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师爱的智慧的启发
强制的爱
认真学习了徐敏老师的讲座《师爱的智慧》,我受益匪浅。其中对 “强制的爱”这个观点印象比较深刻。
讲座中是这样说的:在 “一切为了学生”的美好口号下,许多学校和老师以追求高分数和升学率为目的,以残酷的方式剥夺学生的兴趣和意愿,强制学生加班加点,接受大量的超难的只对考试操练有意义的难题、偏题,给学生造成的身心压力远远超出学生的承受能力。
高尔基曾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从中,可以看出师爱的重要性。但是这种爱不是“爱你没商量”,更不是“以爱的名义”对学生生命的完整、自由和自尊的剥夺。相反,爱学生应该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民主和平等,这样才能建立和谐稳定的师生关系。
某一个小学的一名学生曾经写到:“我们的自习课班主任每天都占,不是讲课就是兑题,我们想自己写作业都不可以。”还有学生写到:“体育课被数学老师占用了,现在连体育课都没有了,真是悲催。”
现在的老师面临着升学压力等各种压力,他们为了追求好的成绩,高的升学率,以牺牲学生部分时间为代价,这种做法是极其错误的。他们觉得无偿给学生补课,帮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自己付出了,定会收获一份感动,一份爱。可是这种爱必然会让学生对该老师、该学科产生厌恶,慢慢地会对学习产生厌倦。
小学生正处在身体等各方面发育的良好阶段,体育课可以帮助学生锻炼身体,缓解学习压力,劳逸结合,它是学生必上的课程之一,不可以被老师“以爱的名义”剥夺。
老师的爱,应该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滋润学生的心田;老师的爱应该是理性的、智慧的、无私的;老师的爱不能成为偏执的爱,专制的爱。爱学生不能以牺牲学生自由、快乐为前提。
第二篇:师爱智慧的启发
认真回顾《师爱的智慧》这门课,课程中哪一个观点或一句话让您印象最深?给您什么启发或反思? 师爱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爱?
首先,师爱不是“私己的爱”。私己的爱是个人之间的爱,包括友爱、情爱、手足之爱、亲子之爱等。私己的爱可以很动人、很感人,因为爱的主体可以为爱的对象作出牺牲,甚至献出自己的一切。但私己的爱并不担负社会责任,也不追求社会效果,而且,基于私己的爱的行为有时还会损害他人或社会利益。
师爱超越了私己的范畴,它是一种“公爱”,即来自社会的爱。教师是代表社会来爱学生的,是要让学生感到不光自己的父母爱自己,而且和自己非亲非故的老师也爱自己。师爱的理想效果并不在于仅仅使学生也爱教师,而在于使学生懂得同样要去爱他人。于是,师爱便成了一座桥梁,即连接社会与学生之间的情感的桥梁。师爱的这种桥梁的意义要比人们通常所说的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的意义深远得多。
正因为师爱是一种公爱,所以,教师在地震时用身体保护别人的孩子——学生——的行为,比起父亲或者母亲用身体保护自己的子女的行为,要更加惊天地、泣鬼神。所以,作为公爱的师爱可以说是一种“神圣的爱”,它所凸显的是作为社会代表者的教师的爱的责任。教师如果没有这种责任感,就很难持之以恒地去爱作为别人的孩子的学生。
其次,师爱不是“失衡的爱”。“失衡的爱”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爱之心切而忽视严格要求,结果变成宠爱、溺爱;或者过于苛求,结果变成扭曲的爱、畸形的爱。另一种是爱的情感与行为只指向爱的对象的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而不是其所有方面、整个人。譬如,家长只关心孩子的知识学习和技能掌握,或只在乎孩子的身体健康,或只重视孩子的心理发展,等等。
师爱摆脱了“失衡”的状态,它是一种“全爱”,即全面、整体的爱。一方面,真正的师爱是对学生既有关心,也有要求;既有援助,也有督促;既有保护,也有鞭策。打一个不一定很贴切的比方,师爱应当是慈母与严父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师爱指向的是学生的全面成长与发展,包括学生的健康与强壮、活泼与开朗、勇敢与坚强、创新与想象、朴实与善良等,是由所有这一切构成的学生的整个人。
那么,谁最应当有能耐把这种全爱具体化为合理的工作目标与行动方案呢?只能是教师!谁让教师是专业教育工作者呢?否则,社会要教师干吗呢?教师应当做到慈母与严父的结合,应当全面关注学生,帮助学生整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在这个意义上,作为全爱的师爱便是一种“科学的爱”,它所凸显的是作为教育专家的教师的爱的能力。教师如果没有这种能力,爱的效果难免大打折扣。
再其次,师爱不是“偏袒的爱”。“偏袒的爱”无需刻意努力,因为几乎每个人都有其私己的爱,而大凡私己的爱都是偏袒的爱。譬如,你深爱你的未婚妻(夫),你就很难再去同等程度地爱别的女人(男人);你深爱你的父母,你就很难再去同等程度地爱别人的父母,等等。
师爱抵御着“偏袒”的侵蚀,它是一种“博爱”,即爱每一个学生。因为,所有学生都是民族的未来,都是家庭的希望,都是独特的存在。教师没有任何理由爱一部分学生,不爱另一部分学生。偏袒的爱很容易导致未能享受到师爱的学生产生自卑、对得到师爱的学生
产生妒忌、对教师乃至成人社会产生怨恨。爱本应有助于温暖、有助于团结、有助于平和,但偏袒的爱却成了产生冷酷、催生分裂、滋生怨恨的一种根源,并由于不平等而变得不道德。
于是,偏袒便成了师爱之大忌,平等便成为师爱之准则。于是,师爱也就与学生的性别、成绩、个性、爱好、长相及家庭背景等等都毫无干系。所以,作为博爱的师爱是一种“平等的爱”,它所凸显的是作为公民培育者的教师的爱的品质。教师如果没有这种品质,师生互动与学校生活便会成为许多学生的痛苦回忆。
最后,师爱不是“有偿的爱”。现实社会中有偿的爱比比皆是:父母关爱子女,指望养儿防老;影星爱上豪门,看重亿万家产;企业向贫困生献爱心,借此也就扩大知名度、产生广告效应,等等。在这里,爱的主体付出了爱,同时也就希望有所回报。假如预计不会有什么回报或回报甚微,则是否还会有爱的付出以及究竟会付出多少,恐怕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师爱鄙夷“有偿”的企图,它是一种“纯爱”,及纯净、纯真、纯粹的爱。爱就爱了,爱就不图什么回报。它没有算计的成分,没有交换的色彩。如果说师爱也有某种目的性的话,这个目的也只是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而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了,受益的是学生与社会,因为学生的身心发生了积极变化,因为社会的未来有了希望。
当然,这也不意味着师爱就只是付出而无任何回报。师爱其实既是一种给予,也是一种获取。这种获取就在师爱付出过程之中,在于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本身获得的心灵满足与精神享受。因此,作为纯爱的师爱是一种高尚的爱,它所凸显的是作为行为楷模的教师的爱的境界。
第三篇:师爱的智慧
认真回顾《师爱的智慧》这门课,课程中哪一个观点或一句话让您印象最深?给您什么启发或反思?
师爱是一种抵达学生心灵的情感
很喜欢这句话:师爱是一种抵达学生心灵的情感。
小学生年龄小,但是他们懂得快乐与痛苦、羞愧与尊重。别人的孩子也是孩子,更需要我们老师去关心和呵护。生活中,我们不仅要爱自己的孩子,更需要把这种爱移植到自己的学生身上,把爱洒遍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时刻提醒自己,爱学生,就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用无私的心灵去感染一颗颗幼小的心,把孩子们作为自己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因此,我常用亲切信任的目光、热情鼓励的话语、肯定表扬的手势,让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我对他们的爱。孩子们受到尊重,得到信任,就会表现的开心、快乐,我也会快乐起来。一直这样坚持下去,学生就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正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说:“你给学生一缕阳光,学生会还给你一个太阳”。
爱是双方的,喜欢是彼此的,要想学生喜欢老师,老师必须喜欢学生,把他们当作自已的孩子,发现他们的可爱,尽心尽力地教育好他们,学生也能读懂老师的爱和真诚。要以发展的眼光关注学生的未
来,以博爱的胸怀面对全体学生。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好孩子。”老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深沉的爱、博大的爱、奉献的爱。
无论是怎样的学生,一旦是你的学生,你就应该把师爱撒向他们,用师爱去塑造他们,用师爱去温暖他们的心灵,用师爱去帮助他们改掉“小毛病”,促使他们成为适应现代生活有用的人。苏霍姆林斯基常常建议我们教师:让孩子感受到劳动的欢乐和学习成功的欢乐吧!在他们心中唤起自豪感和自尊感吧。我们常犯这样的错误:被学生的外在表现和较低的学习能力误导了自己的判断。如果教师认定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好,就会不知不觉地和他们疏远开来。当学生也开始低估自己的学习身份时,就会陷入一种自我证明的旋涡之中,这常常成为他们逃避责任、制造麻烦的借口。
当老师就要爱学生,而这种爱是艰难的,是毫无保留的。爱的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教师要用“爱”去架起师生情感的桥梁,用信任去填补师生心理的鸿沟,要激发学生的智慧和潜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教师需将自己的爱心和耐心,化作无声的细雨,撒进学生的心灵,用无私的爱去托起明天。
第四篇:师爱的智慧
认真回顾《师爱的智慧》这门课,课程中哪一个观点或一句话让您印象最深?给您什么启发或反思?
反反复复看了很多遍《师爱的智慧》,虽然学习时间不再增长,但自己的体味却日益加深,仔细回顾《师爱的智慧》这门课,课程中每一个观点都让我有所感悟,尤其是学到师爱的本质:师爱是无私的爱,是奉献,是责任,更给我以颇多的启发。师爱是一种奉献,师爱更是一种责任。师爱是一种激励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无可取代的教育力量。爱是阳光,能融化冰雪;爱是春雨,能滋生万物;爱是桥梁,能沟通师生的心灵。有了爱,师生之间就能以诚相见,心心相印,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热爱学生又是教师献身教育事业,搞好教育工作的原动力。
师德高尚的老师会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使学生终生受益。
认真备课,上好课是教师的责任。研究学生、研究教材为学生发展做好服务就是教师的责任。不放弃学困生,扎实打好学习基础更是我们教师的职责。关爱学生就是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我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出自个人的恩怨,而是出自社会的需要、教育的需要。这种爱是稳固的、深厚的,是与教师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紧密相连的。
关爱学生就是在生活上体贴,在困难中帮助。以前教过的一个班级,有位特殊家庭学生,父母均有些残疾。有一次学生返校时,我发现这个孩子满脸涨红,问他怎么了,孩子说这两天感冒,高烧不退,家长生怕耽误孩子课程,让孩子带着药上学来了,我一听马上带着孩子去医院检查,结果是大叶性肺炎,要住院治疗,我给孩子垫付了医药费,并通知了家长,我买了水果、营养品,两次送给500元钱。家长很感动。虽然我并不富有,但看到低保家庭中,身材柔弱的母亲为了孩子不辞辛劳,觉得自己少穿几件新衣服对他也是点帮助呀。家长春节打来电话,说老师对他们的帮助永远不会忘。
教师的奉献就是一种幸福。记得工作调动,我要离开自己从毕业带了两年的学生,那天情境让我终生难忘:早晨我走进教室,看到黑板中央几个大字:老师别走。字的缝隙间是孩子们密密麻麻的签名,此情此景让我泪流满面。谁说我们的孩子没有感情,谁说我们的孩子无知。每年春节,这个班很多位学生来都要来家里坐坐,连平日最调皮的孩子也在其中。看着孩子们天真灿烂的笑容那一刻我真是感到由衷的幸福。
师爱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独特最高尚的情感,这种爱没有血缘和亲情,没有私利与目的,它凝结着教师的心血,体现着教师的奉献,收获着学生的成长和自己的幸福。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的。”让我们用慈爱呵护纯真;用智慧孕育成长;用真诚开启心灵;用希冀放飞理想,我将用自己的双手和大家一道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第五篇:师爱的智慧
认真回顾《师爱的智慧》这门课,课程中哪一个观点或一句话让您印象最深?给您什么启发或反思?
聆听《师爱的智慧》这门课,我感触颇深。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课程中的三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师爱是理性的爱——透视师爱与理想、师爱与学生、师爱与师德修养的关系。师爱是无私的爱——理解师爱与母爱、师爱是责任、师爱与奉献的内涵。师爱是智慧的爱——揭示师爱与规律、师爱与艺术的内在规定性。
教育是一个温馨而又充满诗意的过程,是一个用爱来诠释生命成长的过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感到很光荣,因为这个职业让我受到了很多的尊重和认可。为什么我们受到如此的礼遇?我觉得这是一种爱的回馈,只要我们付出了爱,就自然的得到了回报。回报自然不是重要的,我们要的是孩子们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充满知识和前进的力量.师爱是教师的能力体现,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关爱尊重每一个孩子是教师的天职。然而,很多的时候,我们总是在抱怨,我们那样的辛苦那样的劳累那样的甘于清贫那样的不计名利,而学生们面对我们的良苦用心却似乎总是无动于衷。其实,这一切的尴尬都只因我们对学生的爱过于武断、包办与专制。师爱是理性的爱。我们都知道,教育从爱心开始。但是,教育需要教师什么样的爱呢?对学生,爱是立场,爱的智慧则是境界。爱的无私是基础,爱的智慧则是升华。
赞科夫说:“不能把教师对儿童的爱,仅仅设想为用慈祥的关注的态度对待他们。这种态度当然是需要的。但是对学生的爱,首先应当表现在教师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识,以便在对学生的教育和教学上,在他们的精神成长上取得最好的成果。因此,教师对儿童的爱应当同合理的严格要求相结合。”这就是教师的不同于父母之爱的理性之爱。因此,我们说,教育不仅仅需要的是爱,更需要的是理性之爱。
师爱是无私的爱。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对教师最好的形容。既然做了教师就要热爱这个行业,并愿意为教师这个职业奉献终身。我们只有“想”做好,才“能”做好。没有对职业的爱,就更谈不上对学生的爱。母爱般的引导,全力付出,不图回报,全心全意,是每个孩子迫切的需要。在我们班里一些经常发生的小事令人深思。放学了,孩子的家长种种原因迟到没来接孩子,我每次都把孩子叫在身边,放下课堂上的严肃,悉心的交谈,与他们一起等。交谈的内容很广泛,有学习的,生活的,科普的.在我做这个活动半年后,班里的面貌焕然一新,充满教室的是友爱,团结和斗志。这都源于我付出了小爱,换来的却是一片丰收。
师爱是智慧的爱。智慧的爱需要鼓励,包容和拒绝。师爱不是一种恩赐,更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教育的意义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激励和包容。师爱不是溺爱,不是无限制的给予。有的同学经常迟到,每次都有不同的理由,但归结到一点就是晚上贪玩,白天不能按时起床。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只能给予否定,拒绝这种不良现象的发生。但是绝对不能“一竿子打死”,全盘否定。激
励与包容学生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面对这种情况,我一般都是先否定迟到的行为,然后进行鼓励,例如“某某同学学习成绩一直都很好,在按时上课方面以后也绝对不会输给别人,大家说是不是...”,在不断的督促与鼓励下,以后不迟到了,及时的给予表扬,不但这个同学会做的很好,全班同学也会有一个良好的风气。
爱是一种信仰,带给人们无穷的力量。师爱是最纯粹的,最高尚的爱。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一种最伟大的情感,它总是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创造人类最伟大的珍贵的事物。”智慧的师爱就像一缕春风,一夜喜雨,能在“润物细无声”中教育人、唤醒人、打动人,从而收获一种“心灵的对话,情感的沟通,思想的碰撞”的互动。智慧的师爱应该用智慧启迪智慧、用情感陶冶情感、用思想影响思想、用人格塑造人格.正是她的无私和智慧才创造了一个个的奇迹,才造就了一位位伟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