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程下教师如何进行听评课
新课程下教师如何进行听评课
齐齐哈尔市第六中学赵庆宏
记得一位哲学家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以后还是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以后,每个人就是两个思想,甚至还会产生第三个思想”。听课、评课是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经常性的不可缺少的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学观念更新、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方法探讨、教学艺术展示、研究成果汇报、教学水平提高等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手段。因此,听课、评课是教师研究课堂教学,提高业务能力最有效途径。其作用正如一位教师所言――老师的教学理念在听评中升华,教研能力在听评中加强,技能技巧在听评中产生,业务水平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下面就新课标下引导教师怎样听课评这一问题和大家进行探讨。
一、怎样听课?
教师听课一般应该按下面三个步骤来进行。
(一)听课前应准备什么
盲目性是效率的大敌,听课也是如此,教师盲目进行听课与有所准备去听课,效果大不一样。因此,听课前应做好如下准备工作。
1、熟悉教材,了解这节课编者的意图,弄清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熟知教学内容的重难点。
2、明确这节课教学的三维目标,听课时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看出教师教学的完成情况。
3、针对这节课在头脑中设计出课堂教学初步方案。粗线条地勾勒出大体的教学框架,为评课提供一个参照体系。
4、听课前要回忆自己是否教过这节课内容,有什么困惑与问题。再回忆是否听过这节课。
(二)听课时应关注和记录什么
1、对于教师的教,听课时重点应该关注的是:
(1)课堂教学确定怎样的教学目标(学生要学习哪些知识?学到什么程度?情感如何?)。目标在何时采用何种方式呈现;
(2)新课如何导入,包括导入时引导学生参与哪些活动;(3)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结合了哪些生活实际?
(4)采用哪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5)设计了哪些教学活动步骤?如:设计了怎样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如何探究;安排怎样的活动让学生动手动口操练,使所学知识得以迁移巩固;设计怎样的问题或情景引导学生对新课内容和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等。
(6)使哪些知识系统化?巩固哪些知识?补充哪些知识?(7)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技能?达到什么地步?(8)渗透哪些教学思想?
(9)课堂教学氛围如何。
2、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听课时应该关注:
(1)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2)学习活动中学生经常做出怎样的情绪反应;
(3)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作;(4)学生是否经常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等等。
总之,在课堂教学阶段,听课老师应该集中精力,坚持“四到”:“耳到”――仔细聆听师生对话;“眼到”――认真观察教师教态、表情、肢体语言、板书、所用教具及学生反应与表现;“心到”――边听边认真思考,把授课者的理解、感悟及教法与“我”作比较;“手到”――记录教学流程、重点、难点、板书、师生交流情况、教学“亮点”及自己触景生情碰撞出的“火花”。
(补充说明一下听课者的角色定位)应定位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而不是旁观者。听课者要有“备”而听、并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和授课教师一起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主要是指听课者参与学习活动的组织、辅导、答疑和交流),并尽可能以学生的身份(模拟学生的思路知识水平和认知方式)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以获取第一手的材料,从而为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一堂课奠定基础。如果 听课评课重视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弊端有三:一是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助长教师上“假”课、“花”课,搞脱离学生实际的教学。二是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是无助于学生的发展。
3、听课应记录什么
听课记录是重要的教学研讨资料,是教学指导与评价的依据,它应该反映课堂教学的原貌,使听课者依据听课记录,通过合理想像与弥补,在头脑中再现教学实况。应关注记录如下几个方面:
1、教学环节设计。即情境创设→新课的导入→新知的探究→新知的巩固、应用与拓展等。能够做到随机应变,灵活调整,调控课堂,达到激活课堂的目的。各环节如何控制时间,完成每一环节的过程和过渡的情况;听课时还要注意思考,教师为什么这样安排课堂教学环节,大的环节内又是如何安排小的环节,怎样使课堂结构符合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的,各个步骤或环节之间怎样安排得是否有条不紊?一环紧扣一环的,什么时候教师引导,什么时候学生自主探究,什么时候学生合作交流,什么时候学生练习展示,什么时候反馈评议,什么时候质疑讨论,什么时候归纳小结,是否做到合理安排、科学调配,充分发挥每一分钟时间的效能。
2、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听课时要关注教师是怎样充分、灵活、简便、有效地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再现纵横联系。是否采用举例说明,引导比较、直观演示等手段。如何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方式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理解掌握新知。解决问题要关注如何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如何组织学生自主探究,亲身体验,学会新知。这要求我们青年教师必须认真细心揣摩。
3、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听课时要关注教师是怎样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从教师的"教"为中心,向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转移,怎样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如何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怎样培养学生学会观察、质疑与比较,学会分析、判断与推理,学会概括、归纳与小结,学会操作与演示,学会讨论、辩论与争论等,学会调查、探究。
4、辅助手段的应用与板书设计。听课时,还要认真琢磨教师如何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还要关注教师如何设计板书。是否做到:详略得当,层次分明,脉络清晰,重点突出,提纲挈领。
5、练习设计与知识拓展。练习设计是否做到有针对性、层次性、拓展性,达到巩固新知,培养能力的目的。同时,要关注练习形式是否多样,是否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课堂教学过程随着时间的流动而进展。在一节课中,过去的不可能再"回放";有些细节转瞬即逝,忽略某些细节,感知就会出现断裂,影响对整个教学环节的整体认知。
因此,听课时要全身心地投入,积极思维,认真分析。应从三个角色介入:即一要进入"教师"的角色。要设身处地地思考,如果自己来上这节课,该怎样上。将执教者的教法与自已的构思进行比较,这样即可以避免以局外人的身份去挑剔,看不到长处,不理解执教者的良苦用心;又可以避免无原则的同情理解,看不到不足与缺点。二要进入"学生"的角色。要使自己处于"学"的情境中,从学生的角度去反思教师怎样教或怎样处理教学内容、怎样引导、如何组织,学生才能听得懂、能探究、能应用、会掌握。三要进入"学习"的角色。在听课中更多地去发现教者的长处,发现课堂教学的闪光点,以及对自己有启迪的东西,做到取长补短,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三)听课后应做些什么
1、整理好听课记录。记录听课内容,按先后程序提纲挈领地记录下来。记录时间分配,即各环节所用时间,教师教用的时间,学生学用的时间。记录教法学法的选择与应用,记录情境创设、过渡的语言、引导的技巧、激励的方法、组织活动的方式。记录教师挖掘与利用课堂生成资源的情况,记录灵活处理偶发事件。记录练习状况、练习内容、练习形式等。
2、做好课后分析。听过一节课后就应及时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这节特点和闪光处,总结出一些有规律性的认识。明确对自己有启迪、能学会的有哪几个方面。并针对这节课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与合理性的修改建议,与执教教师进行交流切磋,以达到互助互学的目的。
二、教师如何评课
(一)几大课型:新课、复习课、评讲课、作业课。今天只讲新课的评价重点可从以下几方面看。
(1)从教育理念上分析,学生是否居于主体地位,教师是否发挥主导作用,教法是否融入现代精神,是否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否注意使用现代教育手段。目前,许多地方和学校跳不出应试教育的阴影,教学的基点放在升学有望的学生身上,对于差生,他们堂而皇之地称只要不捣乱就行。注重差异,把因材施教成为交流经验的化妆品。所以听课评课又要把教师的因材施教和个性教育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来研究。备课用一种模式,上课用一种方法,考试用一把尺子,评价用一种标准,这种教学方式不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有人说,黄沙如海,找不到绝对相似的两颗沙粒;绿叶出云寻不见完全雷同的一双叶片。那么也可以说,人海茫茫、教海无边,我们既找不到两个完全相似的学生,也不会找到能适合任何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我们来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因材施教的科学依据。
(2)从教学目标上分析: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所以分析课首先要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目的是否有明确、具体、恰当的教学目的,学生是否明确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内容。
a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要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依据《课标》,教学目标中的要求,全面是指要从知识、能力、感情等几个方面来确定教学目标;具体是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要有明确要求,体现学科特点(参见课标);适宜是指确定的教学目标,能以课标为指导,体现年段、年级、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
b从目标达成来看,要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要看课堂上是否尽快地接触重点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是否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巩固和强化。三维目标要求新课程下课堂教学必须从过去重认知轻情感、重结论轻过程、重教书轻育人转化到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一体全面发展。课程的功能变了,课堂不再只停留在知识技能的训练上,更应创设氛围情景,注重学习的方法传授,思维的过程展示,给学生体验和领悟的机会看教学是否促进了发展并是否引发了继续学习的愿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高尚情感的熏陶和感染,为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观奠定基础。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3)从处理教材上分析:
评析老师一节课上的好与坏不仅要看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还要看教者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评析教师一节课时,既要看教师知识教授的准确科学,更要注意分析教师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教材的处理,是否遵循大纲和课程标准要求,注意选择和处理教材,注意挖掘教材中蕴藏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因素,重难点设定合理。
(4)从教学程序上分析(教学程序评析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a看教学思路设计:
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怎样安排讲练等。
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思路设计是多种多样的。为此,评课者评教学思路,一要看教学思路设计符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不符合学生实际;二要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超凡脱俗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三要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四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效果。
b看课堂结构安排
教学思路与课堂结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学思路侧重教材处理,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纵向教学脉络,而课堂结构侧重教学技法,反映教学横向的层次和环节。它是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各部分的确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或步骤。
计算授课者的教学时间设计,能较好地了解授课者授课重点、结构。安排授课时间设计包括:①计算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看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和衔接是否恰当.看有无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现象,看讲与练时间搭配是否合理等。②计算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时间分配,看是否与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致,有无教师占用时间过多,学生活动时间过少现象。③计算学生的个人活动时间与学生集体活动时间的分配。看学生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全班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无集体活动过多,学生个人自学、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时间太少现象。④计算优差生活动时间。看优中差生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无优等生占用时间过多,差等生占用时间太少的现象。⑤计算非教学时间,看教师在课堂上有无脱离教学内容,做别的事情。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的现象。
(5)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目标、任务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总称。包括教师“教”的方式,还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的方式,是“教”的方式与“学”的方式的统一。看教学过程和方法,教学中思路是否清晰,层次是否清楚,结构是否合理,过渡是否自然;观点是否正确,逻辑性是否强,概念是否准确清楚,知识传授是否准确无误;教师讲授与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时间安排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善于运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是否注意知识过手,注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提问是否精当,是否有层次,启发性是否强;在教学过程中是否适时调整教法,注意指导学法。实验操作是否正确规范。
评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a看是不是量体裁衣,优选活用。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是一种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有一种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总是相对而言的,它总是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量体裁衣,灵活运用。
b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方法最忌单调死板。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所以评课既要看教师是否能够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同时还要看教师能否在教学方法多样性上下一番功夫,使课堂教学超凡脱俗,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
c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评析教师的教学方法既要评常规,还要看改革与创新。尤其是评析一些素质好的骨干教师的课。既要看常规,更要看改革和创新。要看课堂上的思维训练的设计,要看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看主题活动的发挥,要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要看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等。
d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现代化教学呼唤现代教育手段。教师还要适时、适当运用投影仪、录音机、计算机、电视、电影、电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6)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评析课还要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教师素质,上课是否用普通话教学;语言是否准确、简洁、流畅、生动;仪表是否端庄大方,教态是否自然、亲切;教学是否情理结合,感染力强;对学生的提问和答问以及信息反馈处理是否及时、准确、恰当。
a看板书:设计科学合理;言简意赅;条理性强;富有艺术性(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等)教具板书,教具是否形象直观,运用是否恰当;课件制作是否科学精当,运用是否合理并恰到好处;板书是否设计合理,是否简洁科学准确精当,是否字迹工整,是否有错别字。b看教态: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交融。
c看语言:教学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准确清楚,精当简练,生动形象有启发性。教学语言的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教学语言,教师表述是否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讲述是否生动形象,声音是否洪亮,是否具有亲和力和吸引力,举例是否贴切生动典型,是否尊重学生个性和人格。
d看操作:看教师运用教具,操作投影仪、录音机、微机等熟练程度。
(7)从教学效果上分析: “分析一节课,既要分析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方面,又要分析教学结果方面。”看课堂教学效果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教学效果,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师生感情是否融洽,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是否得到充分发挥;课堂检测,水平与目的是否对应,学生回答问题或实际操作正确率是否高。
课堂效果评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
二是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思想情操目标达成。
三是有效利用时间,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课堂效果的评析,有时也可以借助于测试手段。即当上完课,评课者出题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当场做测试,而后通过统计分析来对课堂效果做出评价。
(二)评课的方法
1、个别交谈(实际上带有讲课的属性)形式是在听课人数较少的情况下所采取的。也有在集体听课后,觉得某些问题不便在众人的公开场合谈,而采取个别交谈的方法。这种方法先由执教者比较详细地谈谈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评课者交换对课的看法和建议。个别交谈式的评议有很多好处。首先,这是朋友式的平等交谈,容易建立宽松和谐的谈话气氛,都可以开诚布公地交换意见。因为没有更多人的参与,评课者提出的问题,不会使执教者在众人面前失去面子,因此容易被接受。其次,时间充足,容易敞开话题,因为人数少,交谈机会多,探讨问题比较深入。再次,由于面对面的交谈,信息及时反馈,便于准确深入地把握各种活动情况,防止双方对课的看法上的片面理解。个别交谈法比较受老师欢迎,应该是经常采用的一种形式。
2、集中讨论(也带有议课的属性)这种形式多是适用于示范课、公开课,实验课和观摩课。通常,这种课听课人数比较多,有领导、教师,有时还有校外的同行,乃至上级行政领导和教研人员。这种评课一般以教研组或年级组为单位。由教研组、年级组的评议会是由教研组长主持。形式也比较活泼自然,也容易深入。应该努力创造一个宽松自然的评论气氛。
评课程序可以采取下面的步骤。第一步,执教者介绍自己教学方案设计的意图及对教学目的、教材的认识和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第二步,执评者根据听课的情况以及执教者的介绍,发表各自的看法,进行充分的讨论。第三步,由教研组长综合大家意见,对课做一个基本评价。评价应切切实实归纳出几条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和若干必须注意的有关问题,增强大家对这堂课的总体印象。集体评议,教研组长的主持工作很重要,应适时的归纳、启发和引导,努力创造一个和谐的气氛。一要少做结论,多做探讨,发扬民主,集思广益。二是营造一个争鸣气氛,使参评者都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要强求统一,可以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但要把握好,不要相互攻击,尤其是校际间的评课,要实事求是,取消本位主义。
3、书面评议 面对面的交流或座谈固然是一种好办法,但也有一定的不足。一是时间紧迫,参加座谈的人集中起来一次较困难,有时因时间短促来不及详细评论。二是对课缺少充分的咀嚼或者拘于情面,也会影响评议效果。如果能够用书面评论的方法,可以克服以上不足。书面评议法由主持人限制在一定时间内,让每个听课者写出一份书面评析材料。可以集中执评者书面材料意见,由主管领导梳辫子,打印成综合评课材料,转发给与会者、授课者。书面评议有很多好处,由于是听课者经过深思熟虑形成的意见,见解说的透彻、中肯,态度上也比较开诚布公,另外,这也是个很好的总结,使之形成为规律,升华为教学理论的高度。当然要想达到上面的要求,学校必须严格要求每个评课者,真正的动一番脑筋。一是要把听课的情况做认真回忆和整理,二是要切实用教学理论来进行分析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防止草率从事。禁止从网上下载。
4、自我反思
自我评议就是教者课后做总结与反思,包括广泛听取评课者意见等。通常,有经验的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通过感觉能够做出一个初步的自我评估。如有位老师课后就做过这样的总结,请各位老师听听什么地方妥当,什么地方不妥?
(1)如同处于最佳竞技状态的运动员等着上场,如同创作激情冲动的作家寻纸找笔,自己盼着盼着走进教室,将周密准备的一节课献给学生,有一种炽烈的“发表欲”。(2)对教材了如指掌,烂熟于胸,除常规备课外,自己对本段教材内容还作过特殊研究或开过讲座或写过文章。对教材的处理,既把握了全局,又捉住了精髓,自己感觉到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势(教师本位,教材本位,这是在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
(3)课堂上轻松自如,不仅按照精心设计的教案环环相接,丝丝入扣地步步向前推进,而且讲授中常常忽有“神来之语”,仿佛文章中的“神来之笔”一般,将原教案点石成金,自己有一种得到升华的感觉。(教案剧的再现,只有预设,没有生成,有做秀之嫌)
(4)学生对讲授产生“共鸣”,如浴春风,聚精会神。明显地感到学生们跟随着自己的思路,翻山涉水,走向目的地。(教师讲,学生听,旧的理念,旧的教法,没有体现自主学习)
(5)一下课就有学生围拢来,问这问那,自己亦很乐意继续讨论下去,似乎仍处于兴奋之中。(效果差,自认为完美的课本身是不完美的,不完美的课才是完美的,正如断臂的维纳斯。)(6)学生们课后的作业令人满意。
对一节课能有这6种感觉,虽不能说这节课上得有多精彩,但至少是成功的。
(三)教师听评课四忌
教师听评课要把学生的发展状况作为评价的关键点。教学的本质既然是学习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学习者学习活动的结果势必成为评价课堂教学好与坏、优与劣、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如果思维得到激发、学业水平得到充分(或较大程度)的发展与提高、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或较大程度)的激发并产生持续的学习欲望,则可以认为这就是一堂很好的课。因此教师听评课要切忌犯以下4种错误
(1)应付差事
有的教师为了完成听课的任务而进行听课,没计划、没目的,没准备的这个教室进,那个教室出,听课中精力不集中、备课、批作业、甚至睡觉„„。课后教师征求意见,只能说很好,还行„„含糊不清的,根本提不出什么具体意见,也可能说说:黑板不黑、门缝不糊、有的学生看课外书、作业本不干净等等琐碎小事,讲不到点子上来,这样的听课。一没有指导性;二没有总结性;三没有理论性。只能降低听课者者的威信,是很不可取的。
(2)百般挑剔 听课之后,千万不能百般挑剔,这也不对,那也不对,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发现点毛病,就大肆宣传,想起来就讲一遍,弄得教师抬不起头。老师讲课总会有优点也会有缺点,存在问题在所难免。为此听课要给以实事求是的评价。并应以肯定和鼓励为主。千万不能横挑鼻子竖挑眼,避免造成教师的反感情绪。
(3)不懂装懂
不管当教师的学识水平怎样高,都不可能对各个学科都精通。特别是不同学科之间听课。这就要在听课评课中甘当小学生,抱以虚心的态度,千万不要不懂装懂,指手画脚讲起没完,其实不得要领,甚至会闹出笑话,遭到教师蔑视,这种做法是不足取的。本专业的要全面听,非本专业的听理念和方法。
(4)固执己见
因为评课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如果要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就要发扬民主,倾听各方面的意见,能议课的尽量采取议课的办法。切忌运用家长制的办法来处理评课。容不得半点不同意见,因而评课就很难实事求是,造成不良的后果,这也是不足取的,是教师听课的大忌。
总之,我们在听评课中要注重过程教学。“重结果轻过程”“重讲轻练”这是当前课堂教学两个突出问题,也是危害较大的教学弊端。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这是学生既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发展能力的过程。由此看出,过程远比结果更重要。没有过程的结果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对知识的概念、原理、定理、规律的掌握不是通过自己思维过程获得的,那只能是死记硬背和生搬硬套的机械学习。同时注意还要关注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杜威说过:“教育即生活。”任何科学的理性又终究离不开感性的生活实践。教育就是沟通科学理性与生活实践的桥梁。如果课堂教学离开了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悟,那么,课堂就失去了生命的活力。所以,必须清醒而鲜明地认识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包括师生的个性生活)的紧密关系。回归生活,让课堂与生活连接起来,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课堂,才是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新课程强调突破学科本位,砍掉学科内容的繁、难、偏、旧、窄,把课堂变成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学生活中的科学(数理化),读生活中的语文,理解生活中的政治、经济与哲学,在生活中把握生物学知识,在生活中体验与感悟道德的力量,成为能动的道德主体。新课程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引领学生去探寻大自然的奥秘,获得合作的乐趣。生活融人甚至成为课堂教学,课堂本身就是生活,是师生的生命历程。经历、体验、探究、感悟、思考,构成了教学目标的最为重要的行为动词。同时,回归生活的课堂教学,并不是否定教材内容的教学,不是不要间接经验的教学,恰恰相反,教学回归生活,可以使既定的教材知识也“生动”起来,使间接经验能真正转化为孩子们的直接经验,与他们更亲近。这样,教材内容和其他的间接经验才具有教育价值,才能成为人的发展价值,为学生们所吸引,所接受,所融入。
2008年4月1日
第二篇:新课程下初中生物教师如何听评课
新课程下初中生物教师如何听评课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听课与评课是一个整体,两者不可分割,但实际工作中,很多教师往往“重听轻评”。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应该如何听评课呢?
一、怎样去听课?
1、教师听课应该按下面三个步骤来进行。
(1)课前要有一定的准备工作。听课前要了解听课的内容,对这节课的重点难点要做到心中有数,还要有一定的目的,如听某种课型,对某个知识点的讲解,或是带着某个重点研究的问题,如提问的技巧,教学结构的安排,学生的学习状况等。(2)听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
教师听课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在课堂上不仅要听,还要看,要仔细捕捉讲课者的语言和表情,记下他每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教师要一边听.一边观察思考。既要看教,还要看学,二者兼顾。看教者对教材的钻研,重点的处理,难点的突破,教法学法的设计,教学基本功的展示。看学生的学,要看学生的课堂表现,看学习参与的情绪,学习的习惯。总而言之要看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有机结合。有时教师听课也不一定非要面面俱到地注视课堂上的每个方面。根据授课者的特点和听课者的目的,可以适当有所侧重。(3)听课后要思考和整理。听完课后一定要进行思考和整理,理清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思路,把重要的细节补充完整,并且对这节课进行点评。
2、听课时应关注哪些内容?
对于教师的教,听课时重点应该关注的是:(1)课堂教学确定怎样的教学目标(学生要学习哪些知识?学到什么程度?情感如何?)目标在何时采用何种方式呈现;(2)新课如何导入,包括导入时引导学生参与哪些活动;(3)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结合了哪些生活实际?(4)采用哪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5)设计了哪些教学活动步骤?如:设计了怎样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如何探究;安排怎样的活动让学生动手动口操练,使所学知识得以迁移巩固;设计怎样的问题或情景引导学生对新课内容和 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等。
(6)使哪些知识系统化?巩固哪些知识?补充哪些知识?(7)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技能?达到什么地步?(8)渗透哪些教学思想?(9)课堂教学氛围如何。
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听课时应该关注:
(1)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2)学习活动中学生经常做出怎样的情绪反应;
(3)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作;(4)学生是否经常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等等。
二、怎样写听课记录
听课记录不可能面面俱到地详细记下每一内容,我们在记录时应:
1、关注教学环节设计
关注情境创设、新课的导入、新知的探究、新知的巩固、应用与拓展等教学环节设计。看是否能够做到随机应变,灵活调整,调控教学,达到激活教学的目的;各环节如何控制时间,完成每一环节的过程和过渡的情况;听课时还要注意思考,教师为什么这样安排教学教学环节,大的环节内又是如何安排小的环节,怎样使教学结构符合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的,各个步骤或环节之间怎样安排得是否有条不紊,一环紧扣一环的,什么时候教师引导,什么时候学生自主探究,什么时候学生合作交流,什么时候学生练习展示,什么时候反馈评议,什么时候质疑讨论,什么时候归纳小结,是否做到合理安排、科学调配,充分发挥每一分钟时间的效能。
2、要关注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听课时要关注教师是怎样充分、灵活、简便、有效地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再现纵横联系;是否采用举例说明,引导比较、直观演示等手段;如何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方式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理解掌握新知;解决问题要关注如何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如何组织学生自主探究,亲身体验,学会新知。这要求我们青年教师必须认真细心揣摩。
3、要关注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听课时要关注教师是怎样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怎样从教师的“教”为中心,向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转移,怎样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如何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怎样培养学生学会观察、质疑与比较,学会分析、判断与推理,学会概括、归纳与小结,学会操作与演示,学会讨论、辩论与争论等。
4、关注辅助手段的应用与板书设计
听课时,还要认真琢磨教师如何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教学实效。还要关注教师如何设计板书,是否做到详略得当,层次分明,脉络清晰,重点突出,提纲挈领。
5、要关注练习设计与知识拓展
既要关注练习设计是否做到有针对性、层次性、拓展性,达到巩固新知,培养能力的目的,又要关注练习形式是否多样,是否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关注教师的身体语言
老师在讲课中,往往倾注了自己的情感。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师往往会使用各种身体语言进行强化,如一个眼神,一个会意或鼓励的微笑,一个恰到好处的手势,乃至教师在讲台上的步伐等等。教师的举手投足都是教学进程的一部分。当然,并不需要记下所有的动作,而是记下教师使用得较好的身体语言或不当部分。
二、教师如何评课(不要面面俱到,要有侧重点)
1、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所以分析课首先要分析教学目标。(1)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要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依据《课标》,教学目标中的要求,全面是指要从知识、能力、思想感情、学习策略、文化策略等五个方面来确定教学目标;具体是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要有明确要求,体现学科特点(参见课标);适宜是指确定的教学目标,能以大纲为指导,体现年段、年级、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2)从目标达成来看,要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 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要看课堂上是否尽快地接触重担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是否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巩固和强化。
2、从处理教材上分析:
评析老师一节课上的好与坏不仅要看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还要看教者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评析教师一节课时,既要看教师知识教授的准确科学,更要注意分析教师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3、从教学程序上分析(教学程序评析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看教学思路设计:
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怎样安排讲练等。
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思路设计是多种多样的。为此,评课者评教学思路,一要看教学思路设计符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不符合学生实际;而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超凡脱俗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三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四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效果。(2)看课堂结构安排
教学思路与课堂结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学思路侧重教材处理,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纵向教学脉络,而课堂结构侧重教学技法,反映教学横向的层次和环节。它是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各部分的确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或步骤。
计算授课者的教学时间设计,能较好地了解授课者授课重点、结构。安排授课时间设计包括:
①计算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看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和衔接是否恰当.看有无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现象,看讲与练时间搭配是否合理等。②计算教师活动与学生或殴打能够时间分配,看是否与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致,有无教师占用时间过多,学生活动时间过少现象。③计算学生的个人活动时间与学生集体活动时间的分配。看学生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全般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无集体活动过多,学生个人自学、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时间太少现象。④计算优差生活动时间。看优中差生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无优等生占用时间过多,差等生占用时间太少的现象。⑤计算非教学时间,看教师在课堂上有无脱离教学内容,做别的事情。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的现象。
4、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目标、任务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总称。包括教师“教”的方式,还包括学生在教师知道下“学”的方式,是“教”的方式与“学”的方式的统一。评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1)看是不是量体裁衣,优选活用?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是一种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有一种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总是相对而言的,它总是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量体裁衣,灵活运用。
(2)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方法最忌单调死板。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所以评课既要看教师是否能够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同时还要看教师能否在教学方法多样性上下一番功夫,使课堂教学超凡脱俗,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3)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评析教师的教学方法既要评常规,还要看改革与创新。尤其是评析一些素质好的骨干教师的课。既要看常规,更要看改革和创新。要看课堂上的思维训练的设计,要看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看主题活动的发挥,要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要看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等。
(4)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现代化教学呼唤现代教育手段。教师还要适时、适当运用投影仪、录音机、计算机、电视、电影、电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5、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评析课还要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1)看板书:设计科学合理;言简意赅;条理性强;富有艺术性(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等)
(2)看教态: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交 融。
(3)看语言:教学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准确清楚,精当简练,生动形象有启发性。教学语言的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4)看操作:看教师运用教具,操作投影仪、录音机、微机等熟练程度。
6、从教学效果上分析:
“分析一节课,既要分析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方面,又要分析教学结果方面。”看课堂教学效果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课堂效果评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
二是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思想情操目标达成。
三是有效利用40分钟,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
课堂效果的评析,有时也可以借助于测试手段。即当上完课,评课者出题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当场做测试,而后通过统计分析来对课堂效果做出评价
第三篇:如何进行听评课
如何进行听评课
曲阜市实验中学 孔庆良
课堂是学校教学、校本研究的主阵地,是教师成长的舞台,是教学研究和改革的立足点。而听课、评课活动的开展,是落实校本研究、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头活水。结合我校的一些做法与各位同仁相互交流。
听课
一、听课的意义和目的
教育专家的成长:余文森教授说过:“就我个人来讲,在中小学听的课比在大学所上的课还多,大量的文章都是听课听出来的,所以我从心底尊重教师、感谢教师,没有他们在实践探索上的创造性,就没有我在理论研究上的创造性。与教师合作使我受益匪浅。”
教育理论家的认识: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个校长如果不走进课堂,那么校长的其他工作都将失掉意义,都会一钱不值。
我认为,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教师的成熟是随“听课”的增加而递进的,名师的成长是随“课相”的丰富而促成的,管理者管理能力的提升更离不开听评课的历练,评课的水平是作为业务领导的最主要支撑,更是老师佩服与否的关键。
因此,作为即是一线教师,又有管理任务的我们,在去听课时候又该抱着怎样的目的和心态呢?我认为去听课,一方面是从课堂上生成的东西去寻找自己的灵感,这是学习,“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知音”,在吸纳中成就自己,成为下一个余文森或魏书生。另一方面还要抱着帮助老师们获得专业成长的心态,而不是以衡量课的好坏为目的。第三就是管理层面上的:改进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品味。听起来调有点高,但,这是管理者的必须。当然,不同的听课类型也决
定了我们的听课目的。下面主要结合我们的做法,谈谈我们的活动开展。
二、听课的类型及听课方式
1、常规了解性听课。目的:常规教学检查,了解常规状态下的绿色课堂,了解教师的教学状态和教学能力。比如随堂听课、推门课。我们学校每学期的上半学期,都会开展值班领导的随机抽听课活动。教务处随机抽取,每天两节,当天早读时公布,发现问题并及时反馈,这是最重要的。(附值班领导听课方案)
2、实验研究性听课。目的:课堂教学教改研讨等。比如模式研究、课型研究等。此类听课,要根据实验研究的目的,事先最好设计好听课维度、听课观察点等比较具体的听评课研究工具,以便,在一定的目的下进行改进研究。每学期我们都会组织多次这种听课活动。(附树标立标学标达标活动、课型研究听课活动等。)
3、观摩示范性听课。目的:向优秀教师学习,推广教学经验,或学习某一课堂教学研究成果。如骨干教师示范课、课题展示课、汇报课等。(附课题模式研究汇报课,示范课活动)
4、比赛评价性质的听课。目的:课堂教学的评比活动,以评比为导向,以评促教,以评促发展。比如课堂教学大赛、优质课评比等、课堂教学考核普听课等。此类听评课一定要事先制定科学详细、具有可操作性的课堂评价标准,听课后并做出判断性的评价。我们每学期的下半学期都会组织课堂教学评价考核的普听课。由于教师人数较多每个人都听工作量太大,于是我们就采取了随机抽样听评课,也就是按一定的比例,以学科为单位随机抽取几位教师为代表组织听课,这样即减少了听课工作量,又促进了集体备课,加强了团队建设。(附抽听评课方案,十佳教师评选)
5、帮扶发展性听课。目的:为了总结、提炼、推广某位优秀教师的典型经验、课堂教学研究成果,或是为了青年教师的提升,由学校组织安排听后指导修正,修正指导后再听,循环进行,直到目的达成的跟进听课。比如课题模式推进课、师徒
结对、或叫青蓝工程听课。这类听课一定要有较长时期的规划。再如我校自主合作 分层达标课题模式研究的初期,为了推广优秀教师的优秀课堂模式,组织老师们利用一周的时间对某一位教师进行跟踪听课。(附青蓝工程方案)
三、听课前的准备
有备而来,才能满载而归。首先是听课者个人素质的要求:那就是要诚心、虚心、专心、细心、公心。听课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它要求听课者不仅要听得懂,听得进,还要做记录,并深入思考进行分析评定,因此,应尽可能排除一切干扰,集中精力。千万不要接打手机、交头接耳、进进出出,甚至,不顾周边的现场点评、窃窃私语。
第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出于学习和听课后指导的需要,听课者应在课前深入解析教材,先行备课。特别是作为业务管理者的我们,更应该对教材熟悉,在平时做好功课。比如学习课标,研读教材,学习新理念新教法,了解学科教改的动向等,这样才能站在应有的高度上听课。也才能使自己在听课过程中有的放矢,课后的评课才能游刃有余。那么,如何听课呢?
四、听课的要领-----听、看、思、记
听。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主要是通过师生的语言来交流来实现的。因此,听课者首先要学会听,即要听教师的,又要听学生的。听教师的语言是否清晰条理、言简意赅、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听教师的问题设计是否合理;听教师的启发引导是否及时到位;听教师重点的讲解是否突出、明白;听教师听老师对生成资源的应变是否具有的艺术性;这往往一般与优秀的最有力的的区别(22日同课异构,江苏温泉中学,程老师在执教单项式乘法时一生将同底数幂相乘说成了同类项,没有直接否决,而是有机引导,);听教师的评价是否及时、恰当、实在而不空洞。听学生的交流是否广泛、充分;听学生的展示是否规范条理、有层次;听学生的发言是
否敢于质疑问难。要在学生的交流、回答、展示中,听出教师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智慧的生成、行为习惯的养成。
看。听课时要做到“五看”,一看上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折射出的教育教学理念。看教师关注的是自己的“教”,还是学生的“学”,关注的是少数学生还是全体学生,关注的是知识点的学习,还是学生的全面发展,看教师是重于个人的预设,还是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经历、探究、感悟和生成,这是生本教育的根本体现。如22日的同课异构中还是程老师的一道判断题5A2+2A2=10A2,学生是这样回答的:要是改为乘法就对了。但是老师并没有顺着学生的思路给予肯定,而是再次让学生归到原题去分析查找问题。再如概念、法则、定理的教学中,剖析概念一定要找关键词语,但,是老师直接的告知,还是学生去自我发现,这都折射着老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二看学生的学状态。整个课堂是否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注意力集中了吗?兴趣是否盎然、精神是否振奋,思维是否活跃;教学活动学生积极参与了吗?在活动中,是否善于合作、乐于交流,知识是被动地接受还是主动获取?学生能否主动提出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还要看学生行为素养的养成、思维品质的表现。学生是一面镜子,学生的课堂表现能折射出教师的教学理念,反映出教师的教学素养。三看课堂教学的效果。课堂教学的效果是检验教师课堂有效教学和教学目标是否落实的试金石。这里不仅要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的熟练程度,也不仅要看学生技能的培养和达成,更要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否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使学生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技能,更有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情感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维品质的锻炼。四看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挖掘和处理,看教师的课程意识和整合能力,看教学重难点的突出和突破,看教学程序是否优化、教学方法是否科学、以及教学手段的应用是否合理等。五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即语言、教态、板书,课堂组织能力、应变能力、精神状态,以及多媒
体的使用技能等。
思。对课堂教学水平的分析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的观察上,更要通过思考透过现象分析本质,做出正确的判断。例如怎样才算启发式思维,不能简单地看课堂上的问问答答,也不能仅看问题提出后,举手人数的多少,主要看学生投入的程度、专心的程度和动脑筋思考的程度。如果问题刚提出,全班就都举手,这能算启发到位成功吗?很可能是问题太简单。相反,一个问题提下去,开始无人举手,但看得出,学生在思考,几秒钟后,有的孩子脸上露出了领悟的表情,举起了自信的小手,渐渐地手举得多了起来。这才是更佳的教学效果。再如,有的课上,老师的提问,学生一答一个对,而且语言流畅!对此,听课者肯定会产生怀疑,是课前安排好的?还是只叫的优秀学生?还是内容要求偏低。好的课堂能看的出学生由不会到会,有不懂到懂的渐进过程,答案不完整,语言结结巴巴这是正常现象。老师的功夫也就是在学生自学时能设计明确的、极具驱动引领性的思考问题,能及时指导科学的学习方法;在交流展示时能给各类同学以平等的机会;出现疑问困难时能及时引导启发;发现亮点时能及时给予表彰鼓励。当然在听课时,不时的进行换位思考、对比反思会有更大的收获。
记。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也就是说一记教学环节或课堂流程。二记师生亮点。如教师富有激励启发的语言、学生活动的有效组织、随机生成问题的利用和处理,学生的奇思妙想、质疑问题和对权威的挑战等。三记听课者即时思考和发现的想法和问题等。最好再使用观课量表进行个观察点的详细记录。(附实验中学课堂观察量表)
评课
有人把上课比作“画龙”,把评课比作“点睛”,“龙”因“睛”而腾飞。很形象,我认为也很有道理,更道出了评课的重要性。“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一节课
往往因专业的评课而精彩,上课者因专业的评课而茅塞顿开色,听课者因专业的评课而豁然开朗。现实中,可能因为学校领导对青年教师一两句不经意的肯定和赞赏,改变老师一生的发展。
一、什么是评课
评课就是对照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及由这些活动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判断。评课是教学、教研工作过程中一项经常开展的活动,有同事之间互相学习、共同研讨评课;有学校领导诊断、检查的评课;有上级专家鉴定或评判的评课等等。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我认为评课的时候一定要冲破传统和世俗的观念,千万不要搞形式主义,要注重实效,实事求是,即要把要点说够,给人以鼓励,又要把问题说透,给人以启迪。同时还要避免话语霸权,提倡学术对话,尤其是注意对不同思想观点的宽容、鼓励与支持。形成一种文明的听评课文化。
二、评课的方法
不同的听课目的导致不同的听课类型,所以评课的角度也就会有差别。我仅就课堂教学专业层面上谈谈我对评课的一点认识。
(一)倾听执教者的反思
教育家奥苏泊尔提出有效教学必须建立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之上。同样,有效的评课也必须建立在了解执教者的基础之上,仅仅靠个人的课堂观察是不够的。因此,组织评课之前,一定要倾听执教者的心声。听听执教者设计的思路、课堂感观、目标达成、问题困惑等教学心里历程。再把执教者的心里历程和自己的课堂观察、记录以及思考进行对比,可能会产生新的认识-----或修正补充、或完善提升,使自己的思考更客观、全面、深刻。我在组织评课活动时,第一个步骤就是请执教者说课或简要的谈教学设计和反思。特别要求要让执教者说出最满意和最不满意的地方及原因,目标的达成情况及原因,课前你最担心的是什么?预设的解决办法是什么?这节课,你有什么困惑?如果再让你上这节课,你会有什改进?等。知彼知己,才能百战不殆!
(二)从教学理念上分析
理念是方向,更是一个人行为的高度和品位。作为评课者必须清楚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主流教育价值观的变化:
1、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
2、以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
3、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取代接受性的填鸭式教学方式。2012年一期《人民教育》整本登载了博士生导师郭思乐教授数十年如一日的研究实验成果---“生本教育”,从理念到实践,从课堂操作到行动反思对基础教育的主流价值观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和阐释。那就是因学定教、自主学习,就是教为学服务!我们也必须坚信:教育的基本动力是依靠学习者(学生)的天性和潜能,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自身的成长,教学的本质就是帮助人学会学习,德育的真正基础是学生的美好学习生活(也就是德育教育必须根植于、融入于学生的各种鲜活的学习生活或经历。当然,课堂理念的变革,其实是一种文化的变革,必须有“静待花开”的思想意识,必须有实践改进的过程经历。因此,我们必须允许课堂存在不足。其实课堂就是一种遗憾的艺术,有遗憾才能有空间,关键是我们要找到这个空间,用我们的智慧和行动去弥补、去完善。
(三)从教学目的上分析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定和达成,是衡量一堂课好坏的主要尺度。所以分析课首先要分析教学目标。首先,从教学目标制定来看,要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全面指能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个方面来确定;其次,从目标达成来看,要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
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要看课堂上是否尽快地接触重点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是否的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能得到巩固和强化。案例:一位老师在教学《评议与平行》时,用课件演示出汽车急刹车时两轮胎所留下的两条痕迹,并以此为情景,要求学生观察他们的位臵关系,目的是引出“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是平行线”的概念。大家感觉如何?从表面上看,创设如此情景无可厚非,也合乎从具体到抽象、从直观到概括的教学原则。但是,课程标准并没有对四年级学生提出能抽象出平行线感念的要求,而是仅仅要求通过平行线状物体的操作,使学生感知、认识平行线,突出的是学生参与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性理解,实现知识小步子螺旋上升的新课程理念。而上课教师却越俎代庖,进行了不应有的深化,不但从客观上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还降低了教学效率。
(四)从教材处理上做出分析
评析一节课上的好与坏不仅要看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还要看教者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案例:“细胞呼吸”中的概念教学片段
教师:下面请大家通过列表的形式,从反应物、反应条件、反应程度、产物和释放能量的多少等方面对两种呼吸方式进行比较。
学生活动,教师巡回指导,最后总结如下表。
教师:大家能不能根据这个表分别概括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概念?哪个同学愿意来试试? 学生1:有氧呼吸是指有机物在有酶和氧气的条件下,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及大量能量的过程。教师:他概括得怎么样?有没有补充? 学生2:加上“彻底氧化分解”更好。
教师:补充得很好!(出示有氧呼吸的概念)谁来把“无氧呼吸”的概念概括出来?
学生3:无氧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缺氧条件下,经过不彻底的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或者乳酸,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鼓掌)
教师:非常好!下面我们再来作一个归纳: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是细胞呼吸,那么,细胞呼吸的概念应该怎么定义呢?
学生4:把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定义的共同点提取出来,组成细胞呼吸的概念。教师:哪个同学愿意试试?
学生5:细胞呼吸是指细胞在一定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产生一些产物和释放一些能量的过程。(笑)教师(笑):谁来进行补充?
学生6: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细胞呼吸。(鼓掌)
教师:这位同学归纳得比较准确。通过列表比较和自主总结出相关的概念,相信大家对细胞呼吸的本质和过程都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理解。
[评析]
教学要重视学生对概念的主动获得。
掌握概念是学生理解事物本质的基本条件。与成人的思维不同,学生认识事物的顺序是从具体到一般,是一个归纳的过程,所以学生对概念的认识也要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规律。按照教材的编排,本节内容是先讲述概念,再来学习相关的过程,但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教材内容作了大胆调整:先和学生分析过程,通过列表比较两种呼吸方式的异同,在比较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归纳出相关的概念。从教学的效果来看,学生除了能够自主、准确地概括出概念,更重要的是,对概念的获得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通过自己的分析、总结,主动地归纳得出。学生通过这种学习方式获得对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是深刻的、持久的。
(五)从教学思路上分析
工作要有思路,写文章要有思路,上课同样要有思路,这就是教学思路。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度,怎样安排祥略,怎样安排讲练等。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思路设计是多种多样的。为此,评课者评教学思路,一是要看教学思路设计符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不符合学生实际;二是要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超凡脱俗给学生以新鲜感;三是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四是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的效果。我们平时听课看到有些老师上不好,效率低,很大一个程度就是教学思路不清,或教学思路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和学生实际造成的。所以评课,必须注重对教学思路的评价。
(六)从课堂课堂结构安排上
教学思路与课堂结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学思路侧重教材处理,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纵向教学脉络,而课堂结构侧重教法设计,反映教学横向的层次和环节。它是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各部分的确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通常一节好课的结构是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度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看看有无前松后紧(前面时间安排多,内容松散,后面时间少,内容密度大)或前紧后松现象(前面时间短,教学密度大,后面时间多,内容松散),看讲与练时间搭配是否合理等。看有无教师占用时间过多,学生活动时间过少的现象。看学生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全班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无集体活动过多,学生个人自学、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时间太少的现象。看教师在课堂上有无脱离教学内容,做别的事情,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的现象。
(七)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评析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是评课的又一内容。教学方法包括的教师“教”,还包括学生的“学”。我们知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是一种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有一种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总是相对而言的,他总是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量体裁衣,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最忌单调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也会令人生厌。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所以评课教师既看教师是否能够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同时还要看教师能否在教学方法多样性上下一番工夫,使课堂教学超凡脱俗,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尤其是评析一些骨干教师的课。更要看方法、手段以及模式上的改革与创新,要追求个人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
(八)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评析课还要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通常,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看板书:好的板书,首先,设计科学合理,依纲扣本。其次,言简意骇,有艺术性,再次,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
2、看教态:富有情感的体态语是学生思维的催化剂。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活泼、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感情交融。
3、看语言:教学也是一种语言艺术。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教师课堂语言的偏差,极大地影响学生脑力劳动的效益。教师的语言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教师的课堂语言,首先,要准确清楚,说普通话,精当简练,生动形象有启发性。其次,教学语言的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再次,幽默风趣的课堂用语是师生交流的润滑剂。
4、看操作:看教师运用教具,操作投影仪、录音机、微机等的熟练程度
5、看能力:是指教师的调控能力。对课堂突发性事件和偶然事情的能否恰到好处的处理。
6、看知识:能否全面掌握所教学科知识。知识性的错误是课堂中的大忌!
(九)从教学效果上分析
巴班斯基说过:“分析一节课,既要分析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又要分析教学结果。”经济工作要讲效益,课堂教学也要讲效果。看课堂教学效果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课堂效果评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效率高,学生思想活跃,气氛热烈。二是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思想情操目标达成。三是有效利用45钟,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
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
(十)从教学个性上分析
1.看教师语言、教材处理、板书、情态、绝活等是否有个性特点和亮点 2.看是否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教学风格
三、结合我校的“自主合作 分层达标”五环节教学法,谈一谈,平时我评课中的几点想法。
1、关于模式的争议。我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有人认为模式会给人以太多的束缚。我们认为,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打败国民党反动派,就是利用了孙子兵法上的模式,再好的武功都离不开基本套路的训练。因此课堂可以有模式。模式对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也绝对不能唯模式,在模式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要在充分理解模式精神的前提下,融入自己对课堂的理解,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三级建模。学校模式架构----学科模式流程----个人个性化课堂)。我们的“自主学习分层达标”诗意课堂的模式构建,大致分为六个基本环节:①创设情境,②自主学习,③交流展示,④点拨提升(梳理归纳),⑤达标反思。并不见得每堂课都要环节俱全,一定要根据实际的教学任务和安排,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机的取舍,否则一味的 “东施效颦”,也落个贻笑大方。(附学校模式建设)。
2、关于情景创设
德国的一位学者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到你面前,无论如何你都会难于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就会在享用佳肴中将他全部吸收。情景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溶于汤中,才容易被吸收;知识需要溶于情景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我们知道情景创设的目的是要么从已有知识出发,形成思维的迁移、发展或停靠点;要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兴趣与
求知欲,形成探究问题的内驱力,将学生引入自然的学习活动。形式灵活,方法多样。我认为情景的创始最好以身边的、学生较为熟悉的场景,或亲身经历的事件,或社会热点来说事效果会更好。情景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最好能让学生能似解非解,达到不悱不发的目的。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但绝对不能就情景而情景。案例:“平方差公式”一课的导入
班上要举行联欢会,生活委员小明去市场买一种水果,价格为每公斤9.8元,现称出水果10.2公斤,小明随即报出了要付现金99.96元,你知道小明为什么算得这么快吗?说说你的理由。
教学效果:导入材料呈现后,教师让学生对上述问题发表看法,学生积极发言,有人说小明是神童,有人说小明用了计算器,等等。为了弄清小明为什么会这么快算出结果,教师让学生翻书阅读,并示意学生安静,但部分学生难以从刚才的讨论中静下来。
评析:许多教师都认为,此导入设计从生活中的事例出发让学生感悟数学,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了数学来自生活,同时该情境导入设臵悬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认为这种情境导入是有意义的。但事实上,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问题出在哪呢?我们不妨从学生的认知角度看,学生的学习是建立在原有的知识结构基础上的,通过吸纳新的信息,逐步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在学习“平方差公式”之前学生刚学过多项式乘以多项式,而“平方差公式”只是两个特殊的多项式相乘,它与普通多项式相乘到底有什么共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学生应在这样的判断、辨析过程中认识“平方差公式”。上述导入设计使得学生并不清楚自己要学什么?学习内容需要用到什么样的知识和经验,所以学生往往会无从下手,这是难免会产生一些随意的想法。从教学的意义看,导入设计的目的是要通过情景材料来让学生探究数学规律,认识数学本质。绝不仅仅是以吸引学生兴趣为目的的。其实,上述导入设计的教师没有很好的发挥该导入的作用,不妨将小明的思考过程暴露出来,原来小明是这样计算的:9.8×10.2=(10-0.2)(10+0.2)=100-0.04=99.96。请问,(1)他这样处理正确吗?请验证。(2)这种运算是不是巧合呢?你能举例说明吗?(3)你能写出一般结论吗?并与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比较。这样的导入设计就能充分发挥导入材料的作用了。
3、关于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自主学,自主思,自主问,自主展示辩论,自主实践习得。自主学习是实现新教学价值观:有“教”为重点转化为“学”为重点的基础。余文森先生也主张:教学的落脚点,一定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我们也必须坚定学习永远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这一理念,是谁也取代不了的。我认为各个学科的自主学习,都必须建立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核心最根本的抓手),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出示明确的自学问题,并指导科学的自学方法,能
给学生留出自主、独立的自学空间。但是我们评课时必须审视如下几个问题:(1)设计的问题是否有层次和递进性?表述是否有歧义?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是否有引导作用?(2)自学的内容是否具体?(3)自学的时间是否充足和明确?(4)自学结果的呈现方式是否明确?(5)自学的方法指导、习惯的养成是否到位?我不赞赏一学到底的大环节自学法(即出示两三个自学问题后,让学生自学整堂的内容。语文课的整体感知除外),我比教欣赏一笼一鸟的小步骤自学法(如历史学科的文化大革命、因式分解)。另外,能否尝试让学生先阅读,再自己根据文本内容设计并提出问题?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变有具体问题导向的研究,为仅有目的支撑的自主探究,我想意义会更大(如历史学科的文化大革命)。
4、关于学生交流
学习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就成了高效知识获得的必然,更重要的是交流背后合作的意义,更是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必须。我们现在的课堂交流大都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小组内部的交流。每位同学在小组内将自己自学过程中的想法与困惑、发现与疑问与其他成员交流商讨,解决个人问题的同时形成小组的共识,做好班级交流的展示安排。二是班级交流。即组间交流(展示)。一般方法为:针对一个问题由一个小组主讲,该小组成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对问题的想法、疑问、解答过程、注意事项、方法规律探究等,甚至展示研究问题时所走的弯路。其他小组在再进行补充完善、提炼总结,或质疑问难。此环节,我们务必审视评判(1)交流是否建立在独立自学的基础之上。(2)交流问题的必要性?(3)交流方式的使用?一般性的、表象的问题可在小组内交流。关键的、重点的、有普遍疑问的、上升到理性归纳总结的思想方法的问题,要进行班内交流展示。(4)任务分配是否全覆盖?没有任务的作何要求?(5)是个人展示,还是小组交流后组内意见的展示?个人展示一般应是独立自
学的内容,就应直接点名,小组交流结果展示必须以小组的名号提出展示人。(6)小组展示,是否关注了分层?根据我们的分组方式,什么问题该让什么层次学生展示我们务必做到心中有数。(7)交流时教师是否也融入了某个小组、是否在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否关注了班内极个别需要关注的“学困生”或“好动生”?是否关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状态?(8)展示时,教师是否注意培养了学生包括教师在内相互倾听的良好品质?是否又在焦急学生没有按老师的思路走,而埋怨学生的不配合?老师是否又有抢夺话语权的企图?是否又利用师者的特权,强行把学生拽入自己的思维“租界”?(9)教师的评价是否及时?是对个体的评价还是小组的团队评价?
5、关于点拨提升
课堂生命力的体现,不仅仅是对基础知识的平淡梳理,更应是通过课堂重点精华的捕捉和因此而产生的师生思维、方法、情感等深层次的交流,和个性品质的养成。点拨提升环节,与展示环节,相辅相成,不分泾渭,其实解决的就是老师们所担心的“学生的自主习得、交流或取的知识浅层次、不深入”之问题。如果说自学问题、拓展训练设计的水平,反映教师备课的能力,那么,点拨提升的随机和生成,考验的绝对是教师专业素养、综合能力以及情感观念的博大、精深与厚重。既然,点拨——是知识的顿悟、思维的引燃、情感的升华,那么,作为评课者,又该审视什么呢?(1)是否在认真的倾听学生的表述?(2)是否是在利用“追问”的方式循循善诱地把问题简单化、具体化,并再次抛给学生?(3)是教师自己的全面讲解,还是仅仅抓住问题关键词的提醒,来让学生“顿悟”?(4)对于随机生成的一些新问题,是否发现了其生长点,而再次转化为激发学生、拓展知识、体现自主的良好契机?(5)通过点拨,是否起到了对关键、重点问题的明确、强化和本质的刻画?是否起到了对方法思想的启迪?是否起到了对知识的生成的拓展。(6)通过点拨,是否进行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渗透?
6、关于及时归纳
平时同学们经常讲:老师一讲我就会,不讲就是没有思路。究其原因是学生的知识没有形成便于提取的思维体系,没有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没有领悟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这也正是归纳总价环节的作用,往往有画龙点睛之功效。由于个别老师对本环节的意义了解不透,对本环节的处理过于草率、甚至没有。我认为,这是一节课必需的节点。并且一定要在学生自主的前提下,教师留出足够的时间空间,让学生独自思考,把支离破碎的知识点,归入已有的知识体系,结成网,连成线。同时深入思考发现、掌握知识的过程、思想和方法,基于思维的逐渐深入,还可能会产生疑惑,形成新问题的起点,催生知识探究的原动力。形式要灵活、思维要开放,绝不能用教师单一的、成竹在胸的意图,来抹杀学生自主思考的火花。(如语文课的“图形”板书,其背后还是教师的主观代替了学生的思考。)
7、关于当堂达标反思
本环节是教学效果落实和反馈的必要环节,是下步教学安排信息依据的起点,也是学生感受不断进步和成功的欣喜时刻。同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和缺陷,进行自我的反思、调节和改进。因此,必须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承认学生差异的基础上,设计分层达标练习题,最好是限时、当堂完成。现实中我们的多数课堂往往把它看作可有可无的“配秤”零搭,要么草草收兵,要么放在课下,很少有课上反馈的情况。当然放在课下也可以,但是,学生达标的情况,你反馈了没有?我们大讲特讲生本生本,下课铃一响,很多老师根本不顾知识的完整、学生思维的完整,急忙下课,美其名曰:不能拖堂。其背后折射出的还是仅仅是我的课堂我做主,而不是一切为了学生,不一学生为本。其实有些无知的评课者也不分青红皂白好拿拖堂说事。
8、关于小组学习
由于学生个体思维、知识、能力的限制,教师的教要转化为学生的学的理念,必须学会组织学生的小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变一点的引领为全面的互助。听课时,可以说没有一节课不涉及小组合作学习的,但是我们评价是应该关注什么?是表面上的热热闹闹,还是思维深处的相互碰撞。因此评课时要特别关注(1)小组合作应该是否建立在独立自学的基础上。(2)组内是否有明确的分工。(3)交流或展示时能否相互的倾听,这是小组学习的基本保障,是学生做人素养的基本训练。(4)小组内合作的定位是兵教兵,还是自学疑问的提炼?还是仅仅核对答案。(5)小组交流的问题是否有一定的思维空间,和讨论价值?(6)小组展示,是否能体现合作的团队意志?(7)展示的方式是否附加了老师过多的限制?评价时,是否注重了团队意识?(8)还要评价,组内各成员的角色意识的体现情况。爱心、鼓励、包容是对学生激励评价的根本。另外,每个孩子都有他的长处,要善于发现和放大孩子身上的优点,让每个孩子走进阳光。
9、关于提问问题的设计
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径通幽”的方式提出,寻求学生兴趣与课堂深度的契合点,找住学生最感兴趣而又同文章重、难点有着紧密的联系的问题。肯定会产生“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良好效果。
案例:语文课堂上的提问艺术。比如一位睿智的语文教师在学习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先给学生讲了海子的人生经历,讲了海子在1986年3月26日,在山海关的铁轨上卧轨自杀的事情,讲他死身边只有《新约全书》《瓦尔登湖》等几部书,并为他们复印了海子的一些诗作,然后,问了一个问题:这样一个伟大的天才,为何会有这样的选择?
带着这个问题,学生认真地进行了思考讨论,概括出了海子的一生的三个梦想:流浪生活中的远方之梦,诗歌王国中的王者之梦,现实生活中的田园之梦,并且对海子卧轨自杀做出了多种诠释,有的认为两条铁轨永不相交,意味着海子心中的理想与现实永远分离,而他正是想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将它们边在一起。而另一些学生认为,火车在海子看来是一种现代文明的象征,这正是海子一生所反抗而又失败的东西,他是死是同现代文明的最后一次交锋。更有同学认为,铁轨延伸向远方,火车驶向远方,火车对他来
说就是开往春天的地铁,他也要让自己沉睡在这条通向远方的路上,让它带着自己的血,自己的梦想,一路高扬着朝圣的长旗,奔向远方。
但在实际的教学中,重数量、轻质量,最求表面热闹的华而不实的、肤浅的课堂提问屡见不鲜。没有思维价值或不能引发思考的假问题也时有出现。案例:小学学习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时有一教学片断:师:我们可以把梯形转化成什么图形来探究它的面积呢?生:已学过的。师:请拿出两个一样的梯形拼一拼,你发现了什么?显然,结论很快就被“探索”了出来。但是,这是真正的探究么?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好像是理所当然,因为教材就是这样安排的。但是,怎么一上来就知道用两个一样的梯形?这是如何想到的?学生显然不知道。这也就在最关键的地方出现了认知的空白,这样的探究也就仅仅是形式,无法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
10、关于教学资源
我们的教学资源有:文本(教材、教参、教辅材料);学生,学生课堂随机的思维生成;社会环境、生活体验;探究实验;人文历史等。应该说比较的宽广。但是,部分教师的课堂上往往,把眼光仅仅限制在文本的教材上,不想越雷池半步。就连导学性极强的同步训练,大都束臵高阁,仅仅作课后的机械练习。有的用多媒体课件完全代替了教材等文本资源,试想,短暂的视觉刺激到底能让学生留下什么?至于课外的、生动的、更能激起学习欲望的其他资源,的确有部分教师有所涉猎,并且运用自然贴切,但个别教师只是在为用而用,不研究学生本身的认知结构。应该说这是学生的悲哀,更是教师的失职。至于,学生课堂中随机生成的资源之利用,由于时间及教学任务大教师大脑中的绝对地位,很多可以利用的生成资源,都被忽略或放弃。也使得课堂永远驯服在老师思维的框架内,学生自觉地思维生命被残酷的抹杀。案例:于漪老师在一次公开课上,讲《宇宙里有什么》,一个学生问“老师,这些恒星系大都有一千万万个以上的恒星,这里的“万万”是什么意思?”话音刚落,全班都笑了。“万万”就是亿呗,这是小学数学知识呀!提问的同学非常后悔提了一个被别人讥笑的问题,深深地埋下了头。于老师见状,马上微笑着说“同学们不要笑,千万不要小看这个问题,它里面可有大学问呢?”,课堂一下子就沉静了下来。一会,一个学生说“我觉得万万读起来响亮了许多,顺口了许多”,于老师说:“讲的很好,其他同学还有高见吗?”,另一位说:“还有强调的作用,好像比亿还要多”。最后,于老师总结说“通过对万万的讨论,我们了解的汉字重叠的修饰作用,它不但读起来响亮,而且还争强了表现力。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今天这个知识是怎样获得的呢?”同学们不约而同的把赞许的目光投向了刚才提问题的学生。这个学生如释重负,先前的惭愧、自责一扫而光,仿佛一下子聪明了许多。于老师的课启示我们:什么叫唤醒、激励,什么叫尊重与平等,什么叫师生互动,什么叫教学机智!试想如果教师引导不好,就有可能伤害提出问题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于老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面对学生提出的不叫幼稚的问题,不讽刺、不嘲笑,而是因势利导,化腐朽为神奇变幼稚为有益的教育资源生成点,引导学
生深入思考,学到了知识,又受到了激励。其实。这也是最好的生本意识的体现。
11、关于教材整合
现实中往往会听到如此抱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学习进度太慢、计划完不成,容量不够大。我认为这其实是放不开的理由。我们细细地分析一下:我们的自主学习通过学生的自我活动掌握了方法、培养了习惯、形成了能力、发展了自然的人,大一点说形成了学习的自觉,潜力得到了挖掘,得到的是点石成金的手,而非手下的金子。相比功利性的、以短期绩效为目的的直接对知识点、考点的教授和灌输,也仅仅就教师能按时完成任务、学生分数方面可能显得不那么立竿见影,但长此以往立足教育本源的自主学习肯定会厚积薄发、显示出其应有的生命力量。另外这种抱怨的背后,其实质还是对学生自主的不信任。因为完不成任务的潜台词是按部就班地按教材的编排,去被动地执行。我们都知道,临沂罗庄的数学教师李建宇,一年半的时间完成整个初中的教学任务,他靠的就是整体教学法。应该说大凡教育界的教学名人,他们的课堂。都有自己整合后的教材体系。我们现行教材的章节编排是以学科知识的逻辑,螺旋上升式展开,与学生的认知过程有一定的冲突、与生活体验脱节,有很多时候感受不到知识的连贯。而我们提倡的自主学习有一定的思维惯性,因此很有必要进行课程整合和教材的重组。例如七年级数学有理数教学中的找规律-----七年级数学学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后,很自然的就可以进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学习,因为两者只需注意符号的变化即可。省时省力。再如,语文教学完全可以采用单元教学法。临沂刘建宁老师已是我们的成功案例。教材整合使我们下步课题研究的重点。
总之,听课评课是一项重要的常规教学活动。他并没有固定的模式,以上只是我通过学习,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所谈的点滴体会,肯定有不当之处,恳请在座的各位多提宝贵意见。
第四篇:新课程如何听评课 心得体会
《新课程如何听评课》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新任老师,如何讲课在日常工作中得到了很好地锻炼,但是如何听评课对我而言一直比较迷惑,但是在开学之初听了李老师讲解的如何听评课对我而言收获颇丰。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听课目标,“一改二促三提”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其次,在听课时要牢记听课准备和听课要领,全身心投入其中,“听、看、思、记”则是其中的四字箴言,做好:目标与思路的确定、教材的处理、重难点的确定与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基本功、体现出的教学思想;最后,在评课时必须记住什么事评课以及评课的意义,在此基础上,熟练运用一节课评议的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教学目标、教材处理、教学思路、课堂结构、教学策略方法和手段、教师基本功、教学效果、教学个性。
听课评课一向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属于职业技巧的范畴。既然是一门技能,总是要有一些独特方式方法。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即纠正单纯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得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这次课程改革采取九年一贯制整体设计课程的方式,构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并设的课程结构。加强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淡化学科界限,加强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增进各学科之间的知识方法上的联系。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分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课程内容的转变力争反映现代科技发展的新成果,使课程具有时代精神。
课程实施的转变关键在于教师传统角色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教师成为自我反思者和研究者,成为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确保儿童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在课程中获得有效的保障;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课堂教学评价评的虽说是课,但教师作为讲课人实际上也处在被评的地位。在课堂教学评价的过程中,评课人与讲课人形成了评与被评的一对矛盾,运用好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来处理评与被评的关系,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有助于调动教师的教研工作热情,展示教师的教研工作才能。
1、唤醒“胜任内驱力”。一般来说,人们对胜任的工作会越做越感兴趣,越干越好,尤其是在工作中时常得到同行的赞誉、认可和鼓励,就会引发强烈的胜任内驱力,从而不断进取。评课时要以“优点谈足,缺点抓准”为原则。优点谈足,就是要能合情合理地满足人的受赞誉需要,从而使其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增强做好工作的自信心,同时也使其乐于接受评课人善意的指点;再加上缺点抓得准,自然让人心悦诚服,评与被评双方就会实现较为理想的沟通。当然,有时会遇到优点极少而缺点甚多的课,评价时可以将优点拆大为小分开评,连同表扬其认真的态度和做出的努力,总之,是先让其得到适当程度的认可。缺点多,可归类抓主要的说,或点出缺点的根源,或进行鼓励式的探讨,使讲课人感觉到评在点子上,谈在情理中。
2、激发“创新内驱力”。当人们在某种活动中获得成功,并引起他人特别关注的时候,往往会产生心理上的满足感,甚至是自豪感,这种良好的感觉可以激发起强烈的创新内驱力,使其树立更高层次的理想目标,追求更好的表现。在课堂教学评价活动中,许多有经验的评课人都注意“评出特色”、“点出创新”,较好的教师、较好的课一般都有与众不同的优点、特色。评出优点,可以对教师产生特殊的激励作用;点出特色,可以培养他的成就动机,还可唤起其他听课人对特色的注意,使他们产生学习效仿的心理。
第五篇:听课后如何进行评课
【转载】听课后如何进行评课
2013-05-21 14:30:28| 分类: 听课评课|举报|字号 订阅
本文转载自海阔天空《听课后如何进行评课》
评课是对照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及由这些活动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判断。评课的意义在于:有利于促进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确立课改新理念;有利于帮助和指导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形成教学风格,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利于信息的及时反馈、评价与调控,调动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明确“好课标准”和“评课主要指标”(一):“五实”的好课标准
华东师范大学的叶澜教授认为.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可供参考的基本要求,即可以去努力做到“五实”:扎实、充实、丰实、平实和真实;
1、“扎实” 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意义的课。对学生来说,至少要学到东西,再进一步可锻炼了能力,进而发展到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有意义的课,也就是一堂扎实的课,不是图热闹的课。
2、“充实” 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效率的课。一是对面上来说,对全班多少学生有效率;二是效率的高低,没有效率就不算是好课。有效率的课,也就是充实的课,是有内容的课。
3、“丰实” 一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一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情感、智慧的交流,这个过程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这样的课可以称为丰实的课,内容丰富,多方活跃,给人以启发。
4、“平实” 一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课堂的价值在于通过师生碰撞.相互讨论,生成许多新的东西。这样的课称为平实的课。要淡化公开课,多上研讨课。不管谁在听课,教师都要做到旁若无人,心中只有学生。
5、“真实” 做到了以上几点,这种课应该是一堂有待完善的课。它不可能十全十美,它应该是真实的、不粉饰的、值得反思的、可以重建的课。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有缺憾恰恰是真实的指标。这种课可以称为真实的课。
“五实”并不是一个完善的评价标准,但是教师在追求“五实”的过程中提高了专业化水平,心胸也博大起来了,同时享受到教学作为一个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
(二):一堂好课的标准
教学思想端正
就是做到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德智体美等全面地主动地发展。在面向大多数学生的前提下兼顾“两头”(尖子生和基础较差的学生),使得各个层次的各类学生都学有所得。既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也重视学生智能的培养和个性特长的发展;既重视智育,也重视德育,同时注意教学卫生。课堂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教师不包办代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
1、教学目标明确 教学目标不仅做到老师十分明确,而且学生也十分明确,教学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能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以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目标的确定具有全面性,教学任务明确具体,教学要求符合学生实际。
2、教学内容恰当 教学内容选择符合学生实际,容量密度恰当;教学内容安排既注意教材的系统性,又能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阐述教学内容既正确无误,又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强调注意点,不面面俱到。
3、教学结构严谨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先后明确,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各教学环节严密组织,环环相扣,前后接应,相互衔接,节奏感强,时间分配科学。班级教学、分组教学、个别教学相结合。
4、教学语言规范 讲课不夸夸其谈,不信口开河,不含糊不清,不满堂灌,富有科学性、条理性、启发性、逻辑性。语言规范,语音清晰,口齿清楚,字字吝实,通俗明白,确切简洁,生动有趣,抑扬顿挫。提问恰到好处。板书笔画端正,字迹清楚,书写规范,布局合理,层次分明,条理性强。重视用好体态语。
5、教学方法灵活 能根据教材要求、学生实际和教师本人特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课堂内学生能大胆质疑问难,有动眼、动脑、动口、动手、动笔的机会,课堂活而不空,实而不死。并十分注意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评价、及时矫正调控。
6、教态亲切自然 教师上课精神饱满,感情真挚,态度和蔼,自然大方,教学动作动静相宜,程序相应,教学民主,师生平等,配合默契,课堂气氛热烈和女,学生心情愉快、思想轻松,没有压抑感。
7、教学手段先进 充分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准备充分,操作准确,形象直观,恰到好处,没有失误。教具使用动作热练,运用自如,演示准确,得心应手。
8、教学效果良好 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通过教学达到了预定的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学目标,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得,都能真正掌握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双基,个性特长得到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以上八条标准既是好课的标准,也可当作评课的理想标准。但是,在实际评课中,难以做到逐条套用以上标准去评每一堂课。所以,在评课中应突出前①、⑥、⑧条的,特别是第⑧条,因为一堂课的优劣。最终还是体现在教学效果上。(三):评好课的五项指标
评价一节课堂教学,应该从教师组织学生活动的角度去观察.从引导教师关注活动的直接效果——学生是否能够实现有效学习,有多少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有效学习的角度去设计活动、组织教学,这样才会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积极导向作用,也才能促进课堂教学评价自身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如何评课标准时,我们必须坚持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坚持以发展的观点评价发展中的教学过程的态度。这要抓住五项指标: 1.教学的任务、目标
一方面,它应该是具体而科学的,是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命题,是合理的要求,符合学生发展需要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需要:另一方面.它应该有生命力,能适应学生知识能力的准备基础,能让学生感兴趣.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挑战性。2.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应该符合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与价值观的生成发育过程,符合学生的身心需要。所以,在评价上我们应关注学生参与的广度、深度与自觉度,关注教学过程的组织程序与活动节奏。3.教学活动的氛围
教学氛围是一种可以左右课堂教学活动效能的关键目素,我们应当构建一种积极的教学环境。它应该是和谐、活跃、民主、平等的,是让每个参与者身处其中都感到安全、亲切、有归属感的。4.教学效能
可以归结到三个方面:一是问题解决的程度;二是解决问题的代价如何,投入产出比例是否恰当;三是能否引发继续学习的意愿,能否促进发展。5.创造性增值 一节好课,应该能够体现出教师个人特点,与课堂实际密切结合.有某些创新的尝试或灵感火花,所以,要鼓励教师大胆刨造,允许教师探索的失误。
好课标准:全面+特色 评课指标:共性+个性
二、把握评课内容
(一)评教学思想
教学思想是教学行为的灵魂,支配教学活动,它是教学价值观的体现。教学思想,不仅决定着教学行为的方向,还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现代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谋求的教学相长。看一节课教学思想是否端正,可从三个层面入手: 全体性——是否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性——是否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教学目标全面性相关)
主动性——是否促使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二)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定和有效达成,是衡量一堂课好坏的尺度之一。看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可从如下三个角度着眼:
全面——指各个维度目标在一节课中能否完整体现。
具体——指各项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能否有明确的要求,是否能量化,体现的效度如何。
适切——指确定的目标是否能准确体现课标精神,体现年龄、年级、单元教材特点和课型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
(三)评教材处理
1、看对教材的解读——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对教材编写意图的精心推敲,对教材编写特点的准确领会。
2、看对教材的精心加工——对教材内容的取舍、重组、细化和深化、补充。
3、看对教学重、难点的处理。
(四)评教学过程
1、看教学思路设计——一是看教学思路的整体性(整体性原则);二是看教学思路的层次性(分层性原则);三是看教学思路的独创性(新颖性原则);四是看教学思路的实际运作的有效性(有效性原则)。
2、看教学片断设计——如教学情境设计、学生学习活动设计,教学重难点环节设计等。
(五)评教学方法和手段
1、看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多样性和统整性。
2、看学习方式的多样性、自主性和适切性。
3、看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4、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六)评课堂文化
1、看师生关系——是否突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2、看教学评价——是否体现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式多样、评价内容多维。
3、看教育内容——是否体现时代感与生活化,是否具有人文性。
除上之外,还可以评学法指导、教学效果、教学态度、教学基本功等等。
三、讲究评课技巧
1、坚持评课原则。一是“实话实说”原则,肯定成绩不夸大,指出问题不苛刻。二是“心理零距离”原则,营造一种融洽、宽松的评课氛围,在充满民主、和谐、愉悦的心理状态下评课。三是“艺术性”原则。“艺术性”主要指针对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对象、不同层次的执教教师采用不同的评课方式和表达方法。
2、关注评课过程。评好课需经历如下过程: ① 读——研读教材。②观——观,不仅观课堂教师的教,而且要观课堂学生的学。③记——记教学过程,记教学得失,记听课感想。④思——对一节课的主要得失进行理性分析与判断。⑤评——选准角度,抓住重点,精心提炼,按“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办”的逻辑顺序表述。
3、解决评课中的难点
(1)评课就事论事、缺乏理论支撑怎么办? 找准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的联结点,将教学实践上升到教学理论高度加以分析。评课时,一是要加强说理回答好“为什么”的问题,二是要加强“引用”,引用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引用理论方面有代表性的名人名言。
(2)一人评多节课怎么办? 一是采用分别式,分别对每一节课进行点评;二是采用综合式,采用“共性+个性”方式进行点评。
(3)多人评一节课,前面多数人评过,后面人怎么办? 多人评一节课,前面的评课者多数采用的是整体法,对整节课的各个方面进行点评。
因此后面的评课者要采用“话题法”和“探讨法”进行评课。话题法是指围绕一个话题集中点评;探讨法是指围绕一个教学问题进行深入点评。