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点患者的身份识别制度及流程
重点患者的身份标识方法及核对流程
对所有来诊患者均要进行身份识别,相关工作人员有责任依据患者的身份证、户口本、医保卡等有效证件,在各种医疗文书上准确填写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等。
无有效证件证明其身份的患者,接诊医师要求患者本人亲自填写姓名、年龄等;对暂时无法识别身份的患者要在病历上注明原因,待明确身份后再按病历书写规范补写。
要求各科对无法有效沟通(如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新生儿等患者)及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建立使用“腕带”标识,作为住院患者的识别制度,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要认真核对患者“腕带”上的信息,准确确认患者的身份。
手术患者识别:采用“腕带”、“患者家属及陪护亲友”、“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识别。
手术前一天由病房主班护士确认患者身份,戴“腕带”。主管医生进行手术部位标记。
手术患者核对:依据手术通知单和患者病历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左、右)等。
接患者之前:手术室护士与病房护士查对;还必须与清醒的患者交谈查对,进行“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手术部位”的确认。
进入手术间之后:麻醉医生查对。
麻醉之前:手术医生、麻醉师与手术室巡回护士还必须共同与清醒的患者交谈查对,进行“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再次确认。昏迷及神志不清患者:应通过“腕带”及与陪伴亲属进行查对。手术者切皮前:由手术室巡回护士,提请手术者实行手术“暂停”程序,经由手术者与参与手术的其他工作人员进行“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最后的核对确认之后,方可切皮手术。
ICU患者身份识别:采用“腕带”“身份证”“患者家属及陪护亲友”三种方法中两种方法识别。
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手术患者、新生儿在诊疗活动中使用“腕带”“和患者家属及陪护亲友”作为各项诊疗操作前辨识患者的手段,并在全院各病房、CCU、急诊室实施,并按要求做好登记记录。
第二篇:重点患者身份识别和交接流程(定稿)
重点患者交接班登记制度
急诊、病房、产房、手术室、之间患者识别,必须有患者身份识别的如下具体措施:(1)急诊科危重患者转科:由医务人员护送,确保搬运安全;出示患者在急诊就诊的复写病例、入院病例;认真与科室护士交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病情、置管情况、特殊情况等,并填写急诊科危重患者转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2)门诊急诊患者与危急重症、手术室、病房转接患者:由医务人员护送,确保搬运安全;出示患者在急诊就诊的复写病例、入院病例;认真与科室护士交接,内容包括患者自然情况、生命体征、意识状况、皮肤完整情况、出血情况、引流情况等,填写门诊急诊患者与危急重 症、手术室、病房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3)病房与手术室转接患者:病房护士认真查对,做好手术前准备;认真与手术室护士进行交接,内容包括:床号、姓名、手术名称、生命体征、手术前准备、药物情况等,并填写病房与手术室患者对接记录单。
(4)手术室与病房转接患者:手术后,手术室护士仍应按识别卡与病区做好病情、药品及物品的交接,填写手术室与病房患者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5)病房与危急重症转接患者:由医务人员负责转送,保证搬运安全;病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输液、各种引流、皮肤完整情况等,填写病房患者与危急重症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6)病房与产房转接患者:病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子宫收缩情况、会阴准备情况、胎心音、药品、并发症等,填写病房与产房患者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7)产房与病房转接患者:产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分娩情况、会阴情况、子宫收缩情况、药品应用情况、新生儿情况等,填写产房与病房患者对接记录单。
(8)导管室与病房转接患者:由医务人员护送,保证搬运安全;导管室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患者自然情况、术式、穿刺部位、鞘管、止血方式、意识等,填写导管室与病房患者对接记录单。
第三篇:手术室重点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手术室重点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1、对重点患者,如产妇、新生儿、危重、急诊、无名氏、儿童、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镇静期间有明确患者的身份识别腕带。
2、对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由患者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
3、在手术病人转运交接中有识别患者身份的具体措施如:手术病人进手术室前,由病房护士对患者使用“腕带”标识,写清科别、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年龄,手术室护士核对后方可接入手术间。
4、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必须严格执行患者身份识别查对制度,实施者实行双向核对法即要求患者自行说出本人姓名,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手术室重点患者身份识别流程
对重点患者,如产妇、新生儿、危重、急诊、无名氏、儿童、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镇静期间有明确患者的身份识别腕带→在手术病人转运交接中手术室护士和工人实施者实行双向核对核对腕带后方可接入手术间→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由患者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实施者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即要求患者自行说出本人姓名,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第四篇:患者身份识别流程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与流程
一、护理人员在执行医嘱、实施检查、治疗、护理之前,必须认真核对和识别患者身份,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床号、住院号等两项核对患者身份(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二、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采集供临床检验及病理标本、发放特殊饮食、诊疗活动及操作前,实施者应请患者自己说出自己的姓名,不得直接称呼患者姓名而获得患者的应答;对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由患者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
三、在ICU、CCU、新生儿室、手术室、急诊室、产房等重点科室使用“腕带”识别患者身份。
四、对急诊抢救室和留观的患者、住院、有创诊疗、输液以及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患者使用“腕带”识别患者身份。
五、对病房重点患者,如产妇、新生儿、手术、ICU、急诊、转科、无名、儿童、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镇静期间患者使用“腕带”识别患者身份。
六、对于无法进行患者身份确认的急诊无名患者,使用“腕带”填写无名氏-编号、性别、急诊时间、诊断,如需住院,填写住院号和科室。
关键流程识别
(1)急诊科与病房、ICU之间识别程序 ①急诊科护士做好交接前准备工作:为病人佩戴腕带,准确填写病人的相关信息;在转科登记本上填写病人的个人信息、相关交接内容,并与病历进行核对,确保相关信息准确无误。
②由急诊科护士先电话通知病房,并携带病历、转科登记本,陪同病人一同前往转往科室,与转入科室护士当面交接。
③转入科室护士安置好病人后,与急诊科护士同时进行核对,确认无误后,由转入科室护士在登记本上签名,完成识别交接程序。(2)病房与病房、ICU之间识别程序
①病房护士做好转出前准备工作:在转科登记本上,准确填写病人的个人信息、相关交接内容,并与病历进行核对,确保相关信息准确无误。
②由转出科室护士携带病历、转科登记本,陪同病人一同前往转往科室,与转入科室护士当面交接。
③转入科室护士安置好病人后,与转出科室护士同时进行核对,确认病人的身份、疾病相关信息等,由转入科室护士在登记本上签名,完成识别交接程序。
手术室相关识别程序
(1)手术室与病房识别程序
①临床手术科室护士做好交接前准备:为病人佩戴腕带,准确填写病人姓名、诊断、手术部位,并与病历进行核对与病人主动交流后,确认信息准确无误。②手术室工作人员携带手术室专用病人交接登记表到临床手术科室,与病房护士一同核对,确认病人信息无误后,由临床手术科室护士在登记表上签名,完成交接程序。
(2)手术室术前识别程序
①手术患者统一使用腕带作为识别信息的载体。②麻醉前巡回护士与麻醉师共同核对姓名、住院号、诊断、手术部位、麻醉方法、麻醉用药,在麻醉前要与病人主动交流作为最后核对途径。
③手术切皮前,由手术者、巡回护士再次核对姓名、住院号、诊断、手术部位、手术方式后,方可开展手术。
第五篇:患者身份和关键流程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和程序
一、医务人员在操作(包括各种穿刺、抽血、给药时)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识别的方法,不得仅以床号作为识别的依据。
二、入院后由科室护士给患者戴上安全识别卡(手腕带),填写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诊疗操作过程中医师、护士须核对以上项目。
三、手术患者:麻醉前手术室护士、麻醉医师分别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手术前手术医师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手术部位包括左/右侧,确认即将采用的术式。
四、新生儿:新生儿出生后由科室护士给新生儿戴上安全识别卡,填写母亲姓名、出生日期、性别、床号、体重;新生儿患者入院后由科室护士给新生儿患者戴上安全识别卡,填写母亲姓名、性别、床号;诊疗操作过程中,医师、护士须核对以上项目。
关键流程患者识别措施
一、所有急诊收治的病人必须佩戴安全识别卡(手腕带),填写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急诊转科病人(转至病房、手术室、ICU),由急诊科医师、护士陪同将病人送至该科室,同时与(病房、手术室、ICU)医师、护士共同识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确认无误后转至科室根据床位安排情况,重新填全识别卡所有信息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
二、手术室与病房或ICU的交接,手术后病人回病房后与病区护士共同交接病人的安全识别卡(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以确认病人的准确性。确认无误后转至科室根据床位安排情况,重新填全识别卡所有信息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
三、ICU与普通病房间的病人识别:两个科室之间的病人转科必须认真核实患者的安全识别卡(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确认无误后转至科室根据床位安排情况,重新填全识别卡所有信息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
四、产房与病房间的病人识别:进入待产室的孕妇,助产士必须认真核对孕妇安全识别卡(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生产后的产妇回病房时助产士必须与病房护士认真进行身份识别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