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苏常州改革30年民生改善调研报告
立足民生之本 实现百姓的中国梦----江苏常州改革30年民生改善调研报告
目录
摘要、关键词...............................................3 正文:
一、引言…………………………………………………………………4
二、调查内容……………………………………………………………4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4-6
四、结论与启发…………………………………………………………6
五、附录一:调查问卷…………………………………………………7-8
六、附录二:访谈问卷…………………………………………………9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常州民生改善成果显著。政府立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城市住房保障制度已经形成,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已经普及化,每年政府财政足额资金投入保障房建设和医疗保险补助中。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公园全部免费开放,城区绿化率逐年递增,快速公交的运行深得市民好评。常州民生改善的巨大成果,是常州历届政府在改革中自始至终贯彻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最终目的---------使人民生活富裕起来,也契合了习近平主席对中国梦的深刻阐述: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中国梦的构想就能化为美好的现实。
关键词:改革开放、民生改善、成果显著、中国梦
立足民生之本 实现百姓的中国梦----江苏常州改革30年民生改善调研报告
一、引言: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成果举世震惊。在经济、文化迅速崛起的众多城市中,有一座历史文化古城备受瞩目,它就是江南小城--------常州。常州地处长江中 4
下游,南濒太湖,北靠长江,与上海、南京两大城市等距相望,与苏州、无锡联袂成片,构成以经济发达而著称的"苏锡常"地区,是长江中下游金三角地区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在30多年的改革浪潮中,常州这座新兴的工业城市正日渐蜕变,人民生活稳步走入小康。本调查报告将以第一手调查资料为依据,向大家展示常州改革开放以来在民生改善、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的改革举措及取得的巨大成果。
二、调查内容:
1、调查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常州改革开放以来在民生建设方面的政策和举措以及取得的巨大成就,证明改革开放对常州发展、人民安居乐业起到的强大推动作用,体会立足民生之本、实现百姓中国梦的重大意义。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
2、调查对象:调查问卷50人(常州三所学校老师20名、家长30人);访谈10人(市民广场随机访谈50岁以上老年人)
3、调查时间:2014年4月1日〜4月6日
4、调查方法:问卷调查(附录一);面对面访谈(附录二);实地考察,深入调研,开展实地调研活动;依靠互联网、书籍等工具,进行信息的进一步收集、提炼、分析,为报告提供数据和资料的支持。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文化教育:从回收的调查问卷及访谈笔录中可以看出,目前常州市已成功实施中、小学免费义务教育,居民 满意率达91%。义务教育的投入主体是政府,5
常州市2013年财政教育经费的投入69.37亿元,足额的经济投入为免费义务教育的实施奠定了基础,遏制了学校向学生收费办学的冲动。调查中,群众普遍反映现在学校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学校师资整体水平好,这其中,得益于常州市政府的几个重要的惠民工程:春晖工程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金边工程消除了校际落差,蓝天计划解决了流动儿童就学难的问题。教育的优质均衡政策在常州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2、住房保障:常州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经济的发达给百姓的生活带来实惠。2013年常州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38163.89元,位居全国前15名,常州的住房建设也一样跑在前面,从调查数据看出,50个家庭中有二套房以上的有 18户,居住面积60平米以上的有24户,反映住房困难的2户。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常州目前人均居住面积为34.7平方米。对于住房困难户和无房户来说,常州的住房保障制度也能给他们带来福音,经济发达的常州以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为主要形式的住房保障制度已经形成,在2011年政府投入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房1.98万套后,2012年新建保障房23150套,2013年全市再次投入10.3亿元,用以进一步改善群众居住条件,2015年前,常州公租房有望实现"应保尽保"。
3、医疗保险:在这次调查中,我发现有关医疗保障的问题已是民生工程中的重中之重,人们普遍对医疗状况不很满意。为解决百姓看病难的问题,这几年,常州城乡居民医疗养老保障制度已实现全覆盖。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子女统筹医疗等惠民保障制度减掉了民众的一部分 6
负担,各种疾病的治疗费用持续上涨,也使得居民的医疗保险意识明显增强企业,2013年,常州将未成年人居民纳入参保范畴。财政投入23.93亿元,用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支持基本医疗保障服务。目前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290元,新农村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430元,政策范围内的住院费用支付率分别达到87%、70%、75%。
4、城市绿化:调查中发现,民众对常州的居住环境比较满意,调查中83%的人认为常州是个宜居城市源于常州近几年绿化品质提升。2011年,常州就实施了五大特色绿化工程,完成投资8.3亿元新增了绿地578.1公顷。调查中老百姓反响最好的就是常州公园的免费开放,民众普遍认为开放的公园成了老百姓休闲娱乐的好场所。现在常州开放的公园绿地达1704公顷,城区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2.4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42.2%。
5、交通出行:交通出行跟百姓生活密切相关,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常州市民对道路交通状况的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91.9%。市民在调查中反映近几年常州市区堵车现象有所缓解,快速公交的运行方便快捷且出行成本低。据了解,近几年常州加快了完善路网结构,投资50亿元的城市主动脉常州高架贯通,形成"日"字形快速路体系。常州将打造文明畅通的城市交通环境提升为政府工程、市长工程和民生工程,常州的快速公交(BRT)因其票价优惠以及个性化、科技化、高效化的设计特点成为了全国城市交通改革的先进典范。
四、结论和启发: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清楚地看到了改革开放以来,常州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民生改善的成果也是显著的,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得益于常州历届政府把解决民众关心的教育、医疗、住房等问题作为改革的主要目标来抓。当然,常州跟许多城市一样,在改革发展及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前行中也出现了不容回避的新的民生问题,比如环境污染处理问题、就业保障问题等,在今后的改革中需要找到更实效的措施,民生的改革工作才能更深入有效地发展下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提出并深刻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他说: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中国梦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所以,未来的改革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进而提升全民幸福指数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希望政府在改革中更多的立足民生之本,为百姓的"中国梦"增添更加美丽的幸福光环。
附录一
问卷一
您的家庭住址:江苏省常州市()区 您的年龄:()岁
1、您家有()口人:
A、2〜3人 B、3〜5人 C、5人以上
2、您的家庭月收入:
A、1500〜3000元 B、3000〜5000元 C、5000〜8000元 D、8000元以上
3、您家里中、小学在读孩子的学费负担情况: A、学费全免,由国家负担; B、学费自己负担、能够负担得起; C、学费自己负担,负担重、需借款读书;
4、您对家门口的学校满意吗?
A、很满意,学校周边环境好,师资优良; B、基本满意,学校环境较好,对师资也基本满意; C、不满意,没有市中心学校好,所以会选择择校;
5、您家的住房面积:
A、60平米以下,很拥挤;B、60〜150平米之间,比较宽敞;C、多套房,住得很舒服;D、无房;
6、您对目前常州市区的交通发展状况的态度?
A、非常满意;B、较满意;C、没感觉;D、较不满意;
7、您和您的家人是否都享有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A、是 B、否
8、你对常州目前的医疗保障制度是否满意? A、满意;B、一般;C、不满意;
9、您对常州的污染治理满意吗?
A、满意;B、较满意 ;C、没感觉;D、不满意
10、常州公园都免费开放了,您会:
A、每天跟家人一起去散步;B、偶尔节假日会去走一走;C、从来不去;
11、您的家庭除了衣食住行的物质开支外,还会在文化娱乐方面有开支: A、看电影;B、买书;C、旅游、D、其他
12、你觉得常州目前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如何? A、很好;B、一般般、有待提高;C、不好;
附录二
问卷二(访谈):
1、您觉得常州快速公交(BRT)的运行对您的出行带来方便吗?
2、常州公园全部免费开放对您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3、常州动漫产业园、恐龙园、嬉戏谷的建成对常州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4、您对常州的环境污染治理有哪些建议?
第二篇:保障和改善民生调研报告
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
调研报告
多年来,我乡积极相应上级政府的号召,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经过我们的努力,劳动保障和民政工作均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我乡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在某些方面我们的工作还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不断加强、完善和提高。一.基本情况
尖字沽乡位于丰南区南部,南邻沿海开发区,交通条件良好,全乡九个村,有良好的农业和养殖业基础,截止到今年初,我乡九个村都开展了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目前我乡应参保人数8017人,已缴款人数7591人,达到了94.69%的参保率。
我乡低保户177户,313人,其中:农保户有175户,311人,城镇低保2户,2人,城镇低保金每月310元。享受40%救济人员2人。从今年第一季度开始农保标准提高到1740元,主要分四个档次840元,1040元,1240元,1740元,按低保户的家庭收入实行差额补贴; 优抚对象80人,其中三属6人,伤残军人6人,现役军人22人,复员军人12人,带病退伍军人、参战军人34人,每季度都分别享受着抚恤金;五保老人25人。在敬老院有22人,散居3人,其中在截瘫疗养院居住的1人,未入院的三无老人34人。残疾人423人;60周岁以上老人2324人,占总人口的13%。二.加强敬老院建设与管理,不断提高集中供养:
目前我乡在敬老院有22人,散居3人,其中在截瘫疗养院居住的1人,未入院的三无老人34,目前我乡敬老院,条件简陋,基本生活设施不完善,农村敬老院建设任务重、压力大、时间紧。
三.关于巩固殡葬改革成果,从而实现绿色殡葬的目标:近几年的努力,我乡的乱葬乱埋问题得到了有效清理和整顿,殡改工作有很大改善,完成了殡葬改革的第一步目标。然而,殡葬改革不仅仅是解决遗体火化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处理好骨灰安葬,解决乱埋乱葬问题,以达到节约土地、节约资金、净化环境、文明丧葬,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目的。做好我乡公益性生态墓地建设总体测算,把村级公益性墓地建设好,并作为推行殡葬改革的一项硬件措施来抓,全面禁止骨灰乱埋乱葬和二次入棺土葬,促进农村殡葬改革向纵深发展。四.加大扶贫力度:
加大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使贫困人口和特殊群体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提高助学水平,加大助残力度。推进困有所助。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完善农村受灾群众救助制度等方面的工作。
第三篇:江苏农村税费改革调研报告
百有论文网()
江苏农村税费改革调研报告
百有免费在线资料库()收集
江苏是在全国率先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的地区,改革历时已有一年,认真回顾总结农村税费改革的工作经验,分析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研究化解矛盾的途径和办法,对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巩固和发展改革的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改革的基本情况和初步效果
1.农民的减负目标已基本实现。农村税费改革的核心和主体目标是减轻农民负担,江苏各地围绕这个主体目标,深入发动群众,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认真实施,顺利完成了方案制定、上报审批、组织归户、检查验收、夏秋两季征交等各个阶段的工作,保证了税费改革平稳有序的推进。税改后全省共征收农业税25.61亿元;农业税附加5.08亿元,农业特产税0.9亿元,农业特产税附加0.18亿元,一事一议筹资8.8亿元,合计40.59亿元,农民人均负担77元,较改革前税收及合同内、外人均负担154元,减少77元,减幅为50%。“两工”提取1.67亿个,较上年减少 2.6亿个;以资代劳总额3.86亿元,较上年减少6.8亿元。
2.各项配套改革取得了明显效果。(1)大部分地区的乡镇村区划调整、人员分流工作已基本完成。全省乡镇数已由改革前的1974个减至1372个,乡镇平均人口由3.1万增至4.5万;行政村由35258个减至20219个,缩减幅度为42.7%;村组干部由43万人减至22.65万人,其中村干部减少8.7万人,仅此一项减少农民负担4.4亿元。(2)推进了农村教育体制改革。税改中江苏省委、省政府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由编制部门重新核定教师编制,人事部门核准人员和工资,财政部门核拨经费,委托银行代发到人,使部分地区过去拖欠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问题得到了解决。同时按照适度规模办学的要求,调整了农村教育布局。(3)推进了乡镇事业单位改革。通过采取综合设置、精简人员编制、建立用人竞争机制、确定事业单位法人地位等措施,对原来的“农村七站八所”,加以辙并改建。全省大部分地区的乡镇事业单位已由原先的20个左右调并为现在的6—8个,精简人员编制达到30%。并从有利稳定、人尽其才的原则出发,对精减人员实施了多渠道分流。
3.加大了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规范了农村税收的征收行为。为了保证税改后的村级组织运转和农村义务教育以及计划生育等工作的开展,江苏加大了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规定转移支付资金必须优先保障村级基本运转和农村义务教育。江苏去年上述各项到村资金10.03亿元,高于改革前1999年村三项支出9.27亿元的水平,使大多数村的基本开支得到了保障。为了规范征税行为,江苏按照中央要求,将农业“两税”以及附加的征收职能归口为乡(镇)人民政府财政机构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省政府办公厅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村级范围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的意见》。与此同时,还针对涉农收费问题采取了一些专门措施。
4.改革使农村长期积累的许多矛盾得到初步化解。其中包括计税面积与实际面积不符、第二轮承包政策落实不到位形成的机动田、黑地、两田制、、宅田合一等问题,有力地维护了农村的稳定。农村税费改革还增强了各地清理、化解乡村债务的紧迫感。各地采取措施,清理账目,已分类处置了一批历史债务。
二、改革留有难题和大量的后续性工作
1.税改后一部分乡(镇)村的可用财力明显减少,难以维持低水平运转。在苏南如果以每年10万元为基本自给目标,有缺口的村约占10%;在苏中如果以7万元作为基本自给目标,有缺口的村约占30%;在苏北如果以5万元作为基本自给目标,有缺口的村也要达到30%。全省2.1万个村,大致有6000个左右的村存在缺口。税改后出现了一些减支因素,但总体上要保证这些村的正常运转还相当困难。
2.一部分乡(镇)陈欠债务数额大、清偿难。有的村仅农民手中的各类债务凭证就有十几万元。大部分负债乡村缺少可以盘活的集体资产和可以用于清偿债务的资金来源。因为负债,有的乡村受到了司法诉讼和冻结账户、查封财产的法律处罚,分散了干部精力,也给农业税征收增加了难度。农民以债据抵税成为今后税收中难以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
3.经济贫困地区对配套改革的承受能力较弱。一部分经济贫困地区因缺少对改革的成本投入,出现了教育布局调整难、事业单位改革推进难、人员分流落实难等一系列新的矛盾。宿豫县辙并村组以后,精减村组干部 4442人,一次性补偿需要资金617.18万元。灌云县农村教育负债4496.98万元,目前亟待解决的学校危房有10万平方米,需投入6000万元,经费的筹措十分困难。
4.由于筹资筹劳数额小,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乡(镇)村难以举办公益性事业。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大型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乡村公益事业受制于投资主体受到一定影响;一部分乡(镇)村的道路、桥梁、水渠急待修理;关系到基本国策的计划生育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积累性问题更多。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仅靠筹资筹劳,要上那些使公众受益的社会项目难度很大。
5.农业税收任务因缺少征收保全措施增加了难度。税改后,农业税的征收主体是农税征管机关,乡镇只属于委托代收机关,农税部门限于人力、物力和缺少应对手段,要完成当期的农业税征收任务和清收尾欠税款难度较大。发展下去,势必造成拖欠越来越多,尾欠越来越大。
6.一部分种粮大户和纯农户因税改反而增加了负担。据丹阳市测算,税改后,种粮大户每户增加负担约50元,增负20%左右。
7.水利:工程水费等涉农服务性收费标准提高给农村税费改革造成了负面影响。
8.“一事一议”的规范要求与农村的实际情况不尽吻合。许多地区由于受到议事内容、议事条件、农民民主议事素质等方面的制约,影响了议事效果。议而不决、议而不行或根本就无法议事的事情累累发生,一些地区已经将一事一议“束之高阁”。
改革是权力与经济利益的调整,在农村税费改革的主体任务基本完成之后,由于旧体制的“惯性”作用,以及对解决旧体制遗留问题的思想准备、政策准备和经济准备不足,方法欠妥,仍然存在一些矛盾,这是正常的。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着力化解问题和矛盾,认真做好改革的各项后续性工作才能实现改革的各项预期目标,不断深化和发展改革的成果。
三、积极探索税改难题的解决途径
(一)坚持“治本之策”,用发展的办法化解矛盾
1.坚持“治本之策”,明晰农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目前,江苏农业在增长方式上,还是以粗放经营为主;在生产方式上,还是以家庭式的小规模生产为主;在经营方式上,还是以对计划的依赖性为主,特别是粮食、棉花、蚕茧生产。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贸、工、农分割。这个“三为主、一分割”是导致一部分地区农业效益低、农民收入增长慢的主要原因。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发展现代化农业的道路。一是要大力推进农业的市场化。就目前的情况来说,适应市场化的信息问题、市场体系问题、市场主体的培育问题都做得不够,走向国际化更不够。江苏要发展集约化农业,大踏步进入市场,尤其是国际市场。二是提高农业的专业化水平。不能再满足于家庭式的经营。因为家庭式经营无法向专业化、规模化发展。三是用先进的科技来提升农业的发展水平、扩大消费的需求。四是积极发展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只有产业化才能打破贸、工、农分割的局面,留住加工、流通这两块的利益,解决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问题。江苏结合农村税费改革的实际,加强对推进农业市场化、专业化、科技化、产业化的研究,即规模农业与效益农业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2.坚持“治本之策”,积极推进城市化带动战略。江苏结合农村税费改革,推进了行政区
划的重大调整,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行政区划与城市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通过发展城市,增强其辐射与带动作用,进一步促进农业的发展。全省共有13个地级市、30个县、28个县级市、50个辖区先后进行了调整,调整后中心城市的区域范围得到了扩大,为城市的扩容和资源的优势互补创造了条件。
在农村税费改革调研中,有人算过这样一笔账:一个农民当他由农村迁入城市以后,其消费水平会增长2—3倍,一次性的消费支出会高达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农民进城以后,对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是一支不可小视的力量,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具有经济实力,可以在城市投资办工业、办商业以及其它产业。因此,用“拆除门槛放农民进城”的办法,不仅可以减少农民,有利于推进农业的集约化经营,使留在农村的农民富裕起来,而且可以有效地刺激需求,拉动消费,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用创新的思维和办法化解矛盾
1.以创新的思维和办法主动积极地化解农村集体债务矛盾。
农村集体债务过重是诱发乱收费、乱摊派、乱集资,造成农民负担过重的一个主要原因,也是实施农村税费改革的一重阻力。解决乡(镇)村的陈欠债务问题是江苏农村税费改革的一项重要的后续性工作。
如何解决乡村集体债务问题,江苏各地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勇于创新,除已经清偿了一批历史债务外,还创造了一些好的做法,推广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如组织财政、审计或中介机构对乡(镇)村债务复审,挤掉债务水份,分清债务性质,鉴定落实还债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对于确应由乡镇承担的债务,通过组织收欠还债、核销减债、建立偿债准备金制度以及调减、免利息等措施逐步加以解决。又如通过转让、出租、承包、股份合作等形式,积极盘活存量资产,化解债务矛盾。江苏的乡镇和企业大都有一定数量可以利用的存量资产,有的是闲置厂房、土地和设备;有的是技术、专利和品牌。将各种有形与无形资产加以充分利用,发挥其效益,对于化解债务矛盾是十分有利的。
2.用创新的思维和办法积极稳妥地搞好农村教育布局的调整。农村税费改革所涉及的教育布局问题和财政负担问题,在江苏大部分地区表现得都比较突出,即使是在比较富裕的苏、锡、常地区,也有一些乡(镇)反映强烈。大家普遍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农民群众对教育事业的关心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时期,教育投入已经成为一项大宗投入。大多数农村学校的面貌与教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变,进行教育布局调整不能搞成新一轮的达标升级活动,而应该以教育资源的内部调整为主。要防止和纠正少数地区在教育布局调整上的贪大求洋倾向。对于那些原本就存在着生源不足、而要在调整中扩班招生的学校应首先搞好内部挖潜。
教育布局的调整要立足现在、着眼未来。要综合考虑人口密度、地理环境、交通状况,以及农村人口将大量转入城市等现实因素,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地搞好调整,并尽可能将学校向城市和农村中心集镇集聚。应允许和鼓励农民选择学校,送子女进入城市求学。这可以作为义务教育的一种辅助手段。
3.用创新的思维和办法解决税改中的其它难题。税改中的其它一些难题,也应该用创新的思维和办法去加以解决。许多办法和创意在群众之中,关键是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做好调查研究和集思广益的工作。
例如,一年一度的农村筹资筹劳问题,有的基层干部和农民就建议采取并年集中使用的办法。用这种积少成多的办法可以办成一两件大事。当然这样做必须征得大多数村民的同意,必须先积攒、后使用,先积攒的资金要专户储存,不准挪作它用,还有的人建议在郊村之间可以开展筹资筹劳等方面的互助互济。今年先办你们村的事,明年再办我们村的事。关键是村与村之间要建立信用,不搞“平调”。
又如,农村的水利建设问题。由于税改以后,资金投入机制发生变化,“两工”和公积金
取消,村内的农田水利工程由村民实行“一事一议”来解决。但占农村水利工程总量70—80%的跨村、跨乡工程谁来负担,谁来投入,谁来组织实施?为了保证农村的水利建设,国家要加大资金投入,国家对农业的补贴,要逐步转到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来,大型水利工程要继续坚持以政府组织引导为主。跨地区工程要由受益范围内的单位与个人共同出资、统一兴办。
再如,许多地区的基层干部和农民建议:税改后农民的税负轻了,一年的税负可以一次交纳,不必再分为夏季与秋季两次征收,这样还可以大大减轻农税部门的征收压力,减少税收成本。对于纯农户和种田大户负担较改革前减幅不大甚至有所加重的问题,也有不少地方的同志提出改进建议。他们认为,改革前农业税是按田亩征收,而“三提五统”是按人征收,费改税后一律按田亩征收,农民负担由人口向土地转移,形成了种田越多负担越重的反常现象。为了缓解这一矛盾,农业税附加可以考虑改为以村为单位按劳负担。
(三)克服旧体制的惯性作用,坚定农村税费改革的必胜信念
江苏的农村税费改革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局,但由于旧体制的惯性作用,化解各种积累性矛盾的难度很大。因此,当前江苏的农村税费改革一定要在巩固和深化上做好文章。一方面要防止滋生松懈、畏难和厌战情绪,继续发扬知难而进、知难而上、持之以恒、连续作战的作风,把工作做得更好。另一方面对前一阶段的工作认真地“回头看”,针对存在问题及时地、实事求是地调整政策和工作部署。
第四篇:有关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社会调研报告
社会实践报告
近年来,民生问题始终是党和国家关心的问题,也是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一直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今年,我利用暑期对家乡甘肃省金昌市的民生状况进行了简单的调研。主要成果如下:
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之——病有所医
为方便金昌市医保参保人员报销在异地发生的医疗费用,市人社局本着方便、快捷的原则,完善服务程序,对我市参保人员在异地的医疗费报销实行当日结算。住院医疗费用先由患者本人垫支,待医疗终结后,凭定点医疗机构的病历、出院证明、费用清单、付款发票、异地人员安置表(转院证、急诊证明),到我市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按有关规定核报,门诊医疗费凭发票由我市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审核后从个人帐户中冲销,不足部分由个人支付,所有核报及费用结算于当日完成。
根据《关于解决全省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通知》精神,金昌市还解决了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市域内破产和自行解散、名存实亡的国有、集体困难企业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退休人员(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共1463人的医疗保险问题。目前,市、县、区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正在调查摸底,于2012年6月30日前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分别完成相关退休人员的参保登记工作,由企业主管部门或其所在单位办理参保登记手续。按照《金昌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实施办法》有关规定,参保人员从2012年4月1日开始,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相关待遇。
二、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之——老有所养
6月27日上午,全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信息系统正式运行暨社会保障卡建设工作视频会议在兰州召开,会议传达贯彻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了全省社会保障卡建设工作。加快人社工作信息化建设,是人社事业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加强创新社会管理的客观要求,是落实民生工程的具体举措,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根本途径。各地各级部门要紧跟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步伐,以信息化为龙头,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人社工作优先的领域,以信息化推动人社工作科学、持续、健康发展。二要积极探索,以创新推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要用创新的思维来谋划数据的发布层次,要逐步向省级数据中心集中数据,实现“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的工作目标;要在建设步骤上进行创新,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的原则分步做好现代信息化建设工作,重点抓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信息系统的规范运行和社会保障卡的发放工作;要统筹考虑劳务输出、人才招聘、失业保险、劳动关系、就业及失业登记管理等与就业相关的业务,按照建立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和统筹城乡各类人员管理的要求,全面建立全省大就业的信息系统;要集中整合各地分散的社会保险信息系统,按照“五险合一”的要求,建设全省集中的社会保险信息平台;要加快推动全省人事人才管理系统的建设。三要密切协作,确保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顺利推进。各级政府要关心支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建设中的问题,切实保证建设资金到位、系统运行稳定,确保这项重大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之——住有所居
今年以来,金川区发改局精心组织,全力推进,金川区1080套廉租住房续建工程已进入分户验收阶段,2012年,省市下达的180套的廉(公)租住房新建任务也已全面开工建设,让更多的城市低收入家庭看到了希望。
2010年,省市下达金川区5.3万平方米廉租住房建设任务,计划建成1080套廉租住房,项目总投资8288万元。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区发改局按照区委、区政府安排部署,始终将廉租住房保障工作作为首要任务来抓,重协调、抓质量、赶工期,积极落实工程各项前期手续,确保了工程如期开工建设。现已开工的15栋1080套廉租住房,总建筑面积达60712.73平方米(含地下室)。截止目前,工程已进入分户验收阶段,外网配套工程正在进行道路硬化及铺装工程,预计到2012年6月底可交付使用。
2012年,省市下达全区180套的廉(公)租住房新建任务,其中:廉租住房60套,建筑面积3665.32平方米,公租房120套,建筑面积7336平方米。项目概算总投资1949.87万元。目前,项目已完成招投标,正在进行基础验槽,年内可竣工交付使用,解决更多“双困”家庭的住房困难。
在充分考虑廉租住房建设的同时,发改局正在积极组织实施廉租住房小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通过强化后期物业管理、做好基础设施配套服务等措施,确保廉租住房项目建设健康发展。
通过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政策举措,金昌市人民普遍认为生活质量逐渐提高,对市委市政府表示高度赞同。
第五篇:楚雄州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调研报告
楚雄州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调研报告
楚雄州政府办民生问题调研小组
“十一五”以来,楚雄州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突出位置,在加快发展中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州民生状况明显改善,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人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一、“十一五”以来楚雄州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的主要成效和经验
(一)楚雄州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的主要成效
1.加大民生工程建设力度,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2005年以来,全州上下通过地方财政尽力安排、积极争取上级项目、充分激活民间资本等方式,统筹各块财政资金投向民生工程,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保障功能和放大效应,有力促进了民生基础设施建设。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州民生工程累计投入547131万元(其中2009年达219148万元)。在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重大项目建设的同时,集中力量抓农村道路、饮水、沼气、电网、通信、广播电视等民生工程建设,解决了55.71万人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0776公里,建设农村客运站82个,开通农村客运线路366条;扎实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469辆城市公交车和931辆出租车投放市场运营;乡镇和村委会通班车率分别达100%和72.83%;新增农村沼气用户5.74万户;农户通电覆盖率逐步提高,达99.11%;行政村通电话率达100%,按公安户籍人口计算,电话普及率为47.9部/百人;互联网用户达218530户;广播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6.5%和96.9%。滇中特色大城市建设力度明显加大,市政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以城市绿化、亮化、净化和美化为目标,大力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旧城提升改造工作,完成了4个2.39万平方米城中村改造,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吸引能力不断增强,楚雄市区人口由2005年的15.47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21.3万人,在滇中特色大城市建设的促进和带动下,县城和中心集镇、旅游小镇建设力度明显加大,建成并开放市民广场24个,面积达24.93万平方米,城镇带动和辐射功能日益增强。通过这些工程的建设,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城乡居民收入有了较大增长,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的9195元增加到2009年的14319.09元,年均增长11.7%,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2223元增加到2009年的3511元,年均增长12.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8.9%;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的2027元增加到2009年的3368.4元,年均增长13.5%。
2.搭建平台完善服务,促进劳动力充分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工作。楚雄州始终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一方面完善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扶持政策,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实行零就业家庭援助制度,强化就业培训指导服务,积极开辟就业渠道,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复转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和关闭破产企业职工的就业和再就业;全州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从2005年的11.89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15.87万人,年均增长26.69%,全州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从2005年的14556元增加到2009年的26414元,年均增长36.29%;全州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28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就业3.9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42万人;2009年,全州城镇登记在册失业人数1.0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另一方面,按照“扩大分子、缩小分母”的要求,扩大农业产业链、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二三产业就业容量,积极拓宽农民转移就业渠道,使劳务输出不仅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而且成为提高农民素质和减少农民数量的主要途径,2005年来,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就业49.36万人。
3.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需求。一是加大教育投入。“教育是民生之基”。近年来,楚雄州积极坚持“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宗旨,着力破解人民群众关注的“上好学、读好书”难题,努力促进教育公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教育稳步发展、职业教育大力发展。一方面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实施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投入资金2.53亿元,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筑面积10.77万平方米,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28.27万平方米;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实现了“两基”攻坚目标,全州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由2005年的94.3%提高到2009年的99.6%,初中阶段毛入学率由2005年的104.74%提高到2009年的113.22%;另一方面加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共下达免杂费资金4336.25万元,下达免费教科书资金7892.26万元,下达中小学寄宿制补助经费23465.02万元,确保适龄孩子人人有学上。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全州普通高考专科以上上线率由2005年的76.34%提高到2009年的86.7%。二是加强医疗卫生工作。“医疗是民生之急”。近年来,楚雄州以社区卫生、农村卫生、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为抓手,采取有力措施,稳步推进改革,着力破解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难题,使广大群众充分受益。认真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各项惠民政策,全州自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以来,参合率由2006年的88.71%提高到2009年的92.47%,共减免参合患者住院及门诊费用达5.383亿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由2005年的9.67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17.81万人,兑现补助资金4006万元;不断完善医疗救助体系和疾病防控体系,加强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基本达到了村村有卫生室或医疗点的目标,有效缓解了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切实落实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责任,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确保了不发生重特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三是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加强县级“两馆”和乡镇文化站建设,积极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体系,稳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广播电视村村通等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四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成效。认真落实农村人口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共办理农村人口家庭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26051户,人口自然增长率每年均控制在6‰以内,持续稳定了低生育水平。
4.认真落实各项保障政策,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社保是民生之依”。近年来,楚雄州始终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扩大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城市低保人员的补助标准由2005年的87元提高到2009年的157元,年均增长36%,农村低保人员的补助标准由2005年的23.5元提高到2009年的59.8元,年均增长51%。认真落实优扶安置各项政策,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补助资金基数由2004年的2万元提高到2010年的4万元。出台了《楚雄彝族自治州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暂行办法》,被征地农民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坚持以扩面征缴、完善制度和确保发放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2005年来,共兑现五大保险金180561万元;启动了以南华县为试点的全国第一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试点县年满60周岁及其以上的2.5万老年人每月每人可领取55元基础养老金,实现了“老有所养”的目标。认真落实各项移民扶持政策,2005年来,共投入资金1509.18万元用于水利工程移民扶持工作;投入资金61.29万元,将1662名水利水电工程伤残民工纳入补助对象,年人均给予补助368.79元。青山嘴水库移民7004人于2009年6月底前全部搬迁安置,基本实现了“搬得出、留得住、能发展”的目标,观音岩和乌东德水电站建设工程移民工作扎实推进。“住房是民生之所”。楚雄州高度重视解决群众的住房困难,不断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加快城乡保障性住房建设,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住房保障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05年来,投入资金3.7亿元,完成廉租住房建设项目34个,新建廉租住房5654套,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保障得到进一步加强;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扎实推进,投入资金17140万元,完成加固和拆除重建43500户;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稳步推进,投入资金4490万元,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5650户;坚持“依法合规,阳光透明”,排除干扰,加强协调,州级行政机关职工团购商品房建设工作按进度顺利推进;全州城镇居民人均住房总建筑面积由2005年的27.6平方米增加到2009年末的34.41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由2005年的32.87平方米增加到2009年末的35.07平方米。
5.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农村贫困人口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坚定不移地走以人为本、综合开发、全面协调、和谐发展的道路不动摇,以贫困地区为着力点,以产业扶贫为切入点,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着力创建各类资源“整合式”、内容“综合性”、方式“一体化”、管理“科学性”的扶贫开发模式和机制,全方位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快脱贫致富进程。一方面积极实行扶贫挂钩联系制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培育和农民技能培训,实施整村推进、产业扶贫、科技扶贫、以工代赈、异地搬迁等扶贫工程,使贫困地区群众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另一方面加快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大力推进了少数民族人口的脱贫致富。2005年来,全州共投入扶贫开发资金223256.16万元,实施了2259个整村推进、2个县为单位的连片开发和1个整乡推进扶贫项目,发放到户贴息贷款7.06亿元,培植产业示范村1153个,劳动力培训转移8.1万人,对1.13万人进行了异地扶贫搬迁。认真落实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民族机动金和散杂居民族工作经费,2005年来,共投入民族专项资金8803万元,实施了44个散杂居少数民族村发展扶持项目和46个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项目。按贫困人口新标准1196元测算,全州累计脱贫39.23万人,农村贫困面由2005年的38.91%下降到20.8%。
6.强化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灾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切实加强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本着及时高效、科学有序的原则,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快速反应,沉着应对,赢得了“11·02”滑坡泥石流自然灾害抢险救灾、“8·30”、“7·09”地震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胜利,并较好地处置了“4·25”重特大交通事故、“12·28”双柏麻栗树煤矿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确保了全州各项应急处突和安全生产工作协调有序推进。在抗灾抢险过程中,绐终把受灾群众的生活安置贯穿于抗灾救灾全过程,落实领导干部包县、包乡、包村、包户“四包”责任制,及时发放各种救灾物资,初步形成了“八有四确保一关心”(即:使受灾群众有安全临时住处、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病能救治、孩子有学上、有电视看、有广播听;确保不发生新的人员伤亡,确保不发生疫情,确保社会稳定,确保受灾群众生产自救;关心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的三无人员)的抗灾救灾经验模式,保证了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有着落。同时,将受灾地区灾后重建工作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2005年来,共争取到国家和省救灾资金7.41亿元、恢复重建资金8.45亿元,科学规划、合理统筹,加大灾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和产业培植及扶持力度,使受灾地区通过灾后重建面貌焕然一新,灾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达到或超过受灾前的水平。
(二)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几条经验
总结“十一五”以来的民生工作,有几条基本经验值得重视:
1.既要重视发展,又要关注民生。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是辩证统一、相互促进的。改善民生从本质上讲是一个经济实力问题。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十一五”期间,楚雄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深化州情认识的基础上,确定了“发展抓项目、改革抓创新、和谐抓民生”的总体工作思路,突出“强农、兴工、扩城、活商、固基、和谐”的工作重点,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全州经济呈现速度加快、结构改善、效益提高的良好势头,为改善民生创造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2.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改善民生的进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力状况。在这个问题上,楚雄州坚持从实际出发,一方面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开源节流,增加支出向民生领域倾斜,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实行行政事业经费支出零增长;一方面根据人民群众愿望和要求,选择并解决人民群众急需的事情,关乎全局的事情,惠及长远的事情,增强解决民生问题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3.既要政府主导,又要社会参与。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的繁重任务,必须发挥政府和社会两个方面的积极性。近年来,楚雄州围绕为民办实事的重大事项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督促检查,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确保了民生项目件件有着落、事事有成效。同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发挥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的作用,积极引导更多的民间资本和社会资金注入民生工程和民生领域,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参与,引导社会各界为扶贫济困出资出力,形成了为民办实事的强大合力。
4.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楚雄州正处在一个夯实基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强化保障、加快发展的阶段。从这一发展阶段的特征出发,在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上,楚雄州立足于当前和长远的有机结合,从群众急需解决而又能办得到的事情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工作。同时,着眼于长远发展,引导各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决克服急躁情绪和形式主义,不盲目攀比、不急功近利,多办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努力使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长久持续的和越来越多的实惠。
二、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城乡一体化进程需要进一步加快。目前,国家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但对于一个边疆、民族、贫困、落后的自治州来说,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尚未根本改变,部分较为偏远的山区,基础设施建设等仍较为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乡发展差距等都有不断扩大的态势。
(二)财政自给率低,民生工程投入与需求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全州10县市仅楚雄市和禄丰县能够实现财政自给外,其余县市财政自给率都较低,全州财政属于典型的吃饭型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除保人员工资、保机构正常运转和发展重点外,财政无力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民生工程建设,而社会资本不足,民间资本投向民生领域的积极性不高,导致民生工程投入与该领域的需求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
(三)农村贫困面仍然较大,扶贫开发任务艰巨。改革开放以来,楚雄州经济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由于自然、社会、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农村公共服务事业发展相对滞后,部分群众生产生活还较为困难。2009年末,全州绝对贫困人口数仍然达46.3万人,扶贫开发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四)改革发展进程中新的矛盾不断凸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工作的任务较重。通过进一步深化各项改革、增强发展活力,特别是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在征地拆迁、城市管理、医疗卫生、优质教育、供房供地、就业再就业等方面,因利益关系引发的各种矛盾纠纷日益增多,存在的一些不和谐不稳定因素,大部分都直接或间接与民生问题密切相关,群体性上访事件时有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更加繁重。
三、“十二五”期间加大解决民生问题的工作思路、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工作思路。根据州委七届七次全会和州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精神,结合楚雄州当前民生工作现状,楚雄州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解决民生问题的思路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楚雄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人民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把发展经济作为改善民生的前提,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进一步改善民生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坚持发展优先、民生为本,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不断加大持续保障和解决民生问题的工作力度;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优化政务服务质量,畅通反映民生疾苦的渠道,从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加快发展保障民生的社会事业、优化涉及民生的社会环境、解决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着手,统筹解决收入、就业、医疗、教育、住房、养老、扶弱、出行、环保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推动全州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目标任务。民生状况进一步改善,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保障进一步健全,到“十二五”末,基本实现“学有优教、劳有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所助、行有所便”的目标。到2015年,全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1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200元。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学前教育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城乡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扶贫工作取得新成果,贫困人口继续减少。住房、出行、医疗等条件明显改善。文体事业繁荣发展。精神文明和法制建设取得新成效。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社会管理工作明显加强。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持续好转,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成绩。
按照以上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需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兼顾,着力加快发展。准确把握州情,正确处理民生工作中各个方面的关系,坚持统筹兼顾,在发展中优化,在优化中提高。突出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突出加快发展,促进速度、质量、效益相互协调。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共建共享。把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积极扩大就业,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实现跨越发展。加快民生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着力构建富有活力、透明高效、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民生工作体制机制。
四、加大解决民生问题的对策措施
(一)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一是以扩城为重点,突出滇中特色大城市建设,加快推进环城路、第二自来水厂、茶花谷、彝海公园等项目建设,促进产业聚集发展,加快城镇建设,确保全州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以上。二是创造性地推进“城增村减”工作,以楚雄市东南片区5个集中安置点和县城改造为突破口,着力在城乡结合部宅基地置换上取得进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农民市民化。三是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城镇集中,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梯度转移。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户籍限制,增加城镇人口。积极解决进城农民工和搬迁移民的养老保险、子女教育、农民工廉租住房保障以及丧葬等问题。四是加快实施州域城镇体系规划,努力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旅游小镇、带动辐射能力强的中心集镇;加强政策引导,多渠道筹集资金,着力改善和配套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城镇路网、供排水、污染治理、通信等基础设施和医院、学校、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稳步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逐渐加大公交车和出租车运营投放市场的力度,不断改善城乡居民出行条件;大力实施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项目,加快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打造更适宜人居的城乡环境,提高城镇承载能力,增强辐射带动功能。五是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扩大农村二、三产业增收空间,实施“品牌兴农”战略,发展生态农业,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认真落实创业金融和财税支持政策,努力促进就业创业,力争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以上。
(二)积极促进就业和创业。坚持把创造就业岗位和扩大社会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一是继续把促进就业放在民生工作首位。保持各项促进就业的政策不变、力度不减,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和退伍转业军人就业安置工作。二是强化就业引导。加强政策支持和就业指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中小企业就业;拓宽就业、择业、创业渠道,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等多种形式的灵活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三是建立健全公共投资带动就业的机制。继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和城乡新增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力争实现年均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0万人以上,城镇年均新增就业2万人以上,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
(三)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增加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资金,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一是加强城乡低保和困难群众救济工作。切实加强城乡低保对象的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加大困难群众救济工作力度,确保农村五保户、困难群众生活有保障。二是提高社会保险覆盖面。全力做好社会保险提标扩面工作,推进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争取将全州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关闭破产和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启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州级统筹;切实做好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工作,积极探索建立工伤预防、工伤补偿和工伤康复“三位一体”的保障体系;继续完善生育保险政策,探索建立老农保、新农保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之间的相互衔接机制,扎实推进《楚雄彝族自治州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办法》的贯彻实施,积极推进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三是认真落实拥军优属、优扶安置各项政策。全面落实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政策,扎实开展“爱民献功臣”活动,对一至六级残疾军人的医疗费用予以保障,继续推进城镇退役士兵考试、考核择优录用与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安置办法,扎实开展退役士兵培训和安置工作。四是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认真落实残疾人就业保障政策,进一步落实好扶残助残的各项政策措施。五是实施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强用地保障,落实优惠政策措施,扎实推进廉租房建设、农村危旧房改造和地震安居工程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及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项目的实施,确保尽快完成888户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和79户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不断改善城乡住房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力争实现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年均增长3.1%以上。
(四)继续抓好扶贫开发工作。紧紧围绕“988”扶贫开发工作目标,全面实施“一体两翼”扶贫开发战略,集中力量,整合资源,重点扶持特殊类型地区和特殊群体的发展,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加快减贫速度。一是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加大投入力度,逐步推进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制度有效衔接,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着力提高贫困地区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确保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二是加快贫困地区发展步伐。因地制宜加大整村推进、整乡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扶贫、以工代赈等各项扶贫工作力度,积极稳妥实行扶贫易地搬迁,妥善解决移民后续发展问题,对特殊类型贫困地区进行综合治理,加快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积极探索贫困乡整乡推进的有效途径,着力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到“十二五”末,全州力争投入扶贫资金35.4亿元,重点实施整村推进项目3000个,发放到户贴息贷款10亿元和企业贴息贷款2.5亿元,扶持发展龙头企业50个,规划完成扶贫移民1.5万人,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10万人。
(五)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一是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加快推进合理调整中小学区域布局,促进办学条件的改善,巩固和提高“普九”成果;重视学前教育,加快学前教育普及程度;提升高中教育普及水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断提高新生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加快民办教育发展,提高民办学校比重,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提升区域教育现代化水平;扎实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抓好危房改造工作,加快推进职教园区建设,支持师院和医专加快发展。二是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加强公共卫生、社区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建设。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加快医院新建改建扩建步伐,合理布局医疗服务网点。加强预防监测,加强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控,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努力提高妇幼卫生工作水平,积极发展中医药事业。大力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兴办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加快建立健全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以及贫困人群医疗救助、基本医疗商业保险“三网两补充”体系,推进全州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保持和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三是全面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巩固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改革成果,组织实施好公共机构绩效工资改革工作,稳步推进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工作,切实改进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方式,增强事业单位工作活力。四是以建设“彝族文化名州”为战略目标,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培育骨干文化企业,保护和弘扬民族民间文化,提升彝州文化软实力。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加强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形成覆盖面较广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体育竞技水平,加快发展体育事业。五是加强生态建设,强化对水源、土地、森林等自然生态的保护,加快森林植被恢复,抓好封山育林,狠抓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农村能源建设等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
(六)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十二五”时期,要主要提高社会管理和治理水平,要进一步促进传统模式的公共管理领域向现代模式转变,鼓励与进一步支持市场组织、非政府组织、公民参与部分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公共领域参与主体多元化,加快建立政府调控机制与社会管理新模式。积极开展城市和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兴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推进社会管理重心向基层组织转移。加大对行业协会、基金会、公益性社团、社区志愿者等社会中间组织的培育力度,在明确其性质、职能、责任、权利和义务的前提下,完善社会中间组织从业人员的收入、福利、晋升等有关制度,落实规范化管理。积极发挥基层组织和社会中间组织与政府行政功能的功能互补、力量互动,促进政府管理从刚性的管理型模式向柔性的服务型、指导型管理转变,提高公民自主权。强化城乡社区对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加大对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保障力度。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制,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提高对重大公共事件的处置能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生产安全、交通安全开展专项整治整顿,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进一步健全价格监测预警机制,增强价格调控的预见性。
(七)加强应急处突和防灾减灾工作。一是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各种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畅通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妥善处置征地、城市拆迁、企业改制等矛盾问题,及时发现并研究化解重大社会矛盾。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提高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水平,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二是强化安全生产监管。继续推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努力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三是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加强自然灾害预警、监测和评估,充分发挥应急救援中心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健全突发事件联动抢险救助机制,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四是认真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高度重视宗教工作,坚决打击邪教组织,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