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居民狂犬病知信行调查分析
居民狂犬病知信行调查分析
了解成都市居民狂犬病防治知识水平现状,发现存在的认知误区,为改进狂犬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在全市20个区(市)县进行分层整群抽样调查。结果 共调查8167人,其中,2.93%的居民曾被犬咬伤,9.91%的居民有危险行为;狂犬病危害性相关知识知晓率为75.90%,狂犬病传播途径认知知晓率为84.46%; 97.05%的居民表示被犬咬伤后愿意注射疫苗。结论 成都市居民防治狂犬病知识欠缺,而危险行为率较高,进一步增强群众预防狂犬病知识非常必要。
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病死率为100%【1】。近年来我国狂犬病流行严重,发病人数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05年成都市狂犬病疫情再现,在历经2007年历史高峰后,疫情逐渐趋于缓和,目前处于低水平散发势态【2】。为了解成都市居民狂犬病防治知识水平现状,发现居民在认知上存在的不足与误区,从而为改进完善狂犬病健康教育工作方案提供依据。于2010-06进行居民狂犬病知信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成都市20个区(县)10~70岁居民。
1.2抽样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第1阶段在20个区(市县)内各随机抽取2个街道或乡镇;第2阶段在街道或乡镇中随机抽取1~2个社区或村组。
1.3调查方法及内容
采用自设调查问卷进行入户调查;主要内容涉及一般情况和狂犬病防治相关知识等。
1.4数据处理与分析
调查数据采用EpiData 3.1双录输入,核查校正。采用SAS9.1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和方差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2 结果
2.1一般情况
调查20个区市县共回收有效问卷8167份。其中城市居民3820人,占46.77%,农村居民4347人,占53.23%;男性3786人,占46.39%,女性4376人,占53.61%,男女性别比为0.86:1;年龄分布从7岁到70岁不等,中位数为42岁,四分位间距(Q1~Q3)为33~54岁;职业以务农、做零工、经商、企事业职工为主;文化程度以小学和初中为主,见表1。
2.2居民犬伤史及危险行为情况
调查共发现238人在最近1年内有犬伤暴露史,人群犬伤率为2.92%,其中农村143人,犬伤率为3.31%,城市95人,犬伤率为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84,p<0.05)。
在危险行为方面,城市居民有12.34%被调查者,有抚摸犬并让其舔舐手习惯,高于农村居民(7.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14,p<0.05);手部受伤时,4.30%的城市居民,有抚摸犬并让其舔舐手习惯,高于农村居民(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231,p<0.05),见表2。
2.3.2 居民对狂犬病传播途径认知情况
调查显示,89.78%城市居民选择“疑似疯犬舔舐伤口”为狂犬病可能的传播途径,正确率高于农村居民(79.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5368,p<0.05);而选择“不知道”的被调查者仍有903人,占13.08%,见表4。2.4犬伤暴露后相关态度调查结果
调查显示,无论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在犬伤暴露后疫苗接种上态度都是比较积极,均达到了97%以上,都愿意接种或者规劝家人接种疫苗,见表5。
讨论
狂犬病是一种古老的,人兽共患的,烈性传染病【3】。我国是世界上遭受狂犬病疫情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年发病数位列世界前列【4】。狂犬病病程短,仅为3~6d,病死率高达100%,对社会的负面影响远大于疾病本身【5】。全国各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采取对犬只的“管、免、灭”综合防治措施,使狂犬病疫情得到有效的遏制【6】。近年来,随着各地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部分地区对狂犬病防制工作有所松懈,从而导致狂犬病疫情出现回升趋势【7】。该调查结果显示,狂犬病防制策略需要不断完善和加强,及时调整以适应新时期工作要求,特别是大众健康教育,要重点加强关键防制知识点的宣教工作。
3.1 狂犬病是100%致死的烈性传染病的宣传教育仍需继续加强
调查结果显示,经过多年的健康宣传教育,大多数的被调查者能清楚认识到狂犬病高致死性的危害,但仍有超过20%的被调查者对“狂犬病不能治愈,但可以预防”这一点无认知。这是整个狂犬病健康教育的核心信息之一【8】,只有让人民群众深刻理解狂犬病的危害,即目前“狂犬病可防不可治”,才会极大提升其防病意识,使其在犬伤暴露后,充分权衡利弊,积极采取规范处置手段预防狂犬病的发生。
3.2 正确认识狂犬病的传播途径是消除公众恐慌心理的科学途径
狂犬病是一种社会负面影响较大的烈性传染病,一旦发生疫情,由此引发的公众恐慌常常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狂犬病疫情并不是一味捕杀犬只就能完全控制,大规模犬只捕杀会带来更加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正确认识狂犬病传播途径尤为重要【9】。该调查结果显示,85%左右的被调查者对狂犬病的传播方式认识比较清楚,但仍部分被调查者认为一些与犬只的日常接触,也可能传播狂犬病,从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恐慌。3.3 犬伤暴露后疫苗接种意识加强,是减少暴露后发病重要手段
调查发现超过98%的被调查者知道在犬伤暴露后,应接种狂犬病疫苗。据统计,成都市狂犬病病例绝大部分都未进行接种或未全程接种【10】。这表明了广大群众在态度和行为上有矛盾,出现矛盾的原因可能有经济方面、狂犬病高致死性认知等等,需要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
4参考文献
【1】 俞永新.狂犬病和狂犬病疫苗【M】.北京: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27-144. 【2】 宋淼,唐青,冯子健,等. 1996-2006年中国狂犬病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8,24:584-586. 【3】 郭绶衡, 唐青, 李浩,等. 中国31省1991—2005年狂犬病流行情况比较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28:374-376.
【4】 Zhang YZ,Xiong CL,Xiao DL,et a1.Human rabies in China[J].Emerg Infect Dis,2005,l1:1983-1984.
【5】 Coleman PG,Fevre EM,Cleaveland S.Estimating the public health impact of rabies[J]. Emerg Infect Dis,2004,10:140-142.
【6】 张永振, 俞永新, 董关木,等. 中国狂犬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防制建议【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7, 41:165-168. 【7】 张永振,肖东楼,孙玉辉,等.中国1984—2002年狂犬病流行情况及防制对策【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4:883-86.
【8】 沈祖胜.狂犬病的预防与健康教育【J】.社区医学杂志,2007,12:75-76.
【9】 唐青,李浩.中国狂犬病流行近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223-224.
【10】 尹仲良,岳勇. 2007年成都市52例狂犬病病例流行病学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09,25:293-295.
第二篇:居民健康素养调查分析总结
居民健康素养调查分析与总结
博克图医院
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列为当前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三大措施之一,在社区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既是社区卫生服务六大功能之一,也是疾病预防的需要。为全面了解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深入探索全镇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健康、可持续发展.大力推动我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提高,卫生局拟定“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我院在全镇开展了“公民素养调查活动”并对调查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资料与方法
全镇共确定3个调查点共计230人,调查对象为13---80岁的常住人口,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健康理念和基本知识、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技能等4个部分,调查方法采用随机抽样原则,采用社区拦截、进入学校、入户调查等方式。调查前先培训调查员,统一口径和答案判断标准。
2结果:
性别构成:男144人占62.6%,女86人占37.3%,男性多于女性。
年龄构成:45岁以下者126人占54.7%
45岁以上者104人占45.2%
学历构成:高中及以下学历者174人占75.6%,大专以上学历者56人占24.3%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及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知晓情况: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知晓情况据调查统计,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为63.23%,健康行为形成率为70.10%.而成年人食用油的推荐摄入量、健康成年人体质指数(BMI)范围及评判健康成年人体重的指标则较低,健康行为形成整体情况则普遍较为良好,大部分都在70%以上。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知晓情况调查列举了11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日常开展的有关项目,其中有9项为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知晓情况普遍较低,其中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老年人健康管理、健康教育、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知晓率相对比较高。现阶段,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等。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社区服务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不能与传统的医院一样.坐等患者上门;而是要以居民健康为中心,深入社区,上门提供医疗服务。在社区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既是社区卫生服务六大功能之一,也是疾病预防的迫切需要。健康教育既是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一项职能.也是树立形象,形成品牌的一个手段。因此,从居民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以及健康行为形成率可以了解社区卫生服务开展的广度、效果和居民的接受程度,从而使居民自觉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根据调查数据统计,我镇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普遍较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晓率也较低.我市社区健康教育服务项目工作目标健康知识知晓率不低于80%。健康行为形成率则不低于70%,我镇离目标值仍有一定距离,说明目前我院卫生服务机构在群众中开展健康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仍然不足,居民尚未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离借助健康教育提高居民保健意识,达到早期干预、早期预防的目标还差一定的距离。居民对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免费开展的九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晓率普遍较低,致使项目难以全面推开,受惠于广大群众。因此,我院健康教育工作有待进一步推广,加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宣传工作。在群众中逐步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切忌搞形式主义,走过场。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确保全民健康素养水平逐步提高。
2013-06-09
第三篇:居民健康体检状况调查分析
居民健康体检状况调查分析
了解河北省城乡居民健康体检现状,为落实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确定样本,统一培训调查员,按统一的方法和标准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4200人,仅11.64%的人近5年进行过健康体检,城市体检率为26.6%,高于农村的5.2%(p<0.01);体检率随文化程度提高逐渐增加,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最高,达60.3%;农林牧水利业生产人员体检率较低,仅为4.2%;男性体检率为13.3%,高于女性的10.5%(p<0.01)。结论 河北省城乡居民健康体检率低,不同年龄、文化、职业及性别之间健康体检率存在较大差异。
随着社会进步,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发病率上升等公共卫生问题越来越突出[1],人们对健康的渴求以及预防保健的需求不断增长,健康体检服务已成为医疗卫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为了解河北省城乡居民卫生保健服务需求,为制定和评价卫生政策和干预策略提供依据,2007年按照“中国成人慢病相关危险因素监测方案”要求,对河北省18岁及以上城乡居民卫生保健服务现状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凡在调查时居住在调查地6个月以上、年龄18~69岁的常住居民均为调查对象。
1.2调查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省11个市173个县(区)范围内根据经济、人口、地理环境等因素抽取20个区(县)、每个区(县)抽取2个街道(乡镇),每个街道(乡镇)抽取3个居委会(自然村),每个居委会(自然村)抽取35个居民户,在居民户中依出生年月日期与调查日期最接近的1人作为被调查对象。调查由经过统一培训合格的调查员入户并按中国成人慢病相关危险因素监测问卷[3]对被调查者进行逐一询问和填表。
1.3调查内容人口学资料如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近5年(2003-2007年),被调查者健康体检情况。
1.4统计分析全部数据用Foxpro 6.0建立数据库,统一两次录入,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结果
2.1 样本人群基本特征共调查4200人,其中城市1260人(30.0%),农村2940人(70.0%),城市与农村比0.43:1;男性1734人(41.29%),女性2466人(58.71%),男女比0.70:1;年龄分布,18~24岁年龄组149人(3.55%),25~34岁年龄组559人(13.31%),35~44岁年龄组1301人(30.98%),45~54岁年龄组1241人(29.55%),55~64岁年龄组690人(16.43%),65~69岁年龄组260人(6.19%);文化程度分布,文盲和半文盲666人(15.86%),小学至高中文化水平2968人(70.67%),大专及以上学历161人(3.84%);职业分布,农林牧渔水利人员2475人(58.93%),生产、运输设备操作有关人员290人(6.90%),商业、服务业人员184人(4.38%),专业技术人员152人(3.62%)办事员和有关人员137人(3.26%),机关、企事业负责人66人(1.57%),其他劳动者167人(3.98%),未就业者455人(10.83%),离退休人员258人(6.14%)。
2.2不同年龄城乡居民健康体检情况 被调查城乡居民的健康体检率为11.6%,其中城市26.6%,农村5.2%,城市高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0.779,p<0.01);各年龄组城市均高于农村;城乡18~岁年龄组居民体检率最高(25.5%),不同年龄组健康体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733,p<0.01),见表1。
2.3 不同文化程度城乡居民健康体检情况 被调查城乡居民健康体检率随文化程度提高逐渐增加,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最高,为60.3%;不同文化程度体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13.899,p<0.01),除文盲、半文盲组外,其余各组城市居民健康体检率均明显高于农村,见表2。
2.4不同职业城乡居民健康体检情况 被调查城乡居民不同职业健康体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8.925,p<0.01),其中,在校学生体检率最高,列第2~5位的分别是国家机关、组织、事业单位负责人,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离退休人员,商业、服务业人员,农林牧渔水利业人员体检率最低。除农林牧渔水利人员、其他劳动者和离退休人员,其他职业人员的健康体检率城市均高于农村,见表3。
3讨论
维护健康最重要的是预防疾病发生,而不是治疗疾病。预防疾病的前提是及时掌握个人健康信息和相关疾病的发生规律,并进行疾病危险性评价,让被评估者准确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和潜在隐患,积极参与自身健康管理,采取行动改善健康;而体检正是了解自身身体状况的最基本方式[4]。通过定期健康体检,人们可以从常规化验数据的量变中,看出身体质变的信息,从而指导修正调节机制,维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将疾病消灭于萌芽[5]。因此定期定点,规范合理的体格检查是必须的,中年以上人群尤其重要,而且不同年龄、性别、家庭史、职业、生活地区的人,应有所侧重、体检不同的项目,这样才能及时检出危险因素,使一些疾病得到最佳诊治机会[6]。
2007-2009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开展的《中国人亚健康状态综合评估诊断和预测系统的建立》课题,对中国城市劳动力人口亚健康状况的抽样调查显示:中国劳动力人口约有60%身陷亚健康危机 [7~8]。2008-07,39健康网开展的“中国个人健康体检情况调查”显示:尽管现代都市人饱受“亚健康”困扰,健康理念有了很大进步,对于健康的投入和关注也日渐增多,83.69%的调查对象认为“体检是必须的”,但真正能付诸行动的人依然很少,61.05%的调查对象没有进行个人体检的习惯,48.41%的调查对象参加的是团体体检[5]。可见,关注健康体检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不仅是预防疾病、关注个体自我健康管理意识的需要,也是合理分配和利用医疗卫生资源开展服务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卫生保健服务需求的现实要求。2008年,河北省曾开展第4次公共卫生服务调查,但城乡居民健康体检情况未见公开报道。
该调查情况看,参加健康体检的城乡居民仅占11.64%,远低于浙江(64.27%)、北京(58.51%)等地的健康体检率[9~10],说明河北省城乡居民自我健康管理意识较差,亟待提高;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性别人群,城市体检率均明显高于农村,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卫生保健的不公平性:卫生保健服务不公平、城乡居民健康保健服务不公平[11]。
健康体检率最低的人群主要为35~54岁年龄段,各占10.2%,分析这一年龄段人群体检率低的原因可能与其工作和生活紧张、无暇顾及自身身体健康状况或自认为正当壮年不会有什么大病不用体检等思想有关。随着受教育程度提高,健康体检率逐步提高,体检率最低的文盲、半文盲仅为4.2%,体检率最高的大专或大专以上人员达到了60.3%,这与“受教育程度越高,身心健康状况越好” [8]的调查结果具有相似性,说明受教育程度越高自我保健意识越强。从职业看,体检率最低的主要是以从事体力劳动为主的农林牧水利人员,仅为4.2%,这部分人群健康体检率低,究其原因可能与其受教育程度较低、工资收入水平偏低等因素有关。女性体检率低于男性(10.5%<13.3%),这可能与“女性健康知识知晓率较低,很多女性健康观念陈旧,对健康的认识绝大多数还停留在‘有病才去治’的层次;同时,由于家庭和社会工作双重压力的增加,时间就等于金钱观念的作祟,一些女性没有时间去就诊并对疾病的认识存在误区”[12]等有关。
建议:(1)加强居民健康教育。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是人们关注自身健康的重要体现。只有人们自觉地去关注自己的健康,才能将预防为主的理念变成现实。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工作
是提高居民预防保健意识、普及健康防病知识的重要手段,居民健康知识掌握越多,对健康的关注程度也就越高,其预防保健服务需求也随之增加[13]。因此,健康教育不仅要从知识上,还要从行动上,给城乡居民以正确的引导,在促其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同时,提高城乡居民对健康的关注意识,做到早期预防。
(2)实施健康干预。针对城乡居民健康体检率低这一问题,结合新医改方案的实施,将1-2年一次的健康体检,纳入医疗保险支付范畴,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提高城乡居民参与健康体检的积极性;同时充分发挥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作用,主动上门为居民提供常见病、多发病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诊疗服务,督促、劝导居民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提高高危人群健康体检率、早诊率。
(3)对体力劳动者和女性人群给予更多爱。体力劳动者往往是社会的最底层,其受教育程度及工资收入相对较低,而农业劳动者(含农民工)身心健康状态又往往较差[8];女性相对于男性,在社会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其亚健康表现强于男性,表现出更多的亚健康症状[8];在新医改方案中,国家明确提出要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给予这两类人群以更多的关爱,有效提高其健康体检率对于提高公共服务的公平可及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4)促进卫生保健服务的分配公平。财政投入应向公共卫生和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医疗倾斜;打破城乡、所有制等界限,建立覆盖全民的、一体化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并逐步提高统筹层次,改变城乡分化和地域分化[14];借鉴成都实施“全民免费体检”[15]的做法,实施“全民健康体检”工程,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让每年一次的免费健康体检成为预防疾病、提高城乡居民健康素质的重要手段。
第四篇:对居民环保意识调查分析
对居民环保意识调查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提升,环保是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环保看似一个简单的问题在落实上并不顺利,随着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我们的生活空间在逐渐扩大,环境问题也越发引起我们每个人的注意!
试想使环境整洁,空气清新并不难,以我们每一个人为小的单位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将环保意识真正置入心中,汇集我们每个人小小的力量,举手之劳会把我们的生存空间创造得更加美好!
我的家乡在张渚,冬天还是比较冷的,在我们这里叫湿冷。这个寒假我以个人为单位对我生活的社区中的居民进行环保意识的调查,对我所生活的环境多了关注和新的认识。2011年1月30日从居委会的管理层开始向普通的居民做调研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对我们所居住的周围环境是否满意;
2、认为自己能否主动去保护环境;
3、是否认为,当今声污染更加成为值得我们注意的重点;
4、是否能通过自己的行动或意志来带动身边的人保护环境;
5、是否能充分利用水资源和生活品的回收再利用。
我们同住一个地球,生态的平衡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通过初步调查,发现大多数人对我们所生活的环境都有或多或少的不满意,在调查的过程中在社区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那更能得出一个明显的结果。赵阿姨等人是我所在的社区里的几名清洁工人,夏天最热的时候他们几乎是跟随着太阳的起居一同工作的,清晨六点左右就要到岗开始清洁楼道和社区内的运动器材等。从他们的陈述中可以了解,社区的环境问题需要集体地关注和保护。如今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很多人都愿意饲养宠物,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自然也成为陪伴老人们的“朋友”。在调查中我还发现,对于一些老年人,早睡早起是他们的生活习惯,清晨都喜欢在户外做些简单的运动和散步,更习惯带着自己的宠物在小区里漫步,可是很少会有人为自己的宠物准备报纸或者塑料布将宠物所排出的粪便收拾起来放到垃圾箱里。这一行为也造成了清洁员们的一大困扰。为了保持环境,在草坪中常常会树立起牌子,标识着:“请不要在此留下你的足迹”、“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等标语。针对社区中的大多数居民展开的调研中发现大部分人自认为可以主动地不去破坏环境,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承认,比如像吐痰,扔烟头这样的小动作都已成为个人的生活习惯,想在每时每刻提醒自己不这样做并不很顺利,但是都表示可以尽自己的所能去杜绝。
我在调查中也发现有95%的人是把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混在一块。“混”,我想这就是纸张污染的主要原因!如果人们能把垃圾分开来,分门别类进行回收,那白色污染对自然环境就会大大减少,并且我们生活环境也就大大不同。现代生活中,一次性用品使用方便,但是不容忽视。一次性用品浪费资源,又对环境造成了污染。比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喝水的杯子是必不可少的。可是喝水的杯子应该怎样选择呢?很多人为了贪图方便,几乎家家户户都用上了一次性纸杯。人们说既方便,又便宜。可正是因为一次性纸杯的大量
使用,使得我们周围的环境受到了极度的破坏。人们使用了一次性纸杯,就随地乱扔,造成了严重的白色污染。
众所周知,温室效应带来了全球气候变暖,冰山逐渐融化,如果再这样继续下去将会使大陆板块移动,造成不可弥补的后果。而温室效应是由汽车尾气的过度排放等原因造成的!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提升,有车的人也越来越多,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做公交车和骑自行车这样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而且,沈阳的地铁正在建设中,今年的七月就会开通第一条线路。这正是鼓励大部分市民走环保的道路。汽车的增加还带来了许多的声污染!房子总有建设在马路旁的,噪声不仅对人有身体上的危害,更危害人的精神!在调查中,有近于50%的人对噪声污染有很大的共鸣。所以,当我们再一次提到环境污染时,声污染也成为我们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地球上的任何生物都无法生存,我们人类更是如此。水已经受到了严重污染,如果我们再不加节制,也许儿时我们所说的“河水清澈见底”就再也见不到了。也许你会说,不是有桶装饮用水吗?但喝桶装水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喝桶装水一样要用到水资源。而且喝桶装饮用水对人们的身体不是很健康。
在调查中,我深受启发: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水资源是我们生命的源泉,为了我们自己生命也不该让水资源遭到破坏!
虽然我的家住在城市里面,但是依然了解存在土壤污染和生物污染等!在社区的阿姨们也常会说,现在的菜价在上涨,蔬菜的味道倒不如从前了„„这不正是因为土壤的污染吗?通过在网上的查找,我了解到——土壤污染主要是指土壤中某些有害物质大大超出正常含量,土地无法消除这些有害物影响的现象。严重的土壤污染可以导致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减退甚至枯萎死亡,这些污染后果是可以及时发现的。更多的土壤污染并无明显表现,却降低了农产品的质量,特别是通过农作物对有害物的富集作用,暗地里危害牲畜和人体健康,必须引起高度警惕。
在这次调查中,我深切地体会到,其实人们还是很在意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的,只是在实施行动上缺少了主动性。同时这次调查给我的感触很大:环保看似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其实“环保”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只要我们从不折一支花到加入环保志愿大军的洪流,就会创造出山更清,水更蓝的美丽世界!
第五篇:陶行知
陶行知“求真”教育思想对小学校园文化的影响
【摘要】:为什么教育人?教育什么样的人?怎样教育人? 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出来的人,就是要崇尚真善美,摒弃假丑恶,实现生活本真、做人本真、焕发童真。在现代社会里,从某些程度上说真即诚,人与人之间要讲诚信。我认为,校园文化就需要这样的“真”,有了真文化,才能培养出真人。
【关键词】:教人求真
学做真人
校园文化
童真
真实
诚信
【正文】:
初到新学校工作时,有一方墙壁上镶嵌着八个铜字:“教人求真,学做真人。”这是引用了陶行知说过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开始我只把它当做一般的校园宣传用语,直到这八个字被确定为学校的校训,并且提炼出“真”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我才认真思考起它的内涵。
为什么教育人?教育什么样的人?怎样教育人?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出来的人,就是要崇尚真善美,摒弃假丑恶,实现生活本真、做人本真、焕发童真。在现代社会里,从某些程度上说真即诚,人与人之间要讲诚信。我认为,校园文化就需要这样的“真”,有了真文化,才能培养出真人。
一、创设怡人的校园环境,促学生释放“真”。
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在大自然与大社会里办,不能常到大自然里去还能算是生活教育吗?”
在小学校园里,学生无论去听、去看、去摸、去说、去写,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小天地,那就一定要有“真”的校园环境和氛围。美化、绿化、人文化的校园,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足球场、图书馆、电影院、公园或某个熟悉的生活角落,不要走进校园只有水泥砌的楼房,不再只有规矩的课桌和凳子,不再只有刻板的教室,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个性,激发他们活泼的童真,从而迸发出他们对学校和学习的热爱。
新学期,学校新建了喷泉,池里还养了金鱼,无论是一年级还是六年级的学生,甚至老师们路过时也会驻足观赏一番。学生会不会掉水里呢?会有着这样的担心。没错,一年级的一个孩子调皮地去捞金鱼弄湿了衣服,可这么一来,“吃一堑,长一智”,他下次还会去捞吗,至少他知道那是要付出沉痛的代价呀!可是,这种经历,这种情趣就像在公园,一般不会出现在校园呀?所以,当校园真的有了喷泉,有了金鱼时,那一篇篇小短文便新鲜出炉了,《鱼池·鱼趣》、《喷泉池中的小精灵》……“进入学校,看到的是……我最喜欢喷水池。喷水池上面……给喷水池增添了几分生机。喷水池里的水真清啊,清的可以看见水里正在嬉戏的小鱼;喷水池里的水真静啊,静的像一个熟睡的娃娃;喷水池里的水真绿啊,绿的像一块无瑕的翡翠。喷水池里的主角当然是属于那些活泼的小鱼。它们时而你追我赶,好像在玩警察抓小偷的游戏;时而东躲西藏,好像在玩捉迷藏;时而聚在一起“ 聊聊”学校里发生的新鲜事;时而趴在水底,一边享受着日光浴,一边睡大觉!下课了,大家来到喷水池前,指指点点,议论纷纷:这条鱼真可爱……鱼儿仿佛也听到了大家的评论,然后摆摆尾巴好像在说谢谢夸奖。上课了,喷水池旁一片寂静。只听得见“咕噜咕噜”吐泡泡的声音,它们好像还在为刚才的赞美乐出了声!喷水池旁的景和水里的鱼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试问,还会有人对不安全而提出质疑?还会有人说喷泉、金鱼不该出现在校园?没水没鱼孩子的童真能得到如此释放吗?这才是童真呀!
二、注重行为习惯的养成,引学生分辨“真”。
陶行知先生说:“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凡人生之态度、习惯、倾向,皆可在幼稚时代立一适当基础。”
就拿学生的卫生习惯来说吧。在学校里,相信上到校长,下到班级值日生,每天都在讲卫生、做卫生,学校也一定会评比卫生清洁班级或流动红旗,可每当卫生检查前,每个班级早就提前打探到了消息,只要来个突击大扫除,检查员来时,那是窗明几净,表面光鲜亮丽,又有谁想到抽屉肚里刚才还是纸屑一团,试问这样的检查有用吗?答案是否定的,不仅如此,而且给学生一个明显的负面暗示,只要把卫生检查这关过了就万事大吉了,这不是在培养作假、作表面现象的学生吗?所以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必须要去伪存真。我曾在一次专家讲座中听过这样一句话,“一个学校最大的德育就是无纸屑”。学校就应该培养学生随时随地在任何角落都做到无纸屑这一点,那学校的养成教育才称得上是“真”教育。
三、开展多样的实践活动,领学生感悟“真”。
陶行知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
我很认同一位专家的观点,不是光用书上几个孝顺的故事就能让所有的学生长大后都成为孝顺的人,光靠学校、书本去教育学生孝敬父母是永远做不到的。有的学校在三八节时让学生回去给妈妈洗脚,那么年轻的妈妈为什么要让孩子给她洗脚,这就是所谓的孝心教育吗?倒不如让年轻的妈妈带着孩子,让孩子看着妈妈是怎么给奶奶洗脚记忆更深刻些!
我所在的学校有一做法值得借鉴。当学校确定核心文化为“真”文化时,肯定得让全体师生知晓。可是在全校广播会上照本宣科地向学生详细解释学校为何选择“真”做校园文化的核心,学生能听得进去吗?他们能感兴趣吗?他们能记得住吗?不如在学校最显眼处的景观石上,由学生亲手题写“真”字,一旦被选上作品的学生,那真是“全家总动员”,一齐来学校门口看自己题写的“真”,那真是令人终生难忘!
还有,带领孩子们用自己的零花钱买点软蛋糕和香蕉,带把小梳子,不一定非得在三月,随时去附近的老年公寓,哪怕是表演几个稚嫩的小节目,哪怕是给爷爷奶奶梳理一下花白的头发,哪怕是陪他们聊会天,相信那些爷爷奶奶一定会始终露出满足的笑脸。
再有,家里总有吃厌了的食物,总有不想穿的衣服,总有和爸爸妈妈闹别扭的时候,这时候,请把班级里父母都长期在外打工的同学带回家住上一晚,再到他们家也住上一晚,看看你的同龄人为何要自己叠被,为何要自己淘米煮饭,为何要自己一个人上学?然后是不是可以思考一下自己离开了父母,到底还会做什么……
这样的活动数不胜数,不都能给学生带来“真”的熏陶,不都能激起他们对“真”的感悟吗?
四、打造实效的课堂教学,教学生追求“真”。
陶行知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其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教育教学中“真实”的重要。
以数学学科为例,现在的孩子总是在计算烟囱、通风管的表面积时出错,要不就是不会给火柴盒面选择正确的面积单位,因为现在还有谁家用烟囱、通风管、火柴呢?可以想象,当孩子们解这样的题目时,能够激起他们多少解决实际问题的快乐进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呢?但同时,现在一年级的学生就已经在学习统计的知识,从小与表格、数据打交道,就要学会收集整理信息,要学会分析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一星期内超市销售统计,哪种饮料卖得最多,就得多进哪种饮料。我认为这种教学是建立在真实生活的根基之上,是值得提倡的。
在语文教学中同样如此。我曾听过一位学生为了写一篇题为《我的妈妈》的作文,竟然这样写道:我的爸爸在我三岁时就去世了,是妈妈辛辛苦苦地把我养大,她是那么地爱我……其实她的爸爸根本就活得好好的。设想,如果都写这样的文章,我们的学生长大了还能说真话,吐真情吗?语文教学中一定不能忘了培养学生说真话,写真文,悟真情,做真人!
陶行知先生竭力反对为教育而教育,为教书而教书,为读书而读书。所以,在校园文化中,绝对不能忽视课堂教学带给学生的真实教育。
五、树立正确的诚信观念,助学生信仰“真”。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人是陶行知的培养目标。真人读书不是为了分数,而是学会做人的道理。而诚信是做人之根本,陶行知先生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真”即诚信。在小学校园里,树立学生诚信观念有很多方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考试不能作弊。关于这一点,很多学校有很好的做法。如香港有的小学把作弊纳入诚信档案,将伴随学生终生。我曾在一次监考中,发现一名学生扔纸条。当时我并没有指责他,而是学习一位教师的方法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一个来中国教书的外籍老师在中国某大学的课堂上向教室里的所有学生下跪,并恳求大家不要在考试中作弊!因为她觉得这是民族的耻辱!这一举动触动了大学生们,看着学生们也有所触动,我接着说:“本来应该很纯洁的校园,如果从小学就开始弥漫弄虚作假的风气,等你们长大了,那是多可悲多可怕!我宁可要诚实的0分,也不要虚假的100分!我相信课后一定有同学会来主动承认并知错就改。”我再看那位扔纸条的同学时,他低着头,再也没有动过,下课主动来向我认错,我及时地鼓励了他知错就改。“真”的教育必须这样无时无刻地“润物细无声”,帮助学生对诚信的理解。
总之,校园文化需要“真”,校园文化要体现“真”,陶行知先生的“求真”教育思想给校园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我们只有在教育中引领学生求真务实地做真人,才是真教育,才是最具生命力的教育。
【参考文献】:江苏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南京晓庄师范陶行知研究会.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