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意向研究

时间:2019-05-14 23:26: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古诗文意向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古诗文意向研究》。

第一篇:古诗文意向研究

论诗歌意象的创造

郑新安

内容提要 如何在纷繁的物象和事象中,捕捉创造准确的“象”来完美地表现心中的“意”,是意象创造中的核心问题。由于意象的表现形态是并不提供任何抽象判断的鲜活的“象”,因而,越是准确的意象,往往也就更具有审美的丰富性。创造意象的目的是为了表意,如果离开了这个目的,为意象而意象,那就违背了意象创造的初衷。关键词 诗;意象;核心

意象,是诗歌美学的一个基本理论范畴。在诗歌创作中,能否在生活的广袤原野中和主观感受的无边天地里追逐与捕捉到美的意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就诗人的创作过程来看,可以说,意象是诗歌创作构思的核心,是诗的思维过程中的主要符号元素。对意象的熔铸,贯穿诗的形象思维的始终,具有关系到一首诗的高下成败的价值。因为诗的创作或诗的构思,不是不着边际毫无依凭的纯粹的空想,而是和意象的寻觅、熔铸与深化联系在一起的。脱离或排斥意象,是·种无意象思维,如一般的理论说明或科学概括。这种无意象思维如果表现在诗歌创作中,其结果就是标语口号诗或理念化、概念化的诗的出现。因此,古今中外的诗人与诗论家小论他们的观点如何分歧,都十分重视意象在诗歌创作中的特殊作用,在意象问题上往往有一致的意见。诗歌,总是始于悦目动听而归于动心和想象的,而具有视觉美的意象,是构成一首完美的诗的元件。

意象源于象,它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象”这个概念,早就出现在我国远古的典籍之中,“道之为物,惟忽惟恍,惚兮恍兮,其中有象”(老子《道德经》),“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仪,是故谓之象”,“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易·系辞(上)》),这些说法虽然夹杂着宗教的观念和唯心的色彩,而且与诗学无关,但却可以认为是包孕了后来的意象理论的某种胚芽。最早标举“意象”这一美学概念的,是南朝的刘勰。他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主张:“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他所说的“意象”,虽不完全等同于后代诗学中的“意象”,但他却有首创之功,而且也包括了诗学中“意象”的某些重要内涵。唐代是我国占典诗歌的黄金时代,也是诗的意象新颖独造而又五彩纷呈的时代,繁荣的创作必然有相应的理论携手相伴而行,或者有理论的旗帜在前进的道路上飘扬,于是,在诗的意象创造成为诗人的一种自觉的艺术追求的同时,王昌龄、白居易等相继对意象做了进一步的发挥。到晚唐的司空图则总结了前人的创作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把“象”与“意”联系起来考察。在他的《二十四诗品》中,从诗学的角度标举“意象”之说:“是有真迹,如不可知。意象欲出,造化已奇。”(《缜密》)这可以说是中国诗歌批评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的意象论。此后,宋代的梅圣喻、明代的胡应麟以及清代的沈德潜、方东树等都对刘勰和司空图的“意象”论补充和发展,从而使意象论逐渐发展完善。

那么到底什么是意象呢?现代诗人流沙河认为,意象就是“表意的象”,此言切中肯綮,抓住了意象的特质,指明了意象是主客观相结合的产物。意象中的“意”,是作为主观方面的诗人的情感意蕴;意象中的“象”,是作为客观方面的物象和事象。

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里的十个物象,都传达着一种远方游子凄苦的心境,都不是纯客观的,都是主客观相结合的产物,饱含着诗人思想感情的形象,因而它就是意象。

再比如诗人流沙河的《不》:

她来向他告别/低下羞红的脸/脚在雪地上画来画

去/“我们还是分手的好。”/她说,同时/用脚画着„„/

“你最好把我忘掉吧!”/她说,同时/用脚画着„„/假如

这是真心话/为什么他却看见/雪地上画了两个“不”字这里作为事象的这个生活细节,由于蕴含着丰富微妙的青春与感情的秘密,也是一个主客观相结合的产物,也是饱含着诗人思想感情的形象,因而它也就是意象。

既然意象就是表意的象,“立象”正是为了“尽意”,那么接下来我们应该明了的一个问题便是:如何为内心的情意找到与之成准确对应关系的客观形象,或者换句话说,如何在纷繁的物象和事象中,捕捉创造准确的“象”来完美地表现心中的“意”,便是意象创造中的核心问题。这里笔者想以毛泽东著名的《忆秦娥·娄山关》为例,来说明这个核心问题。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

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

如海/残阳如血。

这首词上阕写清晨,下阕写傍晚,描述的是1935年2月红军第二次占领娄山关的事。娄山关在遵义城北的娄山的最高峰上,是防守遵义的天险要冲。红军是拂晓时分向这里进发的,经过一天异常激烈的战斗,于傍晚占领了娄山关关口。作为刚刚在长征路上复出的红军统帅,毛泽东肩负着挽救全军的非凡使命,此时登临山顶,望着硝烟血迹中还没有打扫干净的战场,回首长征途中已经付出的惨重牺牲和未来革命的艰难险阻,他当时的心境,应该说主要是沉郁悲壮的。为这首词,毛泽东后来也专门作注说,此词的写作大背景是“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有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因此,关于长征的困难和前途的思考,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沉郁悲壮的情怀,是这首词主观方面的情感意蕴。而这种情感意蕴,主要是通过两个与之成准确对应关系的客观物象传达出来的,那就是:如海的青山和如血的夕阳。毛泽东曾说过:“‘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两句„„是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一到娄山关这种战争胜利和自然景物的突然遇合,就造成了作者自以为颇为成功的这两句话。”的确,“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是毛泽东诗词中最为著名的词句之一,从作诗的角度来看,其中奥妙,就在于意与象之间的准确契合。试想,如血的夕阳,涂抹在如海一般连绵起伏的群山之上,在战争年代,还有什么景象能如此准确地传达出毛泽东那广博胸襟中的悲壮情怀!

由于准确的意象决不是公式化概念化的产物,而是诗人基于生活的高度概括和独特创造,由于意象的表现形态是并不提供任何抽象判断的鲜活的“象”,因而,越是准确的意象,往往也就越是生动的意象,往往更具有审美的丰富性。它以生动的现象形态,给予读者更多的再创造的余地,使不同背景的读者得以在一个审美意向明确的联想轴上,生发出各自不同的衍生意义,进而大大提高诗的美学价值。这种效果,正如王夫之所说“诗无达志”、“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晋简文帝司马昱有首《春江曲》:“客行只念路,相争渡京口。谁知堤上人,拭泪空摇手。”王夫之评道:“偶尔得此,亏他好手写出。情真事真,斯可博譬广引。古今名利场中一往迷情,俱以此当清夜钟声也。”这首诗本是高度概括渡口的真实事象,但是却可以作为在名利场中争相追逐、迷恋忘返的人们的清夜钟声,这正是生动的意象所造成的审美的丰富性。

但在优秀的诗歌作品中,也有一些诗,叙述多于描绘,议论多于意象,如到过海南三亚市的人,都会知道那里有一处优美的名胜叫“鹿回头”,而到过“鹿回头”的人,大约都知道一个古老而美丽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一位勇敢的黎族青年猎手,发现了一只美丽的花鹿。花鹿见人就跑,猎手穷追不舍。追了九天九夜,翻过了九十九座山,一直追到三亚湾的珊瑚崖上,花鹿已走投无路。青年猎手搭箭弯弓,准备射鹿。花鹿突然变成了一位美丽的姑娘,饱含深情泪花,回眸凝望。惊呆了的猎手放下手中的弓箭。猎手把姑娘带回家里,他们男耕女织,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有两首以《鹿回头》为题的小诗。第一首是诗人张志民写的:

是美——/制止了那/即将射发的钢箭/是美——/

松驰了那/已经绷紧的弓弦/天下—— /还是少一点/剑

拔弩张吧!/“鹿回头”/不是历史的传说/而是——/人

间的心愿„„

第二首的作者是高深,诗写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

可怜的花鹿/被追逐到生命的绝处/于是变成了美

丽的少女/嫁给了要置她死地的猎户/生与死能化成恩

爱/猎人和猎物结成夫妇/这美丽动人的传说/美化了弱

者的屈服。这两首诗都没有明显的意象,都以议论为主,但都分量很足,耐人寻味。第一首诗强调了美和道德的感化力量,表达了我们这个饱经沧桑的民族对幸福生活的深切期望;第二首诗则反其意而行之,使我们恍然意识到,这个美丽的传说,其实浸透着花鹿辛酸的眼泪。花鹿的变为少女,正如同把少女变为花鹿一样,是强暴者对于善良生命的摧残和异化。两首诗,一首为我们传达了人世的温暖,一首为我们揭示了生命的严峻,都是好诗。

可见,优秀的诗歌作品,其深刻的思想和优美的感情往往都是通过生动的意象表现出来的,因此,可以说意象创造是诗歌艺术创作的核心。如何在纷繁的物象和事象中,捕捉创造准确的“象”来完美地表现心中的“意”,是意象创造中的核心问题。但是,艺术无禁区,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不能有狭隘的门户之见。写诗虽然强调意象的创造,但创造意象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表意,是为了增进诗的丰富的美感和强大的感发力量。如果离开了这个目的为意象而意象,那就走向了事物的反面,违背了意象创造的初衷。

原载:《 郑州大学学报》2007、04

第二篇: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意向研究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意向研究

背景:

中国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学史发展过程中,中国古典诗词已形成了她固定的、约定的艺术形象群。是我国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

学生诵读古诗词的主动性不强,诵读古诗词处于半自觉状态,老师自以为教的内容是重要的,然而学生未必都需要,就算是需要无非也是功利的应付考试。学生父母不太重视学生对古诗的诵读,很少提醒过学生,有的家长从来都没有提醒过学生。学生阅读古诗词的范围较窄,以读教科书上的古诗词为主。学生诵读古诗词的兴趣不够浓厚,在古诗词阅读鉴赏中,学生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把握不了诗歌的感情,不能准确地分析诗歌的意境和表现手法。意义: 高中生学习古诗词,能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进而体现当代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新理念。

活动研究过程:

高中学生课内古诗词学习情况问卷调查

调查人

调查时间:

****年**月**日

年级

姓名

下面20个问题各设计了若干个答案,请选出比较符合你的实际情况的选项(不定项选择);若有不同想法请补充,包括被选答案和相关的新问题.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实作答哟!

1、你喜欢古诗文吗?

A非常喜欢 B 一般喜欢

C 不喜欢

D非常反感

2、你认为学习古诗词的重要性在于()A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B背诵古诗词可以更好的让我们理解其主旨,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

C背诵古诗词可以让我们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培养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D、不明确

3、你对朗诵古诗词感兴趣吗?()A感兴趣

B不太感兴趣 C不感兴趣 D无所谓

4、你会主动在周记本上积累古诗词吗?()A经常主动积累

B偶尔主动积累

C从不主动积累

5、你背诵或积累古诗词的目的是什么?()

A老师要求的 B 应付考试

C 使自己受到传统文化熏陶

6、你会在日常与他人的交谈中引用诗句吗?()A经常 B有时

C很少会

D从来不

7、在背诵诗句时你会在脑海中出现诗里描绘的画面吗?()A经常会

B 有时会 C很少会

D从来不会

8、老师在教授古诗词时是否能够全方面介绍诗歌写作背景?()

A经常介绍

B有时介绍

C很少介绍

9、你觉得老师是否应该多将诗歌字句理解作为重点?()A应该

B无所谓

C不应该

10、你觉得在学习古诗文中最期待从老师那里获得哪方面的知识?()

A背诵方法

B字句理解

C 写作背景

D 主题中心

11、在以往教过你的语文老师中,他们会不会严格要求你对自己能够背诵的古诗词进行定时复习()A经常会

B有时会

C很少会

D不会

12、如果你的老师没有要求你对自己能够背诵的古诗词进行复习,你会自己这样做吗?()A经常会

B 有时会 C很少会

D不会

13、你认为背诵古诗词对提高语文成绩有帮助吗 A有很大帮助

B有帮助

C有很少帮助

D无帮助

14、你背诵积累古诗词的效果怎样?()A基本上还是能够背诵许多古诗词 B我背是背了,但能长时间记得的很少 C我能长时间记住的古诗词几乎没有

15、你学习古诗词的感觉如何?()

A、困难B、比较困难 C、较容易

D、容易

16、你想把古诗词学好吗?()A、想

B、不想

C、无所谓

17、到目前为止,你可以完整背出的古诗词有几首?()A、五十首以上

B、三十首到五十首

C、十到三十首

D、十首以下

18、你学习古诗词的途径是()

A、老师讲

B、老师讲与自己的领悟相结合 C、自己领悟

19、老师在讲授古诗词时,你的主要学习方式是()A、对老师讲的内容认真听,做笔记,复习B、有时候听,有时也做笔记但上课经常走神 C、听不懂,不知干什么

20、对老师的教授,你的学习效果如何()A、能把老师的讲解运用到实际的自主学习中去 B、听得懂,但自己做就不会 C、听不懂,不知自己在干什么

调查结果及分析(及成果):

1、学习情况:

从以上数据可见,只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喜欢学习古诗文课程,大部分学生学习古诗词当作一种任务去完成,死记硬背,应付考试。但也有少部分同学认为学好古诗词可以使自己更有文化底蕴,陶冶了自己的情操,能够适当的应用诗句于自己的生活当中。

2、探究原因

学生不爱学古典诗词,是因为年代距离远,人生阅历浅,没有诗人那种经历,难以理解诗歌内涵。再就是应试教育的原因,学生必须要掌握很多相关知识,老师一急就满堂灌,学生就更加厌倦,于是学生学古典诗词就形同嚼蜡。

3、改进的方法与措施(1)、诗读百遍,其义自见 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2)、开展竞赛,激发兴趣。

利用爱表现、希望被别人赞扬与肯定的欲望,给学生营造一个良性的竞争环境。对学生进行朗读比赛、背诵比赛、默写比赛等。这样,学生赛得开心,古诗词背诵、默写的效果会明显提高。(3)、分门别类,辑录古诗

把所学生需要掌握的相关古诗辑录到一起,根据古诗词的所表达的意镜的不同编成一本专题诗集。如伤别离、豪情壮志、春夏秋冬、风花雪月、山水风光、名胜古迹。(4)、改变体裁,想象体会

发挥学生想象,改变体裁,将古诗词以散文、记叙文、论文的方式表达出来,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另一方面有助学生学好古典诗词。反思:

我们在教学中教学生学习古诗词、诵读古诗词,要着力诗词营造了怎样的一种意镜?这就要求我们要诱导学生搞清楚两个问题:1.诗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意镜是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学生在感受到诗词所表达景物和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后才能感受古诗词所蕰含的美感,学生感受到诗词的美感后,才能更快更扎实的学习古典诗词。在此基础上,有计划地增加背诵量,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第三篇: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案例研究

深圳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案例研究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生活的舞台,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师、学生的生命质量息息相关。一堂好课,能够在贯彻课堂教学最基本的功能——传授知识的同时,促进人的发展、生命的完善,能够使教师和学生思考生命的真谛、寻找生活的意义、体验生命的情感、感受生命的律动、创造生命的价值和辉煌。既然课堂如此重要,我们就要走近课堂、透视课堂、分析课堂。

课堂的基本要素:纵向看,有课前、课中和课后。课前的核心要素是课堂教学设计;课中涉及到课堂教学环节、课堂教学行为、课堂管理行为、课堂教学类型、课堂教学策略等诸多要素;课后要素主要是教学反思。横向看,课堂构成的要素包括人与物两类。人要素指教师和学生,包括他们的情感、意志、兴趣、爱好、动机、需要以及社会责任感,构成课堂系统的整体格局;物要素包括教材、教具等教学媒体,是一种信息载体。

(二)教学目的

本课程都是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典型的、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既有崭新的视角、入微的分析,又有针对性强的建议,篇篇扎根、点点写实,“即看”则可“即用”,能帮助教师总结经验,提升教学质量,可操作性强,实效性突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坚持让学生独立思考,强调对思维过程进行反思,从而使学生在各个不同的层次上了解自己学习的程度,促进部分学生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同时,还要提倡学生对他人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以便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反思,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内容

课堂导入技能、课堂提问技能、课堂讲解技能、教学演示技能、活动变化技能、课堂调控技能、反馈强化技能等。由教育部认定的学科课程培训专家具体策划、设计,并参与主持、主讲。培训内容以专题为单位进行组织,注重从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出发,旨在帮助一线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和困惑。

在培训的方式上突出了培训的层次性和多样化,有课程专家的理论指导,有教研员深入浅出的分析,也有教师的案例示范和心得体会,因此,本培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视性。目录

1.如何帮助学生扩大古诗文积累 2.如何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 3.如何引导学生亲近古诗文 4.如何指导学生理解和欣赏古诗文

(四)教学时数

本课程为18学时。

(五)教学方式与时数

1.帮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以学习任务为中心,以指导性读图、启发性讲解为驱动,以小组交流讨论和活动式练习的方法为过程,进行有针对性地主动探究学习。(6学时)2.抓住本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运用阅读、读图、练习、发现、讨论、活动学习方法,大胆、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6学时)

3.指导学生注重本课中教师所供素材和课本中相关资料的利用,联系所学知识和技能及学生已知信息,进行收集、交流、运用、处理、讨论,训练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的能力。(6学时)

二、本文

第一章 如何帮助学生扩大古诗文积累

教学要点:

那么古诗文积累怎么才能达到这种“无用之用”呢?古诗文是一种特殊的体裁样式,古人大都通过诗歌来描述一种意境,通过这一意境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寄托自己的情思,抒发自己的志向。或咏物,或言志,或描写山水,或抒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不一而足。但无一例外,都是通过事、景、物等来创造意境,表情达意。而这就要靠读者细细揣摩,慢慢体会。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诗歌的意境,才能达到“无用之用”。而简单识记是不能达到此目的,因此教学中要采取以下一些策略。教学时数: 本章节共6学时 教学内容:

当前语文教学中,每位老师都很重视古诗文的积累。可许多老师都觉得之所以要积累:一是课标中规定要积累,二是要考试。正因为要考试,所以才要积累。这样一来古诗文的积累功利色彩浓厚,而这功利又掩盖了古诗文积累的实质。那么古诗文积累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因此古诗文积累的目的就应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如果再深入一步,把古诗文积累放在“培养学生基本语文素养”这个大背景下考察,古诗文积累的最终目的就应是着眼学生的长远发展,学习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积蓄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样一来古诗文积累的目的意义自然就明确了,而其基本任务就是背上优秀的名家名篇,其教学核心就应是引导学生鉴赏体验古诗文所描写的意境,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受到艺术的感染和熏陶。

第二章 如何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

教学要点:

传统教学一篇古文的基本过程总是这样:一,字字落实,将文中学生不理解的字词全部搞定;二,句句疏通,将字词连起来,翻译成准确通顺的现代文句;三,整释全文,按“信、达、雅”的标准,将现代文句连成一篇准确通畅又不失优美的现代文。然后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带领学生分析理解课文,岂不知,此时在学生头脑中映现的,已不再是古文,而是完完全全的一篇现代文了。也许这就是学生之所以古文语感难以提高、古文教学少慢差费的根本原因。教学时数: 本章节共6学时 教学内容:

我们怎样理解语感呢?王尚文先生这样精辟的概括:“语感是思维并不直接参与作用的由无意识替代的在感觉层面进行言语活动的能力。它表现为对作用于人的言语作品的内在反应能力,即听和看(读)的能力;也表现为因表达个人情意的需要和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而在感觉层面直接生成言语作品的能力,即说和写的能力。”总之,语感是一种个体的语文修养,它是个体在长期规范的语言环境中逐步养成的一种具有浓厚经验色彩的能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它是一种对言语的的感觉,对学生而言,无不可能假装有,弱不能假装为强,钝不能假装为敏。那么,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第三章 如何引导学生亲近古诗文

教学要点:

一是琅琅出声诵读法。让学生高声朗诵,力求读得清晰、准确、有节奏,读出思想感情。二是低声慢吟诵读法。要求学生放低声音,放慢速度,轻声诵读,边读边体会,读出诗文抑扬顿挫,回环曲折之美。三是欣赏入境诵读法。教学时数: 本章节共3学时 教学内容:

课标指出: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提高语文基本素养。课标强调了语言积累的重要性,而积累语言材料光靠课内对课文的朗诵是永远不够的。“采得百花酿成蜜”,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语文学习厚积而薄发的道理。因此,必须在课外引导学生进行广泛地多层面的阅读积累。

第四章 如何指导学生理解和欣赏古诗文

教学要点:

大多数教师在教学古诗时,一般采用单一的字字解释句句翻译的传统教学方式,往往把一首完整的古诗弄得支离破碎,失去了古诗整体的美感,也使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失去了新鲜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探索性。教学时数: 本章节共3学时 教学内容:

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短小凝练,意蕴丰富。它主要以意境这一特殊形式反映社会生活,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学生应该“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在古诗教学中引导学生鉴赏古诗的意境对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都大有裨益。

考核要求(1)课程作业考核:全程参加本门课程学习,完成课程作业。其中被指导教师评为合格以上的作业不少于3篇,视其为合格。

(2)研修实践活动考核:“研修实践活动”是学员在学习期间根据课程要求,运用学到的课程知识或理念指导自己教学的实践活动或参与开展的教研活动。学员在学习期间参与活动不少于4次(以上传提交研修成果的方式体现)。其中被指导教师评为合格以上的不少于3次,视其为合格。

(3)网上阅读、研讨的考核:学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要阅读课程简报和班级简报,同时还要阅读其他学员的作业,积极参与学习研讨活动。每个学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参与研讨或回复留言不少于8个帖子。回复的帖子要有价值,有原创性、启发性,有针对性,至少有6个以上被指导教师评阅为有价值贴,视其为合格。

(4)发表文章:学员在学习期间,须发表研修感言类文章不少于1篇(800字以上),视其为合格。

第四篇:古诗文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辽阳市“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

《小学生古诗文诵读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

中期报告

白塔区白塔小学 课题组 2016年3月16日

《小学生古诗文诵读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是我校课题组在 2014年5 月申报的辽阳市“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于2014年4月立项,5 月开题。在开题会上,我校从课题提出的背景、课题研究的意义、课题概念的界定、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课题的理论依据、课题的研究方法、课题的实施步骤、课题研究人员及分工、课题预期成果、课题的实施保障十个方面对课题进行了阐述,市课题专家对课题进行了论证,提出了非常中肯的意见,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课题的目标和内容进行了调整,并根据专家的建议调整课题研究策略。两年来,我们课题组成员做了大量的工作,真实的听到了我们成长的脚步声,看到了我校学生快乐成长的张张笑脸。

我们的足迹——课题研究的方法和举措

我校刘娜校长是一位具有强烈教学改革意识的科研型校长,她反复强调,要把诵读古诗文当成一项工程来抓,要使古诗文诵读成为我校办学的一大特色,并实施了书香校园建设工程。我校班主任都能积极行动起来,抓好古诗文诵读工作。将近两年的课题实验,我们组建了研究队伍、建立了研究制度、制定了研究方案、组织了理论学习、开展了深层次的探讨,再到这两年的教育教学各领域的实践活动,在一次次的实践、反思、改进、再实践、再反思、再改进等实实在在的工作中,我们的课题研究顺利完成了第一阶段(理论准备、确定方向)和第二阶段(重点突破、点式实验)的任务,形成了中期成果,并有了下一阶段的研究方向。在这项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了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文献法、个案研究法等。

(一)搭建“四级”古诗文典诵读平台

学校:我校努力营造诗文诵读的环境,在走廊张贴经典诗文、悬挂名人头像及介绍,精心设计每一个角落,让孩子们时时刻刻都与经典对话,让学校的一草一木都充满诗情画意。

班级:每班都有图书角。一直以来,各班的图书角藏书都很多,其中有关经典古诗文的占了一定的比例。班级的学习园地有学生的古诗配画、读书体会、书法作品……孩子们在课余时间,都经常到这里来学习、欣赏古诗文。

家庭: 2014年5月我校召开了家长会。专门设计了一项内容:经典总动员。让孩子的家长们意识到吟诵经典的好处,能够陪同孩子一起来读经典、学经典,坚持不懈。我校许多家长由于忙于生计,很少与孩子沟通。我们就利用古诗文诵读活动搭建平台,邀请家长参加学校的诵读活动,父母子女在家一起诵读经典。

社区:利用节假日等业余时间,我校教师深入社区向居民开设孔子讲堂,学生向社区展示古诗文诵读的才艺,有了社区的支持,我们的古诗文诵读会传播得更为广泛。

(二)探究多形式、多渠道的诵读方法与途径。我校以“文化白塔 书香校园”为口号,在校内大规模开展各种与经典古诗文诵读相关的活动,使古韵古香飘满校园。

三个整合。

一是诗乐整合。诗文表演形式多样,在实践活动中,我校学生经常在诵读的同时,把一些经典古诗文,配乐进行歌舞表演,还把一些通俗易懂的古诗文改编成诗文剧让学生表演,这样的活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性。

二是诗画整合。孩子们常常以诗为题,进行古诗配画,以画来描绘从诗中感悟到的意境,是学习古诗的常态化的一种方法。三是诗书整合。学校经常组织比赛,书写经典的古诗文。好的作品在学校走廊张贴,让学生在欣赏书法的同时加深对古诗文的感悟。

三个结合。

一是古诗文与“名著伴我行”活动相结合。我校开展多年的“名著伴我行”活动,要求每位学生每学期读三本名著,并做好读书笔记,在提高学生自身文学素养的同时,也确保了古诗文诵读的有效性。

二是古诗文与班队会活动结合。我们以古诗文为载体,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班队会活动。如“诵古诗、学美德”、“古诗伴我行”等,通过背、唱、演、说、画等形式,学生从诗词里感悟到了中华诗词的精粹,感悟到了许多做人的真谛。

三是古诗文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我们将古诗文活动拓展,带领学生走进曹雪芹纪念馆、王尔烈故居,走进辽化龙鼎山看一看历代诗咏辽阳的诗句,感受古诗文在家乡文化的浸润。三个平台。

一是语文课堂。通过语文课前三至五分钟的诗文诵读和每册语文教材都安排的古诗教学,引导学生掌握诵读古诗文的方法,力争使古诗文的诵读实现创新、高效。

二是每年四月份的“读书节”,其中必有的一项活动是课外必背古诗达标活动,这个活动主要是针对新课标向我们推荐的小学生课外必背古诗75首而开展的,活动操作简单且很有实效。2015年参与达标的170名学生中,有145名学生达标,达标率达85%。

三是经典诵读展示。我校每年的12月都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经典诵读展示活动,已经历时6年。课题开展后,我们将此活动作为古诗文诵读的焊接点,很好的传承了下来。在诵读展示中,同学们把“唱、画、写、舞、演”作为诵读的一种表现形式,以真挚的感情,声情并茂的表演了《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论语》、《满江红》等脍炙人口的经典诗词,再现了诗文的内容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活动中,我校的家长们也走进班级观看孩子们表演的经典诵读,浓郁的诵读气氛感染着到场的每一位家长。

我们的笑脸——课题阶段成果

(一)摸索出一些较为实用的古诗文教学模式。

我们以课题为导向,以语文课为阵地,引领全体课题组成员对经典古诗文教学进行了有效的实践探索与理性思考。从而优化了教学研究的途径,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平。二年来,借鉴他人经验,结合我校的教学研讨、教学实践,我们教师提出了“三层六步”教学法。即古诗文的教学要围绕“三个层次,六个步骤”展开教学。

三个层次即:读的层次、译的层次、悟的层次。六个步骤为:解诗题、知作者、抓字词、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意。当然这种教学法的运用,要结合各学年段的特点以及所教古诗文体裁、题材等特点,如:低年级段的古诗文重点要放在“读”上,中年级是“译”,而高年级段的重点应放在“悟”上了。而“六个步骤”开始是教师教学古诗的方法,随着方法是掌握,已经成文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了。

(二)经过研究实践,我们感觉到经典诵读促进了师生的发展,师生的人文素养日渐丰厚。

1.师生人文素养与语文素养得以提升

(1)古诗文诵读能促使学生优秀的道德育品质自然形成 经典古诗文带给学生的熏陶是潜在的,课题研究表明,通过诵读古诗文,使师生在吸收经典的文化知识的同时,还陶冶了性情,许多优良品质逐步形成。可以说,手捧一本经典芬芳了自己,也芬芳了整个校园。

(2)现在的人,很多痴迷于电视与电脑,痴迷电子产品的“有声有色”。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努力把兴趣引向经典阅读,带领师生冲破“声光电”的包围,学会集中注意力来做读书这件事,在诵读中寻找声音的意义,在白纸黑字间感受文字的魅力。

(3)课题实验两年来,我校师生老师们参加各级各类的经典诗文比赛、基本功竞赛、等各项竞赛捷报频传。诵经典、唱经典、演经已经成为白塔校园一道独特的风景,营造了浓郁的书香校园氛围。2014年,我校被评为“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示范学校”。2015年我校被评为辽宁省语言文字示范校。

五、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的打算:

1、由于缺乏丰厚的理论素养和古诗文功底,及自身研究能力、研究水平的不高,课题研究工作,特别是古诗文教学法的研究工作还比较肤浅,缺乏理论深度,影响和限制了课题研究的纵深发展。

2、由于教师的古诗文阅读量有限,经典诵读内容的质和量都有待提高。学生诵读古诗文大多是在教师的影响下被动地诵读。如何使学生乐诵、勤诵、多诵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3、通过研究我们发现目前诵读经典对增加学生的课外识字量确实大有益处,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也大有好处。但对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习作的影响还未显现。

介于此,我们打算下一步仍遵循“日有所诵,熟读成诵”的原则,不增加孩子们的课业负担,顺其自然,分层要求。在诵读经典古诗文的过程中,增大孩子们的阅读量,亲近现当代作家的名家名篇,积累大量的文学素材,为孩子们的口语表达和习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的汇报到此结束,谢谢!

白塔小学 2016.3

第五篇:小学语文古诗文课堂教学的研究

广元市教育科研课题 “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策略研究” 实

广元市黄炜名师工作室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弘扬民族文化的需要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祖先给我们留下了灿烂的文化。然而古典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然而,近几十年来,对传统的东西抛弃较多,传统文化传承的断层现象显得日益严峻,弘扬民族文化迫在眉捷。

2、新课程标准的需要

2011年版的《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课程的“总目标与内容”要求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明确提出诵读古诗文的要求:第一学段背诵优秀诗文50篇(低段),第二学段为50篇(中段),第三学段为60篇(高段)。并且后面附录的“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给出了一部分具体的篇目。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因此,我决定进行“小学语文中高段古诗文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的研究”,目的就是有效引导中高段小学生学习经典古诗文,让中华灿烂文化走进学生心灵,让他们在口诵心记、含英咀华中受到中华五千年优秀文化精华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珍惜自己民族优秀文化,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最终提高孩子们的人文修养,积淀孩子们的文化功底,让我们的孩子打好传统文化的根基。

二、课题界定

(一)关键词的界定

有效利用:《小学语文中高段古诗文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的研究》指的是在新课程标准的思想指导下,以3—6年级人教版实验教科书的古诗文课文为载体,以学校的语文课堂为教师和学生交往的主渠道,教学策略:根据本校本学科古诗文教学的现状,对小学中高段古诗文课堂教学的目标设立、媒体选择、方法确立、活动组织、反馈方法、成绩评定等进行研究与实验,对小学中高段古诗文课堂教学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进行研究与实验。

(二)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丰富小学中高段古诗文的课堂教学理论,探索古诗文教学规律性的教学策略、教学模式、解决小学中高段古诗文的教学困难,力求提供丰富全面的典型案例。

2、通过课题的研究,激发参与教科研的热情,培养在做中习得教科研的方法,浓厚我校“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兴师、科研兴课”的氛围,推动自我教学研究水平的提高。

(三)研究内容

1、探索小学经典古诗文的教学策略和途径。

2、探索通过古诗文积累,培养学生良好品性的有效途径。

三、研究方法

(一)调查法:在研究前、中、后期采用问卷、谈话、比赛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二)文献资料法:广泛搜集和查阅文献资料,吸收全国其它学校在小学中高段古诗文方面的宝贵经验和研究成果。通过整理、筛选,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对新教材有关体现古诗文文化的内容进行挖掘、分析和归类,为我所用,使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有更高的起点。

(三)实践法:针对课题研究不断提高改革意见或方案,并付之于行动,在教学实践基础上验证、修正教学行为充实或修正方案,提出新的具体目标,以提高研究的价值。通过一系列课内外语文的实践活动,寻求新语文与弘扬古诗文文化之间联系的桥梁,研究一条适合新形势下语文教学的途径。

(四)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进行分析、总结,得出培养提高小学生积累优秀诗文的方法和途径,让其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五)案例研究法:通过实践探索与研究,不断总结中高段小学生在古诗文积累活动中道德素质提高的典型案例,进行不断的反思、验证,让学生的首先情操在诵读积累经典文化中得以提升。

四、理论依据

(一)理论依据

当今时代,许多教育家和学者通过现代教育、教学科学的研究证明了古诗文积累是有其科学依据的,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1、《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2、《儿童心理学》中指出儿童诵读文化经典积累古诗文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儿童在0-13岁,尤其是6-13岁期间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这一时期诵读的文化经典会进入其潜意识,刻在灵魂深处,会伴着其心智一同长大,变在其身心的一部分。所以应趁此时其忆之强,让其在轻松愉快、不求其解,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记下一些文化中的精华作品,既训练他们的记忆能力,又让其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对儿时记得的文句自己能够渐渐领悟,乃至触类旁通。从而学到一生中最有价值的东西,为其一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基础。

3、国家对儿童诵读文化经典有明确要求。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纲要》明确提出:让少年儿童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的有效方法。全国少工委、中华民族文化哈韩会、中国青少年服务中心等单位曾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在小学、幼儿园开展儿童诵读文化经典活动。目前全国已有1万多所学校、3000多万儿童诵读经典文化。

4、教育部制订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把“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作为重要目标之一。古代诗文作品在教科书中的比例有所增加,教学要求有所提高。此外,新课程要求阅读必须是为提升学生精神生活的活动,为养成学生终身读书习惯,培养阅读兴趣和终身持续发展奠基。通过古诗文积累诵读让学生有丰富的多方面智力活动。诵读积累古诗文让孩子感受前贤智慧和情怀,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结构,让其得到更好发展。

(二)变更分析

1、实验自变量:

选取适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的古诗文诵读内容,古诗文诵读的兴趣,古诗文诵读的方法。

2、实验因变量:

⑴学生背诵古诗文增加了记忆力,丰富了语言积累,提高了文化素养,学到了传统文化的精华,接受了传统美德的教育。

⑵教师摸索和总结出现代教育技术下小学中高段古诗文诵读教学基本模式,并总结出一套小学中高段古诗文诵读的教学方法,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评价细则。教师教学理论水平提高了,成为学有专长,教有特色的教师。

⑶编写出一套古诗文诵读教材,建立一个古诗文专题学习网站,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五、课题研究遵循的原则

为了切实提高中高段学生古诗文积累的效果,在“小学中高段古诗文教学策略与途径的研究”中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活动性原则

活动课程和活动教学研究表明:以学生实践为基础,以活动项目的开展为基本教育途径的活动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交际能力、创造能力等。古诗文的积累可以不仅在学科课程中完成,还可以“活动”教学观来指导,让学生在活动项目的开展有中自主发展。

(二)全员性原则

素质教育最基本的要求是面向小学中高段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古诗文积累也是面向小学中高段全体学生的,是让全体学生都参与,使全体学生都能从中受益,提高全体学生的人文素养。当然也不反对冒尖,我们要坚持全员性的原则下,鼓励一些学生脱颖而出,成为诵读古诗文的“尖子生”。

(三)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动。形象、有趣的活动会深深地吸引住儿童,从而激发求知欲。要求教师开展形式多样的诵读积累活动,寓教于东,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积累活动,培养其持久的兴趣。

(四)实践性原则

实践出真知,实践出成果,没有系统的坚持不懈的实践活动,是不会有所成就的。古诗的积累,重在诵读,因此要大胆放手、鼓励、引导学生多诵读,放声诵读或低声吟叹,在实践中有所积累有所收获。

(五)整体性原则

在实施中要联系其他相关学科活动,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相互配合,使诵读活动在校内与家中有机结合,发挥整体功能。

(六)激励性原则

在小学中高段古诗文教学策略中要从小学中高段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有学习的主人意识,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古诗文积累。这就需要教师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主动积累,用肯定和表扬的方式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通过激励唤醒学生的内心的需要。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以行动研究为中心,实践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等为辅助,以提高研究的实效性。

(一)行动研究法:在研究前、中、后期采用问卷、谈话、比赛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践法:广泛搜集和查阅文献资料,吸收全国其它学校在小学中高段古诗文方面的宝贵经验和研究成果。通过整理、筛选,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对新教材有关体现古诗文文化的内容进行挖掘、分析和归类,为我所用,使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有更高的起点。

(三)文献法:针对课题研究不断提高改革意见或方案,并付之于行动,在教学实践基础上验证、修正教学行为充实或修正方案,提出新的具体目标,以提高研究的价值。通过一系列课内外语文的实践活动,寻求新语文与弘扬古诗文文化之间联系的桥梁,研究一条适合新形势下语文教学的途径。

(四)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进行分析、总结,得出培养提高小学生积累优秀诗文的方法和途径,让其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五)案例研究法:通过实践探索与研究,不断总结中高段小学生在古诗文积累活动中道德素质提高的典型案例,进行不断的反思、验证,让学生的首先情操在诵读积累经典文化中得以提升。

七、课题研究的对象与步骤

(一)研究的对象

剑阁县普安小学1-6年级学生和全体语文教师。

(二)主要步骤

1.准备阶段:2016年10月——2017年2月 成立课题组,开展相关理论学习,确定课题研究方案,宣传发动,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培训相关研究人员,成立课题领导组及分工,确定各子课题负责人,撰写课题开题报告,召开开题会。

2.实施阶段:2017年3月——2018年7月 确定并进行课题实施,推行课题的研究工作。分期检查、评估、小结。

3.总结阶段:2018年8月——2019年3月 汇集整理相关课题资料,资料汇编,写出课题结题成果报告,召开结题会

八、课题预期的效果

(一)、通过对小学古诗文教学策略与模式的研究,让学生接受中华传统诗词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的观察、审美、想象和创新能力,热爱中华传统诗词文化的情感,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增强民族自豪感,并形成古诗文学习与积累的一些操作范式。激发孩子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孩子们的人文修养,积淀孩子们的文化功底,让孩子打好传统的根基。

(二)、探索小学古诗课堂教学路子。

(三)、构建一张小学古诗教学的互联网。

(四)、编写出小学古诗积累校本教材。

(五)、通过该课题的实践与探索,提高教师的诗词文化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教师的文化和道德修养,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和科研能力,促进专业水平的提高。

七、保障措施

(一)组织机构

1、专家指导组

袁仕伦(中学高级教师、广元市教科所所长)王锡安(中学高级教师、广元市教科所副所长)李 芹(中学高级教师、广元市教科所理论室主任)徐剑峰(剑阁县教科局副局长、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杨 旭(中学高级教师、剑阁县教育科学研究室主任)李金红(中学高级教师、剑阁县教育科学研究室理论研究员)

2、课题领导小组 组 长:王文波(中学高级教师、剑阁县普安小学校长)副组长:黄炜(小学高级教师、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成 员:薛艳梅(小学一级教师、剑阁县普安小学教科室主任)

3、课题实施小组

组 长:黄炜(小学高级教师、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副组长:李彩霞(小学高级教师、剑阁县普安小学政教主任)成 员:李秀琼(小学一级教师、剑阁县普安小学教务主任)杨丽(小学一级教师、剑阁县普安小学教师)苟彩霞(小学一级教师、剑阁县元山小学教师)

黄鲜明(小学一级教师、剑阁县香江国际小学教师)

苟欢蓉(小学一级教师、剑阁县武连小学教师)

(二)科研能力

1.成立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负责研究工作。组织相关人员围绕本课题积极开展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文献搜集工作、调研工作等。

2.充分发挥专家的引领作用,邀请有关科研部门专家作为工作室的科研顾问,定期来我校作课题研究指导,少走弯路,保证研究扎实有效地开展。

3.建立健全研究制度,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保证研究落到实处。

4.研究者长期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并且具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对小学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利用课题的研究,能够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团队成员们能坚持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有足够的精力进行调查,观察,反思,总结与调整等课题研究工作。

(三)经费制度

学校和工作室将设立专项研究资金,保证研究工作的开展,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夏家发主编《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2.郭思乐著《教育激扬生命》

3.赵淑华 《小学语文教材中诗歌的选用》

4.余忠淑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人文教育探讨》

5.杨东主编《课堂教学的变革》

下载古诗文意向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古诗文意向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中段古诗文诵读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中段古诗文诵读教学策略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越具有民族性就越具有世界性”。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古国,古诗文是我们的国粹,是祖国语言的根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

    开展诵读经典古诗文活动的研究

    《开展诵读经典古诗文活动的研究》课题组 第一部分:课题研究论证部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几千年的文学之宗是诗,从《诗经》到《楚辞》,从陶渊明到“建安......

    意向申请书

    意向申请书1 尊敬的校领导: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审阅我的自荐书,谢谢!我叫向育成,是乐山师范学院x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一名毕业生。经过四年的认真学习和不懈努力,我已......

    意向协议(合集)

    工程移交协议甲方: 乙方: 经甲乙双方协商,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乙方将现已完成的望谟县打易镇新集镇建设项目前期工程移交给甲方并达成如下协议: 1、工程移交内容:建设项目前期土......

    意向函

    租赁意向函致: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 由:北京中慈园企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抄送:北京伊斯凯特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关于我公司租赁东四十条甲25号事宜,经对贵公司物业项目实地勘察,......

    意向协议书模板合集大全

    意向协议书模板合集六篇在生活中,很多地方都会使用到协议,签订协议后则有法可依,有据可寻。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协议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意向协议书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

    意向协议书

    意向协议书 甲方: 乙方: 甲方因工作需要,意向招用乙方到甲方试用工作,经双方自愿协商同意订立本协议。 一、合同期限 试用期为个月,试用者合格后经公司总经理同意,甲方与乙方签订......

    意向协议书[精选合集]

    意向协议书(15篇)在不断进步的时代,人们运用到协议的场合不断增多,签订协议可以保障自身的权益不被侵害。那么写协议真的很难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意向协议书,希望对大家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