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发展规范、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时间:2019-05-14 22:47: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构建和发展规范、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构建和发展规范、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第一篇:构建和发展规范、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构建和发展规范、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写在劳动合同法颁布之际 郑功成 中国人民大学 教授

对于用人单位或者雇主与广大劳动者而言,2007年6月29日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特殊日子,因为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当天下午以145票赞成、0票反对、0票弃权、1人未投票的表决结果顺利地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胡锦涛主席于同日签署了这一法律。随着劳动合同法的通过及其自2008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中国的劳动关系便有了规范的、明确的、具体的法律依据。

一、劳动合同法是一部有着特殊意义的重要法律

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过程,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并产生过很大分歧。尤其是2006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劳动合同法草案全文向社会公布并征求意见后,短短一个月即收到了意见19万多条,远远超过物权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时1万多条的意见反馈。提出意见的不仅有国内许多单位与个人,而且有许多国际组织、跨国公司与雇主组织等。劳动合同法的制定之所以受到如此程度的重视和广泛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关注,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已经成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整个社会是否和谐以及和谐到什么程度,从根本上讲也将取决于劳动关系的和谐程度,而劳动合同法就是为这一基本社会关系确立行为规范并明确当事人双方权利义务的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的特殊性,在于它规范的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是包含了经济权益、社会权益乃至于部分政治权益的劳动关系,这是一种特殊的、复杂的社会关系。尽管劳动合同法提供的主要是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的行为规范,尽管许多人都主张应突出保护劳动者的权益,但我认为,仍然不应当将劳动合同立法片面理解为只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它事实上是对国家、社会、用人单位或雇主、劳动者均有利的立法行为。

对用人单位或雇主而言,劳动合同法不仅有利于其减少劳动纠纷和控制劳工风险,而且有利于其减少乃至杜绝因劳动关系失范而导致利益受损的现象,进而促进用人单位或雇主理性经营、健康发展。因为有了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或雇主在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时,就有了明确的、规范的、具体的法律依据,可以因此而明了自己在雇用劳动者中的法定责任与义务,这实际上有利于控制自己的劳工风险;有了劳动合同法的规范,用人单位或雇主在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并履行劳动合同的过程中,其正当权益也会得到法律的保护,因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而导致利益受损的现象将会减少乃至杜绝,因劳动者违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反劳动合同而造成的损失亦会依法得到补偿。必须承认,通过损害劳动者权益来获得超额的利润或收益是一种不理性、非长远的经营行为,因此,劳动合同法的制定及其规范与刚性约束,必然会约束用人单位或雇主在处理与劳动者的关系时的非理性行为,促使用人单位或雇主在处理劳动关系时保持理性并不突破法制与道德的底线,这对于消除劳资对抗、促进劳资双赢格局的形成是非常有益的。因此,用人单位或雇主应当欢迎劳动合同法的制定。

对劳动者而言,劳动合同法将为其维护自身的权益提供清晰的法律规范与保障,当劳动者权益受损时就可以依法通过相应的途径来寻求保护。清晰的法律规定,客观上能够改变劳动者的弱势地位。因为劳动者权益受损情形下的救济途径是劳动合同法中的重要内容,而对于执法部门与机关而言,劳动合同法的制定将为其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依据,这不仅会强化执法者的权威,而且能够提高执法与司法的效率。

对国家与社会而言,只要作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的劳动关系得到合理规范,失范的劳动关系就可以走向规范,失衡的劳动关系才能在规范、和谐、稳定的轨道真正走向平衡,这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因此,劳动合同法虽然只是我国劳动法制的组成部分,其意义却远远超过了劳动关系的范畴,它不仅在事实上在劳动法制中具有核心地位,而且对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可见,劳动合同法既是规范当代社会最基本社会关系的重要法律,也是有利国家、社会、用人单位或者雇主、劳动者的立法。

二、构建规范、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劳动合同法的最终目的

劳动合同法的最终目的,既不是为了单纯维护劳动者的权益,也不是为了单纯维护用人单位或者雇主的权益,而是通过明确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和规范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与终止行为来构建规范、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一方面,对迅速发展中的中国而言,如果继续允许劳动关系中失范、失衡的现象持续下去,强资本弱劳工格局就会进一步向用人单位或者雇主倾斜,结果必然是用人单位或者雇主单赢而劳动者受损,劳动纠纷与劳资矛盾将不可避免地走向恶化,最终必然劳资对抗并引发出重大的社会危机、经济危机与政治危机。另一方面,如果在现阶段过分强调劳动者的权益,又可能造成资本的流失,同样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资本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它总是可以找到廉价的劳动力,如果资本利益受损严重而导致资本大幅外流,不仅国家发展会受到影响,而且劳动者也将因就业岗位的减少而陷入更为不良的境地。因此,最符合国家利益的应当是劳资合作与双赢,即用人单位或者雇主能够继续在中国境内赚取合理的利益,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而劳动者的境遇又能够获得较多改善,这样才能造就劳资双赢、国家大赢的美好结局。

要达到构建规范、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的目的,劳动合同法当然需要体现出平等的立法理念。尽管基于中国强资本弱劳工格局的现实,劳动合同立法需要更多地关注对劳动者正当权益的维护,但劳动合同的合同性质是不容改变的,作为一种特殊的民事合同与特殊的民事关系,其立法的宗旨仍然应当是“平等”,即既要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要维护用人单位或者雇主的合法权益。强调以“平等”的立法理念来制定劳动合同法并保护劳动者的正当权益,绝大多数人都能够理解并给予支持;强调以“平等”的立法理念来制定劳动合同法并同样保护雇主的正当权益,可能不被一些人所接受,但现实中确实存在着劳动者不遵守劳动合同规定而擅自离职或者在劳动期间违反劳动合同规定,或者违背竞业限制的从业惯例,进而造成用人单位或雇主利益受损的现象。对此,只有通过劳动合同法来明确用人单位或雇主与劳动者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各自的正当权益,才能确保劳动关系的平等、稳定,而这是劳动关系和谐进而社会和谐的前提条件。因此,劳动合同法不能被片面理解为偏袒劳动者的法律,对劳动者权益的重视与维护,恰恰是基于“平等”的立法理念,是为了使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取得与用人单位或雇主平等的法律地位。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要构建规范、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法尤其需要明确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同时规范合同订立、履行、终止的程序。在世界各国,劳动立法尤其是专门的劳动合同立法的核心内容就是明确规范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劳动合同最重要的功能也是明确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对用人单位或雇主而言,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自主聘用并依据劳动合同进行使用与管理劳动者是其重要的权益,但同时承担着必须依法支付劳动报酬、提供劳动保护、参加社会保险等多项义务;对劳动者而言,其依法享有平等就业权、休息休假权、劳动报酬权、劳动保护权、社会保险权等权益,同时也必须承担尽职工作、服从管理等义务。当然,就具体的劳动关系而言,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还不止这些,用人单位或者雇主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不仅需要根据劳动合同法的明确规范将双方的基本权利义务载入劳动合同之中,而且还可以根据法律规定的原则将双方的权利义务规定更为明细化。有了对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法律规范,就能够让双方当事人依法享有法定的权利并承担法定的义务。因此,劳动合同法不仅将明确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纳入立法宗旨中,在第一章对劳动合同的基本问题作了规定,而且在分则部分对劳动合同的订立、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集体合同、劳务派遣合同及其他用工形式、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劳动合同的具体制度作了规定。通过依法订立劳动合同,劳动者在合同期限内就获得了有保障的工作,用人单位或者雇主就不得无故解除劳动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合同,同时也能够根据劳动合同的约定时间、条件、方式来合理使用与管理劳动力。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及合同订立、履行与终止行为程序等的明确,既有利于减少和防止发生劳动纠纷,又有利于纠纷发生后明晰各自的责任。

此外,明确相应的行政监督与司法保障措施,亦是劳动合同法确保劳动合同当事人双方权利义务得到履行的保证。以往劳动领域出现的许多问题及劳动者权益受损害的现象,公众对行政部门与司法机关的批评甚多,这方面确实存在着执法部门或机关不作为的原因,但也有法律规范不到位、不明确的原因。因此,劳动合同法的制定,进一步明确了劳动行政部门的执法责任及执法程序,同时还明确了司法机关依法裁判劳动案件的责任与依据。通过明确并进一步强化劳动行政监督与司法保障的权威,才能有效地维护好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的权益,尤其是使劳动者权益受损的现象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综上,对劳动合同法立法目的的正确理解,应当是构建和发展规范、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这既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符合国际劳动关系潮流的合理取向。

三、强调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并不构成对用人单位或者雇主合法权益的侵犯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在劳动合同法草案的审议过程中,曾经发生过该法是保护劳动合同当事人双方的正当权益还是只保护劳动者正当权益的争议。我一直坚持劳动合同法应当保护当事人双方的正当权益,但同时认为在现阶段确实需要更加关注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维护。

强调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因为在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或者雇主因拥有用人自主权而处于优势地位,劳动者虽然可以自由选择用人单位或者雇主,但在劳动力资源严重过剩的背景下,劳动者的地位必然持续弱化。在全球化条件下,劳动关系中的强资本弱劳工格局更是加速形成。尽管用人单位或者雇主与劳动者双方从表面上看是一种“愿打愿挨”的平等关系,但形式上的平等并不能掩盖劳动关系事实上的不平等,即用人单位或者雇主选择劳动者的主动权明显地要大于劳动者选择用人单位或者雇主的主动权,用人单位或者雇主对劳动者的约束力明显地要大于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或者雇主的约束力。因此,世界各国的劳动立法都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作为重要目的。

对中国而言,劳动合同法强调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更是具有必要性与重要性。因为劳动者在现实中权益受损害的现象较为普遍且严重,一些用人单位或雇主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或者签订有损劳动者正当权益的劳动合同,部分劳动者的劳动休息权、劳动报酬权、劳动保护权、社会保险权等被一些用人单位或雇主任意侵害,由于劳动合同不规范而导致的民事纠纷与法律纠纷也在大幅度增长。这更表明了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已经成为中国现阶段促进社会公平、维护正义底线的第一块基石。因此,通过劳动合同法来规范用人单位或雇主的行为,并切实维护劳动者的正当权益,既是这部法律的现实使命,也是国家立法机关对制约任意损害劳动者权益现象发出的强烈信号。

当然,强调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并不意味着不保护用人单位或者雇主的合法权益,更不意味着侵犯用人单位或者雇主的合法权益。一方面,劳动合同法中也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或者雇主的合法权益,他们的合法权益同样受到法律的保护,法律只对用人单位或者雇主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制裁;另一方面,劳动合同法保护的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并不支持和保护劳动者的非法要求,凡劳动者损害了用人单位或者雇主的合法权益同样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在劳动合同法中,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在劳动合同法立法目的条款中作出明确阐述并具体化在其他章节的条款之中的。尽管法律目的条款中未提到保护用人单位或者雇主的合法权益,但它事实上已经将保护用人单位或者雇主合法权益的精神蕴涵在其他条款之中,如用人单位或者雇主可以在一定情形下解除劳动合同、竞业限制等,均体现了对用人单位或者雇主合法权益的保护。可见,劳动合同法虽然在立法目的条款中强调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但并不构成对用人单位或者雇主合法权益的侵犯,更不是对劳动者的偏袒,而是基于劳动者弱势地位及现实中对劳动者权益损害严重的情形做出的强调。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根据劳动合同法,我国劳动者可以享有广泛的权利,包括平等就业、自由择业、付劳获酬、休息休假、安全卫生、职业技能培训、社会保险与职业福利等,都是劳动者应当享有的合法权益,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这些权利的明确规范,既为劳动者享受这些权益提供了具体的法律依据,也为执法机关依法维护劳动者正当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

四、劳动法制的健全还需要其他法律、法规配套

尽管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合同行为及其实质内容进行了规范,但要真正构建规范、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还需要其他法律、法规的配套。例如,有关职业安全卫生,必须依靠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的配套,才会有具体的标准;劳动者的劳动报酬规定,还需要有劳动工资方面的法律、法规来支撑。再如,就业不平等或者歧视问题,还需要在就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中作进一步的明确。如果没有其他法律、法规的配套,劳动合同法中的许多规定可能难以全面得到贯彻实施。

与此同时,劳动关系作为能够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在我国现阶段更表现出它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因为我国还在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用工形式的出现,使这种特殊的社会关系进一步复杂化。如何处理转型期间复杂的劳动关系及灵活的用工形式,曾经是劳动合同法立法过程中面临的难点。建立在正规且稳定的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就业基础上的劳动关系,是能够在法律层面上得到较好规范的。但各种非正规的、不稳定的用工形式、劳务派遣用工形式和一人受雇多处等现象,其劳动合同的订立与履行却有着自己的特殊性。劳动合同法中虽然对此已经有了原则性的规范,但还必须通过相关的法规与政策来细化,这种细化还需要保持一定的灵活性,才能与现阶段的具体国情保持适应。

可见,不能指望劳动合同法就可以解决现实劳动关系及劳动领域中的所有问题,这一法律制定后不仅迫切需要广泛宣传以达到让所有用人单位或者雇主、劳动者全面了解并运用的目的,而且还需要有其他法律、法规以及能够适应现实劳动关系灵活性的实施细则来详加规范,劳动合同法亦需要在实施一段时期后再行修订完善。因此,劳动合同法的制定,不是完成了规范劳动关系的全部任务,而只是完成了根本或基本任务而已。

总之,制定劳动合同法不仅是我国劳动领域的重大事情,也是现阶段调节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立法事件。劳动合同法的通过,将能够矫正失范的劳动关系,平衡失衡的劳动关系,在确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或雇主平等的法律地位的基础上,维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实现用人单位或雇主与劳动者走向合作与双赢,最终实现构建规范、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的目的。因此,劳动合同法应当是一部符合用人单位或雇主与劳动者双方共同利益的法律。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出处:《中国人大》2007年7月

第二篇:构建和发展规范、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写在劳动合同法颁布之际(郑功成 中国人民大学)

构建和发展规范、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写在劳动合同法颁布之际 郑功成中国人民大学

教授

上传时间:2008-6-1

对于用人单位或者雇主与广大劳动者而言,2007年6月29日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特殊日子,因为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当天下午以145票赞成、0票反对、0票弃权、1人未投票的表决结果顺利地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胡锦涛主席于同日签署了这一法律。随着劳动合同法的通过及其自2008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中国的劳动关系便有了规范的、明确的、具体的法律依据。

一、劳动合同法是一部有着特殊意义的重要法律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过程,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并产生过很大分歧。尤其是2006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劳动合同法草案全文向社会公布并征求意见后,短短一个月即收到了意见19万多条,远远超过物权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时1万多条的意见反馈。提出意见的不仅有国内许多单位与个人,而且有许多国际组织、跨国公司与雇主组织等。劳动合同法的制定之所以受到如此程度的重视和广泛关注,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已经成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整个社会是否和谐以及和谐到什么程度,从根本上讲也将取决于劳动关系的和谐程度,而劳动合同法就是为这一基本社会关系确立行为规范并明确当事人双方权利义务的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的特殊性,在于它规范的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是包含了经济权益、社会权益乃至于部分政治权益的劳动关系,这是一种特殊的、复杂的社会关系。尽管劳动合同法提供的主要是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的行为规范,尽管许多人都主张应突出保护劳动者的权益,但我认为,仍然不应当将劳动合同立法片面理解为只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它事实上是对国家、社会、用人单位或雇主、劳动者均有利的立法行为。

对用人单位或雇主而言,劳动合同法不仅有利于其减少劳动纠纷和控制劳工风险,而且有利于其减少乃至杜绝因劳动关系失范而导致利益受损的现象,进而促进用人单位或雇主理性经营、健康发展。因为有了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或雇主在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时,就有了明确的、规范的、具体的法律依据,可以因此而明了自己在雇用劳动者中的法定责任与义务,这实际上有利于控制自己的劳工风险;有了劳动合同法的规范,用人单位或雇主在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并履行劳动合同的过程中,其正当权益也会得到法律的保护,因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而导致利益受损的现象将会减少乃至杜绝,因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而造成的损失亦会依法得到补偿。必须承认,通过损害劳动者权益来获得超额的利润或收益是一种不理性、非长远的经营行为,因此,劳动合同法的制定及其规范与刚性约束,必然会约束用人单位或雇主在处理与劳动者的关系时的非理性行为,促使用人单位或雇主在处理劳动关系时保持理性并不突破法制与道德的底线,这对于消除劳资对抗、促进劳资双赢格局的形成是非常有益的。因此,用人单位或雇主应当欢迎劳动合同法的制定。

对劳动者而言,劳动合同法将为其维护自身的权益提供清晰的法律规范与保障,当劳动者权益受损时就可以依法通过相应的途径来寻求保护。清晰的法律规定,客观上能够改变劳动者的弱势地位。因为劳动者权益受损情形下的救济途径是劳动合同法中的重要内容,而对 1 于执法部门与机关而言,劳动合同法的制定将为其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依据,这不仅会强化执法者的权威,而且能够提高执法与司法的效率。

对国家与社会而言,只要作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的劳动关系得到合理规范,失范的劳动关系就可以走向规范,失衡的劳动关系才能在规范、和谐、稳定的轨道真正走向平衡,这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因此,劳动合同法虽然只是我国劳动法制的组成部分,其意义却远远超过了劳动关系的范畴,它不仅在事实上在劳动法制中具有核心地位,而且对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

可见,劳动合同法既是规范当代社会最基本社会关系的重要法律,也是有利国家、社会、用人单位或者雇主、劳动者的立法。

二、构建规范、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劳动合同法的最终目的

劳动合同法的最终目的,既不是为了单纯维护劳动者的权益,也不是为了单纯维护用人单位或者雇主的权益,而是通过明确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和规范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与终止行为来构建规范、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一方面,对迅速发展中的中国而言,如果继续允许劳动关系中失范、失衡的现象持续下去,强资本弱劳工格局就会进一步向用人单位或者雇主倾斜,结果必然是用人单位或者雇主单赢而劳动者受损,劳动纠纷与劳资矛盾将不可避免地走向恶化,最终必然劳资对抗并引发出重大的社会危机、经济危机与政治危机。另一方面,如果在现阶段过分强调劳动者的权益,又可能造成资本的流失,同样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资本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它总是可以找到廉价的劳动力,如果资本利益受损严重而导致资本大幅外流,不仅国家发展会受到影响,而且劳动者也将因就业岗位的减少而陷入更为不良的境地。因此,最符合国家利益的应当是劳资合作与双赢,即用人单位或者雇主能够继续在中国境内赚取合理的利益,而劳动者的境遇又能够获得较多改善,这样才能造就劳资双赢、国家大赢的美好结局。

要达到构建规范、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的目的,劳动合同法当然需要体现出平等的立法理念。尽管基于中国强资本弱劳工格局的现实,劳动合同立法需要更多地关注对劳动者正当权益的维护,但劳动合同的合同性质是不容改变的,作为一种特殊的民事合同与特殊的民事关系,其立法的宗旨仍然应当是“平等”,即既要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要维护用人单位或者雇主的合法权益。强调以“平等”的立法理念来制定劳动合同法并保护劳动者的正当权益,绝大多数人都能够理解并给予支持;强调以“平等”的立法理念来制定劳动合同法并同样保护雇主的正当权益,可能不被一些人所接受,但现实中确实存在着劳动者不遵守劳动合同规定而擅自离职或者在劳动期间违反劳动合同规定,或者违背竞业限制的从业惯例,进而造成用人单位或雇主利益受损的现象。对此,只有通过劳动合同法来明确用人单位或雇主与劳动者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各自的正当权益,才能确保劳动关系的平等、稳定,而这是劳动关系和谐进而社会和谐的前提条件。因此,劳动合同法不能被片面理解为偏袒劳动者的法律,对劳动者权益的重视与维护,恰恰是基于“平等”的立法理念,是为了使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取得与用人单位或雇主平等的法律地位。

要构建规范、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法尤其需要明确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同时规范合同订立、履行、终止的程序。在世界各国,劳动立法尤其是专门的劳 2 动合同立法的核心内容就是明确规范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劳动合同最重要的功能也是明确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对用人单位或雇主而言,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自主聘用并依据劳动合同进行使用与管理劳动者是其重要的权益,但同时承担着必须依法支付劳动报酬、提供劳动保护、参加社会保险等多项义务;对劳动者而言,其依法享有平等就业权、休息休假权、劳动报酬权、劳动保护权、社会保险权等权益,同时也必须承担尽职工作、服从管理等义务。当然,就具体的劳动关系而言,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还不止这些,用人单位或者雇主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不仅需要根据劳动合同法的明确规范将双方的基本权利义务载入劳动合同之中,而且还可以根据法律规定的原则将双方的权利义务规定更为明细化。有了对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法律规范,就能够让双方当事人依法享有法定的权利并承担法定的义务。因此,劳动合同法不仅将明确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纳入立法宗旨中,在第一章对劳动合同的基本问题作了规定,而且在分则部分对劳动合同的订立、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集体合同、劳务派遣合同及其他用工形式、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劳动合同的具体制度作了规定。通过依法订立劳动合同,劳动者在合同期限内就获得了有保障的工作,用人单位或者雇主就不得无故解除劳动合同,同时也能够根据劳动合同的约定时间、条件、方式来合理使用与管理劳动力。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及合同订立、履行与终止行为程序等的明确,既有利于减少和防止发生劳动纠纷,又有利于纠纷发生后明晰各自的责任。

此外,明确相应的行政监督与司法保障措施,亦是劳动合同法确保劳动合同当事人双方权利义务得到履行的保证。以往劳动领域出现的许多问题及劳动者权益受损害的现象,公众对行政部门与司法机关的批评甚多,这方面确实存在着执法部门或机关不作为的原因,但也有法律规范不到位、不明确的原因。因此,劳动合同法的制定,进一步明确了劳动行政部门的执法责任及执法程序,同时还明确了司法机关依法裁判劳动案件的责任与依据。通过明确并进一步强化劳动行政监督与司法保障的权威,才能有效地维护好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的权益,尤其是使劳动者权益受损的现象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综上,对劳动合同法立法目的的正确理解,应当是构建和发展规范、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这既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符合国际劳动关系潮流的合理取向。

三、强调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并不构成对用人单位或者雇主合法权益的侵犯

在劳动合同法草案的审议过程中,曾经发生过该法是保护劳动合同当事人双方的正当权益还是只保护劳动者正当权益的争议。我一直坚持劳动合同法应当保护当事人双方的正当权益,但同时认为在现阶段确实需要更加关注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维护。

强调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因为在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或者雇主因拥有用人自主权而处于优势地位,劳动者虽然可以自由选择用人单位或者雇主,但在劳动力资源严重过剩的背景下,劳动者的地位必然持续弱化。在全球化条件下,劳动关系中的强资本弱劳工格局更是加速形成。尽管用人单位或者雇主与劳动者双方从表面上看是一种“愿打愿挨”的平等关系,但形式上的平等并不能掩盖劳动关系事实上的不平等,即用人单位或者雇主选择劳动者的主动权明显地要大于劳动者选择用人单位或者雇主的主动权,用人单位或者雇主对劳动者的约束力明显地要大于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或者雇主的约束力。因此,世界各国的劳动立法都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作为重要目的。

对中国而言,劳动合同法强调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更是具有必要性与重要性。因为劳动者在现实中权益受损害的现象较为普遍且严重,一些用人单位或雇主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或者签订有损劳动者正当权益的劳动合同,部分劳动者的劳动休息权、劳动报酬权、劳动保护权、社会保险权等被一些用人单位或雇主任意侵害,由于劳动合同不规范而导致的民事纠纷与法律纠纷也在大幅度增长。这更表明了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已经成为中国现阶段促进社会公平、维护正义底线的第一块基石。因此,通过劳动合同法来规范用人单位或雇主的行为,并切实维护劳动者的正当权益,既是这部法律的现实使命,也是国家立法机关对制约任意损害劳动者权益现象发出的强烈信号。

当然,强调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并不意味着不保护用人单位或者雇主的合法权益,更不意味着侵犯用人单位或者雇主的合法权益。一方面,劳动合同法中也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或者雇主的合法权益,他们的合法权益同样受到法律的保护,法律只对用人单位或者雇主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制裁;另一方面,劳动合同法保护的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并不支持和保护劳动者的非法要求,凡劳动者损害了用人单位或者雇主的合法权益同样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在劳动合同法中,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在劳动合同法立法目的条款中作出明确阐述并具体化在其他章节的条款之中的。尽管法律目的条款中未提到保护用人单位或者雇主的合法权益,但它事实上已经将保护用人单位或者雇主合法权益的精神蕴涵在其他条款之中,如用人单位或者雇主可以在一定情形下解除劳动合同、竞业限制等,均体现了对用人单位或者雇主合法权益的保护。可见,劳动合同法虽然在立法目的条款中强调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但并不构成对用人单位或者雇主合法权益的侵犯,更不是对劳动者的偏袒,而是基于劳动者弱势地位及现实中对劳动者权益损害严重的情形做出的强调。

根据劳动合同法,我国劳动者可以享有广泛的权利,包括平等就业、自由择业、付劳获酬、休息休假、安全卫生、职业技能培训、社会保险与职业福利等,都是劳动者应当享有的合法权益,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这些权利的明确规范,既为劳动者享受这些权益提供了具体的法律依据,也为执法机关依法维护劳动者正当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

四、劳动法制的健全还需要其他法律、法规配套

尽管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合同行为及其实质内容进行了规范,但要真正构建规范、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还需要其他法律、法规的配套。例如,有关职业安全卫生,必须依靠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的配套,才会有具体的标准;劳动者的劳动报酬规定,还需要有劳动工资方面的法律、法规来支撑。再如,就业不平等或者歧视问题,还需要在就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中作进一步的明确。如果没有其他法律、法规的配套,劳动合同法中的许多规定可能难以全面得到贯彻实施。

与此同时,劳动关系作为能够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在我国现阶段更表现出它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因为我国还在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用工形式的出现,使这种特殊的社会关系进一步复杂化。如何处理转型期间复杂的劳动关系及灵活的用工形式,曾经是劳动合同法立法过程中面临的难点。建立在正规且稳定的就业基础上的劳动关系,是能够在法律层面上得到较好规范的。但各种非正规的、不稳定的用工形式、劳务派遣用工形式和一人受雇多处等现象,其劳动合同的订立与履行却有着自己的特殊性。劳动合同法中虽然对此已经有了原则性的规范,但还必须通过相关的法规与政策来细化,这种细化还需要 4 保持一定的灵活性,才能与现阶段的具体国情保持适应。

可见,不能指望劳动合同法就可以解决现实劳动关系及劳动领域中的所有问题,这一法律制定后不仅迫切需要广泛宣传以达到让所有用人单位或者雇主、劳动者全面了解并运用的目的,而且还需要有其他法律、法规以及能够适应现实劳动关系灵活性的实施细则来详加规范,劳动合同法亦需要在实施一段时期后再行修订完善。因此,劳动合同法的制定,不是完成了规范劳动关系的全部任务,而只是完成了根本或基本任务而已。

总之,制定劳动合同法不仅是我国劳动领域的重大事情,也是现阶段调节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立法事件。劳动合同法的通过,将能够矫正失范的劳动关系,平衡失衡的劳动关系,在确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或雇主平等的法律地位的基础上,维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实现用人单位或雇主与劳动者走向合作与双赢,最终实现构建规范、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的目的。因此,劳动合同法应当是一部符合用人单位或雇主与劳动者双方共同利益的法律。

出处:《中国人大》2007年7月

第三篇: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摘要: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同样也是矛盾的凸显期和多发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取得了深入发展。但是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反映在劳动力市场上就是存在着劳动关系紧张的问题。劳动关系的紧张不仅不利于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而且对于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也构成了威胁。因此,我们应该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不仅是劳动关系双方的责任,更是政府的责任。只要三方同心协力,我相信和谐的劳动关系一定会建立起来。

English abstract: China is in the key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but also the contradictory highlights period and will occur frequently.Along with our country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system, the perfection of the market economy of our country has made further development.But there have been some problems, reflected in the labor market is the labor relationship exists.Tensions Labor relations tension not conducive to the labor relations harmonious stability but also to the whole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also pose a threat.Therefore, we should establish the 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s, establishing 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s is not only working relationship both sides of responsibility, but also the government's responsibility.As long as the tripartite make concerted efforts, I believe the 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s must be established

关键词:劳动关系;工会;劳动合同;三方机制

-.我国劳动关系的现状

(-)我国劳动关系的发展

1. 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劳动关系的建立

从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与此相适应劳动关系的建立受到国家计划经济和相关政策的约束,呈现出浓厚的计划经济特征。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方式主要表现为统包统配制。国家采用全国统一招收的办法把每年新成长的劳动力“包下来”,然后再按照计划统一分配到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国家为每个人安排职业,就业单位,限定就业领域等。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依附关系在形式表现为一种行政管理关系,呈现出单

一、固定、行政化的特点。我国统包统配建立劳动关系的形成,这种方式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初。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关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劳动关系类型的单一性,劳动关系类型的单一性,劳动关系内容的国家计划性,劳动关系主体利益的一致性。

2.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劳动关系的建立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市场经济体制得以确立。因此,劳动关系也将朝着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运行的方向变革。劳动关系主体的利益明晰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政企分离、产权清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国家和企业之间有了明显的利益取向。企业成为名副其实的相对独立的经营实体和经济组织,企业与职工、经营者与劳动者在根本利益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主体明晰、地位对等、平等竞争的新型的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明晰和多元化,以劳动合同的形式建立劳动关系,明确劳动关系双方权利义务,规范和约束劳动关系双方的劳动行为,实现各自的利益,成为各类劳动关系普遍采用的一种有效形式。

(二)我国劳动关系的现状

1.劳动关系双方关系紧张矛盾激烈,由于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所以受到伤

害的总是劳动者一方,不仅给劳动者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而且严重的影响劳动者的生命。这种现象屡见不鲜。最让人引起反思的就是深圳富士康连环跳楼自杀事件。据反映,深圳富士康的员工加班的现象非常普遍。而作为雇主的一方却没有给予员工应该有的加班报酬只是一味的强调员工为公司创造经济利益,忽视员工精神方面的需求。公司没有及时对有问题员工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导致员工内心的情绪无法排解发生恶性事件。2.劳动合同签订率低,致使以后出现劳动争议后没有法律依据,不利于维护

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合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确立和形成劳动关系的依据,同样劳动合同也是保护劳动者利益不受损害的有力武器。从历史发展看,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就处于弱势地位由于雇主手中握有生产资料,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在劳动过程中雇主安排高强度的工作,却给予他们极少的报酬,劳动者无从反抗,只能忍气吞声。在当代虽然这种现象有所改变,但是并不明显。尤其是一些个体私营企业劳动合同的签订率是很低的,而恰恰在这一领域。劳动者受到的伤害是最严重的,频率也是最高的。

3.工会在维护劳动关系上的作用不明显。工会是雇员组成的组织,主要通过

集体谈判的方式代表雇员在工作场所以及整个社会中的利益。工会最首要的任务是通过工人,争取改善雇员的条件。既然工会是代表和维护劳动者权益的组织,但是经常看到的一种现象是,劳资双方出现矛盾和问题时,工会没有出面调节双方关系,反而是不闻不问,听之任之,没有尽到工会应该起的作用。由于劳动关系 双方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工会更应该积极主动的为劳动者争取应该有的权益,维护劳动者的利益,主动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良好的环境。当发生劳动争议的时候,工会必须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立场出发进行协调和处理。

二.出现这种现状的原因

1.劳动者自身素质不高,法制观念不强,法制意识淡薄,没有意识到签订劳

动合同对于自身的重要性,致使以后出现劳动争议时处于不利地位,不能够维护好自己应该有的权益,使自己的利益受损不利于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和稳定。企业也没有尽到应该有的责任,企业招收新员工时应积极主动的与新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不仅可以避免以后发生劳动争议,规范双方的劳动行为,而且对于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都有积极的意义。

2.工会没有尽到应该有的义务,即积极主动的维护劳动者的利益,为劳动者

争取一切有利于劳动者的条件。工会领导干部责任心不强,服务意识淡薄所以才会出现如此多的劳动争议,而且每次都以劳动者的失败而告终。工会没有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来组织活动,致使凝聚力不强工作效率低下。工会作为职工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要求必须实行充分的民主。民主是工会工作的基础,没有民主就没有工会,不实行民主就会脱离群众,工会活动就难以进行。我国法律的制度的缺位,没有对工会干部提出可靠的保障主要是物质方面的保障,因而无法充分调动工会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使得工会在这一方面很被动,无法行使自己的职权。

3. 政府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虽说是自主经营自负

盈亏的,但是政府也有协调劳动关系的义务,而且政府还应该积极为创造和谐的劳动关系提供良好的环境,提供更好的条件来维护好发展好劳动关系。可是政府在这方面的努力还很不够,仍需继续努力。理想的状况是政府作为中立的调停者,为劳动关系营造一个公平的外部环境,使劳资双方能够通过平等协商或谈判来解决内在冲突,使产业冲突减少到最小程度。三. 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

1.劳动者应该加强学习,着重学习我国劳动关系方面的法律,提高自己的法

制意识和法制观念,进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创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时必须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这是建立劳动关系的依据。应该明确自身享有的权利,明确应该履行的义务并积极的按照合同的要求去做,为创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出了按照劳动合同的规定提供相应的劳动条件外,比如:为劳动者提供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条件,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 职业培训等还应积极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在业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员工的日常生活,缓解工作压力,增进双方彼此的交流和了解,不仅对于构建自己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员工的认同感而且对于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具有积极的意义。企业应该建立健全和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这一制度一定要完善、全面,同时在依法依程序制定这些制度后还必须让劳动者知道。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薪酬制度、招聘管理、培训管理、业绩考评与奖惩管理、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管理等这些制度应该用书面文件的形式,且必须公开透明。管理制度的健全完善和可操作性是避免引发劳资纠纷的基础,人力资源管理必须依照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本企业规章制度,不能与法律法规条文相抵触更不能随心所欲,如果这样的话,劳动者心理就会不平衡,没有标准就不会有公平和公正,管理也就无法真正做到激励劳动者努力工作。

2.工会要想真正起到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作用,在集体谈判为劳动者谋求经济

利益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工会作为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要求工会首先要在劳动关系领域发挥作用,加大劳动关系协调力度,突出对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要在代表和维护职工政治利益的同时,代表和维护其劳动权益和经济利益。通过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进一步保护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工会应吸引职工群众积极参加改革,努力完成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任务的职能。工会作为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应该把发展生产力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归宿,这完全符合广大职工群众的利益,符合工会的性质和宗旨,从这个意义上说,工会做好职工群众参加经济建设,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在改革和建设的主力军的作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就是从根本上维护了职工群众的长远利益。工会代表和组织职工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组织职工参与本企业民主管理,这样工会可以对企业有更多的交流和沟通。只有在职工参与下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才能真正让管理制度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使职工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迸发出来,汇集为企业的活力,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从而最终达到发展企业经济,提高职工生活水平的目的。工会还应该帮助职工提高思想道德技术业务和科学文化素质,工会对职工的教育直接关系到职工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搞好职工教育是工会支持发展经济,提高生产效率的额重要体现。此外,对工会干部任职资格做出一定的限制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近亲属不得作为本企业基层工会委员会成员的人选。这样工会才能够真正维护员工的利益特别是当职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发生矛盾和纠纷时工会应该主动站出来,发挥维护职工权益的作用。还应该提高工会干部的福利待遇,这样才能够提高工会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上级工会还应该对下级工会进行指导,遇到困难时应该帮助下级工会解决,共同努力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做出努力。

3.政府是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代表者。政府作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中的一方代表,最关心的国家利益和社会安定。要继续推动三方协商机制的发展,继续通过协商对话合作的方式来达到各方基本满意的目标特别是现代社会,崇尚社会生活民主化,更需要广泛发扬民主,通过吸收不同利益主体的意见,达到相互间的协调和平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和劳动者是不同的利益主体,在经济活动中有着各自不同的利益追求,因而难免发生矛盾和冲突。当发生矛盾和冲突时,政府要耐心的听取雇主组织和工会双方的利益,组织双方共同讨论达成一致,如果双方对有些问题无法达成一致,政府应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协调和平衡,促使双方合作达成协议。随着劳动关系的规范化运作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政府对劳动关系的直接干预程度会越来越小,而监督作用越来越强。政府应该加强监督,建立严格的制度如集体谈判制度。政府要为劳动关系的协调创造条件和提供服务,政府服务一般包括,政府通过立法建立完善的劳资关系法律体系,为劳资关系的调整提供依据制定标准。政府部门对参加集体谈判的雇主代表和工人代表身份予以确认,并在谈判过程中提供必要的资料。政府对劳资双方在建立劳动关系进行合作方面给予指导帮助提供中介服务,发布各种信息,促进集体谈判顺利进行。政府作为公共部门的雇主,应该提供合法合理的劳动条件以模范雇主的身份参与和影响劳动关系,使之成为私营部门劳动关系的“样本”。政府还应发挥一定的组织作用,由于三方机制协商的都是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重要意义事务,因此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和组织作用,在三方机制组织结构的建立上发挥作用,政府在三方机制组织机构的建设、组织原则、协商原则的制定都要发挥组织作用。三方会议的组织、议题的确定,都由政府来确立,而且政府还应对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调研与检查,这样政府就控制了三方机制的命脉,掌握了主动权,有利于劳动关系向着和谐健康的方向发展。

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不仅有利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且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需要政府、工会、雇主组织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郭军主编.修正后的工会法解析与适用手册.北京:红旗出版社,200

1(2)邱小平主编..劳动关系.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19-21

(3)史探径.劳动法.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

(4)程延园.集体谈判制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

4(5)程延园.劳动关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

2(6)董保华.劳动关系调整的法律机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7)杨体仁.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关系—理论、制度、政策.北京:中国

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0

(8)郭庆松.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9)夏积智.中国劳动法若干重要理论与政策问题研究.北京:中国劳

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999

(10)林燕玲.国际劳工标准.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

(11)张彦宁.雇主组织在中国.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

(12)佘云霞.市场经济国家的集体谈判制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第四篇:工会组织如何构建好和谐劳动关系心得体会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而劳动关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和具体体现。因此,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发展和谐劳动关系”。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工会组织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坚持把自己在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中的角色定位作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劳动关

系的和谐,促进社会的稳定。这从理论上说起来简单,但具体到企业工会工作的实践,却并不那么简单。

企业工会在角色定位实践中,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前提下,在立足中国国情、加快自身改革中,至少要具体扮演好以下几种角色。

一、建设和谐劳动关系,要致力于做企业发展的推动者。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强调;“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同样,劳动关系要和谐,首先有赖于发展。工会组织只有坚持“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的原则,这样才能找准位置,有所作为,在推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中推动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就业,平等协商,友好合作,促进发展,共享成果”,必须注意各个层面的有机统一,注重实效。要坚持维护职工权益与促进企业发展相统一。一方面,通过职工各项合法权益的落实,调动和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企业发展;另一方面,通过企业效益的不断提高,增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更好地维护职工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生产力要素在企业达到最佳组合,实现良性互动,从而形成共建和谐企业、共谋企业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焕发企业生机,增强企业竞争力。要坚持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借助这一平台,解决当前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劳动关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大力推广以和谐劳动关系促企业和谐发展的先进经验。

同时,从企业工会的环境特点来看,企业工会所处的是特定企业的具体环境。企业工会要适应企业特点,切实因企制宜地开展工会工作,并且要把企业工会工作自觉融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讲究策略,灵活运用。企业生产经营有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是充满风险的动态过程,而且劳动关系改善也是有成本的,这种成本往往更多更直接地由企业来承担。作为企业工会,要在为职工维权的同时,主动了解和深入生产经营过程,排忧解难,自觉增加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助力,共谋企业健康发展。

二、建设和谐劳动关系,要致力于做企业文化的建设者。

工会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是由它的性质和地位决定的。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群众性组织,群众性是工会的属性和特征。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工会组织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工会组织积极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可以最大限度地把职工动员和组织起来,同时也可以代表职工的利益,充分发挥职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既涉及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又具体体现在企业日常管理的方方面面,体现在员工的一言一行。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不能单靠理论上的说教,应该通过灵活多样、群众乐于接受的形式,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这方面工会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工会具有健全的组织体系,从企业、部门直到班组,按照法律规定都建立有工会组织,自上而下始终形成完整的工作网络。各级工会组织都有健全的工作制度和活动制度,经常组织职工开展各种活动,与职工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有利于动员和组织职工投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去。其次,企业文化建设不是空洞的口号,需要扎扎实实的工作,看得见摸得着的活动,无论是宣传发动、教育引导还是活动熏陶,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场所和必要的设施,而工会则拥有各种完善的文体活动设施。工会的这些设施,为动员引导职工投入企业文化建设,为职工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为塑造健康文明、时代感强的企业文化氛围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第三,建设企业文化需要各种载体,工会可以发动职工参加各种活动,如主题演讲比赛、文艺汇演、各种演唱会、体育运动会、美术、摄影、书法展览、知识竞赛、卡啦ok比赛、岗位练功、业务技能比赛等职工喜闻乐见的载体,充分运用好这些载体,开展符合企业实际,贴近职工的寓教于乐的活动,对弘扬正气,培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职工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风尚,不断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和业务技术水平、科学文化素质,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职工队伍具有重要作用;第四,工会是职工自愿参加的群众性组织,工会开展的各种活动大多是群众性活动,能够广泛听取职工的意见,倾听职工的呼声,采取职工喜闻乐见的方式发动职工广泛参与,因而容易得到职工的理解和支持,对企业文化建设产生认同感,发挥主人翁责任感。正是由于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负有重大的责任并拥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做好企业文

第五篇:浅谈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1

浅谈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摘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前提和趋向看,应关注和考虑以人为本理念,合同管理理念,恪守法制理念,职业技能及职业道德理念。要使这“四种”理念根植于劳动关系的深处和生动体现在劳动关系的方方面面,用人单位和员工是两个重点环节。

关键词:和谐;劳动关系;构建。

劳动关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

劳动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也是企业和谐和企业发展的基础。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是创建和谐企业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实现企业和谐目标和发展战略的一个基本途径和重要手段。对于企业来说,如何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笔者认为,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前提和趋向看,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予以关注和考虑。

一、企业层面的途径。

1.企业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企业内部和谐。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以最广大劳动者为主体、为根本,一切为了劳动者,一切为了劳动者的幸福、尊严和全面发展。2010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对于企业而言,坚持以人为本,最真实和最广泛的内涵,就是坚持以最广大员工为本,珍爱员工的生命、关心员工的利益、维护员工的尊严、保障员工的权利;最重要的就是充分尊重和实现员工的劳动权利,积极致力于员工劳动权利的保障,并以此作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核心内容。我国的《宪法》、《劳动法》以及《劳动合同法》等,都明确规定了我国公民的各项劳动权利,并予以具体界定和系统保障。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企业要善待员工,依法用工,守法经营。只有在不断保持和谐的劳动关系状态下,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才能寻找到为企业创造利益的原动力。

2.企业应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并履行劳动合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劳动关系也趋于契约化、规范化。企业用工依法订立劳动合同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任务。企业与劳动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可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通过法律约束双方的行为。劳动合同的签订,使用人单位放心,有了劳动力,可以放手安排生产经营活动;使劳动者安心,有了劳动职业,容易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在劳动岗位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企业应多采用劳动部门推介的劳动合同,明确企业和劳动者的具体权利和义务,减少劳资双方的分歧,使劳资双方的权益都得到法律的保护,从而为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3.企业应认真制定和规范规章制度;企业规章制度是企业运作的“内部法”,对于企业管理的重要性程度不言而喻,企业应严格按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在制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社会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过员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讨论,提出方案,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以确保规章制度内容合法、合情,且制定的程序符合法律规定,发挥企业规章制度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规范作用和导向作用,有效地避免法律纠纷,实现劳动关系的和谐。

4.企业应依法参加社会保险;2010年10月28日,我国《社会保险法》正式颁布,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社会保险法》的颁布实施,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而企业能否依法及时为劳动者办理参加社会保险,涉及员工的后顾之忧,也影响企业的和谐稳定。为此,作为用人单位的企业应当保持清醒的法律头脑,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按时缴纳社保费用,规范社保管理,切实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有效预防和避免各种劳动纠纷。

二、员工层面的分析。

1.员工应建立权利与义务对等观念;权利与义务,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员工应认知权利义务对等的原则,享受权利的同时,要负起应尽的义务;履行义务,是为了更好地行使权利。员工权利的行使必须顾到“需求之合理性”、“目的之正当性”及“手段之合法性”,方能减少阻力,避免争议。在企业,员工应负的主要义务有:遵守企业规章制度的义务,保守企业商业秘密的义务以及如实告知的义务等。员工只有树立了权利与义务对等的观念,才能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打下思想基础,提供法律上的依据。

2.提高法律意识;提高员工法制观念,增强法律常识,是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现实需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必须从法律法规的层面加以规范和引导,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进行操作。现阶段,就创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而言,企业可操作的法律法规有:《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会法》、《企业法》、《安全生产法》。作为用人单位的企业要把这些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实际,组织广大员工学习落实,真正让广大员工学法、懂法、守法、执法,以法律法规作为一切行为的规范。尽量减少因不懂法或误解法律而产生的不必要的矛盾和纠纷,通过自觉学习和执行法律来减少并化解劳资矛盾。

3.员工应提高职业技能,培养职业道德;企业的目的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利润最大化。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应不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加强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素质。要结合企业实际和岗位特点,制定员工技能培训计划,规划员工职业生涯,提升员工职业素质,实现员工自身价值。同时,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过程中,员工要积极践行职工职业道德建设规范,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互相尊重,团结友爱,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健康、向上的工作氛围,从而调动员工积极性,增强企业凝聚力,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实现企业目标。

下载构建和发展规范、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构建和发展规范、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工会组织如何构建好和谐劳动关系心得体会

    工会组织如何构建好和谐劳动关系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而劳动关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

    构建民营企业和谐稳定劳动关系

    构建民营企业和谐稳定劳动关系 --民营企业劳动关系调查情况汇报 全国工商联 (2007年12月) 提要: 民营经济已占非农就业的80%左右,其劳动关系状况对整个社会和谐具有重大影响。新......

    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研究

    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研究 计量处陈翠兰近年来,在各级工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包钢计量处工会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坚持贯彻党的依靠方针,切实......

    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调研报告

    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决定,同时提出了“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任务和重大课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工会组织如何构建好和谐劳动关系心得体会(5篇)

    免费分享创新 工会组织如何构建好和谐劳动关系心得体会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而劳动关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

    构建和医患关系_共创医院美好未来

    构建医患关系 共创医院美好未来 当今社会,人们离不开医院,医院也离不开人民,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化和我国卫生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人们的维权意识......

    浅议母亲教育与和谐社会构建和关系(大全)

    文章标题:浅议母亲教育与和谐社会构建和关系摘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培养高素质的公民,“和谐家庭”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细胞,在家庭中,母亲的作用至关重要。中国有三亿多母亲,然而......

    和谐劳动关系

    权台矿创建“江苏省和谐劳动关系模范企业”纪实 权台矿是徐州矿务集团的主力矿井之一,现有职工3881人,原煤生产连续六年突破180万吨,2006年创企业利税历史之最,名列集团公司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