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年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 专题12 名著导读、经典文化研读 红楼梦的悲剧世界
主标题:《红楼梦》的悲剧世界
副标题:以爱情悲剧为主线的《红楼梦》,也是理想的悲剧、社会的悲剧!关键词:名著,小说,主题,探究 难度:3 重要程度:3 内容:
《红楼梦》是一部悲剧,是一部以爱情悲剧为主线,而反映作者理想失落的理想的悲剧,同时也是一部社会的悲剧。
1、爱情的悲剧——“悲金悼玉”。作者塑造了一个木石前盟,但金玉良缘破坏了木石前盟,而最后金玉良缘也成了一个悲剧。
2、理想的悲剧——“千红同悲”。《红楼梦》在反映爱情的悲剧的同时,又反映了理想失落的悲剧。
A、作者在小说中描写了一群品貌兼优的女子,有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十二位,又有副册中的十二位,每一个都是作者理想中的人物。
B、作者在小说中对女子的价值给了很高的评价。他借贾宝玉之口说女子的“行止见识,皆出我之上”“负天恩祖德父兄教育之恩,都不要紧,只是闺阁中的女子不能负”
C、作者用男性的卑劣来衬托女性的纯洁与伟大。“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然而他们要么被封建社会毁灭,要么被异化。
D、我们还可以从书名,和一些细节看出,如太虚幻境中幻警仙子给宝玉喝的酒(万艳同悲),饮的茶(千红一窟)。
作者的书斋叫“悼红轩”,小说主要人物,如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意思就是“原应叹息”,从这些取名表现了作者对女子的同情与叹息。
他感到人生理想的幻灭,最后林黛玉死去,失去了他生命的支柱,宝玉内心更加痛苦,无法解脱,出家而去。
3、社会的悲剧。
《红楼梦》在反映爱情和理想悲剧的同时也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没落,小说以贾府衰落为主线,同时写了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衰落。
从贾府以及四大家族的没落,反映了封建社会家族没落的必然性。而通过家族的没落,反映的是封建社会的剥削制度,反映的是对下层人民的剥削,从更深广的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悲剧。
小说以宝黛的悲剧为主线,反映了广阔的社会背景,描绘了向生活一样复杂的社会现实。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丑恶和腐败,封建地主的残酷和虚伪。歌颂了青年男女春节的爱情,一切美好的东西度被毁灭了,而丑恶的却依然存在,这是一个理想的悲剧,同时也是一个社会的悲剧。
第二篇:2016年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 专题12 名著导读、经典文化研读《红楼梦》悲剧的多重意义
主标题:《红楼梦》悲剧的多重意义
副标题:从《红楼梦》的悲剧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现实、文化、人生等怎样的批判、反思与探索呢?
关键词:名著,小说,主题,意义,探究 难度:2 重要程度:3 内容:
古今中外许多美学家对悲剧的论述,总是具备这样一个基本特征:从幸福到苦难,从追求到幻灭,从有价值到毁灭。根据悲剧的这一基本特征,一部《红楼梦》,我们可以看出其悲剧性具有三重意义。即从写作题材的表层意义看,全书是通过贾府兴衰过程及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来写时代悲剧;从写作题材的深层意义看,是通过几个女子的毁灭过程来写文化悲剧;从写作题材的象征意义看,是通过由好到了、由色到空的变迁过程来写人生悲剧。下面具体谈谈悲剧的三重意义。
一、时代悲剧:如果说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清王朝思想钳制造成的精神悲剧的话,那么,曹雪芹通过封建贵族世家盛衰的描写,则较全面地表现了清王朝腐朽没落造成的时代悲剧。
纵观《红楼梦》全书,我们可以得出几点认识——
荒淫,是贾府这个贵族世家衰败的原因之一。一方面,贾府上下的男人大都生活腐败,道德沦丧,荒淫在这个贵族世家被视为平常之事。贾珍的公媳乱伦,贾琏的“包二奶”,贾赦对鸳鸯的企图,甚至连王煦凤与侄辈贾蓉也有染,等等这些,正应证了老仆人焦大的那句“爬灰的爬灰,养小叔的养小叔”的话。另一方面,由荒淫所引起的人事纠纷、甚至恶毒的残杀,更是不断地动摇着这座封建大厦。虽然也有不少清白的女儿家门努力地在这罪恶的泥潭里挣扎反抗,但最终也都与这腐朽的家族同归于尽,几乎没能有一个落得好下场的。奢侈,是这个贵族之家衰败的原因之二。且不说那些名目繁多的美器珍玩如何填满这个家族的每个角落,也不说那些精心烹调的美味珍馐如何充塞这个家庭的每个盛筵,单就秦可卿之丧事与贾元春之省亲,那奢华靡费程度就够惊人的了。虽然凤姐、探春等人在最后已感到家庭经济危机的来临,但这时谁也无法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了。
“一代不如一代”,更是这个贵族之家的致命伤。贾敬访道,贾赦淫乐,贾政的迂腐无能、头脑古板,贾珍、贾琏、贾蓉等纨绔子弟个个沉湎酒色,毫无廉耻,诸如此类,大观园中比比皆是。家族的种种腐朽已无可救药,唯一较有灵性的贾宝玉也只能痛苦地呼吸着这令人窒息的悲凉之雾。而他与封建传统的不相容必然导致宝黛爱情的悲剧结局,在这个时代不容纳他们,他们也不屈从时代的悲剧冲突中,随着腐朽力量的由盛转衰,新生力量也落了个由萌芽到夭折的结局。这是《红楼梦》告诉我们的那个时代的悲剧,人人概莫能外。由此看来,在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腐朽”有可能萌发“新生”,却不可能催化“新生”,相反,当“腐朽”势力还相当强大时,还会扼杀“新生”。可以说,《红楼梦》的家庭婚姻生活正是从这一角度折射出时代的悲剧。纵观中国历史,正是在上层社会蔓延的种种腐败现象,抑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当时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以至导致国力的衰微、王朝的没落。从这个意义上说,贾府的悲剧正是时代悲剧的一面镜。
二、文化悲剧:通过作品的深层意义,可以看到《红楼梦》中并非所有悲剧都是恶人作梗或对前途的迷惘。而归根结底是几千年积淀凝固下来的正统文化的深层结构造成的性格悲剧。伦理型的中国传统文化将人推崇到很高的地位,如“天人合一”,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人”意识,并非西方文艺复兴时提出的尊重个人价值和个人的自由发展,而是强调个人对宗族和国家的义务。这种缺乏个性意识的“人学”就难免造成了逆来顺受、自我压缩的人格,造成了不冷不热、不生不死的生存状态。我们从书中几个女子的毁灭看到了这一点。迎春,很善良,但也很懦弱。从乳母偷她的螺金凤这件事及她的态度就可见出她逆来顺受的性格,这种性格往往使自己对让别人占便宜的容忍度增加,对受别人摆布、控制和欺负的敏感度降低。而且,还往往会纵容与姑息不合理的事情。结果是迎春成了封建包办婚姻的牺牲品,沦为其父贾赦偿还债务的替罪羊,自己的不幸,至死也不觉悟。可见,迎春之不幸,多由于性格。
再看黛玉的悲剧,难道完全是外力与环境造成的?其实不然,人们往往看到她秉承优秀传统而生的一面,却没有看到她深具传统文化性格而死的一面。由于传统文化个性意识的缺乏,在传统文学中往往表现为人的依附性,即一个弱者的主体性往往必须依附在家庭、父母或一个强者身上。在灵魂深处,她已被这种依附性折腾得精疲力尽,她时刻感到失去依附的痛苦、离家的凄凉甚至生的绝望。于是她的病日益加重,以致心力交瘁,在爱情尚未毁灭之前,她的生命却已走到尽头。所以说,黛玉爱情的毁灭,既是无情世道的他毁,也是悲剧性格的自毁。
关于薛宝钗的悲剧,一般认为是一个努力迎合时代的人竟也不为世道所容,所以是社会悲剧。但从文化角度看,她也是封建文化之树上一颗必然的苦果。封建文化要求每个“个体”去做的事最好不要去符合心中的欲望,这样才会获得社会的好评。薛宝钗就是这种自觉不自觉地追求着这种做人理想的其中一个。爱情上、才学上、生活上,宝钗已被封建文化磨去了自己应有的个性锋芒;自己对所爱的人与物不敢有太强烈的追求,而对自己不喜欢的人与事也不敢断然决裂,生命处于一种不生不死的浑沌状态。这种自我压缩使她的生命过早地枯萎了。我们从这一形象的毁灭过程,可以看到封建文化深层意识是如何蚕食人的灵魂与消磨人的个性。曹雪芹这种历史沉郁中的文学的思考,的确是一种民族精神的觉醒。
三、人生悲剧:时代悲剧侧重从横断面去解剖当时社会,文化悲剧侧重从纵深处去反思民族的文化,而人生悲剧则是从哲学上去思考生命的本质。《红楼梦》一书的出现,打破了中国古代小说几乎不思考有关个人的存在等基本哲学问题,这也是《红楼梦》能跨越时空的思想魅力。
“人之生也,与忧俱在。”生命的欢乐往往是在痛苦的追求之中才实现。这种痛苦的程度与知识同步增长。以宝玉为例,开始宝玉并不惧怕生活,而是正视生活,对生活以及自身在生活中具体的存在价值、存在目的还抱着一种较为积极的态度。然而,“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在现世中,他总是深深感到:不但事物无常,人生易老,就是感情也不能永久保存。于是陷于失望之深渊,遂悟宇宙人生之真相,终于抛下一切远离尘嚣,这是他对生命的个体价值与人生理想的沉思后的毅然抉择。人生总是这样,总是不美满,总是有所欠缺,而生命原是要不断地受伤和不断复原,这是人人概莫能外的悲剧。
以上是从宝玉的形象来看人生悲剧的意义。从整部作品看,也笼罩着一层由好到了、由色到空的感伤色彩,这侧重表现在许多曲、词的咏叹之中。如“多情公子空牵连”,“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风流灵巧招人怨”,“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等等,都体现为美的毁灭。人生有如此多的缺陷,当我们超越题材的表层意义来体会时,便会感到这种缺陷的揭示能激发人们更加珍惜时光,执着现世,具有强烈的劝世作用,当然,倘若消极对待的话,就会走向丧失意志,悲观厌世的另一端。作品似乎在告诉人们必须作出正确的选择。话又说回来,在那样一个悲剧的大时代里,作为凡夫俗子的大观园里的儿女们,无论怎样选择,又能有什么好的结局呢?
见者真故知者深,由于曹雪芹深刻体验到人世的痛苦和人生之“大哀”,故能将这种痛苦提升到一种人类痛苦的高度加以艺术概括和表现。必须指出,这种悲剧感是不同于儒家的忧患意识的,儒家的忧患意识来源于群体意识中产生出来的责任心和义务感,而曹雪芹更直接的是与庄子的思想相通,他对人生之忧远胜于对家国之忧。因此,这种人生悲剧感也远比屈原、杜甫的“离忧”更具深沉特质、更具普遍的人生内涵。从《红楼梦》的三重悲剧中,我们可以看出曹雪芹对现实、文化、人生的批判、反思与探索精神。然而他毕竟是生活在封建社会中,与旧的、传统的、落后的东西也还是有丝丝缕缕的联系,于是批判现实与希望中兴,意识中反传统与潜意识中维护传统,出世与入世,便成了对应着三重悲剧的三对矛盾。
第三篇:2016年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 专题12 名著导读、经典文化研读《红楼梦》的人物命名艺术
主标题:《红楼梦》的人物命名艺术
副标题:探究《红楼梦》的人物命名艺术,可以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哟!关键词:名著,小说,人物,命名艺术,赏析 难度:1 重要程度:1 内容:
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为全书情节展开作了必要的交代。欣赏《林黛玉进贾府》,不能不熟知贾府的众多人物及其错综复杂的关系。而从贾府上上下下的人物姓名中,我们可以窥见曹雪芹命名艺术的高超卓绝。正所谓以小见大,因微知著,《红楼梦》的思想主题得到深刻揭示。
第一代人物,即贾府的宗祖,分别是宁国公贾演、荣国公贾源,他们在书中仅仅是出一出场,亮一亮相,并没有什么实际的行动。他们都以“水”命名,似可看成贾府后继的源流,他们更希望贾府能够像悠悠流水永世流淌,贾氏宗族的尊贵显赫长盛不衰。
第二代人物,即承上启下的贾代化和贾代善,他们都以“人”(仁)命名。贾代化似乎只是一个摆设,没有什么实际的威权。贾代善虽亦复是,但其化身贾母则确确实实是贾府的太上皇。她执掌生杀予夺的权柄,肆无忌惮地行使至高无上的权威,维系贾家的“风流富贵”,顺者昌,逆者亡,就连外孙女林黛玉也成了她棒下的冤魂。而具有强烈讽刺意味的是,这个贾府的冷面慈禧居然面罩温情脉脉的面纱,其实眼睛闪烁着刺人心骨的寒冷光芒,毒恶的人以慈眉善目的形象出现,一星唾沫即可毙人却口吐莲花以“仁”加身,借“仁”义之名而行罪恶之实,那就更令人惊惧万分、防不胜防了。贾府的多少奴仆猝然蒸发,死于非命,他们或许至死也不明白个中原委。
第三代人物,即贾敷、贾敬、贾赦、贾政、贾敏之属。他们都以“文”命名,文质彬彬,貌似儒雅善厚。贾敷、贾敬述之文字较淡较少,差不多是过眼烟云。贾敏为女流,又远嫁异乡,贾府的重要事务八竿子打不着,就是和一般的事务亦几无相干。而贾赦、贾政倒是名副其实的掌门人、双煞星。不过,贾赦袭了官,为人也“中正”,那只是一种假相,是典型的披着羊皮的狼。他在府上一手遮天,呼风唤雨,就连邢夫人也惟命是从。他穷凶极恶,痛骂儿子贾琏,“没天理的囚攘的”,肮脏言语,不堪入耳,哪有半点斯文?更有甚者,他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不管上了年纪,不管“耽误了人家的女孩子”,“官儿也不好生做”,硬是看上贾母屋里的鸳鸯,意欲逼娶,并放狂言,“我要他不来,以后谁敢收他?”“凭他嫁到了谁家,也难出我的手心”。只把贾母气得浑身打战,七窍生烟。
若论这一代的顶梁柱当推贾政。贾政官至员外郎,“不惯于俗务”,沉溺官场,玩弄权术,全力支撑贾府豪华的金玉殿堂。其儒雅之态悉数外露,骨子里却注满恶毒之水。听说金钏是受宝玉羞辱而跳井,不管三七二十一,叫小厮们一通乱打,意犹未尽,自己操起大板又痛下杀手,并称“不如趁今日结果了他的狗命,以绝将来之患”。狰狞凶暴,文雅尽丧,父子之情荡然无存。在“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中,他有意让宝玉在诸儒面前一展才情,但无论宝玉怎样搜索枯肠,尽力应对,都横遭贬斥,“不过以一知充十用”,“也竟有不能之时了”。如此博雅公,如此虚伪之极,外强中干之至,贾府的繁华自此已初显颓势。
第四代人物,可谓黄金一代。而真正能够承传家业,在场面上有表现的还是贾珍、贾琏、贾珠、贾宝玉诸人,他们都以“玉”命名。贾珠20岁香销玉殒,只空留名姓。贾珍不干正事,“只一味享乐不了”,也没有人敢来管他,俨然小霸王,亦不足道。贾琏捐了个同知的官职,却不喜正务,整日里游手好闲,甚至拈花惹草,离五毒近不了哪里,断不是贾家的希翼所在。只有衔玉而诞,祖母爱如珍宝的贾宝玉,才被公认为担当中兴大任的最佳人选。但“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贾宝玉见秦钟时曾自思道:“富贵”二字,真真把人荼毒了。可见他根本没把如山的重托放于心上,他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扮演典型的封建叛逆形象,和“正统”世界格格不入,什么荣华富贵,什么子承父业,什么万世盛昌统统抛到九霄云外,于是“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游戏闺闱,风月宝鉴。不唯“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就是满怀希望的贾政叹息“家道该衰”,多次流露的无奈之情也是十足的佐证。最后“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的贾宝玉更选择了令贾家绝望的了却尘缘之路,这致命的黑色风暴使贾府的巍巍大厦已然倾斜。金玉变木石,哀莫大焉。
第五代也是最末一代人物,贾蓉、贾兰、贾芹、贾芸、贾蔷之徒,他们都以“草”命名。却不是“绛珠仙草”,能使其得以久延岁月。贾芹、贾芸、贾蔷俱不在话下。贾蓉不堪天降大任于斯人,除和贾琏狼狈为奸,卑猥无赖,只在王熙凤指使下,收拾焦大时算是风光了一回。贾兰虽中了乡魁,但整日里想到书上,实足一个书呆子,文治武功俱无,安能挽大厦于将倾?自此,曾经茂盛的贾府森林,可怜变成了颤巍巍的枯叶败草,这也正应了前面冷子兴的话:“谁知这样钟鸣鼎食的人家儿,如今养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凋零如斯,空空道人,使人顿生黍离之悲。
就这样,曹雪芹以三寸柔毫,绝妙的命名艺术,形象而完整的描绘了贾家由盛到衰直至消亡的发展过程。笔底风雷,响遏层云,令人叹为观止。
第四篇:2016年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 专题12 名著导读、经典文化研读 一部挖掘不尽的书-《红楼梦》总体评价
主标题:一部挖掘不尽的书——《红楼梦》总体评价
副标题:你有多大本事,多高境界,就能给多高的层次评价。别人是怎么评价的呢? 关键词:名著,小说,评价 难度:1 重要程度:1 内容: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红楼梦》有一个非常精辟的评价:“至于说到《红楼梦》的价值,可是在中国底小说中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所叙有人物,都是真的人物。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鲁迅是把《红楼梦》放在中国小说创作的历史长河作出高度评价的。现在《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最高峰,——不光学术界达成了共识,广大读者一般也是这么看的。
评红有个非同一般的现象,象攀登云梯那样,你有多大本事,多高境界,能在学术上攀登得多高,它就能给你多高的层次。比如说一般的小说很难上到哲学层次的分析,但《红楼梦》却可以经得起哲学分析。1995年浙师大梅新林教授就写了一本《〈红楼梦〉的哲学精神》,由专门出版一流学术著作的学林出版社出版,在红学界影响很大。我自已也有点体会。1994年夏天,写《〈红楼梦〉虚实论——兼谈〈红楼梦〉以小说创构意境》,思考不断深入,认识不断攀升,几乎是一天上一个台阶,进入一个新境界,最后认识到曹雪芹首先是个大诗人,然后才是大作家,他用诗的虚实结合的方法写小说,是中国文学史上以小说创构意境的第一人。
评价《红楼梦》还有个非常奇怪的现象,这个人本人文化素养越高,见识越广,对《红楼梦》研究得越深入,对《红楼梦》的评价就越高。毛泽东对《红楼梦》很有研究,他的评价就很不一般。他在《论十大关系》中说我国“除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以及在文学上有部《红楼梦》以外,很多地方不如人家。”毛泽东视野开阔,他 从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在浩如烟海的文史典籍中,独独提出《红楼梦》。在他看来,中国有“很多地方不如人家”,但《红楼梦》可以胜过人家。
上海华东师大有位学者,写了一本《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其中谈到《红楼梦》对于中国历史具有开天辟地的界分性:。“也即是说,所谓中国历史,就文化意味而言,可简明扼要地划分为《红楼梦》之前的历史和《红楼梦》之后的历史。”“《红楼梦》问世,既标记着对以往历史(帝王将相的历史)的颠覆,又标记着一种人文精神的崛起。” 可见《红楼梦》在中国文化史中的突出地位。
著名红学家周汝昌,毕生研究《红楼梦》,著有《红楼梦新证》等二百多字的红学著作。他对《红楼梦》更是推崇备至。他说:《红楼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部古往今来绝无仅 有 的“文化小说”。“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代表性最强的作品” “它是我们中华文化史上的一部最伟大的著作”。曹雪芹“是惊人的天才,在他身上,仪态万方地体现了我们中华文化的光彩和境界。他是古今罕见的奇妙的“复合构成体”——大思想家,大诗人,大词曲家,大文豪,大美学家,大社会学家,大心理学家,大民俗学家,大典章制度学家,大园林建筑学家,大服装、陈设专家、大音乐家、大医药学家„„。他的学识极广博,他的素养极高深。这端的是一个奇才、绝才。这样一个人写出来的小说,无怪乎有人将它比作“百科全书”,比作“万花筒”,比作“天仙宝境”——在此镜中,我中华男女老幼一切众生相,毫芒毕现,巨细无遗。这是何等慧 眼,何等神力!”“虽然雪芹像是只写了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的兴衰荣辱,离合悲欢,却实际是写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万紫千红的大观与奇境。”
就《红楼梦》的典型意义而言,著名红学家吴世昌用一句诗来概括:“红楼一世界,世界一红楼。”这么说古往今,五洲四海的人都是《红楼梦》中人。
著名的作家王蒙不仅非常喜欢《红楼梦》,还写过《红楼启示录》,作过《红楼梦》评点。他在评点本的《序》中说:
“《红楼梦》令你觉得汉语汉字真是无与伦比。”
“它似乎已经把汉语汉字汉文学的可能性用尽了,把我们的文化写完了。”
“《红楼梦》是经验的结晶。人生经验,社会经验,感情经验,政治经验,艺术经验,无所不备。《红楼梦》就是人生。”
“几乎是,你的一切经历经验喜怒哀乐都能从《红楼梦》里找到参照,找到解释,找到依托,也找到心心相应的共振。”
“《红楼梦》帮助你体验人生。读一部《红楼梦》,等于活了一次,至少是活了二十年。” 著名作家宗璞先生在王蒙《红楼启示录》一书的序言中说:“《红楼梦》是一部挖掘不尽的书,随着时代的变迁,读者的更换,会产生新的内容,新的活力。它本身是无价之宝,又起着聚宝盆的作用,把种种的睿思,色色深情都聚在周围,发出耀目的光辉。”
第五篇:2016年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 专题12 名著导读、经典文化研读“义绝”-关公(人物故事系列之三)
主标题:“义绝”——关公(人物故事系列之三)
副标题: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可是要好好了解的任人物哦!关键词:人物故事,形象,关羽,片段 难度:3 重要程度:3 内容:
“义绝”——关公(五虎上将之首)
形象:单凤眼,卧蚕眉,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性格:忠义勇武
忠贞不二光明磊落
恩怨分明
情节:过五关斩六将、斩颜良、千里寻主、水淹七军、单刀赴会、温酒斩华雄、败走麦城 精彩片段:
温酒斩华雄(第五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董卓当权,把持朝政。十八路诸侯兴兵声讨。交战中,先后有四位各诸侯中的悍将被董卓的部将华雄斩杀。此时,关羽自告奋勇,愿与华雄交锋。袁绍嫌他地位低微,称其“安敢乱言”,喝令将其打出。曹操上前阻止,关羽才有了出战的机会。曹操端了杯热酒为关羽壮行,而关羽愿先去斩华雄,回来再喝酒。果然在温酒未凉之际提来了华雄首级,令众诸侯惊讶不已。
三英战吕布(第五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屯土山关公约三事(第25回)公曰:“兄言三便,吾有三约。若丞相能从,我即当卸甲;如其不允,吾宁受三罪而死。”辽曰:“丞相宽洪大量,何所不容。愿闻三事。”公曰:“一者,吾与皇叔设誓,共扶汉室,吾今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者,二嫂处请给皇叔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三者,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三者缺一,断不肯降。望文远急急回报。”张辽应诺,遂上马,回见曹操,先说降汉不降曹之事。
徐州失守,关羽中计被围屯土山,被张辽以“忠义”名义劝说后,提出三个条件而后暂居曹营。虽然曹操对他极尽恩宠,更赠他赤兔宝马,但关羽在探听到刘备的消息后,仍决然挂印封金,保护着刘备的两位夫人义无反顾地离开曹操,追随刘备而去。
斩颜良,诛文丑(第26回)
关云长千里走单骑(第二十七回 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汉寿侯五关斩六将)
关羽与刘备失散,暂居曹营。曹操一心想收服关羽,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赐美女、金银、官职等物品,关羽独留下赤兔马,以便来日寻刘备方便。听到刘备下落后,关羽将官印 1 吊于屋中,带上嫂嫂,奔向刘备。途中因没获曹操批准,在五个关口受到阻拦,关羽皆杀之闯关。
五关斩六将
刘、关、张失散后,关羽为等待时机寻找刘备以及保护兄嫂不被侵犯曾同意暂时归降曹操,关羽后来得到了刘备的消息,挂印封金,坚决离开曹营,一路之上遭到了层层拦阻,但关羽凭借一己之力,过了五个关隘,立斩曹操六员大将。这段情节表现了关羽对刘备及其集团的利益无限忠诚。
单刀赴会(第六十六回 关云长单刀赴会 伏皇后为国捐生)
东吴屡次讨要荆州未果。遂采用鲁肃之计,设下鸿门宴,埋伏好刀斧手邀关羽来吴国赴宴。关羽轻驾小舟、单刀赴会,只带领十几个随从人员。席间关羽借与鲁子敬多年未见叙旧为由,拉着鲁肃不放手,互相敬酒。实则以鲁肃为人质。埋伏刀斧手见鲁肃被困,不敢轻易下手。关羽因此安全脱身。
第六十六回中,关云长说:“昔战国时赵人蔺相如,无缚鸡之力,于渑池会上,觑秦国君臣如无物;况吾曾学20 万人敌者乎!”小说作者在这一回里也引“后人有诗赞关公曰:‘„„当年一段英雄气,尤胜相如在渑池。’”这一回中所说的“尤胜相如在渑池”指的是什么事情?关云长又如何显示他的“英雄气”的?请简要叙述。
鲁肃在陆口临江亭宴请关羽,索要荆州,如其不从,便欲杀之。关羽明知是计,却独驾小舟,只用亲随十余人,单刀赴会。席间关羽谈笑自若,巧辞拒绝鲁肃的要求。最后佯推酒醉,右手提大刀,左手挽鲁肃,直至江边才放手道别。鲁肃被吓得魂不附体,东吴伏兵亦不敢妄动。
华容道义释曹操(第五十回 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
关羽奉诸葛亮之命设伏于华容道,撞着溃逃的曹军,曹军束手待擒。然关羽乃义重如山之人,念及曹操昔日于己有厚恩,心中不忍;又见曹军狼狈不堪,愈发不忍:加以与曹将张辽有故旧之情,遂抗命放去曹军,曹操得以脱身。后得刘备求情,关羽免受军法惩处。
刮骨疗毒(第七十五回 关云长刮骨疗毒 吕子明白衣渡江)
关羽旧时箭伤常在阴天发作。华佗认为应当切开臂膀刮掉渗入毒药,病才能根除。关羽便伸出臂膀让华佗切开。华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左右掩面失色。关羽却饮酒食肉,谈笑弈棋,神色自若。华佗刮尽其毒,敷上药,以线缝之。关公大笑而起。华佗称赞说:“君侯真天神也!”
水淹七军(第74回)曹操命大将于禁、庞德去救樊城。关羽得信,亲自披挂前去迎敌。不料中了庞德的箭。后见襄江水势汹猛,水淹七军之计,油然而生。就在一天夜里,风雨大作,庞德在帐中,只听万马奔腾,喊声震天。出帐一看,大水从四面急剧涌来。七军兵士随波逐浪,淹死很多。关羽带大军冲杀而来,于禁见四下无路,投降关羽。庞德被生擒。
关羽大意失荆州(第76回)
关羽拒绝和孙权联姻,激怒了孙权。孙权令吕蒙夺回荆州。吕蒙把战士化装成商人的模样,骗过了关羽的江边守军,顺利渡江,趁关羽轻敌,毫无防备,没伤一兵一卒就占领了荆州。同时关羽在前线被徐晃包围,败退到麦城。吕蒙又把麦城紧紧围住,关羽突围不成功,被俘不降,孙权杀之。
败走麦城
关羽与东吴大将吕蒙在荆州交战,大败,退守麦城。由于兵少粮尽,关羽不得不放弃麦城向西川撤退。关羽想走小路,部下担心有埋伏,可是关羽自恃勇力,不听劝告。果然遇到伏兵,寡不敌众,关羽父子遭擒被杀。
玉泉山关帝庙联
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无忘赤帝
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
重点回合:除前面几回外,第21回关公赚城斩车胄、第53回 关云长义释黄汉升、第77回 玉泉山关公显圣、第94回关羽显灵救关兴破羌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