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注会《财管》预习知识点(九)
2018注会《财管》预习知识点(九)【知识点】现金流量的确定
(1)剩余流量法(从实体现金流量的来源分析)
其中:
资本支出=净经营长期资产增加+折旧与摊销
(2)融资现金流量法(从实体现金流量的去向分析)
实体现金流量=股权现金流量+债务现金流量
其中:
①债务现金流量
=税后利息-新借债务本金(或+偿还债务本金)
=税后利息-净债务增加
②股权现金流量=实体现金流量-债务现金流量
【扩展】
(1)如果实体现金流量是负数,企业需要筹集现金,其来源有:
①出售金融资产;②借入新的债务;③发行新的股份。
(2)如果实体现金流量是正数,它有5种使用途径:
①向债权人支付利息(注意,对企业而言,利息净现金流出是税后利息费用);②向债权人偿还债务本金,清偿部分债务;③向股东支付股利;④从股东处回购股票;⑤购买金融资产。
【知识点】权益净利率的驱动因素分解
利用连环替代法测定:
权益净利率
=净经营资产净利率+(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利息率)×净财务杠杆
F=A+(A-B)×C
基数:F0=A0+(A0-B0)×C0(1)
A1+(A1-B0)×C0(2)
A1+(A1-B1)×C0(3)
A1+(A1-B1)×C1(4)
(2)-(1):
由于净经营资产净利率(A)变动对权益净利率的影响
(3)-(2):
由于税后利息率(B)变动对权益净利率的影响
(4)-(3):
由于净财务杠杆(C)变动对权益净利率的影响 【知识点】管理用财务分析体系
【知识点】改进分析体系的核心公式
改进分析体系的分析框架
【知识点】权益净利率的驱动因素分解
利用连环替代法测定:
权益净利率
=净经营资产净利率+(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利息率)×净财务杠杆
F=A+(A-B)×C
基数:F0=A0+(A0-B0)×C0(1)
A1+(A1-B0)×C0(2)
A1+(A1-B1)×C0(3)
A1+(A1-B1)×C1(4)
(2)-(1):
由于净经营资产净利率(A)变动对权益净利率的影响
(3)-(2):
由于税后利息率(B)变动对权益净利率的影响
(4)-(3):
由于净财务杠杆(C)变动对权益净利率的影响
(本文来自东奥会计在线)
第二篇:2018注会《财管》预习知识点(四)
2018注会《财管》预习知识点(四)【知识点】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
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是将财务报表数据转换成有用的信息,以帮助信息使用者改善决策。
【知识点】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
(一)比较分析法
1.比较分析法的分析框架
2.比较的内容
(1)比较会计要素的总量
(2)比较结构百分比
(3)比较财务比率
(二)因素分析法
【知识点】因素分析法
依据财务指标与其驱动因素之间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指标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
1.连环替代法的应用
设F=a×b×c
基数(过去、计划、标准):
F0= a0×b0×c0
实际数:F1= a1×b1×c1
实际与基数的差异:F1-F0
计算步骤
分析步骤:
(1)确定分析对象,即确定需要分析的财务指标,比较其实际数额和标准数额(如上年实际数额),并计算两者的差额;
(2)确定该财务指标的驱动因素,即根据该财务指标的形成过程,建立财务指标与各驱动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模型;
(3)确定驱动因素的替代顺序;
(4)按顺序计算各驱动因素脱离标准的差异对财务指标的影响。
2.简化的差额分析法
a因素的影响:(a1-a0)×b0×c0
b因素的影响:a1×(b1-b0)×c0
c因素的影响:a1×b1×(c1-c0)【知识点】财务比率分析
(1)指标计算规律
分母分子率:指标名称中前面提到的是分母,后面提到的是分子。比如资产负债率,资产是分母,负债是分子;
分子比率:指标名称中前面提到的是分子。比如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就是分子。
(2)指标计算应注意问题(3)特殊指标
(本文来自东奥会计在线)
第三篇:2018注会《审计》预习考点(九)
2018注会《审计》预习考点(九)【知识点】审计业务约定条款变更(重点)
(一)变更审计业务约定条款的要求
在完成审计业务前,如果被审计单位或委托人要求将审计业务变更为保证程度较低的业务,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是否存在合理理由予以变更。可能导致被审计单位变更业务的原因包括:
1.环境变化对审计服务的需求产生影响;
2.对原来要求的审计业务的性质存在误解;
3.无论是管理层施加的还是其他情况引起的审计范围受到限制。
【提示】上述第1、第2的两种情形通常被认为是变更业务的合理理由,第3种情形则不属于通常认为的变更业务的合理理由。
(二)变更为审阅业务或相关服务业务的要求
1.在同意将审计业务变更为审阅业务或相关服务业务前,接受委托按照审计准则执行审计工作的注册会计师,除考虑上述变更理由外,还需要评估变更业务对法律责任或业务约定的影响;
2.如果注册会计师认为将审计业务变更为审阅业务或相关服务业务具有合理理由,截至变更日已执行的审计工作可能与变更后的业务相关,相应地,注册会计师需要执行的工作和出具的报告会适用于变更后的业务;
3.为避免引起报告使用者的误解,对相关服务业务出具的报告不应提及原审计业务和在原审计业务中已执行的程序;4.只有将审计业务变更为执行商定程序业务,注册会计师才可在报告中提及已执行的程序。
【知识点】审计的前提条件(重点)
(一)执行审计工作的前提
注册会计师与管理层和治理层责任相关的执行审计工作的前提(以下简称执行审计工作的前提),是指管理层和治理层(如适用)认可并理解其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二)审计的前提条件
审计的前提条件是指管理层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采用可接受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以及管理层对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工作的前提的认同。
【提示】
1.在确定财务报表所采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的可接受性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哪些因素?
2.确认的形式(提供书面声明)
3.如果管理层不认可其责任,注册会计师应当如何处理?
1.注册会计师在确定财务报表所采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的可接受性时,应当考虑的因素包括:
(1)被审计单位的性质(商业企业、公共部门实体还是非营利组织);
(2)财务报表的目的(通用目的和特殊目的);
(3)财务报表的性质(整套财务报表还是单一财务报表);
(4)法律法规是否规定了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
2.确认的形式(提供书面声明)
注册会计师需要获取针对管理层责任的书面声明、其他审计准则要求的书面声明,以及在必要时需要获取用于支持其他审计证据(用以支持财务报表或者一项或多项具体认定)的书面声明。注册会计师需要使管理层意识到这一点。
3.如果管理层不认可其责任,注册会计师应当如何处理?
(1)如果管理层不认可其责任,或不同意提供书面声明,注册会计师将不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在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承接此类审计业务是不恰当的,除非法律法规另有规定。
(2)如果法律法规要求承接此类审计业务,注册会计师可能需要向管理层解释这种情况的重要性及其对审计报告的影响。
(三)管理层责任
管理层和治理层(如适用)认可并理解其对财务报表的责任包括:
1.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财务报表,并使其实现公允反映(如适用);
2.设计、执行和维护必要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
3.向注册会计师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包括允许注册会计师接触与编制财务报表相关的所有信息(如记录、文件和其他事项),向注册会计师提供审计所需要的其他信息,允许注册会计师在获取审计证据时不受限制地接触其认为必要的内部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
(本文来自东奥会计在线)
第四篇:2018注会《经济法》预习知识点(十三)
2018注会《经济法》预习知识点(十三)【知识点】合同的订立
1.要约和要约邀请
要约是指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要约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1)内容具体确定;
(2)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的约束。
2.要约的生效、撤回、撤销和失效
(1)要约的生效
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
(2)要约的撤回
①要约在发出后、生效前,要约人可以撤回要约。
②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
(3)要约的撤销
在要约生效后、受要约人承诺前,要约人可以撤销要约。但下列情形要约不得撤销:
①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
②要约人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得撤销;
③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做了准备工作。
(4)要约的失效
①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
②要约人依法撤销要约;
③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
④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
3.承诺期限
(1)承诺期限的起算
①要约以信件作出的,承诺期限自“信件载明的日期”开始计算;信件未载明日期的,自投寄该“信件的邮戳日期”开始计算。
②要约以电话、传真作出的,承诺期限自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开始计算。
(2)承诺的迟延与迟到
①承诺的迟延
受要约人超过承诺期限发出承诺的,为迟延承诺,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该承诺有效以外,迟延承诺应视为新要约。
②承诺的迟到
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承诺,按照通常情况能够及时到达要约人,但因其他原因致使承诺到达要约人时超过承诺期限的,为迟到承诺,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因承诺超过期限不接受该承诺以外,迟到承诺为有效承诺。
4.承诺内容
(1)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的,视为新要约。
(2)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非实质性变更的(除要约人及时表示反对或者要约表明承诺不得对要约的内容作出任何变更外),该承诺有效,合同的内容以承诺的内容为准。
【知识点】合同成立的时间和地点
1.合同成立的时间
(1)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这是大部分合同成立的时间标准。
(2)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如双方当事人未同时在合同书上签字或者盖章的,则以当事人中最后一方签字或者盖章的时间为合同的成立时间。
2.实际履行原则
(1)合同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并且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
(2)合同当事人约定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在签字或者盖章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并且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
3.合同成立的地点
(1)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如双方当事人未在同一地点签字或者盖章的,则以当事人中最后一方签字或者盖章的地点为合同的成立地点。
(2)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合同约定的签订地与实际签字或者盖章地点不符的,约定的签订地为合同签订地;合同没有约定签订地,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不在同一地点的,最后签字或者盖章的地点为合同签订地。
【知识点】免责条款
1.基于合同自由原则,对于双方当事人自愿订立的免责条款,尤其是事后订立的免责条款,法律原则上不加干涉。但是,如果事先约定的免责条款明显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及社会公共利益的,则法律规定其为无效。
2.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
(1)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
(2)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例题·多选题】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中,无效的有()。
A.排除因故意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责任
B.排除因故意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责任
C.排除因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责任
D.排除因重大过失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责任
【答案】ABCD 【知识点】格式条款
1.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限制其责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对已尽合理提示及说明义务承担举证责任。
2.格式条款具有《合同法》规定的合同无效(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等)和免责条款无效的情形(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时,该条款无效。
3.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格式条款无效。
4.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照字面含义及通常解释予以解释。
5.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格式条款与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
【知识点】缔约过失责任
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1.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2.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3.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无论合同是否成立,泄露或不正当地使用的。
【解释】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缔约过失责任发生在合同成立之前,而违约责任产生于合同生效之后;(2)当事人承担缔约过失责任是因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违背诚实信用原则,致使合同未成立、合同未生效或者合同无效;而当事人承担违约责任是因为在合同生效后,不履行合同或者履行合同不符合约定;(3)当事人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的前提是因合同无效或者未成立,给对方造成了损失,缔约过失责任赔偿的是信赖利益的损失;而违约责任赔偿的是可期待利益的损失。可期待利益的损失要大于或者等于信赖利益的损失。
(本文来自东奥会计在线)
第五篇:2018注会《经济法》预习知识点(十一)[推荐]
2018注会《经济法》预习知识点(十一)【知识点】抵押物的转让
1.不动产
(1)抵押期间,抵押人经抵押权人同意转让抵押财产的,应当将转让所得的价款向抵押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转让的价款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
(2)抵押期间,抵押人未经抵押权人同意,不得转让抵押财产,但受让人代为清偿债务消灭抵押权的除外。
2.动产
当事人以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正在建造的船舶、航空器,交通运输工具设定抵押,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时设立。但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知识点】抵押物的出租
抵押权设定之后,由于抵押物仍归抵押人占有,因此抵押人有权将抵押物出租。当同一物上既存在抵押权又存在租赁关系时,如同“买卖不破租赁”,我国物权法律制度亦确立了“抵押不破租赁”的规则,即“在后抵押不破在先租赁”。考生应区分两种情况:
1.订立抵押合同前抵押财产已出租的,原租赁关系不受该抵押权的影响,抵押权实现后,租赁合同在有效期内对抵押物的受让人继续有效。
2.抵押权设立后抵押财产出租的,该租赁关系不得对抗已登记的抵押权,抵押权实现后,租赁合同对受让人不具有约束力。
抵押人将已抵押的财产出租时,如果抵押人未书面告知承租人该财产已抵押的,抵押人对出租抵押物造成承租人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抵押人已书面告知承租人该财产已抵押的,抵押权实现造成承租人的损失,由承租人自己承担。
【知识点】抵押权的实现
1.抵押物拍卖价款的清偿顺序
2.土地出让金优先于抵押权
拍卖“划拨”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所得的价款,应当首先依法缴纳相当于应缴纳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款额,抵押权人可主张剩余价款的优先受偿权。
3.不可分性
(1)主债权未受全部清偿的,抵押权人可以就“抵押物的全部”行使其抵押权,即债权部分清偿,不产生抵押权部分消灭的效力。
(2)主债权被分割或者部分转让的,各债权人可以就其享有的债权份额行使全部抵押权。
(3)主债务被分割或者部分转让的,抵押人仍以其抵押物担保数个债务人履行债务。但是,第三人提供抵押的,债权人许可“主债务人”转让债务未经抵押人“书面同意”时,抵押人对未经其同意转让的债务,不再承担担保责任。
(4)抵押物“部分”灭失,残存部分仍担保债权之全部。
【知识点】物权重合
1.同一财产向两个以上债权人设定抵押时的清偿顺序
(1)不动产
按照登记的先后顺序清偿;顺序相同的,按照债权比例清偿。
(2)动产
①抵押权已登记的,按照登记的先后顺序清偿;顺序相同的,按照债权比例清偿;
②抵押权已登记的先于未登记的受偿;
③抵押权均未登记的,按照债权比例清偿。
【解释】抵押权均未登记的,无论是设立在先的抵押权,还是先到期的债权,均不得主张优先权,必须按照“债权比例”清偿。
2.抵押权顺位的变更
抵押权人与抵押人可以协议变更抵押权顺位以及被担保的债权数额等内容,但抵押权顺位的变更,未经其他抵押权人“书面同意”,不得对其他抵押权人产生不利影响。
【知识点】浮动抵押和最高额抵押
1.动产的浮动抵押
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抵押,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实现抵押权时的动产优先受偿。
(1)浮动抵押仅限于特定的主体,即企业、个体工商户、农业生产经营者。
(2)浮动抵押仅限于动产。
(3)浮动抵押的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时设立,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4)浮动抵押即使已经登记,也不得对抗正常经营活动中已支付合理价款并取得抵押财产的买受人。
2.最高额抵押
(1)最高额抵押的概念
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对一定期间内将要连续发生的债权提供担保财产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抵押权人有权在最高债权额限度内就该担保财产优先受偿。
(2)债权的确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抵押权人的债权确定:
①约定的债权确定期间届满;
②没有约定债权确定期间或者约定不明确,抵押权人或者抵押人自最高额抵押权设立之日起满2年后请求确定债权;
③新的债权不可能发生;
④抵押财产被查封、扣押;
⑤债务人、抵押人被宣告破产或者被撤销;
⑥法律规定债权确定的其他情形。
(3)最高额抵押担保的债权确定前,抵押权人与抵押人可以通过协议变更债权确定的期间、债权范围以及最高债权额,但变更的内容不得对其他抵押权人产生不利影响。
(本文来自东奥会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