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体会(5篇)

时间:2019-05-15 00:21: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体会》。

第一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体会

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体会

XX年5月,我校党支部认真组织党员进行了《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的学习。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整个的学习过程中,对我自身的认识和感悟都是一个提高。现将自己的学习体会总结如下:

通过本书的学习,使我更加全面准确的认识到:该《读本》通俗易懂,文风清新朴实,可读性强,体现了总书记讲话的鲜明风格和特点,读后感到很解渴、很管用、很受启发。同时也使我深深的体会到新一届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基本思路和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既忠实于原著又进行了科学梳理和概括,便于读者从整体上把握讲话精神,是系统、权威的学习辅导材料。作为一名党员,我们应该以《读本》为重要教材,在“两学一做”动员部署会上,徐校长带领着全体党员,利用充分的学习时间,进行着原原本本的学习、全面系统的学习、联系实际的学习,同时还通过党员的参与交流,来领悟主席讲话贯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领悟讲话体现的共产党人的信念,以及担当和追求的理想化境界,更好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通过认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精神,使我认识到是全党的重大政治任务。同时通过学习我还知道了人民日报理论部编的《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精神》一书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了人民日报推出的“学习习近平同志重要论述”、“深刻领会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两个系列共44篇重点,是学习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精神的最新读本。学校还为我们每一位党员作为自学时间的安排和内容的提供,这样我们就更可以深入的进行学习和体悟出: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彰显了坚定信仰追求、历史担当意识、真挚为民情怀、务实思想作风、科学思想方法,思想深刻。同时我还深深的感受到,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或是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主要负责同志,他们既了解宏观形势和中央政策走向、又熟悉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体情况,因而能够较好把握系列讲话的精髓要义,全面系统。同时通过学习,我还知道了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涵盖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内涵丰富。比如,从选题看,就包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定理想信念、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等众多方面。同时在学习中,还使我懂得要做到联系实际。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

作为一名党员,我会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认识,努力做到对党忠诚。坚持把“两学一做”放在第一位,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还要树立可靠可信的道德品行。谦虚随和,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在默默奉献、忘我工作中实现人生价值。同时培养扎实的业务能力,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努力做到作风正律己严。坚持公道正派的核心价值追求,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甘于奉献,深入群众,爱岗敬业,任劳任怨。

第二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体会

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的体会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全面阐释了习近平同志关于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做好经济外交工作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分专题进行了系统解读,对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科学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大势,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事业,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开放发展之路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志和活力源泉,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习近平同志指出,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我们都要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决不能有丝毫动摇。

纵观历史,强国盛世必走变革开放之路。近代以来,荷兰、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相继崛起,一个共同原因是善于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实现自身发展。我国历史上的汉唐盛世由多种因素促成,其中坚持开放包容、推进中外文明交汇互融无疑是重要因素。而清朝从中期以后逐步走向没落,国内变革停滞、对外闭关锁国是主要原因。

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验教训,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期盼,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我国开始了波澜壮阔的对外开放历史进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一部改革开放史,就是我们党带领亿万人民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业史。在开放型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党领导人民从基本国情出发,解放思想,大胆实践,打破发展中国家依靠贸易保护谋求发展的传统模式,把发展的视野扩大到全球范围,成功实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书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彩华章。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正是基于对中外近现代史的反复比较和深邃思考,习近平同志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离开改革开放,也没有中国的明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自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也是通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开放发展之路,必须毫不动摇地走下去。

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总要求,以开放促改革

改革与开放始终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改革为开放创造体制基础和内在条件,开放为改革提供经验借鉴和活力动力。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通过创办经济特区,实现对计划经济体制的“突围”,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样板。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后,我们解除计划和市场问题上的思想困惑,确立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取向,开始全方位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在改革和开放的协同推进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既是一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也是一次全领域的深化改革。

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改革经过三十多年,已进入深水区,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由于普惠式改革已经完成,仅从内部推动改革,难度要大得多。这就迫切需要通过更大力度、更宽领域、更高水平的开放,帮助我们啃下这些“硬骨头”,使改革按照预期目标推进。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世界经济增长新动力尚未形成,全球围绕市场和资源的争夺日益激烈。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21世纪新议题”为标志的高标准自贸区建设,全球经贸规则面临重构。这场竞争既是规则之争、话语权之争,更是发展主动权之争。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如果一味回避、推迟开放或满足于低水平开放,就很可能错失全球新一轮贸易投资自由化红利,外部发展空间就会受到挤压,国内改革步伐就会迟滞。

习近平同志指出:“改革开放到了一个新的重要关头。我们在改革开放上决不能有丝毫动摇,改革开放的旗帜必须继续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必须牢牢坚持。”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凝聚开放的共识、增强开放的自信、理清开放的思路、提高开放的能力,牢牢把握对外开放的主动权,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闯难关,不断为我国改革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运筹经济外交战略,建立新型国际关系

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是我们党立足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选择,反映了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立足我国比较优势,坚持正确义利观,加强经济外交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提出许多重大对外战略思想,将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多边工作统筹推进,推动我国与各方关系全面发展,开创了我国经济外交工作新局面。做好新时期经济外交工作,建立新型国际关系,必须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经济外交思想,自觉把对外经贸合作与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在世界市场和舞台上打造好中国产品、培育好中国企业、传递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梦惠及世界。

以“一带一路”引领与周边经贸合作。坚持经贸先行,走务实合作之路。紧密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特色,扩大相互开放,聚集商流、物流和人流,一国一策发展特色产品贸易、生产加工、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增强我国发展对周边的辐射力,营造和谐稳定的周边环境。

优化对外经贸关系布局。继续把稳定好与主要发达国家经贸关系作为经济外交工作的重中之重,创造性发挥互补优势,巩固和深化利益交融格局。确立与新兴经济体双边合作的重点,发展互补型产业链合作,培育共同发展基础。坚持贸易、投资双轮驱动,落实好各项援助措施,推动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进一步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互利合作。

推动重构全球经贸规则体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提出新主张、新倡议和新行动方案,增强我国为全球提供公共产品和履行大国责任的能力。继续把多边贸易体制作为促进全球贸易投资开放的主渠道。以更加开放的胸襟参与“21世纪新议题”谈判,逐步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提升经济外交工作软实力。积极推动文化产业走出去,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理念,增强我国对外话语的感召力、公信力。充分发挥对外援助的积极作用,使之成为服务国家对外战略、促进互利共赢的重要载体。督促走出去企业诚信守法经营,注重为当地作出贡献,打造有实力、有信誉的中国海外企业。

梦想承载希望,梦想成就未来。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博大精深,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坚定不移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作出应有贡献。

第三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体会

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把握时代和实践的新要求,把握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在许多重要会议、重要活动、重要场合发表了重要讲话。这一系列重要讲话,集中了全党和全国人民智慧,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这一系列重要讲话,丰富发展了党的科学理论,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奋斗目标提供了基本遵循。深入学习贯彻讲话精神,对于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意义重大而深远。按照党组统一安排,我认真学习了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到:做好本职工作就是最好的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很多人脱口就能说出来的东西,但要如何实现,这需要每个人去落实。如果大家都只是在说,而不去做,那就只能空谈。常言道: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只有每一个人在党的核心领导下,都参与到其中去,做好自己本职工作,才能够最终实现科学发展观的目标。

做好本职工作与科学发展观是统一的,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做好本职工作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引,它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检验本职工作的好坏则要以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理论为标准 那么如何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有效学习,不断进取。

所有优秀教师都具备一个共同点:孜孜不倦地学习、进取。专业的发展领域是没有界限的。研究表明,让一名教师特别是新教师自己“摸爬滚打”并不总是会产生积极的学习效果。专家的指导和同伴的支持所形成的学习环境对教师同样重要。即最有效的对教师的学习发生在职业集体之中。拥有一致的标准和做法的教育工作者集体能够对学习产生重大影响。换言之,这需要一个有利于教师树立教学新愿景的学习环境。教师需要善于发现自身专业上的弱点。从教育理论到专业实践,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会使教师成长得更快。学习运用基于扎实的研究成果之上的先进教学方法,共同发展课程和教法,参与同辈互教活动。互相研究对方的教法,不断地对自己所采用的教法的成效进行研究。这种有效学习同时也是另种意义上的“优质资源共享”。

二、因材施教,力求创新。

新时期的教师告别了“教书匠”时代,从称职到优秀,教师对于专业发展应该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富于创新精神是新时期人才的必备素质,教师需要在做好教学常规工作的基础上力求创新,这种创新不是标新立异,不切实际,而是为了取得更大的教育收效。教师的专业创新大致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学的服务对象是学生。了解学生的自身特征和学习背景是组织教学的首要准备工作。约翰.杜威曾说,教学就像销售商品一样,如果没有人卖,那就没有卖出去,如果没有人掌握,教师就不是在教学。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创新教学方法是为了找到适合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方法。子曰:“因材施教”。并非所有孩子都会在同一年龄阶段达到同一发展阶段。同一个孩子也未必会在各个层面得到均衡发展。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方式组织教学更易于令其接受。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想像空间。这种思维并不一定完全正确,但从某种角度看存在一定合理性。创新意识萌芽于独立自主的思维。培养创新精神的首要是尊重学生的想法。保护学生思维不受禁锢,从提问方式到课堂作业的设计及评估、反馈,这些都需要教师在组织教学前进行精心设计,在实践后反思修改,以期在更大程度上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整个社会是由无数的个体组成,做好本职工作就是最好的落实科学发展观,只有靠组成社会的每个个体做好本职工作,这样才能推动整个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第四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的体会

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的体会

内容提要:《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全面阐释了习近平同志关于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做好经济外交工作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分专题进行了系统解读,对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科学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大势,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事业,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深化对外开放推进伟大复兴

——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的体会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全面阐释了习近平同志关于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做好经济外交工作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分专题进行了系统解读,对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科学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大势,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事业,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开放发展之路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志和活力源泉,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习近平同志指出,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我们都要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决不能有丝毫动摇。

纵观历史,强国盛世必走变革开放之路。近代以来,荷兰、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相继崛起,一个共同原因是善于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实现自身发展。我国历史上的汉唐盛世由多种因素促成,其中坚持开放包容、推进中外文明交汇互融无疑是重要因素。而清朝从中期以后逐步走向没落,国内变革停滞、对外闭关锁国是主要原因。

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验教训,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期盼,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我国开始了波澜壮阔的对外开放历史进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一部改革开放史,就是我们党带领亿万人民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业史。在开放型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党领导人民从基本国情出发,解放思想,大胆实践,打破发展中国家依靠贸易保护谋求发展的传统模式,把发展的视野扩大到全球范围,成功实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书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彩华章。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正是基于对中外近现代史的反复比较和深邃思考,习近平同志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离开改革开放,也没有中国的明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自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也是通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开放发展之路,必须毫不动摇地走下去。

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总要求,以开放促改革

改革与开放始终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改革为开放创造体制基础和内在条件,开放为改革提供经验借鉴和活力动力。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通过创办经济特区,实现对计划经济体制的“突围”,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样板。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后,我们解除计划和市场问题上的思想困惑,确立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取向,开始全方位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在改革和开放的协同推进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既是一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也是一次全领域的深化改革。

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改革经过三十多年,已进入深水区,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由于普惠式改革已经完成,仅从内部推动改革,难度要大得多。这就迫切需要通过更大力度、更宽领域、更高水平的开放,帮助我们啃下这些“硬骨头”,使改革按照预期目标推进。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世界经济增长新动力尚未形成,全球围绕市场和资源的争夺日益激烈。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21世纪新议题”为标志的高标准自贸区建设,全球经贸规则面临重构。这场竞争既是规则之争、话语权之争,更是发展主动权之争。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如果一味回避、推迟开放或满足于低水平开放,就很可能错失全球新一轮贸易投资自由化红利,外部发展空间就会受到挤压,国内改革步伐就会迟滞。

习近平同志指出:“改革开放到了一个新的重要关头。我们在改革开放上决不能有丝毫动摇,改革开放的旗帜必须继续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必须牢牢坚持。”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凝聚开放的共识、增强开放的自信、理清开放的思路、提高开放的能力,牢牢把握对外开放的主动权,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闯难关,不断为我国改革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运筹经济外交战略,建立新型国际关系

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是我们党立足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选择,反映了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立足我国比较优势,坚持正确义利观,加强经济外交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提出许多重大对外战略思想,将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多边工作统筹推进,推动我国与各方关系全面发展,开创了我国经济外交工作新局面。做好新时期经济外交工作,建立新型国际关系,必须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经济外交思想,自觉把对外经贸合作与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在世界市场和舞台上打造好中国产品、培育好中国企业、传递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梦惠及世界。

以“一带一路”引领与周边经贸合作。坚持经贸先行,走务实合作之路。紧密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特色,扩大相互开放,聚集商流、物流和人流,一国一策发展特色产品贸易、生产加工、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增强我国发展对周边的辐射力,营造和谐稳定的周边环境。

优化对外经贸关系布局。继续把稳定好与主要发达国家经贸关系作为经济外交工作的重中之重,创造性发挥互补优势,巩固和深化利益交融格局。确立与新兴经济体双边合作的重点,发展互补型产业链合作,培育共同发展基础。坚持贸易、投资双轮驱动,落实好各项援助措施,推动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进一步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互利合作。

推动重构全球经贸规则体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提出新主张、新倡议和新行动方案,增强我国为全球提供公共产品和履行大国责任的能力。继续把多边贸易体制作为促进全球贸易投资开放的主渠道。以更加开放的胸襟参与“21世纪新议题”谈判,逐步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提升经济外交工作软实力。积极推动文化产业走出去,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理念,增强我国对外话语的感召力、公信力。充分发挥对外援助的积极作用,使之成为服务国家对外战略、促进互利共赢的重要载体。督促走出去企业诚信守法经营,注重为当地作出贡献,打造有实力、有信誉的中国海外企业。

梦想承载希望,梦想成就未来。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博大精深,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坚定不移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作出应有贡献。

第五篇: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一、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

——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14年07月02日08:1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原标题:

一、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

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我们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历史和实践昭示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

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的,也是建立在我们党九十多年长期奋斗基础上的,而其思想、理论和实践的源头,则可追溯到更远。从提出社会主义思想到现在,差不多有五百年时间。从这个很长历史过程来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其思想发展的脉络,更加充分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

社会主义五百年,经过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的过程。二〇一三年一月,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分六个时间段对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行了系统回顾和梳理,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进程。

第一个时间段,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空想社会主义的开山之作,是一五一六年英国人莫尔发表的《乌托邦》一书。这本书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中的悲惨景象,同时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此后一直到十九世纪上半叶,有影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还有德国农民战争领袖闵采尔、意大利的康帕内拉、英国掘地派运动领袖温斯坦莱、法国的摩莱里和马布利等人,其中最重要的是十九世纪初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空想社会主义者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全部基础,论证未来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对未来社会提出一些积极主张和有价值的猜测。但是,他们的共同局限是唯心史观,无法找到实现其社会理想的正确道路和社会力量。

第二个时间段,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九世纪中叶,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不断发展,工人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恩格斯深入考察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社会状况,批判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并把社会主义思想置于这两大理论基石之上,从而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和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发展方向、一般特征作了科学预测和设想。当然,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主要是理论上的,至于如何付诸实践,还有待后人来解答。

第三个时间段,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二十世纪初,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理论,领导十月革命取得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十月革命胜利后,究竟如何搞社会主义,也没有先例,列宁进行了深入思考和艰辛探索。针对一九一八年下半年到一九二一年春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暴露出的问题,列宁进行了深刻反思,提出了新经济政策,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进行了深刻调整。

第四个时间段,苏联模式逐步形成。列宁逝世以后,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逐步形成了实行单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指令性计划经济、权力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苏联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不尊重经济规律等,随着时间推移,其弊端日益暴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困境,苏联和东欧国家也想进行一些调整,但在西方等各种势力强大攻势下,这种调整偏离了正确方向,终于导致****年东欧国家先后发生剧变,一九九一年苏联解体、苏共解散,使世界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曲折。

第五个时间段,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党是第二个在一个大国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但是,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党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刚开始,我们只能学习苏联经验,但在实践中我们党很快就察觉到苏联模式的局限,提出要以苏为鉴,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以毛泽东同志发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主要标志,我们党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有了自己新的重要认识。在后来的实践中,由于党在指导思想上“左”的错误,很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思想没有得到贯彻落实,甚至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全局性、长时间严重错误,使我们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历程中遭到严重挫折。尽管探索艰辛坎坷,但我们党取得的积极成果是极其宝贵的,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第六个时间段,我们党作出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彻底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提出进行改革开放,并明确提出必须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一九八二年,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上发出响亮的号召: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过实践探索,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搞清世界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及其演进,搞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就能明白,我们党在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是怎样经过反复比较和总结,历史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是怎样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的;是怎样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

下载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体会(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体会(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有感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明确指出:“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读本》心得体会2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读本》心得体会 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中,“好学才能上进。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心得体会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心得体会 深化对外开放推进伟大复兴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的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全面阐......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心得

    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学习活动中,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一书,受益匪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树立‘五大发展......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心得体会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心得体会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发生了深刻变化,各项事业呈现了全新的面貌。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讲话,勾勒了发展的宏伟蓝图,将光荣的梦想......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有感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有感 ——中共旧城镇小学总支部委员会 孙体富 在开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过程中,我以‚一看、二勾、三抄、四悟‛的......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心得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心得体会 日前,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一书,了解到该书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改革开放、转变发......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读后感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读后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系统阐述了改革与发展、内政与外交的辩证关系,涵盖了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