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春节年味习俗
一、春节习俗--祭灶
祭灶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在唐代著作《辇下岁时记》中,间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的记载。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升天了。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 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送灶君时,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数名,乔装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为“送灶神”,以此换取食物。
送灶习俗在我国南北各地极为普遍,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 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他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鲁迅诗中提到“黄羊”的典故,出于《后汉书·阴识传》:“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后,暴至巨富。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阴子方看见灶神,杀黄羊祭祀,后来交了好运。从此,杀黄羊祭灶的风俗就流传下来了。
唐宋时祭灶的供品是相当丰富的。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对当时民间祭灶作了极其生动的描写: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俗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据说,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对于灶王爷的来历,说起来源远流长。在中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早在夏代,他已经是民间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据古籍《礼记·礼器》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日黎,为祝融,祀为灶神。”《庄子。达生》记载:“灶有髻。”司马彪注释说:“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抱朴子。微旨》中又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这些记载,大概是祭灶神的来源吧。还有,或说灶神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说是神农氏的“火官”;或说是“黄帝作灶”的“苏吉利”;或说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众说不一。民间则流传着一个颇为有趣的故事。
据说,古代有一户姓张的人家,兄弟俩,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画师。哥哥拿手的活是盘锅台,东街请,西坊邀,都夸奖他垒灶手艺高。年长月久出了名,方圆千里都尊称他为“张灶王”。说来张灶王也怪,不管到谁家垒灶,如遇别人家有纠纷,他爱管闲事。遇上吵闹的媳妇他要劝,遇上凶婆婆他也要说,好像是个老长辈。以后,左邻右舍有了事都要找他,大家都很尊敬他。张灶王整整活了七十岁,寿终正寝时正好是腊月二十三日深夜。张灶王一去世,张家可乱了套,原来张灶王是一家之主,家里事都听他吩咐,现在大哥离开人间,弟弟只会诗书绘画,虽已花甲,但从未管过家务。几房儿媳妇都吵着要分家,画师被搅得无可奈何,整日愁眉苦脸。有天,他终于想出个好点子。就在腊月二十三日张灶王亡故一周年的祭日,深夜,画师忽然呼叫着把全家人喊醒,说是大哥显灵了。他将儿子媳妇全家老小引到厨房,只见黑漆漆的灶壁上,飘动着的烛光若隐若现显出张灶王和他已故的妻子的容貌,家人都惊呆了。画师说:“我寝时梦见大哥和大嫂已成了仙,玉帝封他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你们平素好吃懒做,妯娌不和,不敬不孝,闹得家神不安。大哥知道你们在闹分家,很气恼,准备上天禀告玉帝,年三十晚下界来惩罚你们。”儿女侄媳们听了这番话,惊恐不已,立即跪地连连磕头,忙取来张灶王平日爱吃的甜食供在灶上,恳求灶王爷饶恕。从此后,经常吵闹的叔伯兄弟和媳妇们再也不敢撒泼,全家平安相处,老少安宁度日。这事给街坊邻友知道后,一传十,十传百,都赶来张家打探虚实。其实,腊月二十三日夜灶壁上的灶王,是画师预先绘制的。他是假借大哥显灵来镇吓儿女侄媳,不料此法果真灵验。所以当乡邻来找画师探听情况时,他只得假戏真做,把画好的灶王像分送给邻舍。如些一来,沿乡流传,家家户户的灶房都贴上了灶王像。岁月流逝就形成了腊月二十三给灶王爷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习俗。祭灶风俗流传后,自周朝开始,皇宫也将它列入祭典,在全国立下祭灶的规矩,成为固定的仪式了。
二、贴春联 贴门神
贴春联
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
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时出现。”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城,观赏笑乐,他还亲自题春联。他经过一户人家,见门上不曾贴春联,便去询问,知道这是一家阉猪的,还未请人代写。朱元璋就特地为那阉猪人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联意贴切、幽默。经明太祖这一提倡,此后春联便沿习成为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贴门神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每当大年三十日(或二十九),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买春联,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春,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
门神,传说是能捉鬼的神茶郁垒。东汉应劭的《风俗通》 中引《黄帝书》说:上古的时候,有神萘郁垒俩兄弟,他们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树,树荫如盖。每天早上,他们便在这树下检阅百鬼。如果有恶鬼为害人间,便将其绑了喂老虎。后来,人们便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茶、郁垒的画像,挂在门的两边
用来驱鬼避邪。南朝·梁·宗憬《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一日,“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萘,右郁垄,俗谓门神。”然而,真正史书记载的门神,却不是神茶、郁 垄,而是古代的一个勇士叫做成庆的。在班固的《汉书·广川 王传》中记载:广川王(去疾)的殿门上曾画有古勇士成庆的画像,短衣大裤长剑。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
《西游记》中叙述就更加详细于:径河龙王为了和一个算卜先生打赌,结果犯厂夭条,罪该问斩。玉帝任命魏征为监斩官。径河龙王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应了,到了斩龙的那个时辰,便宣召魏征与之对奕。没想到魏征下着下着,打了一个脯儿,就魂灵升天,将龙王斩了。龙王抱怨太宗言而无信,日夜在宫外呼号讨命。太宗告知群臣,大将秦叔宝贵道:愿同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以待。太宗应允。那一夜果然无事。太宗因不忍二将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画二将真容,贴于门上。后代人相沿下来,于是,这两员大将便成为千家万户的守门神了。在今天潮汕一些旧式门楼的两扇大门上,我们还可以见到神茶、郁垒或者两员雄赳赳的战将,形象似乎一样,但是仔细观察,其中一位手执钢鞭,另一位手执铁锏。执鞭者是尉迟敬德,执锏者是秦琼。
三、春节习俗--倒贴福字的传说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梁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旭,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在市场、商店中均中出售。
四、春节习俗--红包(压岁钱)
派“红包”是华人新年的一种习俗,华人喜爱红色,因为红色象征活力、愉快与好运。
据华人的观念,已婚者就算成年),是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他们。红包里的钱,只是要让孩子们开心,其主要意义是在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因此,在分派红包的长辈面前打开红包,是不礼貌的做法。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清人吴曼云《压岁钱》的诗中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由此看来,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而孩子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节日所需的东西。
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压岁饯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五、春节习俗--除夕夜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除夕是一年中最使人留恋的一晚。除夕之夜,最为热闹、喧阗,天一抹黑,孩子们或者半大小伙子,早已拿着香火,东一声、西一响地放起鞭炮来了,胆大的放大炮仗,年幼的一只手捂着耳朵,远远地探着身子点,其他小孩两手捂着耳朵,紧张而又焦急地等待着„„。此情此景,即使人到白头也都还能记得。
除夕的主要活动有三项:吃团圆饭,祭祀,守岁。
六、春节习俗--年夜饭(团年饭)
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在古代的中国,一些监狱官员甚至放囚犯回家与家人团圆过年,由此可见“团年饭”对古代中国人是何等的重要。
一度的团年饭充分表现出华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说到除夕的刀砧声,邓云乡撰写的《燕京乡土记》却记载着除夕一个十分凄凉的故事:旧社会穷人生活困难,三十晚上是个关。有户人家,丈夫到三十晚上很晚了尚未拿钱归来,“家中瓶粟早罄,年货毫无。女人在家哄睡了孩子,一筹莫展,听得邻家的砧板声,痛苦到极点,不知丈夫能否拿点钱或东西回来,不知明天这个年如何过,又怕自己家中没有砧板声惹人笑,便拿刀斩空砧板,一边噔噔地斩,一边眼泪潸潸地落„„,这个故事让人听了.确实心酸。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古代,过年喝酒,非常注意酒的品质,有些酒现在已经没有了,只留下许多动人的酒名,如”葡萄醅“、”兰尾酒“、”宜春酒“、”梅花酒“、”桃花酒“、”屠苏酒“等等。在这些酒中间,流传最久、最普遍的,还是屠苏酒。但是屠苏酒的名称是如何来的?又是用什么制作的?从来传说不一。
屠苏是一种草名,也有人说,屠苏是古代的一种房尾因为在这种房子里酿的酒,所以称为屠苏酒。据说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而成的,其配方为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附子等中药入酒中浸制而成。这种药具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除疫疬之邪的功效。后由唐代名医孙思邈流传开来的。孙思邈每年腊月,总是要分送给众邻乡亲一包药,告诉大家以药泡酒,除夕进饮,可以预防瘟疫。孙思邈还将自己的屋子起名为”屠苏屋“。以后,经过历代相传,饮屠苏酒便成为过年的风俗。古时饮屠苏酒,方法很别致。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也就是说合家欢聚喝饮屠苏酒时,先从年少的小儿开始,年纪较长的在后,逐人饮少许。宋朝文学家苏辙的《除日》诗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说的就是这种风俗。有人不明白这种习惯的意义,董勋解释说:”少者得岁,故贺之;老者失岁,故罚之。“这种风俗在宋朝仍很盛行,如苏轼在《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诗中说:”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苏轼晚年虽然穷困潦倒,但精神却很乐观,他认为只要身体健康,虽然年老也不在意,最后罚饮屠苏酒自然不必推辞。这种别开生面的饮酒次序,在古代每每令人产生种种感慨,所以给人留有深刻的印象。直至清代,这一习俗仍不衰。今天人们虽已不再大规模盛行此俗,但在节日或平时饮用这些药酒的习俗仍然存在。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相传,医圣张仲景在寒冬腊月,看到穷人的耳朵被冻烂了,便制作了一种”祛寒娇耳汤“给穷人治冻伤。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穷人吃,人们吃后,觉得浑身变暖,两耳发热。以后,人们仿效着做,一直流传到今天。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
七、春节习俗--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在一首《守岁》诗中写道:”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珍惜年华是人之常情,故大诗人苏轼写下了《守岁》名句:”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由此可见除夕守岁的积极意义。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在远古的洪荒时代,有一种凶恶的怪兽,人们叫他”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兽就要从海里爬出来伤害人畜,毁坏田园,降灾于辛苦了一年的人们。人们为了躲避年兽,腊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关紧大门,不敢睡觉,坐等天亮,为消磨时光,也为壮胆,他们就喝酒。等年初一早晨年兽不再出来,才敢出门。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童稚,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在《诗经·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记载。所谓”庭燎“就是用竹竿之类制作的火炬,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这也即是”爆竹“的由来。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兽怕红,常常被年兽吃掉。这事后来传到天上的紫微星那儿,他为了拯救人们,决心消灭年兽。有一年,他待年兽出来时,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从此,每到过年,人们总要烧香,请紫微星下界来保平安。
以上便是传说中除夕守岁的来历。
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大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也有的俗户人家推牌九,掷骰子,赌梭哈,打麻将,喧哗笑闹之声汇成了除夕欢乐的高潮。
普天下人都盼望着新年零点的到来。
八、春节习俗--拜年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我国拜年的习俗行之已久。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现在,有些机关、团休、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汴京时云:”十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明中叶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五中说”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成为时尚。”大户人家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大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以图吉利讨口彩。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九、春节习俗--迎春
根据华人的计时方法,新的一年及生肖是晚上11点钟开始,因此传统的迎春时间多 在晚上11时正。不过,现代大多数人是在午夜12时正迎春。习俗,人们也在这一天涌到寺庙去许愿或祈求平安。一〇、春节习俗--新年放爆竹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历代的诗人墨客总是以最美好的诗句,赞颂新年的来临。王安石的《元日》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大的喜庆情景,清代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一书中,对当时除夕爆竹作了如下记载:“除夕之次,子夜相交,门外宝炬争辉,玉珂竞响.而爆竹如击浪轰雷,遍乎朝野,彻夜不停。”《红楼梦》中也有描绘:“院子内安下屏架,将烟火设吊齐备,这烟火俱系各处进贡之物,虽不甚大.却极精致.各色故事俱全,夹着各色的花炮。说话之间.外面一色色的放了又放。又有许多'满天星'、'九龙入云'、'平地一声雷'、'飞天十响'之类的零星小炮仗。”从这也可以看到旧时新春燃放烟花的盛况。
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旧时,从春节子夜开财门起,就有送财神的,手拿着一张纸印的财神在门外嚷着:“送财神爷的来啦!”这时屋里的主人,为了表示欢迎财神,便拿赏钱给来人,送财神的口中,当然总免不了要说些吉利话。例如:“金银财宝滚进来”啦!“左边有对金狮子,右边有对金凤凰”啦!等等之类的口彩。另外还有一种就是装扮成财神爷的模样,身穿红袍,头戴纱帽,嘴上挂着假胡子,身上背着一个收钱的黄布袋,后面跟着几个敲锣打鼓的,挨家挨户地去散发财神爷像,以便讨赏钱。每到人家门口,就唱起:“左厢堆满金银库,右边财宝满屋堆。”一大堆讨吉利的话,不绝于口,直到主人欢喜地接过那张红纸财神爷像,给他们些钱,扮财神的这些人,连声道谢之后,就起劲地敲打一阵,在咚咚锵锵的锣鼓声中,转到别家去了。
大家放完爆竹回到屋里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拜天地、迎神、祭祀祖先。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南方人还在祭祖之后,查看历书上所载今年的吉利方向,燃灯笼火把,提壶挈酒,奉香鸣爆竹,开门出行,迎接喜神,称“出天方”或“出行”,浙江叫“出寻”,上海叫“兜喜神方”。此俗为趋吉、祈求神灵保佑一年百事顺遂。除夕守岁是整夜不睡、通宵达旦的。是夜,主妇们忙着挂灯结彩,张贴春联,剪窗花,贴年画,红红绿绿把房子装饰得花团锦簇,为节日增添了浓郁的气氛。孩子们最盼望的事也许就是压岁钱了。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甚而追讨到爷爷妈妈的卧房,一齐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家还嫌不够热闹,故作小气,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老祖宗的红包挖掘出来,大家抢掠一空,才呼啸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却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
人们的传统观念,总是喜欢在过年时,多讨些好彩头,希望一切顺利,这其中有许多旧习俗。如各地都有禁止使用扫帚之俗,以为新年使用扫帚将会把运气扫走,扫去财运,新的一年会难交好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为使此俗流行,还定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新年也不可骂孩子,说话必须特别留意。如果小孩子粗心大意砸碎了饭碗,大家也绝不骂他,反而说他“岁岁平安”,因“碎”“岁”谐音冲一冲不祥的气氛。新年里,大人最怕小孩子说溜了嘴,开年讲些不太吉利的话,除了横关照竖关照,有的地方还用块红布或草纸向孩子们口上揩抹,其意思是把嘴当作屁股,即使说出不吉利的话来,也等于放屁。还有的人把橘子、荔枝置于枕边,叫做“压岁果子”。橘子、荔枝谐音“吉利”,以求来年大吉大利。各地还有不少以物象征吉利的种种习俗,如《西湖游览志》记述:杭州一带置“热栗炭于中堂,谓之旺相;贴青龙于左壁,谓之行春;插芝麻梗于檐头,谓之节节高;签柏枝于柿饼,以大橘承之,谓之万事大吉。”有的地区还有一种习俗,就是偷财神爷像,而且偷到后要把它藏在裤裆里,以取 “财神入库(裤)”这句成语的意思。在这些异想天开的趣俗之中,埋藏着历代多少劳苦百姓献媚命运之神的良苦用心。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春节期间,各街巷通衢里,大户人家悬灯结彩。街头巷尾,乡里材社,到处百艺杂陈,各献高技,热闹非凡乡间多延请戏班剧团演戏,还开展听道情、扭秧歌、唱花鼓及各式品种的娱乐嬉戏,也有舞狮子,耍龙灯等种种文体活动。人们欢天喜地,共庆新春。一
一、春节习俗--回娘家
正月初
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这习俗,潮汕人称为“食日昼”。顾名思义,仅仅是吃中午饭而已,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一
二、春节习俗--接财神
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过了年初一,接下来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接财神一一一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说法一:
宋朝蔡京富有,民间传说他是富神降生,他恰生于正月初五,所以民间把他当作财神来祭把。后蔡京被贬,民间另换财神,当时宋朝的国姓为赵,玄字为“岚”字的一个组成部分,便给财神起了一个赵玄坛的名字加以敬拜。
说法二:
“财神”何许人也?根据《封神榜》所载,财神姓赵名公明。他原在峨眉山罗浮洞修道,因助纣攻打武王,死后被封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之神”,并统领“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利市仙官”四个部下。他们的职责都与财有关。道教供奉的财神,也是赵公明。根据道教传说,赵公明本为终南山人,自秦时就隐居深山,精修至道,功成之后,玉皇大帝封他为“正一玄坛元帅”,简称“赵玄坛”。旧时财神庙和各家各户所供的财神,其尊容颇凶,乌面浓须,怒睁圆眼,头戴铁冠,一手执钢鞭,一手捧元宝,身下还跨有黑虎,故又有“黑虎玄坛”之称。传说这位赵公元帅职掌除瘟翦虐,驱病禳灾。凡有冤抑难伸,他会主持公道;人们买卖求财,他可以使之获利。他原先的职分并不是专职的财神,但能使人获利,别无他人可以代替,民间便把他看作财神了。过去,财神还有文武之分,崇文尚武的不同人家各有所司。崇文的人家供奉文财神,尚武的人家供奉武财神。文武之道虽不同,却都各有财可发。
初五接财神,赵玄坛最受尊拜。许多商店、住宅都供奉他的木版印刷神像:玄坛面似锅底,手执钢鞭,身骑黑虎,极其威武。
除了赵玄坛被尊为“正财神”外,民间还有“偏财神”五显财神、“文财神”财帛星君和“武财神”关圣帝君的说法。
五显财神信仰流行于江西德兴婪源一带。兄弟五人封号首字皆为“显”,故称“五显财神”。生前劫富济贫,死后仍惩恶扬善,保佑穷苦百姓。北京安定门外有五显财神庙。
“文财神”财帛星君,也称“增福财神”,他的绘像经常与“福”、“禄”、“寿”三星和喜神列在一起,合起来为福、禄、寿、财、喜。财帛星君脸白发长,手捧一个宝盆,“招财进宝”四字由此而来。一般人家春节必悬挂此图于正厅,祈求财运、福运。
“武财神”关圣帝君即关羽关云长。传说关云长管过兵马站,长于算数,发明日清薄,而且讲信用、重义气,故为商家所崇祀,一般商家以关公为他们的守护神,关公同时被视为招财进宝的财神爷。
正月初五,各商店开市,一大早就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迎接财神。清人顾铁卿《清嘉录》中引了一首蔡云的竹枝词,描绘了苏州人初五迎财神的情形:“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头”。“抱路头”亦即“迎财神”。信奉关帝圣君的商家,在正月初五要为关公供上牲醴,鸣放爆竹,烧金纸膜拜,求关圣帝君保佑一年财运亨通。
农历正月初五“接财神”的习俗,盛行于明清民国,迄今犹流传民间,唯“财神”即所谓赵公元帅,据说早在殷商时代已修道成仙。姜子牙辅佐周武王伐纣,他跑下终南山管闲事,站在商纣一边对抗义师,不幸阵亡,一道游魂被敕封为专管迎福纳祥的真神,麾下有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利市仙官四员小神供其使唤调遣。沾光于这套招财进宝的班底,赵公元帅便成了盼望发财者崇仰祀奉的对象。或谓其性懒而散淡,一年中仅在正月初五那天走下龙虎玄坛一次,而且是随意,不定去往哪一家,所以大家都在此日赶早鸣放鞭炮,焚香献牲,抑在前头迎接他。不过也有人打听到这位鹕裨谏帐桥├咴露眨虼瞬⒉蝗ピ跷宓哪置停歉脑?财神诞日“悄悄备办盛祭,指望他从后门溜进来享用。我们现在常能看到一些商家食肆在铺面店堂里置有或大或小的”财神龛“,平日电子香烛火高低明灭,忽于此日悄悄地摆上了四菜一汤,便是已经掌握信息的明证了。
财神只有一个,加上四员下属也只凑成了一个巴掌之数,想发财的人却有那么多,供不应求是明摆的,于是便有人主动出头,平衡供需矛盾,由此导致出一幅新的风俗画--”送财神“每逢初五之日,贫民乞丐三五结伙,戴起面具,扮成财神班底,号称”送财神“,也叫”跳财神“。主人例须当场送上钱币酬谢,否则便在你家门口或店铺前闹个不停,徒惹围观者哂笑,倒不如破费一点,快把这班”活财神“送走完事。穷光蛋扮活财神,抢财神变送财神,这出充满讽刺意味的街头闹剧,倒也稀里糊涂的迎财神习俗增添了不少额外的情趣。近年来结伙跳跃的”送财神“景象已经不见,起而代之的是单独行动--不声不响走到门前,拿张背面有不干胶的红纸财神像往门板上一贴,随即伸手讨钱,正见得时进俗易、推陈出新哩。
据说,财神爷是有钱人家供奉的,没钱的人供奉是不会显灵的。民间流传有”财神菩萨休妻“的故事:从前,财神庙财神身边总有一位端庄美丽的财神娘娘陪伴。后来这位善良的女菩萨突然不知去向,原来她被财神爷给休掉了。财神爷为什么要休妻呢?这要从一个乞丐说起。有个讨饭的叫化子穷得无路可走,讨饭路过一座古庙。进庙后,他什么菩萨都不拜,单摸到财神爷像前,倒头便拜,口里祈求财神爷赐财。赵公元帅见是一个叫化子,心想连香烛都舍了得点,还来求财?天下那么多穷叫化子,我能接济得过来吗?可乞丐心中想的正相反,他认为财神总会救济穷人的,富人不愁吃穿,求财何用?便不住地拜。这时,财神娘娘动了恻隐之心,想推醒打瞌睡的财神夫君,劝他发善心给这叫化子一点施舍。可财神爷不理睬,打了两个哈欠又闭上了眼睛。虽然是财神娘娘,可财权在夫君手上,夫君不点头,怎么好将钱赐给叫化子呢?娘娘无奈只得取下自己的耳环,扔给了叫化子。乞丐突然感到神龛上掷下一物,一见是一副金耳环,知道是财神所赐,急忙磕头,连呼”叩谢财神菩萨“。财神爷睁眼一看,发觉娘娘竟将自己当年送她的定情物送给了穷叫化子,气得大发雷霆,将财神娘娘赶下了佛龛。自此以后,数百年来就再也没有一个穷人是拜了财神而发财的。
民间还传说,财神即为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清代顾禄《清嘉录》云:”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又说:”今之路头,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谓五路,当时东西南北中耳。“五祀即祭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所谓”路头",即五祀中之行神。
第二篇:醉春节 话年味
醉春节 话年味
岁月无声,时序更迭。日复一日,寻寻觅觅,奔奔波波,匆匆忙忙碌碌,转眼又是新年春风料峭,山川相缪,映人面微笑。
剥开旧岁,忆儿时闹新年,山欢水笑映彩天,春联彩灯挂门前,心中喜乐甜。大人们满载一年希望,杀年猪,扫房屋,办年货,越忙越开怀。孩童们快乐无邪,穿新衣,拿红包,放鞭炮,个个嘻笑颜。看村村户户,道路铺满鞭炮纸,映红进出客主面。
今夕年,雪融腊梅天,五更钟鸣,突回首,道出不知冬归何处?新春如此曼妙轻步。让人醉新春,也让新春醉人,一醉醉了天下过年人。望一线工人,乘节日氛围浓,认真坚守岗位,用脑力、劳力、奋斗力换佳绩,用细心、真心、责任心提效率。观八方游子,顶琳琅风雪夜,踏上纤道归乡,把趣事、乐事、新鲜事同家人共乐,把心事、美事、成长事与家人分享。
醉轮回,相入影。叹新年,年年新,鞭炮相赛震,烟花竞争放。处处喜看桃符雅意,乐听爆竹童趣。但见一顿年夜餐,盘盘佳肴,味香情浓美心间,尊尊美酒,推杯换盏敬亲朋。祝福情未了,人人尽带酒靥回。最喜永夜良宵,悦看春晚。如此新年阑珊,几句陈词,怎书尽言?陶公有名篇,人生如过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第三篇:年味
年味
年味1
爆竹声中一岁除,中华大地传统的春节是所有炎黄子孙最重要的节日,也是整个中国最欢快喜庆的一段时间,从古至今,新年都是所有节日里最有“味道”的,这种令人回味无穷的“味道”,我们将它称之为年味。
年味,是家人团聚的味道;是游子回乡的味道;是亲友祝福的味道,也是相忘不快只留情谊的味道。在这样一个日子里,无论是什么关系的.人,见面只有纯纯的祝福之情,无关往事。年下无愁人,新年作为一年的开端,理所应当是喜气洋洋的,对于每个人来说,新年都是一件贯通五湖四海海内海外的喜事,这件喜事间,自然年味不会少。
往日的年味,无非是亲友团聚,大人给小孩子包压岁的红包,寓意新的一年无灾无难开心幸福,人们到熟悉的人家里拜年。随着科技日新月异,人们开始聚在火炉旁边看春晚、唠嗑、打牌,闲扯这这一年的得失和明年的愿望与目标,闲适而恬淡,安逸而舒心。现如今,年味变成了微信中抢抢红包玩玩接龙,年味在变,但是年味并没有减少,因为在意的人还在,味道就不会变。
年味,是世间最美好的味道,装住了酸苦辣辛,倾出了甘甜香色,人在,味道就在,味道在,家就不会远。
年味2
在听到老朋友来访时,他才慢慢地从床上起来,穿好衣服,走到客厅。客厅里没什么人,只有他的孙子和孙女,以及前来找他喝茶的朋友。他的儿子和儿媳,吃完年夜饭,地出去溜达,孙子和孙女,也是出去外面玩了好久,才刚刚回来。徒留他一人守家,长夜漫漫,只有寒风陪伴,便早早被孤独催去入睡。
他和朋友喝着茶,没有儿女陪伴,似乎就只有这样,不再说话。
孙子和孙女嗑着瓜子,看着春晚,不时发出笑声,用普通话谈论着春晚;他却一句也无法听懂。看着坐在电视机前捧腹大笑的孙子和孙女,他也只能默默地对老友说:“孩子们开心就好。”
这天是除夕,去年这个时候,儿子和儿媳不会四处游玩,孙子和孙女会在家门口的小巷里放烟花,他的一家人,会和他一起在客厅里聊天,知道他不识字,听不懂普通话,会为他用闽南话逐字逐句的翻译,他也能和家人一起欢笑。
不过一年,一切早已陌生……
他们,只想跨过那堵时空的'墙,回到去年,一家人欢声笑语的日子。
他们想要的,是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气氛,是饭菜的香和家人间暖暖的关怀。这才是熟悉的年味呀!
可又有谁能告诉他们,今年带来陌生的年味的人,是谁?
为什么就成了凄凄惨惨戚戚了呢?
年味3
春风徐徐吹来,盛开在腊月的梅花已经屹立在雪中。当春风徐来的那一刻,他伸了伸他的腰,抖起了精神……原来它也在期盼春天的来到。
这个年多姿多彩,这个年有足了的年味,这个年烟花漫天……
雪味,真巧!这个年有雪!
在风中飘飘洒洒,比星星还多,比棉花还白,比流星还美……屋顶上的烟囱,天线杆上的鸟影,远方的荷塘……一切都银装素裹,我的心灵回荡在雪白的世界里,只有被雪球打到了才转过神来。
火药味,想必大家都清楚,火药味是很难闻的,可是怪癖的'我往往觉得火药味很香,甚至是加油站的油烟味。当阵阵烟雾开始弥漫开来,将我们重重包围,烟雾好似吞噬了我们一般……耳畔的爆竹声夹杂着火药味,我感觉到了这个年有味儿……
餐味,夜,真宁静。耳边没有爆竹声了,可是热热闹闹地吃团圆饭的声音将我的听觉覆盖了,我的耳朵好似失去听觉了一般……桌上的丰盛的晚餐应有尽有。年糕、水饺、烤鸭、烧鸡……我真想窒息于这片空气之中。桌上的老老少少个个都不客气,一会儿工夫就将它吃个精光了。啊!好香的餐味!
年味=餐味+雪味+火药味。这个年真给力。
年味4
猴年新春的脚步越来越近,喜庆的灯笼、春联挂满宿城,大街小巷到处是提着礼品行色匆匆的市民,家家户户进入春节“倒计时”:大人们忙着置办过年的食物;孩子们帮家里打扫卫生;归乡的游子带着一年的辛苦和收获,急切地回家探望久别的亲人。春节在人们的眼中是神圣的,更是温馨的。但是,在走亲访友时,总会听到一些声音:生活越来越好了,年味却越来越淡了,过年越来越没啥意思了。
如今物质丰富了,人们想吃什么,超市、市场里多的是;想穿新衣服、玩好玩的,再也不用等到过年。天天都在过年,真正要过年了,哪儿还有年的味道呢?然而,“过大年”远不是吃吃喝喝那么简单,吃喝本身并不是过年的'重要内容,人们感觉“年味”少了,是因为吃喝以外的“文化”传统少了、淡了。吃喝追求健康、绿色,为什么非要大鱼大肉?亲友们多在一起唠唠“知心话”,不一定非要掺杂那么多的物质?在风俗上多来点讲究,日子才会增添生机。如果每个家庭都如此,过大年就能红红火火,中国人就能感受到越来越浓烈的“年味”。
其实,“年味”就在我们身边,在热闹的商家,也在缤纷的网上,让我们一起寻找“年味”,迎接新春的到来。
年味5
这几天,我充分体验到了年的“味道”。
大年三十早晨,外公忙来忙去。将近中午,外公从柜子里拿出一副对联,打开后对我说:“知道吗?每逢过年家家都要贴春联、挂灯笼,这是我们的传统习俗。”我仔细地读着大红纸上的鎏金烫字,上联是:人和家顺福星照;下联是:心想事成鸿运开,横批是:万事如意。预示着癸巳蛇年好运多多,万事如意。
贴完对联后,外公又拿出一个大红灯笼,可是一试验灯泡没亮。外公让我下去买一个灯泡重新安上,这一切都准备得十分妥当。
爸爸出车跑长途,三十早晨四点钟才赶回来。爸爸、妈妈和我一起在外公家吃团圆饭。席间,大家有说有笑,畅谈着一年中的趣闻趣事,其乐融融……
夜间十一点钟,我们又来到我的奶奶家吃年夜饭。每年我的奶奶都要给压岁钱。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我的奶奶给的压岁钱是以往的'好几倍。吃着年夜饭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解放前,有一个叫刘二爷的,家境贫寒,孤身一人。每逢春节都吃不上一顿饺子,邻居很同情他。每逢过年都给他端过来一碗热腾腾的饺子。
如今,每家每户的餐桌上,美酒飘香,菜肴丰盛,人们尽情地享用美食。享受太平盛世的幸福生活。我感到中国年是世界上最好的节日。
年味6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这一声声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中,我们再一次迎来了令我们期待已久的春节。不知从何时起,出游滑雪成了我们家的“年味儿”。今年的`奥运会恰逢在韩国平昌举行,真可谓一个“奥运”春节呀!为了提前体验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奥运雪场,我们全家决定从南通自驾游到北京开始我们的北京滑雪之旅。
经过14个小时的不间断行驶,我们跨越了3个省,行驶了1400多公里,终于来到了北京张家口崇礼滑雪场。
这里有湛蓝的天空,皑皑的白雪和清新的空气。我们换好滑雪服,租好滑雪板便直奔滑雪场。我们先来到了初级道。对于我这种“白金级”选手来说,滑初级道还不是小菜一碟!我一会儿走S形,一会儿又挑战过山车,最后来到又冲上了中级道。
滑完雪后,我们又来到了九华山庄来泡温泉。这里的温泉有的晶莹剔透,有的流水潺潺,还有的喧腾飞溅……我还和弟弟泡了一个很奇特的泉——泡沫温泉,泉水上满是泡沫而且充满了诗情画意。
这次春节我们过得很开心,但对于妈妈来说,却发生了个小意外,妈妈在滑雪中尾椎骨骨折了,但她仍然很乐观地说:“痛并快乐着,这就是我家的年味儿!”
年味7
背倚着木门,木门光滑而灰溜,散发出冬日阳光般的温暖灶膛里柴禾劈哩啪啦地响着。爷爷咝咝地抽着烟,向灶里添着柴禾。奶奶在锅台上翻炒着,烟气很快弥漫了整个厨房,呛得我咳了出来。
像单调的素描,漫山遍野萧索的颜色,但即使是这样,家家户户里还是一番热闹的景象。但这样对于孩子们来说,依然充满了欢乐,男孩子玩弄着那五毛钱一盒的摔炮,时不时拿出颗丢向坐在一旁吃糖人儿的女孩子们,而女孩子们呢,则会生气的追赶着男孩子们,空气中都充满了快乐的味道。
其实,孩子们最喜欢的`时刻,就是领压岁钱的时候了,那带着笑容的红扑扑的脸,笑容里却期盼着长辈们,把带着金光一般的压岁钱塞进手中…接过压岁钱,心里美滋滋的,比吃蜜糖还甜!
最期待的东西还是年夜饭,各式各样的菜,各香各色的汤,香得钻入骨髓,孩子们还没等到吃饭的时候,就挤在桌旁,脚不安分的乱踢着,就为了等待滋溜溜的吮吸一口汤,暖哄哄的。于是孩子们埋着头呼哧呼哧,不亦乐乎。
我喜欢年,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中国的一种传统节日,它给我带来了很多美好的回忆,他让我们中国人更团结,更有力。或许,这就是年的味道吧…
年味8
春节作为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习俗,年味就是之一。
一方水土,一方习俗。贴春联,挂灯笼,放花炮是外婆家的年味。外婆家在湖南益阳。除夕有最丰盛的年夜饭,有八宝鸡,里面放鸡蛋、桂圆、红枣……平时是很难吃到。大块大块的红烧肉,代表着新年的日子红红火火。清蒸鲤鱼预示着新年生活蒸蒸日上,年年有余……
吃过年夜饭,一家人围坐在火炉边,看春节联欢晚会,聊新年的愿望打算!而我还能收到长辈给的压岁钱,所以年三十也叫守岁!
午夜接新年,爆竹声响彻整个村庄,新年到……
大年初一,妈妈叫我早早起床,穿上新衣服。吃过汤圆,妈妈领着我在欢笑声中叩拜长辈,而且收获颇丰,领到不少红包。随后,叔叔开着车,带着祭品,拿着鞭炮去山上的'墓地给已故的亲人扫墓,妈妈嘴里念着吉祥的话语,眼睛泛红,久久不愿离去……我感慨万千!回去的路上妈妈告诉我这就是习俗,要我记住。
“正是今年风景美,万紫千红报春光”中国年是幸福年,乐趣满天飞,儿童喜乐年,大人随年过,一年又一年。我会去聆听,去追忆这过年的味道!
年味9
年味是什么?年味是一家人团团圆圆。平平安安。年味是什么?年味是看搞笑但又有趣的春晚……
我却认为:年味是放绚丽多彩的烟花。
除夕晚上,爸爸买来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烟花。我好奇地拿起一根长长的,细细的鞭炮,走到家门口,用打火机点燃了。我等了好久,还不见它有一丝动静,急性的我刚想拿起细看。不料,只听一声巨响,黑暗的天空中一眨眼就出现了美丽的烟花。我擦了一把汗,喃喃地说:“幸亏呀!”
烟花大小不一,形状更是不同。有的像香甜可口的'水果;有的像刹那间绽开的花朵;有的像一位年迈的母亲带着年幼的儿女……一炮接着一炮,一声巨响接着一声巨响,多姿多彩的烟花吸引了大大小小的人来观看。忽然,烟花不再响了,好像一个害羞的小娃娃躲起来,不愿出来,真有趣!我纳闷地想:怎么这么快就没了。我便随手一扔,刚想进家再拿一根。没想到,就在这时,烟花从后面孔里“嗖”地窜了出来。把我吓得九条命丢了八条半的命……真没想到:烟花也很调皮!
这就是我认为的年味,怎么样?有趣吧!
年味10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家家都在扫房子、整屋子、蒸馒头、包豆包、煎豆腐、炸丸子,整个小区都处处飘散着诱人的香气。大街上,车流不息、人山人海,买年货的店铺一个挨着一个。首先我看到了春联店,里面有格式各样的春联,最长的竟然有四米长;还有的'卖家边写边买,不少人都在围观,不时有人还发出一声声赞叹。对面一家爆竹店堆满了花样繁多的烟火、爆竹,有很多小朋友在和父母一起选购。再往前走是一家卖中国结的,店里挂着许许多多的火红的中国结。
继续往前走是一家干果店,那里卖瓜子、葡萄干、花生……光瓜子就有几十种,还有许多叫不上名的。菜市场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哪里有卖肉的:排骨、牛尾、羊肉……还有卖海鲜的:甲鱼、鲤鱼、黑鱼和泥鳅……还有牡蛎一样的贝类让我一看就流口水。前面还有卖菜的,最鲜艳的是彩椒好看极了。
人们手里大包小包,有的装满了采购的食品;有的拎着过年的新衣,还有的掂着走亲访友的礼物,大家的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脸。春节越来越近了,年味越来越浓了。
年味11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句诗充分表现了春节中的气氛。而现在春节也慢慢来到了我们身边。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上了各式各样的“福”字,小朋友们也换上了漂亮的新衣,正在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呢!
那些在外地生活的人们也喜气洋洋地准备回家过年。儿我们家的厨房也飘出了有人的香味。我到厨房,惊喜地发现大大正在开油锅!看着那一个个圆滚滚的肉圆子在油中翻滚,然后慢慢变成外表金黄变企鹅流油的有人圆子。再看看那一排排酥脆金黄的爆鱼,还有各种个怎样的美味,我的口水都快淌了一地了。
吃完了美味的年夜饭,我们当然要下去干一件最好玩的事了,就是放烟花!
我们拿着一束束烟花用火点燃它们,一束束烟花放出了巡礼的光芒,在黑夜的映衬下这些美丽的烟花是春节的.小精灵。不过,不能多放烟花,因为它会让我们地球的空气变得充满杂质。
观看“春节联欢晚会”也是过春节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这个联欢会上有的用洪亮的歌声向我们祝福;有人用优美的舞姿表现了新年的愿望。新年新气象,所有人都有新面貌,小草变绿了,树木长高了,人们也快乐了,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
年味12
一进正月,伴随着小巷间段段斑驳的围墙边拂过的一阵清风,村中便飘来一阵糯米饭香。几家的小孩又在双手握着那温暖的糍粑,咧着嘴,呵呵的笑着,糍粑的余温在空气中散开,孩子们嘴边还残留着是的`黄豆粉仿佛在诉说着过年的欢喜。
一大清早,阳光微醺,空气中的水汽弥漫空中还未散去时,耳边便传来了阵阵有力的号子声。那声音铿锵有力,原本还满是睡意的我一会儿便被那远处的声音吸引,竟是连鞋也顾不上穿,光着脚丫就在屋中大喊:奶奶!奶奶!我们家的糍粑什么时候打?奶奶笑眼盈盈地望着我,有些哭笑不得,笑着训斥道:真是个馋猫!
小时候的我,个子不高时,便踮起脚尖,才勉强看得见奶奶做的那蒸糯米的锅子。她打开盖子,水汽一阵阵冒出来,像一阵逃窜的小精灵笼罩在我眼前,过了好一会儿,我才看见那白花花的糯米。顽皮的我洗好手后都忍不住偷偷拿一块糯米当橡皮泥一般玩,奶奶望见我大多是装作没看见,实际却也是一人咧着嘴笑着。
我与奶奶一块儿嬉笑的时间结束后,奶奶便娴熟地拿出糯米放入麻食臼窝,再喊一声:打糍粑了——也不用多大声,声音便会自己回荡在小巷间。爸爸、爷爷、邻家的男人们都会跑过来。奶奶说打糍粑是个力气活儿,得让力气大的人来打。可我按奈不住,一定要试一试。不过刚拿起杵棍,腿就软了,爷爷便用他那宽大的手握着我的手带着我打。打的声音此起彼伏,声音随着杵棍有节奏的起起落落,也不知谁带的头,一起唱起了号子。另一家人也不愿落后,大家一边比着谁家号子喊得声大一边欢笑着。不知谁家门前还在惰懒晒着太阳的狗也睁开了眼望向这儿,不时传来几声犬吠。不一会儿,糯米在石臼中就打的软乎乎了,奶奶又拉着女人们一起开始做糍粑。
奶奶先用菜油沾在手上,再慢慢将糍粑捏成形,不过十几分钟便让原本东倒西歪的糍粑变成了圆润的糍粑。几轮下来,糍粑便也做好了,奶奶便拿出一些糍粑在炉上烤着。奶奶将糖塞入糍粑中,再过一会儿,糍粑便可以吃了。我也会沾些黄豆粉,咬到中间,糖随着热迅速在口中均匀化开,香软可口,香气四溢。巷中满是飘着糍粑的香味,一片热闹。
糍粑有很多做法,可我却偏爱这烤着的糍粑。现在想来,大概是因为一家人围着炉子坐着,有时聊聊天,唱唱歌,即便夕阳西下,在这样的冬天也不觉寂寞。
年味13
年味当然就是吃团圆饭的味道。这是年的味道,所以非常香,因为年味就是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吃顿饭的味道。
过年的时候,大家一起吃顿饭,那桌子上的饭菜又多又香,我光是站在一边看着,口水就快要从嘴里流出来了。
但是最香的并不是这一桌香喷喷的饭菜,而是脸上都挂满了灿烂笑容的这些和蔼可亲的家人们。他们平时都很忙,我们也没有很多机会见面,只有过年的时候我们才能一起吃顿饭。对我来说,这就是最香的年味。
年味不只有一种,那种年味就是小孩子们经常收到的红包。相信那些收到红包的人一定会非常开心的。
有的小朋友收到红包后就开心地拿起红包跑到妈妈的前面,边把红包递给妈妈边说:“妈妈,妈妈,你看,我又多了一个红包。”
有的小朋友每次拿到红包,他就会特别激动。那时,他会对妈妈说:“妈妈,你看,我的压岁钱己经这么多了,你能不能帮我买多些好玩的.?”
还有的小朋友年龄很小,会对妈妈说:“妈妈,现在我也有钱了,我现在也是个有钱人了。”
这些小朋友说的话都有一股年的味道,这年味是甜的。
年味14
春节是中国最盛大的节日,也称农历新年,节日欢庆时间最长,礼俗最为隆重繁琐,也是中国人最为重视的节日,这一天终于在万众瞩目下到来了。
在乡下,过年时有一种特殊的美食,那就是糖饺子。过年时吃糖饺子就寓意新的一年里招财进宝。财源滚滚。听婆婆说,以前办酒宴才用这种饺子,很多人带回家给小孩吃。
这次到乡下恰逢爷爷婆婆在包糖饺子,我赶紧凑过去看,只见爷爷拿来一块和好的面粉,切出一小块来,用手均匀地搓,拉扯成一个条形,再切成一小块小块的,好像一个个鼓鼓的方枕头,然后拿出一个空瓶子,把小枕头擀成一个个的小圆饼,爷爷拿起一块小心翼翼的放在手中,用勺子舀一勺特制的糖放中间,对折合上,用手捏合,最后别上一个个精美的花边,就大功告成了。妈妈试着做了一个,那饺子真是别具一格呀,前面开始很好,渐渐的`越来越小,妈妈看了,笑着对我说;‘来,你也来做一个。’我因为·笨手笨脚,所以婆婆递给我一个只剩最后一步的,我手有点发抖,照着样子做,结果成了一朵花,全屋的人哈哈大笑。
动物有‘四不像’,可我们做的饺子有‘七不像’。‘八不像’,因而引得我们捧腹大笑,爷爷笑红了脸,婆婆笑弯了腰,一屋的喜气洋洋!
年味15
大家都知道过年是一个非常喜庆的日子,在这一天的时间里,人们都是欢声笑语,街道都是灯红酒绿。
过年的时候,亲朋好友都聚在一起,吃着家乡的美味佳肴,喝着家乡唇唇欲动的老酒,在一起尽情的地吃、喝。
今年的年,还是和以往一样,热热闹闹地,大街小巷都挤满了人。到了晚餐时刻,年味儿要与亲戚家人们共同分享。随着科技发展,社会的'进步,就有许多人都在饭馆里吃,这样不仅便捷,而且饭菜也很美味!
不过我们在乡下,没有那么便捷,也没有那么美味,但是,这些饭菜是我们用自己的劳动所做的,而且我们吃地也放心;虽然没有饭馆里那么美味,但是这些是我们用纯正的蔬菜和鲜肉做出来的。
过了一会儿,我们的亲戚兴高采烈地向我们家走来,我一看就知道他们是来我们家吃年饭的。我带着我两个小叔来到一望无际地田野,我们看的顽强的野草从寒冷地雪地中钻出。真可谓:“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吃年饭了,奶奶从厨房里端出热气沸腾的“莲藕肉汤”。在吃年饭前,我们家乡有一个非常重大的习俗,就是“敬菩萨”,这个习俗是我们祖宗传下来的,所以固然重要。
热热闹闹的,开开心心的,这就是我家乡的年味儿!
第四篇:年味
年味
走着走着,年已悄然到来……
看都市的商场内,早上三四点的时候,已是忙碌的身影,南来北往的,捎包带筐的,顶着凛冽的寒风,匆匆忙忙的赶到批发点,各自准备着自己的货物,等候着和顾主交易着,讨价,还价,不时的还有几声争吵声……
夹杂着车辆的机械声,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年味。
赣南的济橙,四川的丑桔
云南的榴莲,越南的水龙果,五彩缤纷的农贸市场,汇集着成干上万的不同品种,和熙熙攘攘的人群,交织在那里,就像不同品种的花卉,浓浓的数发着各自的芬芳!
此刻的年味己演转成,老辈们畅饮着醇厚的二锅头,家庭主妇逛不完的商场,孩子们耍不完的娱乐场,手机微客们无休止的聊天。
随着人民生活物质的提高,人们己向更高生活追求,年已失去那一些古老的色彩。
相传古代,年是一种很凶的动物
一到年关就出来觅食,人们就用爆竹之声,来惊吓驱赶它,年便逃之夭夭,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年己成为华夏的最古老传统节日。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记得小时候,家乡最浓气氛是过年,小年祭灶送灶君,除夕祭祀添好运,一幅红红的对联,一顿热腾腾的年夜饭,劈哩叭啦的鞭炮声,构成了浓浓的年味!
此刻年在人们心目中,最大的愿望是:
万家团圆,国泰民安,一年更比一年强!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五篇:年味
年味浓浓
离春节愈近,年味也就愈浓......昨日早上上班,开车到单位门口,才看见这条街由北向南是封闭的,除了树立禁止通行的标志牌外,还有几名警察在站岗,本以为前方发生什么重大事件了,后来才了解到,因春节临近,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为了方便人民群众出行,购物集中、安全,特意在指定的街道安排商贩、店铺摆摊设点,文化部门和书法爱好者举办“迎新春、送春联"活动。
坐在温暖明净的办公室里,静静地品着一杯香甜的咖啡,听到窗外的各种叫卖声,心里洋溢出了一种滋味----年味。于是,按耐不住的特意走了一圈。
那种年味是所有人都能感觉到的,难以用语言形容和表述。它弥漫在寒冬腊月的空气里,散发在城乡每个角落里,无论你身在何方,不管你心在何处,浓浓的年味就像那陈年老酒的香味缠绕在身边。
浓浓的年味,浓浓的情。品种繁多的年货堆积如山,琳琅满目。步履匆匆的人们穿梭于各大商场超市,街头巷尾,精心为家人挑选着喜爱的物品,大人们在置办年货的同时,给全家老小一定得买过年的新衣服、新鞋。孩子们也要去书店挑上几本自己喜爱的图书,从他们敞开胸怀的微笑中,看到了年味,年味悄无声息地来了。
突然想起那时的年,虽然清贫而平淡,可那种清贫的快乐与兴奋,让我们刻骨铭心,那时候过大年是我们永远的诱惑,就是那种简简单单、亲情弥漫的中国年,让多少游子梦牵魂绕,让多少人回味无穷。现在,只有在梦中,在尘封的记忆里去体味、追忆那份幸福与快乐。其实,年没变,年味没变,一切都没变,只是你、我还有他们,我们都成熟了。如今的年富足、殷实,形式也很多,看春晚、吃饺子、打灯笼、赏烟花,短信、微信拜年,年的日程和内容安排的满满当当。
年味,已是越来越浓,冬日里的一轮暖阳,照亮了人们的心房,这年味,除了商场餐厅、车站码头、机场火车站等,还有政府关注民生的真情奉献,默默注视着专注执勤的警察同志,悠闲地走在街头,深切的体会到年味不仅仅是急匆匆的购物、忙乎乎的讨价还价,其实,它还有每个人心里那份浓浓的思念和深深地感动,同时还有真挚的祝福,祝福祖国在新的一年天蓝水清,绿意长春;坚强蓬勃,繁荣昌盛!祝福家人、亲人、朋友在新的一年快乐向上,健康平安!
青铜峡市道路运输管理所
陈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