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完善入学教育 实现全员育人
完善入学教育 实现全员育人
大学生入学教育作为高等学校各方面教育工作的起始点和高等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在促进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健康成长和成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文学院面向大学生进行深入调研,结合学院特色,运用多种载体,形成了本科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模式,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相结合。入学教育工作涵盖入学前教育、迎新活动、特色工作、班级管理、理想导航和心理健康等多方面内容。在筹备实施阶段,学院多措并举,通力克难,创造性地打通了新生入学教育和毕业生离校教育,实现了三个结合,即教育与服务相结合,全面教育与重点培养相结合,入学教育与离校教育相结合。通过三个结合,既增强了毕业生校友情怀,又满足了新生心理诉求,真正形成了全体师生共同参与育人工作的良好格局。
一、筑梦启程,创新设计入学前期教育
针对当前学生专业认知不足,个性意识强但独立生活能力欠缺,许多大学生无法迅速适应大学生活等问题,文学院精心谋划,统筹安排,抓住时机,将新生入学教育前移,在新生最想了解大学生活各方面的时候,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梦想,引导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一)入学前教育,搭建新生与学院之间的沟通桥梁
2011年我院开始制作本科生入学前教育资料。设计了新生入学前教育资料的光盘,包括“河北师范大学简介”、“文学院简介”、“文学院特色工作”、“教学计划”、“考研就业情况”、“致新生家长的一封信”以及“名家讲座”录音等,除专家讲座录音外,其它部分均以精美的PPT格式表现。光盘对学校、学院的发展历史、师资力量、课程安排、各类科目考核方式、新校区的硬件环境、学分制选课制度、古诗词背诵过级要求等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大量资料图文并茂地展现了一幅幅大学生活的生动画面;2012年和2013年,我院在第一年入学教育资料的基础上加以改革和创新,加入大量图片,首次尝试使用多媒体软件iebook形式进行展现,并且拍摄了具有独立版权的文学院迎新微电影,让新生更加直观的了解所报考的大学和学院。
2014年新生入学前教育较以往的入学教育资料有了更精彩的创新。我们通过多次调研和走访,结合新生心理特点,在原有入学教育资料的基础上,重新定位,升级改造,采用更高级的数字媒体技术,克服了重重阻碍,建成了迎新网站——文学院2014级新生驿站。网站的建成,标志着文学院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有了质的飞跃。网站包括“辅导员简介”、“光影师大”、“微视文苑”、“学在文苑”、“必读资料”、“精品回顾”、“新生答疑”、“联系我们”八大板块。其中“微视文苑”板块中是今年的重点项目。我们重组团队,精雕剧本,拍摄了三大主题视频。其一,校园微电影《四年一梦》,向新生传递了珍惜大学生活,不让大学四年留下遗憾的主题思想;纪录片《我的大学》,让新生们更好的了解和适应大学生活,提前感受不一样的大学生状态。我们仿照优秀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制作模式,拍摄了形式更加灵活,角度更加多样化。采访纪实《学长学姐对你说》,通过详实的介绍,真情的流露,让毕业生在毕业季文明离校成为了一种风尚,对新生的涓涓细语,经验分享,都将增强毕业生的校友情怀。精细的谋划,演职人员的辛苦付出,后期处理的加强,使整个“微视文苑”板块更加人性化。目前已将该板块拍摄的视频已全部上传至搜狐、优酷等主流媒体网站,点击量正在节节攀升,将成为河北师范大学和文学院对外宣传的优质平台。“学在文苑”板块增加了文学院2014届毕业生考研、就业代表光荣榜。值得一提的是,我院2014届本科生考研就业取了可喜的成绩,这既能激发新生报考师大的热情,也让毕业生对母校产生依恋之情。“新生答疑”板块,在去年文字答疑的基础上,开拓思维,创新理念,设计了新的图形化的语言。通过图形化的展示,让新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学校,更加便捷地解决问题,也能增加浏览网页的乐趣。通过网站的设计和运营,文学院将新生入学教育与毕业生离校教育完美融合,在继承上创新,在开拓上进取。为了方便贫困地区的学生也能及时掌握和了解学校信息,文学院延续自2011年制作新生入学教育资料的优秀传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将新生入学教育资料刻录成光盘,随录取通知书寄给每一位报考文学院的学生,将文学院的人文关怀传递给每一位新生。
(二)创新媒体,传递朋辈和新生之间的浓浓温情
新生入学前,学院通过主题网站、新生QQ群、微信公共账号等新媒体形式,加强新生与朋辈的交流和沟通。这些通讯方式均由思想上进,素质较高的高年级同学负责,保证了朋辈之间交流的正确性和引导性。录取工作结束三天内通知到所有新生入群,强调新生的身份验证,最大限度的将新生入学教育发挥到最佳,也尽可能多的让新生了解学校的一切。图文并茂的展现,形式活泼的沟通,积极思想的引导,让准大一新生实现与校院双向交流。年级网络平台的提前构建,有利于及早增强学生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三)书信交流,拓宽新生与辅导员之间的交流平台
《致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新生的一封信》是文学院一以贯之的工作。自2011年起,录取工作结束后,新生辅导员均会写一封情深意挚的书信,随录取通知书和新生入学教育光盘一同邮递给新生。书信中附加辅导员的手机号、办公电话、电子邮箱、校院地址等信息,让所有新同学都能感受到学院的亲切关怀,师生未谋面,先系桃李情。
二、传承温暖,真情打造入学迎新活动
入学迎新是学校和学院给新生留下的第一印象,此间的任何活动安排都有可能对新生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我院始终秉承“传承温暖”的理念,设计多种迎新活动展现我院人文关怀,帮助新生快速进入大学状态。
(一)以家庭教育为后援,完善家校互动机制
根据当前新生个性意识和依赖性较强,适应能力较弱,受家庭影响越来越大的特点,学院抓住新生报到的契机,采用多种方式与家长建立联系机制,深入发掘家庭教育资源,促进家校联合育人。
1.想家长所想,增强家校互通。学生家长通过新生入学教育光盘中的《给家长的一封信》和现场领取的《温馨提示卡》,能够方便地了解学校、学院,能够及时掌握学生最新信息。
2.增强服务意识,树立学院形象。迎新当天,天气情况难以控制,因此学院动员了大批志愿者,帮助新生及新生家长快速完成报到手续;专门准备家长休息区,给家长提供休息的场所,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月宝和新生辅导员老师在现场就家长关心的各类问题作悉心答复,拉近了学院和家长的距离。
3.领导班子齐动员,沟通家长话真情。报到当天,学院领导班子全体同新生辅导员组织召开新生家长座谈会。院长和书记均会对学院相关情况做简要介绍,并对学院未来发展向家长征求建议和意见。经过沟通和交流,文学院的办学水平、培养人才的模式得到与会家长的认可,也为学院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以师长朋辈为补充,感受学院亲情温暖
入学当天,学生真正开始了独立的大学生活。为了减轻孤独感,学院领导和新生辅导员老师想方设法使新入学的学生能够感受到文学院大家庭的温暖,减轻学生刚入学的不适。
1.领导老师亲切关怀。学院领导高标准、严要求,切实做好新生入学教育的保障和组织工作,同新生辅导员一起走访学生宿舍,将“文学院辅导员寄语”印发给学生,告知新生注意事项以及用现代化的方式加强老师和同学们联系。军训期间,学院还为学生购臵了防暑药品。
2.师兄师姐亲情相助。开学前夕,师兄师姐把所有新生宿舍打扫干净,所发物品整齐地放在新生宿舍床头。学生干部自发承担“二帮一”工作,主动与新生面对面聊天,答疑解惑,他们还留下联系方式,充实了文学院的朋辈互助成长体系。
(三)以新生军训为契机,打造学院团队精神
为构建学院新生的精神家园,学院开展军训征文活动,倡导每一名同学用不同文体记录下这一段难忘的大学时光。军训结束后,文学院新生结集制作了独具学院特色的《军旗飘动〃梦想启程》、《亮剑逐梦〃七彩前程》、《青云之志〃就此开篇》等军训纪念册。纪念册选取了全年级多位同学的军训随笔和各班同学的军训合影等,记录了新生对于军训和大学新生活的真切感受,成为温暖而奋进的精神家园的一个有效载体。
(四)以专家团队为中坚,抓实专业基础教育
“编织大学梦”系列讲座是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大学生活的质量有重要影响。多位专家教授和已参加工作的毕业生分别以“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与学分制管理”、“客子光阴书卷里”、“大学之道”、“科研精神与创新意识”和“漫谈大学生活中的十大关系”“如何度过大学时光”等为主题进行讲座。专家学者的讲座,站位高,信息全,引发同学思考,激发学习兴趣;学长学姐的经验之谈,重实际,讲效用,以身边的人和事作为媒介,能够在新生之中引起共鸣,对合理规划大学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学院所安排的系列讲座,既能体现学院领导对新生的人文关怀,也让专家学者和毕业生走进新生,再次实现毕业教育和新生教育的融合。
(五)以学工队伍为先导,落实思想基础教育
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明确要求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建立长效育人机制。确立了领导班子联系班级制度,班子成员每人联系1-2个班,定期和学生见面,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三、特色工作,合理安排专业特色学习
特色工作是一个学院的立院之本,只有常规工作常抓不懈,特色工作创新载体,才能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全面改革的快速发展时期占得先机,因此我院大力创新,不断完善日常工作,大力推行教学改革,将文学院特色工作抓牢抓实,让新生在特色工作的引领下健康成长。
(一)真知引领,助力文院学子。
本科生导师制是近年来高等学校新兴的一项探索性教育管理制度。作为文学院特色工作之一,我院本科生导师制的工作重点放在因材施教上,注重发挥导师对学生的感化教育过程。努力使导师的工作渗透在学生身上,创造导师与学生间近距离的人格交流。
在推行导师制的实践过程中,我院强调导师的主导作用,也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专业导师和辅导员共同对学生四年的时间进行规划和指导,进一步推动我院全员育人的宗旨。专业导师分阶段指导,既能适应低年级的学习需要,也能适应高年级的考研就业需要,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二)诗词过级,锻造专业特色
为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弘扬古典诗词的风骚雅韵,我院倡导本科生背诵过级,继承传统文化,这一活动对提高学生的艺术感受力,激发想象力、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专家组精选自先秦至晚清500首诗词,按难易程度分为十级,要求学生在毕业前通过六级方可进入毕业审核程序。随后,该考试发卷、评卷、试卷分析、生成成绩等环节均在网上完成,顺利实现网考,在全国高校中属于首创。毕业生在升学、求职中颇为受益,初步体现了这一活动的价值。
(三)百篇工程,书写妙手文章。
为了响应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建设,巩固专业优势,强化专业特色,继本科教育的“导师制”、“古典诗词五百首背诵过级”之后,学院又重点推动百篇文章写作工程这一特色活动。
百篇文章,是在大学本科阶段的八个学期之内,要完成一百篇文章的创作,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但是要求思想健康,内容积极向上,这就要求新生积极观察,勤于练笔,以此来真正度过文学院的四年时光,真正走上社会之后能够得心应手的写出属于自己的华章。
四、全员育人,科学规划目标管理体系
文学院始终坚持全员育人,为了让新生能够更加全面的成长,也为了新生能够更快的适应大学生活,学院设计了科学的目标管理体现,即专业导师+年级辅导员+辅导员助理+朋辈学长+班委+宿舍长的管理模式下,构建网络平台及朋辈互助两大体系,加强班级纪律约束、文化建设和目标管理,即“一个模式,两个构建,三个加强”的班级管理体制。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目标逐渐明确,自主发展意识逐渐提高,形成了老师朋辈乐管理,学生自身求管理的良好氛围。
(一)搭建平台谋发展,实行一种新型管理模式
对于学生的专业引导教育,必须将专业导师纳入到学生管理第一线。在文学院,每位学生都有一位专业导师,导师面对面地交流指导,对学生迅速适应大学生活有很大帮助。从专业导师到年级辅导员,从辅导员助理到朋辈学长,从班委到宿舍长,形成了“老师——学长——学生”的三级管理链,实现了六位一体、层级递进的管理模式,努力做到班级管理效率最大化,实现了专业教育、思政教育、朋辈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融合。
(二)巧用技术提效率,构建两个特色管理体系
1、构建网络平台体系
新生入学前,我们创建“新生驿站”网站及学院新生QQ群、微信公共账号,入学之后,年级和班级均还运用贴吧、BBS平台、微博、博客、公共邮箱等新媒体形式,构建年级网络平台体系。结合学院特色,注重网络平台的实效性,结合辅导员工作,注重网络平台的针对性。构建网络平台体系,有利于引导学生在网络交往中正确认识自己、他人和班级,促进班级有效管理和学生的成长。
2、构建朋辈互助体系
在新形势下,为了提升班级管理的实效性,我们充分运用“朋辈互助”教育理念,通过“学长计划”、“挚友班计划”、“朋辈互助工作坊计划”三项规划来实现文学院“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学长计划”即高年级学长通过现身说法、介绍经验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挚友班计划”则是以班级为单位,形成高年级班级与低班级“一带一”关系,促进班级集体成长。“朋辈互助工作坊”,则吸纳一批对心理学、教育学感兴趣且具有一定基础的高年级学生,针对特情学生及短期内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展活动。
(三)外儒内法求提高,加强三个常规管理力度
1、加强纪律约束
对于一个班级乃至年级而言,纪律是一条赖以发展的生命线。为了保证新生以及本科生能够重视学习,将学习当做大学重点工作来抓的思想,特制定课前不定时签到制度、将出勤率纳入综合测评成绩制度、辅导员及助理不定时查课制度、“课上忌扰乱、考场忌作弊”制度,严格的请销假及宿舍卫生检查制度。在开展过程中,立法严明,宣传到位。
2、加强文化建设
班级的文化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学校生活的感受和参与程度,为了增强班级凝聚力,学院打造“一班一品”班级活动,制定班名、班徽、班旗、班歌等,形成不同班级的外在文化特征;举办文体比赛、特色班会等各种形式的活动,以深度发掘学生内在潜力;建设班级固定自习室文化,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制定《班级公约》,并将其纳入综合测评的依据,为新生实现自我管理打下基础。
3、加强目标管理
为了方便班级管理,将管理学中的目标管理理念引入高校班级管理中,通过加强目标管理来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通过建立班级目标、个人目标等措施,组织制作《成长足迹》理想档案,档案按短期和长期分类,共分为八个学期,引导学生反思学期收获与预期目标的差距。
五、心灵有约,深入体察新生心理动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充分认识加强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重要性的基础上,学院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即强化基础模块,落实预防机制,重视骨干培养,以加强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强化三个基础模块,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普及基本知识,采用多种方式为学生介绍心理健康与成才发展、健康自我意识的培养等方面的知识,指导学生从自身的情况出发,对已存在的困惑进行自我疏导;进行课外活动,通过团体辅导的形式,加强互动,抓住新生开学和毕业生离校两个的重要时机,杜绝不良情绪的产生;借助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学校心理咨询室,以及每年的5〃25心理活动月等平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二)落实四级预防措施,构建心理健康援助机制
通过重点排查和日常排查,学院起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以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和指导。我们将工作重点放在新生入学之初,配合学校对每一位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建立心理基础档案;加强动态管理,关注心理行为异常学生;对于一些重大的心理危机事件,及时上报、备案,对其进行专业的危机干预,以加强巩固和跟踪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三)重视骨干力量培养,构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加强对班级心理委员的甄选,明确班级心理委员职责让他们明确推进班级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依托学校相关社团进行自我服务,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加强宣传和教育活动。通过骨干力量的培养,构成包括学院心理辅导员、年级辅导员、心理社团、各班心理委员在内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近几年,文学院新生的适应能力、凝聚力、心理素质等方面普遍增强,学风浓厚,普遍有明确的学习规划;另外,许多同学纷纷加入到下一届新生的教育工作中,这充分说明我院的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成效显著。在师生眼中,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庄严而光荣,它不仅继承了我院的优良工作作风,也体现了我院的育人特色,还展现了文学院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的更高目标。
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完善和创新,体现了文学院深厚的文化底蕴,开创了人性化、多元化、发展化的教育工作思路,注重其系统性、针对性、实效性的特点,让新生在形式多样、内容充实的教育活动中找准位臵、认清方向、确立目标,引导其在人生新起点上迈好坚实的一步。在这个过程中,文学院逐渐形成了“严”、“实”、“精”的育人特色,即严格而不严厉,实在而不空虚,精致而不浮华,为创建团结和谐的班集体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学生成长成才创设了优良环境。
第二篇:全员育人案例
全 员 育 人 案 例
——撤出战斗
朱台镇中心小学
开学初一段时间张永绪天天不做作业,特别是家庭作业。每次检查他的作业时,都发现他的作业要么不做,要么少做,勉强做出来的作业也是涂涂改改,皱巴巴、脏兮兮的。凡遇到写的作业都不会超过30字。教育、批评、动员家长监督等,所有一切都效果不大。“压”不行,那就“抬”吧。于是,发现有一点闪光的地方就表扬他,有时简直是创造机会,让他表现自己,然后在全班同学面前夸他。然而,回过头来,他做作业还是老样子。
从谈话中得知,孩子的父母对他从小娇生惯养,但在学习生活中对他关心太少,几乎不过问他的学习及作业。在交谈中,我发现他只是由于年龄小,不懂事,没有很好的引导方法,学习习惯太差。
今天,组长上交作业本的时候,告诉我又少了他的,他又没做。我顿时火冒三丈,对组长说:“去叫他过来„„”他低着头过来了,我正想大发雷霆,给他一顿霹雳时,转而一想,你不是不想做吗?好,我就干脆不让你做。于是,我对他说:“你不想做作业,那好,从今以后,你可以不做。老师发下的本子、资料等,你都没有份。我还可以告诉你父母,通知他们你不用做作业了。”听了我的话,本来一张 无所谓的、破罐子破摔的脸,顿时变了颜色,两只眼睛累汪汪的,好 像要“下雨”了。我也没多说,就让他走了。
课堂上,我们进行了一次小测验。我没有给他纸。他就干巴巴地坐了两节课;回家作业本子没有发给他,就放在讲台上。他上来跟我说:“我本子没发到。”我说:“你不是不想做作业吗?那老师不发给你本子,你不是正好吗?你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不做作业了。如果你要本子,你就要完成作业的。”他说:“其实,刚刚两堂课上,我感到了孤独。不做作业,我感到并不快乐。平时在玩的时候,我也很不开心,因为心里总有一个负担,你给我一次机会吧。”听了他的话,我说:“相信你这一次,把本子拿去吧。”
第二天,他把作业本交了上来。真奇怪,所有的作业都完成了,而且,直到今天,他都能完成每一次的作业(只是质量不太高,但最起码做了)。反思
我反思自己的做法,觉得如果一味地加大检查和惩罚的力度,他就破罐子破摔:我就不写,看你能拿我怎么样。如今,我“撤出战斗”,他的“逆反”一下子失去了对象。这时候,他的心沉下来,能冷静地反思自我,发现原来不写作业同样是一件痛苦的事。所以,有时候对学生的教育,也需要经常进行换位思考,或者另辟一条路走下去。这样,教育的效果或许会更大。因此,作为教师应不时地学习。真是“活到老,学到老”。
第三篇:全员育人制度
开发区春蕾小学全员育人制度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和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了加强学校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营造优美的育人氛围,树立良好的校风,抓出实效,构建“管理育人,教育育人,服务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机制,针对目前学校生源实际状况和教育难度增大等问题,制定本方案,目的是引导广大教职工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思想,明确任务,加强管理,落实学校办学目标,宏扬高尚的师德风范,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本方案定人、定标,面向全体,侧重后进生,对教育对象实行全方位的管理和教育,并纳入学校目标管理系统。
一、全员育人岗位责任
(一)校长:校长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者,学校德育领导小组组长,领导制订全校德育长期、中期、近期目标;
主持领导小组例会;对学校德育工作负全面责任,聘任班主任。保证德育工作所需的经费,负责协调学校各部门全员育人工作的开展,发现问题,制定政策。(二)教学副校长:在校长领导下,围绕德育目标,制定在学科教学中落实德育的措施。
(三)体卫组长:在校长领导下,围绕德育目标,制定在体卫艺学科教学和体卫艺活动中落实德育的措施。
(四)工会主席:在校长领导下,围绕德育目标,制定在工会工作中落实德育的措施和广大教职工的思想教育。
(五)法制副校长:由学校聘任派出所领导担任,负责全校师生的法制教育,协调警校共建等事宜。
(六)德育主任:学校德育处是德育工作的职能部门,全面负责学校德育工作及日常管理,协调共青团、少先队工作,指导好班主任工作,制订并落实德育计划。
主持德育研究工作。负责办好家长学校,组织对学生进行安全、法制教育。(七)教务主任:围绕德育目标,具体落实在学科教学中实施德育的工作。
掌握各学科的教书育人情况对学生进行努力学习的教育及习惯的培养。确保思品课、心理教育等课程的开设,专任教师到位;合理安排好学生学习、活动、休息时间;组织教师业务培训和考评工作。(八)安全主任:学校的安全管理,门卫保安的管理,学生活动安全,制定各种安全预案,定期对学生进行各种安全教育等。
(九)体卫艺主任:在副校长领导下,围绕德育目标,制定在体卫艺学科教学和体卫艺活动中落实德育的措施。
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举止文明,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培养品德高尚的特长人才。(十)总务处主任:学校总务处是学校后勤服务部门,全面负责学校的财务及学校的绿化、美化、净化。
教育学生爱校、爱班,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对学生进行节电、节水、爱惜粮食的教育。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定期对学校的设施进行隐患排查、维护维修。(十一)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在团总支领导下主持少先队工作。
配合德育处、团总支落实德育活动。(十二)班主任:主持班级日常工作;
组织各项活动;协调各科教师教育工作;进行家访;主持班会工作;对学生操行进行评定。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志向。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学生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课堂常规》加强班级管理,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舆论。(十三)思品课教师:落实教育大纲要求,对学生系统地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和民主与法制教育。
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十四)心理咨询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矫正。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克服心理障碍,倡导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方式。(十五)教研组长:教研组长根据学科特点制定德育渗透方案,组织全组教师开展活动。
(十六)各科教师:各学科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最基本、最直接的途径,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结合教材特点和教学特点进行德育渗透;把学科德育大纲的贯彻实施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协助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二、全员育人制度
(一)德育导师制
德育导师制,就是在德育处、教务处和年级组的统一组织下,根据学生的学科学习实际、思想状况以及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在学生和教师间进行双向选择的基础上,经必要的调整后,每个德育导师带5名左右的学生,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进行引导。
具体办法是:
1.每学年各年级上报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德育处认真审核后备案。由德育处选定教育教学能力强,师德风范好的教师,经学校行政批准后,担任“德育导师”,由德育处成立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由年级组长统一协调,征求班主任、学生意见,落实帮教结对关系。
2.德育导师两周至少与学生谈心一次,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帮助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成长计划。
3.建立指导学生成长的档案袋,记录所带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和不足点,对症下药,制订改进和发展目标并指导其完成。
4.每月与学生家长联系一次,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帮助和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
5.德育导师与班主任要及时沟通、汇报,以便班主任全面了解情况。导师遇到特殊案例、问题可要求德育导师制领导小组进行“会诊”,制定教育方案。
6.“德育导师制领导小组”对导师进行考核。对指导过程材料、班主任年级组长评价、学生思想进步、学业成绩、家长满意程度等项目进行量化考核。
(二)首遇责任制
首遇责任制,就是要求所有教职员工,在校内外遇到学生权益受侵犯的,或学生违纪的,都有责任及时制止、当面教育,并将事情经过及处理结果及时上报年级组或教导处、德育处。
(三)党员干部帮扶制
针对学校实际情况,我校的德育品牌建设“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工程,所有的党员干部、青年团员、老师带头实行实行半幅活动
(四)领导、教师值日制
值班老师负责学生中午、放学后安全管理,重点是巡视,发现学生问题及时纠正处理。
—
END
—
第四篇:全员育人工作总结
全员育人工作总结
全员育人导师制着力于教育理念的更新,通过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转变教师教育方法、提升学生德、智等各方面素质的综合提升。导师制是一项整体性的工作,这一制度的实践应用,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双赢”。作为全员育人工作中的一份子,我积极响应学校的要求,努力的完成自己的育人任务。现在,学期已经接近尾声,本学期的全员育人工作我已经圆满的完成了任务,为了在今后的“教书育人”中有更大的进步,在此做个总结,反思其中的不足,发扬优点,为以后的进步打下基础。
一、全员育人工作的步骤:
1、了解学生情况:我所负责指导的是高三28班的9个学生,为了了解这14名同学的具体情况,我分别找他们谈话,并且要求他们每人写一份自我介绍(里面包括家庭情况,性格爱好、家长联系方式以及今后希望我在那些方面对他们进行指导等等。)
2、制定计划:根据学生的自我介绍,以及向其他老师了解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育人计划,帮助学生改正自己的各种缺陷,从而促进他们的进步和成长。实行全员育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成绩提高,所以计划中特别要注重期中考试以及期末考试的各种辅导。
3、做好记录、跟踪:每次辅导后要及时的记录,从而使自己的育人工作更有计划和安排,另外教育是一个长久的过程,所以在育人工作中一定要做好跟踪,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的改进自己的计划和策略。
二、指导形式、方法以及内容:
1、指导形式:我对9位同学的指导形式有以下几种:①谈心交流②心理辅导③作业辅导④短信、电话与家长沟通联系⑤家访⑥约家长来校沟通⑦宿舍沟通,了解生活。
2、指导方法和内容:(1)“身教”育人、人格熏陶。在育人活动中我重视自身的人格修养,注重身教,以自己的模范人格为学生树起前进的目标,以自身的人格魅力“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人格的塑造。
(2)交流谈话、心理相容。我通过经常性地与学生谈话,以多种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走进学生的心田,建立心理上的认同,达到心理相容,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根据自己的特点与学生的特点运用有特色的交流方式,如可以有意识地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操作技巧运用到导师制工作中,运用行为科学的可操作性的技术来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也可以通过日记、书信等方式和学生进行“笔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健全人格;有时还通过网上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为学生分忧。例如刘思源同学,她的成绩在高二是不错的,但是上了高三后直线下降,我赶紧找到她,可是一开始她对我是比较排斥的,我只能通过日记、微信等方式在平时对她多加关心,渐渐地她对我放下戒备,对我说了她的实际情况,原来她的身体出现了状况,是比较严重的疾病会影响到人的精神导致她上课总是昏昏欲睡,所以成绩下降严重。为此我积极联系她的家长,寻找解决方案,尽可能减少身体因素影响成绩的情况,有时候上课的确是走神了就课后对她进行课后辅导,慢慢的她不再自卑,历史成绩突飞猛进,对自己的也比较有信心从而对生活也更加热爱了。
(3)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创造条件,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认识的能力,激发学生自我调节的内部动机,通过学生对自己心理和行为上积极主动的自我调节,达到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目的。
三、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
1、取得的成绩:所有的学生在我用心指导下,成绩都有了一定幅度的提升,尤其是28班的李雯同学,高一高二是基本不学习历史的,历史成绩非常差,这学期通过多次的沟通与交流,慢慢提高她对历史 2 的兴趣。课后进行作业辅导,提高她学习历史的信心,慢慢地她的历史成绩得到了较大提高,并且表示一定会更加努力学习好历史。
2、存在的不足:因为精力和时间的关系,以及自己知识面存在的缺陷,我没有办法帮所有的同学进行补习,不能促进他们各科的平衡发展,今后应该更多的加深自己的业务学习;另外,没有做到帮每个学生都进行多次作业辅导;同时由于学校放假制度的安排,没有去到每个学生家里进行家访。
以上就是我在这个学期中全员育人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反思,在此做个总结,为来年的工作作借鉴。
高三历史 何慧玲 2017年1月12日
第五篇:全员育人工作总结
班主任育人工作总结
八年级一班 申静
为了落实和实现学校提出的三成教育目标,一个学期来,卑人时刻牢记“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之宗旨,在实际工作中不辞劳苦地主动开展班级管理和德育建设,实行了包保育人制,注重教育教学管理的理念转变,突出了师生平等地位、全面发展和有效互动的理念,取得了一定的收效并且有了良性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现总结如下:
具体做法:
一、结合学校三成目标,实行育人包保制
学期开始,为更好的落实目标的达成,班级实行育人包保制,每位教师均有育人对象,实行定期跟踪指导,在学生管理中注重与学生谈心、及时交流、沟通,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学习、生活情况。
二、做学生的主心骨,当好“心理医生”。
作为班主任,全面了解各包保教师的跟踪指导情况并做了以下工作
(一)、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熟悉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及时了解学生中间存在的问题,区别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形式,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做思想政治工作。
(二)、循循善诱,以情感人。
1、“身教”育人、人格熏陶。在育人活动中重视自身的人格修养,以自己的模范人格为学生树起前进的目标,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人格 的塑造。
2、交流谈话、心理相容。通过经常性地与学生谈话,以多种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走进学生的心田,建立心理上的认同,达到心理相容,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同时根据自己的特点与学生的特点运用有特色的交流方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健全人格;有时还通过网上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为学生分忧,在工作中注重以情感人,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将心比心,以心换心。
3、对后进的学生注意尊重和爱护,苦口婆心,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仅指出他们的不足,更寻找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其进步。
三、精心策划主题班会
结合学生实际,做好精细总结,精心策划主题班会内容,通过主题班会课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
四、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
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学校要求,本学期进行了体操的学习和演练,同时还开展了书法比赛,增强了学生的凝聚力和荣誉感。
五、经常研讨,不断探索德育方法
在工作中,八年级代课教师在办公室经常交流学生的情况,不断研讨总结,探索更有益的育人方法,作为班主任,根据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也不断寻求和探索新的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具体成效:
一、教师的“育人”意识得到增强了。
经过育人包保导师制的实施,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明显改变,能针对性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健全人格,育人责任感得到明显增强。
二、促进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教师在关注学生学业进步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培养,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生活,使学生成长为一个自尊、自信、宽容的人,在教师、学生、家长等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三、增进了家校联系
学校教育只是影响学生成绩的一个很小的因素,学生的家庭背景等更多的影响了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教育者,需要加强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全方面的了解学生的个人情况并施之个性化的教育,导师制就此做了实践性的探索。
四、教育方法得到改进,师生关系明显改善,实现了“教学相长” 通过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转变了教师教育方法、提升了学生德、智等各方面素质的综合提升,学生得到了全面发展,教师综合素质也得到提高,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双赢”。
需改进之处:
1、进一步完善和详实班级育人制度
2、进一步细化育人跟踪档案,做好反思和家长的交流
3、和家长建立多渠道的联系方式,让家校育人更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