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党90周年献文(小编推荐)
建党90年献文
以行动向党的生日献礼
——建党90周年有感
90年,光辉岁月弹指挥间,9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2011年,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她90岁的生日。历史将永远记载90年前的七月,从碧波荡漾的嘉兴南湖传来的那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在黑沉沉的神州大地上树起了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给古老的中华民族带来了光明与希望。光辉的“七一”,绚丽的“七一”,华夏儿女聚集在鲜红的旗帜下,为铺就强国之路,几代中华儿女挥舞着银镰披荆斩棘,奋发进取,用实践的巨笔描绘出一幅幅崭新的画卷。
我想中国人民不会忘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党的指导思想下带领中国人民扫荡了土豪军阀,赶走了日寇列强,覆灭了蒋家王朝,焚毁了一切封建和腐朽;带领中国人民在一片腥风血雨中,用革命的枪杆子打天下,从农村到城市,从弱小到强大,以无数先烈的英勇牺牲,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我想中国人民不会忘记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回忆过去,面对现实,思考未来,进行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路上开拓前进!
我想中国人民不会忘记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继承和发展了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把这一伟大事业成功推向21世纪。
建党90年献文
现在在以胡锦涛为代表的第四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下,南极上空早已飘扬着我们的五星红旗,太平洋上出现了我们强大的海军舰队,神州5号也带着刚强的气势冲向了太空;一座座现代化的城市迅速崛起,一个个商厦、工厂、高科技企业正遍地生花……香港回来了,澳门回来了,那些曾经蔑视我们为东亚病夫的列强,一个个低下了自命高贵的头,就连大洋彼岸那个自恃天下第一的超级大国,也不得不一次次为他们的傲慢和无礼道歉。强国之路在探索的脚步声中不断延伸,富强的梦想一天天实现。大庆油田灯火辉煌,长江大桥飞架南北,蘑菇云直冲云霄,虽然强国之路有过曲折,但探索的脚步从未停下。现在我们这个曾经饥寒交迫的民族,已经可以骄傲地告诉世界:一个伟大的党正带领地球上五分之一的人口实现小康,走向富裕。忆往昔峥嵘岁月,展未来任重道远。作为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我们要以时代为己任,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要把实现自身的人生追求同党的事业、国家的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积极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胸怀祖国,扎实学习,与时俱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出我们的全部才智,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向党的生日献礼!
生物技术08(1)班
金晓锋
建党90年献文
第二篇:建党90周年献文 乡镇级用
建党90周年献文
恐龙山镇党旗红
高山仰首,大海扬波,大地溢满了新世纪的朝晖。在这百花争艳,风景怡人的季节,踏着时代节拍,穿越岁月时空,我们又走进火红的七月。它是这样令人心潮激荡,它是这样令人信心倍增,它是这样令人充满希望。我热血沸腾,浮想联翩……1921年7月,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上传出巨人的呐喊,犹如春雷唤醒了沉睡已久的东方雄狮,拔开了数百年来笼罩于千万仁人志士心头的迷雾,亮出了共产主义的伟大旗帜,点燃了神洲大地上的星星革命之火。从此,炎黄子孙们的理想有了归一,有了值得托付的导航人—— 中国共产党。砸碎铁牢的斧头和收获秋耕的镰刀勃然相会,悠悠长夜下终于熬出了一盏灿烂的灯塔,照亮着黎明前的黑暗,指引着前进的方向。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在中国的大地上驱赶着黑暗,卷起改天换地般的红色浪潮。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熟悉的歌声,把我们带回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带回了八十三年来风雨飘摇的岁月。在那个时代,做一名共产党员不是为了索取,而是随时准备牺牲。血雨腥风之中倒下了无数的真正英雄,击碎了许多无价的生命辉煌,他们以五千年长夜中亘古未有的荣光使历代风流人物黯然失色。多少仁人志士的鲜血染红了天边的云霞,多少革命先烈的躯体铸就了中华民族坚挺的脊梁。流金的“七一”,燃情的“七一”,闪烁着真理的光芒,展现着信念与理想。在那灾难深重,血雨腥风的漫漫长夜,是“七一”的晨曦拨开华夏大地重重迷雾,激励着华夏儿女,为了民族的自由独立,抛头颅、洒热血,用血与火熔铸的铁锤、银镰砸碎旧世界的机器,铲平了压在人民 身上的“三座大山”,将共产主义信念的火种撒向大地,把理想的火炬照彻强国之路,万里河山因此而挺拔俊秀,雄浑壮丽;历史的长河因此而波澜壮阔,豪情万丈。在战争年代里的每一天,都会为每时每刻发生在战士身上的故事感动着。董存瑞、黄继光、张思德、刘胡兰每个熟悉的名字都让我们难以忘怀,都给我们留下了感人肺腑的故事。他们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牺牲我一个,幸福千万人。为了中国人民的事业,为了共产主义事业,他们无怨无悔地奋勇向前。我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感到骄傲,我以生在这样英雄的国度而自豪。和平年代里的雷锋留给我们做人的真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他对同志象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象夏天般的火热。雷锋的精神鼓舞着几辈人,教育了几代人。雷锋的名字与点点滴滴为人民服务的事业连在一起,雷锋成了做好人好事的代名词,雷锋成了为人民服务最闪光的符号。他圆圆的笑脸同五星红旗下的晴朗连在一起,他二十二岁的年龄同中国共产党永恒的青春连在一起。
光辉的“七一”,绚丽的“七一”,华夏儿女聚集在鲜红的旗帜下,为铺就强国之路,几代中华儿女挥舞着银镰披荆斩棘,奋发进取,用实践的巨笔描绘出一幅幅崭新的画卷。在困难面前,有铁人王进喜,有投身治理沙患事业的谷文昌,有抗洪勇士李向群;有献身边疆的“人民的好儿子”孔繁森,有顶天立地的共产党人、人民的好公仆郑培民。
强国之路在探索的脚步声中不断延伸,富强的梦想一天天实现。大庆油田灯火辉煌,长江大桥飞架南北,蘑菇云直冲云霄,虽然强国之路有过曲折,但探索的脚步从未停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缕缕春风吹开了改革开放的朵朵春蕾,殷殷热土涌 起滚滚浪潮;“一国两制”的宏大胸怀,将失散在外的游子拥入祖国怀抱,绚丽的紫荆花和醉人的金莲绽露出久违的笑脸。加入世贸、2008奥运会的成功……中华大地喜事连连。“七一”宣言汇集了一代代仁人志士,托起了东方地平线上一轮不落的红日。
在我们恐龙山镇,众多默默无闻的党员同志,爱岗敬业,公正廉洁,热爱本职工作,将“七一”厚望转化成拳拳之心,用燃烧的生命之火在各自的岗位上书写着火红的誓言。他们时刻牢记入党誓词,把科学发展观,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尺,在平凡的岗位履行着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的庄重承诺。
“十一五”时期我镇发展极不平凡,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恐龙山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局,紧紧围绕“建设一个镇、舞活一条龙、种好一棚菜、培强一棵烟、营造一片林”的目标,认真落实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措施,全力以赴战胜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聚精会神搞建设,励精图治谋发展,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镇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一)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十一五”以来,全镇经济增长速度逐年加快,运行质量不断提高,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初步统计测算,到2010年,预计实现生产总值(GDP)19038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平均增长33.9%,比计划年平均增长6%的目标高27.9个百分点;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5107.2万元,年平均增长15.1%;实现财政总收入455万元,年平均增长53.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22元,年平均增长15.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总额超过6500万元,年平均增长16%。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严格控制6‰的目标内,全镇2010年末总人口 为18786人,为“十一五”时期17815人的105.4%,年增长率为1.08%。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社会环境和谐发展,全面完成了“十一五”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二)“三农”工作稳步推进。“十一五”以来,我们始终以“三农”工作为核心,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不断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巩固烟草产业,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2010年,全镇预计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587.2万元,年平均增长16%;全镇大棚蔬菜种植面积从2006年的222亩发展到5230亩,省级认证的1个305公顷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及3个无公害农产品品牌持续巩固,不断扶持壮大农业龙头企业——禄丰县穗龙农产品经营有限公司在我的镇示范种植,全镇大棚蔬菜发展势头强劲;烤烟支柱产业不断巩固,收购烟叶50.09万公斤,实现烟农现金收入687.6万元,比2005年的385万元增加302.6万元,增长78.6%;实现粮食总产量745.8万公斤,年平均增长4.1%;大力推广生猪规模化养殖,加强疫病防治,预计实现畜牧业产值4495万元,比2005年增长85.5%;新农村建设、扶贫整村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项目深入实施,五年来,共投入948.6万元实施新农村建设35个,投入240万元完成扶贫整村推进项目16个,完成财政“一事一议”奖补项目22个,投资273万元完成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961户,启动规划面积5.599公顷的川街特色民居建设,共规划民居137户,其中一期项目建设31户,工程计划2011年6月底前完成。农村生产、生活及居住条件明显好转,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十一五”以来,抓住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扩大内需的机遇,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 金,努力增加投入,加强农田水利、重点产业、电力、交通、小城镇、生态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和人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一是全力支持世界恐龙谷建设。认真组织抓好征地拆迁及各项协调工作,确保了世界恐龙谷于2008年4月18日建成开业迎宾。同时,抢抓恐龙谷开发建设机遇,积极组织进镇道路及垃圾填埋场道路建设,极大地改善了阿纳、甘冲等片区的基础条件;二是水利设施明显改善。完成投资450万元的竹箐口水库和投资405万元的长田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积极争取投资2800万元的中低产田地改造暨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恢复、改造了“11〃02”特大自然灾害中损毁的库塘、沟渠,大力实施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全镇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三是电力设施逐步完善。完成法门、大村、川街、独瓦房4个村委会24个自然村1232户农户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完成了35KV川街输变电站、35KV恐龙山输变电站建设,群众用电难问题得到有效化解;四是通达工程稳步实施。建设了川街客运站,实施了川街至九渡、长田至独瓦房路基改造,完成了川街至小江口弹石路建设,新修了恐龙谷至新庄公路,启动了阿纳至甘冲砂石路面、下河尾至九渡公路建设,争取实施了杨三线长田至小江口、长田至阿纳油路建设项目,全镇道路通车率、等级率进一步提高,群众出行难问题得到明显改善。
(四)旅游产业迅速崛起。以世界恐龙谷开发建设及镇政府更名、撤乡设镇、政府驻地搬迁工作为重点,全力抓好恐龙谷一期、二期项目及恐龙山镇搬迁建设的征地、拆迁安置等协调服务工作,保障了投资3.5亿元的恐龙谷AAAA级旅游景区一期项目如期开园,到2010年底,共计接待国内外游客达270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3亿元,上缴地方税收1300万元。为全力营造 恐龙文化旅游消费氛围,培强做大旅游文化产业,镇人民政府通过积极招商引资,在阿纳村委会成功打造了以满足游客消费需求为首要目标的民族特色旅游小寨,发展农家乐、农家寨15家,文化酒吧1家,网吧1家。目前,农家乐接待餐位达1100个,从业人员近50人。仅2009年,阿纳山寨共接待游客4.32万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达275万元。恐龙山镇也于2010年5月首次被中国世纪大采风组织委员会评为“中国旅游文化名镇”,阿纳大村子获云南省首批“乡村旅游特色村”称号。文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我镇产业结构调整、对外开放、第三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五)社会事业健康发展。认真落实“科教兴镇”战略,不断巩固“两基”成果,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完成了川街中学、长田、独瓦房、小村小学等校舍安全工程,学校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小学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100%,初中入学率达99.3%,巩固率达99%,人均受教育年限逐年提高。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镇文化站通过规范化建设,由三级文化站达标升级为二级文化站,乡村“2131”电影放影工程深入开展,健康、文明的文化体育活动活跃农村,成功举办了恐龙谷开园庆典文艺展演及首届恐龙山镇“龙之韵”传统民族文艺展演,恐龙文化旅游的吸引力不断增强,民族文化底蕴得到充分展现。认真落实“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99%和98%。卫生综合服务功能继续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补充保险工作深入开展,“十一五”末,参合率分别达93.24%和70.43%,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疾病预防体系、医疗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服务水平稳步提高;深入推进城乡独生子女“奖优免补”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全面贯彻落实耕地保护政 策,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着力实施小流域治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农村能源建设和水土保持工程,切实加大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力度,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和污染治理,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十一五”末,全镇森林覆盖率达到47.5 %,同比“十五”期间增长3%。
这一个个数字、一个个指标的完成和增长都是全镇党员干部辛勤劳动的结晶。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机遇与挑战并存。国际金融危机仍没结束,全球经济正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新一轮产业革命将使世界性的生产过剩更加严重,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各国经济的恢复增长,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发展,都将使有限的资源变得更加紧俏,势必推动资源价格上涨。但是,恐龙山镇的党员干部们,在党委班子的正确带领下,善学习,勤实践,党员干部们拧成一股绳,团结奋进。每一位党员都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不怕苦,不怕累,敢打硬仗,也能打硬仗的优秀品质。用行动证明着共产党员的先进先锋作用;全镇的广大党员、干部,遵照中央的方针政策,大力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加深了对党的宗旨的理解,增进了与人民群众的相互感情,提高了为人民办实事的自觉性,进一步开创了我镇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红旗飘飘,党旗猎猎,祖国欣欣向荣,经济蓬勃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中国人民正满怀喜悦和希望朝着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迈进。九十年的光辉历程,走出了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中国共产党是时代的中流砥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忆往昔峥嵘岁月,展未来任重道远。我们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更要以时代为己任,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要把实现自身的人生追求同党的事业、国家的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胸怀祖国,扎实工作,与时俱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出我们的全部才智。
【供稿:恐龙山镇 范文青】
第三篇:献给建党90周年-爱岗敬业献青春
《爱岗敬业献青春》
红船领航90载,搏风击浪一帆悬。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90周年华诞。回顾中国百年历史,感慨在心头。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回首那些走过的艰苦岁月。
1921年7月23日,这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这一天,中国诞生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政党,一个伟大的党——中国共产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救中国劳苦大众于水深火热,血雨腥风之中。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恽代英“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做楚囚”……多少革命先烈用生命之光点燃了燎原的星星之火,照亮了后人前进的征程。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亲手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在党的指导下,人民取得了革命的最后胜利。中国共产党是先进的党,中国共产党员是最值得人民信赖的人。忘不了,黄继光用身体堵住敌人的枪口,邱少云在熊熊烈火中永生……他们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富强、繁荣进步做出的奉献,得到我们世世代代的拥护与纪念。
我们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人,拥有诗一般的年龄、火一般的青春,我们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新生活。不能让英烈的鲜血白流!我们要做的,就是向英雄学习,爱党爱国,珍惜美好时光,勇挑历史重担,为我国更新更美更富强的明天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们作为一名企业的职工,爱党,跟党走,更应表现在爱岗敬业上。我记得雷锋日记中的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最小的一颗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你生活的岗位?”这段话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样的岗位,无论做着什么样的工作,都要爱自己的岗位,都要发挥最大的作用,都要做出最大的贡献。
爱岗,首先要敬业。所谓敬业就是用一种严肃、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岗位就意味着责任,我们要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工作,必须要有强烈的职责意识,必须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都承担着平凡而又责任重大的工作,没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工作责任心就不可能做好本职工作。“不爱岗就会下岗,不敬业就会失业”!作为一名企业员工我们唯有时刻保持忧患意识,以厂为家,敏
思好学,爱岗敬业,才对得起自己的工作,才保得住自己的岗位!
爱岗,其次要精业。所谓精业就是要“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成为本专业精通业务的行家里手。只有精业,工作才有底气,事业才有生气。我们要成为本专业的行家里手,就必须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主动向书本学,才可使我们对生产原理和各项工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虚心向师傅们学,才可使我们对实际操作和应急处理有了进一步的掌握。要带着问题用心学,边干边学,边学边干,以干促学,以学促干,才能越来越胜任自己的岗位。
爱岗,还要奉献。“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就是对奉献的最好注解。企业给我们提供了展示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的空间舞台,因此我们珍惜她,要以自己的努力工作来回报企业。因为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将个人的价值与单位的利益结合起来,聪明才智才会充分发挥,生命价值才得以完美展现。
过去的20年,老一辈人不畏艰险、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使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也拉开了企业大发展的序曲;2011年,企业将跨入第三个未来十年发展的新阶段,未来的发展,更加需要我们这种“敬业、奉献”的精神。
工友们,让我们在以XX为首的优秀党支部的领导下,在“自强不息、奉献社会”企业精神的引领下,为企业美好的明天,辉煌的未来,我们的热情投入企业发展的滚滚洪流,爱岗敬业,在我们平凡又不平凡的岗位上奉献我们火热的青春,为企业百年梦想,为祖国,为敬爱的党的生日献礼。
第四篇:建党9建党90周年演讲稿:爱党敬业献青春
一代天骄,艰苦卓绝,开疆引路。
看改革开放
【网络综合-建党90周年演讲稿:爱党敬业献青春】
爱党敬业献青春
今年是我们敬爱的中国共产党90岁的生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这一基本原理的根本要求,也是由党的性质、宗旨所决定的。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也恰恰说明了党对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重视。还曾记得“非典”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抗击“非典”伟大斗争中显示了非凡的执政魄力,其主要表现为:党中央、国务院运筹帷幄,应对有力;各级党组织践行“三个代表”,发挥作用;普通党员干部不畏艰险,冲锋陷阵。党在防治“非典”斗争中所采取的建立危机管理机制、完善警戒防范机制、改进依法执政方式等重大举措,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卓越的领导能力和高超的执政水平。
我们的党,历经90年的风风雨雨,始终不变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她的旗帜下,涌现出许许多多优秀的中华儿女,前赴后继,为中华之强盛而奉献青春和生命。今天的和平与安宁来之不易,当我们站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怎能不对英雄们肃然起敬;当我们翻开革命先辈用热血和生命谱写的爱国华章时,又怎能不热爱他们。深思往昔峥嵘岁月,我们更应用实际的奉献精神,回报养育自己的这块热土。青春短暂,时间难返,任何个人的奋斗,都应与国家的兴衰息息相关,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维系在一起,才能折射出异彩光芒。
作为一名国企的新职工,爱党,跟党走,更应表现在爱岗敬业上。我们企业作为一个关系到千千万万民生问题的大事业,时时刻刻应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到实际工作中,我记得雷锋日记中的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最小的一颗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你生活的岗位?”这段话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样的岗位,无论做着什么样的工作,都要爱自己的岗位,都要发挥最大的作用,都要做出最大的贡献。
爱岗,首先要敬业。所谓敬业就是用一种严肃、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尽职尽责。我国古代思想家非常提倡敬业精神,孔子称之为“执事敬”,朱熹解释敬业为“专心致志,以事其业”。我想,岗位就意味着责任。我们要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工作,必须要有强烈的职责意识,必须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都承担着平凡而又责任重大的工作,没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工作责任心就不可能做好本职工作。“不爱岗就会下岗,不敬业就会失业”!作为一名国企职工,我们唯有时刻
保持忧患意识,以厂为家,敏思好学,爱岗敬业,才对得起自己的工作,才保得住自己的岗位!
爱岗,其次要精业。所谓精业就是要“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成为本专业精通业务的行家里手。只有精业,工作才有底气,事业才有生气。一个人,人生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岗位。不同的岗位,就有不同的业务。我们要成为本专业的行家里手,就必须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因为主动向书本学,才使我对生产原理和各项工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因为虚心向师傅们学,才使我对实际操作和应急处理有了进一步的掌握。要带着问题用心学,边干边学,边学边干,以干促学,以学促干,才能越来越胜任自己的岗位。
爱岗,还要奉献。“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这就是对奉献的最好注解。企业给我们提供了展示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的空间舞台,因此我们珍惜她,要以自己的努力工作来回报企业。因为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将个人的价值与单位的利益结合起来,聪明才智才会充分发挥,生命价值才得以完美展现。所以,讲大气、讲奉献,这应该成为我们所有人的精神追求!作为我们青年人,更加需要将自己的热情投入到我们的工作中,努力学习业务,做好本职工作,奉献我们的青春。
朋友们,让我们以党组织为指路明灯,紧紧跟随党的步伐,爱岗敬业,在我们平凡又不平凡的岗位上奉献我们的青春,为祖国,为敬爱的党的生日献礼
第五篇:《区域经济学》参考文 献
《区域经济学》课程参考文献
[1]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
[2]李京文,《中国区域经济教程》,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3]李京文,《走向21世纪的中国区域经济》,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4月
[4]李清泉,《落后地区经济发展与农村城市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5]郝寿文,安虎森,《区域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11月
[6]张敦富,《区域经济学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年1月
[7]吕拉昌,《区域整合与发展》,科学出版社,2003年
[8]高洪深,《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9]谢自强:《政府干预理论与政府经济职能》[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10]谢一地:《政府规制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1]孙 荣,许洁:《政府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12]毕世杰等:《发展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3]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M],增订版,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14]辜胜阻:《非农化及城镇化理论与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
[20]顾朝林等:《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跨世纪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6]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7]成德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理论、模式与政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8]连玉明:《中国城市报告(2005)》[R],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
[19]林善浪,张国:《中国农业发展问题报告》[R],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20]曾业松:《新农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21]姜爱林:《城镇化、工业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4。
[22]王梦奎,冯并,谢伏瞻:《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C],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23]郑弘毅:《农村城市化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4]邹农俭:《中国农村城市化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
[25]陆立军等:《区域经济发展与欠发达地区现代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26]张一民:《论中国的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7]宋奇成:《以城市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28]朱若峰,朱泽:《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9]曾坤生等:《区域经济论——市场经济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30]姚士谋,汤茂林等:《区域与城市发展论》[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4。
[31]谢文蕙,邓卫:《城市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32]郭熙保:《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3]武友德:《不发达地区经济成长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34]王自亮,钱雪亚:《从乡村工业化到城市化——浙江现代化的过程、特征与动力》[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35]赵苑达:《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6]候景新:《落后地区开发通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37]唐宇文:《区域经济互动发展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38]王梦奎、李善同等:《中国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9]王必达:《后发优势与区域发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40]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1]冯之浚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42]罗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43]安虎森:《区域经济学通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44]方创琳:《区域发展战略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45]邓翔:《经济趋同理论与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实证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46]金明善,车维汉:《赶超经济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47]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48]邬义钧,邱钧:《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49]钱易,唐孝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0]黄继忠:《区域内经济不平衡增长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51]吴郁文:《21世纪中国区域经济发展》[R],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52]李宝元:《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3]谷书堂:《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4]谭崇台:《发展经济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55]杜肯堂,戴士根:《区域经济管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6]保罗 切希尔,埃德温 S 米尔斯:《区域和城市经济经济学手册》[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57]马尔科姆 吉利斯等:《发展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
[58]迈克尔 P 托达罗:《经济发展》[M],黄卫平,彭刚等译,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59]Renaud B,1981.National Urbanization Polic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Oxford University Press.[60]Honderson V.How Urban Concentration Affects Economic Growth.The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2326,Washing ton D.C.[61]Myrdal,G,1957.Economic Theory and Underdeveloped Regions.London: Duckworth.[62]Schultz,T.W,1961.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2,No.1,March.[63]Schultz,T.W,1979.Investment in Population Quality throughout Low-Income Countries,in World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edited by P.M.Hauser,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64]Eicher,T.S,1996.Interaction between Endogenous Human Capital and Technological Chang,Review of Economics Studies.63.[65]Boudeville ,J.R,1996.Problems of Regional Development.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66]Friedmann J R,1966.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 a case study of Venezuelan.Cambridge, Mass: MIT Press.[67]Hansen NM,ed, 1972.Growth Centers i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New York: Free Press.[68]Graham S, Marvin S,1996.Telecommunication and the city: Electronics, Urban Place.London: Pout ledge.[69]Ed.Benjamin Higgins and Donald.J.Savioe,Regj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London,1988.[70]Frank C.Englman and Uwe Walz,Industrial Centers and Regional Growth in the Presence of local Inputs.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Vol.35,NO.1,1995.[71]young S,Hood N,Peters E,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Regional studies, 289(7),1993.[72]胡长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政策与创新思维》,载《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42期,2-10页。
[73]陈耀:《中国西部经济:制度性短缺与援助》,载《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42期,11-19页。
[74]王朝才:《西部开发的难点与对策》,载《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42期,20-24页。
[75]倪德刚:《小城镇,大战略——“农村城市化和小城镇建设理论研讨会”观点综述》[A],载《理论前沿》,1999年第1期,35—41页。
[76]张孝德:《城市泡沫:政府主导型城市化的隐患》[N],载《经济参考报》,2004年4月9日。
[77]杨治等:《经济结构的进化与城市化》[J],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82—88页。
[78]徐国弟:《加快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基本构想》[J],载《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70期,7—13页。
[79]李清泉:《构建我国农村城市化与农村工业化良性互动机制》[J],载《理论月刊》,2003年第10期,202—204页。
[80]陈甬军:《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新探索》[A],载《中国经济问题》,2001年第6期,69-75页。
[81]国家统计局课题组:《我国城镇化战略研究》[J],载《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35期,14—25页。
[82]山东社会科学院课题组:《我国农村城市化现状、机制、对策研究》[J],载《理论研究》,2004年第6期,7—10页。
[83]张永贵:《“十一五”时期我国城镇化战略》[J],载《中国经贸导刊》2004年第19期,47—50页。
[84]赵新平,周一星:《改革以来中国城市化道路及城市化理论研究述评》[A],载《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132—138页。
[85]国家计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加快建设地区级城市,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J],载《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52期,1—48页。
[86]杨洁:《国外区域经济政策的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J],载《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81期,37—41页。
[87]向春玲:《我国西部农村城市化模式探讨》[J],载《理论前沿》,2004年第14期,25—26页。
[88]孔争和:《新世纪西部地区城市化战略及其实施策略》[J],载《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32—35页。
[89]国家统计局:《2002年我国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概况》,载《新华网》,(网址:http://news.xinhuanet.com/zheng fu/2003-11/14/content-1178417.htm),2003年2月28日。
[90]国家统计局:《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载《新华网》,(网址:http://news.xinhuanet.com/zhengfu/2003-04/02/content-811795.htm),2003年2月28日。
[91]国家统计局:《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4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92]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中国城市年鉴》(2000),总第16期,北京,中国城市年鉴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