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科联工作职责
1、临到、组织、管理、协调本会所署各学会、协会、研究会的工作;
2、组织开展社科理论研究活动,积极促进和开展学术交流;
3、组织开展社科宣传普及和智力开发、咨询服务工作;
4、组织开展优秀社科成果评奖活动,积极开展社科规划工作;
5、及时收集、整理社科研究信息,为党委和政府提供社科信息服务;
6、认真组织社科工作者积极参与社会协商对话、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
7、维护所代表的社科工作者及其团体的合法权;
8、完成党和政府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承办党和政府及上级社联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二篇:区社科联工作年终总结
在省、市社科联领导的关心支持下,XX区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于2006年3月16日正式成立。社科联成立后,我们紧紧围绕努力建设面向现代化,特色鲜明、立足实际、体现小康发展战略要求的哲学社会科学这一总目标,按照区委书记XXX关于“社科联工作要走在全市前列,活动开展要有声有色”的要求,以不断推出具有影响的学术和理论研究精品力作;不断产生服务于党委政府决策的优秀运用研究成果;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队伍为着力点,积极开展活动,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成绩,受到了省、市社科联领导的好评。一年多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开展调查摸底活动,了解掌握我区社科资源。
我们于2006年3月下旬组织开展全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调查摸底活动,通过上门走访、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工作调研,查清资源、摸清家底,掌握第一手资料。
一是人才资源。我们对全区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的人员进行调查,对各学科各类人才的职业、专业、年龄、职称、研究课题等进行登记,初步掌握了我区社科人才队伍的职业分布、专业结构、年龄结构、职称分布以及研究方向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经过初步筛选,对其中69名学有所长、成绩显著的优秀人才建立个人档案,形成优秀社科人才档案库。
二是组织资源。各级学会、协会、研究会是社科联的依托,我们在区民政部门的协助下,对全区63个各级各类社团组织进行调查摸底,对各级学会、协会、研究会的宗旨、主要任务、组织形式、会员结构、运作方式及开展活动情况形成一套较详细的资料。06年9月,我们会同区民政局、区科协研究商讨社科联的业务管理范围,区委宣传部、区民政局联合下发了《关于明确淮安市XX区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业务管理单位的通知》,进一步理顺了区社科联和各学会、研究会、协会的领导关系,为今后规范、有序地开展工作打下了基础。
三是选题资源。我们对我区社科人才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进行的专题研究以及这些同志因职业或兴趣爱好而选择的一些有价值的研究课题进行登记、筛选,对一批对我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的理论、实际问题的课题进行跟踪,以期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一批有一定影响的研究成果。
四是成果资源。我们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历年已有的科研成果、论文、专著及其获奖情况进行调查摸底,为以后组织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了一个起点。
(二)加强规划指导,明确工作重点和未来几年发展目标
我们根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分别下发了06年、07年《社科联工作要点》,并认真组织实施。06年7月份,又召开了社科联常务理事会,传达省社科联会议精神,研究、讨论、制定我区哲学社会科学未来五年发展的规划。区委常委、宣传部杨部长出席了会议,并要求社科联工作要做到“四个服务、三个加强”。即:要为理论武装服务、为传承文明服务、为发展实践服务、为和谐社会服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科研业务建设、加强思想作风建设。
我们还先后召集有关部门负责人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讨论XX历史文化保护与建设相关问题、XX区“第四届中国京杭大运河文化节重点项目工作方案”、“2007XX·中国象棋国际文化节总体方案”,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学识支持。
07年3月8日,又召开了第一界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对06年工作进行总结回顾,对07年工作进行具体部署,针对刚成立时经验不足,理事中学会负责人太少,不利于社科联工作正常开展的问题,增加了1名常务理事,15名理事,选举产生了新的社科联主席。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杨恒忠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三)加强应用对策研究,为XX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根据区委的统一部署,我们着眼于推进理论学习的运用,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主题,在全区乡科级干部中组织开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XX新跨越”为主题的调研竞赛活动,共收集论文100多篇。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乡科级领导干部,在系统学习有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所学内容和分管工作,立足推进小康进程和建设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新XX的实际,聚焦难点热点问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积极开展调研服务活动,形成了一大批调研成果,有不少文章还在报刊上发表。
区政协理论研究会、区人大工作理论研究会、区计划生育协会等学会都能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结合部门实际,开展应用对策研究,有多篇调研报告被区领导采用和批转。区诗词学会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开展采风活动。先后到工业园区、古黄河风光带、钵池山公园等地采风,创作出诗词2000多首,从不同侧面讴歌了淮安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07年5月上旬又组织三个组分别到丁集、宋集、袁集等乡镇进行以新农村建设为内容的采风活动,创作100多首诗词,宣传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和好的做法,推动我区“争先淮安,崛起苏北,争当全市排头兵”目标的早日实现。
在“建设新淮安,我来献计策”市民月活动中(2006年10月10日—11月10日),我们组织各学会、协会、研究会的专家、学者积极建言献策,收到大量有价值的意见、建议556条,我们将整理、筛选出的有较高价值的108条意见、建议汇编成册,送到区领导和乡镇、区直单位主要负责人手中,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由于组织有力,成绩突出,淮安市“建设新淮安,我来献计策”市民月活动办公室授予我区“优秀组织奖”,成为淮安市8个县区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区。
(四)加强历史文化研究,弘扬XX灿烂的历史文明。
历史文化不仅可以提高一个地区的知名度、美誉度,而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也非常明显。怎样弘扬XX灿烂的历史文明,弘扬XX优秀的人文精神,推动新时期XX的进一步发展,是我们社科联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2006年8月份,社科联邀请区内部分文史专家学者就《XX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课题进行研讨,各位专家学者提出了很多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会议确立了以杰出人物为中心的历史文化研究作为社课联的重点课题。
韩信是XX最杰出的历史人物,我们组织成立了“韩信研究会”,开通了韩信研究网站,编辑出版了《韩信的传说》、《韩信研究文集》(第一辑),06年12月又编辑出版了《韩信研究文集》(第三辑),并对韩信的传说故事进行整理申报,成为首批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发行“韩信故里·魅力XX”明信片,扩大了XX的影响力。我们还组织韩信研究会的专家学者深入开展学术研究、讨论和交流,为XX历史文化资源的发掘、整理、保护服务,为推动经济、文化、旅游、社会发展提供智力资源和学识支持。“韩信历史文化研究工程”被市委宣传部表彰为2006全市宣传思想工作“特色项目”。
$第三篇:区社科联工作年终总结(推荐)
在省、市社科联领导的关心支持下,XX区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于2006年3月16日正式成立。社科联成立后,我们紧紧围绕努力建设面向现代化,特色鲜明、立足实际、体现小康发展战略要求的哲学社会科学这一总目标,按照区委书记XXX关于“社科联工作要走在全市前列,活动开展要有声有色”的要求,以不断推出具有影响的学术和理论研究精品力作;不断产生服务于党委政府决策的优秀运用研究成果;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队伍为着力点,积极开展活动,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成绩,受到了省、市社科联领导的好评。一年多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开展调查摸底活动,了解掌握我区社科资源。
我们于2006年3月下旬组织开展全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调查摸底活动,通过上门走访、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工作调研,查清资源、摸清家底,掌握第一手资料。
一是人才资源。我们对全区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的人员进行调查,对各学科各类人才的职业、专业、年龄、职称、研究课题等进行登记,初步掌握了我区社科人才队伍的职业分布、专业结构、年龄结构、职称分布以及研究方向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经过初步筛选,对其中69名学有所长、成绩显著的优秀人才建立个人档案,形成优秀社科人才档案库。
二是组织资源。各级学会、协会、研究会是社科联的依托,我们在区民政部门的协助下,对全区63个各级各类社团组织进行调查摸底,对各级学会、协会、研究会的宗旨、主要任务、组织形式、会员结构、运作方式及开展活动情况形成一套较详细的资料。06年9月,我们会同区民政局、区科协研究商讨社科联的业务管理范围,区委宣传部、区民政局联合下发了《关于明确淮安市XX区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业务管理单位的通知》,进一步理顺了区社科联和各学会、研究会、协会的领导关系,为今后规范、有序地开展工作打下了基础。
三是选题资源。我们对我区社科人才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进行的专题研究以及这些同志因职业或兴趣爱好而选择的一些有价值的研究课题进行登记、筛选,对一批对我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的理论、实际问题的课题进行跟踪,以期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一批有一定影响的研究成果。
四是成果资源。我们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历年已有的科研成果、论文、专著及其获奖情况进行调查摸底,为以后组织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了一个起点。
(二)加强规划指导,明确工作重点和未来几年发展目标
我们根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分别下发了06年、07年《社科联工作要点》,并认真组织实施。06年7月份,又召开了社科联常务理事会,传达省社科联会议精神,研究、讨论、制定我区哲学社会科学未来五年发展的规划。区委常委、宣传部杨部长出席了会议,并要求社科联工作要做到“四个服务、三个加强”。即:要为理论武装服务、为传承文明服务、为发展实践服务、为和谐社会服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科研业务建设、加强思想作风建设。
我们还先后召集有关部门负责人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讨论XX历史文化保护与建设相关问题、XX区“第四届中国京杭大运河文化节重点项目工作方案”、“2007XX·中国象棋国际文化节总体方案”,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学识支持。
07年3月8日,又召开了第一界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对06年工作进行总结回顾,对07年工作进行具体部署,针对刚成立时经验不足,理事中学会负责人太少,不利于社科联工作正常开展的问题,增加了1名常务理事,15名理事,选举产生了新的社科联主席。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杨恒忠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三)加强应用对策研究,为XX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根据区委的统一部署,我们着眼于推进理论学习的运用,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主题,在全区乡科级干部中组织开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XX新跨越”为主题的调研竞赛活动,共收集论文100多篇。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乡科级领导干部,在系统学习有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所学内容和分管工作,立足推进小康进程和建设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新XX的实际,聚焦难点热点问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积极开展调研服务活动,形成了一大批调研成果,有不少文章还在报刊上发表。
区政协理论研究会、区人大工作理论研究会、区计划生育协会等学会都能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结合部门实际,开展应用对策研究,有多篇调研报告被区领导采用和批转。区诗词学会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开展采风活动。先后到工业园区、古黄河风光带、钵池山公园等地采风,创作出诗词2000多首,从不同侧面讴歌了淮安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07年5月上旬又组织三个组分别到丁集、宋集、袁集等乡镇进行以新农村建设为内容的采风活动,创作100多首诗词,宣传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和好的做法,推动我区“争先淮安,崛起苏北,争当全市排头兵”目标的早日实现。
在“建设新淮安,我来献计策”市民月活动中(2006年10月10日—11月10日),我们组织各学会、协会、研究会的专家、学者积极建言献策,收到大量有价值的意见、建议556条,我们将整理、筛选出的有较高价值的108条意见、建议汇编成册,送到区领导和乡镇、区直单位主要负责人手中,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由于组织有力,成绩突出,淮安市“建设新淮安,我来献计策”市民月活动办公室授予我区“优秀组织奖”,成为淮安市8个县区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区。
(四)加强历史文化研究,弘扬XX灿烂的历史文明。
历史文化不仅可以提高一个地区的知名度、美誉度,而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也非常明显。怎样弘扬XX灿烂的历史文明,弘扬XX优秀的人文精神,推动新时期XX的进一步发展,是我们社科联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2006年8月份,社科联邀请区内部分文史专家学者就《XX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课题进行研讨,各位专家学者提出了很多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会议确立了以杰出人物为中心的历史文化研究作为社课联的重点课题。
韩信是XX最杰出的历史人物,我们组织成立了“韩信研究会”,开通了韩信研究网站,编辑出版了《韩信的传说》、《韩信研究文集》(第一辑),06年12月又编辑出版了《韩信研究文集》(第三辑),并对韩信的传说故事进行整理申报,成为首批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发行“韩信故里·魅力XX”明信片,扩大了XX的影响力。我们还组织韩信研究会的专家学者深入开展学术研究、讨论和交流,为XX历史文化资源的发掘、整理、保护服务,为推动经济、文化、旅游、社会发展提供智力资源和学识支持。“韩信历史文化研究工程”被市委宣传部表彰为2006全市宣传思想工作“特色项目”。
区社科联组织文史专家积极为大运河文化节XX区重点项目建议献策,在区社科联毛立发、葛以政、徐业龙等多位文史专家的建议下,确立了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建设、西坝盐商建筑遗迹保护区、古清口景区建设、码头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等项目。为加快XX(码头)历史文化保护与建设工作,2007年元月16日,区委、区政府成立了XX(码头)历史文化保护与建设工作指挥部,区社科联全程参与,秘书长徐业龙同志到指挥部兼职,负责对码头历史文化的整理、收集、宣传、推介,对开发项目的研究、策划等工作。码头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占地10。9平方公里,计划设置韩信城、漂母墓主题公园、惠济祠、古运河三闸水上游、度假村等旅游项目,目前各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XX历史文化保护方面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很好的整合应用。
(五)加强学术研讨与交流,努力提升XX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学术研讨与交流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活跃科研思维、增强科研效果、凝聚科研力量、调动科研积极性的有效形式。为此,我们着力构建各类学术研讨、交流和科普活动平台,积极倡导“围绕主题,不拘形式,开拓思路,不断创新”的思想理念,引导各学会扎实有效地开展各类学术交流活动。
07年5月,我们召开了区学会工作会议,各学会汇报了06年工作开展情况以及07年工作安排。各学会都能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部门的业务工作,开展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学术交流,区教育学会除邀请著名专家、学者来淮讲学外,还组织学者到山西省山阴县授课交流。
2006年,我们先后与山东诸城、陕西西安、陕西汉中、河北井陉等地有关学术研究团体进行研讨、交流。我会推荐的多篇论文先后参加不同团体、不同组织召开的全国或省、市级学术研讨活动,受到专家学者的好评。如王学礼、徐业龙撰写的《创建学习型城市的实践与思考》在重庆市举办的全国第四届学习型城市论坛大会上交流;秘书长徐业龙同志撰写的论文《康熙南巡和他在淮安治河实践》在运河之都全国学术研讨会上交流、《奇谋大略定乾坤》在江苏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二届一次学术研讨会上交流,南京军区原副政委兰保景将军亲自接见并给予高度评价,《淮海晚报》也予以报道。省社科联在太仓举行的全省县级社科联建设会议上,我区作为先进典型在会上交流。连云港、宿迁等市、县(区)社科联多次组织来我区学习观摩社科联工作。
各种学术活动的研讨与交流,不仅提高了我区社科联的知名度,而且提升了XX区的对外形象,扩大了XX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六)开展社科普及周活动,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
我们着力加大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社会科学基本知识和社会科学研究的优秀成果,扩大成果的社会影响力。
在2006年9月16日至9月22日举行的省第三届社科普及宣传周活动期间,我们紧紧围绕“提高人文素养,建设和谐社会”这一活动主题,组织区劳保局、司法局、文化局、农业局、粮食局、卫生局、教育局、妇联、计生委等有关部门分别在小营广场、王兴镇和丁集镇组织开展大型社科普及宣传活动,向广大居民散发各类宣传资料26000余份,赠送各类社科普及读物1200余册,展出各类科普展板210余块,接受群众咨询860多人次,受到干部群众的欢迎。此次活动影响大、效果好,市社科联陈刚主席、马庆伦副主席等领导也亲临我区指导开展宣传周活动,并对我区的工作给予肯定和表扬。2006年,我区被市评为社科普及宣传周活动“先进单位”,淮安电视台、XX人民广播电台、XX电视台、XX有线电视台和网络、《新XX》等新闻媒体也分别对我区社科普及宣传活动进行了集中报道。
为推动社科知识的普及,2007年5月1日,我们正式启动了“XX区市民讲坛”,计划每月举办一期,现已在黄河广场、营东社区举办了两期。下阶段准备分别在淮州中学和码头镇开讲。讲坛以“培育人文精神,建设和谐XX”为主题,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大众、传播知识、提升文明”的理念,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原则,选择专题,邀请专家讲授,运用讲坛这个载体来宣传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提高公众科学素质,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大力推进学习型XX建设,努力为全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服务。
(七)组织XX区首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活动。
为策应和参加省、市两年一度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活动,今年,我们除积极推报优秀社科论文参加省、市评选外,还借鉴省、市社科奖经验,组织开展了首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
07年5月,区专门召开动员大会,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杨恒忠在会上作动员讲话,区下发了有关文件和评奖办法。杨部长在会上要求社科联要在申报、评选等重点环节上大胆创新,探索和建立一套科学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机制;完善专家评价指标体系,使评选工作更具权威性、公正性和科学性,增强评选工作的影响力和公允度。对评选出的优秀论文将汇编成册,对获奖者由区政府给予表彰奖励。
另外,我们将采取措施加强对社科优秀中青年专家的管理,加强扶植和培养力度,组织社科优秀中青年专家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从2007年起,每年资助出版1-2部能反映我区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水平和进展的学术研究专著,使之成为全面记录和反映XX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轨迹的重要文献。?
回顾一年以来的工作,我们深深体会到:社科联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离不开各学会、研究会的积极参与。只要我们认真工作,积极进取,县区社科联是能够发挥一定作用的。主要表现为:一是为区委与各学会的联系架设了桥梁、有人牵头去管理学会,调动了学会工作的积极性;二是推动了社科知识普及工作,提高了人文素养;三是社科应用研究成果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了参考。
第四篇:县社科联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县社科联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县地处成都市第三圈层,是一个拥有86万多人口的丘区农业大县。**县社科联如何紧密结合实际,为全县的经济社会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是我们一直思考的,也是我们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年以来,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我们的具体作法是:
一、围绕中心、制定课题
联系
**“坚持科学发展,推进三大建设,构建和谐**”的实际,为实现“超常规、可持续、再跨越”的发展思路和争创全省丘陵地区发展县域经济的排头兵,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县的目标,**县委宣传部、县社科联根据省、市社科联的总体要求,在“全城成都”大背景下,紧紧结合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实践,在年初制定了几十个调研课题,课题涵盖了工业强县战略、新农村建设、天府花园水城打造等“三大建设”的方方面面。比如:针对**县交通现状,我们制定了“城乡交通全城畅通——**实践”;针对当前农村的各项改革,我们制定了“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破解‘三农’难题”;针对**工业发展现状,制定了“加快工业发展,实现区域经济新跨越”等课题。在初步确定后,分别印发给每位县委常委,请他们根据各自分管工作的实际,作进一步修改,最后确定了12个调研课题。分别由县委领导带头,组织课题研究。
二、开设讲座,提高能力
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效的服务于经济社会建设,必须用科学的、前瞻的理论武装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头脑,提高广大领导干部驾驭和领导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能力。为此,**县委宣传部、县社科联根据县委要求,认真做好每月月末周六的全县领导干部专题学习会的专题设计和专家讲座的相关工作。到现在为止,已邀请了省、市专家10人到**作专题讲座。市社科联陈家泽教授的《土地资本化的制度障碍与改革路径》专题讲座和专题讨论,对我县正在进行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验的淮口镇领导有很大的启示,从一个更深的层次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及改革的路径,从而使淮口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顺利推进,并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灾后重建的问题同样摆到了**县面前,尤其重要的又是规划问题。为此,我们邀请了市交委副主任、博士导师王钺教授给我们讲《城乡规划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通过专题讲座,大家对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农村住宅建设认识更为深刻,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克服简单复制(来源:公务员在线http://www.xiexiebang.com)城市规划的作法,要打造四川特色乡土建筑聚落,要因地制宜、要适用。全县社会事业项目灾后重建规划,在听取专家意见,结合**实际基础上数易其稿,最后达到了科学合理,适度超前的目标。
三、深入调研,成果丰硕
破除盆地意识,强化开放合作意识。**县委宣传部、县社科联整合了县政研室、县委党校、各协学会的社科资源,深入到“三大建设”的第一线,撰写出大量的调研成果。通过会议交流,提案等形式提供给县委、县政府作决策参考,充分发挥了“咨政服务”的作用。今年已收到各级领导干部撰写的“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探索、推进三大建设”等方面的调研文章168篇,正精选编印成册。
在今年市社科联开展的“第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社科研究重点课题立项申报”工作中,**县推荐上报的五项社科优秀成果中,有三篇研究报告获奖:王世录同志的《“股田制”改革刍议》、何立斌同志的《**县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探索与实践》、张顺强同志的《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修复性司法之借鉴——由一篇报道引发的思考》分别拟评为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三等奖(已公示);《**镇村党组织化解农村社会矛盾整合机制研究》、《**农村林权制度改革研究与应用》获准立项。
四、下一步工作。
1、进一步加大社科联对经济社会的服务功能。随着全县各项工作的推进,有针对性的邀请专家、学者到**指导,研究经济运行规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直接的理论指导。
2、形成合力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今年,**县把加强和改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社科联要主动与县委办、县委政研室、县委党校、县农发局、县文明办、县委宣传部理论科配合,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强大的社会教化功能,净化人们思想,校正道德失范,培育社会文明风尚。
3、积极配合县委“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大讨论。组织相关单位和广大会员,深入调研**县在推进各项改革中人们思想上存在的障碍,展开大讨论,撰写相关调研文章,为县委、县政府提供参考。
4、积极配合县委做好改革开放30周年各项纪念活动。回顾改革开放历程,从中吸取营养,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超常规、可持续,再跨越”的发展思路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第五篇:社科联2008年工作上半年工作总结
丽江市社科联200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市社科联2008年上半年工作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的要求,紧紧围绕市委二届四次全会确定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深入实施“六大战略”、“三个着力”、“五个带动”的目标任务,结合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建设实践中实现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的实际,充分发挥自身作为学术性群团组织的协调、联络和服务功能,全面落实社科联工作职能和工作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开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局面
(一)、认真组织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
在全市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市社科联围绕市委提出的八个方面的讨论主题,结合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建设实践中实现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的实际,大讨论活动紧扣社科联的重点工作、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点问题、广大社科工作者关心的主要问题展开讨论。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线,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二中全会和省第八次党代会、省委八届四次全委会精神和市委二届四次全会、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科学发展观内化为党员干部的价值追求、人生信仰和执政理念,作为我们认识事物、分析问题、解决矛盾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切实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为 1
方向,不断改革创新,全面加强和改进社会科学研究、社科学术团体管理、组织开展学术活动、社会科学知识普及、社科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等工作,在实践中深化认识,在创新中转换思想,坚决克服安于现状、骄傲自满、因循守旧、惧怕困难的观念,把丽江的发展放到全省的进程中,努力形成改革创新、敢于负责、奋发图强、真抓实干的社会氛围。结合单位工作实际,我们利用《丽江社会科学》杂志的思想宣传阵地作用,及时编辑出版了《丽江社会科学》“解决思想大讨论”专刊,集中刊发登了市委书记和自兴、市长王君正、市委副书记邢渭东、市委宣传部长李世碧等主要领导、一区四县党政主要领导以及文化、旅游、经委、农业等部门负责人和市内知名专家学者的文章16篇,集体体现了不同层次、不同部门和专家学者对全市解决思想大讨论活动的意见、见解、认识和研究成果,尽部门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一轮解决思想大讨论活动向纵深发展。
(二)、认真组织开展“讲党性、重品行、抓落实、促发展” 为主题的作风建设教育活动。
社科联从实际出发,把作风建设与当前开展的各项工作紧密 结合起来,扎扎实实开展作风教育。在学习教育活动中,做到了“三个结合”:一是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二是学习相关文件与开展学习讨论相结合;三是学习理论和开展实际工作相结合。学习中,社科联按要求认真学习了重点篇目,同时还结合实际工作,就如何切实转变作风,提高素质,如何把成果体现在工作上等话题开展了讨论,交流了学习体会。通过学习讨论,干部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大家充分认识到开展干部作风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化了机关学风,提高了政治思想素质。通过学习,机关上下形成了创建学习型单位、做学习型干部的良好氛围,学风明显增强。社科联干部职工的政
治思想素质得到显著提高,党性观念进一步增强,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树立了正确的权利观、地位观、利益观。通过学习,干部职工切实履职,依法办事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明显增强,工作效率有了显著提高,做到了边学习边工作,边工作边学习,学习工作两不误。
(三)、认真执行党群部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自年初社科联从市委宣传部单列后,根据市委宣传部签订的责任书确定的今年党风廉政的目标任务,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勤政工作为重点,并把党风廉政工作任务与全市社科联工作一起部署、一起研究、一并落实。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行政问责等四项制度和丽江市党风廉政建设会议精神。
二是建立健全制度,规范行为。社科联从单列为一个单位开始就重视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建设,目前已建立健全社科联机关工作规则16项。即社科联工作任务和工作职责、会议制度、民主决策制度、请示报告制度、公文处理制度、考勤制度、财务管理及接待制度、车辆管理制度、学习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公开承诺制度、首问首办责任制度、责任追究制度、限时办结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形成用制度规范权力运行、约束干部的从政行为、按各项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的机制,从制度上保证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化、法制化水平。根据社科联工作形势的变化,明确了市社科联工作职能,明确了从领导到一般职工所应承担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做到责权利的统一。
三是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在行政经费使用上严格执行有关财经制度和财经纪律,经费开支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和财务管理制度,实行主席“一支笔”审批,大额开支通过提交主席办公会议集体研究后决定。
二、加强对全市市级各社会科学学会的指导和管理,认真协调配合各学会开展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
(一)、为推动丽江市社科联学会工作,积极参与举办丽江文化研究会理事会暨2008年学术年会,具体对学术年会筹备工作给协助配合,并向研讨会提交论文3篇。
(二)、组织市、县社科联负责人参加省社科联4月份在楚雄举办的全省2008年社科联工作会议,并就近年来丽江市社科联工作和经验与其他州市社科联作了交流和探讨。
(三)、两次参与了丽江文化研究会组织的民族文化调研活动,深入一区四县调研民族文化,对丽江纳西文化、华坪傈僳族民族文化调研、永胜他留人民族文化、宁蒗彝族文化、摩梭文化和韩规文化进行了深入扎实的调研。
(四)、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不断加强对社科学会的领导。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出台并提请市委办、市政府办下发了《中共丽江市委办公室、丽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丽江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会管理办法>的通知》(丽办通[2008]50号),加强了丽江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各学会、协会、研究会的管理,指导和推动各学会的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使学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促进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更好地为我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服务。
三、进一步加强县级社会科学工作
社科联领导经与市委领导和市委宣传部领导多次汇报和沟通,得到了有力支持,促进了社科联全面工作的开展。由中共丽江市委办公室印发了《中共丽江市委办公室、丽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县级社会科学工作的通知》(丽办通[2008]51号),进一步加强了县级社会科学工作,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向基层延伸,为基层党委、政府提供理论服务。
四、强化科研工作职能
(一)、认真组织全市第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活动。自3月中旬以来,社科联办公室共组织收集全市社科专家学者在2005年至2007年之间形成了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65件,参与全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有力地推动了社科工作者的积极性。
(二)、不断优化资源,创新思路,编辑出版了《丽江社会科学》杂志3期,同时,在吸取四年来办刊经验的基础上,对《丽江社会科学》的办刊方向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以专题性研究为主要内容,以专辑专刊为主要形式,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社科界专家学者的优势,为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提供理论参考,为区县和部门的工作提供研讨平台,目前,已出版了“解决思想大讨论”专刊、“古城专刊”各一期。
(三)、争取支持,鼓励研究和创作,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出台并提请市委办、市政府办联合下发了《丽江市哲学社会科学及重点文艺著作出版资助专项经费管理暂行办法》,根据暂行办法,成立了丽江市哲学社会科学及重点文艺著作出版资助委员会及其办公室,以专家库的形式,初步拟定了丽江市哲学社会科学及重点文艺著作出版资助委员会委员名单,为下一步扎实开展哲学社会科学及重点文艺著作出版资助工作打下了基础。在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为保证公平、公开、公正,社科联通过《丽江日报》对哲学社会科学及重
点文艺著作出版资助工作进行了公告,目前,书稿征集工作已经展开。
(四)、积极参与、配合市委宣传部组织的重要工作。
在做好社科联各项工作的同时,还派出工作人员,积极参与了市委宣传部组织开展的解决思想大讨论办公室的服务工作、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书稿策划和撰写工作及相关会议服务工作。
刚刚过去的上半年,丽江市在社科联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市社科联上半年紧紧围绕市委、政府中心工作,大胆开拓创新,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社科联虽然刚刚单列,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还面临着适应新形势、开拓新局面、促进新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和困难,但是,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市委宣传部的正确领导下,各项工作一定会迎难而上,开拓创新,不断取得新成绩。
丽江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二〇〇八年七月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