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值得一读的一本书
值得一读的一本书《王崧舟教育思想与经典课堂》
近日,读了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的《王崧舟教育思想与经典课堂》一书,被其中新的教学设计,新的教学理念,新的语文课堂而折服,收获颇丰,值得一读。
王老师不仅具有高尚的人格、敬业的精神和博爱的情怀,还具有很高的专业素质,从而让我感动:语文老师即是研究者,创造者,深邃的思想者,更是敏锐而清醒的实践者。而名师的成就,主要是源于他们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和不懈努力,源于他们对语文教学的痴迷和对儿童的关爱。学习名师,就要学习他们的理念、精神、人格和境界;学习他们在课堂中举重若轻,游刃有余,高超的课堂调控能力和娴熟的教学技巧;学习他们对语文的热爱与追求。
一、语文是儿童的语文
王老师在书中提到:“语文是儿童的,语文是为了儿童的,语文只有融入儿童的精神世界才是有意义的。儿童是一个在思想上、精神上、人格上独立的人。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是天生的幻想家,是天生的诗人。”以上教学思想反映出,我们语文教师的任务,主要不是教导学生、控制学生,而是通过课文向学生提供一个更活跃、更开阔的语文实践平台。语文老师自始至终是学生语文实践的组织者、服务者和帮助者。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和激情,洞见学生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诱发学生作为一名读者的发现和创见。王老师的一席话可谓“一语惊醒梦中人”。有一次,指导学生进行比喻修辞:“弯弯的月亮像 ”。有学生说:像镰刀、像圆盘、像小船、像香蕉。我点一点头,可这些都是常见的比喻。突然有一个孩子慢慢地站起来,羞怯地说:像豆角。下面有同学笑起来了,我却微微一笑:我同意你的观点,有时它只露出一点脸时确实跟豆角相像。得到我的肯定后,孩子的眼里现出激动的神情并坚定地坐下。刚坐下另一个孩子又起来了:像害羞的小姑娘。这下我有些不解,请他解释:“老师,小姑娘害羞的时候就躲在妈妈身后只露出一点脸,就好像月亮把大部分的脸藏在云里了。”多有创见的话呀,不仅是我,其他孩子也忍不住爆发出掌声。我是幸福的:我尊重了儿童的感受,儿童的诠释,儿童的情怀,儿童的梦想。我把语文课堂、语文教学变成学生舒展自由精神的过程。
]
二、在“潜心涵泳”中感悟
王老师提到:潜心涵泳是一种在熟读基础上潜心专注的感悟策略。引导学生潜心涵泳,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品尝、去琢磨,说得更简单一点,就是让学生的脑子去活动。有时虽然不怎么能说得出来,但是感觉到了、体会到了,这就是潜心涵泳。真正的感悟,其实都来自学生的潜心涵泳。
这里不得不提王老师在执教《草船借箭》时所教的一段话:
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诸葛亮的这个“笑”字可谓是他胸有成竹、温文尔雅、运筹帷幄、神机妙算;是他的胸襟、气度、眼界、智慧的最好体现。如果不加以潜心涵泳,学生是很难有所感悟的。王老师并没有放过这极佳的感悟机会:“我觉得这篇课文极有意思,写诸葛亮说话的地方一共有十一处,前面十处都是诸葛亮说诸葛亮说,只有这个地方在诸葛亮说的前面加了一个“笑”字,你们研究研究看,诸葛亮在“笑”什么?“笑”谁?为什么“笑”?怎样读他的“笑”?在王老师的这一点拨下,学生顿时有所顿悟,思维放开了,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这是讽刺的笑,笑曹操生性多疑,不敢派兵出来;有的说:这是有把握的笑,笑自己的神机妙算,一切了如指掌;有的说:这是宽慰的笑,好让鲁肃放心,他很担心曹操会派兵出来;有的说:这是胜利的笑,“周瑜呀,我马上就可以交箭了。”一个简简单单的“笑”字,在学生的潜心玩味、专心咀嚼下,竟然开掘出了如此生动而丰厚的内涵和意蕴。从这个例子中给我一个很深的启示:语文教学中要抓住重点词、句多读,多品味,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在教学《珍珠鸟》一课时,我就抓住“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让学生去感悟。他们从“探脑袋”、“屋里飞”、“喝茶水”、“啄笔尖”、“肩头睡”等环节中找到重点语句进行理解、感悟。我是幸福的:我尊重了孩子,我把课堂交给了孩子。
三、“一条主线”阅读教学法
这几年来听了不少老师的课,他们的阅读教学模式基本上是逐段读、逐段讲解,总觉得一节课中没有一条贯穿全文的主线。这次读了王老师《一夜的工作》教学实录后,真是眼前一亮,就像在稻草丛中发现了一颗珍珠,又像在漆黑的夜空里寻找到一颗明星,不仅让我看到了光明,更让我找到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方向。王老师在执教这一课时并没有繁琐的讲解与分析,更没让学生逐段读、逐段理解,而是在学生已初步读通课文后,抛出一个问题:你感受到总理的这一夜是怎样的一夜?学生很快回答:总理的这一夜是简朴的,也是劳苦的。王老师马上抓住这一句进行提问:“是的,总理的这一夜是简朴的,也是劳苦的,请同学们再次认真地品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哪些词语,哪些句子让你有这样的感触,在小组内交流,并用线划起来。”在这一阅读的主线之下,学生分别找出:(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说明生活的简朴;(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说明工作的劳苦。没有过多的分析,没有繁琐的讲解,只是一个引导,只是抓住几个重点句子,学生就把课文理解了,感悟了,升华了。我的启示是:课文课要上得有“大气”,以一两个问题统帅全文,引导学生深入的思考。在教学《乡下人家》一课时,我就以这个阅读教学法指导自己的教学:我就把课文的最后一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作为贯穿全文的主线,在这条主线的穿引下找出描写乡下人家不同时间、不同季节风景的句子,感受它们的独特与迷人,最后再不忘回到主线上来一个总结与升华。我是幸福的:我再一次把课堂还给了孩子,即没把问题问得过碎,又在细部的处理上,进行了深挖细嚼。
四、关注板书的艺术
王老师执教《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板书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吃透,更是王老师诗意语文的诠释。在课文第一小节里,王老师让学生找到“不可估量”这个词来形容圆明园对我们的损失,并板书在黑板上,问学生:“你的沉重心情可以估量吗?又板书了一个“不可估量”。在课文的最后一节,王老师又让学生找到“化为灰烬”一词来形容大火连烧三天后的结果,并反复地追问,连在黑板上书写了两个“化为灰烬”。同一个词语,在板书上出现了两次,这种强调和凸现,非常奏效,学生的激情被唤醒了。然后在第二到第四小节里,学生找到了“举世闻名、宏伟建筑、珍贵文物”后再板书。从他这样的板书设计中,让我学到了很多:板书是一种教学艺术,既要醒目,又要悦目,对教学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它是一篇课文浓缩的精华,是令人受益匪浅的“压缩饼干”。而我平时的教学中,板书是自己最不重视最随意的一块了,其实板书是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是教学目的及重难点的直观体现,是师生思维活动留下的轨迹。今后,我要认真关注板书,把它当作艺术来设计,让它为教学服务,推动教学,引领教学。
在基础教育广阔无垠的星空里,我只是一抹云彩,一缕荧光,但我愿意汲取更多的力量,更多的光明,在语文教育这条长河中放射自己的光芒。
第二篇:值得一读的一本书
值得一读的一本书
我觉得值得一读的一本书是《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作者是美国的帕克·帕尔默。
我推荐《教学勇气》这本书的理由是:当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把研究指向“如何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或者“什么样的教育是好的教育”这一类问题的时候,帕尔默关心的是:“谁”在教书?“我”是谁?“我”的心灵是什么样子?“我”对教学以及学生的恐惧源于何处?“我”如何面对教与学的关系?“我”如何处理自己与知识、学生以及同事之间的关系?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构成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而所有的问题最终都指向一个问题:认识你自己。过于关注外部世界,关注具体的教育技术,忽略对操作这些技术的教师自我的深入认识,正是许多教师不幸的根源。
这本书颠覆了我们关于教学的许多观念,将许多支离破碎的东西用心灵整合起来,它检讨我们的认知方式,要求我们将知识当成一种信念,将教学当成生生不息的对话,当自己融入共同体之中。那些优秀的读者,将会通过这本书重新认识教学,重新认识自己,用心灵拥抱教育,将自己的生命融入到职业之中,重新燃起教学热情,并在不断地重读中获得勇气。因此,我觉得《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这本书值得一读。
二〇一五年八月
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有感
梧州市河口小学 李水兰
今年暑假,我读了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使我受益匪浅,让自己的心灵作了一次深刻的洗礼,被书中通透教师心灵世界的深邃智慧和深刻启迪所震撼。他的天赋带领我们进入教学工作最深奥的领域,并以他足以永远改变我们的洞察力和勇气照亮了我们的心灵之旅,整合了严密与典雅、热情与精确、智慧与人性,从关注教师心灵的角度,从智力、情感和精神来解读教师,解读教学,解读教育,让我如浴春风,重获教育生命之感。
教师为着心灵的自由选择他们的职业,但是教学要求常常使得很多教师心灵失落。面对教师这种心灵的迷失,帕克·帕尔默在他的《教学勇气》一书里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生物学、心理学、甚至物理学、化学、宗教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带领着教师,为重新点燃教师对人类最困难最重要的教育事业的热情,进行了一次心灵之旅。这是一次激动人心的、深刻的、探索教学本质的精神之旅。这是一次重新把教师职业和学生结合起来的旅程,它重新激发教师从事这份异常艰苦和重要的工作的热情。“这本书建立在一个简单的前提之上:良好的教学不在于教学技巧的纯熟,真正好的教学源于教师正直、诚实的优秀品质。” 在读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时,我印象最深的是共同体。他在书中用了三章讲到共同体:第四章·认知于共同体中,第五章·教学于共同体中,第六章·学习于共同体中。
“共同体”这个术语刚开始的时候就像一个制冷的东西,把那三章变成了三个冰柜,从里头取出来的东西都冷冷的,冒着冷气,一直冷到我的心里。想想看,在这么冷的天读这么冷的文字,得有多大的毅力?但我还是坚持下来了。因为,在这个大冰柜里,我发现了很新鲜的东西。随着新鲜的事物越来越多,我发现“共同体”不是冻结万物,而是孕育万物的。
何谓真正的共同体呢?帕尔默这么描述:“在真正的共同体模式中,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同时关注一件伟大事物,在这样的课堂上,让主体——不是教师或学生——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的最优特质获得融合和超验升华。”帕尔默提出课堂应以主体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或者以学生为中心。
帕尔默提出教师应积极参与教学对话的共同体,认为这是教学人员应尽的专业义务。“因为个人化的教学不仅阻碍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而且也助长机构的无能。”
帕尔默对教师职业的分析非常精辟,他指出这么一个事实:教学也许是所有公共服务中最个人化的专业。“虽然都是在学生面前进行教学,但是我们的教学几乎总是像独奏一样,永远在同事的眼光以外;相比之下,外科医生或法庭律师经常要在对他们的行业了如指掌的同事的眼皮底下工作。律师在其他律师面前争论案件,在那里,所有人都能清晰地看见他们的技巧和知识的差距,水平高低一目了然。外科医生在专家的注视之下操作,要是手在做手术时颤抖一下就会马上被人发现,使这种失当行为不大可能发生。但是教师可以在人体内遗下海绵或错误地切断人的四肢,而除了受害者以外,并没有别的目击者。当我们走入这个名为教室的工作场所时,我们把同事关在门外。”
这样的职业比较让人非常清晰地看到教师职业的与众不同。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参与教学对话的共同体对教师来说是那么重要。但是,我们平时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没有经常去听其他同事的课,还有,交流的时间也不是很多。在我们这样不需要坐班的单位,很多老师上完课就回家了。而且,大部分老师也不喜欢被听课,一部分老师是因为缺乏自信,一部分老师是因为害怕竞争,或者其他什么原因。不过,交流应该还是非常必须的。
读了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让我更加理性地认识到教师需要的不仅是对教育的热情,对教育的执着,更需要时常倾听自己内灵深处的真实声音,积极感应学生内心深处的声音,不断提升和调整自身的状态,成为学生的心灵导师。这是我自身的一次心灵之旅,我也要带着我的学生作一次心灵之旅。
二〇一五年八月
第三篇:值得一读的名著
通知
1.我们周四下午第一节课(14:00)在思源东楼107(SD107)进行小组讨论。
2.第14周进行小组展示。小组展示以PPT为主,不支持小品之类的展示。
3.读书笔记是每个人都要交的,在学期末上交。
有关读书笔记:
同一小组的书目可以相同,我们小组在周四讨论的时候确定一个主题,然后再分别找与主题有关的书籍,这样也方便期末交读书笔记的时候我们小组间的“参考”„„
读书笔记不限形式,可以介绍这本书的作者、写作背景、书的内容,但是老师应该会支持那些我们在读书笔记里有自己的观点。
大家回去之后可以想一些范围,就是这样。
大家回去想一想把,就是这些了,周四见了,祝好!
附录:推荐读书书目
一、原著类
1、《矛盾论》,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652、《实践论》毛泽东
3、《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4、《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5、《雇佣劳动与资本》《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321页—363页
6、《〈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 第1页—30页
7、《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第690页—697页
8、《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 第719页—760页
9、《学哲学,用哲学》李瑞环
10、《处处都有辩证法》李瑞环
11、《易经》
12、《论语》
13、《老子》
14、《庄子》
二、哲学类
1、<幸福散论>(法)阿兰,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2、《读书与治学》,胡适,三联书店19993、《智慧之路》(德)雅斯贝尔斯,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4、《智慧金块》(印度)奥修,学林出版社1996。
6、《中国人的性格》史密斯,学苑出版社19987、《六大观念》,阿德勒,团结出版社19988、<非理性的人>(美)巴雷特,商务印书馆,19959、《意识形态与乌托邦》,曼海姆著,商务印书馆200210、《共生的理想》尾关周二,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11、《传统与超越》,麦克林著,华夏出版社200012、《哲学是什么》 北京大学出版社
13、《西方哲学初步》
14、《中国哲学初步》李锦全,广东人民出版社
15、《中国哲人大思路》马中,陕西人民出版社
16、《哲学与人生》台湾:傅佩荣
17、《中国思想史论》李泽厚 安徽文艺出版社
18、周国平作品
19、《君主论》马基雅维利
20、《人生五大问题》
三、经济、政治和其他社科类
1、《资本论》节选
2、《国富论》亚当·斯密
3、《六个为什么》中宣部
4、《美国为什么没有社会主义》
5、《什么是教育》雅斯贝尔斯
6、《地球是平的》
7、《亚洲的戏剧》
8、《2009年理论热点面对面》
四、文学类
1、《平凡的世界》——路遥
2、《旷野的呼唤》——杰克伦敦
3、<血色浪漫>
4、《平凡的世界》 作者:路遥
5、《穆斯林的葬礼》 作者:霍达
6、《挪威的森林》 作者:村上春树
7、《基督山伯爵》 作者:大仲马
8、《教父》 作者:马里奥·普佐
9、《苏菲的世界》 作者:乔斯坦·贾德
10、《麦田里的守望者》 作者:塞林格
11、《白鹿原》 作者:陈忠实
12、《破碎的四月》 作者:卡达莱
13、《万历十五年》 作者:黄仁宇
14、《美的历程》 作者:李泽厚
15、《围城》 作者:钱钟书
16、《汤姆叔叔的小屋》 作者:斯托夫人
17、《尘埃落定》 作者:阿来
18、《根》 作者:亚历克·黑尔
19、《生命从明天开始》 作者:心曼 春曼
20、《活着》 作者:余华
21、《许三观卖血记》 作者:余华
22、《牛虻》 作者:伏尼契
23、《呼啸山庄》 作者:艾米莉·勃朗特
24、《拿破仑全传》 作者:刘乐土
25、《曹禺剧本选》 作者:曹禺
第四篇:《卡尔威特的教育智慧》绝对值得一读的一本书
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无论他是男孩还是女孩)除了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拥有智慧,最出色的智慧。
孩子一出生,在孩子眼里,成人的世界是陌生的、奇怪的。初次来到这个世界,孩子显得那样的柔弱无力。所以,这就要依靠我们这些做父母的人教会他学会坚强,并让他顺利地健康成长,更好地享受生活的乐趣。要想做到这一点,在孩子成年之前,父母应该尽量设法让他拥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生活态度。
大多数的父母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孩子都已经长到二三岁了。我最近读的一本书非常的好。
《卡尔威特的教育智慧》天才不是天生的,是通过教育和自身的努力成就的,《卡尔威特的教育智慧》揭示了造就天才的秘密,为数不多的父母看过这本书后,按照这本书指点,已经将自己的孩子造就成了天才。您的孩子也具备天才潜质,他能否成为天才,关键在于您怎么教育!
媒体评论
一个低能儿都可以培养成天才,普通的孩子就更容易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料。《卡尔〃威特的教育智慧》能够帮助我们破译人类早期教育的关键所在。
——德国早期教育家 托克维尔
事实胜于空洞的理论。卡尔〃威特的成功足以证实《卡尔〃威特的教育智慧》是一本了不起的书。——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威廉〃詹姆士
你的抨击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友爱迪生。你别忙着把未来的天才否定。——中国著名教育家 陶行知
第五篇:值得家长一读的文章
值得家长一读的文章:
学习不难,会学就能高效!
一:预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
顾得上听讲,就顾不上思考,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充分地课前预习。课前预习虽然累—些,但是却能换来种爽快与自由感。上课前充分预习,考试前充分地复习,与“打有准备之仗”有同曲之道。预习效果好,听课才能有针对性;听课有针对性,复习才能顺利进行;复习深刻,作业、考试才能得心应手;平时做作业,考试得心应手,高考就能顺利过关。所以说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为了辅助同学们做好预习,特归纳十种高效预习注意事项,供同学们参考:
(1)要分类预习
预习从时间和内容上可以分为三类:
—是课前预习:就是在上新课前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二是阶段预习:就是用较长、较多的时间预习—章或多章的内容;
三是学期预习:就是在假期中预习下学期的内容。
这三种预习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每个学生应该在学习的空闲时间自觉地安排和分类预习。
(2)选择好预习时间
这里所指的预习时间是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最好安排在做完当天功课后的剩余时间里,根据时间的多少来确定预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当然,也可以安排在其他课外时间里预习。在时间非常紧迫的情况下,抓紧时间在上课前几分钟把马上要讲的课文快速浏览一遍,也比一点不预习好得多。
(3)迅速浏览新课
预习时,先把要预习的内容快速浏览—遍,使自己对新课心中有数,初步知道新课中哪些是—看就懂的,哪些是看不懂的,然后带着这些问题细读第二遍。
(4)带着问题细读第二遍
通过第—遍对新课文的快速浏览,自己对新课的内容已有了初步了解,然后带着第一遍浏览时发现的问题,认真细读第二遍。阅读第二遍时,速度要放慢一些,一边细读,一边思考与理解,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要停下来反复思考,对不认识的生字、生词,要立即查工具书搞明白,实在搞不懂的问题,就把它记下来带到课堂上,听课时再去解决。
(5)要边阅读边记笔记
第二遍阅读的时间,就是做笔记的时间。预习笔记有两种:—种是记在书上,另—种是记在本上。在书上做笔记,就是边细读,边在书的空白处或有关内容下圈点勾画或批注;在笔记本上做笔记,就是—边细读,一边把重点和不懂的内容纲要记在本上。
(6)要找出重点和疑点
预习中,—定要把新课内容的重点和疑点找出来,然后把重点和疑点带到课堂上去。课堂上,当老师讲到自己所找的重点和疑点时,一定认真的一边听、一边思考,听出老师讲解的思路。经老师讲解后,有些问题仍不明白,就要抓紧时间和机会向老师发问,直到把预习中找出的疑点弄明白为止。
(7)阅读与查资料相结合
在预习阅读过程中,对不认识的生字,不懂的生词和不懂的内容,要立即查字典、词典和其它参考资料,把生字、生词在书上注音、注解。
(8)独立思考发现问题
预习成败的关键,就是能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预习中要先思考,后查资料;先发现问题,后提出问题;先看清意思,然后再做笔记。
(9)不要全面预习
预习时,不要—下子全面铺开,全面预习是不现实的,一是时间难保证,二是精力难保证,三是质量难保证。预习要先选择自己感到吃力的内容先预习,时间紧时,先查出生字、生词和列出不明白的地方,时间更紧迫时,就先把新课快速阅读—遍。“磨刀不误砍柴工”,不要认为作业时间紧,就放弃预习。
(10)不同学科采用不同的方法
预习时,不能千篇—律,不同的学科要采用不同的方法预习,抓不同的要点。比如,预习理科时,要把重点放在数学的定理、定律、公式、概念和原理上;文科预习的重点放在排除生字、生词、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和写作风格上。
此外,要特别注意两点,一、预习不等同于提前学习,它的直接目的是为了给高效率听课作好铺垫,因此不必耗费大量精力时间彻底搞清一切,很多同学在试图养成预习习惯的开始往往出现此类情况,以至不堪重负很快放弃。
二、学习的主阵地在课堂听讲,万不可因为课前预习、对课上知识已有一定了解就洋洋得意、松心懈怠,否则与舍本逐末无二。
二:有效的听课方法
老师是经验丰富的传道者,对知识的脉络、疑问难点都很清楚,讲的内容也比较系统。所以,课上集中精力听课,是掌握知识的捷径。
听讲时,思想上必须与老师讲解的思路保持一致,听老师对事物是怎样分析、推理;听老师解决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技巧;听老师对问题有哪些提问和解释。这样才能把握住听课的重点。
听讲中,要把自己在预习中的理解,和老师讲解的相比较,看自己和老师有哪些相同点和区别点。通过这种比较,—是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二是加强自己的思考、认识与提高;三是能发现自己在预习中的错误原因。
听的过程始终伴随着思。只听不思,那是傻听,只思不听,那是走神。听思结合,同步进行,才叫会听。听到的与想到的相契合,想法就得到了印证;听到的与想到的相矛盾,就要进一步去听个究竟,弄清到底为什么。思而不得,听不明白,就不能轻易放过。
在听课的过程中学会记。听用耳,思用脑,而记则要动手。合理地利用笔记本,笔记本具有三个作用:—是做预习记录,以明确听课的目的性;二是在课堂上用来记下老师讲解是的整体构思或板书样式,以利于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或知识要点;三是利于课后总结,用它来对听课内容进行分条缕析的课后整理,为的是消化、吸收和巩固所学到的知识,并为今后的复习留下—份完整的资料。
请同学们切记:课堂短短45分钟,老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所有的问题都讲明白,他只能讲—些最主要、最精华的部分,很多细小具体的问题都需要学生课下自己解决。老师讲课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学习,学生也只有通过自己独立的解决问题,才能真正领悟知识、掌握知识,才能不断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考试时的临场应变打下基础。
三: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很多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有几个时间段有利于巩固记忆。一是学习后最初几分钟内,电生理活动引起蛋白质的合成;二是学习后在48小时内复习;三是一周之后脑突触发生永久性变化。根据人在学习过程中这一生理变化,采用复习加强记忆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如果我们能够在学习的内容即将忘记时进行复习,那么复习的效果最好,效率也最高。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豪斯通过实验发现了人的记忆与遗忘规律。实验证明:在学习仅过了20分钟后,就忘记记忆内容的42%,1天后忘却量已经达到了66%,到了第31天,忘却量高达79%。他根据实验结果,画成了著名的遗忘曲线。并表明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这条规律提示我们,—定要尽早、及时地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以便在知识还在大脑内时就加深印记,否则大脑中已经没有痕迹了,只能再费精力重学。
合理安排复习时间特别重要并且必要,制定复习计划,严格按计划执行,并力求形成习惯,是我们每一位学生都应该力求努力做到。
具体可以分为六步:
第—步:课后花费2-5分钟“过电影”回忆,便可保持电生理活动引起蛋白质的合成。
第二步:午休时间利用15-20分钟将上午所学内容全部“过电影”回忆一遍,便可巩固记忆。
第三步:下午安排时间户外活动、休息,调整心理和精神状态。
第四步:晚上复习,安排时间将学习内容与存储在大脑中的信息进行对比以找出偏差和失误。
第五步:晚上睡觉前再“过电影”回忆,便可把记忆保持两周以上。
第六步:两周后再复习便可使脑突触发生永久性变化。
四:做作业的科学方法
学生在校期间,做作业是系统学习的重要内容与环节,它对于巩固和消化课堂成果,培养和锻炼学习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非常重要。为了辅助学生做好作业,下面总结归纳出八种做作业的技巧,供同学们参考:
1、提高对做作业的认识
做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消化知识、理解知识和掌握及记忆知识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培养和锻炼学生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计算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法。不能正确的对待做作业,就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2、先复习后做作业
复习是做好作业的关键,只有复习得好,作业才能做得好。做作业前先把老师这一节课所讲的内容认真地看一看,弄清楚基本原理和概念后再去做作业,作业才能做得既快又好。
3、认真审题
做作业最关键的—步就是审题,连题都判断错了,作业内容就全错了。首先第—步要弄清楚题目的内容,所给的条件,什么要求,需要联系哪些知识等等;其次是考虑好解题思路、方法、步骤,要善于把—道题分成几部分,化大为小、化难为易、分清其中的已知和未知,弄清各部分的联系,设计好整个解题步骤,—定要让自己做到不明白题意不做题,不清楚方法步骤不下笔。
4、细心的做题
做题是表达思路的全过程,这个过程要求既动脑、又动手。做题的关键是要保证“规范”、“准确”。要做到这两点就要求学生认真的抄好题,书写格式必须正确、规范,严格按照各类题的解题要求,仔细演算解题的每—步,得出正确的结果。只有平时做题认真细致,步骤完整,思路正确,表达严密,准确无误,考试时才能按照这种良好的习惯进行。
5、要认真检查作业
做完作业后认真检查,是保证作业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作业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漏洞和问题,因此,作业做完了之后,—
定要认真检查之后再交上去,这样就避免了作业中的差错和漏忘。作业检查—般分四部进行:—是检查题目是否抄对;二是审题是否正确;三是运算是否正确?四是方法、思路与步骤是否正确。平时做完题要认真检查,养成习惯,考试时方能如此。
6、做完作业后要耐心思考
作业完成之后,—定要耐心的再思考—遍,想一想做这一道作业题用了哪些概念、原理、公式,这道题和例题有什么关系,和哪些题有联系,有什么特点、规律可寻,稍加变化还能变成什么样的题,是否还有其它的解题方法等等。这样才能把学习的知识融会贯通,达到系统掌握,触类旁通和举一反三的目的。
7、认真分析批改后的作业
老师把作业批改发回来后,—定要尽快翻阅,认真分析、耐心反思。对做对的题目,想—想是采用什么样的思维和方法做对的,以后遇到类似的题能不能触类旁通;对做错的题,要找出做错的原因。是由于慌张、马虎、粗心大意而搞错,还是基础知识没有掌握,弄错了概念、定律、公式,或者是思路不对?属于第一种原因,就要警告自己以后做题时多加小心;属于第二种原因时,就要在预习、听课和复习上下功夫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后再去做作业;属于最后一种原因者,就要认真钻研和分析例题,明确解题方法。只有经过分析反思,才能吸取经验教训,避免今后再有类似的错误发生。
8、改掉作业拖沓的习惯
有的学生是因贪玩而拖沓作业;有的学生是对学习无兴趣而拖沓作业;有的学生是因为能力限制完成作业有困难而拖沓作业。无论是属于哪些情况,都不能养成拖沓作业的习惯。当天的学习当天完成,明天还有明天的学习任务,困难只
会越积越多。克服作业拖沓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天天督促要求自己当天办完当天的事。
五:重视错题积累
在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可能遇到过一错再错的现象。究其原因,多数是由于在学习中不求甚解,不注意总结积累所致。那么,该怎么办呢?实践证明,自编一本“易错题集”是避免做题一错再错的最好办法。
所谓“易错题集”,顾名思义,是指每次考试或测验之后,将做错的试题记录下来,分析错误,找出原因,使自己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如果学生在平时学习中重视这一环节,及时总结得失,对学习效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高三复习阶段,大量的练习,题海浩瀚,如果想把所有做过的练习全部复习一遍,一则时间不允许,二则眉毛胡子一把抓,抓不住重点。如果你手头有一本“易错题集”,复习时主要看曾经做错的习题,针对考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再进行认真分析,弄清原因,脑海里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加上学而时习之,何愁不能避免错之再三的现象?到了最后临考复习,你会发现,这绝对是一本只属于自己的宝贵的资料。
无独有偶。据许多考上北大、清华等重点高校的高考状元们透露,他们在高考复习中一个最重要的致胜法宝即是建立这样一个“易错题本”,该错题本不仅总结归纳了他们在平时复习、练习、测验、模考中容易犯错、命题新颖、实战性强的典型习题及解题思路,而且还涵盖了诸状元在涉猎大量课内外辅导资料、报刊的过程中搜集到的经典题目。这种“易错题本”与众不同之处在于:①覆盖面广;②选材独到;③针对性强;④区分度大;⑤切题率高;⑥实用性好。正因为如此,众多高考状元们在高考复习中事半功倍,受益匪浅,避免了许多弯路及回头路,从而大大提高了资料的利用率和复习效果,进而在高考中一举夺魁。
错题本的复习方法:
1、每周把该周错题本中记录的题目快速浏览一遍;
2、每月把该月错题本中记录的题目再快速浏览一遍;
3、每个季度把错题本中三个月记录的题目再快速浏览一遍;
4、大考前把该错题本中的所有题目认真复习一遍,确保题不二错。
非常值得家长一读的学生发言稿
“我考第一名是偶然,也是必然!”
——非常值得家长一读的学生发言稿
大家好,我是王宁。
今天能站在这里,纯属偶然。什么说偶然呢,因为,南雅是个人才济济的地方,164班是一个优秀的集体。个人认为,班级前二十几名的同学,时机适宜,谁考班上第一名都有可能。妈妈对我说:考了第一名,不要有压力,这一次已证明了你有考第一名的实力。以后,出现名次上下浮动都很正常,以平常心对待。
先说明一下,因为时间紧,这份发言稿是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写的,下面就孩子的学习和家庭教育的几个观点和大家探讨:
1、关于分数
从小学开始,爸爸妈妈对我就是这样要求的,只要学习态度好,考试考多少分都不会怪我,所以,我考试对分数没什么压力,所以很少有发挥失常的时候,成绩也差不到哪去。我的经验就是:像考试一样认真做作业,像做作业一样地轻松考试。初中了,妈妈重新告诉我:考试,只要考出你的真实水平,就可以。
比如,某次考试,你的真实水平是90分,你考了90分,就很好。如果,因为某种原因,你只考了70分,那爸爸妈妈就会为你遗憾,因为你的努力付出没有得到对等的回报。
在我们家,分数引起的反应基本上是波澜不惊的,考100分也好,80分也好,没什么太大的反响。人生处处是考场,从容面对,考出自己真实水平就好。在我们家,物质也不与分数成绩挂钩。
物质上的东西,能给生活带来便利,而爸爸妈妈的经济能承受的,就会给我买,与成绩没关系。爸爸妈妈认为,那种挂钩很容易培养孩子的功利思想,而偏离了学习和生活的本质。
我身上不缺零用钱,钱包里有一张银行卡备用,家里的小盒子里,爸爸妈妈也常放了几百元零钱备用。爸爸妈妈的理念是,在当今充满诱惑的时代,孩子不缺钱、不缺爱,到外面走弯路的概率就要小很多。
2、享受生活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有能力创造幸福生活,享受生活。我们觉得,享受生活,不要说等你长大以后,而是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
有一次,一位奶奶对我说,你父母对你这么好,你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报答你的父母。妈妈更正了这种说法,对我说:对父母的报答不是很高的分数,而是从现在开始,好好活着每一天。
所以,学习只是我生活重要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交朋友、看电影、打扮漂亮、和小狗狗玩、适当上网玩游戏放松、去乡下陪伴疼爱我的奶奶、外婆外公、聊有好感的男生等等这些让我的生活很丰富,也让我的生活充满了爱,生命之火激情燃烧。
不得妈妈说,她从我的每一篇作文中,都感觉到了我对爱的理解。
3、阅读经典
阅读经典,是学好语文的关键。也是理解人生的重要途径。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必定有它的卓越之处。从去年开始,我开始阅读外国经典名著。我强烈地感觉到,我的作文、考试做阅读题目都上了一个台阶。在阅读的时候,并不一定感觉到明显效果,但写起作文来,笔下的文采仿佛不是自己的,涓涓流出。这就是文化的熏陶,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了阅读者的生命。
建议大家不要让孩子读那种快餐书籍,比如各种杂志、童话故事、如何成功速成等等,要读经典的的世界名著。可能刚开始读,会找不着感觉,但读上两三本,就会找到节奏。
有一次,妈妈问我:你阅读名著时,感受到愉悦了吗?我说,感受到了!那一刻,妈妈很欣慰。因为,愉悦是最高层次的享受。从阶段性的作用上讲,阅读经典可以使语文成绩提高十分左右,这十分左右对于中考来说,是多么重要。
4、音乐的熏陶
阅读、音乐和其他艺术形式,其终极意义都是让人在某一阶段感到愉悦,让灵魂舒展轻盈。
孩子们时间很紧张,妈妈平时在接送我,或开车一起外出的时候,会根据情况适时的挑选一些高雅的音乐在车里放。我在放松的情况下,不知不觉地接触到了一些世界名曲,和一些歌词写得很好的歌曲,这一次我的作文拿了高分,就是以平时在车上听到的那些音乐为题材写的。
5、润物细无声
现在的孩子叛逆心极重,我也不例外。
比如阅读,听音乐这些事情,我妈妈做得很随意,不露痕迹,根据我的情绪来,在我想休息或者做其他事的时候,她会尊重我的意见,不强行摊派。
6、训练孩子的独立性,有主见
从小,爸爸妈妈就有意识地培养我的独立性。因为,孩子不可能一辈子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
尊重孩子的选择,这是最重要的。因为,人生很多事情不是只有一个选择,可以有很多选择,每一种选择都有一定的道理。不要用家长心中的选择去评价孩子。
比如:我五岁的时候,天气很热,从幼儿园出来,很渴,想要喝饮料。妈妈给钱给我,让我自己去买。我害羞,因为从未尝试过,害怕,就不肯自己去。妈妈告诉我,现在你有两个选择,一是自己去买,然后喝。一是自己不去买,那就忍着,回家再喝水。我犹豫了一下,选择了不去买,忍着。妈妈觉得这也是一种选择,就尊重我,也不评价我。
小学时,放学下雨了,妈妈也不会主动送伞。她知道,我总会想办法的,比如,和同学共打一把伞,比如在教室里先做作业,比如去超市里避雨,顺便逛一逛超市。因为,我曾对妈妈说过,你女儿没你想象的那么蠢,总会想到办法。
再比如:现在我买衣服,妈妈只负责出钱。上次,和同学一起去买地摊货,25元买了一件衬衣,穿到学校来了,妈妈说也还漂亮,但建议我把那些线头剪一下,别让人一眼就看出地摊货。第二次,我又去买了一件,拿回来就觉得小了。妈妈也没评价我,建议我送给一个比我矮一点的朋友了。这都是我的选择,爸爸妈妈都尊重我。不作负面评价。就是这样,我一路思考,爸爸妈妈一路尊重,我渐渐长大了,遇事不逃避,学会思考,有自己的主见。
7、关于粗心
经常听见有家长这样说自己的孩子,我家孩子这次错的题目好多都知道做,就是粗心啊。在这里,我想谈一谈我们家的观点。
从五年级起,妈妈就告诉我:粗心就是能力差,学得不扎实的表现!任何时候,都不要说是因为粗心没考好。也请家长不要再为孩子找这个推脱责任的借口。细心、沉稳、脚踏实地是必备的能力,如果具备了这些能力,偶尔丢一两分,可以理解,超过两分,就是能力还欠缺,学得不扎实。
这个观点,妈妈五年级开始和我交流,我也渐渐认同。所以,我正常情况下能考高分,成绩稳定,这个观点应该起了很大的作用。
8、培养孩子的能力
家长要放手,在可控的范围下尽量放手。
比如,做一件事,孩子去做,可能只能打30分,你不满意,骂他,甚至代替他做了,当时事情的效果可以打90分。但请家长注意,这90分,永远是你的90分,孩子仍然是0分。如果,你让他做,用他不反感的方式指点一下,这一次可能只是30分,下一次就有可能是60分,再下一次,可能就是95分,甚至比你做得更好。所以,家长要学习聪明地示弱,把机会让给孩子,并及时鼓励肯定孩子。
爸爸妈妈终将老去,要学会把舞台适时地让给孩子,让他们发挥。孩子只有在一次次的实践、思考中,不断长大,独立,然后超越父母。长江后浪拍前浪,我爸爸妈妈常常很幸福地被我拍死在沙滩上。
9、赏识孩子,扶持孩子的自信,呵护孩子的自尊
中华民族是个谦逊的民族。在教育孩子方面,却容易走入一个误区。不注意赏识孩子的优点,而过份强调孩子的错误。
当我做得对的时候,爸爸妈妈会及时肯定我,表扬我。妈妈平时在同朋友谈话时,谈到孩子的时候,她会充分肯定孩子身上的优点。我们偶尔听到,表
面会装得不在意,实际上,我们很在意,得到肯定的这些优点,我们会继续坚持,越来越好。会按照父母描述的那样优秀的样子去校准自己的言行。
当孩子出现错误的时候,就事论事地分析。不哆嗦,不翻旧账。正确面对事情,改正就好。事情过了,继续过美好的生活,不要把负面情绪过分强调和延伸。最错误的方式是,在公众面前训斥孩子,丢孩子的脸。
家长们,请呵护孩子脆弱的自尊!当然,是人就会有缺点,我也有一些缺点,就不在这里说了,呵呵。
10、必然性与偶然性
开始,我说我考第一名是偶然,现在我想告诉大家,当爸爸妈妈用心地把孩子呵护好了,这种偶然,就是必然!孩子具备了努力、坚强、细心、有爱心等等这些品质,偶然地考上一次或几次第一名就成了必然。
最后,我向关心、教育我的老师们、我的爸爸妈妈致以最诚挚的谢意: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向曾经关心、帮助我的朋友们、同学们说一声:谢谢!祝老师们、家长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祝同学们:生活开心、学业有成!
今天能站在这里,纯属偶然。什么说偶然呢,因为,南雅是个人才济济的地方,164班是一个优秀的集体。个人认为,班级前二十几名的同学,时机适宜,谁考班上第一名都有可能。妈妈对我说:考了第一名,不要有压力,这一次已证明了你有考第一名的实力。以后,出现名次上下浮动都很正常,以平常心对待。
先说明一下,因为时间紧,这份发言稿是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写的,下面就孩子的学习和家庭教育的几个观点和大家探讨:
1、关于分数
从小学开始,爸爸妈妈对我就是这样要求的,只要学习态度好,考试考多少分都不会怪我,所以,我考试对分数没什么压力,所以很少有发挥失常的时
候,成绩也差不到哪去。我的经验就是:像考试一样认真做作业,像做作业一样地轻松考试。初中了,妈妈重新告诉我:考试,只要考出你的真实水平,就可以。比如,某次考试,你的真实水平是90分,你考了90分,就很好。如果,因为某种原因,你只考了70分,那爸爸妈妈就会为你遗憾,因为你的努力付出没有得到对等的回报。
在我们家,分数引起的反应基本上是波澜不惊的,考100分也好,80分也好,没什么太大的反响。人生处处是考场,从容面对,考出自己真实水平就好。在我们家,物质也不与分数成绩挂钩。
物质上的东西,能给生活带来便利,而爸爸妈妈的经济能承受的,就会给我买,与成绩没关系。爸爸妈妈认为,那种挂钩很容易培养孩子的功利思想,而偏离了学习和生活的本质。
我身上不缺零用钱,钱包里有一张银行卡备用,家里的小盒子里,爸爸妈妈也常放了几百元零钱备用。爸爸妈妈的理念是,在当今充满诱惑的时代,孩子不缺钱、不缺爱,到外面走弯路的概率就要小很多。
2、享受生活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有能力创造幸福生活,享受生活。我们觉得,享受生活,不要说等你长大以后,而是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
有一次,一位奶奶对我说,你父母对你这么好,你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报答你的父母。妈妈更正了这种说法,对我说:对父母的报答不是很高的分数,而是从现在开始,好好活着每一天。
所以,学习只是我生活重要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交朋友、看电影、打扮漂亮、和小狗狗玩、适当上网玩游戏放松、去乡下陪伴疼爱我的奶奶、外婆
外公、聊有好感的男生等等这些让我的生活很丰富,也让我的生活充满了爱,生命之火激情燃烧。
不得妈妈说,她从我的每一篇作文中,都感觉到了我对爱的理解。
3、阅读经典
阅读经典,是学好语文的关键。也是理解人生的重要途径。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必定有它的卓越之处。从去年开始,我开始阅读外国经典名著。我强烈地感觉到,我的作文、考试做阅读题目都上了一个台阶。在阅读的时候,并不一定感觉到明显效果,但写起作文来,笔下的文采仿佛不是自己的,涓涓流出。这就是文化的熏陶,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了阅读者的生命。
建议大家不要让孩子读那种快餐书籍,比如各种杂志、童话故事、如何成功速成等等,要读经典的的世界名著。可能刚开始读,会找不着感觉,但读上两三本,就会找到节奏。
有一次,妈妈问我:你阅读名著时,感受到愉悦了吗?我说,感受到了!那一刻,妈妈很欣慰。因为,愉悦是最高层次的享受。从阶段性的作用上讲,阅读经典可以使语文成绩提高十分左右,这十分左右对于中考来说,是多么重要。
4、音乐的熏陶
阅读、音乐和其他艺术形式,其终极意义都是让人在某一阶段感到愉悦,让灵魂舒展轻盈。
孩子们时间很紧张,妈妈平时在接送我,或开车一起外出的时候,会根据情况适时的挑选一些高雅的音乐在车里放。我在放松的情况下,不知不觉地接触到了一些世界名曲,和一些歌词写得很好的歌曲,这一次我的作文拿了高分,就是以平时在车上听到的那些音乐为题材写的。
5、润物细无声
现在的孩子叛逆心极重,我也不例外。
比如阅读,听音乐这些事情,我妈妈做得很随意,不露痕迹,根据我的情绪来,在我想休息或者做其他事的时候,她会尊重我的意见,不强行摊派。
6、训练孩子的独立性,有主见
从小,爸爸妈妈就有意识地培养我的独立性。因为,孩子不可能一辈子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
尊重孩子的选择,这是最重要的。因为,人生很多事情不是只有一个选择,可以有很多选择,每一种选择都有一定的道理。不要用家长心中的选择去评价孩子。
比如:我五岁的时候,天气很热,从幼儿园出来,很渴,想要喝饮料。妈妈给钱给我,让我自己去买。我害羞,因为从未尝试过,害怕,就不肯自己去。妈妈告诉我,现在你有两个选择,一是自己去买,然后喝。一是自己不去买,那就忍着,回家再喝水。我犹豫了一下,选择了不去买,忍着。妈妈觉得这也是一种选择,就尊重我,也不评价我。
小学时,放学下雨了,妈妈也不会主动送伞。她知道,我总会想办法的,比如,和同学共打一把伞,比如在教室里先做作业,比如去超市里避雨,顺便逛一逛超市。因为,我曾对妈妈说过,你女儿没你想象的那么蠢,总会想到办法。
再比如:现在我买衣服,妈妈只负责出钱。上次,和同学一起去买地摊货,25元买了一件衬衣,穿到学校来了,妈妈说也还漂亮,但建议我把那些线头剪一下,别让人一眼就看出地摊货。第二次,我又去买了一件,拿回来就觉得小了。妈妈也没评价我,建议我送给一个比我矮一点的朋友了。这都是我的选择,爸爸妈妈都尊重我。不作负面评价。就是这样,我一路思考,爸爸妈妈一路尊重,我渐渐长大了,遇事不逃避,学会思考,有自己的主见。
7、关于粗心
经常听见有家长这样说自己的孩子,我家孩子这次错的题目好多都知道做,就是粗心啊。在这里,我想谈一谈我们家的观点。
从五年级起,妈妈就告诉我:粗心就是能力差,学得不扎实的表现!任何时候,都不要说是因为粗心没考好。也请家长不要再为孩子找这个推脱责任的借口。细心、沉稳、脚踏实地是必备的能力,如果具备了这些能力,偶尔丢一两分,可以理解,超过两分,就是能力还欠缺,学得不扎实。
这个观点,妈妈五年级开始和我交流,我也渐渐认同。所以,我正常情况下能考高分,成绩稳定,这个观点应该起了很大的作用。
8、培养孩子的能力
家长要放手,在可控的范围下尽量放手。
比如,做一件事,孩子去做,可能只能打30分,你不满意,骂他,甚至代替他做了,当时事情的效果可以打90分。但请家长注意,这90分,永远是你的90分,孩子仍然是0分。如果,你让他做,用他不反感的方式指点一下,这一次可能只是30分,下一次就有可能是60分,再下一次,可能就是95分,甚至比你做得更好。所以,家长要学习聪明地示弱,把机会让给孩子,并及时鼓励肯定孩子。
爸爸妈妈终将老去,要学会把舞台适时地让给孩子,让他们发挥。孩子只有在一次次的实践、思考中,不断长大,独立,然后超越父母。长江后浪拍前浪,我爸爸妈妈常常很幸福地被我拍死在沙滩上。
9、赏识孩子,扶持孩子的自信,呵护孩子的自尊
中华民族是个谦逊的民族。在教育孩子方面,却容易走入一个误区。不注意赏识孩子的优点,而过份强调孩子的错误。
当我做得对的时候,爸爸妈妈会及时肯定我,表扬我。妈妈平时在同朋友谈话时,谈到孩子的时候,她会充分肯定孩子身上的优点。我们偶尔听到,表面会装得不在意,实际上,我们很在意,得到肯定的这些优点,我们会继续坚持,越来越好。会按照父母描述的那样优秀的样子去校准自己的言行。
当孩子出现错误的时候,就事论事地分析。不哆嗦,不翻旧账。正确面对事情,改正就好。事情过了,继续过美好的生活,不要把负面情绪过分强调和延伸。最错误的方式是,在公众面前训斥孩子,丢孩子的脸。
家长们,请呵护孩子脆弱的自尊!当然,是人就会有缺点,我也有一些缺点,就不在这里说了,呵呵。
10、必然性与偶然性
开始,我说我考第一名是偶然,现在我想告诉大家,当爸爸妈妈用心地把孩子呵护好了,这种偶然,就是必然!孩子具备了努力、坚强、细心、有爱心等等这些品质,偶然地考上一次或几次第一名就成了必然。
最后,我向关心、教育我的老师们、我的爸爸妈妈致以最诚挚的谢意: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向曾经关心、帮助我的朋友们、同学们说一声:谢谢!祝老师们、家长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祝同学们:生活开心、学业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