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文化产业发展策略

时间:2019-05-14 23:55: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保定市文化产业发展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保定市文化产业发展策略》。

第一篇:保定市文化产业发展策略

保定市文化产业发展策略

[提要] 在京津冀一体化大背景下,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位于京畿重地的保定在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的优势得天独厚,作用至关重要。然而,保定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严重限制其发展。本文运用“钻石模型”对保定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瓶颈进行分析,并提出4C对策。

关键词:文化产业;钻石模型;京津冀一体化

基金项目:2016年度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基于‘钻石模型’提升保定市文化产业竞争力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6A018)成果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0月26日

文化产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也指出了文化产业的重要性。保定市在“十三五”开局之年提出把文化产业作为支柱性产业来发展。保定在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文化产业发展上基础坚实、优势得天独厚。近年来,保定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取得了显著成绩,初步形成了“两个园区”、“十大基地”的格局。然而,保定市文化产业发展也存在一系列问题:文化产业传统的多、新型的少,低附加值的多、高科技含量的少等,这严重限制了保定市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概念界定

(一)文化产业与产业竞争力。文化产业被看作“世界性的朝阳产业”,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把文化产业视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我国国家统计局把文化产业定义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国内外对于文化产业竞争力目前尚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概念。波特把产业竞争力定义为一个国家(地区)创造一个良好的商业环境,使该国(地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

(二)钻石模型。哈佛大学商学院迈克尔?波特于1990年提出“钻石模型”,认为国家或产业的竞争优势要从四个关键要素来讨论,即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以及企业组织、战略、竞争程度。此外,政府和机遇是两个辅助要素。

二、保定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障碍性因素分析

根据“钻石模型”中的要素,本文对保定市文化产业从不同要素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出了限制其文化产业发展的障碍性因素。

(一)基础条件障碍

1、文化资源要素。保定市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高级别文化古迹众多,如清西陵是世界文化遗产,清河道署等60余处古迹被列为国家级保护单位;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如河北省第一届旅发大会期间重点建设的涞涞易京西百渡休闲度假区、冉庄地道战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且形式多样,如高阳县的纺织工艺、曲阳县的石雕等。然而,保定丰富的文化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及合理应用,自然资源和红色资源旅游只追求“量”的增长,而忽视了“质”的提升,仍然停留在“观光旅游”而没有转变为“休闲旅游”,“回头客”不多,旅游相关行业发展滞后,没有对旅游形成支撑带动作用,反而限制了保定市旅游行业的发展后劲。例如,2014年保定市旅游业接待人数、旅游总收入年增长率在河北省均占第一位,而住宿餐饮业年增长率却仅排第五位。

2、人才资源要素。保定市有众多高等院校,受到高等教育的师生成为保定市发展文化产业的中坚力量。依托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高校创建的高新区大学科技园聚集了多家高科技企业,成为科技企业孵化器。河北大学创建了创意产业研究中心,把文化创意产业产、学、研一体化,为保定市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一批专门人才。然而,保定市文化产业依旧面临领域窄、质量低的问题。目前,影视制作、传统手工艺、动漫仍然是保定市文化产业的三大领域,而软件开发、艺术设计等创意创新形式基础还很薄弱,创新性不高,文化研究转化率低,大多数创意依赖于外来引进人才,本土文化产业创意较少。

(二)核心条件障碍

1、龙头文化企业匮乏、发展缓慢。文化产业要想发展壮大,必须要依靠强大的龙头企业的力量,而且要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当前,保定市文化企业以印刷、传媒企业为主,规模小、业务单一,尚未形成在省内及京津冀区域较有影响力的大文化企业。各企业之间分布分散,业务往来较少,尚未形成产业集群。

2、保定城市经济水平较低。文化产业要得到大发展有赖于城市居民的需求。而文化产品是一种精神追求,是城市经济水平和消费水平较高层次的产物。根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城市GDP排名,保定市2015年GDP为2,988亿元,同比增长6.7%,落后于唐山、石家庄、沧州和邯郸。由此可见,保定市在整个河北省经济实力不强,这也限制了保定市民对文化产品的需求。

3、外部条件障碍。保定市近年来发展文化产业有良好的机遇,如京津冀一体化政策驱动,然而也面临着一些外部挑战。在省内,石家庄在《河北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10-2015)》中凭借其政治、交通、区位以及文化资源优势,被定位为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城市。此外,廊坊市与保定相比与北京距离更近,交通更加便利,在与北京进行对接时优势明显。

在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保定与京津在文化产业实力上的差距成为保定市与京津文化产业对接的一大挑战。北京市2013年文化创意产业占GDP比重为12.3%,而同年保定文化创意产业比重仅为3.43%。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已形成集聚发展态势,共有30个市级集聚区,而保定仅有两家创意产业园,尚未形成集聚。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涵盖领域广泛,形成了以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技术为主,涵盖广播影视、设计艺术、新闻出版、广告会展、文化艺术等领域的文化产业结构体系。而保定的文化产业一定程度上还是依赖于传统手工艺,创新性不高。

三、保定市文化产业发展4C对策

(一)加大资本投资力度,对文化资源合理开发(capital)。目前,保定市文化产业发展多依赖于历史文化资源,即初级生产要素。而在天然资源基础上进行的开发力度不够,即加入人类创新思维的高级生产要素不足。因此,发展文化产业,首先要通过多渠道资本投资,加大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创造升级。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企业主体作用以及金融机构的辅助促进作用,建立多元资本投资体系。目前,保定文化产业发展对政府资本依赖程度较高,如传统的印刷业、产业园区建设、旅游开发等项目。但也要看到,近年来民营资本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保定市文化产业建设中来,如吸纳民营资本进行改制后的直隶大剧院已成为保定文化体制改革的范例。涿州“梦东方”主题乐园建设也体现了政府资本与民营资本的有机结合。旅发大会投资300亿元建设的京西百渡休闲度假区30亿元来自政府,而其他全部来自社会资本。保定市应该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进一步开放文化市场,拓宽资本渠道,使文化市场发展充满活力。

(二)加强人才培养体系和引进制度,提高文化创新能力(creativity)。发展文化产业,人才是关键,应将积极引进和本土培养结合起来。首先要充分发挥紧邻京津的地理优势,通过积极宣传城市形象、提供创业优惠、有竞争力的待遇及居住条件等,加大对文化人才的引进。同时,也要加强本土文化人才后备力量培养。充分利用高校优势,建立文化人才培训基地,并鼓励文化相关专业学生参加各种创意大赛,加强文化产业实践。

(三)优化文化消费结构,提高文化消费需求(consumption)。消费需求是拉动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保定市整体经济水平较低,居民可支配收入较少,这就从根本上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保定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性措施在于优化产业结构,加大第三产业比重,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扩大文化产品消费。同时,还要积极开拓新的文化消费点。通过引进新的文化项目,带动相关消费需求。如旅发大会期间举办的大激店世界音乐节、2016黑猫之夜群星演唱会等对保定而言新型文化项目有力提高了保定的知名度,并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也体现出保定向多元化的城市迈进。

(四)积极培育龙头文化企业,加强文化产业集群(cluster)。保定应借鉴京津两地文化产业园集群发展模式,促进相关产业集群发展,形成完整的文化产业链。如可以构建以文化资源(自然资源、历史资源)为上游、旅游开发(景点建设、餐饮、住宿、交通)为中游、演出宣传(影视、广播电视、平面媒体、赛事、演出、会展等)为下游的文化产业链。通过政府的周旋协调,使三个环节有效互动,加强对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通过各种媒介宣传,大力推广文化资源旅游发展。此外,还要加强文化产业发展外围配套设施建设。政府、高校、科研机构、民间组织、金融机构都要纳入文化产业集群中,成为保定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持。

主要参考文献:

[1]陈亚楠,董贺.京津冀三地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研究[J].中国经验研究,2014.[2]勾焕茹,张静.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河北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保定学院学报,2015.

第二篇:世界有关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策略

世界有关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策略

日期:2010-04-16 作者:刘国强 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美国:宽松环境下的积极扶持

美国推动文化发展从表面上看实行的是“无为而治”的政策,但政府宽松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和文化扶持政策,为美国文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一是重视文化立法。美国是第一个进行文化立法的国家,早在1790年,美国就颁布了第一部《版权法》。进入20世纪以后,又相继颁布了《联邦税法》、《国家艺术及人文事业基金法》、《反盗版和假冒修正案》、《反电子盗版法》和《跨世纪数字版权法》等。完善的法律体系。为推动本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宽松的文化产业政策和优惠的税收政策。一方面,美国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及价格机制,将非投入文化部门的外来资金引入文化产业部门:另一方面,美国经营性文化产业依托于商业化的运作模式和市场优胜劣汰机制,逐步形成了一批“文化巨无霸”企业。三是注重培养和聚拢人才。美国有30所大学开办了文化管理学、艺术管理学等专业。培养从本科到博士的文化管理人才。美国还利用其雄厚的资金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积极吸引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艺术人才。四是给予文化扶持。美国国家艺术人文基金会每年将基金总额的35%以上用于向各州及联邦各地区艺术委员会拨款,并将其余款项直接用于向各个艺术人文领域内的个人及团体有关项目提供直接资助和对优秀艺术成就的奖励。

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也得益于它的开放性和创新性。美国的文化精英们擅长将外部文化进行大胆的改造,以迎合人们的兴趣和需求,例如,动画电影《花木兰》和《功夫熊猫》,好莱坞大片《哈里·波特》及其衍生品在全球热卖,无不凸显美国文化产业的巨大兼容与创新能力。在技术上,好莱坞大片对高科技成果的运用吸引了世界的眼球。而将网络传输、数字化、通讯卫星等现代技术应用于文化产业,更是架起了美国文化通向世界的桥梁,极大地推动了文化的传播。目前,美国已成为世界第一文化产业大国,其文化产业年产值占国内GDP的1/4,出口额已超过航空航天工业而居第一位,成为仅次于军工行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

英国:以创意为灵魂

英国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提升英国综合国力的关键一步,其最具有象征性的举措之一,就是把“国家遗产部”改名为“文化、新闻和体育部”,从整体上协调英国文化产业的发展。1992年,英国文化委员会形成“国家文化艺术发展战略”讨论稿,1993年以《创造性的未来》为题正式公布。这是英国有史以来首次以官方文件方式颁布的国

家文化政策。在这份文化发展战略的纲领性文件中,明确提出了文化产业的创意性问题。1997年布莱尔上台后,积极推动成立“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并担任主席一职。这个工作小组于1998年和2001年两次发布研究报告,分析英国创意产业的现状,并对英国文化艺术产业的未来发展做出规划。英国政府也十分重视对文化的扶持。以英国艺术委员会为例,它成立于1946年,实行非政府运作,但代表政府辅佐艺术发展。它的经费就来源于英国文化、传媒和体育部这一英国最大的艺术拨款机构,该机构2003—2006年的经费预算超过10亿英镑。其中8,35亿英镑用于1000多个长期资助机构。英国还通过发行国家彩票等形式,为创意产业发展筹集了大量经费,使一批重大创意产业项目有了强大的资金支持。

1995年。英国文化创意产业净收入约250亿英镑,其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超过任何一项传统制造业的产值。1997年至2001年,英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增长率平均为5%,而整体经济的增长率仅为2_8%;英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出口额每年增长15%,而同期英国所有产业的出口增长率平均只有4%。

日本:以“文化立国”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

日本近现代以来在国家发展战略上大致经历三个阶段:明治维新到二战结束时的“军事立国”战略;二战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经济立国”战略:从20世纪后期开始转向“文化立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在二战后满目疮痍的废墟上。日本创造了世界瞩目的经济奇迹,但随着经济的增长,环境与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约束越来越严重,人们的生活质量并没有随经济增长而真正改善,日本开始考虑新的增长方式。1995年7月,日本推出《新文化立国:关于振兴文化的几个重要策略》的报告,1996年7月,正式提出《21世纪文化立国方案》,进而确立了在未来21世纪的“文化立国”方略。2001年,日本国会通过了《振兴文化艺术基本法》;2004年颁布了《文化产品创造、保护及活用促进基本法》,要求各级政府和部门有义务扶持,在财税、融资方面给予优惠待遇。政府对于文化艺术领域的财政预算大幅度增长,同时,社会团体对于文化创意行业的赞助规模也越来越大。目前,日本文化产业的许多领域在全球范围居于领先地位,尤其是动漫、游戏这些新兴文化产业行业,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收益。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统计,日本漫画、动画片和游戏软件在国际市场的规模是34万亿日元,占世界市场的30%。全球电子游戏的市场份额中。90%以上的硬件、50%以上的软件均被日本厂商所掌握。2003年,销往美国的日本动画片及相关产品的总收人为43,59亿美元,是日本出口到美国的钢铁总收入的4倍。遍布日本和全球的日本动漫迷们在电影和视盘上的消费超过了50亿美元,此外,与日本动漫相关的商品消费达180亿美元。

韩国:努力挖掘传统特色文化

韩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遭受了重大冲击,迫使韩国政府重新思考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增长点。1998年,韩国提出了“文化立国”的方针,将文化产业定为2l世纪发展国家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予以大力推进。一是加强立法。先后颁布《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修改《影像振兴基本法》、《著作权法》、《电影振兴法》等。二是制定发展规划,明确了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计划。三是成立文化主管部门和相应机构。1998年,韩国文化观光部设立“文化产业局”;2000年,设立“韩国工艺文化振兴院”和“文化产业支援中心”;2001年,将“文化产业支援中心”扩建为“文化产业振兴院”,全面负责文化产业的具体扶持工作。四是培养专业人才。韩国实行教育“高投资”政策,教育投资一般占政府整个预算的1/5以上。韩国竭尽所能地把韩国文化推向世界。首先,韩国通过重大的国际活动如奥运会、世博会、世界杯等,挖掘和宣传本土特色文化,将自己的文化推销出去,树立起“文化韩国”的形象。其次韩国将传统文化背景融入现代生活中,借助具有韩国特色的“韩流”传播韩国文化。以游戏、影视、时装、舞蹈、食文化等为主打的“韩流”席卷整个中国和日本后,韩国又以此作为平台,通过树立品牌和建立机构,扩大“韩流”在全球的影响力。

在政府的引导、扶持下,韩国文化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2000年至2001年两年期间,成功运作“投资组合”17项,共融资2073亿韩元。2001年,韩国电影振兴公社通过“电影专门投资组合”融资3000亿韩元,保障了电影事业的发展。韩国政府规划了10多个文化产业园区,10个传统文化产业园区和1-2个综合文化产业园区。2007年,韩文化产业产值约为650亿美元,同比增长

7.4%,连续5年年均增长达到9%以上,是同期经济增长率的近2倍,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近7%;韩文化产品出口达100亿美元,占世界文化市场5%的份额,成为世界前5强。

自上世纪90年代以后,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未来世界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1998年联合国主持召开各国政府间会议,拟订出《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世界经济发展可以最终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我们应积极学习借鉴其他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第三篇:如何发展文化产业

一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发展文化产业,也要与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样,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

二要积极主动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要围绕培育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改善宏观管理、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依法运营的富有活力的文化管理体制。区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不同特点,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为重点,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形成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要鼓励非公有资本依法进入文化产业,支持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发展。通过改革,不断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营造有利于发展的体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三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要确定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门类,推动国家数字电影制造基地建设、国产动漫振兴工程、“中华字库”工程等一批具有战略性、引导性和带动性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加快发展和集约化经营。主要包括:发展影视内容产业,提升生产能力,增加数量,提高质量,满足多种媒体、多种终端发展的需求;推动出版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加快从主要依赖传统纸介质出版物向多种介质形态出版物共存的现代出版业转变,从主要依赖区域性市场向综合开拓国际国内市场转变;发行业重点发展连锁经营、现代物流和网络书店等现代出版物流通系统;印刷复制业重点发展高新技术印刷、特色印刷和光盘复制业;广告业要扩大规模,提高媒体广告的公信力;演艺业要发展演艺经纪商,加强演出协作网络建设;娱乐业要重点发展电子娱乐业,开发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健康向上和技术先进的新型娱乐方式,创新娱乐业态;文化会展业要发展各类综合及专业文化会展,重点支持覆盖全国并有国际影响的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产业要发展以数字化生产、网络化传播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内容产业,加快发展民族动漫产业。

四要增强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目前我国文化产业总体规模还比较小,文化产品的进出口存在很大逆差,文化及相关产业创造的增加值还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约3%,而西方发达国家这一比重普遍高于10%。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创新文化“走出去”的形式和手段,实施“走出去”重大工程,培育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提升我国文化产品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积极推动中华文化面向世界、走向世界。

第四篇:保定市绿色农业发展

保定市绿色农业发展

摘要:绿色农业是21世纪农业发展的方向,是一种生态健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社会公正的农业发展模式。保定市在发展绿色农业的意义和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绿色 农业的模式。包括产业化经营主导型模式;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观光休闲农业模式;设施农 业模式。当前国际市场越来越关注农产品的生产环境和内在质量,我国的农产品出口企业不 同程度地受到了绿色壁垒的影响,这给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再一次敲响了环境问题的警 钟。

关键词:绿色农业;模式

近几年,中央把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放在一切工作之首,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从2004 年到2006年,连续三个一号文件都事关三农,在这样一个前提下发展“绿色农业”,意义十分重大。

一、发展绿色农业的意义

(一)是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需要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使得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从根本上制约了农业生产的持续和稳定发展,那些看似光鲜的食品给人们带来了各种疾病疯牛病、禽流感已经让人类领教了大自然的惩罚。

(二)构建绿色农业体系是保障人类消费安全,提高生活质量的体现。近年来因环境污染和农产品生产流通及加工等环节监控不力等原因,我国部分食品农产 品的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超标问题较突出,严重威胁了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三)构建绿色农业体系是提高我市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必要保证。当前国际市场越来越关注农产品的生产环境和内在质量,我国的农产品出口企业不同程 度地受到了绿色壁垒的影响,这给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再一次敲响了环境问题的警钟。

(四)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只有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加强农村绿色生态建设,整治农村环境,改善环

境质量,提高 农村人居与生产环境水平,努力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建设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绿色生 态新农村,才能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创造 良好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

(五)是保定市成为京南近海强市名城的必由之路。保定市作为北京肉菜放心工程农副产品供应基地,有着“北方绿色农副产品生产、加工 基地”的美誉,已形成小麦、玉米、油料为主体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和大枣、核桃、草莓等 十大林果基地。一批如涿州的贡米,定州的蔬菜,满城的草莓,望都的辣椒等名优特色产品 畅销国内外,全市有“中国特产之乡”11个,“河北特产之乡”15个,培育了龙飞集团、天香乳 业等一大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拥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16家。

近年来,随着“大北京经济圈”的提出,保定应主动融入北京、服务北京,努力建成面向北京、天津的绿色农副产品“大市场”。

二、保定市绿色农业的现状。

(一)绿色农业产业基地初步形成。截至2007年7月底,全市推广农产品无公害标准化生产面积125.7万亩,无公害环评面积 累计达210.38万亩,通过省级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50个,89家企业通过省级无公害 产地认定的企业,5家企业通过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认证,通过农业部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和 绿色食品51个。全市果品面积252万亩均通过环境评价,通过省级无公害产地认定的果品面 积85万亩。全市畜牧业通过省级无公害产地认定的企业达到122家,通过农业部无公害产品 认证的企业6家。

(二)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逐步完善 全市两个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和16个县级检测站全部投入运行,基本形成了全市农产品 质量监测网络。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日趋规范,定州市按照《北京市蔬菜安全卫生要求》出台了《无公害蔬菜产地编码管理办

法》, 对生产实行一户一码、微机管理。该市的蔬菜通过检 验都达到无公害标准,30% 左右的蔬菜达到绿色标准。安国市与中国药用植物研究所等 3 家科研单位协作,建立了科技示范园 13 个,发展 GAP 标准化种植 5 万亩,提升了中药 材品质。

(三)农业龙头企业具有一定规模 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龙头企业达140家,农产品加工比重达到25%;注册优质农产品 商标100多个,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37.3%;全市拥有各类农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1 592个,其农产品贩销量占全市销售总量的70%以上。农业科技水平显著提高。建立各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98个,其中市级园区35个,带动生产基地53.3万亩,向社会提供优质种苗2800万株,科技园区已经成新技术辐射推广的源头。各类农产品交易市场达714个,其中成交额超亿元的32个,保定市工农路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定州市蔬菜批发市场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定点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

三、发展绿色农业的模式

(一)产业化经营主导型模式 1.市场启动型

市场启动型是指区域农业发展过程中着力培育产品专业市场,通过市场带动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形成,同时诱发贮藏、运输、加工等产业的发展,形成以市场为纽带的产业化经 营体系。

2.农业专业协会型

农业专业协会型是指在绿色农产品规模生产过程中,根据自愿原则,组建农业专业协会,协会根据绿色农产品的生产要求,统一标准生产,统一注册商标、统一包装、统一质检、统一销售,甚至可以统一购买生产资料,从而很好地推进绿色农产品的生产与经营。

3.农业龙头企业型

通过农业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形式,在生产、加工、质检、销售等环节,按照绿色 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实行全程管理。基地可由龙头企业出资申报、建设,产品由龙头企业统一收购、统一加工分装、统一使用绿色农产品标志,统一销售,使绿色农产品的生产与经营 顺利进行。

(二)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物质循环利用型绿色农业模式是一种在物质循环链条中适用的模式,它是应用生态系统 的物质循环原理,把清洁生产、资源及其废弃物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使农业生产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 源—再生产品”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达到污染低排放或零排放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常见的模式有: 1.平原“猪—沼—作物”循环模式。“猪—沼—作物”模式是通过种植面积、养猪规模、沼气池容积合理组合,以沼气为能源,沼液和沼渣为肥源,开发优质有机肥料用于作物生产,实行种植业与养殖业结合,能流物流 良性循环,资源高效利用,有效治理养殖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同时促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 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综合效益明显。2.丘陵山区 “猪—沼—果”循环模式 利用山地资源,发展无公害水果和有机茶生产,采用“沼气池、猪舍、厕所”三连通,因地制宜开展“三沼”(沼气、沼液、沼渣)综合利用,沼液和沼渣主要用于果园施肥,沼气供 农户日常烧饭点灯,达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 民收入等效果。3.生态庭院模式

以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和太阳能热水器利用为主要内容,实行太阳能热水器、生活污水 净化沼气池(或户用沼气池)和优质燃气(沼气、石油液化气、秸秆气等)三配套,与农村改厕、改厨、改院相结合,形成农户生态良性循环,有效处理污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营 造生态家园,增加清洁能源供给,提高了农民的生

活质量,同时为农村环境整治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提供有效途径。

(三)观光休闲农业模式

该模式指以生态农业为基础,利用区域内特有的自然和特色农业优势,经过科学规划和建设,集赏花、垂钓、采摘、餐饮、健身、狩猎、宠物乐园等设施与活动于一体,形成具 有生产、观光、休闲度假、娱乐乃至承办会议等综合功能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该模式的优势是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实现农业发展与休闲娱乐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如保定的昌利农业旅游示范园,集农业观光旅游和特色农业、新技术推广为一体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园区建设分为现代农业示范景点和休闲度假娱乐场所两部分,以面向京津市民“周 末游”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将定兴独特的乡土民情和地域文化与园区建设巧妙结合,提高旅 游附加值。

(四)设施农业模式

设施农业模式是通过采用现代化农业工程和机械技术,人为地创造出相对可控制的动、植物生长环境,以有机肥料全部或部分替代化学肥料(无机营养液)、以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为主要手段进行病虫害防治,以动、植物的共生互补促进良性循环,从而实现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农业生产依赖自然环境的一种新型高效农业生产模式。它具有高投入、高科技、高品质、高产量和高效益等特点,其栽培主要对象为蔬菜、花卉和果树。

保定市绿色农业发展

学校名称:河北经贸大学 所属院系:经济管理学院商务系 学生姓名:石新杰

专业班级:2010级金融3班

第五篇:“互联网+”视角下贵州文化产业发展策略分析

“互联网+”产业是一种新型的产业发展模式,互联网+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趋势,本文在探讨互联网与文化产业的关联性基础上,从文化旅游、传统媒体、非遗传承三个方面分析贵州文化产业利用互联网平台发展的策略。以期对贵州文化产业与科技的融合提出相应思考。

一、引言

贵州作为文化资源大省,拥有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夜郎文化、阳明文化等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和基础,近年来,在政府、社会、企业等多方力量的共同作用下,贵州省逐渐形成了以多彩贵州品牌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同时,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应用,尤其是在国务院出台“互联网+”行动计划和贵州省委省政府大力推动发展大数据产业以来,互联网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愈加普遍,再这样的背景下,文化产业作为一种关联性极强的行业,也需要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的发展机遇,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建立新的发展模式。

二、互联网与文化产业的关联性

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思维和平台,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多元性等特点,其与文化产业也具有很强的关联性。

(一)内容生产领域

文化产业的一个典型特点是“内容为王”,无论是有形的文化产品,还是无形的文化服务,其最终吸引消费者的、为消费者所消费和体验的必然是文化产品或文化服务的核心内容,在美国,甚至将文化产业定义为内容产业,可见美国对文化产业内容的重视。

在内容生产领域,互联网以其强大的平台作用和优势,通过内容创作与平台优势的互通,通过互联网平台来收集分析市场需求,众创文化产品,分享消费体验,不断制作和推出了一系列具有互联网标志的新文化,从而吸引人们消费互联网文化产品。

以视频网站为例,它是近几年来互联网平台与文化产业内容生产结合较为紧密的阵地之一,也是制造互联网文化内容的主力之一。以优酷、爱奇艺、搜狐视频为代表的视频网站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视频播放平台,它们都纷纷将自制节目作为发展的重点,而且一些明星、金牌制作团队等都逐渐加入到自制剧的制作当中。根据《中国电视剧(2014)产业调查报告》,2014年的网络自制剧数量超过了之前数年累计数量总和,而2015年卫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电视剧容载量与2014年相比下降约25%。搜狐的《?潘磕惺俊废盗小⒂趴岬摹锻蛲蛎幌氲健废盗小?爱奇艺的《废柴兄弟》系列都取得良好的市场反应,并积累了大量的粉丝,成为出色的网络自制剧集。

(二)消费渠道领域

互联网对文化产业消费渠道的影响最为典型的当属o2o模式,即通过在线上进行营销、宣传和推广,然后将客流引到线下消费体验,实现最终的交易。在交易完成之后,线下的用户再通过线上平台反馈消费体验,并且在线上进行交流、评价,从而实现了由线上到线下再返回到线上的整个营销过程。o2o并不是颠覆传统的文化企业,而是让传统文化企业搭上互联网的顺风车,充分整合已有的线下优势,从而实现升级换代。

三、贵州“互联网+”文化产业发展策略

贵州省拥有较好的文化资源基础,又有大数据产业发展优势,加之互联网强大的互动性、平台性、便捷性、多元性等特点,为贵州省文化产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一)互联网+文化旅游

推动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以文化充实和丰富旅游的内涵,以旅游传承和传播特定文化精神,是新时期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特色之一。而贵州省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夜郎文化、屯堡文化、阳明文化等资源,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内容基础,随着近几年来贵州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完善、客源市场也不断增加,这都为文化旅游产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互联网作为一个巨大的信息平台,为消费者查询、了解和对比不同地区的旅游景区、旅游资源、旅游特色、旅游服务提供了高效的平台,更为消费者在线预订旅游路线、酒店、旅行社等提供了便捷的渠道。因此,通过将线下的文化旅游体验与线上的文化旅游服务相结合,将有助于实现贵州省文化旅游资源的线上推介、线上服务、线上预订和线下体验、线下享受。比如遨游网,通过融合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连锁店、呼叫中心等多个服务场景,为用户创造更便捷、更专业的服务体验,在产业链上,用户、资源方、服务方、内容方、平台方等不同利益相关者都能实现自己的利益诉求,逐渐形成用户收益、企业发展的旅游发展生态新格局。

(二)互联网+传统媒体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app客户端等各种新兴媒体不断涌现,对报纸、期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央有关部门出台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大力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内容、平台、管理、经营、渠道等方面的融合发展。

(三)互联网+非遗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很多具有较高文化价值、传统价值、艺术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着消失的危险。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成熟,通过采用录音、多媒体记录等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储存、保护、传承和传播。

贵州作为民族文化大省之一,拥有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苗族古歌、刻道、侗族琵琶歌、侗族大歌、铜鼓十二调、木鼓舞、芦笙舞、傩戏、安顺地戏、彝族撮泰吉、木偶戏、布依族八音坐唱、布依戏、思南花灯戏、侗戏等,涵盖了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美术、手工技艺、民俗等八大门类。另外还有多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不同种类、不同风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贵州、中国乃至世界的重要文化瑰宝。因此,应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梳理,并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和手段,建立多彩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和数字传承基地,以数字化、信息化的方式将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保存下来,并进行不断的传播和传承,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期的数字化传承和发展。

四、结语

从“互联网+”的视角来分析和探索文化产业发展路径与模式,关键是文化与科技的融合问题。

互联网以网络技术、数字技术为根本,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成熟,互联网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并逐步向物联网发展。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互联网思维、互联网平台、互联网渠道、互联网商业模式等新的发展理念和形式,且以其强大的包容性和平台性,逐步加强了与不同行业的融合。

文化产业是以文化资源为基础,以创意为灵魂,以内容为核心的一种经济形态,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一定的文化资源基础上,通过创意研发,形成一定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从而满足广大消费者精神文化需求的一种产业形态,具有文化性、兼容性、风险性、可复制性等特点。

可以说,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尤其是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是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和特点之一。基于互联网视角下的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强大的平台、便捷的渠道、实时的互动、多元的形态等优势,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等消费信息收集、分析和处理能力,灵活采取o2o运作模式,充分运用和衔接好线上与线下两个阵地,实现文化产业在内容研发、宣传推介、销售通道和体验场景等不同环节的多元发展和有序衔接。

下载保定市文化产业发展策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保定市文化产业发展策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庐山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 :感谢XXX能给我们一个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根据本次座谈会的要求,我就庐山管理局近年来文化产业发展情况作一个简要汇报:庐山是海内知名......

    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总结范文

    县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总结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成为竞相争夺的战略要地。2009年9月,国务院下发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将......

    六合区2018文化产业发展

    六合区2018年度文化产业发展 专项资金申报指南 一、申报条件 1、在六合区注册并纳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区文化产业统计名录库内企业;或者是在六合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

    文档文化产业发展论文

    论文中期报告 论文题目: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现状及对策探析 关键字:文化贸易 现状 国际竞争力 在完成了论文的选题,确定了写作的方向的时候,我就开始着手准备先大概草拟出一个 大......

    文化产业发展心得体会

    精选范文:文化产业发展心得体会(共2篇)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很高兴来到××这块美丽的土地,看到这么漂亮的城市,与这么多的同志交流文化产业发展思路。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就文......

    发展文化产业品牌浅析

    郑州发展文化产业品牌浅析文化产业是一种在全球化和现代化、信息化和科技化、人文化和知识化的创造与消费的社会背景下所建构起来的新理念和新产业,同时也是一种在文化与经济......

    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汇报山亭区位于枣庄市东北部,总面积1018平方公里,50万人。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我区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建设文化强区、促进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

    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公司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公司成立于20**年*月*日,主要宣扬香道文化,提供香道产品以及其附属的产品和文化推广。经过半年的发展,我司已经初步完成了整个公司体系的架构,明确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