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带识别标识管理规定

时间:2019-05-14 23:50: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腕带识别标识管理规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腕带识别标识管理规定》。

第一篇:腕带识别标识管理规定

腕带识别管理规定

一、使用腕带作为识别病人身份的标识,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或其他等2种方式核对病人身份,确保病人身份准确,诊疗操作无误。

二、急诊抢救病人、重症监护病房、介入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病人、语言交流障碍、镇静治疗,及有晕厥、低血糖、老年痴呆病史病人、年龄在70岁以上者均使用标识腕带。

三、入院时由当班接诊护士在腕带上用签字笔端正、清楚、准确地填写病人信息:病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腕带书写要求正确、规范,腕带上患者的信息项目栏避免遗漏,字迹清晰、工整,无涂改。信息与病人家属一起核对,告知应用的意义及注意事项,核对无误后松紧适宜地佩带在病人左手腕部,如左手腕部是患处则佩带在右手腕部。向病人及家属告知不能随意取下,交代其用途及注意事项,直到出院时由当班护士取下后统一处理。

四、操作时要求三查七对,并查对腕带内容,患者转科和交接班、手术治疗、留取各种标本、输血治疗、放射及超声等检查时需准确识别,除检查病历、床号和呼叫姓名外,需查对腕带标识。

五、加强患者佩戴腕带部位的观察 如皮肤的完整性,有无擦伤、手部血运是否良好、松紧度是否适宜等。

六、患者出院或转科时方能将腕带标识取下;如因转科或特殊治疗等其他原因,必须取下或更换部位时,应重新填写并由2名护士双人核对后再次佩戴腕带,以确保患者标识准确。

七、关注重点环节的患者身份识别,细化识别流程。

(一)手术患者识别:采用“腕带”、“患者家属及陪护亲友”、“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识别。手术前一天由病房护士确认患者身份戴“腕带”,主管医生进行手术部位标记。手术患者核对: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左、右)等。接接患者之前:导管室护士与病房护士查对,进行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手术部位的确认。进入手术间后:手术医生与导管护士共同与清醒的患者交谈查对,确认患者身份。

(二)输血患者身份识别:采用“腕带”、“患者家属及陪护亲友”、“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识别。根据医嘱、输血申请单,护士两人核对患者姓名、病案号并与患者核实后方可抽血配型。输血前需两人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及血型(含Rh因子),检查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凝血块或溶血、血袋有无破裂、输血单与血袋标签是否一致,同时检查供血者的姓名、血型(含Rh因子)及血量是否相符,交叉配血报告有无凝集,无误后方可输入。

腕带的处理流程

1.入院(1)接待患者

(2)核对患者首页信息正确无误。(3).填写病人病历相关内容。

2.填写腕带表示链

(1)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诊断,科室,过敏史,对XXXXXXXX药物过敏)。(2)双人核对

3.确认腕带填写的各项内容给患者佩戴腕带并宣教(1)佩戴时要注意书写方向向外,松紧度能放进一手指。(2)宣教佩戴腕带的目的(确保核实该病人身份)

4.使用腕带查对确认患者身份

(1)让患者说出自己的姓名,并与腕带资料确认。

5.确认患者出院(1)结账

(2)确认完成治疗。(3)解除腕带,出院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1、医护人员在各类诊疗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床号3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2、检查、CCU、病情危重、意识障碍、新生儿、围手术期、输血、不同语种或语言交流障碍等患者必须按规定使用“腕带”标识。

3、护士在为患者使用“腕带”标识时,实行双核对。“腕带”记载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科别、诊断、过敏史等。由病房责任护士负责填写。

4、护士在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时必须双人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同样需要经两人核对。佩戴“腕带”标识应准确无误,注意观察佩戴部位皮肤无擦伤、血运良好。

5、介入治疗或有创治疗活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前,医护人员应让患者或家属陈述患者姓名,并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核对床头卡和腕带,确认患者身份。

6、在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必须亲自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沟通,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保证对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7、手术患者在转运交接过程中,必须有患者身份识别的如下具体措施:

(1)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前由病房护士给患者使用“腕带”标识,写清患者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科别、血型后,与手术室护士交接并填写病房与手术室对接单,无误后方可进入手术室。(2)围手术期患者“腕带”使用时间必须依据护理部规定,即手术前一日开始使用,手术后病情危重期间使用(直至改为二级护理),手术后病情稳定使用三日,结束后由病房负责护士核对后取下。

8、病房、导管室、CCU之间患者识别,必须有患者身份识别的具体措施:

(1)病房与导管室转接患者:病房护士认真查对,做好手术前准备;认真与导管室护士进行交接,内容包括:床号、姓名、手术名称、生命体征、手术前准备、药物情况等,并填写病房与导管室患者对接记录单。

(2)导管室与病房转接患者:手术后由医务人员护送保证搬运安全,导管室护士认真交接按识别卡与病区做好病情、药品及物品的交接,内容包括:患者自然情况、术式、穿刺部位、鞘管、止血方式、意识等,填写导管室与病房患者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3)病房与CCU转接患者:由医务人员负责转送,保证搬运安全;病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输液、各种引流、皮肤完整情况等,填写病房患者与CCU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及重点环节的流程程序

1、患者身份识别制度由医务处、护理部、门诊部联合制定。

2、医务人员在给患者用药、使用血液和血液制品、采集血液和其他标本、为患者提供其他的诊疗操作之前均应对患者身份进行识别,准确无误后方可从事诊疗活动。

3、至少同时使用二种(或二种以上)患者身份识别的方法。

4、患者身份识别采用患者姓名、住院号和患者家属及陪护亲友识别,不得仅以床号作为识别的依据。特别注意在使用患者姓名进行识别时,要询问患者让患者回答,然后将患者的回答与手中的信息进行核对。

5、对所有来诊患者均要进行身份识别,相关工作人员有责任依据患者的身份证、户口本、医保卡等有效证件,在各种医疗文书、收款依据上准确填写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等。

6、无有效证件证明其身份的患者,接诊医师要求患者本人亲自填写姓名、年龄等;对暂时无法识别身份的患者要在病历上注明原因,待明确身份后再按病历书写规范补写。

7、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在进行各项治疗、护理活动中,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床号三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8、进行介入或有创诊疗前,施术者要亲自与患者(或患者亲属)面对面沟通,并把沟通内容简明扼要记录在病历上。

9、医院要求各科对无法有效沟通(如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新生儿等患者)及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建立使用“腕带”标识牌,作为住院患者的识别制度,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要认真核对患者“腕带”上的信息,准确确认患者的身份。

10、“腕带”牌记载患者信息包括:科别、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等,由病房的值班护士负责填写。

11、要求所有重症监护室、急诊抢救室、分娩室(新生儿)、新生儿病房、所有进入手术室患者以及所有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均要佩带“腕带”牌,以便身份核对识别。

12、“腕带”牌上填写的患者信息必须经二人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同样需要经两人核对。佩戴“腕带”标识应准确无误,注意观察佩戴部位皮肤无擦伤,血运良好。

13、完善并落实护理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重症医学科、产房之间的流程)的患者识别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

第二篇:神经内科腕带识别标识管理规定

神经内科腕带标识管理有关规定

试行日期2014.11.1

修订日期2015.1.20

一、“腕带”使用目的

帮助医务人员确认住院病人的正确身份,提高识别准确度。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腕带、床头卡或其他等2种方式核对病人身份,确保病人身份准确,诊疗操作无误。

二、“腕带”信息内容

包括:科室、床号、住院号、姓名、年龄、血型、过敏史等。护理人员应用黑色记号笔按要求,逐项清晰填写各项内容。

三、“腕带”佩带部位:

腕带常规佩戴在病人右腕。如病人右腕无法佩戴时,按右腕—左腕的顺序依次佩戴。“腕带” 佩戴时注意字体方向,便于查对。

四、“腕带”佩戴时松紧度以1-2指为宜。佩戴部位皮肤保持完整、无擦伤,肢体末梢血运良好。

五、“腕带”管理要求:

1.病人入院后由主管护士或值班护士填写“腕带”上的信息,需由双人核对(白班主管和责任护士核对,夜班由值班护士2人或医护)核对无误后,由责任护士或值班护士为病人佩戴。2.责任护士应每天检查 “腕带”的信息是否清晰。一旦发现“腕带”损坏、丢失及“腕带”上信息无法辨认时,应立即更换,更换时同样需经两人核对无误后方可为病人佩戴。3.“腕带”不得重复使用。

4.每班检查患者“腕带”皮肤情况一次,保证佩戴部位皮肤完整、无擦伤、血运情况良好。

5.病人出院时由责任护士摘除腕带,双人核对后丢弃于感染性废物桶。

六、护士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等诊疗活动时要求三查七对,并查对腕带内容,应至少使用两种身份识别方法(腕带、床头卡),实行双向核对法:即要求患者或家属自行说出本人姓名,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已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行正确的操作。

七、关注重点环节的患者身份识别,细化识别流程。

(一)手术患者识别:采用“腕带”、“患者家属及陪护亲友”、“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识别。手术前一天由病房护士确认患者身份戴“腕带”,主管医生进行手术部位标记。手术患者核对: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左、右)等。

接接患者之前:导管室护士与病房护士查对,进行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手术部位的确认。进入手术间后:手术医生与导管护士共同与清醒的患者交谈查对,确认患者身份。

(二)输血患者身份识别:

采用“腕带”、“患者家属及陪护亲友”、“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识别。根据医嘱、输血申请单,护士两人核对患者姓名、病案号并与患者核实后方可抽血配型。输血前需两人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及血型(含Rh因子),检查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凝血块或溶血、血袋有无破裂、输血单与血袋标签是否一致,同时检查供血者的姓名、血型(含Rh因子)及血量是否相符,交叉配血报告有无凝集,无误后方可输入。

海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2015.1.20

第三篇:腕带识别标识制度

“腕带”识别标识制度

1、应用腕带的目的:1)病人流动过程中能被正确的识别(加床、转床、手术、外出检查)。2)有过敏史者有醒目标记,随时提醒,方便核对。3)意识模糊或不清者能被正确识别。4)确保母婴的唯一性,防止相互混淆。5)医生查房时可使用读码器扫描条形码腕带,准确快速地确认病人、读取病人信息。

2、哪些病人应用腕带识别?

对无法有效沟通的患者应使用“腕带”作为患者的识别标志。例如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手术、输血、不同种语言、语言沟通障碍的患者,至少应在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急诊抢救室、新生儿等科室中得到实施,以便准确无误识别病人。

3、使用腕带的注意事项:

1)“腕带”填入的识别信息必需经二人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要更新时同样需要经二人核对。

2)查对要求:在抽血、给药或输血时,应至少要求同时使用二种查对的方法。(不包括仅以房号、床号作为查对的依据),并要求患者自行说出本人姓名,经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3)与患者沟通:在实施任何介入或其它有创高危诊疗活动前,操作者都有主动与病人沟通的方式,作为最后查对确认的手段,以确保正确的病人、实施正确的操作。

4)完善关键流程查对措施,即在各关键的流程中,均有改善病人查对准确性的具体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文件。

5)手术病人(包括微创手术)、危重病人以及过敏性体质病人必须佩带,作为病人识别标志。

6)入院时无过敏史者佩带“绿色”的生命绿腕带,住院过程中如发现药物过敏,应跟换“橙色”的警示腕带。

7)按操作规范给病人佩带腕带,垫1-2指按紧搭扣,松紧适宜,防止扭曲勒伤。病人出院时去除腕带。

8)执行各项治疗、护理操作时均需要核对腕带。

第四篇:腕带识别身份标识管理制度

化州市中医院

“腕带”识别身份标识管理制度

1、为使医护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更加准确识别患者身份,对于新生儿及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和急诊抢救室患者;入院时神志不清或昏迷、无自主活动能力、急诊手术,交流障碍患者,入院时即刻佩戴腕带,择期手术患者前一天佩戴腕带作为识别身份标识。

2、腕带上标明患者基本信息:包括病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等。为防走失患者腕带上标明病区电话号码。

3、佩戴前告知患者及家属使用腕带的目的与注意事项,腕带不可以自行解除,在转科或出院后由科室护士负责去除。

4、佩戴前须经双人核对信息,认真识别患者身份要求患者陈述自己的姓名,对无法沟通者请在场家属陈述患者身份,无误后方可佩戴腕带,记录护理记录单并双签名。

5、腕带一般佩戴在患者手腕上,如病情禁忌,则佩戴在脚踝上。腕带松紧以放入食指为宜,多余长度可剪去,观察佩戴部位皮肤情况,防止摩擦破溃,血液循环障碍等意外事件发生;水肿患者应观察腕带松紧度,发现不适及时更换。

6、医护人员进行各行诊疗护理工作前,须核对腕带上的信息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7、如有脱落,损坏或自行解除,应及时补上新腕带,同样需要经双人核对。

第五篇:“腕带”识别身份标识管理制度

“腕带”识别身份标识管理制度

1.为使医护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更加准确识别患者身份,对于新生儿及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和急诊抢救室患者、入院时神志不清或昏迷、无自主活动能力、急诊手术、交流障碍患者,入院时即刻佩戴腕带。

2.腕带上标明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诊断等。

3.佩戴前告知患者及家属使用腕带的目的和注意事项,腕带不可以自行解除,在转科或出院后,由原科室的护士负责去除。

4.佩戴前须经双人核对信息,认真识别患者身份,要求患者陈述自己的姓名,对无法沟通患者,请在场家属陈述患者的身份,无误后方可佩戴腕带,记录护理记录单并双签名。

5.腕带一般佩戴在患者手腕上,如病情禁忌,则佩戴在脚踝上。腕带松紧以放入食指为宜,多余长度可剪去。观察佩戴部位皮肤情况,防止摩擦破溃、血液循环障碍等意外事件发生;水肿患者应观察腕带松紧度,发现不适及时更换。

6.医护人员进行各项诊疗护理工作前,须核对腕带上的信息,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7.如有脱落、损坏或自行解除,应及时补上新腕带,同样需要经双人核对。

下载腕带识别标识管理规定word格式文档
下载腕带识别标识管理规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患者腕带标识身份识别制度

    患者腕带标识/身份识别制度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 (2)对住院患者使用“腕带”作为患者识别标识,男性为蓝色,女性为红色。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认真核对患者腕带......

    腕带标识管理有关规定 (范文)

    腕带标识管理有关规定 腕带标识管理旨在有效帮助医护人员确认急诊抢救、手术、转科、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等重症病人及沟通有障碍病人的正确身份,提高识别准确度,降......

    腕带识别身份制度规定

    腕带识别身份制度规定1、医护人员在各类诊疗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年龄3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2、检查ICU、病情严重,意识障碍,新生儿,围手术......

    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患者身份标识的规定

    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患者身份标识 的规定 (一)在医疗活动中,对抢救室、监护室、新生儿科、手术、急诊抢救室和留观,以及意识不清、抢救、输血、不同语种语言交流障碍的患者......

    腕带识别制度

    使用手腕带识别制度 1、住院患者必须全部使用佩戴手腕带,做好患者宣教工作,发现腕带丢失,及时补戴,补戴时须重新双人核对患者信息。 2、腕带填写的信息字迹清晰规范,准确无误,项目......

    腕带标识使用管理制度2013

    腕带标识使用管理制度 患者身份识别是确保各项医疗护理措施安全准确执行的基础。根据患者安全目标管理要求,为确保患者安全,必须为其佩戴腕带作为身份识别的标记之一,旨在有效......

    患者腕带识别制度

    患者腕带识别制度(起草稿) 1.在重症医学病房(ICU、CCU、SICU、RICU等)、新生儿科(室)、手术室必须使用“腕带”识别患者身份。 2.对急诊抢救室和留观的患者、住院、有创诊疗、输液以及意识不清、......

    医院腕带识别制度

    医院腕带识别制度 采用给病人佩戴腕带的方法,是针对住院病人一种安全措施,是对病人身份进行准确而可靠的标记和识别,也是对医院整个医疗活动的基本要求。 一、当病人被收治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