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最近听了几节数学课,有几点感想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目前我们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以课论课,就题论题的现象很突出,教师上课没有重点,没有教学目的,就是讲几道题,学生学习后没印象。课例:比如我们小学的四则运算,老师上课讲了
73+72÷8×3 =73+9×3 =73+27 =100 老师还不错又举一题 73+72×3÷8 =73+216÷8 =73+27 =100 这时老师开始让学生作题,这样对于部分聪明的学生也许会悟出点什么道理,但多数学生并没有从心里明白这样的题应当如何做。其实教材确实就只有一个例题,但大家想一想如果我是教师,就给你讲这两道题你知道我在干什么吗?你会对这节课有多大的印象。
我们的学生还很小有时对一些事情的理解还很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厌其烦的反复强调说明,也许只有这样才能给大多数学生留下一点点印象。我们讲课要照顾大多数。为了大多数。当然有的老师会说,我这样讲了,让学生做题,然后根据学生的错误再较正。我不赞同这种作法,我们给学生讲课不要深入浅出,要浅入深出,我的把题要讲的很浅,把深题在很浅的基础上给学生解决。不给学生在作业中留下可能的障碍,让学生在作作业中不出错,其码是最大可能的少出错。那么这样的课才能算完成了我们的教学任务。不然我们用在处理学生作业上花的时间就太多了,我们为什么一本书讲半年还要加班,就是上课没讲透,学生上课听的一知半解,所以教师就无限的反复。学生不停的重复。结果是师生共同疲惫。
我想如果这节课我们这样讲,一、讲例题: 73+72÷8×3 =73+9×3 =73+27 =100 总结解题方法或叫思路:在四则运算中有括号先算括号,没括号时先算乘除,乘除同在我们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最后再算加减。并将这段文字板书写在黑板上,然后再给学生出几道例题,出题以后不让学生作,因为这时也许有些聪明的孩子会了,但我们不让学生表现,我们要教学生的细致。怎么办,先让学生读法方法,然后按方法指导学生一步步解题,第二题,第三题,第四题都这么进行,这样做最终让学生明白这节课讲的是四则运算,它是这样算的。同时也养成学生认真审题解题的好习惯,为什么有些学生不认真就是我们在上课时在不得当的时候给了学生一些表现的机会,如这节课,老师讲了一个例题,好自认聪明的就争着答,到致学生都争着答,万一我答对了,看我多聪明。所以我说在讲的时间我指导你一步步进行,当80%的学生都能争着答时我在给你机会,以后学生在作题时就不会毛草了。
同时我们的解题的方法在说完这一单元的内容前不擦,一直保留在黑板一角,学生只要错了,老师不用批评他,只要领着学生一边读方法一边解题,加深学生理解就行了,我想这样学生在作作业时就会会少出问题,我们处理作业的时间也就不用那么多了。
这里的关键是我们教师在讲课时我苦口婆心,反复说,多比照解题方法讲例题。先把例题讲透了,讲够了,在让学生上手,即浅入深出。不要让学生一知半解时就解题,等学生作错了,教师在一遍遍的改错,学生做错对学生就算深,这是深入浅出。
数学有许多是规律性的东西,我们教师要善于把它总结出来并讲给学生,如果一节课只讲例题,例题,没有总结的规律,学生这节课是不知在听什么,学生也根本不会这一类的东西。
我们在注意与学生的互动,现在我们的教学要是互动教学,互动教学的关键是我们如何进行互动。比如我听过一节课解方程,3X=56-4X。老师在导入时讲了一个相似的题以后,把例一给学生自已来做,然后给学生讲了一道课堂练习题,讲完后就下课了,看起来是互动了,其实这节课我认为很不成功。一。教材的设计是有不科学的地方,我们可以改动,但改动要经过们的思考,要有依据,课上例课是给学生作示范用的,我讲细讲透,多讲多说,课堂练习题是用来检验教师的讲课效果和学生学习理解的程度的,教师通过看学生作这些题来判断我们讲的到位不到位的。你这样设计的依据是什么?
二、互动不到位,时机不对。我们导入是为了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不能算讲。我们说通过导入部分你的学生都会了,那说明你的导入设计的很巧妙,很成功。他不能代例题的解决,因为他只是导入,我们在讲例题时除了解决这个题以外还是要给学生总结出这类题的解题方法,并写现来。这时老师可以反复和自己编几道题让学生结合解题的方法来熟悉这类题的解题思路,这个过程会越来越快,很省时间的。然后让学生再练习。
再比如我们学习10以内的加法时,我们更要用好互动,把无趣的死记变成有趣的学习。如上课我们可以出几道题,4+2=
4+5=等,我们讲完题以后就可以让学生来出这样的题,一人说一个,什么买苹果了,买小鸡了、画画了,栽树了,生产小汽车了,学生求合等等,如果我们班有30学生那么学生就可以出30题,也可以解决30个情况的问题,你说学生对这个问题能掌握不准吗?当学生在出题时说成吃苹果,死小鸡,学生走了等减法题时学生不仅明白了加法,还知道什么时间不可以用加法,他就会做更多的题,我们教师何必非让学生去死记硬背呢。
这里的关键就是我们的教师我关于备课,要认真备课,但实际上我们的小学教师确实很辛苦,但我们用在备课上的功夫太少了,你上课前只要认真的想一想你打算教学生什么,你如何让学生掌握。只要能做到这一点,我想你工作会反而不这么累了。
第二篇:如何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反思
如何对小学数学课堂教
学进行反思
刘开元
2009年8月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如何上出好课,我认为: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加以总结和提炼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捷径。本文试图从教学反思的内涵、数学教学反思的内容、数学教学反思的步骤加以说明。
首先要认识到反思“通常指精神的自我活动与内省的方法。”反思是心灵以自己的活动作为对象而反观自照,是人们的思维活动和心理活动。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参与的教学活动的回顾、检验与认识,本质上是对教学的一种反省认知活动。教师以自己的实践过程为思考对象,在“回放过程”的基础上,对其中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进行思考,得到一定的能用以指导自己教学的理性认识,并形成更为合理的实践方案。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实践+反思=成长。教师的反思能力决定着他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在工作中开展研究的能力。通过反思,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深层次思考和创造性见解,使自己真正成为“研究型教师”。
其次,我们要反思哪些内容呢?任何与教学实践相关的问题都可能成为反思的对象和内容。但一般而言,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比较、教学中的成败得失、教学机智与灵感、课堂互动情况等,是反思的主要对象。通常,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确定反思的内容。例如,根据教学活动的顺序,分阶段确定反思的内容;根据教学活动涉及的各种要素,确定反思的内容。当然,不同的角度之间一定会有交叉。另外,在反思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若干自己感受深刻的内容,有侧重地进行思考。
一、根据教学活动顺序确定反思内容
1.对教学设计的反思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蓝本,是对课堂教学的整体规划和预设,勾勒出了课堂教学活动的效益取向。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对当前的教学内容及其地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如何依据学生已有认知水平和知识的逻辑过程设计教学过程,如何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学生在理解概念和思想方法时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以及如何处理这些情况,设计哪些练习以巩固新知识,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等,都已经有一定的思考和预设。教学设计的反思就是对这些思考和预设是否与教学的实际进程具有适切性进行比较和反思,找出成功和不足之处及其原因,从而有效地改进教学。
2.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我们知道,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掌握数学双基、发展数学能力的认识活动,也是学生在掌握数学的双基、发展数学能力的过程中获得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数学教学过程既包含教师的“教”,又包含学生的“学”,是教与学矛盾统一的过程。从“学”的角度看,数学教学过程不仅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数学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而且还是学生发展智力、形成数学能力的过程,也是理性精神和个性心理品质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学生、教师、数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环境、校园文化等都是影响教学效果的直接因素,其中,教师、学生和教学中介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三个基本要素。教学中介是教学活动中教师作用于学生的全部信息,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组织形式、反馈和教学环境等子要素,其中的主体是教学内容。对数学教学过程的反思就是对教学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过程及其效果的反思。具体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各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是否合理(特别要反思是否把时间用在核心概念和思想方法的理解和应用上);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情况;是否启发了学生提问,学生提问的质量如何;问题是否恰时恰点,学生是否有充分的独立思考机会;核心概念的“解构”、思想方法的“析出”是否准确、到位;是否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活动是否高质高效,有没有“奇思妙想”、创新火花,有没有抓住这种机会;是否渗透和强调了数学
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的“价值观因素”是否得到充分挖掘,并用学生能理解的方式进行展示;教学媒体使用是否得当;教师语言、行为是否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学生有什么反应;各种练习是否适当;教学过程是否存在着“内伤”;等。
3.对教学效果的反思
对数学教学效果的反思,是指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对整个活动所取得的成效的价值判断,包括学生所获得的发展和教师自己的价值感受两个方面。前者主要考查学生的数学双基的掌握,数学能力发展,数学学习方法的掌握,数学的科学、人文价值的认识,以及理性精神的养成等诸方面;后者主要考察教师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对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的了解程度的变化,个人教学经验的变化,实施有效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学思想观念的变化,等。其中,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学生行为是否产生了预期的变化,是教学效果反思的重点。
4.对个人经验的反思
这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持续不断的反思过程,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由之路。对个人经验的反思有两个层面,一是反思自己日常教学经历,使之沉淀成为真正的经验;二是对经验进行解释、归纳和概括,提炼出其中的规律,使之成为有一定普适性的理论。没有经过教学反思的经验,其意义是有限的。如果教师只对个人经验作描述性的记录而不进行解释,那么这些经验就无法得到深层次解读,从而也就无法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只有对经验作出解释后,对经验的阅读才是有意义的。也就是说,形成经验的过程既是对经验的解释过程也是对经验的理解过程。在教学反思实践中,可以使用“反思档案”,其中包括:一是忠实记录并分析所发生的种种情况,使之成为文本形式的经验;二是对文本经验本身不断加工和再创造,使经验得到升华,改善教师的理念与操作体系,甚至可以自下而上地形成新的教学理论。
二、根据教学活动涉及的要素确定反思内容
从教学活动中涉及的要素角度,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确定反思内容。
1.数学方面
主要是在课堂教学活动后反思对数学内容的“解构”是否到位,并提出改进措施。因为本课题主要解决核心概念和思想方法的教学问题,因此主要反思概念的“解构”及其核心的确定是否到位,内容所反映的思想方法的“析出”是否准确,以及内容所反映的价值观内涵是否得到揭示。另外,还要通过对学生反映的分析,反观概念的核心、思想方法以及价值观内涵的呈现是否与学生的理解方式相匹配。
2.教的方面
主要是反思教师在与课堂教学相关的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及其效果,并提出改进建议。包括教学目标的定位,重点难点的处理,教学阶段的划分与教学处理,教与学的方式,教学组织形式,问题情境的设置(与数学、生活或其它学科联系的背景),提问质量,师生互动,板书的设计,计算机等教学技术的运用,对教材内容的处理,课题的引进,课堂作业的布置,因材施教,小组活动的设计等。其中特别要注意反思是否围绕数学概念、思想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以及落实情况。
3.学的方面
主要是反思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表现,分析其成因,并据此提出教学改进建议,反馈到教学设计的改进中。具体包括对学生当前认知水平的分析和估计是否符合学生现状,学生对概念的本质、思想方法的理解状况及其原因,学生对课堂中某些关键性问题的反映(包括行为表现、语言表达等)及其原因分析,对课堂中学生思维活动特征的分析,对学生使用的问题解决策略的分析,对学生作业情况及其原因的分析等。
4.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包括用与学生心理发展相适应的方式呈现内容的价值观内涵,课堂氛围的营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沟通,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对数学学习的认识与态度,学习动机与自信心,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等。
最后,我们应该按照怎样的程序进行反思呢?
具体进行教学反思时,要注意“不求全面,但求深刻”。通常可以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截取课堂教学片断及其相关的教学设计
截取的片断应该是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紧密相关的,描述了一个完整的教学事件。因此,为了更加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需要我们事先对教学设计进行深入分析,从中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在听课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课堂中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进行仔细观察,包括活动的形式、内容和结果等,做出“全息纪录”,并要通过观看录像进行仔细核对。有必要时,应当通过“追问”的方式,如“当时你是怎么想的?”“你为什么这样说?”等,向学生进一步搜集相关信息。
2.提炼反思的问题(案例问题)
案例问题是案例的灵魂,是反思活动的主要线索。这些问题不仅要围绕反思的主题,揭示案例中的各种困惑,更重要的是要有启发性,能够引发其他人的反思和讨论。因此,提炼反思问题时应注意:第一,围绕当前的课堂教学活动;第二,是被广大教师普遍关注的;第三,重要但容易被忽视的;第四,课堂教学改革中的疑难问题;第五,不同层次的教师能够参与讨论的;第六,可以与一定的理论相衔接的。好的反思问题是那些能够引发大家思考和讨论的问题,是大家都“有话可说”的问题,而不是“最后能达成一致意见的问题”。
3.个人撰写反思材料
撰写反思材料时,应围绕自己感兴趣的反思问题。可以通过分析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课堂反映,即教师是怎么教的、学生是怎么说—想的,考察其中的利弊、得失,并进行原因分析,分析时应当有一定的理论高度,最后应当给出改进的方案。
4.集体讨论
讨论时应当有成员之间完全平等交流的氛围,各种意见应当得到充分表达,不同观点应当注意相互包容。讨论应当由忠实的原始记录。
5.个人再反思,并撰写反思论文。
在撰写论文时,除了对第3步写出的反思材料进行修改、完善外,还应对自己在整个活动中的“心路历程”也有所反应。
第三篇:如何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反思
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反思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如何上出好课,我认为: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加以总结和提炼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捷径。
首先要认识到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参与的教学活动的回顾、检验与认识,本质上是对教学的一种反省认知活动。教师以自己的实践过程为思考对象,在“回放过程”的基础上,对其中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进行思考,得到一定的能用以指导自己教学的理性认识,并形成更为合理的实践方案。通过反思,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深层次思考和创造性见解,使自己真正成为“研究型教师”。
其次,我们要反思哪些内容呢?一般而言,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比较、教学中的成败得失、教学机智与灵感、课堂互动情况等,是反思的主要对象。通常,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确定反思的内容。例如,根据教学活动的顺序,分阶段确定反思的内容;根据教学活动涉及的各种要素,确定反思的内容。另外,在反思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若干自己感受深刻的内容,有侧重地进行思考。
一、根据教学活动顺序确定反思内容 1.对教学设计的反思 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对当前的教学内容及其地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如何依据学生已有认知水平和知识的逻辑过程设计教学过程,如何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学生在理解概念和思想方法时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以及如何处理这些情况,设计哪些练习以巩固新知识,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等,都已经有一定的思考和预设。教学设计的反思就是些思考和预设是否与教学的实际进程具有适切性进行比较和反思,找出成功和不足之处及其原因,从而有效地改进教学。
2.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数学教学过程既包含教师的“教”,又包含学生的“学”,是教与学矛盾统一的过程。具体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各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是否合理(特别要反思是否把时间用在核心概念和思想方法的理解和应用上);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情况;是否启发了学生提问,学生提问的质量如何;问题是否恰时恰点,学生是否有充分的独立思考机会;核心概念的“解构”、思想方法的“析出”是否准确、到位;是否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活动是否高质高效,有没有“奇思妙想”、创新火花,有没有抓住这种机会;是否渗透和强调了数学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的“价值观因素”是否得到充分挖掘,并用学生能理解的方式进行展示;教学媒体使用是否得当;教师语言、行为是否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学生有什么反应;各种练习是否适当;教学过程是否存在着“内伤”;等。
3.对教学效果的反思
对数学教学效果的反思,是指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对整个活动所取得的成效的价值判断,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学生行为是否产生了预期的变化,是教学效果反思的重点。
4.对个人经验的反思
对个人经验的反思有两个层面,一是反思自己日常教学经历,使之沉淀成为真正的经验;二是对经验进行解释、归纳和概括,提炼出其中的规律,使之成为有一定普适性的理论。在教学反思实践中,可以使用“反思档案”,其中包括:一是忠实记录并分析所发生的种种情况,使之成为文本形式的经验;二是对文本经验本身不断加工和再创造,使经验得到升华,改善教师的理念与操作体系。
二、根据教学活动涉及的要素确定反思内容
从教学活动中涉及的要素角度,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确定反思内容。1.内容方面
主要是在课堂教学活动后反思对内容的“解构”是否到位,并提出改进措施。另外,还要通过对学生反映的分析,反观概念的核心、思想方法以及价值观内涵的呈现是否与学生的理解方式相匹配。
2.教的方面
主要是反思教师在与课堂教学相关的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及其效果,并提出改进建议。包括教学目标的定位,重点难点的处理,教学阶段的划分与教学处理,教与学的方式,教学组织形式,问题情境的设置(与数学、生活或其它学科联系的背景),提问质量,师生互动,板书的设计,计算机等教学技术的运用,对教材内容的处理,课题的引进,课堂作业的布置,因材施教,小组活动的设计等。
3.学的方面
主要是反思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表现,分析其成因,并据此提出教学改进建议,反馈到教学设计的改进中。具体包括对学生当前认知水平的分析和估计是否符合学生现状,学生对概念的本质、思想方法的理解状况及其原因,学生对课堂中某些关键性问题的反映(包括行为表现、语言表达等)及其原因分析,对课堂中学生思维活动特征的分析,对学生使用的问题解决策略的分析,对学生作业情况及其原因的分析等。
4.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包括用与学生心理发展相适应的方式呈现内容的价值观内涵,课堂氛围的营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沟通,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对数学学习的认识与态度,学习动机与自信心,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等。
我们应该按照怎样的程序进行反思呢? 通常可以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截取课堂教学片断及其相关的教学设计
截取的片断应该是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紧密相关的,描述了一个完整的教学事件。在听课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课堂中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进行仔细观察,包括活动的形式、内容和结果等,做出“全息纪录”,并要通过观看录像进行仔细核对。
2.提炼反思的问题(案例问题)
提炼反思问题时应注意:第一,围绕当前的课堂教学活动;第二,是被广大教师普遍关注的;第三,重要但容易被忽视的;第四,课堂教学改革中的疑难问题;第五,不同层次的教师能够参与讨论的;第六,好的反思问题是那些能够引发大家思考和讨论的问题,是大家都“有话可说”的问题。
3.个人撰写反思材料
撰写反思材料时,应围绕自己感兴趣的反思问题。可以通过分析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课堂反映,即教师是怎么教的、学生是怎么说—想的,考察其中的利弊、得失,并进行原因分析,分析时应当有一定的理论高度,最后应当给出改进的方案。
4.集体讨论
讨论时应当有成员之间完全平等交流的氛围,各种意见应当得到充分表达,不同观点应当注意相互包容。讨论应当由忠实的原始记录。
5.个人再反思,并撰写反思论文。
在撰写论文时,除了对第3步写出的反思材料进行修改、完善外,还应对自己在整个活动中的“心路历程”也有所反应。
第四篇:应用电子白板进行数学课堂教学
应用电子白板平台下的教学学习心得体会
麒麟区三宝五联小学 刘学永
10月19日,有幸参加云南省中小学幼儿园李继通名师工作室组织的北关小学两位教师执教的课、师院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的讲座以及名师李继通的讲座,我感到非常荣幸,现对本次的学习体会如下。
应用电子白板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的体会。听了三年级数学《四边形》之后,我体会到了应用电子白板进行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比如教师事先准备了钉子板素材,在上课要用到时就从电脑中调出来,这样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接着学生又在电子白板上围四边形,这样的课是动态的,是互动的,还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和发散思维,紧接着又利用现场同学绘制的素材,引导学生发现,从中抽象出数学语言,找出数学规律。
应用电子白板进行美术课堂教学的体会。听了六年级美术课之后,我发现利用电子白板进行美术课教学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一次创新,刚听课时,还以为是上音乐课,利用大屏幕学生欣赏了美丽的自然风光,提高了审美能力,听到了清纯的音乐,感受了神奇美丽的少数民族文化。教师利用电子白板教学平台,示范讲解,学生现场小组合作绘制了一副副美丽的作品,通过展示,又一次丰富了教学的内涵,让人听了无不拍手称好。
高效课堂讲座学习的体会。在一天的学习中,使我对高效课堂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我觉得它主要是指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的共同进步,是知识和素养的共同提高。
一、我理解的高效课堂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配合老师的点拨指导,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益发展。教学高效益就其内涵而言,是指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就其外延而言涵盖高效的课前精心预习、课堂教学中实践展示和课后反馈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且正确率在90%以上。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
二、从我们教师的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做好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编制科学合理的导学案。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式调动和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是教学中适时指导、监控、反馈、激励,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三、两节展示课的启示。共性的地方:1,学生素养高,学习过程上的学习参与度高,这就使得学生专注于课堂,能够保持较高学习兴趣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2,评价方式的灵活高效是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指标,即时、灵活的评价同样起到激励学习主动性、保持学习兴趣的作用。3,高效课堂应是长期进行的工作,最终形成一种常态的模式。它的预习、展示、反馈都应是高效进行的。4,高效课堂重视各学科基本素养的落实和训练。
三点认识:第一点,什么是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是以人为本的课堂,要有学生立场,以学生的成长为目的,看到学生实实在在的进步。尽管每位教师采用的教育形式不同,但殊途同归,都是为了同一个教育目的,即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成长奠基.高效课堂之“高效”不应只是分数和升学率的最终高效,而应落实于每一天、每堂课的有效、高效上。就一节课而言,就是40分钟前后学生是应该有变化的。如果不能抓住每一堂课,课堂教学徒有其形,而把学习的任务推迟到课堂之外,又谈何高效呢?实实在在上好每一堂课,踏踏实实备好每一堂课,高效课堂才会卓有成效。第二点,高效课堂由何处起步。八字箴言:教师真教 学生真学。课堂上的做法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先学是在课堂上学,老师开讲前,学生在老师的积极引导下,自我实践、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后教指在先学的基础上就存在的问题所进行的相互实践、相互探究、相互学习。所以课堂上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放手给学生自学②学生不会的小组讨论学③老师需要解决的是那些共性的、有规律的问题。做到“不学不教”、“以学定教”、“以教促学”、“教学相长”,从而打造一个师生共生、共学、共赢的课堂。优质高效的课堂是学练结合的。当堂训练即在课堂上为达成目标所做的训练。集中有序的课上训练,效果远大于课后作业,所以切记:前忙万忙,一定要做到当堂训练。高效课堂的特征有三:真实、有序、紧张。“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有序指符合规律的序,在学中发现问题、在合作中解决问题、在训练中再发现问题、在探讨中再解决问题,周而复始,形成良性循环;紧张指的是课上学生应做到思维的紧张、全力以赴、全神贯注、全心全意。一言以蔽之:真实是课堂的生命,是课堂高效的前提;有序是课堂高效的保证;紧张是课堂高效的标志。
三、打造高效课堂是一场持久战
学习本身就是艰苦的劳动,打造高效课堂更是一场持久战。要想赢得胜利,决不能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要有“三心”:爱心、耐心和恒心;要做到“二益”,即有益于学生自身的发展,有益于学校长远的发展。我总结为:“三心”之道促高效;“二益”之中求发展。
听名师李继通老师讲座体会。
1、等同于传统黑板功能和部分特效的使用。对于初次使用白板的老师,电子白板具有替代黑板的功能:与黑板相同的书写、绘画和擦除功能,这些功能很大程度上已使白板替代了黑板的使用;部分特殊效果的简单使用:如拉幕、探照灯、拍照等,这些功能简单易学。此功能的应用,使老师们心中会有安全感,可以保证课程按照自己原有已习惯的方法进行,不会出现大问题。可见,面对新技术时,突破技术障碍和心理障碍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2、交互白板特有教学功能的应用。在这种应用方式下,教师已经较熟悉白板的特性,心理上也开始接受这个新鲜事物,甚至开始依赖白板了,但这一层次的课堂教学仍以教师主导为主要特征。此时,教师对支持的需求已从技术逐渐转向资源的设计开发和教学设计。其教学现象主要表现为:
3、交互白板交互功能的充分发挥。此时,教师不仅可以熟练使用交互白板的各种功能,而且已经开始有意识的将白板所带有的交互能力融入自己的教学设计理念中,并能够将已有资源和自主设计的白板资源整合进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此时已很少需要关于设备硬件的技术支持,更多的支持将来自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教学设计上。
第五篇:使用多媒体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感想
使用多媒体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感想
我校每学期的常规教育教学中要求每一位老师都要上一节校内“公开课”,最好使用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训中,高科技产物的计算机辅助教训正融入课堂教学大家庭中,以其图文声像并茂、形象直观生动等给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带来了新鲜血液。如今“公开课”好象少了多媒体的使用就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也就不能算是一节高质量的好课,然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数学教师平时的教学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若干口算卡片和一张嘴;多媒体则是:文字、图形、声音、甚至动画一应俱全,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因此,有人认为多媒体的无所不能必将彻底优化课堂教学。但,一味追求多维动画功能,使数学课似乎成了电脑动画欣赏课;信息容量大、节奏快,学生容易受干扰,导致注意不易集中,抑制大脑深层思维活动;教者忙于多媒体的点击使用,缺少于学生的互动交流。教学效果不太理想。
二、板书是每一位教师的基本功,也是一种教学手段。优秀的教学板书能较完整、科学地展示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具有概括性、合理性、持久性、完整性、操作简单等特点。课件板书由于画面经常变动,具有短暂性、局部性。学生只能是一种视觉暂留,不能即使地把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其结果不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
三、对于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那是在八年前,我参加 市数学优秀课堂教学评比。为了取得成功,课前我除了积极查阅资料,备课,而且还准备使用刚流行的多媒体进行教学。由于个人技术有限,我拜请了一位计算机高手,他的制作动画水平一流,但由于缺少教学经验,不懂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很难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我只能提供想法,而不能参与制作。这样的课件,抓不住重点和难点。在具体教学中,我个人总感觉使用课件必不如我所想,有种哗众取宠的感觉。
过去我和大家对多媒体的使用有跟风,盲从的现象,现在,教师对多媒体使用更趋于理性的思考,多媒体的辅助功能正在被“重新定位”。任何教学手段都各有所长,各有其短,它不可包揽一切,更不可能是万能的。多媒体也有自己的局限。但它确实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其直观的动态的形象的演示效果,使原先教师只能在想象中才能实现的教学方式方法及以梦想成真。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多媒体有其直观、动态、形象等优势,这恰恰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特别是低年级孩子,多媒体创设出的画面情境,能调动学生视听等多种感官全面参与,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我在教学《位置》一课时,设计了小动物捉迷藏游戏。
课件出示:小鸭子躲在写字台上面,书的左面;小狗躲在写字台的下面;小兔躲在床的后面;小猴躲在床的右面。随着学生回答点击该动画,它就会闪烁显示。这四个学生熟悉并喜欢的卡通形象,通过多媒体演示,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很快融入捉迷藏的情景中。直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全班的学习积极性。这样的情境创设,多媒体的优越性得到较科学的展现,让学生形象的理解了“上面、下面、后面、右面”等抽象的词,利于今后的实际运用。
2、刺激感官,陶冶情操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例如:我在教学《统计》时,课件出示美丽的校园图片,给学生创设了一种愉悦的课堂氛围,并且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的良好品德。同时,学生们看到校园里的花园一角,园丁们种植的各种颜色的花,美化了我们的校园,这些是他们的劳动成果,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不仅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而且能教育学生欣赏美,体验生活美、艺术美,珍惜劳动美。
3、发挥优势,突破难点
低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抽象思维能力较弱。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发现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就会用多媒体引导学生突破重点、难点。例如:我在教学《位置》一课中看电影,找座位这一环节。考虑到我们的县城没有电影院,大部分学生没有这样的经历。我就用多媒体制作了一个模拟的电影院,让学生观察座位上的号码是怎样排列的?得出:从中间起左边是双号,右边是单号,中间号码小,向两边逐渐变大。学生掌握了这一本领后,课件演示“帮同学找座位”等练习,在学生的回答中,点击座位,判断是否正确,加深学生的印象,很自然地就突破了难点,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学习整合,开拓视野
网络对多媒体技术的促进是巨大的,它进一步完善了多媒体对课堂教学的辅助功能。在课堂上,适当的利用网络教学,会让学生感受多媒体给学习数学带来的神奇与快乐,使学生从内心深处体悟到知识的无穷。
例如:我在教学《平面图形的拼组》一课。在最后设计了网上学习,知识延伸这一环节。在网上搜索景德镇的陶瓷,潍坊的风筝上的漂亮的图案。通过浏览,让学生感受到图形拼组的实用,美观,让学生意识到我们在生活中离不开数学。师生充分利用网络和电脑,结合本课教学内容进行学习,把小小的课堂拓展到社会的大课堂,学生的视野开阔了,思维开拓了。
多媒体教学只是教学中的一种新模式,它确实有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它又不是一种十全十美的教学手段,同时也存在着局限性,如果教师在使用它时,能够理性思考,合理运用,与其他传统手段相互补充,各展所长,共同构成一个新的有机整体,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优越的学习环境,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