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企业为一家网络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案例

时间:2019-05-14 23:01: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A企业为一家网络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案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A企业为一家网络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案例》。

第一篇:A企业为一家网络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案例

A企业为一家网络公司,近日HR正为销售部经理李强辞职一事而烦恼不已。该公司销售部经理是一位刚升职一年的新干部。去年此时正是李强走马上任的时候,李强在没被任命为销售部经理之前是入司两年、业务水平中上游的一名销售代表,由于工作中为人谦逊、思维敏捷、善于分析,很快就在该分区逐步形成了一套十分有特色的“IT产品销售网络图”,因此而深得总经理的气重。同年总经理力排众议、破格将李强提升为销售部经理。上任伊始,由于其原业绩并非十分突出,引起了公司上下许多销售人员工的非议。李强并没有畏缩不前而是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掌握的市场时间、状况,重新制定了吻合市场需求的策略,并汇同人力资源部在工资和奖金制度上采取了与销售业绩直接挂钩的更为灵活的激励模式。从而逐步得到了上级和下属的认同,在一年的时间内将原有的销售业绩猛增了近80%。年末,李强与其下属均得到了公司的表扬,李强的下属们都得到了“价值不菲”的红包,而李强本人却仅仅得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红包。李强心里十分不是滋味,在业界来讲如取得这般的成绩,其各方面待遇均应达到本公司的两倍,且可以偿有15天的带薪假日。于是其随即以“付出与所得不相称”为由向总经理提出异议,而总经理则以“做为部门经理,提高本部门业绩是份内之事”这一见解为之解释,最终不欢而散。七天后李强辞职跳槽至竞争对手的公司任销售部经理,其薪金也随之增长了两倍。

解析

本案例中的优秀员工离职事件其实就是许多企业的一个缩影,类似于本案例所述的事件在许多企业里都在不同程度的翻版及变形后不断的“上演”。而对于企业来讲何为最大的损失?莫过于优秀员工的流失!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呀!《天下无贼》里精点对白,调侃间却道出了企业发展的硬道理!

为了更好的发挥企业中“人”的作用,人力资源被提升到战略的高度;为了更好培育“人”企业大力开发培训系统;为了更好的留住“人”,企业更是致力于薪酬体系的建设和福利的健全;为了更好的激励“人”,企业不断构造更具激励性的绩效考核体系。那么,又是因何企业还要一再承受人才流失之“痛”?这不得不带来我们更深层次的思索„„

本案例中,作为企业销售部经理的李强离职,且跳槽到竞争对手那里,对于企业而言是一次十严重的事件,而这一事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远不单纯是优秀员工流失所能及。

从表面上看来,是因为李强认为自己的年终薪酬没有与自己的贡献成正比,而其他公司恰恰能够提供这种成正比的薪酬,所以选择“跳槽”,造成了企业与李强本人之间的“双遗憾”。其实,本案例就像海面上的冰山一样,浮于海面之上我们一眼可见的往往是事物的面表,而深植于海底的山基才方显事物的本质。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潜入深海,来看一看这场优秀员工流失案例的本质所在。

问题一绩效考核认知度的偏差—火花四溅

针对本案例来讲,其本质问题之一就是绩效考核认知的问题。由于双方对业绩考核的认知度的不同,导致员工与企业在这一问题上出现偏差。

本案例中的李强真可谓:成也总经理,败也总经理。可以说,李强之所以可以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并非得益于他的业绩,而是得益于总经理的“用人之道”。总经理的用人之道是:用人所长,避人所短。李强在销售业绩上并非出类拔萃,而这一点在销售团队中是不容易得到晋升的;而总经理却恰恰看中了其为人谦逊、思维敏捷、善于分析这些性格待质,认为其更适合于带领团队打市场,所以力排众异将其晋升为销售部经理。而这时总经理已将考核李强的“尺子”从一般销售人员考核业绩,转变为“你的长处到底有没有发挥出来?”,发挥出来团队业绩上去了是工作之本份、责任之所在;而反之,则是工作没有到位、失职。那么,李强由原来的销售代表成为销售部经理之后,也自觉不自觉地融入到企业既定的业绩考核标准中:“用销售量说话!”这把尺子中来。事实上,李强刚上任时所遭受的种种“非议”也足可以表明,销售量对销售团队的重要性。在年底当原有的销售业绩猛增近80%时,李强也很自然的觉得自己应该收个“大红包”,反之则“太薄情”。由此可见,正因为总经理与李强在对工作成绩进行考核、评定采用了两把不同的“尺子”,而衡量的却是同一项工作。

从上述论述中我们可得知,源于双方心中这把“尺子”的不同,从根本上导致了双方对既定工作业绩认知度的不同,接下来就是“火花四溅”。

问题二沟通缺乏有效性—无名火起

本案例中李强与总经理之间的沟通,简直就可成为整个离职事件的“催化剂”。正因为在沟通上双方各持一词导致整个沟通缺乏有效性;而正是这种缺乏有效性的沟通导致矛盾的升级。

可以说,总经理当年力排众议将李强提升为销售部经理,除了其本身一表现出的深远的眼光、因材施教的领导魄力外。更深远的,则是对李强本人信任、期望和成长路径的安排。而李强在成为销售部经理后,也的确不负众望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且希望可以得到公司无论是薪资还是感情上的认可。但在整个沟通的过程中,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出,双方均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上看待问题、固执已见,导致沟通的失败。试想通过沟通与交流李强如果能够体会到总经理之用心良苦,那么其决策就有可能会向原公司倾斜;而总经理如果同样能够体会到李强的真实想法,那么也将有可能考虑其对于李强的待遇问题,甚而更深层次的重新思考一下公司的整体薪酬与激励机制。

笔者认为,沟通的基本目的是了解双方的想法与初衷;而最终目的则是在思想和行动上达成共识。而沟通应该建立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最终进行换位思考。管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妥协”。那么双方一再的坚持自我、固执已见,在沟通的过程中必将引发争论,而事实上争论是无法达成共识的,更无益于解决任何问题。

本案例中,如果双方的沟通可成为有效沟通,那么这蕴藏于彼此心间的“无名之火”也将得到有效的控制,甚至于被防患于未燃!

问题三员工忠诚度归零—怒火中烧

俗话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个人顾个人!销售部经理李强与企业之间的感情不在,对企业的忠诚度也随之归零,那么来自于竞争对手“两倍的薪资、15天带薪假”就成为了“致命诱惑”,最终跳槽而去,留下一片唏嘘。

员工忠诚度业已成为现代企业中最炙手可热的话!。如何打造员工忠诚度?工资涨了、待遇提了、培训做了,怎么人还是走了呢?企业HR们,为谁喜?为谁忧?

首先,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是慢慢培养起来的,决不是培训出来的。其次,薪资待遇所留住的决不是一流的人才,事业才是留住一流人才之根本。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曾明确指出人随着发展变化有着不同层次的需求。那么,员工在企业中的成长阶段不同也将存在着不阶段的需求。人力资源总监:cho.icxo.com 笔者认为,员工的最基本需要就是生存和安全的需求,也就是说薪资对等;更高层次则是得到认同与尊重;最高层次是自我的认定与实现。本案例中,首先,低于业界近一半的薪资待遇,一则是无法薪资对等的,二则是根本就不具有竞争力的,三则是不人性化的。连最低层次的需求都无法满足员工,员工忠诚度从何而谈?其次,15天的假日表面上看是非常被看好的物资奖励,其实却是一种精神奖励。与其说销售部经理李强看好15天的带薪假,不如说李强更看好的是对自己工作成绩的一种认可。如果想培养员工忠诚度,请为优秀的员工喝彩!再次,李强提出异议,首先遭到的是训斥而非理解,“爱才之心”可见一般,以后的发展空间又有几许?如果想留住人才,就让人才们在企业中找出自身应有的“位置”!

第二篇:家族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案例

女包批发 http://ba5

一个家族式HR管理者的来信:

“从你的言论来看,我想你可能仍然是停留在理想的习惯思维中,据我了解现在几乎所有的大型企业,对人员的招聘程序是初选由HR部筛选,复选则由用人部门的经理或主管去确定。

现在我们举个例子说,如果是生产部提出申请要招聘二名拉料的工人,这时HR部根据生产部要求及拉料这个体岗位说明书上的要求筛选出二名符合条件的工人甲与乙(在HR部的面试是认为工人乙各方面的条件比工人甲要稍微好点),这时由生产部主管复试确定下来,也是同意录用这二名工人,但是其中一名工人甲却正好与生产部主持面试的这名主管是老乡,在经HR部培训之后,甲、乙这两名新工人就开始在拉料这个岗位上工作了,试用期是三个月,在试用期当中,HR部会为新员工安排一系列培训或者跟新员工为做定期的访谈,在培训过程中发现了工人甲很明显地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培训老迟到或是直接缺勤,或者在培训过程中老讲话,影响他人听课,当然针对这个现象,我们HR部会与之进行沟通,寻找原因。但是让HR部始料不及的是工人甲给出的答案却是直接了当的一句话,我不想参加培训,当然这时我们HR部会将公司培训对于员工的种种益处一一向其再次的说明,然后工人甲听后无动于衷,而且还摆出了一付爱理不理的态度,与当初他来面试时的态度简直是判若二人。之后HR部首先有找来与工人甲、工人乙一起工作的上、下道工序的几个工人来沟通,大家对于工人甲都给出同样的看法:就是工作爱斤斤计较,较为懒散,而且有时态度也极其恶劣;对于工人乙却给予一致的好评,认为工作较为主动,而且也很会乐于助人,较为灵活。接着HR部找来了生产主管和所属车间的组长进行沟通,然而主管、组长与工人们的说法却是不相径同,主管、组长给予工人甲很高的评价,什么工作主动强,积极,灵活,配合的态度也很好,而对于工人乙的评价却是很一般,是属于不算好也不算坏的那一种!这个主管就是当时面试的主管,也是工人甲的老乡,组长则是主管的铁哥们。新工人在试用期满后HR部做一个试用期员工是否继续留用的估计,组长及主管在试用期评估表给了工人甲的分数是90的高分,而给工人乙却是74的分数。HR部就只能把工人甲培训过程、访谈中的种种的表现以及工人对工人甲、乙两人的评价与组长、主管进行沟通,然而得出来一句:“工人甲真是表现很好,并没有象工人们所说的那样,至于说培训过程的表现令你们HR部不满,你们要就这点解雇他,那就随你们的便,反正我们是觉得这人好用!”这样的一来HR部只能向生产经理了解,因生产主管是生产经理的得意门生啊!所以自然而然生产经理那儿得出的结论也是工人甲表现不错,要继续录用!在这种用人部门一再要求要继续录用工人甲的情况下,HR部也只能无话可说,接下来再做一个岗位的考核,工人甲考出71分的成绩,这样一来,HR部只好再继续录用工人甲为正式员工。接下来让HR部更出乎意料的是车间来了新机器,紧接着面临的是机器操作员的培训,按照公司的规定只有工作表现优秀的人才能接受新机器的培训,这时工人甲的问题又来了,车间的主管、组长一致推选其去培训,这时HR部只得以新机器操作人员需具备的知识、经验以及性格特点,重新推选了更为合适的人选!最后工人甲是没有得到新机器的培训,但是HR部与生产部是闹了彼此都很不开心!

象这样的例子,请你就你的非典型的习惯思维模式告诉HR部面对这样的生产部经理、主管、组长应如何去处理?你别告诉我们从上到下换人,我告诉那是不可能的事,因生产部经理是老总的堂哥又是开国员老,去跟老总说换生产经理那简直是自讨没趣,说不定被换的那个人会是你!所以如果遇到这样的企业想要真

正地做好HR部的工作只是HR部的管理者跳槽,如果你下一个企业管理的模式还是这样,那你也只能是一跳再一跳!象这样的模式的企业,员工的稳定性也很差,因为有发展潜力的岗位(俗话说吃香的岗位)永远是属于那些跟主管有关系的员工。而那些真正表现好的员工却也能是永远干着体力活,默默无闻地工作,他们当中想要发展的人就会选择离开!

[Modified By *繁星点点* On 2004-11-22 14:22:21]

凌雁管理咨询的咨询师林先生的答复:

首先要感谢 *繁星点点* 用如此详尽的篇幅对精华老帖提出讨论,也感谢你关注我的发言。这个问题很简单,也很常见,现在就你提到的问题谈一谈我的看法,以及对HR管理者在选人、用人、育人、留人的一些建议。当然,像我之前说过的,我们在论坛上是“网上谈兵”,有几句话可以对你有所触动已经非常不错了,真正要解决问题的方案是需要实地考察和深入沟通的,这里的探讨自然会受许多因素和环境的局限而产生误差,这一点希望大家理解。

【选 人】

让我们时光倒流,回到你的招聘现场。作为一个HR经理,首先你要有战略思维和全局观,应该在招聘时考虑用人环境,要懂得控制员工的拉帮结派行为,要杜绝一大批老乡同在一个屋檐下工作,这非常重要,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是团伙犯罪行为。就算是因为工人难招,也应该把关系员工分开部门来管理。如果把上面的HR主角换成我,则甲候选人会在初选时就被枪毙,重新招聘并选出与乙条件差不多的人来填补职位空缺。因为,家族式企业本来就存在着许多复杂的裙带关系,如果这时候再添油加醋地增加关系,那么简直是自讨苦吃。我们来假设另外一个情况,如果你事先并不知道甲和主管是老乡,并已经把甲招进来了,怎么办?接着看下面:[/p]

【用 人】

既然由于自己的失误导致生米已成熟饭,那么你就要准备好开始啃这种“劣质米饭”了。出现以上问题,说明你提到的这个企业绩效考核体系非常不完善,根本没有数据化管理,基本上是靠情感管理,对于家族式企业来说,情感管理是制造“企业黑洞”的罪魁祸首,即是你最后说到的:“吃香的岗位永远是属于那些跟主管有关系的员工,而真正表现好的员工只能是永远默默无闻地干着体力活,想要发展的人就会选择离开”。试用期评估的依据是什么?是用人部门的评价吗?当然不止这个,我们需要有数据化的业绩体现,既然同事们都反映甲员工工作爱斤斤计较、较为懒散,甚至有时态度也极其恶劣,那么他有可能取得好的业绩么?试想想,一个懒散的、态度不好的员工可以取得高业绩和高评估,是不是绩效考核体系有问题呢?弄到这个境地,对员工甲进行岗位考核是没用的,应该尽快建立完善的数据化考核体系,或者,以培养“有潜力员工”的名义把甲调到另外一个无裙带关系的部门。

【育 人】

如果上述企业的考核体系可以把员工发展和薪酬福利结合在一起的话,那么我想员工甲不会拒绝即可学习又可能升工资的号召。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一部分,决定到企业整体素质的提升,有的员工为什么不喜欢参加培训?很简单,没有足够的激励。笔者与很多企业有裙带关系的营销经理聊过,他们有的连老总要求的每周例会都不参加,对下属也基本上没有管理和督导,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个优秀的业务员罢了,用他们的话解释不开会的原因是:“开什么鸟会,我的生意不用做了?这个月奖金还不够生活呢。”所以,培训和管理能为员工带来的好

处必须是显性的,在潮汕地区急功近利的思维里,很多人是不会考虑通过培训自己的职业生涯会有什么样的升迁可能的,HR管理者应该有机地结合考核和薪酬体系,从而有效激励员工的工作和学习热情。

【留 人】

你说得对,“大换血”对于已经形成很大惯性的家族式企业来说是不足取的,一来会影响到日常的企业运营,二来会伤家族感情,因为大多数家族成员在企业里都把握了某些核心信息,比如作为生产部经理的堂哥拥有生产技术或产品配方,当财务经理的表姐知道企业的运营情况和投资方向,所以替代他们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能够顺利过渡并开始靠数据化管理的企业才能真正生存下来,那些家族成员“掌权不放”的企业是活不长久的,我们知道,人都有老的时候,代代相传的世袭企业是不现实的。如此说来,培养并留住有潜力的人才是非常重要的,那些全球百岁企业的典范是不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呢。

希望以上能给你的工作带来一些帮助。另外,我建议你以后发表新文章不要用这样的题目,太具有针对性不好,因为这里有很多朋友和精英都可以参与探讨,众人拾柴火焰高,集思广益、博采众长不是更好吗。再次感谢你的发言。

一個傢族式HR管理者的來信:

“從你的言論來看,我想你可能仍然是停留在理想的習慣思維中,據我瞭解現在幾乎所有的大型企業,對人員的招聘程序是初選由HR部篩選,復選則由用人部門的經理或主管去確定。

現在我們舉個例子說,如果是生產部提出申請要招聘二名拉料的工人,這時HR部根據生產部要求及拉料這個體崗位說明書上的要求篩選出二名符合條件的工人甲與乙(在HR部的面試是認為工人乙各方面的條件比工人甲要稍微好點),這時由生產部主管復試確定下來,也是同意錄用這二名工人,但是其中一名工人甲卻正好與生產部主持面試的這名主管是老鄉,在經HR部培訓之後,甲、乙這兩名新工人就開始在拉料這個崗位上工作瞭,試用期是三個月,在試用期當中,HR部會為新員工安排一系列培訓或者跟新員工為做定期的訪談,在培訓過程中發現瞭工人甲很明顯地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說培訓老遲到或是直接缺勤,或者在培訓過程中老講話,影響他人聽課,當然針對這個現象,我們HR部會與之進行溝通,尋找原因。但是讓HR部始料不及的是工人甲給出的答案卻是直接瞭當的一句話,我不想參加培訓,當然這時我們HR部會將公司培訓對於員工的種種益處一一向其再次的說明,然後工人甲聽後無動於衷,而且還擺出瞭一付愛理不理的態度,與當初他來面試時的態度簡直是判若二人。之後HR部首先有找來與工人甲、工人乙一起工作的上、下道工序的幾個工人來溝通,大傢對於工人甲都給出同樣的看法:就是工作愛斤斤計較,較為懶散,而且有時態度也極其惡劣;對於工人乙卻給予一致的好評,認為工作較為主動,而且也很會樂於助人,較為靈活。接著HR部找來瞭生產主管和所屬車間的組長進行溝通,然而主管、組長與工人們的說法卻是不相徑同,主管、組長給予工人甲很高的評價,什麼工作主動強,積極,靈活,配合的態度也很好,而對於工人乙的評價卻是很一般,是屬於不算好也不算壞的那一種!這個主管就是當時面試的主管,也是工人甲的老鄉,組長則是主管的鐵哥們。新工人在試用期滿後HR部做一個試用期員工是否繼續留用的估計,組長及主管在試用期評估表給瞭工人甲的分數是90的高分,而給工人乙卻是74的分數。HR部就隻能把工人甲培訓過程、訪談中的種種的表現以

及工人對工人甲、乙兩人的評價與組長、主管進行溝通,然而得出來一句:“工人甲真是表現很好,並沒有象工人們所說的那樣,至於說培訓過程的表現令你們HR部不滿,你們要就這點解雇他,那就隨你們的便,反正我們是覺得這人好用!”這樣的一來HR部隻能向生產經理瞭解,因生產主管是生產經理的得意門生啊!所以自然而然生產經理那兒得出的結論也是工人甲表現不錯,要繼續錄用!在這種用人部門一再要求要繼續錄用工人甲的情況下,HR部也隻能無話可說,接下來再做一個崗位的考核,工人甲考出71分的成績,這樣一來,HR部隻好再繼續錄用工人甲為正式員工。接下來讓HR部更出乎意料的是車間來瞭新機器,緊接著面臨的是機器操作員的培訓,按照公司的規定隻有工作表現優秀的人才能接受新機器的培訓,這時工人甲的問題又來瞭,車間的主管、組長一致推選其去培訓,這時HR部隻得以新機器操作人員需具備的知識、經驗以及性格特點,重新推選瞭更為合適的人選!最後工人甲是沒有得到新機器的培訓,但是HR部與生產部是鬧瞭彼此都很不開心!

象這樣的例子,請你就你的非典型的習慣思維模式告訴HR部面對這樣的生產部經理、主管、組長應如何去處理?你別告訴我們從上到下換人,我告訴那是不可能的事,因生產部經理是老總的堂哥又是開國員老,去跟老總說換生產經理那簡直是自討沒趣,說不定被換的那個人會是你!所以如果遇到這樣的企業想要真正地做好HR部的工作隻是HR部的管理者跳槽,如果你下一個企業管理的模式還是這樣,那你也隻能是一跳再一跳!象這樣的模式的企業,員工的穩定性也很差,因為有發展潛力的崗位(俗話說吃香的崗位)永遠是屬於那些跟主管有關系的員工。而那些真正表現好的員工卻也能是永遠幹著體力活,默默無聞地工作,他們當中想要發展的人就會選擇離開!

[Modified By *繁星點點* On 2004-11-22 14:22:21]

凌雁管理咨詢的咨詢師林先生的答復:

首先要感謝 *繁星點點* 用如此詳盡的篇幅對精華老帖提出討論,也感謝你關註我的發言。這個問題很簡單,也很常見,現在就你提到的問題談一談我的看法,以及對HR管理者在選人、用人、育人、留人的一些建議。當然,像我之前說過的,我們在論壇上是“網上談兵”,有幾句話可以對你有所觸動已經非常不錯瞭,真正要解決問題的方案是需要實地考察和深入溝通的,這裡的探討自然會受許多因素和環境的局限而產生誤差,這一點希望大傢理解。

【選 人】

讓我們時光倒流,回到你的招聘現場。作為一個HR經理,首先你要有戰略思維和全局觀,應該在招聘時考慮用人環境,要懂得控制員工的拉幫結派行為,要杜絕一大批老鄉同在一個屋簷下工作,這非常重要,可以避免許多不必要的麻煩,甚至是團夥犯罪行為。就算是因為工人難招,也應該把關系員工分開部門來管理。如果把上面的HR主角換成我,則甲候選人會在初選時就被槍斃,重新招聘並選出與乙條件差不多的人來填補職位空缺。因為,傢族式企業本來就存在著許多復雜的裙帶關系,如果這時候再添油加醋地增加關系,那麼簡直是自討苦吃。我們來假設另外一個情況,如果你事先並不知道甲和主管是老鄉,並已經把甲招進來瞭,怎麼辦?接著看下面:[/p]

【用 人】

既然由於自己的失誤導致生米已成熟飯,那麼你就要準備好開始啃這種“劣質米飯”瞭。出現以上問題,說明你提到的這個企業績效考核體系非常不完善,根本沒有數據化管理,基本上是靠情感管理,對於傢族式企業來說,情感管理是制

造“企業黑洞”的罪魁禍首,即是你最後說到的:“吃香的崗位永遠是屬於那些跟主管有關系的員工,而真正表現好的員工隻能是永遠默默無聞地幹著體力活,想要發展的人就會選擇離開”。試用期評估的依據是什麼?是用人部門的評價嗎?當然不止這個,我們需要有數據化的業績體現,既然同事們都反映甲員工工作愛斤斤計較、較為懶散,甚至有時態度也極其惡劣,那麼他有可能取得好的業績麼?試想想,一個懶散的、態度不好的員工可以取得高業績和高評估,是不是績效考核體系有問題呢?弄到這個境地,對員工甲進行崗位考核是沒用的,應該盡快建立完善的數據化考核體系,或者,以培養“有潛力員工”的名義把甲調到另外一個無裙帶關系的部門。

【育 人】

如果上述企業的考核體系可以把員工發展和薪酬福利結合在一起的話,那麼我想員工甲不會拒絕即可學習又可能升工資的號召。培訓是人力資源開發的一部分,決定到企業整體素質的提升,有的員工為什麼不喜歡參加培訓?很簡單,沒有足夠的激勵。筆者與很多企業有裙帶關系的營銷經理聊過,他們有的連老總要求的每周例會都不參加,對下屬也基本上沒有管理和督導,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一個優秀的業務員罷瞭,用他們的話解釋不開會的原因是:“開什麼鳥會,我的生意不用做瞭?這個月獎金還不夠生活呢。”所以,培訓和管理能為員工帶來的好處必須是顯性的,在潮汕地區急功近利的思維裡,很多人是不會考慮通過培訓自己的職業生涯會有什麼樣的升遷可能的,HR管理者應該有機地結合考核和薪酬體系,從而有效激勵員工的工作和學習熱情。

【留 人】

你說得對,“大換血”對於已經形成很大慣性的傢族式企業來說是不足取的,一來會影響到日常的企業運營,二來會傷傢族感情,因為大多數傢族成員在企業裡都把握瞭某些核心信息,比如作為生產部經理的堂哥擁有生產技術或產品配方,當財務經理的表姐知道企業的運營情況和投資方向,所以替代他們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能夠順利過渡並開始靠數據化管理的企業才能真正生存下來,那些傢族成員“掌權不放”的企業是活不長久的,我們知道,人都有老的時候,代代相傳的世襲企業是不現實的。如此說來,培養並留住有潛力的人才是非常重要的,那些全球百歲企業的典范是不是值得我們學習借鑒呢。

希望以上能給你的工作帶來一些幫助。另外,我建議你以後發表新文章不要用這樣的題目,太具有針對性不好,因為這裡有很多朋友和精英都可以參與探討,眾人拾柴火焰高,集思廣益、博采眾長不是更好嗎。再次感謝你的發言。

第三篇:人力资源管理案例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

1、在日本建立合资企业的劳动力困境

约翰发现他正面临严重的劳动力短缺问题,而他还不知道该如何解决。约翰自己创建了一个小型的制造企业——约翰斯克电子公司,并亲任总裁。这家公司在他的家乡田纳西州有大约300名员工。最近,这家公司与一家势力雄厚的日本汽车制造公司洽谈,旨在日本建立一家合资厂,由约翰斯克公司控股。这看上去是个很好的机会,所以约翰同意在东京郊外建立一个工厂。这家工厂预计要雇佣500名工人,为新的汽车制造装配计算机配件。约翰最近发现,在东京生活费用昂贵的城市里维持大量的外派人员,费用非常大。因此,他同意这家在建的合资厂主要使用当地员工。不幸的是,约翰在为许多关键岗位配备人员时遇到了问题。首先,约翰没想到美国联邦政府的就业机会平等法案同样适用于他的国际业务。自从他为美国联邦政府提供军用零配件后,他的用人政策受到了监察,考察他的工厂是否恰当地雇佣了少数民族或妇女。而在日本,约翰发现少有日本妇女进入管理阶层,这使他对如何平衡美国法律的要求和日本的习惯以及外派人员的高额费用产生了焦虑。约翰相信亚洲应当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他听说有的跨国公司在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时大量使用妇女,使得劳动力成本十分低廉。他还听说这些人服从命令,愿意常时间从事单调乏味的工作。但是,约翰发现日本有严格的法律禁止雇佣外国劳动力。事实上,仅东京每年差不多就有15000个没有签证的外国侨民在找工作时被逮捕。

约翰斯克的日方联络人告诉约翰,日本工人的老龄化比美国更快。历史上,日本公司实行等级序列,鼓励工人在一家公司里工作直到退休。由于日本孩子倾向于上大学,因此,年轻人和半熟练工较少。例如,在日本,建筑及相关领域有四亿多蓝领工人,但半数以上的工人年龄超过50岁。面对这些现实,约翰开始担心他是否有能力为东京的工厂配备合适的人选。他还担心他的企业要承担的退休金的问题。最后一点,就是工会问题。约翰的美国工厂完全工会化了,工会代表希望,在海外合资厂的任何好的提拔机会都应给予工会会员优先权,在日本雇佣的本地员工应当像在美国一样,都加入工会。

约翰大大降低了对与世界最大的汽车制造者合作的热情。但合同已经签了,约翰现在有种奇怪的想法,那就是让这家东京厂从地球上消失,或者只让它赚钱,而不必考虑当地习俗或美国法律。

(1)对约翰遇到的东京合资厂的劳动力问题,你有什么建议?

(2)他应当怎样说服工会或合资方来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

(3)如果约翰换用一种完全不同的行动方式能否消除眼前的问题?何种方式?

2、三夏是这样一家公司:从薪酬的角度看,它在同行业中不能说是最高的,但对员工的综合价值提升确实是非常高的。三夏认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为了工资而来,工资不是唯一吸引员工的重要因素。所以,三夏在薪酬策略上不赞成以最高的工资来吸引人,它们将吸引人才的重点放在了大的方面——公司文化上。三夏为加入公司的所有员工创造提高他们的市场价值与个人价值的机会,这才是真正有吸引力的地方。同时,三夏的薪酬福利水平和其他公司相当。

现在绝大多数企业都担心人才的流失,所以,大家都在为留住员工绞尽脑汁,采取了很多措施和办法,三夏公司也不例外。“留住雇员”在三夏可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切切实实的行动:三夏与离职员工保持着联系;三夏请咨询公司对离职员工进行了全面调查以了解离职员工对公司的意见;三夏教育公司中的每一位经理人,告诉他们怎样留住人才,怎样创造宽松的环境;三夏鼓励管理人员在员工的凝聚力、员工发展方面多做工作。所有这些都反映了三夏的这种以人为本的文化。

第四篇:人力资源管理案例

案例6-2

某民营企业绩效评估的差距

案例介绍

某民营企业(简称R会司)已成立4年。公司从成立到现在,业绩不断攀升,发展势头较好,已在全国较大城市建立了相应的分公司。但最近一年,R公司绩效考核出现了一些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公司总部召开会议,讨论对策。

R公司总部会议室,王总经理正认真地听取上公司绩效考核执行情况的汇报,其中有两项决策让他左右为难。一是经过考核成绩排序,成绩排在最后的几名却是在公司干活最多的人。那么这些人是否按照原先的考核方案降职和降薪,下一阶段考核方案如何调整才能更加有效?另一个是人力资源部提出了运用一套管理软件来提高统计工作效率的建议,但用一套软件是否能真正产生预期的效果。

R公司成立仅4年,为了更好地对各级人员进行评价和激励,在引入市场用人机制的同时,还建立了一套绩效管理制度。用人力资源部经理的话说,这个方案是细化传统的德、能、勤、绩几项指标,同时突出工作业绩的一套考核办法。其设计的重点是将德、能、勤、绩几个方面内容细化延展成可考量的10项指标,并把每个指标都量化成5个等级,同时定性描述等级定又,考核时只需将被考核人员的实际行为与描述相对照,就可通过对应成绩相加的方式得出最终考核成绩。

但考核中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原先在工作中比较出色、积极的职工,考核成绩却常常排在后面,而一些工作业绩并不出色的人却排在前面。一些管理干部对考核结果大排队的方法不理解。但是综合各方面情况,目前的绩效考核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各部门也都能很好地完成。如今让领导为难的是,如何对考核排序在最后的人员落实处罚措施,因为这不仅会影响到他们本身工作的积极性,还会影响到和他们一样认真工作的人,但是如果处罚措施不落实,又会破坏考核制度的严肃性和连续性,考核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统计工具比较原始,考核成绩统计工作量太,人力资源部3个人需统计总部200多人的考核成绩,在统计之后还要分别和这些人谈话。在考核的一个半月中,人力资源部几乎没有时间做其他工作,出现了很多工作被搁置的局面。

面对上述局面,王总经理决定请车辆设备部、财务部和工程部的负责人到办公室深入了解实际情况。

车辆设备部的李经理和财务部的韩经理来到了总经理办公室,当总经理简要地说明原因之后,车辆设备部李经理首先快人快语地回答道:“我认为本次考核方案需要尽快调整,因为它不能真是反映我们的实际工作情况。例如,我们车辆设备部主要负责公司电力机车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总共有20个人,却管理着公司近60台电力机车,为了确保它们安全无故障地行驶在600公里的铁路线上,我们需要按计划到基层各个点检查和抽查设备维护的情况。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不能有一次违规和失误,因为任何一次失误都是致命的。但是在业绩开核中有允许出现‘工作业绩差的情况’指标,对于我们来说,考核只有合格与不合格之分,并不存在分数等级是多少的问题。”

财务部韩经理紧接着说:“对于我们财务部门,工作基本上都是按照规范和标准来完成的,平常填报表和记录等工作都要求万无一失,这些如何体现出创新的最好一级标准?我们没有这项内容,评估我们是按照最高成绩打分还是按照最低成绩打分?还有一个问题我认为也应该重视,在本次考核中,我们沿用了传统的民主评议的方式,我对部门内部人员评估没有意见,但是让其他部门人员打分是否恰当?因为我们财务工作经常得罪人,让被得罪的人评估我们的工作人员,这样公正吗?”

听完大家的意见,王总想:难道公司的绩效管理体系本身设计存在问题?如果是,那么问题出现在哪里?考核内容与实际工作情况不符,指标体系如何设计才能适应不同性质岗位的要求?公司是否应该同意人力资源部门提出的购买软件方案的建议?是否有一个最有效的方法解决目前的问题?对此、总经理陷入了沉思。

案例评析

在我国,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开始认识到绩效考核的重要性,并不断地在企业运营中实施绩效考核,然而很多企业并没弄清绩效考核的真正内容及相应的注意事项,于是便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出现了偏差,从而导致结果不理想。

众所周知,公司各个部门、各个职位的衡量方式是不一样的,绩效考核最忌一刀切。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当先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将各部门的岗位职责及产生的经济效益量化,然后在公司内部实行,最后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绩效评估体系的建立从来就是一项长期的管理投资,R公司刚起步便建立科学的现代考评制度,当然免不了要经历一番探索过程。R公司绩效评估体系的最大问题是,指标设置过于简单,没有充分考虑到岗位要求的特殊性,从而造成指标考核的相对不公平。例如,在考核制度中,汽车司机和行政人员的交流能力指标权重相同,这必将导致考核信度下降。上述问题出现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绩效管理目标不明确

绩效管理目标应定性为准确评估员工绩效,井督促员工努力提高个人绩效。然而,R公司的绩效管理体系并不能准确反映员工的绩效,人力资源部的目标定位过于笼统、空泛,不能切中要害。

2.人力资源部工作重点不当

人力资源部的工作重点应放在调查、研究、分析公司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制订行之有效的考核方案,并收集反馈信息,对考核方案进行适当调整。然而,本案中,人力资源部本末倒置,几乎将所有精力都放在考核成绩、数据统计方面,忽视了工作重点。

3.考评人员有很大的局限性

(1)民主评议的客观公正性令人质疑。评议中必然会出现较多的成见、偏见和不实之见,这势必会导致评议结果有失偏颇。另外,大范围统计容易受从众心理影响,使大部分人的考评结果都一样,最终失去绩效考评的意义。

(2)考评人员未经培训。一方面,在民主评议中,对所有考评人员进行培训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人力资源部没有重视对公司领导的培训,而这应该是考评培训中的重中之重。

4.考评内容不合理

(1)考评内容超出了绩效的外延。对于一个人来说,工作并不是他的全部生活。对于公司而言,对一个人的考评也并不需要考评他的全部,只需要考评这个人的工作与公司目标达成的相关部分。R公司的绩效考评中,有些考评项目设计空泛,与绩效没有实际联系,这非但不能起到正面作用,反而减少了绩效部分的权重,使考核结果梯度不明朗。

(2)考评内容过于统一。对于一个公司来说,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要求、工作性质、工作方式有很大差别,因此对各部门的考评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应针对各部门工作岗位的特点,确定相应的考评方法,选择适当的考评项目。而R公司却采用统一标准、统一尺度、统一考评项目对全公司人员进行考核,出现了公司中工作出色的员工在绩效考核中排在后面的情况,使考评非但没有起到正面作用,反而起到了负面作用。

(3)评价标准描述不准确。对于同一个考评项目,不同部门、不同岗位要设立不同的评价标准。R公司在执行绩效考评过程中使用了统一的评价标准,而且描述空泛,没有做到针对不同部门特点进行准确细致描述的要求。

考评内容是考评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任何工作都要为考评内容服务,所以R公司绩效考评改革重中之重是考评内容的改革。案例中提到了如何对考评排在后面而工作业绩十分出色的员工进行处理的问题。针对这一点,错不在于员工,而在于公司所制订的考评方案,我们不能为了维护考评方案的权威性而错误地处理工作出色的员工。所以,人力资源部应主动说明情况,取消错误的考评方案,及时调整方案或制订新的考评方案与此同时,公司领导也应做好解释工作。

点拔提升

要做好绩效考核工作,除做好职位分析,了解各岗位实际特点外,尽快编制新的绩效考核体系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做好绩效考核体系的编制工作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明确考该目标

由公司领导带头,组成由人力资源部和各部门负责人共同参与的领导小组,对公司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制订总体考核目标,针对不同部门,确定不同的考核目标。考核目标的制订应从“为人事提供依据”和“促进员工个人绩效发展”两方面考虑。

2.调整人力资源部的工作

增加人力资源部人员配置,确保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作用。购买人力资源信息化软件,将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人员从繁重的统计、填表、计算等工作中解放出来,把重点放在对公司各部门的调查、研究、分析、制订考评方案及考评方案的完善上。同时,也要适当对公司考评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做好考评宣传、解释等工作,使广大员工理解支持考评计划,清楚考评过程,从而使考评工作顺利进行。

3.确定考核人负

不主张使用民主评议方式,因为其费时费力且效果不佳。对于企业中不同员工的绩效考核可借鉴以下做法:针对各部门负贵人的考评,考评小组由公司领导与人力资源部组成;针对各部门员工的考评,考评小组由公司领导选派代表、人力资源部选派代表和该部门负责人组成,在整个考评过程中,人力资源部主要负责考评的组织和执行工作,具体表现为对考评人员技能的培训和与被考评人员进行沟通。领导代表与本部门负责人主要实施对员工的考评工作。

4.制订考评内容

(1)绩效考核,顾名思义,是对绩效的一种检测。其考评内容主要是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和个人主观能动性三个方面。因此,所设立的考评项目不得超过这三个基本框架的范围。一般情况下工作业绩所占比重应在一半以上,其余两项所占比重基本相等。

(2)人力资源部依据各部门考核目标,制订各部门的考评项目。如果部门中岗位之间差别很大,在制订考核项目时,也要做相应调整。总而言之,人力资源部负责做细做好每一方面工作。

(3)每一个考评项目都分为优、良、完成、基本完成、未完成五个等级人力资源部对每一个级别的要求都要做细致的描述,使每名考评人员、被考评人员都准确地认识到什么是最好的,怎么做才是公司最需要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考评目标。

当然得出评估结果并不意味着绩效评估工作的结束,在绩效评估过程中获得的大量有用信息可以运用到企业各项管理活动中。

1)利用向员工反馈评估结果的机会,可以帮助员工找出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方向,这对员工改进工作、提高绩效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为人事决策,如任用、晋升、加薪、奖励等提供依据。

3)检查企业管理的各项政策,如人员配备、员工培训等方面是否有失误。

相关知识链接

一、绩效考核内容

1.确定绩效考核基本内容

从“绩效考核”一词的字面意义上可以看出,人力资源考核是以实际成效为中心,注重人们劳动成果。但是仅看“绩效”是不够的,实际上,许多考核都把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作为考核的内容。从总体上看,考核项目分为“个人特征”(包括技能、能力、需要、要素)、“工作行为”和“工作结束”三大方面。但这三方面的指标各有侧重,适用范围不同,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不同组织会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指标作为绩效考核依据。绩效考核指标不仅会因为组织的不同而不同,而且在同一组织中,不同性质的岗位选择考核指标也大有区别。

2.建立考核项目指标体系

为了使考核具有可操作性,必须对考核内容做进一步的细化,形成考核项目指标体系。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考核和整个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的需要,把考核的各方面分解为体现工作性质及相关方面具体内容的项目,规定出真正用于考核的各项详细指标,进而形成考核指标体系。

(1)绩效评价指标的构成。指标名称、指标定义、标志、标度。

(2)评价尺度的类型。量词式、等级式、数量式、定义式。

(3)绩效评价指标的基本要求。内涵明确清楚:具有独立性;具有针对性。

3.各项目的分值分配

在列出考核的各项具体指标后,考核管理部门需要根据考核的重点,对每个指标分别给予加权和打分。这一过程体现了某一指标在整个考核体系中的位置与重要性。应当指出的是,加权和打分过程十分关键,对某一因素的加权、打分不同,会导致考核结果的完全不同。同时,它具有政策导向作用,会引导被考核者的行为。

4.规定各项目的打分标准

对每一个考核项目赋值之后,要给出每一个项目的打分依据。

二、绩效考核操作中的误区

绩效考核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为获得更高业绩水平而使用的手段,但是考核者往往背离绩效考核的目的,为了考核而考核,在考核中只是评价员工的工作状况,人为地拉开距离,抓住绩效低下的员工,最后甚至把他们淘汰掉。而上述情况往往会导致被考核者对考核标准不认同,出现抵触情绪,从而影响员工的工作绩效。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往往觉得自己是被监视、被责备的对象,不被尊重,没有安全感,所以往往会出现消极抵触、防御心理的情况。绩效考核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与考核标准有关;另一类与主考人有关。

1.与考核标准有关的问题

考核标准不严谨。考核标准应根据员工的工作职能而不是职位设定。考核项目设置不严谨、考核标准描述含糊不清,加大了考核的随意性。

考核内容不够完整。如果不能涵盖全部工作内容,或者以偏概全,如出现关键绩效指标缺失等情况,就无法正确评价员工的真实工作绩效。

2.与主考人有关的问题

由于考核者主观随意性具有过严、过宽、趋中的心理倾向,绩效考核很可能出现偏差。

(1)晕轮效应。晕轮效应是指员工的业绩,由于受一些特别的或突出的特征的影响,而掩盖了其他方面的表现和品质。这将会导致考核者不能从全方位评估被考核者。

(2)宽严倾向。宽严倾向包括“宽松”和“严格”两个方面。宽松倾向是指考核中所做出的评价过高;严格倾向是指考核中所做出的评价过低。

(3)平均倾向。平均倾向也称调和倾向或居中趋势,是指大多数员工的考核得分在“平均水平”的同一档次,并且往往是中等水平或良好水平,这一点集中体现在考核结果具有统计意义上的集中倾向。

(4)近因效应和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是考核者只看到考核期末一小段时间内的情祝,对整个考核期间的工作表现缺乏长期了解和记忆,以“近”代“全”,只是对最后一阶段的考核。首因效应是指 考核者凭“第一印象”判断。

(5)成见效应。成见效应也称定型作用,是考核者因经验、教育、世界观、个人背景以及人际关系等形成的固定思维,造成对考核评价结果的刻板化影响,通俗说法是“偏见”“顽固”等。

三、绩效考核评估流程

一般而言,绩效评估工作大致要经历制订绩效评估计划、确定评估标准和方法、收集数据、分析评估、结果运用5个阶段。

1.制订绩效评估计划

为了保证绩效评估顺利进行,必须事先制订计划,在明确评估目的的前提下选择评估的对象、内容和时间。

2.确定评估的标准和方法

(1)评估的标准。绩效评估必须有一定的标准,作为考察和分析员工的尺度。评估的标准一般可分为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绝对标准以客观现实为依据,且不以考核者或被考核者的个人意志为转移,包括出勤率、废品率、文化程度等。相对标准,即被考核者既是被比较对象,也是比较尺度。例如在评选先进时,规定10%的员工可选为各级先进,于是可采取相互比较的方法。标准因群体不同而有所不同,而且不能局限地对每一个员工单独做出“行”与“不行”的评价。

一般而言,评估标准采用绝对标准。绝对标准又可分为业绩标准、行为标准和任职资格标准3大类。

(2)选择评估方法。在确定评估目标、对象和标准后,就要选择相应的评估方法。以下是常用的评估方法。

业绩评定表:所谓业绩评定表就是将各种评估因素分为优秀、良好、合格、稍差、不合格(或其他相应等级)五个等级进行评定。其优点在于,简便、快捷,易于量化。其缺点在于,容易出现主观偏差和趋中误差;等级宽泛,难以把握尺度;大多数人高度集中于某一等级。

工作标准法(劳动定额法):把员工的工作成绩与企业制订的工作标准(劳动定额)相对照以确定员工业绩。其优点在于,参照标准明确,评估结果容易获得。缺点在于,针对管理层的工作标准制订难度较大,且缺乏可量化衡量的指标。此外,工作标准法只考虑工作结果,对那些影响工作结果的因素则不加反映,如领导决策失误、生产线其他环节出错等。目前,此方法一般与其他方法一起使用。

强迫选择法:评估者必须从3~4个描述员工在某一方面工作表现的选项中选择一个(有时两个)。其优点在于,用来描述员工工作表现的语句并不直接包含明显的积极或消极内容,评估者并不知道评估结果的高低。其缺点在于,评估者会试图猜测人力资源部门提供选项的倾向性。由于难以把握每一

选项的积极或消极成分,因而得出的数据难以在其他管理活动中得到应用。

排序法:把一定范围内的员工按照某标准由高到低进行排列的一种绩效评估方法。其优点在于,简便易行,完全避免趋中、严格或宽松误差。缺点在于,标准单一,不同部门或岗位之间难以比较。

硬性分布法:将限定范围内的员工按照某一概率分布划分到有限数量的几种类型上的一种方法。例如,假定员工工作表现大致服从正态分布,评价者按预先确定的概率(如共分五个类型,优秀占5%,良好占15%,合格占60%,稍差占15%,不合格占5%)把员工划分到不同类型中。这种方法有效地减少了趋中、严格或宽松误差,但问题在于,假设有可能不符合实际,各部门中不同类型员工的概率不可能一致。

关键事件法:即将那些对部门效益产生重大积极或消极影响的行为记录下来的方法。在关键事件法中,管理者需将员工在考核期间内所有的关键事件都真实地记录下来。其优点在于,针对性强,结论不易受主观因素形响。缺点在于,基层工作量大,井且要求管理者在记录中不能带有主观意愿,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很难做到。

叙述法:评估者以一篇简洁的记叙文来描述员工的业绩。这种方法集中描述员工在工作中的突出行为,而不是日常业绩。不少管理者认为,叙述法不仅简单,而且是一种最好的评估方法。然而其缺点在于,评估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估者的主观意愿和文字水平。此外,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员工之间的评估结果也难以比较。

目标管理法:目标管理法是当前比较流行的一种绩效评估方法。其基本程序如下:

1)监督者和员工联合制订评估期间要实现的工作目标。

2)在评估期间,监督者与员工根据业务或环境变化修改或调整目标。

3)监督者和员工共同决定目标是否实现,并讨论失败的原因。

4)监督者和员工共同制订下一评估期的工作目标和绩效目标。

目标管理法的特点在于,绩效评估人的作用从法官转变为顾问和促进者,员工的作用也从消极的旁观者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这增加了员工的满足感和工作自觉性,能够以一种更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工作,促进工作目标和绩效目标的实现。

第五篇:人力资源管理案例

案例1:

王明总经理面对超额的经费支出和突发的全球经济危机。通过会议决定,通过裁员来解决这些问题。王明向各部门经理和各厂长发出了紧急通知书。通知书要求各部门各工厂严格控制经费支出,裁减百分之十的员工,裁员名单在一周内交总经理。并且规定全公司下半年一律不招新员工,现有员工暂停加薪。

该公司饼干厂的厂长梁超看到通知书后,急忙找到总经理询问:“这份通知书不适用于我们厂吧?”总经理回答:“你们也包括在内。如果我把你们厂排除在外,那么别的单位也都想作为特殊情况处理,正像上两个月发生的一样,公司的计划如何实现?我这次要采取强制性行动,以确保缩减开支计划的成功。” 梁超辩解道:“可是我们厂完成的销售额超过预期的百分之五,利润也达到指标。我们的合同订货量很大,需要增加销售人员和扩大生产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为公司增加收入。为了公司的利益,我们厂应免于裁员。哪个单位亏损就让哪个单位裁员,这才公平。

王明则说:我知道你过去的成绩不错。但是,你要知道每一个厂长或经理都会对我讲同样的话,作同样的保证。现在,每个单位必须为公司的目标贡献一份力量,不管有多大的痛苦!况且,虽然饼干厂效益较好,但你要认识到,这是和公司其它单位提供资源与密切的协作分不开的。“无论你怎么讲,你的裁员计划会毁了饼干厂。所以,我不想解雇任何人。你要裁人就从我开始吧!”梁超说完,气冲冲地走了。王明开始有点为此感到为难了。

问题:

1.王总经理不想让梁厂长因此而离开公司,但又要推动公司裁员计划的落实,于是找来人力资源部主管负责解决此问题。假设你是该公司的人力资源部主管,你对上述王总经理与梁厂长的冲突过程又相当清楚的了解,试问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将如何处理此裁员计划?

2.如果王总经理坚持采用解雇方式时,解雇后可能会面临到什么问题?你站在人力资源部门主管的立场,将如何处理此问题? 答案:

1.问题分析:当一个公司进行裁员时,表示该公司的人力资源需求小于供给,因此必须减少员工,最简单的方法是解雇人员,但是永远解雇并不是最佳决策,其它的选择也许会对组织或员工产生更有利的结果,因此提供以下几种缩减人员的方案给王总经理做参考。选择方案:

(1)解雇:永久性、非自愿地终止合同;

(2)暂时解雇:临时性、非自愿地终止合同 ;可能持续若干天时间,也可能延续到几年;(3)冻结雇佣:对自愿辞职或正常退休腾出的职位空缺不予填补;

(4)调换岗位:横向或向下调换员工岗位,通常不会降低成本,但可减缓组织内的劳动力供求不平衡;(5)缩短工作周:让员工每周工作少一些时间;或者进行工作分担;或以临时工身份做这些工作;

(6)提前退休:为年龄大、资历深的员工提供激励,使其在正常退休期限前提前退离岗位。

除了上述几种缩减人员的主要方案外,转为非全时性雇员、限制加班、使用休年假的方法、使用不付报酬的休假办法、重新培训/重新部署、转为顾问、使用减薪方法等亦是可行方案。2.面临下列问题:

(1)留下来的员工人心惶惶,惟恐自己是下一波被锁定的对象。

(2)工作士气低落,精神焕散。(3)对公司丧失信心。(4)对公司不再认同。

在解雇是惟一的可用选择时,公司必须加强对剩余员工的管理。管理部门最困难的任务之一就是在解雇之后重建士气和激励。管理团队应该起草一个新的公司使命声明,以便用一种乐观方式传达公司的远见和目标,鼓励员工重新认同公司。

案例2:

天洪公司是一家发展中的公司,它在15年前创立,现在拥有10多家连锁店,发展的几年中,从公司外部招聘来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大约有50%的人不符合岗位的要求,工作绩效明显低于公司内部提拔起来的人员。在过去的两年中,从公司外聘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中有9人不是自动离职就是被解雇。从外部招聘来的商业二部经理因考评不合格而被免职之后,终于促使董事长召开一个由行政副总裁、人力资源部经理出席的专题会议,分析这些外聘的管理人员频繁离职的原因,并试图得出一个全面的解决方案。

首先,人力资源部经理就招聘和录用的过程作了一个回顾,公司是通过职业介绍所或报纸上刊登招聘广告来获得职位候选人的。人员挑选的工具包括一份申请表,三份测试卷(一份智力测试和两份性格测试),有限的个人资历检查以及必要的面试。行政副总裁认为,他们在录用某些职员时,犯了判断上的错误,他们的履历表看起来不错,他们说起来也头头是道,但是工作了几个星期之后,他们的不足就明显暴露出来了。董事长则认为,根本的问题在于没根据工作岗位的要求来选择适用的人才。“从离职人员的情况来看,几乎我们录用的人都能够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但他们很少在工作上有所作为,有所创新”。

人力资源部经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公司在招聘中过分强调了人员的性格和能力,而并不重视应聘者过去在零售业方面的记录,例如在7名被录用的部门经理中,有4人来自与其任职无关的行业。行政副总裁指出,大部分被录用的职员都有共同的特征,例如他们大都在30岁左右,而且经常跳槽,曾多次变换自己的工作;他们雄心勃勃,并不十分安于现状;在加入本公司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与同事关系不是很融洽,与直属下级的关系尤为不佳。会议结束后,董事长要求人力资源部经理:“彻底解决公司目前在人员招聘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从根本上提高公司人才招聘的质量”。

1、天洪公司在人员招聘中存在什么问题?

2、你对改善这些问题有什么更好的建议? 答案:

1.问题:被录取人员与公司不相容,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招聘环节没做好。(1)在人员挑选中,过分强调了应聘人员的性格特征。(2)没有关注应聘者的工作经验。

(3)面试由行政人员主持,但他们对岗位的资格要求了解不深,这样也会影响招聘的质量。(4)对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创新精神等素质的考察缺乏有效的手段。(5)对招聘工作缺乏必要的总结。2.建议:

(1)按工作说明书的素质要求来招聘。(2)加强试用期内工作跟踪式调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3)综合运用筛选技巧、面试方式、情景模拟测试。

(4)面试可分为初试与复试,面试考官必须包括所要从事的岗位有关的经理等人员。

案例3:

某公司由于发展受阻,员工积极性不高,于是决定对技术人员和中层管理人员实行额外津贴制度以激励骨干人员,标准为:一定级别的管理干部享受一定的津贴,技术人员按照百分之二十的比例享受一定的津贴。此政策宣布后,立刻在公司技术人员中掀起轩然大波,技术人员纷纷表示不满,并矛头直指公司领导,表示若不能享受津贴,就让获得津贴的人干活。经过一段时间后,公司不得宣布调整对技术人员的津贴政策——按助工、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三个档次发放津贴。于是,公司的津贴激励制度变成了人人有分的大锅饭制度,钱花了,却收不到预期效果,反而引发一连串的麻烦。

该公司的一线生产为连续性生产,有大量倒班工人,他们知道此事后,都认为干部和工程师都涨工资了,他们的工资不涨,这不公平。于是他们决定推选一些不上班的工人向公司某领导集中反映意见,连续几个上午,公司总部办公楼被工人团团围住,要求增加津贴。一段时间后,公司宣布增加倒班工人津贴。

此事才平,又起一事。公司经过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决定在市内购买数千套期房作为福利房分售给职工。此事办得极为迅速,约半个月就和房地产开发商签订合同,并交了订金。然后按照公司拟订的条件,展开了分售房行动。数千户工龄较长,职务较高的雇员获得了高值商品房。这时,一部分居住于市内的雇员决心也要获得此优惠房,为此决定联合起来闹房。又是采用和前一次相同的手段,同样的如愿以偿。一系列的事件使人们形成了印象:不管有理无理,只要找公司闹,终会得到满足。公司还会有麻烦。

1、本案例集中反映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哪一项管理活动?

2、你认为公司所遇到的闹事麻烦的原因是什么?

3、结合本案例,你认为薪酬系统至少应包括哪些部分?薪酬管理应坚持哪些原则? 答案:

1.本案例反映了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管理这项基本功能,集中折射出薪酬构成、如何保证薪酬制度的公平、如何实现薪酬的激励功能等问题。

2.数次闹事的主要原因在于分配不公、不合理,其深层次原因在于管理层在制定时不作调查,不听取员工建议。

3.本案例体现了薪酬系统中至少应包括直接金钱部分和非直接金钱部分。无论在分配薪酬构成的哪一部分时,都应坚持以下原则:补偿原则;公平原则;激励性原则;适度性原则;合法性原则;平衡性原则 案例4:

RB制造公司是一家位于华中某省的皮鞋制造公司,拥有近400名工人。大约在一年前,公司失去了两个较大的主顾,因为他们对产品过多的缺陷表示不满。RB公司领导研究了这个问题之后,一致认为:公司的基本工程技术方面还是很可靠的,问题出在生产线上的工人,质量检查员以及管理部门的疏忽大意、缺乏质量管理意识。于是公司决定通过开设一套质量管理课程来解决这个问题。质量管理课程的授课时间被安排在工作时间之后,每个周五晚上7:00-9:00,历时10周,公司不付给来听课的员工额外的薪水,员工可以自愿听课,但是公司的主管表示,如果一名员工积极地参加培训,那么这个事实将被记录到他的个人档案里,以后在涉及加薪或提职的问题,公司将会予以考虑。课程由质量监控部门的李工程师主讲。主要包括各种讲座,有时还会放映有关质量管理的录像片,并进行一些专题讲座内容包括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影响质量的客观条件,质量检验标准,检查的程序和方法、抽样检查以及程序控制等内容。公司里所有对此感兴趣的员工,包括监管人员,都可以去听课。课程刚开始时,听课人数平均60人左右。在课程快要结束时,听课人数已经下降到30人左右。而且,因为课程是安排在周五的晚上,所以听课的人员都显得心不在焉,有一部分离家远的人员课听到一半就提前回家了。在总结这一课程培训的时候,人力资源部经理评论说:“李工程师的课讲得不错,内容充实,知识系统,而且他很幽默,使得培训引人入胜。听课人数的减少并不是他的过错。” 问题:

1、您认为这次培训在组织和管理上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

2、如果您是RB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您会怎样安排这个培训项目?

答案: 1.①没有对员工进行培训需求调查与分析,使得培训工作的目标不是很明确,也不了解员工对培训项目的认知情况;②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在周五晚上进行培训,学员“心不在焉”,影响培训效果;③没有对培训进行全程的监控,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④对培训工作的总结程度不够,没有对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估;⑤没有详细的培训计划,具体表现在对受训员工的对待问题上,没有“制度性”的规定,不利于提高受训员工的学习积极性。

2.①首先进行培训需求分析,了解员工对质量监管培训的认识,了解员工的要求;②对培训做总体的规划,包括合理的培训时间、地点、培训经费预算、培训讲师的安排甚至对培训师的培训等;③选派合适的人选对培训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④培训结束时,对受训人员进行培训考核,以了解培训工作的效果;⑤对培训的总过程以及结果进行总结,保留优点,剔除问题缺点,为下一次培训积累经验。

下载A企业为一家网络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案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A企业为一家网络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案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汇总

    话题1:有一个公司的管理,因公司增加工作量而半年不加工资的做法,向公司提出辞职,交辞职信后,公司高层找其谈话不同意辞职。过了几天后,他决定还是要辞职离开,再次告诉公司领导要求......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美国达纳公司的人力资源理念美国达纳公司主要生产螺旋叶片和齿轮箱之类的普通产品,这些产品多数是满足汽车和拖拉机行业普通二级市场需求的,该公司是一个拥有......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

    中国古典小说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案例 ——以《水浒传》为例 091221120张云亮 摘要:“人高于一切”,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人物众多,人与人之间的素......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及分析

    先对案例进行描述,并对其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并解答 一、案例描述: 引进姑爷还是培养儿子? 某市人民医院是三级甲等大型医院,该院的腹外科在当地小有名气,全科共有病床50张,该科的......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案例分析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案例分析人力09110920405110王宣案例:A企业是一家民营高科技企业,拥有员工150多人。公司自2000年开办以来,一直保持良好的经济效益,且企业团队不断壮大,经营......

    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内容摘要】:新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具有知识的人力资源意即人才资源是新经济的主体。新经济时代所需的人才,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具有创......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浅析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浅析人力资源[论文摘要]:人力资源管理是促进企业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因其重要性而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尤其是我国在进入到21世纪的今天,企业的发展已......

    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精选合集)

    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人的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企业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和发展,必须重视人的因素,特别需要重视企业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