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7年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
2007-27 2007年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T)
第十二届世界特殊奥林匹克夏季运动会于2007年10月2日至11日在我国上海举行,有170多个国家约7000多名运动员参加比赛。特奥会按运动员年龄、能力分组比赛,参赛者均能获奖。本届特奥会的主题是“你行、我也行”体现了“勇敢尝试,争取胜利”的特奥精神。特奥运动是智障人士在正常人组织、引导下,力所能及地参加的体育运动,旨在使智障人士增强体能,开发智能,提高社交能力,促进其生理和心理的康复。国际特奥会于1968年创立,是为全世界智障人士设立的运动会,每两年举办一届,夏季和冬季交替进行,以“平等包容”为宗旨,以“共同参与、分享快乐、交流技艺、增进友谊”为理念和使命。
2007-27 2007年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大版
【商品单位】:2007年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大版票 【发行日期】:2007-10-2 【单枚规格】:36×36毫米(菱形)【齿孔度数】:13.5度
【 暗 记 】:防伪纸张、防伪油墨、荧光喷码 【设 计 者】:陈景异 【 版 别 】:影写版 【印 刷 厂】:北京邮票厂 【图案面值】(1-1)T 会 徽 1.20元
邮票介绍:
2007年10月2日,国家邮政局发行“2007年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特种邮票一套1枚,主图为“会徽”,面值1.2元。
第二篇:2007年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主火炬设计
2007年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主火炬设计
石士昌,薛懿华,黄建初
(上海市舞美艺术中心,上海
200032)
【摘 要】介绍了2007年世界夏季“特奥会”主火炬的设计思路与技术特点。【关键词】特奥会;火炬;液压升降;点火
The Design of Torch for 2007 Special Olympics World Summer Games
SHI Shi-chang, XUE Yi-hua, HUANG Jian-chu
“2007年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下简称“特奥会”)于当年10月在上海举行,获得巨大成功,其开幕式更被誉为史上最精彩的“特奥会”开幕式。作为开幕式上的重中之重,“特奥会”主火炬的点火仪式赢得了多方喝彩。上海舞美艺术中心承担了开幕式主火炬的技术设计、安装调试及点火燃烧运行工作。
本届“特奥会”主火炬创意新颖、点火燃烧系统复杂,涉及水中点火燃烧、液压升降、瀑布水景、艺术造型、集成调试、安全保障等多项技术和艺术交互集成。其制作工艺难度大、技术含量高,具有国际创新水平。整体思路
本届“特奥会”火炬的设计不单是艺术造型设计,还涉及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机构学、热力学、化学等多学科、多专业技术,尤其是莫比斯环是一个象征永恒、和谐的特奥标志,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燃烧器,按艺术创意要求燃烧器必须在造型上、结构上与莫比斯环融合在一起,并且要达到安全可靠。是一个艺术创新与技术创新的结合体。火炬设计效果图见图1。
图1 火炬设计效果图
主火炬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直径8 m、环状带宽0.9 m的环形大水池,三层台阶,直径4.4 m的瀑布火炬盆,以及高5 m、宽3.3 m的莫比斯环燃烧器。整个点火过程是:由火炬手点燃环形大水池,水面燃起熊熊大火,随之引燃4条火龙,火龙沿三层台阶向瀑布火炬盆延伸并在水中引燃大火,火炬盆漫溢着水,盆中之火再引燃位于火炬盆之上的莫比斯环,燃烧的瀑布火炬盆和莫比斯环火焰在音乐声中缓缓升起,上升高度达7 m,上升过程历时45 s,飞流而下的瀑布水景和熊熊燃烧的火盆、火环形成水火交融的壮观景象(火焰高度0.5 m)。参见图
2、图3。
图2 火炬设计方案图
图3 火炬燃烧及升降程序
火炬盆的结构复杂,它的力学结构不单要支撑直径4.4 m火炬盆的自身重量,还要承受高达5 m的莫比斯环的风倾力矩。它的上部空间是一个深度为60 mm的水盆,水盆中装有燃烧器、点火器、常明火燃烧器、溢水喷涌口装置、煤气管阻水装置、水幕总管、水幕喷嘴等,水盆下除了火炬盆骨架外还有每小时喷水总量可达200 m3的输送水管、3根直径100 mm的不锈钢煤气输送软管,以及这些管道的连接和固定装置。技术特点
“特奥会”火炬系统采用了集成创新的技术模式,实现了主火炬的新颖艺术创意。系统研制中
通过对水中点火燃烧、液压升降、瀑布水景控制以及安全保障等技术的研究,确保了火炬系统在“特奥会”期间的安全、稳定、可靠,实现了独一无二的视觉艺术效果。
(1)火炬设在高度为4 m的基础舞台上,大水池与基础舞台平齐,火炬盆的上升高度为7 m。由于基础舞台下不能开挖,因此系统采用三级液压技术,解决了低工位大升距的难题。火炬台的工艺构造见图4。
图4 火炬台工艺构造
(2)火炬盆和莫比斯环在上升过程中和上升到顶时都在燃烧,同时火炬盆中还有每小时流量达200 m3的瀑布。水和燃气都要通过穿越升降柱的软管送达火炬盆和莫比斯环。在最小直径仅有不足500 mm的升降柱内需要布置3套液压缸、3根直径100 mm的煤气软管、8根直径60的水管、6根高压液压软管和数根点火控制电缆,这些管线随火炬升降而升降。所有管线和升降机构全部隐藏在火炬升降柱内部,使得火炬外形更加秀美,实现了火炬创意的最佳造型。
液压动力由2台主泵和1台辅泵提供。2台主泵提供火炬快速上升时的液压动力,辅泵提供火炬即将升到顶及升到顶时的保压动力。
相关内容参见图5 ~ 图8。
图5 瀑布盆构造及制造工艺
图6 液压升降柱构造及制造工艺
图7 水池、台下机械构造及制造工艺
图8 液压升降柱截面构造及制造工艺
(3)从艺术表现上,要求火炬上升过程中和到达7 m高度时火炬盆溢水形成筒状瀑布。但是在火炬达到最大高度时,瀑布水溢出后呈自由落体状态,容易被风吹散,不易形成筒状瀑布。为此,在火炬盆边缘设计了环形喷水总管,在总管下方装配了690个高速喷嘴,由两台流量各为60 m3/h的水泵提供压力水,形成筒状水帘。由两台流量各为40 m3/h的水泵提供溢水。溢水产生的瀑布和喷嘴产生的水帘共同作用形成完美的瀑布效果。
(4)火炬燃烧气源采用人工煤气,用Dn200管道,以30 kPa、2 500 m3/h的状态从体育场附近的管道煤气调压站接入到体育场内火炬台下,并实时调整煤气压力。
水池、火龙和火炬盆的火是在水中点燃的。煤气必须排除管道内的水并冲破喷嘴上方的覆盖水层,在水面燃烧。因此,采用高能半导体点火电嘴,点火电能可排除点火电嘴上的水放电发火,确保火炬点火可靠。火炬点火程序要求莫比斯环在火炬盆点燃5 s后点火。而煤气打开到管道内充满煤气并从喷嘴喷出能被点燃需要3 s。在火炬盆燃烧时打开莫比斯环燃烧器的煤气阀可能造成管道内混合气爆燃。为此,采用充添氮气的方式,在打开莫比斯环燃烧器的煤气阀之前先对莫比斯环燃烧器的管道充氮气赶走空气,然后适时打开煤气阀再点燃莫比斯环。确保火炬莫比斯环燃烧安全,并使火焰颜色悦目,达到最佳燃烧效果。
(5)针对智障火炬手点火,采用计算机与人工干预控制相结合,确保瞬间点火精确准时。在安装、调试过程中,由于白天要协助排练,也为保密起见,只能在晚上10点以后进行,从2007年7月底进场安装到开幕式演出的两个多月的时间里,项目组人员积极面对困难,想方设法克服难关,根据特奥组委会的时间节点,按时完成了制作安装、调试和配合排练演出。图9为操作人员正在安装液压装置。
图9 安装液压装置
上海舞美艺术中心完成的“特奥会”主火炬在开幕式上的完美表现,得到了“特奥会”主委会的嘉奖,他们在给舞美艺术中心的感谢信中写道:“2007特奥主火炬技术设计新颖、创意独特,工艺精湛,达到了设计要求,在开幕式上,火炬系统精确准时,点火运行正常,整个系统做到百分之百无故障运行。”
第三篇:第一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第一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Games of the I Olympiad),即189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也是自罗马帝国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在公元393年废除古代奥运会以来的首届奥运会。该届奥运会于1896年4月6日[3]至4月15日[3]在希腊的雅典举行。
1894年在皮埃尔·德·顾拜旦的倡导下,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在巴黎创立,并确定希腊首都雅典承办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当时希腊并没有太多的举办此类运动会的经验,且一度遇上财政困难,但组委会还是按时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尽管当时的运动员水平同今天的相比差很多,然而在当时举办如此大规模的国际性体育赛事则是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举办城市
今天的帕那辛纳克体育场,始建于公元前4世纪。2004年雅典奥运其间曾一度使用过该体育场。
19世纪时,欧洲几个国家曾各自举办过冠以各种名称的小型体育盛会。顾拜旦也有重兴奥运会的愿望,但他打算把现代奥运会变成拥有多项体育赛事的国际性运动会。1894年在巴黎索邦神学院(今巴黎大学)举行的第一届奥委会会议上,他向参加会议的11个国家的体育界代表提出了这一想法。顾拜旦的建议曾一度被计划等到1900年的巴黎世博会时再做决定。但考虑到6年的等待会降低人们对奥运会的兴趣,最后奥委会决定在1896年举办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当时曾有几位奥委会成员暗示由伦敦担当举办城市,但经过和希腊奥委会成员的短暂商讨之后,和顾拜旦提议由希腊的雅典担当首届奥运会的举办地。由于希腊是奥林匹克的发源地,于是这一建议得到了奥委会成员们的一致认可,同时希腊人泽麦特里乌斯·维凯拉斯也在此会议上当选为第一任国际奥委会主席。顾拜旦认为真正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发源地是马奇文洛克,一个位于英国什罗普郡的乡村集市。1850年由一个当地医生威廉·彭尼·布鲁克斯(William Penny Brooks)创办了文洛克奥林匹克运动会(Much Wenlock Olympic Games),人们在运动会上进行了板球,足球,掷圈环(一种掷环套柱游戏)等其它比赛。
[] 赛前组织
奥运会即将重回希腊的消息很快被希腊公众和各种媒体所接受。但当时希腊政府正处在财政危机,政治上也并不稳定,处理内政事务的首相一职更是频繁更换。希腊在1894年底成立了奥运组委会,负责人是艾蒂安·斯库劳蒂斯,他在一份报告上称举办奥运会的实际花费将会是顾拜旦事先估计的三倍,并断定奥运会不得不因此而取消,事后他递交了辞呈。
希腊王子康斯坦丁一世对于举办奥运会非常热心,他决定重建组委会,由他本人亲自出任主席。他对奥运会的热衷和努力使得希腊公众自发的进行了捐款活动,捐款数额达到 1
了330,000德拉克马(约合980欧元),加上发行纪念邮票的收入共有400,000德拉克马,另外还有200,000德拉克马的门票收入。在康斯坦丁王子的请求下,希腊富商乔治·阿维洛夫支付了修缮帕那辛纳克体育场的所有费用,共计920,000德拉克马。为了表彰他的慷慨解囊,人们在体育场外树立了一座他的雕像,并于1896年4月5日举行了揭幕仪式。
希腊组委会在奥运会筹办方面的经验有限,大部分的赛前准备工作诸如制定比赛规则和邀请运动员等工作都是由顾拜旦来负责的。有些运动员能够参加本届奥运会只是因为他们在比赛期间正在雅典度假或工作(例如,有几名来自英国的运动员是英国驻雅典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另外,真正意义上的奥运村是在1932年奥运会时才出现的,在这之前的奥运会参赛选手不得不自行解决住宿问题。
[编辑] 参赛国家及地区
参赛国家及地区分布
尽管有许多文字资料都将1896年奥运会上的运动员成绩以国家为单位进行排名,但实际上,国家队的概念在1928年之前还并未被奥委会所重视和接受。普遍存在的争议是究竟有多少个国家参加了本届奥运会,国际奥委会的数据显示是14个国家,但并没有列出各国的名称。以下是根据国际奥委会的各种数据统计得出的最有可能的14个“参赛国家”。也有一些资料显示是12个国家,不包括智利和保加利亚;另有说法是13国,只将意大利排除在外。埃及有时也被当作参赛国之一,因为一位名叫狄奥尼西沃斯·卡斯达格利斯(Dionysios Kasdaglis)的运动员是希腊籍埃及人,并住在埃及。
-澳大利亚在当时还是的领地,但田径选手(Teddy Flack)的比赛成绩则划归澳大利亚账下。奥地利智利奥委会声称在本届奥运会上有一位名叫Luis Subercaseaux的智利人参加了100,400和800米跑的比赛,但并无任何确切的官方记录证实此事。英国-历史上大不列颠与爱尔兰联合王国的成员国都分别拥有各自的体育组织。最主要的区别是当它做为一个国家实体参加奥运会时通常都使用“大不列颠”(Great Britain)作为代表团名称,而不用缩写后的“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希腊的比赛成绩包括了和(今属)籍运动员的成绩,埃及人卡斯达格利斯的比赛成绩有时也算归希腊。
o 塞浦路斯 – 有些统计数据也会将塞浦路斯人的比赛成绩单独计算,尽
管只有一名叫阿纳斯塔西奥斯·安德鲁(Anastasios Andreou)的希腊籍塞浦路斯人代表希腊参加了比赛。另外,塞浦路斯在当时是英国的被保护国。o 士麦那 – 有两名来自士麦那的运动员代表希腊参赛,他们的成绩也被划归希腊。-匈牙利在当时是的一部分,但比赛成绩是单独计算。另外,有几名来自伏伊伏丁那(今属塞尔维亚)和斯洛伐克地区运动员的成绩亦算在匈牙利账下。意大利报名参赛但中途退出的国家
有几名来自比利时和俄罗斯的运动员也参加了本届奥运会,但都中途退出。关于智利人是否也参加了本届奥运会的问题则一直存在争议。有一些历史资料将意大利也算作中途退出的国家,因为有一名意大利马拉松选手卡洛·艾罗蒂(Carlo Airoldi)因被怀疑是职业运动员而退出了比赛。然而另一名意大利人里瓦贝拉(Rivabella)则完成了他在射击项目中的比赛。
[编辑] 开幕式
开幕仪式在希腊的帕那辛纳克体育场举行
1896年4月6日,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这一天是西方复活节后的第一个星期一,也是希腊庆祝独立75周年的纪念日。开幕式当日帕那辛纳克体育场座无虚席,共有约80000名观众来到现场,其中包括希腊国王乔治一世和他的妻子奥尔加以及他们的儿子。另外,维凯拉斯、顾拜旦等国际奥委会官员亦出席了开幕式。参赛的运动员们以国家为单位,组队排列在操场上。下午3时,在奥运组委会主席发表完讲演之后,希腊国王乔治一世宣读了开幕词:
之后,现场150名歌手在乐队伴奏下演唱了一首圣歌,1958年国际奥委会将它定为奥林匹克圣歌,圣歌作曲者是希腊人萨马拉斯,词作者为诗人帕拉马斯。现代奥运会开幕式的形式都是以此为框架,由国家元首宣布奥运会开幕,随后演唱奥林匹克圣歌。后来,运动员入场式,奥运圣火和奥运宣誓陆续的加入到开幕仪式当中。
[编辑] 闭幕式
在4月12日星期天的早上,希腊国王乔治一世举办了一场宴会,邀请了官员和运动员们参加(虽然有些竞赛还没完结)。在其谈话之中,他表示应该让雅典成为以后奥林匹克运动会固定的举办城市。
官方正式的闭幕仪式因为星期二下雨而延期至次日星期三举行。皇室成员亦参加了闭幕典礼,体育场上奏起希腊国歌并演奏了由英国运动员及学者乔治·罗伯逊所作的一首颂词。接下来由希腊国王颁发奖牌给获胜者们。所不同的是,当时的冠军得到一枚银牌,而亚军得到一枚铜牌。某些优胜者亦会得到额外的奖励,如斯皮里顿·路易斯即得到由麦克·布莱尔额外赠送的一座奖杯。布莱尔是顾拜旦的朋友,他也是马拉松运动的发起人。当奥林匹克圣歌再次演奏时,路易斯带领着获奖运动员们绕场一周。随后希腊国王正式宣布奥运会闭幕:
同希腊国王的想法一样,许多支持者也都希望继续由雅典来举行第二届夏季奥运会。许多美国运动员以写联名信的方式向希腊王子表达了这一愿望。而顾拜旦则对此表示强烈反对,他认为奥运会举办权的轮流制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基础之一。依照他的意愿,第二届奥运会将在巴黎举行,届时巴黎也将承举1900年的世博会。
[编辑] 其它报道 女性被禁止参加1896年夏季奥运会。作为抗议,一位名叫斯坦玛塔·拉维瑟的希腊女子在男子马拉松比赛结束的第二天沿相同的路线跑完了全程。
第四篇:第三十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第三十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概况及中国金牌汇总 地点:伦敦
时间:2012年7月27日-8月12日(伦敦时间)口号:激励一代人 主体育场:斯特拉特福
赛事简介:伦敦奥运会将于伦敦时间2012年7月27日开幕,于2012年8月12日闭幕.伦敦是第3次主办夏季奥运会,也是目前举办夏季奥运会次数最多的城市.金牌总计302块,中国38,美国46,英国29.。
项目 跳水 游泳 羽毛球 举重 体操 乒乓球 射击 击剑 蹦床 跆拳道 田径 总计
金牌 6 5 5 5 4 4 2 2 1 1 1 38
银牌 3 2 2 2 3 2 2 0 1 1 0 27
铜牌 1 3 1 0 1 0 3 1 2 1 5 23
总计 10 10 8 7 8 6 7 3 4 3 6 88
第五篇:2014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
2014-16
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
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青奥会”,是国际奥委会专为青年人设立的综合体育赛事,并整合了教育和文化内容。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14年8月16日至28日在南京举行,口号为“分享青春
共筑未来”;吉祥物“砳砳”创意来自雨花石,意为提倡自然、运动、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会徽将南京明城墙城门和江南民居轮廓组合在一起,勾勒出“NANJING”字样,寓意青春之门。
2014-16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单枚
【发行时间】2014年8月16日 【邮票类别】编年邮票 【邮票规格】30×40mm 【面
值】1.2元/枚 【版
别】胶印 【齿孔度数】13.5° 【设
计】胡中青 【防伪方式】防伪纸张
【材料提供】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 【责任编辑】陈静芝
【印刷机构】河南省邮电印刷厂 【藏品简介】
中国邮政于2014年8月16日发行《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纪念邮票1套1枚,面值1.20元。
该藏品为《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纪念邮票四方联,邮票单枚规格30×40毫米,面值1.2元,设计者为胡中青,责任编辑陈静芝,由河南省邮电印刷厂印制。
南京2014年夏季青奥会于2014年8月16日(周六)至2014年8月28日(周四)举行,赛程为期12天,比赛项目已经原则上确定为26个大项。
中国邮政于2014年8月16日发行《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纪念邮票1套1枚,面值1.20元。邮票的上方为青奥会会徽,主图案主要表现了跑步、艺术体操、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运动项目以及本届青奥会的口号“分享青春 共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