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复制传播方式对师范生写作教学的启示[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5 00:58: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模因复制传播方式对师范生写作教学的启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模因复制传播方式对师范生写作教学的启示》。

第一篇:模因复制传播方式对师范生写作教学的启示

模因复制传播方式对师范生写作教学的启示

【摘要】模因论作为一种新的语用理论,为我们的语言教学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模因的复制和传播方式主要包括两种:基因型和表现型。这两种复制传播方式的复制和传播极大地丰富了人类语言的传播途径。同时,也启迪我们在师范生写作教学中可以利用模因复制传播的特点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模因论;模因传播方式;师范写作教学

模因论(memetics)作为一种新的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语用理论,对语言现象有着强大的解释力,为我们的语言教学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模因论中最核心的术语是模因(meme)。布莱克摩尔将模因的复制传播方式分为两种:一是基因型,即内容相同而形式各异的复制传播方式。二是表现型,即形式相同而内容各异的复制传播方式。语言模因在其复制传播过程中不是如复印机般的从内容到形式都完全一致,它往往会与不同的语境相结合,组成新的模因复合体。了解了语言模因的这两种复制传播方式,可以为我们提高师范学生的写作能力提供帮助。

一、内容相同形式各异――模因基因型传播

布莱克摩尔在分析模因复制传播过程中指出:一种以传递信息内容为主的语言模因在复制传播过程中,不管其表现形式如何,它的内容却始终不变,我们将这种模因类型称为基因型。基因型语言模因在复制传播过程中会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同一语言模因的直接传递,另一种是同一语言模因的异形传递。

(一)同一语言模因的直接传递

在师范生写作教学中,同一语言模因的直接传递是指通过引用的方式将信息内容在不改动的情况下直接应用于学生的写作教学中。这类信息可以包括各种名言警句、成语、俗语、惯用语、口号、引文、转述,以及别人说的话等。写作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引用一些名人名言这类语言模因来增加说服力、权威性,增强文采美、文化含量;可以通过引用古诗名句这类语言模因来营造意境,以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形象,拔动读者的心弦,增添文章的神韵。比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段文字用晏殊、柳永、辛弃疾的名句作论据,来揭示凡是大事业大学问家都要有坚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我把这些例文介绍给学生,让他们了解了古诗词名句,不仅开拓了他们的眼界,丰富他们的文学知识,而且也是学生的乐趣之所在。

对此,教师们可以将那些名诗句进行归类:比如,有用于珍惜时间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有用于阅读写作: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有用于新生事物: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有用于勤奋学习: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有用于新旧交替: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用于功夫很深: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有用于景象繁荣:春城无处不飞花,春风得意马蹄疾;有用于爱惜粮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有用于处处皆美: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有用于深厚母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有用于气势磅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有用于到处有朋友: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等等。

另外,笔者特别强调的是学生应系统地学习成语。成语是汉语词汇体系中的特殊一族,结构紧凑,表现力强,有的能反映出深刻的思想意义,有的能描绘出鲜明生动形象,有的能表达出复杂曲折的含义。所以,成语要是使用得当的话,可以达到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的表达效果。因此,学好用好成语也会有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

在写作教学中,我们是非常提倡同一语言模因的直接传递即“引用”这种模因传播方式。在此,我们便不能忽略我国一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背诵。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感慨:儿时背诵的散文、诗歌等等语言材料,直到老年也会在大脑中复制出来。而到成年之后我们通过运用交际性、启发性等多种语言教学法所学得的语言材料往往会成正比的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在人的大脑中不再有这样的语言模因。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我们还是非常提倡背诵这一中国传统教学模式的。

(二)同一语言模因的异形传递

同一语言模因的异形传递是指语言模因在其复制传播过程中会出现因语言模因的移植而导致的信息变异现象,复制传播后的语言信息与复制前的语言信息大相径庭。但这些变化并不影响初始信息的复制传播。因为,它复制出来的内容仍然是初始语言模因所要表达的内容。这也是一种以复制信息内容为主的模因。语言模因的这种传播方式也给我们的写作教学带来很多启示。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可以鼓励学生恰当运用同义词、代词、不同的句式、不同的段式和章法来表达相同的语言信息。

写作行文最忌单调,重复。作者在上下文或课文中不同的地方,斟酌使用有细微区别的同义词,可以使文章表意精确、微妙、圆熟。比如《项链》中作者写到:“ 因为在妇女,美丽、丰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她们惟一的资格。“美丽、丰韵、娇媚”这三个词意思相同,用在一起可以互相补充,使内容表达得更充分;又如“由于伤心、悔恨、失望、困苦,她常常整天整天地哭泣。”这里连用“伤心、悔恨、失望、困苦”四个同义词,用来加重语气。

二、形式相同内容各异――模因表现型传播

语言模因在其复制传播过程中还存在另外一种形式,即形式相同而内容却不同的模因表现型传播方式。这种类型的语言模因采用同一的表现形式而复制传播不同的内容。模因表现型传播方式对我们写作教学的启发是很大的。我们要教会学生结合不同的语境,在同一语言形式中嵌入不同的内容,组成新的模因复合体。这是进行写作的一个重要的阶段。它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一)同音异义的横向传播

同音异义的横向传播是指语言模因复制传播过程中保留原来结构,并以同音异义的方式横向传播。通过这种方式使原来词语的意义按照使用者的意图发生变异。这种模因传播的方式虽然在广告的伪成语中常用,但是,在写作教学中,我们也应该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恰当的指导。使学生了解这类成语的变异和使用方法。如:止咳药广告词:咳不容缓(刻不容缓);服装广告词:衣相情愿(一厢情愿);灭害灵广告词:默默无蚊(默默无闻);热水器广告词:随心所浴(随心所欲);摩托车广告词:骑乐无穷(其乐无穷);打印机广告词:不“打”不相识;赛马广告词:乐在“骑”中(乐在其中);味精广告词:“鲜”为人知等等。

第二篇:模因论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模因论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薛冬冬

(伊犁师范学院 中国语言学院 新疆 伊宁 835000)

摘要:模因论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文章以国内外模因论的研究成果为依据,从对传统教学法的态度、教师课堂用语、教学内容的选择、中级阅读课的教学方法四个方面对模因论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作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模因论;对外汉语教学;启示

1The Enlightment of Memetics on TCFL Memetics has provided a new approach to TCFL(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findings at home and abroad,this article has made tentative exploration for TCFL,and there were four aspects talked about:our attitude to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teachers’ talk,selection of teaching contens and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intermediate reading Course.Key words:enlightment;memetics;TCFL

一、模因论简介

模因论是一种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其核心概念是“模因”。“模因”(meme)最早见于查理德·道金斯1976年的著作《自私的基因》中,他类比生物学中的“gene”用“meme”来表示文化基因,他认为文化是进化来的,“模因”是文化选择的单位。继道金斯之后,Blackmore、Heylighen等许多学者积极地论述阐明了模因的含义和规律。并且,近些年模因理论在心理学、社会学、语言教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国内,何自然和何雪林于2003年把“meme”翻译成“模因”并对语言模因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何自然认为“语言本身就是模因,模因主要寓于语言之中。任何字、词、语句、段落乃至篇章,只要通过模仿得到复制和传播,都可以成为模因”。

[1](157)

模因是指文化传播和模仿单位。道金斯认为那些不断得到复制和传播的语言、文化习俗、观念和社会行为等都属于模因。

作者简介:薛冬冬(1990—),女,山东菏泽巨野人,伊犁师范学院中国语言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在读研究生。“进化依赖于复制和创新,同样也依赖于选择”

[2](P70)

。某些模因更易于引起人们的注意,更真实地被人们记住,更易于被传递给别人,而另一些则从来得不到传播。

就语言模因而言,它在其复制、传播过程中,有一些有较强的生命力,得以生存成为强势模因,而有一些则昙花一现既而被人们遗忘,成为弱势模因。语言模因的存亡取决于它的使用频率,即语用功能。那些实用性强,具有生命力,在交际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的词语往往会得到广泛应用,被不断的复制和传播。反之,那些陈旧的,跟不上时代变迁的模因就会逐渐消失。

Heylighen将模因的复制和传播过程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同化。成功的模因应该能“传染”它的宿主,并进入它宿主的记忆里。在进入宿主记忆中之前,宿主首先应该发现(主动或被动)理解和认可这一被呈现的模因。

第二,记忆。“思想或信息模式一旦得以传播和仿制就具有模因性”。

[1](P166)

也就是说,模因必须在记忆中保留一段时间,否则称不上模因。模因在记忆中停留的时间越久,它通过感染宿主而获得生存的机会就会越大。记忆保留的长短跟某个信息的重要性、实用性、重复频率等有关。

第三,表达。保留在记忆中的模因被提取出来,转化为宿主能感知的有形体,这一过程称为“表达”。表达的方式很多,诸如语言、文字、图片、举止等。

第四,传播。模因只有被复制并得以传播才具有生命力,否则就是“死的模因”模因的传播需要借助于载体或媒介。常用的载体有语言、书本、照片、工艺品等。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以汉语为载体,以推广中国文化为目的的学科。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是我们教学的主要内容,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形式之一。根据前文我们知道,语言本身就是一种莫因,语言教学的过程就是模因复制传播的过程,何自然指出“模因论对语言教学,特别是外语教学颇有启发”,所以,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教学可以从模因论中得到一些启示。

[3]

二、模因论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一)传统的教学法不应丢弃

第一,模仿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看似简单而又不可缺少的一环。模因论的核心是模因,模因的核心是模仿,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模因,所以语言的传播要靠模仿。也就是说,语言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模仿的过程。汉语的字、音都有其特点初学者必须要先模仿汉语的语音语调和汉字的书写形式才能为语言表达积累原材料。

第二,背诵作为传统的语言教学手段,随着一些诸如分析性、启发性的教学方法的兴起而被忽视甚至被贬低。但根据模因论的观点,背诵不但不应该被抛弃,反而应该大力提倡。根据模因复制、传播的周期特征,模因在宿主身上停留的越久,就越有可能与宿主融为一体。就语言学习而言,学习者通过背诵的方式把语言材料输入到自己的大脑,再通过反复背诵使语言材料内化在学生的大脑中成为语言模因。在对外汉语教学特别是初级阶段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背诵一些句式、对话或者短篇。但对外汉语教学与国内的英语教学不同,它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即汉语学习者的年龄、学习目的差距较大,上至退休老人下至牙牙学语的孩子,有的以考试为目的,有的纯粹是出于兴趣爱好。青少年的理解能力不及成年人,但记忆能力强,成年人则相反。基于此,我们就需要因材施教,而不能要求全部学生都像未成年人一样大段背诵。

(二)模因论对对外汉语教学内容选择的启示

第一,模因复制和传播过程的选择性要求我们要更加重视对学生学习材料的选择。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既要重视教材的选择也不能忽视教材中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首先,教材选择方面,我们要选择权威出版社最新出版的教材。因为,年代较久的教材往往不能适应新的时代,里面的内容比较陈旧,不适用,没有时尚性,学生不爱学也记不住。其次,对于已选定的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教师要有一定的甄别能力和批判精神,而不是“尽信书”,对于那些已经不合时宜的称谓、词语要改成我们现在常用的。比如,有些学校的教材见面打招呼的对话还是类似“A:你好吗?B:我很好,你呢?A:我也很好”这样的“三段式”。其实,这种“你好吗”的问候方式在日常交际中时不常用的,除非是出现在长时间不见或探望病人的情境中。而学生是不了解这些的,那么教师就要是当地改动一下,变成学生生活中能够用得上的形式。还有的教材中入门汉字个别很难,不仅笔画多,意思也难懂,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酌情删掉或者放到后面的学习内容中去。

第二,语言、模因与文化的密切关系要求我们更加注重文化教学。模因是文化的进化单位,语言是模因复制和传播的载体,三者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模因中的文化因素指我们无论操本族语还是外语,都带有我们收到陶冶的汉文化烙印”。[1]汉语就蕴含了一些汉文化的特征,比如,成语或歇后语就有文化典故,不懂就难以理解和运用。所以,教师在教授语言的同时应该把语言中继承的文化信息也传授给学生,否则学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除了教授中国文化以外,教师也应该积极学习学生的外国文化。“模因的成功取决于三个独立的因素:模因本身的内容、模因适应其他模因的方式,以及外界环境”[2]。模因在一定条件下,如果能够以某种方式强势模因结合,就有利于它们的生存和传播。对于学习者而言,中国文化跟学习者本国的文化相比处于弱势地位,如果教师能够熟练地掌握学习者本国的文化并且在教授中国文化的时候加以对比,那么学习者就比较容易接受。比如,在跟哈萨克斯坦的学生讲中国的农历时,可以对比哈国的历法讲解(哈历每个月都有专称)。

(三)模因论对对外汉语教师课堂用语的启示

身为对外汉语教师,要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模仿是人类的天性,任何信息、观念、物质实体或行为等都有可能被模仿而成为模因。教师是课堂上学生关注的焦点,更得注意自己的言谈、穿着、处理事情的方式等,尤其身为对外汉语教师,我们代表的不仅是自己,是教师队伍,还是中国,是中国文化。对于教师的教姿教态、穿着、处世方式等在此不再赘述,就对外汉语教师的语言使用方面提几点建议:

第一,教师用语力求简洁实用。学生的汉语水平有限(尤其是初级班的学生),教师如果大段大段地讲话,学生不但听不懂,而且会对汉语反感。所以,教师要用学生最易懂的语言,用最少的词表达尽可能多的信息。

第二,课上课下都要跟学生讲标准的普通话。普通话是我国的民族通用语,是各个方言区基本上都能听得懂的语言,也是汉语学习者最实用的语言。而有些对外汉语教师的普通话水平不达标,甚至干脆用方言词汇跟学生交流,这样学生就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一口方言味儿浓重的汉语。所以,身为对外汉语教师,一定要对自己的发音严格要求。

第三,教师所用词语、句子尽量与课上内容相关。模因是在不断的复制、传播过程中产生的,课上所学内容在教师的不断重复中会无形地进入到学生的大脑中,再经过学生的记忆、表达使之成为语言模因。

(四)模因论对对外汉语不同课型教学的启示——以中级阅读课为例

第一,教师应把阅读策略作为模因传授给学习者。阅读课的教学目标在每个阶段都不一样,以中级汉语阅读课为例,它的教学目标是扩大词汇量、掌握句子结构和句子的衔接、语段和篇章结构等,而不是把所有文章的每个字词和句子都弄清楚。所以,掌握正确的阅读策略就至关重要。阅读方式一般分为细读、通读、略读和查读。教师要有意识地把不同的阅读方法作为模因传授给学习者,即在什么情况下该用哪种阅读方法。比如,对于一些表格和票据形式的阅读,我们一般用查读的方法找出需要的信息即可,而不用细读和通读,那样会很浪费时间。

第二,教师应反复纠正学习者不好的阅读习惯。有些学习者在读文章的时候习惯指读和出声读,这样的阅读习惯会影响阅读速度和效果,如果不及时纠正,它会在学习者的意识中变成强势模因。作为汉语教师,我们有责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传授给他们好的学习习惯。

第三,教师应通过句式教学和构词法教学提高学习者猜测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上下文语境猜测文章大意是阅读的重要技能之一,初级阶段我们主要教授字义的猜测,中级阶段在猜测字义的同时我们更注重词义和句意的猜测。

跟拼音文字不同,汉字是象形文字,根据汉字的形体和偏旁基本上就能猜出一个字的意思,所以在字义猜测中我们主要采用偏旁识记的方法。而在教授词汇意义时候,我们应该把汉语的构词方法教给学习者,比如,学了“货架“之后,我们可以列出“鞋架、衣架、书架”等一系列的词,告诉学生这种形式的词属于偏正式,然后再引导学生说出一些其他的偏正式的词语。汉语中有一些独特的句式和固定用法,我们需要把这些句式作为模因传授给学习者,让他们能够举一反三。比如,在学习“把”字句的时候,我们要把“把”所表示的“把受事者提到动词之前,表强调”的意思告诉学习者,并据一些例子让学习者猜测意思(阅读课跟精读课不同,没有必要细讲其用法)。

第四,教师应适当地把文章结构作为模因传授给学习者。在学习者的汉语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就需要了解一些关于篇章结构的知识,从宏观上把握文章的脉络。比如,记叙文一般是按时间顺序写的,主要有“总——分,总——分——总,分——总,流水式”这几种结构形式。在遇到相关的结构的形式时,我们要仔细分析总结,并且在以后的学习中反复强调,强化其在学习者大脑中的模因地位。

模因论使我们认识到,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要在坚持模仿和背诵等传统教学法的同时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主动提高自身素质,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参考文献:

[1]何自然(主编).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2](英)凯特·迪斯汀著:李冬梅,谢朝群译.自私的模因[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4.[3]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4(6).

第三篇:初中语文古诗词对写作教学的启示

初中语文古诗词对写作教学的启示

摘要: 初中语文教学属于九年义务教育的第四学段,它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的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而古诗词教学又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规定,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需要学习的优秀古诗文共240篇,其中小学必须背诵优秀古诗文要求达到80篇,初中必须背诵达到80篇。可是纵观我们的语文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语文老师对古诗词的重要性重视不够,不少教师依旧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走不出传统教学模式的误区,把古诗词教学停留在读读背背的层面上。教师应该把古诗词教学与写作结合起来,追本溯源、激浊扬清、古为今用,将其放到历史的大背景中去,让学生学习、鉴赏,汲取中的丰富营养,厚重写作底蕴,学生才能写出“形神具备、气脉相连、情深意浓”的文章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诗词

写作教学

启示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专门的古诗词教学单元,有“诵读欣赏”专题,此外还有专家学者选编的《古诗文诵读》(初中版)供学生课外延伸阅读,这些都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宝贵资源。学生通过诵读古诗词,能认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增强自己的写作素养,提高写作水平。

1、加强古诗词教学, 能使写作情深意浓

情感是一篇文章的本质所在,文章的根本作用也就在于抒怀言志,表情达意。“诗以言志,歌以咏情”。我国的诗歌从诞生之日起,就奔放出浓烈的感情色彩,作者只有将独具特色、刻骨铭心的情感倾注于文章中,才能激起读者的情感受共鸣,真实地、彻底地打动读者。写作指导往往只是引导学生背范文,摘抄、仿写现代文,致使写作舍本逐末,失去了本真,其实,“流传了一两午年的文章可能总比才传了十年八年的文章有生命力。学习古诗词,与古诗词对话,开阔学生心胸,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情感。这样学生才能缘物生情,由事生情,触景生情,用丰富的情感体验生活,他们的作品才能呈现出博大深厚的情怀。2.充分借助有效资源,创新古诗词教学, 能够增强学生作文语言的魅力,使文章文采斐然

古诗词的意境美是古诗词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它既要通过作品的语言对作品内容及情感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又要立足现实联系学生实际,联系时代,依托整个作品来领悟品味。教师综合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让学生体会古诗词的意境。教师可以让学生抓住意象,并揣摩意象,展开联想与想象的翅膀来进行品味意境,同时要把握主人公的处境,做到这些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学生深刻理解古诗词的内涵,积累写作材料,从而增强文章的语言魅力,让学生的作文语言亮丽起来。古诗词因为语言凝练、含蓄且意蕴丰厚而深受人们喜爱,它具有很强的跳跃性,从而给人们思绪的自由驰骋留下了广阔的空间。要读懂古诗词,必须具备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能力。因此,通过古诗词的教学,可以有效训练并提高学生的联想和想像能力。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梨花比雪,新颖独特。

3、利用古诗词教学,鼓励学生对诗歌进行自我的个性化解读,有益于提高学生的感受力和多元化的思维能力,从而写出形神兼备的文章

“神”乃一篇文章的精神面貌,是一篇文章所流溢出的特有气质。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云:“《沧浪诗话》云:„盛唐诸公,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故其妙处……言有尽而意无穷。‟余谓:北宋以前之词亦复如是,但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鄙人指出„境界‟二字”。

其实,在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将其放在几千年中国写作的大背景中去,让学生学习,引导其赏析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学习《逍遥游》,领略“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这样的磅礴恢宏之气,以及“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飘逸逍遥的风神,就能认识庄子神思飞越、想落天外、出人意表的浪漫情怀。

再看《桃花源记》,作者以“性本受丘山”、“带月荷锄归”、“但道桑麻长”的悠然自得的情韵,创造出了一个开阔、优美、宁静的田园乐土,构绘出一个和谐、恬淡、清新的人间仙境。阅读此文,通过“忘路之远近“、欲穷其林”、“豁然开朗”、“良田美池”、“无论魏晋”,在全文中折射出作者向往世外桃源、陶醉世外桃源的神韵,可谓是引人入胜,意味无穷。

《蒹葭》一诗,诗人注重想象与幻想的运用,从而使客观景物与想象相结合,实与虚相生发,创造奇幻的富有魅力意境。如诗先写秋水茫茫、蒹葭苍苍、露浓霜重的实景,然后写诗人追寻爱人,爱人远在一方,路远途艰,当诗人正感失望之时,“伊人”却恍惚出现在眼前,“宛在水中央”。一个“宛在”却真实道出了诗因思之切而无意中出现的幻觉。也正是这种幻觉笼罩全文,呈现出一种飘忽不定、若有若无的“神韵”,呈现出“伊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清丽脱俗、若隐若现的朦胧之美,此诗才被历代誉为情深景真、风神摇曳的好事。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古诗词教学中,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元解读,同时还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当然,我们要注意把握诗歌内容的价值取向。例如在我在教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分析到“左牵黄,右擎苍”“亲射虎、看孙郎”,很多学生质疑一个打猎射虎的人根本不该称为英雄!当出现这个观点时我没有责怪学生,因为我考虑到他们是新世纪的学生,他们能够有环境保护意识,很值得教师高兴,所以我还表扬他们敢于大胆质疑。当然我也趁机对他们加以引导,让他们关注诗词中的主旨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中所体现出反击敌人的豪情壮志,这才是本诗的关键。至于装备,射虎仅仅是诗人描绘主人公英姿勃发的壮士形象。经过我这么一引导,既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又让学生回归文本,正确掌握了诗歌的价值取向,避免了走入文章的价值误区,培养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与古人对话、与古代文学作品对话,接受中国传统写作文化的熏陶与浸润,学生的文章必能容光焕发、神采奕奕。

古诗文,积淀几千年的民族文化,是中国的历史缩影、文化瑰宝。其中的民族精神、文化思想、写作经验、语言艺术等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正视古诗文的作用,把中学语文写作教学放到历史的大背景中去,引导学生学习鉴赏,汲取丰富的营养。这样学生不仅仅能写成引起争议的古文(诸如《吊屈原赋》),也更能写出更具时代价值、时代精神、时代特色的现代文。做到真正的通古贯今。教师通过古诗词的教学,触动学生内心深处那根敏感的神经,让学生感悟到生活对写作的重要性,从而引导学生的生活,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逐步使学生掌握反映五彩缤纷的生活的本领。

第四篇:美国的有关学习方式对我国教学发展的启示范文

美国的有关学习方式对我国教学发展的启示

周立苹

(宁晋县百尺口中学 ,河北,邢台,055550)

摘要: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代教学理念,通过对美国学生的学习方式的研究,我们可以取之长处------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注重启发学生思考,着力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并为此要改革我国现有的应试教育及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行为观念。

关键词: 美国;教育方式;启示

1999年6月,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做出了有关“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并为此也进行了有关的新课程改革。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们,大多是“穿新鞋,走老路”,因此,素质教育的实施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收获进展相当慢。今年暑假,我们宁晋县为了进一步推行素质教育,落实新课程改革,进行了2005年新课程骨干教师培训,这次培训对我及其他参训教师的震动都很大。真有点“茅塞顿开”的感觉。尤其是关于中美学习方式的差异,我非常感兴趣。在培训完毕以后,为此,在这方面,我又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下面发表一下我本人在这方面的拙见。

首先,让我们先看下面的两份报告:

1979年6月,中国曾派出一个访问团去美国考察初等教育,回国后,访问团写了一份三万字的报告,报告这样叙述了访问团的见闻:美国学生无论品德优劣,能力高低,无不趾高气扬,踌躇满志,大有“我因我之为而不同凡响”之意味,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字不识一斗,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音体美活动无不如火如荼,而数理化则乏人问津,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学生或挤眉弄眼,或谈天说地,或提出千奇百怪的问题。由此,访问团得出下面的结论----美国的初等教育已经病入膏肓,可以这么预言,再用20年的时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和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

有意思的是,恰在同一年,作为互访,美感也派了一个考察团来中国,他们看了中国几所学校后,也写下了自己的报告:“中国的学生上课时喜欢把手端放胸前,除非老师发问,举起右手,否则不轻易改变;中国的学生喜欢早起,七点钟之前,在中国的大街上见到最多的是学生。中国学生有一种作业叫家庭作业。竟是学校作业在家庭的延续,中国把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称为最优秀的学生„„”。在结论中,美国考察团这样写道:“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最守规矩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同年级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可以预测,再用20年的时间,中国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地甩在后面。” 25年过去了,可历史给中美两个考察团开了一个玩笑。“病入膏肓”的美国教育制度培养了4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197位知识型的亿万富翁,而中国还没有哪一所学校能培养出一名这样的人才。问题究竟在哪?下面再让我们看一下中美在教育观上的不同,也许你会受到一些新的启发:

1.美国学生受教育方式是“放羊”,轻松得要命,因此,他们大多数喜欢异想天开,想象力丰富,中国学生受教育方式是“填鸭”,辛苦得很,题海战术他们不怕,怕就怕那种“脑筋急转弯”的问题,因为大多数时候,他们确实转不过弯来。

2.美国学生的课程是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学科课程和实践课程相结合,因此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使教育和生活实际相结合;中

1国学生的课程是以中高考为指挥棒,考什么,学什么。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于读“圣贤书”。但中国的学生,读到高中,课外阅读量平均不超过200本,而美国自克林顿总统起,就开始了全民阅读计划,平均每人每年读书要达50本。

3. 中国学生的作业常是把“×××背下来”、“把„写x遍”,美国学生的作业是“写一个关于„的报告”、“怎样计划一次活动”

4.美国学生的父母对他们说:“亲爱的,你已经长成为一个男子汉,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主了!不要老是依赖我们给你提供意见。”中国学生的父母对他们吼道:“放肆,翅膀硬了是不是?敢把我的话当耳边风了!”

5.美国的教师把善于张扬自己天赋的学生看作是天才;中国的教师把分数高的学生看作是得意门生。

通过对比,我们不会再惊讶两份报告的结果,而惊讶的是不同的教育观所产生的不同的教育功能。通过比较,我们也可以看出,美国教育也存在着许多弊端,如为发展学生个性而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以至于有的学生读、写、算基础能力很差,但是,美国教育的最大优点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注重启发学生思考,着力培养其创新能力。他们重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重视自我学习能力的获得,重视实践能力的掌握,注意在教育中个性的张扬。所有这些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复合人才,因此,这也是美国科技遥遥领先的原因之一。

其实,美国重视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始于20世纪50年代,源于前苏联卫星上天,使美国意识到科技和军事优势受到威胁,应奋起直追,以改变当时美国的科技落后状态,他们采取的主要措施就是教育改革,开始对创新人才、复合人才的培养,并在80年代基础教育改革

1思维技法课中,把中小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纳入课程结构中,为此还开设了三门相关课程:○

2创新技法课○3创造活动课。目的在于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进行独立性、创造性、○

想象性发展。现在美国部分学校又开创了“未来教育”课,其内容涉及宇宙和航空、通讯联络、能源开发等新的科学技术,引导学生“推测未来”,进而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他们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各种能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展,中国不缺少高分低能的知识分子,而是缺少一批独立的创新人才、复合人才,而这些创新人才的培养,以至于未来民族的命运,就掌握在今天的教育者手中。很明显,传统的教育很难完成这一使命,只有发展新的教育观念,那么在中国,怎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呢?吸取美国的教育精华,再结合我国的教育现状,我认为应从以下两个大方面对传统教育进行改革。

一、改革现有的教育评价模式

作为基础教育,对于知识能力的目标,没有合适的评价,行政管理部门为了检测教学质量,只好利用调研测试的办法,于是新的应试教育产生,学校评价教师也只有把测试作为考核教师的一个重要依据,为了考好,迫于竞争、就业压力,教育者只有把这种压力传递到学生身上,中高考成为教学的“指挥棒”,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课堂教学也是侧重知识传授的“填鸭式”教学。国家一再要求减负,但学生的书包却越来越重,整天在题海中被搞得晕头转向,精疲力尽,一个个充满生机和想象力的孩子,但在教师“工厂”里,“大规模,流水线,标准件”式的教育下,随着年级的升高,不管他有多少棱角,都将被磨去渐渐成为“听话的解题机器”。因此,学生应该培养的兴趣、爱好,应有的社会实践能力,都被压缩到很小的空间,学生们又谈何创新能力和独立实践的能力。

教师要做教育家,但教育行政领导更应该为教师们的教育行为导好航,那么就应改革现有的教育评价体系。

首先,应建立能促进学校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以学校自评为主,教育行政部门、学生、家长、社会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学校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反馈,有利于形成正确的教

育质量观,打破长期以升学率作为评定学校办学水平唯一标准的做法,进而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

其次,也应建立能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激发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建立以教师为主,校长、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这样才能扭转教师们视自己的教学成绩为上帝的行为导向。

最后,要不断改革并完善考试与招生制度。初中毕业考试应为: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定;高中招生应采取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学生成长记录。同时,要改革高等教育的招生制度,实行达标考试,执行宽进严出的改革, 借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经验,学生毕业参加各专业的全国统一考试。并且适当拉开名牌大学和普通高校分数,学生修完规定学分可随时毕业。

以上这些举措,势必从根本上给应试教育釜底抽薪,素质教育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得以实施,这样才能保证素质教育这艘船正确航行,才能使受教育者的本质潜能得以挖掘,中国不是没有“比尔·盖茨”,中国也不是没有“诺贝尔”,中国缺少的是正确的教育评价体系。

二、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行为观念

1. 转变目的观

传统教学注重静态的课本知识的传授,重视知识的继承与机械复制,分数第一、智育第一。新教学观强调以人为对象,以人自身发展为目的,把学生看成能动的主体,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体现时代要求,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还培养学生有健康的身心和生活方式,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转变学生观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着教师转,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于被动的去做,学习的主动性丧失,这种教学与应试教育相契合,严重阻滞了学习者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创造精神的培养,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方式上进行变革,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注重课程探究的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把教学目标定位于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本身,教师只是起帮助指导、督促和组织的作用。这是培养其创造思维的重要过程。

3.转变教材观

传统的教学,教师往往从功利出发,将教学的唯一目的定位于“应试”,它必然走向一种视教材为“圣经”,视教学为“颂经”,视自己为“圣上”,视学生为“臣民”的误区。于是,教材文本的解决在于“教参”,在于“教案”,在于教师,唯独不在教学的主体---学生,学生的义务在于配合教师们执行教学任务的完成,在于顺从教师施展权威,长此以往,一个人的悟性、灵性、创造性焉能不枯竭殆尽?

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是一种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材特点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和知识、经验、体验都成为教学中的课程资源,使教学的过程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和转化的过程。使教材内容生活化,唤起学生对人与自然互相依存关系的体验,这样的教学,既立足于教材,又超越了教材。从微观的角度讲,“用教材教”意味着引领学生与教材文本对话并从中吸取营养,是用“授之以渔”为指导思想,是一种方向的引领,是一种空间的拓展。

4.转变发展观

让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让每个学生及其每个方面都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原来“加工厂”般的学生生产模式不符合学生实际,且压抑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因此,成功的教育要求教师去关注、去研究学生的差异,要根据学生千差万别的自然本性,因材施教,进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特别关注一些“异想天开”的学生,他们其实最具有发展前途,人类

历史上,许多伟大的科学发现和科学发明都来自科学家的突发奇想和“异想天开”,小瓦特正是有了“为什么开水能把壶盖顶起来”的突发奇想,才有了后来蒸汽时代的到来,莱特兄弟正是有了“人能否能长上翅膀,像鸟一样在天空中飞翔”的“异想天开”,才有了今日人类遨游天空的现实,因此,现代教育观要求,应加倍关注学生的幻想和标新立异,要相信,人人有才,人无全才,张扬个性,终成人才。教师要以欣赏的目光,要学会倾听并适时有效的加以引导,也许,中国学子的创新之泉,也会汩汩而出。

5.改变对学生的评价观

传统的对学生的评价方法偏重定量和结果,轻视定性和过程。在评价维度上,偏重知识和智力发展水平,轻视学生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状况,在评价的功能上,偏重甄别和选拔,而轻视学习者的可持续发展,在评价主体上,教师和学校是主宰,通常是自上而下的单向定优劣。

在现代教育的评价上,创新教育要变分数至上为重点评价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建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创新为导向的多元化的评价观念和体系,它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和发展。它评价的主体不只是教师,还包括学生、家长,使评价成为教师、管理者、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活动,突出评价的激励、教育和促进全面发展的功能:诸如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发明创造等方面。评价的方式也要多样化,不仅要重视量的评价,也要注重质的评价,如现在我国流行的成长记录袋。它是评价学生进步过程、努力程度、反省能力及最终发展水平的理想方式;还有现在新课程评价所倡导的表现性评价,它不仅将综合思考和问题解决联系起来,而是让学生在合作中解决真实性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有在《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提出改革方案和构想所指出的:初中毕业分为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定;高中招生采取“坚持充分展示,多元评价,择优录取和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的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以上这些,都能给学生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同时,给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培养创新精神提供了宽松的条件。

最后,我要说,好的教育是相对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育是生命的火炬,是智慧的桥梁,是通向文明的阶梯,未来国力的竞争就是今天教育的竞争。因此,培养创新人才和进行科技创新已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同时也是我们教育者的最大使命。

参考文献:

1.陈旭远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2.胡明根影响教师的100个经典教育案例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4年

3.马秀霞美国中小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河北教育管理2003(3)

4.邓涛新课程与教师素质发展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第五篇: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写作教学的启示

语文教学一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写作教学又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最能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两大性质,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较为综合性、全面性的教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衡量学生掌握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尺。况且,教师作文教学水平的高低会对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以及写作水平的高低产生重要影响,也会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起到了非常特殊的作用。在新课改之后,写作教学中仍旧出现了一些弊病,比如:课堂教学模式没能从本质上进行改变,教师的教比学生的学更为主动;课本材料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实践的重要程度,课本与教师在学生知识来源途径中占着重要比重;语文写作教学并不能很好地融于生活,学生的潜力不能得到很好的诱导激发等等。所以,现代语文写作教学应当把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作为语文写作教育的指导理论。

一、生活教育理论的特征

1.全面性

首先,生活教育理论不仅涉及到了学校,也联系了社会生活――认为学校的教育一定要与社会相互联系,学校不能关起校门来搞教育,这样学生的知识不适用于社会,将来出到社会还得重头再学。此外,如果教学内容、教学工具脱离了生活,那学生就是在学书,教师只是在教书。在“生活即教育”的原则下,书是有地位的,过什么生活就用什么书。其次,生活不仅强调了教学,更强调了做。不仅学生要“做”,教师也要“做”。在做上教是教师,在做上学是学生。再者,在角色上,教师和学生没有严格的区别,老翁可以做学生,幼童也可以做教师。最后,在教学对象上,任何人都可以接受教育的平等机会。

2.现实性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经过多年时间的出来的理论,并且是根据中国的教育状况,不断进行完善提出来的。他与杜威的教育理论是不同的。杜威的教育理论到后期仍然会有变化,原因在于他提出理论是并不像陶行知先生一样把理论根植于现实。生活教育理论在今天仍旧在教育领域中长盛不衰,就是因为它适用于中国的教育状况。

3.延展性

从横向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蕴含了各个方面的内容,即全面性。从纵向看,它促进了国家现代化、民族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的全程教育,它“贯穿于人的生命的全过程,而不是只在某一个年龄段接受教育”,同时也诠释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长远发展的过程。生活教育理论是立足于时代,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着眼于现代化二提出的全程教育理论。现在我们正处于信息技术时代,中国社会高速发展,信息量爆炸式地增加,时代的需要要求国民必须贯彻终身教育理论,并且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真人”,进行全面教育。

4.中国性

生活教育理论是针对中国的国情制定的教育理论,是在中国土地上经过实践取得的果实。首先,他坚决反对脱离民众生活的传统教育和洋化教育,从中国的教育实际出发,走带着中国性质的办学道路。其次,在教学内容上,选择了与大众生活联系紧密、具有乡土气息的材料,同时也重视生活教育历史上的联系,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最后,在教学体制和教学方法上,针对本国国情进行改革。

二、生活教育理论对写作教育的启示

1.写作的综合性

语文的性质有两个:一是工具性,二是人文性。这就要求在写作教学中不能仅仅培养学生的写作内容和写作技巧,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意在培养学生学习的全面性,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知识与能力;二是方法与过程;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只有达到这三方面的统一,才能让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创造力。生活教育理论中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决定了更加综合的写作教学内容、写作教学程序进入到课堂中去。“教学做合一”更是全方位地给学生、教师乃至学校、社会做了要求:学校不能关门教学,学校教育的大门要对社会开放;社会也不能脱离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的发展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2.写作的实践性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语文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语文源于生活,生活强调实践,由此,语文重视实践,语文写作更重视实践。尝过糖才能写出甜蜜蜜的滋味;烫了手才能在写作中表达出热乎乎的感受;吃过黄连才能用文字说出“苦不堪言”。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去写,在实践后写,写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感受、真实的自然与真实的我。生活教育理论的三个方面都阐释了社会生活实践对写作教学的重要作用,写作源于生活,生活指导写作。

3.写作的拓展性

(1)写作主题要与时俱进

写作的主体不能再局限于小部分,在现代生活中,出现了越来越多新的内容,要想学生的思想紧跟时代,要培养学生在新时代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写作的主题必须紧跟时代。“社会即学校”表达出了什么样的社会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学校教育。

(2)写作内容要与现代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将语文写作延伸到生活中去,学生观察到什么样的生活,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对此有什么样的看法,都可以通过文字表达出来。

(3)写作教学方法遵循科学发展观

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要坚持为学生谋求发展的理念,在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统筹兼顾整个课堂及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4.写作的民族性

写作要学会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总书记曾说道:“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13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文字是具有记录功能的,学生在学习写作时,将传统文化的精华添加到文字中去,不仅为文章增添色彩,还能是文化得到传播,同时也能提升自我的内在道德修养。

三、写作教育的实施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教育理论是与实际相结合的,注重教学的实践性。这一理论在探索适合我国情况的新教学原理中逐步形成的,是紧密结合我国社会实际而创立的新教学论。语文写作教学要与现实生活、社会文化相结合,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想做到这些,应当从以下几个进行思考:

1.教师与学生

首先,作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有自身的威严,有让学生信服的特长。写作课程本是相对枯燥乏味一些的,语文教师要想让学生真正信服自己,在自己的写作教学课堂上认真学习,首先要对自身的写作能力进行加强。教师让学生信服的方面可以有很多,比如说自己在词赋方面非常厉害,在写作教学课堂上讲解作文时加上古诗词的引用,不仅能让学生学会在作文中运用诗词,也可以让学生知道这位教师在写作方面也有一处厉害的地方,让他们心甘情愿地跟着教师学习。其次,在课堂里,最忌刻意模仿别人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心理活动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不管使用何种方法,都要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教师在授课时不要将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混淆。在大部分课堂上,由于自学能力较强的学生占小部分,大多数学生还是比较依赖教师,在课堂上也不愿意过多的发表自己的看法,所以教师的教学应当是启发式的授课。比如在评讲作文时,教师要带头发表言论,但与学生不同的是,教师应该是总结这次的写作情况,整理出一些好的段落或句子进行表扬,然后随机抽取一些文章投影到大屏幕上,让学生阅读后进行点评。由于班级人数较多,学生点评应当分小组进行,每个小组每次回答的同学不能相同。有些学生不愿意讲或者不懂表达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哪些方面进行回答。写作不仅仅注重书面形式,也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师的引导主要和自己总结时相关,比如说,我给一群刚接触议论文的学生上课,我的作文讲评课的主要目的是归纳议论文的写作格式,那么,在学生评论时,我会将引导的方向导向作文应如何突出中心论点,如何将议论文三要素都在文章中完整表达等等。最后,在学生写作上,不能依赖教材和参考作文,要倡导学生逐渐脱离教材,脱离参考作文,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我认为,初写作文的学生,可以仿写、改写,可以给他们一些框架,让他们运用自己的知识把这个框架充实。但是不管是记叙文和议论文,最终都需要融入作者的情感才能写好。填鸭式的教育经历的几十年,要想一步到位将课堂还给学生是不可能的,教师只能一步一步地放手,每走一步都要多思考,多总结,这不仅是学生要教学做合一,教师也要做到教学做合一。

2.教育与实践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很多人都提到要实践,就要带领学生到户外去进行实践。写作是长期的事情,而学生并不可能长期在户外实践。实践应当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学生日常生活的经验,包括学生的平时生活、心理活动等方面,二是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更多外面世界的状态,比如学生阅读的环球时报、半月谈等等。这些都是活的东西,要“拿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通过这两方面的实践,学生可以进行思考,产生自己的想法。学生要进行真正的实践应当放在假期,可以就近组织一些活动,如参加户外运动,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这些实践类型的活动可以让学生摆脱教材,摆脱教师对学生思维的禁锢,丰富了课外知识,同时也为写作积累了材料。通过实践,教师应该让学生写下自己的心情,再组织学生在教师进行交流、互评,此时教师就起到了激发学生潜力、鼓励学生的作用,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来,每个学生的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与思想,整个班级几十位学生,大家一起分享讨论,就有了几十种不同的思想与感受。教师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用一些动态的、不断变化的思想来指导学生的写作教学。

3.教学与文化

语文教学实际上也是文化传播的一种方式,写作不仅能记录文化,而且以文字表达的传播更为持久。对于学校,不仅需要完善图书馆,更要利用好图书馆。如今许多学校都在校园里建了图书馆,但这些图书馆的藏书量都是较为缺乏,学生平时也没有时间、或者不愿意到图书馆借书看,所以图书馆也是一个摆设。学校应该开设语文阅读写作课。所谓阅读写作课,就是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入图书馆阅读,并摘录好词好句加进自己的文章中,或者让学生写一些读后感,这些事情并不能强迫学生去做,要引导他们在阅读的同时养成提笔写字的习惯。这也是一个限时训练,不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琢磨写什么,怎么写,写完之后,集体坐在一起相互点评相互讨论。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一种习惯。

语文的性质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所以语文写作的学习离不开书本、著作、同时也不能脱离社会实践和文化生活,写作是一项综合性的训练,“它关系到整个人的塑造,包括思维、想象、情感、人格、个性的培养。”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同时也要响应总书记的号召,对待教育,要有“双创”精神,即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重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使之既能劳力又能劳心,是我们所要求的创造性人才的基本素质,也是今天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所在。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

下载模因复制传播方式对师范生写作教学的启示[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模因复制传播方式对师范生写作教学的启示[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