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习作教学

时间:2019-05-12 23:06: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习作教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习作教学》。

第一篇:小学习作教学

小学习作教学“生态化实施”的构想

作者:张祖庆

(一)习作理念的确立——为了生命发展

“作文是老师让我写的,因此我不喜欢写”成了目前学生作文积极性不高,作文水平低下的最直接原因。因而,要想彻底扭转这一现状,教师必须在学生中培植“作文,为了生命的发展”的习作理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从心理上认同作文,接受作文,喜欢作文。

1、引导学生认识习作是自己生命的组成部分。教师应以大量的事实和案例引导学生认识习作与生命的关系,深入理解习作是生命的组成部分。许多伟人以及平凡的人,用写日记的形式,留驻了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而日记与随笔,就是一种写作,这种写作的过程,本身就是生命旋律的流转。只有当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并自觉地付诸实施,那么他们便有可能认识到,习作是自己的事情,是生命旋律中不可或缺的乐章。

2、引导学生体验习作是人与人交流的需要。习作是什么,习作就是交流,是以文字为符号的人与人之间独特的交流方式。教师要千方百计创设真实的交流场,让学生在这个场里以文字为载体,用心去触摸文字背后的心跳和灵魂。比如,老师可以示范演示论坛交流,让他们感受虽然远隔千里,但是心与心可以通过文字在网络天地里互相碰撞;学生要举办影展了,教师让他们自己为影展写海报,写前言,感受习作就是一种宣传;教师和学生之间开辟心灵交流的信箱,书信来往,畅谈人生,让学生感受习作就是一种倾吐;学生要参与干部竞选了,教师指导他写演讲稿,让学生感受到习作就是一种展示。

(二)习作题材的选择——贴近儿童生活

要让学生喜欢作文,写出“原生状态”的作文,就要撤消人为的框框,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积蓄来选择作文内容,自由倾吐,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使每个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习作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实际、价值取向反映儿童真实思想、语言形态体现儿童现实语言发展水平。总之,只有做到贴近儿童的生活,学生习作的“生态场”才能建构起来。

2、奇思妙想,让想象张开翅膀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缺乏想像力的作文犹如一潭死水。要让学生的作文充满鲜活的原生状态,就必须指导学生进行想像。儿童时代是幻想的时代,他们想象天空广袤无边,漫游时空隧道,探索未知世界„„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也常常把周围的动物、植物甚至物品人格化,自编自演童话。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奇思异想,思别人所未思,想别人所不敢想,把想到的内容写下来。如命题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如果我是服装设计师》、《为2050年设计蓝图》等等;自由作文:我独自一个来到了一座荒岛上„„,鼠和猫结合的混合型动物会怎样?一只狗怎样看他的主人?做一只小鸟有哪些快乐?„„在这些童话世界、科幻天地中,有许多成人都已经幻灭了的想像,可我们的儿童天生具备这种想像的能量。我们做教师的的只要给他们一张白纸,他们就能在想象的天地里展开翅膀,尽情翱翔。

3、拥抱生活 让题材鲜活异常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习作就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我认为,要让孩子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让孩子的习作反映他们的真情实感,体现童真童趣,我们的作文教学就应向生活开放,有计划、有目的地带领孩子亲近自然,步入社会,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广阔的认知天地,帮助他们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如参观访问、浏览观光、调查研究等等。当然,在各种与生活密切接触的活动中,教师要做一个启发者、点拨者,应适时地结合自然景物和名胜古迹,讲述科学知识、风土人情、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同时适当引入课外文本资源,以激发孩子的观察热情,帮助孩子多角度、多方面的观察、体验生活、丰富脑海中的生活和阅读积累。

第二篇:小学习作教学论文(范文模版)

小学习作教学论文:谈作文的起步教学

额穆中心校 冯殿伟

【内容摘要】当前,作文教学仍然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不少学生一听写作文就头疼。有的小学毕业班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背习作;有的为了完成任务,胡编乱造,假话套话一大堆;有的甚至到作文书上一抄了事„„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作文质量更无从谈起。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教师忽视了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三年级是学生作文起步阶段,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如何扎实、有效地进行作文教学更是我们要探索与实践的问题。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实践,做了以下一些尝试,提出了3个层次的教学策略:激趣铺路引发写作、夯实基础促进写作、发展能力引导写作。

【关键词】作文教学 起步

当前,作文教学仍然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不少学生一听写作文就头疼。有的小学毕业班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背习作;有的为了完成任务,胡编乱造,假话套话一大堆;有的甚至到作文书上一抄了事„„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作文质量更无从谈起。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教师忽视了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三年级是学生作文起步阶段,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如何扎实、有效地进行作文教学更是我们要探索与实践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实践,我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一、激趣铺路引发写作

对于初次接触写作的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刚起步时有难度,易产生畏难心理。教师要采取多种手段,降低难度,激发兴趣,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方法1: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情境教学法要求创设的情境就是要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心平气和、耳目一新,促进学生心理活动的展开和深入进行。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也使人深深感到:欢快活泼的课堂气氛是取得优良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学生情感高涨和欢欣鼓舞之时往往是知识内化和深化之时。情境能使语言具体化、形象化,在写作活动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使学生身临其境,情绪受感染,产生写作学习的最佳情感状态。比如,开学后不久,我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那就是让学生描述一下自己班中一个同学的外貌,让老师猜猜描述的是哪个同学。这样既增加了师生间的了解,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了介绍人物外貌要抓住他的特点并要按一定的顺序来进行介绍,为后面的学习写人打下基础。又如在指导学生写《我的自画像》一文时,安排时间让学生先画一画,然后再说一说,评一评,比一比,学生的兴趣盎然,“畏写”情绪也就一扫而光了。

方法2: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作文起步教学应当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可盲目冒进,要搀好扶好再放手,降低写作难度,假设写作梯度。可以为先指导学生写好重点段,再逐渐落实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要求。比如《动物名片设计》一文的重点就在于指导学生写好“动物名片设计语”这一段落。而《秋天》一文则在于指导学生写好体现秋天特色的事物特点。在作文起步教学指导的过程中还要体现由扶到放的过程。如写《烧菜》一文,我先请同学回去请家长示范煎了一个荷包蛋,然后在课堂中交流家长是如何煎荷包蛋的,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梳理出几大过程:开煤气灶——倒油——敲蛋——下锅——煎好一面——翻身再煎——放调料——盛起吃蛋。这样一来,原来不会写作的学生也能写出有模有样的作文了,他们写作的兴趣一下子提高了。然后再请学生回去在家长的指导下学烧一样菜,并把烧的过程记录下来。这样,学生写作的自由度一下子大了,“差一点的学生吃得饱了,好一点的学生则能做到吃得好了!”这样的方法,学生怎么会不爱上写作呢!

二、夯实基础促进写作

作文起步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为培养学生良好的笔头表达能力打下坚实基础,所以只有夯实写作基本功德训练才能促进学生正确地写,有效地写,为今后写作立下坚固的基石。

措施1:从每一个标点符号抓起

在作文起步教学阶段,我发现学生的作文中标点用错现象较严重,特别是引号的运用有一部分学生还没正确掌握。所以在学了第二课《学会查“无字词典”》后,重点又复习了一下引号的运用,同时设计写话练习《我和秋天对话》,既增加了写作素材,同时又一次复习了标点的正确运用。又如《续写童话》的习作练习,我帮助学生把学过的一些知识融会在一起,编了一首儿歌,让学生诵读:“提示语在前面,冒号引号紧相连;提示语在后面,后面画个小圆圈;提示语在中间,画个逗点在后面。”让学生又从语文课文里找出三种不同的例句加以巩固,并应用于自身习作,用儿歌的方式教学既简化了教学的难度,又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从学生的习作来看,标点用错现象明显减少。此外,还要注意教给学生在方格子里写作文时,标点符号占格的写作指导。

措施2:抓遣词造句

作文起步教学要丰富学生的书面表达形式,要教会学生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可以教会学生一些比较简单实用的表现手法。如叠词和比喻、拟人的运用。比如在教《秋天来了》这篇作文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你能加上叠词使句子变生动吗?秋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树木吐出()嫩芽;秋天的小雨()地下;果园里()长大。而当学生说到“秋天来了”一句时,我又这样引导学生:“如果秋天是一位美丽的姑娘,这句话可以怎么说?”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打开了,有的说:“送走了夏婆婆,美丽的秋姑娘来了。”“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秋姑娘的脚步近了。”学生的文字逐渐就丰富起来了。

措施3:抓篇章结构

作文起步教学训练的重点是段落,但并不是排斥教给学生“篇”的知识。而是应该把一些基本的知识渐渐渗透追求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例如可以告知学生文章要分节写,而优秀的文章小节数通常在4到5节。又比如还可以告诉学生开门见上,首尾呼应,点明题意不失为习作的好办法等。像在教《秋天来了》这篇作文时,我引导学生可以按地点写:“秋姑娘来到小溪边。秋姑娘来到田野里。秋姑娘来到果园中„„”,也可以按颜色写:“秋天是红色的。秋天是黄色的。秋天是粉色的„„ ”还可以按按事物的几方面写:“写秋实;写秋花;写秋雨。”这样学生写出的文章各不相同。

三、发展能力引导写作

在作文起步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和拓展现有的各种资源,加强知识积累,提高写作水平,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

1.课内多读、多背、多练

大量的诵读与背诵,可以增加字词的储备量,还有助于把所记忆的好词好段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教材中要求记忆的内容较多,平时利用课前两分钟滚动背诵以加强记忆。同时,教材中的“口语交际”中设计了许多说话写话练习,教师教学时可以巧妙地加以运用。

比如《掌声》这篇文章写得很含蓄,文中有多处空白,特别是其中有两处很好的训练写好人物心理活动的训练素材。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把人物的想法写具体,在这过程中加强学生进行心理描写的意识。这些随文练笔不一定非要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只要能写成一段清楚连贯的话即可,这样学生不会感到是负担,而写作的能力则在平时的训练中慢慢得到培养。

第三篇:浅谈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挖掘快乐写作的源泉

——三年级作文教学初探

冯庙小学

冯晓颂

内容提要:传统习作教学远离学生生活禁锢学生个性,忽视习作教学。摒弃传统习作教学。让习作教学成为师生积极的生命互动,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快乐写作”,“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才能唤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

教学

提起作文,学生害怕,教师头痛。教师指导得有板有眼,从选题一直到开头结尾,语言车载船装,但学生作文依然是假话连篇,更是干巴巴的,让人沮丧。看到这些习作,仿佛面对着一潭死水,怎么也透视不到学生那朝气蓬勃的影子。我认为这是传统习作教学远离学生生活禁锢学生个性,忽视习作教学。因此只有在实践中借助“人文性”思想武器,摒弃传统习作教学。让习作教学成为师生积极的生命互动,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快乐写作”,“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才能唤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

一、习作指导生活化,让学生愿写、能写。

1、突破时空,走进学生的生活

小学现行课程安排一周仅有两堂习作课。要求学生在八十分钟内 于教室完成,指导拟稿,修改、誊写。似乎学生习作所需的信息全部贮存于大脑之中,习作时只要提取后稍作加工即可,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况且“倚马可待”的奇才自古以来有几个?更何况刚刚学写的小学生。这样看来,学生在习作指导的课堂“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应是情理之中。从这个角度看情有可愿,而在于教师,是我们教师使学生远离了丰富多彩的习作源泉——生活。因此我们习作教学首先打破“一篇习作教学就是两课时的习作教学”这沿袭了几十年的做法,而让我们的习作时空飞出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因此我们习作指导首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因此,一篇习作的练习的周期不是两课时,而应根据具体习作的要求,可以是一周,也可是两周,甚至一个月。学生所写之作当然不是“空话”与“套话”,而是他们眼中的世界与生活。

2、关注学生情感体验,活化生活积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倾吐欲望。

当然激活学生情感也不是件易事,其基本因素必须有三个方面,首先是师生间必须是零距离,其次激发学生对选题的兴趣,再者便是创设一定的情境。

3、习作方法指导坚持以学定教,让学生能写。

在与学生的座谈中,我了解到好多学生都是凭着感觉走笔,一个环节该写与否,该详与否,全然不知,这无疑给我们教者敲响警钟——习作指导不得法,或者说教师的习作指导学生消化不了,更谈不上领悟运用,回忆一下我们一般习作指导流程,审题指导→选材指导→表 达方式与技巧的指导→学生练习。不难发现,这种流程突出了教师的主导,而削弱学生的主体,从“审题”到“表达技巧”都是教师在灌,我们不禁要问:这样高度概括的、抽象的指导能让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接受吗?这样的习作指导的针对性何在?——怎能完成根据教参与以往教学其它学生的经验,指导学生去进行这本创造性极强的习作呢?从审题到选材,甚至如何表达,都被我们“辛苦”的教师所代替,习作思路被教者所匡定,学校接触到题目后,还没有来得及有自己充分的思考,教者就“及时”作指导,这样使学生在习作时都努力体现教者的思路,表达出教者的理解,导致学生习作“千篇一律”,而学生创造性地在这“千篇一律”中被扼杀,这样的习作练习学生能不怕吗?学得能不累吗?对习作能感兴趣吗?

那么,我们应如何进行习作指导呢?在实践中,我初步探索出一种“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以学定教的习作指导策略,建立以评改为中心环节的作文教学模式,学生初写→师生评点习作→互评→自改成互改→誊写→再改……,这样把习作前的观察与构思,拟稿与初步的修改完全放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外,甚至在校外,置于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完成。让学生在独立自主地进行观察、构思、拟稿、自改、互改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张扬了个性,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将教师的指导环节融于对具体习作的点评之中,并置于学生拟稿之后,这样让教师在指导前可以通过学生初稿,了解到最真实具体的学情,而后的学定教有针对性的点评方案,这样“从学生中来”的有针对性的具体形象的习作指导,学生很容易接受,当然,这样指导下,学生的习作,绝不会千篇一律。

二、实施动态指导性评阅,让学生乐写

《新课标》要求我们教学评价的不仅甄别与筛选的功能,而应能促进学生发展的发展性评价。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则要我们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独立体验与感受,结合自己的实践,笔者认为当前习作评价应注意以下四点。

1、尊重主体的独立感受:评阅学生的习作时,我们不能以成人眼光或教者的生活经验来看待评价孩子的表述,这方面李吉林老师曾经介绍一个例子:她任教的班上有一个学生写了句:“原来阿姨是女的”这句话,这句话不是一句大废话吗?但李老师在批改时并没要求该学生删去。她说,因为这个孩子以前并不知道阿姨是女的,现在她发现了,并要将这个发现与同学老师一同分享,这难道错了吗?多么细心的呵护啊,孩子当然愿望对李老师“写自己心里的话,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更“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2、分层而评,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翻开一个班的作文本便可发现,得“优”的老是那几个学生,得“中”甚至“差”的总是跳不出“中”与“差”的圈,一个习作总是得“中”或“差”的学生,他们的习作自信在被一个接着一个的“中”与“差”中击得粉碎,而远离成功的彼岸。因此在实践中我采取了分层而评的策略,增强各层次学生的习作自信心,让他们每人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①面对全体学生分层而定,不同层次的学生,评定等第的标准不同。②对一个学生的要求则循序渐进的,如我对一个习作后进生最初得优的标准是:顶格不写逗号、句号、问号等标点符号,接下去得优的标准是:“要分段”……这样逐步提高,一步步将之引入成功的彼岸。

3、指导性批阅,促进学生再发展。

从传统的作文教学过程来看,批阅作为一篇作文教学的终节环节,从而使这环节的教学功能仅是“评定包改”甄别优劣,学生在这一教学的环节几乎没有收获,仅得优者受到鼓励而己。而低等第者反而再次受到打击,削弱习作的信心。

那么“批阅”这一环节如何更有效地发挥其教学的功能,促进学生发展呢?

批阅这个习作教学环节应是:根据习作的具体情况,采取恰当的形式予以再指导,然后,让学生根据指导、再改、再练、再提高的过程,而不是对习作做个简单的评定而己,更不能为了保持作文本的“清楚”“清洁”而使学生的习作失去质量再提高,习作体会内化升华的最佳时机。

那么这种“恰当的形式”一般有哪些呢?最普遍是通过批注,指导学生再修,再提高,这就要求我们的批注面对学生,具有指导性与可操作性。而那些“中心突出,语句通顺”之类的套话,学生看了不知所措,也得不到任何受益更不能激发学生去思考与行动的评语早就该销声匿迹了。再一种形式就是面批,当面指导。其次就是再次对具有典型性的习作进行集体点评。

4、动态评定,让学生对习作充满希望。

习作等第的评定不能一锤定音,应实施动态性的等第评定,促进优生更“优”,差生,变优,具体做法是:得“良或优”的习作,经学生成功的修改后,我们可以把这篇习作重新评定为“良+”或“优+”(与学生约定中+=良,良+=优,优+=特优),学生若再作修改,习作还可以再作评定。直到学生自我满意为止。这样动态性的评定,对于习作后进生来说,给了他们很容易的“得优”的机会,对自己的习作充满希望与信心。专 题 小 结

冯庙小学 冯晓颂 2016-06-30

小 结

冯庙小学 冯晓颂 2016-06-30

教 学 小 结

冯庙小学 冯晓颂2016-06-30

第四篇: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互批互改”模式的研究》

小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对语文老师来说,作文教学最大的包袱就是作文批改。许多老师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对学生的作文精批细改,然而,“学生写,老师改,写完改完一边甩”,学生往往对老师的辛勤劳动不大理睬,无动于衷,上次作文的毛病,下次作文照犯。而部分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也存在着重视“教作”而忽视“教改”。有的教师认为,作文作文就是教学生怎样作文。学生懂得了怎样作文,自然就明白怎样修改。有的教师把主要精力用于应付检查上,又是改正错别字,又是修改病句,甚至学生作文条理不清楚也给理清了。认真批改就行了,有没有效果,或者效果好不好,不是自己考虑的问题。针对以上现状,我们迫切需要大胆探索有效的作文批改之路。在学习前人的有效经验的同时,我们需要大胆探索,不要怕困难,不要怕失败。根据自身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大胆探索如何批改更有效,更能提高学生作文和修改的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是师生主客体位置倒置所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常常越俎代庖、大包大揽,“只顾到学生的作文,而忘记了作文的学生。”以致于学生主动探究作文得失过程被剥夺。为了让学生在作文评改环节由“看客”成“主角”、化被动为主动,自主学习,自我内化、整合、建构、迁移,我们决定在作文批改中一改过去教师独自包揽的传统做法,下放权力,对学生参与作文互评互改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三、研究目标:

提高作文评改效率,让学生真正参与评改。

四、研究内容:

1、如何调动学生习作的兴趣。

2、怎样指导学生进行作文的评价。

3、怎样培养学生的修改习惯,训练学生的修改能力。

五、研究方法:

1、文献法即课题组成员搜集大量的有关文献并组织大家学习。

2、行动研究法,即课题组成员用科学的方法为解决自己实践中的问题而进行研究,其主要环节包括计划、行动、实践、反思和再实践,同时进行课件制作、积累和配套工作。

3、案例研究法

4、经验交流总结法

六、实施步骤:

(一)探讨准备阶段(2012年9月-----2011年11月)

1、收集、整理、学习文献资料。

2、探究制定学生互评、自改的基本方法和流程。

首先,与学生在“面”上共同商讨作文评改标准,大致分为书写和标点、内容、结构、表达、语言、创意等几方面。切实有效的做法是,学生联系写作知识和自身的写作实践,熟悉、掌握整体批改标准,然后由浅入深,批、练、改结合,批改主要依据每次作文训练重点,分项侧重训练突破。

其次,掌握了批改标准,互批互改具体实施可采取循序渐进、灵活多样的形式:一对一式、多对一式、四人小组式等。

第三、自我修改。学生在同学评价的基础上,进行自我修改。

第四、老师对习作者的修改和评价者给与评价指导。

(二)实践积累阶段(2012年11月------2013年3月)

1、课题组成员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实践,指导学生进行互评自改。

2、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及时在课题组内进行探讨、研究,商讨有效的应对措施。

3、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学生互评自改的方法。

(三)回顾总结阶段(2013年3月------2013年5月)

1、课题组成员回顾一年以来实施课题的经验及困惑,以文字形式呈现。

2、交流经验总结,并汇集成册。

七、预期成果:

1、学生习作互评、修改集

2、教师论文集

3、作文评改展示课

4、课题经验交流(录像)

5、文献集

第五篇:小学习作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关于习作教学的“四菜一汤”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让我来谈习作教学,我觉得很没底气,因为我觉得自己离痴迷语文教学把职业当事业这一境界还很远,也没有做出什么有目共睹的成绩,只能说把自己日常教学中的一些思考与实践拿出来和大家交流,不正确有偏误的地方还请各位行家里手多批评多指正。今天,我和大家分享内容的是《关于习作教学的“四菜一汤”》。

今天呈现的四菜一汤,是四个问题一个建议,这四个常见的问题来自我和同事们在教学间隙中的探讨,来自家长的困惑。我想也表述了很多语文教师的思考。我对这四个问题的解决途径将作一些阐述,希望能像一粒石子投入您的脑海激起智慧的浪花,真正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怎样让学生爱上习作?

经过一二年级的说话、写话铺垫,学生从三年级开始正式踏上习作的台阶。这一坎,并不好迈步。基本上是孩子叫难家长叫苦老师烦恼。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人憎恶一切给自己带来不愉快体验的事物,心理年龄越不成熟表现越明显(当然心理扭曲的受虐狂除外)。而对孩子来说,一般情况下,习作带给他的大部分是不愉快体验。我罗列一下,习作带给学生的是以下几种感受:1.威压感------(老师提好多要求喔,开头、结尾、内容写通顺、标点符号占格、不能写错别字。这么多要求肯定很难,我怎么能做到?)2.劳累感-------(又要想又要写,写好多,改了以后再抄,啊!我眼前全是小圈圈,晕啊!)3.挫败感-------(我最怕老师让我修改了,我不知道怎么修改。还有得个“优”怎么就那么难呢)。在孩子的认知里,习作是困难的,任务是繁重的,思维建构,文字表达不是件容易的事。数学搞懂了能得一百分,习作永远不能获得完美的评价,因为严格起来在几十几百字里找个标点错误书写不规范的问题简直太容易了,标准的投入大产出小。典型的赔本生意,所以孩子不喜欢写作文实在是再正常不过。

找到问题的症结再来对症下药,让我们的孩子爱上作文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一旦你让孩子爱上作文,就等于让他跨上了骏马乘上了火箭,你往后扬扬鞭子点点火,他就能飞速前进,你就不用长期为此牙疼胃疼头疼了。更何况,你想想法子能让人家转恨为爱那多有成就感呀!我提供三点想法:

一、游戏能通杀

二、赞赏要肉麻

三、应用无极限

先说游戏。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发现不喜欢游戏的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他们都需要游戏,不过是游戏的层次不同而已。我上作文课,从来不说今天我们来讲作文,而是早早的通知:“同学们,你们这么可爱,我决定每周五上午都上游戏活动课。”(形成心理期待)。教三年级的时候,一次习作训练主题为“观察”,我让孩子们准备自己喜欢的小东西,提了一个要求--它的大小不能超过你的两手合拢的范围,能动的最好。话音未落,孩子们就陷入了热烈的讨论和猜想。(神秘感激发参与意识)我很好心的给了他们建议--“回家考考你爸妈,看他们觉得你带什么最有创意,如果他们帮助了你,请奖励给他们一个甜甜的吻。”(亲子参与提升合格度安全感)最后说:“老师也会带的喔”(榜样作用和期待值提升)。周五的时候,教室里的气氛是很诡异的,大家忍着笑,可是眼睛亮晶晶的。孩子们带来的东西真多:有透明塑料小壶里装着小金鱼,有爬笼子的仓鼠,在瓶子里跳的蚂蚱,有铜钱大的小乌龟,还有几条可怕的菜青虫,据说是他奶奶从菜叶子上揪下来的。当然也有不动的,有一个鸡蛋大小褐色松果,有一个煮熟的咸鸭蛋,有小金钱橘、小番茄什么的。我们开始玩:“我是展示台”的游戏。我掏出我的小蜗牛放到展示台上,呆头呆脑的小蜗牛顿时被放大,一举一动都出现在显示屏上,孩子们笑得前俯后仰。我开始当配音演员:“我是展示台,现在在我身上爬来爬去的是蜗牛小朋友,它的头上长着……”示范后,我问大家:“谁想上来玩?”面对跃跃欲试的孩子们,我说:“巴拉拉小魔仙,现在把我的眼睛变成显微镜,瞄准,先观察后上台。”孩子们眼睛死死的盯着自己带来的小宝贝,翻来覆去看着。拿到展示台,当乌龟在展示台上爬来爬去就是不掉下去,当松果在屏幕上露出它美丽的纹路,当小金鱼摆动着美丽的尾巴,孩子们感受到观察的趣味和世界的奇妙,台下的还要求补充。当想说的越来越多时,写自然成为必然的表达。我们和孩子们玩制做表演道具,玩神秘魔袋我来摸。玩传统的贴鼻子,玩水果比美大赛,玩模仿陷阱……可以说没有不被游戏征服的孩子,没有不因游戏而精彩的作文。

CAI习作片段

1.丑丑的小绿龟(片段)

它长得真丑,背上的壳是绿色的,那种绿色很深,都快成黑色 的了。壳上有些横七竖八的花纹,用手摸摸,一点也不光滑,像被谁砸破了又拼好的。它的肚皮发黄,上面还有小黑点,边上都是黑色的。它不知道我们都在笑他,还伸出小脑袋,乌黑的尖脑袋上有两颗芝麻大小的黑眼珠,这么小的眼睛,怎么看得请路呀!

2.……“老师严肃的对我说:‘小心点,有的魔袋会很可怕喔,希望你运气好,不要选到恐怖魔袋。’同学们安静下来看着我,可是他们的眼神好像能穿透我,我知道,他们既羡慕我能来摸一摸魔袋,又被老师说得忐忑不安。我鼓起勇气,把手伸进这只布袋里,开始,我只用指尖朝前探,好像没有什么可怕啊?哈哈,老师肯定是吓我的,也许我摸到的是金钱袋。我鼓足勇气向下一探,‘啊!’什么东西,软软的,凉凉的,似乎还在动,我尖叫起来……”

再谈赞赏。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学习能力的提高来自一次次肯定和赞赏。特别是在习作教学中,在习作的起步阶段我建议老师们认真读课标,不要拔高对孩子的要求。对孩子的习作要像对待初生的婴儿一样赞美。刚生出的孩子一般都不漂亮,皱巴巴的像个红皮猴子,可是父母觉得可爱,没睁开的眼睛,湿乎乎的胎发哪一处都胜过了世界最美的风景。你的温柔抚触温暖怀抱都是对生命和爱的赞美,周围的亲戚朋友无一不是笑着说着祝福的好话。生命是在赞美中成长的,习作是在赞美中进步的。对孩子学写的习作,不要吝惜那些能让人掉一地鸡皮疙瘩的语言、动作、表情。

“这么精彩的一句话你是怎么想到的?太让老师佩服了!厉害!”

“孩子们,都来欣赏一下他写的作文题,太有创意了,跟作家的水平差不多。”

“他太机灵了,知道标点符号占一个能算一个字,这样写又特别美观,这样的好经验要向大家推广。”

“从课文中学到的新词都会用在自己的文章里啦?你怎么这么聪明呢?难怪小作文写得好!”

“今天,我很激动,我很兴奋,因为我在我们班发现了二十篇完美习作,我念念名字,你们赶快找他们要习作本欣赏一下,不要忘记了在他的本子上画上一朵大红花表达你的赞美。”

骂人比较难,夸人还不容易吗?哪怕是一张涂抹得乱七八糟的习作草稿,你要想夸他我不相信就找不出一句话,起码他交草稿了,涂抹表示他想好好改一改。而这样的孩子就更需要赞美了。

接着说应用。皮亚杰指出:“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我们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兴趣,还必须为他们营造被需要的感觉。人做每一件事不是因为自己获得被需要被认可而得到成就感的吗?我们的孩子更需要这种感受。当他们感受到文字表达用途广泛时,当他们感到辛辛苦苦付出劳动写成的文字获得认可时,他们会情不自禁的维持兴趣持续性的努力。

我教过一段时间五年级。在指导学生给远方的陌生人写封信时,做了很多前期工作。我通过QQ博客联系到浙江的一位老师,因为她也在寻找远方的小伙伴,她们班级的学生人数和我们相当,我们相互交换了学生姓名,通讯地址,班级简介学生简介。(文字内容也是我们班的孩子们商定撰写的),有了对象,孩子们写信的积极性高涨,对自己的要求也自动提升,生怕远方的小朋友会笑话自己格式不规范,字写得不漂亮,信的内容不精彩。因为效果非常好,在又一次教五年级时,我们全年级推进,和分水小学、西江小学联系,得到两校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三校五年级学生使一次习作达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表达与交际功能。

家长和学生的亲子书信成为我近几年来语文教学的保留项目,每次,我都要求家长先给孩子写封信,再让孩子们回信。很多孩子读信回信时会默默流泪,会会心微笑。这不仅仅是在写作文,而是让学生和家长同时体验习作交流情感表达心声的魅力,“我手写我心”,这其间包含的丰富的语文教育资源是不言而喻的。

我们要求学生了解自己的家族历史,对祖辈、父辈进行访谈记录,明白家族流传也是文化,写自己以及家人的姓氏和名字的由来与含义。

很多学生对为身边的花草树木制作详尽的说明书并能为之挂牌很感兴趣,因为这考验每个孩子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端正书写的能力和环保意识。当他们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植物名片”前人们流连驻足时,他们都有着非常愉悦的成功感。

写交友、感恩书信,写建议书,写班训,写请假条、留言条、写通知,为校园、社区植物制作身份证,为自己家的店铺写广告语,设计全家的假日菜谱并说明理由,为自己参与班级岗位竞聘也演讲稿,学习编写课本剧小剧本。根据不同的年段,不同的教材要求作不同的延伸,孩子们觉得子们感到写得有趣,写了有用。

我不断鼓励学生对外投稿,历届学生在各级各类作文大赛中获奖,我们的孩子学写的儿童诗刊发在学校的春芽报上。这些都带给他们自豪的体验和激发带动他人的效果。

当习作常常以游戏的方式呈现,当自己的大作总能受到肯定和赞扬,当自己写得文字能让自己获得更多惊喜和成就感,爱上习作就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了……

二、怎样立足课堂进行习作指导?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老师们习惯把每次单元习作当成双休日家庭作业,让学生带回家完成。等到周一收齐习作练习本时,会发现除去极少一部分孩子能独立完成习作任务外,大部分学生习作形成极为纠结的三类:一是在高素质的家长辅导或习作补习班指导下,孩子的习作堪称精品,篇幅长,语意深,十分成人化,但基本上没有了儿童自己的思想和语言。二是出现大量雷同习作,不用说,孩子写不出来或不想动脑筋就到处抄。抄来抄去就撞车了。三是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孩子,他们往往处于家庭教育薄弱状态,既没有电脑作文书抄,也没有人辅导。只能词不达意的写上三言两语交差了事。于是,老师责怪家长不肯尽心负责,家长质疑老师是否责任尽到。但不管怎样,学生整体习作水平的提升速度是极为缓慢的。为了应考,一部分有经验的教师让学生背诵并默写自己的习作。

其实,我认为万物有理万事有法,只要找对了方法途径,解决难题必然事半功倍。而当堂习作是高效习作的重要途径。因为其具备以下几个特点:能集中精力--限定的单位时间完成任务效率最高。能及时指导--教师能随时诊断随时提供专业支持。能现场展示--满足学生展示习作的情感需要。能互学共进--生生互助交流能形成1+1大于2的效应。那么是否当堂习作只需要在上习作课时讲讲要求谈谈想法就可以直接动笔开写呢?不是这样的,当堂习作是融过程、方法、目标为一体的。需要做好充分的筹划准备,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下面,我以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1、要过河,先架桥。

一次成功的当堂习作,往往之前需要做长时间的准备。教师需要对整个单元的主题和习作十分了然。例如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习作是写一个小动物。那么教师需要在上本单元第一课时就抛出话题,摸底了解学生:1.谁以前养过小动物?2.谁现在家里就有小动物?3.谁经常能从亲友邻居家里见到小动物并能触碰它?4.谁从未和小动物接触过?是否打算购买小动物?然后根据摸底情况至少提前一周布置任务让学生动起来:1.和家人回忆以前养的小动物的趣事。2.保证能接触到同一小动物三次,给它喂食,逗它玩耍。3.回家做一件让家长满意的事,请求家长为你买一条小金鱼或一只小乌龟小仓鼠,并亲自饲养它。这三个任务是孩子喜闻乐见的,是最乐意的,所以任务达成度会比较高。然后在上习作课前一天布置任务让学生读起来:请你至少选择三篇写小动物的文章读读,把你最喜欢的那篇做上读书笔记。因为之前有了鲜活的生活经历,学生会有意识的选择自己心爱的小动物那一类别的文章来阅读,这样做的目的是丰富学生的语文储备,临阵磨磨枪,出手闪闪亮。学生有了充足的生活经验、文字意象的准备,趁热打铁,习作课上咱们赶快写。40分钟后,我们班上最后一名学生也兴冲冲的喊:“老师,我写完了”讲评时,你会发现,也许文字稚嫩,但篇篇洋溢着生活的气息,儿童的乐趣。

2、目标窄,口子小。

我一向认为,教师,不要说学生不懂的话。你对三年级的孩子讲:“写作文要结构合理,语句通顺要有条理,用词要准确,不能词不达意。”首先孩子不懂什么叫作文的结构,其次,他能用的词在他看来都是达意的。再者,有条理他有可能做得到,但他不知道那就叫有条理。也就是说,我们要理清是先灌输规则再实践印证,还是先实践然后习得方法悟得规则的问题。我以为,不能用教数学的方法去教语文教习作。儿童在生活中习得语言,没有人告知主谓宾定状补,他就可以在幼儿时期说语法正确的话。那么,学习语文后,是为了让儿童更形象生动准确口头或书面表达。不能越教我们的孩子越不会说不会写,越失去生命的本真和灵性。所以,不要寄望于在一节课上让我们的孩子完成立意、构段、用词、修饰等多个目标。不仅如此,过于宽泛的习作要求还要经过加工尽量简化,尽量贴近儿童的最近知识区域。以三年级七单元习作为例。该次习作要求是编童话故事。里面隐含着两个训练要素:1.大胆合理的想象。2.生动的表达。严格意义上讲,这次习作的难度不大,但写精彩不容易,因为学生容易直接从故事书、动画片中搬迁故事。那么我就将这次习作分两步走。

一、抓阄混搭大胆鼓励想。让每个孩子都写四张小纸条,两张写上小动物的名字,一张写上一件物品的 名称,如、雨伞,纸巾、玉米棒等等。一张写上地点。然后分门别类放在几个小箱子里,让学生抓阄。每个人抓四张。根据抓阄的内容来展开想象。用三五句话写一个故事情节。学生玩得有趣,任务也不难。那么每个孩子都尽量想写得新奇有趣。

生甲:瘸腿的狼收到了老虎送来的礼物,那是一根玉米棒子。原来老虎当了大王,要大家全都改吃素,玉米棒子就是全体动物的粮食。狼坚决不同意,它和狐狸一起去找老虎决斗。生乙:小兔子吵着要去池塘里的荷叶上睡觉。这片巨大的荷叶是蜻蜓家的飞机场,蜻蜓奶奶害怕出飞行事故,可小兔子太不听话了。怎么办? 生丁:小松鼠今天过生日,黑熊送给他一罐子蜂蜜,小鸟送给他一把红雨伞。小松鼠不小心把蜂蜜泼在雨伞上,粘住了一只要回家的蝴蝶。他们想了很多办法才让蝴蝶离开甜甜的雨伞。

很显然,这些情节有趣的句子并没有达到习作的要求。第二步:提供范例巧妙指导写。很多教材都是典型的学生习作例文。三上第七单元有三篇文章大量出现对话。既有多样的对话形式。如:

1.**()说:“------------------------。”

2.“---------------”**()说,“---------------------。”

3.“-----------”**()说。

{1.说话的人在前,说话的内容在后。2.说话的人在句子中间,说话的内容在两边。3.说话的内容在前面,说话的人在后。括号内一般都是对说话神态、语气的描写}

学生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在老师有意识的引导下,对童话中对话的写法 已经不陌生。那么在习作课上,用课件出示具有这三种对话形式的原文模板,让学生去发现。除去上文说明的那些,学生还能发现,说话的人说那句话是什么心情都能从句子里看出来,每一句对话都可以独立成为一个自然段。老师悄悄说:“嗯,多爽啊!多写对话就多了好多自然段,作文显得多长啊!”这时候让学生用自己抽签到的动物写三句对话,写完后,读一读,演一演,听一听,评一评,直到熟练掌握对话写法。这时,开展情节对话増肥法:“孩子们,你们能全部用对话把你的编的故事写出来吗?”孩子们一定能充满信心的回应你。把看似困难的目标分解,细化、简化、趣味化。把每一个目标设定得小一点。相信当堂习作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3、抓契机 巧引导

一次,去上语文课,还没进教室就听到一个学生低语:“快坐好,罗老虎来了。”罗老师和罗老虎虽说只有一字之差,听到的感觉却区别甚远。当时我想:这群小家伙居然跟我取绰号?我打算发顿脾气。

当我走上讲台,发现讲台收拾得干干净净,我抬起头,发现一大半的孩子坐得端端正正,亮晶晶的眼睛看着我。不知怎地,那股无名火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我问道:“你们谁有绰号呀?”面对可能带有危险性的提问,我们的孩子警觉性很高,他们用眼神微妙的交流了一下,还有几个露出神秘的微笑,可就是没有一个人搭腔。看来,我的提问让他们以为是整风在即。我只好拿自己开涮:“罗老师小的时候,同学给我取外号叫‘小萝卜头’,因为我小时候长得矮,又姓罗”。我还没说完,孩子们就哄笑起来。也许他们很难把严肃的我和‘小萝卜头’联系起来。这下,话匣子打开了。蒋励站起来说:“他们叫我‘蒋介石’。”马世昌红着脸说:“我的外号叫‘奥巴马’”。我一听,忙上前跟他们握手:“看来同学们对你们寄予厚望,希望你们能做了不起的人。”黄吉万举手说:“丁佩叫我‘黄鸡蛋’,其实我不喜欢这个外号。”丁佩被黄吉万举报了,一下子羞红了脸。涂子怡气呼呼的说:“他们叫我大耳朵图图,哼!”我笑着安慰她:“图图可爱,你也可爱。”熊毅站起来憨憨的说:“我叫熊宝宝。”我说这个名字真可爱。他瞪大眼睛说:“老师,您忘了,这个名还是您取的,有一次我上课玩东西,您说我像幼儿园的宝宝,干脆就叫熊宝宝。”我顿时汗颜,没想到我不经意间也给学生取了外号。大家笑成一片,一个个站起来诉说自己或喜欢或讨厌的外号。

从一个绰号开始,到几十个绰号浮出,孩子们和我都觉得意犹未尽,倾听、分享、交流的确是快乐的感受。我干脆改变的原来的教学任务,直接引导孩子们把自己或他人的小绰号故事写下来。我想像这样的契机大家也一定遇到过,善于把握和引导,也是很好的课堂习作教学资源。

4、常练笔,效率高。

最简单的当堂习作是整理前期多个练笔小片段成文。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反复动笔实践。而让学生在周一至周四期间放学回家后,完成五六百字的习作是非常不切实际的。可常观察常记录却非常有必要。所以我们鼓励学生写百字练笔。一个周根据单元习作要求确定一个主题,鼓励学生进行连续观察,每次观察只允许写观察到的那一点。不需要写多,但要体现不同。写人,今天看他的外貌打扮,明天听他说话看他办事,再一天看他吃东西发脾气开玩笑。写植物,这个周看它幼芽细茎,过几天看它花苞初绽。观察一点记录一点。连续几次后,在课堂上,稍作整理,一篇丰富有趣的好文章就出来了。课堂上展示展示,老师和同学一起评点评点,在笑声中就可以轻轻松松获得成就感。

语文学习牵系着生活和课堂,贯穿了儿童生命成长发展的始终。习作应该成为学生心灵的自由表达,而不是带来痛苦且令人厌烦的锁链。我们牢牢抓住课堂主阵地,把儿童的时间还给他们,让他们尽可能的去呼吸自由的空气,去体验多彩的生活,去感受真实的喜怒哀乐。他们的生命拔节成长,我们的课堂习作一样如花精彩绽放。

三、习作困难户怎样不让他掉队太远?

当一个班级成立,我们的教师就开始经受巨大的考验。一部分孩子是考验你的智商的,他们聪明又敏锐,你得不断学习才能保持首席引领地位;一部分孩子是考验你的脾气的,你的情绪控制力将得到长足的进步或退步;一部分孩子考验你的爱心,没有足够的爱心,我想先因沮丧而患抑郁症的那个人很可能会是你。

所以面对每个班上总有的几个学习困难户,我们的烦恼都是一样的,但这实属正常现象。这些孩子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动笔困难、词不达意,写作文对他们来说不亚于80岁的老人去怕珠穆朗玛。但是不是完全没办法?那倒也不一定。只是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情感和精力,更多的耐心和宽容。

1.、关注他们的生活和情感,找准突破口。

有些孩子,他作文水平差并不是基础差,而是态度差,懒得写,不想写,久而久之不会写。我曾经教过一个孩子,当时她读五年级,第一个周五她就因病请假了,孩子们却笑嘻嘻的说:“老师,她怕写作文,在家装病。”我通知了他的家长,家长把孩子拖来,一个很漂亮的小姑娘,抱着门框不进来,用怨恨的眼神看着我,一看就挺倔的。整整一节课,她和活跃的课堂气氛格格不入,一个人默默地坐着流泪,当然也不可能动笔写。下课了,我准备好纸和笔走到她身边,在纸上写了一句话:“对不起,害你挨打了吧?”她有些惊讶,但还是不吭声。我用红笔在旁边画上一个小姑娘的头像,用她的口气写到:“真讨厌,害我挨打,还装好人。”我递给她看,她忍不住笑了一下。我说:“你最讨厌什么?”她几乎是毫不犹豫的说:“写作文。”我给了她一个灿烂的笑容,说:“你敢把你说的写下来吗?”她拖过纸笔写了一句:“我最讨厌写作文。”我加上两个字“就像”示意她接着写,她赌气似的接着写“就像讨厌臭水沟和难吃的芹菜。”上课后,我展示了她的大作,孩子们笑个不停,她的脸通红。我很认真的问:“你们笑什么。”孩子们说不出所以然,我评价:“能让人发笑的文字最大的优点是生动有趣,能写出生动有趣的句子的人是等待发掘的金矿,今天,我就发现了这样一座金矿。”这下大家不笑了,用一种新的感觉注视着她,小女孩害羞了。我让全班同学还是按照原定教学安排写他们自己的习作,对那个小女孩单独布置任务:“你就写写你讨厌的东西吧!同学们很感兴趣,都等着欣赏呢,哪怕几句也行啊!”结果没有让人失望。在后期反复的鼓励与肯定中,她完全克服了心理和行动的障碍,能写出不错的习作。

2.、降低整体要求,提供简式模版。

对于那些思维缺乏条理性,写几句话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孩子来说,需要模板一类的东西来理清他的思路,强化他的文字感觉。对这一类孩子,牢抓写人、写事、写物三类训练。不求他写得生动有趣,但求他条理分明,表达完整。这些模板其实就是一个集团式的填空题。

知道学生填写后,让他整理誊抄。多次训练后,他起码知道按一定的顺序来写,写出结构完整的习作。

我的妈妈

我的妈妈今年()岁,在()工作。

妈妈长着()的头发,两道()的眉毛,眼睛(。她的皮肤(),仔细看能看到()。她个子(),喜欢穿()和()显得()。

妈妈最大的爱好是()记得有一次,--------------------。

她对我很(),有一天-------。

我爱我的妈妈。

可能你会认为,这不是把学生的思维固定死了吗?我个人以为与其对着他天马行空不知所云的习作本叹气,不如范例指导,能把模板习作完成好也算一种收获。总比到处抄写文不对题的作文要强。

3.反复巩固字词,勤做句式练习。

对待家里一块砖都没有的孩子,就不能指望盖房子了。写十个词错五个以上的,就得把习作放一放,你强拉着他跟进度就好比让三岁小孩挑一百斤担子,根本不可能达成目标,只会让他在反复的失败中完全放弃。对这些孩子,首要任务是完成课本识字写词任务的百分之七十以上,然后抓住一切机会让他做词语运用的句式练习,既要求说又要求写,一个个词不用错,一句句话写清楚。能坚持两个月,孩子就能写五句左右的一段话了。

当然,很多习作困难户表现出来的是复合因素,这就需要我们多管齐下,多想办法。有的老师说让他们抄作文书上的作文,我不赞同,因为他们抄的的作文一般都是经过精雕细刻的,篇幅较长,离他们自身经验区域较远,很难触动记忆启发思维。简言之,白抄。我为那些孩子量身定做过下水文,尽量了解他们的生活经验来写,写得尽量直白浅显,用字用词尽量简单,再让他们抄写,相对效果要好些。起码他们能背文仿写。

总而言之,只要你不要求麻雀变得和孔雀一样漂亮,小兔和老虎一样威风,准确定位,允许可控范围内的落后,我相信,那些据说是完全不能动笔的现象会慢慢减少。

四、农村学校习作指导的空间在哪里?

有时候听在乡镇工作的同志们谈论:农村家长素质不高,没有阅读条件,学校活动贫乏,学生基础太差,想要学生写好作文非常困难。这些的确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那是否农村学校的习作教学空间格外狭小呢?我自己是一名从乡村长大的孩子,参加工作后在村小工作四年,我的母亲是一名农村的民办教师,教了很多年的语文,我的生活经历告诉我,农村学校的习作指导大有空间,找准了方向,会比城市的学校的习作教学更容易出成果。

我用一句话概括:地方特色乡土人情是最大的习作指导空间。

可能是职业的原因,我走到哪儿都喜欢关注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当地的孩子在干什么玩什么。走马观花,马口镇纺织企业林立,烧烤摊众多,孩子们学打乒乓球的多;过韩集,沿河沟常见木船,韩集桥头有个造木船的作坊,鱼虾多,夏天孩子们提着钓竿的声影随处可见;到中洲桃树梨树成片春季花开果熟累累,夏季西瓜田一望无边,卖西瓜的点常有孩子守摊;刁东原来有片片棉花田,如今厂房商品房一幢幢矗立;汈汊湖沟遍布,荷塘处处,哪家的孩子没见过螃蟹没摘过荷花荷叶?这就是实实在在的的生活,是鲜明的特色,是孩子们习作的不竭源泉。

我在刁东长兴小学教书的时候,周围是大片大片的棉花田,棉花开的花儿结的棉桃一样值得观赏,这里家家户户的孩子们从小就学着做育棉种的营养钵,还没棉梗高的孩子也会去摘棉花。这些生活经历写出来别有风味。我们的孩子写自己的生活,没觉得缺乏素材。

一位老师带着她的孩子们养蚕,采桑叶,举行养蚕经验交流会,给蚕宝宝取名字,无论从哪个角度观察引导,写一篇好作文不难。

我记得分水小学的老师们曾带着孩子们去参观周围的养鸡企业,我欣赏过那些孩子的习作,非常真实有趣。

农村的田园风光、独特的风俗习惯,质朴的食物,村言俗语……只要留心,只要有意识的加以引导,更具活泼的鲜明的乡土气息。

我想:走生活化习作之路,乡村并不逊色城市。

最后一个版块,是我的建议:做最丰富的自己才能教学生写出最精彩的生活。

生活是物质的,谁都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而教育是精神的:气质的淘洗常看琴棋书画诗酒花

。当教师,特别是当语文教师,对精神层面的东西不能轻视摒弃。学生的每一篇习作应该是一个构建精神空间,记录生命印记的过程。他们需要在真实的记录和表述中自省和观照自我获得成长,他们需要在规范的书写和表达中习得规则学会交流。到底是我手写我心的真实引导,还是放任抄袭的随意务虚?到底是全方位着手的扎实推进,还是想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其实都落脚在语文教师身上。在学生面前,教师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你自己的预估,我们需要不断的丰富自己。以健康的生命形态,蓬勃的精神力量去影响去推动学生的发展。

我想丰富自己离不开四个“需要”

一、需要你常常阅读。花一天时间打一场牌你往往会感叹火气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的重要性,输赢都带有偶然和不稳定性。花半天时间读书你稳赢不输,总会有收获。读经典著作,读百家之言,读游记科普,读童话寓言,读教育理论。不知不觉,你会像一颗有64切面的钻石,在孩子面前每一面都绽放光彩。

二、需要你常动笔写写。你需要找准表达的走向,自己就得淌水过河。你要培养学生表达的热情和习惯,你先要说服自己亲自实践。写文章不一定篇篇都能妙笔生花,但能让你静下心来,梳理生活。有位特级教师说了一句比较尖锐的话:“不读不写的语文老师将会永远停留在原地。”我只能说,如果我们自己不读不写将如何牵起身边孩子的手前进?

三、需要你热爱生活。热爱生活的人有一双善于捕捉美好的眼睛,有一颗善于发现幸福的心。一树叶的新生,一朵花的绽放,一份美食,一件善举总能触动心灵。不冷漠、不封闭。哪怕整个世界都在下雨,你还能带上自己的阳光。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工作、家庭。这样,你就能引导你的学生留意生活点点滴滴的美好,关注世界时时处处的精彩。

四、需要你有一颗童心。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写出充满灵气的文字,你自己得先有一颗童心,像孩子一样保有对世界离奇的幻想,对自然热情的探索,对游戏和活动天然的激情。你能用孩子的眼光看孩子的世界,体会他们稚拙的语言,你就能和他们在课堂上在习作里找到共同语言,你才能听到看到更多真实的东西,参与更绚烂的情感。

今天为大家端上的“四菜一汤”完全达不到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层次,只是完完全全的家常菜。如果它引发了您的饥饿感,我会窃喜;如果影响您的食欲,欢迎您支招,我继续努力。应该说,在习作教学的研究之路上,我们共同努力!谢谢大家。

下载小学习作教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习作教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习作教学反思

    小学习作教学反思 小学习作教学反思1 小学习作教学既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又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好基础。切实提高小学习作教学的质量,对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提......

    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浅析

    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浅析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修改版)明确:小学三年级的作文是习作,既不是成人的写作,更不是文学创作,而是一种书面表达的练习。只要求小学生"能......

    -浅谈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

    浅谈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打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尤其是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更为重要,下面我就三年级习作教......

    浅谈小学习作教学(精选五篇)

    浅谈小学习作教学 樱桃园镇中心小学 王亚娟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在平时的习作教学过程中努力做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丰富学生的生......

    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浅析

    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浅析北海乡中心学校 王燕 2008-11-27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浅析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小学三年级的作文是习作,既不是成人的写作,更不是文......

    浅析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浅析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当前进行语文教改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是整个语史教学的一大薄弱环......

    小学习作教学教案

    习作教学 ——想说爱你不容易 “教语文难,教学生作文更难。”这是许多语文教师的感慨。小学生普遍有厌恶写、害怕写、不爱写、不会写的心理倾向,为什么学生会觉得作文难写?我......

    小学习作教学研讨会总结

    走适合乡村教育的路 ——平江县小学习作研讨会暨南江镇小省级课题展示会小结 2012年11月29日,平江县小学习作研讨会暨南江镇小省级课题展示会在我校召开。 这是我校开展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