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课时作业(十四)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新人教版必修1

时间:2019-05-14 22:33: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政治 课时作业(十四)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新人教版必修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政治 课时作业(十四)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篇:高中政治 课时作业(十四)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新人教版必修1

课时作业(十四)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1.社会公平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下列关于社会公平问题的正确理解是()A.社会成员的收入要平均

B.要充分保护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益权 C.使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D.消除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

解析:C A项错误,公平不等于平均;B项的结果会在一定程度上拉大收入差距;D项不现实,利益冲突无法全面消除。故选C项。

2.有人认为“收入分配的公平就是要消除收入差距”这种观点()①是正确的,因为平均才能真正实现公平,公平就是没有差别 ②是错误的,收入分配的公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而不是消除差距 ③是正确的,它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④是错误的,它割裂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A.①② C.①③

B.②③ D.②④

解析:D 收入分配的公平不等于绝对的平均,它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而不是消除收入差距。题中观点否认了差距,实际上否认了效率,割裂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故②④正确,①③说法错误。

3.中央提出,“十二五”规划要“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以富民促进公平,以公平促进富国。这是因为效率和公平具有一致性,表现在()A.公平就是消灭差别,有差别就不是公平

B.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C.效率和公平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存在对立 D.发展经济必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解析:B 本题考查公平与效率的关系。A、C两项表述错误,曲解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D项与题目无关。

4.漫画反映的是央企高管薪酬首次与职工工资挂钩。这一做法()

①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悬殊

②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③有利于强化政府对央企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④有 1 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D 央企高管薪酬与职工工资挂钩,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共同富裕,故①②正确;同时也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故④正确。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据此回答5~7题。5.收入分配的公平是()①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 ②与平均主义没有区别 ③要求社会成员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 ④同步富裕共同致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C 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它要求社会成员间的收入不能过于悬殊,这与平均主义是有根本区别的,而同步富裕是不可能的。所以①③表述正确,②④错误。

6.公平的收入分配()①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②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③有助于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④体现了国家对知识人才的尊重

A.①②③ C.①②④

B.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A ④所述内容是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的作用,故不符合题意。①②③是对公平收入分配的正确认识。

7.在我国,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保证是()A.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B.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

C.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D.公有制在我国的确立

解析:B 结合题意、联系知识分析,在我国,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所以B项正确,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8.十八大提出,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目标。对“两个同步”目标的理解,正确的是()①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②有利于完善分配格局,使分配政策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点 ③缩小城乡差距,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④有利于促进收 入分配公平,保障和改善民生

A.①② C.①④

B.③④ D.②③

解析:C “两个同步”增长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促进收入分配公平,①④正确;“两个同步”有利于实现由国强到民富的转变,②说法不正确;③与题意无关。

9.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2014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分批出台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配套措施和实施细则,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了初步遏制,而且还有可能缩小,主要表现是过去几年中低收入人收入增幅快于高收入人群。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的原因。

答案:①经济持续发展,为缩小收入差距提供了物质基础。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③不断改善民生,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的收入,持续地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④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正确处理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提高了效率,又促进了公平。

解析:获取和解读材料中“农民收入增加、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信息,调动和运用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知识,从分配制度完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等方面分析原因。

10.“晒工资”正在成为当下的一种时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最近,一份农民工的工资单在网上引起了网友们的围观与热议。据这份工资单显示,有农民工的收入最高一月超过万元,最低也在5 000元以上。不少网友尤其是白领阶层的网友在表达羡慕的同时也表现出失落,也有部分网友对农民工的高工资表示认同。

(1)运用收入分配的知识,谈谈应如何理性看待农民工的“高工资”现象。

(2)“晒工资”晒出了许多人的失落。从效率与公平的角度分析,网友们怎样才能由“晒工资”变成“晒幸福”。

答案:(1)①在我国,劳动者的收入是与劳动者的劳动数量与质量紧密联系的。农民工的“高工资”是与其付出的劳动量相挂钩的。网友们应理性地看待劳动付出与劳动收入的关系,不能简单地拿工资数量作对比。②在我国,收入分配是以承认劳动差别与劳动能力的大小为前提的,农民工的工资也存在差别。这启示白领朋友们,应着眼于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通过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来提升自己的工资水平。盲目地攀比工资数量的做法是十分有害的。③网友们在对比农民工的高工资后显示出失落,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要提高脑力劳动者的收入。

(2)①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维护收入分配公平,把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②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制度。让民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③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以解放与发展生产力,通过推动经济效率的提升为分配公平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④初 次分配与再分配都要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收入分配的因素、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回答第(1)问,要结合我国的分配制度思考“高工资”的原因;同时还要认识到“高工资”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脑体倒挂的问题。第(2)问,关键是思考怎么提升劳动者的幸福感。从效率与公平的角度看,一是要注重效率,为劳动者的幸福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二是要注重分配公平,防止收入差距过大对民众情绪造成伤害。调用教材中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关系的知识来作答即可。

第二篇:高中政治《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说课稿

各位评委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逐一进行介绍:

一、说教材

1、说教材地位和作用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是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七课第二框的内容。学习这门课程既能帮助我们认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获得必要的知识与技能,还能帮助同学们了解国家经济制度、政策、发展状况。这一框题能够引导同学们关心国家经济发展、树立责任意识。同时本框内容理解起来相对困难,结合历年考题,常常在材料题中出现,分值较高。因此,讲好和学好本框内容十分重要。

2、说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目标

识记效率、公平的含义;掌握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能够分析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的具体事例。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看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提高他们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②过程与方法

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学会课后反思。形成全面看待问题的辨证思维方法,为将来《生活与哲学》的学习打下基础。③情感态度价值观

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树立效率意识、培养公平精神。纠正学生对“公平”概念的错误理解,避免不必要的仇富心理。

3、说教学重点难点及依据 ①重点及依据

重点:如何实现社会公平;怎样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依据:本框题的内容对于高一同学来说理解起来有些抽象,但又经常与社会现实、时政热点、政策法规结合起来考察。因此我把这个知识点定为重点。②难点及依据

难点:对公平的理解

依据:同学们进入高中不久,价值观念尚未定型,容易受不良社会现象的误导,对社会不公现象的理解容易钻牛角尖,对国家和政府的信心不足,我将引导他们辨证看待问题。

4、课时安排及教具准备

大约需要1个课时;采用多媒体课件的授课形式,增强同学们的直观感受。

二、说学情

同学们进入高中不久,价值观念尚未定型,看问题容易偏激和片面。我将在课程中加强对他们辨证思维和全局观念的培养。因为本框内容存在一定难度,所以对不同的同学和不同的知识点我设立了不同的要求,所有我要求同学识记“公平”“效率”的概念,掌握“如何实现社会公平”“怎样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理解能力较强的同学不仅要掌握还要能熟练应用。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对于本框的内容不能急于求成,可以结合练习和考试进行讲解。

三、说教法及依据

主要采取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

依据:本框内容不易理解,学生接触得也少,采取讲授法能更好地巩固知识点,帮助他们理解问题。采取案例分析法更贴近生活,更易于接受,还能提高分析能力。

四、说学法及其依据

主要采取课堂讨论法,在布置课后小作业时也加入了调查法。

依据:课堂讨论能活跃气氛、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调查法鼓励同学实事求是,有利于对理论知识的深化。

五、说教学过程

1、思路设计与环节安排

我根据教材内容与同学们的接受能力(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①复习旧课:回顾我国分配制度

②导入:通过询问到食堂打菜的问题引发学生的讨论,导入“公平”这一概念,说明每个领域对公平有着不同理解。

③播放一小段视频(关于社会中存在的不公现象),讲解“公平”,根据教材及PPT中对公平的两种不同观点让同学们进行讨论,讲解、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公平。④利用“个税起征点”“贪污犯与贫困者”“初次分配”三个案例带领同学分析思考,总结出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的方法。

⑤利用“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引出“效率”的概念 ⑥请同学们分析PPT上的漫画及课本中的例子,思考并讨论效率与公平有什么关系,怎样处理两者间的关系。

⑦回顾知识点,适当提问,当堂检查学习效果。⑧布置课后思考题。

2、教与学双边活动安排

在环节安排时我就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通常由老师引出话题,学生马上进行课堂讨论,老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和总结,最后进行巩固。师生在分析案例时有更多的思想交流。不仅仅是老师在教、学生在学,而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遇到疑问能够及时解决。

3、重、难点的处理

讲授重点时我采取了案例分析法,让同学们进行课堂讨论,我再进行总结,这样增强了同学们的参与感,能理解得更全面和深入。在讲授难点时先播放一段视频,激发同学们的兴趣,让大家关注相关社会问题,再通过对课本和PPT上的两种不同观点进行辨析,同学们接受起来更容易一些。

4、采用哪些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主要采取PPT课件,在课件中穿插了视频、漫画、图片和案例,内容饱满。书写板书,知识点清晰、有条理,便于记忆、总结和复习。

5、布置作业

上网搜索南昌、北京、拉萨的最低工资标准分别是多少。联系所学知识观看十七大的相关新闻。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下去思考一下社会中存在哪些不公平现象,有哪些解决措施,也可以几名同学一起做一些简单的小调查。主要采取课后思考题的形式,不增加课后负担。题目分成两个等级,第一类是贴近生活的,第二类需要一定的思考和实践,第二类题目可以选做。

六、板书设计

第七课

第二框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一、公平

1、含义(难点)

2、社会公平的体现——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3、我国收入分配是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的?(重点)①我国分配制度——制度保证 ②初次分配——重要举措 ③再分配——重要举措

二、效率

含义: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三、效率与公平(重点)

1、两者有何关系

2、怎样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七、说教后反思

本节课思路清晰,教学手段丰富;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体现了学生、老师共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因为离同学们的实际较远,理解起来还是会有难度,有的同学可能没有完全掌握,以后作业、联系、考试中涉及到相关问题时我会再着重强调,以帮助同学更好地理解。

各位评委,我的说课稿是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确立的,充分体现了学生、老师共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望各位评委批评指正。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第三篇:高中政治 7-2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课后强化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

2013-2014学年高中政治 7-2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课后强化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

一、选择题

1.为了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我们应()A.初次分配中解决好效率问题,再分配中解决好公平问题 B.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格局 C.统筹城乡发展,将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农村工作上来 D.发挥市场在收入分配中的基础作用,合理拉开收入差距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强调社会的公平与和谐,因此B项符合这一要求。解决效率和公平问题是不能分开的,不是两个过程,故A表述错误,应排除;C项中的“国家的中心工作转移”表述错误,应排除C项;D项做法不利于社会公正与和谐,故应排除D项。

孔子说:“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据此回答2~3题。

2.孔子的话中错误之处在于()①违背了社会公平原则 ②违背了效率原则 ③割裂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④把平均主义当成公平A.①②③ C.①③④ [答案] B [解析] 注意此题为逆向选择题。孔子强调了“均”即公平,但又把公平绝对化,犯了平均主义错误,从而不利于效率的提高,故①不符合题意。

3.这一观点中的合理成分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益的启示是()①要消除收入差距 ②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③要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分扩大 ④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A.①② C.③④ [答案] C

B.②③④ D.①②④

B.②③ D.①④ [解析] 孔子的话合理之处在于看到分配公平的重要性,启示我们重视公平,①要消除收入差距是不现实的。③④均有利于社会公平,②是效率问题,不符合题目要求。

4.按收入高低把总人口等分为高、中、低三组,下图所示为各组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的两种不同状态。下列做法有利于由状态a向状态b转变的是()

①加大扶贫开发与救济力度 ②个人收入按超额累进税率缴税 ③发挥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 ④降低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比重 A.①② C.②④ [答案] A [解析] 回答本题关键是要弄懂由状态a向状态b转变,就是要求调节过高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因此①②符合题意;单靠市场调节不会解决收入差距问题,③不选;④说法错误,故选A。

5.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应该()A.坚持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B.完善分配制度,理顺分配关系 C.国家加大对低收入者的补贴 D.由国家统一制订劳动报酬的具体标准 [答案] B [解析] A项无助于公平;C项为措施之一,不全面;D项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6.对效率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投入越少,就意味着效率越高 ②产出越多,就意味着效率越高

③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越高,就意味着效率越高 ④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B.①③ D.③④

A.①② C.①③ [答案] B

B.③④ D.②④

[解析] 效率要比较投入与产出两者之间的关系,①②只强调某一方面都是错误的;③④正确。

7.国企高管层的天价薪酬和职务消费问题的存在说明()A.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B.按管理要素分配是国企中主要的分配方式 C.国有企业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 D.在我国分配领域还存在不公平的现象 [答案] D [解析] “天价薪酬”强调在我国分配领域存在不公平的现象,A、C不符合题意;B说法错误。

8.基尼系数是国际上衡量收入分配均等程度的重要指标,基尼系数越大表明分配差距越大。2012年我国基尼系数为0.474。下列做法中,能降低基尼系数的是()A.坚持再分配主要由市场调节 B.坚持平均分配,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C.始终坚持效率第一

D.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答案] D [解析] 降低基尼系数实现公平必须重视政府在再分配中的作用,如果主要由市场调节,只会扩大收入差距;坚持平均分配,会扼杀积极性;C说法片面;只有D项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降低基尼系数,故选D。

9.解决下面漫画中问题的措施有()

①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

②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 ③工资薪金所得实行超额累进税率 ④加强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A.①③④ C.①②③ [答案] C [解析] 漫画反映了企业中存在的分配不公问题,①②③均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④是针对企业生产而采取的措施,不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10.2013年1月1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2年主要经济数据,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接近52万亿元,增速为7.8%;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695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分别为9.6%、10.7%,“跑赢”了GDP增速。同时物价上涨得到有效控制,2012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上涨2.6%,回落2.8%。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1)城乡居民收入跑赢GDP有何意义?(2)简述政府在再分配中实现社会公平的作用。

[答案](1)有利于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对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维护劳动者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2)通过再分配实现社会公平,政府要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

创新拓展

一、选择题

1.下列对“社会公平”理解正确的是()①指“机会公平”,即市场主体间具有平等的竞争地位 ②指“结果公平”,即强调人们收入分配的公平,防止贫富分化 ③使全体人民都能平均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④使各地区、各部门都能同步发展和同等富裕 A.①③ C.①② [答案] C [解析] ③中的“平均”不对,应该是“平等的”,④中“同步发展和同等富裕”是不可能的。

B.②③④ D.①②④

B.①④ D.③④ 2.“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2013年,党和国家将“民富”目标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①坚持公平优先,完善分配制度 ②增加货币供应量

③促进经济增长,增加社会财富 ④提高工资标准,增加居民收入 A.①②

C.③④

[答案] C [解析] ①中的“坚持公平优先”,说法不准确;货币供应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超过会诱发通货膨胀,不利于实现“民富”目标 , ②不是正确措施。③④是实现“民富”目标的合理措施。

3.目前,“看病难、看病贵”、“就业失业问题”和“收入差距过大、贫富分化”是我国最突出的三大社会问题。对此,政府应该()A.积极发展经济,鼓励效率优先 B.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拉动经济增长 C.提高人民币汇率,增加社会财富 D.调整经济政策,更加注重分配公平[答案] D [解析] 解决三大社会问题政府应该注重分配公平,A、B、C主要是针对效率问题。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之间的组合模式有多种多样,下图中你认为比较恰当的组合应该在()

B.②③

D.①④

A.AA′区间之内 C.A′或B′点上

B.BB′区间之内 D.AB区间之内

[答案] D [解析] A′A区间注重了效率,忽视了公平;BB′区间注重了公平,忽视了效率;A′和B′点走向了极端;只有AB区间恰当处理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故选D。

5.在日本企业界,每次开会要计算会议成本,公式为:会议成本=本公司每小时平均工资的3倍×2×开会人数×会议时间(小时),以每小时平均工资的3倍计算,是因为劳动产值要高于平均工资;乘以2,是因为参加会议要中断经常性工作,损失要以2倍计算。与会人数越多,会议开得越长,会议成本就越高,对此看法正确的是()①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②效率提高就是资源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③减少会议,缩短会议,就会提高效率 ④计算会议成本就会提高效率 A.①② C.①④ [答案] A [解析] ③④中的“就会”说法太过绝对化,故排除③④。6.漫画《行业差别》给我们的启示是()

B.①③ D.②④

①要改革分配制度,进行公平分配 ②要消除行业收入差别

③要加快垄断行业改革,调整国家和企业关系

④制定并落实反垄断政策,放开准入,引入竞争,形成相对合理的行业利润率和工资率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C [解析] 由垄断行业薪金曝光而引发的社会舆论轰炸在近几年愈演愈烈,5到10倍的收入差距使中国的整个收入分配制度蒙上了不和谐的阴影。①③④都是改革行业收入分配不公的有效措施。要改变过大的行业收入差距而不是消除行业的收入差距,搞平均主义,故应排除②。

7.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以下有利于在初次分配中促进社会公平的措施是()A.强化财政的社会保障功能

B.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C.强化市场的基础性调节作用

D.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推进工资集体协商 [答案] D [解析] 初次分配是在企业内部进行的,D正确。A属于再分配措施;B既涉及初次分配也涉及再分配;单纯的市场调节会导致收入差距拉大,C错误。

8.在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总体稳步增长的同时,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却在拉大。结合下边漫画,在下列举措中,能够促进收入差距问题解决的是()

①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 ②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③提高财产性收入在居民收入中的比重 ④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漫画的意思是居民的收入差距体现在初次分配领域,启示国家要在初次分配中注重公平,也就是说要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和最低工资标准,②④正确。①③与题意不符。

9.某地五个行业从业人员的年平均工资收入情况如下图所示:

材料告诉我们()A.各行业存在收入差距可优化资源配置

B.初次分配、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C.当前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达到总体小康

D.缩小我国当前行业收入差距应该坚持效率优先原则 [答案] B [解析] 通过图可以发现某地五个行业从业人员的年平均工资收入差距较大,体现了分配不公平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B正确,A、C、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0.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该企业合理的做法应该是什么?

(2)再分配中国家应如何解决漫画中的问题?(最少列举三条措施)。

[答案](1)该企业应该确定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在初次分配中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讲求效率,将劳动报酬与贡献挂钩,反对平均主义,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又要维护公平,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以协调企业和职工之间、职工与职工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2)①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②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既要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又要防止收入差距过大。③通过完善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合理的公平分配,以兼顾各阶层群众的利益,特别是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措施类主观题解题方法突破

【典型例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2012年我国基尼系数为0.474。目前我国收入差距体现在多方面、多领域。城乡差距长 时间在3:1以上的高位上运行;不同职业之间乃至同一职业内部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金融、电力、石化、烟草等领域的国有垄断企业员工收入比其他行业高出十多倍乃至几十倍,一些中层经理人员年薪在百万元以上,其一年的收入是普通工人一辈子都赚不到的。

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国家应如何解决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从而实现社会公平。

[解析] 1.背景信息: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收入分配是否公平。这既是当前一种客观现实,也是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大热点问题。如何缩小收入差距,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这不仅是普通民众关注的问题,也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

2.设问分析:掌握国家解决收入差距扩大所采取的措施,回答此题注意两方面的知识:一是生产决定分配,首先要把“蛋糕”做大;二是分配方式、分配原则的问题,要注意把“蛋糕”切好的问题。

3.理论依据:生产决定分配,实现社会公平所采取的措施。

[答案](1)大力发展生产力,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使全体人民的收入都有所增长。(2)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3)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4)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政府要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合理、公平分配。

【名师支招】 措施类主观题的解题方法 1.措施类试题的设问形式

措施类试题常以如何解决、采取什么措施(对策、途径、方法)、怎么实现、合理建议等形式出现。

2.措施类试题的解题思路

(1)定范围,要明确设问中所要求的具体领域是什么,是从经济方面,还是政治方面,还是文化方面。

(2)定主体,采取什么措施往往可以从不同主体出发加以考虑,在审设问时一定看清是明确了主体,还是让你自己根据材料明确不同主体。

(3)“三联系”

一是联系教材,解答措施型试题时首先要做的便是联系教材,看看教材有没有给我们提供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或方法。

二是联系材料,看看材料提供了哪些有用信息,如果材料呈现的是问题或困难,就要对 症下药地提出措施;如果材料呈现的是成功经验,就要对材料中的措施与经验加以概括总结,并使之与教材理论相符合。

三是联系时政知识,从时政知识、党和国家的现行方针政策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学以致用】

经济学上所推崇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是低收入者、高收入者相对较少,中等收入者占绝大多数的收入分配结构,可以说是最理想的收入分配结构。这种结构要比我国目前的金字塔型收入结构稳定得多。在十八大报告提出“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这一要求下,中央强调对不同的收入群体采取不同的调节办法,决心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

从经济制度上看,你认为怎样才能构建橄榄型的收入分配结构?

[答案](1)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发挥各种所有制形式在社会财富增长中的作用。

(2)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兼顾效率与公平,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促进社会财富的快速增长。

(3)同时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通过发挥政府作用和强化税收调节,实现社会公平。

第四篇: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案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新课程理念

立足学生学情实际,采取探究合作式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不仅强调学生要倾听教师,更要强调教师要倾听学生,珍视探究中学生的个人观点、独特感受和体验,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同时,要特别强调学生之间的相互倾听、交流与合作。把枯燥的理论思考融于针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合作探究之中,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机结合起来。

(二)课标要求及分析

(1)课标要求:解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2)课标要求分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的分配原则做出了重大调整:

1992年10月,十四大提出:针对平均主义的分配体制,提倡讲求效率,合理拉大收入差距,做到“兼顾效率与公平”

1993年11月,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先富带后富,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2004年9月,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为此,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要注重社会公平。

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重视社会公平。

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三)学情分析

(1)学生知识背景分析:学生已经在上一框题学习了我国分配制度的有关知识,但对于我国分配格局的现状缺乏深入思考。

(2)学生生活背景分析:在生活中学生已经观察和初步感知到了不同的分配方式导致的收入差距问题,但缺少对解决收入差距过大以及效率与公平关系问题的思考。

(3)学生准备情况分析:通过预习导航学生初步了解了本框的基本知识点,同时让学生上网查阅有关收入差距过大的相关材料,并互相交流,鼓励学生对效率与公平问题做出思考。

(四)教材分析

1.本框地位分析

本框题从学生已知的我国分配制度出发,进一步学习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在思考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上,启发学生对生产领域和国家政策的深入思考,对本单元的学习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引导学生更加关注经济生活的重要内容。

2.教学内容分析

本框共设两目,分别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第一目主要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公平,尤其是收入分配的公平,接着帮助学生理解我国当前收入分配制度是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的;第二目在分析效率含义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效率和公平的辩证关系,以及我国当前对此问题解决的政策措施。

3.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借助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帮助学生了解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明确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制度保证和重要举措以及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理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我国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政策措施。

能力目标:在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初步培养学生辩证思考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能力;借助角色扮演的体悟,帮助学生进一步培养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针对现实生活中分配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的思考,在教师引导,生生互动学习中,为学生初步了解和培养公平精神奠定思想基础;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心弱势群体的道德良知和责任意识。

(4)教学重点难点分析及确立依据

本框题围绕“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重点思考了两个问题: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和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

第一,基于学情。学生已初步了解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和感知到不同的分配方式导致的收入差距问题,但对此问题缺乏深入的理性思考。

第二,基于当前我国收入分配方面的突出矛盾,依据当前我国收入分配方面的重大变化。

(五)教学方式和手段

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讲授式等教学方法以及多媒体、学案等教学手段。

二、教学环节设计

【情境导入】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性生活入手设置情境,通过图片强烈对比,引入本课学习,为学生了解社会收入差距过大做出思想与情感铺垫,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引发的社会问题。<幻灯片展示>

设问:同一种消费行为,为什么人们之间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反映了社会生活中存在什么问题? 学生思考回答„„

【新课推进】

<幻灯片展示>

1978—2004年我国基尼系数变动情况

注:基尼系数是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基尼系数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学生思考回答。

设疑1:公平就是消灭差别,有差别就不公平。人人平均、不存在差别才是公平。

设疑2:公平不在于没有差别,而在于差别是否合理。如果差别给人以激励,使经济具有活力和效率,又不影响社会稳定,就是公平。

(引导出公平的含义)

板书:1.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

公平主要指收入分配中的公平,公平不是平均主义。

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允许收入差距的存在。当然收入差距是有限度的,限度是能够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幻灯片展示>

经初次分配,国家、企业、居民收入增长比较

请问上表中国家、企业和居民收入的这种分配格局的比例是否合理?为什么?

我们在收入分配中应该做出哪些调整,才能使三者之间的分配格局比例更加合理?

我国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政策措施。

学生按角色分组讨论:劳动者(农民工)组、生产要素所有者组、政府组、企业组。

活动说明:分组讨论,请各小组分别站在各自角色的立场上合作讨论,在收入分配中应该作出哪些调整,才能使三者之间的分配格局比例更加合理。

设计意图:学生立足不同角色,分组合作探究,提出使分配格局的比例更加合理的措施,各组代表各抒己见,通过合作探究突破本课重难点,为学生理解公平和效率的辩证关系作出铺垫。为学生初步理解我国“提高两个比重”的迫切性和重要意义作出思想理论铺垫,进一步培养学生参与讨论社会问题的能力。

温故而知新: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是怎样的?

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设问:这种收入分配制度对于解决收入分配公平有什么作用呢?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现实生活中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按劳分配为主要收入方式的劳动者。

设计意图:为了学生能够有效的积极思考、合作探究,根据学情,给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背景材料,为学生提供思考的平台及思维的空间;同时在探讨背景材料的过程中不断结合学生的课堂生成问题适时引导、设疑,层层深入,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推动对实现社会公平问题的深入思考,从而在教师的引导、设疑和学生的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中得出结论,而不是教师直接给予学生的结论。

<幻灯片展示>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劳动报酬与GDP增速的关系

江苏职工劳动报酬与GDP增速比较

从数据中我们看到,江苏职工的劳动报酬没有随经济增长而增长。尤其在2003年至2005年间,江苏职工的劳动报酬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反而是逐年下降。

那么,这种情况势必带来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呢?

设计意图:借助图表数据的变化,通过教师引导,突破本课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的重要性,同时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

<幻灯片展示>下面我们再一起看看同一城市中不同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差距。

据《经济参考报》对北京市农民工收入的相关调查(调查人数29425人)。

学生思考讨论:

(突破重难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

设计意图:借助图片直观性,为学生理解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提供依据,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和理解我国税收和相关社会保障政策的重要意义。

<幻灯片展示>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呢?

学生可举一些自己了解的税收或社会保障方面的调解收入分配的例子。

2.我国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政策措施

(1)坚持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进一步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2)提高“两个比重”

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维护劳动者利益,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当前,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为此,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财政和税收,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设计意图:借助对实际问题的思考,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探讨,突破本课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如何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同时为理解国家为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所采取的政策作出铺垫。

<幻灯片展示>分组探究

某国有一企业,2008年经济效益很好,为鼓励企业员工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作出贡献,准备用300万元作为年终奖金,奖励以下三类人员:企业技术开发创新的科研人员;企业生产的管理人员;生产一线的优秀职工。你们认为这笔奖金如何分配比较合适?为什么?

【温馨提示】

联系背景材料,企业在分配奖金时,既要合理拉开一定的差距,促进企业效率的提高,但是又不能使收入差距过分悬殊,还要体现分配的公平。

3.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二者对立统一关系简图(学生理解,老师归纳,提升)

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给劳动者提供充分的利益和权力分配的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效率的积极性。

当然他们之间也有矛盾。

【总结、探究、提升】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板书设计】

一、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1.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

2.我国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政策措施

3.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课后探究】

在“三农问题”上如何理顺分配关系?

【结束语】

总之,必须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统一,围绕改善民生谋发展,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持久动力,着眼维护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教学反思】

立足学生学情实际,采取探究合作式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不仅强调学生要倾听教师,更要强调教师要倾听学生,珍视探究中学生的个人观点、独特感受和体验,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同时,要特别强调学生之间的相互倾听、交流与合作。把枯燥的理论思考融于针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合作探究之中,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机结合起来。

不足之处是受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以及学生对社会问题的了解程度,讨论时有的问题讨论得不够深入和细致,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师课堂的驾驭能力。

第五篇: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案

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教案

朱其福

一、目标和解析 知识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公平以及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 2.理解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 3.懂得效率的含义;

4.理解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

5.理解当前我国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政策措施。能力目标:

1.准确把握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辩证思维能力;

2.从收入分配角度对如何提高效率、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提出合理建议的实践能力; 3.结合社会主义建设,对如何更加注重公平提出合理建议的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兼顾效率与公平,树立效率意识,培养公平精神。教学重点:如何实现社会收入分配公平教学难点:怎样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二、预习导学

(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1.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 是社会公平的内容。2收入分配公平:

(1)含义:指收入分配,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 不能过大,要保证人们的 需要。

(2)原因:收入分配公平是 的内在要求,是实现 的体现。3.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重要举措: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 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 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再分配更加。

(二)兼顾效率与公平1.效率

(1)含义:指经济活动中 和 的比率,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2)意义:效率提高意味着资源的 和社会财富的。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一致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

三、问题引领,知识探究

(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探究一:

绝对公平的材料和漫画

问题 :上述材料中的分配是公平分配吗?为什么?

探究二:

妈妈带回了一块大蛋糕,出门前让兄弟俩自己分着吃。由于担心谁来切都会给自己多切一些,所以兄弟两人为如何公平地分蛋糕而争执不下。这时,有人给他们出了一个主意.....问题1:在没有第三方的情况下,请设计一份公平分蛋糕的方案,并说明理由

问题2:这个小故事,对我们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有何借鉴意义? 措施1 ——制度保证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材料一:

材料二:

问题一: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居民收入存在什么问题?

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劳动报酬存在什么问题? 问题二:根据本材料,归纳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 措施2——重要举措:提高两个比重、实现两个同步

增加居民收入,尊重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探究三:

(1)上图中,我国收入分配不公的表现有哪些?

(2)从国家的角度,谈谈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

措施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缩小收入差距。

【名词点击】转移支付:又称无偿支出,政府或企业无偿地支付给个人或下级政府,以增加其收入和购买力的费用

总结:

1、制度保障----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重要举措----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合理比重,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3、重要举措----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探究四:回顾近四十年,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的变化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按劳分配的原则;

1987年十三大第一次提出要在“在促进效率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 2002年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2007年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注重公平。” 2012年十八大提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加人民福祉” 2017年,十九大提出“做大蛋糕,实现一定水平上的公平正义”

(1)什么叫效率?引入效率有什么经济意义?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怎样的?(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如何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二)兼顾效率与公平

探究五:小组讨论:既然公平影响着效率,效率影响着公平,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够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练习: 1.关于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 ②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③效率提高有助于激发劳动者积极性 ④公平有助于增加社会财富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2.某公司是一家效益很好的企业,后来,一线工人的年收入不足高层管理人员的十分之一。优秀工人纷纷跳槽。新领导上任后,大幅度提高一线工人的劳动报酬。公司又红火起来。该公司经济效益的变化说明了()①有差别就不公平,必然影响企业工人的积极性 ②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必须反对平均主义 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保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④合理的差别内共享劳动成果有利于提高效率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下载高中政治 课时作业(十四)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政治 课时作业(十四)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新人教版必修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说课稿(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说课教案 课题名称:必修一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 教材版本:人 教 版 教师姓名: 刘 丽 珠学校:樟树中学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刘丽珠,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人......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学案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学案 一、 知识回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据此回答例1——例4 [例1]下列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说课稿

    高中政治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本课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题的内容。该框在本单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承接了教......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练习题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 1.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

    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高中政治《7.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高中政治《8.1国家财政》教案 新人教版 必修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明确实现公......

    教学反思《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教学反思--《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2013年11月29日上午第四节,我在船寮高中高一(2)班上了一堂县级公开课,课题为《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对这节课进行了自我反思,具体反馈如下: 总......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学设计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学设计 【教学依据】 〖教材分析〗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是高一政治必修1第三单元第七第二框的内容。本框主要讲述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以及处理好......

    依兰高中政治组朱玉美的《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案

    《收入分配与收入公平》教学设计 依兰县高级中政治组 朱玉美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注重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实现公平的收入分配的举措。 2、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