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之我见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之
我见
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在具体实践中,可以将之与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将知识的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合为一个整体,不必也不应将之分割开来,核心素养的培养应该是一个持续而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过程。那么,如何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呢?
一、针对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教育的教师建设
要想实现对小学生开展有效的核心素养培养,首先就要求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念有个清楚准确的认知。新的课程内容和新的教育目标要求教师必须建立与之相对应的新的教育理念。教师仍然固守传统的教学理念只能妨碍学生综合素质
的发展和提升,也就不会对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在正确的教育理念下,教师就可有的放矢地探求新的教学方法或模式,大胆尝试,认真反思,从而不断对教学进行优化调整,真正实现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要想对学生有效培养核心素养,教师首先应具有这样的素养。平时,教师应花费更多的精力去自我提升,多读书、多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只有这样,才能用自己的能力水平和人格魅力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素质培养。
二、针对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1.语文课堂立足教材培养学生知识素养 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是与新课程理念高度吻合的,教材中将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的因素通过课文进行了有效渗透,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的教育优势。
如,小学二年级的《纸船和风筝》这一课。教师可在课前安排学生通过查字典认生字及阅读课文的预习活动对课文进行初步把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对学生素质的培育上。教师可紧扣课文,引导学生通过小熊和松鼠的故事感受到朋友间的交往和友谊,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与人交往。在教学这一课时,教师还可与学生一起来折纸船和做风筝,一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也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
2.加强阅读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可以有效提升语文素养,还能增加知识积累,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这些都是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有利因素。由于小学生年龄还较小,阅读能力和感悟文本的能力还不足,教师应该注意,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及时
加以引导,教会他们阅读的方法,培养他们阅读的习惯。
如,《夏夜多美》这一课,就特别适合引导小学生阅读。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仔细体会“夏夜的公园里,睡莲、小蚂蚁、蜻蜓、星星间发生的纯真朴实的交往过程”,品味“多美的夏夜”这一句话所蕴含的精神内涵。
教师还可在课堂下选择一些适合他们年龄和认知水平的课外读物。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的拼音版,都是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来阅读的。
3.开展写作训练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教师应注重对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以实现对他们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当前,小学生的写作训练一般是从三年级开始的,这是与他们掌握语文知识的水平相对应的。对一、二年级的学生,通常只是进行一些简单的字词或和口语方面的训练。
但我认为,学生年龄越小,就越有超乎想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果低年级阶段开展内容完整的习作训练,将可能丧失最佳时机。有些教师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不能满足最基本的写作需求,我认为不必担心,写作训练是可以通过“绘本”来实现的。
小学生的课本和读物,特别是低年级的读物基本都是以“绘本”或“类绘本”的形式出现的。低年级的课本上,几乎每一课都有插图,如,《小鹿的玫瑰花》这一课中就插入了两幅卡通画。绘本可以是学生的学习形态,那为什么不能是他们的写作形态呢?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创作自己的绘本作文,通过图形和文字的混合应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样可以弥补学生字词积累的欠缺,还能调动学生的学習兴趣,起到培养其写作能力的作用。 总之,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中蕴含着大量的人文和文化因子,而且还是一个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工具学科,这个学科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核心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因而,小学语文教师正确把握教学理念,努力提升自身水平,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开展对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是必须的,这也是广大语文教师的核心工作。
第二篇:核心素养之我见
核心素养之我见
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它指向过程,关注学生在其培养过程中的体悟,而非结果导向。
同时,核心素养兼具稳定性与开放性、发展性,是一个伴随终生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的动态优化过程,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生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
第三篇:核心素养之我见
核心素养之我见
小学的音乐教育是整个音乐教育中最基本的环节,对小学生的人格的塑造、思维、创造力的开发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然而在实际的音乐教育教学中发怎样促进小学生的音乐素质的提高呢?现在提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好的学习音乐的兴趣,才会有一个愉快的学习音乐的过程。往往老师在教学中采用机械的教育方式,经常会打击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不喜欢学生音乐课上的活泼劲,以为这是在扰乱课堂,严令大家做好,只注重书本的知识,而缺少对歌曲的深入的挖掘,导致小学生对音乐课的反感,更不会产生良好的学习音乐的兴趣了,其实这些都是不对的,因为音乐本身就是自由的、没有束缚的,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发现学生学习的音乐的兴趣,并善于保护和培养,教师要鼓励学生动起来,善于表现自己更好的挖掘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在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教育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可见开展审美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在音乐教学中要注意审美的教育,激发学生审美的情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的素质。因为音乐是抽象的听觉的艺术,要注意培养感知的能力来提高审美能力;音乐是充满情感的艺术,字里行间都表达着浓浓的深情,所以要注意在音乐教学中丰富学生的情感的表达来提高学生的审美的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
总之,这些“素养”是需要教师一点一滴培养的,而对学生来说确是受益终生的,为将来具有良好的审美观、价值观奠定基础。归根到底音乐文化包罗万象作为教师的我们还要不断的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多学习、多看书,提升的自己的核心素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摸索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来成就美好的人生。
第四篇:“化学核心素养”之我见
“化学核心素养”之我见
什么是化学核心素养?如何确定化学核心素养?
通过本次网络研修,我对核心素养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下面我就结合初中化学谈一下我的一些理解:
我认为,化学核心素养是指化学这门课给予学生未来发展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在解决复杂的、不确定性的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或能力;是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
为了更加全面的理解和应用化学核心素养的认识,将化学核心素养的培育工作落实到教学中,我查阅了许多相关资料。得知初中化学的宗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我们都知道,初中化学是化学的启蒙阶段,为高中或大学学习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理解和掌握好初中化学素养很重要。那什么是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如何来确定?
要确定初中化学核心素养,要依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和化学学科的特点、核心以及实施方式。比如:化学变化是化学科学研究的核心内容,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而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之一,也是初中化学的重点内容,因此“变化——守恒”可以作为初中化学的核心素养之一。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不同于其他科学最特征的思维方式,所以“宏微结合”可以作为初中化学的核心素养之一。
综上分析,作为教师,要明白初中化学都有哪些核心素养,它们都是什么?然后用它们来指导课堂。况且,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所以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也放在重要的位置。
第五篇:【自主阅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之我见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之我见
什么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为什么要培养数学核心素养,怎样培养数学核心素养,这是本文要探讨的三个问题。
一、是什么?
《课标》中提出了小学数学的10 个核心素养,即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一)数学素养与核心素养
数学素养是通过数学的学习建立起来的一些思想、方法,以及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是基于认数、计算、测量、统计等具体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而形成的数学的思想与方法,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和持久性。10 个核心素养,反映了对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基本要求,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
(二)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数学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直接相关,它基于基本知识和技能,又高于具体的知识和技能,反映数学本质与数学思想。
它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整,凸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强调学生的反省思考,行动学习。
(三)核心素养与课程内容
十个核心素养中,有的只与一个或几个课程内容密切相关。比如空间观念,就与平面、立体图形的认识,周长面积的计算,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等内容直接相关,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以直接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而空间观念的形成又有利于这些知识的进一步学习。
而有的核心素养与多个课程内容密切相关,不是直接的指向某一个特定的学习内容。比如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
二、为什么?
我们为什么要深入研究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这样做的价值何在?
(一)核心素养是数学素养的标志和体现
《课标》提出:”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换言之就是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养现代公民不可缺少的。
而数学素养是通过数学的学习建立起来的一些思想、方法,以及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十个核心素养又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
核心素养的提高不是空泛的,要落实到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之中,体现在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只有切实做好数学教学,才能为核心素养的提高奠定基础。
(二)核心素养体现课程的理念和目标
《课标》关于数学课程与教学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数学课程应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是对所有学生在学习数学方面提出的总体要求。
什么是良好的数学教育,如何体现和衡量。数学核心素养恰恰是针对良好的数学教育这一基本理念,提出的基础性的要求和达到的基本目标,也是具有整合性和前瞻性的较高要求。
(三)核心素养反映数学的本质和价值
核心素养虽然不是具体的数学内容,但它反映了数学的本质与价值,一个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他认识、理解、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五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鸡兔同笼”问题,会存在疑惑:鸡和兔又不关在一个笼子里?为什么还要混在一起去计算?当用“鸡兔同笼”的情景建立了数学模型以后,再去解决“竞赛得分”“春游乘船”等问题时,就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建立鸡兔同笼模型的意义与价值了。而不论是情境还是素材,都只是表面的,建立模型才是最本质、最核心的,有了建模意识可以对数学问题的把握更贴近本源,目光更长远。数学核心素养中的模型思想,是一种方法,一种观念,一种意识,而对这种模型思想的理解、掌握和应用能力,才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
三、怎么做?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教学的引导者教师,离不开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离不开教学活动的评价体系。因此只有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重视核心素养、围绕核心素养设计教学活动,才能较好地达成目标。
(一)核心素养与教师素质的提升
要学生具备较好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必须具备较高层次的数学专业素养。因此,必须根据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建构教师培训的目标、课程、模式等。
(二)核心素养与“四基”目标的结合
“四基”与核心素养紧密相关,基础知识的深入理解与掌握离不开核心素养,基本技能的提升也体现核心素养,基本思想方法更反映了核心素养,基本活动经验的目的也是培养核心素养。
在教学设计中,要将“四基”目标的达成与核心素养的发展有机结合,充分考虑内容所蕴涵的核心素养,使教学过程更加丰富多样,在“四基”目标有效实现的同时,培养核心素养。
比如,学习方程的认识,实际上就是建立方程的数学模型。我们借助天平,从具体数量的相等,不相等,再到未知数量的平衡,不平衡,在基本活动经验的基础上,由天平的直观,到式子的抽象,在分类比较中,建立方程的数学模型。活动的经验为后续分类提供依据,直观的分类为方程模型的建立提供支撑,模型的建立为深入理解方程的意义提供指导。“四基”目标得以实现,模型数学思想充分建立。
(三)核心素养与评价方式的变革
改变一张试卷定乾坤的评价方式,不仅要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也要有基本思想方法的评价,更不能缺少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