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华美德小故事 教案9 勤学
勤学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同学们进行集体教育,让同学们正确认识勤学的重要.2.端正同学对待学习的态度,并将真正的勤学贯彻到自己的生活中来。
二、教学准备:
视频、有关中华名人勤学的故事和有关名言。
三、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中华传统美德是几千年来人们共同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也是做人的最基本的原则。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很多种表现,谁能说说?(比如孝敬父母、以诚待人、谦虚宽容、勤劳俭朴、勤奋学习„„)是啊,我们教学楼上方有8个大字,也是每周升旗时大家背诵的校训——勤奋文明团结守纪。把勤奋放在第一位,可见对我们学生来说多么重要。今天我们就谈谈中华传统美德——勤学的话题。
2.同学们你们平时是怎样学习的呢?(举例说一说)3.中华民族一些有名人士是怎样学习的?(1)演《铁杵磨针》
(2)勤学是一个人所具有的高尚品格,这种美德深深地影响和教育着人们,赢得了世人的赞叹。许多前辈为我们作出了榜样,你们愿意把自己搜集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吗?交流其他中华勤学故事
凿壁偷光
匡衡勤奋学习却没有蜡烛。邻居家有烛光却穿不过来,匡衡就把墙壁凿个洞引来了邻家的烛光,用烛光映着书读。同县人文不识家里有很多书,匡衡被他家雇佣劳作,却不要报酬。主人奇怪地问匡衡,匡衡说:“希望能把主人所有的书都通读一遍。”主人惊讶,就借给匡衡书,后来他成了大学问家。
映雪读书
孙康由于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非常可惜。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而且,居然看得非常清楚。于是,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正是他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
悬梁刺股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开始由于知识浅薄得不到重用,连家里人都看不起他,使他大受刺激,下决心认真钻研,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就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这就是孙敬悬梁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是苏秦“刺股”的故事。
《杨禄禅陈家沟学艺》
杨禄禅受到乡里恶霸的欺负,他不甘心受辱。一个人离开了家,到陈家沟拜师学艺。拳师陈长兴从不把拳法传外人,杨禄禅也不例外。不过,杨禄禅的执着精神终于感动了陈长兴,终于学到了拳法,惩治恶霸,也开创了杨式太极拳。
《厉归真学画虎》
五代画虎名家历归真从小喜欢画画,尤其喜欢画虎,但是由于没有见过真的老虎,总把老虎画成病猫,于是他决心进入深山老林,探访真的老虎,经历了千辛万苦,在猎户伯伯的帮助下,终于见到了真的老虎,通过大量的写生临摹,其的画虎技法突飞猛进,笔下的老虎栩栩如生,几可乱真。从此以后,他又用大半生的时间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见识了更多的飞禽猛兽,终于成为一代绘画大师。
《杜甫自幼学写诗》
唐朝大诗人杜甫的一生中留下了许多伟大的诗篇,万古流传。可是,你也许不知道他之所以能有这么大的成就,是和他从小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分不开的。这个故事讲的就是,杜甫七岁的时侯,看见公孙大娘舞剑,写出诗作《咏凤凰》的故事。
„„
4.那些名人刻苦读书的精神时刻鼓励着我们,已形成了经典格言,请大家交流,并积累有关格言:
天才在于学习,知识在于积累。钟不敲不响,人不学不灵。话语只是叶子,行动才是果实。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有了知识不去用,等于耕耘不播种。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讯问者智之本,思虑者智之道也。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笃信好学,守死善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业精于勤疏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读一书,增一智。用宝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树不修,长不直;人不学,没知识。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头方悔读书迟。劳动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指南。知识是智慧的火炬。造烛求明,读书求理。粮食补身体,书籍丰富智慧。
世界上三种东西最宝贵——知识、粮食和友谊。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温固而知新,可以为师已。少而不学,老而无识。
清晨不起早,误一天的事;幼年不勤学,误一生的事。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卡莱尔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减。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事常与人违,事总在人为。骏马是跑出来的,强兵是打出来的。
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
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就永远只能是死水一潭。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5.从这些名言中明白了什么?我们身边有没有勤奋学习的同学?(讲身边真实事例)
6.教师寄语:要求同学们作到“五要”: 要有为国家、为民族奉献青春年华的远大理想; 要有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 要有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真才实学; 要有文明守纪、严于律己的素质修养; 要有敢于拼搏、勇于争先的竞争意识;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老一辈留下的传统美德——勤学,俗话说的好:“活到老学到老”。成功=99%勤奋+1%天资,所以,现在我们的目标就是努力学习,天天向上,不辜负老师、家长、社会对你们的期望。努力吧!
第二篇:中华美德小故事 文档范文
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
本文是无忧考网小编节选的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是一个反映我国历史上不同时代一些著名人物高尚道德情操小故事的系列。每个小故事讲述一个人物,故事中人物有的机智、有的好学、有的勇敢、有的正直、有的为人类科学做出了很大贡献,让你在观看过程中;感受到人生中应具有的真善美品质,激励完善自己的人格。
系列中的各个小故事,因为都来源于历史上真实人物的故事传说,所以少了一些戏说成份,也就不是很具有幽默特点。故而人物造型及背景基本都采用写实风格,增加一些真实感和可信度。又因历史时代不同,人物身份性格不同,故事情节、环境不同,所以在系列整体风格统一的大前题下,每个故事的造型和场景又具有各自的特点。
1、《破釜沉舟》
秦末时,秦军进攻重新建立起来的赵国,赵国向楚国求救。楚将项羽率兵渡江攻打秦军。过江之后,项羽下令士兵把战船全部沉掉,把灶锅统统砸烂。楚军没有了退路,人人奋勇,终于战胜了秦军。
2、《孔融分梨》
在孔融小的时候,叔叔曾经给他出了一个难题,让他把六个梨分给六个弟弟妹妹,但是必须还有一个梨在盘子里。聪明的孔融想出了一个办法,圆满的把梨分了。
3、《樊哙闯宫》
汉大将樊哙有紧急公务赶到京城,却得知汉武帝刘邦连日睡大觉不理朝政。樊哙便一路冲开御林军的拦阻,闯进皇宫内院,那么后在樊哙的直言相劝下,刘邦幡然悔悟。立刻整衣上朝。
4、《诸葛恪得驴》
三国时,吴王孙权在宴会上用一头驴来取笑诸葛谨。在场的诸葛谨幼子诸葛恪机智聪明,不但解除了父亲的尴尬,还受到吴王的赏识。吴王把这头驴赐给了诸葛恪。
5、《荆轲刺秦王》
战国末期,秦国大军在攻下了赵国后直逼燕国。壮士荆柯自愿出使秦国,在向秦始皇献上樊於期的人头和赵国地图时,荆柯从地图中取出匕首,刺向秦始皇。但最终未能成功,荆柯英勇牺牲。
6、《解铃还须系铃人》
小和尚泰钦聪明过人,一次却因喝酒违犯了寺规面临被逐出寺的后果,法眼禅师当众出了道题,众和尚回答不出。泰钦在明白了师父其中的含意后,说出了正确答案。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陆陇其,原名龙其,字稼书,清浙江平湖人;曾担任过嘉定、灵寿的知县。
陆陇其素以孝闻名。据说,他父亲去世的时候,他正在京城考试,一听说父亲去世了,立刻赤足步行往家赶。到了家里,日夜哭泣,每天也不入内室,只是席地而卧。
他在灵寿当知县的时候,为政清简,深得人民爱戴。有一天,一位老妇人来告她的儿子不孝,那是一个20岁左右的青年。陆陇其对老妇人说:“我还没有小仆人,你的儿子可以暂
时来帮忙,如果我找到合适人选了,我就给他施用杖刑然后遣送回家。”从此以后,这位青年每天侍奉在陆陇其左右。每天早晨,陆陇其都恭候在自己老母的门外,等母亲起来了,就照应着母亲洗漱、吃早饭。午饭的时候,他在旁边服侍着,时常逗母亲开心;母亲吃完了,他才吃剩下的东西。晚饭也是这样。如果有点空余时间,就陪母亲说笑,讲些故事让母亲高兴。母亲稍有不适之感,立刻找医生,买药煎药,几夜不睡也不知道累。这样过了几个月,这个青年跪在陆陇其面前,请求回家看望母亲,陆陇其问:“你不是和母亲不和,为什么还要看她呢?”这位年轻人哭着说:“过去我不懂事,对母亲不好,现在好后悔啊!”于是陆陇其让他们母子相见,两人抱头痛哭。青年和母亲回家后,与以前判若两人,后来因为孝顺在乡里闻名。
孔融分梨
东汉鲁国,有个名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聪明,也非常懂事。孔融还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兄弟七人相处得十分融洽。
有一天,孔融的妈妈买来许多梨,一盘梨子放在桌子上,哥哥们让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拿。
孔融看了看盘子中的梨,发现梨子有大有小。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只最小的梨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爸爸看见孔融的行为,心里很高兴,心想:别看这孩子刚刚四岁,却懂得应该把好的东西留给别人的道理呢。于是他故意问孔融:“盘子里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应该留给哥哥吃。”
爸爸接着问道:“你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照你这么说,他应该拿最小的一个才对呀?”
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小弟弟吃。”
爸爸听他这么说,哈哈大笑道:“好孩子,好孩子,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以后一定会很有出息。”
暖不忘寒
公元前654年前后,有人诬告晋献公的儿子重耳死刑,重耳为了逃命,连夜带着亲信家臣逃出晋国逃亡到了卫国。但是刚到卫国,晋兵又马上赶来,重耳只能逃到齐国。可是在慌乱之中,管家又带着所有财物逃走了。他们身上没有半文钱财,大家只好忍着饥饿,那时候,连剩稀粥都成了救命宝贝。就这样他们忍饥挨饿,终于到达了齐国。
后来,重耳又流亡到了秦国,做了秦穆公的女婿。公元前636年,秦穆公打算送重耳回国。
重耳在收拾行李时,打算把那些以前用过的破烂全部扔掉,看此情景,壶叔连忙劝说,可重耳不听。这一切,全被孤雁听到了,他捧着一块白玉,要重耳把自己这样的老臣当成那些破烂扔掉,与重耳告别。重耳很是吃惊,思索一番后,便命令兵士把破烂都捡回来,一再表达悔改之意。回国后,重耳做了一国之君,他没有忘记孤雁和壶叔的教诲。因为这样,他很快把晋国变成了一个强国,使它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重耳成为一国之君还听从教诲,不忘以前患难与共的朋友,不忘记曾经的苦楚。愿大家都向重耳学习,勤俭节约,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金孝拾银
金孝以卖油为生,家中只有个老母。一天金孝偶然捡到一包银子,约莫有三十两。他高兴得回家告诉老母。但金母却以“裴度还带”的故事教育金孝,让把银子还给失主。于是金孝回到事发地,恰好遇到一个外地客人正在寻找。金孝告诉失主是他捡到的银子,并带着失主回家去银子。不料失主却说银子原来有五十两,诬陷金孝贪污了他的银子。二人相持不下,告到官府。那县令是个清官,问明案情后,说:若是金孝赖了银子,为什么不全拿了?却止藏了一半,又自己寻找失主?若是金孝不招认,别人又怎么知道?可见金孝没有赖银之情。接着县令判道:外地客人丢失的银子是五十两,金孝拾的是三十两,这银子不是客人的,这银两判给金孝,奉养母亲;客人的五十两,自去寻找。”金孝得了银子,干恩万谢地跟老娘回去了。大家无不称快。
闻鸡起舞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第三篇:中华美德小故事
中华美德小故事----诚实守信
诚实,就是忠诚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就是遵守诺言不虚的欺诈。“言必行,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流传了千年的古话,都形象地表达了中华诚实守信的品质.
孔子也是一个例子:在2000多年前,孔子对自己的学生说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要不懂装懂。”孔子一直遵守着他的这句话,所以他会成为举世闻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曾子是孔子的一名弟子,大概是受孔子的教育.他从小也十分诚实守信。一次,曾子的妻子去集市上买东西,孩子哭着喊着要和她去。曾子的妻子就骗他说:“回来给你杀猪吃”。孩子就不闹了,等妻子从集市回来时,发现曾子在杀猪,就连忙阻止他,曾子却说:“你现在如果不杀猪,孩子长大了会对别人也不守信的”。然后就把猪给杀了,孩子长大后,果然十分诚实守信。
在生活中也有许多小事在感动着我。一次,我在朋友罗缓丹家里玩,不小心把语文书落在她家忘了拿回来。我就在电话说请她帮我拿来,可不,一会天空下起了大雨,我以为她不会来了,可我万万想不到,她和她妈妈冒着狂风暴雨把书送到我家里来了,书完好无损,可她们全身都被雨水淋湿了。她诚实守信的精神让我感动。还有一次,我口袋里放了3第一百元的钞票打算交学费的,一路上蹦跳,一点也不知道钱掉了。这时身后传来一阵声音:“小妹妹,停一下,你的钱掉了”。我一摸口袋一看真的不见了就接过来连声说谢谢,这时我才发现她是一个戴着红领巾的姐姐,她笑了一下说:“不用谢”。她笑得是多么灿烂,是啊!她这种拾金不昧的品质,不占为己有的诚实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诚信,千年来就是人所具有的美德。诚信,源源不断的财富。它还是立身、修德、处事之根,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可以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你待人以诚,人也会投你实。不仅如此,诚信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常言道:“精诚所致,金石为开”。千言万语就汇成一句话:“中华之诚信,为人之美德”。
小学生童话故事
春天来了,有一只嫩嫩的小羊离开了羊妈妈,独自去玩。
走了一会儿,小羊看见了许多的小草,高兴极了,跑过去正要吃,突然,一只凶恶的大灰狼从草丛中蹦出来,吓了小羊一跳。
“哈哈!我有好几天没吃东西啦,正饿得发慌,你正好可以填填我的肚子。”说完就恶狠狠地扑过来。
聪明的小羊眼珠子一转,赶紧抱着肚子在地上直打滚:“哎哟哟,我好疼啊,我得了禽流感,难受死了,你快来吃掉我吧。”
大灰狼吓一跳:“你得了禽流感啊?”
哎,这一下大灰狼不知道该怎么办啦,到底吃还是不吃呢?肚子是挺饿的,可是禽流感好象太可怕啦,要是吃了小羊,也得了禽流感,那可怎么办?好象听说会死的吧? 大灰狼左想想右想想,为难极了,小羊还在装摸作样地叫唤着滚来滚去,大灰狼一跺脚:“算了算了,你死我还不想死,对不起,我才不吃你呢,你自己慢慢等死吧。”
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凝炼而成的社会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我们重视自身修养,同时又具有强烈的 社会责任感和积极的进取精神。在历史的长河里,古往今来涌现出无数的中华民族优秀儿女,他们已经成为社会公认的道德典范。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一——尊师敬长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就象燃烧的蜡烛,用知识之光照亮学生的心灵,直到生命的终结。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敬师长的优良传统—— 永远的老师 毛泽东尊师美德故事
作为新中国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不忘恩师的故事,更是给我们留下美谈,做出榜样。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写好历史的续篇,这样才无愧于辛勤培养我们的老师,无愧于我们的伟大时代。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却始终尊敬自己的老师。1959年,毛泽东回到了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请韶山的老人们吃饭。毛泽东亲自把老师让在首席,向他敬酒,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敬意。毛泽东青年时代听过徐特立先生的课。当徐特立60寿辰时,他特意写信向徐老祝贺。信中说:“您是我20年前的先生,您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二——爱国爱民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明清之际爱国学者顾炎武的名言。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实践,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爱国爱民的志士和民族英雄。只要我们光大和发扬这一优秀的民族传统,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就会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强盛,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林则徐禁烟
林则徐是清朝后期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他任湖广总督期间,由于清政府腐败,英国强盗把一种叫鸦片的毒品,源源不断的偷运进中国,毒害中国百姓。
林则徐面对这一切,十分焦急。他多次向皇帝上书,陈述鸦片的危害。道光皇帝接受了林则徐的建议,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负责禁烟。1839年3月,林则徐来到广州,禁烟运动迅速展开。6月3日,人们把缴获的鸦片全部投进硝烟池。顷刻间,鸦片全部销毁。林则徐为国家和民族做了一件大好事。虎门硝烟的壮举,给英国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第一页。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三——谦虚礼貌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礼”作为一种具体的行为来讲,就是指人们在待人接物时的文明举止,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礼貌。而礼貌的本质是表示对别人的尊 重和友善,这种心理需求,是超越时代的,是永存的。然而,一个人如果只懂得礼貌的形式,却没有谦让之心,那么,他不会真正懂得礼貌,谦让也是谦虚、平等的 表现,是礼貌的重要内涵。谦虚礼貌包含着我们的祖先对自然文化的骄傲和自豪,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根本特征之一—— 七岁之师
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一天,他们驾车去晋国。一个孩子在路当中堆碎石瓦片玩,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孔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挡住我们的车!孩子指着地上 说:“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摆的一座城。孩子又说:“您说,应该是城给车让路还是车给城让路呢?”孔子被问住了。孔子觉得这孩 子很懂得礼貌,便问:“你叫什么?几岁啦?”孩子 说:“我叫项橐,7岁!”孔子对学生们说:“项橐7岁懂礼,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四——刻苦学习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勤奋读书方面表现得格外突出。不论是善于治国的政治家,还是胸怀韬略的军事家; 不论是思维敏捷的思想家,还是智慧超群的科学家,他们之所以在事业上不同凡响,都是与他们从小的远大抱负分不开的。俗话说:“有志者立常志,无志者常立 志”,立志,贵在少年—— 铁杵磨针
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乘老师不在屋,悄悄溜出门去玩儿。
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 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总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 聪明的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奋读书,终于成为有名的大诗人。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五——尊老爱幼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 子路借米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充满信心,互相帮助,快乐你我
记得我看过一篇文章,说是一个双腿残疾,而双手健全的人,和一个双手不能正常工作,而双腿完好的人相遇.他们决定互相补助,一起种田,充实生活。两个残疾人在种田的时候,双手残疾的人背着双腿残疾的人慢慢移动,也不顾脸上豆大的汗珠,而双腿残疾的人则在他的背上,播种,施肥,浇水„„还时不时的替他擦汗。
多么令人受益匪浅的故事啊,两个残疾农夫,为了充实自己的生活,互相补助。他们谁也不会因为自己身体的缺陷而放弃生活,他们不会因为这一秒的失败而放弃下一秒的希望,他们更没有因为自己身体的缺陷而做出过激的行为。
不要总是否定自己,不相信自己,把自己想得一无是处,我们应该向那两位农夫学习。天生我才必有用,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自己优点的慧眼,生活将会很充实。不要因为自己身体的缺陷而放弃生活,谁说飞翔一定要翅膀?只要你想尽办法,取长补短,就定将飞上广阔的蓝天。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这一秒不失望,下一秒就会有希望。”我们应该向那两位农夫学习,取长补短,互相补助,充满信心,永不放弃。要知道,灰心是时代洪流的淘汰者,而互助和信心,则是花儿甘甜的雨露。
充满信心,你将拥有隐形的力量,互相帮助,你将拥有飞向天堂的快乐之风!
学会感恩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的人生之路总是阳光明媚,晴空万里,到底哪一缕阳光最耀眼?有人说是优异的学习成绩,有人说是给予别人帮助„„而我认为在我们的人生路上最灿烂的阳光应该属于知恩图报,感谢帮助我们成长的每一个人。是的,学会感恩,是一种情怀,学会感恩,更是一种情操.两年前,我得了一场大病,父母背着我东奔西跑,到处求医,从他们焦急的神态中,从他们悉心的呵护中,我深深地体会到父母对我发自内心的爱。一天,爸爸用自行车驮我去医院,我坐车后发现爸爸骑得很慢.几个月了,爸爸是太累了,我的病让他身心疲惫。我无意中发现了爸爸头上的一些白发。啊,爸爸变了,变老了。我在他身上看到了岁月的沧桑,看到了生活的艰辛,更看到了爸爸为我操劳的痕迹。啊,爸爸没变,大山般的父爱没变。我依然感受着他的温暖,他的爱。
那是我住院期间的一天傍晚,天很冷,外面的雪下得很大。爸爸下班后赶来给我送饭,可是我想吃饺子。他二话不说,放下手里提来的家里做好的饭菜,迎着凛冽的大风,冒着漫天飞舞的鹅毛大雪又出去为我买饺子。天黑了,风更猛了,雪更大了.这时,雪人似的爸爸一边走还一边说:“饿坏了吧!”看着爸爸慈祥的面容,摸着爸爸冻得通红的双手,我感动得流泪了。“爸爸,爸爸„„”我在心里一遍遍地念叨,“你真是我的好爸爸!”。冬天是寒冷的,而爸爸所做的一切,却仿佛阳光,温暖我病痛的躯体;又似暖流,融进我愁苦的心坎里;爸爸的关爱,撑起了我战胜病魔的信念,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我康复出院.我永远不会忘记父母对我的爱,对我的呵护和关怀。我能为他们做些什么?我常常这样问自己。哪怕是为他们垂垂肩,洗洗碗,给他们唱段曲儿,陪他们逛逛街,散散步,我也会感到心里的安慰。学会感恩,学会报答,我仿佛一下子长大了:我用心学习,不让他们为我的操心;我抢着洗碗拣菜,让他们能多休息一会儿;我经常哼哼小曲,让家庭充满欢声笑语„„我尽我所能给父母留下最难忘的美好时光,让他们开心,让他们骄傲,我爱我的父母,普天下的孩子们都爱自己的父母.让我们一起对父母说一声:“我们爱您!”让我们一起行动,知恩图报,学会感恩.冬天就不再寒冷,黑夜就不再漫长,幸福快乐就时刻陪伴在你我身边.妈妈辛苦了
今天是星期天,因为妈妈要回去上课(妈妈是一位老师,在老家教学),所以一大早就走了。爸爸送妈妈回来,一进家我就醒啦,我问爸爸:“外面冷不冷?妈妈现在快到了吧!”爸爸说:“外面很冷。妈妈没那么快,她在路上要1个多小时呢!”
妈妈每个星期来了之后,都给我包包子、蒸馒头,打扫卫生、洗衣服,整天忙忙碌碌的,我想叫妈妈早点回到学校,那样就不冷了。妈妈真辛苦!
第四篇:中华美德小故事
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凝炼而成的社会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我们重视自身修养,同时又具有强烈的 社会责任感和积极的进取精神。在历史的长河里,古往今来涌现出无数的中华民族优秀儿女,他们已经成为社会公认的道德典范。
诚实守信
诚实,就是忠诚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就是遵守诺言不虚的欺诈。“言必行,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流传了千年的古话,都形象地表达了中华诚实守信的品质.
孔子就是一个例子:在2000多年前,孔子对自己的学生说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要不懂装懂。”孔子一直遵守着他的这句话,所以他会成为举世闻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一名弟子曾子也是一个例子:受孔子的教育.他也十分诚实守信。一次,曾子的妻子去集市上买东西,孩子哭着喊着要和她去。曾子的妻子就骗他说:“回来给你杀猪吃”。孩子就不闹了,等妻子从集市回来时,发现曾子在杀猪,就连忙阻止他,曾子却说:“你现在如果不杀猪,孩子长大了会对别人也不守信的”。然后就把猪给杀了,孩子长大后,果然十分诚实守信。诚信,千年来就是人所具有的美德。诚信,源源不断的财富。它还是立身、修德、处事之根,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可以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你待人以诚,人也会投你实。不仅如此,诚信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常言道:“精诚所致,金石为开”。千言万语就汇成一句话:“中华之诚信,为人之美德”。尊师敬长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就象燃烧的蜡烛,用知识之光照亮学生的心灵,直到生命的终结。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敬师长的优良传统。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却始终尊敬自己的老师。1959年,毛泽东回到了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请韶山的老人们吃饭。毛泽东亲自把老师让在首席,向他敬酒,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敬意。毛泽东青年时代听过徐特立先生的课。当徐特立60寿辰时,他特意写信向徐老祝贺。信中说:“您是我20年前的先生,您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
作为新中国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不忘恩师的故事,更是给我们留下美谈,做出榜样。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写好历史的续篇,这样才无愧于辛勤培养我们的老师,无愧于我们的伟大时代。爱国爱民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明清之际爱国学者顾炎武的名言。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实践,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爱国爱民的志士和民族英雄。只要我们光大和发扬这一优秀的民族传统,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就会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强盛,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林则徐禁烟——林则徐是清朝后期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他任湖广总督期间,由于清政府腐败,英国强盗把一种叫鸦片的毒品,源源不断的偷运进中国,毒害中国百姓。林则徐面对这一切,十分焦急。他多次向皇帝上书,陈述鸦片的危害。道光皇帝接受了林则徐的建议,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负责禁烟。1839年3月,林则徐来到广州,禁烟运动迅速展开。6月3日,人们把缴获的鸦片全部投进硝烟池。顷刻间,鸦片全部销毁。林则徐为国家和民族做了一件大好事。虎门硝烟的壮举,给英国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第一页。
刻苦学习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勤奋读书方面表现得格外突出。不论是善于治国的政治家,还是胸怀韬略的军事家; 不论是思维敏捷的思想家,还是智慧超群的科学家,他们之所以在事业上不同凡响,都是与他们从小的远大抱负分不开的。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乘老师不在屋,悄悄溜出门去玩儿。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 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总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聪明的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奋读书,终于成为有名的大诗人。尊老爱幼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
子路借米——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鹿乳奉亲——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怀橘遗亲——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第五篇:中华美德小故事
1.望云思亲
唐朝有一位叫狄仁杰的人,从小家庭贫困,勤奋好学,后来做了丞相。他为官清廉,秉政以仁,朝野上下都很尊敬他。他的一个同僚,奉诏出使边疆之际,母亲得了重病,如果这样离去,无法在身边侍候,心中非常悲痛。狄仁杰知道他的痛苦心情之后,特奏请皇上改派别人。有一天仁杰出外巡视,途中经太行山。他登上山顶向下看云,对他的随从说:“我的亲人就住在白云底下。”徘徊了很久,也没有离去,禁不住流出了思亲之泪。有诗颂曰: 朝夕思亲伤志神,登山望母泪流频;身居相国犹怀孝,不愧奉臣不愧民。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2.忠言逆耳
比干是殷商时期沫邑(今河南淇县)人,是商朝第16代王帝乙的弟弟,按照商朝的继承法,长子继位,次子分封。比干既是封王,又是当时商朝最高的政务官“少师”。因为不满纣王无道,多次向纣王进谏。“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即谏不从且死,忠之至也。”他冒着灭族的危险,连续3天进宫抨击纣王的过错。纣王被比干批评得无言以对,恼羞成怒地喝问:你为什么这样坚持?比干说:“君有诤臣,父有诤子,士有诤友,下官身为大臣,进退自有尚尽之大义!” 纣王又问:何为大义?比干答:夏桀不行仁政,失了天下,我王也学此无道之君,难道不怕丢失了天下吗?我今日进谏,正是大义所在!纣王听到这里勃然大怒,于是说:“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信有诸?”说罢,命人剖胸取心,比干毫无惧色,慷慨就戮……这就是著名的比干挖心的故事。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3.一知半解
宋人有学者,三年反而名其母。其母曰:“子学三年,反而名我者,何也?”其子曰:“吾所贤者,无过尧、舜,尧、舜名。吾所大者,无大天地,天地名。今母贤不过尧、舜,母大不过天地,是以名母也。”其母曰:“子之于学者,将尽行之乎?愿子之有以易名母也。子之于学也,将有所不行乎?愿子之且以名母为后也。”
宋国有个求学的人,(求学)三年后回到家居然直呼他母亲的名字。他母亲说:“你学习了三年,(现在)回到家却直呼我的名字,(这是)为什么?”她的儿子说:“我所认为是圣贤的人,没有超过尧、舜的名声,对尧、舜直呼他们的名字;我所认为大的东西,没有大过天地的,对天地也直呼它们的名字。如今母亲你贤不会超过尧、舜,母亲你大不可能超过天地,因此就呼母亲的名字。”他的母亲说:“你所学的,准备全部按照实行吗?希望你能改掉直呼母亲的名字的习惯;你所学的,会有不实行的吗?希望你姑且把直呼母亲名字的事延缓实行。”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4.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语见《国语·周语下》:“谚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昔孔甲乱夏,四世而陨;玄王勤商,十有四世而兴。帝甲乱之,七世而陨。后稷勤周,十有五世而兴,幽王乱之,十有四世矣。”
东周末年,王子朝叛乱。周敬王见逐於都城,奔至成周。诸流亡大臣拟在成周筑城建都。晋魏舒表赞同,然卫大夫彪傒不以为然。彪傒曰:“俗云:„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昔孔甲乱夏,传四代而陨。商自玄王始,经十四代努力不懈始成,传至帝甲始衰,仅七代遂亡。今周自幽王始已传十四代而败,离崩不远矣!” 喻为学好难如登山,而学坏易似山崩,多用于劝勉之语。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5.一曝十寒
原文:《孟子·告子上》:“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奔,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孟子对齐王的昏庸无能、做事没有毅力、轻信奸佞谗言很不满,便不客气的对他说:“大王您也太不明智了!天下虽然有生命力很强的生物,可是您却把它放在阳光下晒一天,再放在阴寒的地方冻十天,它哪里还活的成呢!我跟大王在一起的时间是很短的,大王即使有了一点从善的决心,可是我一离开您,那些奸臣又来哄骗您,您又会听信他们的话,叫我怎么办呢?下棋看起来是件小事,但假使你不专心致志,也同样学不好,下不赢。奕秋是全国最善下棋的能手,他教了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处处听奕秋的指导;另一个却老是想着有天鹅飞来,准备用箭射它。两个徒弟是一个师傅教的,一起学的,然而成绩却差得很远。这不是他们的智力有什么区别,而是专心的程度不一样啊;”
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