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志文化篇(可园)doc(本站推荐)

时间:2019-05-14 23:02: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地方志文化篇(可园)doc(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地方志文化篇(可园)doc(本站推荐)》。

第一篇:地方志文化篇(可园)doc(本站推荐)

三、东莞可园

东莞可园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城西博厦村,与顺德清晖园、番禺余荫山房、佛山梁园合称为广东近代四大名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始建于清朝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为清代官僚张敬修的别墅,此人投笔从戎,官至江西按察使署理布政使,金石书画、琴棋诗赋,样样精通,又广邀文人雅集。居巢、居廉在可园十年创造没骨法、撞粉法画花鸟画,并予传授,为岭南画派开创先河,使可园成为岭南画派策源地之一。

可园建筑以小见大,把住宅、客厅、庭院,花圃、书斋艺术地揉合在一起,在三亩三(2204平方米)的土地上,亭台楼阁,山水桥榭,厅堂轩院,一并俱全。由于园中运用 “咫尺山林”的手法,故能在有限的空间里呈现无限大自然的景色。园内有一楼、六阁、五亭、六台、五池、三桥、十九厅、十五间房,其名多以“可”字命名,如可楼、可轩、可堂、可洲„,通过九十七种样式不同的大小门及游廊、走道而联成一体。整个布局高低错落,曲折回环,疏处不虚,密而不逼,极富南方特色,是广东园林的珍品。

可园是岭南画派策源地之一,岭南近代花鸟画的摇篮。可园主人张敬修官至江西按察使署理布政使,金石书画、琴棋诗赋,样样精通。园主请来画家“居巢”、“居廉”在此长年作画,买来大量奇花异草瓜果蔬采供以写生,居巢居廉的撞粉画法、撞水画法对后期岭南画派的产生和发扬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可园是木石、青砖结构,布局严谨,高低错落,处处相通。进入正门穿过客厅来到擘红小榭后,幽深、恬静的园林景色逐渐展现在眼前,沿着曲廊慢慢观赏,可看到拜月亭、瑶仙洞、兰亭、曲池和小榭等,给人以移步换景、渐入佳景的感觉。可园中所有建筑,其形与神都与天空、地下自然环境相吻合,同时又与园内各部分自然相接,以使园林体现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特色。

可园中的主景是可楼,为四层结构。底层为双清室和桂花厅,双清室又称亚字厅,其结构十分奇妙,它因平面形状与装修图案近似“亚”而得名,相传亚字是吉祥之字。双清室是园主人用来吟风弄月的地方,根据堂前湛明桥翠,曲池映月之景,而命名“双清”。桂花厅又名可轩,是当年主人张敬修接待宾客的地方。地板用板砖和青砖加工成桂花形,打磨得十分光滑,拼接得天衣无缝。可轩地板正中有一铜管连通着隔壁小房,当年由仆人在小房内鼓风,风由铜管徐徐冒出,非常清爽怡人。可楼顶层是“邀山阁”,“邀山阁”是可园最高的建筑,也是粤四大名园最高的建筑物。高达15.6米。邀山阁不需要一根钉一根铁,整个屋檐仅靠十支柱子支撑着,是可园最具特色的建筑。

1997年,在中共东莞市委、东莞市人民政府财政的支持下,可园景区从原来的2204平方米扩大到20000平方米。经过不断完善,可园将会保存的更好,成为岭南古建筑的一朵永垂不朽的奇葩!

东莞可园

可园始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由园主张敬修花费十余年精力修建而成,与顺德清晖园、番禺余荫山房、佛山十二石斋(梁园)合誉为广东清末四大名园。其特点为连房广厦,面积小、设计精巧,把住宅、客厅、庭院、花圃、书斋艺术地揉合在一起。在三亩三(约2204平方米)的土地上,亭台楼阁、山水桥榭、厅堂轩院一并俱全。虽然其建筑整体为木石、青砖结构,却构筑得十分讲究,窗雕、栏杆、美人靠,甚至地板亦各具风格,同时建筑布局高低错落,处处相通,曲折回环,扑朔迷离,空处有景,疏处不虚,小中见大,密而不迫,静中有趣,幽而有芳,加上院内摆设清新文雅,占水栽花,临湖聚景,在幽畅的风格中作到了“凡远近诸山”、“江岛江帆”,“莫不奔赴于烟树出没中”,形成了“新堂成负郭,水木恰幽偏”的意境,给人以清新、雅致之美。

除了文物建筑本身所具有的园林特色及历史价值外,可园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艺术内涵。主人张敬修虽然出身行伍,却是一位文化修养很高的雅士,嗜翰墨,喜琴,善画梅、兰、石,他曾将自己的书法作品装订成册(已佚),目前尚在可园大门的石匾题名──“可园”两字,就是张敬修亲笔所书,每字只一笔,雄浑有力。在辗转购得岭南四大名琴──绿绮台琴后,张敬修更为此做诗纪念,专门在可园中辟“绿绮楼”以用珍藏。他还精于绘画花卉,尤以写梅、兰驰誉一时,所绘的兰、梅,笔墨清雅秀逸,笔力雄健,其画品“秀逸天成,笔墨超绝”,同时张敬修也酷爱金石篆刻,以武将气度驰骋于方寸之间,风格迥异。

张敬修赋闲家居期间,买来大量奇花异草,遍栽可园,广邀名人佳士云集可园,抚琴吟诗,同时还请来居巢和居廉在可园长年作画,并为其提供了安逸、优越的环境,使“二居”能够潜心艺事,创作了相当多的以可园为题材的绘画作品。居巢和居廉的画作以写生写实为旨趣,绘画清新明丽,大量以当地乡土物产、花卉鱼虫入画,灵动地表现了岭南大地蓬勃的生命活力,对岭南田园的明丽清新、富饶丰硕作到了独到的表现。其中居巢在幽雅闲致的艺术创作环境中,突破前人画法,创造了“撞水撞粉法”,绘就花鸟画,其画作妍丽秀美,韵致清新,造化自然。

为了保护前人文化遗产,东莞县政府于1981年设立了可园管理所,1998年被升级为可园博物馆。经过几代人的经营与维护,如今的可园博物馆已建设成为以可园园林建筑为依托,收藏、展示、研究岭南古典园林建筑、“二居”及岭南画派文物作品,传播岭南建筑文化和岭南画派艺术的专题性博物馆,2008年可园博物馆新馆建成使用后,又成为了东莞城市文化的重要标志和文化新城建设的一大品牌。

1998年1月18日邮电部发行了“岭南庭园”—可园特种邮票。2001年6月29日,可园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的可园博物馆已成为以可园园林建筑为依托,收藏、展示、研究岭南古典园林建筑、“二居”及岭南画派文物作品,传播岭南建筑文化和岭南画派艺术的专题性博物馆,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省、市主要旅游景点,先后获得“国家档案示范单位”、省“文明窗口单位”、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等多项殊荣。

为了充分保护和利用文物资源,打造历史文化品牌,近年来,东莞市委、市政府以可园为依托,出资建设新的可园博物馆馆舍、岭南画院和东莞文学艺术院等三项文化设施,使之形成可园传统文化园区。

由东莞市委市政府投资1.2亿元,整体工程历时4年的可园博物馆新馆于2008年4月竣工并投入使用。其占地面积17900米,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馆内有5个陈列展览即:《可园主人张敬修》(位于可园草草草堂内)、《居巢、居廉与可园》、《岭南传统园林与建筑》、《莫泊治与岭南建筑艺术》、《馆藏书画精品展》等。展览从挖掘可园传统文化内涵出发,采用文物展览、实景重现、文字图片、声光电高科技互动项目等展示手段,多角度多层次的向游客展现了可园的建筑之美、文化之雅,使游客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岭南建筑、岭南书画之美以及岭南画派的艺术魅力。

(国宝档案资料)

东莞可园位于东莞城西博厦乡,建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包括两个平庭,是错列式的内庭结构。可园的布局最大特色还不在于对内庭空间的处理,而是它将建筑的外景空间和建筑群的透视空间,作为庭园景物空间的主题来看待。一般庭园都是以单幢厅堂之类的建筑分散布势,连以回廊曲院,构成大小庭院的空间,但可园的建筑则集中成为几组群,在组群之间包围着两个较为开阔的内庭空间,接近小型街坊的布置。这是罕见的类型,属“连房广厦”式的庭园布局手法。建筑分成3个组群:南部为门厅组群,北部厅堂组群,西部楼阁组群;各组之间连以回廊,两个平庭则错列在这些组群的界限空间之内。每一组群都各有厅堂、楼台、廊和小院,建筑的类型不像单幢那样能够明显地辨识出来。3个组群由于都有楼,互成犄角,其间“可楼”为4层,凌空而起,有带领群屋之势。

从东南隅东面的园门入口,门厅之厅(南)为一套厅房,有小楼曲院(原为账房);门厅之右(北)穿过园洞门,为一开间半的客厅。客厅后侧又有上下磨圆的门洞,过此循廊转折而东至一小楼,即望街楼,越街建筑,亦是一开间半,楼上设眺台供内眷眺览街景。从客厅以至望街楼,均为一开间半建筑,曲折宛转,正是《园冶》中所谓“深奥曲折、通前达后,全在斯半间中生出幻境也”的做法。以上是南部门厅建筑组群。

北部厅堂组群,在上述客厅朝着的平庭北面,正厅三开间,东侧附小楼曲院,有长廊沿院墙与过街楼联系。厅前有方亭,状似台,再前筑石景,为狮形壁山,拾级而登,可以至亭顶平台,这一景当地谓之“狮子上楼台”。

经门厅直出为半八角形小榭,从它的体形和环境看来,可以是原来的“擘红小榭”(《可园遗稿》有记:“粤荔之美,咸推为果中第一„„,可园既罗致佳品,杂植成林,乃为榭于树间”)。出榭循廊逶延曲折至西部楼阁组群,其中包括可楼、双清室(亚字厅)、绿绮楼和可舟(船厅)等部分。可楼高4层,从外面登楼,结合磴道、步顿和露台等,里面还有复梯可以上下,体型诡异,登临纵目,远近景色尽收眼底。《可园遗稿》中曾详细说明可园的经营和效果(“吾营可园,自喜颇得幽致,然游目不聘,盖囿于园,园之外不可得而有也,则凡远近诸山,若黄旗、莲花、南春、罗浮,以及支延蔓衍者,莫不奔赴,环吾于烟树出没之中,沙鸟江帆去来于笔硕几席之上„„”)。《园冶》提到的“远借”,可楼实深得其中的奥妙。双清室在可堂(上为可楼)的东侧,平面作亚字形,它的东南两面凿曲尺形的莲花池,架拱桥与石景相接(《可园遗稿》有云:“双清室者,界于 菡萏间,红丁碧亚,日在空香净绿中,故以名之也”)。绿绮楼,窈窈幽邃,曲院暗户,上下穿插;其北为可舟,亦为两层,临园外大塘,于水中筑钓台,与外景联成一片。

总观全园颇多特点:在总体布置上,采取“连房广厦”包围大庭院的布局手法;建筑类型的选用也比较特别,如楼阁组群本身是“迷楼”式的建筑,空间处理以建筑外界空间和建筑群透视空间作为庭园的主要景物空间,与一般以内庭景物空间作为主景的有所不同。这些特点,说明可园受江南庭园的影响较少,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岭南画派大师居巢于莞城作客长久,据说当时兴建可园亦曾参与其事。

文物的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决定了保护文物的重要性。可园文物古迹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东莞城市文化的瑰宝。所以,有效地保护可园文物古迹,对建设文化新城有着特殊的重要的意义。保护文物工作要“五纳入”。即文物保护要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纳入社会和经济发展计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领导责任制。

在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方面,要以保护为主。因为只有保护好文物才能谈得上利用,因此,我馆订立一套完善岗位责任制,把责任落实到每个员工,使其能更有效地保护利用文物,使文物得以留存万世。

自然环境:

东莞可园位于东莞西南城郊博厦村,地处东江水系的冲积平原上,城郊河网纵横,河岗错落。气候为“三冬无雪,四季常花”,一派秀丽的水乡景色,这为发展园林具备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东莞可园坐落于东莞城区支河与东江河中间,西为金鳌洲塔,东为黄旗山,南为罗浮山。它临湖、近路、傍江,自然风光极为幽雅。

东莞市(23002′N,113045′E)属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濒临南海,海洋和大陆均对东莞气候有非常明显的影响,东莞气候属于温和多雨。东莞年雨量平均为1777.7毫米,最多2394.9毫米,最少972.2毫米;暴雨是东莞常发的灾害性天气,平均每年有7-8场暴雨,日雨量最大可达367.8毫米,24小时雨量最大达到545.4毫米。台风是东莞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年平均有2-3个台风对东莞带来影响。年平均气温为22.10C,极端最高气温为38.20C(7月),极端最低气温为-0.50C(1月)。盛行东风、东北风次之,瞬间风速最大12级(35米/秒),平均风速最大10级(26米/秒)。

价值评估

1、可园是岭南古典庭园之珍品。

可园建于1850年,面积不大,全园占地仅3.3亩(2204平方米),但园中唇楼悬阁,廊庑萦回,亭台点缀,叠山曲水,极尽园趣。其布局之灵巧,构图之清新,装饰之精雅,园景之幽致,构成了岭南古典庭园中之杰作。

可园的艺术设计,以层楼叠阁取胜,整座古建筑的立面轮廓特别优美。尤其是广东粤中民居中那种一村突屹的堡垒式村廊被邀山阁造型所用,形成极富韵律的建筑轮廓线,呈现岭南庭园特有的洒脱风采。其独特的风格,在全国园林史上有一定的地位。不少省内的高等院校建筑系的师生也常来可园考察和研究,使可园成为古建筑艺术教育、研究的基地之一。

2、可园处处展示了岭南古典庭园特有的建筑特色。

可园的设计处处呈现了岭南古庭园特有的建筑特色。它与苏州式园林和其他三大名园完全不同,全园分置一楼、六阁、五亭、六台、五池、三桥、十九厅和十五房。用大小式样不同的一百三十七道门口和迂回曲折的游廊,互相联结贯通。人们可沿着“环碧廊”避阳光晒、避雨淋游览全园。全园的亭台、水榭、莲池、花圃又点缀其间,疏密有致,互相响应,形成整体。

可园古建筑的另一大特点是抓住建筑的热环境适应岭南地区的气候特点,按照“顺其自然,改造自然”的岭南园林设计原则在可园得到突出的体现。可园为广东近代“四大名园”之一。它不同于其他三园的平、立面设计有两点:一是园内水体面积大,加上庭园内外的水体面积达13,200多平方米。二是园内建筑物最高。邀山阁高达四层,约16.5米。这两个特色形成了可园独特的热环境。可园的设计者就在这两个特点上做文章,创造了不少防晒、通风等岭南地区特有的建筑设计手法。使可园这一古典庭园极具岭南特色。

3、可园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是岭南画派策源地之一。可园创建人张敬修,官至江西按察史署理布政史,金石书画、琴棋诗赋,样样精通。当年,张敬修与其侄张嘉谟广邀岭南文化人在可园雅集,吟诗颂赋,作画刻印,传师授徒。诗人张维屏、郑献甫、简士良、陈良玉、何仁山等都常在可园作客联吟。篆刻家徐三庚也曾在可园教学,岭南画派的鼻祖居巢、居廉也在可园客居十年之久,创造了没骨法、撞粉法画花鸟画,并予传授,为岭南画派开创先河。综上所述,可园这个清代岭南名园,有着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更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第二篇:可园导游词

可园导游词

作为一名优秀的旅游从业人员,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导游词,导游词具有形象、生动、具有感染力的特点。那么什么样的导游词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可园导游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可园导游词1

大家好!首先,我对各位的到来致以最诚挚的欢迎。我是你们这段旅程的导游,我叫陈婉雯,大家可以叫我小陈,我来自东莞,希望我们能愉快的度过这段旅程。

巧的是今天我带领大家游览的景点跟我是来自同一个地方,那就是典型的私家园林——东莞可园。乘着现在我们还没到达可园,我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可园。可园为清代广东四大名园之一,也是岭南园林的代表作,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前人赞为“可羡人间福地,园夸天上仙宫”。而且与顺德清晖园、佛山梁园、番禺余荫山房合称清代粤中四大名园。始建于清朝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为莞城人张敬修所建,此人以捐钱得官,官至广西按察,后被免职回乡,便修建可园,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全部建成。

可园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外缘呈三角形,园内有一楼、六阁、五亭、六台、五池、三桥、十九厅、十五间房,其名多以“可”字命名,如可楼、可轩、可堂、可洲?,其建筑是清一色的水磨青砖结构。

那大家知道为什么“可园”要叫“可园”吗?这里面有个传说。传说张敬修建好园之前,心里取名为意园,即满意,合心意的意思。园林修好之后,张敬修就邀请文人逸士过来聚会,庆贺一番,让人们品评、鉴赏。张敬修引这班文人逸士游览全园后,就在大门口征集人们的意见。不知是被酒熏醉了头脑,还是这个园确实太好了?客人们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赞美,又不好先表态,就都应答说:“可以!可以!”“可以”两字,虽是泛泛空言的应付、推托之词,但言者无意,听者有心。张敬修见大家一致应为“可以”,而“以”与“意”近音,“可”字又在“以”字的前,就觉得“可”字优先。便改名为“可园”。所以,可园的命名,是可以的园子的意思。

好了,各位游客,我们现在已经到达可园了,请大家拿好随身物品下车,由我带领大家游览可园。

大家请看,正门口的“可园“二字正是张敬修的亲笔书法,每一个字都是一气呵成,一笔写成,写得苍劲有力,显示出他不凡的书法功底。所以说张敬修不仅是一名武将,也是一介文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接下来我们首先进入的是草草草堂,可能大家会觉得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名字啊?草堂就草堂,为什么还草草草,其实呢,这个是园主人做人格言!张敬修认为:“用餐也草草,住宿也草草,但是做人不能草草”,所以就起了这三草堂名来时时提醒自己。

其实我们在欣赏园林风光的同时,还可以领略到中国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的内涵,可园的意义不只是私家园林那么简单,它孕育了著名的岭南画派。所以可园的声誉还同两位先生有关,这两位先生俗称“二居”,就是居巢和居廉。是清末著名的花鸟画家,二居曾经作为张敬修的幕僚生活在可园将近二十多年,在可园里长年作画,使其创造了撞粉、撞水的居派花鸟画法,是后来岭南画派的开山鼻祖。像岭南画派的创始人高剑父,陈树人都是居廉的弟子。

走进庭园,我们看到的是环碧廊。长廊环绕着整座园林,环长廊一周,全园景色都可以看到。环碧廊的开端是设在“擘红小榭”之中。“擘红”是剥荔枝的意思,擘红小榭就是主人邀请友人品尝荔枝的地方。可惜现在不是荔枝的季节,不然大家也可以在这里品尝一下荔枝,对吧?

接下来我们来到“可轩”。它是园主的客厅。这间房不仅门罩透雕成桂花的形状,地面也是桂花图案,所以,又称“桂花厅”。据说兴建可轩地板时,要求每个工匠每天加工不得超过两块,多了不但不赏,反而要罚,因此保证了做工的质量,所以至今完整无缺。

在可轩隔壁的屋子就是双清室。双清室是可园的又一胜景,其结构十分奇妙:首先是我们四周的彩色玻璃,它有四种颜色,分别代表着春夏秋冬四季。当阳光照射在彩色玻璃上,是非常的漂亮,同时也减低了阳光的强度。因为明清时玻璃还是比较昂贵的物品,这些彩色玻璃是当时从西欧、法国和意大利进口而来。堂中的建筑、地面、天花、窗扇皆用“亚”字为图,相传亚字是吉祥之字。双清室是园主人用来吟风弄月的地方,根据堂前湛明桥翠,曲池映月之景,而命名“双清”。还有就是这间房间里面最珍贵的文物,就是大家斜对面红色玻璃上的这些字,这些字就是刚刚为大家介绍二居里面居巢先生所创作的,它当年是一首完整的诗词,一共35个字,现在仅存19个字。

走过双清室,请大家转过身来,现在大家看见的就是邀山阁,邀山阁是“邀山入阁”的意思,因为推开窗户近看就能看见黄旗名山,远看能看见罗浮仙山。它整个造型是碉楼式的,非常有特色,高16.5米,共四层。邀山阁有两“最”,首先呢,它是当年东莞县城的最高楼层建筑,第二最,它就是清代四大名园里面最高的古建筑。那现在就让我带领大家登上邀山阁最高层,领略一下可园的周边环境。大家可以照照相啊,休息休息。

好了,各位游客,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这次游览可园的旅程基本上结束了,小陈也要和大家说再见了,我们相识也是一种缘分,希望大家觉得这段旅程是愉快的开始,愉快的结束,如果在旅途中,我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也请大家多多包涵多多原谅,多提宝贵意见。最后也预祝大家在以后工作好、家庭好、身体

好、心情好、天天都好、好上加好!谢谢!

可园导游词2

大家好!我对各位的到来致以最诚挚的欢迎,我是你们的导游张滢滢,大家可以叫我小张姐姐或是滢滢姐姐。我来自东莞,希望我们能愉快的度过这段旅程。

我先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可园。可园为清代广东四大名园之一,也是岭南园林的代表作,20xx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前人赞为“可羡人间福地,园夸天上仙宫”。可园始建于清朝道光30年,也就是公元1850年,莞城人张敬修所建。

大家知道为什么“可园”叫可园吗?这里有个传说:张敬修原本取名叫“意园”,即满意,合心意的意思。园林修好后,它就邀请朋友过来聚会游览,并征集人们对园子取名的意见。可大家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就都说“可以!可以!”张敬修见大家一致应为“可以”,而“以”与“意”近音,“可”在“以”前面,就觉的“可”字优先,便改名为可园。这是张敬修自谦的称呼。是不是很有意思。

好了,大家请看,正门口的“可园”二字正是张敬修的亲笔书法,每一个字都是一气呵成,一笔写成,写得苍劲有力,显出了张敬修不凡的书法功底。所以说张敬修不仅是一名武将,也是一名文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接下来,我们要进去的是(草草草堂)这么奇怪的名字?其实呢?张敬修认为,吃饭能草草;但是做人不能草草。所以就起了三草堂名来,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做人不能草。

好了!请大家与我到“可轩”它是园主的客厅。这间房不仅门:罩上透雕着桂花,而且地板上也雕着桂花,所以叫“桂花厅”。据说兴建可轩地板时,要求每个工匠每天加工不得超过两块,多了不但不赏,反而要罚!因此保证做工精细。

大家有没有看见那一个最高的楼。这就是“邀山阁”因为推开窗户近看就是黄旗名山,远看就能看见罗浮仙山。它整个造型是碉楼式的,非常有特色、高16.5米、共4层。那现在就让我来带大家登上“邀山阁”的最高层,领略一下可园的周边环境。大家可以照照相啊!休息、休息。

好了,各位游客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这一次游览可园的旅程基本上结束了,小张也要和大家说再见了!最后祝大家工作好,身体好。

可园导游词3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我是大家这一次的导游,欢迎大家游览长城!

万里长城在我国北方辽阔的土地上,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东西横亘着一道绵延起伏、气势雄伟、长达一万多里的长墙。这就是被视为世界建筑史上一大奇迹的万里长城。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一项伟大的防御工程它凝聚着我国古代人民的坚强毅力和高度智慧,体现了我国古代工程技术的非凡成就,也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

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公元前七八世纪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xx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长度达50000多千米,被称之为“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如此浩大的工程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因而在几百年前就与罗马斗兽尝比萨斜塔等列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游客们,我就介绍到这里了,现在大家自由活动可以拍几张照片留作纪念,但请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乱扔垃圾,也不要在我们的长城墙上刻画,“保护长城,人人有责。”谢谢大家。

可园导游词4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导游,我姓梁,大家可以叫我梁导游。今天大家游览的地方是长城,俗话说得好:“不到长城非好汉。”今天,就让我们登上长城做好汉吧!

北京长城如同一条条沉睡的金色的巨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保卫着祖国伟大的毛zhu席,这天安门广场,就像龙身上的一片片鳞甲;这一个一个巨大的堡垒,好像龙身上的麟,秦统一六国以后,秦始皇发动一百八十万民工,将各个长城连接成了万里长城。

中间还有一个故事:古时候的路是用泥和热水来粘成的,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好汉坡了,登上了它们就是好汉了!我们扶好扶手,向前进吧!

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里就来到了万里长城的脚下,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哒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一条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这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今天的旅游就到这里结束了,希望大家下次再来观看这万里长城,看看我们中国这样气魄雄伟的奇迹呀!

可园导游词5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张梦其。

我们现在参观的是八达岭,八达岭是古代人们建的,是为了防御敌人入侵的,还是三种朝代建的。一共一万三千多米。长城是从西头的嘉峪关到东头的山海关,还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大家请看,城墙外三米多的垛子,垛子上的长方形上的"口子,那口子是望口和射口,是用打仗用的。还有隔三百多米的城台,城台是用屯兵和互相呼应用的。

各位游客,那是可没有飞机、火车、汽车,和起重机,都是古代劳动人们,把一块块重两三斤的石头,都靠上去的。难怪被称为七大奇迹之一的。

参观完了长城,要千万要记得这气魄雄伟的长城。大家就请自由观赏。谢谢大家了。

可园导游词6

抚仙湖位于澄江、江川、华宁三县间,距昆明60多公里。湖面积212平方公里,仅次于滇池和洱海,为我省第三大湖。最深处为155米,是我省第一深水湖泊。除东北长白山火山口湖──天池外,抚仙湖又是我国已知的第二深水湖泊。唐樊绰所写《蛮书》,称抚仙湖为大池。

《澄江府志》说:“量水川即唐书梁水县(今澄江、江川一带),大池,抚仙湖也。”后称罗伽湖,据《明史·地理志》记载:澄江府“北有罗藏山(现名梁王山),南有抚仙湖,一名罗伽湖”。得此名可能和宋、元时南诏、大理段氏在澄江设罗伽部有关。

抚仙湖名与一个神话故事有关:相传玉皇大帝派了天上的石、肖二仙到人间巡查,来到滇中,只见一池碧水,波光粼粼,两仙人被湖光山色所迷,忘了回返,变为两块并肩搭手的巨石,永远站立湖边。过去湖东南方有两石并肩搭手倚立,据说就是石、肖二仙,在湖上驾舟遥望,还能若隐若现地看到两仙人在观赏,为留其迹,故名抚仙湖。

沿湖山川秀丽,胜景很多。西面的尖山平地拔起,状如玉笋,雄伟峻峭,被称为“玉笋擎天”;东部有温泉,当地叫热水塘,泉口甚多,从山脚一直延伸到湖底,涌水量大,水温一般在40℃左右,水质含硫,是沐浴、疗养的理想之地;东北面的回龙山如大象长鼻,故称象鼻岭;南面山间的海门河,仅长一公里多,隔山连江川的星云湖,河中段有一堵伸到水面的赭色石壁,称“界鱼石”,其旁还有一块石碑,有诗说明星云湖栖息之大头鱼,抚仙湖生长的抗浪鱼,以石为界,不相往来。

古往今来,“界鱼石”曾吸引过无数游人,现已辟为公园,供人们游览。离“界鱼石”西侧100多米处,还有一座始建于明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的海门桥,无桅杆的木船可从桥下过往于星云湖、抚仙湖间,桥身精雕细刻,美观大方。

湖中西南面,原有两个小岛,名大孤山和小孤山。明代曾建一座“饮虹桥”把两岛连接起来,明末一夕风雨把桥和小孤山荡尽。现存大孤山,岛成椭圆形,似如鸡蛋,面积约半平方公里。上有岩洞,还有山峰,比湖面高40多米,面水一侧多断岩,沿岛湖水深奥莫测。岛中央旧有千岁松柏,为宋时大理国段氏所遗,但早已焚毁。明时很多名人、学士以岛为乐园,捐助钱银,兴建殿阁,逐渐出现了飞檐细雕的建筑群。至崇祯年间,岛上已具规模,计有殿八、阁五、亭三、堂一、庵一,还有一座铜塔,塔基广五尺,共13层,塔上有佛像、铃铎、扁额、对联,备极奇巧。孤山岛为当时澄江胜景。

清朝江川令彭贤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在《重修孤山寺记》中这样写道:“孤山向为迤东胜景,辟草攀萝,遂跻其巅,妈由烂柯石,探南无洞,登弄珠岩,俯鱼乐国,众山献翠,两海环碧,颇如吾楚潇湘洞庭。”蜀人杨慎也曾到孤山饱览风光,留下了一些诗篇。当时游人、隐士所留大量诗词、碑记说明:孤山不仅是“巍然形胜冠南州”,而且是“迁人骚客停留者不可胜纪”的地方。

但清朝初年,战火四起社会**,孤山的古建筑遭到了毁坏。清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虽有澄江知府王贞宇重建孤山,也只修了座孤山寺,已不及当年之宏伟。到民国党时期,只留下一座破庙了。

如今,孤山已经获得新生,并呈现着一派生机。抚仙湖是个高原断陷湖泊,湖面海拔1720米,三面环山,一面接着澄江坝子。湖面北部宽阔而深,南部狭小而浅,中部细长,似如葫芦。湖底不平,到处是岩石暗礁,起伏很大。湖水主要来自雨水聚积,并南受上游星云湖注入,北有澄江梁王河、东大河、西大河及西龙潭、热水塘的泉水流入,东面的海口河是唯一的出水口,汇南盘江,归南海。

抚仙湖属淡水湖泊。湖水呈蓝绿色,含磷量高,透明度一般4至5米,有的可达7至8米。因此,抚仙湖的湖水清澈而透明。明末徐霞客在他的滇游日记中写道:“滇山唯多土,故多壅流成海,而流多浑浊,唯抚仙湖最清。”徐霞客得出抚仙湖最清的结论是有科学道理的。因为汇入抚仙湖的水,首先流入星云湖进行了沉淀,再经过一公里长的海门河入抚仙湖,水就很清了。而抚仙湖本身所接纳之河流,源头都在沿湖一带山脉,长度都没有超过10公里,又多属泉水,也无浑浊之泥沙。比如,西大河水源主要是西龙潭泉水,这股泉水每天以5万多立方米的水量涌出,流程也只4公里左右,还有如热水塘的泉水就在湖边,有的就出在湖底。其他河流,洪水季节虽带

一点泥水,但雨过即停,且湖水深,沉底之泥沙,任凭风浪再大,也难翻起浊水来,这就是抚仙湖水清的原因。由于湖周围自然环境没有受到大的破坏,至今,抚仙湖仍然是云南省未受到污染的湖泊。诗人们形容为“琉璃万顷”,这是一点也不夸张的。它是云贵高原上一颗晶莹的明珠。波涛翻动时,白浪如朵朵睡莲竞相开放,又似串串银链滚动;无波时如明镜般一片澄清碧绿。远出近水,洲岛错落,使人心旷神怡,爽快清新。抚仙湖因湖水深,风浪大,湖中的挺水植物和浮游植物不易生长,浮游生物以及底栖生物如螺蛳、蚌、虾也很少,只在沿湖浅水一带才有生长。这种多风的水域环境,使湖内主产抗浪鱼,也是抚仙湖的特产。

抚仙湖的水利资源相当丰富,蓄水量达185亿立方米,等于我省第一大湖滇池和第二大湖洱海总蓄水量的四倍。引湖水能灌溉沿岸良田,又有航运之便。更主要的是,出水口的海口河落差很大,河长仅15.25公里,落差达385米,经勘察可分六级建成梯级站。现在澄江和华宁两县人民已建成两级,其中有一级还与昆明电力并网,源源不断的电流,输往城镇和农村,为滇中工农业提供了动力。

可园导游词7

各位贵宾:

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员。

今天就由我来带领大家游览典型的私家园林——可园,可园始建于清朝道光三十年(1850年),其始建者为东莞博厦村人——张敬修。他是一名武将,官至江西按察使署理布政使,相当于现在的省长,而他又是一介文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大家请看,正门口“可园”两个大字是张敬修的亲笔书法,每字都是一笔写成,写得苍劲有力,显示了他的艺术功底。

为什么叫可园呢?园子本来张敬修起名叫做“意园”,因为园林修好了以后,园主人经常邀请文人雅士过来聚会,并且会问他们,自己修建的园林大家感觉怎样啊?朋友都说“可以,可以啊”。园主听多了觉得可以的以字和意义的意字相谐音,那可字在意字之前就更胜一筹了,就把意园改成了可园。

我们首先进入的是草草草堂,可能你会问,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名字啊?草堂就草堂,还来个草草草,其实啊这个是园主人做人格言!因为张敬修认为:“用餐也草草,住宿也草草,但是做人不能草草”,故起了这三草堂名来时时提醒自己。东莞籍中山大学教授李五湖先生为这草堂作了一句对联,是这样子写的:“草草原非草草,堂堂敢谓堂堂”。

在欣赏园林风光的同时,还可以领略到中国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的内涵,可园可真是一个充满雅意文风之地。

各位团友们,顺德清晖园、番禺余荫山房、佛山梁园、东莞可园合称广东四大名园。然而与其他三大园林想比,可园的意义又远远不只是私家园林那么简单,它孕育了著名的岭南画派。所以可园的声誉还同两位先生有关,这两位先生我们俗称“二居”,即居巢和居廉。是清末著名的花鸟画家,二居曾经作为张敬修的幕僚生活在可园长达将近二十多年,在可园里长年作画,使其创造了撞粉、撞水的居派花鸟画法,是后来岭南画派的开山鼻祖。像岭南画派的创始人高剑父,陈树人都是居廉的弟子。

话说之间,我们已经来到前方的“可轩”。这就是园主的客厅。此房不仅门罩透雕成桂花形,地面也是桂花图案,因此,又称“桂花厅”。据说兴建可轩地板时,要求每个工匠每天加工不得超过两块,多了不但不赏,反而要罚,因此保证了做工的质量,所以至今完整无缺。

大家看到地板中间的那个小孔里没有,知道是干什么用的吗?呵呵,很多人都以为是用来排水的一种器具,毕竟中国人喜欢喝茶,但事实上它是为客人送风送香的,当年主人在隔壁小房放一个鼓风机,有仆人在隔壁的小房里用鼓风机鼓风,鼓风的时候再加上些桂花的香料,风由地下的铜管慢慢地冒出,凉风阵阵,所以现在我们称他为“古代空调”,这些都反映了古人的生活形式与智慧。

来到这间房子呢,叫做双清室。双清室它的起名之意来自“人性双清”,说是人和环境之间的和谐。那在这里呢有三个地方比较值得大家了解。首先是我们四周的彩色玻璃,它有四种颜色,分别代表着春夏秋冬四季。当阳光照射在彩色玻璃上,是非常的漂亮,同时也减低了阳光的强度。因为明清时玻璃还是比较昂贵的物品,这些彩色玻璃是当时从西欧、法国和意大利进口而来。那么第二点大家可以留意一下,整个双清室的平面布局、地面砖、窗户的结构,都是呈一个繁体的“亚”字型,所以双清室又叫做亚字厅。那第三个就是这间房间里面最珍贵的文物,就是大家斜对面红色玻璃上的这些字,这些字就是刚刚为大家介绍二居里面居巢先生所创作的,它当年是一首完整的诗词,一共35个字,现在仅存19个字。

走过双清室,请大家转过身来,现在大家看见的就是邀山阁,邀山阁是“邀山入阁”的意思,因为推开窗户近可见黄旗名山,远可见罗浮仙山。它整个造型是碉楼式的,非常有特色,高17.5米,共四层。第四层是木质结构。这邀山阁又被当地百姓称为“定风楼”,因为它四面通窗,仅以10根木柱放在10个石墩上,虽无一钉一铁,但经历百年雨都安然无恙。邀山阁有两“最”,首先呢,它是当年东莞县城的最高楼层建筑,第二最,它就是清代四大名园里面最高的古建筑。

那现在就让我带领大家登上邀山阁最高层,领略一下可园的周边环境。整个可园无论在建筑,还是意境上,都包含了可以、可人、无可无不可这三层意思,因为园主人张敬修在仕途上三起三落。所以他教育子孙在仕途上可行则行,应止则止。整个园区除了可轩,还有可亭、可舟、可堂等一系列以可字命名的建筑,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为大家在可园的讲解到此告一断落,感谢各位嘉宾对我讲解的耐心倾听,谢谢各位。

第三篇:参观“可园”心得

参观“可园”心得

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有今天的美好生活,与党90年来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正如歌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当然也没有我现在日益向上的生活。但作为党的生力军、后备资源的共青团也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同学中有的是党员,有的是团员,虽然身份不同,但都同有一颗爱党、爱团,为其发展贡献自己力量的心。为了表达对此的这份心意,我们班组织了一次参观可园为主题的团日活动。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通过参观“可园”历史遗迹,收获了快乐的同时,也加深了对共青团的认识,更坚定拥护党的决心。可园始建于清朝道光三十年(1850)﹐与顺德清晖园﹑番禺余荫山房﹑佛山十二石斋合称广东近代四大名园。可园给我的第一个强烈印象是它的园林建筑之精美与奇特。它在三亩三的土地上﹐把住宅﹑客厅﹑庭院﹑花圃﹑书斋等艺朮地揉合在一起﹐亭台楼阁﹑山水桥榭﹑厅堂轩院一应俱全。站在阁顶上﹐环望可园内外﹐我百感交切﹐这个号称当时东莞县城最高的楼台﹐如今是那么的渺小。物是人非﹐英雄不再﹐唯有那东江的碧水依旧日夜东流。无论从园林建筑艺朮﹑文化积甸还是历史地位﹐可园都无愧为“粵东名园﹐莞邑奇珍”﹐无愧于广东近代文化的策源地之一。如今﹐一座现代化的新城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正在可园四周崛起﹐古园与新城交相辉映。可园也由此成为东莞市打造现化文化新城的主力之一。

今年,都是要纪念这个团建团90周年的,纪念的方式也一定会多种多样。我们就以这样一种形式来纪念建团90周年,一座现代化的新城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正在可园四周崛起﹐古园与新城交相辉映;这么一个美妙的局面,全因为党团,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核心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下,不断发展壮大,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青年,始终站在革命和建设的前列,在建立新中国,确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纪念建团90周年,应当深刻反思共青团的历史,这才是真正的共青团员在纪念建员90周年应当做的一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事情。

我们相信,共青团不断发展一定会促进共产党的发展,令人们群众远走越远,让人们过上幸福安康的日子,中国将越来越强大。

第四篇:可园中学物理科组工作总结

2007-2008学年

可园中学物理科组工作总结

2008.8.10

一年来,物理科组以 “提高教学成绩,提升可中品牌”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以“模式探讨”为主线,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狠抓教学常规为保证,努力提升教学水平;以学生为主体,把“爱与责任”融入物理教学。一年来,全组老师齐心协力,以坚定的信心、务实的态度、扎实的作风,努力做好教育教学中的各项工作,比较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在此也要特别感谢卢主任和谢主任两位前任科组长的悉心指导和大力帮助),现把一年来做了的工作,没做好的工作以及下一年要做的工作跟大家汇报一下:

做了的工作:

一、重视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提高物理老师素养

1、多次组织老师认真学习《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广东省2007、2008年初中毕业生物理学业考试大纲、《课程改革及课程评价》等各类材料,通过学习,明确教学方向,转变教育观念,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2、要求科组教师撰写教学反思和读书笔记,积极总结平时教学中的得与失,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一年来,有多位位老师的论文在省市获奖。

二、重视落实教学常规、力促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研组始终认为:落实好教学常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所以把落实常规作为一项基础工作来抓。首先,要求每位老师努力做到“课前精心谋划、课中言简风趣高效、课后跟踪辅导提高”,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其次,及时落实学校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各项要求,抓好教师从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整个教学流程的常规管理。再次,不定期前往课室听课,及时了解组内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督促组内教师规范教育教学行为,为提高教学质量打基础。第四,组织了物理科月考、期中、期末等考试的命题、阅卷和考试分析评讲等工作。

三、抓好科组教研活动,促进物理教学工作

一年来,为了加强科组教师间的学习、交流,提高整个科组教学水平,科组安排了多次研讨课,以及每周一次的公开课和赛课。

1、在上学期围绕“有效教学”这一课题分别在新课教学、试卷的评讲课和

新课的复习课这三大课型进行了探讨,同时在开学初还有幸请到范传东老师前来指导,卢婉嫦、阳松岭、罗学通、刘佛生、陈伙德等老师分别上了一节示范课供大家探讨、经过探讨,一种适合可中学生的课堂模式初现雏形。

2、在下学期,初三备课组紧紧围绕把课堂还给学生,提高复习课堂效率这一目标,积极探索适合可中学生的课堂模式。在开学第一周,备课组就组织全体老师互相听课,积极探索复习课课堂模式,最后通过大家各种尝试,最后确定“精讲精练、以练带讲”的第一轮课堂复习模式,在第三轮的模拟训练和查漏补缺中,我们通过讨论确定“以练为主,讲评为辅”的课堂复习模式。有了好的统一的课堂模式,为提高整个备课组的成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初二备课组围绕进一步完善“情-导-探-评”探究性物理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积极探讨,通过重视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和情境教学法,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3、组织好科组的各种公开课和赛课,加强老师间的学习、交流,以提高整个科组老师的教学水平。下学期高绮霞老师代表省市研室上示范课,陈伙德老师在莞城区一片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中获第一名,在市青年教师教学大赛获二等奖,同时我们多次开展组内各种研计课,通过这一系列的教研活动,教师的教学水平等到很大的提高。

4、为了提高中考成绩,科组还就“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策略”、“近年中考物理出题趋势及对策”、“中考答题技巧”等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这一系列探讨,为提高整个初三备课组的成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抓好集体备课,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

一年来,初二初三备课组认真组织集体备课,做到统一备课、统一学案、统一内容、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考试,各备课组认真钻研教学大纲、考试说明以及教材,把握好教学的重点、难点,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优化的教学方法。各备课组集思广益,认真做好每一份教案、学案,在学案的编写,注重学生的参与,体现学生的活动,精心组织每一次考试,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整个备课组教学质量。

五、学生竞赛、课外活动丰富多彩

一年来,物理科组在初三开展物理竞赛辅导,在初二年级开展兴趣小组、航模小组辅导,同时在初二还大面积组织学生进行手工制作。一年来,科组教师辅

导的多个项目在省市各种大赛获奖,通过这一系列课外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又提高了同学们学习物理的兴趣,为物理成绩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年来做得不好的方面:

1、一年来,科组始终围绕“如何尽快出成绩”这一中心开展工作,同时为了集中精心搞成绩,课外活动开展得比较少,主要集中在几个点上。下学年,随着新教师的加盟,课外活动将全面开展,既要有点,也要有面,通过精彩纷呈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大面积提高物理成绩。

2、一年来,科组活动虽然都基本按部就班进行,但整个科组的前瞻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当然就是责任在我身上,所以也希望在以后的工作当中能得到各位的指导,让科组的发展得更快更好!

一年来,虽然很多做得不尽如人意,但我想只要继续发扬科组团结一心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科组中每个教师的聪明才智,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下一年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学习:带领全组积极参加业务学习,学习教育理论、信息技术、课标考纲等,努力提高大家业务能力。

2、进一步落实集体备课,发挥科组每一位老师的聪明才智。

3、积极参加校内、外教研活动,让老师有机会向先进的兄弟学校学习。

4、加强校本教研,形成自己科组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特色,切实提高课堂实效性。

5、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学习兴趣。

6、继续发扬我们组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发挥团队集体的力量,为提高教学成绩继续努力。

第五篇:可园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情况汇报

可园博物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情况汇报

东莞可园是清代广东四大名园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岭南画派策源地之一,岭南近代花鸟画的摇篮。2001年,可园博物馆因其深厚的文化内涵,被广东省委宣传部命名为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东莞市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场所之一。为了促进东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馆认真贯彻和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及《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等文件的精神,积极发挥我馆基地功能,做了大量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

一、发挥基地作用 开展教育活动

为了开展好基地教育活动,我们在基地建设上突出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抓好教育基地的基础设施工作。近年来我馆从全省全市各地收集文物和展品两千余件,并在馆内设立了“岭南画派先师居巢、居廉书画展”和“古建筑构件艺术品展”等两个固定展览;其次,我馆积极举办各种知识讲座及临时展览。如今年举办的《中国传统建筑智慧中的人居和谐理论》、《岭南书画鉴赏与收藏》专题讲座,就特邀中国建筑环境信息学专家,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程建军先生和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书画碑帖组委员、广东省文物鉴定站书画鉴定科科长李遇春先生主讲,让不少在座的青少年受到高雅文化的熏陶。再次,利用媒体中介宣传可园历史文化。每年为了纪念“5〃18”国际博物馆日,让青少年了解东莞的历史文化和文物价值,增强文物保护意识,我馆利用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等宣传《文物保护法》和文物知识,并在“5〃18”国际博物馆日的宣传教育中,深入城区十所学校,组织9500名学生参加由我馆与市文化局、东莞日报三家联合举办的“东莞市文物知识竞赛活动”,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们热爱祖国文物、热爱祖国文化的热情。

二、加大宣传力度 建立共教共建基地

多年来,我馆除了以可园为基地加强爱国主义宣传外,还利用自身资源,把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融合到宣传文物法,普及文物知识的活动中去。为此,我馆承办了《爱中华、爱东莞文物图片展览》,并组织下乡,到全市28个镇、市、村的学校里巡回展出,共展出233天,有四万多名学生观看并写出观后感,使全市城乡的青少年学生们普遍受到一次较好的爱祖国、爱家乡的普法教育。同时我馆在原来华南理工学院、广州大学等高等院校建筑系的师生来可园考察研究和实习的基础上,还与广州大学建筑系、东莞第三中学筹办了共建基地的活动,让可园成为岭南建筑艺术和岭南传统书画艺术展览、研究的基地和辐射地。2005年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生43人,在其学院教授的带领下来可园参观学习,并撰写学术论文。同时我馆每年也与东莞理工学校旅游班联系,让该校学生开展志愿讲解活动,并向学校提供培训场地为学校培训讲解员,让我馆成为学校的实践基地。

三、创新教育方式 大量启用人才

为了使青少年受到更好的讲解服务,我馆在2004年底率先在全市文化系统中开展志愿者服务行动,并于200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实现第一批志愿者上岗服务。从2005年第一批志愿者合格上岗到今年第三批志愿者培训合格,我馆现共有30余名志愿者在馆进行志愿工作,大都是本科以上学历的知识分子,志愿者们以其踏实负责、解说详尽的接待服务工作使我馆讲解工作受到了青少年的一致好评。为了更好的为未成年人参观、学习可园、开展相关的学习活动,我馆特地在建立教育基地的基础上建立起一支辅导员队伍,采取聘请专业人才、招募志愿者的方式,建立由本馆人员与外聘古建筑和书画艺术人才内外结合,专兼职结合的辅导员队伍。这样的辅导员队伍不但了解青少年心理特点和教育要求,同时专业知识丰富、综合素质也很高。

我馆在将博物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认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形成了自己独到的一些经验,主要有:一是要充分发挥可园博物馆的基地教育作用,就要在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宣传队伍上下功夫;二是要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合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就要把有特色、高品位的文化艺术品展览与爱国主义教育专题性展览结合起来宣传,让教育富含生动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三是要把东莞切实建设成为“博物馆之城”,就要使博馆全体同志确立扬长避短,不断提高和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服务意识,进一步更新服务观念、与时俱进,创新思路、创新手段、创新活动,从各个角度发掘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的文物资源,为使博物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搞好爱国主义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下载地方志文化篇(可园)doc(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地方志文化篇(可园)doc(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地方志年终工作总结

    地方志年终工作总结 《地方志年终工作总结》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收藏。 篇一:2011年度地方志工作总结农林科学院 2011年度地......

    2011年度地方志工作总结

    农林科学院 2011年度地方志工作汇报2011年,农林科学院在地委、行署、林业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在地志办的业务指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地方志工......

    2009年度地方志工作总结

    共青团XX县委2009年度地方志工作总结2009年,团县委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志办的业务指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地方志工作,紧紧围绕县志办......

    可园中学教职工请假制度

    《可园中学教职工请假制度》(2012修订)作者:佚名制度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27更新时间:2012-9-11《可园中学教职工请假制度》(2012修订)为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贯彻落实《东莞市人口与......

    东莞可园实习报告(精选5篇)

    实 验 报告 实验项目名称:参观东莞广场、可园、东莞大道、松山湖公园 实验 性 质:验证性实验 所属课程名称:《景观规划设计》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老师:成绩: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国税文化篇

    国税文化篇 几年来,国税局坚持以人文本,注意培养干部职工主体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增强干部集体荣誉感,积极鼓励并创造条件使广大干部职工都能参与到文化建设上来,激发干部......

    开平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地方志

    开平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根据中共唐山市委、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的通知》(唐字[2005]42号),组建唐山市开平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开平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为负责全区......

    乡镇年度地方志工作总结

    乡镇年度地方志工作总结 2015年,在XX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XX县地方志办公室的具体指导下,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牢牢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