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自考近现代史纲要重点总结(共五篇)

时间:2019-05-15 00:31: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年高自考近现代史纲要重点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年高自考近现代史纲要重点总结》。

第一篇:2018年高自考近现代史纲要重点总结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近代中国一切灾难的总根源: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鸦片战争前欧美许多国家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并开始了工业革命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小农经济: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工业革命的发生上。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1840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2年8月,中英《南京条约》(《江宁条约》)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5口为通商口岸;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归英属香港界内,开放天津通商口岸。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享有领事裁判权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扩大领事裁判权。1844年,中法《黄埔条约》。

1845年,英国东方银行成为在中国开办的第一家银行。1849年葡萄牙武力抢占澳门半岛; 1856年英法发动鸦片第二次战争

1858年,签订中俄《瑷珲条约》割去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割去乌苏里江以东40余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去中国西北44万平方公里领土; 1881年,《改订伊犁条约》和5个勘界议定书,割去7万平方公里领土。1887年,胁迫清政府签订《中葡友好通商条约》允许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1885年签订《中法新约》。

1858年,分别与英、法、美、俄签订《天津条约》开放牛庄(后改营口)、登州(后改烟台)、台湾(后改为台南)、淡水、潮州(后改为汕头)、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等10个口岸。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和烧毁圆明园。

1894年日本发动中日甲午战争,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个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允许外国在中国设厂。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达到高潮。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1901年,与十一个国家签订《辛丑条约》 较早的外文期刊有《中国丛报》和《北华捷报》。

广学会是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的出版机构,发行了《万国公报》。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农民阶级。近代中国诞生的被压迫的阶级是工人阶级。资产阶级是中国近代新产生的阶级,分为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两大主要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也是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前者是后者的前提条件;后者是前者的最终目的。

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1841年5月广州三元里人民起义。

1841年2月,广州水师提督关天培战死虎门;1842年6月,江南提督陈化成在武松西炮台以身殉国;6月副都统海龄在镇江战死疆场。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刘铭传多次击退法军。1885年冯子材帅清军和当地民众取得镇南关大捷 19世纪70至80年代,中国陷入严重的边疆危机。1899年9月至11月间,美国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

在粉碎外国列强瓜分中国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的是义和团运动。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社会制度的腐败。重要原因是经济技术的落后。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林则徐是近代史上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1839年编写《四洲志》。1843年,魏源编纂了《海国图志》。

1895年严复在《救亡决论》中响亮的喊出了“救亡”的口号,翻译了 《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1894年11月,孙中山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喊出了“振兴中华”这个时代最强音。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1、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2、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4、在社会结构上,形成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5、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对近代中国产生的影响?

1、使中国传统的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中国的农业经济日益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并成为其市场体系中的一部分;

3、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

4、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成为一个半封建社会。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1、资本-帝国主义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外国列强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

4、中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

5、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极不平衡。

6、广大人民饥寒交迫日益贫困毫无政治权利。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

1、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或在斗争中保持中立;

2、又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斗争中缺乏彻底的革命性。近代工人阶级的特点?

革命性最强;相对集中,便于形成革命力量和传播先进思想;便于结成工农联盟。工人阶级是中国近代社会中最先进、最革命、最有力量的阶级

为什么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而告终,外国列强强迫中国清政府与之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政府割地、赔款,中国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主权独立遭到侵犯,中国逐渐沦入了半殖民地社会。与此同时,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一方面促使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农业经济也日益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并成为其市场体系中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成为一个半封建社会。两对主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们大众的矛盾

相互关系:一是当外国列强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为避免亡国灭种的危险,中国各内部阶级,除了汉奸、卖国贼外,能够暂时团结起来共同对敌,阶级矛盾降到次要地位,而民族矛盾上升到主要地位。二是当外国侵略者同中国封建政权相勾结,共同镇压中国革命,尤其是封建地主阶级对人民的压迫特别残酷时,中国人民往往用战争的形式反对封建政权,这时阶级矛盾就上升为主要矛盾。如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和辛亥革命。

三是当国内战争发展到直接威胁帝国主义在华利益以及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统治时,外国列强甚至直接出兵镇压中国人民,援助中国反动派,这时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完全公开站在一条战线上。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

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两对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矛盾。这两对主要矛盾相互交织在一起,贯穿了整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

2、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前者是后者的前提条件,后者是前者的最终目的。外国列强是如何侵略中国的?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怎样的灾难? 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四个方面侵略中国。

一军事侵略:中英签订了《南京条约》《五口通商条约》《虎门条约》《北京条约》;中美签订了《望厦条约》;中法签订了《黄埔条约》《中法新约》《北京条约》;中俄签订了《瑷珲条约》《勘分西北界条约》《改订伊犁条约》;英美法签订了《天津条约》;中日《马关条约》;与十一个国家签订了《辛丑条约》。二政治侵略:控制中国内政,操纵中国外交,享有领事裁判权,把持中国海关,勾结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收买代理人。

三经济掠夺:控制中国通商口岸,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对华倾销商品,对华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经济命脉。四文化渗透:宗教渗透和侵略,为侵略中国造舆论,宣扬种族优劣论。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是如何探寻救国救民真理的(民族意识的觉醒)?

1、“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编成了《四洲志》。魏源编纂了《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国家富强来抵御侵略。

2、严复《救亡决论》喊出了“救亡”口号,康有为亦要求中国人发愤自救,孙中山兴中会成立时喊出了“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

反侵略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

1、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2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社会制度的腐败。重要原因是经济技术的落后。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教训:中国人民必须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斗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阶级斗争统一起来,才能完成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

第二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总结

1.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目的: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2.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及其关系:在错综复杂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前一个是最主要的矛盾。

3.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答: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因为不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①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它们控制中国经济财政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压迫中华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②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③就不可能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4.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原因: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首先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腐败社会制度决定的。其次,是国家综合实力特别是经济技术和作战能力的落后。教训:落后就要挨打,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不推翻腐朽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腐败社会制度,要想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去进行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不可能的。5.林则徐:《四洲志》,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6.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第一,太平天国革命达到了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第二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加速了清朝统治的衰落和崩溃。第三,打击了外国侵略者,阻滞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第四,太平天国的反抗精神鼓舞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意志。第五太平天国革命也是当时世界人民革命斗争的一部分,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同时也震动了欧洲大陆。

7.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原因:第一,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第二,拜上帝教教义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它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斗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第三,天平天国也未能正确地对待儒学。第四,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认识。教训:在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8.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9.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兴办近代企业(兴办军用工业,兴办民用工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洋务运动失败原因:具有封建性 对外国的依赖性 管理的腐朽性

10.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内容: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原因: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惧怕人民群众)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守旧势力的反对,民族资本主义力量还十分微弱,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相当狭窄,维新派势力更是非常弱小,很多人自身还保留着封建士大夫的痕迹。他们既没有严密的组织,也不掌握实权和军队,更没有去发动群众,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失败是历史的必然

戊戌维新运动的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11.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章炳麟---《博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革命军》,陈天华---《警世钟》、《猛回头》;革命团体---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光复会、岳王会。12.关于革命与改良辩论的内容及评价: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要不要社会革命。这场论战具有重大意义。通过这场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但这场论战也暴露了革命派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弱点。

13.为什么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这个政权中占有领导和主体的地位;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集中代表和反映了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在相当程度上也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步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14.辛亥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是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⑵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⑶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⑷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⑸信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失败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客观原因:资产阶级革命派政治上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没有提出彻底的反白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些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教训: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15.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及主要内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

16.十月革命对中国先进分子的影响: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把自己的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17.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18.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合作方式---1922年7月中共二大提出;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遵义会议 内容: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最为紧迫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会议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批评了“左”倾教条主义者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军事指挥上的严重错误,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会议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意义:第一,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在党生死攸关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使党中央和红军在极端危险的境地得以保存下来,胜利地完成长征。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得转折点。第二,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始形成。这就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提供了组织保证。第三,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没有共产国际的干预下,第一次独立自主地成功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问题,选择自己领导人的重要会议。这是就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20.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战略防御阶段,从全局看,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正规战是主要的,敌后的游击战是辅助的;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游击战争成为主要的抗日作战方式;游击战还为人民军队进行战略反攻准备了条件。

21.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又联合有斗争是统一战线的总政策;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总策略;同顽固派斗争必须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

22.中共成为抗战中流砥柱的原因:1)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形成了正确的坚强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形成了一个走在时代前列而又紧密联系群众的无产阶级先锋队和中华民族先锋队;形成了党的优良作风和党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2)抗日民族根据地的建设:三三制的民族政权建设;减租减息,发展生产;文化建设与干部教育。3)推进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是全民族抗日战争中的一条重要的战线,对于激发大后方人民的爱国民族意识、坚持国共合作团结抗战、支援抗战前线、积蓄革命力量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3.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的法宝。

24.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第一,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1)他吹响了挽救民族危亡的第一声号角,举起了全民族奋起抗战的第一面旗帜,担当了武装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民族先锋;2)中共提出的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是指导全国抗战、夺取战争最后胜利的指南。第二,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第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25.抗战胜利的基本经验: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决不惧怕战争;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26.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广大人民和各界人士和广泛参加和大力支持;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

27.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三大作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密切联系群众、自我批评)。28.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29.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性成就:第一,从经济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第二,从赢得政治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三,从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四,从打破封锁到全方位对外开放;第五,从‘小米加步枪’到逐步实现国防现代化。

30.一化三改造:党在这个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1.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国内外条件:

社会主义改造胜利的意义:

1、在生产关系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变革,它对生产力的发展直接起到了促进作用;

2、它使人民的生活得到显著的改善;3为中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取得比资本主义更快更好的现代化发展速度铺平了道路;

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32.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33.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三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

综述

第一章

1.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两千多年。

2.18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3.1840年 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4.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5.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

6.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7.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核心是宗族宗长制。

8.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9.认识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就是认识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这是认识中国近代一切社会问题和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依据。

10.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

一、独立的中国逐渐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

二、封建的中国主见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11.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12.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之中。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破坏了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另一方面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1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帝国主义的操控;封建势力的压迫;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的保持;民族资本主义的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极不平衡;广大人民日益贫穷化。14.旧的被统治阶级即农民阶级,仍是近代中国社会人数最多的被剥削阶级。近代中国诞生的新兴的被压迫阶级是工人阶级。中国工人阶级最早出现于19世纪40至50年代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中,是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

15.中国资产阶级也是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中华民族资本兴办的新式企业逐步发展起来。

16.两对主要矛盾:

一、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主要);

二、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17.革命为现代化开辟道路

18.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2 中英《南京条约》(割香港岛)

1860 中英《北京条约》(九龙半岛南端、昂船洲)

1858—1881俄国《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堪分西北界约记》、《改定伊犁条约》 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1898 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新界99年)

1895 中日《马关条约》(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

1901 《辛丑条约》

《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

19.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20.1884年,中法战争期间,香港中国造船工人举行罢工。21.义和团:笼统排外主义;认识不到帝国主义联合中国封建地主阶级以压迫中国人民的实质;小生产者的局限性。但在粉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历史作用。

22.列强未能实现瓜分中国的阴谋,原因:

一、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

二、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根本原因)23.1840—1919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原因:

一、社会制度的腐败(根本);

二、经济的落后。

24.戊戌六君子:康广仁、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25.林则徐是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四洲志》

26.魏源 《海国图志》 “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校的新风。

27.王韬、薛福成、郑观应《盛世危言》、马建忠:反对外国侵略、希望中国独立富强的爱国思想;反对封建专制的民族思想;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

28.严复 《救亡决论》、《天演论》 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论思想为这种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依据。

29.鸦片战争后,少数人有朦胧的民族觉醒意识;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才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30.1894年11月,孙中山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 “振兴中华”

第二章

1.《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2.《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但仍是闭塞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又是一个没有商品交换的和绝对平均的社会,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

3.洪仁轩 《资政新篇》 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4.1856年9月,天京事变

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5.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打击封建统治阶级,撼动清政府的统治根基;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打击了外国的侵略势力;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

6.太平天国失败原因及教训: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以宗教来发动;未能正确对待儒学;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缺乏理性的认识。

7.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90年代,由洋务派主导的,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改良运动,是中国的早期近代化运动。8.洋务派:奕訢、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

9.1865年,曾国藩支持、李鸿章筹办上海江南制造总局;同年,李鸿章设立金陵机器局,在上海创立第一家军用工业,安庆内军械所;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官督商办企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李鸿章)10.军用工业—自强;民用工业—求富

11.洋务事业:兴办近代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12.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达的是冯桂芬。

13.甲午战争一役,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14.维新派: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梁启超《变法通义》、上海《时务报》 谭嗣同《仁学》 严复《天演论》、天津《国闻报》、湖南《湘报》

15.康有为曾多次向光绪皇帝上书。他在1895年曾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共同发起“公车上书”,为维新思潮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的标志。

16.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变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17.百日维新只保留了京师大学堂。18.戊戌变法的意义:爱国救亡;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思想启蒙。失败的原因级教训:自身的局限及强大的守旧势力;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惧怕人民群众。

第三章

1.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已经彻底放弃抵抗外国侵略者。清政府1906年宣布“预备仿行宪政”,并于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2.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由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发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是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设厂、轻工业)。

3.1894年11月,孙中山创立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 “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4.斗争:拒战;拒法;抵制美货;收国利权运动;保路运动。资产阶级开始成为主要的角色。

5.1904年开始,出现了十多个革命团体,其中重要的有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光复会、岳王会。

6.章炳麟《驳康有为革命书》 邹容《革命军》 陈天华《警世钟》《猛回头》

7.1905.8.20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人在东京成立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以《民报》为机关报,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主义)、创立民国(民权主义),平均地权(民生主义)。(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8.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辩论: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要不要社会革命。

9.1911.4.27同盟会举行广州起义 是日,黄花岗起义 1911.5 保路运动 1911.10.10武昌起义1912.2.12清帝被迫退位

10.1912.1.1,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改国号:中华民国,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并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11.1912.3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12.《临时约法》就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13.1913年,宋教仁被刺后,孙中山看清了袁世凯的真面目,毅然发动武装反袁的“二次革命”。

14.1915.12.25,蔡锷在云南组织“护国军”。

1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专制制度;思想解放;促进经济、习惯、风俗的积极变化;推动力亚洲各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16.护法运动标志着整个中华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17.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及教训: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

第四章

1.三座大山: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2.1915.9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新青年》。《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新青年》的基本口号:民主和科学。

3.军阀割据局面形成的原因:地方性的农业经济;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内的分列剥削政策。

4.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文化的旧文化的斗争。

5.新文化倡导者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文化革命的两大旗帜。

6.陈独秀提出文学革命的主张,胡适提倡白话文。7.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

8.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9.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董必武等。10.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李大钊,十月革命后写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李大钊成为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于1919.9、10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1.1921.7.23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在当前阶段的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12.1923 京汉铁路罢工

工人阶级

13.二七惨案后,中国共产党决定采取更为积极的步骤去联合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由马林提出。

14.1924.1中国国民党一大在孙中山主持下在广州举行,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

15.大革命口号: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四一二政变、七一五政变—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最终失败。

16.大革命失败原因:客观:反革命力量的强大,资产阶级动摇,蒋介石、汪精卫集团先后被帝国主义势力和地主阶级、买办资产阶级收买。主观: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错误。17.中共二大,决定参加共产国际。

第五章

1.1927年8月,八七会议清算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革命的总方针,选出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1927.10.7开始了创建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2.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进入了创造红军的新时期。3.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

4.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中国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

5.1930.10—1931.7三次反围剿战争

6.1928.12 毛泽东主持制定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1929.4 第二个土地法 “没收一切土地”——“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7.1931.11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江西省瑞金县叶坪村举行。

8.从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到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之前,“左”倾错误先后三次在党中央的领导机关取得了统治地位。这几次“左”倾错误,尤其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使中国革命受到严重挫折。最大的恶果就是使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遭到失败,不得不退出南方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长征。

9.长征初期,中共中央领导人博古依靠与共产国际有关系的军事顾问、德国人李德,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

10.1935.1.15—1.17,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展开了遵义会议。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决定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的责任;博古任红军总政治部代理主任;并成立了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新的三人团,全权负责红军的军事行动。

11.遵义会议开始确定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及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2.1936.10 三大主力红军的长征顺利结束。

第六章

1.从九一八事变开始,日本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阶段。2.一二九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3.1935.12 瓦窑堡会议提出与民族资产阶级重建统一战线,批评“左”倾冒险主义,在政治上掌握主动权。

4.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结束,国共和平基本实现。

5.1937.7.7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全国性抗战的时期。

6.成立“防共委员会”标志着国民党由片面抗战转变为消极抗战。(防共、限共、溶共、反共)

7.1940.5 在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在激战中殉国。

8.中共提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9.毛泽东《论持久战》

10.中共坚持抗战的原因: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巩固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力求全国进步,反对向后倒退”三大口号;“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三三制”根据这一政策,抗日民主政权中人员的分配,共产党员大体占三分之一,左派进步分子大体占三分之一,中间分子和其他分子大体占三分之一。,减租减息,发展生产)。

11.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12.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

13.整风运动 反对主观主义(主要)

反对宗派主义

反对党八股 14.中共七大(延安)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创造的理论成果,正式命名为毛泽东思想,并将毛泽东思想规定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方针。15.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捍卫了国家主权与领土的完整;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对世界各国多去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16.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决定性因素);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第七章

1.1945.8.28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偕周恩来,王若飞赴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

2.双十协定—“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

3.1946.6国民党军以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挑起了全国性的内战。4.土地制度改革从根本上摧毁中国封建制度根基的社会大变革,为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5.国统区: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 6.学生运动:一二九运动,抗暴运动,二二八起义

7.1919—1949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广大人民和各界人士的广泛参与和大力支持、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第八章

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革命阶段的开始,即进入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时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就已经是一个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社会了。

2.中国社会经济成分: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3.阶级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4.中国两大基本矛盾:国际上是新中国与资本主义的矛盾,国内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5.彭德怀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50年10月,志愿军赴朝作战。中朝两国人民及其军队经过艰苦作战以及谈判斗争,终于在1953年7月迫使美国代表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打破了美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6.1951年底到1952年,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处决了犯有严重贪污罪行的刘青山、张子善;在1952年上半年发起“五反”(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窃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反对盗窃经济情报)运动。

7.1954年9月15日,刘少奇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中,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再次作出深入的阐述。他说:“我国正处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在我国,这个时期也叫作新民主主义时期,这个时期在经济上的特点,就是既有社会主义,又有资本主义。”

8.从1953年开始的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把优先发展重工业作为建设的中心环节。

9.中共中央于1953年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8.总之,中国经济在20世纪50年代的最重要事件就是选择了社会主义,成功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这是十分必要的、完全正确的。通过这一历史性选择,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9.农村合作化:第一是互助组;第二是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第三是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0.在党的上述方针的指引下,农村的互助合作积极、稳步地向前推进。

11.国家资本主义初级形式,在工业中有收购、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商业中有经销、代销、代购代销、公私联营等,高级形式就是公私合营。

12.对资产阶级进行赎买,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设想。中国共产党把这种设想付诸实践并取得成功。

13.邓小平说:“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是我国和世界社会主义历史上最光辉的胜利之一。14.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讨论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成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历程中具有标志性的事件。

15.到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中国继建立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之后,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建立起来了。

第九章

1.《论十大关系》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方面(这是主要的)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作了理论准备。

2.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3.在经济建设上,大会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4.在大会发言上,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即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计划生产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生产为补充;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为补充。

5.《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一篇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献。它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6.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下发《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有必要在全党进行一次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7.左倾三面红旗: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人民公社化;大跃进 8.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9.1962年1、2月间,扩大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恢复和发扬了党内的民主精神和自我批评精神,统一了全党的认识,对全面贯彻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起了及其重要的作用。

10.1965年11月10日,姚文元的革命《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在上海《文汇报》发表,成为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11.全会通过的《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简称十六条),成为“文化大革命”的指导方针。

12.1967年2月前后,在部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和中共中央军委领导人参加的不同会议上,谭震林、陈毅、叶剑英、李富春、李先念、徐向前、聂荣臻等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做法提出强烈的批评。

“二月逆流” 13.九一三

林彪于蒙古坠机身亡。“文化大革命”推翻党的一系列基本原则的结果,客观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的失败。14.1976年10月6日晚,中共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愿,毅然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15.“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16.1964年10月16日,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打破了美国、苏联的核垄断。

17.中国同印度、缅甸等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公认的国际准则。

18.这些国家积极争取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在1971年10月获得成功(外交领域最大的成就)。

浙江精神与浙江发展

1.所谓浙江精神,是一种被全省人民所认同的、能够催人奋进的、具有浙江地方特色的群体意识、精神状态、价值取向和思想境界的理论概括。

2.表述语: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 3.概括: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 4.所谓“求真”,就是追求真理、遵循规律、崇尚科学 5.所谓“务实”,就是尊重实际、注重实干、讲求实效

6.所谓“诚信”,就是重规则、守契约、讲信用、言必信、行必果 7.所谓“和谐”,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8.所谓“开放”,就是全球意识、世界胸襟,就是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9.求真务实是其科学理性层面,诚信和谐是其伦理价值层面,开放图强是其实践意识层面,三者构成了内在有机联系的完整体系。10.浙江精神的主要特征:历史传承与创新实践的统一;民族文化共性与地域文化个性的统一;尊重客观规律与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统一;实然性与应然性的统一。

11.所谓民族文化共性与地域文化个性的统一,就是浙江精神既具有与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一致性,又具有浙江人民精神风貌的独特个性。

12.所谓民族文化共性,是指涵盖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普适性,体现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观。

13.海岸线居全国首位,是全国岛屿最多的省份,其中舟山岛为中国第四大岛。

14.晚清抗击西方列强

15.浙江文化的萌芽与生成:浙江新石器文化,以河姆渡文化为代表。16.浙东学派的事功文化:“非君新民”的哲学思想;“经世致用”的经济特质;“众治分权”的政治主张。

17.浙江本土文化传统的主要特征:求实精神、重商氛围、理性取向、通便智巧。

18.移民输入中原文化;近代海派文化的浸润;开埠通商与西方文化的传播。

19.浙江近代的经济发展

20.当代浙江经济发展特点:民营经济发达、市场化程度高、块状经济突出、县域经济发展快。

21.浙江精神对直接经济建设的推动和支撑作用:求真务实是浙江经济发展的前提;开放兼容是浙江经济发展的动力;创业创新是浙江经济发展的灵魂诚信和谐是浙江经济发展的方向。22.浙江近代的文化发展

23.浙江精神是提升浙江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强省建设的强大动力 24.杭州市概括出了“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杭州人文精神。宁波市确定了“诚信、务实、开放、创新”的宁波精神。温州市提出了“敢为人先、民本和谐”的人文精神。

第四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 1、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历史的发展,从此发生重大转折。

2、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3、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的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4、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是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任务。5、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6、《天津条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

7、把持中国海关是外国侵略者控制中国政治的重要手段之一,英国人赫德自1863年任总税务司开始直到1908年回国,掌握中国海关大权达40余年之久。

8、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制度的腐败,经济技术的落后,其中,社会制度的腐败是根本原因。

9、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根据英国人慕瑞的《地理大全》,编成《四洲志》,魏源根据《四洲志》编成了《海国图志》。

10、太平天国运动诞生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1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书47页): 原因: 第一,阶级基础为农民阶级,存在诸多不足。

第二,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指导思想,是以宗教来发动,组织群众的,但是拜上帝教叫义毕竟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斗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

第三,太平天国为能正确地对待儒学,删去了儒学中与太平天国宗教不相容的内容,把儒学中的封建纲常伦理原则,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来。

第四,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笼统地把信奉天父上帝的西方人都视为“洋兄弟”。

教训: 第一,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第二,农民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第三,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取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12、洋务运动的时间为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指导思想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要内容为:兴办近代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第一,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第二,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第三,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一,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某些促进作用。二,培养了通晓洋务的人才,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

三,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

13、维新运动时间为:19世纪90年代以后,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14、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 第一,要不要变法。

第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15、百日维新,从1898年6月11日起,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谕旨,宣布开始变法,到1898年9月21日结束,共维持103天,史称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

16、戊戌维新变法的意义: 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时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17、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是民族资产阶级;骨干力量,是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18、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组建了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立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19、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同盟会以民报为机关报。并确立了革命纲领,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0、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21、武昌首义发生时间为:1911年10月10日晚;由湖北新军中的共进会和文学社两个革命团体联合行动;成立了湖北军政府。

2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时间为: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改国号为中华民国;性质: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2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时间为1921年3月;简称《临时约法》;其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24、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着在政治上乱了手脚。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第三,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

第四,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革,促使中国的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25、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成;1921年2月12日清帝退位;1921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1921年4月1日,孙中山正式卸去临时大总统职务。

26、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书第77页):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

第四,这些弱点、错误的根源是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27、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俄国爆发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28、压迫中国人民的“三座大山”分别是: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29、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时期中国存在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 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1927年后形成为官僚资产阶级)。二是,民族资产阶级。

三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30、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

31、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即“德先生”和“赛先生”。

3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五四运动。时间为:1919年5月,地点为:北京,即北京大学等北京十几所学校的学生3000余人,在天安门前集会,随后举行游行示威。

33、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第三,五四运动促进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34、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意义(书第118页):时间为:1921年7月21日,中共一大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意义是: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在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了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在无产阶级领导下不断向前发展,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第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的正确的革命纲领和斗争策略,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

第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的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资本主义的前途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35、中国第一个工人运动的高潮: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到1923年2月金汉铁路工人罢工,13个月的时间里全国发生了大小罢工100余次,参与者在30万人以上。

36、第一次国共合作时间为: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其内容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

37、接受共产国际的指导时间为:1922年7月,中共二大决定加入共产国际,成为共产国际的第一个支部。

38、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为什么: 第一,斗争实践,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向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民阶级、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努力先后失败。

第二,外来影响,一战的影响,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

第三,思想启蒙,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结果;三次大论战,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地位。

第四,阶级基础,五四前后工人阶级的壮大及其斗争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需求。

怎样选择: 第一,办刊物,写文章,翻译马恩著作。第二,建学术研究团体。(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新民学会、利群书社、觉悟社、三次思想大论战。)

第三,创办工人夜校和文化补习学校。(北京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长沙第一师范工人夜校,郑州工人夜校)

第四,在高校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

39、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 即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第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在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了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在无产阶级领导下不断向前发展,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第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的正确的革命纲领和斗争策略,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

第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的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资本主义的前途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40、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呈现了哪些新面貌?

第一,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提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第二,发动的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在中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开始从事。发动农民的工作,龙民的运动蓬勃发展。

第三,实行国共合作,并在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掀起大革命高潮,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41、八七会议的时间为:1927年8月7日;地点为:汉口;内容为: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左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并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提出了“整顿改编自己的队伍,纠正过去严重的错误,而找着新的道路”的任务。意义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大大前进的一步,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

4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书第135页)。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及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

43、遵义会议的时间为: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地点为:贵州黔北遵义镇;内容为: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意义为: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就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4、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 第一,粉碎了蒋介石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第二,实现了我党北上抗日的方针。第三,符合中国共产党路线方针的胜利。第四,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我党内的领导地位,确立了毛泽东军事思想政治思想的领导地位第五,使中国共产党有了稳固的革命根据地,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有了稳固的后方。

45、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深夜。由此,日本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阶段开始。1932年2月中国东北全境沦陷。

46、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由此开始。

47、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提出了在抗日的条件下与民族资产阶级重建统一战线的新政策。48、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9月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49、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第一,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实行全面的全民族抗战的路线。采取持久战的战略方针。

第二,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

第三,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妥协,分裂,倒退。

第四,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建设;减租减息,发展生产,文化建设与干部教育。

第五,推进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

第六,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整风运动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全党的确立。

50、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第一,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第二,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第三,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

第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51、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第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第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第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事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52、1949年3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第一,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得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第二,务必使同志们继续的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53、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明确指出,人民民主专政需要工人阶级的领导。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

54、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和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构成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基础。55、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闭幕。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筹备工作顺利完成。

第五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总结(B)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总结(B)

一、有关单项选择的重点内容

1.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演变为(A)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半资本主义社会 C.半殖民地社会 D.半封建社会 2.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C)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C.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3.1895年割让台湾的屈辱条约是(C)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根本原因是(D)A.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

B.中国军事力量的强大 C.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5.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方案是(D)

A.《天朝田亩制度》 B.《太平条规》 C.《太平刑律》

D.《资政新篇》

6.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是(A)A.甲午战争北洋舰队的覆没 B.“中外和好”政策的形成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戊戍政变

7.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开始变法,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 变为止,历时103天,该历史称为(A)A.戊戌变法 B.清末新政 C.同光新政 D.同治中兴 8.对“民权主义”理解正确的是(A)

A.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B.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C.平均地权、核定地价 D.实行君主立宪 9.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B)

A.《钦定宪法大纲》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华民国约法》 D.《资政新篇》 10.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B)A.打倒孔家店 B.民主和科学 C.兼容并包、百家争鸣 D.文学革命 11.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C)

A.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B.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C.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D.护法运动失败

12.中国共产党明确地提出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大会是(B)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共6页 第1页

13.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土地政策是(C)A.没收地主土地 B.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 C.减租减息 D.照旧缴粮纳税 14.国共两党结束了十年内战,国内和平基本实现的标志是(B)A.十九路军发动反蒋抗日事变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中共中央放弃“反蒋抗日”口号 D.北平学生发起一二九运动 15.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是(A)A.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共和国 B.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建立社会主义 D.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 16.《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一生的评价是(C)A.没有任何功绩 B.过失大于功绩 C.功绩大于过失 D.没有过失

17.1953 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其中“一化”是指(A)A.社会主义工业化 B.社会主义现代化 C.农业合作化 D.农业机械化 18.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的标志是(C)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A),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路线,揭开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六中全会C.十二大 D.十三届四中

20.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其中,“一个中心”是指(A)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C.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中心 D.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

二、有关多项客观题的几个示例

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是(ABCD)

A.帝国主义主义操纵中国财政和经济命脉 B.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依然保持着

C.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程度是世界上罕见的 E.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成为主要的经济形式。2.下列关于洋务运动表述属正确的是(ABCE)A.洋务运动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兴起的 B.洋务派继承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C.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对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D.洋务派兴办洋务目的是要使中国朝着独立的资本主义方向发展 E.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下面关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叙述属正确的是(ABCDE)

共6页 第2页

A.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B.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

C.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D.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E.给人们带来思想的解放 4.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它的历史特点是(ABE)A.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B.真正的群众运动 C.农民为运动主体 D.以城市为中心 E.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5.“工农武装割据”就是在党的领导之下(ACD)三者的统一。A.武装斗争 B.土地革命 C.党的建设 D.根据地建设

三、有关辨析题的几个案例

1、经济技术落后决定了中国近代的反侵略战争必然失败

经济技术落后的中国不可能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参考答案:错误

经济技术落后是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经济技术落后并不意味着在战争中一定打败仗。因为“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中国的反侵略战争一再失败,不仅仅因为武器装备的落后,更由于统治阶级实行错误的方针、政策,并压制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即社会制度腐败。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民占了中共党员的绝大多数,因此那时的中国共产党不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2、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的绝大多数来自农民,因而它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参考答案:错误

第一,决定党的性质的主要是它的理论和纲领。民主革命时期,农民党员占绝大多数,大量非无产阶级思想侵入党内,给党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带来严峻的挑战。第二,党的理论和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党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武装全体党员,不仅要求党员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求党员首先在思想上入党。

3、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3、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参考答案:

这个论断是正确的。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

共6页 第3页

终走在时代前列。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四、对几个近现代史材料的分析

材料: 抗日战争,既是一场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的较量,更是一场意志和精神的较量。在那场空前壮阔的伟大斗争中,中华民族进一步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并表现出许多鲜明的特点,……伟大的民族精神,不仅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团结一心、血战到底的坚实思想基础和强大精神支柱,而且在抗战的烽火中得到了新的丰富和升华。这是伟大的抗日战争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一定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大力继承和发扬。

--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上的讲话》 回答问题:

1、列举1件抗日战争中最能体现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的史料。(5分)

七七事变爆发后,佟麟阁主张奋起抗战,反对对日妥协。立即由北京赴南苑驻军指挥部,召开全体将校会议,痛陈时局利害,他不顾个人安危,亲临前沿阵地指挥督战。在身陷重围,腿部中弹负伤后,仍激励官兵坚持战斗,奋勇杀敌,指挥大家转移。不幸又遭日机轰炸,弹片击中头部,伤势加重,当日壮烈殉国.2、抗日战争体现出的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特点是什么?(5分)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如何继承和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5分)

弘扬民族精神,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应贵在实践,重在行动。要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贯彻到各行各业,化为每个公民报效祖国的精神支柱,使之成为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巨大动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中,我们要大力坚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铸造新时代的民族之魂,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五、有关甲午百年的思考 1、2014年又是一个甲午年,这也让我们想起那个最让人刻骨铭心的1894年的那个甲午年。如今,中日两国又站到了历史新一轮的起跑线上。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不断挑衅,以及一些日本右翼政客不断地发出战争言论,中国人脑海深处的历史记忆被激活。再回首中日之间的那场战争,共6页 第4页

触碰的是中国人百年来内心最深处的创伤,但痛楚、耻辱、愤怒、遗憾之外,还应有更多的思考„„请结合所学过的知识,谈谈你对中日关系的认识。

第一,正确看待中日关系的历史: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和931年开始长达14年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日本军国主义过去对中国几十年的侵略,给中日两国人民都带来沉重灾难,给中国人民造成难以磨灭的心理创伤。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是发展中日关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中日建交后,日本政府虽然一方面多次承认对中国的侵略并表示深刻反省和道歉,但另一方面,日本国内极少数右翼势力甚至政府成员又不时进行否定、美化侵略历史的活动,对中日关系形成干扰。日本内阁成员接连“参拜靖国神社”以及修改“历史教科书问题”已成为近年来发展中日关系的主要障碍。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中日关系进入了历史新时期。其后在台湾问题,历史问题,钓鱼岛问题等方面产生过一丝矛盾和摩擦。但总的来说来:友好合作是两国关系的主流。两国关系经受住了国际形势和各自国内政局变化的考验,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领域的交流的盛况空前,给双方都带来巨大的利益,完全可以说取得了双赢。

中日两国关系若要走回健康稳定的发展轨道,日本方面就必须采取实际行动正视历史,反省侵略,以史为鉴,不再做伤害中国人民和其他受害国人民感情的事,取信于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另一方面,中日两国都应具有长远眼光,面向未来,注意拓展中日间的共同利益,并通过政府和民间理性对话,逐步缩小和解决双方在历史观上的分歧。在中日之间发展的中的少不了一些历史问题的影响外,还有因为两国实力的发展而引发的问题,在两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和引发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要处理好这些问题,关键是要用发展的眼光,正确对待和相互适应由两国的实力的发展而引发的变化。日本要正视中国的的崛起,不要散布“中国威胁论”更不应任由一部分右翼反华势力趁机进行丑化和贬低中国的宣传。

第二正确处理中日关系:

首先,一切以有利于中国的稳定与发展为出发点,对日本继续保持主动的姿态和足够的耐心。其次,努力扩大中日两国战略利益的交汇点。最后,依法、理性表达爱国热情,最重要的是从我做起,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强大。从这些中日关系发展的前景来看:双方认为,正视过去,正确认识历史是发展中日关系重要基础。

共6页 第5页

下载2018年高自考近现代史纲要重点总结(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年高自考近现代史纲要重点总结(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整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整理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 主要矛盾是: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_考题重点

    第一部分 教材串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国考串讲 串讲说明: (1)以章为单位串讲。分三个部分:“基本概念和判断”、“简答题”、“论述题”。 (2)“基本概念和判断”作选择题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重点

    近现代史考试重点 1、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渐形成的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重点

    近现代史纲要复习重点 一.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1.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重点总结(最终五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重点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重点总结 一、简答题 1、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危机的表现 2、为什么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半殖......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总结(B)(精选五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总结(B) 请迅速传递给全体同学,切记! 一、有关单项选择的重点内容1.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演变为(A)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半殖民地半资本主义社会 C.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总结

    1.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英国的鸦片走私不仅造成了中国的大量白银外流和财政危机,还导致银贵钱贱,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并且直接毒害了中国人的身体和精神,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总结 一、 选择填空 1. 1842年8月29号,中英间签署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2. 1843年10月,签订了中英《虎门条约》 3. 1844年7月签订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