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解读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摘要:
文化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纽带,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经济全球化大趋势的形势下,民族文化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文化领域的竞争,不仅表现在文化产品的市场覆盖上,更表现在文化价值观的渗透上。因此,要树立既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点,又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文化,在观念、体制、机制上要真正解决面向群众、面向市场的问题,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关键词:坚持
社会主义
文化方向
火炬——“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号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船标——“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摘自江泽民同志十六大报告)
“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三个代表”的核心在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我们注意到,十六大报告中在讲到文化时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相互交融,即文化、经济和政治间的相互结合、相互促进,一体化互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另一个是相互激荡,就是一个相互学习、借鉴的过程。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文化占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份额,是我们未来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化建设的一个高潮正在兴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文化事来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一个广阔的天地。
一、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和重要性
在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更加体味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珍贵价值之所在。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同时他还指出:要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立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不断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说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利用一切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全方位地吸呐人类一切先进的文化因子和精神财富,重新整合、构筑现代化的中华文化体系。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一致的,党在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同时,还要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文化就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它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所体现的文化意识,是一种超越一时一地具体经济政治问题的远虑,它与长治久安、造福万代的执政理念连在一起,与延续中华民族斯文与道德的历史感连在一起,与谋求人类完善和人类解放的终极关怀连在一起。
先进文化站应该是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时刻反映出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表达人民群众的心声。我们的先进文化,正是朝着反映时代前进的方向,表现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的方向前进。江泽民同志曾把主旋律精辟地概括为“四个一切”即“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和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这些都是先进文化的集中反映。
二、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的紧迫性
文化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的纽带,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发展的长河中,传统文化既是广收博采、熔铸万物,又必须保持其鲜明的个性和独立的品格。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民族文化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存在着发展先进文化和被西方或同化的危险。这表现出文化领域的竞争,不仅表现在文化产品的市场覆盖上,更表现在文化价值观的渗透上。
不少人认为只要中国在、中国人和汉语言还在,中国的学问和文化遗产还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就必然会存在,就会被很好地继承和发展,所以我们听到了“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文化的世纪”这样的声音。其实我们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横行而来的西方文化逐渐渗透,而且残存的部分也正在被全球化过程进一步扫荡而消失。对于另一个声音“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文化的世纪”表示过于乐现,而认为“走向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仍然而临铲除封建主义的历史重任。”透过这两种不同的声音,而且是完全对立相反的说法,一个的共同前提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确实还活生生地存在着,而且几近消亡,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正面临着重大危机,而且这种危机现象日趋严重。
如何克服文化价值观渗透对我们产生的深远的影响呢?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更要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主,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从世界广阔的视野和面向新世纪的胸怀,审视自己,发展自己;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的精神总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其次,大力弘扬民族文化,振奋和培育民族精神,实施民族文化精品战略,努力提高民族文化产品的质量及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坚决反对和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文化的侵蚀。国家强盛和发展,民族振兴和独立,人民幸福和尊严,都离不开强大文化的支撑。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努力实践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正是优秀的文化作品,把亿万人民紧紧凝聚在先进文化的旗帜下,不断增强人们的民族意识,不断为前进中的人们增强精神力量,为现代化建设、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三、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的必然性
我们要时时注视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紧密结合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最新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的实际,紧密结合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紧密结合我们党员干部队伍发生的重大变化,来深入思考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这个重大问题。我们既有丰厚的物质文明,更要有富足的民族精神支撑,才能充满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广义的概念中,“文化”既是一种精神价值体系,又是一种社会生活方式。自1840年鸦片战争起,中国相对封闭的存在状态被西文的坚船利炮所打破。西文列强与中国的战争既是一场军事战争,又是一场文化战争。中国人在痛苦而屈辱的失败中认识到了工业文明与现代化文化的力量与价值,西学自此开始被先进的中国人所自觉接受。中国人是从两个角度肯定并接受西学也即现代文化的。其一是认识到了不接受现代文化就要亡国灭种,学习西方的技术、经济、价值与制度是抵抗并战胜他们的唯一途径。当时所说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就包含着这个意思。其二是逐渐认识到了西学所代表的工业文明与现代文化具有先进性,体现了历史的进步的脚步,是中国所应该选择的方向。就是在这种背景与思路之下中国文化开始了由传统到现代的艰难转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党仍坚持文化的现代立场,推进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文明,通过大规模的社会动员使民主、平等等现代观念深入到社会最基层,使历来封建程度最深的中国农村纳入了现代国家的制度框架之中。我党移风易俗、破旧立新,使人民日常的生活方式、思想价值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然,建国后我党也曾在文化意识形态方面犯过从局部性到全局性、从短时段到长时段的左的错误,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那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我党在追求现代化的愿望太迫切了,以至于想超越历史发展阶段,最终反而走到了现代化的对立面。“文革”过后,我党根据变化了的新的形势制定了改革开放的新方针,带领中国重新回到国际社会,回到了现代文明的主潮流,中国共产党的现代文化导向更加彰显。二十年来对市场以济的建构,对民主政治与法制的追求,对信息时代的认识,对知识经济的倡导,都表现了我党追随历史脚步的旺盛的文化活力。
要树立既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点,又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文化,在观念、体制、机制上要真正解决面向群众、面向市场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坚定决心,就是要实现整个中华民族全面的、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的复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进入小康社会,群众的文化消费将进入旺盛期。据有关部门估算,到2005年我国潜在的文化消费能力将达到5500亿元。这就要求在发展文化公益事业,保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的同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新形势要求我们不断适应新情况、新变化,紧跟时代,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一个重要途径,将极大地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从而成为我国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先进文化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四、结合文化工作来进行深入思考
文化工作是小康社会目标中的一修正重要组成部分,文艺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把文艺普及到各个民族、各个地区、各个层次的群众当中去,使他们不仅在物质生活上不受困顿,在文化生活方面也是美好的,而丰富的。文艺团体和文化工作者,一方面抓精品创作,一方面做好文艺普及工作,到基层去,在丰富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要的同时,了解最基层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从而丰富创作。文化工作还应当是面向大众、服务人民、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植根于最深厚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源之中。广大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来源于人民大众,服务于人民大众,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质要求。
坚持以马克思列主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文化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保证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只有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中国先进文化,才能够成为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也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在全体人民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虽然中国目前还缺乏和发达国家相媲美的丰厚物质生活,但这里有隽永的民族文化魅力,团结一致、奋勇向前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将鼓舞我们再铸辉煌。正是高擎先社会主义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火炬,民族精神焕发出夺目的光彩,“十六”大又为新世纪的中国描绘出了一个极具人文精神的宏伟目标。
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党的“十六”吹响的建设先进文化的号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国运兴、文运昌。新的世纪、新的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必将为伟大的文艺创作、产生提供一个丰沃的文化土壤和丰富的创作资源。相信经过广大文艺工作者的不懈的努力,反映时代的精品力将将不断涌现舞台荧屏,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讴歌颂德,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也必将呈现出群星璀璨、百花争艳的大好局面,也必将创造出更加灿烂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第二篇: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先进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社会进步的催化剂,先进文化必须随时代变化不断获得新的 内涵、新的形态和新的活力。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中 国共产党只有忠实代表“中国先进文化”,才能真正把握先进生产力及其发展要求;中 国共产党只有忠实代表“中国先进文化”,才能真正成为先进文化的倡导者、建设者和 促进者,从而成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真正代表者。
中国先进文化的本质特征.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是先进文化的地域定位。博采众长、开拓创新是先进文化的品格定位。百花齐放、引领主流是先进文化的层次定位。面向大众、服务人民是先进文化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先进文化的功能定位。先进文化是与时俱进的文化,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先进文化创新的核心,它决定着先进文 化的前进方向。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任何一个优秀民族的文化都是在 其历史进化的长河中,不断地广收博采,又始终保持其自身的民族个性和品格的演进中 形成的。文化的发展直接影响制约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当今世界,文化与政治和经济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格 局中,如果把经济比做高速运行的列车,先进文化就是“火车头”。在当代中国,先进 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因为它最符合中国的国情。在江泽民同志“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中,“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既具有相对独立的内容,又渗透于“代 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之中,体现着它们的 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只有忠实代表“中国先进文化”,才能真正把握先进生产力及其 发展要求;同样,中国共产党只有忠实代表“中国先进文化”,也才能真正成为先进文 化的倡导者、建设者和促进者,从而成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真正代表者。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是对党的先进性所作的全新的概括。其中,关于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科学论断,是对十五大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针的进一步深化。认真学习领会这一科学论断,对于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推进文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华民族在绵延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极其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形成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为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出现民族危机。“中国向何处去”成为当时时代的主题。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历尽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可是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的前进,共计70多年中,中国人始终没有找到可以抗御帝国主义的思想武器。旧的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打了败仗,中国人从西方学来的进化论、天赋人权论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等思想武器也抵不住,败下阵来,宣告破产。是俄国十月革命唤醒了中国人,经过“五四”运动的推动,中国人学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注:《毛泽东选集》第四卷,1514页。)从这时起,中华民族拥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人类迄今为止最为先进的文化,因而“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注:《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516页。)而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则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而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也因此宣告完结。
随后的历史发展表明,为了顺应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要求,作为近代中国先进文化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必须解决两个相关的历史课题:一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坚持中国先进文
化的前进方向提供科学的思想理论武器;二是以此为指导,正确处理文化发展中的“古今中西”关系,推进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
众所周知,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掀起思想解放运动,这是“五四”运动的历史功绩,而其不足,则是思想界的形式主义。这种形式主义向右发展,形成种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向“左”发展,则形成后来在党内出现的教条主义。但不论右的或是“左”的思想,其共同点都是不懂得用马克思主义去认识中国革命的实际,从而正确认识中国革命的性质和道路,确定实现中国革命目标的路线、方针和斗争策略。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就成了中国共产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内马克思主义者为此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这就是废止洋八股,反对教条主义,“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注:《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44页。)把国际主义的内容和民族形式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历史性的飞跃,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既为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方针,又是近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最大成果。
在处理古今中西关系问题上,毛泽东坚持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和历史唯物论相统一的观点,在吸收五四以来文化论争的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了辩证综合创新的文化观。这种文化观要求全面历史地对待古今中外的文化。对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华文化遗产,应予以承继,并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取其民主性的精华,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对于外国一切进步文化要大胆吸收,并在中国的基础上吸取其长处,“交配起来,有机地结合”,“创造出中国自己的、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的东西”,(注:《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753页。)做到洋为中用。随着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注:《毛泽东文集》第五卷,第345页。)这是我们党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得出的历史性的结论。
5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屡遭挫折。与此相联系,中国文化的发展也开始偏离正确的航向。这一方面是指导思想上出现“左”的错误,未能及时实行当代中国文化范式的根本转变,即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化范式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文化范式的转变;另一方面,在文化建设上实行一系列“左”的方针,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拒斥一切外来文化,十年“文革”中林彪、江青一伙更是实行文化专制主义。这就大大削弱了中国文化的先进性。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进行了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纠正了文革的错误,开启了包括文化在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理论的创立,拨正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中国先进文化在当代的最大成果。邓小平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三个面向”,成为新时期文化建设的战略方针。
根据“三个面向”的要求,要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首先必须实行当代中国文化范式的根本转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根据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毅然放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党的工作着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轨道上,真正实现当代中国文化范式的根本转变。正是这一根本转变标志着中国先进文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其次,应当确立马克思主义为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在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在今天,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再次,对优秀传统文化,要积极弘扬;对外来文化的“精华”,要大胆吸收。前者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后者则是通过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精神条件。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顺应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要求,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继承、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的文化思想,提出了新时期文化建设的基本纲领,从而保证我们能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创造和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化,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其巨大的优越性和感染力,展现在世界面前。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重要在于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纲领
为了使党能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他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就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这个新文化,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了上述的思想,并赋予了崭新的时代内容。还在1991年7月,江泽民就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单行本,第24页。)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他更是在党的历史上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这个纲领,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是这些年来最主要经验的总结。”“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则是这个基本纲领在文化方面的具体内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贯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纲领,就是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此:
1、要全面、正确地理解和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之间或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两者之间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同样,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为人类社会实践的两种相互联系的伟大成果,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两个密切相关的组成部分。精神文明发展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经济建设搞好了,生产力发达了,社会给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更加充实的物质基础。但又不能因此简单地把精神文明看作是物质文明的派生物和附属品,精神文明有它的相对独立性。那种认为只要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明就会自然而然地好起来,而物质条件差,精神文明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是不正确的,也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实践表明,两个文明紧密相联,又有各自的发展规律,它们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精神文明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始终重视物质文明的发展,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努力把国民经济搞上去。这是实现我们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的基础。同时,我们又必须始终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重视思想道德、教育、科学的建设。这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保证。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之,我们必须全面地把握两个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遵循精神文明自身的发展规律,自觉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精神文明的水平。
2、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反对指导思想上的多元化。文化建设中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这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决定的。列宁说过:“没有革命理论,就不会有坚强的社会党,因为革命理论能使一切社会党人团结起来,他们从革命理论中能取得一切信念,他们能运用革命理论来确定斗争方法和活动方式。”中国共产党就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的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就是为什么当初我们党能从当时的300 余个政党中脱颖而出,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最后终于夺取革命的胜利。我们党正是在近79年的历程中,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因而保证了中国文化的先进性,并且使自己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代表。
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三点原因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第三篇: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27日 12:53
来源:经济日报作者:国防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我要评论
字号:【 大 中 小】【打印】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我们要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文化支撑。
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载体。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一致的,应该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文化;应该是服从和服务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的文化;应该是弘扬民族精神、凝聚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应该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一切优秀文化传统、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文化;应该是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吸收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文化;应该是面向大众、服务人民,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意义重大。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面对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所带来种种矛盾和问题,目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必须看到,与中外不同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与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和价值取向的多样性相联系,与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进一步增强相联系,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在主旋律高扬的同时,也有不少值得忧虑的问题。现实告诉我们,在当今这样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健康文化与腐朽文化同时并存,多样化社会思潮错综复杂,这一切都既是无法避免的,又是必须加以引领的。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只有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才能
不断增进社会思想共识,不断强化全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也才能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由美好理想变为举国上下的一致行动。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如果不能自觉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不能有效地构建起抵制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侵蚀的思想防线,就有腐化变质的危险。因此,我们必须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大意义。
为了适应党在新时期对先进文化建设提出的更高要求,发挥先进文化作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和谐方面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的作用,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在网络信息化的时代,文化现象异彩纷呈,文化已经渗透到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怎样分析各种各样的文化现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如果丢掉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所提供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就不能正确分析“国学热”、“宗教热”背后的客观历史原因,就失去了判断先进文化的价值观标准。要看到,深入地分析和把握世界范围内文化与经济、政治相融合的新趋势,深入地研究当前思想文化领域里存在的重大理论现实问题,研究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给予回应并引领正确的发展方向,研究如何挖掘传统文化以凝聚民族精神,研究如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构建我们的时代精神,均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必须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还必须从全局上找准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着力点。要认真分析研究不同社会文化思潮的本质内容、表现形式、社会影响以及产生的根源,善于抓住关键因素和环节,在兼顾一般的同时,有重点地做好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引领”工作。要
把那些带有全局性影响的社会文化思潮作为重点对象来加以“引领”,下大力气求得突破性进展,以造成辐射式的社会效应。要深入了解和掌握社会上的难点热点问题,了解人民群众思想理论困惑,掌握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当然,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不仅仅是个教育引导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靠解决与社会文化思潮相关的利益问题。因此,必须重视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和各种利益矛盾入手,把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这样,才能把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形成社会思想共识的工作抓得更加扎实有效。
(执笔:王一儒 季 明)
第四篇:1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先进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社会进步的催化剂,先进文化必须随时代变化不断获得新的 内涵、新的形态和新的活力。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中 国共产党只有忠实代表“中国先进文化”,才能真正把握先进生产力及其发展要求;中 国共产党只有忠实代表“中国先进文化”,才能真正成为先进文化的倡导者、建设者和 促进者,从而成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真正代表者。
中国先进文化的本质特征.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是先进文化的地域定位。博采众长、开拓创新是先进文化的品格定位。百花齐放、引领主流是先进文化的层次定位。面向大众、服务人民是先进文化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先进文化的功能定位。先进文化是与时俱进的文化,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先进文化创新的核心,它决定着先进文 化的前进方向。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任何一个优秀民族的文化都是在 其历史进化的长河中,不断地广收博采,又始终保持其自身的民族个性和品格的演进中 形成的。文化的发展直接影响制约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当今世界,文化与政治和经济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格 局中,如果把经济比做高速运行的列车,先进文化就是“火车头”。在当代中国,先进 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因为它最符合中国的国情。在江泽民同志“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中,“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既具有相对独立的内容,又渗透于“代 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之中,体现着它们的 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只有忠实代表“中国先进文化”,才能真正把握先进生产力及其 发展要求;同样,中国共产党只有忠实代表“中国先进文化”,也才能真正成为先进文 化的倡导者、建设者和促进者,从而成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真正代表者。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为什么要在今天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问题?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要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价值观念方面取得的一系列成果,构建一种富有时代特征、人文内涵、中国气派和普遍认同的崭新的现代价值体系,为建设和谐文化乃至和谐社会奠定精神基础;二是要从精神生活的层面解决人们的内心不和谐问题,特别是要解决道德缺失甚至精神危机的问题,为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建立一个安身立命的寓所,进而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铸造坚实的理想信念基础。
大家知道,自改革开放以来的近30年间,我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80年代初期,人们甚至还不知道“价值”、“价值观念”为何物,只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中,才逐步建立起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意识、主体意识、人权等一系列价值概念。这些概念反映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日常用语到法律文本、哲学话语。其中,有的是概念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有的则是全新的概念。这些概念的形成是与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正像西方近代的人文精神、启蒙思想是近代西方社会发展的反映和精神动力一样,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人文精神、价值体系是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相映成辉的伟大精神成果,它们反映着我们这个时代,同时也推动着时代的前进。我们要在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不能不首先做好文化复兴的准备,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总结我们已经取得的思想文化成果,建立崭新形态的文化体系,而建立新的核心价值体系又首当其冲。
从当下的忧患意识角度看,建立核心价值体系也刻不容缓。我们要在几十年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甚至几百年走过的现代化建设道路。时间压缩必然使社会矛盾空前集中。而所有这些社会矛盾,最后都要反映到人们的精神上来,形成内心的矛盾,甚至精神危机。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尽管近些年来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人们的精神矛盾问题仍然到处可见,甚至不少人到宗教那里去寻求精神寄托。另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由过去的“单位人”变成“社会人”,再采用过去那种组织方式和教育方式来解决人们的理想信念问题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正像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社会化一样,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必然越来越社会化。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建立崭
新的、人们能够普遍认同的、社会化的、现代形态的核心价值体系,以维系我们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历史一再证明,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民族是任何外来势力所打不垮的,关键在于我们自己内部不能出问题。就内部讲,一般的社会矛盾并不可怕,而最大的问题是能不能做到万众一心,这也就是能不能有共同的理想信念问题。而构建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的
第五篇: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蒲剑波
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它和经济、政治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在这个有机整体中,经济是政治和文化的物质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又给予经济、政治以巨大的反作用。先进文化是先进的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对社会经济发展、政治进步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文化是落后的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它不仅违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与社会发展方向相背离,对社会经济发展、政治进步起阻碍作用。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既是先进文化同落后文化斗争的过程,也是先进文化代替落后文化的过程,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
(2)文化作为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记录、存储、加工和传承社会信息;二是影响、制约人们的认识活动和认识结果;三是调控社会实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四是超越现实局限性、创造出新的观念和理想,为社会进步明确前进的方向。人类为什么能够认识和了解自身发生、发展和演化的历史足迹?为什么能够不断地积累和扩展关于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各种知识,并向着新的未知的领域进军?为什么能够不断地调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避免在各种灾难中陷于毁灭?为什么能够不仅按照自然 1的尺度而且按照人的尺度改变世界,创造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崭新世界?所有这些,都必须从先进文化中寻求答案。先进文化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灵魂,是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重要方式和基本条件,是把人与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精神纽带和凝聚力量,坚持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新世纪,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日益增长和综合国力竞争的不断加剧,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重要、更加突出。它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的战略资源和宝贵财富,成为提高民族整体素质的基本依赖条件,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因素。可以断言,谁能够拥有和掌握先进文化,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谁就占据未来社会发展的制高点,代表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因此,我们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国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容易诱发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各种腐朽文化思想也会沉渣泛起。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文化交流与冲突冲击着原有的政治信
2仰、民族认同、道德秩序和行为规范。西方国家加紧了对我国的文化渗透以及意识形态领域的“分化”和“西化”,必须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建设的新课题和新要求。
(4)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华民族在绵延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极其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形成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为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坚持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正确处理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的关系。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吸收、借鉴和利用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保持先进文化的民族特色,体现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坚持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必须抵制各种腐朽落后思想文化的侵袭,保障我国的文化安全。推进文化创新,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系部:软件工程系
班级:11软件技术304
学号:2011010416
姓名:蒲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