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把时间当作朋友》有感

时间:2019-05-15 00:17: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把时间当作朋友》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把时间当作朋友》有感》。

第一篇:读《把时间当作朋友》有感

读《把时间当作朋友》有感

《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从心智成长的角度谈时间管理,指出了时间管理是成功的关键。作者通过自己的人生经历,启发我们如何在时间管理上取得突破,进而用心智开启自己的人生成功之旅。

大多数时候总是觉得时间管理是属于整天忙得不可开交的成功人士的事情。对于我们这种闲散的平凡人士,时间管理似乎显得没有必要。但读了这本书以后,犹如醍醐灌顶,原来自己的那种好逸恶劳而又自欺欺人的想法是多么荒谬!

“人生苦短,当及时行乐”。很多人都是抱着人生短短数十载,何不及时行乐的想法,浑浑噩噩地度过自己的人生。也许并不是没有想过时间管理,但有时又觉得,自己这样的人有什么必要进行时间管理呢,时间管理有用来做什么呢?管理了时间又有什么用呢?然后带着这样白痴的问题又继续没心没肺地浑浑噩噩下去。

这是现如今千千万万度过高考而没有找到明确方向的大学生的真实写照,也是我身边很多同学朋友的真实写照。对于大学这种得来不易的清闲时光,总是耽于享乐无所事事。听到合理安排时间,好好学习的忠告时觉得好像很有道理,应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却再转过头的瞬间又忘了,继续沉溺在手机、小说、电脑、游戏里不可自拔,然后在若干年后带着悔恨与不甘向他人倾诉自己的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活了一辈子却像是活了半辈子不到,而有的人活了一辈子却像是度过了几辈子一样充实。其实现在想想,曾经那些自以为享乐愉悦的时光到现在依旧留在脑海的却连一个小小的幻影都难以捕捉,那些伴随着无营养肥皂剧和网络小说的日子在记忆中并没有留下什么印象深刻的美好回忆,反而是曾经觉得又脏又累的社区服务,和同学一起在草丛里捡烟头,擦玻璃,发报纸。。。。现在想来依旧是那么记忆清晰,连当时因为被大妈骂时那种表面上不屑一顾,内心不服得要死的别扭表情都依旧那么鲜活灵动。然而那些所谓的享乐的日子却好像没有在人生中留下任何痕迹一样。因为享乐已经成了一种习惯,甚至是一种惯性。那种无所事事的日子过久了以后,当每天都成为“享乐日”的时候,所谓的“享乐”似乎也不是什么值得人愉悦的事情了。于是越发觉得人生真是没有意义,一边痛恨着自己的不思进取一边继续没心没肺地不思进取着。偶尔看到一篇励志小文章以后会内心激动澎湃一阵子,然后又抛诸脑后继续过自己空虚的享乐日子。

其实人生的意义是自己定位的,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也是自己拉大的。从小到大我们遇到的那些牛人,他们之所以成为牛人,一是他们懂得凡是走在别人的前面,二是他们懂得管理时间,就像鲁迅先生所说:“时间就像海洋里的水,只要挤一挤,还是会有的”。所以他们的时间永远比我们充裕,他们遇到紧急情况总能淡定自若无所不能。《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是一本励志书,却又不是一本简单意义上的励志书。较之一般的励志书,他显得平平淡淡,却又将一些问题那么真实那么赤裸裸地呈现在了我们眼前,让我们不能像对待心灵鸡汤那样简单看过觉得很有道理,却在转眼间忘个干净。

即使当我们不知所措,毫无方向感的时候,也不要永远沉溺于空虚的享乐中,因为空虚与毫无意义的享乐会成为一种可怕的惯性,当你意识到自己不应该这样的时候,已经再也走不回原来的轨道了。可以尝试着学学自己喜欢的东西,或者参加一些实践,不要仅仅因为功利的原因而选择自己的道路,有的时候无心插柳反而柳成荫。因为兴趣而学到的东西,在当时因为没有被社会的主流所接受,在将来也许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呢。记得曾在知乎上看过一位牛人写的一篇评论,他说:“以我国目前的教育,绝大多数人在踏上社会的那一刻,其实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该怎么办?当你不知道该怎么做的时候,就请沿着大家认为正常的路先走。当你意识到你需要的和你所从事的不符的那一刻,要坚决地走到自己的路子上去。”是的,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还没有接触过社会,从小到大一直被父母、亲人、老师、学校保护得很好,只知道读书考试,却极少有人会去认真思考过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擅长什么,未来的自己到底想从事什么职业,想在哪个岗位上奉献自己人生的大部分时间。只是迷迷茫茫、浑浑噩噩地一天又过一天,没有目标没有计划没有爱好没有未来,所以将手机、网络、小说这些虚拟的东西当做是精神的寄托,把大好的时光浪费在这些毫无价值的东西上面,错过了自己该去做的事。在什么时间该做什么没有做好,却总是幻想着自己就能有一个好的未来,当上总经理、出人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这些都只是白日梦罢了。所以,与其迷茫,与其不知所措,与其对未来一无所知,还不如先不去想未来,先做好当下,在该读书的时候读书,该工作的时候工作,该谈恋爱的时候谈恋爱,该结婚的时候结婚,该生孩子的时候生孩子,在该干嘛的时候干嘛,别再胡思乱想,把大把的时间花在想自己改如何走,未来该做什么,路在何方,定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做好当下该做的事,掌握好自己的时间,利用当下的每一分钟,去做去走,而不是一味地空想要怎么做怎么走。路总是走出来的,就算没有路,走多了,也便成了路。“时间管理的秘诀在于,发现你的每一分钟都是有价值的”。过好当下,做好自己,利用珍惜每一分钟,就是时间管理最关键的秘密。

第二篇:读《把时间当作朋友》有感

读《把时间当作朋友》有感

高尔基先生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见读书的重要性。自休假后,告诉自己可以趁着休假多读书,于是根据自己的喜好以及朋友推荐淘来各类书籍如《安娜卡列尼娜》、《放风筝的人》、《灿烂千阳》、《得未曾有》、《把时间当作朋友》等进行阅读,多少有所得。而以下将自己对《把时间当作朋友》的感想记下分享。

《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从心智成长的角度谈时间管理,指出了时间管理是成功的关键。作者通过自己的人生经历,启发我们如何在时间管理上取得突破,进而用心智开启自己的人生成功之旅。

大多数时候总是觉得时间管理是属于整天忙得不可开交的成功人士的事情。对于我们这种闲散的平凡人士,时间管理似乎显得没有必要。但读了这本书以后,犹如醍醐灌顶,原来自己的那种好逸恶劳而又自欺欺人的想法是多么荒谬!人总是会为自己的各种行为和错误找各种的借口,在我看来借口是一种思想病,也是对时间管理的心智不成熟。而如我读书的习惯,一直以来身边人都告诉我要看书,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而我自己也深刻的明白读书的重要性,却总是以“没时间”、“没兴趣”等搪塞了自己,而当真正捧起一本书,却也能因为惦记书中未读完内容而舍不得放下。

“人生苦短,当及时行乐”却是也能说“人生苦短,得之不易”。人生的意义是自己定位的,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也是自己拉大的。从小到大我们遇到的那些成功人士,他们之所以成功,并不一定是因为他们一开始就高人一等,而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目标方向,同时朝着自己的目标方向去努力,而人生的努力离不开对自己时间的把控。我们总在忙碌的一天结束时看着未完成的事项感慨,时间不够,太忙,来不及,但是就像鲁迅先生所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一挤,还是会有的”。《把时间当作朋友》即是告诉我们,时间管理的结果,就是时间充裕,遇事淡定自若、无所不能。而时间管理的基础,是理正自己的心智。不要相信“运气”,更不要相信“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生活无法彻底回避比较,但是,事实上无需比较就可以获得的欢乐和幸福也确实太多太多,只不过常常被人们忽略。于是,大量的时间被用来去追求必须通过比较才可以获得的欢乐和幸福,最终获得的只有更多的痛苦。可是时间却不会仅仅因为结果无法承受而倒流,时间的属性决定了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真正拥有从头再来的机会。如果仅仅因为这样的结果就开始寄希望于来生来世,就更加可悲了。其实,比成功更重要的是成长。如果说,“成功”是与他人比较的话,那么“成长”则是与自己比较: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明天的我和今天的我之间的比较。后一种比较显然比前一种对个体来说意义更大,也能够带来更加踏实的幸福感。正如抽出时间多读书,我们不一定成功,但我们一定会有所得,一定有所成长。

而理清自己的心智以后,“行动起来”是管理好时间的重要保证。只有那些将计划付诸行动的人才有可能取得成功,才有科学合理管理好时间的机会。工作中有很多人都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热衷于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计划或规划做的是漂漂亮亮,工作措施是一条又一条,听了让人激动不已、热血沸腾,可一年过去了,问题还是那个问题,没有一点点进步,甚至还退步了,这就是没有解决好“计划”和“行动”的关系,重视了前者却忽视了后者,结果仍然无法让人满意。因此,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迅速行动,不要在等待的道路上左顾右盼、犹豫不决,浪费的是时间和青春,绝对不要像《明日歌》中所唱“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那样蹉跎岁月。

你要成为怎样的人,取决于你到底是想与时间为友与否?你的行动力,意志力,都将会影响到你与时间友谊的深度。因此,我们需要的就是现在的觉醒了,把一切拖拉,懒惰的毛病,统统改掉,积极与我们的时间做好朋友,获得内在的满足与成长!

第三篇:读《把时间当作朋友》有感

开启心智之门,走上成功之路

————读《把时间当作朋友》有感

乍一看到这个书名,原以为又是一本时间管理的书,或者和什么成功学相关的,我对此类书籍一向无甚好感。但直到抱着好奇的心态并戴上批判的眼镜一股脑儿读完以后,才发现,这本书真的不一样。因为它让我开始动脑子,去思考很多问题。

首先我不明白为什么这本书要叫《把时间当作朋友》,它的副标题“运用心智,获得解放”更符合全文的内容。因为从本质上讲,这本书讲的也还是一种成功学,尽管它花费了整整一个章节去打击所谓“成功学”,却始终逃不开它是一本“教人成功”的书的这个事实。既然我们的本职是教书育人,那么,就从如何帮助学生成功学习谈起吧!

首先,成功不是买彩票,可以瞬间降临,它需要时间来积累,但是时间不够用却是很多学生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没时间预习,没时间做题,更没时间复习,甚至已经没时间吃饭和睡觉了。似乎是“没时间”才导致了“不成功”,然而事实真的如此么?那些被大量用在了玩手机,玩电脑,看电视,聊天、玩闹的时间又是从何而来的呢?时间一刻不停的在消逝,谁又真正抓到住呢?所以,管理的焦点根本就不是时间,而应该是自己!我们需要教会学生的,也正是如何让学生管理好自己。

培根说:读书使人完整,讨论使人完备,写作使人完善。思考的必要性不言而喻。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尽量多思考,于是,我们运用了提问这一策略。从我们提问让学生回答,到鼓励学生主动提问。效果如何呢,提问了就是思考了么?我们常说,不思考的人是没有问题可问的。但是会思考的人有问题往往并不用去问他人,因为他们最终能够自己解决那些问题。所以,最终,我的发现是,所有学生的提问,最终都是源自于人类史上所有的人都共同拥有的弱点:懒惰。把自己懒得思考的问题,交给别人来解决。这样的提问,形同虚设。

还是让我们来看看心智所具有的力量吧。“要让学生主动思考,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兴趣”。相信许多人都会赞同这点,我当然也不例外。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兴趣呢?其实,很多事,往往并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只要一件事儿你能做好,并且做的比谁都好,或者至少比大多数人好,你没办法对那件事情没兴趣。所以我们要做的,是慢慢提高孩子的成就感,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尤其在开始阶段,能够不时的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就需要设置相对平缓的阶梯式学习任务,让学生一步一步的顺利完成。切忌难度跨越太大,拔苗助长的事往往都适得其反。

那么,如何把事一步一步做好呢?对于学生来说,往往过分关心自己正在用的方法是不是正确。仅仅正确还不够,还要考虑这方法是不是足够巧妙。更进一步,除了正确与巧妙之外,还要效率,因为人生苦短,如果成功太慢,那么幸福必然减半。可是,这些貌似出于“理智”的想法肯定是有局限的。否则的话,有一个现象就根本无法解释了:很多人用非常愚蠢

而无效率的方法,却最终确实成功了。因为事情往往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更多的时候我们面临的尴尬是,如果我们不开始行动,根本就无从判断目标是不是确实可行,或者反过来,目标是不是确实不可行。于是,往往只有开始行动了之后,才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其实,所有学习上的成功,都只靠两件事:策略和坚持,而坚持本身就应该是最重要的策略之一。与其不停地找更好的方法,还不如马上开始行动,省得虚度更多的时间。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方法,而不是找到方法再学习。要让学生们明白:不能再让自己成为自己大脑的奴隶,而是要选择翻身做主人。要学会自制,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尤其是懒惰,要适当的享受成就感,但也不要忘了适当的推迟满足感。要与时间做朋友,要能够让自己时刻精确的感知到时间,并用纸笔制定下现实可行的计划。不必强迫学生非要一下子就制定一个长期的计划,因为制定长期计划本身就是一个需要通过大量实践才能习得的能力

对于我们教师而言,想要开拓学生的心智并获得学习的成功,首先要做的就是摆脱经验的局限。个体的经验是有限的,群体的经验也是有限的,有时候,不仅存在无法通过个体或者群体经验获得的知识,还存在于现有经验相悖的知识,这就需要我们有一个正确的思考,不可一味的靠经验过日子,一个优秀的教师,能够教会学生他们应该知道的知识;而一个卓越的老师,要能够教会学生如何去获取他们想知道的知识,千万别做成李笑来口中那个“教”一群小猴子的大猴子。要教会学生自学能力,学会做笔记,永远保持开放的心态,时刻了解学习的进程,要让他们充分理解老师对于他们的意义,能够正确的对待老师,并最终通过不断的实践让知识体现出其真正的价值。

最后,还是要讲讲成功的核心素质——耐心。所谓的耐心,就是甘于把时间投入到简单、枯燥但是最终会意义非凡的重复当中去。毕淑敏在她的小说《女心理师》里说:“一杯咖啡最重要的是什么?是水。一杯咖啡里98%都是水”。而那些简单而又貌似枯燥的重复就好像咖啡里的水一样重要。毫不夸张的说,一个人有多大的耐心,他的成功几率就有多高。反过来,没有耐心的人终将一事无成。懒惰,是缺乏耐心而不愿投入时间精力去做任何事情。短视,是缺乏耐心而不能运用心智去展望未来。草率,是缺乏耐心而不愿投入时间精力去认真调查研究。肤浅,是缺乏耐心而不能运用心智深入思考。夜郎自大,是因为缺乏耐心而拒绝观察外面的世界,而所有的成见与偏见,都是因为缺乏耐心而不愿投入太多的时间、精力去认真分辨每个个体的特征而宁愿用粗暴简单的分类方法代替思考。所以,做事不要怕重复。如果说,天分是那2%的“咖啡粉末”,也需要那98%的耐心作为“水”,才可以成为一杯香醇的咖啡。

第四篇:把时间当作朋友

《把时间当作朋友》书评

对于《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我用了接近五天的课余时间将它看完。本书作者李笑来老师以其自身的人生经历,引领读者从心智成长的角度来管理时间,并获得解放。作者结合自己职业生涯中所遇到的事例,告诉我们:如何打开心智,如何运用心智来和时间做朋友,如何理解时间管理的意义,在时间管理上取得突破,进而用心智开启自己的人生成功之旅。

这本书通过朴实的语言,将一些简单却少有人看透的道理传递给了我,每一个部分都有一些观点让我震惊,包括朱敏和俞敏洪为本书写的序。当我被这些简单道理点醒时,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悠然而生。在阅读的整个过程中,我有很多次都觉得心底阵阵发凉,感觉这本书就犹如一个诊断器,对我的心智彻底地检视了一番,将我的隐性心智“疾病”全都暴露无遗,它颠覆了很多我早已根深蒂固的观念与看法,让我多少有点难为情。说实话,我不得不承认,看完这本书,的确有点相见恨晚。尽管李笑来老师说,为昨天而悔恨是最浪费时间的,也是毫无价值的。但就在悔恨一分钟后,我又感到庆幸,庆幸我在研一看了这本书,而不是在多年后,或者几十年后,至少自己比一部分人抢先一步明白了这些道理,了解了自己真实的心智水平,懂得了如何去发展心智、运用心智来解放自己。

在第一部分“所有人的困境中”,李笑来老师指出“学生的问题来自于各个方面,或神奇或可怕,或有趣或诡异,但都是基于他们对现状的思考或疑惑。最终,我的发现是,所有的学生提问都源自于所有人共有的弱点:懒惰”。对此,我并不完全赞同李笑来老师“所有的学生提问都源自于所人有共有的弱点:懒惰”。我不得不承认,有很多的学生会向老师提出一些很基本、很低级的问题。这些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学生自己查阅相关资料书获得解答,比如“什么是及物动词?”及某个英语单词是什么意思等。但是,也总有那么一些问题,是学生自己无法获得答案的(即便他们查阅所有的参考资料)。因为问题本身就是一个新的问题,一个目前并无答案却又很有价值的问题,而与老师的交流探讨,也许可以帮助学生明确问题解决的方向。

“时间恐慌症”是所有人面临过的困境,它让我们深感时间压力。“时间不够用了”的感受或恐惧,使得我们超乎寻常地勤奋,哪怕只是虚假的“勤奋”,恨不得废寝忘食。而同时,“没有时间了”往往也成为懒惰的借口和失败的理由。发生在我身上的类似经历也很多很多,本科的普通话考试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以前在准备普通话考试时,考前总会发生一些意外事情而占用时间,等到处理完这些事情后,发生离考试已经不远了,而当前准备又不足,突然觉得通过考试的胜算

不大。此时,我就会懈怠下来,不会继续全力以赴地去准备,最后抱着侥幸的心理去参加考试。但是,等到考试结果出来的那一刻,我发现考试成绩也不是太差,离达标分也就那么几分。之后,我又犯李笑来老师指出的第二种错误——为昨天而悔恨、责备。我心里会一直想,其实即便是在处理完意外事情的情况下,余下的时间也完全足以应付考试。发生在我同学身上的这种情况也不胜枚举,我们都无一例外的犯了“时间恐慌症”错误,最后自食苦果。

对于兴趣,就如作者所说,一些人对某些事情不感兴趣,只是因为自己没有能力把事情做好,如果你能把一件事情做好,并且做得比谁都好,或者至少比大多数人好,那你就不会对那件事情没兴趣。在些,我想说的是,由于每个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去做好每件事情,所以每个人的表现出有限性。又因为每个人的能力不同,或者说每个人自身条件、优势的不同,就会导致每个人做同一件事情的效果不同,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个人都会利用自身的长处或优势,去做好不同的事情,最后也就出现了大家兴趣各异的情况。

懒惰是每个人固有的人性弱点之一,而与懒惰抗争、停止遗忘、坚持改变的最好工具就是纸笔。虽然从小就有人告诫我们“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但真正明白其深意的人确实不多。我是到高中时候才慢慢体会到“烂笔头”的好处。在高二以前,我都没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平时在《读者》、《萌芽》等杂志上看到一些好的事例时,即便认为这些事例用在作文中充当论据,但我当时也只是多看一遍来加深记忆。直到在高一下期的语文考试中,我想用前几天在杂志上看到的一个故事来进行认证,而自己又死活想不起。在这之后,我就不再那么相信“好记性”,而更相信“烂笔头”的可靠性。为此,我专门准备了一个抄录本,分类记录平时看到的一些好的句子、事例,每周周末再把这些笔记翻阅一遍。到高三时,我的读书笔记已经写满了一个抄录本,每逢语言考试的的作文部分,都有很多现成事例供我选择,这着实让我感受到了做读书笔记的好处。除了做读书笔记之外,我也做过金钱开销记录和任务列表。只不过我只做了一年的金钱开销记录,因为我的确没发现它对我有何意义,而做任务列表的习惯一直坚持到现在。我喜欢用小的便签本来制作任务列表,好处是便签本小巧、方便携带,可以随时检查任务列表,查看是否有重要事项被遗忘。我通常根据任务的紧急性来排列任务的先后顺序,再给每项任务拟定一个完成时间,每项任务之间会预留一些时间,这样的任务列表具有一定的时间弹性,能较好地应对意外事情的发生。

对于计划与目标,就如作者所说,“计划成功的前提:目标现实可行”。失败并非只有一种——半途而废,目标的不可行、不现实也是计划失败的原因之一。每个人都会制定计划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但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履行到底。当我们不幸遭受计划失败时,我们更多地是怀疑实施步骤与手段的合理性,或是自身是否一直在坚持,而很少审视目标的可行性。如果一个人的目标是制造出一个永动机或者炼制长生不老丹,他无论怎样坚持不懈,理论上都没意义的,因为这样的目标并不现实。此外,我完全赞同作者的观点,即计划也不应该一层不变,计划应随变化而变化。当既定目标可靠,实施计划充分考虑到变化后,那么,接下来走向成功就更多地依赖于行动与毅力了。

在第四章“开拓我们的心智”中,作者提出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有体验、试错、阅读、思考等五个逐级向上的阶段。人类也正是从这五个阶段来获取知识,开拓心智的。每个人在出生的那一刻,都与其他动手站在几乎同样的起点上,心智要从零开始进化。个体生命的发展过程,就是心智进化的过程。语言和文字成为人类记载心智进化历程的工具。生命有限的个体则可借助语言和文字来了解前人的心智进化历程,避免把有限的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体验或试错上。此外,我认为交流也是促进心智发展的有效方式,尤其是和比自己心智水平高的人交流。以前,我本科选修了一门“教师发展概论”课程,那老师提出,教师除了与学生交流外,还必须与比自己优秀的人交流。同时,我们最好只与比自己优秀的人做朋友,你身边的朋友越优秀,你的进步就越快。因为我们可以通过他们去了解世界,探索人生。至少,这样可以加快我们走向优秀的进程。

在效率这个问题上,我觉得一个人有效率的前提是大脑得到了充分的休息。就如书中所说“事实上,就好像没有任何机器可以一直用100%的功率运转一样,没有任何人可以100%有效率。”我高中有一室友,她是我们高中班上最刻苦的人。她每天都是早上6点起床,中午基本没午休,晚上宿舍统一熄灯之后,她就跑到厕所去看书,或者用手电筒在被窝里看书,一直看到深夜12点多才睡觉。她平时很少运动,连体育课的自由活动时间,都会被她用来看书,甚至每次吃饭,她都是跑向食堂的。但是,她的成绩并没长进,一直处于中偏下水平,高考那年她只考上了专科。后来,在高考填志愿那天,她对我说:“其实我平时也很困,上课也想睡觉,只是自己在硬撑而已。”她这种疯狂式的学习状态,不但没有效率,反而把自己弄得身心疲惫。这认证了书中的另一个观点:不要盲目地试图减少睡眠时间。因为人和人是有区别的,就好像车和车有区别一样,有的车耗油多,有的车耗油少。我对这点也深有体会。在研究生考试的准备期间,我的好几个研友可以做到一天只睡6个小时,白天还精力充沛。我出于羡慕之情,就尝试了一个月就放弃了,因为每天6小时的睡眠时间并不适合我。我每天至少得睡7小时,少于这个睡眠时间,我第二天上午就会严重犯困,以致做任何事都毫无效率。因此,不能盲目减少睡眠时间。

在“时间不一定就是金钱”这一小节中,作者借用“时间银行”的比喻,告诉我们时间是这世界上唯一对任何人都公平的资源,每个人每天都只有24小时,每人每天一共86400秒。不过很多人爱钱,却不爱惜时间。如果,一个人能把自己的每一秒换成一元钱,那他就会非常开心。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把时间转换成金钱,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把时间成同等额度的金钱,所以每个人的时间价值呈现差异。这样,我们也就能更好地理解“越是收入低的人越是不爱惜时间,越是收入高的人越是吝惜自己的时间”。

在看了《把时间当作朋友》之后,我对之前一篇名为《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的文章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同等条件下,人的差异并不在于时间本身(因为每个人每天都只有24小时),而在于每个人对时间的分配与利用不同,从而引发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我们常常羡慕那些才华横溢的师兄师姐们,却没有看到他们成功背后的艰辛。当我们每天早上对被窝依依不舍而睡懒觉时,师兄师姐们、同学、竞争对手已经独自一人到图书馆学习去了;在我们忙生活的时候,别人却在为事业奋斗;当我们轻松懒散时,别人在辛勤努力;当我们浅尝辄止时,别人却全心全意地追求;当我们心胸狭隘怨天尤人时,别人胸怀宽广勇于担当;当我们墨守成规不思进取时,别人却在改革创新与时俱进;长此以往,日积月累,日差毫厘,年差千里。这也许与“性相近,习相远”有着相通之处吧。而有时,尽管努力程度一样、时间一样、效率一样,但仅仅是一个外在条件的差异,也会拉大心智水平的差距。比如财富的差异,想想富裕家庭和穷困家庭在为孩子提供的学习机会、成长环境方面的差异,就能更好地理解“在很大程度上,财富就决定智商”这话了。

最后,就如作者所说:一切都靠积累,一切都可提前准备,越早醒悟越好。在看完这本书,明白了一些道理之后,接下来就应该为改善心智而行动了。

第五篇: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9篇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1

从未读过一次时间管理的书籍,与本人见识尚浅,眼界较窄,紧迫感不那么强,等等原因吧!看这本书是受罗胖子强烈推荐,看完这本书,心灵从被冲击,震撼,到洗礼,又有些惶恐不安,最后将这本书视为时间视角的经典制作,可以让我的大脑又进化了一步,给我的大脑带来启发,过去不可以改变,现在及未来还有机会,正视自己,正视自己的内心,在读完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体验了一下,我不被大脑控制,我应该控制我的大脑,感觉是有些痛苦的,我不想让大脑说,我读书已经累了,我应该休息会,我却坚持继续阅读,没有让它休息。我想生活中,做这样的尝试,也许就足够改变你的生活习惯,让你掌控生活的节奏,可能也是人们常说的如鱼得水般的感觉吧!

笑来老师对时间的解读,真的的匠心之作,有一种敬畏之心油然而生,在腾讯读书至今,读过了许多作品,我的大脑也是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在渐渐长大,逐步地吸收营养,积累,沉淀,可能有了阶梯式的进步,也碰到灵光乍现的时刻,一点一点的扩充大脑知识库存,不知道什么是有用的,学一些,可能以后会用到吧!

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赢得时间的准备,变得更有耐心,心智更加的成熟,都需要行动,立刻行动,稍等一下,不要那么感兴,做重大决定时,可以拖延一下,不妨多花些时间准备一下,磨刀不误砍柴工,可能让你有了些拖拉的借口,此时,你要警惕,大脑可能对你发起了攻击,惰性要来了,你要控制大脑,坚持。人真的是神奇的动物,如何衡量度,真的很难,经验,确实很宝贵。

在与时间做伴的旅途中,你并不孤独,愿践行之!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2

作者从心智成长的角度来谈时间管理,指出时间管理是成功的关键所在。这本书告诉我们如何运用心智来和时间做朋友,如何理解时间管理的意义,从而在时间管理上取得突破,进一步用心智开启自己的人生成功之旅。

阅读本书后,书中有许多观点让我受益。

1、平时为什么会出现时间恐慌?因为我们既勤奋、又懒惰。

2、无论你面临多少纠缠不清的问题,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

3、倾听能力的强弱,几乎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为绝大部分时间里,任何一个人的生存与发展都依赖于听某些人的话,或者,反过来,依赖于某些人听他的话。

上面三句话最让我受益的是关于倾听,就如《最初与最终的自由》引言里一段话:倾听是有艺术的。要真能倾听,必须舍弃或放下所有的偏见、预设和日常活动。当你的心处于接纳的状态,就能轻松了解事物;当你真心关注事物时,你就是在倾听。但不幸的'是,大多数人听东西时都心怀抗拒。我们被偏见遮蔽了,不管是宗教、灵性上的偏见,还是心理学、科学上的偏见;我们也常被日常生活中的忧虑、欲望和恐惧所遮蔽。我们听东西时,就带着这些屏障。因此我们真正听到的,是自己的噪声、自己的声音,而不是别人所讲的。

细细阅读《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你总会找到许多自己意想不到的惊喜。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3

若是自己的时间掌握不了,就很容易把所有时间都安排在简单的事情上面,对困难的事情掩耳盗铃;也常常会因为准备不充分,面临最终期限极端焦虑只有分散注意力导致产能降低并更焦虑,机会常在,但当你没有准备好时,对你来说没有任何机会。

笑来老师这本书对我有许多启示:

1.关于方法的,要时刻掌握自己每天每个时间段都做了什么,尽量做哪些看起来无趣但是很有用的事情,同一时间段可以做两件事情,但学习和思考的时候需要专注,每天花费两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去做一件你认为重要的事情,判断是否重要的标准是是否对自己的或短期或长期目标有益,订计划和落实计划不要害怕失败,因为新学习一件事情的初始状态下我们很难去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计划

2.关于自学的,自学是我们工作之后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本科毕业之后我们应该有能力自学任何一种想学习的知识,自学里面的记忆力培养需要下功夫记录并反复刻意记忆;增强独立思考能力,可以定期把一些暂时无法理解,或赞成或反对的观点记录下来反复思考,同时教别人会极大巩固自己的知识。

3.关于情绪的,不要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推迟满足感。

4.最后,当遇到挫折时,永远记住:You are never alone .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4

记得之前似乎听说过,一本书当是骨架俱在,血肉皆存。原话已无从查起。对此我从未有太深的体会,但是直到再次读完这本书,才真的明白这道理。以前读书总觉得读过了脑子还是空白,若是好书,真真是糟蹋。而我又不愿再看一遍。原来再看一遍的感觉真的不同,就像是书中血肉都被我所用之感,但如今还没有全部应用,骨架清晰还要再读。这本书算是我读两遍书的一个里程碑式的纪念。读书不但是读了一遍,更重要的是将其有用之处占为己有。读与写,读与思考应当同时存在。现在我的这种看法便是从这本书中得到。

李笑来的这本书<<把时间当作朋友>>很不同,初看与心理密切相关,实则改变人的思维模式,控制自己的大脑,当你真的实验的时候,确实是保持清醒的好办法。而书中真正吸引我的便是时时刻刻宠辱不惊的状态了,如何要达到那样一种状态,书中一步步心智力量的解读再到运用心智,然后教我们如何用具体方法精确感知时间(如果学会这个,真的太厉害了 )还有不与他人比较的`幸福。还有自学能力的培养等。我不知道这些足以改变我的想法是否我可以全部记得,但是它对于我的意义很多。尽管有的对我来说并不能激起共鸣的火花,但是其中某些思想却足以凸显它的价值。

唉!看来要整体表述好这本书,还是要再看的。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5

这是一本需要实践的书。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复杂的结构。如果只是看看,那结果就只是一本打发时间的书。也许会有一两天打了鸡血一样充满动力,然后又会恢复之前的状态,就像大道理我都懂,但是还是过不好。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只是个人如何利用。

看完这本书,我的几个收获

1.开始使用事件—时间日记。不用精美的本子,随身带的就够了。写下自己每天做的事情以及所需的'时间,然后猛然发现自己好像一天都在学习,而事实上,有效的时间只有那么两三个小时,这让我更加珍惜时 间。

2.制定短期的目标更容易实现。以前我天真地认为,每天背50个单词,一个月可以背1500个单词,其实我只能坚持三天,这让人无比沮丧,这个是不可行的。但是要是我坚持一个礼拜,然后两个礼拜三个礼拜,这是更容易实现的。要制定长达半年或者一年的计划,需要很多的准备。

3.对自己重要的考试,就要提前很久开始准备,不要总是以为时间还来得及。等到发现来不及而去追求高效与速成反而身心疲惫。当你在怀疑某个学习方法是否有效的时候,那是你懒惰不愿意花费时间,而当你在寻找一个高效的学习方法的过程可能就是在了浪费你的时间。方法都是需要时间去证明。

4.学习是最节约时间的方式。

还有许多的收获,当你用心去读这本书并且去实践,你会发现更多的惊喜。共勉之。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6

很多时候,我们制定的任务或计划往往半途而废,是因为我们制定计划时往往过于自信。但是,一旦计划没有按照我们预期的进行时,挫败感往往使我们放弃计划,这样周而复始,年复一年。如何摆脱这样的困境,书中介绍了苏联昆虫学家柳比歇夫基于过程的“事件—时间日志”,即尽量不计感想,不计感受的记录一天中的工作和各项工作所需要的时间,以提高我们对时间的敏感度。有了对时间的敏感度,我们才能合理的制定计划。

书中对于兴趣的看法是:往往不是有了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我分享一下我的一个小故事:每年公司都会分统计各类设备各电压等级设备数量,刚开始做这项工作的时候都是用笨办法分一类一类分电压等级进行统计,对这项工作也很是抵触。有一年,这项工作只有我一个人做,而且deadline(最后期限)也比较紧张,通过在百度上学会了excel数据透视表这项功能,轻松解决了以前好多人好几天才能完成的工作。通过这件事,我逐渐对excel产生了兴趣,平时也会经常学习excel,以便很好的`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关于知识的积累,书中认为积累和复利有着相似的关系。复利的力量与神奇在于,尽管本利的增长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相当缓慢,甚至让人感觉了胜于无,可一旦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就能产生令人惊诧的结果。知识的积累也一样,知识的积累和时间并不是线性关系,知识积累的每一个阶段,都会有一段时间进展相当缓慢,但是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喜悦却是非常神奇的。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7

看完李老师这本把时间当作朋友,收益非常多:

1.告诉了我们时间的珍贵性,并将抽象的时间变的具体化,这样你才会真的觉得时间就是金钱,还告诉我们时间的不可逆转,不可蓄积,不管你愿不愿意,时间1天只有24小时,学会管控好时间就规划好你的人生。

2.如何去珍惜和利用时间,作者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a.坚持每天写事件-工作日志,且看到这个章节时,我已经坚持了6天;

b.合理规划好每天的时间,具体的日目标,周目标,月目标,年目标;

c.做任何事都会比想象中难,而且所耗时间都要长;

d.在碎片化的时间里也需要重组你的'时间,让你的大脑灰质更多与神经元接触,建立你的思维网;

e.学会思考与反思,并立即付出行动。3.为什么同样的话很多人的理解都不一样,是因为心智水平不一的问题,所谓的心智简单直白就是你的输入能力 输出能力 思考能。

f.任何值得做的事情,都值得慢慢去做,做的很久很久,必须要有耐心。

4.让你变得富有的三件事,一是出身,二是运气,三是努力。而努力是最微不足道的,但是恰恰通过努力,你可以改变你的运气,最后改变出身。

5.关于兴趣,不是因为你有了兴趣才能学好,而是学好了,兴趣就是自然而然的。

6.及早醒悟,知行易难。但是笨鸟先飞的人往往是最聪明的人!最后非常感谢李老师,真的受益匪浅。学习一定要学以致用才能发挥它最大价值![奋斗][奋斗]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8

感谢书友的赠书,这是我第二次阅读这本书,非常好的一本书,很值得一读,尤其是还没有形成比较适合自己学习方法的朋友,可以加以参考借鉴。书的内容不空洞,不是只有概念,也不是文绉绉的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更不是那种闻着香浓喝着鲜美但总吃不饱的鸡汤,而是浅显易懂,着实可操的心得体会与学习经验,使读者非常直观的看到李老师是如何进行自我修养。

记得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还没毕业,当时那个心情激动的,觉得大事可成也。然后后我就照着书里的办法去做,标记自己的时间,提高自己的阅读量,优化学习方法,锻炼自己的思考方式还开始晨跑。最后我终于成功!成功的坚持了两个星期。然后就该玩玩,该睡睡,该干嘛干嘛,又过会去了。为什么道理都懂,方法也认可,就是坚持不了呢?归根结底就是懒,一边懒一边为自己的'懒找理由。现在回头想想。算了,不想了,想到头就疼。

真正开始践行自我管理还是工作以后的事情,压力大,效率要求高,开始真是不习惯,慢慢习惯之后发现自己确实改变挺大,比如说大概、好像、差不多、快了这类词从那时候就基本从我的词典里消失了。经常要对接客户,一聊天就发现自己肚子里没货,别说打动别人了,谈资都少的可怜,那就只能去找书看,而且还不能只局限在哪一个领域,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客户会和你聊什么......

久而久之,反而加强了自己的认知,培养了很多好的习惯。我的体会就是:如果说你想提升自己,最好的办法有两个:要不自己逼自己,要个找个人来逼你。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9

1、学习方法固然重要,但只是辅助手段,与其不停地找更好的方法,还不如马上开始行动,学习贵在持之以恒,大量时间的持续投入。

2、推迟满足感,面对欲望,大多数人看法惊人地类似甚至相同:如果有收获的话,那最好要马上有收获;如果没有收获的话,那最好要马上有结果。所以不论工作与学习都要有耐心与专注力,切忌浮躁,要取得大的成绩就不能急功近利。

3、了解学习进程,提高自学能力,完全靠自己学一样东西,管它是什么。并且一定要学好,学到比相当数量的人都好。凡是值得做的事情,都值得慢慢做——做很久很久。

4、对考试改观,消除对某些考试的偏见,并且热爱考试,理解它是通行证是机会,而且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取的,如打从心底里憎恨考试,就会觉得考试是拦路虎,引起负面情绪,容易丧失斗志与信心。

5、教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清楚明了地表述那些你自以为了解的东西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容易。

6、警惕所谓的“成功学”,警惕“我是独一无二的”自我安慰式的信条,留心成功者说的话。

7、打造人脉不如打造自己,友谊中的“公平交换”与“索取者”。

8、时间是这世界唯一对任何人都公平的资源。每个人每天都只有24小时,每个人的每个小时都只有60分钟,每个人的每分钟都只有60秒,每人每天一共86400秒——大家都一样,不管你是谁。感知时间,记录时间。

下载读《把时间当作朋友》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把时间当作朋友》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

    以前的我们或许会有这样的感觉:或许因为考试临近,或许因为工作需要,你现在必须写篇论文或要起草一个策划方案,于是你坐到电脑前开始码字。刚坐下没多久,你突然觉得口渴了,因此你起......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5篇)《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 篇1花了将近三个下午的时间把《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看完了。买这本书的初衷是因为我感觉时间流逝的太快,一旦没......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原创: ydsgFM第一次听说李笑来的《把时间当作朋友》是在2017年9月份,开通了他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课程,看到了这本书的介绍,乍一看这个名字会觉得它讲的......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 很多时候,我们制定的任务或计划往往半途而废,是因为我们制定计划时往往过于自信。但是,一旦计划没有按照我们预期的进行时,挫败感往往使我们放弃计划,这样......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一)作者:王宇弘作者李笑来,原新东方老师,现艾德睿智国际教育咨询合伙人。东北人,就读普通高校,本科学财会,毕业干销售,惯于洞察他人心理,成为新东方教写作的名师......

    最新《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

    最新《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 古语讲,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我们每个人都太熟悉不过了,我们每个人都拥有,我们每个人都在失去,每个人对时间有不同的感知和思索,于......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书笔记(全文5篇)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书笔记近日,偶得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作朋友》一书,拜读过后,颇受启发。从内容上讲,这是一本关于成功的书,作者从心智成长的角度来谈时间管理,指出时间......

    时间诚可贵——《把时间当作朋友》读书笔记(一)

    昨天一觉醒来,头晕目眩,身体甚为不适,于是在床上躺了一天,时间诚可贵——《把时间当作朋友》读书笔记(一)。这一段时间,一直在电脑前熬夜到很晚,怀疑是用脑过度或者劳累过度,又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