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英语学习环境的创设
浅谈英语学习环境的创设
孝直中学 尹霞
内容摘要:英语是一门语言,是用来交流的工具,那么它的学习和应用都离不开一定的场景和环境,本文通过实践教学,从创设英语学习的良好的外部环境、良好的课堂环境、良好的课外环境等方面阐述了如何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从而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以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英语 学习环境 创设
语言是人们用来沟通交流的工具,它依赖于一定的环境与情景。英语作为外来语言,与我们所处的环境和情境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学习英语更需要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情境,营造英语环境,就像给跑步的人修筑跑道,给游泳的人修建游泳池一样,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应该创造一切条件采取一切可用的方法,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强烈愿望,使他们喜欢学、乐于学,让学生在学习场所、生活场所、玩乐场所都可以看到和学习英语。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要善于营造和创设学习英语的有利环境,也应该努力创设直观、有趣的英语学习情景,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大胆实践、大胆交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以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一、创设英语学习的良好的外部环境,烘托英语学习的氛围
外部环境是指学生的学习场所的环境布置,要体现出一定的教育性、知识性和艺术性。教室是学生进行各种活动的最主要的场所,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物品都会“说”英语,这种拟人的教室环境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强学习英语的氛围。
1、黑板上的“英语角”
黑板是教师向学生传递信息的主要工具,我们可以把黑板上固定的一角定位为“英语角”,让学生一抬头就感受到英语的存在,为学生创设学习英语的氛围。最初可给学生提供一些他们比较感兴趣而又和他们密切相关的英语信息,如:日期、节日或生日榜等,这个任务可以交给学生来做,学生可以配上优美的图画,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用英语做事的乐趣。
2、教室里的英语标语
每个学期,教师都可以和学生一同将教室布置一番,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是将电灯、桌椅、拖把、垃圾桶、图书架、讲桌、黑板等学生经常看到和用到的物品都贴上英语标签,也可以在学生容易看到的地方贴上一些警示性的标语,如Be quiet!listen to the teacher carefully!等,还可以在教室的墙壁上贴一些有激励性而又朗朗上口的谚语,如:Constant dropping wears the stone.(滴水穿石)No pains,no gains.(不劳无获)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等,这样的谚语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深刻道理令人回味无穷,给学生以启迪和鼓励,使学生生活在一个英语的小天地里。
3、墙壁上的双语值日表、课程表
班级值日表和课程表都可以用双语表示,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受英语信息,从而培养学生获取、搜集与处理英语信息的能力。
4、英语板报 很多学生都愿意在黑板报上一展才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结合每月的节日出英语板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轮流工作,争取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在这片小天地里得到锻炼。如在新年来临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写一些祝福语:May you happy and plain sailing.(祝你一帆风顺)I wish you success.(祝你成功)等,用所学的英语来互送祝福会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5、墙壁上学习英语的园地——英语小擂台
学生乐于竞争,竞争更有利于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教师可以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英语谜语、智力题、脑筋急转弯等,谁先将问题的正确答案贴在擂台上,谁便成为本期的擂主。这样就使有限的课堂时间得到有效的延伸,为学生学习英语创设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创设英语学习的良好的课堂环境,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教学是师生交流的最主要的场所,教师应尽量和学生用英语交流,同时也鼓励学生之间说英语(甚至用英汉结合的句子),日子久了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地“冒出”自己脑子里熟知的英语单词和句子,从而形成非常融洽的语言交流的环境。
1、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称英文名字
教师在上第一节课时就可以给每一个学生起英文名字,并交代清楚每个名字所蕴含的寓意,如Alice(真理)、Catherine(真诚)、Richard(勇敢的人)、Victor(胜利者)等;还可以给每个小组起一个特别的英文名字,如Confidence(信心)、Love(爱心)、Honesty(诚心)等,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各小组之间互称英文名字,可以形成浓郁的英语氛围。
2、课上短剧表演 学生都有表演欲望,教师可以定期教学生一些寓意较强的短剧,如Hare and tortoise,The wolf and rabbit,The three monks 等,学生在自编、自演和制作道具的过程中可以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有直观的形象感,有利于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增进同学之间的友情和合作意识。
3、课前唱英语歌曲
歌曲是一种美的艺术,它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素养。尤其是在下午上课时可以振奋学生的精神,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英文歌曲,让学生在上课前演唱,融英语学习和音乐欣赏于一体,既可以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审美情趣,又可以让学生在唱歌中学习英语。
4、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烘托学习氛围
多媒体能动能静,有声有色,图文并茂,声形辉映,可以将教学内容涉及的事物、现象和过程生动地呈现于学生面前,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形象化,能创造良好的仿真学习环境,提供灵活、自主的学习方式。通过多媒体的真实情境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利用多媒体软件提供的图象、动画等图文音像并茂的情境代替课本上的画面,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其交互作用,能形成一个全方位的信息场,学生在人机交互的过程中体验到一种真实感、亲切感,强化了主人翁的意识,使主导与主体的作用发挥得恰倒好处,真正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实现了愉快教学的和谐统一。
5、创设课堂教学的语言交际情境
根据语言交际的功能要求,我们要使英语课堂交际变成语言交际,从而创造出一种语言交际环境,也就是给学生营造一个语言化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里,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学习掌握语言的运用。教师可在教学中把课堂设置成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拥有一定的身份或角色,去完成某个任务,来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教师要根据各阶段课堂教学的实际,设计各种类型的课堂活动,把话题、功能、结构和任务结合在一起,开展语言交际活动。例如,在学了人物介绍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利用照片就其家庭成员进行介绍:This is my sister.Her name is„.This is my brother.His name is„.新的教材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比较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我们应充分地利用其优点,让学生尽量创设生活情境,在活动交流中轻松愉快的掌握知识。
6、值日生报告
当代中学生兴趣广泛,可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抓住这一心理,可采取值日生报告制度,即要求学生课下搜集天气、新闻、赛事、时事、明星等他们关心的话题和材料,每天上课前用3-5分钟由值日生进行播报。于是,奥巴马访华、体育赛事、姚明、刘翔等都进入了课堂,不仅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锻炼了口语,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创设英语学习的良好的课外环境,让英语走进生活
1、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校内外活动
可以利用节日、生日,开展英语主题活动。母亲节、圣诞节、愚人节、万圣节等都是可利用的资源。在这种多元文化的氛围下,学生们装扮教室、制作礼物,用英语来庆祝节日,更好的体现了语言的交流作用;还可以经常性地举办一些小型的英语比赛。如演讲比赛,辩论赛、唱歌比赛、表演课本剧比赛、朗读比赛、书写比赛等富有竞争气息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英语,获得成就感,以促进学英语、用英语的良好氛围的形成。
2、布置开放性的课外作业
教师可设计一些精彩、有趣、新颖的课外作业,如可布置各类小制作,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创新能力,发展发散思维,强化合作意识,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师可根据学习内容布置贺卡、时间表、个人名片、给父母或朋友写封信、写体会等,学生可以在亲身实践中真正体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还可以根据各种节日或活动布置让学生做手抄报,让英语学习向课外延伸。
3、让英语学习进入家庭,走向社会
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在生活中运用,交流,让学生能学以致用,易于将自己在课堂中学到的英语知识运用到自己身边的生活中去。如许多的广告、标示语、流行歌曲、电影电视、报刊杂志等,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利用这些容易被忽视的资源,拉近英语和学生生活的距离,让英语融入学生的生活,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街道两旁的广告,我们可以学到不少英语:中国银行,Bank of China;麦当劳,McDonald;新华书店,XINHUA Bookstore等等。只要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他们就会发现在日常生活中会学到很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英语。
所以,英语教师要善于给学生提供无处不有、无时不闻的英语语言环境,力求让学生每天都能沉浸在英语的海洋里,让学生用英语做事、用英语处理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的英语生活化,生活英语化,从而更好的辅助课堂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胡春洞、王才仁主编的《外语教育心理学》,广西教育出版社 2.黄文源《英语新课程改革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上海教育出版社 3.张汉昌《开放式课堂教学法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
第二篇:创设和谐学习环境
创设和谐学习环境,保持良好学习情趣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让我懂得,鼓励和诱导相结合,排除学生学习中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抵触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是保持学生学习情趣的最佳手段。
现在每班学生都在五十人左右,绝大部分同学上机操作时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师要一个一个教根本忙不过来,肯定会挫伤没有被辅导到的同学的积极性,因此在分组的基础上,采用“兵教兵”的教学方法。我让几位先掌握的同学当“小老师”,把他们分到各组去辅导,这样即可以减轻教师逐个辅导学生的负担,也使“小老师”们得到锻炼,使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还克服了部分学生惧怕老师现象。从而使所有学生不会的问题得到解决。在这种分组教学的情况下,教师的作用并没有失去,我们正好可以集中精力去辅导个别“特困生”。使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提高操作水平。同时,在同学互相辅导学习中增进了友情,了解到合作的重要性,创造出合作学习的和谐氛围。
第三篇:学习环境创设心得
幼儿园环境创设学习心得
新民中心幼儿园 王雨 2014.9.2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方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通过学习我们更加深刻的了解了什么是幼儿园环境、如何创设幼儿园环境,班级良好的环境创设与利用会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各方面的发展,是有价值的教育资源。我们在创设环境之前,就按照如何发挥幼儿的互动性及环境的教育性、艺术性来进行创设的。
每个学期幼儿园会主动创设几个环境,包括门厅、楼梯、楼道、专用教室等几个公共区域,我通过课程的学习也知道这也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概论,而班级的创设与利用则通过将生活活动环境、游戏环境、领域环境、主题环境、家长园地这五个班级工作的重点部分进行了分别介绍,还提出了班级环境五位一体可以更好的整合教育目标,整合教学活动让幼儿获得深入发展的观点。这个课程较为全面的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方方面面进行了介绍,其核心要解决的问题是帮助教师更新教育观,转变以前为装饰美化而创设环境的误区,将教师和幼儿从环境中解放出来,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
环境建设应着眼于丰富幼儿的知识,增长能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资料是孩子们得出结论的依据,因此他们对于自己收集来的资料,会格外地珍惜并更加乐于探究,在我们的主题环境中,有幼儿的手工绘画作品,有我们提供的材料,也有幼儿收集的图片、照片、物品等,这时,教师对孩子们收集的资料应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引导他们进行交流、分享,并组织以绘画、表格、照片的方式进行记录,使孩子们的知识经验更加清晰,不断深化与提升,并进行一一展示,让大家看到自己的劳动价值,体验其中的乐趣。孩子们通过以主人的身份改变墙面,成为了环境创设的真正主人。
第四篇:环境创设
环境创设计划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而这里所说的良好环境又是实现教育目标、保证幼儿身心健康,促进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根据这一条例,幼儿园应积极开拓空间,为幼儿创设出适合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环境。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怎样的环境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许多相关研究也表明:只有能与幼儿相互作用的环境,才能被称得上是有价值的环境,才能成为促进幼儿和谐发展的环境。环境就像一位默默无闻地老师,静静地发挥着他特殊的、潜在的教育作用。可见环境对幼儿的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创设良好的环境应和幼儿的年龄特点相适应,和教育相适应。
一、创设安全、和谐的家庭化环境,努力营造另一个“家”。
2—3岁的幼儿情绪发展的明显特征是易感性和易变性。他们的情绪外露,易受环境的影响,有强烈的情感依靠,动作发展也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关键期。为了给幼儿营造与家庭氛围相似的宽松、安全、温馨的环境,让幼儿产生安全感、信赖感。我们在教室这一有限的空间里,利用书架、操作台等划分出一个个既独立又方便,又源于幼儿生活的活动区域。如舒适休闲的阅读区,里面的地板上铺上了色彩鲜艳的垫子;幼儿随手能拿到书的小书架和挂在墙上的小书袋里装满了适合他们看的各种图书,软软的玩具靠垫让幼儿看书时更舒服,同时这些大小不同的绒布玩具靠垫也可以满足幼儿搂抱的需要。又如娃娃家和电话亭,总能吸引很多刚入园的幼儿,他们一边玩一边还自言自语,留有眼泪的小脸上又露出了甜甜的笑容。还有孩子们自带玩具布置成的玩具角,里面有男孩们喜欢的奥特曼、天线宝宝、汽车、枪、也有女孩子们喜欢的洋娃娃、长毛绒小动物……这些区角把教室划分成了一个个自由的游戏空间,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自由游戏。随着活动的开展和幼儿发展的需要,我们不断改变这些设施,使每一个空间里的活动具有多样性,材料具有丰富性,不断给孩子新的刺激,使有限的空间发挥出最大的环境教育作用。
1、爱的教育,建立浓浓“师生亲子依恋情”。
进入幼儿园,孩子们第一次离开他依恋的家人和熟悉的环境,出现哭闹现象是比较普遍的。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和小朋友,心理上就会出现不安全感,对离开父母产生分离焦虑,所以往往哭闹着不愿上幼儿园。此时,让幼儿感受老师的爱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家”是温馨的港湾,我们可以营造家庭式的氛围,幼儿早期,触觉较为敏感,教师应多与幼儿肌肤相亲,如摸摸幼儿的小脸,拉拉幼儿的小手,抱抱他们,亲亲他们,说说悄悄话,让幼儿充分感受你对他的爱,感受到老师就象妈妈一样,让幼儿将依恋家人的感情转移到对老师的依恋上,从而产生安全感,从而再慢慢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给每个孩子“家”的感觉。我们把幼儿园设计成“家”的布局,有宝宝餐厅、宝宝卧室、宝宝厨房、宝宝客厅等。把墙面“刷”上淡粉色、淡绿色等温馨、和谐的“涂料”;挂上有卡通图案、色彩鲜艳的窗帘;贴一张“宝宝全家福”的照片;摆几处小方桌、小沙发、小床,再放上几只柔软的小靠垫……看:孩子们在小厨房里“切切茄子、洗洗干净,炒呀炒呀,饭菜香香”;在小卧室里抱抱、哄哄“宝宝”;在客厅里拉开拉链、解开纽扣,打开老师制作的布艺小包,掏出心爱的玩具;累了在小沙发上休息,乏了在地毯上躺躺……一个个俨然象小爸爸、小妈妈,一副悠闲、自在的画面,孩子真正地感受到了"幼儿园象我家。
2、尊重幼儿的个别差异,学会“理解”幼儿。
幼儿来自各种不同的家庭,而不同的家庭又有不同的教养方式,使每个幼儿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托班幼儿年龄小,他们的行为表现大都是真实流露,没有虚掩。在教育实际中,尊重幼儿的个别差异和天性往往因主观和客观等原因而不能得到落实。因此我们尝试使用“理解幼儿”的教育策略,力求走进幼儿的世界,真正的了解他们。孩子的适应能力有强有弱,有时比较外露,老师往往给他们以更多的观注;而忽视了那些不声不响、十分听话的孩子,看上去他们的适应能力似乎很强,没有任何的不适应,但他们的内心却有着对外界环境的恐惧感,这些孩子的心理是最需要关爱的。我们要尊重幼儿的差异,学会理解幼儿,并从内心接纳幼儿的各种习惯。如:抱着熟悉的玩具睡觉;用奶瓶喝水;趴着睡……,教师不用一个标准要求孩子。对托班孩子来说,教师的“理解”是他们成长中的甘露和阳光。
影响和制约幼儿入园适应能力发展的因素还有很多,我仅从环境创设这点入手简单阐述了我的观点。只要家园双方的共同努力,相信幼儿都能较快地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并以此为起点,走好人生道路上的每一步。
二、创设引发幼儿活动的环境。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幼儿几乎对任何动态的环境都感兴趣,他们总是喜欢通过自身的活动了解环境,并参与环境。因此幼儿园环境应是引发幼儿活动的环境。如:在区域活动的各个区角中张贴各种标志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在结构建筑区贴上大厦、道路、房屋等图片,并配备齐全的积木,可激发幼儿建构的欲望。幼儿对环境中那些可操作的、通过自己的行为能加以改变的或处于半成品状态的事物更容易产生探索的愿望。所以,教师应多为幼儿提供可操作的、具有多功能的玩具材料。如,在活动室布置剪贴角、小制作角等,让幼儿用碎布、树叶、旧饮料瓶、贝壳等废旧材料,进行剪、贴、画、拼、印等。幼儿在玩玩做做中随意创作,促进了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同时让幼儿参与活动室与活动区域的布置。
三、从幼儿的角度,以幼儿的眼光来创设环境。
墙面布置平面图、立体图、实物相互搭配有机结合,充分体现幼儿对认识事物的直观作用,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在愉快、自主的情绪下掌握所学的知识。例如:幼儿园的墙面布置,老师可结合教育目标,老师与幼儿一起利用彩纸等,经过剪、贴、涂色、拼、组成了一幅《五彩斑斓的春天》主题图。
四、把空间还给孩子,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让他们自己去布置,使孩子们置身于环境之中,把活动室多余的物品搬出去,让幼儿把自己的作品放进去。给孩子自己支配的空间,并能利用自由的时间去整理、布置。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不仅是蕴含在环境之中,而且蕴含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在创设环境的过程中,如果采纳和吸收幼儿的建议,并请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不仅能给幼儿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发展动手操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愿望,增强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
五、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物质环境,在幼儿生活中渗透科学。
现代社会是一个不断进步的社会,科技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一代伟人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未来的世界将是科技现代化的世界,今天的幼儿将是未来世界建设的生力军。他们天生具有好奇心,表现为对周围环境的注视、跟踪、观察、操作、提问等。因此,环境是幼儿学科学、进行科技活动的必要条件,是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的前提。幼儿园的科技教育除了可利用客观的环境,使幼儿在接触广阔的大自然、大社会中接受教育外,还应尽可能地创造幼儿园的微观环境。如:园地、自然角、科学发现室等,并充分发挥它们在科学教育中的作用。
在我们幼儿园种植了各种树木、花卉(如:竹子、紫薇、桂花、梧桐等,常绿树、落叶树、乔木、灌木、藤本……)有不同生长期和不同体形、色彩的花叶果、还有大片的绿荫草坪。真正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在户外活动时,孩子常常被这些花草树木所吸引。孩子们通过幼儿园丰富的环境,体验了自然科学带给他们的快乐,同时,他们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奇妙,也培养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植物的热情。
六、创设墙面环境,让幼儿在与墙饰的对话中感知科技知识。
对幼儿来说,他们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度过的,而在幼儿园更多的时间是在活动室里。因此,墙饰就成为幼儿耳濡目染、形影不离地朋友,让幼儿与墙饰对话,给幼儿带来科技知识就显得极为重要。
七、创造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使幼儿敢于探索。
心理环境是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的前提。幼儿在宽松、和谐的环境气氛中,在心理上有安全感的环境中,能使他们集中精力去尝试和探索。
环境是幼儿情感上可以依赖的环境,是幼儿通过多样化的材料获得适宜发展的环境,是幼儿充分发挥自主性的环境,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环境。当幼儿身处这样的环境中时,能积极自主地参与游戏,满足情感的需要、动作发展的需要和认知发展的需要,能获得更为丰富的有益经验,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在安全、温馨、动态的环境中和谐、愉快地成长着,作为托班老师,我们将不断研究、探索,创设与幼儿发展、需要相适宜的环境,促进幼儿最大限度地发展。
第五篇:浅谈创设英语学习环境和情景的感悟
浅谈创设英语学习环境和情景的感悟
摘要:这篇文章主要谈论的是如何根据中学生的特点在英语教学中创设学习环境和情景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本文介绍了英语教学中一些训练方法以使学生达到快乐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创造环境情景
语言环境是人类习得语言的重要条件,英语的实践性,交际性决定了英语必须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而现实生活中学生学习英语不可能有良好的语言环境,我认为:中学英语教学应该创造一切条件采取一切可用的方法,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强烈愿望,使他们喜欢学、乐于学,并且随时随地可以学。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在课堂上要经常设置贴近现实生活的语言情景,置学生于真实语言中,是Learn English ,而不是Learn about English,,应该努力创设直观、有趣的英语学习情景,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大胆实践、大胆交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以达到快乐学习,快速成功的目的。
下面谈谈我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是如何创设学习环境和情景的。
一、环境
所谓英语学习环境是指学生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和嘴里说的尽可能是英语。
眼睛看到的主要指的是硬环境。让学生在学习场所、生活场所、玩乐场所都可以看到和学习英语。如:校园内的警示牌、标语牌、宣传牌,用英汉双语;玩乐场地的器材名称用双语;教室里的课表、班规和其它布置用双语;食堂内墙壁上的卡通画和漫画等的人物对话用双语;公寓内部设施名称、名人名言等用双语,等等。
耳朵听到的和嘴里说的主要指的是软环境一种语言的学习目的主要是听得懂说得出,这需要教师的主观努力,去引导、去营造环境去创造机会。首先,在英语课堂上毫无疑问老师尽量多用英语、少用母语,有的学生还听不懂,但你可以想办法,一是多采用直观手段,如实物、图片等创设语境,二是老师利用眼神、口形、手势和其它肢体语言帮助学习理解;其次,在课堂外也尽量多用英语,我要求学生在路上打招呼、各科上下课的问候语都用英语。二是充分利用学校的广播站播放英语歌曲、英语小故事、小笑话等。三是每个月举行一次英语竞赛活动,如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朗诵比赛、英语唱歌比赛等。学校的其它大型活动尽量让学生主持并运用双语。这些不仅让学生有机会听和说,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情景
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必须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用英语进行活动,使课堂教学形象性,趣味性,交际性,让学生感受到运用所学语言成功地达到某种目的后的愉快,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能力。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各种情景,做到教学情景化。我在教学实践中是这样做的。
一是运用多媒体手段,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模拟表演创设的情境,往往受时空限制无法全部做到,在这种情况下可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移植情境,形象生动地再现有关对话的时空,做到声像结合,图文并茂,这适合中学生好奇、求趣、求新的年龄特点。
教师将学生要学的对话融入其中,会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帮助学生在语言与表达对象之间建立起联系,从而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自觉、更有趣的进行英语交际活动。例如:在教“bad-worse-worst”时我制作了三张幻灯片分别是三位同学在考试中的成绩: Jim 60分,Tom 50分,Jack 40分,鲜红的分数呈现在同学们的眼前,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说出:Jim is bad.Tom is worse.Jack is the worst.这就说明了学生们在所给语境下能理解运用所教的知识。再例如JEFC的 BⅡL71 Ann’s birthday party.学生对外国人的待人接物方式以及文化背景不甚了解,而且文中生僻单词较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用多媒体播放了课文的全过程,录像,让学生看图像简述,台上台下都为 party的活跃气氛所感染,学生也学会了待人接物的社交方法。
二是教唱英语歌曲,学讲英语小笑话、小故事、还有演话剧、童谣、小诗、绕口令、猜谜等等,形成轻松的学习气氛,有助于激发兴趣和分散难点。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融音乐与英语为一体,能帮助学生理解对话,表现情景内容,创设有声语言环境,使学生自然投入。在唱歌过程中,可以根据歌曲内容进行问答或分角色对话,体现歌曲中的交际情景。英语小笑话和英语小故事不仅老师讲,而且要让学生学会讲,让学生从机械、呆板、单调、紧张的学习环境中解脱出来,消除学习疲劳,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效率。
三是设计游戏情景,复习巩固对话内容。在对话复习教学中设计适合青少年的游戏情景,是寓教于乐的好方法,能帮助教师把单调乏味的复习工作变得生动活泼,为学生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进行语言操练创造了条件,使学生乐而好学,这既符合孩子们乐于模仿与好玩的天性,又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还调节了学习节奏。在愉快欢乐的气氛中,巩固了学到的语言知识,锻炼了运用语言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坚持这么做,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高,很快就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班上大多数学生对英语兴趣非常高,并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英语竞赛,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认真分析现行教育教学中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观念和存在的问题。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把教学内容化繁为简,化虚为实,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从而树立与日俱进的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创造最佳环境,寻求最佳办法,以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英语教育应利于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以上所述都是我的教学实践和体会,也是我对语言教学的最浅的初探。语言是一门艺术,教无定法,当然还有更多更好的创设语境的方法,有待我进一步学习和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