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_5
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_5
交卷时间:2018-02-09 21:29:35
一、单选题
1.(5分)我国历史上唯一由皇帝撰写的茶书是()。 A.《大观茶论》 B.《神农本草》 C.《周易》 D.《荈赋》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5 茶之艺
2.(5分)中国茶文化的第一个高峰是在哪个朝代?()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1 茶之序
3.(5分)茶韵中的韵味是按照()而分的。 A.形状 B.茶叶的特质 C.味道 D.气味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6 茶之韵
4.(5分)“东方美人茶”实际上是()。 A.白毫乌龙茶 B.冻顶乌龙茶 C.安徽铁观音 D.普洱茶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6 茶之韵
5.(5分)极富盛名的日本茶道源于()。 A.印度 B.阿根廷 C.英国 D.中国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8 茶之绎
6.(5分)自从()开始,茶礼被引入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 A.宋朝 B.明清 C.当代 D.唐朝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7 茶之道
7.(5分)文学史上第一篇以茶为题材的散文是()。 A.晋宋时期的《搜神记》 B.西晋杜育的《荈赋》 C.王微的《杂诗》 D.孙楚的《出歌》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1 茶之序
8.(5分)《神农百草》中记载了神农尝百草中毒,吃了一种植物得以解毒,这种植物是()。 A.莲子 B.茶叶 C.金银花 D.北沙参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1 茶之序
9.(5分)唐伯虎自作题诗“日常何所事?茗碗自矜持。料得南窗下,清风满鬓丝。”的画是哪一幅?()。 A.《山窗清供》 B.《事茗图》 C.《调琴啜茗图卷》 D.《兰亭序》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5 茶之艺
10.(5分)周昉是唐代著名仕女画家,擅长表现贵族妇女、肖像和佛像,下列作品中哪一个是其所画的与茶有关的画作?() A.《簪花仕女图》 B.《调琴啜茗图卷》 C.《执扇仕女图》 D.《仕女图》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5 茶之艺
二、多选题
1.(5分)以下属于乌龙茶的是()。 A.大红袍 B.铁观音 C.大叶乌龙 D.正山小种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2 茶之源
2.(5分)道家提出的与茶相关的养生思想有()。 A.虚无 B.尊人 C.无己 D.贵生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7 茶之道
3.(5分)通过茶马古道运送的货物有()。 A.马匹 B.内地土特产
C.布匹、五金、日用百货等 D.茶叶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4 茶之事
4.(5分)明代突出的茶艺思想有()。 A.茶人友爱、和谐的思想深深影响各阶层民众 B.主张茶禅一味
C.茶不是一种大众化的饮品,而是一种高雅的情怀 D.主张契合自然,茶与山水、天地、宇宙交融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5 茶之艺
5.(5分)下列文献哪部提到了茶?() A.杂诗 B.荈赋 C.娇女诗 D.出歌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1 茶之序
三、判断
1.(5分)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是苏轼在《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诗中所述的诗句。()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6 茶之韵
2.(5分)最澄的茶学著作《茶养生记》,从养生角度出发,介绍茶乃养生妙药,延龄仙术并传授我国宋代制茶方法及泡茶技术,并自此有了“茶禅一味”的说法。()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7 茶之道
3.(5分)对于藏族与汉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茶马古道功不可没。茶马贸易的兴起使大量藏区商旅、贡使有机会深入祖国内地;同时,藏传佛教也是伴随着茶马古道的千年历程逐渐向内地渗透。()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4 茶之事
4.(5分)“岩韵”是指乌龙茶中的武夷岩茶品种所具有的“岩骨花香”、俗称“岩石味”,是一种味感特别醇厚而能长留口中、回味持久深长的感觉,又称“茶底硬”。()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6 茶之韵
5.(5分)在唐代,煮茶法逐渐过渡到点茶法。人们逐渐重视茶叶原有的色香味,调味品逐渐减少。出现了用蒸青法制成的散茶,茶类生产由茶饼为主趋向以散茶为主。()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 2 茶之源
第二篇:农大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_4
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_4
交卷时间:2018-02-09 21:23:05
一、单选题
1.(5分)《山窗清供》的作者是()。 A.皎然 B.朱星诸 C.陆羽 D.薛怀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5 茶之艺
2.(5分)我们日常饮用绿茶适合用什么器皿?() A.塑料杯 B.金杯 C.玻璃杯 D.铁碗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3 茶之饮
3.(5分)鸦片战争与哪种茶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A.黄茶 B.黑茶 C.绿茶 D.红茶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4 茶之事
4.(5分)历史上有名的宝塔茶诗的作者是()。(诗中提到“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 A.元稹 B.白居易 C.卢仝 D.李白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5 茶之艺 5.(5分)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的著作是()。 A.《梦溪笔谈》 B.《茶经》 C.《齐民要术》 D.《大观茶论》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5 茶之艺
6.(5分)我国近代的茶文化复苏是在()。 A.上个世纪九十年代 B.上个世纪六十年代 C.上个世纪七十年代 D.上个世纪八十年代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8 茶之绎
7.(5分)茶马古道有几条主线?() A.很多条 B.1条 C.3条 D.2条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4 茶之事
8.(5分)第一个从中国学习饮茶,把茶种带到日本的人是()。 A.郑和 B.玄奘 C.最澄 D.皎然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7 茶之道
9.(5分)十世纪时,蒙古商队来华从事贸易时,将中国砖茶从中国经西伯利亚带至()。 A.美洲 B.中亚 C.欧洲 D.西亚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8 茶之绎
10.(5分)《大观茶论》的作者是()。 A.明太祖 B.陆羽 C.宋徽宗 D.皎然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5 茶之艺
二、多选题
1.(5分)中国茶道强调“道法自然”,包含了哪三个层次?() A.行为 B.物质 C.天地 D.精神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7 茶之道
2.(5分)茶叶的利用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A.散茶泡茶法 B.饼茶煮茶法 C.研膏团茶点茶法 D.粥茶法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2 茶之源
3.(5分)现在的日本茶道分为两种,分别是()。 A.抹茶道 B.煎茶道 C.煮茶道 D.点茶道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8 茶之绎
4.(5分)唐朝时茶人裴汶对茶性的总结有()。 A.其功致和 B.其性精清 C.其味淡洁 D.其用涤烦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7 茶之道
5.(5分)世界三大饮料是指()。 A.可可 B.牛奶 C.茶 D.咖啡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8 茶之绎
三、判断
1.(5分)茶最初的利用方式主要是药用和食用。当时人们是生嚼茶叶来解毒治病。()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2 茶之源
2.(5分)《茶经》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是唐代陆羽所著,公元780年问世。此书奠定了中国茶道文化的基础,陆羽也因此被后世誉为茶圣。()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5 茶之艺
3.(5分)“我今贫病长苦饥,分无玉碗捧蛾眉。且学公家作茗饮,砖炉石铫行相随。”是李白在《试院煎茶》中描绘的诗句。()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5 茶之艺
4.(5分)白族三道茶的第一道茶为“清甜之茶”,它寓意是客人进门要先尝茶之“清甜”。()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3 茶之饮
5.(5分)煮茶法的形成与流行是在唐代,茶开始走进寻常百姓,饮茶不再是官宦贵族的特权专享。()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2 茶之源
第三篇:华师16秋《茶文化赏析》在线作业
谋学网www.xiexiebang.com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V 1.以下不属于乌龙茶的选项是?.大红袍.铁观音.大叶乌龙.正山小种
标准答案:
2.下列几种茶中哪种不属于“世界知名”四大红茶?.印度阿萨姆红茶.祁门红茶.正山小种
.斯里兰卡高地红茶
标准答案:
3.哪位古代茶人茶性的体验为“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力致和”?.赵佶.陆羽.裴汶.皎然
标准答案:
4.“罢造龙团,唯采茶芽以进”是历史上哪位皇帝提出的?().朱元璋.赵佶.朱棣.乾隆
标准答案:
5.高档绿茶,特别是芽叶细嫩的名茶,适用多少度水温冲泡?.85-90.沸水
.80度左右.75度左右
标准答案:
6.荣西禅师写了一本茶学著作,是以下哪一部呢?.《茶养生记》.《茶录》.《茶述》.《问茶》
标准答案:
7.唐伯虎自作题诗:“日常何所事?茗碗自矜持。料得南窗下,清风满鬓丝。”的画是哪一幅?
.《兰亭序》.《山窗清供》.《事茗图》
.《调琴啜茗图卷》
谋学网www.xiexiebang.com
标准答案:
8.历史上有名的宝塔茶诗的作者是?(诗中提到“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李白.白居易.卢仝.元稹
标准答案:
9.“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这首诗出自苏轼的哪首诗呢?.《行香子》.《水调歌头》
.《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试院煎茶》
标准答案:
10.中国茶文化的第一个高峰是在哪个朝代?().唐代.宋代.元代.明代
标准答案:
11.铁观音的故乡是哪里?.安徽.安溪.安阳.鞍山
标准答案:
12.我国历史上唯一由皇帝撰写的茶书是哪一部?.《神农本草》.《大观茶论》.《周易》.《荈赋》
标准答案:
13.西湖龙井的独特韵味是什么?.香韵.冷韵.形韵.雅韵
标准答案:
14.第一个从中国学习饮茶,把茶种带到日本的人是谁?.玄奘.最澄.郑和.皎然
标准答案:
谋学网www.xiexiebang.com
15.茶马古道最初的主要作用在于哪一方面?.运送丝绸.运送大米.茶马互易.运送金银
标准答案:
16.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佛教认为的茶的三德呢?.提神.有益静思.帮助消化
.让人忘记凡尘一切
标准答案:
17.“岩韵”是指乌龙茶中的哪一茶种所具有的醇厚的感觉?.岭头单枞.武夷岩茶.罗汉沉香.奇兰
标准答案:
18.现在哪个国家是世界上产茶量最多的国家?.中国.日本.印度.美国
标准答案:
19.首次在诗中提出“茶道”一词的作者是谁?.陆羽.神农氏.皎然.李白
标准答案:
20.下列哪位历史人物与酥油茶有着重大关系呢?.太平公主.文成公主.王昭君.赵飞燕
标准答案:
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V 1.下列诗中,哪首写到了茶?.《走笔谢梦谏议寄新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寒夜》
谋学网www.xiexiebang.com
.《试院煎茶》
标准答案:
2.通过茶马古道运送的货物有哪些?.茶叶.马匹
.内地土特产
.布匹、五金、日用百货等
标准答案:
3.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茶马古道的历史意义的是?.茶马古道带动了藏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茶马古道促进了藏区社会的城镇化发展
.茶马古道促进了藏族与汉族及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茶马古道扩张了内地的领土面积
标准答案:
4.我们常说的饮茶方式有哪几种?.清饮.调饮.煮茶.煎茶
标准答案:
5.紫砂茶具泡茶特点是什么?.有特殊的香味.泡茶无熟汤味.能保真香.传热慢不烫手
标准答案:
6.下列文献哪部提到了茶?.娇女诗.杂诗.荈赋.出歌
标准答案:
7.下列几种茶中哪种属于“世界知名”四大红茶?.印度阿萨姆红茶.祁门红茶.大吉岭红茶
.斯里兰卡高地红茶
标准答案:
8.饮茶的起源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众说纷纭,大致说来,有哪几种观点?.三国说.先秦说.西汉说.魏晋说
谋学网www.xiexiebang.com
标准答案:
9.茶叶的利用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粥茶法.饼茶煮茶法.研膏团茶点茶法.散茶泡茶法
标准答案:
10.泡茶三要素有哪些?.茶叶用量.泡茶水温.冲泡时间.茶壶质地
标准答案:
11.以下哪些选项体现了《大观茶论》中强调茶的精神和美学?.清.和.烈.韵
标准答案:
12.现今饮茶取水要点中,下列选项施法正确的是?.泡茶用水最好要“活”.泡茶用水最好要“甘”.泡茶用水最好要“清”.泡茶用水最好要“轻”
标准答案:
13.唐朝时茶人裴汶对茶性的总结有哪些?.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
标准答案:
14.以下属于乌龙茶的选项是?.大红袍.铁观音.大叶乌龙.正山小种
标准答案:
15.下列选项中属于茶韵的是?.陈韵.香韵.音韵.雅韵
标准答案:
谋学网www.xiexiebang.com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茶与茶文化向国外的传播,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四至五世纪,即南北朝时期.错误.正确
标准答案:
2.《七碗茶诗》的作者是唐代诗僧皎然。.错误.正确
标准答案:
3.很多的道家高人都把茶当作忘却红尘烦恼,逍遥享乐的一大乐事。对此,道教南宗五祖之一的陈楠(泥丸),在《水调歌头?咏茶》一词中描述得很妙。.错误.正确
标准答案:
4.晋宋时期的《搜神记》、《神异记》等志怪小说集、孙楚的《出歌》、张载的《登成都白菟楼》、左思的《娇女诗》、王微的《杂诗》是早期的涉茶诗。.错误.正确
标准答案:
5.“岩韵”是指乌龙茶中的武夷岩茶品种所具有的“岩骨花香”、俗称“岩石味”,是一种味感特别醇厚而能长留口中、回味持久深长的感觉,又称“茶底硬”。.错误.正确
标准答案:
6.十世纪时,蒙古商队来华从事贸易时,将中国砖茶从中国经西伯利亚带至中亚地区。.错误.正确
标准答案:
7.唐代裴汶《茶经》指出:“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清、淡、和是茶的品性和功用。.错误.正确
标准答案:
8.早在南北朝以前更早的时期,茶就被用在祭礼之上。陆羽甚至认为,在进行茶道时,“二十四器缺一,则茶废矣。.错误.正确
标准答案:
9.东方美人茶即是洞顶贵妃茶。.错误.正确
谋学网www.xiexiebang.com
标准答案:
10.正因为道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融入了茶道精神之中,中国茶人心里充满着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错误.正确
标准答案:
11.自从唐代茶圣陆羽首开中国茶道之先河,茶道一直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内容。.错误.正确
标准答案:
12.楚云散尽,燕山飞雪,江湖归梦,从此祛机。是黄庭坚写的一首与茶有关的诗。.错误.正确
标准答案:
13.冷韵所指“轻香冷韵状元茗”,这也就是太平猴魁茶所透出的茶韵。.错误.正确
标准答案:
14.现在的茶字,萌芽于汉代,确定于唐代。它是由荼字演变儿来的,荼字此前身兼二职,即指一种野菜,又指茶叶。.错误.正确
标准答案:
15.明清时代出现了一个饮茶文化的巨大变革,那就是从唐宋时代的烹煮饮茶法,变成了清饮泡茶法。.错误.正确
标准答案:
第四篇:南开大学16春学期《茶文化赏析》在线作业
南开大学16春学期《茶文化赏析》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茶韵中音韵是指什么? A.茶叶的声音 B.泡茶的声音 C.铁观音的观音韵 D.乌龙茶的韵味
满分:2 分
2.《神农百草》中记载了神农尝百草中毒,吃了一种植物得以解毒,这种植物是()A.北沙参 B.莲子 C.茶叶 D.金银花
满分:2 分
3.现在的日本茶道分为两种,一种是煎茶道,另一种是? A.煮茶道 B.点茶道 C.抹茶道 D.蒸青茶道
满分:2 分
4.哪位古代茶人茶性的体验为“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力致和”? A.赵佶 B.陆羽 C.裴汶 D.皎然
满分:2 分 5.《七碗茶歌》的作者是谁? A.卢仝 B.李白 C.李商隐 D.皎然
满分:2 分
6.白族特色的调饮饮茶方式是? A.三道茶 B.奶茶 C.竹筒茶 D.盐茶
满分:2 分
7.下列哪项不属于泡茶三要素? A.茶叶用量 B.泡茶水温 C.冲泡时间 D.茶壶质地
满分:2 分
8.《山窗清供》的作者是谁? A.朱星诸 B.陆羽 C.薛怀 D.皎然
满分:2 分
9.茶与茶文化向国外传播,最早可以追溯到什么时期? A.公元三至四世纪 B.公元四至五世纪 C.公元五至六世纪 D.公元六至七世纪
满分:2 分
10.“清、敬、怡、真”的茶精神思想是以下哪位学者提出的主要观点? A.陈文华 B.林治 C.周渝 D.吴振铎
满分:2 分
11.历史上有名的宝塔茶诗的作者是?(诗中提到“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A.李白 B.白居易 C.卢仝 D.元稹
满分:2 分
12.极富盛名的日本茶道源于哪里? A.中国 B.阿根廷 C.印度 D.英国
满分:2 分
13.首次在诗中提出“茶道”一词的作者是谁? A.陆羽 B.神农氏 C.皎然 D.李白
”)满分:2 分
14.我国近代的茶文化复苏是在哪一时期? A.上个世纪八十年代 B.上个世纪九十年代 C.上个世纪七十年代 D.上个世纪六十年代
满分:2 分
15.清神、全真是哪位茶人提出的茶道功用?()A.皎然 B.卢仝 C.陆羽 D.赵佶
满分:2 分
16.中国茶道强调“道法自然”,包含了哪三个层次? A.物质、行为、精神 B.自身、他人、社会 C.天、地、人 D.你、我、他
满分:2 分
17.荣西禅师写了一本茶学著作,是以下哪一部呢? A.《茶养生记》 《茶录》《茶述》《问茶》
满分:2 分
18.日本正宗茶道是谁创立的呢,并提出“和静清寂”的茶道精神? A.最澄 B.千利休 C.荣西禅师 D.陆羽 满分:2 分
19.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 A.日本 B.韩国 C.英国 D.中国
满分:2 分
20.唐伯虎自作题诗:“日常何所事?茗碗自矜持。料得南窗下,清风满鬓丝。”的画是哪一幅? A.《兰亭序》 B.《山窗清供》 C.《事茗图》 D.《调琴啜茗图卷》
满分:2 分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中国的茶道精神融合了哪些文化之精髓? A.伊斯兰教文化 B.儒家文化 C.道家文化 D.佛家文化
满分:2 分
2.紫砂茶具泡茶特点是什么? A.有特殊的香味 B.泡茶无熟汤味 C.能保真香 D.传热慢不烫手 满分:2 分
3.茶叶的利用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A.粥茶法 B.饼茶 C.煮茶法
D.研膏团茶点茶法 E.散茶泡茶法
满分:2 分
4.下列选项中属于茶韵的是? A.陈韵 B.香韵 C.音韵 D.雅韵
满分:2 分
5.西湖龙井的雅韵是指? A.色绿 B.香郁 C.味甘 D.形美
满分:2 分
6.下列选项与鸦片战争有关的是? A.茶叶 B.鸦片 C.丝绸 D.大米
满分:2 分
7.下列与东方美人茶有关的是? A.小绿叶蝉 B.祁门红茶
C.英国维多利亚女王 D.膨风茶
满分:2 分
8.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茶马古道的历史意义的是? A.茶马古道带动了藏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B.茶马古道促进了藏区社会的城镇化发展
C.茶马古道促进了藏族与汉族及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 D.茶马古道扩张了内地的领土面积
满分:2 分
9.下列哪个选项属于佛教所指的茶的三德? A.提神 B.有益静思 C.帮助消化
D.让人忘记凡尘一切
满分:2 分
10.现今饮茶取水要点中,下列选项施法正确的是? A.泡茶用水最好要“活” B.泡茶用水最好要“甘” C.泡茶用水最好要“清” D.泡茶用水最好要“轻”
满分:2 分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现在的茶字,萌芽于汉代,确定于唐代。它是由荼字演变儿来的,荼字此前身兼二职,即指一种野菜,又指茶叶。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卢仝,唐代诗人,号玉川子,济源(今河南)人。卢仝一生爱茶成癖,被后人尊为茶中亚圣。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3.受老子思想的影响,中国茶道把“静”视为“四谛”之一。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4.历代茶诗中,最为出名的当属唐代卢仝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和皎然的《走笔谢梦谏议寄新茶》(又称《七碗茶诗》)。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5.陆羽是中华茶道的开拓者之一,他《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中提出:“一饮涤昏寐”,“再饮清我神”,“三饮便得道”,“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徒自欺”,“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6.茶最初的利用方式主要是药用和食用。当时人们是生嚼茶叶来解毒治病。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7.音韵即指大红袍的观音韵。是大红袍好茶的品质和特性的象征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8.喝酥油茶是藏族同胞一种独特的风俗。藏族同胞有句俗语说的好,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9.饮茶的起源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众说纷纭,大致说来,有先秦说、西汉说、三国说、魏晋说。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0.现在的日本茶道分为抹茶道与煎茶道两种,但茶道一词所指的是较早发展出来的煎茶道。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1.《调琴啜茗图卷》,为宋代的周昉所画,周昉是宋代著名仕女画家,擅长表现贵族妇女、肖像和佛像。宋代饮茶之风已相当普及,从此画中的仕女听琴品茗可以反映出宋代茶饮之风的流行,说明品饮茗茶已成为当时贵族风雅生活的一部分。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2.我们现在所喝的白茶,是指偶然发现的白叶茶树采摘而成的茶。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3.六安瓜片其外形扁平挺秀,色泽绿翠,内质清香味醇,泡在杯中,芽叶色绿,好比出水芙蓉,栩栩如生,素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称著。故而以“雅韵”称之。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4.明代的茶艺思想,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哲学思想加深,主张契合自然,茶与山水、天地、宇宙交融;二是民间俗饮不断发展,茶人友爱、和谐的思想深深影响各阶层民众。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5.我国的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饮茶习俗,其中比较著名的还有客家擂茶。擂茶是中国茶文化中一种较古老的吃茶方法。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6.明清时代出现了一个饮茶文化的巨大变革,那就是从唐宋时代的烹煮饮茶法,变成了清饮泡茶法。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7.早在南北朝以前更早的时期,茶就被用在祭礼之上。陆羽甚至认为,在进行茶道时,“二十四器缺一,则茶废矣。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8.第一位把中国禅宗茶理带到日本的僧人,是宋代从中国学成归去的最澄(1141~1215)。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9.古代的茶税和榷茶(茶叶专卖)始自唐代。公元780年,唐朝为了平息兵变,增加军饷,开始对茶征税,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茶税。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0.“天人合一”是中国茶道对心境的最高追求。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第五篇:春音乐赏析在线作业
春《音乐赏析》在线作业
作业ID:
66582
1.此段音乐来自下列哪首乐曲:
A.A.《北方的星》 B.B.《芬兰颂》 C.C.《天方夜谭》 D.D.《土奥涅拉的天鹅》
2.此段演唱来自下列哪首歌曲:
A.A.《冬之旅》之《菩提树》 B.B.《冬之旅》之《晚安》 C.C.《冬之旅》之《孤独》 D.D.《冬之旅》之《老艺人》
3.此段音乐为下列哪个乐种的音乐:
A.A.《江南丝竹》 B.B.《广东音乐》 C.C.《潮州音乐》 D.D.《福建南曲》
4.此段音乐为下列哪首乐曲的主要曲调:
A.A.《梅花三弄》 B.B.《十面埋伏》 C.C.《夕阳萧鼓》 D.D.《渔舟唱晚》
5.此段音乐为下列哪首乐曲的主要曲调:
A.A.《彝族舞曲》 B.B.《瑶族舞曲》 C.C.《梁山伯与祝英台》 D.D.《春节序曲》
6.此段音乐为下列哪首乐曲的主题:
A.A.《二泉映月》 B.B.《夜深沉》 C.C.《光明行》 D.D.《听松》
7.此段音乐是用下列哪种乐器演奏的:
A.A.古琴 B.B.古筝 C.C.扬琴 D.D.琵琶
8.古筝是()乐器。
A.A.弹拨乐器 B.B.拉弦乐器 C.C.打击乐器 D.D.打弦乐器
9.《渔舟唱晚》是()。
A.A.古琴曲 B.B.古筝曲 C.C.琵琶曲 D.D.古代歌曲
10.琵琶原有()相()品;现代琵琶品位增加到()到()个。
A.A.九相十二品;二十三到二十五个 B.B.九相十二品;二十二到二十五个 C.C.九相十三品;二十二到二十五个 D.D.九相十三品;二十三到二十五个
11.著名的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是根据琵琶曲()改编而成的。
A.A.《阳春古曲》 B.B.《渔舟唱晚》 C.C.《潇湘水云》 D.D.《夕阳萧鼓》
12.()属横吹乐器,A.A.笙,唢呐 B.B.唢呐,笙 C.C.萧,笛 D.D.笛,萧
()属竖吹乐器。
13.《喜相逢》是()曲。
A.A.笛 B.B.唢呐 C.C.萧 D.D.管子
14.京胡属()乐器。A.A.弹拨乐器 B.B.拉弦乐器 C.C.打弦乐器 D.D.打击乐器
15.京胡曲《夜深沉》是根据昆曲《思凡》中()曲牌的前四句变化而来的。
A.A.[摊破地锦花] B.B.[风吹荷叶煞] C.C.[乌夜啼] D.D.[醉花阴]
16.《二泉映月》是()曲。
A.A.京胡 B.B.二胡 C.C.高胡 D.D.板胡
17.《中花六板》是从()母曲中衍生的。
A.A.老六板 B.B.慢六板 C.C.花六板 D.D.快花六板
18.《雨打芭蕉》是()的传统曲目。
A.A.福建南曲 B.B.广东音乐 C.C.江南丝竹 D.D.潮州音乐
19.《寒鸦戏水》是()的传统曲目。
A.A.福建南曲 B.B.广东音乐 C.C.江南丝竹 D.D.潮州音乐
20.被称为中国音乐史的“活化石””和“晋唐遗音”的是()。A.A.福建南曲 B.B.广东音乐 C.C.江南丝竹 D.D.潮州音乐
21.《阳关三叠》唱词来自()代()所作的诗歌。
A.A.唐,李白 B.B.唐,王维 C.C.宋,陆游 D.D.宋,苏轼
22.宋代姜白石所作的歌曲有()。
A.A.竹枝词 B.B.杏花天影 C.C.关山月 D.D.伐檀
23.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运用了()部分曲调作为素材。
A.A.越剧 B.B.昆曲 C.C.京剧 D.D.黄梅戏
24.《牧童短笛》是一首()。
A.A.笛子独奏曲 B.B.钢琴小品 C.C.钢琴奏鸣曲 D.D.交响诗
25.巴赫是()时期的音乐家。
A.A.巴罗克时期 B.B.古典乐派 C.C.浪漫乐派 D.D.民族乐派
26.《F大调第二勃兰登堡协奏曲》是()创作的。
A.A.巴赫 B.B.海顿 C.C.舒伯特 D.D.舒曼
27.被誉为十七十八世纪复调音乐“百科全书”的《平均律钢琴曲集》是()的作品。
A.A.贝多芬 B.B.海顿 C.C.巴赫 D.D.亨德尔
28.《惊愕交响乐》第二乐章是()。
A.A.变奏曲式 B.B.回旋曲式 C.C.奏鸣曲式 D.D.复三段曲式
29.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共分()个乐章。
A.A.三 B.B.四 C.C.五 D.D.六
30.莫扎特是()的音乐家。
A.A.奥地利 B.B.法国 C.C.意大利 D.D.德国
31.海顿确立了()的结构形式。
A.A.歌剧 B.B.室内乐 C.C.管弦乐 D.D.交响乐
32.贝多芬之所以是伟大的音乐家是因为他()。
A.A.热爱自然追求个性自由反对资本主义专制 B.B.崇尚真理反对封建专制追求自由解放
C.C.强烈的民族荣誉感反对资本主义专制的使命感忧国忧民的责任感
D.D.高超的作曲技巧伟大的民族性反对封建专制
33.《欢乐颂》是《D小调第九交响曲》第()乐章中的主题歌。
A.A.一 B.B.二 C.C.三 D.D.四
34.浪漫乐派是指欧洲()到()的乐派。A.A.十八世纪二十年代,十九世纪初 B.B.十八世纪四十年代,十九世纪初 C.C.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二十世纪初 D.D.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二十世纪初
35.声乐套曲《冬之旅》是()创作的。
A.A.舒曼 B.B.舒伯特 C.C.肖邦 D.D.威尔第36.舒曼是()(填国家)的音乐家。
A.A.奥地利 B.B.法国 C.C.意大利 D.D.德国
37.肖
邦是()作曲家,李斯特是()作曲家。
A.A.波兰,匈牙利 B.B.法国,奥地利 C.C.德国,意大利 D.D.芬兰,俄罗斯
38.李斯特钢琴曲《第二匈牙利狂想曲》用了匈牙利民间舞曲()的曲调。
A.A.波罗涅兹 B.B.马祖卡 C.C.加兰达 D.D.恰尔达什
39.歌剧《卡门》是()音乐家()创作的。
A.A.英国,亨德尔 B.B.奥地利,莫扎特 C.C.意大利,威尔第 D.D.法国,比才
40.《斗牛士之歌》是歌剧()中的主题曲。
A.A.《斗牛士》 B.B.《卡门》 C.C.《茶花女》 D.D.《纳布科》
41.民族乐派的特点是()。
A.A.作品情调哀伤悲壮,但每部作品几乎都是一首反封建反压迫,追求自由的赞歌
B.B.作品体裁和作曲技法来自民间,充满了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性 C.C.作品体现着民族性人民性和爱国主义精神
D.D.作品充满了强烈的民族自尊感和自豪感,是每个民族历史和文化的生动演绎
42.交响曲《天方夜谭》是()国作曲家()创作的。
A.A.俄国柴科夫斯基 B.B.俄国里姆斯基—柯萨科夫 C.C.波兰里姆斯基—柯萨科夫 D.D.波兰柴科夫斯基
43.里姆斯基—柯萨科夫《谢赫拉查达》(《天方夜谭》)交响曲的题材取自()。
A.A.《古代波斯故事集》 B.B.《罗摩衍那》 C.C.《坎特伯雷故事集》, D.D.《一千零一夜》
44.德彪西和拉威尔的音乐属于()。
A.A.古典乐派 B.B.浪漫乐派 C.C.民族乐派 D.D.印象派
45.前奏曲《牧神午后》是()音乐家()创作的。
A.A.法国,拉威尔 B.B.法国,德彪西 C.C.德国,德彪西 D.D.德国,拉威尔
46.《达菲尼与克罗埃》第二组曲是()创作的。A.A.德彪西 B.B.拉威尔 C.C.门德尔松 D.D.威尔第47.()是印象派音乐的奠基人。
A.A.舒伯特 B.B.李斯特 C.C.德彪西 D.D.拉威尔
48.亨德尔的清唱剧《弥赛亚》的歌词全部来自于()。
A.A.《欢乐颂》 B.B.《古兰经》 C.C.《哈里路亚》 D.D.《圣经》
49.《阿利路亚》是亨德尔的清唱剧()第()部分结尾的合唱。
A.A.《阿门颂》,一 B.B.《阿门颂》,二 C.C.《弥赛亚》,一 D.D.《弥赛亚》,二
50.音乐杂志《音乐时报》是()创办的。
A.A.海顿 B.B.贝多芬 C.C.舒曼 D.D.舒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