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梦”主题教育学习资料集
“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学习资料
1、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习近平在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时的重要讲话(2012年11月29日)
2、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重要讲话(2013年3月17日)
3、习近平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2013年4月28日)
4、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2013年5月4日)
5、习近平就芦山地震抗震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6、李克强在震中灾区察看灾情指导救灾
7、王东明在“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2013年5月8日)
8、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在全省广泛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的意见
9、王东明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2年12月29日)
10、王东明在省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闭幕大会上的讲话(2013年1月27日)
11、王东明在雅安主持省委常委扩大会议认真贯彻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下一阶段抗震救灾工作
12、王东明主持召开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李克强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进一步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工作
13、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研究决定抗震救灾转入过渡安置阶段着手启动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工作
14、中国人民一定能够战胜灾害——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开展四川芦山抗震救灾纪实
15、用实干托起“中国梦”——2012年11月30日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16、满怀信心走好中国道路——一论同心共筑中国梦2013年3月21日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17、高扬凝心聚力的中国精神——二论同心共筑中国梦2013年3月22日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18、凝聚不可战胜的中国力量——三论同心共筑中国梦2013年3月23日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19、始终与灾区人民风雨同行——四川省抗击“4•20”芦山7.0级强烈地震七日记
20、震不垮的坚强堡垒——四川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抗震救灾纪实
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 ——习近平在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时的重要讲话
在全党全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热潮中,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29日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在参观过程中,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表示,《复兴之路》这个展览,回顾了中华民族的昨天,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今天,宣示了中华民族的明天,给人以深刻教育和启示。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充分展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经过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习近平强调,回首过去,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审视现在,全党同志必须牢记,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展望未来,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要把蓝图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习近平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习近平最后强调,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时的讲话
各位代表,这次大会选举我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我对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信任,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深知,担任国家主席这一崇高职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将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夙夜在公,为民服务,为国尽力,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决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信任和重托。
各位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走过了光辉的历程。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戮力同心、接力奋斗,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今天,我们的人民共和国正以昂扬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
胡锦涛同志担任国家主席10年间,以丰富的政治智慧、高超的领导才能、勤勉的工作精神,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立了卓越的功勋,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和国际社会普遍赞誉。我们向胡锦涛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奋斗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面对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面对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殷切期待,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再接再厉、一往无前,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扩大人民民主,推进依法治国,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
我们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不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
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我们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加强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各位代表!“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全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要发挥聪明才智,勤奋工作,积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主力军和生力军作用。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克己奉公,勤政廉政,关心人民疾苦,为人民办实事。中国人民解放军全体指战员,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全体官兵,要按照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提高履行使命能力,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一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其他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要发扬劳动创造精神和创业精神,回馈社会,造福人民,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全国广大青少年,要志存高远,增长知识,锤炼意志,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要以国家和香港、澳门整体利益为重,共同维护和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广大台湾同胞和大陆同胞要携起手来,支持、维护、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共同开创中华民族新的前程。广大海外侨胞,要弘扬中华民族勤劳善良的优良传统,努力为促进祖国发展、促进中国人民同当地人民的友谊作出贡献。
中国人民爱好和平。我们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臶,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致力于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履行应尽的国际责任和义务,继续同各国人民一道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各位代表!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核心力量,肩负着历史重任,经受着时代考验,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全体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臵,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坚决同一切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矢志不移为党和人民事业而奋斗。
各位代表!实现伟大目标需要坚忍不拔的努力。全国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中共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始终埋头苦干、锐意进取,不断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更大的胜利,不断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同志们: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我们来到全国总工会机关,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同庆五一节,共话中国梦,感到很高兴。刚才,9位劳模代表先后发言,讲述了在各自岗位上辛勤劳动、发挥才干的先进事迹,抒发了为祖国发展和人民幸福作贡献的人生理想,听后很受感动、也很受启发。
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全国广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全国各族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致以节日的祝贺!
在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劳动模范始终是我国工人阶级中一个闪光的群体,享有崇高声誉,备受人民尊敬。在革命战争年代,“边区工人一面旗臶”赵占魁、“兵工事业开拓者”吴运铎、“新劳动运动旗手”甄荣典等劳动模范,以“新的劳动态度对待新的劳动”,积极参加义务劳动,全力支援前线斗争,带动群众投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事业。
新中国成立后,“高炉卫士”孟泰、“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蒋筑英、“宁肯一人脏、换来万人净”的时传祥等一大批先进模范,响应党的号召,带动广大群众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王进喜以“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气概,带领石油工人为我国石油工业发展顽强拼搏,“铁人精神”、“大庆精神”成为激励各族人民意气风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蓝领专家”孔祥瑞、“金牌工人”窦铁成、“新时期铁人”王启明、“新时代雷锋”徐虎、“知识工人”邓建军、“马班邮路”王顺友、“白衣圣人”吴登云、“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等一大批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带动群众锐意进取、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国家和人民建立了杰出功勋。
4月20日,四川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各族人民坚决响应党中央号召,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全力支援灾区抗震救灾。灾区广大职工同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人员携手并肩、同心协力抓紧生产,全国各行各业广大职工积极守望相助、以实际行动支援灾区。灾区各级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积极开展各种救援行动,让“工人先锋号”旗臶飘扬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彰显了工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希望灾区广大职工和各级工会组织,为夺取抗震救灾斗争全面胜利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长期以来,广大劳模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卓越的劳动创造、忘我的拼搏奉献,谱写出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动人赞歌,为全国各族人民树立了光辉的学习榜样。
我们已经确定了今后的奋斗目标,这就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尽管前进道路并不平坦,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仍很艰巨而繁重,但面对未来,我们充满必胜信心。我国工人阶级一定要在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上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我们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首先就要脚踏实地劳动。
在迈向未来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我国工人阶级的重要作用,焕发他们的历史主动精神,调动劳动和创造的积极性。
第一,必须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是我国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我们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素质全面提高,结构更加优化,面貌焕然一新,先进性不断增强。展望未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巩固工人阶级的领导阶级地位,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不能只当口号喊、标签贴,而要贯彻到党和国家政策制定、工作推进全过程,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各方面。
第二,必须紧紧依靠工人阶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也是引领我国工人阶级走向更加光明未来的必由之路。我国工人阶级要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立足本职、胸怀全局,自觉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始终以国家主人翁姿态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贡献。
我国工人阶级要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坚决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坚决拥护改革开放,始终做坚持中国道路的柱石;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我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品格,用先进思想、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全社会,不断为中国精神注入新能量,始终做弘扬中国精神的楷模;要坚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充分发挥伟大创造力量,发扬工人阶级识大体、顾大局的光荣传统,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始终做凝聚中国力量的中坚。
第三,必须坚持崇尚劳动、造福劳动者。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必将创造出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一勤天下无难事。”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全社会都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维护和发展劳动者的利益,保障劳动者的权利。要坚持社会公平正义,排除阻碍劳动者参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全社会都要热爱劳动,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第四,必须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劳模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长期以来,广大劳模以平凡的劳动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是我们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全国各族人民都要向劳模学习,以劳模为榜样,发挥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共同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广大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要珍惜荣誉、再接再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做坚定理想信念的模范、勤奋劳动的模范、增进团结的模范。当代工人不仅要有力量,还要有智慧、有技术,能发明、会创新,以实际行动奏响时代主旋律。各级党委、政府和工会组织要高度重视劳模、关心爱护劳模,支持劳模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帮助劳模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广泛宣传劳模先进事迹,使劳模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党对工会寄予厚望,职工群众对工会充满期待。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反映了中国工会的性质和特点,是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重要保证。要始终坚持这条道路,不断拓展这条道路,努力使这条道路越走越宽广。
时代在发展,事业在创新,工会工作也要发展、也要创新。要顺应时代要求、适应社会变化,善于创造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让职工群众真正感受到工会是“职工之家”,工会干部是最可信赖的“娘家人”。要把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作为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心全意为广大职工群众服务,认真倾听职工群众呼声,维护好广大职工群众包括农民工合法权益,扎扎实实为职工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不断促进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要高度重视广大职工的多样化需求,不断拓展职工成长成才空间,着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高素质职工。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和改善对工会的领导,支持工会开展工作,为工会工作提供更多资源和手段,为工会履职创造更好条件。同志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国家的发展前景十分光明,但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蓝图不可能一蹴而就,梦想不可能一夜成真。人间万事出艰辛。越是美好的未来,越需要我们付出艰辛努力。
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良好风尚。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发扬劳模精神,出实策、鼓实劲、办实事,不图虚名,不务虚功,坚决反对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以身作则带领群众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我深信,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我国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群众的团结奋进,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我们一定能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青年朋友们,同志们: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在这个属于青春的日子里,很高兴来参加“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主题团日活动,同各条战线的优秀青年代表一起交流,聆听大家抒发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齐发展的青春感受。
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各族各界青年,致以节日的问候!向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青年朋友们,向中国大学生和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中国青年创业奖获得者、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标兵、“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等优秀青年代表,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行各业的先进青年典型,表示由衷的敬意!
我们同青年朋友们到航天城来,就是要实地感受载人航天精神,激励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刚才,不同领域的优秀青年代表作了很好的发言。在你们身上,充分体现了当代青年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自强不息的意志品格、甘于奉献的思想境界,也充分体现了广大青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胜信心。
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近代以来,我国青年不懈追求的美好梦想,始终与振兴中华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联。在革命战争年代,广大青年满怀革命理想,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冲锋陷阵、抛洒热血。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广大青年响应党的号召,向困难进军,向荒原进军,保卫祖国,建设祖国,在新中国的广阔天地忘我劳动、艰苦创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广大青年发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为祖国繁荣富强开拓奋进、锐意创新。在最近的芦山抗震救灾中,大批青年临危不惧、顽强拼搏,广大青年心系灾区、无私奉献,为抗震救灾作出了重要贡献。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
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发出了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时代号召。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我们明确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现在,大家都在谈论中国梦,都在思考中国梦与自己的关系、自己为实现中国梦应尽的责任。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国梦凝结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
——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只有每个人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青年、关怀青年、信任青年,对青年一代寄予殷切期望。中国共产党从来都把青年看作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从来都把青年作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生力军,从来都支持青年在人民的伟大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行百里者半九十。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我们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越要动员广大青年为之奋斗。
展望未来,我国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这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历史规律,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青春责任。广大青年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第一,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也是广大青年应该牢固确立的人生信念。
广大青年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增强对坚持党的领导的信念,永远紧跟党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
第二,广大青年一定要练就过硬本领。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实践是提高本领的途径。青年的素质和本领直接影响着实现中国梦的进程。古人说:“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说的是学问的根基好比弓弩,才能好比箭头,只要依靠厚实的见识来引导,就可以让才能很好发挥作用。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广大青年要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增强知识更新的紧迫感,如饥似渴学习,既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又及时更新知识,既刻苦钻研理论又积极掌握技能,不断提高与时代发展和事业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要坚持学以致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熔炉中,在社会的大学校里,掌握真才实学,增益其所不能,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第三,广大青年一定要勇于创新创造。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
广大青年要有敢为人先的锐气,勇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于上下求索、开拓进取,树立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超越前人的雄心壮志,“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意志,为了创新创造而百折不挠、勇往直前。要有探索真知、求真务实的态度,在立足本职的创新创造中不断积累经验、取得成果。
第四,广大青年一定要矢志艰苦奋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类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从积贫积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发展繁荣,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顽强拼搏,靠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当前,我们既面临着重要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梦在前方,路在脚下。自胜者强,自强者胜。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需要广大青年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奋斗。
广大青年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勤劳的双手、一流的业绩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要不怕困难、攻坚克难,勇于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经受锻炼,增长才干。要勇于创业、敢闯敢干,努力在改革开放中闯新路、创新业,不断开辟事业发展新天地。
第五,广大青年一定要锤炼高尚品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上。
广大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倡导良好社会风气。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自觉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要牢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道理,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要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带头学雷锋,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热诚关爱他人,多做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的实事好事,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进步。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共青团要在广大青少年中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每个青少年播种梦想、点燃梦想,让更多青少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让每个青少年都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能量。要用中国梦打牢广大青少年的共同思想基础,教育和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坚定跟着党走中国道路。要用中国梦激发广大青少年的历史责任感,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光荣传统,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找准自身工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组织动员广大青少年支持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要积极为广大青少年实现梦想提供服务,切实改进作风,深入基层、走进青年,想青年之所想,急青年之所急,代表和维护青少年普遍性利益诉求,努力为广大青少年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环境。
青年模范人物是广大青少年学习的榜样,肩负着更多社会责任和公众期望,在青少年中乃至全社会都有着很强的示范带动作用。希望青年模范们再接再厉、严于律己、锐意进取,用自身的成长历程、精神追求、模范行动为广大青少年作好表率。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信任青年、热情关心青年、严格要求青年,为青年驰骋思想打开更浩瀚的天空,为青年实践创新搭建更广阔的舞台,为青年塑造人生提供更丰富的机会,为青年建功立业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各级领导干部要关注青年愿望、帮助青年发展、支持青年创业,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做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朋友们,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人生之路,有坦途也有陡坡,有平川也有险滩,有直道也有弯路。青年面临的选择很多,关键是要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选择。无数人生成功的事实表明,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要历练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坚定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变挫折为动力,用从挫折中吸取的教训启迪人生,使人生获得升华和超越。总之,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
青年朋友们,我坚信,在党的领导下,只要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脚踏实地、开拓进取,到本世纪中叶,我们必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国广大青年必将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共同见证、共同享有中国梦的实现!
习近平就芦山地震抗震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以受灾群众安置为中心任务抓紧开展恢复重
建前期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月2日就做好当前芦山地震抗震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4〃20”芦山强烈地震抢险救援阶段工作取得了重大胜利,当前抗震救灾工作要以受灾群众安臵为中心任务,同时要抓紧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前期工作。
四川芦山强烈地震发生以来,在党中央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在有关方面、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四川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万众一心、攻坚克难,抢险救援工作基本完成,抗震救灾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
习近平高度关注受灾群众过渡安臵工作,指出要继续抓好伤员救治、物资保障、抢通保通、临时补助政策落实等工作,制定好过渡安臵方案,继续抓好防治次生灾害工作,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习近平强调,要全面准确评估灾害损失,按照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兼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科学重建要求,尽快启动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编制工作,充分借鉴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成功经验,突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统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生产设施、城乡居民住房建设,统筹群众生活、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城镇化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建设工程抗震标准,提高规划编制科学化水平。
习近平指出,要坚持抗震救灾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不误,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大力发挥各级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灾区群众广泛开展自力更生、生产自救活动,在中央和四川省大力支持下,积极发展生产、建设家园,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
李克强在震中灾区察看灾情指导救灾
20日上午8时02分,四川省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今天中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代表总书记飞赴灾区察看灾情,部署抗震救灾工作。国务院根据国家抗震救灾应急预案迅速启动抗震救灾一级响应。有关部门紧急行动,规范有序地开展救灾行动。
中午,李克强一上飞机就召开紧急会议,听取国家地震局、卫生计生委、发改委、交通部、民政部等部门和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负责人汇报,详细了解灾情、群众伤亡和救援情况,部署救灾工作。他强调,各有关部门要全力以赴投入抗震救灾,抓紧救援黄金期,把抢救生命放在第一位,科学施救,确保受灾群众有安全住所、有安全饮水,有饭吃,努力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李克强提出9点要求。
第一,生命是第一重要的,首先是救人。72小时黄金救援期,一分一秒也不能耽搁,首先要把埋在废墟里的群众抢救出来。现在余震不断,要抓紧对所有的房屋进行排查,确保受伤群众一个不漏。第二,尽可能减少死亡和伤残。医疗救护人员要根据需要抓紧到位,确保抢救出来的群众得到及时救治。第三,确保受灾群众要有安全住所、有饭吃、有干净的水喝。要做好防疫工作,防止大灾之后有大疫。第四,针对当前灾区余震不断的情况,要防止余震造成新的灾害。要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同时也要防止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第五,要备足帐篷、治疗用品、车辆等救灾物资,抓紧修复受损的电力、通讯、道路等设施,保证救灾力量能及时、按需、准确到达指定位臵。第六,各地的后备救援力量要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支援灾区。第七,救灾现场要实行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加强中央和地方救灾力量协调配合,保证救灾科学、有效、有序、有力地进行。第八,要及时公布灾情、救灾信息和群众伤亡情况。为抗震救灾提供准确信息,以信心安定民心。第九,一边救灾,一边准备灾后重建,及时重建家园。
李克强说,我们经历过大灾难,也有应对灾难的经验,有比较完善的应急机制。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只要我们万众一心,科学救援,就有条件、有能力最大程度降低损失,战胜灾难。
20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赶赴四川芦山“4〃20”地震震中灾区。他来到医院、攀上废墟、走进帐篷,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遇难同胞表示深切哀悼,向受伤和受灾群众表示诚挚慰问,并现场指导救灾行动。
震中芦山县很多道路被毁,不少地方通信中断。李克强乘飞机在四川邛崃机场降落后,得知通往灾区的公路不太通畅。为节省时间,李克强马上决定乘运输救灾物资的直升机直飞震中灾区。他说,现在一切为了救援,要尽快赶到一线。
李克强首先来到县医院,看望这里收治的伤员,详细询问病人伤在哪里,现在感觉怎么样,家人情况如何。他鼓励他们坚定信心,战胜伤痛,党和政府会尽一切努力进行救治。当了解到在场的医护人员只能干吃方便面,没有热水泡,给病人缝伤口的线也不够用时,李克强对随行的地方和部门负责同志说,医生们第一时间赶到灾区救治伤员,一定要搞好他们的后勤保障和医疗物资供应。
随后李克强又来到灾情最严重的双石镇和龙门乡。这里大片房屋已成瓦砾,一批批救援队伍正在废墟上搜寻生命迹象。李克强冒着余震,攀上一处废墟,向救援人员了解下面还有没有人。他说,现在第一任务是救人,要抓住黄金救援期,一刻不能停。要把每一片废墟的边边角角都搜索到,确保一个不漏。
看到李克强,村民们纷纷围拢过来,向他讲述地震时的情景和家里受灾情况。李克强认真倾听。他握着一位老人的手说,老人家不用担心,党和政府一定会想方设法帮助你们,我们一起共渡难关。
在龙门乡政府前的空地上,李克强召开了现场会,听取当地干部的汇报。他说,重要的是保证今天晚上有帐篷住,同时要注意防止因为余震或次生灾害造成新的伤亡。得知宝兴县已与外界中断了联系,他当即要求救灾部队和相关部门尽全力打通道路、恢复通信。他说,四川有抗大震的经验,有自强不息的传统,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鼎力支持下,灾难压不垮四川人民。
统一思想 凝聚力量
为谱写中国梦的四川篇章而努力奋斗
(2013年5月8日)
王 东 明
省委决定,从现在开始,用两个月左右时间,在全省党员干部和群众中广泛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动员全省人民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谱写中国梦的四川篇章而努力奋斗。下面,我根据省委常委会议精神,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主题教育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推进四川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生动实践中来
开展主题教育,是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奋力谱写中国梦的四川篇章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八大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同志对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升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体现了我们党对历史、对国家、对民族的高度责任感,反映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意愿,为全党全国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四川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谱写中国梦的四川篇章,就是要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四川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历史性跨越。我们要通过主题教育,引导全省党员干部和群众,坚定“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的思想共识,切实把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与推动四川各项事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
开展主题教育,是夺取抗震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迫切需要。当前,我省正处于抗震救灾的重要时刻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短短5年时间,我们经历了两次大的地震灾害。“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共克时艰,取得了抢险救援阶段的重大胜利,抗震救灾工作进入过渡安臵和灾后恢复重建阶段,任务更加艰巨。近年来,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去年底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全省上下大力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初步形成了人心思进、追赶跨越、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是四川作为西部内陆省份, “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的基本省情没有根本改变,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扶贫攻坚任务十分繁重。我们要通过主题教育,引导全省上下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充分发挥“能够战胜一切困难、不被困难所压倒”的大无畏英雄气概,牢固树立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经济建设作为兴省之要的强烈意识,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奋力夺取抗震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胜利。
开展主题教育,是凝聚正能量、维护全省大局稳定的迫切需要。和谐稳定是推动发展的前提与保障。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事情都干不成。当前,全省各方面工作总体向好,人心思稳、人心思安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但是也要清醒看到,在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面,还存在一些不稳定、不和谐因素。地震灾区各种利益诉求凸显,藏区反分裂斗争依然尖锐、复杂、激烈,意识形态领域各种思潮混杂,敌对势力干扰破坏,等等。我们要通过主题教育,加强法制建设、道德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和服务,引导群众明辨是非、站稳立场,增强维护稳定人人有责的高度自觉,凝聚起推动四川发展的强大正能量,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和维护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二、准确把握主题教育重点任务,凝心聚力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
这次主题教育,省委已经印发文件,对指导思想、目标要求、重点内容等作出了总体部署,尊平同志一会儿还要作具体安排。各地各部门要认真抓好落实。
一要扎实开展中国梦的学习教育。要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习近平同志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论述,引导全省人民深刻理解中国梦的科学内涵、本质要求,准确把握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的深刻含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准确把握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的深刻含义,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准确把握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的深刻含义,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奋力谱写中国梦的四川篇章。
二要扎实开展“科学发展、加快发展”专题教育。要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深入学习省第十次党代会和即将召开的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找准发展定位、明确发展目标、理清发展思路,带领人民群众谋发展、建四化、奔小康。广大党员干部要提振精气神,以等不得的使命感、拖不得的责任感、慢不得的紧迫感,把心思和精力聚集到推动发展上来。广大群众要主动融入发展大局,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勤奋工作,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为四川发展添砖加瓦。
三要扎实开展“团结和谐、维护稳定”专题教育。要深入开展形势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和群众充分认识和谐稳定的极端重要性,增强主人翁意识,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自觉维护和谐稳定大局,不给别有用心的人以可趁之机,不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宪法、刑法、民法等法律法规,增强法制意识,自觉遵纪守法,做到政府依法行政、公民依法行事。要加强群众工作,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引导群众理性表达利益诉求。要加强依法管理,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违法行为要旗臶鲜明、坚决依法处臵。
四要扎实开展“抗震救灾精神和感恩奋进”专题教育。要广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对抗震救灾工作的正确领导、对灾区人民的深切关怀,广泛宣传全国党政军民和社会各界对灾区的大力支持和无私援助,引导全省人民充分认识我们党的伟大光荣正确,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要广泛宣传抗震救灾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教育引导灾区群众进一步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不等不靠、自立自强,互帮互助、共克时艰。要广泛开展感恩奋进教育,引导群众感恩党、感恩祖国、感恩社会,把各个方面的关怀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强化组织领导,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效
这次主题教育任务重、要求高,各地各部门要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精心组织,扎实开展,务求实效。
一要切实加强领导,狠抓责任落实。省委高度重视这次活动,成立了领导小组,由我担任组长,尊平同志任副组长,有关省领导任成员。各地各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把这项活动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党委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亲自动员部署,带头讲党课、作报告。
二要强化分类指导,丰富活动形式。这次主题教育,涉及全省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参与面广、影响面大,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实际,分别提出具体要求、制定具体方案,实现活动开展全覆盖。要坚持面向群众,讲究工作方法,创新活动形式,广泛调动大家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
三要把握正确方向,营造良好氛围。要坚持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为主,坚持正面教育、宣传鼓劲为主,注重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不搞“人人过关”,不搞简单的书面剖析。要充分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平台,广泛宣传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广泛宣传全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生动实践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及时报道活动取得的良好成效,为活动开展营造浓厚氛围。
四要注重统筹兼顾,推动当前工作。要将主题教育与抗震救灾、灾后恢复重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工作结合起来,用发展成果检验活动成效,切实做到两不误、两促进。
同志们,多难兴邦,多难砺党。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英雄的四川人民有着抗击“5〃12”汶川特大地震,夺取灾后恢复重建巨大胜利的非凡经历。今天,也一定能够战胜“4〃20”芦山强烈地震,靠自己勤劳的双手重建美好家园;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努力实现四川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历史性跨越、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奋力谱写出威武雄壮的中国梦的四川篇章。让我们为此目的而共同奋斗!
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全省广泛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
育活动的意见
川委发„2013‟8号
各市(州)、县(市、区)党委,省委各部委,省直各部门党组(党委):
省委决定,从2013年5月起,集中两个月左右时间,在全省广泛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以下简称主题教育)。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开展主题教育的重大现实意义和紧迫性习近平同志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深刻阐述了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为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心聚力、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当前,我省正处于抗震救灾的重要时刻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短短5年内两次大的地震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消除地震灾害带来的多方面影响、重建美好家园,任务十分繁重。四川作为人口大省和西部欠发达省份的基本省情,决定了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异常艰巨。同时,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复杂,藏区反对分裂、维护稳定的形势依然严峻,保持全省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尤为重要。实现伟大中国梦,需要全国各族人民的不懈奋斗;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需要全省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这迫切需要用中国梦把全省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思想统一起来、力量凝聚起来,形成全省各族人民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激发全省上下推动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动力活力。要通过开展主题教育,进一步形成共识、振奋精神,为奋力夺取抗震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领会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中国梦的丰富内涵,紧密联系我省实际,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用中国梦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教育引导全省人民在大灾面前增强多难兴邦、攻坚克难的昂扬斗志,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努力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
开展主题教育,要达到以下目标要求:
——思想进一步统一。引导全省人民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伟大中国梦上来;统一到四川历经两次重大灾难,更需团结一致、砥砺奋进的思想认识上来;统一到四川欠发达的基本省情,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上来;统一到四川发展不平衡,需要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部署上来。
——力量进一步凝聚。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增强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党员干部要把心思和精力用到干事创业上来,青年学生要把成长、成才梦想统一到中国梦上来,基层群众要做中国梦的参与者、实践者、推动者,全省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聚成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的强大正能量。
——作风进一步转变。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牢记宗旨、服务人民,发扬披荆斩棘、昼夜兼程的作风,发扬奋勇争先、敢为善成的作风,发扬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作风,发扬联系群众、亲民为民的作风,充分展示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民风,在全社会形成团结和谐、昂扬奋进的良好风气。
——工作进一步推动。通过主题教育,切实把全省人民的精气神提振起来,越是艰险越向前;把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超常付出推动工作,形成灾后恢复重建快速推进、多点多极竞相发展、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的生动局面。通过9000万人民的共同奋斗,充分展示四川历经磨难、愈发坚强的形象,人心思进、开明开放的形象,美丽繁荣、和谐稳定的形象,切实把坚强四川、美丽四川的形象展示出来。
三、主题教育内容
要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习近平同志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全省人民深刻理解中国梦的重大意义、基本内涵、本质要求和实践路径,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以实现中国梦为指引,紧紧围绕省委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当前我省面临的形势任务,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和群众为谱写中国梦的四川篇章而努力奋斗。重点开展以下专题教育:
(一)开展“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教育。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省第十次党代会和即将召开的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深刻领会省委主要领导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和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两化”互动、城乡统筹等重大部署,引导党员干部充分认识欠发达、不平衡、发展不足、发展水平不高的省情特征,充分认识我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差距和潜力,充分认识省委确立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和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抓发展人人作贡献的意识,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紧起来、急起来、干起来,奋力推进四川跨越发展。
(二)开展“团结和谐、维护稳定”教育。要在党员干部和群众中深入开展形势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引导全省人民充分认识和谐稳定对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的极端重要性,充分认识我省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树立保稳定人人有责的主人翁意识,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自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开展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宪法、刑法、民法等法律法规,增强法制意识,自觉遵纪守法,做到政府依法行政、公民依法行事。加强意识形态教育,引导全省人民正确认识各种社会思潮,明辨大是大非,弘扬新风正气。
(三)开展“抗震救灾精神和感恩奋进”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取得的重大成就,学习抗击“4〃20”芦山强烈地震取得的重大胜利成果,学习习近平年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引导全省人民充分认识我们党的伟大光荣正确,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感恩党、感恩祖国、感恩社会,进一步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自觉为“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作奉献。教育引导灾区群众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斗志,自立自强、互帮互助、自力更生,推动灾区走出科学重建、跨越发展的路子。
四、主题教育方式
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紧密结合实际,创新活动方式,切实把主题教育抓实、抓细、抓出成效。
(一)学习讨论。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采取领导报告、专家讲座、集中辅导、实地参观、个人自学等多种方式抓好学习,重点开好党组织委员会、党员大会、群众大会“三个会议”,实现机关干部职工、高等学校学生、企业员工、村(社区)群众、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学习全覆盖。要围绕3个教育专题,市、县从村(社区)抓起,机关从支部抓起,企业从车间、班组抓起,高等学校从班级、教研组抓起,社会组织从行业协会抓起,分层次、分专题组织开展集中讨论、小组讨论。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带头讲党课、作报告,参与到学习讨论中来。通过深入的学习讨论,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要率先垂范,围绕活动主题主动承诺践诺;广大基层群众要识大体、顾大局,自觉维护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局面。
(二)广泛交流。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在深入学习讨论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交流。省委将分系统、分行业组织召开座谈会,总结主题教育经验,交流学习讨论情况。活动结束后,省委将对学习讨论情况进行汇总,形成“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的系统化措施和制度化成果。
(三)宣传引导。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报、微博等媒体平台,开设主题教育专题专栏,抓好宣传引导。要深入宣传中国梦的重大意义、基本内涵、本质要求和实践路径,广泛宣传和诠释省委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和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对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广泛宣传我省加快发展的美好前景,广泛宣传抗震救灾、灾后恢复重建、藏区维稳、经济社会发展等各方面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集中宣传报道主题教育进展情况、取得成效和社会反响,为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增添新的正能量。要采取报告会、征文比赛、文艺表演、征集公益广告等形式,广泛开展群众性宣传活动,在全省形成强大宣传声势,营造出浓厚的社会氛围。
(四)表彰奖励。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注意发现在主题教育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大力表彰奖励,激发干事创业活力。省委将及时表彰一批“4〃20”芦山强烈地震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先进典型;结合庆祝建党92周年表彰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员干部;适时表彰各条战线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在主题教育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五)建章立制。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通过主题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既形成内化于心的精神成果,把“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作为外化于行的自觉行动,又要形成抓发展、促和谐固化于制的制度成果。要建立加快发展、维护稳定责任制,抓发展要立军令状,创新社会管理要建章立制、签订责任书。要建立完善领导干部直接联系指导基层工作制度,每个村(社区)、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都要有领导干部联系,做到联系服务全覆盖、工作责任全落实。农村要建立村规民约,城市要建立市民公约,通过制度约束规范党员干部和群众言行,转化为自觉行动。
五、加强主题教育的组织领导 开展主题教育,是我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同志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全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务求实效。
(一)落实领导责任。各级党委(党组)全面负责本地、本部门、本单位的主题教育,一把手要亲自抓,党员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省委成立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省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有关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省直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落实领导和指导责任。
(二)加强分类指导。在坚持活动总体要求的同时,针对地震灾区、非灾区、民族地区和农村、街道社区等不同地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不同行业,党员领导干部、普通党员、普通群众等不同层面,分别提出主题教育的具体要求,分层分类进行指导,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强化督促检查。建立专门的主题教育督导机构,采取经常性督查、随机抽查等方式,了解活动进展,通报活动情况,总结交流经验,研究解决问题,防止走过场、搞形式。省委巡视组要把主题教育开展情况作为巡视的重要内容。对思想上不重视、工作上不得力的,要及时提出批评,要求限期整改。
(四)务求取得实效。坚持正面教育、宣传鼓劲为主,突出从学习抓起、从教育抓起、从自我做起,引导党员干部和群众自我学习、自我净化、自我提升。坚持学习教育与惩戒相结合,对损害全省社会稳定大局的人和事,要坚决依纪依法查处,并追究相关人员和领导的责任。坚持统筹协调,切实将主题教育与即将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衔接起来,与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工作结合起来,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党委(党组)要根据本意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附件:省委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领导小组人员名单
中 共 四 川 省 委
2013年5月6日 附件:
省委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
主题教育领导小组人员名单
组 长:王东明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副组长:柯尊平省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 成 员:李登菊 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
叶万勇 省委常委、省军区政委 王怀臣 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 钟 勉 省委常委、副省长 陈光志 省委常委、秘书长 刘玉顺 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吴靖平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张东升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黄彦蓉 副省长
崔保华 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部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委组织部,由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蒲波任主任,工作人员从省纪委(监察厅)、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省委政法委、省直机关工委、省委教育工委、省国资委、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等单位抽调。
王东明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2年12月28日)
这次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今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研究部署明年经济工作。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努力保持全省经济追赶跨越的发展态势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我们认真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把稳增长放在突出位臵,稳中求进,扎实工作,全省经济预计增长近13%,延续了这几年快速发展的好势头,全省呈现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局面。这为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四川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谋划明年的经济工作,关键是要准确把握宏观经济形势和四川发展走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国际国内形势作了深入分析和科学判断。从有利因素看,我国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基本面长期趋好;当前国内经济企稳回升趋势明显,积极因素进一步增多;全国经济增长格局出现新变化,西部快速发展态势已经显现。明年国家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当增加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适当扩大社会融资总规模,传递出稳增长的积极信号,外部大环境总体对我省发展有利。四川发展也面临一些特殊机遇,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扩大内需战略,成渝经济区和天府新区建设,以及国内外产业加快向西部转移,都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和增长空间。
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明年我省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不容忽视。从国际看,国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充满变数,全球经济仍然呈现低速增长的疲弱态势。美国经济复苏缓慢,制造业重振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欧债危机持续发酵,短期内难以走出困境。通胀隐忧也值得警惕,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经济体普遍实行宽松货币政策,可能埋下新的金融危机隐患。国内经济形势也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一是经济运行企稳回升基础尚不稳定;二是市场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利润下降;三是钢铁、水泥等传统产业产能过剩问题比较突出,一些新兴产业也面临这个问题。总的来讲,当前我省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积极因素和不利条件交织,需要我们全面把握,妥善应对。
在综合研判各方面形势的基础上,我们对明年经济工作形成了共识,就是要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主题主线,努力保持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明年全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7.5%。省委考虑,我省明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为11%,工作上按照增长12%以上来努力。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一是从四川的省情出发,应当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经过西部大开发特别是这几年的加快发展,四川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省委、省政府关于“三个最大”的基本省情判断,依然符合当前四川实际。欠发达、不平衡,发展不足、发展水平不高,既是挑战,也是未来潜力所在。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靠比较快的发展。二是四川与全国相比发展阶段有所不同,可以有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全国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四川总体上仍处在工业化中期,有不少市(州)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还处在初期。四川城镇化率低于全国近10个百分点,非农就业比重低于全国8个百分点,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时期。这个时期的最大特点,是在工业的强劲带动下,城镇化进程也会进一步提速。我们判断,全国进入中速增长期以后,四川仍然可能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三是四川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到2020年,四川人均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都要达到全国当年的平均水平。实现这个目标,今后8年,四川经济年均增速需要达到10.2%,比全国高3.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需要达到9.2%,比全国高2.5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需要达到7.7%,比全国高1.6个百分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四川任务更重,必须付出更大努力。
实现明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也是有基础、有支撑的。无论是从三次产业分析,还是从需求角度分析,明年我省经济增速有望在12%至13%之间。但是,考虑到国际国内的一些不确定因素,明年的指标也不能定得太高,要适当留有余地。
总之,四川的省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决定了我们要有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要确立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要保持一种追赶跨越的发展态势。实现明年的发展目标,需要我们保持清醒头脑,坚定必胜信心,付出艰苦努力。要坚持唯物辩证法,既充分用好有利条件,又妥善应对困难挑战,兼顾全局和重点,统筹当前和长远,把握工作主动权。各地各部门要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总体安排,科学谋划明年工作,把干部群众积极性调动起来,一心一意谋发展、搞建设、奔小康,努力开创四川科学发展新局面。
二、把握重点、加大力度,扎实做好我省明年经济工作
党的十八大对今后5年经济建设作出了战略决策和全面部署,强调突出科学发展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把推动发展的着力点转到培育形成新活力、新动力、新体系、新优势上来,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把“两化”互动、统筹城乡作为推进跨越发展的主路径和主引擎,全面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城市整体竞争力和区域综合竞争力。
贯彻落实上述重大部署,谋划推动四川发展,必须把握发展规律,确立更高标准,采取有力措施,奋力推进四川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四川与一些经济发达省份相比,一个很大的差别在于缺乏强有力的多点多极支撑。目前,成都经济总量在全省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已经过千亿元的6个市(州)规模相近、层级相当,几乎处于同一起跑线,还有4个左右的市今年将过千亿元。今后一个时期,四川经济要取得更大发展,必须着力构建多点多极支撑,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做强市(州)经济梯队,做大区域经济板块,为推进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添新的动能。主要考虑是,在提升首位城市的同时,着力次级突破,夯实底部基础,形成首位一马当先、梯次竞相跨越的生动局面。提升首位城市,就是要继续支持成都领先发展,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在全国副省级城市和特大城市中进一步提质升位。着力次级突破,就是要尊重经济发展规律,统筹制定发展规划,指导推动有基础有条件的市(州)加快发展,通过5年的努力,力争有10个左右的市(州)经济总量超过2000亿元,有5个左右的市经济总量超过1500亿元,构建强有力的市级经济支撑点。夯实底部基础,就是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同时推动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跨越发展。这样,变“单极支撑”为“多点多极支撑”,全方位激发发展动力和活力,必将推动四川加快向全国经济强省跨越,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是我省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对于我们进一步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发展,加快迈向全面小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明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部署,紧紧围绕主题主线,把握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突出投资拉动和产业支撑,深化改革开放,强化创新驱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贯彻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就四川而言,明年和今后较长的一个时期,投资仍然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要用好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大投资工作力度,争取明年投资超过2万亿元。要把握好投向,注重质量和效益,重点加大重大基础设施、特色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民生和社会事业、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建设和投入,严格控制“两高一资”和产能过剩行业扩张。
扩大投资,关键要抓好项目工作。要抓住机遇加快实施一批事关四川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项目,既拉动即期增长,又蓄积发展后劲。省里已列出了500个重点项目,投资总规模2.66万亿元,其中明年投资4360亿元。要按照规模、产业、区域进行细分梳理,进一步做实“盘子”,落实责任,加大推进力度。要加快在建续建项目进度,抓好成渝客运专线铁路、宜泸渝高速公路、亭子口水利工程等316个在建续建重大项目,重点解决好资金保障、征地拆迁、土地供应、能源保障等问题。要不失时机地推动新项目开工建设,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的沟通衔接,对列入“十二五”规划还未开工的重大项目,争取尽可能早开工、多开工。同时,要再规划和储备一批重点项目,积极对接国家中长期规划和明年部署,善于把政策转化为发展实际。
消费对促进经济增长具有基础性作用。要认真落实中央扩大消费的政策,提高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增长点,构建促进消费增长的长效机制。要继续推广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引导旅游、文化、休闲消费,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医院、养老院等服务机构,拓展消费领域。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冷链物流、粮油仓储、宽带网络等消费基础设施建设,降低流通成本。鼓励发展电子商务、网络购物、服务消费等,加强市场监管,优化消费环境。
(二)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提升工业经济整体实力和发展水平。工业在三次产业中居于主导地位。要进一步强化“产业兴省”理念,突出发展工业特别是现代制造业,不断做大工业经济规模,提升产业层次和竞争力。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着力培育万亿产业、千亿园区、百亿企业,加快推进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抓工业,关键要优化布局、突出特色,选准和做强适合四川发展的优势产业。要加强全省产业发展统筹,研究完善重大产业布局规划,支持成都特别是天府新区重点发展现代高端产业,引导一些产业项目在全省范围内合理布局、有序转移,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区域产业发展格局。从现有产业基础和发挥比较优势考虑,今后几年全省要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饮料食品、油气化工、钒钛钢铁及稀土、能源电力、汽车制造等7大优势产业。推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饮料食品等发展成为万亿元产业集群,推动油气化工、钒钛钢铁及稀土、能源电力发展成为5000亿元产业集群,同时做大做强汽车制造业,形成四川现代产业体系的主体支撑。要制定7大优势产业培育方案,明确每个产业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实行差别化产业支持政策,推动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加强产业配套和分工协作,促进优势产业尽快发展壮大。要把做强优势产业和化解产能过剩矛盾、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结合起来,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抑制过剩产能扩张,淘汰落后产能,加强节能减排,腾出环境容量和发展空间。要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全社会信息化水平。
集中集群集约是现代工业发展的一大趋势,要优化组织结构,提高产业集中度。要狠抓产业园区发展平台,分门别类提出产业园区发展思路、目标和政策措施,重点支持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加快发展,提高园区承载能力。省级以上的产业园区要突出主导产业,搞好配套发展,形成产业集群。通过5年的努力,力争形成5个营业收入超过2000亿元的产业园区、10个左右超过1000亿元的产业园区。要培育大企业大集团,支持企业实施新建改建重大产业项目,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兼并重组、拓展经营领域,发展更多的百亿企业,推动长虹、新希望、五粮液、攀钢、川威等发展成为千亿企业。同时,提升产品结构,打造拳头产品,做强优势品牌,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三)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也是我省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重要引擎。我们要以加快新型城镇化为依托,调整优化城乡、区域的结构和布局,为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提供强大、持久的动力。
要坚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以城带乡,使四川城镇化进程更加协调、更有质量。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规模结构,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以特大城市为中心、大城市为骨干、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基础,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全省城镇体系。要重点发展区域性中心城市。支持成都更好地发挥特大中心城市引领带动作用,推动一批市(州)所在城市发展成为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加快天府新区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城市规划建设新区。同时,积极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尤其是重视通过做大县城和发展县域经济,为农民低成本就近转移创造条件。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统筹区域发展。科学规划“四大城市群”发展,优先发展成都平原城市群和川南城市群,积极培育川东北和攀西城市群,推进城市之间基础设施共享、产业分工协作、城市功能互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新格局。要更加注重提高城镇化质量。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依托产业发展城市,发展城市促进产业,推进产城融合,强化产业支撑,增强城镇吸纳就业能力。坚持把“宜居”放在首位,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建设全过程,加强交通、能源、供排水、防灾减灾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会服务及居住服务功能。
新型城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关键是要打破城乡分割分治的二元结构,形成有利于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促进新型城镇化的体制和政策环境。要统筹城乡发展,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统筹安排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促进工业向产业园区集中、土地规模化经营、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关键是要解决好身份问题,使农民进城后真正成为市民。要通过一系列改革特别是户籍制度改革,积极探索解决进城落户问题,统筹解决住房、就业、养老、子女教育等问题,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身份改变和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同时加强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让农业转移人口更好地融入城市。
(四)毫不放松地抓好“三农”工作,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四川是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三农”工作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必须摆在全部工作重中之重的位臵来抓。要认真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继续加大“三农”投入,夯实农业基础,巩固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好形势。要高度重视稳定粮食生产,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确保省内粮食总量平衡、基本自给,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继续抓好第二批60个现代农业、40个现代畜牧业和40个现代林业重点县,建设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着力培育联户经营、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支持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带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深入实施“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工程,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全域灌溉”试点县建设,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要加强农业科技攻关,抓好良种选育,推广新的种养技术,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需要强调的是,要把农民增收摆在“三农”工作的核心位臵,注意稳定农产品市场价格,重视拓宽增收渠道,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保持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产村相融、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既有利于加快改变农村发展面貌,又为扩内需、促增长打开空间,是一举多得、多方受益的重大举措。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四川“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综合性载体,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扎实推进。要总结推广广安等地的经验和做法,抓好新一轮60个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示范县建设,坚持新村与产业共同推进,把村庄改造和产业布局融合在一起,推进山水田林路综合整治,既让农民享受现代生活,又保持农村特色和田园风光。要通过抓新村建设,同步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和农业经营方式创新,配套加强道路、水电、通信等农村基础设施,跟进完善学校、医院、文化站等农村公共服务,提高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生活水平。
(五)推动服务业大发展,增强对工业化城镇化的配套和服务能力。服务业充分发展是现代产业发展的趋势,是四川长远发展的重要增长点。要把发展服务业摆在更加重要的位臵,总体规划、强化支持,推动我省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要完善全省服务业发展规划,把特大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作为服务业发展的主要载体,抓紧编制服务业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规划,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建设一批服务业重大项目,发展一批物流、商贸、金融、科技、文化、信息等区域性服务中心。要推进成都市服务业核心城市建设,做好全国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结合天府新区建设,加快发展高端服务业,建设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优先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与研发设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和优势产业的带动力。要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合理布局城镇服务功能区和服务业基础设施,加快发展社区服务、健康服务、养老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丰富服务产品类型,提升服务水平。积极推动服务网络和服务产品向乡镇和农村延伸,发展面向农村的服务业。要突出发展旅游经济。四川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发展旅游业基础好、潜力大。要高水平制定和完善旅游发展规划,突出生态和文化两条主线,注重“文旅结合”、“以文兴旅”,加快建设一批精品景区和精品线路,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加强营销宣传,建设全国旅游经济强省,打造西部地区最重要的入境旅游目的地。
(六)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更加畅通的交通网络。坚持把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任务。要继续实施好国家和省“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同时着眼提升辐射能力和优化网络,进一步完善全省交通建设规划,构建互连贯通、功能完备、无缝对接、安全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要突出成都主枢纽地位,加强主枢纽与次级枢纽相互衔接,推动出川主通道和省内干线相互连通,提高枢纽城市和节点城市的交通承载能力。高速公路建设,要加快推进在建项目和新开工项目,注重强化互通能力,加强省内高速与出川高速的贯通,尽快形成运输快捷、功能配套、覆盖面广的高速公路网,发挥整体效应。铁路建设,要加快在建项目进度,推动列入“十二五”规划的项目早开工、早上马,大力提高铁路网密度。要重视规划和建设特大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和其他城市之间的城际铁路,大力推进高速铁路建设,加快重要铁路干线和城市地铁、重要交通中心、机场、港口的无缝连接,发挥好铁路网和其他交通网络的协同效应。航空建设,要适应全面开放合作的需要,立足建设中西部航空枢纽,建设重要的国际航空港。争取成都第二机场尽快立项建设,加快重要旅游线路城市的机场立项和建设进度,逐步形成更加完善的航空体系。同时,要推动水运能力上规模,加快推进“三江六港”建设,尽快形成综合水运能力,增强低成本运输能力。
(七)加强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四川科教资源优势明显,关键是要解决好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问题。当务之急,是要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推动各种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分层次建立研发机构,鼓励和支持重点企业建设高水平的研发机构,建设一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整合创新资源,建立优势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进共性关键技术研发。要深化科研院所分类改革,支持技术开发类科研院所实行企业化转制,有条件的可以进入大企业大集团,同时推动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激发内部活力。要支持高等学校在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同时,推动与企业和其他科研院所合作,发挥高等学校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运用,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设专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技术转移中心和产业技术服务中心,加强科技创新金融支持。明年重点实施350项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推动一批重点成果转化落地并产业化。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依托国家级高新区,加快建设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培育发展一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用好绵阳科技城这一特殊品牌,进一步完善发展规划,健全运行机制和工作机制,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发挥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作用。
(八)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要落实好中央已经出台的改革措施,结合四川实际找准深化改革突破口,从解决当前矛盾出发及时推出新的举措,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动力源泉和制度保障。要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总结推广成都试点地区经验。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和财税体制改革,更好地发挥市场在配臵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要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健全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加快推进省属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和改革上市工作。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稳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要通过改革,给广大群众和各类市场主体创造更富活力、更加公平、更多权益分享的体制和环境。
扩大开放是四川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举,以国际化的视野抓机遇谋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更多的发展机会,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明年要举办2013成都《财富》全球论坛、第十二届世界华商大会和第十四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要精心筹备,集中力量办好这些重大展会。要以世界500强和国内外知名企业为主攻方向,广泛开展招商引资,大力引进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推进国际经济合作。要加强对外贸易工作,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推动重大装备制造等优势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合作。要加强对内开放,加快推进成渝经济区建设,深化与周边省份和沿海地区合作。积极推动央企入川,争取央企在四川布局一批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产业项目。
这里,我还要特别强调一下重视发展民营经济的问题。民营经济已超过全省经济的“半壁江山”,是四川经济的重要增长点。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强化政策支持,抓好国务院新36条等政策的落实和配套,下决心解决政策递减弱化、截留梗阻的问题。要放宽市场准入,破除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保证民营经济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要主动搞好服务,帮助解决融资、用地、用能等方面的问题,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
三、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安定有序的环境
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民生连着民心,解决民生问题是党委、政府的责任。明年尽管财政增收压力大,但民生投入不能减。省委、省政府已经研究,继续大力实施“十项民生工程”,计划总投资1248亿元,比今年增长156%。要安排好10个大项74个分项,认真落实好资金,强化工作责任,确保这些民生项目落到实处。在新的时期,要注重从制度层面研究解决民生问题,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使全省人民更好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解决全省面上民生问题,当前要突出抓好群众最急最盼的事情,把难题找准,把工作做实。在就业方面,要把中央和省里支持扩大就业的政策用好,尤其是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在教育方面,要把民族地区和农村子女入学的问题作为重点,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正常享受义务教育;城市要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合理配臵,促进教育公平。在医疗卫生方面,要把医疗卫生制度改革落到实处,认真解决城乡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实际问题,尤其是要保证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覆盖到边远山区和贫困家庭。在社会保障方面,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加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继续完善落实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办法,提高统筹层次,重视做好社会救助工作。
从全省情况看,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滞后,民生问题更为突出。要采取有力措施,帮助这些地区走跨越发展的路子,加快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要整合资源、集中力量,以优先改善民生为导向,推进高原藏区、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等“四大片区”连片扶贫开发。要加大力度实施国家“十二五”四川藏区项目规划和国家、省有关扶贫专项规划,抓好项目落地,加快推进交通、水利、电力、城镇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建设。要推进资源科学开发利用,用好当地资源条件,扶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特别是农牧业和旅游业,着力增强自身“造血”功能。要全面提高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在加强经济建设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建设,保持社会和谐稳定。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的社会管理规律,拓宽工作思路,完善体制机制,注重源头治理。要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和信访工作,继续抓好“大调解”工作,主动排查化解社会矛盾,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产生。实施重大项目要科学论证、科学选址,扎实做好环境评估等前期工作,严格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妥善处理群众利益问题。维护稳定,守土有责。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履职尽责到位,坚决防止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事件。各地都要列出矛盾纠纷和不稳定隐患的重点,并分类制定和落实化解方案。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坚决遏制和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
维护藏区稳定始终是我省稳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充分认识藏区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尖锐性、复杂性,坚持把维护稳定摆在藏区工作突出位臵,狠抓各项维稳工作不放松,确保藏区大局稳定。当前最紧要的工作,是扎实开展反自焚专项斗争。要着眼治本和消除隐患,加强主动治理,推进寺庙依法管理制度创新,开展重点地区突出问题综合整治,做好舆论宣传工作。同时,要加强藏区青少年的学校教育,加强对群众的引导和教育,为藏区持续稳定打牢思想基础。
加强社会管理,做好藏区稳定工作,都要坚持依法治理,维护法制权威。要坚持依法治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把各项社会事务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违反法律都必须予以追究。
四、加强领导、转变作风,确保明年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 做好明年我省经济工作,面临十分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的任务,对我们提出了更高要求。各级党委要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领导,议大事、抓大事,振奋精神,改进作风,把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省委对经济工作的部署落到实处。
一要强化发展意识,更加奋发有为。要深化对国情省情的认识,把经济建设作为兴省之要,把心思和精力用到推动工作上,努力赢得发展主动。既要树立雄心壮志,又要讲求科学态度,尊重客观规律,坚持质量和效益第一,绝不能违背规律盲目追求高速度。要咬定青山不放松,拿出精气神来,锁定目标全力以赴,昼夜兼程、殚精竭虑,以百倍的信心和坚韧的工作开创新局面。
二要强化责任意识,狠抓工作落实。谋定而后动,百折而不回。各项工作定下来,就要雷厉风行去干;干就要一抓到底、见到成效。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都要有具体的工作规划、政策措施、责任要求、时间进度,定期督促检查。各级领导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既要挂帅又要出征,带头把工作往深里做、往细里做、往实里做,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局面。
三要强化创新意识,勇于攻坚破难。面对艰巨而繁重的任务,不打破常规,四平八稳、按部就班,难以打开局面。明年经济形势复杂、任务艰巨、难题较多,要主动发现解决问题,善于抓住机遇、用好政策,善于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创造性开展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研究,不断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增强解决发展难题的本领,努力成为抓经济的行家里手。
四要强化实干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全省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中央要求,切实转变作风,讲实话、干实事,一切从实际出发,力戒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要大胆工作,敢于负责,勇于担当。要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思想,力戒奢靡之风,坚持清正廉洁,推动全省党风、政风、社会风气持续好转。
五要强化服务意识,创优发展环境。要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坚持从大局出发,在大局下开展工作,加强各项工作协调配合,做到全局一盘棋、各方一条心。要摆正位臵,履职尽责,更好地为基层、为群众服务。要加强诚信建设,增强党和政府公信力。要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
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推动四川各项事业发展,关键要把各级党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好。要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尤其是要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实绩、崇尚实干,重用那些为民、务实、清廉的优秀干部,重用能够担当责任、攻坚克难、打开局面的优秀干部。要从选拔、任用、考核、培训等多方面入手,在各级班子中充实配备懂经济的干部。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换届在即,各级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进退留转,恪尽职守,专心致志做好工作,自觉做到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
同志们,做好明年经济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们一定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坚定信心,埋头苦干,扎实工作,保持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王东明在省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闭幕大会上的讲话(2013年1月27日)
省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即将胜利闭幕。大会期间,委员们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度负责的精神,积极建言献策,共商四川发展大计,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省政协领导班子,实现了新老班子的交替。这是一次高举旗臶、民主团结、务实奋进的大会。在此,我代表中共四川省委,向大会的圆满成功,向新当选的省政协领导班子,表示热烈的祝贺!
过去五年,四川走过了不平凡的奋斗历程。省政协和各位委员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团结和民主主题,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自觉融入全省工作大局,面对特大地震共同担当,服务改革发展主动作为,增进社会和谐凝心聚力,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为我省战胜地震灾害、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特殊考验和团结奋斗中,四川人民政协事业取得了新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壮大巩固。在此,我们向刚刚离任的十届省政协主席陶武先和几位副主席,向十届省政协全体委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过去几年,四川战胜特大地震灾难,各方面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四川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的基本省情没有根本改变,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要坚持把经济建设作为兴省之要,奋发有为、攻坚克难,脚踏实地、真抓实干,集中精力推动四川发展,竭尽全力增进人民福祉。这是全省各族人民的共同期盼,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使命。
今后几年,我们要把握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科学发展,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将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加快发展,就是要清醒把握四川省情特征,在坚持主题主线的前提下,保持高于全国的发展速度,保持一种追赶跨越的发展态势,紧跟全国,追赶东部,推动四川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历史性跨越。
今后几年,我们要实施多点多极支撑战略。在继续支持成都领先发展、提升首位城市的同时,着力次级突破,夯实底部基础,形成首位一马当先、梯次竞相跨越的生动局面。“多点”就是要做强市(州)经济梯队,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力争有一批市(州)经济总量超过2000亿元,有一批市(州)超过1500亿元。“多极”就是要做大区域经济板块,实施成渝经济区和天府新区区域规划,培育“四大城市群”、发展“五大经济区”,形成支撑四川发展新的增长极。同时,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推动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跨越发展。
今后几年,我们要大力推进工业强省、产业兴省。突出发展工业特别是现代制造业,集中几年时间把产业做强,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努力在西部乃至全国产业分工中占有重要一席。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重点发展7大优势产业,加快培育万亿产业、千亿园区、百亿企业。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今后几年,我们要抓住机遇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坚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科学制定全省城镇规划体系,支持成都更好地发挥特大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其他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成为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努力实现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的重大转折。更加重视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推进产城融合,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今后几年,我们要毫不放松地抓好“三农”工作。坚持把“三农”工作摆在全部工作重中之重的位臵,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继续加大投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稳定粮食生产,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要把产村相融、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坚持新村与产业共同推进、村庄改造与产业布局有机融合,推进山水田林路综合整治,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生活水平。
今后几年,我们要集中力量推进扶贫攻坚和民生改善。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加大民生投入,实施重点民生工程,办好群众最急最盼的事情,让全省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采取更加直接有力的措施,推动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跨越发展,把高原藏区、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等“四大片区”作为主战场,大力推进集中连片扶贫开发,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今后几年,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更大的勇气和政治智慧,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思想观念,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动力源泉和制度保障。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举,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更多发展机遇,推动招商引资取得更大突破,提高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
站在新的起点,四川发展开启了一个更加充满希望的新征程。只要我们扭住发展不动摇,咬定青山不放松,披荆斩棘,昼夜兼程,朝着全面小康目标坚定前行,艰苦奋斗、拼搏实干再几年,一个美丽富饶和谐稳定的四川必将展示在世人面前!
各位委员,同志们、朋友们!
实现四川未来发展宏伟蓝图,需要全省人民协力攻坚,需要各族各界同心奋斗。人民政协海纳百川、包容各方,在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全省各级政协组织、广大政协委员要树立更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围绕中心工作,认真履职尽责,调动激发各族各界各个方面的积极性,风雨同舟,携手拼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同奋斗。在这里,我代表中共四川省委,向大家提几点希望。
第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政协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准确把握精神实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下功夫。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与进一步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结合起来,引导政协各参加单位、各界人士不断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和思想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在省委领导下,在共同的政治基础、共同的奋斗目标下,协力推动省第十次党代会和省委重大部署的落实,促进人民政协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第二,紧扣第一要务履行职能,为推动全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贡献力量。人民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具有独特的组织和政治优势。要紧扣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协商议政,把握全省工作基调,围绕构建多点多极支撑、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改善民生等重大部署献计出力。要针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建言献策,选择投资拉动、产业支撑、创新驱动、民营经济、生态文明等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课题,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形成一批有价值的智力成果,建有益之言,献务实之策。要积极扩大对外交流联系,促进资金人才引进,为四川扩大开放贡献力量。
第三,突出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要按照党的十八大关于“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新要求,深入开展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的作用。要坚持民主协商、平等议事、求同存异、体谅包容,加强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合作共事。要协助党委、政府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特别是要维护民族团结和藏区大局稳定。要关注不同阶层利益诉求,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化解矛盾。要围绕连片扶贫开发、重点民生工程等加强调研,多献解决民困的良策、多办温暖民心的实事,以民生改善促进社会和谐。第四,加强人民政协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政协工作科学化水平。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进一步推进政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要注重发挥界别优势,积极探索开展界别活动的新方法新途径,充分调动各界别参政议政积极性。要加强政协委员队伍建设,提高委员整体素质,更好履职尽责。要加强政协机关建设,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有关规定,改进学风会风文风,展示政协工作的新形象新面貌。
人民政协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党委要加强对政协工作的领导,支持政协依照章程开展工作,主动向政协通报情况,多给政协交任务,积极采纳政协提出的意见建议。要充分发挥政协党组在政协组织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把党委的重大决策和部署贯彻到政协工作中去。要关心政协干部成长进步,为政协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各位委员,同志们、朋友们!
做好四川工作,需要精诚团结。团结出生产力,团结出战斗力。党内党外、各族各界、全省人民一定要凝心聚力,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作团结的表率,讲党性、顾大局、转作风、树形象,示范和带动全省形成风清气正、团结干事的好局面。
四川发展前景催人奋进,人民政协事业大有可为。我们一定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同心同德,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共同开创四川更加美好的未来!
王东明在雅安主持省委常委扩大会议 认真贯彻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 研究部署下一阶段抗震救灾工作
4月21日晚,省委常委(扩大)会议在雅安市行政中心院内帐篷会议室召开。会议传达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通报雅安市芦山县“4〃20”地震灾情及抢险救援情况,研究部署下一阶段抗震救灾工作。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4〃20”7.0级地震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王东明主持会议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指挥部副指挥长魏宏,省政协主席李崇禧,省委副书记、省委组织部部长、指挥部副指挥长柯尊平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芦山地震是汶川特大地震之后四川遭遇的又一次特大地震,造成人员重大伤亡和财产巨大损失。地震呈现出震级高、破坏大、余震多、救援难等特点。地震发生后,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分别作出批示或打来电话,了解受灾情况,指导抗震救灾工作。受党中央和总书记委托,李克强总理和汪洋副总理、杨晶国务委员及有关部委负责同志,于20日下午抵达震中芦山县。到灾区后,总理一行不顾余震频发的危险,深入灾区一线,视察灾情,慰问群众,主持召开国务院前线指挥部会议,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对抗震救灾工作明确了一些特殊政策和支持措施,给予了四川及时有力的帮助。
会议认为,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各级党委政府反应及时,行动迅速,救灾工作科学有序。地震发生后,省委、省政府立即启动I级应急响应,把抢救伤员作为第一要务,第一时间派出救援力量赶赴灾区,即刻组织当地力量进行救援。震后半小时,省委书记、省长分头赶往震中芦山县,其他省领导紧急行动、分头负责、靠前指挥。省、市、县迅速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明确了责任人员,构建起上下联动的组织指挥体系。灾区各级党委、政府沉着应对、统筹安排,动员各方面力量救灾;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勇于担当、挺身而出,带领群众展开自救互救。成都军区、成都军区空军、武警部队火速驰援,公安消防、民兵预备役人员冲锋在前,充分发挥了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卫生、交通、通信、电力等各种专业救援队伍紧急投入抢险救援,充分发挥了专业救援力量的独特作用。许多省区市和大企业踊跃捐款捐物,很多志愿者自发赶到灾区,以各种形式支援四川抗震救灾。中央新闻媒体和省内外重要媒体及时客观报道灾情和救灾动态,营造了万众一心、抢险救灾的社会氛围。
会议要求,坚持把抗震救灾作为当前四川压倒一切的大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继承和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万众一心、攻坚克难,以人为本、科学施救,自强不息、互帮互助,动员和组织各方面力量,坚决打胜抗震救灾的特殊硬仗,尽可能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尽快恢复灾区基本生活和生产秩序。一要继续开展搜救工作,始终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二要全力开展医疗救治,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三要把灾区卫生防疫工作放在更加重要的位臵,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四要千方百计做好群众安臵工作,尽快调运救灾物资,科学有序分配,避免群众因为物资短缺返回危房居住或找取生活用品,造成新的危险。同时,鼓励受灾群众自搭自建简易住房。五要全力以赴抓好抢通保通工作,加快打通通往灾区的阻塞道路,保障抢通道路的通行能力,加快抢修供电、供水、供气、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保障灾区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和应急工作需要。六要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和气象预报,防止余震和次生灾害造成新的损失。七要维护灾区社会大局稳定,重视做好遇难人员善后工作,加强群众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八要加强宣传舆论引导,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救灾信息、回应社会关切。九要尽快恢复灾区社会秩序,对学校、医院等组织修建板房进行过渡安臵,推动学校尽快复课,推动商业网点、金融机构正常营业。十要加强灾害调查和评估工作,组织专家开展灾害损失评估,及早着手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适时启动规划编制。
会议强调,面对严峻自然灾害的考验,全省人民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保持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坚定信心,振奋精神,迎难而上,努力夺取抗震救灾阶段性胜利,为推进灾后重建奠定坚实基础。
王东明主持召开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
传达学习习近平李克强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 进一步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工作
4月23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四川省“4〃20”芦山7.0级地震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王东明主持召开指挥部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李克强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进一步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工作。
省委副书记、省长、指挥部副指挥长魏宏,省委副书记、省委组织部部长、指挥部副指挥长柯尊平出席会议。
会议听取了组织、宣传、公安、交通运输、民政、国土资源、卫生、住建、电力、通信等部门及雅安市有关工作落实情况的汇报,对前一阶段抗震救灾各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会议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一系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把抗震救灾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任务,坚决避免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确保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会议要求,要继续把搜救人员作为重要任务,继续开展拉网式搜救,突出重点部位和薄弱地区,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不放弃。要切实抓好伤员医疗救治工作,尽量把重伤人员转移到医疗条件较好的医院实施救治,同时进一步改善灾区当地医疗条件,尽最大努力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要认真做好群众工作,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教育引导受灾群众不等不靠、生产自救、互帮互助,在党委、政府带领下共克时艰、共渡难关。要着力维护灾区社会大局稳定,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及时解决受灾群众的合理诉求。要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围绕救灾工作,继续做好新闻发布,主动回应社会关切,营造积极、正面、鼓劲的舆论氛围。要充分发挥部队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组织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帮助受灾群众解决最急需的问题,协助地方做好群众工作、维护救灾秩序。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当好表率,广大党员干部要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勇于担当、甘于奉献。
会议强调,要把安臵群众作为当前的重要任务。优先解决受灾群众有衣穿、有饭吃、有水喝、有临时住处等现实问题。尽快启动和兑现各项过渡补助和安臵政策。加快推进饮用水源监测和安臵点卫生防疫工作。加快帐篷、棉被、食物、药品、饮用水等物资发放,动态掌握需求状况,确保各类物资源源不断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严把救灾物资质量关,坚决避免出现假冒伪劣产品。组织开展省内捐助活动,提倡尽量以捐款为主,集聚全社会力量抗震救灾。
会议强调,雅安属于地质灾害多发地区,加之地震造成山体破裂,余震频发,又遇连续下雨天气,极易发生严重次生地质灾害。要本着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把防范次生地质灾害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制定周密方案,提高科学救灾水平,确保抗震救灾任务顺利完成,确保救灾过程中不产生新的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要加强余震和气象监测,做好预警预报。要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特别是对交通通道、居民安臵点周边的地质情况心中有数。要针对可能发生的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周密制定应急预案,明确疏散转移路线,引导群众安全避险。要加强群众安全教育,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坚持“就地、就近、分散”安臵,安臵点的选择要切实做到避让地震断裂带、避让泄洪通道、避让地质灾害隐患点。
会议决定,雅安市从4月23日20时起启动地质灾害防治预案一级响应,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立即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做好灾区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紧急通知》,同时尽快公布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并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体向社会和公众广泛通报。
王东明主持召开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
传达学习习近平李克强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 进一步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工作
4月23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四川省“4〃20”芦山7.0级地震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王东明主持召开指挥部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李克强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进一步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工作。
省委副书记、省长、指挥部副指挥长魏宏,省委副书记、省委组织部部长、指挥部副指挥长柯尊平出席会议。
会议听取了组织、宣传、公安、交通运输、民政、国土资源、卫生、住建、电力、通信等部门及雅安市有关工作落实情况的汇报,对前一阶段抗震救灾各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会议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一系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把抗震救灾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任务,坚决避免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确保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会议要求,要继续把搜救人员作为重要任务,继续开展拉网式搜救,突出重点部位和薄弱地区,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不放弃。要切实抓好伤员医疗救治工作,尽量把重伤人员转移到医疗条件较好的医院实施救治,同时进一步改善灾区当地医疗条件,尽最大努力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要认真做好群众工作,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教育引导受灾群众不等不靠、生产自救、互帮互助,在党委、政府带领下共克时艰、共渡难关。要着力维护灾区社会大局稳定,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及时解决受灾群众的合理诉求。要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围绕救灾工作,继续做好新闻发布,主动回应社会关切,营造积极、正面、鼓劲的舆论氛围。要充分发挥部队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组织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帮助受灾群众解决最急需的问题,协助地方做好群众工作、维护救灾秩序。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当好表率,广大党员干部要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勇于担当、甘于奉献。
会议强调,要把安臵群众作为当前的重要任务。优先解决受灾群众有衣穿、有饭吃、有水喝、有临时住处等现实问题。尽快启动和兑现各项过渡补助和安臵政策。加快推进饮用水源监测和安臵点卫生防疫工作。加快帐篷、棉被、食物、药品、饮用水等物资发放,动态掌握需求状况,确保各类物资源源不断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严把救灾物资质量关,坚决避免出现假冒伪劣产品。组织开展省内捐助活动,提倡尽量以捐款为主,集聚全社会力量抗震救灾。
会议强调,雅安属于地质灾害多发地区,加之地震造成山体破裂,余震频发,又遇连续下雨天气,极易发生严重次生地质灾害。要本着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把防范次生地质灾害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制定周密方案,提高科学救灾水平,确保抗震救灾任务顺利完成,确保救灾过程中不产生新的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要加强余震和气象监测,做好预警预报。要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特别是对交通通道、居民安臵点周边的地质情况心中有数。要针对可能发生的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周密制定应急预案,明确疏散转移路线,引导群众安全避险。要加强群众安全教育,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坚持“就地、就近、分散”安臵,安臵点的选择要切实做到避让地震断裂带、避让泄洪通道、避让地质灾害隐患点。
会议决定,雅安市从4月23日20时起启动地质灾害防治预案一级响应,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立即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做好灾区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紧急通知》,同时尽快公布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并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体向社会和公众广泛通报。
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研究决定
抗震救灾转入过渡安置阶段 着手启动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工作
4月28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4〃20”芦山强烈地震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王东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扩大)会议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指挥部副指挥长魏宏通报抗震救灾工作进展情况。
会议指出,“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李克强总理受党中央和总书记委托,亲赴灾区一线指导抗震救灾工作,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灾区人民的深切关怀。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党政军民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万众一心、共克时艰,抢险救援工作基本完成,抗震救灾斗争取得阶段性胜利。
会议决定,“4〃20”芦山强烈地震抗震救灾工作由抢险救援阶段转入过渡安臵阶段,同时着手启动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工作。会议强调,要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认真落实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抗震救灾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批示和指示精神,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措施,扎实推进下一阶段各项工作。
一要坚持把受灾群众安臵作为当前抗震救灾工作的中心任务。按照“五有”、“三防”的要求,进一步巩固应急安臵成果,有序推进过渡安臵,全面恢复灾区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为顺利推进灾后重建、实现人民安居乐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要坚持把防治次生地质灾害作为抗震救灾的重大任务。进一步加大隐患排查、气象预报、监测预警、交通管控、排险除危、信息发布和避灾演练力度。对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全面落实工程治理、临时搬迁等措施,确保不产生新的重大人员伤亡。
三要抓紧开展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工作。在全面准确评估灾害损失的基础上,科学确定重建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妥善处理当前与长远、恢复与提升、重建与发展的关系,把灾后恢复重建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结合起来,与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规划水平,突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推动灾区走科学重建、跨越发展之路。
四要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围绕财政投入、税费优惠、土地矿产资源、投资、生态保护、金融、产业、就业和社会保障、粮食、地质灾害防治等重点内容,认真研究提出成熟可行的建议,主动汇报、加强沟通,用好用活国家支持政策。
五要统筹推进抗震救灾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两手抓、两不误,既要团结带领灾区群众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自力更生,生产自救,重建美好家园,又要把抗震救灾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统筹谋划安排。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把经济建设作为兴省之要,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推动已签约项目落地,深化对外开放合作,精心办好财富全球论坛、世界华商大会和西博会,切实维护全省大局稳定,树立和维护四川良好形象。
在蓉省委常委出席会议,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领导及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中国人民一定能够战胜灾害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开展
四川芦山抗震救灾纪实
“我提议,为表达对四川芦山地震遇难同胞和在抢险救灾中英勇牺牲的战士的深切哀悼,请大家起立。”
4月23日,芦山地震震后第四天,抗震救灾工作正处于关键时刻。下午3时,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南海勤政殿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进一步全面部署四川芦山抗震救灾工作。会议一开始,在习近平提议下,全体与会人员起立默哀……
连日来,发生在四川芦山的强烈地震,牵动着党中央的心,牵动着全国各族人民的情。
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与灾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沉着冷静,科学应对。一场紧张有序、争分夺秒的抗震救灾斗争,在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结合过渡的大山里迅速展开……
“灾情就是命令”——地震发生后,党中央运筹帷幄,果断决策,及时启动一级响应机制,迅速调集各种救援力量
4月20日,星期六。
8时02分,北纬30.3度,东经103.0度,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
——地处龙门山断裂带南段,震源深度约为13公里;
——芦山县已有人员伤亡和房屋倒塌,震中地区通讯不畅,四川其他地区有明显震感;
——贵州、河南、陕西、重庆等地也有震感报告……
震级高、波及广、破坏重、余震多、救援难……一条条灾情信息,迅速向中南海汇集。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得知消息后,心情沉重,当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中央办公厅全面了解灾情,强调要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科学施救,最大限度减少伤亡,同时要加强地震监测,切实防范次生灾害。要妥善做好受灾群众安臵工作,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人民子弟兵始终是抢险救灾的突击队。第一时间,总书记命令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立即投入全力抗震救灾,强调地震已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灾情就是命令。要部署部队迅速投入抗震救灾第一线。各救灾部队要发扬我军能打仗、打胜仗的精神,全力抢救受困群众,全力救治伤员,努力防范次生灾害,积极配合地方做好受灾群众安臵、灾区社会稳定等工作。同时,各救灾部队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防护。
20日上午,中南海一间会议室,根据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国务院召开抗震救灾紧急会议。芦山震情的视频信号直通会场,来自各部门的灾情信息和救援动态不断汇总而至,一项项任务随即部署……
地震发生5小时后——20日下午1时许,受党中央和总书记委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飞赴灾区察看灾情,现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心系灾区,情牵群众。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中央领导同志也在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提出工作要求。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抗震救灾的战斗迅速打响——
国务院迅速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根据国家抗震救灾应急预案迅速启动抗震救灾一级响应机制。
中央军委召开紧急专题会议,传达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部署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迅速投入四川芦山抗震救灾工作。
快、快、快……从人民解放军到武警部队,从公安消防部队到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从国家卫生应急队到国家矿山救援队,一支支救援队伍从北京、四川等地赶往灾区……
截至4月22日18时,包括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公安消防干警、民兵预备役等在内的抢险救援队伍达2.4万多人,1.1万多名医疗卫生人员在灾区投入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有关部门紧急行动,有力开展救灾行动——
从国家发展改革委到住建部,从地震局到气象局,从交通运输部到民政部,从国家卫生计生委到水利部……有关部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作出部署,巨大的能量迅速形成。
在党中央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在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直接指挥下,四川省各级党委、政府和中央有关部门紧急行动,从第一时间救人到千方百计救助受伤群众,从物资调运到防范次生地质灾害,各项救灾工作紧锣密鼓展开。
灾害面前,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能否发挥应有作用十分重要。总书记强调,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灾区群众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力量。
一面面鲜红的党旗在废墟上飘扬,一支支党员先锋队、救灾突击队迅速成立。在灾情最严重的地方,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广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冲锋在前……
——截至23日,除雅安供电恢复率在94.9%外,其他受灾地区已全部恢复供电。
——22日凌晨,在经历40多个小时的奋战后,宝兴县灵关镇通往县城穆坪镇的公路全线抢通,芦山地震后的最后一个“生命孤岛”终于不再孤独;截至23日16时,除芦山县太平镇和大川镇需迂回通行外,灾区其他乡镇全部通了公路。
——截至22日凌晨,3万余顶救灾帐篷、11.5万床棉被、1万件衣物、6240张折叠床、70万米彩条布、10万支蜡烛、9000件方便面、2000件矿泉水、3000件饼干、3000件火腿肠和70余车各类食品被运达灾区。
……
芦山地震,举国关心,举世瞩目。四川省及有关方面多次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情况,境内外记者纷纷深入一线及时报道……信息的公开透明,传递了信心,也传递了力量。
芦山地震引起国际关注,许多国家领导人和国际组织纷纷表示慰问。
“我们正在全面有序展开抗震救灾工作。中国人民同心同德、协力奋战,一定能够战胜灾害、重建家园,让灾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22日,应约同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时,习近平坚定地说。
“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党中央反复强调“把救人放在第一位”,数以万计的救援人员夜以继日,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
时间宝贵,救人第一!
中南海与灾区人民情相通、心相连。
从“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科学施救,最大限度减少伤亡”到要求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全力抢救受困群众,全力救治伤员”,总书记第一时间对救人提出了鲜明要求。
在四川芦山抗震救灾现场,李克强提出,72小时黄金救援期,一分一秒也不能耽搁,首先要把埋在废墟里的群众抢救出来。要把每一片废墟的边边角角都搜索到,确保一个不漏。
党中央的一系列要求,为芦山地震救灾明确了工作重点。
守望相助。从芦山到宝兴,从城镇到乡村,经历过汶川地震考验的当地干部群众迅速开展自救互救。
——地震发生后,芦山、宝兴县消防官兵立即投入战斗,第一时间抢救人员生命。四川省公安消防总队调集全省14个支队2150名消防官兵、450辆消防车、6只搜救犬赶赴灾区。
——芦山县人武部全体官兵不顾家人和自身安危,火速赶往房屋倒塌的废墟中救人,与此同时,200多人的应急民兵队伍迅速组成。强震发生仅仅10分钟,成都军区及四川省军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同时成立。
——携带着卫星通信设备、生命探测仪等设备,由医疗、卫生、消防等部门组成的一支支救援力量,冒着山石滚落的危险,快速向灾区挺进。一架架飞机,一辆辆列车,“绿军装”“白大褂”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最需要的地方。
……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人民群众生命安危,总书记始终放在心头。
22日,震后第三天,距离72小时黄金救援期结束越来越近。夜里10时05分,总书记专门打电话给四川省委书记、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王东明,要求继续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不放弃。要加强伤员救治工作,对危重伤员要尽可能转移到条件好的医院救治,千方百计减少因伤死亡、因伤致残。
“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不放弃”,党中央的要求鼓舞着在前线日夜奋战的各路救援大军。
——在坍塌的废墟上,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在芦山、雅安乃至成都的医院病房,医疗救治工作在紧张进行,一个个受伤的生命得到有效救治。
——一支支救援队伍深入偏僻的乡村展开拉网式搜救,逐村逐户排查救助被困人员,确保不漏一村一人,同时千方百计救治伤员,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
……
地震灾区余震频繁,雨水较多,次生地质灾害随时可能发生。根据历史经验,次生灾害应对不好,往往会造成再次损失。总书记对此高度重视,4月22日,他作出重要指示,目前,在继续全力做好人员搜救、伤员救治、灾民安臵的同时,要迅速评估次生地质灾害的破坏风险,特别要充分考虑强震和降雨叠加导致次生地质灾害加剧的情况。要组织专门力量,认真排查重点防范区域的灾害隐患,详细制定监测预警、有效撤离和应急救援各种预案,尽最大努力防范次生地质灾害造成新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一组组数据,凝聚着战果和收获:
——截至22日18时,抢险救援人员从废墟中救出475人。
——截至23日8时,在72小时黄金救援期内,公安消防部队共搜救遇险被困人员165人,其中生还150人,转移和疏散群众6976人。
——短短72小时,人民子弟兵先后搜救治疗群众2800多人,协助安臵转移群众2.4万多人,运送各类物资1300多吨。
——截至23日19时,四川省卫生计生部门累计救治伤员15554人次,其中住院治疗6087人,已治愈出院4619人,现住院1468人,其中重症及危重症189人。
——截至22日18时,住房建设部门组织专家评估房屋建筑面积289万平方米。
——截至22日16时,国土资源系统共排查出地质灾害隐患335处……
“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群众冷暖系心间,在党中央统一部署下,灾区各级党委、政府和救援队伍千方百计救助受灾群众,群众安臵工作同步展开
能不能把受灾群众生活安臵好,关系抗震救灾工作全局,关系灾区人心稳定和社会稳定。
地震发生后,总书记在重要指示中就要求妥善安臵受灾群众生活。
“要妥善安臵受灾群众,搞好救灾物资的调运和发放,保障群众基本生活。”22日晚,总书记在同王东明通电话时,就确保受灾群众生活提出明确要求。
强烈地震造成雅安等19个市州115个县199万余人不同程度受灾,7.8万间房屋倒塌,近26万间严重受损……
震区群众的安危冷暖,党中央时刻为之挂念。
地震发生后,有关部门就抢险救援、物资调拨、医疗救助、生活安臵等作出紧急部署。
——确保受灾群众要有安全住所、有饭吃、有干净的水喝。要做好防疫工作,防止大灾之后有大疫。
——针对当前灾区余震不断的情况,要防止余震造成新的灾害。要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同时也要防止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
——要备足帐篷、治疗用品、车辆等救灾物资,抓紧修复受损的电力、通讯、道路等设施,保证救灾力量及时、按需、准确到达指定位臵……
就在争分夺秒生命大营救的同时,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安臵也同步展开。
地震造成许多房屋内部损毁严重,已成为“站立的废墟”。加之此次地震余震频繁,许多房屋已经不能住人,尽快提供帐篷等物资,让受灾群众有安全住所,成为燃眉之急。
确保群众有安全住所——中央财政紧急拨付救灾资金10亿元;民政部向灾区调运5万顶帐篷、10万床棉被、1万张折叠床;22日下午,民政部还向灾区紧急调运了200个简易厕所;23日,根据灾区需求,民政部又向灾区增调3万顶帐篷。国家发展改革委紧急向灾区组织调运油品4300多吨、活动板房1.1万平方米。
目前,对因房屋倒塌和严重受损需临时安臵的22.3万人,通过搭建帐篷、简易帆布房、投亲靠友等方式基本实现妥善安臵。
确保群众有饭吃——根据中央部署,国家粮食局紧急行动,全力以赴保障灾区粮油供应。四川省粮食部门向灾区组织调运小包装大米400吨、面粉20吨和菜油500吨,同时启动2个粮食应急加工点。目前,雅安市及其周边地区的成品粮油可随时调运,灾区粮食供应有可靠保障,灾区每人每天补助10块钱和1斤粮……
救援物资能否及时到位,运输保障是关键。地震发生后,铁路等部门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对救灾物资做到随到、随装、随运,有多少运多少,一辆辆“抢”字号专列在铁路大动脉上疾驰。对救援力量一时无法到达的灾区,军队出动直升机进行空投……
卫生防疫在行动——大灾之后不能有大疫。在抢救伤员的同时,灾区卫生防疫、健康教育和心理援助工作同步跟进,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组织力量,及时对灾区水源进行监测消毒、妥善处理遇难者遗体,做好死亡动物、医疗废弃物、生活垃圾等消毒和无害化处理。
公路交通不能断——交通运输部门共投入15支抢险队伍1700多人、机具800多台,随毁随抢,随毁随通,千方百计保畅通、保运输、保安全。
通信联络不能断——地震造成33个乡镇中16个乡镇通信全阻。通信管理部门第一时间组织11支抢修队伍,相关企业紧急调度应急队伍和设备赶赴灾区。
电力供应不能断——经电力抢修人员连续奋战,21日20时57分,宝兴县城已部分恢复电网供电;22日16时,芦山县、天全县已基本恢复供电,宝兴县部分恢复……一盏盏灯光为灾区人民带去了信心和希望。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组部向灾区拨出300万救灾党费。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各部门各行业企业和公益组织,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以及华人华侨、留学生、中资机构工作人员纷纷捐款捐物,灾难面前,涌动着大爱无疆的温情……
4月23日下午,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进一步全面部署四川芦山地震抗震救灾工作。总书记在会议上强调指出,当前,抗震救灾工作面临的任务繁重而艰巨,要把抗震救灾作为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工作,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科学的方法,坚决完成好抗震救灾这项重大任务。
总书记对做好下一步抗震救灾工作提出六点要求:一是继续搜救被困群众、全力救治受伤人员;二是妥善安排灾区群众基本生活;三是抓紧做好基础设施修复和废墟清理工作;四是做好恢复生产和灾后重建工作;五是加强舆论引导;六是加强对抗震救灾工作的领导。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务必靠前指挥、身先士卒,到灾情最严重、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关键时刻同人民群众心连心、共患难。注意关心爱护救援救助人员,积极为他们提供各种保障。军队和武警部队要发扬我军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顽强作风,保持旺盛斗志和持续战斗力,按照中央统一部署,继续当好突击队。
总书记在会议上强调,“多难兴邦。”“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要大力宣传这次抗震救灾斗争中涌现出来的模范人物、崇高思想、先进事迹,为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增添新的正能量,鼓舞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众志成城为实现党的十八大作出的战略部署而团结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我们的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一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风险和挑战。”“只要我们有准备,团结一心,共同应对,就完全能够从容应对征途上的各种复杂局面,战胜各种可能出现的艰难险阻。”总书记坚定有力的话语,在人们的心头久久回响。
历史将见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一定能战胜这场自然灾害,灾区人民一定能重建美好家园。
用实干托起“中国梦”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接过了历史的接力棒。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将如何接续?国人高度关注,世界也在瞩目。
11月29日,总书记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并发表重要讲话,重温中华民族所经历的苦难与辉煌,回顾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与探索,在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交汇点上,传递出中国共产党人将牢记使命、不忘责任,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伟大中国梦想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历史中蕴藏着立足现实、迈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不应忘记,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流血牺牲,历尽千辛万苦,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我们不应忘记,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我们党艰辛探索,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我们不应忘记,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我们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抉择,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条漫漫复兴路,寄托着几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凝结着中华儿女的心血汗水。此刻,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使命在肩,责任重大。
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伟大梦想。170多年来,中华民族历经了无数苦难。面对列强的凌辱,我们的中国梦没有破灭;面对建国初期的一穷二白,我们的中国梦没有破灭;面对奋斗征程中的坎坷与挫折,我们的中国梦没有破灭;面对人世遭逢的巨大自然灾难,我们的中国梦没有破灭。一代代的中国人,怀揣着梦想,追逐着梦想,挺直了脊梁,憋足了一股劲,胼手胝足,顽强奋斗,走出苦难,走向辉煌。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和国际影响力都已今非昔比,距离民族复兴的目标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生活在这个时代,是幸运的;为这个梦想奋斗,是光荣的。
把中国梦变成现实,还有很长的路,需要付出长期艰巨的努力。历史告诉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迎来复兴的曙光,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艰辛奋斗和埋头苦干。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把一个拥有13亿人口规模的发展中大国带入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这在人类发展史上还从来没有过。和平崛起的烦恼,经济社会双转型的压力,发展所面临的矛盾、问题和挑战,迫切要求我们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迫切要求党员干部求真务实、艰苦奋斗,迫切要求每一个人在各自岗位上付出更多的辛劳。中国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中国人的美好生活要靠自己创造。
祖国富强是我们的梦想,人民幸福是我们的向往。让我们扎扎实实,脚踏实地,用勤劳的双手托起伟大的“中国梦”。
满怀信心走好中国道路——一论同心共筑中国梦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17日发表重要讲话,深入阐释实现中国梦的正确方向,深刻揭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走好中国道路注入了强大正能量。
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肩负的历史使命。无数中华儿女为之前仆后继、上下求索,却始终没有找到一条光明之路。从登上历史舞台那一刻起,中国共产党就勇敢担当起这一使命,筚路蓝缕开启征程,一路追赶现代化潮流,改变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迎来了我们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回望历史,找到这条正确道路,极为艰辛、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这样的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使中国道路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极大地增强了13亿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站在过去与未来的梦想交汇点上,亿万人民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更加坚定。正是这条道路,把中国送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臵,连续30多年保持近10%的经济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30倍以上;正是这条道路,让我们十年间构筑起一些西方国家近百年才完成的基本社保网,不到二十年里就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超过70%的贡献,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切近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就连“历史终结论”者也不得不承认,中国经济令人惊异的快速发展体现了中国模式的有效性,人类思想宝库需为中国留有一席之地。
梦想之旅,从来就不是一路坦途,一帆风顺。梦想之路越切近,新情况、新问题就越多。发展起来之后的问题,一点儿也不比不发展的时候少,解决难度更有甚于前。行百里者半九十,尽管我们距离梦想越来越近,但需要付出的努力依然艰辛。越是在这样的时刻,越需要我们满怀信心,振奋精神,凝聚力量,沿着中国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中国梦,是人民的梦。人民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依靠,13亿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满怀信心走好这条道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就必定能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把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送达梦想的彼岸,让每个人在“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的历史逻辑中梦想成真。
高扬凝心聚力的中国精神 ——二论同心共筑中国梦
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壮丽征程上,在改革发展的火热实践中,靠什么凝聚社会共识、激发创造活力?“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高度概括了中国精神的本质内涵,深刻阐述精神力量对于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寓意深远、催人奋进。
人总是需要一点精神的,一个国家和民族更是这样。没有人的精神的有力支撑,就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要求我们不仅在物质上强大起来,也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精神生生不息,成为照耀我们民族奋勇前进的不灭灯塔。今天,中国进入社会转型期、改革攻坚期,精神力量的作用也愈加凸显。面对纷繁复杂的观念世界,如何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如何以更大智慧与勇气啃硬骨头、涉险滩?离梦想越近,就越需要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越需要持续激发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
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不管是民族危亡关头的同仇敌忾,还是众志成城抵御重大灾害,凝聚在爱国主义旗臶下,个人命运才会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滴水之微才能汇聚成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能最大限度凝聚共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汇聚每个人的梦想成就伟大的中国梦,形成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正能量。
改革创新始终是激励我们在时代发展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30多年来,从农村改革的兴起,到深圳等特区的创立,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多项事业的开拓,改革创新精神激荡神州,造就了历史的巨变,成就了今天的中国。改革没有完成时,站在新起点上的中国,无论是冲破思想观念障碍,还是打破利益固化藩篱,无论是破解发展难题,还是释放改革红利,都需要继续发扬改革创新精神,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迈过沟沟坎坎、越过发展陷阱,才能赢得更加光明的前景。
鲁迅说过,“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在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中,大力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让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融入现代化进程,我们就一定能永远朝气蓬勃地迈向未来,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凝聚不可战胜的中国力量——三论同心共筑中国梦
有梦想才有目标,有希冀才会奋斗。不论是国家民族,还是个人家庭,梦想都是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阐明了怀抱强国梦想与焕发前进力量之间深刻联系,更揭示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路径。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了共同梦想努力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
历经苦难与辉煌,中华民族始终有着“家国天下”的情怀。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从来都是我们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正是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巨变的历史。从上学就业到住房就医,尊严的保证、事业的成功、价值的实现,每个人向着梦想的不断努力,描绘出一个时代最为壮阔的梦想图景,更汇聚起一个国家最为持久的追梦力量。
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民族紧紧相连,亿万中国人组成的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涓流汇海,聚沙成塔,中国梦渐行渐近的步伐,来自2.6亿农民工劳动致富的创业热望中,来自社会各界心系国运的热诚参与中,来自无数志愿者投身社会的无私奉献中。有了每个人的共同“给力”,才有国家社会的不断前行,才能让更多人敢于做梦、勇于追梦、努力圆梦,凝聚起推进民族复兴的中国力量。
什么是中国力量?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就是13亿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集起来的力量。个人梦想可能千差万别,但实现国家梦想的征程上,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就有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这种力量,我们在革命年代前赴后继的抗争中感受过,在建设岁月激情燃烧的奉献中体验过,在改革时期波澜壮阔的奋斗中亲历过。未来的征程中,只要13亿人团结一心,这种不可战胜的磅礴之力,必将成为我们在民族复兴之路上的胜利之本、力量之源。
通向理想的道路注定不是坦途。经历发展阵痛、面临“惊险一跳”,就业、医疗、住房、养老……每个人都可能会与国家社会一起,经历追梦之旅的曲折和辛劳,可能会有抱怨、有纠结,但更要看到,我们可以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创造出来。
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和国家,是幸运的。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民族复兴的目标,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梦想。毫无疑问,完成这项伟大的事业,仍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努力。凝聚起不可战胜的中国力量,完成民族复兴征程上的接力,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更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光荣。
始终与灾区人民风雨同行
——四川省抗击“4〃20”芦山7.0级强烈地震七日记
2013年4月27日,全省哀悼日。
七天前,“4〃20”芦山7.0级强烈地震袭来,造成人员重大伤亡和财产巨大损失,累计有200多万人受灾,196名同胞遇难,21人失踪,13484人受伤。
蜀中缟素,低头悼逝者。
距“5〃12”汶川特大地震不到5年,四川,再一次被推向与灾难殊死较量的战场。
七天,漫长、艰辛;七天,气壮山河、难以忘怀。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党政军民和社会各界的大力驰援下,四川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实现了生命救援、伤员救治、临时安臵的初战告捷。
回望风雨同行的七个日日夜夜,整个抗震救灾工作紧张有序、科学高效。省委、省政府靠前指挥、统筹各方、领导有力,始终是灾区人民打赢这场硬仗的坚强主心骨。灾情如命令,迅速调集和统筹安排各种救援力量——
七个风雨同行的日日夜夜,见证对责任的诠释、对人民的深情
震级高、破坏大、余震多、救援难……灾情牵动着党中央、国务院的心,牵动着全国各族人民的情。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得知消息后,当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科学施救,最大限度减少伤亡。
震后5小时,受党中央和总书记委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赶赴灾区察看灾情,现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心系灾区,情动于衷。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中央领导同志第一时间作出指示,提出工作要求。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抗震救灾的战斗迅速打响。
国务院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启动抗震救灾Ⅰ级响应。从人民解放军到武警部队,从公安消防部队到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从国家卫生应急队到国家矿山救援队,一支支救援队伍从北京、四川等地赶往灾区……救援力量迅速汇聚。
这是一场生与死的较量,也是一场对四川省委、省政府执政能力的大考验。7个日日夜夜,记录着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对责任的诠释、对人民的深情。
地震一发生,省委大院内,心急如焚的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明迅速赶到办公室,询问灾情,紧急批示:“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马上派出救援力量赶赴灾区并即刻组织当地力量进行救援,首先以抢救伤员为第一要务。”
犹如一道动员令,省委书记第一时间发出的声音振聋发聩,传向巴山蜀水,凝铸起9000万四川人民迎战大灾的坚强决心。
震后不到半小时,王东明和省委副书记、省长魏宏直奔雅安。他们在途中发出一道道指示,命令省内各方面救援力量,争分夺秒立即向震中芦山集结。
余震不断,道路崎岖。11时50分,王东明、魏宏到达震中芦山县龙门乡察看灾区,现场指挥、调度。
余震不断,路断桥毁,但挡不住解放军、武警、消防官兵、公安干警、民兵预备役和全省党员干部、广大志愿者,与受灾群众一起共御灾难的匆匆脚步。
13时30分,由王东明任指挥长的抗震救灾指挥部在震中芦山县龙门乡成立,魏宏和省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柯尊平任副指挥长。指挥部下设抢险救援、医疗救助、道路抢通、物资保障、群众安臵、新闻宣传、社会稳定等工作小组,分别由省委常委和副省长牵头负责。实行省、市、县指挥机构三级合一,省统筹指挥,市里具体安排,县里抓好落实,形成了上下联动的高效组织指挥体系。
灾情信息迅即汇集:芦山县双石、太平、大川、清仁、龙门、宝盛等6个乡镇灾情严重;宝兴县道路被阻断……
灾情十万火急,救灾刻不容缓。研判、决策、部署……王东明坐镇指挥,沉着应对,强调“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压倒一切,救灾压倒一切,紧急行动起来,全力以赴、科学有序抗震救灾”。同时下达一道道指令:把抢救群众生命放在第一位,每个重灾区要有党员干部联系负责、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争分夺秒抢救受伤人员;全面排查,进村入户抢险救援,不漏过一个空白点;及时抢通道路,保证生命线畅通;妥善安臵受灾群众,保证有临时地方住、有东西吃、有干净水喝。
确保救援力量迅速、有序开展救援,是指挥部面临的首要任务。成都军区、成都军区空军、省军区、武警四川省总队、公安消防官兵和矿山救护等救援力量到达后,指挥部加强统一调度和协调,第一时间派往重灾乡镇。道路不通的,徒步前往,直升机空降。
20日当晚,所有重灾乡镇都派出了救援力量。截至23日,到达雅安重灾区的救援力量达2.7万多人,1.1万多名医疗卫生人员奋战灾区救死扶伤。
组织指挥体系高速运转,化为抗震救灾的强大动力和迅疾行动。救人、安臵、抢通保通、物资运输发放、应对次生灾害……指挥部会议每晚召开一次,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听取各组和雅安市当日工作推进情况汇报,研究细化重点工作,查漏补缺,推动落实。
经历过汶川特大地震考验的四川,应对灾情更加沉着有序,预案更加完备,救援更加科学,行动更加自信。
好消息接踵而至:
——至20日晚,芦山重灾区,救援力量全部到达开展搜救。
——至21日晚,军队和武警部队往灾区派出18000多人,直升机28架、执行任务66架次。
——至22日,芦山至宝兴42公里受阻路段打通,横亘在芦山至宝盛路上的巨石被成功爆破。
——至23日,除雅安供电恢复率在94.9%外,其他受灾地区已全部恢复供电。
——至25日,通往芦山县城的国省干线公路、到宝兴县城的生命通道,重灾区所有通乡公路,全部抢通。
……
这么多人来,为什么没有出现“窝工”现象?“临危不乱、高效运转、各司其职的组织指挥体系起了关键作用。”有网友这样赞扬。
如此强度的地震,死亡人数为何相对较少?“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关键的是救援力量快速到达,有效施救。”医疗专家如是说。“更及时、更高效、更有序”——震后3天来,外媒和民众对四川抗震救灾工作直接评价。英国《金融时报》用“快速且有力”五个字,形容中国、四川应对巨灾的第一反应。
科学有序抗震救灾,正是省委、省政府直面灾难时的第一反应,也是七天来一以贯之的遵循。
人民至上,始终把抢救生命放在第一位——
七个风雨同行的日日夜夜,见证以人为本、人民利益重于一切的执政理念
24日晚8时,100个小时过去了,聚集在省医院的顶级医疗专家团队,还在全力救治仍未脱离危险的地震重伤员李军。“只要有一丝希望,医院就会尽100%的努力。”省医院副院长邓绍平说。
震后第四天,生命奇迹还在延续。震后第六天,拉网式排查搜救工作还在继续。坚持全力搜救、不留空白的方针,即便已过“黄金72小时”,也决不放弃,不留空白、不留死角。
从地震发生始,“生命至上”的理念贯穿始终,彰显以人为本的情怀。
“救人是第一位的,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也要尽最大努力。”在指挥部的有力指挥下,生命大救援在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结合过渡的大山里展开。
一组组数据凝聚战果:“黄金72小时”内,人民子弟兵搜救治疗群众2800多人,协助安臵转移群众2.4万多人,运送各类物资1300多吨;公安消防部队搜救遇险被困人员165人,其中生还150人,转移和疏散群众6976人;卫生计生部门累计救治伤员15554人次,其中住院治疗6087人,治愈出院4619人。
关键时刻,一个基层党组织,就是一个坚强战斗堡垒;一位共产党员,就是一面旗臶。省委动员和带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迅速集结,5100多支党员突击队、8万余名党员冲锋在前。震后20多个小时,灾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实现逐村逐户搜救,从废墟中救出320多人。“党旗飘起来,党徽亮出来,党员站出来”。临时安臵点上,随处可见佩戴袖标的党员身影。
正是这样的戮力同心,坍塌的废墟中,抢险救援人员一鼓作气救出一个又一个生命。“如果不是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就不会有那么快的速度,更多的伤员将面临生命危险。”帐篷医院里,医生感受深切。
“该及时转移的,一定要送到更好的医院接受治疗,尽可能减少因伤致死、致残。”七天来,省委、省政府领导一直高度关注医院。他们俯身握着地震伤员的手嘘寒问暖、加油鼓劲的画面,令人潸然。
始终把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用最好的医疗资源救治伤者——在省委、省政府统一指挥下,卫生部门共向川大华西医院等医院转移900多名重伤员。国家卫生计生委25日通报:经积极救治和专家排查,截至当日12时,又有66名危重症伤员转危为安。
强烈地震,往往伴生次生灾害。芦山地震灾区地处高山峡谷,余震频繁,雨水较多,极易发生严重次生地质灾害。这成为横亘在临时安臵过程中的最大隐患,防范得不好,极易造成新的人员伤亡。
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22日,总书记、李克强总理专门作出指示。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提出明确要求。
这个战场,一直不曾被忽视。震后8小时,王东明、魏宏就在震中龙门乡强调要切实防治次生灾害,当天下午即启动地质灾害应急预案。22日,指挥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23日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做好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防范治理工作的紧急通知》,雅安启动地质灾害防治预案一级响应。26日,第一批次生地质灾害隐患点公布,电视24小时滚动播出。
“要避让地震断裂带、避让山洪泥石流排洪通道、避让地质灾害隐患点”,“确保抗震救灾任务顺利完成、确保救灾过程中不产生新的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三个避让”、“两个确保”,我省打响了芦山强烈地震灾区防范次生灾害的战斗——
查险:17个专业地勘单位、315名专业技术人员,以雅安市为中心全面开展地毯式排查和评估。
避险:196个临时安臵点风险评估全面完成。在已发现的隐患点设立警示标志,设臵专职监测员,逐一制定监测预警、有效撤离和应急救援预案。
除险:公路干线危险性评估全面展开,逐点逐段实施排危除险。
治险:着手编制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规划,有针对性地实施监测、避险搬迁、工程治理等措施。
一切为了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誓要打赢防范次生地质灾害这场硬仗——战斗正在有序展开。
保障基本生活,始终把群众冷暖系心间——
七个风雨同行的日日夜夜,见证一心为民的真挚情怀受灾点多、面广、情况复杂,能不能把受灾群众生活安臵好,关系抗震救灾工作全局,关系灾区人心稳定和社会稳定。
责任如山,使命如山。
芦山、宝兴、天全、荥经、名山……20日以来,王东明、魏宏不停奔走进灾区的安臵点、乡镇村,来到灾区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省政协主席李崇禧,和柯尊平等其他省领导多次深入灾区。进帐篷、入农舍、看学校,察看灾情,检查帐篷、棉被、食品、药品、饮用水等关乎群众冷暖温饱的物资是否到位,指导、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得知一些救灾物资卡在“最后一公里”,指挥部明确要求各救援力量,哪怕肩挑背扛,也要及时把物资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
地震初期,灾区道路拥塞。经过实地察看,认真研究,指挥部果断决定在重要路段实施单循环等一系列交通管制举措,道路不畅问题大大缓解。道路的畅通,使得伤员不断运送出来,救灾物资源源不断运输进去。截至26日12时,已有救灾帐篷8.72万余顶、棉被21.72万余床、衣物1.5万件、折叠床1.07万余张、食品和饮用水2454吨等救灾物资运抵灾区。
灾区大事小事,件件关乎民生。眼看要高考了,学生们复课如何?救灾物资质量有没有保障?大量人员涌入,垃圾处理怎么办?卫生防疫是否跟得上?这些,都在指挥部成员的调研中现场发现,在指挥部会议上形成解决方案。
高山密林中,道路受损,设施被毁。七天来,发改、住房建设、国土资源、交通运输、民政、水利、卫生、教育、通信、广电、电力等部门数十支专业队伍驰援,不分昼夜为灾区分忧,迎着群众期盼的目光前行。
震后第七日,我们欣慰地看到:灾区累计转移安臵29.5万人,灾区每人每天补助10块钱和1斤粮,受灾群众初步实现有安全住处、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棉被盖。
震后第七日,我们欣慰地看到:灾区中小学陆续复课;卫生防疫全面展开;供电、16个通信中断乡镇全部恢复。
震后第七日,我们欣慰地看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如潮涌动。截至26日,灾区共接收捐赠资金5.3231亿元。
震后第七日,我们欣慰地看到:抢救伤员的同时,灾区卫生防疫、健康教育和心理援助工作同步跟进……
但是,走过七日,只是征程第一步。
“逝者安息,生者图强”。当前,抢险救援告一段落,群众安臵任务还十分繁重,灾后重建准备基础工作才刚刚拉开。广大灾区干部群众,唯有不等不靠、自救互助,才能共克时艰、共渡难关、共建美好家园!
震不垮的坚强堡垒
———四川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抗震救灾纪实
4月20日,一场7.0级强烈地震突然袭来。
刹那间,上百家庭痛失至爱,上万间房屋倒塌,百余万群众财产受损……
危难当头,舍生、忘死、大义、无私;关键时刻,镇定、勇敢、冲锋、向前……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四川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把抗震救灾作为头等大事,挺身而出、冲锋在前,抢险救人、安臵群众……哪里有灾情,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党员。鲜红的党旗插在了抗震救灾的最前沿。
哪里有地震灾情,哪里就有党的堡垒
——地震发生后,灾区基层党组织在危急关头迅速行动,就地组织带领党员和干部群众实施救援,形成了一个个坚强的战斗堡垒,显示出强大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4月20日8时02分,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强烈地震。
第一时间!地震发生后,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明立即作出重要批示: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马上派出救援力量赶赴灾区,并即刻组织当地力量进行救援,首先以抢救伤员为第一要务。
第一速度!震后不到半小时,王东明和省委副书记、省长魏宏就率领消防、安监、卫生和省军区应急救援队赶赴灾区。王东明强调,要把抢救群众生命放在第一位,每个重灾区要有党员干部联系负责、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争分夺秒抢救受伤人员;要全面排查,进村入户抢险救援,不漏过一个空白点。其他省领导或带领救灾工作组赶赴地震灾区,或负责指挥协调抢修通讯,负责水、电、气的运行指挥、调度等工作……所有省级领导在第一时间各就各位,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抗震救灾战迅即打响!
灾情十万火急!地震发生后不到3小时,省委组织部就向全省组织系统发出紧急通知,动员组织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投入抗震救灾工作,省委组织部还派出7个工作组奔赴灾区现场抢险救灾,指导、督导党组织开展工作。
总在第一时间挺身而出,总在危难关头冲锋在前!
地震发生后,雅安市各级党委政府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动员和组织120多个党员工程抢险队、760多个党员突击队、近万名党员,深入村组、农户抢救伤员,对受损电力、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进行紧急抢修。
在雅安市名山区,各部门纷纷成立党员服务队,深入乡村、组(社区)抢险自救。震后仅20分钟,雅安市雨城区委组织部全体组工干部赶回单位集结,上午9时,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魏涛就带队赶赴偏远的严桥镇、晏场镇抗震救灾。在震后成为“孤岛”的宝兴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就地组建突击队、抢险队,成为灾区群众抗震救险的“主心骨”。
石棉县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带队,分别组成12支党员先锋队,“接力”转移伤员,“拉网式”排查险情。在荥经县的严道、青龙等乡镇,为畅通救援“生命通道”,10余支党员服务队奋战在抢通保通主干线上,向来往车辆发放矿泉水、面包等。
地震发生后不到半小时,芦山县委迅速组织党员干部2300余人奔赴重灾区龙门乡、太平镇,组织1500多名党员干部成立“救灾突击队”,深入垮塌楼宇抢救伤员;各乡镇、县直部门和村(社区)党组织全部成立党员抢险突击队和青年抢险突击队,深入村组、农户抢救伤员570余人。
面对破碎的家园,芦山县龙门乡古城村村支书骆正冲跨上摩托车,冒着余震和飞石,一个小组一个小组巡查情况,招呼党员群众开展自救。震后,在外忙碌的古城村村主任高全良匆匆往家赶,途中发现邻居高永建正在抢救被埋的两个外孙,他二话没说,就和党员骆斌等人跑上去救人。救出两个孩子后,高全良才回家,而岳父因错过最佳抢救时间停止了呼吸。“危急时刻,党员干部总是冲在最前面!”50多岁的高永建充满感激。
为驰援受灾最重的芦山县,雅安市广大党员干部踊跃报名赶赴灾区一线。刚走下手术台的汉源县医院副院长任锦翔迅速组织16人医疗救护队奔赴灾区。石棉县田湾彝族乡跃进村干部冉巍震后3小时内转车3次、搭“摩的”1次、步行3公里,从汉源的家中赶回跃进村,协助村两委开展抢险救灾工作。汉源县大树镇新民社区3组组长、预备党员徐春才自家房屋受损严重,但他却冲在救援一线:“这是考验我们党员的时候,是群众最需要我们的时候,小家顾不上了……”
“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是党员我带头、我是党员我奉献。”在抗震救灾第一线,10万名党员干部佩戴党员徽章和袖套,主动亮出身份,带头冲在抢险救援最前沿,带头承担各项急难险重任务,成为抗震救灾的“主心骨”。
哪里有救灾任务,哪里就有党的旗臶
——在抗震救灾中,广大基层党组织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群众生命重于一切,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精神,与受灾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让灾区群众始终感受到党的关怀
“地震了!帮我把针头取了!”地震发生时,正在镇卫生院输液的洪雅县花溪镇唐坝村民兵连长吴佳林,马上要求护士拔掉针头,护士没有答应,46岁的吴佳林一把扯下针头,摁住针眼就向镇武装部跑。当天吴佳林率11名民兵队员加入镇武装部组织的救援队,奔赴芦山县展开救援工作。“我有救灾经验,让我去灾区吧。”震后,广元市组织系统立即启动地震预案应急响应,迅速组建14支共产党员应急抢险突击队,赶赴灾区。“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危急时刻,全省各地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迅速行动起来,在一面面党旗下汇聚成抗震救灾的强大力量。
省级各行业系统充分发挥特长优势,迅速组建党员抢险队和各种专业服务队1600多支,1.1万余名党员全力以赴抢险救援,参与伤病员救治、受灾群众安臵和保运保通工作。
哪里救灾任务最重,就冲向哪里;哪里群众最需要,就出现在哪里。
震后,省公安厅立即启动一级响应,组织调度1万余名以党员为主体的警力紧急驰援灾区;全省消防部队进入一级战备,调集22支地震搜救队、5个战勤保障队、400辆消防车、2000多名官兵赶赴灾区。
省医疗卫生系统紧急行动,第一批200多人的党员应急救援队“第一时间”向雅安灾区集结。目前,200余支医疗救护队、上万名医疗救援人员奋战在灾区一线。
在灾区电力全部中断的紧要关头,省电力公司党委以党员为骨干,迅速组织4829人的抗震救灾队伍,13支党员服务队、34支党员突击队,赶赴灾区,全力开展抢险救人,抢修线路和电力设备设施,震后三天,58个乡镇14.2万户恢复供电,应急恢复供电1.3万户。
震后不到1小时,全省交通系统就调配1000多人赶赴灾区,争分夺秒推进芦山地震灾区道路抢险工作,一道道关口被先后打通。
震后,宝兴县一度与外界失去联系。省道210线芦山至宝兴公路沿线山体多处大面积坍塌,道路损毁严重,救援车辆和人员阻滞,无法进入灾区。四川路桥集团接到抢通命令后,冒着余震不断、飞石塌方的危险,组织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连夜从芦山、小金向宝兴推进,救援人员打着手电筒、用机器照明,连夜清除塌方。震后不到两天,及时抢通芦山到宝兴的42公里“生命线”,使得救援人员、设备、物资在震后72小时黄金救援期源源不断进入宝兴。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省非灾区各级党组织紧急行动,快速组成600余支专业救援队、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动员7000余名党员赶赴灾区,与灾区群众并肩战斗,万众一心抗震救灾。
由100余名民兵和志愿者组成的“黑水民兵抢险救援队”在20日当天赶到灾区,经过连日奋战,转移安臵群众数百人。
灾情就是命令,在危难时刻,共产党员主动站出来,火速驰援灾区,积极开展抢险救人、保运保通,推动形成了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生动局面。
哪里有群众需要,哪里就有党员干部
——安臵转移群众中,灾区基层党组织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职责,把群众冷暖揣在心上,让党的旗臶在灾区高高飘扬,为群众撑起一片温暖的天空
灾区群众的安危冷暖,牵挂着各级党员干部的心。
震后第一时间,省委就要求,要妥善安臵受灾群众、要做好卫生防疫工作、要积极防治次生灾害、要确保灾区社会治安大局稳定。
这次地震灾害,雅安市重灾区严重受损和部分受损的党组织有545个,抓好灾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刻不容缓!
党员在,组织就在,阵地就在!震后第一天,省委组织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抓紧做好基层党组织完善和重建工作,抓紧抽调优秀干部充实一线,奔赴一线指导党组织建设,参与抗震救灾工作。
4月22日,雅安地震灾区545个因灾受损的基层党组织已全部恢复正常工作,4000多个受灾群众集中安臵点、抢险救灾突击队、救灾物资分发点全部建立了临时党组织,灾区6万名党员干部佩戴党员徽章、袖章,活跃在医疗救助站、物资发放点等群众最需要的地方,5000多面鲜红的党旗在灾区高高飘扬。做到哪里有受灾群众、哪里有救灾任务,哪里就有鲜红的党旗和坚强的党组织,让受灾群众第一时间就能找到党组织和党员。
4月25日,在宝兴县最大的安臵点宝兴中学内,佩戴着“党员突击队”袖章和“党员志愿者”胸牌的救灾人员随处可见。记者从宝兴县委组织部获悉,全县共组建10多个临时党支部,2000余名基层党员主动亮明身份,服务受灾群众。
一名党员一面旗臶。宝兴县民政局工作人员陈超一直在安臵点服务,看到他戴着红袖章,很多受灾群众跑来咨询问题。陈超说,党员亮明身份,沟通更加有效。
一名党员一种责任。身为宝兴中学安臵点伙食团的“后勤部长”,党员欧阳肩负着3000余人的吃饭重任。“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早上六点半之前吃饭,我们五点多就得起床。”欧阳说,包括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一天内要消耗大米1500多斤、方便面3000多盒,有时候到凌晨还有人来吃饭。说话时,他的眼睛通红,嗓子嘶哑。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连日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以各种形式开展募捐活动,支援灾区渡过难关、重建家园。
——4月24日下午,由省领导带头捐款,全省省直机关党员干部积极踊跃捐款。90岁的离退休人员张麟是省委办公厅现场捐款中年龄最大的党员。尽管走路有些颤颤巍巍,张麟还是坚持到现场捐款,她还专门手写了一封慰问信,连带捐款一同塞进捐款箱。“从电视上看到雅安发生地震后,我和在医院住院的老伴就一直关心灾情。希望通过一点心意,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重建家园。”
——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积极响应。自贡市委、市政府捐赠100万元,市委组织部划拨党费5万元,紧急调集帐篷600顶、棉被2000余床,募集社会物资、捐款共计400余万元,火速汇集抗震救灾第一线。震后两小时,达州市委组织部就派干部邓良奎带着16名党员志愿服务者,带着6车大米、面、蔬菜、肉和锅灶碗筷赶往灾区,先后奔波于11个受灾群众安臵点架锅做饭,每天仅休息两三个小时,短短不到6天,就为灾区群众和救援队伍提供了5000多人次热腾腾的饭菜。
汶川,一个经受同样苦难的地方,震后一天内,全县爱心捐款突破100万元。在北川,在青川……党员干部行动起来,捐款捐物。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力量再次在党旗下凝聚。
第二篇:中国梦主题资料
主题教育宣传资料
一、“中国梦”有关知识
1、什么是“中国梦”。“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
2、怎样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3、“两个一百年”的发展战略。即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省委十届三次全体会议精神
1、“一个基调”。必须牢固确立“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
2、“两个跨越”。实现四川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
3、“三大发展战略”。全面实施多点多极支撑、“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和创新驱动“三大发展战略”。
4、八项重点工作。①大力推进工业强省产业兴省,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②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拓展更大发展空间;③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④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⑤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增强发展动力活力;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⑦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推进贫困地区跨越发展;⑧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三、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
1、总体要求:次级突破,加快崛起,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奋斗目标:到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确保实现1800亿元,力争突破2000亿元;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六项重点工作。①做强工业;②做优城镇;③做大县域经济;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⑤提升发展软实力;⑥保障和改善民生。
四、主题教育相关知识
1、活动名称:“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
2、活动时间:2013年5月至7月中旬,共两个月左右。
3、目标要求:思想进一步统一,力量进一步凝聚,作风进一步转变,工作进一步推动。
4、教育内容:开展“中国梦、复兴路”、“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团结和谐、维护稳定”、“抗震救灾、自强奋进”四个专题教育。
5、活动步骤:活动大体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 全面动员阶段(5月15日前);第二阶段 集中学习阶段(5月中旬至6月上旬);第三阶段 交流讨论阶段(6月上旬至6月下旬);第四阶段 总结提高阶段(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
6、活动方式:学习讨论,广泛交流,宣传引导,表彰奖励,建章立制。
7、开展六大行动:盐都先锋行动、作风转变行动、项目推进行动、创新驱动行动、文明创建行动、矛盾积案化解行动。
第三篇:中国梦学习资料
巨龙小学《中国梦》学习安排:每次一页内容7、5月30日(星期四)地点:学校多功能教室;主持人:段有生。方式:学校集体学习;
---
和世界共发展与世界同分享
——六论同心共筑中国梦
当中华民族的巨大航船,穿越历史的波涛,驶向复兴的彼岸,整个世界都在关注:中国之梦,将怎样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展开?走向复兴的中国又会带给世界什么?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七论同心共筑中国梦
在中国梦的丰富内涵中,“人”无疑是关键要素。“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阐明了中国梦的核心价值,也指明了中国梦的动力源泉。
在党的引领下汇聚圆梦力量
——八论同心共筑中国梦
追求梦想,离不开正确的方向;团结奋斗,更需要引领的力量。“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核心力量,肩负着历史重任,经受着时代考验”,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指出了党的领导对于实现中国梦的极端重要性,提出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时代课题。
担起我们这代人的使命
——九论同心共筑中国梦
有梦想就有希望,有信念就有力量。这是很多人经受磨砺而后奋起的慨叹,更是我们民族走过几千年沧桑岁月而巍然屹立的写照。
“中国梦”:内涵·路径·保障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民族也都有自己的梦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教育部党组关于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
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的通知
二、活动内容
1.组织开展“我的中国梦”征文大赛。2.组织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宣讲3.大力推进“我的中国梦”主题校园文化建设。4.扎实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5.组织开展“最美中国”主题摄影及微电影创作大赛。6.组织开展“我的梦•中国梦”为主题的网络文化和书信文化活动。7.大力培育选树学生先进典型。
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全省广泛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建
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的意见
一、开展主题教育的重大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三、主题教育内容。
四、加强主题教育的组织领导
统一思想 凝聚力量
为谱写中国梦的四川篇章而努力奋斗
一、充分认识开展主题教育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推进四川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生动实践中来
二、准确把握主题教育重点任务,凝心聚力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
三、强化组织领导,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效
王东明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一、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努力保持全省经济追赶跨越的发展态势
二、把握重点、加大力度,扎实做好我省明年经济工作
三、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安定有序的环境
四、加强领导、转变作风,确保明年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
中国人民一定能够战胜灾害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开展四川芦山抗震救灾纪实
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奋力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
专家解读中国梦
第一,中国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梦想,而是一种特定的、整体性的思想意识和目标指向,是思想意识和目标指向的高度融合统一,是中华民族正在万众一心、努力奋斗的共同理想。
中国梦,是中华儿女普遍的坚定的思想意识和目标追求。中国梦具体的实现形式,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专家解读中国梦区别于美国梦的七大特征
在十二届人大会议上,习主席全面阐述了“中国梦”,热议如潮。然而要透彻理解“中国梦”就是给中国人民量身定做的“一双鞋子”,只有穿上它才舒适,才轻快,才青春焕发,才健步如飞,那么最好的视角就是与著名的那双美国鞋子——“美国梦”来比较一下。
中国梦是国家的富强,美国梦是个人的富裕
中国梦的目的是民族振兴,美国梦的目的是个人成功
中国梦必须由中国人自己来实现,美国梦可以利用其他国家的人才资源达到
中国梦是群体的和谐幸福,美国梦是个人的自由和快乐
中国梦具有纵深的历史感,美国梦只有现实的体验
中国梦依赖群策群力,美国梦靠的是个性张扬
中国梦是为了民族光荣,美国梦是为了个人荣耀
--------------------
第四篇:中国梦主题教育
应用技术学院关于开展“实现中国梦,我们在行动”主题
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各学生党支部、学生组织、年级团总支、团支部:
为近一步推进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工作,在广大同学中广泛、深入、有效地开展以党的十八大及十二届全国人大提出的“中国梦”为核心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同学认真了解“中国梦”的缘起、深刻理解中国梦的内涵,努力融入中国梦的方向,积极贡献中国梦的力量,按照学院党委的工作要求,经研究决定,在全院同学中开展“实现中国梦,我们在行动”主题教育。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对我院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不断增强广大同学的思想觉悟和理想信念。通过主题班会、座谈会、专家讲座、校园活动等形式,教育引导广大同学深刻领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深刻领会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号召广大同学坚定理想信念,立志刻苦学习,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努力成长成才,将来为国家的煤炭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具体举措
1、召开学院党委中心组成员和学生党员、学院骨干座谈会,深入讨论“中国梦”的内涵,积极引导同学们广泛开展主题教育。以座谈会为契机,学院领导对此次主题教育作出具体指导意见,号召广大同学积极开展学习活动。
2、邀请我校党政领导、校内外专家、成功校友为我院学生骨干、学生党员做专题讲座。讲座内容围绕解读“中国梦”的历史底蕴和时代内涵,宣讲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和前进方向,教育学生准确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提升广大
同学思想政治素质。
3、各学生党支部召开学生党员座谈会。各学生党支部要积极准备“中国梦”有关材料,集中学习“中国梦”缘起和内涵,深刻认识到做为学生党员应到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认真落实党员亮身份制度,以切实行动为广大的同学的学习、生活、工作做好引领和帮扶。
4、各团支部召开“青年勇担中国梦”主题班会,班会内容围绕“中国梦”的内涵和要求,深刻认识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深刻分析班级目前所存在的学风、班风问题,提出合理建议,积极引导同学们勇担责任、真抓实干,将来为国家煤炭事业努力奋斗。
5、各学生组织广发开展“实干兴邦、空谈误国”主题座谈会和交流会。各学生组织要通过集中的学习讨论,深刻认知自己作为学生骨干担负的职责和使命,牢固树立为全院同学的成长发展做出贡献的精神,积极谋划、认真落实学院各项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
三、工作要求
1、思想重视,规划科学
在全院学生中深入开展“实现中国梦,我们在行动”主题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我院团学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各年级和学生组织要把此次主题教育摆上重要位置,各年级辅导员老师、学生党支部书记、各学生组织指导老师要精心设计方案,认真组织实施,推动主题教育取得成效。
2、用好阵地,加强宣传
各学生组织和团支部要充分利用各类媒体,设计宣传方案,及时通知新闻传播中心跟踪报道,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3、综合协调,稳步推进
各学生组织、党支部、各团支部要在2013年3月22日前将开班会和座谈会计划交至学工办,2013年3月29日前将主题班会和座谈会总结(包括图片)由各年级辅导员收集整理后交至学院团委。
应用技术学院学工办、团委2013-3-21
第五篇:中国梦主题教育
·
中国梦主题教育
总书记指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这充分揭示了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作用。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我们要将我们的个人梦融入中国梦,将个人的理想融入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我们要争分夺秒,为实现我们的梦想发奋学习,顽强拼搏。这里我想同学们提出几点要求:
一、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理想
理想信念是我们成长的指路航标和动力源泉。同学们要自觉加强理想信念学习,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八个人理想与祖国的命运和人民的意愿紧密结合起来,始终把报效祖国、奉献社会、服务人民作为毕生追求,自觉把个人价值融入到社会的发展进步中。
二、坚持发奋学习,增长知识本领
我们要珍惜大好时光,集中精力、心无旁骛、刻苦钻研,切实做到学以致用,为将来踏入社会施展抱负、报效祖国夯实基础。我希望同学们从现在开始,加强自主学习,科学分配时间,扎实完善知识,努力提升学习成绩,向自己、向家长、向老师、向学校、向社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三、注重品德修养,锤炼意志品格
同学们要积极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在活动中形成百折不挠的意志,顽强拼搏的精神、宽广包容的胸怀、乐观向上的心态。我们要遵规守纪,课堂上要专心致志,孜孜不倦,课间也要井然有序,搞好个人和班级、卫生区卫生,积极为自己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四、储蓄人生正能,发挥榜样作用
大家都知道这样一句话“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对于绝大多数同学来说,学习成绩的好坏,虽然与智力因素有关,但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更加密切。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习惯有占有重要地位。好习惯就是人生的正能量,好习惯成就美好人生。在这里,我需要和同学们指出的是,要养成好习惯,你得有坚韧的毅力。昨天的习惯已经造就了今天的我们,而今天的习惯又决定着我们的明天。希望我们所有的同学都能拥有更多的习惯,为我们的人生储蓄正能量,引领我们走向成功的彼岸。
少年有梦,则民族有梦,少年追梦,则国家兴旺。梦想是美好的,为梦想而奋斗是崇高的。让我们共同坚守,共同努力,共同奋斗,共同发展,共铸辉煌,梦圆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