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浅析
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浅析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修改版)明确:小学三年级的作文是习作,既不是成人的写作,更不是文学创作,而是一种书面表达的练习。只要求小学生“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贯彻这种精神,我教育学生从现实取材,说真话,写实事,做一个诚实的人。
一、排难激趣
大多学生提起作文就头痛,认为写作文是最麻烦的苦差事。我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习作”的含义,排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心理,告诉学生写作就像我们平时朗读课文,学习生字那样平常,取材于实实在在的生活,写身边的人和事。
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前提条件,没有兴趣,正如“无水之源”,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决不会提高的。因此,每次揭示习作题目,我总是变样地以谜语、故事、图画出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学首次肖像描写时,我首先出现一个描写班上有显著外貌特征的同学的片断,如:“他1.20的个子,足足有60公斤重。胖胖的脸,眼睛显得格外的小,似乎整天眯成一条缝。人家胖,下巴肉有两层,可他足有三层。因为太胖了,所以肚子凸出老远,走路也慢得多。笑起来下巴也随着笑声抖动着。”让学生猜是谁,然后现场素描,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显现这个人的外貌,趁学生目瞪口呆之际相机问:谁能再写这么好的片断让我画出来呢?堂下顿时举起56双小手。
二、做有心人,从现实中取材
小学生作文往往缺乏素材,没话可说,无事可写。我引导学生做有心人,多观察周边的人和事,利用课间走入学生中间,与他们一起交流生活见闻。为了丰富学生写作的素材,我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培养观察能力。如指导《记一次活动》时,由于学生课间活动时间少,来不及开展什么活动就上课了。针对这实际,我先不急于让学生写,而是花了好几节课与学生一起搞拔河、接力赛、课本剧表演等活动。有了亲身经历,学生就乐于表达活动中的真情感受了。
三、采用课堂动态教学
在静态的课堂空间借助电教媒介,利用图象、音响、实物,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视、耳听、鼻闻、舌舔、肤触,心应等六觉功能。如教写一处景物,学生年纪小,没去过什么地方浏览,有些记忆也淡忘了。我利用摄像机,把学生带到莲花山旅游区,让他们从看到说再写,顺理成章,有了这接触,这写作就水到渠成,不用再费力了。
四、体验大纲要求,培养学生想象力
修改版“大纲”也明确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小学生的作文虽不是艺术创作,但同样需要运用生动的联想。怎样才能使学生神思飞动,浮想联翩呢?如教续写想象时,许多课文的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让学生沿着作者的思想续写下去,既巩固了课文秘示的知识,又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如教学《小红军长大以后》,可先播放革命战争影片片断,回顾课文内容。再利用录像拍摄不同工作镜头、工厂、农村、战场、矿井、树林、轮船等等。到底小红军现处何方,在干啥,工作生活如何呢?学生有了影视素材,便会浮想联翩。小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潜力,只要教师善于挖掘,就能开展出更为广阔的空间。
第二篇:-浅谈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
浅谈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打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尤其是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更为重要,下面我就三年级习作教学浅谈几点做法:
一、降低习作要求,消除学生对习作的神秘感。课程标准对小学中年级习作教学特别强调:“让学生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这就是为了在习作的起步阶段,消除学生对习作的神秘感,让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心态,无拘无束地放胆去写,放手去写。
针对新课标这一思想,学生进入中年级开始写作,教师不要讲作文与写话的不同,不要提出过多的要求,让学生觉得作文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无形中产生一种心理压力,不敢放手去写作。例如:学了《金色的草地》一课后,让学生以文中兄弟俩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玩的那一段为例,把自己经历的事情就像这样写具体,写清楚,使别人一读就明白。这样做是由低年级向中年级写作的自然过渡,消除了学生习作的困惑感,学生习作时才能像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也增强了学生写作的自信心。
二、习作前的指导应重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开拓学生的思路。
传统的作文教学,怎么开头、结尾,甚至还要列出具体 的提纲,为学生习作设臵了许多条框,学生想自由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受受到了约束,写出来的习作千人一面,没有个性。
新课标要求:要让学生的习作有个性,就要改变用一个模式来指导学生习作的方法。作文的指导宜粗不宜细,一是要激发兴趣,使学生乐于习作;二是拓宽思路,使学生感到有话可写。至于写什么,怎么写,则由学生自己决定。这样做,相同的题目,学生写出的习作都会不一样,内容丰富,富有个性。例如习作“一件有趣的事”,习作前师生就生活中有趣的事进行亲切交谈,学生说,老师也说,并引导学生思考,发现自己与别人不同的经历。在大家说得兴致高的时候,趁机让学生把自己最想告诉别人的事情写下来。这样习作就不会千篇一律,而各具特色。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了习作任务。
三、充分发挥习作讲评的鼓励与指导。
讲评是习作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已完成的习作是一个小结,对下一次乃至今后的习作是具体的指导。因此,要充分发挥对学生习作讲评的鼓励与指导。
新课标对中年级习作要求里专门提出:“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可见对学生的习作要进行展示和交流,可以是成篇交流,也可以是精彩片段交流;可在全班交流,也可在小组内交流。学生朗读自己
作品会很自豪与兴奋,这种成就感必然会增强他们习作的兴趣与信心。
除了交流还要引导学生修改习作。可在小组内互改,自己修改,师生共同修改,通过修改前后的对比,让学生感受修改的必要性,并学会修改。
四、批改习作要尊重学生的表达,鼓励学生进步。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思想感情不同于成年人,教师在批阅学生习作的时候,要细心体会习作中所反映出来的孩子的思想。孩子的语言,不能用成人的眼光、成人的语言习惯去看待学生习作。要设身处地地从孩子的角度去想,对于习作中天真可笑的童言稚语,尽量不要按成人的标准去随意改动。对于学生习作的批改,应多留少删,多就少改;多表扬鼓励,少批评指责。这样有利于保护学生习作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健康发展。
五、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写多练。
结合课文阅读进行练笔是一种有效形式,但教材中的安排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创造性,为学生多写多练提供更多机会。例如学习了《可贵的沉默》一课,可让学生用“亲爱的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一篇习作,既体现了对课文的多角度理解,也比教材中安排的练笔更能表达学生的阅读感受。
除了结合阅读的练笔,写日记是练笔的最好形式,让学
生把在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随时写下来,内容、形式、长短不拘,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
总之,三年级是习作教学的起始阶段,我们要认真领会新课标的精神,以学生为本,使三年级的习作教学开个好头,起个好步,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篇: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浅析
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浅析
北海乡中心学校
王燕
2008-11-27
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浅析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小学三年级的作文是习作,既不是成人的写作,更不是文学创作,而是一种书面表达的练习。只要求小学生“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贯彻这种精神,我教育学生从现实取材,说真话,写实事,做一个诚实的人。
一、体验大纲要求,培养学生想象力
修改版“大纲”也明确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小学生的作文虽不是艺术创作,但同样需要运用生动的联想。在习作教学中采用续写的方式,给出学生开头,让学生沿着作者的思想续写下去,这样既巩固了课文知识,又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小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潜力,只要教师善于挖掘,就能开展出更为广阔的空间。
在教学《找“饿”》这篇习作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请同学们把你们带来的玩具拿出来,举起来给同桌、给大家看看,咱们来一个“玩具总动员”。
(给学生一些时间,自由地说说笑笑。)
2、拿出两个熊猫玩具,问:这是什么动物?什么样子的?(外形)
一个大,一个小。猜一猜它们是什么关系?它们之间会有什么事发生呢?
二、学习例文《找“饿”》
1、自由读例文,想一想:两只熊猫之间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
(1)先写小熊猫总是感觉不饿,熊猫妈妈便带它去找“饿”;
(2)再写熊猫妈妈带小熊猫带着小熊猫穿树林,过大河,翻高山,走了很多的路,小熊猫累极了,喊“饿”;
(3)最后写前面是竹林。
2、你喜欢这个故事吗?小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这篇童话故事通过找“饿”,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身体要健康,必须经常锻炼。
3、动脑筋想一想:这两只熊猫之间,还可以发生什么事?也许还会遇到其他动物呢。
4、其实同学们的想象力也非常丰富,一点儿也不比书上的小作者差。咱们都来与他比一比,看谁的小脑袋最聪明。
二、做有心人,从现实中取材
小学生作文往往缺乏素材,没话可说,无事可写。我引导学生做有心人,多观察周边的人和事,利用课间走入学生中间,与他们一起交流生活见闻。为了丰富学生写作的素材,我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培养观察能力。如指导《记一次活动》时,由于学生课间活动时间少,来不及开展什么活动就上课了。针对这实际,我先不急于让学生写,而是花了好几节课与学生一起搞拔河、接力赛、课本剧表演等活动。有了亲身经历,学生就乐于表达活动中的真情感受了。
三、排难激趣
大多学生提起作文就头痛,认为写作文是最麻烦的苦差事。我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习作“的含义,排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心理,告诉学生写作就像我们平时朗读课文,学习生字那样平常,取材于实实在在的生活,写身边的人和事。
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前提条件,没有兴趣,正如”无水之源“,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决不会提高的。因此,每次揭示习作题目,我总是变样地以谜语、故事、图画出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教学首次肖像描写时,我首先出现一个描写班上有显著外貌特征的同学的片断,如:”他1.20的个子,足足有60公斤重。胖胖的脸,眼睛显得格外的小,似乎整天眯成一条缝。人家胖,下巴肉有两层,可他足有三层。因为太胖了,所以肚子凸出老远,走路也慢得多。笑起来下巴也随着笑声抖动着。"让学生猜是谁,然后现场素描,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显现这个人的外貌,趁学生目瞪口呆之际相机问:谁能再写这么好的片断让我画出来呢?堂下顿时举起32双小手。在教学《动物名片设计大赛》我又是这样设计的:
(一)猜谜导入,激情引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吗?我们一起来猜几个谜语,好吗?(用幻灯出示谜面)
(1)身穿黑缎袍,尾巴像剪刀,冬天去南方,春天又来到。
(2)头戴翡翠花帽,身穿锦绣缎袍,常把扇子展开,夸耀自己美貌。
(3)脑袋像猫不是猫,身穿一件豹花衣。白天睡觉夜里叫,看到田鼠就吃掉。
(4)小货郎,不挑担。背着针,满地窜。运送果子针上穿,遇
到危险缩一团。
(5)黑毛黑,白毛白,圆圆胖胖惹人爱,攀得高,爬得快,嫩竹野果当饭菜。
(6)身体矫健又灵巧,身上穿件金钱袄,单独活动不结伴,能爬树来能跳高。
2.请同学们小声读一读,边读边想,看看谜底分别是什么。
3.交流汇报。
(谜底分别为:燕子、孔雀、猫头鹰、刺猬、熊猫、金钱豹)[意图:由猜谜切入,既营造了一种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又为学生提供了具体的语言材料]
4.同学们真聪明,很快就把谜底给猜出来了。看来,同学们对动物很感兴趣,一定很喜欢它们,是不是这样的?
(二)创设情境,诱发动机
1. 最近,在动物园里工作的一个朋友要我给他帮个忙,请我们班的同学为动物园里的动物设计名片。怎么样,有意思吧?愿意帮这个忙吗?好的,老师首先代表他谢谢你们。
2. 那么,你最想为哪种动物设计名片呢?为什么?
3.这节课,我们就来举行一次“动物名片设计大赛”(板书:动物名片设计大赛),替你喜欢的动物设计一张名片,好不好?[意图: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创设特定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从而销蚀畏惧作文的心理,使学生体会到作文是简单的、有意思的]
(三)自主阅读,自主设计
1. 其实,给动物设计名片一点儿也不难,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一位叫薛爱华的同学设计的两张名片。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一读,相信读了之后,一定会给你带来一些启发。
2. 引导讨论:薛爱华是怎样给她喜欢的海洋动物设计名片的?
四、采用课堂动态教学
在静态的课堂空间借助实物做媒介,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视、耳听、鼻闻、舌舔、肤触,心应等六觉功能。如教写一处景物,学生年纪小,没去过什么地方浏览,有些记忆也淡忘了。我就利用图片重现学生到和顺桥乡的情景,有了图片和他们的一些记忆,让他们先看又说再写,有了这样的引导,写作就水到渠成,不用再费力了。
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因此,如果能引导、启发学生
自觉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自觉去发现、捕捉、感受生活,就能使他们“有东西可写”;如果能让学生自主写作,不拘文体甚至不必成文,想说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说就怎样写,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动机,使学生“能够写出来”;如果能多用肯定和激励的方法,多组织展示和交流,重视文字修改,让学生切切实实经历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就能使他们“能够写得好”。如此历练,势必会点燃学生习作的激情,“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就会在写作的反复实践中形成良性循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反映机制,获取可持续性发展的语言运用能力。
第四篇: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论文
做三年级孩子作文起
宾州镇中心学校 王秋霜
三年级的孩子刚刚接触写作文,犹如一个个蹒跚学步的孩子,作为教师我们就应该成为他们的搀扶者、引路者。让孩子们学会写作文并且喜欢上写作文。
接手三年级的一学期以来,我班孩子们已经尝试写了几篇作文了。写人、写景、写文具朋友、写童话故事……孩子们写出的作文语言文字虽然还很稚嫩,但看着他们的一点点进步,心中不免涌出了一丝丝的欣喜。现就一学期来的教三年级学生起步作文的做法总结如下:
一、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先说后写.刚从二年级转入三年级的孩子们觉得一切都是新鲜的。“发新书”也算是新鲜事之一了。第一次上作文课,我就抓住“发新书”这件事来做做文章了。只有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才会“有事可写、有话可说”,当然,起步作文总不能让孩子提笔就写的。我引导孩子们先说说,开学报到时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有的说是“大扫除”,有的说“见到新同学”,还有的说是“发新书”,于是我就顺水推舟,接着发问,拿到新书前你是怎么坐的?心情又是什么样子的?有的说“着急”有的说“期待”。到底是怎么个着急法呢?孩子们都纷纷说出了自己当时着急的心情。我又问:拿到新书了,你都做了些什么呢?可想而知,全班56个孩子,答案是多样的。回家后,你又准备做了什么呢?答案几乎一致:把书包起来。在这期间,教师不时的引导与点拨让孩子们打开了话匣子,让原本普通的“发新书”变得生动、有趣起来。同时教给孩子可以给作文插上想象的翅膀,如:“我像看宝贝一样翻看着每一本新书”,“我像呼吸新鲜空气一样去学习新的知识”“我给宝贝新书们穿上了漂亮的外衣”等等。在强调了作文格式后,孩子们提起笔写下了第一篇作文。在批改作文时,虽然有一部分的作文内容读起来几乎是雷同的,但我也是感到欣慰的,因为孩子们觉得写作文并不难。他们已经迈出了成功的一小步。
二、利用好范文的引导作用,照着样子写.《我的自画像》是《习作二》中的一篇范文,介绍的是王小虎。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充分朗读范文,明白范文是由图入手,从整体到形象、外貌、性格、兴趣等方面按顺序介绍的。接着教师归纳本次习作的要点,介绍一个人要写清楚人物的年龄、性别、长相、性格、兴趣等多方面,要有顺序地介绍,还要抓住人物与众不同的地方。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在小组内按照老师的要求照着例文进行自我介绍,同学之间相互提醒、补充。学生们介绍得很开心,课堂气氛也很热烈。动笔时,孩子们自然就能紧扣范文,照着范文的样子,按一定的顺序抓住要点介绍自己。当读到这样的语句:“我喜欢笑,笑起来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我的兴趣爱好是弹古筝,从此弹古筝便成了我生活和学习的一部分”“我最爱踢足球,不管那一次比赛我都能得第一名”……我觉得孩子们又向成功迈出了前进一步。
三、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抓住特点写
秋天来了,我们的周围在悄悄变化。我给孩子们任务就是观察我们的周围,看看秋天来了,那些变了,变成什么样子了。因此,《美丽的秋天》这篇作文对于我班的孩子来说一点也不难,因为他们已经读了很多关于秋天的文章了。例如《秋游》《北大荒的秋天》等等。在课上,我让孩子们畅所欲言,把他们眼睛里看到的秋天都说出来,在学生们说秋天的同时我也给了孩子们一定的顺序:天空(白云)——秋天的鸟——大树(树叶)——农田——果园——花草——小河。孩子们说的内容可多了,说的也很棒,用上了比喻句:“小草变黄了,想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黄的地毯”、“一片片树叶往下落,像一只只蝴蝶在随风飞舞” ;用上了拟人句:“果园里的石榴熟了,个个裂开了嘴,还有的笑破了肚子,露出了白色的籽” ;还有的一听就是平时积累的语句“天空一望无边,好像蓝宝石一样”,非常生动优美。可想而知,这次的作文是成功的。学生们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四、充分发挥想象,在快乐中写
“想象是翅膀、快乐是源泉”在作文教学中也需要想象和快乐。在写童话故事这篇习作前,创设有趣的情境,你喜欢小动物吗?最喜欢哪两种小动物?他们俩可能要一起干什么去呢?一路上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结果怎样呢?先让孩子说一说,编一编,在说和编的过程中享受想象的快乐,丰富语言的积累,然后动手写一写这个有趣的故事。教师此时要做的是倾听和鼓励孩子进行合理想象,说通顺的话。在孩子们写出的童话故事中,当我们读到“挑战的欲望战胜了恐惧”、“小狗咕噜咕噜从山顶滚了下去,屁股摔得好痛啊”、“小狗最后明白了,做人不能好高骛远,还是回到主人身边帮主人看家护院去吧”。当我们又读到 “小花虽然有大树为它挡风遮雨,但没有阳光的照射,它长得又黄又瘦,其他的花却开得娇艳无比。”在这些语句中,作为读者的老师读到了快乐和成功。孩子们在写这篇作文时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正是有了想象,孩子们顺利地完成了习作,自己快乐,读者也快乐。另外,在作文起步教学中笔者觉得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激励为主,如发现优秀的作文,作文中优美的语言和句子就可以作为范文在班级里读一读,以起到榜样的作用,给学生以鼓励,以点带面,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对优美词语和句子的积累,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孩子鉴赏哪些是好词和好句,交给他们如何将这些好词好句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的方法。让我们一起努力,做三年级孩子们起步作文的引路者,让他们在作文的道路上没有坎坷,没有荆棘,一路鲜花!
第五篇:三年级习作教学浅析
三年级习作教学浅析
中卫市阳沟小学姬学文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修改版)明确:小学三年级的作文是习作,既不是成人的写作,更不是文学创作,而是一种书面表达的练习。只要求小学生“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贯彻这种精神,我教育学生从现实取材,说真话,写实事,做一个诚实的人。
一、排难激趣
大多学生提起作文就头痛,认为写作文是最麻烦的苦差事。我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习作”的含义,排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心理,告诉学生写作就像我们平时朗读课文,学习生字那样平常,取材于实实在在的生活,写身边的人和事。
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前提条件,没有兴趣,正如“无水之源”,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决不会提高的。因此,每次揭示习作题目,我总是变样地以谜语、故事、图画出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学首次肖像描写时,我首先出现一个描写班上有显著外貌特征的同学的片断,如:“他1.30的个子,大约有40公斤重。胖胖的脸,眼睛显得格外的小,似乎整天眯成一条缝。”让学生猜是谁,然后现场素描,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显现这个人的外貌,趁学生目瞪口呆之际相机问:谁能再写这么好的片断让我画出来呢?堂下顿时举起几十双小手。
二、做有心人,从现实中取材
小学生作文往往缺乏素材,没话可说,无事可写。我引导学生做有心人,多观察周边的人和事,利用课间走入学生中间,与他们一起交流生活见闻。为了丰富学生写作的素材,我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培养观察能力。如指导《课余生活》时,由于学生课间活动时间少,来不及开展什么活动就上课了。针对这一实际,我先不急于让学生写,而是花了好几节课与学生一起搞拔河、接力赛、课本剧表演等活动。有了亲身经历,学生就乐于表达活动中的真情感受了。
三、采用课堂动态教学
在静态的课堂空间借助电教媒介,利用图象、音响、实物,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视、耳听、鼻闻、舌舔、肤触,心应等六觉功能。如教写一处景物,学生年纪小,没去过什么地方浏览,有些记忆也淡忘了。我利用光盘,把学生带到一些旅游区,让他们从看到说再写,顺理成章,有了这接触,这写作就水到渠成,不用再费力了。
四、体验大纲要求,培养学生想象力
修改版“大纲”也明确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小学生的作文虽不是艺术创作,但同样需要运用生动的联想。怎样才能使学生神思飞动,浮想联翩呢?如教续写想象时,许多课文的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让学生沿着作者的思想续写下去,既巩固了课文秘示的知识,又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小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潜力,只要教师善于挖掘,就能开展出更为广阔的空间。
诱发写作动机的心理因素之一就是成功的喜悦。教师应把奖励当作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催化剂。对学生写得较好的文章加以赞赏,并介绍给同学们,贴在作文栏展览,让学生的好作文得以较广的传播。这也成为学生写作的动力。总之,抓好三年级习作教学,以此为突破口,能为整个小学阶段的写作教学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