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逍遥游(本站推荐)
《逍遥游》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疏通文句,弄懂文意
2、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以及文言特殊句式
3、学习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
4、鉴赏古代文言散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
5、学习庄子的精神自由以及个性解放的追求,摒弃庄子的虚无主义和绝对自由的哲学思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的内容
2、鉴赏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
3、鉴赏本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
4、对庄子的“逍遥之游”主旨的理解
三、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高一时,我们曾经学过庄子的一篇散文《秋水》,领略了庄子散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今天,我们来看庄子的另一篇散文,再次体会他汪洋恣肆的艺术风格。
二、作者简介
庄子(约前369——前286),我国战国中期思想家。名周,字子休,宋国人。大体与孟轲同时而稍后。他出身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一生大都从事于讲学、著述,但从游者不多。在诸子百家中,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成为战国中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有“老庄”之称。
三、《庄子》简介
《庄子》,也称《南华经》或《南华真经》,计52篇,今存33篇,其中内篇7,外篇15,杂篇11。一般认定内篇为庄子自撰,其余则出自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
说明
参见课后注解①。高一时已经讲过,这里只是提及,明确一下重点。
四、课文诵读指导
1、正音正字
说明
提示重点词语的读音及意义、用法,详见书中的批注及课后注解。
2、诵读指导
《逍遥游》“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文笔汪洋恣肆。诵读时,针对不同的描述对象,应读出不同的描述情感。诵读大鹏怒飞一层,要读出气势和力量;读“蜩与学鸠”一层,要读出其渺小;读“小年与大年”一层,要读出鲜明的对比;读“汤之问棘”一段,要读出对鲲鹏的赞美,读出对斥鷃渺小、短视的蔑视。第三段举例论证,对“知效一官„„而征一国者”,读时要带不屑一顾的态度;对宋荣子、列子,既要有赞美之情,又要强调他们“犹有未树”、“犹有所待”。结尾“故曰”一句是结论,要读得十分肯定。
五、学习第一段
思考
1、大鹏飞往南冥,需要什么?
2、野马、尘埃在空中浮游,需要什么?
3、蜩与学鸠不能远走高飞,是因为什么?
说明
这三个问题比较浅显,让学生细读课文,力求用原文中词语回答。
明确
1、大鹏飞往南冥,需要“海运”。
2、野马、尘埃在空中浮游,需要“以息相吹”。
3、蜩与学鸠不能远走高飞,是因为“枪榆枋而止”。
六、学生自读第一段,教师评点本段思路
明确
本段内容阐明世间万物都“有所待”。首先,作者大笔挥洒,以夸张的手法描写神奇莫测巨鲲大鹏,言其背大,“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翼大,“若垂天之云”。这只鸟不仅大,它还要腾空而起,还要乘海风作万里之游,给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其次,作者以“野马”“尘埃”的“以息相吹” 与大鹏的 “海运将徙”作对比,说明万物皆“有所待”。接着,作者以童话般的叙述,写蜩与学鸠对大鹏高飞远行的嘲笑,并以行路备粮的比喻予以反驳,表现了毫无自知之明的可笑与可怜。
七、根据思路,学生当堂第一自然段。
八、作业
预习第二、三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第一自然段的背诵
二、学生自读自译第二、三自然段
说明
参照注解自译第二、三自然段,有疑难处,教师予以指导。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第二自然段具体写了哪些内容?和第一自然段有何联系?
明确
朝菌、蟪蛄为小年;冥灵、大椿为大年。
二方比较可知:“小年不及大年”。彭祖以长寿闻名,众人匹之,以小及大,可悲。汤之问棘,点名了“大小之辩”。归纳上文,补充印证。
板书
朝菌、蟪蛄
小年
小年不及大年
冥灵、大椿
大年
归纳上文
彭祖长寿
大知
小知不及大知
众人匹之
小知
汤之问棘
补充、点明“大小之辩”
2、问:“汤之问棘”一段话与第一自然段相关内容似有重复之嫌,你是如何理
解的?
明确
第一自然段中对大鹏的描述出资《齐谐》,《齐谐》是记载怪异之事的,人们会怀疑它的真实性,孤儿,作者引“汤子之问棘”来加以证实;再者,前后两处描写详略不同,描写也有异:对于鹏之背,前者为“不知其几千里也”,后者为“背若泰山”;对于“扶摇”,前者没有描述其形状,后者用“羊角”描其状。其实,这是庄子的有意之笔,通过“重言”(即重复之言)来加重论说的分量,加深读者对“大小之辩”的理解,与开头部分呼应和印证。
说明
并非简单重复,同中有异,是对前文内容的补充、印证,与篇首内容照应。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第三自然段内容。
说明
允许学生停留在翻译的基础上。
明确 本段作者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以现实社会中四种人的具体论述,他们分别能“效”“比”“合”“征”,但却以世俗之见自视,以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自居,作为人生的境界,他们也仅仅是斥鴳翱翔于蓬蒿之间罢了。宋荣子已经淡漠了功名,看清了内外荣辱的界限,却“犹有未树”;子列子能御风而行,超然于世,但还是要依赖于风(即“犹有所待”)。这两个人都比众人高出一筹,但未入道,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何谓“逍遥”呢?庄子告诉我们:“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怎样才能达到“逍遥”呢?用庄子之言即为“无己”“无功”“无名”。
2、作者在本段中阐明了什么观点?作者是如何阐述此观点的? 明确
本段中阐明了“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即“无所待”的观点。
作者从自然界的“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进而说明“小大之辩”,但本质相同,即万物皆有所待,不是真正的逍遥。接着,作者从自然界转而写现实社会,现实中的人有高出众人之上者,但仍是有所待,还不是真正的“逍遥”。作者在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才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
五、作业
初步完成课后习题
第三课时
一、如何理解作者塑造的大鹏形象?
明确
作者从原则上否定了大鹏,认为它的展翅高飞还要凭借海运,并非真正的逍遥。但是,作者又义正辞严地驳斥蜩与学鸠的嘲笑,强调指出有“小大之辩”,并且三次浓墨重彩,不避重复地描绘大鹏的雄伟形象,热爱之情跃然纸上,这是为什么呢?也许作者在才能无双、向往着逍遥却又无法逍遥的大鹏形象里,正隐藏着自己难言的苦情。什么苦情呢?我们不妨作出这样的比较想象:一只大鹏在茫茫北冥中冲天而起,一颗心灵在深深苦闷中挣扎而出,幻想的翅膀张开了,怒而飞向“无何有之乡”;有所待的大鹏失败了,那么心灵呢?有所求的心灵能在那污浊黑暗的广漠之野找到慰籍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雄伟的大鹏形象所体现的正是作者欲飞的理想和无法飞走的悲哀。
二、什么是作者所谓的“逍遥游”呢?
明确
“逍遥游”如果望文生义地解释这三个字,就是自由自在地遨游。而读完全文后,大家不免会产生疑问,如何才是“自由自在地遨游”?怎样才能做到呢?下面从两个方面来浅析一下:
1、解“逍遥”之含义。
“逍遥”二字旧作“消摇”,郭庆藩《庄子集释》引文云:“消摇者,调畅逸豫之意。夫至理内足,无时不适,止怀应物,何往不通。以斯而游天下,故曰消摇。”是一种闲适自得的心理状态。细品课文之后,不难发现,“游”主要有两层含义:①无限的思维空间。既然摆脱了仁义是非的束缚,思想就可以自由遨游了,庄子称之为“游心”,是超脱功利和现实境遇的神游;②自由无碍的心境。“逍遥”之“游”,没有世俗的羁绊,也没有孔子那种不得已而“游”的不平情绪,就可以真正做到无所忌惮,“安时处顺”的畅达,保持淳朴真实的自然心态。摆脱了世俗标准,心理状态成了惟一的尺度,如此自由的心境,人何以能不“逍遥”呢?
2、析“逍遥”之层次。
作为“逍遥游”的象征,庄子在文中运用他所擅长的“寓言”方式塑造了多种动物、植物和人物形象,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或者说最具有观念意义的是斥鴳、大鹏和至人,表现了庄子对“游”的三个不同层次的认识:“小知”“有待”和“无穷”。斥鴳之流不知大鹏的九万里图南之志,朝菌等“小年”之物不知“大年”,他们虽然也有“决起而飞”“腾跃而上”的快乐之游,但根本无涉于“逍遥”,这是最低层次的“游”。宋荣子、列子都是世人中的佼佼者,可谓超凡脱俗了,但仍未达到逍遥之游,原因就在于“有待”。而真正的“逍遥游”是彻底的“无待”之“游”,即“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这才是真正的“无穷”之“游”。
三、学习本文之后有何启示?应该如何看待作者的思想观点? 明确
文章从高远之志、厚积之力、大小之辩到无待之游的描述,给人的启示是远大的志向应当通向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而不应局限于“一官”“一君”的现实功利,人应该有精神自由、个性解放的追求,这些都是庄子思想中的积极因素,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而对于庄子思想中的虚无主义、绝对自由以及遁世避患的全身意识等消极因素,我们应当摒弃。作为新世纪的弄潮儿,同学们应该积极进取、奋力拼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四、鉴赏本文的写作技巧及艺术特点
明确
1、借用寓言说理。
鲁迅评庄子的散文的特点说:“著书十万余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无事实,而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逍遥游》运用大量的寓言把“无所待”的思想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之中。例如本文中的鲲、鹏、学鸠、斥鷃,有的是根据神话故事加工的,有的是杜撰的,但都纳入他的寓言中,寄托他的思想,使人不知不觉进入他所创造的意境,接受感染。
2、想象丰富,意境开阔。
如文章开头写鲲的神奇变化,鹏的遨游太空,想象十分奇特。写鹏的南徙,一“击”,一“抟”,“三千里”,“九万里”,“扶摇”直上,意境何等壮阔。丰富的想象使文章汪洋恣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看来荒诞无稽,却是作者真实感情的流露。
3、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
如第1段。写积水负舟是以水比风,以大舟比鹏鸟;写鹏鸟南飞“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是夸张;描写学鸠,赋与人的情性,是拟人。这些都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五、作业
就文章的某一艺术特点,写一篇300——400字的鉴赏片断。
六、板书设计
标题:《逍遥游》教案
授课内容:《逍遥游》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现象以及文言特殊句式和积累之、其两个虚词的用法
2、体会作者如何运用神话传说,借助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深刻的道理;
3、学习庄子的精神自由以及个性解放的追求,初步鉴赏古代文言散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
教学设想:
1、首先让学生对照注释弄清文章大意,然后通过对文章第一段的分析,尝试背诵。
2、然后研习第二、三自然段,完成对于文章的理解。并对“逍遥游”的进行探究。完成 对文章主旨的体会。
教学难点:
1、第一段:世间万物皆有所待(不自由)——第二段:世间万物皆有所待,又有“小大之辨(亦不自由)——第三段:从自然界到社会的人,无不有所待,真正的逍遥者是不受外物的限制的他们无所待(无己、无功、无名——追求绝对的自由——逍遥的境界)。”诵读三到五遍,找出表达作者思想的关键语句,看看作者运用哪些神话传说、生动的比喻来 说明深这些道理,结合课后习题理清作者的思路;
2、由于庄子的思想比较复杂,教师不必在课堂上过多地阐发,也不必过分地批判,通过课文,使学生对庄子的思想有一定的了解就可以了;
3、教学方法:在欣赏中理解,在朗读中记忆,在感悟中体会。
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一、简介庄子
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县)人。生活年代与孟轲相仿,可能稍后。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相传,楚威王闻其贤,以厚礼聘之为楚相,却遭拒绝。他说“我宁可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可见其性格特点。
《庄子》又称《南华经》,现存33篇。有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内篇7篇大体上是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可能是庄周门人和后学所作。
其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他处在社会大变革,大**的年代,周王室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对现实不满,却无力改变,然心又不甘,因此想用自己的一套思想和人生观来影响世人。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庄子》散文最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擅长用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史记》载:“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如丑女效颦、望洋兴叹(《秋水》)、鲲鹏展翅、不龟手之药等,都是巧妙隽永、妙趣横生的寓言。
二、解题导入
李白有诗云“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其高远的境界让人折服,然而,以大鹏喻事阐志并非李白独创,而带上了庄子的鲜明印记。我们下面就学习庄子的《逍遥游》。
三、教师示范朗读全文。学生对照注释,弄清字音。(见课本)
四、重点讲解第一小节,疏通文意,注意虚词其和之的用法,掌握比较特殊的实词和句式。
1、冥:亦作溟,海之意。“北冥”,就是北方的大海。下文的“南冥”仿此。传说北海无边无际,水深而黑。
2、怒:奋起。
3、志:记载。
4、击:拍打,这里指鹏鸟奋飞而起双翼拍打水面。
5、抟(tuán):环绕而上。扶摇:由地面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
6、去:离,这里指离开北海。息:停歇。
7、斯:则,就。
8、而后乃今:意思是这之后方才;以下同此解。培:通作“凭”,凭借。
9、莫:这里作没有什么力量讲。夭阏(è):意思是遏阻、阻拦。“莫之夭阏”即“莫夭阏之”的宾语前置。
10、决(xuè):迅疾的样子。
11、抢(qiāng):突过。榆枋:两种树名。
12、控:投下,落下来。
13、奚以:哪里用得着。之:到。为:句末疑问语气词。
14、适:往,去到。莽苍:指迷茫看不真切的郊野。
15、果然:饱的样子。古今异义词
16、宿:这里指一夜。
17、之:这。二虫:指上述的蜩与学鸠。指示代词。
总结其: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表示选择,解释为,是„„还是„„?
已学过如此解释: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韩愈《祭十二郎文》)
其余,在第一段中的“其”的用法都比较简单,不作赘述。
之:鹏之徙于南冥也: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则芥为之舟:助词,不译
而莫之夭阏者:代词,它;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动词,到„„去
之二虫又何知:指示代词,这,指两只小动物
总结 宾语前置句:
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否定句,代词作宾语
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它的之二虫又何知。
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这两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呢?
补充宾语前置句的第三种情况:由 “之”、“是”、“焉”帮助构成的前置。如:惟令是听;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冉由,恐怕要批评你了吧)
五、齐声朗读第一段,理清思路,进行总结。(参考课后练习一)
1、“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是说这只鸟在海翻腾激荡的时候,就乘风迁徙到南海。
2、《齐谐》是书名,齐国的志怪之书。文章是引此为证,说明鹏之高翔奋飞是有根据的。
3、“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巳矣。”意思是说:天色苍苍茫茫,究竟是它真正的颜色呢,还是由于它无限高远没有边际的缘故呢?大鹏朝下看也这样。
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为了说明大鹏是如此之大,必须要大风才能托起它。
5、蜩与学鸠笑话大鹏,殊不知因为自己个小,所以所待轻易得到。而大鹏如此硕大,所待必是海运之风。作者以行路备粮的比喻对此反驳,表现了毫无自知之明的可悲和可笑。总结:本段内容阐明世间万物都“有所待”。首先,作者大笔一挥,以夸张的手法描写神奇莫测的巨鲲大鹏。这只鸟,不仅大,它还要腾空而起,还要乘海风作万里之游,给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其次,作者以“野马”、“尘埃”的“以息相吹”与大鹏的“海运将徙”作对比,说明万物都“有所待”。接着,作者用寓言,写蜩与学鸠对大鹏的嘲笑,并以行路备粮的比喻手法予以反驳,表现了毫无自知之明的可笑与可怜。归纳板书:
鲲、鹏
大
海运将徙
↑(对比)
野马、尘埃
小
以息相吹
大舟深水
比喻
强调
芥草杯水
万物皆有所待
蜩与学鸠
嘲笑大鹏
适莽苍者
↑(反驳)
适百里者
(比喻)行路备粮
适千里者
六、在理解的基础上再齐声朗读一遍,并试着背诵。
第二篇:《逍遥游》
《逍遥游》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通过本文的学习,了解庄子及庄子的思想,学会读老庄的书;在现代社会乐观地生活;适当掌握一些文言的虚词实词句式等。【教学方法】填鸭式、讨论式、自助餐式。【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步骤】 【导入】
前一篇,我们学了林觉民的《与妻书》,感受了先烈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崇高信念和牺牲精神。我们或许应该思考,人活着,刻苦学习努力工作,主要是为追求幸福。而人有两面,社会人和自然人;那么这幸福体现为两面:
一、作为社会人的幸福;
二、作为自然人的幸福。
作为社会人的幸福:为国为民为集体为社会,奉献力量,实现兼善之志;作为自然人:追求个体幸福与感受,为自己而活,活给自己看,时时舒展自己,独立的幸福体验。孔子曾问弟子之志,其他人都要治国安民,只有曾点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这一叹,叹出了孔子心灵深处的梦——做一个治世的自由自在的人,于是那个名叫金人瑞的改名叫金圣叹了。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谈到人生的四种境界——主要侧重于社会人的角度来看;老庄的作品则是抛开社会人的那面幸福而谈自然人的幸福——而这一点,正是我们的教材和德育工作中十分欠缺的。
李白曾写过一首述志诗: 上李邕
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在诗中,李白以冲天而起的大鹏自比,表示自己志大才高,气魄非凡;即令时运不好,也决不屈服,表现了一种睥睨一切,虽败不馁的英雄气概。李清照词中亦有“九万里风鹏正举”的豪放之语。岳飞取表字“鹏举”。人们用“鹏抟”(喻指人的奋发有为)、“大展鹏图”(“鹏图”形容人的宏大志向)、“鹏程万里”(“鹏程”比喻人的远大前程)互相祝愿着,传达着不平凡的志向。“鹏”这个意象正是来源于庄子的《逍遥游》,今天,我们就学习庄子的这篇《逍遥游》。
一、了解庄子的散文的价值
庄子的散文在先秦诸子中具有独特的风格。大量采用并虚构寓言故事,善用比喻,想象奇特,最富于浪漫主义色彩。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阂,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郭沫若也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我们将通过学习《逍遥游》一课,来体会庄子散文的特点。
二、对文章字词句的疏通
(一)字词
1.字音识记:鲲、抟、谐、坳、徙、冥、阏、沮、枋、鷃、舂、朔、泠、蒿、翱、恶、发、知、决、数数、飡、蟪、蜩
2.通假现象:冥通“溟”;飡通“餐”;反通“返” ;知通“智” ;辩通“辨” ;而通“能”; 辩通“变”;有通“又”,反通“返”。3.虚词、实词 怒而飞(怒:奋发)志怪者也(志:记载)
去以六月息者也(去:离开;以:凭借)则风斯在下矣(斯:则,就)莫之夭阏者(夭阏:阻塞)之九万里(之:到„„去)之二虫(之:这)众人匹之(匹:相比)彼且奚适(奚:哪里)是鸟也(是:这)
抟扶摇(抟:环旋着往上飞)置杯焉则胶(置:安放;胶:粘着地)而后乃今陪风(陪:凭)而后乃今将图南(图:计划,打算)适百里(适:往)以久特闻(特:独)
穷发之北(发:毛,指草木)恶乎待哉(恶:何;待:凭借)4.词类活用
⑴水击三千里(水:名词作状语,在水面上)
⑵而后乃今将图南(南:名词作动词,南飞)
⑶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非: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非)5.文言句式
⑴南冥者,天池也。(判断句)⑵《齐谐》者,志怪者也。(判断句)
⑶莫之夭阏者。(宾语前置)
⑷之二虫又何知!(宾语前置)
⑸奚以知其然也?(宾语前置)⑹彼且奚适也?(宾语前置)
⑺彼且恶乎待哉?(宾语前置)6.古今异义词
果然:古义:充实之状,文中为食饱之状;今义:表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虽然: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转折连词。
(二)文句(借助注解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1.“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是说这只鸟在海翻腾激荡的时候,就乘风迁徙到南海。
2.《齐谐》是书名,齐国的志怪之书。文章是引此为证,说明鹏之高翔奋飞是有根据的。
3.“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意思是说:天色苍苍茫茫,究竟是它真正的颜色呢,还是由于它无限高远没有边际的缘故呢?大鹏朝下看也不过这样的罢。
4.“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知,通“智”。年,寿命。本句意思是说:小智不能理解大智,小寿命不能理解大寿命。
5.“奚以知其然也?”宾语前置,译为凭什么知道是如此呢?
6.“而彭祖乃公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特,独。匹,比。彭祖,名铿,尧臣,封于彭城,历虞、夏到商,年八百岁,故以久寿见闻。全句大意:然而只活了八百岁的彭祖现在却独以长寿闻名。众人还都希望同他齐寿,不是太可悲了吗?
7.“汤问棘也是已。”汤,商朝的建立者,亦称成汤。棘,汤时的大夫。汤曾向棘询问有关宇宙的道理。原文是:
汤问棘曰:“上下四方有极乎?”棘曰:“无极之外复无极也。穷发之北„„”汤王有“物各有极,任之则条畅”的话,与《逍遥游》所持的思想一致。庄子肯定性重述其问,也是为论证自己的观点,同时运用鹏举万里而图南与斥 的“彼且奚适”之问对照,进一步说明“小知不及大知”的道理。8.“此亦飞之至也” ––—这样也就达到了飞翔中最得意的境界。9.“此小大之辩也” ––—这就是小智与大智的区别。
三、对文章内容的把握:
泛读全文,回答问题:
1.教师:文中写了几次“笑”?各笑什么? 2.学生找出并回答。
明确:写了三次“笑”: 蜩与学鸠笑之、斥鷃笑之、宋荣子犹然笑之。3.理解三“笑”中的“之”各指代什么。
明确:前两个“之”所指对象,都是鲲鹏。第三个“之”所指的对象是“知效一
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4.朗读第四、六、七自然段,思考并讨论:
⑴蜩与学鸠为什么要笑鲲鹏?作者的态度如何?为什么?
⑵斥鷃为什么笑鲲鹏呢?作者对斥鷃的“笑”是什么态度?
⑶宋荣子为什么笑“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呢?作者对
宋荣子的态度又怎样?
5.老师小结:蜩与学鸠嘲笑鲲鹏是因为它们眼界太狭窄,不理解鲲鹏的远大志向。
对蜩与学鸠、斥鷃、宋荣子作者都持否定态度,对被“笑”的一方鲲鹏和“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也都作了否定,并且对文中提及的野马、尘埃、芥、大舟、朝菌、蟪蛄、冥灵、大椿、彭祖、列子等事物或者人物也都作了否定。这种一一否定,全盘否定的态度,如果我们借用本文中的一个形象的词语,可以说是:笑!本文可以说是:庄子“笑”万物!6.问:庄子为什么要“笑”万物呢?
明确:一方面因为它(他)们都“有所待”,都没有做到“逍遥游”。另一方面是因为庄子要以“笑”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态度,给生活在世俗中执迷不悟的人们以当头棒喝!引导他们改变人生观、世界观。7.问:怎样做才能达到逍遥游的境界 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变,游于无穷„„
8.哪种人才能达到这种境界?为什么?
明确:“至人、神人、圣人”,因为他们“无己、无功、无名”。9.怎样理解这“无己、无功、无名”?
人的本质的一面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人与人的关系网之中。“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人间世》)关系网的束缚在客观上是存在的。要摆脱这种束缚,只有从主观上、自我上做功夫。把自我看得越重,获得自由的障碍就越大;把自我看得越轻,获得自由的障碍就越小;把自我视作不存在一般,做到如佛家所说的“去我执”,就可以解脱了。“至人无己”,正是这个意思。既然“无己”,哪怕它个密网宏罗。人把自己看得很重,主要在“功名”二字。在功名上的追求越多、越高,“我”就越膨胀。要做到“无己”,或要做到《齐物论》中的“丧我”,首先要放弃功名上的追求,做到“无功”“无名”。因此,“至人无己”三句下,宣颖《南华经解》评曰:“此三句一篇之主也。第一句又三句中之主也。”功名在人生中的意义,古今思想家的看法截然不同。
10.古今的名人有类似的思想么? 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忧
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心颜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苏轼: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
板书设计:
四、文章的写作特点
运用神话传说,借助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鲜明的对比来说明深刻的道理。
五、讨论《庄子》(逍遥游)对后世文人的影响 苏轼《赤壁赋》、李白、陶渊明、李清照
六、课外阅读: 郭沫若所说:“秦汉以来的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在他的影响之下发展。”(《庄子与鲁迅》)
1.鲍鹏山《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2.庄子《秋水》《庖丁解牛》 3.冯友兰《人生境界》 4.南怀谨读《逍遥游》
第三篇:逍遥游
《逍遥游》课例赏鉴
【课例实录】
师:我们在上节课已经对《逍遥游》中的文言知识点进行了梳理,并大致了解了文意。那么,今天让我们走入文本深处,一起来探寻,在这短短的三段文字中,庄子到底想说什么?又是怎么说的呢?要解读其中的玄机,我认为关键要点准这三段的穴位,也就是于全文来说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象。这意象是什么呢?
(生思索)
生1:大鹏吧!我们从一开篇就看到了它,作品讲的就是关于它的寓言故事。
师:聪明,正是这只大鹏带我们一起去探求庄子笔下的“逍遥”境界,这一意象就是全文的穴位所在!
那么庄子又是怎样描写这只大鹏的呢?现在请同学们迅速从文中勾画出描写大鹏鸟特点的语句并大声地朗读出来,然后与同桌交流一下,看看这些描写分别表现了大鹏的什么特点。1分钟之后我们请同学来说说。
(生交流1分钟)
生2:“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点出大鹏是从何物变化而来的,说明它变化神奇莫测的特点。
生3:“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说明它形体硕大无比。
生4:“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这一句描写它奋起而飞时的气势,体现了它与天地融为一体的壮美。
生5:“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它不仅奋飞时气势壮美,而且迁徙时也磅礴壮观。
师:好!现在让我们齐读一下开篇的三句话,再度领略一下这只来历不凡、一飞冲天的巨鸟飞翔的雄姿吧。
(生朗读“北冥有鱼„„其翼若垂天之云”)
师:读得不错,但如果感情再充沛些,就更能体现大鹏鸟展翅高飞的气势。现在请同学们阅读文章的第一段,思考一个问题:作者在表现大鹏的同时为何又要加入“蜩”与“学鸠”的一段描写?
生5:作者用“蜩”“学鸠”是为了反衬鲲鹏的志向高远、气质超凡,非蜩与学鸠这样的小动物所能理解!
师:你是根据哪句话得出上面的结论的呢?
众生:因为作者说“之二虫又何知”!
师:是啊,这确实是一个幻化神奇、志存高远、非一般动物所能比拟的神鸟啊!如果有可能,让你也变成这只大鹏鸟,你愿意吗?为什么?
生6:愿意。可以翱翔于九万里高空,那是怎样的惬意啊!
生7:愿意。一飞冲天,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多自由啊!
生8(犹疑状):我„„不,我不愿意。
师:不?很意外的答案。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最早记载鹏的就是这篇《庄子·逍遥游》。庄周用汪洋恣肆、气势磅礴的笔调,写出了一只如此的巨鸟啊!在庄子的眼中,大鹏威武壮美,有着高远的理想,可见庄子对大鹏这一形象寄予的深情厚爱。你竟然说“不”,这是为什么呢?
生8:因为无论它多么神奇,它也只是一只鸟而已,作为一只鸟它并不是绝对自主的。
师:嗯,有意思,还有没有同学跟他观点一致?
(生低声交流)
生9:我赞同他的观点,因为从行文来看,庄子认为大鹏根本没有达到逍遥的境界。
师:看来这位同学很会读书,他关注到文章的题目了。不过,大鹏南徙时可是“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气势是何等的磅礴,这一“击”一“抟”就是“三千里”“九万里”,“扶摇”直上,还不逍遥吗?
众生:不!它要靠巨风才飞得起来,没有巨风它寸步难行!
师:能引文为证吗?
生10:文中第一段说,“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海运”即海动,海动必有大风;“扶摇”是旋风,而“六月息”就是六月的大风。这些都说明没有风,大鹏就无法翱翔,就谈不上逍遥游。
师:那你们认为怎样才是“逍遥游”的境界呢?
(生仿佛有些犹豫,不知怎么作答)
师:看来我们还得先了解一下什么是“逍遥”。
从语义学意义上说,“逍遥”是一个联绵词,联绵词往往表达一种难以言传、悠远舒长的意境。根据课文后的注释,我们可以知道,这个词指的是优游自在的样子。因此“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自由自在地活动。
那么,根据这个词义,大家应该能理解为什么鲲鹏无法做到真正的“逍遥游”了吧?谁能结合文中的语句再来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生11:文中说大鹏“去以六月息者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这些都是说明大鹏虽然能在九万里高空翱翔,没有阻碍,看似自由自在,其实它还需要有外部条件,没有“负大翼”之风,它寸步难行!
师:很好。那么庄子有没有在第二段中回答什么是真正的“逍遥游”呢?
众生:没有。第二段的内容是第一段的重复。
师:仅是简单的重复吗?有没有不同的地方?大家讨论一下。
(生讨论)
生12:这一段所举的例子不仅有大鹏、蜩、学鸠,还新增了朝菌、蟪蛄、大椿等,进一步突出了小与大的区别。
生13:这一段不仅举了自然界的例子,还用普通人与彭祖进行对比,还是为了突出小大之别。
生14:这一段大鹏南飞的故事,是从“汤之问棘”的角度重复的。作者可能是想借古代圣贤之口来强调此事。师:同学们的眼光真敏锐,而且观照仔细全面。但是,我们还是要回答这个问题:作者这种对“小大之辩”的不厌其烦的重复,究竟要说明什么?
(众生小声议论)
生15:这一段中所写的事物,归结起来就是大和小两类。根据文意,庄子认为不管你是大是小,是长寿还是短命,都不可能摆脱外在的束缚而达到完全的自由。
师:你的意思是他们都没有做到真正的“逍遥”。看来,还是回到了那个初始命题——怎样才是真正的“逍遥游”?现在我们来研读文章第三段,一起从中寻找答案吧。
给同学们3分钟时间,在文章第三段中筛选一下信息,看看庄子为我们写了几类人。
(生默读、勾画、筛选信息)
师:谁来展示一下筛选的结果?
生16:四类人,分别是“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17:我不同意。作者写道“宋荣子犹然笑之”,可见还有宋荣子。
师:也就是说,你不同意把宋荣子跟前面提到的四类人归为一类了。那你说说他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生17:“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应该是官场上的风云人物吧。宋荣子应该是比较清高的那种人。
师:宋荣子“犹然笑之”,他笑什么?
生17:他应该笑他们太看重名利,为名所累,为利所困。
师:“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和文中所举的哪些例子相类似?
生17(看书,思考):应该是“蜩”“学鸠”“朝菌”“蟪蛄”等小生物,他们往往自视甚高,其实鼠目寸光。
师:分析得很到位。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庄子就肯定了“宋荣子”这样的人?
众生:不是。
师:为什么?
(生议论纷纷)
师:大家来思考一下这句话:“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这说明宋荣子这样的人心中还有什么观念存在?
生13:哦,我知道了,这说明宋荣子内心还是不忘记分清物与我,荣与辱。也就是说,他并没有真正忘却荣辱。
师:好。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宋荣子之后庄子又写了谁。
众生:列子。
师:与宋荣子相比,列子道行如何?
众生:高多了,他能御风而行,来去自由。
师:真的自由吗?
众生(先是一愣,然后纷纷摇头):不,不,他还是要依赖于风。
师:对了,这就是庄子所说的“犹有所待也”。宋荣子也好,列子也好,不就像庄子笔下的大鹏、大椿、彭祖一样吗?虽比众小高一等,仍然“有所待”,不能达到真正的“逍遥”啊!
现在让我们请一名同学来为我们朗读一下作品的最后两句话,为我们解开“逍遥游”的谜底吧。
(请一生朗读“若夫乘天地之正„„圣人无名”)
师:你读后能理解什么是真正的“逍遥游”了吗?(朗读的学生怯生生地摇了摇头)那么谁来说说他的理解?
生11:庄子的“逍遥游”应该是指摆脱一切束缚,顺应六气变化,在宇宙间来去自如的境界吧。
师:哦,也就是遨游太空了。(众生笑)那最后一句“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又该怎样理解?
(众生思考)
生15:看来,庄子要告诉我们,他这里所说的“逍遥游”并不是遨游太空,而是提醒我们要抛开名利思想。
师:观点从何而来?
生15:庄子不是说了吗?“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至人”就是忘记自己的人,“神人”就是抛弃功名的人,“圣人”就是无视荣辱的人。这就是“无己”“无功”“无名”吧。
师:漂亮!同学们的发言实在精彩。所以说神游宇宙忘记自身存在的是“至人”,无欲无为抛弃功名利禄的是“神人”,隐姓埋名鄙视是非荣辱的是“圣人”。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庄子所谓的“有待”和“无待”,应该是说不是外在的客观条件束缚了人,而是人们自己的主观认识、自己的思想束缚了自己。如果能从主观上齐同万物,忘却外在的一切差别,也就无所不适了。这样,中心论点便水到渠成地引出来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对于庄子的思想,对于“逍遥游”,你们能接受吗?有怎样的看法?
生18:我蛮佩服庄子的,他的想象非常大胆。在他看来,世间的万物都是一样的,好就是坏,是就是非,内就是外,荣就是辱,人不要去分辨它。但我认为这是很难做到的,所以我就更佩服庄子了。
生12:我个人觉得这种“逍遥游”是难以实现的,对于普通人来说,那更是遥不可及的。所以我认为那是太空、太虚的理想。
生13:我不这样认为。“逍遥游”,应该是一种精神境界,是人作为人应该有的境界,是一种抛弃功名利禄、精神完全自由的最高境界,而且在充溢着物欲气息的当下,这更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师:我来发表一下我的观点。俗语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庄子的思想,消极地看是消极避世、全身远害的养生之道;而积极地看,则是“判天地之美”“达万物之理”的至刚至柔的“人情化”的宇宙论,抛开物质的束缚,达到精神的自由,用他开阔的眼界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在他看来,不是人的物质条件束缚了人自身,恰恰相反,是人的思想束缚了人自身,因而无法达到“逍遥游”。他所追求的“逍遥游”并不是肉体的飞升,而是精神的自由。
庄子生活在一个追名逐利的时代,其在《天下》篇说:“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于是就借助于寓言,“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来表达自己无欲无求、保持恬淡宁静心境的思想。他所追求的“绝对自由”虽然充满理想主义,但其内蕴实质对今天的我们依然有着非凡的启示。如果同学们能通过今天的课领悟到庄子精神境界之美并有所感悟,我想,我就已经满足了。
【执教感言】
该篇作为《庄子·内篇》的第一篇,具有开宗明义的价值。然而庄子“逍遥游”的绝对境界往往会让学生感到混沌,不知所云;庄子的写作风格也会给人一种荒诞可笑、故弄玄虚的感觉。因此,课前我反复阅读文本,试着从学生的角度去体会他们产生误解的根源,并尝试寻找正确解读的钥匙。赛前,我首先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本的字面意思,为本节课铺平了道路。
一开始,我对于自己的教学设计也很没底气,我一直纠结于我是否对文言知识的处理太过淡化。然而最终我还是坚持了最初的设想。我认为,教学生学习文言知识是必要的,但这不是文言教学的唯一任务,甚至不是重要任务,重要的是如何在激发学生对文本思想思考的同时,引导学生抽丝剥茧,从文中的字里行间捕捉和领悟文本的内蕴,给他们以思想的启迪。新课标提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了更大程度地激活课堂,激活学生的思维和能动性,我从一开始的导入着手,处处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找出赏析文中意境的钥匙。分析文本环节,我针对要解决的几个问题设计了层层跟进的方法,引导学生在找出文中生动的句子后说出自己的感想,着重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达到对庄子思想的正确感悟理解。
与此同时,我还引导学生利用学习文言的一个有效手段——诵读,以读促悟,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句子、重点段落的诵读分析,自主探寻、归纳,得出结论。
从整堂课来看,学生活动的反响较好,学生有话说,并有机会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个别同学的发言更是大胆质疑,精彩独到。这更让我感受到了新课标下的时代气息和创新精神,我也为此感到骄傲和庆幸。
(张 茗 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550001)【名师观察】 茶需静品,香能通灵
有这样一句对当今语文课堂的评价之语:“很多语文教师走上了讲台,但没有走进文本。”张茗应该是我熟悉的为数不多的能走进文本的老师。
做教研员这几年来,下校听课让我感触颇多。“浅阅读化”倾向是当前我们语文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解读文本时出现的最大问题,也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许多教师在上课前精心设计教法,拿到一篇课文,首先想到的不是“教什么”,而是“怎样教”:先怎样教、再怎样教、后怎样教。这种现象也反映在观课中,观课者的目光更多地聚焦于教学方法,从教师的教学技巧等方面去评价一堂课的设计和执教是否精致、精彩。毋庸置疑,“怎样教”是必要且重要的,能体现先进理念的教学方法更应该被大力张扬。然而一切形式都是为内容服务的,王荣生先生就曾指出:“在目前的情况下,对语文教学来说,我以为教学内容更为重要、更为关键。一堂语文课,如果教学内容有问题,那么教师的教学再精致、再精彩,课堂的气氛再热烈、再活跃,价值都极为有限。”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成功的语文教学应基于教师对文本的深刻解读。
作为《庄子》的首篇,《逍遥游》深邃的思想性和精湛的艺术性都给本文的教学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庄子的文章正如他所追求的“精神绝对自由”一样,不拘一格,变幻无穷。如若把教学内容定位于文言知识的讲授和文意的疏通上,不仅费时难解,容易将飘逸洒脱、雄奇深邃的美文分解得支离破碎,索然无味,而且会疏远学生与“庄子”的距离。可以说,张茗抽到此篇,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比赛前一天,张茗按大赛组委会安排跟学生作了一节课的互动交流。她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本的字面意思,为赛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如是而已。我始终认为,我们的文言教学不能因为要满足考试等短期目标的需要,就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在文言文语法的讲授和题目的反复训练上,而应把相当的精力放在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并主动探求每篇古文所包含的深层意义上来。要使学生通过文言文去体认古人的命运遭际和灵魂世界,在与古人进行思想交流的同时启迪他们的思维,思考当今的生活。
作为象征型文学作品,《逍遥游》具有三大特征:写作目的的暗示性,艺术形象的意象性,艺术手法的象征性。其教学的难点在于对附着于“象”之后的“意”的破解。张茗老师的这堂课首先就引导学生关注本文的重要意象——鹏,她谓之为解读本文的关键“穴位”,其实这何尝不是找准了突破象征型文学作品教学难点的“穴位”?——是为此课之“起”。接下来她引导学生去体认大鹏的幻化之神奇、奋飞之壮美,要求学生大声朗读出描写大鹏的原句,并说出句子表现了大鹏怎样的特点。接着,张老师轻点了一句作者在表现大鹏的同时为何又要加入“蜩”与“学鸠”的一段描写,貌似无意,实则要引导学生体会行文反衬的妙处——是为此课之“承”。我在观课时喜欢留意“转”的环节,一堂课“转”得好,往往会曲径通幽,翻出新意;“转”得不好,则常常难以为继,草草收场。张茗老师以“你是否愿意变成大鹏”的发问引出“不愿意”的感言,继而引发什么是真正的“逍遥”的探究,应该是本课的巧妙一“转”,引导学生去探究附着于“象”之后的“意”。不仅如此,这一“转”,还将教学的重心从自然领域转到社会领域,引出对文本第三段的研讨,通过层层追问,让学生在自我思考和合作探究中得出了本文的结论:庄子所认为的真正的“逍遥”是一种“无待”的、摆脱一切主客观束缚的绝对自由的境界。也许很多教师的课上到此就结束了,但我却认为,如果止步于此,学生就会迷失于庄子的奇幻故事和超现实的理想人格之中,势必与庄子产生疏离之感,甚至质疑其精神境界在当今世界的适恰性。这就是很多执教这一课的教师失败的根本原因。如何从庄子消极遁世的外壳下挖掘出积极的意义,让学生收获增益其性情的养分,才是收束本课的关键,而这需要教师有更广泛的阅读积累,肯花更多的时间去研读文本。值得欣喜的是,张茗老师在本课的最后引导学生大胆发表对庄子“逍遥游”的看法,于是在教师的适时点拨之下,在学生个人观点的相互碰撞中,学生终于领悟到文本的思想魅力,领悟到庄子的“逍遥游”不是肉体的飞升,而是精神的自由。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这是何等的可贵!至此,张老师完成了本课最后的漂亮的一“合”。
从张茗老师的课堂实录当中,我们不难发现其不露斧凿痕迹的精巧预设,但这一切皆是为其深入解读文本后通过筛选而确定下来的教学内容服务的。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堂课无疑能给很多在“教什么”上还拿捏不定却一心去设计有新意的“怎样教”的教师以有益启示。
(訾 惠 中学高级教师,贵州贵阳市高中语文教研员)
第四篇:逍遥游
《逍遥游》读后感
旅游***孙瑾
庄子的《逍遥游》作为不朽名篇,文采斐然,想象绮丽,构造诸多神仙事物以警醒世人,奠定了庄子哲学的基调,也使读者得以一窥庄子文采的精妙。《逍遥游》成为传世经典之作,历千年而不衰,也向我们昭示了庄子勃勃生机的哲学。而其中的超脱时间空间的大是大非。
《逍遥游》借鲲鹏的徒南来预示人之渺小,其对当代人的启示,在于其超脱精神,提升自我的心灵境界。在庄子的眼中,敬畏自然,天地,人世间的一切争斗,权谋,名利,都不过是“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陷于其中,不能自拔是可笑的。而如今的我们没有做到淡泊,潇洒,为这为那所困。人们终日忙碌却无为,人类如何可以远离所谓“野马,尘埃”,与藐视鲲鹏的蜩与学鸠相区分?!怀一颗谦卑之心,对一切都可以开阔胸襟。而不是蔑视自然,自以为是。以自我为世界之中心的时候,想想几千里的大鹏,腾跃直上几万里,有没有羞愧之心?自称文明人的我们,却对地球造成了极大地破坏,自毁家园,最终后悔的还是我们。我们应深思,人类历史,文化发展了,进步了,可是为何独对自然逐步失去了敬意,畏意。庄子的哲学值得我们学习,研究,不是枯燥的会背书,会默写,其中妙处不可言,自有有心人体会,也许红尘的我们——庄子知音未尝不可说。
“朝菌不知晦朔,惠姑不知春秋”,说明人的认识是有局限的,所以说自称有大智慧抑或参透什么天理的言论,甚是无语。不可否认,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盲点的,真正智慧的人也不是我们想的那么多。俗夫寻找智慧的过程即是智慧的行为,即使不够尽善尽美,不能看透期间,但有这种想法已是非常人了。
大用与小用,有用与无用,在乎于你。庄子不在乎,或者他在乎的和我们不一样,所以名利于他,生死于他,都是惘谈,一生潇洒,才是活着的意义。
第五篇:逍遥游
御气乘风来,逍遥天地间
——读庄子《逍遥游》有感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而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於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这是《逍遥游》的起始段,也是开篇立意之段落。起篇便以鹏飞南冥之浩然气息引人入胜,犹如一股蓬勃之生命侵入脑海,映入灵魂,不灭不休,直至文末。庄子的自由之思想透过这豪放的文字,奇幻的比喻映然纸上,让人叹为观止。
看到这,让我不由想起了我曾经玩过的一款游戏中的人物,就是《仙剑奇侠传》中的酒剑仙,他曾经自念过一首诗,即“御剑乘风来,除魔天地间。有酒乐逍遥,无酒我亦癫。一饮尽江河,再饮吞日月。千杯醉不倒,唯我酒剑仙。”这首诗让我回味颇久,其中蕴含的酒剑仙的洒脱与不羁令我感怀。我们什么时候能做到这一点啊,逍遥自在,不拘于世。
我不对全篇的《逍遥游》发表感想了,那样的话,我的思维就非得括进江河,容纳百川了。就就着前文的话,说一些我自己的感想吧。
我们看逍遥游,主要是看其中蕴藏着的自由的思想。或许是因为现在的社会太过压抑,让我们的思想禁锢在一个狭小之地了吧,我们总是向往着一片自由的土地,而逍遥游恰巧给我们提供了这么一个地方,所以我们趋之若鹜。可是,在盲目追求“自由”思想指引下,我们有没有真正领会过逍遥游,理解它的含义。
在文章的中篇说了这么一段“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句话的意思是:“若能顺着自然的规律,而把握六气的变化,以遨游于无穷的宇宙,他还有什么依持的呢!所以说:“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我们想要获得逍遥自在,还是不能忘却自己的心灵啊。一味盲目地追求所谓自由,结果恰是将自己陷入更大的囹圄里,得不偿失。正所谓:
“心安身自安,身安心自宽。
身与心俱宽,何事能相甘。
谁谓一身小,其安若仙山。
谁谓一室小,宽为天地间。
安分身无辱,身意心相合。
虽居尘世上,却是出人间。”
要记得,逍遥游的目的是为了达于自由这不错,但还必须具备逍遥的心境。逍遥之心是一种内在的修养,其实都沉淀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只是未被激发而已,因为我们所能感受到的是那个忙碌于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而那个真实的自我并未觉醒,所以,逍遥之心的获得,只能是在静虚的时空里让真实的自我自由地呈现。
“内我而外物”是一种准则,切不可本末倒置,这是庄子一再提醒的,同时逍遥之心得加入到逍遥之境中去,成为这个超越之境的有效体念者,并把这体念强化成生命本身的超验存在,这样心与境的契合便完成了逍遥。
正如我题目中所讲的那样,御气乘风来,逍遥天地间,只有当我们的心真正放开,感受天道自然,融于天,融于地,乘着天地的气息,才能无拘无束的翱翔在天地之间,真正逍遥于世。
诚然,这对于我们来说很难做到,但只要我们保持着这种心态,其实,逍遥,就与我们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