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加坡国立大学有哪些名人校友

时间:2019-05-15 00:49: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年新加坡国立大学有哪些名人校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年新加坡国立大学有哪些名人校友》。

第一篇:2018年新加坡国立大学有哪些名人校友

www.xiexiebang.com

在美国,有几所大学常被誉为“政治家的摇篮”,像是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等,大家可能对此都有所耳闻。那么问题就来了,新加坡培养政治明星哪家强?答案就在肯特岗(新加坡国立大学校址所在地)!

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建校一百多年来,校友中涌现出了无数名人,政治、商业、法律、科研、艺术...各个领域的都有。在政治领域尤其突出,新加坡的政府政要、国会议员中很多都是国大毕业的,这其中包括了4位新加坡的前任总理/总统。连邻国马来西亚也不例外,有2位马来西亚的前任首相也是国大的校友!

今天立思辰留学360就从国大毕业的政治名人中挑选了10位“名人中的名人”介绍给大家~

1.吴作栋(Goh Chok Tong)

生日:1941年5月20日

出生地:新加坡

毕业于新加坡大学(即后来的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时间:1964年

在新加坡大学所就读的专业:经济学

简介:

吴作栋这个名字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吴作栋是继李光耀之后的第二任新加坡总理,1990年起接任李光耀担任新加坡总理职务,1992年起担任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秘书长至2004年为止。2004年至2011年间任国务资政。

www.xiexiebang.com

吴作栋祖籍为中国福建。1955年就读于当地著名的英校莱佛士书院,曾是莱佛士书院学生会主席。1961年进入新加坡国立大学学习,1964年获经济学一等荣誉学位,同年开始任职于政府部门。1965年与身为律师的中学同学陈子玲结婚(现育有一对双胞胎儿女)。1966年赴美国威廉斯学院深造,获发展经济学硕士学位。回国后任职于“新加坡海皇轮船公司”,1973年出任公司董事经理。1976年获人民行动党推荐参选马林百列选区国会议员并当选,1977年入选内阁,出任财政部资深部长,1979年成为人民行动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后先后出任过贸工部长、卫生部长和国防部长。1985年任第一副总理兼国防部长。

1990年李光耀卸任总理后,全体内阁成员投票决定由吴作栋接任总理,但李光耀依然担任内阁资政。1992年12月接任人民行动党秘书长,带领该党赢得1997年、2001年两次大选胜利。

2004年8月12日,吴作栋正式辞去新加坡总理职务,由副总理、李光耀儿子李显龙接任总理职位,而吴作栋本人则转聘为国务资政,并与内阁资政李光耀共同履行辅助政府决策的义务。2011年新加坡大选结束后一星期,他与李光耀同时宣布辞去资政职务。

2.何晶(Ho Ching)

生日:1953年,月日不详

出生地:新加坡

毕业于新加坡大学(即后来的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时间:1976年

在新加坡大学所就读的专业:电气工程

简介:

何晶其实不能算是政治名人,她其实是一个商人。把她归在这个列表里,主要是因为2个原因:1.她是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的夫人。2.她是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新加坡最大的企业—淡马锡控股的首席执行官。

何晶毕业于克信女子初中。她在国家初级学院完成大学前教育,获得年度最佳学生奖以及总统奖学金,后在1976年于新加坡国立大学毕业,荣获工程学硕士学位(电机,一等荣誉)。她也拥有美国斯坦福大学科学硕士学位(电子)。1995年,何获颁杰出工程学校友奖。她也是新加坡工程学会(Institution of Engineers, Singapore)名誉院士。

何晶是退休商人何荣鸿和陈秋萍的家中四个孩子中的长女。1985年12月17日,何晶与李光耀儿子李显龙结婚,她丈夫后来在2004年12月出任新加坡第三任总理。

何晶起初是国防部工程师。1987年,她加入新科工程(ST Engineering),担任工程部副主管,后来成为公司总裁以及首席执行官,并于2001年退休。她随后在2002年5月被任命为淡马锡控股首席执行官。

2007年,何晶在商业杂志《福布斯》公布的世界百名权威女性排行榜中,排名第三,仅次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和位列榜首的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

3.陈冯富珍(Margaret Chan)

www.xiexiebang.com

生日:1947年,月日不详

出生地:香港

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时间:1985年

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所就读的专业:公共卫生学硕士

简介:

陈冯富珍1947年生于中国香港,祖籍广东顺德。现任世界卫生组织(WTO)总干事。陈医生分别于1973年和1977年在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获得文学士及博士学位。1985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接受研究生培训,取得理学硕士学位。于1978年加入香港卫生署,并于1994年6月成为香港卫生署首位女署长。

2003年8月陈冯富珍出任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环境保护局局长,她主要负责传染病防控事务,成绩卓著,受到许多国家的称赞。2005年6月出任传染病监控及反映局局长,同时兼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人类大流感特别代表。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代表中国参选的陈冯富珍被推举为总干事,陈冯富珍成为该组织成立58年来首位担任该职的中国人。

2009年发表的福布斯世界百名权威女性榜上,陈冯富珍排名第38位。

2012年5月23日,第65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对陈冯富珍的任命,成功连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其新任任期于同年7月1日起至2017年6月30日。

4.陈庆炎(Dr.Tony Tan Keng Yam)

生日:1940年2月7日

出生地:新加坡

毕业于新加坡大学(即后来的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时间:1962年

在新加坡大学所就读的专业:物理学

简介:

陈庆炎祖籍中国福建省厦门市马垄村,出生于新加坡,现任新加坡总统。前任新加坡国家科研基金会主席、创新及创业理事会副主席、报业控股集团董事会主席等职务。他曾任新加坡国会议员和公职长达26年,育有三子一女。

陈庆炎曾就读英华学校、圣伯特理中学校和圣若瑟书院。身为政府奖学金的得奖者,陈在新加坡大学(今新加坡国立大学)获得物理一等荣誉学位,得到全班第一,从新加坡大学毕业。身为亚洲基金会的状元,他就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运筹学方面获得理学硕士学位。他后来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在应用数学方面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到新加坡大学讲授数学。

www.xiexiebang.com 1980年至1981年,陈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国大)第一任副校长。

1969年,陈离开新加坡大学,开始银行事业,在华侨银行升至总经理,1979年离开银行投身政治生涯。

此后,陈庆炎历任教育部长、贸易及工业部长、财政部长、卫生部长、国防及安全统筹部长、新加坡副总理等政府要职。

当年李光耀考虑交棒总理一职时,陈庆炎是当时第一人选,吴作栋为第二,王鼎昌乃第三,林子安是第四。惟于1990年李光耀决定交棒后,全体内阁成员投票决定,由吴作栋接任总理。

在2011年新加坡总统大选中,陈庆炎成功当选为第七任新加坡总统。

5.塞拉潘·纳丹(Sellapan Rama Nathan)

生日:1924年7月3日

出生地:新加坡

毕业于马来亚大学(即后来的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时间:1954年

在马来亚大学就读的专业:社会学

简介:

2011年前就来新加坡的小伙伴们对这位新加坡的前总统纳丹应该都还有印象(当时到处都挂的他的头像嘛~)。

S·R·纳丹,印度裔,新加坡的第六位总统,也是第二位民选总统。1999年8月18日在无对手有资格挑战的情况下被宣布当选为总统。纳丹在2005年的总统大选中以唯一符合条件的候选人身份再度自动连任总统一职。他曾任情报局长、新加坡驻美国大使等职务。纳丹与妻育有一子一女,现拥有三个孙子、四个曾孙。

6.本杰明·亨利·薛尔思(Benjamin Henry Sheares)

生日:1907年8月12日

出生地:新加坡

毕业于爱德华七世医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前身)的时间:1929年

在爱德华七世医学院就读的专业:医学

简介:

www.xiexiebang.com

薛尔思医生是一名欧亚混种人,1971年1月2日当选新加坡第二任总统,以取代于1970年11月23日去世的新加坡首任总统尤索夫·依萨,他担任新加坡总统至去世(1981年5月12日)。在未担任总统前,曾担任新加坡竹脚妇幼医院的妇产科医生、马来亚大学的教授及新加坡国立大学的首任荣誉校长。

薛尔思医生是第一位在女性健康领域取得成就的新加坡人,也被称为新加坡的“妇产科学之父”。

希尔斯于1907年在新加坡出生,在莱佛士学院(Raffles Institution)受过教育。1923年,他在爱德华七世医学院(King Edward VII College of Medicine)学习医药,并于1929年获得了医学学位。在1931年,他开始从事妇产科医务工作。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中,日本在1942年至1945年期间占领了新加坡,希尔斯那时是坎当科尔堡医院(Kandang Kerbau Hospital)妇产科的负责人。在日本投降以后,他又被任命为战后的马来亚大学妇产学系的教授。他在1947年5月前往伦敦。在1948年,他在英国皇家妇产学院获得了成员资格。

在1960年,希尔斯完善了手术程序,而在医学界中则被称为希尔斯手术(Sheares‘ operation)。在20世纪80年代就职总统时期,希尔斯仍然没有放弃教学。他从1980年开始担任新加坡国立大学的荣誉校长,直到1981年辞世。

新加坡还有一座桥专门以薛尔思的名字命名。

新加坡薛尔思桥(Benjamin Sheares Bridge),是新加坡最长的大桥,跨度1.8公里、高20米,也是狮城最高的大桥。薛尔思桥于1982年通车,是以通车前一年完成近十年任期的新加坡第二位总统Dr Benjamin Henry Sheares的名字命名的,是当地第一座以前总统名字命名的桥梁。

7.马哈蒂尔·穆罕默德(Mahathir bin Mohamad)

生日:1925年7月10日

出生地:新加坡

毕业于爱德华七世医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前身)的时间:1953年

在爱德华七世医学院就读的专业:医学

简介:

大名鼎鼎的马哈蒂尔,马来西亚第四任总理。他执政长达22年,是马来西亚就任时间最长的总理。

马哈蒂尔,1925年生于马来西亚吉打州首府亚罗士打,1946年加入马来民族统一机构(巫统)开始其政治生涯。1981年起马哈蒂尔担任马来西亚总理长达22年,他任总理期间,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显著。2003年10月30日马哈蒂尔辞去总理职务并正式退休。在国际上也有良好的口碑,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www.xiexiebang.com

马哈蒂尔上任后,励精图治,实行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使马来西亚的贫困率大幅度降低。他具有“坦率、果断和注重实际”的风格,喜欢演讲,直言不讳。他要求政府工作人员“廉洁、有效率、可信赖”,因此他的政府深得民心。

1982年初,马哈蒂尔宣布“向东学习”政策,即向日本和韩国学习。日本和韩国的现代化工程成了马来西亚的楷模。这也是马哈蒂尔为了不想照抄西方现代化模式而另觅的新路。

在马哈蒂尔的领导下,马来西亚经济稳健发展。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前的10年里,马来西亚经济年均增长率达8%以上,马来西亚在全球经济竞争力排名表上跃居第21位,人均年收入从1986年的1830美元增加到1996年的近4000美元,国民富裕程度在整个东南亚地区仅次于新加坡和文莱。

8.阿卜杜勒·拉扎克(Abdul Razak Hussein)

生日:1922年3月11日

出生地:马来西亚

就读于莱佛士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前身)的时间:1940年-1942年,后因二战被迫中断

在莱佛士书院就读的专业:法律

简介:

小伙伴们可能对这个拉扎克不太熟悉,不过他的儿子大家一定很熟悉,他就是马来西亚现任总理,纳吉布·阿卜杜勒·拉扎克。

阿卜杜勒·拉扎克是马来西亚第二任总理(1970-1976),有“发展之父”之称。

阿卜杜勒·拉扎克出生于马来西亚彭亨州,12岁时进入著名的霹雳州江沙马来学院就读。17岁时进入马来行政部门服务,后于1940年获奖学金前往新加坡莱佛士书院进修,然而其学业随着太平洋战争爆发而中断。直到1947年才借着马来亚联邦的奖学金远赴英国深造,1950年在林肯律师学院考获法律学位,成为一名外席律师。

在英国期间,拉扎克曾加入英国工党,并在英国马来人协会中成为突出的学生领袖,还组织了“马来亚论坛”,召集来自马来亚的学生一起探讨国事。

回国后,阿卜杜勒·拉扎克进入政府部门工作。1950年任马来西亚民族统一机构(巫统)副主席。1957年马来西亚独立后,任副总理兼国防部长。1963年马来西亚联邦成立后,出任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和乡村发展部长。后又兼任内政部长和财政部长。1970年任总理兼国防部长和外交部长。次年起任巫统主席。总理任内,制定改造社会的新经济政策,倡议关于实现东南亚中立化的《吉隆坡宣言》。病逝于英国。

9.刘程强(Low Thia Khiang)

生日:1956年9月5日

www.xiexiebang.com

出生地:新加坡

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时间:1981年

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所就读的专业:中文学

简介:

刘程强是新加坡工人党(新加坡主要反对党之一)的秘书长,祖籍广东潮州。他自1991年以来便是新加坡国会后港单选区的国会议员。刘程强已婚,并育有二男一女。

刘程强于1982年加入工人党,随后他着手把原本散漫的工人党改造成一个团结有力的政党。他自90年代初便是后港单选区的国会议员,目前是阿裕尼集选区的议员。刘程强在群众大会上以他独特的“潮州怒汉”风格,分别以英语、潮州话和华语,向人民行动党政府左右开弓,一再引来台下支持者如雷的掌声。

刘程强在2011年大选中决定走出工人党的“堡垒选区”后港,他连同党主席林瑞莲和另一位王牌新人陈硕茂等,组成了实力超强的“梦幻团队”强攻阿裕尼集选区。最终击败前外交部长杨荣文领军的行动党队伍,创造了新加坡大选中反对党拿下一个集选区的历史。

ps,刘程强的政治伙伴,新加坡工人党主席林瑞莲(Sylvia Lim Swee Lien)也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

10.佘雪玲(Nicole Rebecca Seah)

生日:1986年10月17日

出生地:新加坡

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时间:2009年

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所就读的专业:大众传播

简介:

佘雪玲,新加坡政治人物,2011年大选参选政党中年纪最轻的候选人。佘雪玲拥有新加坡国立大学传播系荣誉学位,是国大博学计划下的学生,毕业后在一间广告公司担任执行员。生长在海峡华人家庭的佘雪玲是个小娘惹,除了中英语之外,还会说峇峇娘惹马来语和一点潮州话。

在2011年新加坡大选中一炮而红,成为新加坡政坛的风云人物

2011年4月,佘雪玲以国民团结党候选人的身份参加新加坡大选。佘雪玲所属的国民团结党团队,对垒前国务资政吴作栋领军的人民行动党队伍。这也是吴作栋(前任总理)坐镇的马林百列集选区,19年来首次面对反对党激烈的挑战。

www.xiexiebang.com

年仅24岁的佘雪玲是2011年大选最年轻的候选人。从宣布参选到选举结束的期间,她迅速在网上爆红,备受国内外大小媒体的关注。原本默默无闻迅速蹿红,在著名社交网站Facebook上的粉丝就有将近11万人,超越了新加坡前内阁资政李光耀。佘雪玲在坊间形成一股势力,造成“佘雪玲效应”,震撼新加坡政坛。

虽然不到25岁,佘雪玲对政治的觉悟、敏锐度、成熟度和宏观看法,深得好评,令人刮目相看。她举止大方,神情沉着发言又犀利,且没有任何特殊背景,很容易就取得了人们好感。竞选期间,每个晚上的国民团结党群众大会,都有大批粉丝远道而来,听她娓娓道来,每一句话都那么真诚,大家都被她的人格魅力所感动。

2011年5月,新加坡大选结果尘埃落定,佘雪玲所属的国民团结党团队对垒前国务资政吴作栋领军的行动党队伍,两团队实力悬殊,团结党虽然落败,却取得43.36%的高得票率。在1988年和1991年大选,以及1992年的补选中,吴作栋(前任总理)的人民行动党团队都分别以73.81%、77.25%和72.94%的亮眼成绩,高票当选。在1997年、2001年和2006年大选,他的团队都不战而胜。唯独2011年大选,他的团队以56.65%当选,是自1988年集选区制度实行以来,成绩最不理想的团队。

2011年大选中的“玲对玲之战”

国民团结党的女候选人佘雪玲(左),与人民行动党的陈佩玲(右)将在马林百列集选区对战。国民团结党24岁女候选人佘雪玲,是目前所有政党中年纪最轻的候选人。她比人民行动党在这次大选中新推出的年轻候选人陈佩玲(其丈夫黄好游曾是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的首席私人秘书)小三岁,两人将争夺马林百列集选区国会议席,网民把这两位年轻女性候选人之间的选战戏称为“玲对玲之战”。

第二篇:新加坡国立大学介绍

新加坡国立大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成立于1905年,是新加坡历史最悠久且最赋声望的大学,也是亚洲首屈一指的高等学府。作为新加坡高级人才的培养中心,新加坡国立大学每年获得政府经费

2.5亿新元,到目前为止已得到政府50亿新元的投资。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新加坡国立大学迅速发展,2006年的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所发表的世界大学100强中,新加坡国立大学名列第22位。2013年最新的《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所发表的世界大学100强中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排名是29位。

新加坡国立大学是新加坡教育部属下的一所公立大学。坐落在新加坡本岛西南部的肯特岗,校园 面积有150公顷,建筑物的布局依山的走势而设。离市中心12公里,距东郊樟宜机场30分钟车程。校园北界是亚逸拉惹高速公路,南界为巴西班让路,西临金文泰路,东濒南波那维斯达路。校区占地150公顷,前身是殖民地时代英军驻新加坡巴西班让空军基地。校区被肯特岗大致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为学区,行政楼,和康乐设施;后部主要是研究所和学生公寓。校区毗邻新加坡科学园和国立大学医院,科研条件十分便利。校区南临巴西班让集装箱港口,可以俯瞰港区风光。校园与多个科技园区为邻,如新加坡科学园I 和II,启奥生物医药研究园和启汇资讯传媒园等。

新加坡国立大学是一所在国际上具有领先学术地位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在教学、研究以及创业方面都具有卓越的优势。它拥有来自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30,000名学生。学生的多元化背景和都市化的环境造就了国大三个校园丰富的学习与生活氛围。作为一所综合性的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提供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课程,鼓励学生选修交叉学科和跨院系的通识课程。国大的14个学院提供从文理到工商、从建筑到医学和音乐等多样化的专业课程。国大的一个教育特色是与全球最优秀的学府合办具全球视野的课程。它同时也受益于与14所国家级、18所大学级以及超过80所学院级的研究机构和研究中心在教学与研究方面的密切合作。国大的研究活动以扎实并具备战略性为特征,与其它机构合作无间的协作文化形成了国大研究教学的活力泉源。新加坡国立大学活跃于环太平洋大学协会和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等国际学术组织机构。国大跻身世界顶尖大学,在技术、生物医药以及社会科学等学科享有国际盛誉。国大正致力于发展成为蜚声海内外的综合性教学和研究机构。国大的教学和研究以具创业精神和环球视野为特征,为迈向环球知识型经济体注入活力。

另外,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办学理念首推创意主导。作为亚洲知名大学之一,国大提倡‘无墙’文化:思维不设墙、概念不设墙、人才不设墙以及知识的发掘、转移和应用不设墙。国大给予学生的学习环境与体验,能协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并为他们日后迈向以创意为主导的无疆界环球经济做好准备。而且,新国大对外国留学生采取的是一种非常开放的政策,他们欢迎所有国家的学生,特别是中国的学生到新加坡留学。

两种学生,两种态度,一种害怕竞争,一种迎接挑战。国大培养后者。

第三篇:2018年新加坡国立大学MBA详读

www.xiexiebang.com

新加坡国立大学是世界一流的高等学府,入学门槛较高,它开设的MBA课程受到学生的欢迎,那么新加坡国立大学MBA怎样?立思辰留学360为大家详细介绍。

新加坡国立大学(NUS)是名列全球前30名的,亚太地区一所著名的高等学府。这里聚集了本地和来自世界各地的精英。国大正致力于发展成为蜚声海内外的综合性教学和研究机构。国大的教学和研究以具创业精神和环球视野为特征,为迈向环球知识型经济体注入活力。

新加坡国立大学MBA怎样:

新加坡国立大学APEX MBA(Chinese)

颁发证书:由新加坡国立大学颁发

制:16个月

报 名 费:100新币(≈人民币480元)

学费总计:80000新币(≈人民币384,000元)

课程介绍:领导与管理、资讯与决策、亚太企业大环境、企业规划与策略、会计与财务管理、生产作业与后勤服务管理、国际商务与法律、亚太市场营销、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融资与公司治理、管理专题研讨、企业管理案例分析及报告

第四篇:2018年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情况

www.xiexiebang.com

据立思辰留学360介绍,新加坡国立大学(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简称NUS,或“国大”),是新加坡共和国的第一所大专学府,在国际上具有领先学术地位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其前身是1905年创建的英皇爱德华七世医学院及1927年设立的莱佛士学院,1949年这两所学院合并成马来亚大学,后改名新加坡大学。1953年南洋大学在东南亚华人社群的倾力支持下成立,成为新加坡第二所大学。1980年新加坡大学同南洋大学正式合并成为新加坡国立大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始创于1905年。目前拥有9所专业学院,7个研究生院,多个研究所和科研中心。共设学系50个,在校本科学生约19000人,研究生7000多人,教研人员3000人。新加坡国立大学目前拥有13个学科,可供至少22000名本科和8000名研究生学习。新加坡国立大学学科门类齐全,设有人文和社会科学、理学、工学、商学、法学、建筑学、电脑学、杨潞龄医学院和杨秀桃音乐学院。另有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东亚研究所等研究机构。

图书馆基本情况

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占地34,170平方米,内设4,840个座位,馆藏丰富,门类齐全,为教学及学术研究提供重要的资源。

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由6个部分组成,分别坐落于肯特岗校园内。这6个图书馆皆藏书丰富,积极搜集各种学术研究著作以配合该校各院系的教学和研究之需。馆藏最主要书籍有:建筑学、营造与产业管理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商业经营学、法律学、医药学、牙科学、理科以及工程科技学等。这6个图书馆包括:

1、中央图书馆

这是一所综合性的图书馆。特藏包括新马文献资料、善本书库及本校出版刊物。为该校人文暨社会科学院、设计与环境学院、工程学院、杨秀桃音乐学院和国大博学计划等单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保障。

www.xiexiebang.com

2、中文图书馆(包括日文资料部)

它主要以配合中文系及日文系教学和研究为目标,除收集中日文文献资料外,还珍藏海外华人的文献资料及明清时代的善本及手稿等。

3、韩瑞生纪念图书馆

它的馆藏主要配合国大管理学院的教学与研究。以商业管理、财务方面的文献资料最为丰富。

4、许春裕法学图书馆

它的馆藏主要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英格兰等国家和地区法律方面的文献资料,其中国际公法及国际贸易法的收藏尤其丰富,主要支持与配合法律学院的教学与研究。

5、医学图书馆

宗旨是配合医学院及牙科学院的教学和研究,主要以生物医学为主,并特藏新马医学资料库。

6、科学图书馆

主要配合理学院和计算机的教学和研究,主要藏有生物科学、化学、电脑科学、数学、应用统计、材料科学及物理等方面的文献资料。

第五篇:温家宝总理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发表演讲

温家宝总理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发表演讲 只有开放兼容,国家才能富强 ——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温家宝

(2007年11月19日)

尊敬的李光耀资政,尊敬的施春风校长,同学们、老师们,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今天,我有机会到新加坡国立大学同各界知名人士和师生代表见面,感到十分高兴。首先,我向在座各位并通过你们向新加坡人民转达中国人民的诚挚问候和良好祝愿。

作为历史悠久、国际一流的高等学府,新加坡国立大学秉持“致力激发创意精神,教育学生并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的宗旨,培育了大批思想活跃、学识渊博的杰出人才。你们坚持“无墙文化”,提倡自由思想和人才交流,在百年校庆之际提出“思想任驰骋,生活显姿彩”的口号,彰显了开拓创新、造福社会的理念。我相信,按照贵校的宗旨和理念,依托优秀的师资队伍、雄厚的科研实力、广泛的国际合作关系,国大一定能够为国家和本地区以至全球提供更多的高质量教育成果。

这是我第四次踏上新加坡的国土。虽然每次逗留时间不长,但贵国的新发展和新变化令我印象深刻。独立40多年后,新加坡发展成为全球最大集装箱港和航空枢纽,第三大商品交易中心和炼油中心,第五大外汇交易中心和亚洲三大金融中心之一,建成经济发达、秩序井然、廉洁高效、环境优美的国家。新加坡的发展成就源于贵国最珍贵的资产,这就是李光耀资政所说的“人民的信任、勤劳、节俭和好学”,也得益于资政先生倡导的新加坡生存之道——“必须比其他国家更有条理、更有效率和更具有竞争力”,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新加坡长期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国家虽小,兼容乃大”,新加坡通过对外开放,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其发展成就和影响力备受世人瞩目。

女士们,先生们:

对外开放不仅是新加坡发展的成功之路。从中国的历史发展来看,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只有开放兼容,国家才能富强,闭关锁国必然落后。中国有着对外开放的光辉历史。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汉朝就开始与西域交往,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在7至8世纪中国唐代的鼎盛时期,更是对外交往频繁。15世纪中国明代初期,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了非洲的东海岸,带去中国的茶叶、丝绸和瓷器,表明那时中国有着相当强大的航海能力和综合国力。从时间上来说,比哥伦布、达·伽马远航早了近一个世纪。但郑和下西洋之后,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却固步自封,限制乃至放弃海上活动,采取了“片舨不得出海”的政策,从而失去了一次重要的发展机遇。

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康乾盛世”。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正是在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后来居上。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变革却茫然无知,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之中,视西方科学技术为“奇技淫巧”。“康乾盛世”之后的100多年,中国的发展大大落后了,国际地位急剧衰落,沦为半殖民地,备受外强欺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20世纪60、70年代世界经济蓬勃发展和新科技革命浪潮兴起的时代,中国搞了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错失了又一次发展良机。值得欣慰的是,从70年代末开始,我们纠正了过去的错误,选择了改革开放的正确道路,对内实行改革,对外实行开放,开放也是改革。改革开放使我们抓住了新的历史机遇,实现了近30年的高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得到很大改善,国际地位不断上升。

近30年来,中国对外开放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1978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仅206亿美元,2006年达到1.76万亿美元,增长了84倍,跃居世界第三位。1978年以前,中国外汇储备从未超过10亿美元,2006年末已突破1万亿美元。对外贸易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通过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大大提高了中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同时,教育、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对外交流也日益增多。中国大批留学生到国外学习,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才。通过相互学习,使人们的思想更加解放,视野更加开阔,开放意识和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近30年的发展告诉我们,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致力于解决国内发展和改革面临的问题,同时必须坚持实行对外开放。

中国的对外开放是长期的。中国实行对外开放,使十几亿人民得到了实惠。我们的路子走对了,对国家有利,人民赞成,就变不了。如果变了,就会贻误国家的发展,丧失人心。这是中国对外开放长期性的根本基础。中国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对外开放。因此,对外开放是我们的基本国策,而不是权宜之计。实行这种方针政策的具体措施、方法,不同时期可能有所不同,但作为基本方针政策,是不会变的。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就说,开放政策本世纪不变,下世纪前50年不变,50年以后,中国同国际上的经济交往将更加频繁,更加相互依赖,更不可分,开放政策更不可能改变。

中国的对外开放是全面的。我们不仅对发达国家开放,也对发展中国家开放。我们既有经济领域的开放,又有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开放。中国的开放首先从经济特区开始,在试验成功后扩大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地带,再扩大到内地,形成由点到线到片到面的全面开放格局。开放和兼容,两者是相互联系的。只有开放,先进的和有用的东西才能进得来;只有兼容,尊重不同文明,取长补短,才能使自己不断充实和强大起来。我们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结合新的实践,进行新的创造,为我所用。

中国的对外开放是互利的。我们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所当然要向世界开放,与其他国家经济相互依存,与国际市场密切联系,与世界经济相互交融。我们坚持同各国开展平等互利合作,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对外开放不仅有利于中国的发展,也有利于世界的发展。中国吸收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可以提高生产发展水平;外国也能从中获得利益和市场。只有双赢互利的开放才能持久,才能有利于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

不久前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会议总结并充分肯定了近30年改革开放的成就和经验,表明中国坚持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我们将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在更高水平上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着力解决目前形势下对外开放遇到的新问题。我们主张自由贸易,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我们要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改善外贸结构,努力缓解贸易不平衡矛盾。我们坚持利用外资的基本政策,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我们将继续按照主动性、渐进性、可控性的原则,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弹性,逐步实现资本项目下的可兑换。我们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对国内外消费者负责,按照国际标准进行生产,加强产品检验执法监督。我们对保护知识产权的态度是明确的,决心是坚定的,做了大量有成效的工作,并愿意继续深化与各国的知识产权合作。我们愿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框架下,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我们已经建立并将继续完善对外开放的法律法规,使在华投资有法可依,其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女士们,先生们:

开放兼容造就了新加坡的成就,开放兼容推动了中国的发展,中国与新加坡相互开放兼容使中新两国的合作突飞猛进。去年中新双边贸易额达到408.5亿美元,是1990年两国建交时的15倍,两国互访人员超过180万,是建交时的19倍。苏州工业园区不仅成为中新合作的亮点,也成为中国工业园区中的亮点。现在两国正在探索共建生态城市,这是中新两国与时俱进、谋求可持续发展的有益尝试。早在上世纪90年代,邓小平先生就赞扬新加坡的社会秩序好,我们应该借鉴你们的经验。十几年来,到新加坡培训的中国官员超过9000人。中国与新加坡发挥各自优势,相互借鉴,密切合作,实现了互利共赢。最近,在李光耀资政的倡议和带动下,新加坡中华总商会成立了“通商中国”组织,搭建了促进中新两国文化和工商界交流的新平台。我们希望,“通商中国”为中新关系发展开创新的天地。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对中新两国关系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目前,中国正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致力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贵国也在打造“新的新加坡”战略,中新两国合作处于新的发展机遇期。我们将一如既往加强与新加坡的交流与合作。我们相信,由邓小平先生、李光耀先生等两国老一辈领导人奠定、并在几代领导人共同努力下发展起来的中新友好将世代传承,两国合作的未来将更加美好。Only an Open and Inclusive Nation Can be Strong By Wen Jiabao Premier of the State Council,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t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19 November 2007

Minister Mentor Lee Kuan Yew, Mr.Shih Choon Fong, President of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tudents and Faculty Members, Ladies and Gentlemen,Friends, I am delighted to have this opportunity of meeting you, leading public figures in Singapore and representatives of faculty and students of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NUS).Let me begin by conveying the warm greetings and best wishes of the Chinese people to you, and through you, to the people of Singapore.NUS has a long history and is internationally renowned.“Advance knowledge and foster innovation, educate students and nurture talent, in service of country and society.” Guided by this motto, NUS has produced many outstanding graduates well grounded in knowledge and with inquisitive mind.NUS has a “no walls” culture, that is, no walls around minds and no walls to talent.At its centenary, NUS committed itself to unleashing minds and transforming lives in keeping with the vision of fostering innovation and the spirit of enterprise for the betterment of society.I am convinced that guided by its mission and vision and with its first class faculty, strong scientific research capability and a network of partners around the world, NUS will, through its quality education, contribute more to Singapore, to Asia and to the whole world.This is my fourth visit to Singapore.Though my visits have all been short, I have never failed to be impressed by changes and progress made in Singapore.Thanks to its efforts made over the past 40 years since independence, Singapore has the busiest container port and airport in the world.It has grown into the world's third largest commodity trading center and oil refinery center and the fifth largest foreign exchange trading center.It is also one of the three largest financial centers in Asia.Singapore today is noted for prosperity, public order, clean government, high efficiency and a beautiful environment.Singapore's development achievements are attributable to your most valuable assets.And this is how Minister Mentor Lee Kuan Yew put it, “Our greatest asset was the trust and confidence of the people.The other valuable asset we had was our people ? hardworking, thrifty, eager to learn.” Your success is also attributable to Singapore's way of survival as advocated by the minister mentor, “to be better organized and more efficient and competitive than the rest of the region.” Another important cause for Singapore's success is that it has long pursued an open policy.A small country becomes big when it embraces the world.By opening itself to the outside world and drawing upon others' successful practices, Singapore has come a long way in development, with growing international influence.Ladies and Gentlemen,Opening up has worked not only for Singapore.A review of China's history leads to the same conclusion: Only an open and inclusive nation can become strong and prosperous, while a nation that shuts its door to the world is bound to fall behind.There were proud chapters of opening up in China's history.As early as 2,000 years ago in the Han Dynasty, China opened the famous Silk Road and started exchanges with West Asia.During the prime time of the Tang Dynasty in the 7th and 8th centuries, the country was engaged in frequent interaction with the outside world.In the early Ming Dynasty in the 15th century, Zheng He, the famous Chinese navigator, led a fleet on seven expeditions to the Western Seas, reaching as far as the east coast of Africa.He brought tea, silk and porcelain to the local people.These voyages demonstrated China's strong maritime capabilities and overall national strength at that time.Zheng He's expeditions were almost a century earlier than those of Columbus or Da Gama.But after Zheng He, the Chinese feudal rulers at the time turned inward and began to restrict and later completely banned ocean-going voyages, missing out on an important opportunity for development.The Qing Dynasty reached its apex in the period between late 17th century and the end of the 18th century, noted for unprecedented peace and prosperity during the reign of Emperors Kangxi and Qianlong.At that time, China was a leading industrial producer in the world.It was, however, during this period that European countries embarked on the path of modern capitalist revolution and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They unleashed productive forces and overtook China.The Chinese rulers at that time, ignorant of this historical transformation, continued to indulge in complacency.They dismissed West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clever but useless”.In the 100 years and more after Emperors Kangxi and Qianlong's reign, China was left far behind in development and its international standing plummeted and it became a semi-colonial country subjected to humiliation by foreign powers.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marked the independence and liber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brought about profound changes in the country.But in the 1960s and 1970s when waves of dynamic economic growth an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were sweeping across much of the world, China was in the grip of the decade-long “Cultural Revolution”.It thus lost another good opportunity for development.Fortunately, we changed course in the late 1970s and embarked on the track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at is, to carry out reform domestically and open up externally.Opening up is also a part of China's overall reform efforts.By pursuing the policy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we have seized the new historical opportunity and achieved fast development for almost 30 years.As a result, China's overall national strength has been greatly enhanced, the living standards of its people hav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the country's international standing has steadily risen.China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its opening-up endeavor in the past three decades.Its import and export in goods, only US$20.6 billion in 1978, reached US$1.76 trillion in 2006, registering an 84-fold increase.This turned China into the third largest trading nation in the world.China'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which never exceeded US$1 billion before 1978, surpassed US$1 trillion at the end of 2006.Foreign trade has become a key pillar underpinning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By introducing foreign capital, technologies and managerial expertise and using them as a basis for making innovation, we have greatly boosted productivity and narrowed the gap between China and developed countries.We have increased exchanges with other countries in education, 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other fields.A great number of Chinese students have studied overseas and many of them have returned to China, contributing their share to its development endeavor.By drawing on the strengths of others, the people in China have freed their minds and broadened their visions and become more open and creative.China joined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in 2001, which marked a new stage in its opening up drive.This is what we have learned from China's success in development over the past nearly 30 years: The world today is an open one.No country can achieve development in isolation or seclusion.We in China are working to build socialism with distinctive Chinese features, and our fundamental objective is to boost productive forces and meet the increasing material and cultural needs of the people.To meet this goal, we must address issues arising in the course of domestic development and reform and remain committed to opening up.China's opening up policy is a long-term one.Opening up has brought great benefits to more than one billion Chinese.It is the right policy for China and has the support of the people, and it will therefore not change.To deviate from this policy will only impede China's development and we will lose popular support.This is the fundamental reason why China will stay on the track of opening up.Opening up is crucial to China's reform and modernization endeavor.It is a basic state policy, not expediency.Though the specific measures and means to implement this policy may differ in different stages, the basic policy will not change.At the beginning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we assured the world that China's opening up policy would remain unchanged in the 20th century and the first half of the 21st century.After the mid-21st century, China will have more frequent economic interactions with the rest of the world, and the two will become even more inter-dependent and indivisible.This will make it even less likely for China to reverse its opening up policy.China's opening up is comprehensive in nature.We are open not only to developed countries, but also to developing countries.We are open not only in the economic field, but also in the scientific, technological, educational, cultural and other fields.China first introduced the opening up policy in its special economic zones on a trial basis.Following their success, we proceeded to implement this policy in coastal cities and areas, and then in the hinterland.The opening up policy has been pursued in a gradual way ? from selected cities to regions and then to the whole country.Openness and inclusiveness are two sides of the same coin.Only by opening China can we bring in advanced and successful practices.And only by being inclusive, which calls for respect for different cultures and mutual learning, can we enrich and strengthen ourselves.We should boldly absorb and draw upon all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human society, including those of the capitalist countries, build on them and make innovations.China's opening up policy is based on mutual benefit.We are developing a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is naturally means we should open ourselves to the world, build inter-dependent economic ties with other countries, gain close access to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and integrate ourselves into the world economy.We are committed to carrying out mutually beneficial cooperation on an equal footing with other countri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of the market.Opening up not only benefits China's development, but also contributes to world's economic development.By introducing foreign capital, technologies and managerial expertise, China has upgraded its production capacity, and this has also enabled other countries to gain benefits and increase their market shares in China.Only on the basis of mutual benefit and win-win progress can opening up endure and be conducive to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all peoples and peace and prosperity of the world.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eld its 17th National Congress not long ago.The Congress reviewed and affirmed the achievements we have made and experience we have gained in the course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over the past nearly 30 years.The Party Congress highlighted China's resolve to pursu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build socialism with distinctive Chinese features and its confidence in accomplishing this endeavor.We will unswervingly follow the opening up policy, move up the value chain as we participate in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focus on addressing new issues in opening up that have arisen under the current circumstances.We stand for free trade and oppose protectionism.We will speed up changing the mode of trade growth, improve trade mix and strive to reduce trade imbalances.We are committed to the basic policy of using foreign capital and will develop innovative ways of using foreign capital, improve its structure and raise its efficiency.We will continue to follow an independent, gradual and controllable approach in improving the RMB exchange rate mechanism, increase its flexibility and gradually make RMB convertible under capital account.We take product quality and food safety seriously and work to uphold the interests of both Chinese and foreign consumers.We comply with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in production and have enhanced law enforcement of and supervision over product testing and inspection.We are fully committed to protect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have made a lot of effective efforts in this area.We stand ready to deepen cooperation in IPR protection with other countries.We are ready to work with all other countries to jointly tackle climate change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UN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and the Kyoto Protocol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 of “common but differentiated responsibilities”.We have put in place the legal framework governing opening up and will continue to improve it to place foreign investment activities in China under the rule of law and protect the lawful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foreign investors.Ladies and Gentlemen,Opening up and inclusiveness have both created Singapore's success and contributed to China's development.Mutual opening up and inclusiveness between China and Singapore have led to rapid growth in our cooperation.Last year, China-Singapore trade totaled US$40.85 billion, 15 times the figure of 1990 when our two countries established diplomatic ties.Last year saw 1.8 million mutual visits between China and Singapore, a 19-fold increase over 1990.The Suzhou Industrial Park, in which Minister Mentor Lee Kuan Yew has invested a lot of time and energy, has become a success story not only in China-Singapore cooperation, but also among China's industrial parks.Our two countries are exploring the building of an eco-city.This will be a good initiative to be taken by China and Singapore to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keeping with the trends of the times.Back in the early 1990s, Mr.Deng Xiaoping highly commended Singapore on its public order and said that China should draw upon its experience.In the past decade and more, over 9,000 Chinese officials have received training in Singapore.By drawing on their respective strengths and maintaining close cooperation, China and Singapore have both become winners.Responding to the proposal made by Minister Mentor Lee Kuan Yew, the Singapore Chinese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has recently set up an organization known as “Business China”, which offers a new platform for conducting cultural and business exchang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We hope “Business China” will create more opportunities for the growth of China-Singapore relations.Reviewing the past and looking ahead to the future, we have every confidence in the future of China-Singapore relations.Guided by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we in China are striving to build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and you are pursuing the strategy to remake Singapore.This has provided new opportunities for our two countries to carry out cooperation in development.We will continue to increase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with Singapore.The foundation of China-Singapore friendship was laid by Mr.Deng Xiaoping and Mr.Lee Kuan Yew, and new generations of leaders in both countries have worked hard to build this friendship.We are confident that our friendship will be carried forward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and our cooperation will have an even brighter future.

下载2018年新加坡国立大学有哪些名人校友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年新加坡国立大学有哪些名人校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加坡国立大学讲话gural SMU China Forum

    Welcome Address by SMU President Professor Arnoud De Meyer at the Inaugural SMU China Forum Mochtar Riady Auditorium, Level 5 SMU Administration Building 13 Nov......

    2018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生招生通知(共五则)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生奖学金招生通知 新加坡国立大学近日在我省选拔优秀本科毕业生赴新加坡国立大学就读研究生。 一、项目概况 1、招生专业及学制: 商学院:工商管理;管理学;商......

    NUS新加坡国立大学交流攻略[小编整理]

    NUS交流攻略衣 带好夏天的衣服就行,正装的话不用西装的,备一套BUSINESS CASUAL的衣服就好了(非牛仔、非T恤) 带双人字拖,下暴雨(经常)会很方便。 假期想去沙滩的装备备好。 在新加......

    新加坡国立大学2010新生开学典礼校长致辞时间

    新加坡国立大学2010新生开学典礼校长致辞时间:2010-09-16 15:26来源:口译网 作者:口译网 点击:2898次Setting Out to Stand Out--Speech at the Freshmen Inauguration Cere......

    温家宝总理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发表演讲5篇

    温家宝总理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发表演讲(全文) 11月1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发表演讲。 新华社记者 高洁 摄 新华网新加坡11月19日电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9日在新加坡国立......

    西北民大名人校友

    西北民大名人校友——从省委书记到大学教授 来源: 李巍鹤的日志 西北民大名人校友(一) ——此处只记录部分西北民大名人校友1. 干训部1952届校友、原甘肃省副省长——穆永吉 2.......

    新加坡国立大学「创新管理」访学实训项目

    新加坡国立大学「创新管理」访学实训项目 新加坡国立大学访学 × 500强名企实训 项目概览 为了让中国大学生有机会在世界一流的名校访学和名企实训,全球顶尖大学新加坡国立大......

    2012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奖学金招生通知

    新加坡奖学金直招选拔考试通知现受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新加坡拉萨尔艺术学院的授 权在山东省承办2012年本科入学奖学金选拔工作,特此通知。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