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孟子辩论技巧
目
录
摘
要…………………………………………………………(1)一
辩论的意义……………………………………………........(1)二
孟子辩论技巧产生的背景及影响„„„„„„„„„„(1)三
孟子辩论技巧的研究„„„„„„„„„„„„„„„(2)
(一)孟子辩论艺术及其逻辑研究 „„„„„„„„„(2)
(1)孟子辩论艺术的概念„„„„„„„„„„„„„„„„„(2)(2)孟子辩论技巧的两个方面„„„„„„„„„„„„„„„(2)
(二)通过故事分析的辩论技巧„„„„„„„„„„„(4)
(三)孟子辩论技巧与孔子的比较„„„„„„„„„„(7)
四
孟子的辩论技巧在当代社会中的应用„„„„„„„„(8)
(一)孟子的辩论技巧对鲁迅小说的影响„„„„„„„„„„„„(8)
(二)孟子的辩论技巧对于当代生活的影响„„„„„„„„„„„(9)参考文献„„„„„„„„„„„„„„„„„„„„„„(11)摘要:儒家重要经典《孟子》,语言精工,逻辑严密,气势磅礴,说理透彻机智,感情充沛,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显示了高超的论辩艺术。《孟子》的论辩技巧因势而变,具有居高临下,善于统观全局的特点。包括两大方面:语言表达和逻辑推理。语言表达表现在四个方面:形象说理 ;寓情与理;欲擒故纵;避虚就实。逻辑推理可归纳为五类:喻证法;逐层推论法;破题直陈法;破斥两端法;另立新论法。孟子富有文采和感染力,对于后世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关键词] 论辩艺术
逻辑性
语言艺术
一 辩论的意义
我国现在正处在空前兴旺、繁荣的历史大发展时期,党的十三大曾经强调了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性,人民群众享有社会主义的民主和言论自由的权利。随着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人们的思维也日趋活跃,演讲和辩论重新受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重视,把它们作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启迪人们的思维,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途径。
二 孟子辩论技巧产生的背景及影响
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论辩
时势造英雄,时势造辩才,古往今来的雄辩家莫不都是时代的产物。古希腊的辩才辈出,是古希腊奴隶主民主制社会繁荣的标志和需要。当时以雅典为中心的城邦中,公民有权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他们可以出席讨论和表决国家大事的公民大会,可以在法庭陪审、起诉或为自己申辩;这些活动无一不要求公民必须充分使用自己的口舌来为自身的利益而奋斗。正因为这样,以智者为代表的雄辩家们便应运而生。
而我国的春秋战国之交,正是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大踏步前进的历史进步关头,新兴的地主阶级实行了一系列的较为开明的政策,出现了人和兴学、策士横议、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思想和文化的兴旺发达时期,孟子等人便是当时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在争鸣中,他们差不多没有一个不是“率其群徒,辩其谈说”的。当时一个很平凡的策士,通过游说,一经国君赏识,便可封为卿相。在激烈的军事和外交斗争中,这些能言善辩的策士,为主人出谋划策,奔走呼号,展开著名的合纵连横活动,其中孟子最为著名。孟子是战国时代的散文大家,也是一位有名的雄辩家.其门人公子都对他说:“外人皆称夫子好辩。”孟子回答:“我岂好辩哉?不得已也!”
由上所述,我们不难体会到:社会发达,必兴论辩。我国自从秦统一中国 开创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之后,先是“焚书坑儒”,继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直至明清两代禁讲学社、大兴文字狱,人民群众的嘴上都被贴上了封条,言论自由被取消了,莫谈国事成了人们明哲保身的处世格言,言谈稍一不慎,就有可能脑袋搬家,株连九族。那个时期专制主义横行,愚民政策强化,皇天之下,百姓们的口诀是:“祸从口出”,“少说为佳”;官场上的信条是:多磕头,少说话“;雄辩之士倍受压抑,民族思维停滞不前。当然,即使在这“万马齐喑”的漫漫长夜中,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爆出极富辩才的人物,如三国时期舌战群儒的诸葛亮,但这比起春秋战国时代的孟子等群雄竞辩的宏伟图景来,已属于凤毛麟角,寥寥无几了。郭沫若在《荀子的批判》(《十批判书》)中说:“孟文的犀利,庄文的恣肆,荀文的浑厚,韩文的峻峭,单拿文章来讲,实在各有千秋。”孟子的雄辩才能,犀利的笔锋,由此可见一斑。
三 孟子辩论技巧的研究
(四)孟子辩论艺术及其逻辑研究
(1)孟子辩论艺术的概念
孟子名轲,大约生于公元前372年,卒于公元前289年。作为儒家学派杰出的代表人物孟轲,是活跃在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和雄辩家。在这个时期儒家思想处于信仰危机阶段。当时的形势正像孟子所说的那样:“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所以,孟子下决心要“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邪辞”,并把杨墨作为神圣的使命。
孟子一向以为仲尼之徒自豪,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他将孔子的“天命论”发展为“天人合一论”;将孔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思想发展为“人性本善论”将空子的“君子、小人”观发展为“劳辛劳力论”;将孔子的“人本说”发展为“民贵君轻论”;将孔子的中庸思想发展为“执中有权论”;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心仁政论”;等等这些理论以“仁心仁政论”为中心,以“人性本善论”为出发点,以民本主义为线索,形成了颇为协调、并无矛盾的理论系统,这是孟子施展辩才的理论基础。在理论基础上孟子熟练地运用了各种论辩手段,成功地达到了他的论辩目的,这就是孟子的辩论艺术。
(2)孟子辩论技巧的两个方面
孟子辩论技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语言表达和逻辑推理
首先是语言表达技巧,语言表达技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形象说理 ;2)寓情与理;3)欲擒故纵;4)避虚就实
首先,形象说理。在《孟子》中则具体体现为善于巧喻。东汉赵岐《孟子题辞》中说:“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善于巧喻是孟子散文艺术的显著特色,也是孟子酷爱且运用得炉火纯青的语言表达技巧,孟子“喜以比喻宣达他的意见”“堪称比喻圣手”。综观《孟子》全书261章,其中93章总共使用比喻159种。比喻论证(简称喻证)是孟子用得最多的论证方法,它是根据两组类不同而理相通的类比论证。喻证因为类不同可以相比,理相通可以相推,它是一种形象化的论证方法。男子成家不合礼,则成钻逾之徒;君子出仕不以道,也是钻逾之辈。种庄稼不能拔苗助长,养浩然之气要直而无害。水往下流是水的 本性,人心向善是人的本性。这都是不同类的事物相比,因而相通而推出结论。孟子的比喻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他往往以生活常理就近设譬,运用灵活,精辟允当,一语中的,从而引起读者广泛的共鸣——既不同于韩非引述历史材料又不同于庄周的浪漫幻想,如牵牛过堂、齐人妻妾诸段。他的比喻是“浅近平易而生动有有趣,轻快灵便而又深刻贴切。”章沧授分析了《孟子》用喻的具体情况,认为孟文或以物喻理,深入浅出,或以事喻理,情理显豁;或以寓言喻理,入木三分,从而化抽象为具体可感,化深奥为浅近通达,从而增强孟子抽象论理的现实性,为孟文说理蓄势,使得孟子的论辩“开辟抑扬,高谈雄辩,曲尽其妙„„一纵一横,论者莫挡。”
其次,寓情于理。以一种温和的手段达到说服的目的,必须采用“因势利导的方法,借以激发对方的善端”,减少论辩的对抗,从而达到宣传、实现自己的主张的目的。无疑比喻是一种巧妙的办法。然而不论多么巧妙瑰丽的办法,必须以对方接受为出发点,孟子在这方面也是大家。要说服一个人,必须首先在其情感上找到共鸣点,“知其所说之心,可以吾说之”,达到心理上的契合。而孟子的譬喻中散发的幽默或者是讽刺,均让人在不觉间找到生活中的原型,思维随其而走,进入了孟子深邃思想的殿堂。——这是孟子的理,以譬论理。杨公骥认为,孟子以寓言故事作譬喻,从而使《孟子》更具文学性,虽然这些譬喻有时并不都能恰切地阐明其理论,然而却充分地表现了人物的感情,因而孟子使用譬喻“不是逻辑思维的产物,而是情感联想的产物,因此它也是抒情的”即以情感人!这也是孟子的语言表达技巧之一。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在感情波动时大脑思维及反应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孟子在感情上的诱导,也就是前文所说的“感情上的共鸣点”,从而使得对手尽管早已觉察出孟子逻辑上的漏洞,然而也只能张口噤声,不能反驳一字。如孟子论性善,杨译波指出,孟子“以亲情论性善,以同然论性善,还是以不忍论性善,从形式逻辑看,在概念一致和论证充分方面,都存在很多不足。”然而“又不能否认自己良心上没有善的根源”“无法反驳孟子在逻辑上的不足。”这是孟子的情,情理交融,使人分不清情与理,然而又只觉得孟子说的对。这就是大家的风格,尽管窗前浓雾迷蒙,他的思想还是如一束阳光照耀在你身上。
第三,欲擒故纵。“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予之”舌战用兵本无二致,订谋施计必须审时度势。以擒为目的,以纵为手段,为了擒敌之目的,必须先付出纵的代价。如《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六章》,孟子先以“臣”“士”作喻,远离讨论话题,陷齐宣王于彀中,随即话锋一转,矛头直指宣王,擒之于话锋之下,使得宣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凭借“纵”字诀,使整个论辩过程迂回曲折,摇曳生姿。“一反墨文说理之艰涩”“真是极尽曲折变化之能事”。
第四,避虚就实。毕竟不存在上帝,也没有大圣人,孟子的核心思想是“王道”“性善”,是实,其余皆属细枝末节,是虚。论辩的核心是不能变的,因此,对手的话题不在二者范围之内,对孟子来说便是“虚”。如何将虚过渡到实,孟子自有其语言上的太极推手,如《齐桓晋文之事》一章,齐宣王崇尚“霸道”,开头便问“齐桓晋文之事”,孟子则以“仲尼之徒无道齐桓之事„„无以,则王乎?”这样一段立场鲜明的回答,不仅表明了对霸道的态度,又机智委婉的将谈话引向了王道。这种话题转换艺术使得孟子能够在论辩不利的情况下反守为攻,转败为胜。
春秋战国时期也是我国逻辑思辨的发轫时期,孟子论辩之所以所向披靡,无往不胜,严密的逻辑性是其重要成因之一。孟子能“普遍而熟练地使用着形式逻 辑的思维规律和思维形式,其文章都有着严格的逻辑”,如孟子运用“别名”有别的逻辑知识,指出了好小勇不好大勇的错误,独乐乐不与众乐乐的错误。又运用“别名”有共的逻辑知识,指出了以梃杀人、以刃杀人、以政杀人的“无异”,败走五十步与败走一百步的“无异”。在论辩过程中,“孟子成功地运用了排中律和矛盾律”,从而“无论和谁辩论,孟子都从没有输过”孟子辩论中的逻辑推理可以归结为5类:
(一)喻证法;
(二)逐层推论法;
(三)破题直陈法;
(四)破斥两端法;
(五)另立新论法。
(一)喻证法:把一个事例作为一个前提或以喻为证立论或驳论的方法。如孟子以“攘邻之鸡者”“日攘一鸡,以待来年”来驳斥戴盈之“关市之征”“请轻之,以待来年”的荒谬观点。
(二)逐层推论法:在具体论辩中,穿插运用演绎或归纳法,从而使推理更加严密。如论性善,其立论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三个方面1)以亲情论性善2)以同然论性善3)以不忍论性善,通过证明“孩提爱其亲者,及其长,敬其兄”“心之所同然者谓理也义也”“孩童坠井皆有不忍也”三方面的立论成立,然后归纳作结得出人“性善”的结论。该论证方法好处是环环相扣,步步紧逼,气势沛然,逻辑性强,因而“具有高屋建瓴,势不可挡,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三)破题直陈法:直接提出论点,举例证明结论成立。如针对齐宣王“文王之囿七十里”“民以微笑”“寡人之囿四十哩”“民犹县大”的疑问,孟子首先肯定文王确实有囿七十里,宣王与之差别在于是否“与民同之”继而例证宣王对囿管理过严“民不得入内”,因而“民以为大”。该论证法的好处是论点鲜明,推理简洁,清晰明了。
(四)破斥两端法:针对论敌用假言推理与选言推理的综合方法进行的责难,孟子从容应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予以有力的破解。如《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一章》有任人曰“以礼食,则饥而死;不以礼食,则得食,必以礼乎?亲迎,则不得娶;不亲迎,则得妻,必亲迎乎?”孟子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的著名观点。并且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紾兄之臂而夺之食,则得食;不紾,则不得食,则将紾之乎?逾东墙而楼其处子,则得妻;不楼,则不得妻,则将楼之乎?”给予对方有力的破解。
(五)另立新论法:当论敌用假言和选言推理进行论辩时,采取肯定一面另提新论点,以击破对方隐含的错误观点。如淳于*与孟子论辩“嫂溺援以手乎?”淳于*欲先立一陷阱故先问:“男女授受不亲,礼乎?”孟子自然答:“礼也。”进而淳于*逼问:“嫂溺,则援之以手乎?”这是一个二难推理,曰然则不合理,曰不然又与孟子的核心思想相悖。而孟子则大言“不援则豺狼”并指出“嫂溺援之以手,权也”轻松化解。淳于*不甘失败,又逼问:“今天下溺,夫子之不援,何也?”又是二难推理。孟子只好打太极推手,另立新论点:“天下溺,援之以道”并还不忘反诘一句:“子予手援天下乎?”从而摆脱了对方言语的限制,为反击对手制造良机。
(二)通过故事分析的辩论技巧
通过齐桓晋文之事分析孟子的辩论技巧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 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17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王曰:“若是其甚与?”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
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辩论技巧一:掌握对方心理,进而因势利导
孟子能掌握齐宣王问霸政的目的只是想统一天下,故立即引导他讨论可达到统一天下的方法——行王道(仁政),促使宣王有兴趣与孟子继续谈下去。“保民而王”,国家富强正合于宣王之意,故他便有更大兴趣讨论王道,保民之道了。(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到“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提出“保民而王”的中心论点,肯定齐宣王能够保民而王。在孟子看来,王天下的关键在于行仁政,所以孟子首先提出“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然后再紧紧抓住齐宣王的“不忍”大做文章。在这里,孟子抓住了齐宣王“以羊易牛”的事例加以阐发。老百姓看到“以羊易牛”,以小易大,认为王是爱财;孟子则不同,他肯定王有“不忍之心”,只是没有把为仁之事继续扩展下去。这说明齐宣王已经有了“保民”的基本条件,具备施行王道的基础。同时也为下文论说宣王没有实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埋下了伏笔。
辩论技巧二:把握对方的漏洞,而又主动排解。
孟子主动提出难题(百姓对宣王的误解)责难宣王,使他内心自我矛盾,后却又主动为他辩解。目的是:(1)使宣王不得不佩服他。(2)为宣王开脱百姓对他的误解,讨悦他的欢心,更有兴趣与他讨论下去。(从“王说”到“王请度之”),剖析齐宣王的仁心未及于民,未成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首先,孟子以一组巧妙的比喻,正面引出“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的结论。其次以“挟太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这组对照性比喻,进一步阐明“不为”和“不能”的区别。最后顺其理势,引经据典,加以正面晓喻。说明王道并不难,最基本的就是“推恩”,“推恩足以保四海”,为齐宣王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孟子突设两个比喻,反问宣王“举百钧之而不举一羽,察秋毫而不见舆薪”是否可能。孟子用这两个比喻说明齐宣王能够对牛大施怜悯之心,却 对老百姓毫无恩德,这只能说明他不肯施恩于百姓。也就是说,齐宣王之所以不能“保民而王”,是“不为”,而不是“不能”。齐宣王就问及“不为”与“不能”有何分别。孟子又用“挟泰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两个比喻,进一步说明“不为”和“不能”的区别: “不挟泰山以超北海”—不能(难事)“不为长者折枝”—不为(易事)——恩及百姓如为长者折枝般容易
明确指出齐宣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为长者折一根树枝,这是多么轻而易举的事!接着,孟子重申恩及百姓结果: 恩及百姓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推恩、行仁政)1.天下可运于掌,可保四海 2.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不恩及百姓 不推恩,行霸政 无以保妻子 最后,勉励宣王实行王道。——应效法古之人(非齐桓、晋文霸主);请仔细权衡推恩不推恩 辩论技巧三:比喻、对比、排比手法
1.用比喻手法向宣王发问明显浅显问题:以不举一羽、不见舆薪、不为长者折枝比喻“不为”,以不能挟太山以超北海比喻“不能”“缘木求鱼”比喻“霸道”不可行,目的是请君入瓮,引出对“仁政”的议论,说明齐宣王不行仁政非不能而是不为。
2.正反对比: 以“挟太山”与“为长者折枝”对比阐述“不为”与“不能”的不同;以邹与楚战说明霸道不可得天下;与“不推恩”及其结果的对比,让齐宣王深知问题的严重性;
3.排比句式:3个“„„为不用„„”构成排比,增强语势;铺陈排比,迂回包围迫使齐王说出“吾不为是也”,直言道出齐王“莅中国而抚四夷”的“大欲”;(“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齐宣王不能实行王道,而一心要实行“霸道”。孟子先以“兴甲兵”几句,不直说霸道,却列举了霸道的种种害处,使齐宣王不得不说出“吾何快于是”,从而引导他说出“大欲”。“笑而不言”四字,写出宣王欲霸天下而又躲躲闪闪,不那么理直气壮的神态,极尽传神之妙。孟子明知齐宣王的“大欲”仍是霸业,却故意以口腹声色之娱来揣度,形成文章的顿挫,然后道破其“大欲”乃是以力争霸天下,点明齐宣王的“大欲”后,旋即以“缘木求鱼”这个生动的比喻,彻底打碎了他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使文势如悬崖坠石,有千钧之力。宣王不禁惊言:有这么严重吗?孟子再步步进逼,以邹与楚战为喻,说明齐若与天下对抗,强弱不均之势显而易见,从而导出小不敌大、寡不敌众、弱不敌强的结论,以使齐宣王彻底放弃“霸道”。霸道的危害既已讲清,孟子再正面铺写行仁政王道的威力,就不能不令齐宣王怦然心动了。从(“王曰:‘吾,不能进于是矣。’”到篇末),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经过对王霸利弊的说明,齐宣王表示愿意就教,孟子这才水到渠成地拿出了他的仁政主张:(1)“制民之产”——发展农业;(2)“谨庠序之教”——重视教化。
使百姓有恒产,足以饱身养家,然后再对他们施以礼义道德的教育。这一王道仁政模式,以排比句对称说出,说王道制度,极言其利。只要做到这一点,老百姓归附,犹如万条江河归大海,形成“孰能御之”之势。最后以一幅王道乐土的美好画卷作结,激发起齐王行王道的信心与雄心。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孟子在辩论中所用的各种论技巧。
(三)孟子辩论技巧与孔子的比较
在思想史上,“孔孟”并称,孟子以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和捍卫者而闻名,其 思想的犀利和性格的刚烈在先秦诸子中独树一帜;《孟子》文章议论风发,文辞华赡,气势磅礴,奔放不羁,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是极富感染力的文学散文。20世纪以来,传统经学瓦解,作为儒家重要经典的《孟子》得到了多学科多领域的广泛研究,文学研究是其中之一。关于《孟子》一书,研究者认为,今存内七篇其体式虽不脱语录窠臼,但“所记对话,多于独白,对话复以往复辩论之辞为多”;成书方式亦与《论语》出于弟子和后学众手“论纂”不同,而是由孟子“与万章、公孙丑等亲炙弟子一次纂成,故全书一致耳”;论说方式与《论语》等春秋之文重在“立意”和“见志”的“陈述”有异,而更多带有战国之文的“论辩”色彩。在先秦儒家之文中,《孟子》素以富于“文学”性而著称。郭沫若将其列为“战国散文四大家”之首,刘大杰称扬:“当代的儒家作品以孟子最有文采,他的散文对后世很有影响。”纵观20世纪的《孟子》文学研究,涉及面广泛,从散文艺术的角度看,主要是从语言艺术特色及其修辞技巧的运用、论辩艺术及其气势风格、文章的逻辑性及其文体特征等方面展开的,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对于子》的语言特色,一般认为与《论语》基本相同,属语录体,而多由对话所组成,明白晓畅、通俗易懂,但比《论语》更有文采和富于气势。柳存仁认为,《孟子》之“记言文字,极见流利丰畅。”刘大杰认为:“孟子的文章不仅文采华赡,清畅流利,尤以气势胜。”谭家健发表于50年代中期的《略谈〈孟子〉散文的艺术特征》一文对孟文语言艺术特征作了细致而独到的分析,认为:孟文语言给人的“第一个印象便是明白晓畅”,这是因为它不事雕琢,不用生僻的词汇和蹩扭的句法,加之善于精工刻镂,精辟准确地使用词汇,平实浅近,干净利落,“有一种爽朗明快的风格,给人朴素自然的美感”。谭氏并由人物语言入手,分析了《孟子》的人物形象,认为孟文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生动而复杂的孟子形象,他具有“豪爽直率、泼辣大胆的个性”,“锋芒毕露、痛快淋漓的风格”,“基本上是当时先进知识分子的代表”;而作为议论散文,既没有曲折的情节,也无法描写繁复的活动,主要是利用个性化的人物语言,通过孟子自己说的话,“塑造一个栩栩如生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在50年代初中期人们大多只注重诸子散文思想内容的评判,而忽视其艺术特征探究的背景下,谭氏之论引人注目,而由人物语言入手把握论说散文中的人物形象,亦令人耳目为之一新。杨公骥认为,《孟子》的“语言严谨而流畅,委婉而犀利,雄恣而细致,在生动泼辣的语言中,流露着强烈而鲜明的感情”,使“孟子的性格活现在纸上”,从而充分地表现了孟子的个性特征。
四 孟子的辩论技巧在当代社会中的应用
(一)孟子的辩论技巧对鲁迅小说的影响
提到孟子的辩论技巧,我们会想到当代的文学家鲁迅,鲁迅先生的文章犹如尖刀一般,笔锋锐利,在鲁迅的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孟子辩论技巧的影子,孟子的辩论技巧对于鲁迅的小说也有着深刻的影响,孟子的语言表达的技巧:形象说理、欲擒故纵、避虚就实在鲁迅的小说中有了体现。
首先,在鲁迅小说中,常常有一些句子意味深长,常常给人以深刻印象,显示着鲁迅特有的思致与笔调。达到形象说理的效果。例如,《孤独者》中魏连殳在绝望中折断傲骨,“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也包含了对“先前的我”与“现在的我”的思辩,而这一思辨式的描写对于小说中的人物,对于整篇小说的内容而言,无疑是非常重要的。那种对灵魂的拷问,那种包含着极度痛苦和忧愤的对自己人生道路的总结,使人物性格得到了更深的表现,也使小说笼上了一层深深的人生之慨。而且体现着鲁迅对他的人生体验的论辩式的总结,体现着鲁迅式的思维。
其次,在鲁迅小说中,欲擒故纵跟避实就虚也随处可见。《祝福》小说中“我”与祥林嫂关于死的有无的对话之后,作者这样描写“我”的心理:“我这答话怕与她有些危险。她大约因为别人在祝福的时候,感到自身寂寞了,然而会不会有别的意见呢?——或者是有了什么预感了?倘有别的意思,又因此发生别的事,则我的答话委实该负若干的责任。但随后也就自笑,觉得偶尔的事,本没有什么深意义,而我偏要仔细推敲,无怪教育家要说是生着神经病,而况明明说过‘说不清’,已经推翻了答话的全局,即使发生什么事,与我也毫无关系了。”这段话简直就是自己和自己的辩论。如果将其中的连词加点则不难看出这段沉痛中透着一丝幽默的推测与辩解,是曲尽思路翔回曲折之妙的,实在是议论文的运思和笔法;这种论中有辨,辩中有论的心理描写正体现着鲁迅的特色。
总之,论辩是鲁迅小说的重要因素,是鲁迅小说的重要艺术特征。论辩性不仅体现在鲁迅小说的叙述描写中(特别是心理描写中),而且体现在对人物的刻画中,体现在主题构成与艺术构成中,体现在鲁迅小说的各个艺术层面。鲁迅艺术思维的论辩性,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创作现象,而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现象,是鲁迅自己的思想品格与多方面的影响的合力造成了他的这一思维特征,而最终却由他的小说创作以最适切的被充分小说化了的方式体现出来。
(二)孟子的辩论技巧对于当代生活的影响
孟子要彻底消除的“关市之征”,作为国家对商业活动的征税制度,是古代国家和现代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一般来说,只能“轻之”,而难以“去之”。孟子认为其不仁不义,才把它比喻成“偷鸡”的。孟子的这种思维方式,反映了“价值理性”的特征,即把是非善恶当作判断的标准,立场鲜明,嫉恶如仇。但在它的对面,还有另外一种理性:即考虑到可能性和具体方法的理性,所谓“工具理性”。对于以修辞手段进行说理的方法,也许不能用正确与错误这样的硬性标准,而应该用“强”和“弱”这样的柔性标准。特定的修辞手段,有说服力强的一面,也有说服力弱的一面。对于有些人可能是强的,对于另一些人可能是弱的。判断其强弱,要看具体的受众。一般说来,孟子这种通俗、形象的论证方法,更容易能够得到普通大众的认同。在今天也是这样。但是,对具体问题的分析研究,特别是对方法和可行性的研究,则是我国古代思想资源的缺项。孟子尤其突出。
就中国的公共问题来说,人们应当以孟子这种以民为本的价值理性与“何待来年”的紧迫心情来积极推动政府革除弊政;而政府有关部门和专家,也应当向公众耐心说明一些改变的具体困难来求得公众的理解。
梁惠王向孟子请教。孟子先提出一连串问题:
“用棍棒和刀子杀人,有什么区别吗?”
梁惠王答:“没什么区别。”
孟子问:那么,用刀子杀人和用(弊)政杀人,有什么区别吗?“
梁惠王答:“也没什么区别。”
孟子说:“厨房里有肥肉,马厩里有肥马,而百姓面有饥色,郊野里横陈着饿死的尸体,这就等于率领着野兽一道吃人啊!”
这一段问答,孟子之后,千古未有,与其说是雄辩,不如说是尖锐的政治批判。值得注意的是,对话中贯穿着一系列具体物象构成的修辞:由棍棒、刀子,到肥肉、肥马和死尸——只有“政”是抽象的。孟子正是通过具体形象的生活物象,把弊政的恶性揭示得非常鲜明。其间的逻辑就是这些事物之间具有价值倾向上的同一性——而不论途径、方法是否相同。
孟子鲜明的“民本”立场,在当代建设和谐社会的中国,可能成为拓展人民福利、推动社会进步的思想资源。而孟子的辩论术,可以为当代公共议题的讨论提供可以借鉴的说服方法。但要注意的是:孟子强于推论而缺少分析,重视不同事物之间在价值倾向上的相同性,而忽略事物之间在程度、途径、方法和可能性之间的差别。后者,需要当代人更为严谨、科学的态度。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需要增强我们的辩论能力,把孟子的辩论技巧应用于生活中,要知道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是:辩论能力。我们可以期望,在现代中国,辩论活动必将结出丰硕之果。
参考文献:
洪波.《孟子》散文中的论辩方法
宜宾师专学校
1982年 郑振铎.中国文学史
北京大学二院对过
1932年 郭沫若.十批判书
重庆群艺书社
1945年 杨译波 《孟子与中国文化》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0年 段凌辰.《孟子》之论辩术
中山大学语历所周刊 1929年,
第二篇:辩论技巧
下面这个是从网上找到的一篇对方辩手的一辩陈词,大家看下,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各位同学们好,评委好。今天我方的论证观点是;在校大学生思想不应该复杂话。
大家都知道,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个人主义的盛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自我利益,以自我为中心。各种不良社会风气不断的侵蚀着我们的头脑。当然,象牙塔笼罩下的大学生们也无可避免的被卷入其中。
从马加爵事件到(再找个不好的事件),这些,充分的暴露出当代大学生思想的一种浮躁与复杂化。
首先,作为一名在校学生,我们的首要职责就是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这点没人否认吧)围绕这个基本出发点,一切不利与学习的思想都应该为其让步。古人云;一心不能二用,如果我们都把心思放在了怎么去出名,怎么去赚钱,怎么攀爬到学生会的高位,那么,我们还谈什么学习呢?
其次,从远古到现代文明,人的进化不是从一种野蛮的杀戮与欺骗到一种和谐的共存与发展。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是经过知识洗礼的,我们的精神更应该是文明的,作为新时代先锋的我们,更应该是以身作则,践行一个知识分子所应当具有的精神面貌。
最后,诚实。守信。待人和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与美德。八荣八耻更是胡主席的谆谆教导,作为一名学生,一名大学生,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是现代话建设的主力军,我们现在自身的修养和思维
方式将会深刻的影响我们以后的思想与价值观。因此,我们应该树立一个与人和谐共处,平静友善待人的心态,远离不良风气所带给我们精神上的污染。等到我们踏入社会后,把这种良好的思想风貌传播出去,共同构建我们美好的和谐社会!
下面是针对上面这篇陈词所想到的对辩和我们能提出的问题。
1.复杂不是一团乱麻,而是有条不紊的逻辑!思想复杂化不是思想变态化!不是每个思想复杂的大学生都去走背离社会背离人民的道路,相反,那些攀比成风、勾心斗角的大学生,正是思想不够复杂的表现,真正思想复杂的大学生,是会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的。试问,一个思想不够复杂的大学生,如何正确的找到自己的位置?如何能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周恩来在上学期间,有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思想,他没有只一味的学习文化知识,如果不是这种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复杂思想,能造就我们伟大的周总理吗?
3.思想简单的人只知道“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思想复杂的人还知道“早起的虫儿被鸟吃”!大学生只有思想复杂化,才不会在步入社会时受太大的挫折!
4.请问对方辩友,人,是否能一口吃成胖子?我们上大学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步入社会而上大学还是为了上大学而上大学?(对方应该不会正面回答,他们会回答上大学是为了更好的学习文化知识,不应该搞复杂的思想。)然后我们回答“众所周知,人的思想转变是需要一个时间过程的,如果大学期间只注重学习而忽视思想的建设,在毕业后,面对思想复杂的社会人,我们如何应对!我们不可能瞬间改变自己的思想。社会是残酷的,不会给我们三年五载去磨合我们的思想。适者生存,只有拥有好的思想的大学生才能更好的步入社会。”
5.请问对方辩友,如果一个苹果掉到你头上,你会怎么想?(对方如果回答的是想的比较简单,就回答,如果当年牛顿的思想也是这么简单化,也行我们
现在还不知道什么是万有引力。如果对方回答的很复杂,那就微笑着说,感谢对方辩友这么精彩的发言,这么复杂化的思想,谢谢你们支持我方观点。)
6.现在社会上涌现出一批批的高分低能儿,请问对方辩友对这个事实有什么看法?(思想到不了一定的高度,学了也不会用,我们缺少的不是学习的精神,而是学习的态度,只有学习的态度端正了,才会更好)
7.二辩盘问:请问,人和机器人相比,哪个的运算能力更强?再请问,哪个才是主宰者?人和机器人的区别是什么?(问完后总结)人和机器人的区别在于,人有复杂的思想,而机器人只会按照人的思想去运作。大学生的思想复杂化,使我们变成真正的人,而不是只简单拥有科学知识的机器人!思想复杂化的大学生才能成为世界的新任主宰者!
8.对方可能会问,请问对方辩友痛苦过吗?(回答痛苦过的话,正是中了圈套。他们会说,思想复杂化是痛苦的源泉…)我们不能回答,只能反问:请问对方辩友幸福过吗?生活中简单的幸福毕竟很少很少,有很多幸福,很多感动,都是精心策划出来的!我们生活要乐观,为何去追忆那些痛苦呢?
9.对方问“有多少人因为把简单的事情想的太复杂,最后无法收场”,回答:是不是有更多的人,把复杂的事情想的过于简单,而铸成大错!
10.如果对方问1+1等于几的问题,就回答等于2,回答其它的,对方可能会说思想复杂化会让很多大学生研究无聊的问题。回答等于2,他们也许会说我方的思想也不过如此简单,这时候,我们就可以说思想复杂化不等于思想扭曲化,对于科学知识还是要相信的!
就想到这么多了,也想不到什么特别刁难的问题。。靠大家发挥了!下面附上一些辩论技巧:(网站上找的,感觉有用,我们当年用到好多这里面的技巧)
近期是各大高校社团节火热进行中的时候,辩论赛作为一个经典项目是必不可少的,这里交流一下辩论的几点小技巧。
一是组织者,也就是谁才是 “灵魂队员”,“主攻手”其组织、应变能力如何?二是整个队伍有没有相互弥补漏洞的默契,有没有为灵魂队员推波助澜的感应能
力?
三是准备了几个方向的问题,这些问题能支撑多难的场面,能够支持多长时间?四是对于非常艰难的、苛刻的尖锐问题,本方研究到什么程度,有没有好的应对策略?
在辩论中经常出现两个极端:一是只讲防守,结果辩来辩去,战斗都在自己一方进行,对对方的观点根本不构成任何威胁,这样就不可能取得胜利;二是只讲进攻,对对方提出的证据和问题,不敢正面回答和辩论,在心理首先已经胆怯,这样往往是自己还没有攻破对方的堡垒,自己却已经失去阵营。
攻击的技巧
1)设置两难。即设置两难的问题,无论对方怎么回答都会落入设下的圈套。但要把握好辩题,不要偏离主题。
(2)主动引申。即将对方的某个事实、某句话加以扩大化的引申,为本方赢得主动,并使对方陷入被动之中。
(3)以矛攻盾。即将对方论点和论据间的矛盾,抓住对方队员队员与队员之间的矛盾,并连续追击迫使对方紧紧跟随本方牵着对方打。
(4)简问深涵。即问题很简单,但涵义很深刻,与辩题密切相关。一定要以最精炼的语言问出最深刻的问题。使对方无法快速回答,在气势上压倒对方。
(5)熟事新提。人往往对于身边、自身很熟悉的事物却不经意,或非常熟悉却只知道大概却不明白它的详细。一般对这类事情提问,也很容易让对方陷入被动。
(6)多方追问。即从几个方向、几个侧面、几个层次上同时问一类问题。但是要注意的是,这类问题必须对准一个核心,即辩论的主要立场和观点,以造成合围的阵势,使对方没有招架的能力,更没有回手的能力。
(7)夹击发问。即两个回多个人同时问同一类或一个问题,造成夹击态势,使对方顾此失彼。
(8)问题同异。即面对同一个问题,以不同的角度提问,使对方难以自圆其说,应接不暇。
(9)异题同问。抓住对方的不同问题、不同表述加以归纳,概总而问,从问题的深度与高度上使其无法把握,无力应答。
(10)反复逼问。对本方提出的对方非答不可的问题,对方闪避了,就可以反复逼问,但是一般不能超过三次,不可以无限发问,那样反会造成无题可问、或令听众厌烦的负面效果。
(11)同义反复。即同一个问题,用不同的语言方式(或角度不同,或问语不同)发问。这类问题,多为辩论的主要立场、观点方面的问题。
(12)激情提问。即用心理暗示的手段,直击对方情绪层,使其激动,引发情绪连动,从而淹没对方的理智。但是要注意不能进行人身攻击,也不要胡搅蛮缠。
(13)布陷发问。也就是布置一个陷阱,让对方来钻,使用连环的技巧是对方一步一步走进陷阱。
(14)长抽短吊。即忽然提这样的问题忽然又提那样的问题,不离辩题却又忽东忽西,用跳跃性的思维来打断对手的节奏。
(15)充分煽情。在提问或回答的时候尽量以幽默诙谐的方式引起公众的共鸣,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充分调动观众,在气势上打压对方。
防守技巧
当对方对自己的观点或者证据提出一些枝节质疑的时候,可以不予以回答,但当对方对自己的基本观点提出质疑时,则必须简明扼要地回复,并进行辩护和解释。只有澄清自己的基本观点,才能够有充分的空间和时间攻击对方,如果不进行必要的辩护,进攻就会显得强词夺理,理屈词穷。防守就是最有效的进攻。
还有,就是千万别冷场,在自由辩论的时间里,当我们问对方一个问题对方回答不上来时,立即抛出第二个问题,不要冷场!最好事先准备好10到15个问题!问完问题要及时坐下,不然会计算时间的!自由辩论期间,要牵着对方走,不要被牵着走!一二三四辩每人要至少站起来过两次,不能一个人光站起来,其他人坐着不动!
第三篇:辩论技巧
第一段文盲的论证是错误的辩论
那是考虑缺仁或智的情况,而这是一个比较辩题
即两者都不可缺,而是哪个更重要的问题
后面几段也有类似问题,这是要扣分的辩论赛应该忌讳的现象
1,倒带 就是把觉得刚才没有说好的话,原话重复一遍,这样是很影响 比赛节奏的,同时越说越没有自信。在新手比赛时候,陈词的时候容易出现,答辩的时候也会出现:“ 也就是说,也就说„„”“我们没有否定abc,----忘了说事实上 3个字,于是---接着补充,事实上,我们没有否定abc” 在陈词中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可以拼命的把辩词的末尾部分 背熟!因为知道自己即将的发言会滚瓜烂熟会行云流水,对于刚才的 口误会有很好的心态处理。2,无价值补充 就是觉得刚才的太深奥,观众可能不懂。又补充一点废话 其实,表达,是越清晰越好,而不是话越多越好。说得多,更不是 说话清晰的标志 话说的太多,观众反而会听迷„„
雄辩高手——辩论赢家的智慧韬略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辩论,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单位,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公共场所,人们或者为重大的国家决策,或者为琐碎的生活小事而展开辩论。有时候,辩论会产生出一些共同的见解;有时候,辩论以面红耳赤而告终。不管怎样,辩论与人们的生活如影随形,息息相关,辩论的影响无处不在。在辩论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了一些现象。比如,总有人在辩论中滔滔不绝,也总有人经常处在哑口无言的境地;总有人气势如虹,以堂堂之气树正正之旗,也总有人偷梁换柱,以小巧机变而取胜。后者,我们将其称为诡辩,与之相对,我们把前者称为雄辩。雄在何处?99国际大专辩论会冠军得主西安交通大学队教练韩鹏杰将其总结为:铁立论、美意象、快思维,比较全面地概括了雄辩的特征。而西安交通大学队也正是凭借着这三大法宝,以大漠风沙一般之势卷走了A组冠军和最佳辩手奖。雄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的外在表现就是强有力的,这种强有力的感觉还可以分解出多个子感觉:一个是勇,摧枯拉朽,势如破竹,无可抵挡,在辩论中的这种情形就是使对方无话可说,哑口无言;一个是大,气势恢弘,视野开阔,材料丰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一切与题目有关的内容皆可拿来为我所用;还有一个是精,简明扼要,没有废话,无哗众取宠之嫌,有画龙点睛之意,听之如拨云现月,豁然开朗。在实际辩论中,这三种子感觉交叉运行,共同组成了雄辩风格。塑造这种风格必须借助两个工具:一个是思维,一个是语言。思维是内在的,起决定性作用的;语言是外在的,起烘托作用的。思维的核心是逻辑。复旦大学教授张蔼殊曾经说过,逻辑是不能够被打败的。强大的逻辑犹如万里雄关,根基深厚,无可撼动。在它面前,如果不是同样强大的逻辑,其他的进攻都犹如蚍蜉撼树,隔靴搔痒,只能损其枝叶,而无法动其根本,其散发出来的严谨、雄壮之美直通人的心灵,使人感受到强大的震撼力。逻辑能力对于辩手而言,就像是罗盘之于轮船,导航仪之于飞机,一旦缺失,就会迷失方向,溃不成军。为什么逻辑是不可战胜的?列宁曾经说过:“人的实践经过千百万次的重复,它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格固定下来。这些格正是(而且只是)由于千百万次的重复才有着先入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这段话鲜明地表明,逻辑的法则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不断重复着的人类生存活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逻辑所具有的那种不可战胜的力量归根到底表明,在人的生存活动中形成的某些客观的关系是不可违背的。比方说,在日后被李为经典的“人性本善(恶)”的辩论中,复旦大学就确立了;套强大的逻辑构架:人性是人所为人的根本特性,恶是人类欲望的无节制扩张,善是对人类欲望无节制扩张的制约,恶花所以能结出善果,是因为如果人人自利则无人能自利,因此在冲突中产生制衡,这就是最早的善端。而正方台湾大学的立论是:善印良心,恶即恶行,但他们无法解释出善花如何结出恶果这一命题。双方从逻缉架构上首先分出了高下,因此在实际的辩论过程中,反方能够高屋建瓴,居高临下压着对方来打,从而取得了比赛的胜利。这种逻辑力量不仅体现在整体的架构上,也体现在对某些具体问题的分析之中。在99国际大专辩论会A组决赛中,当正方自由人胡渐彪针对反方所提出“美是主观感受”而举出针尖和针刺到手中的感觉是截然不同时,听来真有一种振聋发聩之感,这不正是从逻辑上明明白白地告诉对方,您讲的那个主观感受叫美的感受,但它和美本身截然不同。再如针对正方所提出的美是可以脱离人的主观存在的立论,反方三辩一针见血地指出,其实对方论证的是美可以脱离一部分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那是因为另一部分人主观上认为它美,这就从逻辑上撬掉了对方的根本,使辩论上升到一定的美学讨论的核心,难怪余秋雨先生赛后点评说,这样的陈述已达到让人动容的程度。如果说,逻辑是雄辩的核心的话,那么语言就给它披了一件美丽的外衣;如果说逻辑体现的是理性之美、思想之美的话,那么雄辩的语言就体现出一种雄壮之美、矫健之美,它犹如万里黄河,自九天滚滚奔流而下;犹如喜马拉雅之鹰,在蓝天白云之间自由翱翔。那种气吞山河的气势、雄姿英发的气质,挟泰山以超北海,让人无法抗拒它的魅力。当我们听到胡景晖用尽全身的气力喊出“祖国啊,我的祖国”时,当王世军慷慨激昂地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唤时,当蒋昌建严肃地说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注定要用它来寻找光明”时,我们感受到真正的心灵震荡。
逻辑和语言构成了雄辩的全部,一般说来具备这两种能力的人基本上具备了雄辩家的素质,但要真正成为一名雄辩家,还必须借助一定的技巧。我们将之称为雄辩韬略。应当说明,这些技巧并不是全部的辩论技巧。对于有些不属于雄辩范围的技巧,如移花接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类,我们并未收入,原因是它们基本上都带有巧诈权变的特征,再往前走一步就是诡辩,不符合上文我们关于雄辩特征的说明。从根本上说,辩论是用来激发思维、启迪智慧的。说它是游戏也,说它是娱乐也罢,归根到底,我们还是可以从辩论中学会许多以前所不具备的东西,它已经构成我们生活生存的一部分。辩风体现着作人。我们之所以提倡雄辩,也正因为雄辩带给人的是智慧,而诡辩带给人的是权谋;雄辩使人更崇高,而诡辩使人更卑琐;雄辩使人更严谨,而诡辩使人更浮躁;雄辩使人更豁达,而诡辩使人更小气;雄辩使人更热爱辩论,而诡辩 使人更厌恶辩论。
在辩论的道路上,诡辩、花辩、戏辩层出不穷,但大都是县花一现,从来也没有任何一种其他的风格,能让我们感受到真正的思想的魅力,万古长青。那么,就让滔滔雄辩之风,荡于天地之间,荡于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让阳光永远存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第四篇:辩论技巧
辩论技巧
第一条 Just a game
辩论赛不是学术,更不是小品,他只是一个游戏;请不要将其学术化,更不要将其庸俗化。
第二条 永远记住说服观众
作为一个辩手,反驳本能是正常且必要的。但别忘记,对手是永远不倒的,观众却是可以说服的;对手是永不认输的,观众却是可以判你胜利的。说服观众,是辩论赛取胜的关键。
第三条 观众上帝原则
既然辩论赛以说服观众来取胜,那么观众就是我们的上帝。永远不要抱怨观众错了,抱怨观众层次低,或者观众不理解。错的只有我们自己,没有成功的说服,再完美的立论和技巧也是失败。在这里请注意,当一个观众到达辩论场时,他对辩题可能根本没想过;在比赛中,他也很麻木、并且容易走神,知道你该做什么了?
第四条 评委也是观众
当然,这个观众群体是有些特殊的,但究其本质,仍然是观众。请不要抱怨评委不懂辩论,定罪的陪审团中需要几个法学专业的人?
第五条 尊重对手
你很喜欢喊“对方辩友”,可你真把他们当朋友了么?你为什么着急,甚至凶神恶煞?很简单,你没真正把他们当朋友。事实上,正是对手的存在使比赛充满趣味,他们总能让你发现很多自己一度忽略的问题,于是你成长了。他们,只是和你一起讨论问题的辩友。
第六条 尊重辩题
这个辩题很不公平么?你很不利么?OK,你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到了。
第七条 绅士原则
明白了以上几条,你应该懂得,辩论是一个高雅的游戏。永远记住,不要把辩论弄成吵架,尽管你总是很想扑上去。有的时候别人对辩手敬而远之,这到底是他们不理解还是我们自己错了,想过没有?当然,想当一只讨大家一笑的红脸猴子也可以,只要你愿意。
第八条 功利性原则
辩论赛不是辩论,或者辩论学。作为辩手,不要务虚,更不要故弄玄虚,你能明白的。简单说,比赛中要争取胜利,比赛之外要看淡胜负。前者是做事,后者是做人。
第九条 好思慎辩
每个辩手都有反驳本能和表达冲动,但真正让你成长的却是不断的思考。用脑子去辩论,对事不对人的辩论。
第十条 普通话原则
上过课吧?你喜欢那些枯燥抽象、故作高深的老师,还是那些幽默风趣、材料丰富、观点鲜明的老师?请记住,用最有道理的方式说道理,不要硬说道理。再记住,逻辑是必要的,但生活中说服人们的常常是说法、道理、比喻和例子。
第十一条 立论为体,技巧为用
任何一种技巧,都是为了更好的维护立论。脱离这一点,技巧就成了歪门邪道。不要纯粹追求场上效果。风趣的言语,如果能更有道理的说明道理,那是幽默,否则就叫哗众取宠。第十二条 不要以势压人
不要用名言压人,更不要用意识形态压人,谁都不喜欢喊口号。
第十三条 辩论在攻击中精彩
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一个不错的辩手,不要害怕交锋。这是显示你辩才的大好机会。如果你认为自己辩论已经很好了,请不要总是回避交锋,你不希望别人说这是演讲比赛吧。
第十四条 准备再准备
深入地准备,不要担心这会影响你的临场发挥。辩手的大敌,是思维的惰性。不要认为有什么问题对手无法回答,不要认为有什么己方弱点对手想不到。你现在多准备一分,到场上你就多受用一番。尤其,要组织好你关键的话语。
第十五条 放眼全局
不要去缠绕那些离题千里的问题,不管你多有冲动。不要拘泥于每一回合的得失,要放眼全局。下棋不能只想着吃子,也不能只盯着对手的出棋。有时候,辩手会有冲动,想解决一切问题,这时,我们欣赏你的勇敢,却质疑你的智慧。任何一个辩题都是一把双刃剑,可谓利弊并存,聪明的辩手总会设法把比赛维持在对己有利的方位,要记住,不要逞强,不要总想着在口头上占便宜,寸土不让。
第十六条 团队的艺术
在一个团队中,缺乏信任、自我表现永远是最大的隐患。辩论需要核心,但更需要紧密的配合。一个队伍最大的敌人常常是他自己。与你的队友沟通,分析他们的优点,相信他们的力量,倾听他们的发言。在这里不妨注意下,一个队伍攻防能力的加强,关键在协攻和协防。第十七条 思考再思考,学习再学习
在辩论圈中,要想成为高手,关键在于你能否领悟。很多东西,即使和你说一万遍,你也未必懂得,真正的领悟都是在实践中总结的。领悟如此不易,而且也没有捷径,你只有不断地观察、思考、总结、检验。请记住,“学无止境”这个成语在辩论领域一样适用。第十八条 闪亮的日子
辩论赛能让你出风头,这种感觉很爽。但到了后来,你会发现自己不再仅为虚荣心而战,你的心中有了很多其他东西,比如责任、友情,等等。喜欢辩论的人,性格常常是相似的,正是这般的性格让你超越了世俗功利,不断努力。所以,不论结果如何,请保持信心。有一天回想起这段不平凡的时光,你一定会深深感动。
第十九条 不要把辩论带入生活
常言道,辩论需要生活化,但生活一定不能辩论化。我们辩的不过是论证方法,而不是探索真理,没必要非得争个是非曲直。现在有些人很不理解辩论,还认为辩手很恐怖很变态,你该用实际行动(而非唇舌)告诉他们,不是这样。
第二十条 先做人再辩论
辩论的准备强调语言沟通,所以辩手之间很容易形成深厚的感情。不过辩论也强调思维、语言、技巧,所以有时你会发现你的辩友城府很深,嘴巴很巧。不用惧怕,现在是锻炼你的好机会。试着和他们沟通交流相处,你定能受益匪浅。到后来你会发现,很多比赛的胜负,其实一开始早已注定。历史必定还是要人来书写。要做好辩手,先学会做人,真的没错。第二十二条 积极发展辩论
今天辩论正在走向衰落,有很多原因。不过,曲高和寡、脱离大众是直接原因。深层的原因还包括氛围的改变、浮躁之风的盛行,等等。不过,辩论毕竟还没有死亡,我们还有机会,如果你爱辩论,那么设法去帮助她,其实她应该可以和篮球足球一样,成为一种正常的娱乐。第二十三条 广泛交流
机遇是有限的,能上场的辩手,永远就那么几个。那么剩下的呢?现在我负责任的告诉你,深藏不露的高手比比皆是,其中不少都比电视上的强。辩论圈是最能让你体验到,什么叫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你该怎么做?很简单,多交流啊,多学习啊。你一定明白,在这个全球化时代,闭门造车是没用的。
第二十四条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展现自己和自己的团队,可以有经典的介绍、口号或队呼等,记住要让观众眼前一亮……
第五篇:辩论技巧
辩论技巧
借力打力
武侠小说中有一招数,名叫“借力打力”,是说内力深厚的人,可以借对方攻击之力反击对方.这种方法也可以运用到论辩中来。
移花接木
剔除对方论据中存在缺陷的部分,换上于我方有利的观点或材料,往往可以收到“四两拨千斤”的奇效.把这一技法喻名为“移花接木”。
顺水推舟
表面上认同对方观点,顺应对方的逻辑进行推导,并在推导中根据我方需要,设置某些符合情理的障碍,使对方观点在所增设的条件下不能成立,或得出与对方观点截然相反的结论.
正本清源
所谓正本清源,本文取其比喻义而言,就是指出对方论据与论题的关联不紧或者背道而驰,从根本上矫正对方论据的立足点,把它拉入我方“势力范围”,使其恰好为我方观点服务.较之正向推理的“顺水推舟”法,这种技法恰是反其思路而行之。
釜底抽薪
刁钻的选择性提问,是许多辩手惯用的进攻招式之一.通常,这种提问是有预谋的,它能置人于“二难”境地,无论对方作哪种选择都于己不利.对付这种提问的一个具体技法是,从对方的选择性提问中,抽出一个预设选项进行强有力的反诘,从根本上挫败对方的锐气,这种技法就是釜底抽薪.
攻其要害
在辩论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双方纠缠在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例子或表达上争论不休,结果,看上去辩得很热闹,实际上已离题万里.这是辩论的大忌.一个重要的技巧就是要在对方一辩、二辩陈词后,迅速地判明对方立论中的要害问题,从而抓住这一问题,一攻到底,以便从理论上彻底地击败对方.
利用矛盾
由于辩论双方各由四位队员组成,四位队员在辩论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矛盾,即使是同一位队员,在自由辩论中,由于出语很快,也有可能出现矛盾.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就应当马上抓住,竭力扩大对方的矛盾,使之自顾不暇,无力进攻我方.
引蛇出洞 在辩论中,常常会出现僵着的状态:当对方死死守住其立论,不管我方如何进攻,对方只用几句话来应付时,如果仍采用正面进攻的方法,必然收效甚微。在这种情况下,要尽快调整进攻手段,采取迂回的方法,从看来并不重要的问题入手,诱使对方离开阵地,从而打击对方,在评委和听众的心目中造成轰动效应。李代桃僵
当碰到一些在逻辑上或理论上都比较难辩的辩题时,不得不采用“李代桃僵”的方法,引入新的概念来化解困难.
缓兵之计
其一,以慢待机后发制人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在时机不成熟时仓促行事,往往达不到目的.论辩也是如此,“慢”在一定条件下也是必须的。“以慢制胜”法实际上是论辩中的缓兵之计,缓兵之计是延缓对方进兵的谋略.当论辩局势不宜速战速决,或时机尚不成熟时,应避免针尖对麦芒式的直接交锋,而应拖延时间等待战机的到来。一旦时机成熟,就可后发制人,战胜论敌。
其二,以慢施谋以弱克强“以慢制胜”法适用于以劣势对优势、以弱小对强大的论辩局势。它是弱小的一方为了战胜貌似强大的一方而采取的一种谋略手段。“慢”中有计谋,缓动要巧妙。这里的“慢”并非反应迟钝,不擅言辞的同义语,而是大智若愚、大辩若讷的雄辩家定计施谋的法宝之一。
其三,以慢制怒以冷对热“慢”在论辩中还是一种很好的“制怒”之术。论辩中唇枪舌剑,自控力较差的人很容易激动。在这种情况下,要说服过分激动的人,宜用慢动作、慢语调来应付。以慢制怒,以冷对热,才能使其“降温减压”。只有对方心平气和了,你讲的道理他才能顺利接受。总之,论辩中的“快”与“慢”也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兵贵神速,“快”当然好。可是,有时“慢”也有“慢”的妙处。“慢”可待机,“慢”可施谋,“慢”可制怒。“慢”是一种韧性的战术,“慢”是一场持久战,“慢”是舌战中的缓兵之计。缓动慢进花的时间虽长,绕的弯子虽大,然而在许多时候,它却往往是取得胜利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