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探索校园心理剧——大学生心理健
探索校园心理剧——大学生心理健
探索校园心理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益
摘要:校园心理剧是近年来我国高校的新生事物,它将学生中存在的普遍问题通过戏剧、小品等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在表演、观看和分享中对角色进行感知和体验,进而增进自我认识、解决心理和行为问题。同时,它像戏剧一样具有审美功能,有助于形成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和美感能力.因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发挥了独特和良好的教育作用。本文从校园心理剧的缘起及理论基础入手.深入分析它的实施模式和评估机制。
研究表明,校园心理剧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校园心理剧;大学生;心理健康
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才,其中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和保证。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场所,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目前各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自20世纪8O年代以来,我国已有不少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课程内容老化,形式单一的问题仍不容忽视。如何能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满足学生的需要,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相关报道显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心理剧作为一种团体心理辅导方法很值得推广和应用?。它对大学生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心理影响和人格影响,可以促进大学生心理的自我成长和完善。
一、校园心理剧的研究概述心理剧,又叫社会剧,是由精神病理学家莫雷诺在20世纪30年代创立并发展起来的一种基本的团体治疗方法。它强调个体的自发性和创造性的发展.运用演出的方法。促进个体成长并且使个人的创造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它不去分析、诠释人们带来的问题,而是提供一个场所,一种气氛,以多重的角度,自由变化的方式让人们探索自己的问题,进而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有效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机遇。
校园心理剧,又叫校园情景剧。是我国高校近年来出现的新生事物。它立足于中国本土文化和国情。吸纳包括心理剧、音乐、舞蹈、绘画、书法等国内外表达性艺术的精髓,在心理教育实践中探索出一种本土化的“行动表达演出技术”。它利用生活中相似的情景.通过行动表达的方法与技术,以舞台表演的形式重现生活情景中的心理活动与冲突,使当事人和参与者认识到其中的主要问题,当事人自己或在参与者的协助下解决,促进当事人、参与者认知领悟,情绪表达和行为改变。
实践证明,校园心理剧是让大学生学会主动解决心理问题的一个好方法,它可以促进大学生心理的自我成长和完善,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二、心理剧的构成要素与发展阶段一)心理剧的构成要素心理剧的展现方式是在团体中进行,在团体中团体带领者是导演。导演以各种暖身的方式选出呈现自己内心生活事件的主角.并从团体中选出扮演主角关系人物的辅角,其他与主角一起感受各种生活事件的团员为观众。而呈现主角内心世界的空间为舞台。因此,心理剧的基本组成要素有导演、主角、辅角、观众和舞台。
在心理剧中,导演是受过训练、引导主角演出的人,导演是主角的替身,是剧的协同制作人,导演主要的任务是刺激主角的自发性、提词、导引、协助心理剧的演出及观看剧的整个过程:主角是心理剧中使用的术语,代表心理剧演出的主要人物,他是剧中的主体。是在舞台上呈现其内心事件的人,其呈现的事件可能是过去的生活事件.现在的生活事件或是未来的事;辅角是主角的延伸,也是导演的延伸,辅角的功能有三:身为一个演员来雕塑出主角世界中所需要的角色(主角的延伸),身为一个咨询者来引导主角(导演的延伸)以及身为一个特别的调查者;观众是指那些在心理剧中不在舞台上的其他团体成员,通常心理剧团体是一个6至20人的团体。观众是团体的见证人,辅角的来源是上一个剧或下一个剧的主角;舞台是戏剧表演的场所,在心理剧中,一个舞台可以将过去、未来与现实的感受融合在一起,在校园中,心理剧的舞台可以是教室或室外的空地等。
二)心理剧的阶段一个典型的心理剧可以分为暖身、演出与分享三个阶段[。暖身:暖身是每个心理剧的第一阶段.它是为了激发成员自发性与创造性的触发过程.以此增加团体成员的互动,协助成员将焦点集中在自己的内心世界、准备及酝酿问题,以能自发性演出。
导演会运用绘画、音乐、冥想、肢体活动等方式营造一种温暖安全的气氛,为接下来的选角及演出做准备。演出:这是一出心理剧的主要部分,在此主角将探讨其关心的问题。透过导演使用各种技巧,借由肢体感受与行动表现的方式呈现出来.进而产生新的体验或领悟。在演出的过程中包含一些细节的工作,如布景、选辅角。透过互动、导演会指示演员进入下一个景,直至演出完成,辅角们都退场为止。分享:这是一场心理剧过程中的最后一个阶段。全体的成员。
不论是主角、辅角或观众都被鼓励分享他们类似的经验和感受。在此阶段成员分享的是自己的事或刚才扮演某个角色的感觉.而不是去诠释、分析主角的问题、行为和感受。分享可以使成员之间互相连接.得到相互支持的力量。
三、校园心理剧的实施模式校园心理剧的创作、导演及演出过程,实际上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活动过程。在这过程中,导演及演员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搬到舞台上来,全体成员用自己与生俱来的表演才能创造出新的生活形式,创造性地表演自己的生活,为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机遇和平台。
根据前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我们认为校园心理剧的实施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一)确定主题在大学校园里,前往心理咨询中心咨询的大学生会把各种心理问题提供出来,以寻求帮助,因此我们可以从咨询中心获得大量素材。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向全校学生发放问卷的形式了解大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筛选、确定心理剧的主题。再次.许多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者也进行了很多大学生心理问题方面的调查,可以借鉴他们的研究确定心理剧的主题。
二)创作剧本校园心理剧的创作应更多地依靠广大学生自己创作完成。我们可以通过心理剧本征集大赛的形式选出主题新颖,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有时代性和代表性的作品作为我们心理剧的脚本。这样不仅能提高大学生的创作水平,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吸引更多有文学才华的大学生加盟到心理剧本的创作团队中来,而且创作的过程中也是治疗的过程,在这一阶段,同学们的问题得到了澄清,内心得到了净化。
三)设置场景校园心理剧场景的设置必须符合表现主题的客观条件,使问题得到典型的再现,最好是大学生们非常熟悉、接触最多的场景,如寝室、教室、操场、食堂等等。好的场景设置会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有真实感和亲切感。
四)选定演员演员要从学生中选择。尽量选出正好有相应心理问题的学生出任演员,通过精心设置的相对宽松的心理剧展示环境.让其从多种角度审视自己的问题。在感受到同伴支持的过程中坚定地克服心理困扰。同时,通过戏剧的形式可降低同学们的焦虑感,以旁观者的角度解决自己的类似心理问题。
五)开展演出并分享校园心理剧的演出是开放式的.因此演出时不必拘泥于剧本.应在明确主题的前提下根据现场情况适当地发挥,演出过程中和演后都应有互动和分享。具体来说,就是邀请观众和演员及导演一起分享个人成长中与剧中主角类似的经历和故事。在这一过程中,不强调对事件或问题的评价.而是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自然流露和表达.从而让团体成员在此过程中得到一些反省和情感的支持。
四、校园心理剧的评估一场校园心理剧结束以后,需要对它进行评估。
一来了解它对参加者的影响和作用,二来通过反馈进一步改进、完善校园心理剧。目前,主要运用以下三种方法进行评估。
一)心理测评问卷评估在治疗、辅导或训练中可以针对不同情况运用相应问卷进行评估。例如,在促进人际关系的心理剧演出后,可选用人际关系方面量表(人际信任量表。信赖他人量表FPS等)对参加者进行评估。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比,了解该心理剧对改善人际关 系不良方面的效果。在压力管理和应对方式辅导中。
运用心理剧方式缓解新生入学适应问题。通过应对方式问卷(简单应对方式SCSQ,特质应对方式等)以评估心理剧在缓解入学适应不良方面的作用并积累相应经验。
二)主观报告效果评估在辅导、训练和演出中,针对成员学习的收获.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了解参加者的感受体会、主观评价,对心理剧的活动成效加以评估。
三)访谈评估在心理剧演出结束后,在一周、两周、一个月等时间内通过直接访谈、电话访谈等方式了解当事人在演出后当时和过后的感受,以得到效果的回馈。
五、校园心理剧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一)降低学生对自身心理问题的掩饰倾向学生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有一些问题对他们来说有些难以启齿。尤其在面对心理老师时,总因为缺乏安全感而不敢敞开心扉。校园心理剧恰好能解决这一弊端。在校园心理剧中,没有固定的剧本和演员,氛围是轻松的,心理困惑是共有的。这种隐匿的展现问题的方式让参与者很容易去掉掩饰.在剧中人物身上表现出自己的意愿、观念、行为方式。这实际上是一种很好的投射测验,心理老师能够清晰地看出每个人的特点和问题所在。这种暴露问题的方式也很容易被同学们接受。
二)引起大学生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大学阶段,大部分学生心理不成熟,情绪不十分稳定,遇到挫折或困境时常常把握不了自己,负性情绪得不到及时宣泄。校园心理剧正是给学生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宣泄不良情绪,改变行为方式和认知模式的平台,是一种新颖而有效的教学模式。在剧中,随着剧情的发展,心理问题逐个地呈现出来。由于受到剧中生动情景的感染.剧中人物很容易摆脱阻抗,自然地表现出个中表情和行为。通过互动、探讨自我、尝试改变、学习成长,学生们逐渐产生了情绪性的和认知性的理解,这种领悟是开放性的,主动的,触及感情,富有创造性的,它直接引发了在现实生活中去学习积极处理问题的建设性的效果。
三)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技能校园心理剧是一个多维人际互动环境。在其中,主角和配角的交互活动会体现出各种人际关系.表现出多种行为反应。这样,他们就可以把在校园心理剧中形成的新行为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去.从而避免了不良行为方式所带来的消极后果。同时。校园心理剧使参与者非语言沟通的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在准确理解别人的基础上,参与者获得了观众的认同、接纳,化解了一些心理问题和困惑.切实地体验到被别人理解的内心深处的触动和愉悦。从而指导自己更好地去理解他人。因此,校园心理剧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大学生自觉地心理发展.使他们得以不断地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
第二篇:校园心理剧
校园心理剧——我想有个温暖的家
剧情介绍:小辉是五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也不差,但在学校总是爱调皮捣蛋,经常对同学恶作剧,同学和老师都对他很头疼。经过老师的了解,才知道原来小辉是家里独子,父母忙于工作,晚上经常很晚回家,和小辉沟通少,只知道一味满足小辉的物质需求,不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小辉看到学校的同学有父母接送上下学,还听到周末他们的父母都会带他们出去玩,小辉感到很孤独,很沮丧,于是就经常整这些同学,希望通过老师告诉父母,引起父母的注意,得到父母的关心。最后通过老师的帮助,小辉的父母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小辉终于得到了父母的关心,也得到了同学的原谅,变成了一个乖孩子。
人物:小辉、小辉父母、班主任、小志(小辉同学)、小莉(小辉同学)、小莉父母(客串)
第一幕
地点:教室
人物:小辉、小志、小莉
道具:桌椅三副,作业本,笔,上课铃声,书包,装有垃圾的纸篓,假的透明胶水
(旁白:课间,小志和小莉在一起聊天,小辉在旁边做作业,正好能听到他们的谈话。)
小志:昨天“六一”你爸妈带你去哪玩啦?
小莉:(开心地说)我爸妈带我去苏州乐园玩了,小志:是吗是吗?我也去玩过,你们玩了什么?
小莉:我们玩了摩天轮,海盗船。。还有好多好玩的,妈妈还带了她自己做的三明治,可好吃了!(幸福回味状)你呢?小志,你爸妈带你去哪玩了?
小志:你爸妈真好!我爸妈昨天白天没空,不过晚上他们特意带我去看了《功夫熊猫2》,还是3D的呢,真好看!
小莉:真的啊!你爸爸妈妈也真好哦,下次我也要叫我爸爸妈妈带我去看。
小志:恩,去看去看,真的很好玩。。。。
(旁白:小辉在旁边听着小志和小莉好开心地讲他们的“六一”活动,想到自己“六一”那天回家,家里只有自己一个人,桌上放着一张100元和一张留言条:宝贝儿子:爸妈出去工作了,钱自己买吃的和玩的,找同学去玩吧,玩的开心点啊!心里真羡慕小志和小莉,有爸妈陪着一起过“六一”。小辉心里越想越气,凭什么他们就可以那么开心。
这时,“叮铃铃”,上课铃响了,这节课正好是体育课,于是小辉想到了一个办法(脸上露出坏坏的表情),他告诉老师说自己肚子疼,于是就自己一个人留在了教室,他拿出小莉的书包,把教室纸篓里的垃圾倒进书包里,又跑到小志的椅子旁,在椅子上涂上透明胶水,做完这一切,他满意地笑着坐回自己的位子等着他们回来。
下课了,小志和小莉回到自己的位子,小莉翻开书包想拿下节课的书本,发现里面全都是垃圾,吓得大叫起来。同时,小志坐在椅子上后听到小莉的叫声想查看情况时,发现自己很难站起来,裤子和椅子粘住了,费了好大的劲才站起来,发现裤子上全是胶水。)
小志:小莉,你怎么啦?
小莉:(哭着说)我书包里全是垃圾,这可是我爸爸给我买的新书包啊,才用没多久呢,现在脏成这样。。
小志:我椅子上也全是胶水,弄的我差点都站不起来,裤子上也沾满了,怎么穿啊?
小志和小莉:到底是谁啊?这么恶作剧?
(旁白:旁边的小辉早已笑趴在桌子上了,小志和小莉看见了,就冲上去质问)
小志:(气愤地说)小辉,是不是干的?体育课上只有你一个人没去上课,我们上课前还好好的,肯定是你搞的鬼。
小莉:(抽泣地说)就是就是,肯定是你干的。
小辉:(理直气壮地)谁说是我干的?你们哪只眼睛看见了?有什么证据吗?
小志:除了你不会有别人了,上次也有同学被整了,不就是你吗?这次教室里只有你一个人,肯定就是你干的,我去告诉老师,让老师收拾你。
小莉:哼,告诉老师,看老师怎么收拾你。
(小志和小莉下台,去找老师理论)
小辉:(满不在乎地)找就找,我才不怕你们呢!
第二幕
地点:教师办公室
人物:班主任、小辉
道具:桌椅一副
班主任:(面带微笑地)小辉,小志和小莉说你整他们,老师想听听你怎么说。
小辉:(满不在乎地)他们怎么说就是怎么回事喽。
班主任:(惊讶地)难道你都不为自己辩解一下的吗?
小辉:有什么好辩解的,大丈夫敢做敢当,是我做的就是我做的。
班主任:你还嘴硬了,你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上次你整其他同学的时候已经警告过你了,这次居然还变本加厉,学会骗体育老师说你肚子疼了,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你想让我找你家长来吗?
小辉:(不在乎地)你想找就找好了,随便你。(自己自言自语道:他们还不在乎呢!)
班主任:(痛心地)你怎么会这样呢?除了对同学们恶作剧,你各方面都是很好的啊,老师也很喜欢你,能告诉老师为什么要对同学们恶作剧吗?
小辉:。。。(低着头不回答)
班主任:(摸着小辉的头)有什么事可以和老师说说,不要憋在心里,老师和你一起分担。
小辉:。。。(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依然低着头不回答)
班主任:既然你不想说,老师也不勉强,这次的确是你做的不对,你要去跟小志和小莉道歉,并罚你抄写古诗50遍,希望你下次不要再犯了,去吧。
(旁白:班主任老师觉得小辉一定有什么事困扰他,于是接下来对小辉都特别留心。小辉向小志和小莉道了歉,但是他们认为小辉不会改好了,于是决定都不再理小辉了。)
第三幕
地点:学校门口
人物:小莉、小莉父母(客串)、小辉、班主任、小辉妈妈
道具:书包两个
(旁白:放学了,家长来接孩子放学了)
小莉:(冲进父母的怀抱)爸妈,你们来接我啦,我好想你们啊!
小莉父母:(宠溺地抚摸着小莉的头)乖,今天在学校怎么样啊?。。。(一家人有说有笑地回家了)
(旁白:小辉在一旁看着小莉一家开心幸福的样子,心里真不是滋味,难过委屈地都想哭了,送孩子们出来的班主任看见了小辉难过的样子,上前问道)
班主任:小辉,你怎么了?你爸妈呢?没来接你吗?
小辉:(满脸失落地小声说)他们怎么会来接我呢?他们才没空呢,我都是自己一个人乘公交车回家的。(说完就走掉了)
(旁白:班主任看着小辉一个人落寞的背影,决定打电话给小辉父母好好聊聊。于是拿出手机拨通了小辉妈妈的电话。)
班主任:(手举起作打电话状)你好!是小辉妈妈吗?我是小辉的班主任老师。
小辉妈妈:(也是手举起作打电话状)哦,是班主任老师啊,怎么啦?是小辉在学校里惹事了吗?
班主任:不是不是,只是例行的家访,想了解一下小辉平时在家里的生活情况。
小辉妈妈:这样啊,不好意思哦,老师,我们夫妻俩平时工作都很忙的,晚上还要加班,回来的时候小辉都睡了,平时看他也蛮乖的啊。
班主任:周末的时候你们都不带他出去玩的吗?
小辉妈妈:玩?哪有空啊?大部分时间还是加班,偶尔有空,平时都累的半死,就懒得出去啦。
班主任:那小辉周末都干什么呢?
小辉妈妈:看他有时一个人在书房看书,有时就一个人在外面踢踢足球。
班主任:小辉都不和你们说说他在学校里的事情吗?
小辉妈妈:我们夫妻俩那么忙,平时连见面的时间都少,更别说坐下来听他说话啦。
(旁白:班主任听到这里,终于明白小辉对同学恶作剧的原因了,于是她做了个决定。)
班主任:明天下午有个家长会,规定每个学生的家长都要来的,请你和小辉的爸爸一定要来啊。
小辉妈妈:哦,好的,明天我们一定到。
(旁白:班主任放下电话,脸上露出计划初步达成的满意笑容。)
第四幕
地点:小辉家
人物:小辉
道具:餐桌一张,椅子三把,纸条一张,书包
(旁白:回到家,小辉看了一眼空荡荡的家,走到餐桌旁,看到桌上有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
儿子:
爸妈今天晚上要加班,冰箱里有烧好的饭菜,你吃的时候热一下,做完作业就早点睡觉啊!
看着这千篇一律的留言条,小辉伤心地趴在餐桌上哭了起来。。。)
第五幕
地点:教室
人物:小辉、小志、小莉、班主任、小辉爸妈
道具:桌椅三副,椅子两把,一首舒缓而温情的歌
(旁白:第二天下午,班主任在教室召开了一节班会活动课,活动的主题是“我想对父母说:。。。”班主任特意让小辉的爸妈坐在教室外面,小辉看不到的地方。)
班主任:(教室里响起舒缓而温情的歌)这节课老师想给同学们先讲个故事:有一个男孩,他成绩也不差,但是就是喜欢捉弄他的同学,经常把同学气得跳脚,同学们都不愿和他玩。他心里其实也不想的,但看到那些同学兴高采烈地讲他们和爸妈之间怎么玩,玩的多高兴,他们的爸妈对他们有多少的好,怎么的疼他们,心里就难受。因为他的爸妈从来也没陪过他,没认真听过他的一句话,从来没关心过他,他多想他的爸妈也每天来接他上下学,能摸着他的头,问他在学校里的情况,可他的爸妈连听他说话的时间也没有。他看到那些有爸妈关心的同学,心里就特别不舒服,就想捉弄他们,让他们不高兴,然后让老师知道,让老师去告诉他的爸妈,他其实只是想让他的爸妈多关心他一点,哪怕批评他一句也行。
(旁白:班主任在说故事的时候看到小辉一直低着头,眼里噙满了泪花,其他同学也都很感动,女生都哭了。)
班主任:同学们,故事讲完了,你们认为这个男孩做的事,值不值得被原谅?
小志、小莉:(异口同声地)值得!
班主任:你们想知道这个男孩是谁吗?
小志、小莉:想!
班主任:其实,他就在我们身边,他就是小辉同学。
小志、小莉:(惊讶地)啊?原来是小辉啊,怪不得他要这样对我们呢。
(旁白:坐在外面的小辉父母也恍然大悟,深感羞愧。)
班主任:今天我们这节班会活动课的主题就是“我想对父母说。。。”,把你想对父母说的话都说出来,教室就是我们的排练场,我们先来演练一遍,来,谁先说?
小志:(自告奋勇地)我来!(走到正中央)爸爸妈妈,我想对你们说:谢谢你们这么多年来对我的关心和照顾,只是儿子长大了,有些事情让儿子自己做吧!儿子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同学和老师都给予热烈的掌声)
小莉:我也来说。(含泪地)爸爸妈妈,我希望你们以后可以少吵吵架,每次吵架我都好难受,虽然你们在我面前总是很开心的样子,但我知道你们只是装个样子给我看,我不希望见到你们强颜欢笑的样子,希望看到你们真正开心的样子。(老师抱住小莉安慰她)
(旁白:小辉抬起头,看着小莉,想不到原来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原来小莉家也不是像看起来的那样。小莉回到自己的位子。)
班主任:还有谁也想来对父母说说?(看看小辉,对小辉鼓励地点点头)小辉,你来说说吧。
(旁白:听到老师喊自己儿子的名字,小辉爸妈竖起耳朵认真地听。)
小辉:(慢慢地走到中央)同学们都知道刚才老师讲的那个男孩是我了,我想先对被我恶作剧的同学说声“对不起”(弯腰鞠躬),(小志和小莉都对他微笑点头),(小辉停顿了一下说)我想对我爸妈说:爸爸妈妈,你们一定想不到你们的儿子在学校里是这样的吧,听到同学们说周末和爸妈玩的有多开心,我真的好羡慕他们,而我回到家,永远只是空荡荡的房子,还有一张张冷冰冰的纸条。那不是家,那只是房子。每次我考的好的时候把卷子拿给你们看,想让你们称赞的时候,你们也只是冷冰冰地说“继续努力”;每次我想告诉你们我在学校里的事时,你们就说很忙,叫我自己去玩。我捉弄同学,也是想引起你们对我的一点点关注。我多想你们能摸摸我的头,对我说“儿子,你真棒,真为你骄傲,下次继续努力哦!”“儿子,不要紧,这次没考好,下次再来嘛,爸妈永远支持你!”“儿子,爸妈今天有空,带你出去玩吧!”甚至是“儿子,你怎么可以做这样的事呢,快去向人家道歉,下次不许这样了!”“儿子。。。”“儿子。。。。”(说着说着,已经泣不成声)我不需要。。你们。。赚。。多大的。。钱,我只。。希望。。你们能抽。。出一点点。。时间来。。关心我,听我。。说说话。。,我只想要。。有个。。温暖的。。家。。
(旁白:小辉爸妈冲进教室,把痛哭中的小辉紧紧抱在了怀中)
小辉妈妈:(哭着说)儿子,爸妈知道错了,爸妈只知道赚钱,认为给你钱花就够了,根本没想过你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爸妈错了,真的错了。。
小辉爸爸:儿子,以后爸妈一定改正错误,再忙也要抽空和你多聊聊,多关心你,你再给爸妈一次机会吧!
(旁白:小辉用力地点着头,紧紧回抱爸妈,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此时,响起了《我想有个家》的音乐。。。
全剧终,演员谢幕
剧终解释:
现在的父母只想着赚钱,只知道一味满足孩子的物质食粮,而经常忽视孩子的精神食粮,认为只要给他们吃好穿好就行了,疏于和孩子沟通,不明白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有些老师在孩子犯错的时候也只知道一味地指责和批评他们,让孩子在家长和老师的双重压力下倍感难受。于是社会上经常出现一些这样的学生,比如不想学习的,敲诈勒索的,自杀的,吸毒的。。。这些现象比比皆是。
本小品旨在通过学生的自白,引起家长的关注,让家长静下心来好好想想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引起他们的反思。让更多的家长都能真正关心自己的孩子,而不是一味地满足他们或是斥责他们;通过小品中老师对学生的处理方法上提醒老师也应该更关注孩子做事背后真正的动机,从心理上真正关心孩子。
剧中角色都是学生熟悉的生活人物,他们身上发生的事情也都在我们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不断上演着,他们一定碰到过类似的情况,所以情境的共鸣会产生的心理的共鸣。小品中班主任对小辉的细心观察,还有对小辉做错事后对其爸妈善意的谎言,都给以后小辉问题的解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班会课上对小辉故事的叙述,帮助同学们消除了对小辉的误会,更好地拉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也给学生带来反思:自己遇到这样的事情时会怎么办?让小辉父母在外面听小辉亲口讲述对自己想说的话,心灵受到极大震撼,比老师转述更能触发家长的内疚和深深的自责。
如果观看的家长、老师开始自我反省,那么小品的目的就达到了。
第三篇:校园心理剧
校园心理剧《班长**》 第一幕 :
出场人物:李俊哲,现任班长,是一个公正无私,尽职尽责,却过于刻板的班长 吴铭(人缘很好)班上各同学:A,B,C,D,E, 班主任,林老师,是个优秀的老师 地点:走廊和教室
[幕起]幕徐徐拉开,舞台上摆了几张桌椅,一张讲台。李俊哲刚迈出老师办公室,见三人背影,举手要打招呼,只见三人背影闪进教室里。李俊哲狐疑地走开了。
学生A(站在椅子上,向大家招手,大惊小怪地说道):刚才我和两个同学看见四眼田鸡走进办公室,于是就趴在门边偷看,你猜怎么着?(A顿了顿,指手画脚地说道)他拿出了一张报告给老师,(模仿李俊哲的福建话)说:'老师,这是我今天在教室观察的结果。吴铭同学在上课时猛喝水,结果去了厕所18次,其中有15次在偷看漫画书;B同学数学课上趴在桌子上睡觉,已经睡了一节课,大概2400秒,40分钟,三分之二小时,三十六分之一天,一千零八十分之一个月,一万二千九百六十分之一年,一百二十九万六千分之一世纪了吧,C同学……'
B(悲哀):看来今天晚上,我的屁屁上又会出现几个铁沙掌了,呜呜呜呜呜~~~ 吴铭(嘴里说着粗话):他以为他是谁呀,乱打别人小报告,我看他长大后可以去当间谍了……(大家开始你一句我一句地讨论起李俊哲的不好)
C:每次把作文交给四眼田鸡时,他总是一个字一个字地检查,少了一个字都要你补上,好烦…… D(无奈地说):有一天,我因为身体不舒服而导致早读课时迟到。田鸡正在领读,见到我就问:“你为什么迟到。” 我刚要回答时,他又说:“你解释就是掩饰。”我无言以对,想不到他又补充一句:“你沉默就是默认。”然后刷刷把笔一挥,记在本子上了,冤哪(哀号)……
A(拼命点头):他也太(用怪里怪气的语调)“公正无私”“刚正不阿”了吧!我感觉田鸡越来越像我爸了……
B:是啊是啊,虽然我们是优秀班级,可是在他的压迫下都失去了自由,上学越来越像坐监狱。吴铭(拖住下巴,若有所思的样子):为了我们的幸福着想,不如我们改选班长吧~~(大家一起七嘴八舌地说):我同意,我同意,我同意……
(这时,李俊哲走了进来,看到大家聚在一起讨论地热火朝天,连忙皱着眉头用他的福建话说):你们在干什么,干什么?!电脑课就要开始啦,赶快排队,一队20len(把“人”发成了“len”),另一队22len(人)。
(一个同学捂住嘴笑着说):班长啊,你说话怎么全是len len的,一点儿“人”味都没有!(教室里哄堂大笑。)
镜头切换:旁白:班会课上,几个同学一致提议林老师要换班长
班主任:我知道李俊哲做这个职位非常合适,但是为了有更多的人能有机会锻炼自己,我决定再添一个班长……
C(学着柯南的口吻):班长只有一个!(下面的同学开始起哄)
林老师(咳了咳):那我们决定改选班长,大家觉得谁做班长比较合适呢?(李俊哲非常失落地坐到一边)
(同学们你一嘴我一嘴地讨论,最后提议):就让吴铭做班长吧![幕落] 第二幕:
出场人物:吴铭(现任班长)校长大人
其他学生A,B,C,D 地点:教室内
[幕起]幕徐徐拉开,舞台上摆了几张桌椅,一张讲台。同学们正在“热情”地抄作业,教室里热火朝天,作业本、纸张满天飞。这时,上课铃打响,有几个同学急急忙忙跑进教室。
吴铭(幸灾乐祸):嘿嘿!(对着迟到的同学说)你们几个老油条,又迟到咯!
A(做出无辜状):老大,拜托别记名嘛!我才迟到了几秒钟耶!B:我们知道你人很好的,人缘又好,心地又善良,这次就放过小弟吧!
吴铭(手指摸了摸下巴):恩……这个……你们知道我很难做的嘛……唉,算啦算啦。(吴铭摆了摆手)下次一定要注意呀!
(这时,一个作业本砸中吴铭,吴铭回头,瞪了他一眼)
吴铭(生气):喂喂……你们作业抄得好“用功”哟。赶快收起来,要不然我要记名了!
C(哀求):大哥!我昨晚通宵没睡看球赛,看在老友的面子上,你就让我痛痛快快地抄吧……(说着,又继续“奋笔疾书”)
D(太起头,插话道):抄一抄,十年少。这不是你以前告诉我的至理名言吗?老吴,你以前也当过“小抄写员”嘛!看在同行的面子上,就放过我们吧!
吴铭(做出一副无奈的样子):好吧,好吧,这次就放你们一马……(拍了拍胸脯)看我多好人!(忽然间,吴铭好像想起了什么,立刻冲出教室,到处张望了一下,然后跑进教室,抽出作业本,一把拿过旁边女生的作业)借我抄一下!
女生(惊呼):什么,班长竟然要抄作业!
吴铭:哎呀,你很烦耶,抄一下也没什么了不起啦!(于是,也开始“奋笔疾书”)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吴铭终于抄完了最后一个字,转身把作业甩向课代表,若无其事地走上讲台,假装开始记名。班里吵吵闹闹的,校长巡查时走了进来,教室里咳嗽声一片,有的同学马上拿起书假装在温习功课。于是,校长狐疑地说)这个班怎么搞的,那么多人感冒。(接着,又对一个同学说)好好注意身体啊!(说完,便皱着眉头走出教室。班里立刻又“活跃起来”。)
画外音:于是,这个班在吴铭这位“好班长”的带领下,纪律开始一天比一天差…… 第三幕: 地点:教室 人物:李俊哲
同学们(A、B、C、D等)班主任,林老师 吴铭
布景:舞台左侧放课桌椅、右侧放讲台。
[幕起]自习课的预备铃打完了以后,同学们仍然在教室内乱成一团。就连吴铭班长也不管他们,跟着一起闹。这时,班主任怒气冲冲地走了进来。
(班主任走上讲台,将手上的书“啪”的一声甩在了讲台上,教室内立刻变得鸦雀无声。)
班主任(生气地看着每个同学,大声说):看看你们!副课的老师又来跟我投诉了!上课讲话,破坏纪律,作业也不按时交……真是越来越放肆了!(拍了一下桌子)以前不是还好好的吗?怎么现在就变成这样了?(目光转向吴铭)吴铭,你站起来一下……
吴铭(“刷”地站了起来):什么事,老师?
班主任(生气地说):哼,你说呢?自从你上任以来,班上的风气就一天比一天不好起来,纪律也一天比一天差,就连你自己的作业也常常不交,更别说管理班级了。现在,我们都已经连续多少周没有拿到流动红旗了?你就是这么当班长的吗?
(同学们开始议论纷纷,交头接耳)A:好像是啊!
B:对吖,我们似乎选错班长了。C:他确实不适合当班长。D:是啊,是啊……
吴铭(小声嘟囔):可是,(此时同学们的议论声已经停止了)那也是老师和同学们选的我啊…… 班主任:你说什么? 吴铭:没,没什么!
班主任(转向同学们,深情地说):同学们,老师真的很希望你们能够保持良好的班风,不让老师*心。(用鼻子深吸了一口气)你们知道吗,老师的母亲……从上个月开始,就一直在生病住院,病情很不稳定(眼眶湿润),现在有时就连呼吸都困难……身为女儿的我,真的很担心她,希望时刻陪伴在她身边……而身为一个班主任,我有何尝能够离开得了你们?两边都有很多事情要做,我常常忙到十二点多才睡,一直在*心……而你们,(停顿了一下,又吸了一下鼻子)为什么换了班长之后就变得这样了呢?……
(同学们纷纷被老师所感动,有的低下了头,有的红了眼睛,有的神情复杂……吴铭班长而也羞愧得抬不起头。而老师,则忍不住在同学的面前落泪……)
吴铭(从袋子中取出纸巾,轻轻地向班主任递去):老师,对不起……我知道错了。您别哭了…… 同学们:是啊,老师,您别哭了……(停顿了一会儿,班主任接过纸巾)
吴铭:老师,我确实不适合做班长。还是让李俊哲来当吧……不过,我会努力改正错误的。(转向同学,深鞠一躬)同学们,对不起……
班主任(听到吴铭的一番话,感到欣慰):吴铭,我就原谅你了,你以后要好好努力。坐下来吧……(转向李俊哲)李俊哲……
李俊哲(见老师看他,便立刻起身):在,老师。
班主任:李俊哲,班长这个职位,还是由你来当吧……同学们没意见吧? 李俊哲(犹豫了一下):我…… A:李俊哲,你来当班长吧!B:是啊,你当班长我们没意见。C:对!
D:恩!李俊哲,快点吧!……
李俊哲(看着同学们对自己的肯定,很感动):(望着班主任)好!老师!我一定会将班级管理好,起好带头作用的!(转向同学)谢谢同学们,我会尽力的!(脸上充满了自信)
(同学们都报以李俊哲热烈的掌声,包括班主任……)
第四篇:心理科普:什么是心理剧?
这是一种可以让你练习怎么过人生,但不会因为犯错而被惩罚的方法。团体中所进行的活动可以用来检视个人一生的发展。这种方法可以让我们体验在某个特定情境中,确实发生了哪些事,而有哪些事是没有发生的,就像个人想要演出的事可能是发生在过去的,或者是在未来即将要发生的,但所有的场景都发生在现在。因此,主角可以以现在的具有理性的眼睛,重新审视、看待、评价、解释过去的事件,常常获得恍然大悟或者释然的感觉。主角所呈现的那些真实状况,可说是为观看的那些人开了眼界,这些看的人或许能够从主角苦苦挣扎的表达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团体中只要有一位曾经与自己有着相同的故事,他在导演的帮助下开放出令自己痛苦的经验和事件,而后在导演的帮助下修复自己的创伤,在修复过后,他感觉整个人在情绪及肢体上被接纳,于是观看者跟着这个与他有相似故事的人一起经历了开放和被修复的过程,因此纵然他没有亲自上台演绎自己的人生经历,对于观看者而言也获得了一种很棒的疗愈经验。
每一次的心理剧过程都包含了三个部分:暖身(the warmup)、演出(the actiom)及分享(the sharing)。心理剧训练时会用到第四部分:审视(processing)。
一、暖身
暖身的作用是用来催化每个人的创作性和潜能,也促使团体成员尽快进入状态之中,这个状态就是进入到每个人的内在以及进入到团体氛围里,而不是停留在自我内在之外,不是以一个旁观者的状态存在,而是实实在在成为一个参与者,来致力于深入到自我内在洞察自己。这第一个阶段象是在编织一个安全的摇篮,在这个摇篮中,每个人都可以开始相信导演、团体、心理剧这个方法。当这个房间像是有一双臂膀环绕着你以后,你认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就有可能做到了,并表达出这些看起来是无法被表达的东西。
暖身的方法有很多种。Moreno常常是去跟每一个人接触,并且让团体中的每一个人可以非常容易地互相交谈。让团体中某个在目前生活中遭遇到困难的人被团体接受成为主角。另外一个暖身的方法是由导演自己选择一个主角,这个主角是自己已经准备好的人。另外一个选择是创造一个团体的活动,从活动中找出这次的主角。这个方式被称作“主角中心(protaonist-centred)暖身”。还有就是自我提名的暖身方法,成员可以自行向前,表示愿意成为主角。暖身这个动作可以让人们感到能更自由地去信任团体,并且将自己的问题在一个充满爱、关怀和创造力的气氛中呈现出来。重要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暖身的方法。团体讨论是让团体进入演出阶段一种很有用的催化。
二、演出
暖身过后,导演及被选出来的主角,更进一步的将问题从表面带入核心。心理剧演出的是大脑中每一个实际的动作,这些动作将内在剧码带出来,这些内在的剧码就变成一出看得见的剧了。导演利用团体成员作为辅角(auxiliary egos),来表演这个戏剧中人物,比如扮演主角的父亲、母亲或者朋友等。初期,心理剧的舞台设计是圆形的舞台,共有三层。第一层是观众坐的地方;第二层是独白的地方,代表的是这个剧码热烈上演的外围地带;而最上面的那一层则是演出剧码的地方。这样的设计是为了让整个过程可以从问题的外围进到核心处。
大多数的心理剧都是在一个经过设计的舞台上演出的。在演出的过程中,其他团体成员,除非是担任某个角色,否则是不能坐在舞台上的。剧一旦开始上演,舞台就像是进行着某个仪式的地方,也就是说,该发生在那里的事,就只在那个地方发生。那些尝试要在没有设计过的舞台中进行的心理剧,可能会因为在空间或者是系统上没有界限,而遭到失败。
在演出的过程中,心理剧有五种主要工具,或者是说器材,是跟其他团体方式不同的。Moreno(1953:81)说:
舞台(stage)提供演员一个活动的空间,这个空间是多面向的,而且其弹性也是无限大的,而主角(subject or actor)则被要求在舞台上扮演自己,去雕塑出自己私人的生活。观众(audience)不但观看,而且代表了一般大众的声音。辅角(auxiliaryegos)有两个重点,他们是导演,探索者以及导引者的延伸,同时也是主角的延伸,雕塑出主角真实或想象的部分。导演有三个主要的功能:导演、咨询员以及分析师。
1.舞台
心理剧以生活为基础。个人所移动的空间在舞台上都被重新制造出来。假如对话是在厨房中进行,就摆设出桌子、椅子、并且想象出窗户、水槽、冰箱以及其他东西的位置。还有时间,是白天或者是晚上;气氛是温暖的,冷淡的、有敌意的,或者是友善的;以及空间,人跟物品的距离,这些在心里剧的舞台上都很重要。建造出真实的空间可以帮助个人真正的进到那个状态中,同时也协助他们暖身,以便能够创造出存在或不存在那个空间中的感觉。当这个人记起一段儿时发生在桌边的对话时,从团体中挑选出成员扮演在桌边的人,这是很重要的。借由市级看到这个人生活的空间,我们常常可以得到更多讯息,但这些讯息却可能要花上好几个月的谘商才能够收集到。举例来说,一个年轻人在做心理剧的过程中,想象出一座公寓。走进门时,他将脚抬得异常高,好像是很小心的用脚尖在走路。他说“我把我的旧牛奶盒丢在地上,他们到处都是”,这道出了一种孤立、没有很多客人的状态,以及令人感觉他缺少关怀。从他们住的地方能看出他孤立的重要线索。然后,我们的工作就是去看看为什么他没有朋友,以及为什么他变成一个隐士。如果仅仅是语言表达式的心理辅导,他的话可能会掩饰真实状况,但他主的地方在“舞台”上呈现了更真实的样子,这就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他的内在。
2.主角
主角,也就是剧中最重要的角色,是一个代表的声音,团体的其他成员可以头过他来处理自己与他相似的那一部分。主角只是陈诉他想要处理生活中的哪些部分就行了,比如说:他害怕死亡,他与女儿的关系,他在工作上与上司的问题等等。
导演与主角就搭设起布景,这个布景可以让我们看到现在、过去、或者是未来中可能的行为模式。我们的目标是可以在此时此刻看到这个问题,借由这种方式,我们可以看到存在于过去的问题,同时,也借着对这个问题的核心或根本的触及,可以试着潜移解决它。然后,在将来,我们的行为中就会有足够的方法来做反应。
主角可以在心理剧中培养自己的„自发性‟(spontaneity),“自发性”是指:对于旧的情况有的一种新反应,或者对于新的状况可以有足够的能力来反应。„丢掉剧本‟是心理剧里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也是一种行动方法。主角能够有机会去回首他所使用的生活剧本,这个剧本会被一再使用,或许背后有个很好的理由,但是,在现在的生活需求中,这些理由却不再足够了。比如说:某个手捧着„不可以哭‟这个剧本的人,可能会觉得这个剧本在现今的日常生活中已经不敷使用了。另一个从来都没有为他父母的过世而悲伤过的人,可能是因为他接受„勇敢‟这一套剧本。当剧本被放下之后,主角可能会开始哭泣,哭泣之后,他可能因为悲伤被释放了而感觉到轻松。这个可能会为“勇敢”找到一个新的定义—从而成为一个可以真正面对事实真相的人。这种勇气的剧码可能不曾存在於他父母身上,但是,在这个新的„家庭‟团体中,勇敢可能另有一种新气象,而转变成鼓励自我表达,这种自我表达可能被禁锢了好多年。所以,心理剧的表演可以让我们很清楚地看到,我们的内在每天都在上演着什么样的早已陈旧不堪的剧本,这些剧本或者呵斥我们的过错,或者曲解某个名次的真正含义,他们太多在原生家庭中形成,剧本的声音常常是来自父亲或母亲在儿时常常说给自己听的话,尽管成年之后的我们早已不再是儿时的我们,可是剧本的顽固存在却让我们无法摆脱旧有的反应模式。现在,经过心理剧的演出过程之后,主角会豁然发现,原来可以由无数种新的反应可以替代旧有的模式。
3.团体
优秀的导演会表现出很多的自发性、创造性和洞察性,这样就会引发团体成员的真实性,从而创造出亲密感;这种亲密感,很有趣的,会让一个比较大的团体感觉起来变小了。有很多社会化角色都可以在团体中被呈现出来。比如说,假如有一个主角本身是一个酒鬼,在分享时,团体中或许就会有一个母亲、手足、伴侣或者是治疗师,他们从自己的观点来分享他自己身为酒瘾家庭中的一分子,以及通过分享对主角所产生的回馈,对于主角是极为无价的洞察,可以帮助主角进一步了解别人的真实感受。团体中越多这样不同的角色,这个问题的社会面就越能得到充分地展现。心理剧团体与其他团体不一样的一个向度,就是这团体的角色繁多,而团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代表了这个角色。我们每个人每天都扮演着各种不同也分不开的数个角色:父母、儿子或女儿,某个行业的人、朋友、爱人、公民、老板、学生,更不要提所有生理的角色了,睡觉、吃饭、哭泣等。
除去这些自己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我们或许会被团体中的其他人邀请去扮演一个角色---比如说,一个即将死去的母亲。假如这个被挑选去当即将死去的母亲的人,在团体中曾经是代罪羔羊,这样的角色结构在心理剧团体里就会有剧烈的改变,让主角与这个扮演即将死去的母亲的人有正向连结,这样的连结之前是不存在的。在心理剧团体中这种角色结构的立即改变可以让个人的角色不是那么一成不变,避免了在其它团体可能会有的状况。经由团体的每个成员在心理剧中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甚至比他本身在这个团体中所扮演的角色还要多时,各种角色的内涵也就跟着被拓宽了。团体中某一个自尊很低的成员或许被硬拉去扮演一个很有勇气的角色,在释放了隐藏於问题、学习到行为背后的创造力后,他自己与团体成员或许都会被他给吓一跳。这惊鸿一敝的勇气刺激了这个表演者,让他制造出更多有勇气的行为,并且也会鼓励团体的其他成员用不同的方式与自己的状况连结,从而发现自己以前并不了解的地方。
4.辅角
有一位心理剧从业者张某第一次参加团体时,团体里有一个精神科护士,第一眼看到这个人时,张某就觉得不喜欢她。在这个护士担任主角时,她被要求从团体中挑选一个人,足以让她认为可以了解她内在的想法,并且可以帮助她表达她说不出的话。她挑选了张某去当她的替身(double)。张某对于她的选择感到惊讶,但是后来,张某发现当站到她的旁边,如团体般一起工作,试着表达出她内在的真相时,张某是可以非常了解她的,而且张某也开始停止对她的不喜欢。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她无意中教给了张某了解她的心理,让张某从她身上看到了那么多的张某自己,并且引导张某去看到,你不喜欢某个人的那个部分,常常是他们表现出的行为跟你的某些行为很相似。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却避免去面对自己都无法处理的部分,因为这样,大家就会互相讨厌,但其实是讨厌对方身上与自己相似但又不被自己接纳的部分。心理剧的演出让这个过程明朗化,使得辅角通过扮演主角的替身而了解到以前他从没有了解到或意识到的东西。
辅角可以是团体中的任何一个人,他扮演主角生命中的某个重要他人。这可能是某个外在的角色,比如说:某个家庭成员,或者是同事:也可能是个内在的角色,比如说:害怕的自己,小时候的自己,或是一个人内在的声音。这个声音可以透过扮演替身的辅角来代表。替身可以协助主角将没有被表达出来的部分,透过语言或非语言表达出来。因为,Moreno认为,通往精神(psyche)的正统道路并不是文字,而是非语言部分的表达,辅角可以藉由表情动作、姿势或距离,来表达跟主角有关、但没有被说出来的秘密。李先生曾经做过王先生的替身,王根他太太二十年来重复十分相同、平常的对话。他紧握拳头,告诉他的太太他不喜欢吃猪肝。身为他的替身,李也紧握拳头,同时更向前一步,李用拳头猛力敲桌子,并且说:“我已经受够了不被了解,我要离婚!”王看着李,目瞪口呆,并且对李说:“我也是。”这个非语言的线索替李先生表达了事实,而不是他的语言。他的身体传达出了事实但是他的语言却掩饰了真相。然后,李选择去表达他真正的感觉。我们的身体会记得大脑所忘记的部分。
扮演即将死去父母的辅角或许会伸出双手,对主角说再见,没有表达出来的情绪中,露出了一些蛛丝马迹,被他所抓住了。那双手也代表了这么多年来,父母一直没有表达出来的爱。假如主角对调角色,能够说出或表达出这些年来没有说出来的话,这次角色交换(role-reversal)就能够释放掉儿子这个角色中,被挡住或者阻隔了好几年的自发性。他就可以在其他的角色中,比如说在父母的角色中,表达出爱。
人们在别人的角色中常常在自己的角色中更能自发。角色调换是驱动心理剧的引擎。在剧中,重要他人的角色有主角以及团体的成员来塑造,然后才开始演出。藉由在重要的时刻里角色调换,主角可以藉由扮演另一个人,在角色界线上经验到一种转变。作为辅角的那个人保持这个角色既有的样貌,他们想象身为这个角色的这个人是如何演出他自己的角色。这个角色透过主角的观点来扮演,主角是永远的参考资料,辅角是导演用来治疗的一种媒介,并也於其中领导着治疗的方向。5.导演
在大部分的治疗中,导演指的是治疗师、协助者以及团体领导者。导演是一个受过训练,能协助引导戏剧进行的人。导演是这个剧的协同制作人,他可以从寻求协助的这个人的观点中找到线索,以下是导演的一些任务:
营造组稿的凝聚力及可以一起工作的团体气氛。
充分的刺激团体成员,并且带领他们暖身,好准备开始演出,„真诚‟以及„自发性‟这两点是团体领导者的金科玉律。
在考量团体动力以及评估团体互动时,社会计量学(sociometry)是最有用的方式。运用适当的引导方式来产生主角;同时,也能够照顾到团体中其他想要担任主角,但是在这次团体中没有被选上的人。
能够定下本次的团体契约,这个契约式在演出准备的过程中跟主角协商出来的。
建立治疗联盟。
准备好演出区域或者是舞台,以利治疗性的戏剧能够进行。
能够介入处理,同时,也给与主角足够的自由区选择探讨的焦点。
辨别出主角非语言的讯息和口语的沟通。
在适当的时间及位置将每一幕的布景及摆设布置出来。
帮助辅角进入他的角色中。
在演出时辨识出核心问题,帮助主角将他的问题演给团体看,而不是说来而已。
使用心理剧的技巧,例如角色调换,让演出可以从问题的表面走向问题的核心。
核心的问题或许牵涉到情绪宣泄(catharsis of emotion),洞察力宣泄(nsightcatharsis),笑得宣泄(catharsisoflaughter), 或者是整合的宣泄(catharsisoflntegration),这些导演都可以适当的去增强。
替主角及团体创造足够的安全感。
替团体所有成员以及导演自己确保团体的保密性以及身体的安全性。
确定心理剧是整个团体一起进行的过程,而不会让团体成为一对一的治疗。
营造出足够的团体开放,好让主角及成员能够整合这次团体中所呈现出来的内容。
协助主角在心理剧结束后重新进入团体,同理心感应(tele-empathy)的交流网络从舞台流向观众。团体的情绪因此而得到升华。(Moreno)
对于此次团体中扮演辅角的团体成员,协助此成员对他所扮演的角色给予一些回馈。
准许团体中那些认同主角的成员宣泄并且整合,并且也能够分享他们自己的经验。
保护主角不会得到团体中曲解的回应或者是分析。对有相同经验或提议的每一个成员,给与熙顾及分享。
假如合适的话,分享他/她自己的生命故事。导演自己分享不应该是为了满足导演自己的治疗需要。这样的分享,其焦点应该是放在对主角能更有建设性的重塑。
三、分享
分享是让团体可以宣泄并且整合的时间。这是一个个人受到主角剧情的碰触后表达个人感受的时间,不鼓励事件分析,但鼓励认同。那些投入团体最多的成员,他们的意见在这个时候都会被听到,同时,每个成员都能发现自己跟主角哪里像,哪里不像。在行为反应上,人们大多数都是类似而非相异的,比如说,在希腊剧中,观众常常藉由观看别人的人生故事而得到宣泄。而分享的片刻就是要抓住这个学习的过程,且让团体的成员去宣泄自己的情绪,或者是得到一些反省。分享的目的是藉著倾听别人如何与自己有着类似的牵扯和经历,尽管在具体细节和程度上会存在一些差异,但是这样的分享仍然可以帮助主角将自己的经验一般化,从而看到自己不是唯一具有这种经历的人。有的时候,整个过程的有效与否可以藉由分享的深入程度来评估。分享更进一步的功能是冷静下来,使在团体活动过后,让成员可以重新进入其个人显示世界的方法。在心理剧的这个阶段中,适当的分享对主角来说是一种很有意义的结束。
四、审视
审视是在整个心理剧过程完成之后,检查讯息的处理以及运用恰当与否,这是为了团体、主角以及导演,特别是那些正在接受训练的导演,所进行的一种学习过程。在审视的这个阶段,内容包括讨论理论假设,理清理论根据,以及治疗契约,这也算是导演心理剧的一部分。导演、训练者以及团体成员会在技巧面上做一回顾。导演是如何引导主角从这一幕转到下一幕,其技巧的运用是成功或者是不成功,为什么这些技巧有用,或者还可以用哪些不同的方法,凡此种种都会在审视这个过程中被讨论。
正在受训的导演们所给的回馈,及同伴和最近的评估,都会是很有价值的。尽管这样的审视是正在受训导演们的工作之一,有的主角们也说他们从审视的过程中的到心理剧还要更清楚的了解。这个过程是心理剧中的理性部分,主要目标放在导演的工作上,可以协助团体成员,包括主角在内,去了解每一幕,每一个介入点,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主角可参与也可不参与,参与或不参与全凭他们自己的意愿。大多数的人都不想错过这个时段,但是,对某些人而言,在那个时候听到这些东西,对他们是太过沉重了。心理剧结束,到进行审视,中间应该间隔多久,各地状况不一。比如,有人训练的导演们常常都是带著自己所导的剧的录影带回家,在一个月之后才跟他的训练团体讨论。然而,在大多数的团体中,审视这个过程通常都是心理剧结束后的二十四小时内进行。
心理剧的训练
心理剧的训练通常都是提供给研究所毕业程度的专业人员参与,通常需要好几年才能够完成。被训练者通常都有他们自己的治疗以及督导时间,同时,也有一个训练师会追踪他们的临床工作,也追踪他们对於过程的了解程度为何。由于心理剧是一种很有力量的治疗工具,通常只有那些正在受训中,打算将来使用这项工作的人,才应该练习这项技术。在英国,被受训的治疗者以及训练师都必须是英国心理剧协会(British Psychodrama Association)的会员。治疗者都必须要根据他们使用的程度,在英国心理剧协会(BPA)以及英国心理治疗委员会(United Kingdom Council for Psychoterapy,简称UKCP)中登记。英国以外的国家所施行的状况应该是跟英国相当的,随着各国文化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但都必须遵守咨询伦理,咨询伦理同时领导、保护着个案跟治疗者或者是训练者。在使用心理剧时一些实际的考虑点
在心理剧中,或者在任何其他有效治疗方法中,好的训练、伦理以及身体的安全,都是首要的预防措施。不管是心理剧的使用,或是其他很多个人的技巧上,都必须要小心处理很多问题。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在使用某个方法中的某个特别技术时,一定要有一个目的。使用这项技巧而没有目的,或者是没有事先考虑过时,对主角可能会造成危险。某些技巧对某个人可能会太有力量,对某些人而言太深奥,或对某些人来说太可怕。重点是要能够觉察到在使用这个方法时,是不是能够使这个人„不费力‟的开放他自己,同时,也察觉使用这个方法对于结束这出剧是否会有困难及其必要性何在。心理剧的导演必须要小心;不要将剧导向没有事实根据的快乐结局。理性与理论跟表达与放松是同等重要的。
有些幕在演出时需要特别敏感,比如说:堕胎,强暴,乱伦以及性侵害。为了要使主角能够完成这场戏据,同时又能够保持完整,我们必须要格外小心谨慎。
心理剧起到疗愈效果的原因
心理剧不是戏剧表演,不是分析,不是谈话式治疗,它需要通过用身心灵整体地行动表演出来。在导演的引导下,主角在做剧的过程中直接呈现、调整的就是他内心的感觉,展现的是内心的情结。通过演剧,可以探索到不同的或者新的体验,这种情结的释放或者新的经验产生,拓展了主角过去内化的主观心理结构,而且这种新的经验,是以情绪体验深度的内化到主角的心理结构中,这就是心理剧治疗能够触及心灵深处、起到疗愈效果的原因。
心理剧可以运用在哪些方面?
心理剧应用的范围极广,对人际困扰、压力、失眠、忧郁、恐惧、亲子问题、家庭矛盾、婚姻问题、结婚恐慌、忧郁症、性侵害创伤、“多重人格”者等都有明显的帮助。
第五篇:如何排练校园心理剧(范文模版)
如何排练校园心理剧(关于中学生心理问题的)
心理剧是美国心理治疗专家Moreno所创,它通过特殊的戏剧形式(主要技术是角色扮演、角色互换、内心独白等),让参加者扮演某种角色,以某种心理冲突情景下的自发表演为主,将心理冲突和情绪问题逐渐呈现在舞台上,以宣泄情绪,消除内心压力和自卑感,诱导出当事人的自觉性,增强其适应环境和克服危机的能力,促进自我成长。心理剧集戏剧、小品、心理问题为一体,既能帮助当事人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又让其他人获得心理的修复和改善。心理剧诞生60多年,已经演绎出艺术治疗心理剧、音乐治疗心理剧等10多个流派,在心理治疗、人力资源管理、家庭治疗、教育等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
校园心理剧是基于心理剧的理论基础之上,通过学生扮演当事人或由当事人自己借助舞台来呈现他们各种典型的心理问题,在心理辅导老师和全体参与演出者以及观众的帮助下学会如何应对和正确处理心理问题,从而使全体受到教育启发的一种团体心理辅导治疗方法。校园心理剧是学生把自己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事件编写成剧本,然后按照剧本自己表演。表演者不完全是会表演的学生。根据剧情发展和观众表现,还可以随时邀请作为观众的学生上台来表演剧中某一角色,让学生参与到剧中来,让他们有更深的心理体验。因此,校园心理剧不是单纯的背台词,它是一个变化的过程,是一个分享的过程,也是当事人和观众共同成长的过程。
校园心理剧是一种富有成效和极具特色的团体心理辅导方式。校园心理剧就是把学生在生活、学习、交往中的心理冲突、烦恼、困惑等,以小品表演、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方式编成“小剧本”进行表演。在剧中融入心理学的知识原理和技巧,学生表演发生在他们身边熟悉的,甚至是亲身经历的事,从中体验心理的细微变化,进而达到宣泄、释压和领悟其中道理。通过学生“自己演,演自己”,把“大道理”用“心理剧”的形式表现出来,既能够让中学生从中受到心灵上的启迪,又能够使中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的美好,还能够增进学生间的互动和交流,增进学生间的感情和友谊,使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和成长自我。校园心理剧的演绎过程一般包括:热身、演出、分享、审视等四个阶段。
心理剧是由莫雷诺(Moreno)在20世纪20年代创立的,它是由来访者将自己的心理问题通过表演的方式展示给治疗师,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感受,从中培养、提高自己的洞察力,借此走出困境,实现自我整合和人际关系和谐。心理剧以其参与性、自创性、体验性、直观性、启发性和回味性的特点,开始成为一种独具魅力的心理治疗方法,日益得到发展和推广.精神病理学家莫瑞努1921年首先在维也纳他的精神治疗中心采用心理剧疗法。四年后他去了美国,开始传播这一方法。他在1959年指出:心理剧的目标是诱发患者的自发行为,以便直接观察他的病情。
心理剧是一种可以使患者的感情得以发泄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的戏剧。但显然它不是观赏性质的戏剧。在本质上,我们可以把心理剧直接看作是一种心理疗法。
心理剧是完成心理治疗、个体发展等等目标而设计的咨询技术,也是格式塔疗法、团体咨询等等疗法的前身。例如格式塔的空椅技术等都来源于心理剧。
作为一个完整的心理剧阶段为:
1.破冰阶段
2.演出阶段
3.谈论分享阶段
当然演出阶段和谈论阶段有时候会有交错。因为在演出问题时,可以有讨论。
一个完整的心理剧的参加人员包括:
1.导演(辅助导演或主持)
2.演员
3.问题人
4.观众
一个的常规心理剧的主要技术,可以是以下的某一种到二种:
1.空椅技术
2.角色扮演
3.替身技术
4.镜像技术
5.魔幻商店技术
6.超现实的童话扮演„„
除此常规使用之外的心理剧技术,据说有上百种。
心理剧的设计具有原创性,一个剧本的演出在其中不是首先被设计的,可能预设的演出是个开头,然后是展开,展开时心理剧是需要具有创造性的指导者领导的。心理剧可以是即兴的。
心理剧的演出有一个规范就是需要在有经验的指导者的指导下才能演出,因为使用不当可能对于心理剧的参与者造成伤害。
一般在心理咨询领域说起心理剧也就是指心理剧疗法,而不是指心理意义的情景剧。不然我们应该说是心理学意义的情景剧汇演,而不是心理剧汇演。但在舞台上表演的应该是戏剧的心理剧.而不是疗法.当然,这是可以讨论的。
作为表演的心理剧应该怎么来演出?有两种可能:
1.作为实际心理剧的延伸宣传,可以有预先设计,然后通过整个演出来展示心理剧的多种创意。
2.作为心理情景剧的演出,作为宣传心理学基础知识或者概念的一部分。
校园心理剧有关知识简介
校园心理剧通过演绎校园生活中的人和事来减缓学生的心理压力,解决学生心理压力,解决心理问题。作为戏剧的形式之一,校园心理剧涉及剧本的结构与创作。校园心理剧的结构与创作,要根据心理剧的要素、过程特点,结合校园实际生活进行。
一、校园心理剧的构成要素
1、人物:
人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内心矛盾与冲突正是心理剧研究、探讨和解决的主要问题;心理剧的结构、情节、情景、主题等也必须围绕人物来进行。校园心理剧涉及四种角色。
⑴心理辅导老师(班主任):
作为心理剧的策划者、组织者,把握和控制心理剧的进行,在需要时进行点拨。在暖身阶段对群体行为作评估,并进行角色分配和组织热身;在演出阶段描述探索问题、维持演出过程和进行解释;在分享阶段组织问题分享各自的体验和感受。
⑵当事人:
指遭受心理困惑并急需解决这些困惑的学生,他们在表演过程中提出问题并获得指导帮助,或者通过他人的表演演绎问题,领悟问题的原因,解决问题的方法。
⑶参与者:
饰演当事人生活中重要角色,以其所饰演人物的口吻和行为方式同当事人交往并坦诚说出自己的想法。
⑷观众:
心理剧的观众不是欣赏心理剧演出的,而是来体验心理剧的感受的。通过观看演出对当事人提供支持或领悟心理问题产生的实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2、活动场所:
活动场所是人物活动的地点和事件发生、发展的空间,主要是舞台、观众席,包括灯光的设置、明暗,道具的摆放,背景音乐等等。
3、内容:
心理剧不塑造人物典型,而是围绕问题展开,重在通过问题展现心理发展历程和对问题的感受,探寻事件对个体心理发展造成的影响,并且通过对心理问题的陈述、辨别和澄清,来明确问题或调整心态。心理辅导老师利用丰富的知识、经验对表象进行分析,挖掘隐藏在背后的深层问题和意义,把零星的片象连接,找到造成心理问题的深层原因,通过表演、直观形象的显现,有助于当事人了解问题的真相和实质,更好地体验和领悟。
其中包括:
⑴事件:
事件是引起当事人内心冲突的导火线和造成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其真实生活中发生的,对其造成重要影响的事情。心理剧围绕事件展开,通过对事件的演绎进对其进行重新思考和领悟,达到认知改变和行为矫正的目的。
⑵人物关系
人物关系是人在社会生活中通过交往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各种关系,成为个人生活甚至生命中的一部分,对个人的成长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各个方面影响着人的心理。心理剧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展现造成心理问题的各种关系,使当事人通过观察或领悟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为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恰当地处理各种人物关系奠定基础。
二、校园心理剧结构的组成部分
校园心理剧是探讨和解决心理问题的,以问题为主线展开剧情情节,其结构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分享感受四部分。
1、提出问题
⑴开端的任务: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时代特点等
②交代人物之间的关系
③引出全剧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⑵开端的形式
①心理辅导老师说明和旁白(也可以学生自己完成)
②情节引出:通过演员一连串的动作来暗示时间、地点和事件的起因。
2、分析问题:
问题提出以后,就要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和各个事件的影响程度及相互关系。通过对造成心理问题的相关事件和人物关系的精心演绎,使问题层层展开,不断深化,从而探讨这些问题对个人心理产生的影响程度以及他人如何看待这些问题。
人物的内心心理感受不能仅仅通过表白来说明和揭示,而要以角色扮演的方式,以第一人称的身份通过相应动作表现出来,通过动作表现人物对某一具体事件的情绪反映和内心体验,真实地再现当时具体的情景,从而使当事人有所领悟和感受。由于角色扮演提供了在假设、不用负责的情况下尝试应付问题,以发现问题所在,从而学习及练习应付问题的技巧。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演绎,使演员和观众受到震撼和感悟。
这部分情节讲究曲折有致,起伏跌宕。
3、解决问题:
心理和行为问题的改变不是通过一两次角色扮演就能实现的,这是一个持续过程,需要当事人在领悟的基础上通过日常生活的训练来完成。解决问题只是指当事人症状有所减轻或有所领悟,找到了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心理剧的结局要有深意,能够引起观众的回味与反思,要通过内心冲突与斗争,使观众有所体验和领悟,改变一些不恰当的行为。
结局可以通过心理辅导老师的解释来完成,也可以通过旁白来进行。
4、分享感受:
心理辅导老师在扮演结束后把大家组织起来,相互交流角色扮演的感受和领悟,使当事人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了解别人的反应和感受,学会换位思考,改变不正确的认知;同时使团体气氛更融洽,使当事人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获得团体的支持和帮助,从而消除无助感,增强信心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