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教学

时间:2019-05-15 00:51: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习作教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习作教学》。

第一篇:习作教学

教学经验总结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几点思考

自96年师范毕业以来,我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由于师资力量的缺乏,我几乎年年教高年级,高年级教学中最让老师们头疼的就是作文教学,刚开始几年,我也是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怎么教,经过这么多年的学习、摸索,我深切地体会到作文教学要让孩子由被动写转变为主动写,也就是《语文课标标准》中强调的学生习作要做到“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通过实践我觉得需要在学生习作中,帮助学生开拓思路,调动积蓄,激发写作兴趣,使人人想写,并找到自己要写的内容。教师要善于随时抓住问题,循循善诱,适时点拨。让学生知道“写什么、怎么写”。

一 引导学生巧妙选材

我常常和孩子们举例说写作文和做菜有相似之处,这就好像糖醋鱼再好吃,如果大家都做这道菜,就会让吃的人没有新鲜感,所以我们在选材的时候视角不能单一,尽量要多角度的去考虑。在平时我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只要是写了就是很不错的,让学生有一种放松的心态,这样对写作文才不会有畏惧情绪。另外,作文题材来源于生活,只有真实的生活体验,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我要寻找那些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为学生所熟悉,能唤起他们愉快和美好感情的事情。这类材料最大的优势就是让学生有所感触,有话可说。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学生乐写的题目。如:写写自己的爱好,为最喜欢的照片或图片写解说词等。如我班的陶翔贵很喜欢音乐,平时常常哼唱着,在《我喜欢的唱片》一文中写道:“我最喜欢周杰伦的歌曲,我家的这张周董的唱片中收藏了他的全部歌曲。静静地听着他的歌曲在那优美的旋律中,哪怕就是什么也不做,也感觉很舒服。其实唱什么我也听不懂,正如人们说的那样,他口齿不清,但是最爱的就是这样的旋律,虽然我并不是很懂音乐„„”文章写出了他的生活,写出了他最真实的感受。

二、捕捉学生思想火花

习作指导,要重视人文性,鼓励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因此,老师要善于从细微处捕捉思想火花,通过交流,正确引导。例如有段

时间我发现班上的刘佳同学心事重重的样子,通过询问,我知道她爸爸迷上了赌博,妈妈天天和爸爸吵架,还说要离婚呢。

“爸爸是不是特喜欢打麻将呀?你见过吗?”

“嗯,我还跟他后面去过那棋牌室,爸爸打起麻将可是什么都不顾的架势。”

“那你把你看到的写下来,给爸爸写封信劝劝爸爸吧,也许你的信比妈妈的吵闹更起作用呢,好吗?”

她第二天就给我交来一篇《给爸爸的一封信》在文章里,她把爸爸打麻将的样子描写的是惟妙惟肖,写出自己的担心和苦恼。我把文章给她爸爸看了,还真起了作用,她爸爸再也不像过去那么迷赌博了作文竟然还有这样的功效?这是她以前没想到的,通过这件事,她认识到会写作还是很有作用的,对写作文兴趣就更大了。所以平时老师要多到孩子们中间去,走进他们的生活,虽然小学生生活相对还是比较单纯,但他们小小的世界里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爱憎情感。我们教师要抓住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走近学生的生活世界,激活相关的体验,多和学生交流,以他们的眼睛看世界,当你有了一颗童心的时候,你和孩子才有共同语言,这样在做作文指导的时候才内容可说,说的内容他们才愿意听。

三、积极评价激发写作兴趣

当然经常性的训练,如果看不到自己的成果,有可能会带给学生精神疲倦,就不愿意写了,所以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保持学生写作的动力,在教学中是很重要的。教学实践中,我喜欢以积极的评价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并保持良好的写作状态。

针对小学生孩子的心理特点,我用各种方式来鼓励他们写作。例如,我向其他老师学习也在班级专门开辟一块墙壁作为“作文园地”把好的作文,有进步的作文张贴展示出来。学习一些专家的经验介绍,把孩子们的作文编成册、分类,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展示,被“出版”孩子们别提有多高兴了,写作的劲头就更足了。

孩子很可爱,老师的一句赞扬的话,对他们来说很珍贵。有时候我也会随时随地采用口头表扬的方式来鼓励他们。如一贯写作水平很好的周悦,我会在一个合适的时候说:“你简直就是小作家啦!”对于写作不够好的学生,我很关注他们的每次作文,只要发现有进步,我就及时肯定。如一直不被大家看好的王庆杰,在他的作文里也学着运用词语,用的还很恰当,我及时地表扬,并指出好在什么地方,从他腼腆的表情中,我看到了他内心的喜

悦与自豪。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当学生对写作有了兴趣,当他们从写作中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他们一定会更加投入地去写好文章。这种良好的情感状态,是写作教学中一个积极因素。而老师积极的评价,正是这种情感的不竭动力。

第二篇:习作教学报道

仪陇县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开展习作教学研讨活动

本网讯(宏德小学 黄俊凌)4月2日,仪陇县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习作教学研讨活动在宏德小学进行。县内部分学校小学语文老师参加了活动。

活动中,宏德小学张杰执教了四年级习作课《把人物写得活灵活现》、滨江小学彭晓霞执教了三年级习作课《一个熟悉的人》,两位老师课堂上准确把握中段习作教学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习作兴趣,将写作技巧巧妙融入课堂,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外貌、心理等把习作写精彩,同时渗透篇章意识,大大提高了学生写作水平。课后,大家进行了互动交流,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并一起探讨。随后县小语名师工作室导师吴林涛老师对这两堂课进行了精彩点评,提出了改进意见,同时结合当下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教学策略和技巧,使参会者深受启发。

本次活动的开展不仅使执教教师在导师的专业指导与同伴的互助下,获得较高水平的精品课,还使参与活动的老师们获得了提高习作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技巧,切实解决了习作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也为县小语名师工作室即将开展的“送教下乡”活动作准备。

第三篇:习作教学之我见

三年级上册习作教学之我见

宁强大安小学 张晓霞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在习作的内容和形式上都较以前大有不同,堪称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大餐,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正餐”与“点心”,一正一辅,互为补充

教材在语文园地里安排了8道习作“正餐”,依次为: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写一个熟悉的人;写一幅选的或者画的秋天的画;写一则观察日记;写一写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写一个吸引人的地方;编一个童话故事;自由习作。除“正餐”外,教材还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小练笔”。这些“小练笔”都和课文内容紧密相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升华他们的思想情感,同时,“小练笔”与习作“正餐”也有密切的联系,在日积月累中,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作文贵在平时。如果仅仅依靠数得清的几次习作训练,是远远满足不了学生旺盛的求知欲的。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中年级的习作要引导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在这一点上,“小练笔”是一个积极的有益的革新。

二、荤素搭配,花色繁多,营养全面

前些年,作文教学比较讲究限定体裁和题材。新课改的来临,给作文教学吹来了一阵清新的风。吹走了许多禁锢和限定,也吹走了许多的抱怨和无奈。作文,重新开始恢复了自由身,并且日益活跃,越来越体现出它鲜活的生命力。我们从教材的8项习作训练中,就不难看出:作文教学的脸正悄悄地在改变。

(一)内容上,从单一走向丰富

8项习作训练,涵盖了写人、事、物、活动、地方、童话等多项练习,打破了许多旧教材三年级侧重写物、四年级侧重写事、五年级侧重写人的逐级排列的顺序。而且,作文的内容与同组中的课文有关联,使得同组中的课文都成了优秀的范例;作文的内容也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关联。

(二)形式上,从呆板走向灵活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搜集了不少资料,有文字,有图片,也有实物,我们还看到了、听到了许多许多。想一想,哪些是你最想告诉大家的,把他们理一理,写成一篇习作。” 《语文园地五》这样的习作训练,打破了传统作文教学你讲我听、你指导我写的僵化局面,打破了课内与课外的界限,使习作成为一种综合性活动,需要调动学生多方面的感官,同样的,也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才能,而不单单是作文技巧。

(三)评价上,从一元走向多元

作文的评价一直是个难题。学生写,老师批的传统格局还有很大市场。教材在这一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把习作的实际读者,从老师扩展到学生,再扩展到父母,甚至延伸到其他人。交流的方式除了读给别人听,请别人提意见修改,还有装订成习作集或者把作品展示在教室里等。学生写作文,除了要表达内心的感受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动机是获得别人的赞同。教材满足了学生展示自我和享受成功的需要,自然能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

三、就地取材,自助用餐,形式自由

做有心人,从现实中取材。三年级学生作文往往缺乏素材,没话可说,无事可写。我引导学生做有心人,多观察周边的人和事,利用课间走入学生中间,与他们一起交流生活见闻。为了丰富学生写作的素材,我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培养观察能力。如指导《记一次活动》时,由于学生课间活动时间少,来不及开展什么活动就上课了。针对这实际,我先不急于让学生写,而是花了好几节课与学生一起搞拔河、接力赛、课本剧表演等活动。有了亲身经历,学生就乐于表达活动中的真情感受了

教材中安排的习作内容,或是从课文中生发出去,或是取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或与相应的季节等相关事物相结合,不论哪一种形式,都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这样的“大餐”,学生自然爱吃。至于“吃”的方式,也留给学生很大的自主权。如,写一个吸引你的地方,可以写与众不同的,也可以和别人写同一个地方;可以 写曾经去过的地方,也可以写没去过但很想去的地方。《语文园地八》中的习作训练,更为开放,不规定内容和范围,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学生没有丝毫的学习负担,因为供选择的路多了,自然总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有了这道“大餐”,的确是学生的大幸,但如何用好这道“大餐”,让它发挥最佳的功效,就需要我们教师的智慧了。

(一)加足“作料”

教材中的“小练笔”找到了课本资源读和写的结合点,也为我们指明了一条读写结合的有效途径。教学中要重视教材中安排的练笔,但又不能满足于此,教师要努力拓宽练笔的范围和途径。

1.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练笔资源。如,学了《听听,秋天的声音》,教师可以提供一组声音的素材或实地带学生去野外聆听秋天的声音,写下自己所听到的和感觉到的。学了《花钟》以后,带学生观察校园里的花,引导学生写写观察日记。既然是小练笔,便可长可短,可抒可批,自由畅达。可以是续写式;可以是填补式;可以是感悟式;也可以是自由式等。不过,这也给教师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因为备课时必须仔细钻研教材,做好预设。

2.有效利用生活中的练笔机会。秋天到了,写写秋风、秋雨、秋果。冬天到了,写写寒风、冰块、大雪。开学了,写下对自己的勉励和希望。学期结束了,向父母汇报一学期来的学习生活。生活是习作的源泉,就看你有没有发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要重视观察日记的引导。观察是认识自然、走进生活最好的老师。观察的面宜广,人、事、物、景均可涉及。观察后要及时记录,不计较文章长短,不计较结构笔法,只求真实。一开始,教师要做好充分的指导,使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例如,观察人,可以观察他的相貌、衣着,也可以观察他在不同的场合中不同的神态、动作、语言等等;观察事,校内的事,校外的事,家里的事,菜场的事等等,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事,大事小事家常事,凡事留心;观察物,上至日月星辰、风霜雪雨,下至飞禽鸟兽、花草树木,动态的、静态的,包罗万象,要懂得欣赏。当学生能有意识地将观察所得笔录下来,他们的“材料仓库”就不仅丰富而且有条理,习作时,一个个素材便呼之欲出。观察日记还要经常交流,常用的方法是,将日记本一一挂在墙上,学生可以自由查看,还可以在旁边写上评语或建议。

在加强多写的同时,还要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和语言的积累。教材中多处出现读读背背抄抄优美句段的练习,教学中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毕竟,多读多写是写好作文的左膀右臂,缺一不可。

(二)吊足“胃口”

没有好的“胃口”,纵然是山珍海味也是枉然。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在作文的起步阶段,给他们一些美好的感觉。大多学生提起作文就头痛,认为写作文是最麻烦的苦差事。我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习作”的含义,排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心理,告诉学生写作就像我们平时朗读课文,学习生字那样平常,取材于实实在在的生活,写身边的人和事。

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前提条件,没有兴趣,正如“无水之源”,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决不会提高的。因此,每次揭示习作题目,我总是变样地以谜语、故事、图画出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学首次肖像描写时,我首先出现一个描写班上有显著外貌特征的同学的片断,如:“他1.20的个子,足足有60公斤重。胖胖的脸,眼睛显得格外的小,似乎整天眯成一条缝。人家胖,下巴肉有两层,可他足有三层。因为太胖了,所以肚子凸出老远,走路也慢得多。笑起来下巴也随着笑声抖动着。”让学生猜是谁,然后现场素描,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显现这个人的外貌,趁学生目瞪口呆之际相机问:谁能再写这么好的片断让我画出来呢?堂下顿时举起许多小手。所以,我认为:

1.重要的第一印象。新学期第一堂作文课,教师走入课堂必须心里有“底”,肚里有“货”。先显示同情:“写作文挺不容易吧?”继而话锋一转:“今天,不妨咱们来换个角色,你们出题,老师即兴口头作文,4 如何?”当学生搜肠刮肚想出来的作文难题都被老师化解的时候,学生发自内心的惊讶、佩服,就会转化为对老师的信任和对语言文字的兴趣。

2.经常流露对文学的爱好。课内课外,常和学生聊聊,比如说,自己小时候爱看的书,古今中外的文人轶事,自己写文章的心得体会,自己最欣赏的好词好句等等,让学生自然地感受到老师的勤奋好学与文学功底。强烈的模仿意识也会激起他们多看书的欲望。在此基础上,经常举行一些读书交流会,师生共同品味读书的乐趣。

3.表现出对学生真心的理解。习作无非是让学生把自己胸中的积蓄写出来,不说假话空话,表达真情实感。作为教师,一定要真正把学生当成朋友,倾听他们的烦恼,分享他们的快乐,让学生消除心中的警戒,信任老师,这样,他们才敢在作文中表现真实的感情。

4.善待学生的作业。教师需要处理的杂务多,学生交上来的作文,有时候一忙,就暂时搁置了,殊不知,这伤害了学生满怀期待的心。一篇作文,就是一颗真心,教师不但应该及时阅读,而且要对学生提出中肯的意见,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信任是相互的。教师的才华和责任心可以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教师更应该信任学生,相信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作文的潜能。

诱发写作动机的心理因素之一就是成功的喜悦。教师应把奖励当作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催化剂。对学生写得较好的文章加以赞赏,并介绍给同学们,贴在作文栏展览,让学生的好作文得以较广的传播。这也成为学生写作的动力。总之,抓好三年级习作教学,以此为突破口,能为整个小学阶段的写作教学打好基础。

第四篇:开放式习作教学

开放式习作教学

长期以来,习作教学的惯用模式是:教师命题——作前指导——诵读范文——学生习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这种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自主精神和创新能力受到遏制,很多学生的习作不是表达自已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而是生搬硬套,千篇一律,真正反映少年儿童的童心,童趣的作品却廖若晨星。如何摆脱这种现状,走出习作教学的一片新天地来?笔者以为:应在习作教学中推崇,实行全方位的全过程的开放与创新。新大纲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开放式”习作教学就是针对传统教学封闭性弊端提出的,它与现代生活大系统和学生生活小系统相贯通,力求把教学建立在相互联系的两个系统上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开放心态,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是通过“动机”“意志”等动力性因素,将写作运转系统的其他因素全部调动起来,进入一种状态,能力也就伴随着动力而来。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习作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而我们的习作指导课大多以老师命题的形式,学生奉命而作,缺乏积极的学习动机。加之传统的习作教学过分强调章法、立意、技巧等,过多的条条框框让学生望文生畏,不知从何下手,所以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就必须从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入手,让他们认识到习作就是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教师不要拔苗助长,不要求全责备。要像对待学走路的孩子,始终用欣赏的目光看待学生的习作,不设置过多的条条宽框框去束缚学生的手脚。提倡学生写“放胆文”。

其次,是要确立开放式的习作质量观。学生的认识水平是有差异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班级中客观存在的差异。对于习作能力较差的同学,教师要适当降低评价的标准,以他过去的成绩和实际水平为参照进行评价,以鼓励为主,为他们设置一个个“矮门坎”,使他们跳一跳就能跨过。比如某学生看到习作无从下手,那就帮助他把生活中的事记录下来,先做到有真情实感,过一段时间再帮助他把句子写通顺,标点符号用正确。最后帮助他把内容写具体。如果他达到了某一个要求,那就给他打“优”,而不去考虑其他几个方面怎么样。这样就会使他们慢慢消除“我不会写习作”的顾虑,树立起“我也能写好习作”的信心。对于班上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我们采取“门户开放”政策,教师要为他们的写作开辟多种园地,鼓励学生习作,为学生的习作“发表”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比如挑选优秀习作在校内、班内的学习园地上使用,或投寄少儿报刊社。将他们的优秀习作汇编成集,并分发给同学欣赏。也可以让他们为班级活动编童话剧、写儿童诗、写调查报告等。只要他们思考了,动笔了,就为他们喝彩,就要为他们创设交流发表的机会。让他们体验到习作成功的乐趣。

(二)开放空间,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小学生为什么害怕写习作?《再寄小读者》一文中,针对学生写作的困难做过这样精辟的分析:是不是有时提起笔来却觉得无话可说,有时眼前闪烁着景物的色彩、形象,笔下却形容不出来呢?„„“无话可说”是指没有生活的积累,“形容不出来”是指缺乏语言积累。

要解决这个问题,笔者以为必须从抓生活和语言的积累入手。

生活积累:针对小学生好玩,好奇的特点,我们要把他们的目光引向(1)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让学生开展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举办比赛,自办刊物,编演节目等。(2)喜怒哀乐的家庭生活,随时注意身边的人和事,参加一些有意义的家务活动。(3)绚丽多彩的自然生活,带学生走进大自然,体验大自然的风花雪月,日出日落。(4)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让学生深入社区,调查社会,采访人物,了解超级市场,城市环保和乡村变化。他们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观察社会人生,产生创作中自我表现个性的欲望,之后的写作便不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

文化和语言的积累。修订版《大纲》强调:“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注意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积累和运用语言呢?

(1)不断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教师经常向学生推荐读物,如适合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优秀习作,科普读物等。为学生的习作准备材料。

(2)建立“词句百宝箱”。要求学生对文章中的精彩片段,妙词佳句,成语格言等及时摘抄,整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3)定向的专题阅读与自由阅读相结合,定向的专题阅读就要求学生阅读的书籍或文章与语文教材的单元阅读、单元习作的语体相协调,以提高阅读和习作的效率。自由阅读就是根据学生各自的兴趣选定题材。

(三)尊重个性,进行开放式习作指导。

习作,本质上是一种独创性很强的精神劳动,是写作主体独特个性的自由表现。开放式习作指导就是要打破传统习作过于强调章法、立意、命题、技巧等僵硬模式,在放飞心灵,自由表达中使习作更能体现个性精神和创新意识。

(1)开放式习作指导要在开阔学生的思路和启发学生自由表达上下功夫。要开阔学生思路,就必须摆脱思维定式的影响,积极引导学生展开求异思维。比如在组织学生参加学校趣味运动会以后,根据活动的内容,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开阔写作思路的:

a.同一活动,多种拟题。教师在引导学生广泛交流运动会的感受和体会之后,启发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拟题,有按活动的性质命题的《有趣的运动会》、《快乐的一天》,有按中心事件命题的《‘滚轮胎’比赛》、《‘不听话’的气球》,还有通过运动会受到某种启发而命题的《团结就是力量》、《运动会的启示》„„

b.同一题目,多种选材立意。题目确定后,根据你要表达的中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选择材料。比如有的同学通过写运动会上同学们种种有趣的表现,来反映运动会的精彩;有的通过写一次比赛的感受,把中心定为“团结就是力量”,“沉着冷静才能打胜仗”。这样一题多种选材立意,既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又拓宽了学生习作的思路

c.同一中心,多种表达。中心有了,材料也有了,下面就是怎样表达了,如《有趣的运动会》,表达的顺序既可以按活动进行的顺序去写,也可按“面—点”的顺序来写;人物的描写可侧重写运动员的动作、神情,也可以侧重写自己的内心活动,还可以从观众的表现来烘托。

(2)开阔学生思路,要多加强想象习作的训练。

想象力是人类最杰出的艺术本领,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它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小学生要多加强想象习作训练,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我曾经在班上进行过多种形式的想象习作练习:

a.看图画,听音响,编故事.图画是现实生活的缩影,但图画反映现实生活往往是平面的、静态的、无声的。要想把图画写“活”,就要借助想象演绎图画情节,变平面为立体,静态为动态,所以,看图画或图形去想象习作是训练想象力的有效途径,而大自然的声音更是丰富多彩,根据图画和声音让学生去想象习作,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光器官参与,从而再现生活的丰富性和生命活力。比如有一次习作训练是这样的:先让学生看一幅图,图上是一片森林,还有鸟和一些动物,然后再播放一些鸟和动物的鸣叫声。学生根据这图画和声音展开想象,编出了很多富有创意的故事。

b.创设情境,想象习作。

写作思路离不开情境诱发,如果语文教师在习作教学中能把学生带入情境,强化感受,写出的习作会更有感染力。比如演一段情境剧,让大家想象它的结局;讲一个故事后让大家编一个续集等。

c.假想习作。

小学生最喜欢异想天开,他们常常用“假如我„„”这样的句式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对未来的遐想,我们也常常做这种假想式的习作练习,比如:《假如我会魔法》、《假如我是老师》、《假如我是一只鸟》,或者让学生自己命题来表达自己的梦想和渴望。学生对这种无拘束的习作很有热情,感情也很真挚。

诸如此类的练习形式还有:听单词联想习作,摸物件联想习作,看提纲联想习作等,通过这样的练习,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3)延伸课外,开放习作训练的空间。

开放式习作指导不再局限于每周的两节习作课,在大习作教学观念下,使课堂习作与课外读写活动相沟通,进一步拓宽习作训练的空间,开辟多种习作训练的渠道。

a.充分挖掘课文中可供习作的素材,指导学生进行缩写,扩写,仿写,续写等练习。

b.在班级板报墙上开辟“自由谈”,“小评论”,“新发现”等栏目,引导学生对班级、学校以及社会上出现的好人好事或一些倾向性问题进行评论。这种写作形式可以不拘一格,对某一问题发表三言两语的看法也可以,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块说理议论的园地。

c.丰富班队活动内容,为学生提供写作机会。如:小队之间的挑战,擂台赛;班级开展的参观,游览活动;班级举行的智力竞赛活动;小记者采访活动和文娱活动等。教师应抓住这些机会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d.结合日常生活,加强应用文训练。学生请假要求写请假条,暂时离开要求写留言条,至于写表扬稿、通知,招物启示等内容在班级里随时会用到的。教师应随机引导学生进行习作练习。

e.倡导“两记”勤练笔,“两记”是指日记和读书笔记,日记写法灵活,行文自由,训练多,容量大,是提高习作水平的有效方式。读书笔记的内容不拘一格,可以是简单的语句,可以是精彩片段,可以是心得体会。

(四)师生共议,开放习作评改途径。

传统的习作评改基本上是由老师包办代替,学生也误以为自己只管写,修改则是老师的事。其恶果是助长了某些学生习作草草成篇的坏习惯,而老师也由于任务繁重,往往顾此失彼。

开放式的习作评改是“交互式”的,老师通过示范引路,最终将评改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修改的实践过程中培养自改习作的能力。其操作的步骤是:

(1)示范引路,教给学生评改的方法。

评改习作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一开始学生往往不知从何下手,这时教师要耐心引导,可通过剖析典型,向学生渗透习作评改的原则、方式,约定一些修改符号,评分标准等。具体的做法是:教师选择带有普遍性问题的习作(教师自己综合的更好),将它复印出来发给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共同讨论,集体修改。怎样修改呢?首先需要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把习作读一读,看看有哪些地方有毛病,用特定的符号标记出来。然后逐词、逐句、逐段地推敲修改,把用得不准确的字、词、标点改准确,把写得不够通顺连贯的句子改得通顺连贯,使意思表达得更清楚、更具体。

(2)多管齐下,自改习作。其训练的方式主要有如下几种: a自我修改。

自我修改的的具体方法有两种。第一,反复朗读。在修改时,让学生朗读习作,自我监听,用红笔划出不顺口的词句,并加以修改。小学生的视觉落后于听觉的发展,他们需要依赖于朗读中发出的声音来支持自己的思维活动,所以,学生通过朗读容易发现习作中的毛病。学生边读边听边想边修改,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促进了他们思维批判性的发展。第二,默读分析,这对高年级的学生比较适用,学生看着自己的习作,采用默读的方法,分析比较,认真思考。这样可了解各部分的大意,思考是否围绕一个中心,段落层次的安排是否合理,详略是否得当。

b.互评互改。这种方法可以引导学生互帮互学,多向交流,集思广益,从而明确修改的方向,促进学生自改能力的提高。

“互评互改”就是让学生四五人为一组,每人在草稿后面夹上一页“空白”。然后轮流读个人的文章,让大家评议。评议时,既要肯定优点,也要指出需要修改的地方和怎样修改。发言者必须有理有据,小作者可以解释反驳,同时把同学的建议及时记在那页“空白”上。这样把“改”和“评”有机结合在一起,既能显示个人的独特见解,又能使大家在相互启发下,提高对习作的鉴赏能力。

(3)批后再改。

教师对学生的习作开始采用只批不改的方式,让学生根据批语自己修改,再交教师复查,老师写出总评,既评学生习作,又评学生的修改,一般以肯定为主,根据分层目标,因人而异给每位学生的习作打出等次,并对学生的修改予以评价,较好的加一颗星,很好的加两颗星。以促进学生自改习作的兴趣。

习作是开放性的教学体系,只有在开放、宽松、和谐的习作氛围中,学生才能用自由之笔抒自然之情,显自得之见。只有开放,习作教改才有出路。

第五篇:习作教学随笔

习作教学随笔 襄阳市万户小学石磊

作为小学教师怎样教小学生写作文?结合大纲我从低年级开始训练写作文,“以生活为源,以学生为主,以创新为本,以课堂为突破口“,让学生从小爱写,会写。在低年级阶段,我是通过小学生怎样写作文三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与兴趣的:

一、在生活中学会观察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门径,热爱生活并且善于观察,才能从生活中发现产生写的愿望。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奇异的自然现象和参与生活。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为学生创造’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的语言环境,引导他们捕捉写作时机,激发写作灵感。

1、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

不少孩子都对身边的事物熟视无睹,特别是一二年级的小朋友,好多常识性的东西其实都不太认识,需要老师有目的地去指导。观察,从大自然开始,如四季的变化,校园春天来临了,芒果树,玉兰花,小草,有了哪些的转变?我带着学生在学校四周围观察一下自己平时熟悉而又陌生的学校,于是孩子们会惊喜地发现,原来芒果花的颜色是草绿色的,兰花是白色的,会发出香味的,这种树的名字叫印度橡胶。我鼓励孩子们在父母的帮助下尝试着去种植花草树木,观察每天花草的变化,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用心去关怀家中的小狗小猫,了解动物生活习性。观察家乡校园环境的变化,从而懂得保护环境。。。

2、观察身边的人和事

熟悉的人,熟悉的生活,在每天的看似不变中,会发现什么呢?能平淡的点滴记录下来就是一个进步。鼓励学生参加家务劳动及公益劳动,体验劳动滋味。感受亲情的可贵,在母亲节,为父母献上一杯茶,观察他们的反应;同学考试一百分,或者不合格,看看他们的眼神;自己遇上开心的事,会如何呢?把自己的心情也记一记。一句话,两句话,都是收获。

3、观察图片

低年级的作文,以看图想像作文为主,因而指导如何看图,是作文教学当中的重点。首先,要学会按一定顺序去观察,有条理地说出完整的一句话,明确画面上的主题所要说的是一件什么事。看图写话的画面是静止的,而且比较单调,通过仔细观察,合理想象,使静止的画面有灵气,使单调的画面有生气,如使人物开口说话,想想人物的心理活动,使景物具有色彩等,然后用语句表达图片中内容。

二、学会写话

1、仿写

有了观察,有了小学生怎样写作文写作的材料,但是如何写呢?同一次旅游,学生都觉得很兴奋,但是有的能够具体详细地说出整个过程,而有些却是无从下手,也有的懂得说,但不会写。这是因为低年级学生的生活表达与语文表达还有一段距离,需要在此之间构建一座桥梁,使学生掌握写作的方法。降低写作坡度,让学生由仿写开始。新教材版本比较注重写作方面的训练与词语积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引导学生运用其中的词句,学会用词造句,仿照例句写比喻句,写排比句子等。如《三个孩子》中的课后练习:一个孩子一个孩子一个孩子,有的 有的有的,熟练驾驭这些词句,就能为写作文铺垫好坚实的基础。指导学生像课文一样去发现身边的美与情,是非常重要的。在学习《雷雨》一课时,仿照课文中样子,让学生也写写自己观察到的雷雨是什么样子的,课文中用这样的比喻句,你能够想出更好的吗?

2、写读后感。

读后感在二年级的阶段似是有些难度,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照顾学生的心理年龄和认知特征,启发学生在读中有所想,有所悟。这个读后感,不要求详细,重要的是能有自己的生活体会。学习《我为你骄傲》,想想你做错了事时,你是如何去认错的,心情如何?说说自己学习课文后的想法,于是学生就比较容易写出自己发生过类似的事。

3、坚持写周记 最基本的要求是每周一篇周记,内容开始时同老师拟写,使小学生怎样写作文明确,写周记可以写什么,然后渐渐放手,让他们随心所欲去记。周记要作为一篇作业详细批改。但同时更加鼓励学生随时随地写日记,形式,内容不限。可以画画,可以写一句话,可以写一个片段,可以摘抄一段精彩的话。天气日记是孩子们最喜欢写的,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写出了春夏的雨水,雷声、阳光、人们的衣着,有什么不同,并及时作好记录。有一个学生用日记的形式把整整一个学期的每天的天气变化完整地记录了下来,里面还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三、批改

批改作文是融交流、指导、讲评为一体的开放式作文课堂结构。做到及时交流讲评,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作文成效的重要环节。

(1)鼓励中学会。善于发现学生文中的闪光点,为优美的词句划曲线或者画红旗,及时给予公开表扬。写得不好的,做好个别指点。

(2)互相评比。作文交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在小组中,每一个小作者,说说为什么这样写。再引导其他学生互评,让他们说出所评作文好的地方。最后教师点评,学生作文即使有不足之处,用商量的口吻提出修改意见。

下载习作教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习作教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习作教学设计

    习作教学设计之一一、布置观察,积累素材 学完《童年的发现》后,给学生较充裕的时间,用心去观察周围的人、事、物,看看自己有什么新的发现;用心去回忆自己脑海中积累的材料,想想自......

    习作教学设计

    写景习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 会写一处景物。 2. 能抓住景物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写。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抓住景物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写。 难点:把景点的美描绘出来,写得具体、生动......

    习作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习作一 《我的建议》教学设计 山东聊城冠县实验小学 穆丹教材分析: 春天来了,班级举行一次春游活动。去哪里好,把自己的建议写出来。看谁的理由充分。为了......

    习作教学设计

    《神奇的自然景观》习作教学设计习作内容解读: 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到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可以写著名的旅游景点,也可以写身边的景物。写之前要想......

    习作教学设计

    习作教学设计之一内蒙古 丛智芳设计一、布置观察,积累素材学完《童年的发现》后,给学生较充裕的时间,用心去观察周围的人、事、物,看看自己有什么新的发现;用心去回忆自己脑海中......

    习作教学设计

    聚散之时突显友情之珍贵 ——习作教学《一次特殊的郊游》 北城小学 朱维军谢海燕 *** 设计意图: “爱”就一个字,然而更多的时候,它像空气,像水分,像阳光,因为无处不在而......

    小学习作教学

    小学习作教学“生态化实施”的构想 作者:张祖庆(一)习作理念的确立——为了生命发展“作文是老师让我写的,因此我不喜欢写”成了目前学生作文积极性不高,作文水平低下的最直接原......

    习作教学说课稿

    习作教学《介绍我自己》说课稿 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克的内容是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习作教学介绍我自己,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感觉到孩子对于作文总有一股莫名的惧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