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世博会看德国的发展之路(合集5篇)

时间:2019-05-14 23:36: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上海世博会看德国的发展之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上海世博会看德国的发展之路》。

第一篇:从上海世博会看德国的发展之路

从上海世博会看德国的发展之路

------德国汉堡之家的见闻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的“汉堡之家”案例馆,首先让我感到奇怪的是那棵红红的大树。案例馆中贯穿于各个楼层的一棵三维“愿望树”是其创新的参观引导系统,展现德国汉堡居民对未来城市生活的愿望,以及汉堡针对这些愿望做出的回应。

在案例馆中,多媒体和手动触摸屏等各种互动模块让我们参观者应接不暇,呈现了一个全方位的、立体的汉堡。通过介绍,我们得知愿望树的树根、树干、树枝,分别象征着希望、愿望和活力,用它们来建造美好的未来。

“汉堡之家” 是一座奇特的建筑,不需要空调和暖气,却能四季保持室内25℃左右的恒温,建筑所消耗的外部能源只有普通房屋的10%。这幢高约18米的红砖房,形如对着四个方向打开的“抽屉”叠放在一起,融居住与办公功能于一体。

“汉堡之家”是汉堡市入选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的案例,“汉堡之家”

将通过一系列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的使用,实现建筑能源供应的自给自足和零废气排

放,结合上海的气候特点,创造出相对隔离的空间,无需采用任何取暖设备或空调就能保持舒适的室内温度和环境,做到冬天保暖,夏天降温。

“汉堡之家”共有五层,地下一层,地面四层。全部采用节能环保的材料,充分利用人体的体温、阳光、地热等,耗能极少。另外,隔热密封的外墙厚达15CM,将能源的需求降到了最低。将兼具办公和居住两种功用,汉堡市希望通过展现汉堡这一港口城市的节

能建筑,结合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传递建筑提高生活质量的理念,交流展示该市的环保成就和在气候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

它作为唯一一个拥有自己建筑作品的德国参展城市,汉堡将在世博会上通过“汉堡之家”和丰富多彩的展览,以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注重生态、保护环境的建筑为主题,作为宜居城市和临水都市展示。

到德国旅游的人总会惊叹于德国城市优美的环境。德国的森林覆盖率为29%,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绿茵茵的草坪和似锦的花丛,看不到垃圾杂尘和黑烟喷发。人们喜欢将自己的住宅涂上缤纷多彩的颜色,在窗前摆上盆栽花木,加上蓝天白云和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河池,形成了一个个花园城市。

汉堡是德国第二大城市,作为有着四百万人口的大都会,汉堡是欧洲最有活力、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在2010年获得“欧洲绿色之都”的美称,这一切都归功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开发和高瞻远瞩的环境保护,以及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创新型的企业。

极低能耗“汉堡之家”是中国第一个获得认证的 “被动房”。“被动房”基本无需主动供应能量,而是通过地热泵获得采暖、制冷、通风和去湿,隔热隔音、密封性强的建筑外墙和可再生的能源也将在“汉堡之家”得以实现。据了解,这样的建筑在湿热的长江三角洲区域尚属首例,每年每平方米消耗50千瓦能量,相当于普通办公楼四分之一的平均能源消耗量。

历史上钢铁和化工业同样曾给德国城市带来环境污染。“二战”结束后,德国很多城市被战争摧毁了,人们努力重建家园,根本没意识到环保问题的存在。这种“未经思考的重建”事后造成了严重的环境破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西德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土壤、空气、水污染日益严重,莱茵河中的200多种鱼类只剩下80多种。

德国作家波尔在1958年形容沿岸化学工厂林立的莱茵河,“犹如一道被6万多种不同化学药品调成的鸡尾酒”。他描绘的钢铁基地鲁尔区则是这样一番景象:“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厂冒着黑烟,铸造厂也不停排出红褐色的污水,还有飘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使得户外一切东西都蒙上一层黑灰。洁白的衣物穿出门去,不一会儿便成为灰色。红瓦白墙,绿草如茵的家园,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面积广达4400平方公里的鲁尔区在当时是全欧洲最大的工业区,出产全德国80%的煤矿与钢铁。

当媒体、学者和社会各界都不满意自己所处的环境,要求更清新的空气和更干净的水土时,德国全社会开始通力合作治理环境。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法规,比如1971年德国政府颁布的《城市建设促进法》,规定一切有污染的工业企业都需迁出市区,原厂址由国家或企业收买作为园林绿化设施用地。

1972年,德国又颁布《环境保护法》,之后还颁布有《自然保护及环境维护法》、《废水征税法》等8000多部环境法律和法规,限制污染气体和污水的排放,建立空气质量监测系统,仅政府部门负责管理环保法律的公务员便达到50万人。

德国人素以团结和纪律闻名世界,在社会各方参与之下,德国的商业力量也勇于承担环境治理成本。柯茂庭介绍,他所在的朗盛公司很早就约束自己,凡从莱茵河里取水用于生产,最终向莱茵河回输的水要比所取的水更干净,保证返回到大自然的水不会伤害水中的鱼类或植物。

随着全球产业调整,鲁尔区从1960年代开始煤炭储量急剧下降、环保压力加大、失业率高企,爆发了历时10年之久的煤业和钢铁危机。1979年,联邦政府与各级地方政府及工业协会、工会等有关方面联合制定了“鲁尔行动计划”,旨在逐步发展新兴产业。

针对产业撤退后土地污染严重、清理耗资巨大、私企无利可图的问题,鲁尔区所在的北威州政府设立土地基金,购地后进行修复,土地经过消毒等处理后再出让给新企业,成为新的工业用地、绿地或者居民区。

与以往的都市更新计划大多由政府主导不同,一些大型的民间团体提出,“地方的未来必须民间自己来承担”,“与居民一起来改变居民”,基于新的产业愿景来积累资金滚动发展,逐步进入“正循环”。计划将其改造为一个生态景观公园,让工业区变成“现代化科学园区”、“工商发展园区”和“服务产业园区”。

1989——1999年,德国政府将这个长达10年的国土改造实验付诸实施。废工厂变成了主题展览馆,起重架、高墙及煤渣堆被改造成攀岩训练场,炼钢厂冷却池变成潜水训练基地,削掉一半铁皮的厂房成为可掀式的露天音乐舞台,一座高100米、宽62米的全世界第二大废瓦斯槽,则被改造成一座超炫的每个月可吸引20万名游客的太空意境展览馆。

鲁尔区北部盖尔森基兴一片占地30公顷铸铁厂旧址,也被改造为一个容纳了太阳能、废弃物处理、节能产品开发等新兴产业的高科技产业园区。吸引企业前来的,是民间团体和政府提供的就业基金、税收优惠、投资补贴、研究经费和创业贷款等。比如当地政府规定,凡是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的企业前去落户,将给予大型企业投资者28%、小型企业投资者18%的补贴。目前,北威州拥有1600多家环保企业,环保业成为了当地的支柱产业。

德国人承诺的减排目标是2012年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减少21%,在工业污染治理接近极限之后,德国近年来的减排重心放到了新能源和建筑减排上。从2009年开始,德国禁止建造没有配备隔热设施或再生能源利用系统的建筑。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汉堡市在上海修建了一栋永久保留的节能建筑——“被动屋”,它采用封闭式建筑方式,冬天仅用太阳能、室内电器的散热以及居住者的体温即可保暖,夏天则利用可以制冷除湿的特殊通风装置,不需要使用空调。现在全德国大约有8000套“被动屋”,虽然成本高出普通建筑20%——50%,但能耗最多可降低90%,几年之中即可收回成本。

在这个“被动”能源的展馆中,我身临其境的体验到了汉堡,它是一个充满创意、宜居的临水之都,一座按照居民自己的愿望和热情主动开发的城市,一座现代化的环保建筑,它树立了城市的最高生态标准,通过生动的场景体验到汉堡对外开放的氛围。

作为一个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大国,德国在改善环境、改造老工业区等方面的特立独行,也为古老的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值得研究的样板。

第二篇:从两则笑话看德国

从两则笑话看德国

沙叶新

《好同学》 2005年08期

有一则笑话,说的是西方人心目中的天堂与地狱的人员组成:如果是组建天堂,应该是英国人当警察,法国人做厨师,德国人当机械师,意大利人做情侣,瑞士人做总管;如果是组建地狱,则应该是德国人做警察,英国人做大厨,法国人做机械师,意大利人做总管……诸如此类的笑话,反映了西方各个国家或民族的不同性格特征。

虽然我去德国之前对德国知之甚少,可有两则关于德国人的笑话,却令我记忆甚深。一则是说,若是在大街上遗失一元钱,英国人决不惊慌,至多耸一下肩就依然很绅士地往前走去,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美国人则很可能唤来警察,报案之后留下电话,然后嚼着口香糖扬长而去。日本人一定很痛恨自己的粗心大意,回到家中反复检讨,决不让自己再遗失第二次。惟独德国人与众不同,会立即在遗失地点的100平方米之内,划上坐标和方格,一格一格地用放大镜去寻找。

还有一则笑话是说,如果啤酒里有一只苍蝇,美国人会马上找律师,法国人会拒不付钱,英国人会幽默几句,而德国人则会用镊子夹出苍蝇,并郑重其事地化验啤酒里是否已经有了细菌。我本以为在这两则笑话中德国人的严谨认真态度和科学求实精神被大大地漫画化了,可我到了德国之后,以我的所见所闻相印证,才觉得两则笑话对德国人的性格刻画虽然有所夸张,但并不太失真,而且还很传神。

我这次是作为剧作者,随《东京的月亮》剧组到德国去参加演出的。演出的地点是在汉堡的塔丽雅剧院,这是汉堡的三大剧院之一。装台期间,我们的灯光设计师和德国技师发生过一次小小的“国际冲突”。我们的灯光设计师在爬吊杆装吊灯时,用的是从国内带去的人字梯,可德国技师认为它不安全,坚持要用德国制造的有调节平衡装置的人字梯。他们架好了“MADE IN GERMANY”的人字梯后,精细地调节四只梯脚,使之不差分毫地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以保证梯子的绝对垂直和平稳。调试过后,德国技师还不放心,又用手反复摇试,使之无一点晃动,经过这样严格的检验,确信它达到百分之百的平稳后,才允许我们的灯光设计师爬上去。其实我们带去的梯子,也十分坚固,使用十多年,爬上爬下数千次,也从未出现过问题;而且人字梯并不高,即使有些晃动也不致有危险。可德国技师硬是要用他们的梯子,似乎过于较真,过于刻板;其实细思之,这其中却体现出日耳曼民族的一种极为可贵的精神。

首先是对劳动者极大的尊重和保护。德国不但有条目繁多、内容广泛的《劳动安全法》,而且还有非常细致和独特的《工作场所法》。比如该法规定工作场所的室内高度不得低于2.75米,室内必须有窗可以看见室外 严禁在封闭的工作场所劳作,必须提供每个工作岗位足够的空间 不得在拥挤的环境中工作 等。最令人感动的是,它甚至还规定工作场所必须有新鲜清洁的空气,必须有与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正常温度,否则便是违法,工作人员可以据此控告业主。连对工作场所中的空气和温度都有严格规定,更何况是梯子呢有法就必须严格遵守,这又体现了德国民族的一丝不苟的优良作风。中国驻汉堡的副总领事曾对我讲过他刚来汉堡时的一个故事。有一次,他在限速的公路上超速了几秒钟,为的是越过前面德国人开的一辆车去转弯。转弯后,他发现被越过的这辆德国人开的车在他后面紧追不舍,一直追了一个半小时。到了总领事馆下车后,他问这个德国人为何一直跟着他。这个德国人说,我追了你一个半小时,就是想问你一句话:你为什么要超速?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德国人就是如此认真。一个认真的民族是最有希望的民族。

今年是东西德统一五周年,在这短短的五年里,这两个政治实体并没有因为原有的血型不同而产生“异体排斥”,发生社会**,相反原东西德地区的经济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而且原东德地区的经济增长率今年已达到9%,居整个欧洲之冠,这不能不说是奇迹。这奇迹的产生,大概与德国是个认真的民族不无关系吧!

这次我去柏林旅游时,花了7马克买了一块巴掌大的柏林墙作为纪念。带回上海后,我拿给朋友们观看。可几乎所有的朋友都问过一个问题:这块花了近四十元人民币从德国买来的水泥块,是真的柏林墙上的一块吗 会不会是假的 我感到悲哀。悲哀的是,只有我的同胞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自己被席卷全国的无孔不入的造假吓坏了。在德国,什么东西都可能买到,可你想买假的东西却很难很难。

知假买假的“刁民”王海,只有在当今中国才会应运而生,四川技术监督局为打假居然成为造假者的被告,这大概也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这些极具戏剧性的事情,在德国决无可能发生。德国人认真,中国人认假。虽然不可一概而论。

假如是一个中国人,他在本文开头讲的两则笑话中会是什么态度呢 其实在原笑话中是有我们中国人的角色的。但为了中国人的面子,我故意隐去了。可是将真事隐去也是一种假,为了打假,我„„我就将它说出来吧。在第一则笑话中,是这么挖苦咱们中国人的:咱中国人在大街上遗失一元钱,不会像英国人那样若无其事,不会像美国人那样唤来警察,不会像日本人那样自我反省,也不会像德国人那样认真寻找,而是狠狠地在地上吐口唾沫,然后大骂一句:“哼,谁拾到谁就去买药吃 ”于是心理上就平衡了。这种阿Q主义曾被鲁迅先生深刻地批判过,但我们周围就有这样的人,不算丑化。在第二则笑话中,对啤酒里出现苍蝇一事,中国人不会像美国人那样去找律师,不会像法国人那样拒不付钱,不会像英国人那样幽默几句,也不会像德国人那样进行化验,而是„„而是将苍蝇从啤酒里捞起,喝它一半,要求赔偿,并且再到第二家啤酒店,如法炮制,将苍蝇偷偷放在啤酒里,继续要求赔偿。这不是太损我们中国人了吗?可遗憾的是,我在前年访问日本时确实听说有的中国就读生将蟑螂故意放在面条里要求日本老板赔偿的事。虽然我也知道这是个别的。

可在有的国家就硬是没有我们这种个别!

不是说要提高国民的素质吗?我看就先从最简单也最难的认真做起,如何?就是打假也不要假打,更不要假人来打假,而要真人真打,如何?

摘自《西方人性格地图》,沙叶新/撰文,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

第三篇:看2010上海世博会个人所思所想

上海世博会第一次以人类城市生活为主题,这被公认为是一个创举。上海世博会执委会副主任周汉民认为,世界正在进入“城市时代”的转折,在这届世博会上,将会产生不同以往的思想火花。

实际上,世博会的历史就是世界城市化的历史,世博会所展现的也是城市化的进程。今日中国的城乡人口比例,与1851年举办首届世博会时的英国和十九、二十世纪之交举办一系列世博会时的美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100多年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生活大大改观,但在中国以及很多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仍然伴随着很多问题。在上海世博会的崭新平台上,人们将为各种“城市病”探询“药方”。

一、把破解民生难题融入大规模建设中

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公共设施建设加快、就业拉动明显、旧区改造焕然一新、城市文明程度提高……上海市民明显感到,世博会筹办的过程,正是生活环境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的过程。

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城市,世博会对上海建设的促进不仅体现在服务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更体现在服务民众、提升城市生活质量的建设中。

筹办世博会的8年多时间里,上海掀起一轮投资最集中、而且投资效率也最高的城市基础建设,并且所有这些项目都以利民、便民为目的。比如,上海市民出行不够方便,市政府借世博会的东风,出巨资加强轨道交通建设。今年4月,又有数条地铁线将投入运行。如此大规模的建设,在世博会历史上可谓绝无仅有。

上海市发改委表示,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既是举办一届有史以来最盛大世博会的需要,也是为偿还历史欠账、改善居民出行、完善城市生态等作出的部署,更是上海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做功课”。

相关负责人强调,如果算“投入产出账”,眼光不能仅盯着世博会。相反,世博会催生的一系列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基础设施,有利于完善上海城市的服务功能,有利于持续服务民生,必将为上海未来发展积攒后劲。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指出,上海抓住筹办世博会的重要契机,将迎世博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乘“世”而上,启动一批惠及民生的市政工程,城市面貌和市民生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周边的长三角地区也受益良多。2010年,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沪宁城际铁路、沪杭客运专线上海段有望建成,京沪高速铁路上海段、铁路金山支线将加快建设,沪通铁路上海段有望启动建设。借助各城市间的交通“快车道”,世博会将对周边地区的产业结构、就业机会、城市功能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长三角的合作交流和一体化进程。所以这不仅仅是上海的世博会,也是整个长三角地区加快城市发展的世博会。

二、城市善政靠什么支撑

当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就规模而言是史无前例的。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城市,给城市带来巨大活力,也产生诸多问题。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规划与交通、城市环境保护、城乡互动、社区生活的加强、不同文化与宗教背景居民之间的和谐,所有这些都与这届世博会的主题相关。

近年来,房地产业的超强发展几乎彻底改变了中国城市的天际线。中小城镇面目雷同,传统特色消失殆尽;城市无限度扩张,土地流失严重;小区林立,但是真正的社区共同体却难以形成。过分强调市场的作用或过分看重gdp,使城市建设走向畸形。我们的城市化进程已到了必须认真总结、检讨的时刻。

要真正使城市生活更美好,仅仅强调科技手段或经济效益是远远不够的,城市管理者的服务意识、管理能力以及管理制度建设更加必不可少。在城市的环境卫生管理方面,各地都有很多疏漏。举例来说,很多路边的商铺、小店没有下水设施,店主直接把生活污水或剩饭剩菜(甚至还有垃圾)倒入马路旁的下水道,既污染环境,也会造成马路下水道的堵塞。世博会将使我们对诸如此类的问题更加关注,助推城市管理者服务水平、管理能力的提升。

从一定意义上说,上海世博会的服务水平就是上海市政的服务水平。为了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上海多数街道对志愿者、物业保安、居委会干部等分批开展了专题培训,有的街道还开办了世博英语学习班。

城市管理还必须体现人性和民主的特点。上海世博会呈现对城市弱势群体的关注,为广大残疾人专设了以“消除歧视、摆脱贫穷、关爱生命、共享阳光”为主题的生命阳光馆。方案公布后激起强烈反响,该馆描绘的美好明天,给广大残疾人以巨大的精神鼓舞。一群由40名聋哑人组成的特殊志愿者团队届时也将为参观盛会的特殊人群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城市的善政离不开广大市民的参与。为推动政府与社会各阶层人士的良性互动,上海世博会的组织部门开辟了多种渠道,市政府领导对反映上来的问题十分重视。市长韩正听取了网民的意见,表示将

对世博会的运营实行全程审计,审计结果将高度透明,并向全社会公开,同时也希望各方面共同监督。

三、城市精神获新生

与完善基本生活设施相比,更难做到的是在社会、文化和历史等领域让市民得到精神上的享受,从而在人们心中培养一种共同的归属感,使他们成为城市真正的主人。正如首届世博会在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的同

时,还形成了一种对进步观念的崇拜,人们希望上海世博会在促进城市文明的同时,留下一种新的城市理念,一种能使城市变成人类心灵归属地的理念。

上海世博会英国馆主体建筑“种子圣殿”内,有着包裹在60000根透明亚克力杆中来自世界各地的野生植物的种子。这些种子使得我们对城市生活有了更加丰富的想象,更加深刻的理解。城市并不是乡村的对立面,我们的城市将被环境生态的理念所照亮,野生植物将在城市里生根发芽。

没有较高的城市居民的文明素质,关爱和归属感就容易变成空话。北京奥运会成功地改善了北京居民的行为,上海世博会也有望全面提高上海市民的文明素质。上海市有关部门在2008年11月初出版发行了《上海迎世博市民读本》,其中的“市民素养篇”,有“文明出行”、“文明交往”、“文明娱乐”、“文明居住”四个章节,共四十六项具体要求,涉及日常生活种种细节。所有的细节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上海世博会还会留下一个精神符号。园区中央的中国馆融合了本土古代营造法则和现代建筑设计理念,馆内展示的“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将向世界传递我国全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信息。“东方之冠”既是有形的建筑标记,也是无形的精神动力,其新颖而带有传统特色的设计向世人宣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直在与外部世界的接触交流中发展壮大,它是动态的而非凝固的,它是开放的而非自闭的。

第四篇:从上海世博会畅想未来城市生活

从上海世博会畅想未来城市生活

上海世博会主题秀《城市之窗》的旋转舞台上,一个没有翅膀的小天使来到人间探寻城市发展的足迹,也拉开了上海世博会上人类追求未来更美好生活的梦想之旅。

“一切始于世博会”——一个半多世纪的世博会舞台见证了人类对科技创新的永恒追求。而第一次以城市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则为我们打开了未来的城市之门,透过各种新能源汽车,先进医学技术、绿色建材、智能家居、“零排放”社区……,一个充满幻想、五光十色的未来城市正在向我们走来。

(小标题)未来汽车:取之于自然,还之于自然

进入中国国家馆的低碳区展厅,一款名为“叶子”的双座新能源概念车吸引了很多参观者驻足。“叶子”车如其名,白色车身顶部是一片绿色的大叶子,四个黑色轮子上分别配载三个风扇叶片,看上去更像一个放大版的儿童电动汽车。

“这款概念车设想的是2030年的汽车,最大的亮点是革命性的自然能源转换技术概念。”上海汽车集团设计部经理孙震向记者介绍,“叶子”汽车重量只有470公斤,车身长为2.9米,高和宽都在1.4米左右。

“叶子”车顶部的巨型叶子实际上是一个高效光电转换器,可吸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以可视化的“叶脉”方式显示能源的流动。独特的阳光追踪系统能使叶片上的太阳能晶体片随太阳照射方向而转动,无论阴天、雨天都能最大化利用太阳能。

带有风扇叶片的四个车轮实际上是四个风力发电机,通过捕捉散逸的风能并转化为电能,充入自身电池储存能源,形成辅助电驱动系统,最大限度拓展利用新能源。

值得一提的是,“叶子”车体外壳采用一种可吸附二氧化碳的材质(MOFs),能模拟绿色植物从空气中捕获二氧化碳和水分子,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释放出电子形成电流,生物燃料电池再将产生的电能给锂电池充电,由电机驱动汽车。同时,它还能将光电转换中排放的高浓度二氧化碳转化为电能为车内照明,或转化为车内空调制冷剂。

孙震说,先进的能源转化技术使得“叶子”汽车不需要再进行额外的外部充电。不仅如此,汽车在自身“零排放”基础上还能将产生的多余电能反馈到社会电网中,真正实现“负排放”。

从汽车首次亮相1889年巴黎世博会至今,汽车技术革命不断推动着世界工业生产和人类生活的进步。而在上海世博会上,无论是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叶子”,通用汽车的无人驾驶汽车,还是荷兰馆时速可达百公里的太阳能汽车等,这些新能源和智能汽车的出现,都展示了21世纪人类对未来出行的新梦想。

(小标题)未来疾病诊断:迈向无创、无痛时代

科技创新开启了探索人类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畅想,而上海世博会展现的一些医学高科技无疑将在21世纪掀起一场“健康革命”。

走进位于上海世博会浦东园区A片区的以色列馆,以色列馆副总代表毕雅丽向记者展示了一款最新型的体检仪器——一粒长26毫米、宽11毫米、重量小于4克的“胶囊内镜”。

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起这粒“胶囊”,毕雅丽告诉记者,检测者只需将它吞下,伴随肠胃的蠕动,“胶囊内镜”将会对人体消化道进行全程检查,目前已经能够检测出42种疾病。

一粒药丸大小的“胶囊”为何会如此神奇?记者看到,透明的“胶囊外壳”下面,清晰可见两端各有一个绿豆大小的微型相机,而“胶囊内镜”的原理正是借助两端的成像装置和光源实时拍摄人体内腔照片,如最新一代食道“胶囊内镜”每秒钟能拍摄近20张图片,这些照片通过检测者体外携带的信号接收器被传输到终端信息平台,供医生下载图片进行诊断。

“检测者不必担心吞下它会对人体有伤害,因为它就和平时吃药一样轻松,只是这个特殊的药片不会被消化掉,在吞下一天之后会被自然排泄出来。” 毕雅丽说,这种“胶囊内镜”已经在以色列、美国等地的医院推广使用,临床证明这种检测方式无痛、无创口,即使儿童使用也是安全可靠的。

创造力是永恒的。相对于传统肠镜、胃镜检查的痛苦经历,“胶囊内镜”的出现无疑将掀起未来疾病诊断的又一场革命。而本届世博会上,包括能进行十项尿检的抽水马桶、家用中医数字化四诊仪、唾液检测肿瘤等在内,越来越多人性化、精细化的现代医疗技术已经开始改变我们的生活。

(小标题)未来气象预报:随时随地的“贴身管家”

2030年,人们将享受到怎样的气象服务?你能想象,一个小小的数字终端就能让你的生活不受糟糕天气的影响,尽享气象服务带来的便利和快捷。

上海世博会气象馆用一部4分钟的短片为我们讲述了2030年的智能化气象服务——

晚上睡觉前,强尼的爸爸把“一体化天气技术(METNET)”系统连接到了家里的“智能家居系统”端口上,开始了对家庭气候应对措施的全方位管理。

第二天清晨,METNET提前叫醒了强尼的爸爸,这是因为前一天夜里下雨造成了交通堵塞,METNET意识到他需要预留更多的出行时间。小强尼上学出门前,METNET为他提供了最新穿衣指数等生活信息。

气象预报显示,未来几周内将发生台风。强尼的妈妈是位气象学家,她要为将受到台风影响的社区提供预警和指导,确保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2030年,科学家们不仅能预测反常天气,而且能将反常天气带来的灾害变成可利用的资源,如利用台风的强大风力进行发电。

强尼一家要去参加表姐的婚礼。系统显示,西南地区有风暴,可能会引起大规模航班延误,于是他们决定开车前往。车载系统显示,高速公路上大雾弥漫,系统为他们选择了另一条最佳路径。婚礼现场,METNET搜索出效果最佳的拍照地点,在风暴到来之前,一张幸福的全家福成功完成!

气象馆副馆长刘欧萱告诉记者,METNET是气象学家们设想的为城市人提供全方位、个性化气象服务的系统。虽然今天看还只是梦想,但基于目前的技术发展,这种随时、随处可得的“贴身管家”式服务很有可能在20年后梦想成真。

(小标题)透明混凝土:引领未来绿色建材新时尚

走进崇尚“绿色低碳”的上海世博会,到处都能看到绿色节能建筑样本:会呼吸的“紫蚕岛”日本馆、森林造型的挪威馆、竹篮包裹下的西班牙馆……这些绿色

建筑的新代表让我们看到了未来世界建筑发展的潮流。

在本届世博会展现的各种新型绿色建材中,一款被称为“透明混凝土”的建筑材料引起广泛关注。在位于浦东园区的意大利馆,记者看到了这种能透光的神奇混凝土。

乍一看上去,意大利馆的外墙好像是一大片灰色的混凝土被镂空出一个个整齐划一的长方形小洞,但仔细用手一摸,却发现这些所谓“小洞”其实是一种类似玻璃的透明材质。

意大利馆馆长米拉格利亚告诉记者,这种透明混凝土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树脂与水泥的混合,从而具有高质量的透明度。这种混凝土制成品还极具多元化,如果使用大量的、颜色各异的树脂组合,可以折射五彩斑斓的灯光,为建筑披上神奇的色彩之光。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走进意大利馆,在馆内就能感觉到光线从外墙透射进来,而到了晚上,场馆内部灯光穿越到场馆外的街道,折射出正在涌入场馆内的人们的身影。

米拉格利亚说,由这种水泥制成的透明面板覆盖了意大利国家馆40%的面积,随着阳光折射角度的变化,场馆在一天内可连续不断地变换出不同画面。“自然光的射入可以减少室内灯光的使用,从而节约能源。透明混凝土的出现必将成为未来绿色建材的典范。”

(小标题)“零碳城市”:30年后城市实现自给自足?

从环保角度而言,工业革命后城市的“生态足迹”迅速扩张,超出区域所能提供的生态承载力,是导致当今世界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在上海世博会上,我们看到了世界各国为缩小城市“生态足迹”所做的最新探索。

开园以来,大批游客专程来到世博园的E片区参观两栋并不起眼的灰色四层建筑,这就是复制全球首个“零排放社区”模式的伦敦案例馆,“自给自足”是这里的最大特色。

利用太阳能光伏板和热力电力转化器收集足够的电能供给建筑的日常使用,收集的热能将转化为建筑制冷的动力;雨水收集系统供应馆内非饮用水;太阳能热水板用于家庭用热水收集;食物和有机肥料发酵产生沼气能源;风帽提供被动式风助力通风和热回收;屋顶的绿化又通过光合作用将通过风帽散发的室内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通过复杂而又精细的循环系统,伦敦案例馆仿佛是一株有生命的绿色植物,吸收阳光雨露,生成氧气。

伦敦案例馆中的餐厅也尽显循环再生的理念。每天多余的有机饼干经特殊处理,可变成餐具,以减少洗涤带来的污染和浪费;厨房产生的生物垃圾将被收集到生物能炉内用于发电、发热;就连客人喝剩下的啤酒瓶、可乐罐也被收集起来,做成店内电灯、烛台等装饰。

据介绍,伦敦案例馆的原型、英国贝丁顿社区的居民一年可比普通伦敦家庭少开2300公里的车。伦敦案例馆馆长陈硕说,中国的气候条件更适合建设“零碳社区”,不占用“生态足迹”的住宅社区有可能在30年后真正来到我们身边。

除了伦敦案例馆,在上海世博会特设的“城市最佳实践区”,你还可以看到其他国家为探索“低碳城市”所做的尝试。无论是“沪上生态家”展示的我国首座“零能耗”生态示范住宅,还是马德里公共廉租屋创新的“竹屋”和“空气树”建筑,抑或通过太阳能达成室内舒适性的阿尔萨斯水幕太阳能建筑,种种案例都在向人们昭示人类城市的绿色明天。

第五篇:从“中国白酒金三角”看中国酒业发展之路

从“中国白酒金三角”看中国酒业发展之路

白酒一直是中国居民消费的主要酒类,中国白酒行业由传统化向现代化的转变,经历了起步、初步发展、调整发展阶段后,目前已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现阶段面对日益国际化的市场以及白热化的竞争,白酒行业该何去何从?

编者认为,不妨从中国白酒金三角的发展中管中窥豹。四川省酿酒文化源远流长,川南地区滋养了五粮液、郎酒、水井坊、剑南春、泸州老窖、沱牌舍得这川酒“六朵金花”,加上地处赤水河畔的贵州茅台酒厂,形成了一个金角形的格局。四川省省委于2008年提出了“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战略构想,并于2010年10月批准中国白酒金三角连锁经营发展有限公司为此战略构想的责任主体,特许经营川酒“六朵金花”等中国顶级白酒。此战略计划及连锁经营带来的效益是非常可观的。

日前,四川省经信委国酒金三角推进办负责人称,自去年川酒行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全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400亿元,增速超过40%。如果按照这一发展势头,今年川酒有望接近或突破2000亿元,提前两年实现再造一个千亿元产业的目标。

中国白酒金三角带来如此巨大的效应,究竟因为有何优势?编者为了深入调查,拨通了中国白酒金三角连锁经营有限公司湖北地区总代理、金三角鑫隆湖北酒业经营发展有限公司的招商热线:400-027-5189。其常务副总谢军谊称,中国白酒金三角拥有着六大高端白酒等众多品牌的鼎力支持,首先在资源上就处于领先地位,又是政府主导型产业推广项目,有着省际政府公关推介。同时,加盟政策更是完善,从前期培训到开业到经营,全程无忧。加盟商没考虑到的,国酒金三角都帮他考虑到。中国白酒金三角还拥有着商务部官方保真体系,坚持卖真品、推臻品、荐珍品。这些优势加在一起,才打造了“中国白酒金三角”这一中国白酒的顶级销售平台。

现今,纵观国内白酒市场,各类酒行代理如过江之鲫,而“中国白酒金三角”带来的高效益使我们看到,白酒名企强强联合连锁经营的营销模式或许是中国酒业发展,提高国际化影响力、竞争力,抢占市场份额的有效方法。

易煦昊

2012-10-19

下载从上海世博会看德国的发展之路(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上海世博会看德国的发展之路(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从EMS降价看国企改革之路

    从EMS降价看国企改革之路 9月底,在北京、福建和广东等地,EMS普通快件产品已降价四成。针对电商的经济型快递“e邮宝”也在部分地区降价五成,首重仅5元/公斤。部分省市甚至降价......

    上海世博会观后感

    多彩的光束、彩球中穿行的旗船、曼妙的喷泉、变幻的音乐和绚烂的焰火 4月30日,黄浦江畔,一场分为中国欢迎你欢聚在世博世界同欢庆三个部分的盛大多媒体灯光喷泉焰火表演把159......

    上海世博会观后感

    [上海世博会观后感]4月30日,黄浦江畔,一场分为中国欢迎你欢聚在世博世界同欢庆三个部分的盛大多媒体灯光喷泉焰火表演把159年历史的综合性世博会第一次带到了古老而现代的中......

    2010上海世博会演讲稿

    世博会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我校也开展了不少关于迎世博的活动。比如,像世博的演讲比赛,这个活动我觉得十分有意义,不仅能让我们更加了解世博会,还能让我们参与世博。我也参加......

    上海世博会论文

    上海获得世博会主办权,不仅有利于上海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同时也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世博会素有“经济奥林匹克盛会”之称。举办世博会,不仅给参展国家带来......

    上海世博会考察报告

    上海世博会考察报告 2010年6月21日,我们湘南学院07级水彩班全体师生满怀对世博的憧憬踏上了上海之旅。世界博览会是全世界的人们灵感和思想的展示区。自从1851年在伦敦举办的......

    上海世博会感想(本站推荐)

    2010年上海世博会游感 世博口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世博会还没有进行,没打开之前,国家馆还没有开放之前,我们不知道具体什么东西,我们不可能了解每个国家的具体情况。但是,我觉得大......

    上海世博会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5月1日是上海世博会正式开园的第一天。许多人都争先的去目睹世博会的盛况,体验中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截至5月4日,世博会潜在参观者已超过4000万人次。我们知道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