁波波速与波 长、频率的关系: C=λν(C:波速(电磁波的波速是不变的,等于3×108m/s);λ:波长; ν:频率)
第五篇:高一物理公式总结
如果把高中三年去挑战高考看作一次越野长跑的话,那么高中二年级是这个长跑的中段。与起点相比,它少了许多的鼓励、期待,与终点相比,它少了许多的掌声、加油声。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一物理公式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物理公式1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 –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 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 +Vt^2)/2]1/2 6.位移S= V平t=Vot + 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o):m/s
加速度(a):m/s^2 末速度(Vt):m/s
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 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
2)自由落体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 m/s^2≈10m/s^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 Vo-gt(g=9.8≈10m/s2)
3.有用推论Vt^2 –Vo^2=-2gS 4.上升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高一物理公式2
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
1)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 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Sx= Vot 4.竖直方向位移(Sy)=gt^2/2
5.运动时间t=(2S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 tgβ=Vy/Vx=gt/Vo
7.合位移S=(Sx^2+ Sy^2)1/2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 tgα=Sy/Sx=gt/2Vo
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S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2π/T)^2-R
5.周期与频率T=1/f 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 弧长(S):米(m)角度(Φ):弧度(rad)频率(f):赫(Hz)
周期(T):秒(s)转速(n):r/s 半径(R):米(m)线速度(V):m/s
角速度(ω):rad/s 向心加速度:m/s2
注:(1)向心力可以由具体某个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2)做匀速度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但动量不断改变。
3)万有引力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轨道半径 T :周期 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 g=GM/R^2 R:天体半径(m)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 V=(GM/R)1/2 ω=(GM/R^3)1/2 T=2π(R^3/GM)1/2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7.9Km/s V2=11.2Km/s V3=16.7Km/s
6.地球同步卫星GMm/(R+h)^2=m-4π^2(R+h)/T^2 h≈3.6 km 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
注:(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心=F万。(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5)地球卫星的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高一物理公式3
机械能
1.功
(1)做功的两个条件: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里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2)功的大小: W=Fscosa 功是标量 功的单位:焦耳(J)
1J=1N-m
当 0<= a <派/2 w>0 F做正功 F是动力
当 a=派/2 w=0(cos派/2=0)F不作功
当 派/2<= a <派 W<0 F做负功 F是阻力
(3)总功的求法:
W总=W1+W2+W3……Wn
W总=F合Scosa
2.功率
(1)定义: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P=W/t 功率是标量 功率单位:瓦特(w)
此公式求的是平均功率
1w=1J/s 1000w=1kw
(2)功率的另一个表达式: P=Fvcosa
当F与v方向相同时, P=Fv.(此时cos0度=1)
此公式即可求平均功率,也可求瞬时功率
1)平均功率: 当v为平均速度时
2)瞬时功率: 当v为t时刻的瞬时速度
(3)额定功率: 指机器正常工作时输出功率
实际功率: 指机器在实际工作中的输出功率
正常工作时: 实际功率≤额定功率
(4)机车运动问题(前提:阻力f恒定)
P=Fv F=ma+f(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汽车启动有两种模式
1)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a在减小,一直到0)
P恒定 v在增加 F在减小 尤F=ma+f
当F减小=f时 v此时有值
2)汽车以恒定加速度前进(a开始恒定,在逐渐减小到0)
a恒定 F不变(F=ma+f)V在增加 P实逐渐增加
此时的P为额定功率 即P一定
P恒定 v在增加 F在减小 尤F=ma+f
当F减小=f时 v此时有值
3.功和能
(1)功和能的关系: 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2)功和能的区别: 能是物体运动状态决定的物理量,即过程量
功是物体状态变化过程有关的物理量,即状态量
这是功和能的根本区别.4.动能.动能定理
(1)动能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用Ek表示
表达式 Ek=1/2mv^2 能是标量 也是过程量
单位:焦耳(J)1kg-m^2/s^2 = 1J
(2)动能定理内容: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表达式 W合=ΔEk=1/2mv^2-1/2mv0^2
适用范围:恒力做功,变力做功,分段做功,全程做功
5.重力势能
(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用Ep表示
表达式 Ep=mgh 是标量 单位:焦耳(J)
(2)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的关系
W重=-ΔEp
重力势能的变化由重力做功来量度
(3)重力做功的特点:只和初末位置有关,跟物体运动路径无关
重力势能是相对性的,和参考平面有关,一般以地面为参考平面
重力势能的变化是绝对的,和参考平面无关
(4)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形变而具有的能量
弹性势能存在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中,跟形变的大小有关
弹性势能的变化由弹力做功来量度
6.机械能守恒定律
(1)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总称
总机械能:E=Ek+Ep 是标量 也具有相对性
机械能的变化,等于非重力做功(比如阻力做的功)
ΔE=W非重
机械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2)机械能守恒定律: 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
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保持不变
表达式: Ek1+Ep1=Ek2+Ep2 成立条件:只有重力做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